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92期
2009年9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保護地球 人人有責
佛事活動
呼籲信眾慷慨捐善款
賑濟台灣「莫拉克」風災災民
致詞 ◎釋覺光
佛事簡訊
功德文疏
香港觀宗寺
迴向台灣8‧8莫拉克風災
祈福息災冥陽兩利誦經法會
佛教宗派
追根溯源 尋宗問祖
—— 佛教宗派祖庭略解
◎阿 蓮
「佛經」淺釋
《善生經》中的倫理思想 ◎遠 塵
「佛經」導讀
如何看待「佛教生死觀」 ◎王春華
佛教禮儀
佛門的拜佛與敬師 ◎安小悅
諸佛「手印」
略述佛教中的手印 ◎阿 蓮
禪境趣談
都是白做 ◎秦孟瀟
悉達寓言
獅子與鷲王 ◎秦孟瀟
世出世法
承諾式管理 ◎楊 釗
佛教論壇
梵樂和文化 ◎釋法亮
心靈環保與社會和諧 ◎釋覺醒
朝山通訊
峨嵋山大佛禪院舉辦
「日照法師朝禮四大名山圓滿結行會」
◎頓 禮
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
圓滿座談會 致詞
◎釋紹根
為日照法師叩拜四大名山圓滿小賦 ◎韓世榮
行者 痴者 遊者 僧者 詩者
—— 記禮佛禪寺住持日照法師
◎李 鵬
禮佛小記 ◎張 雷
慈善事業
行菩薩道 利益眾生
—— 從上海嘉定區曹王禪寺設立
「遺體捐獻基金」說起
◎乙二三
 

 
編者的話
保護地球 人人有責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後,台灣中南部因受強颱風吹襲,隨之帶來惊人的雨量,造成了嚴重的傷亡,失、被困,以及基礎設施被的重大災難,這是台灣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水災。各界人士紛紛捐款賑災,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悲天憫人,人天共讚。

然而,面對近幾年來世界各地頻頻發生的天災人禍,大自然的反常,生命的無常,我們不得不反思,關注人類災難的成因。我們身為佛弟子,應如何面對當前世間的 種種災難,拯救眾生出離苦海,我們除了向災區人民佈施賑災、救援、超度亡靈;我們還要以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去感化眾生,用佛法去喚醒世人,使眾生了解宇宙生 命的真相,明白無常的道理,使眾生轉迷成悟,解除痛苦,同舟共濟來拯救這個世界。體現佛教的慈悲濟世、弘法利生的根本精神。

佛教認為,世間萬物都是依緣而起,是一種互相依存的關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沒有常住的事物,又是一種因果關係。人類與地球的關係,以及有情眾生與生態 環境,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如果人類為了生活的享受與舒適,隨意破壞地球的生態平衡,地球則面臨巨大的威脅,人類將遭受更多的災難。世間的多災多難,根源 在於人類無知,人心的貪婪造成的。

維護地球正常的生態運作是人類當前的頭等大事,特別是關注地球暖化問題,如果地球繼續變暖,一些昆虫帶的致命病毒將接踵而來;氣候變暖導致南北極冰雪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將面臨滅亡。全球暖化的原因來自大量二氧化碳,人類如不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無法阻止氣候變暖,進入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之中,瘟疫、干旱、洪水、颱風、各種災難將席卷全球。

人類必須停止破壞生態環境,植樹造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且產生氧氣及淨化空氣的作用。合理利用生態資源,節約能源、重覆使用、廢物利用。避免長期消耗資源而產生的環境染,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導致空氣染。不做任何破壞生態環境的事情。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我們佛弟子要秉承佛陀慈悲濟世的精神,宣揚佛法深入人心,有助於人們道德的提升。保護和關心社會環境問題,地球與地球上的一草一木都 是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必須提醒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配合政府推行各項環保措施,支持環保、人人有責、意義重大。合心合力拯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 為眾生的安居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

 
 
香港佛教聯合會
呼籲信眾慷慨捐善款
賑濟台灣「莫拉克」風災災民

八月八日,莫拉克颱風暴雨重創台灣中南部,造成台灣地區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水災,當地民眾的生命和財產都蒙受了重大的損失。此因四大不調,自然失序,致使眾生罹苦,同胞受難。香港佛教徒雖隔海相望,但感同身受。

故此,香港佛教聯合會謹此呼籲全港佛教道場及信眾,本著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踴躍捐款,賑濟台灣災民。本會將會匯集所有捐款最終匯往台灣內政部。

捐款方法

自動櫃員機轉賬/銀行直接存款:「恆生銀行289-017766-007」,請寄回存款收據正本,並另紙寫上姓名、聯絡電話及地址,以便寄回收據。入數紙請自行影印作存檔。或

支票寄往香港灣仔駱克道338號1樓,支票抬頭寫「香港佛教聯合會」,支票背頁寫上「捐助台灣莫拉克風災災民」並寫上姓名、聯絡電話及地址,以便寄回收據。或

信眾亦可以親臨本會灣仔駱克道338號1樓捐款。

捐款$100或以上可憑本會正式收據在香港申請扣稅。

 
 
香港佛教界舉行法會 超度莫拉克災難亡靈早登極樂
祈願災民早獲救助 脫離苦海
致詞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釋覺光

慈悲偉大的佛陀

八月八日我們的娑婆世界,台灣地區慘遭莫拉克颱風襲擊,造成地水火風各種災難,滔滔洪水使無數家園傾刻盡毁,使無數家庭生離死別,使無數生命頓失依怙,更使無數生命迷失方向。

今天我們香港佛教界四眾同寅,匯聚在香港佛教聯合會佛教文化中心,至誠懇切地諷誦經咒,祈求彌陀接引災難罹難者,往生蓮邦。同時也祈求佛陀慈光加庇受災百 姓,使他們對生命重拾希望和重建家園的勇氣。此外,更祈求佛陀賜力量予參與救援工作的人間菩薩們,使他們便以大悲大願力,如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平安順 遂地圓滿自利利他的任務。

慈悲偉大的佛陀

生命寶貴,但世事無常,寶島災難使無數生命一剎那間人天永隔,使無數生命無家可歸。我們希望藉此功德,為罹難者、倖存者送上無限的關懷及至誠的祝禱,同時 更希望能以生命影響生命,使世界各地一切人士長養慈悲心,發揮大願,提升善念,增長福慧,更體會到生命的無常,學會珍惜生命、珍惜國土、珍惜山河大地。同 時更希望大眾學會知恩報恩、報恩家人、報恩師長、報恩朋友們的關愛,化報恩為大慈,化願望為大力,使天災人禍不生,化人間為淨土。我們至誠祈願,祈請十方 三寶慈悲垂鋻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極樂教主阿彌陀佛

南無尋聲救苦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佛事簡訊

港佛教聯合會對台灣遭受嚴重水災的災民至為關懷,災難發生第二天,在會長覺光長老策導下,緊急呼籲全港市民捐款賑濟。八月二十二日於銅鑼灣香港佛教聯合會文化中心舉行「台灣8˙8風災祈福息災冥陽兩利法會」,逾越千名善信響應佛聯會的呼籲,踴躍出席祈福法會,虔誠超度莫拉克災難亡靈早登極樂,並祈願災民早獲救助,脫離苦海。

法會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親自主法。民政事務局助理秘書長彭芷君女士和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協調部副部長孫阿清女士,共同向災難中罹難者蓮位獻花。 法會主法的還有佛聯會副會長、西方寺法主和尚永惺長老;佛聯會董事、大嶼山觀音寺方丈融靈長老、佛聯會總務主任、寶蓮禪寺方丈智慧長老;佛聯會董事、香港 僧伽聯合會會長紹根長老;佛聯會顧問、楞嚴學處方丈泉慧長老;佛聯會弘法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香海正覺蓮社副社長宏明法師。

法會主要誦讀《佛說阿彌陀經》。根據佛典記載,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光明無量、壽命無量,能接引念佛者生往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根據佛教「淨土宗」的法門,除修行者本身念佛修行外,其他人協助念佛(助念),亦有助於成就其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法會寓意集合眾人「願力」,至誠懇切禮佛誦經,協助災難往生者早登極樂。同時,阿彌陀佛亦有無量光明和無量壽命,所以集大眾願力,亦可令災民早獲救助,脫離苦海。

覺光長老在致祝禱詞時,特別提到災難的啟示,他說:「生命寶貴,但世事無常……,希望能以生命影響生命,使世界各地一切人士長養慈悲心,發揮大願,提升善念,增長福慧,更體會到生命的無常,學會珍惜生命、珍惜國土、珍惜山河大地。同時更希望大眾學會知恩報恩、報恩家人、報恩師長、報恩朋友們的關愛」

經香港佛教聯合會呼籲,本港寶蓮禪寺、旭日集團慈善基金楊釗居士、香海正覺蓮社常務董事高佩璇居士首先響應各捐善款100萬元。觀宗寺及香海正覺蓮社捐款 50萬元;中南鐘錶莊學山居士捐款5萬元及慈航淨苑捐款3萬元。佛聯會副會長黎時煖居士和司庫何德心居士等十多位善長分別捐出1萬至2萬元不等。香港佛教 聯合會匯集所有善款後,於八月底捐交台灣內政部,以作賑濟之用。同時並對各界熱心人士慷慨解囊,大愛之心不分領域的精神表示感謝。佛聯會希望藉著四眾同人 發心參與誦經法會,透過無遠弗屆的慈悲願力,遙為迴向,息災消難,慈悲普濟。

 
 
三寶證明 香港佛教界為台灣8‧8風災啟建祈福息災冥陽兩利法會
功德文疏

伏以 佛慈廣大 頓開護念之門 法力宏深 大啟超生之路 爰有

一泗天下 南瞻部洲 東震旦土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佛教聯合會 秉

釋迦如來遺教奉行 主修法事功德沙門 覺光 暨領

香港佛教界四眾同人 暨社會各界人士 是日沐手焚香 志心皈叩

娑婆教主釋迦文佛 

消災延壽藥師佛

西方接引阿彌陀佛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大願地藏王菩薩 諸尊菩薩 八部龍天 各寶金蓮座下 切念

台灣風災 摧毀村莊 活埋生靈 場景淒慘

親者哽咽 表念災民 業不解脫 身處輪迴

匪仗佛力 曷以超升

由是香港佛教同人 發慈悲濟苦之心 謹於月之廿二日 

恭就香港佛教聯合會文化中心 啟建

台灣八八風災祈福息災冥陽兩利法會 虔誠諷誦

冥陽兩利普佛全堂 至誠誦念

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萬德聖號 以此經咒功德迴向

風災罹難者 仗佛慈力 普得超度 導歸極樂

風災受難者 佛光注照 災消吉至 福壽綿長

時維 佛曆二五五三(2009)年八月廿二日

在會主修沙門覺光率在會眾姓人等至誠上達具疏

 
 
香港觀宗寺
迴向台灣8‧8莫拉克風災
祈福息災冥陽兩利誦經法會

(二○○九年八月廿三日)

法會內容

一、 爐香讚

爐香讚 爐香乍熱……至香雲蓋三唱

讚訖 鳴磬大眾俱坐

二、 誦 地藏菩薩本願經

O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開經偈;

O 地藏菩薩本願經,上中下卷連續,

    每卷後止靜一分鐘,不作小休

O 中卷小讚前唱 大乘常住三寶, 宣疏,

   疏畢舉 普賢啟問讚,止靜後接下卷

O 誦經迴向 誦經功德殊勝行……;

    舉佛號 法師及代表出班至靈前

三、 往生堂迴向

蓬池會菩薩摩訶薩,三唱;

心經;往生旿;三真言;

彌陀大讚;迴向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 ;

舉佛號回堂

四、 祝伽藍

三皈依,祝伽藍

 
 
追根溯源 尋宗問祖
—— 佛教宗派祖庭略解
◎阿 蓮

教自東漢時期傳入中國至今已經有兩千餘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佛教文化的種子融入中國本土文化的土壤,生根,發芽,乃至開花結果,形成今天八大宗派共存並榮的局面。

佛教傳入中國後,起初沒有區分大小乘經典,立宗立派也沒有區別,後來佛教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傳播,其思想理論都有了新的成分和見解,於是各個宗派先後興起, 逐漸成型的有:律宗、成實宗、俱舍宗、三論宗、涅槃宗、地論宗、禪宗、攝論宗、天台宗、淨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這十三宗派。這十三宗中,涅槃宗歸入天 台宗;地論宗歸入華嚴宗;攝論宗歸入唯識宗。流傳迄今者,實唯十宗。後來科判這十宗中的俱舍宗、成實宗列屬小乘經典。故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響的、現今仍 流行的實屬八大宗派: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律宗、密宗、淨土宗、禪宗。下面本文就各宗的思想、祖庭及其祖師略做一探。

一、三論宗

三論宗所宗學說以《中論》(亦稱《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三部論為依據,故稱三論宗。又因為強調諸法性空,又稱法性宗。此宗的學統,在印度是:龍樹—提婆—羅羅—青目—須利耶蘇摩—鳩摩羅什。在中國則是:鳩摩羅什—僧肇—僧朗—僧詮—法朗—吉藏。

初祖龍樹,所著《中論偈》,從多方面發揮宇宙萬法當體性空而無礙於緣起的中道之理,又著有《十二門論》,以十二門解釋一切有為、無為諸法皆空之義。龍樹弟子提婆,著《百論》,駁斥一切有所得的邪見邪執。

此宗廣破一切有所得,實有實無的偏見,說大乘經同明一道,同以無所得正觀為宗,對如來所說經教,不作高下優劣之分,但因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所以佛說的法 門就有種種的不同。這叫隨機施教,因病授藥。因此立有二藏三論以判一代佛教。而諸法性空的中道實相論,為此宗的中心理論。這種理論,總說世間、出世間萬有 諸法,都是從眾多因緣和合而生,是眾多因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產物,這叫緣起。離開眾多因素的條件,就沒有事物獨立不變的實體,這叫無自性,也就是性空。即 緣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緣起的事物而後說空。為了闡明這種理論,此宗更立有俗二諦和八不中道等義。

三論宗的祖庭是江蘇南京的棲霞寺,劉宋明帝泰始年間,處士明僧紹捨宅為法度造寺,稱棲霞精舍。其子秉承父志,於山崖雕無量壽佛,並雕二菩薩像。梁時遼東人 僧朗,善《三論》及《華嚴》,來師事法度,稱為三論宗初祖。隋文帝於天下各州立舍利塔,此寺是其一。現存佛舍利塔,為五代時重修,基座及塔身雕飾精美,塔 基上雕八相成道像。寺門外有唐高宗製《明徵君碑》。

另外有浙江紹興的嘉祥寺,三論宗僧詮傳另一弟子法朗,法朗傳吉藏,於此講學,被稱為嘉祥大師。因其學說有所發展,世稱其學派為新三論宗。

二、天台宗

天台宗以龍樹為初祖,北齊慧文為二祖。之後慧文又傳南嶽慧思,時智者大師前來學禪,師徒二人,一見甚契合,後智者大師住大蘇山潛修七年,三十二歲始下山, 在南京瓦官闡說定慧雙修的教化凡八年,又立止觀四教,攝盡大乘的教義。之後大師移住天台山,天台宗由此而起。因其教義又以《法華經》為主要依據,所以又稱 法華宗。該宗講經論法,以反省觀心為主,故又稱性宗。

智者大師注重禪法——定(止)、佛教義理——慧(觀)雙修原則,所著《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被奉為「天台三大部」,是該宗的根本典籍。主張一切事相都是法性如 的表現,提倡一心三觀的禪觀修習。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實相和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用止觀指導實修。實相有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兩層實相說,止觀有三種:1、 漸次止觀,2、不定止觀,3、圓頓止觀。止觀是融為一體的。止是定,觀是慧,攝(散)心入止為定,靜明觀照為慧,止中有觀,觀中有止。「止觀明靜」,即含止觀並運、定慧力等之意。經典與判教以《妙法蓮華經》為宗旨,《大智度論》作指南,《大般涅槃經》為扶疏,《大般若經》為觀法。

位於天台山麓的國清寺是天台宗的根本道場。寺前崗上有九層磚塔,為隋代所建。寺門前有寶塔七座,山上覺寺為智者塔院,祖殿中有智者大師身六角寶塔。山中寺院很多,寶相寺為大師入滅處,有彌勒像及智者大師入滅塔。

另外有湖北當陽玉泉山東南麓的玉泉寺,智者大師在此講經。今大殿前有隋大業年間造大鐵鍋及元代鑄鐵鐘、鐵釜各二。寺左有觀音像碑,相傳為唐吳道子所畫。寺前隔溪有宋嘉佑年間建十三級鐵塔。

浙江寧波市的延慶寺,明永樂中列此寺為天下諸宗名山的第二山。北宋時中興天台教觀的知禮曾居於此,稱之為四明尊者。

三、華嚴宗

華嚴宗始於隋代杜順,因以《華嚴經》(即《大方廣佛華嚴經》)為主要經典而得名。又因其實際創始人法藏被武則天賜號「賢首」,亦稱「賢首宗」。還因該宗發揮「法界緣起」為宗旨,故又稱「法界宗」

