首頁
 
  常見問題 > 認識佛教  
 
 
認識佛教
 
認識佛教
  • 常見問題
  • 認識佛教
其他內容:
 
 
金師子章

無標題文件

明緣起第一
  謂金無自性,隨工巧匠緣,遂有師子相起。起但是緣,故名緣起。

辨色空第二
  謂師子相虛,唯是真金。師子不有,金體不無,故名色空。又復空無自相,約色以明;不礙幻有,名為色空。

約三性第三
  師子情有,名為遍計。師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變,故號圓成。

顯無相第四
  謂以金收師子盡,金外更無師子相可得,故名無相。

說無生第五
  謂正見師子生時,但是金生,金外更無一物。師子雖有生滅,金體本無增減,故曰無生。

論五教第六
  一、師子雖是因緣之法,念念生滅,實無師子相可得,名愚法聲聞教。
  二、即此緣生之法,各無自性,徹底唯空,名大乘始教。
  三、雖復徹底唯空,不礙幻有宛然。緣生假有,二相雙存,名大乘終教。
  四、即此二相,互奪兩亡,情偽不存;俱無有力,空有雙泯,名言路絕,棲心無寄,名大乘頓教。
  五、即此情盡體露之法,混成一塊。繁興大用,起必全真;萬象紛然,參而不雜。一切即一,皆同無性;一即一切,因果歷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圓教。

勒十玄第七
  一、金與師子同時成立,圓滿具足,名同時具足相應門。
  二、若師子眼收師子盡;則一切純是眼;若耳收師子盡,則一切純是耳。諸根同時相收,悉皆具足,則一一皆雜,一一皆純,為圓滿藏,名諸藏純雜具德門。
  三、金與師子,相容成立,一多無礙。於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門。
  四、師子諸根,一一毛頭,皆以金收師子盡。一一徹遍師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無障無礙,名諸法相即自在門。
  五、若看師子唯師子,無金,即師子顯金隱;若看金唯金,無師子,即金顯師子隱。若兩處看,俱隱俱顯。隱則秘密,顯則顯著,名秘密隱顯俱成門。
  六、金與師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定純定雜,有力無力,即此即彼,主伴交輝,理事齊現,皆悉相容,不礙安立,微細成辦,名微細相容安立門。
  七、師子眼耳支節,一一毛處,各有金師子;一一毛處師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師子,又復一一毛帶此無邊師子還入一毛中。如是重重無盡,猶天帝網珠,名因陀羅網境界門。
  八、說此師子,以表無明;語其金體,具彰真性。理事合論,況阿賴識;令生正解,名託事顯法生解門。
  九、師子是有為之法,念念生滅,剎那之間,分為三際,謂過去、現在、未來。此三際各有過、現、未來,總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為一段法門。雖則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 ,融通無礙,同為一念,名十世隔法異成門。
  十、金與師子,或隱或顯,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迴轉。說事說理,有成有立,名唯心迴轉善成門。

括六相第八
  師子是總相;五根差別是別相;共從一緣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濫,是異相;諸根合會有師子,是成相;諸根各住自位,是壞相。

成菩提第九
  菩提,此云道也,覺也。謂見師子之時,即見一切有為之法,更不待壞,本來寂滅,離諸取捨。即於此路,流入薩婆若海,故名為道。即了無始已來所有顛倒,元無有實,名之為覺。究境具一切種智 ,名成菩提。

入涅槃第十
  見師子與金,二相俱盡,煩惱不生;好醜現前,心安如海。妄想都盡,無諸逼迫;出纏離障,永捨苦源,名入涅槃。

節錄自 香港佛教聯合會 佛學課本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