《華嚴經》係如來成道第二七日,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之自內證法門。佛滅後七百年,龍樹菩薩從龍宮傳來此經。東晉時,天竺僧佛陀跋陀羅 在揚州道場寺譯《華嚴經》,以及其他諸師的講傳疏解。唐杜順和尚(傳係文殊菩薩轉世)悟入華嚴法界,始倡華嚴宗。著有《法界觀》、《五教止觀》,發揚華嚴 法門。其弟子智儼隨師在終南山至相寺出家,著作頗多,對後世影響較大。智儼弟子法藏對其師學說詳盡發揮,正創立華嚴宗。

華嚴宗強調「圓融無礙」,是觀 察宇宙、人生的法門,也是認識的最高境界。《華嚴經》主要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說,經中描繪了毗盧遮那佛的淨土蓮華藏世界美麗莊嚴的盛況,以及毗盧遮那佛於 海印三昧內,與普賢菩薩等諸多大菩薩眾,為與會諸大菩薩說深奧妙法。經中說佛法奧義遍於十方虛空法界,及一一微塵毛端剎土。如因陀羅網,交相輝映,無窮無 盡,無邊無際。這就是所謂圓滿法輪,稱法界性之談。其中心思想是從「法性本淨」觀點出發,闡發法界諸法等同一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盡緣起等理論。在修行實踐上依三界唯心說而強調解脫的關鍵在於心,並提出自下而上的十地說,這是修行過程中十個不同的修行階位。修習者依十地而行,輾轉增勝,最終進入佛地境界,即清淨法界。

華嚴宗祖庭位於陝西長安縣少陵原半坡的華嚴寺,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三祖法藏是實際創始人,葬於華嚴寺南。華嚴寺始建於唐貞元十九年,現僅存磚塔兩座, 東為初祖杜順禪師塔,西為四祖清涼國師塔。四祖法名澂觀,於三祖法藏歿後私淑其學,住五台山清涼寺,撰《華嚴經疏》等,後世稱之「清涼大師」

陝西戶縣東南圭峰西的草堂寺,相傳為姚秦鳩摩羅什譯經之處。華嚴宗五祖宗密居此,世稱之「圭峰禪師」。寺內有鳩摩羅什塔。宗密葬於東小圭峰,有唐裴休撰並書圭峰禪師碑,今移置於草堂寺鼓樓內。

四、唯識宗

唯識宗又稱為法相宗、瑜伽宗、慈恩宗,在印度方面,本宗經過彌勒菩薩、無著、世親、無性及護法、德慧、安慧、戒賢等幾位著名大論師的弘揚,其宗實際創始人 是唐三藏玄奘大師——唐朝時期玄奘到中印度,就學於戒賢論師,回來後住在慈恩寺弘其宗法,慈恩宗之名從此而來。而該宗之集大成者則是玄奘大師門下高足窺基 法師。

唯識宗立五位百法,分判有為、無為等諸法。五位者:一心法;二心所有法;三色法;四心不相應行法;五無為法。其中心法有八法,心所有法有五十一法,色法有十一法,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法,無為法有六法,合之為百法。此宗總取「六經十一論」為所依,於「六經」中,以《解深密經》為本經。於「十一」論中,以《瑜伽師地論》為本論。而以「玄奘、窺基」師資所糅「護法」等十家言之《成唯識論》為綜合。宗旨主張:萬法皆為能變心識所變之境,也就是所謂的萬法唯識,心外無法。即把世界上的一切現象歸結為「識」的作用,不承認有離開「識」的客觀物質世界存在,故稱之為唯識宗。又因主張以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圓成實相等三相解釋宇宙萬物,故又稱之為三相宗(法相宗)。

其宗祖庭位於陝西西安市南的慈恩寺。唐貞觀高宗為太子時,為其母文德皇后建寺,稱慈恩寺。首請玄奘為上座,在寺西北立翻經院,於此譯經。唐高宗時,玄奘仿西域造五級磚塔,名為「鴈塔」。後,武則天重建時改為七級。

陝西長安縣杜曲東少陵原半坡上的興教寺內有玄奘及其弟子窺基、圓測三塔。玄奘塔於中央,五層,另二塔左右面對而立,三層。

五、律宗

律宗是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的宗派。實際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唐武德年間,道宣入終南山豐德寺,長居於此,潛心律學研究。他以《四分律》為依據,創設戒壇,規定了受戒、說戒、安居以及禮、食、坐、的標準,從而創建律宗。因道宣住終南山,故又稱「南山宗」「南山律宗」。又因依據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稱四分律宗。

律宗的創立,對於中國佛教的發展影響很大,至今中國僧尼出家受戒和日常生活,仍按當年道宣之規定而行事,律宗因而通於各宗。其宗以《十誦律》、《四分 律》、《摩訶僧祇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論》、《摩得勒伽論》、《善見律毗婆沙》、《薩婆多論》、《明瞭論》為基本經典,通稱四律五論。將釋迦一代教 法判為化、制兩教。化教為佛教化眾生令生定慧的教法,即經論之所詮,如四部阿含、《發智論》和「六足論」等。制教為佛教誡眾生而對其行為加以制御的教法,即律教之所詮,如《四分律》、《十誦律》等。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所制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實踐;戒相是戒的表現或規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戒體是受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在自心的法體,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

揚州大明寺,唐時鑒東渡前曾在此弘揚律學,故亦為該宗祖庭。此外,江蘇句容寶華山隆昌寺,因明末寂光法師在此中興律宗,後讀體、德基、義等各大宗師相承,為清代律宗根本道場。此外,律宗還有東塔宗,創始人為唐時名僧懷素。

六、密宗

密宗,亦稱密教、秘密教、言乘等。八世紀時期的印度密教,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祖師傳入中國。此宗依《大日經》、《金剛頂經》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觀行,修本尊法。此宗相對顯教而言,自稱受法身佛大日如來深奧秘密教旨傳授,不經灌頂,不經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示別人,因此稱為密宗。

該宗以《大日經》、《金剛頂經》為依據,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民俗信仰為特徵,儀軌複雜,設壇、供養、誦咒、灌頂等皆有嚴格規定,需經阿闍梨(導師)秘密傳授,在中國西藏地區的密宗為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

祖庭為陝西西安大興教寺,始建於西晉泰始至太康年間,名「遵善寺」,隋時改今名。隋開皇時有印度僧人那連提黎耶舍、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先後在此傳授密宗,稱「開皇三大師」。該寺為唐長安城佛經翻譯的三大譯場之一,是密宗的發祥地。後一行和尚曾住持此寺,對天文學、數學的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陝西西安的青龍寺位於西安城東南郊鐵爐廟村北高地上,始建於隋開皇年間。唐不空三藏的弟子惠果曾住持此院東塔院,世稱密宗七祖。唐貞元年間,日本僧人空海入唐求法,從惠果受灌頂,傳金剛界、胎藏界兩部大法並受灌頂,回國後在高野山建立日本言宗。故青龍寺也是日本言宗的策源地,其建築規模和法門聲望僅次於大興教寺。寺宇北宋時被毀,今於遺址建有惠果、空海紀念堂。

七、淨土宗

淨土宗由唐代善導創立,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求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宗旨而得名。歷代祖師並無前後傳承法統,均為後人據其弘揚淨土的貢獻推戴而來。按近代印 光所撰《蓮宗十二祖讚》,以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袾宏、智旭、行策、實賢、際醒為蓮宗十二祖。前九祖和《蓮宗九祖傳略》大致相同。 後印光也被推為第十三祖。

淨土信仰源於古印度。古印度盛行有關人生是苦的基本觀念,從而寄希望於脫離現實的娑婆世界,往生超越的淨土世界。相傳東晉名僧慧遠在廬山邀集十八高僧結「白蓮社」,同修淨業,共期往生西方,被後代奉為初祖,故又號為蓮宗。隋、唐之間,道綽在汾州玄中寺倡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並以數珠記數。唐初,善導從道綽學淨土教義,後到長安光明寺傳教,創立淨土宗,成為二祖。

淨土宗以「三經一論」為基本理論依據,三經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一論是《往生論》。至宋以後,凡禪宗、天台宗、華嚴宗、律宗學者,幾乎無不兼習淨土,成為中國佛教中流行最廣的一派。

淨土宗祖庭位於江西廬山的東林寺,為東晉刺史桓伊為慧遠建。慧遠於山中立般若台,安彌陀三聖像,聚集道俗發誓,期生西方極樂世界,號為「蓮社」。寺東崗石室中有八角覆形慧遠塔,塔右方有石造圓竇、藏骨室。

山西交城的玄中寺,元魏曇鸞在此依據《十六觀經》修淨業,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唐初,道綽於玄中寺見曇鸞遺跡,因而專修淨業,並教人念佛,善導從道綽學,後至長安教化道俗,一心持名念佛。日本淨土宗也將此寺奉為祖庭。

八、禪宗

禪是梵語禪那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以期證悟本自心性,這叫參禪,所以名為禪宗。禪宗由南朝入華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創立,主張「禪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又因自稱「傳佛心印」,以覺悟眾生本有之佛性為目的,故又稱「佛心宗」

相傳如來以心印付囑摩訶迦葉為西天禪宗初祖,傳至達摩為二十八祖,達摩又為東土禪宗初祖。後衣相傳,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相傳禪宗至六祖時有南北二宗之爭,始自五祖弘忍選嗣法弟子。神秀作偈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忍以為未見本性。惠能也作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忍以為得其禪之心要,故密授法衣,認可其嗣法地位。以後北宗主拂塵看淨之漸修,故稱「漸門」,此宗數傳後即衰不振。南宗主張頓悟而即身成佛,故稱「頓門」。認為捨離文字,直探心源,聞言當下大悟,頓見如本性才是修禪正途。其禪法可概言為無所住而生其心,即由定發慧。

禪宗祖庭位於河南登封縣嵩山的少林寺,北魏孝文帝為供奉佛陀而建。菩提達摩來此,於寺凝壁修觀,建立禪宗,歷代多次修葺。因禪宗的傳承以達摩為初祖,故少林寺西北有初祖庵,建於宋代,寺西南原有二祖庵,中有二祖像。

河北成安縣的匡救寺,曾為禪宗二祖慧可說法之處。

安徽潛山縣天柱山野寨區的山谷寺,又稱乾元寺、三祖寺。禪宗三祖僧璨禪師曾雲遊至此,擴建寺院,講經說法,聲揚遐邇。

湖北黃梅縣西山上的四祖寺,為禪宗四祖道信道場。

湖北黃梅東北馮茂山上的覺寺,又稱東山寺,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曾居於此。禪宗至五祖興旺,門徒常超過千人,世譽之為東山法門。

廣東韶關的南華寺,原名寶林寺,禪宗六祖惠能開法於此。寺內有六祖肉身塔,六祖身猶存,供於六祖殿內。

另外,惠能門下有青原行思、南嶽懷讓、南陽慧忠、荷澤神會,形成禪宗的主流。後青原系下形成曹洞、雲門、法眼三宗,南嶽系下形成溈仰、臨濟兩宗,世稱「五家」。其中以臨濟、曹洞兩宗流傳時間較長,影響較大。臨濟宗在宋代形成黃龍、楊岐二派,與上述「五家」合稱「五家七宗」,分述如下:

溈仰宗——創始人靈佑、慧寂,祖庭湖南溈山密印寺、江西宜春大仰山太平興國寺;

曹洞宗——創始人良價、本寂,祖庭江西宜豐洞山普利院、臨川曹山荷玉寺;

臨濟宗——創始人義玄,祖庭河北正定臨濟寺;

雲門宗——創始人文益,祖庭廣東省乳源縣雲門寺;

法眼宗——創始人法眼禪師,祖庭江蘇南京清涼寺;

黃龍派——創始人慧南,祖庭江西南昌黃龍山黃龍寺;

楊岐派——也稱楊歧宗,創始人方會,祖庭江西萍鄉楊岐山普通寺。

總的來說,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其宗派之分祇是祖師依經分宗形成的結果。但是不論怎麼分宗別派,佛法修持的最終結果還是萬法歸一,一歸於心,最終都要回到佛學的本位上去:祇要心中有佛,心存正念,行持八正道,就一定能夠學成道業,到達佛國的彼岸。

 
 
《善生經》中的倫理思想
◎遠 塵

《善生經》是《長阿含經》中的重要一卷。其主要內容是說,一次佛陀與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弟子一起進城乞食。當時羅閱祇城內有一位名叫善生的青年,清早出城,到園林中遊玩。在沐浴過之後,便向六方禮拜。佛陀在問明他向六方禮拜的緣由之後,就向善生指明了 真正的行六方禮的方法。佛陀所謂的禮拜六方的恭敬之法,並不是指東、南、西、北、上、下等六個方向,而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六種倫常。這六種倫常分別為父母與子女倫理、師徒倫理、夫妻倫理、個人與親族倫理、主僕倫理、檀越與沙門、婆羅門倫理。現分述如下。

一、父母與子女倫理

父母與子女倫理是各種倫理關係中最重要的倫理,也是構成其他倫理關係的基礎。父母子女具足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家庭,才能延續家庭倫理。祇有維持正常的家庭 倫理,家庭才能夠和樂幸福,社會才能夠安和有序。為了保持良好的家庭倫理關係,佛陀制定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基本倫理準則,讓世間的父母子女各盡本份,建立 良好的親子關係。

《善生經》在論述父母與子女之間應當恪守的人倫關係時,說:「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善生,夫為人子,當以此五事敬順父母。」佛陀告訴善生,為人子女者,應當做五種事情來孝順父母:

第一,為人子女者,要對父母提供物質的供養,使父母在物質方面不致匱乏。父母為撫養教育子女花費了畢生的心血,他們到老年之後,喪失了勞動能力,在物質方面應該得到子女的恭敬供養,解決他們的衣服、飲食、 卧具、醫藥等生活所需。

第二是要求子女不管做甚麼事,都應當事先告訴父母,徵求父母的意見,以示對父母的尊重,也能免卻父母的掛牽。這是從精神上對父母的恭敬。

第三,為人子女者對父母的所作所為恭順不逆。一般來說,為人父母者,都堪作子女之表率,他們承擔著教育子女的責任,所以,對於父母的所作所為,為人子女 者,應當順從,不要違逆父母的意願,以免傷害父母之心。不過,在現代社會中,也確實有一些父母,他們在思想和行為上做得都不太符合倫理道德標準,這時做子 女的就應當予以善巧的勸誡,使父母的言行舉止符合為人父母的要求。

第四,作為子女,對於父母正確的、對自己成長有益的指令不能違背。順從父母心意是孝敬父母的開始。父母正確的指令,是為了引導子女走正確的人生之路,我們應當聽從。對現代的獨生子女來說,尊重父母的意願,聽從父母的指令,是自己得以健康成長的保證。

第五,做子女的,不要破壞父母所從事的正當職業。我們都知道,正當的職業是人賴以謀生的基本保證。做父母的為了維持家庭的生計,通常會從事各種能夠增加家 庭收入的職業,做子女的應當體諒父母的艱辛,並盡可能幫助父母分擔工作,減輕父母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做父母的不管從事何種職業,做子女的都應當尊重他們 的選擇,不能有自滿或抱怨情緒。

在講述完子女對父母的恭敬供養之後,佛陀又提出了為父母者,也應當以五種事來對待子女。經云:「父母復以五事敬親其子。云何為五?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須。善生!子於父母敬順恭奉,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父母對子女的五事敬親包含以下內容:

第一,父母要盡可能教育子女,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承擔著教育子女的責任,在平日生活中如果發現子女有不良的習氣毛病,就應當及時給予糾正,引導他們走正確的人生之路。

第二,父母教育子女不是一味地指責他們的過錯,更多的時候是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品行,並對他們的優點給予適當的讚嘆。而適時地指出子女的優點,對子女採用欣 賞教育,會使子女因得到肯定而繼續發揚自己的優點。現代的教育專家都主張作為父母對子女應當採取欣賞教育,不能一味地以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否則,會使他們 產生逆反心理,非但達不到教育子女的目的,有時還會適得其反。

第三,父母對子女的愛要體貼入微。愛護子女是所有天下父母的天性。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有了父母的愛,子女才能感受到「父愛如山,母愛如海」般的溫暖。所以,佛陀要求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應當給予子女最無私的愛。這不僅是偉大父母之愛的表現,同時也是父母應盡的義務。

第四,做父母的人,應當為子女求取婚嫁。佛陀認為,做父母的不祇是將子女養育成人就算盡到了義務,還應當指導子女選擇合適的配偶,幫助子女完成婚嫁的任務。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決 定了子女的終生大事。實踐證明,這種父母大包大攬的婚姻方式,給許多當事人帶來了無盡的痛苦,也釀成了許多婚姻悲劇。不過,在現代社會,隨著人們思想的開 放和青年男女之間相互交往的增多,子女的終生大事已經不再依賴父母,但是,父母對子女的婚姻大事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還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當子女年幼時,父母應當隨時給子女提供衣食之需,以盡自己撫養義務。

佛陀在經中分別對父母與子女各自應盡的人倫之責做了詳細的解說,目的是為了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夠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建立一種相親相愛、幸福美滿的和樂家庭。

二、師生倫理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尊師重道歷來是培養出色弟子的關鍵。正因於此,佛陀將師徒之間的倫理關係擺在第二位。對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技術、智能,和對 道的理解,來自於師者的傳授。其疑惑也因師者而得以解除,師者有傳教授業的恩德。由於弟子的學習,老師的學業、知識、技術、智能,因此得以傳承不朽,故對 師者而言,弟子有紹繼承傳的恩德。師生關係是相對的,有此才有彼,無此則無彼;兩者的關係是平等的,是互相成就的。因此師生間應當互相尊重、愛護、關懷、 供養、成就。

佛陀在《善生經》中向善生講述了師徒之間應當承擔的義務和應具備的基本態度。經云:「善生,弟子敬奉師長復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給侍所須,二者禮敬供養,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師有教敕敬順無違,五者從師聞法善持不忘。善生,夫為弟子,當以此五法敬事師長。」佛陀告訴善生,弟子對師長應當做到五點:

第一,弟子作為師長的侍者,應當對師長恭敬,及時給侍師長所需。勿使師長生厭煩心理。

第二,對師長一定要謙恭有禮,舉止端莊,並盡己所能地供養師長。作為弟子,祇有對師長懷有謙恭的態度,並虛心向師長求學,才能在道業和學問上日漸增進。

第三,尊重師長的意願,以師長為榜樣來要求自己,不斷提昇自己的道德修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師長是我們成長和獲取知識以及掌握為人處世道理的導師。所以,對師長的尊重恭敬,不僅表示自己的謙遜態度,也是自己對師長感激之情的流露。

第四,佛陀還要求為人弟子者,對師長的無私教誨應當認真聽取,虛心改正,不能有厭煩心理或是對抗行為。否則,自以為是,便永遠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更談不上改正自己的失誤,塑造高尚的人格。

第五,作為弟子,一定要尊重師長的勞動。對於從師長那裡學來的知識,要認真溫習鞏固,記憶不忘,如此,自己的知識才能不斷增長。

另一方面,佛陀對師長也提出了具體要求。如經云:「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云何為五?一者順法調御,二者誨其未聞,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四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授不吝。善生,弟子於師長敬順恭奉,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佛陀認為,為人師長者,也應當對弟子奉行五事:

第一,善於根據弟子各自不同的個性,採取善巧方便的教育方法,讓每一位弟子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第二,在平日生活中,經常教給弟子未曾接觸過的新知識,不斷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每天都有新的收獲。

第三,面對弟子的提問,師長應當耐心地給予淺顯直白的解釋,讓他們理解其中的深意。倘若弟子還是不明白,做師長的就應當不厭其煩地給予解釋,直到讓弟子最終明瞭問題的答案為止。

第四,作為師長,還應當承擔起弟子的監護責任。指導他們結交好的朋友,親近善友,遠離惡友,培養他們真誠正直的品格。

第五,師長應當盡己所能地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悉數教給弟子,不應當有所保留。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一些有特技的能工巧匠,他們對自己的祖傳技能十分保密,即使在帶領徒弟時,並不會將自己的看家本領都教給弟子,總會對弟子有所保留。以 至於有很多技能最後都因師傅的保守而失傳。所以,做師長的如果能夠按照上述要求來對待弟子,一定能夠與弟子之間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的師徒關係,也能 夠使祖傳的絕技得以傳揚。

現代做老師的,祇側重於書本知識的傳授,對學生的思想品質等方面的內容很少顧及。從佛陀在《善生經》的開示中,可以理解佛陀對師者的要求,不祇是知識的傳 授和解惑,而是以教育人能安身立命為目標,所教範圍包括生活技術、安身立命的方法、解決人生問題的智慧、交友、人際關係等。佛陀的師生倫理,是建立在亦師 亦父亦徒亦子的關係上,涵蘊著人間的至情至愛。

三、夫妻倫理

夫妻是構成健全家庭的重要角色,是繁衍子孫後代的必要因素,因此,夫妻關係是構成幸福家庭的基本條件。夫妻之間如果失去了應有的倫理標準,家庭關係就會陷 入苦難之中。夫妻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各有自己的背景、生活習慣、思想觀念、所學所知和不同嗜好,要共同組成一個家庭,要共同和樂地安居在同一個屋檐下,必 須要各自明確知道自己所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相互愛敬,相酬以恩惠,相待以禮節。所以佛陀為成婚的男女訂立夫妻倫理,作為兩人相處的準則。

在《善生經》中,佛陀向善生講述了夫妻之間的倫理關係。經云:「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闕,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從這段論述中可以看出,佛陀認為丈夫對待妻子應當做到以下五點:

第一,對妻子以禮相待。夫妻關係是一種平等的關係。(對一個男人來說,妻子是他一生中最親的人,也是能夠終生相伴、相互扶助的人。父母雖然親,但會隨著歲 月的流逝,逐漸老去;子女長大後會成家立業,分開另過,離你而去。所以,丈夫對妻子要以禮相待,勤加愛護,建立一種相濡以沫的夫妻關係)。

第二,對妻子尊重但不要輕慢,令其身心自在。(丈夫對妻子要尊重,對妻子的正當的作為應當予以積極支持。不能不予理解和支持,反而還以輕慢取笑的態度來對待。不要以為妻子是自己朝夕相處的人,就可以隨意地怠慢她,否則,會使夫妻關係摻進不和諧的因素。)

第三,隨時供應妻子衣食之需。(中國古代有句俗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給漁夫船上走」。 這是說,一個女子嫁給甚麼職業的人就會從事甚麼職業,同時,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妻子是跟隨丈夫生活的,丈夫有責任隨時供給妻子生活所需,讓妻子生活得快 樂。在現代社會中,妻子對丈夫的依附關係已經漸漸消失,多數妻子都是經濟上獨立的個體。但丈夫平時在衣食和精神方面對妻子必要的關心體貼還是不可缺少 的)。

第四,丈夫應當經常供給妻子莊嚴自身的裝飾品。(人常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女人的愛美之心更勝於男人。所以,作為人夫,應當在自己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妻子提供必要的裝飾品,讓妻子感覺到你對她的體貼與細心呵護,同時也能夠讓她感覺到裝扮之後的美麗)。

第五,丈夫應當託付妻子管理家財和眷屬。(佛陀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告誡善生,做丈夫的應當將家務之事,悉數委託妻子主管,這既是對妻子的信任,也是對家庭事務的合理分工。在現代社會中,雖然很多家庭並不是完全由妻子來管理家財和家人,但是 真正由女人來掌握家財的家庭,往往會過得比一般人要好)。

在經中,佛陀也論述了妻子對丈夫應盡的義務。經云:「妻復以五事恭敬於夫。云何為五?一者先起,二者後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順,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為夫之於妻敬待。如是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這段經文指出了妻子對丈夫應行的五事:

第一,妻子應當每天先於丈夫起床,操持好家務,減少丈夫的勞動。(這是佛陀根據當時特定時代所作的要求,不過在現代,這種狀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因為在一個 家庭中,丈夫和妻子都有各自的工作,妻子對丈夫的依賴程度大大減少,妻子先起的佛制,可能在現代人中並不是普遍的現象。但做妻子的如果能做到每天先於丈夫 起床,能夠將家庭操持得更好,同時,還能贏得丈夫的讚美)。

第二,妻子不能先於丈夫而坐。(佛陀認為,妻子在家庭中處於從屬地位,在生活中應當尊重丈夫。對丈夫做到有禮有節。佛陀之所以這樣規定,是源於佛世男尊女 卑的特定社會制度。不過,在當今社會,世界各國都在提高婦女地位,主張男女平等,妻子不能先於丈夫而坐的說法應當辯證地看待)。

第三,妻子對丈夫的言語要溫順和氣,讓丈夫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丈夫在家庭中都起著頂樑柱的作用。妻子如果能對丈夫和顏悅色,從生活 各方面給予丈夫更多的關心,會使身心疲憊的丈夫感覺到家庭的溫暖,從而也能夠更加愛自己的妻子和子女,任勞任怨地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第四,妻子要以尊重的態度來對待丈夫。(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多站在丈夫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理解關心丈夫,對丈夫生活中的缺點與不足應當採取寬容理解的態度,以保持家庭的和睦)。

第五,妻子最好能夠順從丈夫的意旨來做事。(佛陀認為,丈夫在維持家庭生活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做妻子的應當多替丈夫分擔家庭事務,以減輕丈夫的生活壓力。凡是丈夫所託付的有利於促進夫妻關係和諧和家庭發展的事情,妻子都應當按照丈夫的心意去做)。

夫妻的關係是一個家庭穩定的基礎,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間應當按照佛陀的教誡,平等相待,裡外分工合作,各司職守,各盡本份,彼此照應,相互供養,相互成就,攜手共同建設一個幸福的家庭,彼此好生好活。

四、個人與親族倫理

在各種倫理關係中,個人與親族之間的倫理也是重要的倫理關係。佛陀在《善生經》中也詳細論述了個人與親族之間各應盡的倫理本份。《善生經》云:「善 生,夫為人者,當以五事親敬親族。云何為五?一者給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善生,是為五事親敬親族,親族亦以五事親敬於人。云何為 五?一者護放逸,二者護放逸失財,三者護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誡,五者常相稱嘆。善生,如是敬視親族,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在本段論述中,佛陀指出,個人對親族之間應當施與財物,以解決家族成員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個人對待親族成員也應當善言善語,安撫家族成員的精神;個人在 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還應當給予親族成員多種利益,讓家族成員感受到你的一份愛心;個人與親族成員之間還應當都能分享共同的利益,以體現佛教的利合同均原 則;為了能夠使個人與親族間相互信任,彼此之間還應當互不欺騙,建立起信任感。

權利與義務是相互的。親族對個人也應當例行五事:

第一,親族對於個人的放逸行為應當給予包容,並適時給予指正,幫助他們培養高尚的品行。

第二,對個人由於各種原因而失去的財產給予補貼,使個人不受貧窮之苦。

第三,對親族內個人的恐怖、莽撞行為給予勸導教育,不讓他們危及別人的安全。

第四,親族有職責對親族內個人不當言行舉止給予及時糾正,以免族內個人走上邪路。

第五,親族應當經常鼓勵族內個人不斷進步。對個人的善言善行給予適時的讚許。(個人與親族之間,如果都能按照佛陀的要求去做,個人與親族之間就能夠相處融洽,互幫互助,形成一個溫馨的大家庭)。

五、主僕倫理

主僕關係是封建社會普遍存在的關係。自古以來,主僕關係就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佛陀對這種不平等的關係十分不滿,並提出了主僕之間的倫理關係。如《善生經》云:「善 生,主於僮使以五事教授。云何為五?一者隨能使役,二者飲食隨時,三者賜勞隨時,四者病與醫藥,五者縱其休假。善生,是為五事教授僮使。僮使復以五事奉事 其主。云何為五?一者早起,二者為事周密,三者不與不取,四者作務以次,五者稱揚主名。是為主待僮使,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在本段經文中,佛陀告訴善生,主人應當以五種態度來對待僮僕。

第一,隨時都能夠讓僮僕為自己做事情。

第二,主人應當及時給僮僕提供衣食供養,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

第三,主人讓僮僕做事應當有規定的時間,不能隨意延長僮僕的勞動時間,更不能隨意增加他們的勞動量。

第四,當僮僕生病之時,主人應當及時提供湯藥,救治僮僕的疾病,還要從精神上安慰他們,幫助他們早日恢復健康。

第五,在僮僕工作的同時,還要給僮僕以應有的休假,以便讓他們恢復體力,更好地工作。

僮僕侍奉主人也應當做到五點:

第一,在平日生活中,要每天比主人早起,安排好主人的飲食起居。

第二,替主人做事要多用心。凡事要考慮周密,做到萬無一失,以使主人滿意。

第三,主人家中的東西,主人沒有表示送給僮僕的,自己不能私自據為己有。如果不與而取,就是盜竊。一個隨便動用主人東西的人,任何主人都不會喜歡的。

第四,在主人家做事,應當善於把握先後次序,做事井井有條,不能給人以做事雜亂無章之感。

第五,經常稱讚主人的德行,以使主人心情舒暢。若一個僮僕能夠做到佛所說的這幾點,就是在現代社會,也會得到僱主的欣賞的。

在當代社會,封建的主僕關係早已不復存在,但是因各種原因而形成的僱傭關係還會在家庭、單位中存在。在現代的僱傭關係中,如果僱傭者和被僱傭者之間能夠像佛陀所說的主僕關係來對待對方,一定能夠建立起一種相依相資,互惠互存,彼此共贏的關係。

六、檀越與沙門、婆羅門倫理

在印度的種姓之中,婆羅門是比較尊貴的階層。出家沙門也是受檀越(在家居士)尊敬的階層。印度的種姓制度比較嚴格,高等種姓的人與低等種姓的人之間存在著 嚴重的不平等。針對印度種姓制度的不公,佛陀提出了檀越與沙門和婆羅門之間的權利與義務等倫理關係。佛在《善生經》中說:「善 生,檀越當以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云何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時施,五者門不制止。善生,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門、婆羅門。 沙門、婆羅門當復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為六?一者防護不令為惡,二者指授善處,三者教懷善心,四者使未聞者聞,五者已聞能使善解,六者開示天路。善生,如 是檀越恭奉沙門、婆羅門。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佛陀主張,檀越應當對沙門、婆羅門恭敬供養,在日常生活中還應做到對沙門、婆羅門常做善事,口中常說柔軟溫和之語,心中對沙門與婆羅門常懷善念與恭敬之 心。同時還應當盡己所能供養沙門與婆羅門,不令他們衣食有缺。做到這些,就是正信虔誠之檀越。佛陀認為,沙門、婆羅門也應對檀越做到如下幾點:經常教誡檀 越,不讓他們生起惡念造作惡行;常對檀越講說善行,以使他們遠離惡行;教育檀越常懷善心,悲憫那些苦難眾生;經常向檀越宣講未曾聽聞的佛法,開 啟他們的智慧;對檀越已經聽聞的佛法給予詳盡的講解,讓他們明白其深意;向檀越開示求生善道的方法,引導其往生善處。

佛陀在《善生經》中分別從六個不同方面講述了不同的人群之間應當具備的基本倫理。這種倫理關係不僅是一個人提昇自身品格修養的理論指導,也是一個人為人處 世的行動指南。現代人如果能夠按照佛陀所講的倫理關係去對待你周圍的人,就能夠與人建立起一種和諧共存的倫理關係,我們的世間也會因此而變成人間淨土。

 
 
如何看待「佛教生死觀」
◎王春華

自古以來,生死問題就是人類最為關切的問題,也是任何一個宗教都必須解答的問題。一切宗教之所以能夠成為人們的信仰,被成千上萬的信仰者痴迷地尊奉,主要 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都包含了對人類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隱患——死亡的最終解決的承諾。但不同的宗教因其基本教義、教理之不同,對生與死的看法各 異,也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死觀。在中國,儒道釋三足鼎立,而儒者慎言生死,故生死之事多由佛道包攬。佛教的核心就在於能解生死、破生死、任生死,「生死大事」四字足以說盡其存在的意義。明代憨山大師在他的《夢遊集》中云:「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非於佛法外別有生死。所謂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1]憨山此說,可謂總結了整個佛教的根本義諦,標示生死智慧即「生死即涅槃」的大徹大悟為佛教解脫論的 真髓所在。

一、佛教的生死觀簡述

1.佛教生死本體論。佛教緣起論認為色心不二,肉體與精神一體,二者不可以分割,沒有前後、本末之分,渾然一體,共同構成宇宙的實相、生命的本質。人的生命是種種物質和精神要素的聚合體,它沒有一個獨立的實體(我),世間萬事萬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內都是種種因緣和合而生起,沒有單獨的「實體」,皆隨因緣聚散生滅,沒有自在的「常住」,皆受因緣條件變化的制約,沒有自我任意的「主宰」,故說無我,亦無靈魂不死。作為人類的個體,佛教認為他又是不 真實的存在,即是「無」的,這個無又稱之為「無我」「非我」。而人的生命存在是五蘊集合而成,從偏重於構成生命的精神要素來分析「五蘊說」,即把人的生命分成色、受、想、行、識五大類,色是物質要素,受、想、行、識是精神要素,它們不能單獨生起,必須相互依賴,互相結合才有生命的存在及其運動。從偏重於物質要素來分析,有「六大說」, 即人們一期生命乃是由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元素所組成,依借前五大構成物質屬性的身體:地為骨肉,有堅性;水為血液,有濕性;火為熱氣,有暖性;風 為呼吸,有動性;空為空隙,有無礙性。依借識大有種種精神活動。色心不二,五大之外無識大,識大之外無五大。互具互融,六大無礙,甚至一大之中互具其他五 大。人體精神屬性的存在必須依賴於人體物質屬性的存在而存在,反之,人體如果沒有精神屬性,就不能成其為生命。生命由色心和合而成,二者互相依存,互為因 果,互為條件,並處於不斷變化發展之中。生命因之隨時而改變自己存在的形態,表現為生生死死,而生命由色心和合而成的內容則是不能改變的。從整個宇宙的主 場看,生命之能是永恒的,它使具體的生命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由此構成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並且反復循環,生而死,死而生,永遠流轉,以至無窮。 故死亡在整個宇宙生命中並不具有最終的性質,它祇是相對於生存顯現才具有終極意義。

由佛教的這種生死本體論衍生出佛教對生死的態度就是「無我」「無常」。如果人類破除了我執,認識了清淨無染、安寧自在、超脫生死、真實永恒的真我(真實的自我、自我的本來面目),整個生命過程便充滿生機,充滿信心,不再動搖,不再猶豫。正如池田大作說:「它是自發的和能動的,是不斷生成和流動的;這就是生命的實相。具體到我們的人生來說,應該堅決拋棄觀念上的僵化和獨斷。正因為現象是『無常』的,人的主體性和自由生命的發揚才是可能的。」[2]

2.佛教生死輪迴論。輪迴學說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它是佛教對事物本質、事物變化等的看法,與佛教的倫理道德、人生解脫等的觀念緊密相 關。輪迴學說起源於佛教之前的印度古老宗教,最初解決的僅僅是人死後去向的問題。佛教創立者吸收了輪迴學說的基本理念,把它改造成了佛教的基本教義。佛教 輪迴論認為眾生由於恩愛執著、迷惑造業的影響,而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轉生死,受諸苦惱不能解脫。猶如車輪旋轉,循環不已,故名輪迴。所以,解脫輪迴之苦,也 就成為人生的一件重要大事,更是救護眾生的指導方針了。

輪迴的主體就是神識,可以相比中國人所說的靈魂(但不同於靈魂),有情之心識靈妙不可思議,所以叫神識。《寶積經》說:「譬如風吹動諸樹木,發起山壁水涯,觸已作聲。以冷熱因緣所生,是故能受,然彼風體不可得見。……此神識界亦復如是,不可以色得見,亦不至色體,但以所入行作體現色。」《增一阿含經》卷七說:「吾是神識也,吾是形體之具也。」《藥師經》說:「彼自身 卧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於琰魔法王之前。」《楞嚴經》卷八說:「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地獄。」解脫輪迴之後,神識就被淨化了。所以,佛教不主張「靈魂永恒不滅」,而主張生命全體的緣起緣滅,相似相續,不常不斷,無我、無我所,沒有主宰。

3.佛教生死涅槃論。阿部正雄所說:「在佛教看來,不 是用生命力來克服死並在將來獲得永生;根本的是要從生與死的自相矛盾性中解放出來,並悟到脫離生死輪迴。因為這種悟完全是存在性的,它祇能在人們的此地此 時發生。在這種存在性的悟中,涅槃不是脫離輪迴的東西。在此地此刻,輪迴本身就是涅槃,涅槃本身就是輪迴。」[3]

佛教認為,涅槃實質上是眾生息滅煩惱後(無我)所證得的精神境界,它和佛、佛性、實際、真如、法界、法性、空、道、法身、實相、自性、圓成實性、如來藏等 是異名而一體的。從哲學的角度申論之,這一體可以三個角度而言。一從修行實踐論來說,它是精神解脫的最高境界,是生命擺脫了一切物質性和精神性的束縛而獲 的大自由、大喜樂,故名為涅槃、佛。二從本體論而論,它是諸法的本體、實相、理體、法性。諸法實相就是 真實存在本身,就是本真存在的無遮蔽狀態。一方面它是真空,「自性常清淨」「本來無一物」,故為絕對的空;另一方面其性又「具足」一切功德,自性含萬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為絕對的有。故名為 真空妙有、真如、實相、法界、圓成實性。眾生去除無明遮蔽後,即可證悟到這一宇宙人生的實相存在,生命由此自然處於真實、無蔽和展開的狀態,達到光明的境地,自然處於悲智雙修的運作狀態,自覺覺他,上求下化。

二、佛教解脫生死的方法

道元禪師說:「斷念生死者,佛家一大事之因緣也!」他又說:「若生死中有佛,便能無生死。若知生死即涅槃之理,便能無可厭生死,亦能無可願涅槃,自是超脫生死。故唯探究一大事之因緣也。」[4]眾生在苦海中漂泊,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找不到永恒安樂的歸宿。為此,佛也一再提醒我們:若想實現圓滿的生命,必須解脫生死。那麼,我們如何解脫生死呢?

1.斷惑證真。佛書中說:「眾生迷而不覺以至輪迴生死」。 因此要斷惑證真,覺悟生死同於涅槃的道理。無明既為生死之惑,那麼,想求解脫生死,當先斷無明為下手功夫,猶如擒賊必先搗其巢而擒其王。然而要怎樣來滅除 無明,了脫生死?當用般若觀照力,照知無明無自性,乃是我人 真心上的一種虛妄,本非實體,因凡夫不覺故被其所迷,才妄造一切惡業,妄受生死等苦。今既了悟無明虛妄,當體即空而不被所迷,則無明無法活動,此則滅無明 也。無明一滅則真心顯現,於是對於一切事理都能明白不昧,自然也就不會迷執我法二相,而生種種顛倒取著去妄造一切惡業的行為。既不造業,哪還有依業受報的 業識呢?沒有業識,自然不會有投生入胎的名色。既無名色,則安有六入的構成?六入既無,誰去接觸?沒有接觸,怎能領受?領受既無,便不生貪愛。既無貪愛, 怎能妄取?既不妄取,自無有業。既無有業,誰去投生?既不投生,哪有老死?所謂前者滅除,則後者不起,故曰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蓋無明為生死 根本,所以一滅了它——無明,其餘十一支則不斷而自滅了。

念佛就是一種能斷無明,了脫生死的勝妙法門。所謂貪瞋痴三者謂之根本無明,能夠一心念佛,萬緣放下,則不起貪心;一心念佛,慈心發現,則不起瞋心;一心念佛,正念昭彰,則不起痴心,故念佛能破無明煩惱就是這種道理。

2.觀照無常。在生死輪迴中,我們有無限的痛苦和迷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忽視無常的真相。我們渴望一切都恒常不變,認為恒常可以提供安 全。這種以假當真的錯誤資訊,構建出生命脆弱的基礎。儘管再多的 真理不斷逼近,為了維持我們的偽裝,我們還是寧願不可救藥地繼續浮誇下去。為了震撼天真、懶惰、自滿的人,佛陀向世人示現滅度,告訴我們死亡是生命無可避 免的事實,以此喚醒我們了悟無常。為甚麼一切皆無常?因為萬事萬物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外部條件,緣聚而生,緣散而滅,一切都是因緣的集合,一切都相互依 賴,一切都在變遷,沒有常住的事物。所以,變易、無常是天地間永不動搖的 真理。這就是佛所說的「空」。當我們認真觀察自己和周遭的事物時,就會發現,從前我們認為是如此堅固、穩定和持久的東西,祇不過是夢幻泡影而已。即所謂「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當我們進一步觀照一切事物「空」的本質,我們絕不會感到失落和痛苦,相反,它會喚醒我們的慈悲心,使我們對於一切事物和眾生越來越樂意佈施,我們再也不必保護和偽裝自己了。因此,讓我們在生活中,放下執著,回到 真理!這才是為死亡而準備的真正妙方。

3.修行漸次。佛教的四諦、十二因緣和六度,就是三種解脫生死的主要方法。四諦是一種「依苦尋因,慕滅修道」的解脫法,十二因緣是一種「推因知果,觀果斷因」的解脫法,而六度則是一種「自利利他,攝末歸本」的解脫法。這在佛法中稱之為「三乘佛法」,即聲聞乘的四諦法,緣覺乘的十二因緣法,菩薩乘的六度四攝法。除了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的基本解脫法之外,還有許許多多解脫生死的方法,比如漢傳佛教的八大宗派,特別是淨土宗、禪宗、密宗和天台宗等,都是能夠從根本的「我執」上下手,斷除生死的束縛,從而得到生死的 真正解脫,使生命呈現完全自由開放的狀態。儘管在整個佛法中的解脫生死之方,有著各個宗派的差別,修行的方法次第各有特色,但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問題,那就是破除「我執」才能 真正徹底地解脫生死之苦。簡而言之,祇要把這顆生滅的妄心降伏了,一切雜念執著、是非人我全都破除之後,生死之苦被徹底征服,生命出現嶄新的景象,內心中祇有光明和寧靜。正如佛陀說:「寂滅乃人生之至樂!」這是解脫道上的終極境界。

參考文獻:

[1] 曹越.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九)示修淨土法門[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2] 池田大作.佛法:西與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3] 阿部正雄.禪與西方思想[M]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

[4] 大久保道舟.道元禪師全集(下卷)[M]東京:築摩書局,1970。

 
 
佛門的拜佛與敬師
◎安小悅

學佛的人進入寺院,通常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拜佛,其次是依止善知識(良師益友),聽聞正法。而佛教禮節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之說,足可見禮節之重。不過佛教在流傳兩千五百年的過程中,已經化繁為簡,並結合中土的風俗習慣而形成了獨特的拜佛敬師的禮節。下面學人就此方面略談幾點常識方面的認知,希望供同修們參考。

一、拜佛

從修行上來講,佛是修行的最高果位,達到這種程度的修行者無疑已經覺行圓滿,悲智雙運。我們通常所稱謂的佛是指釋迦牟尼,他被認為是佛教的教主和創始人。但實際上,在教中佛是對那些覺悟真理者的尊稱。「佛」是梵語 buddha 之音譯,全稱佛陀耶。意譯為覺者、知者、覺。亦即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小乘佛教講的「佛」「佛陀」,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如過去世所出現之佛(過去七佛、燃燈佛等),稱為過去佛或古佛;未來將出現於娑婆世界之佛(彌勒佛),則稱後佛或當來佛;東方有藥師 瑠璃光佛、西方有阿彌陀佛……

以釋迦牟尼佛來說,他是佛教的創立者,我們今天所以能聽聞佛法,受到佛教的滋潤,必須先感謝他。對於十方諸佛來說,我們是人格的圓者——同時,他們對於我們,以及一切眾生,都有一顆無比慈悲的心,對於十方諸佛,我們予以虔誠的恭敬,也是身為佛教徒應有的禮貌。

在古印度,佛教徒見到釋迦牟尼佛時,是非常恭敬的,要行五體投地的大禮。五體也叫五輪,指兩肘、兩膝和頭。佛教規定在行禮時,五體都要著地,為佛教的最高 禮節。其作法是:先立正合掌,爾後右手撩衣,屈二膝肘,以手承足,然後頂禮,五體投地,後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然後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 掌,五體投地。一著地後立即會馬上以手掌著力撐而重新起立,不應稍 卧休息,這表義要迅速從苦海中解脫出來。據說阿難起整衣服,正身西面,恭敬合掌,五體投地,禮無量壽佛,從此便有此禮。

這種大禮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頂禮」。頂禮就是以頭面向地禮佛足,這是一種最恭敬的儀式。因為,人所最高貴的,乃是頭頂,而人最卑下的,則是雙足。以自己最高貴的頭部頂禮在佛足前,自然,是表示了內心無比的恭敬。

佛陀在世時,佛教徒見了佛陀,除了五體投地的頂禮之外,還有在頂禮之後,繞佛的儀式。這應該是表示信徒對佛陀的仰慕了。

不過,佛教傳承至今幾千年,當年佛陀的化身也早已入滅,而我們現如今所能夠見到的,就衹有佛陀的塑像或畫像了。但是,作為一名佛教徒,佛的弟子,我們對佛 陀的敬仰,並不會因此而有所減少,佛教徒仍然會行五體投地的頂禮,把佛像當作佛陀的金身。從信徒自身來說,有一分恭敬,便有一分功德;同時,頂禮也是折伏 我慢的一種方便,何樂而不為呢?因此,佛教徒不論是在寺院裡、或在個人家庭裡,都以行五體投地的頂禮為正式的禮節。就算我們不是佛教徒,進入寺院拜佛燒香 之時心頭也要存有一分敬意,即使不頂禮起碼也要行個問訊禮。

在禮佛前,我們先要淨手,然後才能燒香。

在禪林中,也稱燒香為拈香。按佛經上的說法,香為信心之使,凡夫俗子與佛隔越,所以要燒香遍請十方佛菩薩前來庇佑。在一般信徒及普通百姓中,則把燒香作為祈禱、祝願的輔助力量,所謂「燒香請佛力,禮拜求僧助」, 就是這個意思。關於上香的方法,雖然各種佛經的記載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遵循以下程序:將香點燃後,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桿,大拇指頂著香的尾部,安置 胸前,香頭平對菩薩聖像,再舉香齊眉,手勢回到胸前,開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供養 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淨而不染;或者也可沿著上面的順序依次默念:「供養十方三世三寶」「供養歷生父母師長」「供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和我某某的冤債障類」;或者也可先右插香,默念「誓斷一切惡」,次左插香,默念「誓修一切善」,後中插香,默念「誓度一切眾生」。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願此香華雲,直達三寶所(或念:「直達諸佛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而寺院中的「行香說戒」一般是念偈:「戒香定香解脫香,光明雲台遍法界,供養十方無量佛,見聞普熏證寂滅。」不同的法偈,相同的意義。

念偈之後,就十分歡喜地供香,把香置於香爐之中。放香後,要一心恭敬,對佛陀頂禮三拜。

一般人拜佛總喜歡站在佛像前中間的位置上,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叢林(寺院)裡的規矩衹有住持和糾察才可以在中間的位置上禮拜,其他人應該在左右兩邊拜才對。

通常入殿禮佛,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尊佛,衹要三拜就可以了,個人修行則隨其意願。如果殿內大眾已集合時,則要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秩序,且不合威儀。

禮拜的姿勢具體如下:兩手十指並攏,合掌(斜向上)當胸,站於蒲團之前,然後分右掌向下,按於蒲團之中心,左掌不動,兩膝跨開,跪於蒲團上。再以左掌按於 蒲團之前左邊,右掌從中心移於蒲團之前右邊,兩掌相離六寸許。再以頭按於兩掌中間之蒲團上,以兩手掌向外邊翻轉(手心向上,意在以兩手承佛足,頭面接足 禮),以兩手曲指反轉,仍按於蒲團之原處,頭離蒲團由伏而起,以右掌移於蒲團之中心,再以左掌離蒲團,置於胸前如合掌之狀,以右掌用力撐起(兩膝同時離蒲 團),合於左掌當胸,此為一拜。

三拜之後,尚有一禮,如世俗之作揖,名曰問訊,乃剛拜畢兩手合掌當胸時,即以所合之掌微側向下(是時鞠躬)放至近腹處。後以右掌置於左掌之內,疊成拳式, 緩緩從下向上舉起與眉齊(是時已直其躬),再以兩手徐徐放下合掌當胸,手心向上,右手疊至左手之上,兩大拇指相接,此即大三昧印。

禮佛三拜的意義在於:一、折伏驕慢心;二、見賢思齊;三、懺除業障。也就是說禮佛具有感恩禮敬、修持禪定和懺悔罪過等意義。佛教徒可以藉著拜佛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尊敬與感恩,並檢討自我、懺悔過去所造的業障,這樣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昇,也能讓人的身心安定。

拜佛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於腳上,不可翹起,如此才合乎禮儀。動作不緩不急、態度如心存虔謹、外現恭敬,則能感應道交。禮佛時,應默念偈:「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或云:「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滅三祇業,稱揚若讚嘆,億劫莫能盡。」

最後,雙手合十,一心迴向祈願,唯望眾願能夠自然成就。修佛者迴向時,可以誦念此偈:「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外,個人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不同的祈願,如可以為親屬平安、病者康復、事業成就、學業精進等祈願。

凡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逕行而過。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並行,當位於師之後。禮佛時,不可看似恭敬,實則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譽,詐現威儀,要心口如一。

另外繞佛也是佛教禮儀之一。即圍著佛右繞(即順時針方向行走)一圈、三圈,或百千圈,表示對佛的恭敬仰慕之意。又作旋繞、行道。原為古代印度禮節之一,釋 迦牟尼佛創立佛教以來,認為佛教也應當以右繞佛像或佛塔為尊。印度的佛弟子在佛前經行時便以右繞為準。佛教傳入中國以來,中國佛弟子一直沿用佛制右繞的方 式,將右繞佛像和塔寺作為對佛菩薩最虔誠的禮儀。

佛言凡入佛堂拜佛或繞佛者,當得五種福德:一、後世得端正色好;二、得好音色;三、得生天上;四、得生王侯家;五、得涅槃道。

二、敬師

要成佛的人,在未步上修行之路前,首先必須尋得一位足以信任、不會帶錯我們及自己清楚全條修行之道該如何走的人,把這個人奉為善知識。向善知識學習,恭敬地侍候善知識,這是成佛的必需。

善知識,梵語kalya#amitra,音譯作迦羅蜜、迦裡也曩蜜怛多。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之人。又作知識、善友、親友、勝友、善親友。《涅槃經》云:「善知識,能教眾生遠離十惡,修行十善,以此義故名善知識。」又云:「自不殺生,不教人殺,乃至自行正見,教人行正見,若能如是,則得名為真善知識;自修菩提,亦能使人修菩提,以是義故,名善知識;自能修行信、戒、佈施、多聞、智能,亦能使人修行信、戒,佈施、多聞、智能,以是義故名善知識。」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師父」「上師」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在中國,「尊師重道」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傳統美德,佛教亦復如是。

《般若八千頌》云:「若菩薩摩訶薩欲得無上正等正覺,必先於善知識恭敬承事而依止之」。《不動優婆夷本事品》云:「善知識是引導我們到一切智位去的護送者」。 《圓覺經》云:「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驕慢,若復遠離,應斷瞋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沙彌律儀要略》中說:「視和尚阿闍黎如視佛,當敬於師,常附近之,如法律行,當如師教,常應和順……」

為甚麼佛教中一再強調尊師呢?佛教中有句話說:「佛法從恭敬中求」

對於初學佛法者,善知識就像黑夜中的燈塔,迷途中的指路人。菩提道上,積聚福德和智慧資糧前往一切智城之時,若無善知識之護送,則於內會被煩惱妄念賊所乘;於外會被妖魔所誘而入歧途,因而斷送善根。《華嚴經》中說「因善知識的住持使我們不墮惡趣;依善知識的成就,使我們自在受生;因善知識的力量,碎壞業感;依善知識的忍辱,使不受一惡言;依善知識的生長,能滅諸驕慢。」

依止善知識後,作為一名學佛弟子,親近善知識之時應當存有一顆恭敬心,所言所行都要如法而行。如以下若干細節:

侍奉師長時應當早起,進入師父的房間要先扣三下房門,如果師不應聲,則表示師父在內有事或休息,可離去稍候,不可強入。

凡師父在刷牙、洗臉、理髮、睡眠、吃飯、休息、打電話、寫字皆不宜作禮,在馬路上亦不宜作禮,問訊即可。很多弟子為表示非常敬師父,而不分時、地的隨便作禮,亦不甚雅觀,有礙師父威儀!

奉飲食於師,應兩手高捧奉食,食物要洗淨,若吃過剩餘物不可讓師父食之,是為不淨罪。

與師父談話,不得面對師父,應側立或側坐,亦不得於高處立,或太遠立,對師父談話應清晰小聲、和顏悅色,師父講話中不得插嘴。若有過,被師父教誡時,不得還惡口,應當尊師如佛。

不得戲師座,不得坐卧師父之座位及牀,不得用師父之衣、帽等。

隨侍師父時,師若坐,應當在旁站立,若不命坐,不可坐。站立時,不得靠壁斜立,因為這是對師父不敬。

若有人問汝師父之法號,應當尊稱說上某下某,不可直稱師父名字,會被人取笑你不知禮節。

弟子與師父同到師公或師伯處拜見時,作徒弟者,不得跟師同時禮拜長輩,應待師父先禮拜後,弟子方可依序禮拜,這是長幼有序之禮,應該知曉其禮,方顯教養之風。

為師送達書信時,不得私自拆看,也不可給人看。如果師父問話,應該以實話相對,如果不想回答,也要以委婉的語氣推辭。若到他處,遇人留宿,不能圖方便住下,而要考慮師父望歸的心情。

若要請問佛法因緣,當整衣禮拜,合掌胡跪。師有語,澄心諦聽,思惟深入。若問家常事,不須跪拜,但端立師側,據實申白。師若身心倦,教去應去,不得心情不喜,見於顏色。

如果我們如法依止善知識後,會有八種利益:一、近得佛位。二、令諸佛歡喜。三、魔與惡友不能加害。四、一切煩惱惡行自然而遮止。五、地道功德輾轉增長。六、一切生中不缺離善知識。七、不墮惡趣。八、無難成辦現前與究竟一切利益。

但如果我們在決定依止善知識後,卻又不能如法依止的話,則會有八種過失:一、若輕毀上師即輕毀諸佛。二、若於上師生瞋,即壞與彼剎那數相等劫之善根,並經 等量劫生於地獄。三、雖依咒乘亦不得殊勝成就。四、雖勤修續義亦與修地獄相似。六、此生中為病等不如意事纏繞。七、後世漂流於無邊惡趣。八、一切生中匱乏 善知識。

總的來說,佛道屬於師道,孝親尊師也是《地藏本願經》之綱領。拜佛尊師,既可以除掉自身貢高我慢的習氣,又可以增加我們的虔敬心,如此,學佛才真正的可以學有所成,趨入佛道。

 
 
略述佛教中的手印
◎阿 蓮

在佛教寺院中,我們常常會發現諸佛像的掌與指會結有各種姿勢,即手印,又稱為「印契」「印相」「密印」「印」

佛教中,「印」,梵語音譯「母陀羅」, 乃記號之意。所指的是一種思想原則和事物的法則,又作印契、印相、密印等,為教義規範之表記,如一法印、三法印。結手印之二手(日月掌、二羽)及十指各有 其不同之含義。左右手分別表示止、觀,定、慧,權、實,慈、悲等,小指次第至大指則表示色、受、想、行、識或地、水、火、風、空。在佛教的造像開始之後, 常用不同的印相來表示諸佛在教義上的不同意義。我們在寺院裡經常見到的佛像通常結五種手印,又稱為「釋迦五印」,即:

一、說法印,以拇指與中指(或食指、無名指)相捻,其餘各指自然舒散。這一手印象徵佛說法之意,所以稱為說法印。

二、定印,又稱禪定印或三昧印。是以雙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於左手上,兩拇指的指端相接。這一手印表示禪思,使內心安定之意。據說釋迦佛在菩提樹下禪思入定,修習成道時,就是採用這種姿勢。在密教中,這種手印是胎藏界大日如來所用,稱為「法界定印」

三、降魔印,以右手覆於右膝,指頭觸地,以示降伏魔眾。相傳釋迦在修行成道時,有魔王不斷前來擾亂,以期阻止釋迦的清修。後來釋迦即以右手指觸地,令大地為證,於是地神出來證明釋迦已經修成佛道,終於使魔王懼伏。又因以手指觸地,所以又稱為觸地印。

四、與願印(又作施願印),是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表示佛菩薩能給予眾生願望滿足,使眾生所祈求之願都能實現之意。此印相具有慈悲之意,所以往往和施無畏印配合。

五、施無畏印:即右手曲肘朝前,舒五指,手掌向前,即佈施無怖畏給予眾生的意思,這是佛陀為了救濟眾生,使他們能夠安心,所施予的印相。這種印相與說法時印相相通用,如在經論中所說的舉手說法,即是此印相。

手印的顯現和諸佛的願力、時空因緣以及眾生根器有關。所以釋迦牟尼佛在誕生時,所結的手印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在菩提伽耶成道時,手印是降魔印、觸地 印。而在修苦行時也可說是身印,整個人非常瘦削,手結定印。當佛陀安住在本然法性之後,由於大悲心而轉動法輪,所結說法印,全部的手指曲線是圓的,表示以 最柔軟的心來轉動法輪,所以很自然地,佛陀是把法界中圓滿的境界轉動起來,而降魔印是把體性和外界降伏到不動狀況。到最後佛陀涅槃時,則是結吉祥印,代表 完全的休息,回歸到法界體性。

佛教中,根據諸佛願力、因緣及成道、說法時的不同特徵,其住過程中所結的手印有著不同的含意,姿勢也各有不同。如:

釋迦牟尼佛手印:

一、鉢印——牽挽起左手邊袈裟的一角和掛在肩膀上的衣角,令它繞過左臂,把這如雙耳般的兩角纏在左手中,在臍前把左手掌向上,右手掌如同此狀向上重疊,兩手大拇指相觸稍成圓,成為 鉢的形狀,或者如法界定印之狀,雙手重疊,伸出袈裟角,稱之為釋迦大鉢印、鉢印、如來鉢印、胎藏大鉢的印。

二、智吉祥印——雙手各自以拇指壓於中指上成彈指狀,其他指頭伸直;左手安於胸前,手掌向上,右手覆其上,但不相接觸;左為上求,右為下 化,或者是以此為報身說法之印;法身說法是以大拇指壓無名指;應身說法是以拇指壓食指;以說法印來稱之為智吉祥印,即有說法後得智的作用,眾生依此可得到 吉祥。智吉祥印乃釋迦如來的根本印。

三、智吉祥印二——雙手內縛,兩拇指、兩中指、兩小指齊竪合一。

大日如來手印:

一、智拳印——以雙手各作金剛拳,左手食指直竪,以右手的小指纏握住左手食指的第一節,而左手食指端支拄著右拇指的第一節。此印含理智不二、生佛一如、迷悟一體等深義;又左手表眾生的五大身,右手為五智五佛的寶冠,將寶冠戴於眾生之形狀,稱之為大智拳印,又稱為「菩提最上契」「菩提引導第一智印」「能滅無明黑闇印」「金剛拳印」「大日法界印」等。其中金剛界一印會大日如來之結印,為獨一法身之印。

二、法界定印——此為胎藏界大日如來之手印。以左膝托左手,掌心向上,右手同左手一般,重疊於左手之上,兩拇指指端相拄。此印代表法界的寂靜相,一切在理上是平等的,因此以寂靜相來顯現。

三、金剛界自在印——此印為金剛界大日如來於三昧耶會之手印,金剛外縛,竪二中指相拄,上節屈如劍形,二食指伸,付二中指背。

阿彌陀佛手印:

一、彌陀定印——即二手相叉,右手置於左手上,兩手屈食指,拇指按在食指上,此即表示六道眾生顯得四智菩提之義。然則打開此印,則是化他門說法之印。

二、阿彌陀佛根本印——此為阿彌陀佛於金剛界三昧耶會所結之手印。雙手外縛、兩中指竪起相拄,拇指相交叉,宛如蓮葉一般。外縛是生死結縛之義,而蓮表眾生本具之佛性。

三、阿彌陀佛九品印——九品印,即自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的九種印相。又稱為往生九品印。較常見者,是以上品印相為兩手相疊,置於大腿上的彌 陀定印(伸三指,右手置於左手下)。中品印相為兩手當胸,兩掌向外並列的說法印。下品則為手掌向外,右手向上,左手向下的施無畏印與施願印。其中,上品上 生印稱為妙觀察智印,又作定印、彌陀定印,是一般阿彌陀佛坐像所結最常見的手印。而一般立像為來迎印,是以下品上生的印相最普 徧。中品印相又稱為說法印。此一說漢自唐末以來即已流傳,後傳至日本,於真言宗及淨土教均盛行此說。

藥師佛手印:

一、法界定印——以左膝托左手,掌心向上,右手同左手一般,重疊於左手之上,兩拇指指端相拄。或有說定印上觀藥壺,藥壺中納十二大願之妙藥,來度脫眾生。

二、藥師如來根本印——雙手內縛,兩食指並竪,手腕相距二至三寸,以兩拇指彎曲交叉三次,內縛的左四指是眾生的四大,右四指乃佛界的四大, 一切病障源自四大不調,故以佛界的四大當作眾生界的四大來調和之,以兩拇指來回的彎曲交叉,把眾生業、界四大的三病召入藥壺中,成為理、智、教的三藥;又 內縛表月輪,二拇指為去二我,以此召請人法二空之義,此乃藥師如來的根本印,又名為藥師印。

一般寺院的大雄寶殿內供三佛,他們有橫三世佛與竪三世佛之別。「橫三世」「世」指三個空間世界,以其同時存在,所以叫「橫三世」。正中為釋迦牟尼佛,主持婆娑世界;左側為藥師佛,主持東方 瑠璃光世界;右側為阿彌陀佛,主持西方極樂世界。「竪三世」「世」指因果輪迴遷流不斷的個體一生中存在的時間。三世指過去、現生、未來。正中為現在佛,即釋迦牟尼佛;左側為過去佛,即燃燈佛,佛經說他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亦說釋迦未成佛時,燃燈佛曾為他「授記」,預言將來成佛的事;右側為未來佛,即彌勒佛,佛經講他將繼承釋迦的佛位而成佛,所以叫未來佛。橫三世佛與 竪三世佛的區別在於手印,即手的姿勢,不同的手印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橫三世佛——釋迦佛作降魔印,即左手放懷中,手背在下,手面向上,右手搭膝上,手背向上。藥師佛作大三昧印,即右手掌放左手掌上,放懷中。阿彌陀佛作彌陀印,即左手掌放右手掌上,放懷中。

竪三世佛——燃燈佛左右臂向前彎曲置胸前,兩手相對,屈指作環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此手印為「轉法輪印」,表示講經說法教化眾生。釋迎牟尼左手掌仰橫置有足當臍前,此手印為「定印」,表示「禪定」的意思,手中持 鉢表示滿足眾生的願望。右手臂直伸,手下垂指地,此手印為「觸地印」或稱「指地印」,表示釋迦牟尼在成道之前為普度眾生獻出自己的一切,唯有大地能證明。彌勒佛的手印基本與燃燈佛手印相同。

諸佛手印之種類甚多,如觀音蓮花、文殊利劍以及燄摩法王之人頭杖等也均為印相。而密宗中手印的種類可謂數以千計,每種都有特殊的含義和作用,例如:吉祥 印、金剛大惠印、大輪壇印、摧伏諸魔印、寶冠持寶印、光燄火界印、縛思等仙印、準九頭龍印等等,以各種不同的印相來表示佛的內證、誓願和各種功德。

手印有「有相」「無相」兩 種區別。有相是佛與眾生互融,入於瑜伽境界,行者身結印即身密,口誦真言即語密、意觀本尊即意密,亦稱為有相三密。無相是指行者所有身、語之行為、自心所 思惟,亦稱為無相三密。有相印即以色彩、形狀、姿態表示之;無相印不以色彩、形狀、姿態表示,而在於體會真意,舉凡一投足一舉手等一切動作皆是。《大日 經》卷六《本尊三昧品》中說印契可分成有形、無形二種,《大日經疏》卷二十解釋:「印形亦有二種,謂有形、無形也。形即是青、黃、赤、白等色,方、圓、三角等形,屈、伸、坐、立及所住處之類也,印謂所執印即刀、輪、 羂絹 索、金剛杵之類也。初心別緣而觀,謂先觀畫尊等。約此而觀名為有形。後漸淳純,又以加持力故自然而現,與心相應。爾時此本尊但從心現,不別外緣,故云無形也。」

諸佛的手印,象徵著佛的特殊的願力與因緣,因此我們與其結相同的手印時,也會產生特殊的身體的力量和意念的力量,這和佛菩薩及本尊修證的本位力量的身心狀況是相應的。在古代行者修法結手印時,有以下的注意事項。在《大日經疏》卷十三引述善無畏三藏之說法:「西方尤秘印法,作時又極恭敬。要在尊室之中及空靜清潔之處,當澡浴嚴身,若不能一一浴者,必須洗淨手,漱口,以塗香塗手等方得作也。又作時須正威儀,跏趺等坐。不爾得罪,令法不得速成。」大 意是說結手印時,在環境上要選擇清潔的靜室,沐浴淨身,端正儀容,結跏趺,方可結印。若無法沐浴,也要先淨手、漱口,以香塗手,以此表示恭敬慎重之意。此 外,《青龍寺儀軌》中亦說,結印之際祈念諸佛加被,則可悉地。此外,經中也說,結契印時,不應於顯露處,如《陀羅尼集經》卷一中說:「露處作印咒法者,為惡鬼神之所得便。」又說,於本尊像前作印,應以袈裟或淨巾覆蓋。由於修行者結手印即能感受佛、菩薩之力量而與之成為一體,故結印、解印,必要拜師親授,敬謹慎重。

 
 
都是白做
◎秦孟瀟

都是白做

唐代有位大善人楊庭光,篤信佛教,住在都城長安時,經常佈施,持戒,把這一切看為是「修行成道」的必由之途。

有一次,他到司空山參訪本淨禪師,對他說:「我全心全意求道,但甚麼是『道』,我至今仍然不清楚。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人生轉瞬即逝!請長老慈悲指點迷津。」

本淨禪師說:「你既是由長安來的,長安是帝王之都,寺廟林立,高僧大德眾多,為何不親近大善知識,反而來到這裡請教我,是何緣故?」

楊庭光直率回答說:「佛家說,一切講緣分嘛!」

本淨禪師這才說:「不知你是『求佛』還是要『問道』?『求佛』的話,即『心』是『佛』;問『道』的話,『無心』是『道』。」

楊庭光想了一陣,不解何意。說:「請禪師詳加指導。」

本淨禪師說:「即『心』是『佛』,就是『佛』由『心』得,再悟『無心』,便連『佛』也不存了,這種『無心』就是『大道』。」

楊庭光說:「照禪師的話來理解,無穢的般若本心即存,不需要經過修行去獲得。我過去在長安時,一些高僧告訴我要持戒、苦行、忍辱、佈施,難道這些都白做了嗎?」

本淨禪師直截了當地回答說:「都是白做啦!」

徒弟偷嘴

「禪機」的人,似乎跟一般人很不一樣。著名的一休禪師在他剛入佛門做小沙彌時,聰明伶俐,語言行為處處表現了禪味十足。

一日,一個俗家弟子送了一瓶蜂蜜給一休的師父,恰巧趕上師父就要出門。師父怕這個小徒弟偷嘴,就說道:「這是老鼠藥,要小心!碰到嘴要死人的,切記,不可動。」

一休心中明白原委,就隨口答應了。師父剛走出山門外,他悄悄地走近桌邊,打開瓶蓋,用指頭嚐了一口滋味,越吃越香甜,迷迷糊糊,就把一瓶蜂蜜吃得光光的了。

這時,他突然想起師父的告誡,不由得膽顫心驚!怎麼辦呢?他終於想出了個妙計,就將師父最鍾愛的一隻花瓶摔在地上,手腳亂踢,放聲大哭。

師父走進禪房,看到徒弟這副樣,慌忙問道:「一休,你做了甚麼錯事,要這樣難過呢?」

一休哭著說:「我犯了不可饒恕的罪過!」

師父說:「甚麼大不了的事呀?」

一休說:「我不小心把師父鍾愛的花瓶給打碎了。」

一休又哭嚷著:「我知道犯下大罪,師父不會原諒我,所以就把那瓶老鼠藥給吃下肚了,寧願死掉算了。」

師父聽了,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弄得哭笑不得。

禪包含無限的樂趣和幽默,使生活豐富多姿。

自視不凡

日本圓覺寺高僧盤珪禪師在禪法上莫測高深。他說禪時既不引經據典,也不沉迷於談玄說妙,而是直發於胸臆,直訴於聽講者的心靈,每個聽過他講禪的人都對他敬佩不已。

盤珪禪師的聽眾越來越多,就連其他宗派的信徒都被吸引過來了,這可就惹惱了日蓮宗一位法師。他心裡很不服氣,怒氣沖沖地來到盤珪禪師所住的寺院裡,要當眾人面前和他辯論。

這個法師站在盤珪禪師面前叫嚷著說:「聽說你是一個能讓別人敬佩的人,那祇能說明別人沒有頭腦,你能試試讓我這樣的人敬佩你嗎?」

盤珪禪師面露笑容說:「那就請你走過來,我做給你看。」

這位自視不凡的日蓮宗法師,昂然向前走去。

「到我左邊來。」盤珪說道。

不知怎的,這位法師也就走到左邊來了。

「噢,不不,還是請你走到右邊來吧!」他祇好走向右邊。

這時,盤珪禪師笑著說:「看來,你是位謙和的學者,這麼快就聽我話了,那好吧,請坐下來聽我說禪。」

說起禪來,它隨時隨地都在顯示著幽默和靈活,博大和寬容,這是禪最大的特色。那位日蓮宗法師被融化而不自知哩。

會心微笑

有一天,仰山來到耽源禪師的寺院參學。

耽源禪師看到仰山相貌不凡,就對他說:「慧忠國師早年傳得六代祖師的圓相,共九十七個,把它們授與老僧時說:『我圓寂後三十年,南方有一位沙彌到來,會大興此教,你們要依次傳遞下去,不要讓法脈斷絕了。』今天把它們交給你,你要好好地奉持。」於是,耽源禪師就將載有圓相的書交給仰山。

仰山把此書拿回去翻了一遍,就用火把它點燃燒了。過了數日,耽源禪師問仰山道:「那些寶相,非常珍貴,你要好好地保存著。」

仰山說:「我當日看完之後,隨即將它燒毀了。」

耽源禪師聽了非常不滿,憤憤地說:「我這個法門無人能悟解,祇有先師慧忠以及歷代祖師,大聖人才能完全明白,你這小子怎麼敢把它燒了?」

仰山不以為然地說:「我祇看一遍,就知道其中的本意了,祇是應用時還是不拿書本為好。」

耽源禪師說:「你看明白了,但別人又怎能明白呢?」

仰山說:「我可以一字不差寫出來!」

耽源禪師有點不信的樣子說:「好吧,你就當眾寫出來。」

仰山當眾僧匯聚在法堂時,用手比劃了個「O」,呈給耽源禪師看,自己叉手站立在下面。耽源禪師會心微笑相互契印。

和尚「女婿」

一休禪師是位著名的畫家,千金難得他的一幅畫。

有一天,他有個俗家信徒跪在他面前,哭著說:「師父,我要自殺了,在我死後,請您老人家慈悲唸經超度我!」

一休禪師說:「你活著好好的,為甚麼要自尋短見呢?」

信徒說:「我經商遭騙,如今已是債台高築,債主們不斷前來逼債,我無法還債,祇好一死了之。」

一休禪師問道:「難道就沒有別的法子可想了嗎?」

信徒傷心地說:「我已弄得一窮二白,家裡沒有隔宿之糧,剩下一個女兒;我死後,請求師父慈悲照料她吧!」

一休禪師又問道:「你有女兒,為甚麼不把她嫁出去?找個富有的女婿,幫你還債,不是很好嗎?」

信徒說:「我的女兒祇有八歲怎能嫁給人呢?」

一休禪師說:「不如嫁給我好了,我替你還債吧!」

信徒聽了大吃一驚,結結巴巴地說:「這……這怎麼行呢?你是出家人,又是我的師父,怎麼能……」

話還未說完,一休就打斷了他,說:「行了,就這樣定了,你回去準備,到了迎親那天,我自會上門來做女婿。」

到了那天,一休在他家門口放張桌子,他揮毫繪畫,來了很多人來觀看,搶著買畫,錢太多了。問道:「夠還債嗎?」

信徒說:「足夠了。」

一休說:「夠還債,還是讓我做師父好了。」

「喝」有多重

宋代大學士蘇東坡常與禪師談禪論道,因而自恃佛法素養極高。有一些悟性不高的禪者,都自嘆弗如。

荊南玉泉寺有位承皓禪師,是位開悟的禪者,境界甚高,平庸之輩裹足不前,不敢輕易登門領教。蘇東坡久聞其名,心中並不服氣,很想一觀他的功力高低如何。

有一天,蘇東坡改換了裝束,把自己裝扮得像個參學者的模樣,往玉泉寺拜訪承皓禪師。剛一落座,蘇東坡就問:「久聞禪師悟境甚高,請問這個禪究竟是甚麼?」

承皓禪師一聽來者出言,貢高我慢,並非是前來請益的。當時並未作答,反而客氣地說了一句:「請問貴姓?」

蘇東坡故意迴避自己本姓,祇說:「學人姓秤,就是稱天下長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禪師猛然大喝一聲,問道:「這一喝有多重?」

蘇東坡心頭一震,祇得張口結舌,無法回應,知道自己不是禪師的對手,祇好低頭服輸了。

任何一個習禪而能獲得開悟的人,並不意味著已達到最高的境界。因為悟,祇是在見地上有了一定的境界,而且這種境界隨著悟也有種種差別,它好像螺旋式地不斷上昇,更重要的是「修證」的功夫,這一點,蘇東坡差遠了。

 
 
悉達寓言
◎秦孟瀟╲文
梁 川╲圖

獅子與鷲王

有一隻巨大的獅子,牠住在深山草澤裡,時常這樣想:

「我是獸中之王,我的力量能庇護百獸啊!」

山中有兩隻猴子,牠們生了二個兒子,見到獅子,跪在地上說:

「我們的王啊!請求你庇護我們的二個兒子,因為山上沒有糧食了,我們要到別處去找食物。」

獅子聽了,很同情牠們的苦衷,也就答應下來了。

樹上有一隻鷲王見了,暗自在想:

「牠們竟然瞧不起我,為甚麼不委托給我呢?」

牠有點嫉妒了。晚間,趁獅子睡著了,牠將那二隻幼小的猴子捉住了,放在險峻的地方。

獅子醒後,見到這情形,對鷲王說:

「我請求你,把牠們放下來,不然會使我失去信用啊!」

鷲王回答說:

「你是獸中之王啊!為甚麼還要央求我呢?你要我放了牠們給你,除非你死給我看。」

獅子說:

「好啊,因為我已答應庇護牠們,結果我失責了,變成沒有信用了,該是多麼地愧羞啊!」

說完了這句話,牠就跑到崖邊,准備跳崖自殺了。

鷲王見了連忙阻止牠說:

「你的精神太偉大了,我深深地受了你的感動;我把牠們交回給你就是了,千萬不要自殺啊!」

獅子與狐狸

有一隻狡猾的狐狸,見獅子正在吃獸肉,便裝成一副可憐的樣子,哀切地說道:

「大王啊,請憐憫弱小無能的我吧,我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

這時獅子似乎吃不下了,便用仁慈的口吻說:

「好吧,我讓給你吃好了。」

狐狸暗自歡喜地想:

「你這笨大的傻瓜,真是沒有思想的啊!」

幾個月之後,那隻狐狸養得肥大了,走起路來,沒有從前那樣矯捷靈敏了。

深冬,大雪紛紛落地,獅子怕寒,不出去尋食了,但肚子又餓得很,牠不得不動腦筋了。

牠見那隻狐狸躺著,叫道:

「喂,你走過來呀。」

其實,狐狸也餓得發昏了,便慢慢地走了過去。

獅子見牠走近了,用力地向前一撲,兩足牢牢地把牠踏住。

狐狸哀求牠道:

「大王,下次我走快些好了,請饒了我的命吧。」

獅子說:「我養你,就是為了防這一天的啊!」

選舉鳥王

有一天,許多鳥會聚在一起,牠們要選舉出一隻鳥王來,以為這樣可以維持秩序,尤其對那些目無法紀的鳥,有所管治。

會議開始了,牠們宣言:

「我們要推舉出一隻最適合做我們王的鳥!」

有一隻鳥說:「我推舉鶬鴰1為王!」

另外一隻鳥說:「我反對!因為牠的腳高,頸又長,若是誰犯了錯,牠會用尖嘴啄我們的頭,那太苦了。」

又有一隻鳥說:

「我推舉白鵝為王!你們看牠全身潔白無瑕,是我們所敬重的啊!」

另幾隻鳥高聲說:「我們反對!雖然牠是潔白無比,可要知道,牠的頸長而彎曲,自項不直,怎能使人規正呢?」

有一隻年青的小鳥說:

「我看還是推舉孔雀吧,牠的羽毛漂亮而多彩,沒有誰不羡慕牠的啊!牠做我們的王,那是多麼光彩呢?」

另一隻鳥反對說:

「雖然牠是那樣的美麗,但是,牠太虛榮了,驕傲地炫耀自己的美麗!根本瞧不起我們,怎能選牠為王呢?」

牠們選了一個,又反對了一個。其中的一隻鳥說:

「我們選舉了這麼久,還沒有找出一個適當的來,在我看來,推舉梟為王最堪勝任!白天我們出去工作,夜間困倦想睡了,牠卻不睡,可以看護我們,這不是很好嗎?」

眾鳥聽了,歡騰欣躍地喊著:

「梟,是我們的萬乘之王啊!」

在一棵樹上,有一隻年幼而聰明的鸚鵡聽見了,心想:

「牠們盲目地選舉梟為王,那不是找一個魔鬼來做國王嗎?牠是最狠毒的 啊!動不動就要拿我們當食物。白天我們辛苦了,夜裡又找來這樣兇惡的魔鬼做衛護,那不是自尋死路嗎?可是,牠們已選牠為王了,我提出來反對,牠們不但要憎 恨我,甚至要拔盡我的羽毛;但假使我不出來反對,以後大家又沒有安寧的日子過了……」牠想了一想對自己說:

「寧可受拔毛之苦!我也應該說出來才對。」

於是牠飛到眾鳥的面前,舉翅恭敬地說:

「我有異議,能夠提出來嗎?」

眾鳥回答說:

「你是有智慧的啊,不要以為我們是長輩,就有所畏懼!你說吧,或許你的意見是可貴的。」

於是那隻小鸚鵡就嚴肅地說:

「我反對梟做我們的王!因為在牠高興的時候,是看不出來甚麼;但在牠兇惡的時候,卻要吃我們的肉了。尤其在夜間,我們都倦了,牠卻是不睡的;可能,以後我們的同類常會失蹤啊!」

這些話,打動了眾鳥的心坎!曉得梟是個殘忍成性的傢伙!於是又否決了前案,反而一致推舉鸚鵡為鳥王了。

1.鶬鴰,又稱鴰鷺,老鶬或鶬雞,大如鶴,青蒼色,亦有灰色,長頸高腳,兩頰紅,但頭頂無紅色。故又稱白頂鶴。

蛇頭與蛇尾

有一條蛇,牠的頭和尾爭執了起來。

頭對尾說:

「喂!我們比較一下,應該推我為大了吧?」

尾反對著說:

「哼,要推我為大才對呢!」

頭得意地說:「你想想看,我有耳朵,可以聽;有眼睛,可以看;有嘴巴,可以吃;走起路來,又是我領先。這些你都沒有啊,怎麼還不推我為大呢?」

尾笑著說:

「你可知道嗎?我要你走,你才能夠走,我若是繞在樹上,緊緊地不放鬆,看你怎樣走?怎樣吃?不是活活地餓死你嗎?」

說著,牠就繞在樹上了。

頭見了這情形,說道:「好吧,就算你為大吧。」

尾見自己為大了,心裡非常高興,也就放鬆了自己。但頭卻仍不服氣地說:

「既然算你為大了,那末,你應該在前面走啊!」

尾聽了,覺得很對,牠神氣活現的,就一彎一直地走了,走了沒有多遠,就掉落在火坑被燒死了。

蛇、龜與蝦蟆

在一個池塘裡,有一條蛇,一隻龜,一隻蝦蟆;牠們經常在一起,有談有笑,真是快活極了。

那條蛇還常說:

「我們相互做朋友,要真誠相處才好啊。」

可是過了不久,那池塘的水乾涸了,牠們覺得池塘不能再住下去了,祇得各自分散另謀住處去啦。

後來,那條蛇的環境比較好些了,深怕舊日的窮朋友找牠,有一天蛇見到龜,牠要龜去對蝦蟆說:

「我們的環境不同了,心也跟著不同了。」

蝦蟆聽了這些話,要龜回去告訴蛇說:

「我雖窮了,但不會去高攀蛇的啊!」

貓與鼠

有一隻貓害了一場大病,很久沒有東西吃了,身體非常瘦弱,真是骨瘦如柴。一天夜裡,貓見到一隻老鼠,雖然跑得很快,終於被牠捉住了,貓就將鼠一口吞了下 去。沒有經過咀嚼,吞下去的老鼠還是一隻活的,鼠竟在牠的腹中,吃起牠的五臟來了。貓痛極了,肚子裡絞痛得異常難受,東奔西竄,結果自己也死了。

獅子與野干

有一隻獅子,牠是獅子之中的王。年紀老了,身體漸漸地衰弱,時常有病,而且眼睛也不大看得清楚。

有一天,牠掉落在陷坑裡了,急得怒吼了起來。

許多獅子跑來一看,都說:

「我們怎能把牠救起來呢?」

說著,卻紛紛地走開了。

有一隻野干走了過來,牠看見獅子王受困了,產生憐憫的心,便想把牠救出來。

牠在周圍看了一看,看見坑邊有一水渠,牠高興地想:

「我有好辦法了!」

牠走到那水渠的旁邊,用腳把水引到坑裡去,不多久,坑裡的水滿了,可是,由於失救,獅王已經死了,屍身也浮上來了。

 
 
世出世法
◎楊 釗

承 諾 式 管 理

縱觀周圍的企業,其管理模式可以粗分為:「指示式」「表達式」「承諾式」

「指示式」管理,是指使聽者做某一事情,其形式是命令、要求和懇求的一種管理模式。

「表達式」管理,是把要做的工作說明,對當前事態發表自己的感受的一種管理模式。

「承諾式」管理,是訂立共同的目標,分清楚各人的範圍,共同去完成任務。

「承諾式」管理,對當今的管理者特別重要,由於有責任在身,有承諾在心,迫使他們越來越專注於組織核心業務,把非核心業務剝離開去,把不重要的項目外包出去,令管理者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最賺錢、最有潛力的業務上。

「承諾式」管理的成功有賴於建立觀念的建立、積極主動、目標導向、狠抓落實、賞罰公平和定期檢討等六方面。

一、「觀念的建立」: 企業的成功,首重觀念的正確,沒有良好的觀念就沒有良好的企業,正如沒有良好的觀念,就沒有良好的人才,因為觀念指導一切,決定一切,決定一個人的成敗。 一個企業的成敗,一個人的決定,一言一行都來自思想,所以祇有我們的思想正確,才能凝聚人才,形成共識,共同努力,達致目標。所以實施「承諾式」管理的企業,其主要領導人以及其骨幹,必須建立「承擔心」;對企業負責、對其所領導的部門負責,所以我們說務必樹立「挑擔子」的心,俗語稱之為「交數」之心。每間公司的負責人務必有一個「交數」的心態。

二、積極主動「承諾式」管理的成功,有賴管理者與其骨幹隊伍的主動,所謂主動就是培養找事做的精神,而不是等事做,千萬不要成為「被人踢一腳才去做」的人。

三、目標導向「承諾式」管理的成功有賴建立清晰的目標。其目標的建立不是單向的,是雙向的,不是下達式的,是進行對話式、研究式或協商式的,最終達致共同認可的任務和目標。

四、狠抓落實:成功的企業喜歡實幹,不喜歡空談。著力點在於「執行力」,骨幹隊伍的挑選在於「企業戰場」的戰績,不在於「能說會道」;肯於承擔,遇難而上,取得勝利,是「企業戰場」洗煉人才的最佳辦法。哪一個指揮員能拿出「成績」,能交出「數字」,哪一個就是優秀的指揮員。哪一支隊伍、哪一個口岸能在同行中、在市場中不落敗,能站在市場的前茅,哪一支就是「成功的團隊」。作為企業的戰士,既然上得擂台、上得戰場,就不能「窩囊」;即使是輸是敗,也要轟轟烈烈,不能被人取笑為「言過其實」「浪有虛名」。旭日的傳統其中一招是取自鄧小平先生的「不管黑 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實踐是檢討真理的唯一標準」

五、賞罰公平:企業的成功有賴執行者分配利益的公平。如何關照「顧客、供應商、員工、投資者」四方面的利益呢?如果分配不公平,就會破壞團結;失去團結,就會減弱戰鬥力,減弱戰鬥力就會發展緩慢,甚至倒退;長期倒退就會招致失敗。

顧客的要求是「超值產品與超值服務」。供應商希望的是價格越高越好,他自己的利潤越高越好。員工要求的是收入與提供服務能相對合理。

如何平衡「消費者」,也就是「顧客」「工廠」以及「員工」的利益呢?實在是很講究的管理學問,俗語說:「不患貧,祇患不均」,意思是:「不怕窮,最怕分配不均」

對於員工來說,如何做到賞罰公平呢?實在要放較多心思去考慮和處理。

一般的人較易被「私心」影響,對自己人好一點、對自己的手下好一點、對自己見得到的人好一點,本來不出奇,但如果過了「火位」,就會影響「士氣」

成功的管理者務必俱備「分配」利益公平的能力,對於基層的員工,宜多賞少罰,多鼓勵少指責。

對於利益方面,「前線」的員工較吃力、較辛苦,宜多加關照。寫字樓的員工,因為環境較為舒服,應多體諒前線員工的辛苦,利益可以少一點。盡量學習「肯吃虧」的精神,學習「吃虧」精神對自己人生是有好處的。左宗棠說:「與人相處,先學吃虧」,入得來「旭日」這所「人生學校」,如果能夠學習其中的文化,懂得在實踐中加以磨煉,對自己的人生肯定會增值不少。

六、定期檢討:成功的企業務必俱備「計劃、落實、檢討」機制;「不斷改善」,是卓越企業生命力的「能源」。因此,「保持優點,改善缺點」,務必天天做、每星期做、每月做、每年做,祇有定期檢討,找出問題的原因,選定目標,制定解決方案,狠抓落實,問題一定能夠解決,缺點一定能夠改正,這樣的企業、這樣的員工一定優秀。

企業精神在於「實踐」、在於「行」,祇有在「企業江湖」上不斷磨煉,才能成為卓越的高手。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
梵樂和文化

◎釋法亮

音樂是最易引起心弦共鳴的藝術形式之一。它能令人或情思綿延,或熱血澎湃,甚至能誘人情不自禁地擊節頓足,翩翩起舞。佛教音樂,古雅、清淨、莊嚴、靜穆, 曲調優美深沉,有著獨特的宗教氛圍,使人沉浸於光明祥瑞、清淨安寧、莊嚴肅穆的感染之中,收攝浮躁渙散的心神,從而引發出潛移默化的宗教體驗。

佛教把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乃梵語音譯,為「堪忍」之義),娑婆世界的眾生,一般是耳根最為明利。因此,以宣講佛法音聲來教化娑婆世界的眾生,是很當機宜的。如《維摩詰所說經·菩薩行品》中云:「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金光明經玄義》云:「此娑婆國土,音聲為佛事。」《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云:「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佛教認為,音樂乃屬於佛教五明(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中的聲明(音律、音樂、文字、語言等),用美妙的音樂歌詠供養三寶,讚嘆佛德,宣流佛法,有著很大的功德福報。如《妙法蓮華經》云:「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分別善惡報應經》云:「若復有人,以妙音樂供養佛塔,獲於十種勝妙功德。何等為十?一者身相端嚴,二者見者歡喜,三者音聲微妙,四者言辭和順,五者肢體適悅,六者遠離瞋恚,七者慶喜多聞,八者崇貴自在,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圓寂。如是功德,以妙音樂供養佛塔,獲如斯報。」《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云:「為人音聲清徹,從歌詠三寶中來。」《百緣經》云:「昔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諸人民,各自莊嚴而作伎樂,出城遊戲,入城門值佛乞食,諸人見佛,歡喜禮拜,即作伎樂供養佛,發願而去。佛微笑,語阿難言,諸人等由伎樂供養佛,未來世一百劫中,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受最快樂。」《地藏菩薩本願經·如來讚嘆品第六》云:「復次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讚嘆,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一人多人,如是等輩,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等等。據此,佛教徒自古以來很重視佛教音樂,認為用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來廣結佛緣,宣傳佛教,能達到「宣唱法理,開導眾心」的目的,在集眾行香時,可起到「靜攝專仰」的作用等等。

中國佛教音樂源於印度。佛曲在天竺時甚盛,梁慧皎《高僧傳》載鳩摩羅什語:「天竺國俗,甚重文制,其宮商體韻,以入弦為善……見佛之儀,以歌讚為貴。」三國時期,隨著佛法東漸,西域的一些高僧諸如竺法蘭、支謙、康僧會、鳩摩羅什等,在譯經弘揚佛法時,也將歌詠頌佛的曲調攜入漢地,時稱之為梵唄。梵為印度語「梵覽摩」音譯之略,意為清淨,唄為印度語「唄匿」音譯之略,意為讚頌或歌詠。在印度,佛經中為說明佛理,文體上不少是長行與偈頌都有,這些偈頌是可以歌唱的。梁慧皎《高僧傳》中記述:「天竺方俗,凡歌詠法言,皆稱為唄。至於此土,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讚則號為梵唄」「如聽唄,亦其利有五:身體不疲,不忘所憶,心不懈倦,音聲不壞,諸天歡喜。」中國的禮治社會向來重視制樂,認為制樂乃是「感天地、通神明、安萬民、成性類」的大事。所以自佛經漢譯之後,經唄的漢化就提上了日程。

唐代佛教空前隆盛,佛教音樂在創作、演奏、演唱上均達到了一個輝煌的巔峰。這是和統治階級的提倡分不開的。如高宗時「敕九部樂及京城諸寺幡蓋眾伎,送玄奘及所翻經像、諸高僧入住慈恩寺。」唐代宮廷仍沿用隋的九部樂,至太宗增為十部。其中「天竺樂」的樂工、舞工都穿袈裟,樂舞有明顯的佛教色彩。唐懿宗時,「(佛)降誕日,於宮中結綵為寺」,宮廷伶人「李可及嘗教數百人作四方菩薩蠻隊」「作菩薩蠻舞,如佛降生」。唐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使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等。據陳煬《樂書》載,唐代樂府曲調有《彌勒佛曲》、《藥師琉璃光佛曲》、《釋迦牟尼佛曲》、《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觀音佛曲》等等共26曲。初唐善導法師,傳淨土法門,倡專心唸佛,曾著《法事讚》、《往生讚》、《般舟讚》等歌讚三卷。中唐法照,制定「五會唸佛」法規,並作有「散華樂」等 曲,影響甚遠,《千聲佛》等繞佛之曲,流傳至今。晚唐少康,更辟蹊徑,面向民間,吸收、借鑒當時當地老百姓熟悉喜愛的傳統樂曲,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創作佛 曲。當時民間流行的佛曲,數量更是不可勝數。唐代僧人中演奏、演唱名家輩出。唐德宗時的段本善就是其中的高手。相傳貞元年間長安舉行盛大演出,「宮中第一手」的琵琶演奏者康崑崙於東市綵樓演奏,其高超的技藝獲得觀眾的傾倒。此時,一位盛粧的女郎出現於西市綵樓上,她將崑崙所彈的《羽調綠腰》移入更難奏的《風香調》中彈出,崑崙驚服,請拜為師,這位女郎就是喬裝的藝僧段本善。僧齊己有一首《秋夜聽業上人彈琴》:「萬物都寂寂,堪聞彈正聲。人心盡如此,天下自和平。湘水潟秋碧,古風吹太清,往年廬嶽奏,今夕更分明」。名伎薛濤有一首《聽僧吹蘆管》詩:「曉蟬嗚咽暮鶯愁,言語殷勤十指頭。罷閱梵書聊一弄,散隨金磬泥清秋」。藝僧們高超的音樂技藝,征服了眾多善男信女的心,推動了佛教的傳播。

佛教音樂經過盛唐之後,在宮庭、社會以至於百姓的生活中仍然佔著很重要的位置,到宋代以後,很多寺院對百姓開放,並與百姓共同從事佛事活動,以寺院為主導建立了許多社會佛事組織,如「淨業會」「藥師會」「放生會」等。民間佛事活動的頻繁,促進了寺院與民間在音樂方面的結合。《僧史略》卷下《結社法集篇》記載:「近聞周鄭之地邑多結守庚申會,社集鳴鐃鈸,唱佛歌讚,眾人唸佛行道,或動絲竹,一夕不睡」。 從現存宋詞和元曲的詞、曲牌中,均可見到佛教的深刻影響,如詞牌《菩薩蠻》、曲牌《雙調五供養》等,甚至在文人士大夫的七弦琴音樂中,也出現了《普庵咒》 這樣的曲目。繼唐代俗講而起的寶卷,在宋時盛極一時並一直綿延到明清,影響了近世多種戲曲及曲藝音樂。明清之際,佛曲日益深入民間,許多佛曲用民間曲調演 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五年頒佈御製《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五十卷,通令全國佛教徒習唱,其中大部分曲調為當時流行的南北曲,如《惑天人》之曲 即《小梁州》、《成就意》之曲即《好事近》等。佛教音樂與民間音樂的融合,自明清以降,主要採取兩種方式:一是引古樂、時樂進入寺院,演化成百姓喜愛的佛 教音樂,如北京智化寺音樂、潮汕廟堂音樂;二是傳播佛曲的曲目、技法於民間,逐漸形成多種直接為民眾生活服務的宗教性民間音樂,如山西八大套及西安鼓樂中 的僧派,甚至包括冀中管樂中的大部分等。目前仍存的全國各地民間器樂曲的諸多樂種,樂曲的形成過程中,很大部分都有佛教影響的痕跡。日益深入民間的佛教音 樂,為佛教深入廣泛地傳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現代著名的律宗高僧弘一法師,博學多才,精通音律、詩詞。他曾編寫過很多佛教歌曲,曲調優美清新,歌詞含義深邃典雅,很多是通過自然界的現象來闡發人生的 苦、空、無常、無我等佛法道理。或歌詠讚嘆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或歌讚依佛法修行,身心無垢清淨的法喜之樂。其中有些歌曲,很 富濃郁的人情味,如《憶兒時》:「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遊子傷飄泊。回憶兒時,家居嬉戲,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樹,樹底迷藏捉。高枝啼鳥,小川游魚,曾把閒情託。兒時歡樂,斯樂不可作!……」《親恩》「哀 遊子煢煢,其無依兮,在天之涯,惟長夜漫漫,而獨寐兮,時恍惚以魂弛。夢偃臥搖籃以啼笑兮,似嬰兒時。母食我甘酪與粉餌兮,父衣我以綵衣。……夢揮淚出門 辭父母兮,嘆生別離。父語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語我以早歸。月落烏啼,夢影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樂之長逝兮,感親之恩其永垂!」配唱以曲調,的確十分感人,他的佛教歌曲,在三十年代學校裡和社會上相當流行。八十年代電影《城南舊事》,把他的《送別》作為主題曲,又流行於當世。

中國漢傳佛教音樂,其和雅清澈、安詳優美的旋律流露著佛教信眾們對佛法的虔誠與崇敬,引發著人們信仰佛教的情緒和熱情,潛移默化地淨化著人們的心靈,使人感悟到清淨真實的生命的美麗。它使佛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等思想用善入人心的方式深入地傳播到廣大群眾之中,在歷史上起了重要的社會道德教化功能。

 
 
心靈環保與社會和諧
◎釋覺醒

針對當今社會形形色色、錯綜複雜的矛盾和衝突,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提出「和諧世界,眾緣和合」的主題,極具針砭時弊、激濁揚清之時代意義。和諧世界離不開善緣聚集,和諧世界期待著從心開始的自覺,和諧世界期待著社會大眾有一顆環保的心靈。

 

一、社會和諧期待心靈環保

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以全球化為特點的知識經濟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各類矛盾帶來了廣泛和深刻的影響,當今社會的各類矛盾可以歸結為人與自我、 人與群體、人與自然三類,而三類矛盾的成因,不外乎利益驅動、制度差異、觀念缺陷等幾個方面。如何看待人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關係、個人利益與群體(集 體、民族、國家)利益的關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文明、文化、價值觀念的關係;如何調適思想觀念以緩解乃至 化解人類社會的矛盾及其根源,從而集全社會之力共同構建和諧世界,是人類面臨的緊迫問題。

佛教倡導社會和諧,而社會和諧的落腳點在於眾生心理的調適、心靈的調伏。社會和諧的根本要旨,在於以心靈的和諧熏導、感化世界。

1、和諧社會期待著人天相安。人類的生存發展依賴自然,同時也影響著自然。人與自然那唇齒相依、血肉相連的依存關係,正為科學的高度發達後 人類隨心所欲駕御自然能力的畸形發展所稀釋。但是,佛法的因果法則和殘酷的現實都在警示著人類,漠視自然規律,對自然過度無序地索取,一切以眾生慾望之滿 足為出發點和歸宿,必將遭到並且已經遭到自然的報復,給人類自身帶來深重的災禍和無盡煩惱。人與自然之不和諧,實在是源自於人心慾念的雜音過於繁盛,源於 心靈調伏的嚴重失衡。

2、和諧社會期待著人際善緣結集。平等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平等友愛、融洽和睦的人際關係,使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信任人成為人 們的自覺行動。和諧社會,是社會成員和諧相處的社會,是能夠協調各方利益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人際關係的和諧應當視作中樞。而佛陀所倡導的同體大悲,無 緣大慈的博大深沉的濟世襟懷,無疑是人際關係和諧最為殊勝的境界。

3、和諧社會期待著社會眾緣和合。社會公平和國際正義的維護,社會、民族、宗教矛盾的化解,社會公正、公民權利、法律規範的保障,人格、信仰、風俗、語言的尊重,社會性、國際性、地區性突出矛盾熱點問題的解決,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必要前提,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必備因緣。

 

二、佛教環保始於心靈

發端於印度、發展於華夏、發揚於東南亞、發散於世界各地的佛教,無論是南傳、北傳,抑或是藏傳,無不以「心」為中心,推演為輝煌的佛法教義體系,架構出篤實的佛法踐行理路,融化於豐富的世間人倫規範,護佑著祥和的天人和諧氛圍。佛教對於環保問題的態度同樣首重於心靈的淨化。

1、佛教環保始於「依正不二」的宇宙心

「十方三世」的廣闊時空觀為基礎,佛教大力倡導「依正不二」的 宇宙觀,明確主張人類和自然之間,不僅不相互對立,反而相互依存。依報是生命依存的環境,正報是生命主體本身。生命主體和生存環境,雖然在客觀世界的現象 中,可以作為兩個不同的對象來認識,但是,就其本質而言,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倘若把主體與環境的關係對立起來考察,就不可能掌握雙方的?諦。況且, 環境本身也並非一成不變。即使是同一自然,同一土地,由於生存其間的生命的主體不同,環境存在的意義也就迥然不同。從這個意義上看,生命主體與其所生存的 環境是「一體不二」的關係。佛法不斷探求生命與環境的這種渾然一體的關係,終於在運動於宇宙的生命力中發現了生命的原動力——緣起無我的法則。

2、佛教環保始於「眾生一如」的平等心

佛教將包括植物在內的一切生物都納入眾生平等的理念之中,肯定佛性的平等。佛教尊重人的崇高和偉大,承認人類具有難能可貴之優勢,同時也主張人類以外的所有生物,與人一樣都具有成佛作祖的「?如佛性」。以「緣起」理論為基石,佛教認為:人不應該是對生物界漠不關心的壓迫者,而應當作為生物界善良的保護者,對所有生物施加仁慈,珍惜它們、愛護它們。佛教眾生平等的理念,若能為世界維護生態平衡的實踐所接受,必將具有長久而深遠的影響力。

3、佛教環保始於「因果報應」的善惡心

基於對客觀規律的如實體察和全面瞭解,佛教用普遍聯繫的方法,對宇宙萬事萬物之間的因果關係作了較為細緻、深刻、準確的分析。把因果報應的發生歸結為自身 的因素,歸結為內在的心念和由此而來的善惡行為。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倡導敢於負責、直下承當的主人翁意識。佛教雖然不反對偏重於個人心靈的 改造和淨化,但是,更提倡和鼓勵「立足社會,服務大眾」的奉獻精神。因為祇專注個人的利益不會得到永恆的幸福,而且,往往適得其反,所以,佛教樹立了大乘菩薩心行規範,從力行十善到慈悲為懷,把入世度生作為佛教徒最高的理想和社會責任。

4、佛教環保始於「共生共榮」的慈悲心

人類,不論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是大自然的子孫而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類如果想要保持對於環境的優勢,就必須使自己的行為符合自然規律。人類征服自然的 企圖,通常祇會破壞自身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一旦環境惡化,人類文明也就隨之衰落。任何一個文明社會存在的基礎,都在於有一個持續的「生命支持系統」。佛經指出:「一切法若無慈悲,皆為魔法;一切法若有慈悲,則皆佛法。」慈 悲是佛法的根本。唯有平等慈悲,人類共生共榮的持久和平才有可能。以四攝法施行慈悲、實踐慈悲,並用慈悲的眼光平等看待一切眾生,用慈悲的語言、慈悲的面 容、慈悲的音聲化導有情,從而讓慈悲精神走進人們內心深處,注入社會和國家肌體之中,踏踏實實地構築起人類和諧的堅實基礎。

 

三、心靈環保重在踐行

佛教文化中:濟世利人的道德規範、慈愛和同的處世方式、順應自然的行為原則、崇儉抑奢的生活信條、清淨恬淡的精神境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智慧等思 想,為我們保護生態環境、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指路明燈的作用,但是,如何把佛教閃光的思想落實於具體的行動中,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筆者以為,佛教 心靈環保思想的實踐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切入:

1、明緣起而平等視物

佛教緣起思想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不論是屬於自然界的,還是屬於生命界的,都無一例外地由種種關係結合而成,離開了各個結合的關係,事物或現象將無法生成。根據這一法則,人與人、有情與有情、有情與無情,彼此息息相關。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眾生一體的「大我」精神。雖然佛法的最高層次是要達到「無我」的境地,但是大乘佛教除了培植獲得個人解脫的智慧之外,更主要的還是要樹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利他思想。身處生死流轉過程中的眾生,因為各自業力、習性、環境、背景等因素的差異,而表現為現象界的千差萬別,但是千差萬別的現象並不能掩蓋眾生生命本質上的同一,也就是眾生在理性上的平等。這種同一的生命本質,就是一切有情心中本來具有的「佛性」,也就是緣起性空的法性。因此佛教主張「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強調有情應和樂共存、相互容忍,以期佛佛道同、心心相印、事事無礙、法界圓融。

2、去我執而安寧心態

五蘊是組合有情生命的元素,由五蘊組合的生命,本是緣起的假現,在這生命的內在,要想求得一個實在的自我,是絕對不可能的。眾生不瞭解它的緣起假合,以為 內有一個實在自我,從而在內心生起堅固執著。因為眾生執有自我,所以一切苦痛便由此而生。人類的互相鬥爭,世界的苦難不已,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瞭解「我」本無體,祇是假名而已。一般人不瞭解這個道理,祇知道重視自己,不知道尊重別人,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現實世界所上演的一幕幕違法案件及戰爭鬧劇,正是「我」字作祟的結果。所以佛法認為眾生的自我妄執,是世界的禍亂之源,是人生的苦痛之本,倘若不能擊破我們自心對自我的執著,世界將永遠不得和平,人生將終究不得安樂。

3、興慈悲而博愛濟眾

慈善之舉能給人以快樂,悲憫之心能解除他人的痛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要無條件地實踐慈善事業,以「人溺己溺」的 精神解除他人的苦難。在佛法看來,生命原本就是共同體,是一而不是二,是同而不是異。傷害他人,破壞環境,就是傷害自己。我們沒有理由剝奪他人的生命,沒 有理由不讓其他人或動物生活在地球上。佛教戒律主張不殺生,其目的在於弘揚慈悲,但是理論依據卻在於把生命看成一個整體。它要求每個人學會自律和反省,沒 有任何強制性,完全基於對生命本身的尊重。佛教一貫反對暴力、戰爭,其根源就在於它深刻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4、行報恩而恆順眾生

大乘佛法教導佛弟子應踐行菩薩道、報答四重恩,而報恩的對象廣攝父母、師長、國家、社會乃至全人類。知恩報恩乃是佛弟子不容推諉的社會責任。菩薩道所指向 的六度四攝,要求我們在深入眾生、利樂眾生中淨化自己,在祥和社會中展現自身的價值。我們要以佛法教義協助世間法律,以最徹底的感恩報恩之心來面對每一個 人,潛移默化地淨化社會大眾的心靈,從而共同創造社會祥和、世界和美、人民幸福的新生活。

5、無相欺而融合世界

釋迦牟尼佛是倡導世界和平的使者。「戰勝增怨敵,戰敗?不安,勝敗兩俱捨,?覺寂靜樂」, 是佛陀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聖訓。人人渴望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但和平不可能從天而降。?正的和平應該建立在慈悲、智慧、平等、無我的磐石上,面對經濟全 球化的浪潮,不恃強凌弱、以大欺小;面對時有發生的紛爭與衝突,不以武力對抗,而應通過對話代替對抗,交流代替衝突的方式,維護世界的和平。

6、聚善緣而構建和諧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從心開始」的 世界,不可或缺的是善良、道德、?誠、仁愛等無數積極、健康、向上的善緣。締造和諧文明的世界不是某個人、某個家庭、某個民族、某個國家的事情,而是全世 界、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從身邊的善事做起,從善行的感化中令他人感動做起,哪怕是一句關心的話語、一份微薄的施捨、一次善意的救助、 一點愛心的支持,都會匯集成一條通向世界和諧的陽光大道。

佛教思想對於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地球環境的意義,已經越來越為社會有識之士所倡導和弘揚。佛教重在人類解脫的精神境界,從直面人生現實的缺陷著手,透過現 實的迷霧,探索心靈的脈絡,最終體悟世界的?如妙理,拯救眾生,改善社會,圓滿人生。人類祇有從心靈深處根植愛的種子,才能有春華秋實。「我們祇有認?瞭解了天空,才能扎根於大地。我們祇有認?瞭解了地球,才能使生命扎根於地球。我們祇有認?瞭解了生命,才能扎根於生命。」同理,我們祇有瞭解了生命,才能培育出愛心,祇有擁有了愛心,才能熱愛生命,才能不傷害任何生命。如果我們對包括自身在內的一切生命個體都保持平等和愛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麼,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在新世紀的曙光裡,讓我們打破愚昧、迷茫,消除自私、卑劣,追求平等、博愛,用深邃的智慧、高尚的人格、文明的生活,創建並維護美好的生命網絡,讓每一個生靈都生存在至愛的藍天下、明媚的春光裡。

 
 
峨嵋山大佛禪院舉辦
「日照法師朝禮四大名山圓滿結行會」

◎頓 禮

三步一拜抵達峨嵋山金頂

二○○九年八月一日,廣東惠州博羅禮佛禪寺住持日照法師朝聖團一行冒雨從峨嵋山接引殿出發,三步一拜到達峨嵋山金頂。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四川省佛教協會 會長、峨嵋山佛教協會會長永壽大和尚帶領峨嵋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果正法師、秘書長宏開法師以及峨嵋山數十位法師與聞訊趕來的數千信眾為日照法師一行舉行了盛 大莊嚴的歡迎儀式,並於峨嵋山金頂十方普賢菩薩座下隆重舉行「恭祝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峨嵋山金頂圓滿法會」

法會結束後,在金頂臥雲庵接待室舉行「祝賀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峨嵋山金頂圓滿座談會」。 香港佛教僧伽會會長紹根長老、廣東省惠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妙峰法師、普陀山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智宗法師、四川省金堂縣佛教協會會長妙果法師、四川省青城山泰安 寺住持弘法法師等諸山大德參加了座談會並向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的功德圓滿表示祝賀。四川省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宗教局局長王增建與廣東省博羅縣 委統戰部和宗教局的領導也在座談會上對日照法師此舉進行 了積極評價。日照法師在座談會上與諸山大德和與會領導分享了此次朝禮四大名山的心得感悟。

隨後,日照法師一行回到十方普賢菩薩座下,虔誠禮拜,舉行了盛大的拜山圓滿功德迴向法會,為護持此次朝禮四大名山的護法法師、居士等祈福。

峨嵋山大佛禪院舉辦 「日照法師朝禮四大名山 圓滿結行會」

在這個法喜充滿的日子,各級領導、諸山大德、四海善信齊聚峨嵋山大佛禪院,共賀圓滿、同沾法喜。

參加會議的諸山大德長老及相關部門領導有: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峨嵋山佛教協會會長永壽大和尚,廣東省博羅縣禮佛禪寺方丈源慧長老,香港僧伽聯合會會長紹 根長老,廣東惠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廣東惠州市永福寺住持妙峰法師,廣東省惠州市統戰部副部長,惠州市民族宗教事 務局朱瑞華局長,惠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朱觀榮、林小彰,廣東博羅縣統戰部長廖建華,廣東博羅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何偉強、副局長謝華欽等。來自峨嵋 山全山各寺僧眾及兩千餘名來自香港、陝西、廣東惠州、福建泉州等地的佛教信眾參加了圓滿結行會。會議由峨嵋山佛教協會秘書長宏開法師主持。

宏開法師讚歎日照法師大心大願、此行功德無量。他說,禮佛對去我執、我慢,增長福德、智慧實有莫大的作用,對日照法師一行的功德,我們隨喜讚歎,希望日照法師能將朝山中的的苦行心得與大眾分享並祝賀日照法師朝禮佛教四大名山功德圓滿。

日照法師在講話中簡單回顧了在朝拜四大名山的過程中所走過的艱苦歷程,對幫助他完成此次朝禮佛教四大名山、諸方大德長老、十方信眾及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日照法師說:「此 次朝山活動,始於二○○七年,今日得以圓滿,內心充滿了無比的喜悅和感激之情。一路走來,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艱辛 磨難,但從中我真正體驗到了我佛的慈悲、願力、智慧、行持,也真正理解了佛法真義。一路的艱苦,對肉體和精神是個嚴峻的考驗,但整個身心也始終法喜充滿。 愛國愛教是我們僧人的責任,我們學佛,就是要引導眾生去取得一個圓滿的人生、守住自己的一顆真心、善心,而禮佛就是一種最好的方式。」關於為甚麼要選擇「 三步一拜」,日照法師說:「為修正自己的習氣、培養自己的正氣,所以我選擇這種苦行的方式。而且,朝山的功德很大,自己將一生學習普賢菩薩的行願精神,精勤實踐,與眾生結緣,走自己的成佛之路」

結行會在圓滿、感動的氣氛中結束。下午,在大佛禪院峨嵋講堂,日照法師與兩千餘名信眾面對面進行了交流。

 
 
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
圓滿座談會 致詞

◎香港佛教僧伽會會長 釋紹根
各位領導、諸山長老、各位法師、來自四方八面的護法善信:

大家好!前年日照法師從禮佛禪寺山門出發,三步一拜朝拜四大名山,今天順利圓滿返回禮佛禪寺,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喜讚嘆祝賀日照法師平安回來。

前年日照法師在這處向大眾告假時,他發了一個大願:「日可冷,月可熱,三步一拜的願力決不移。」所 以我對他三步一拜,朝拜四大名山是絕對有信心,但亦都有些擔心,因為每逢有發心的修行人,必定有魔障纏繞,令行者無法完成道業。甚麼叫做魔障呢!例如:在 烈日當空之下朝拜,忽然下大雨,是很容易感冒,這就是被病魔所侵;或沿途上有些不信佛的人士,可能說三道四,口出誹謗之言,他自己不知不覺作了口業,而可 能令行者因此而生退心,這亦是魔障之一。

記得六十年代,有一位新發心的出家人,他以前在國民黨時代,在軍隊裡做到師長。解放後,跑到香港,在萬念俱灰之下而發心出家。受了戒之後,返回師父的道場自修,每逢出街購物,例必被一些巿民辱罵。稟告師父,師父開示他:「煩惱即菩提,這是磨練你修忍辱行的善知識」

剃度恩師更講述一個故事開示他,以前有人問一位禪師:「如果有人辱我、罵我、打我,我應如何對治呢?」禪師答他:「由他、讓他、忍他,再過幾年你且看看他。」這是修忍辱行的秘訣。但這位新出家的行者,由於以前做軍人,當過師長,所謂軍人本色,習氣未除。後來在街道上再遇上一些無知巿民,他忍無可忍一怒之下,反罵對方:「豈有此理,你們無有識死,老子當師長時,殺人不眨眼,祇有我罵人,無人敢罵我。現在做了和尚,時時被人無理取鬧,我不幹了。」即時除下袈裟還俗去了。所以做出家人,要萬緣放下,難行也要行,難忍也要忍,才能成功做個出家修道者。故此,唐朝時代有一位宰相叩問禪師:「我出家可否?」禪師答他:「出家者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

前年,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今日圓滿歸來,就是證明經得起考驗。日照法師不為稱、譏、苦、樂、利、衰、毀、譽的境風所動搖,放下榮與辱,以堅毅不屈的精神,才能順利圓滿朝山大願。我們再以熱烈的掌聲祝賀日照法師圓滿平安返回禮佛禪寺。

我亦藉此機會,期望在座護法善信努力學習日照法師刻苦耐勞,堅毅的精神。

最後祝願與會大眾法喜充滿,福慧增長,身體健康,晝夜吉祥。

 
 
為日照法師叩拜四大名山圓滿小賦
◎韓世榮

以身為尺四山行

三步一拜到蜀中

峨嵋笑迎金頂亮

九華五台普陀功

雲騰霧靄數山朦

洪椿古道一隊僧

千叩萬拜虔誠願

修身立命為眾生

峨嵋山隨行韓居士
二○○九年八月一日

 
 
行者 痴者 遊者 僧者 詩者
—— 記禮佛禪寺住持日照法師

◎李 鵬

行者日照——七百日夜,三步一拜,行遍四大名山

痴者日照——八千公里,歷盡磨難,一路痴心不改

遊者日照——以苦為樂,行萬里路,遊歷半個中國

僧者日照——發願拜山,功德圓滿,為僧禮敬諸佛

詩者日照——超然灑脫,寫詩千篇,記錄心路歷程

二○○九年八月十一日,廣州省博羅縣觀音山人潮湧動,彩旗招展,國家和地方政府主管宗教的領導,粵港兩地的佛教界知名人士,各地的遊客和信眾齊聚禮佛禪寺,迎接「禮佛之路,和諧中國」三步一拜四大名山活動圓滿成功回到寺裡的日照法師,並舉行了盛大而隆重的圓滿法會。

上午九時許日照法師一行抵達山腳下,山腳通往禮佛禪寺的道路兩旁擠滿了迎候的人群,前邊是各山各寺趕來的僧眾,後面是廣大的三寶弟子、四方居士。日照法師 在山腳下敬香之後,在香壇和持法器弟子的引領下,日照法師三步一拜拜向了禮佛禪寺,法師的行動感染著每一個居士,有的跟在法師後邊一同拜著,有的以跪拜之 禮在路得兩側等候,每個場景都讓人動容。

日照法師一行拜到禮佛禪寺的地藏殿前,以最圓滿的方式完成了一次佛教史上的一次壯舉。與香港佛教僧伽會會長紹根長老和禮佛禪寺方丈慧源長老一起進行了敬香儀式,隨後進行了齋僧大法會。寺內人潮鼎沸,香火沖天,梵音 晧遠,魏巍莊嚴。

二○○七年十月十一日,日照法師從廣東省博羅縣禮佛禪寺起程,發願以三步一拜的方式朝聖四大佛教名山,經過三年的行程,越萬水千山,歷經數百個日夜以及無 法想象的磨難,先後朝拜了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山西五台山,最終登上峨嵋山金項,完成三步一拜朝聖四大佛教名山的大願。幾年來,日照法師克服了身體、 心裡等方面的因素,身體力行,以不屈不撓的精神,終達目的地,為世人做出了典範,成為新時期佛教界的佳話。

一千三百多年前唐玄奘從長安出發去印度走了一年多時間,經過大小二十多個國家,他求法的心誠與血汗無疑澆灌了佛教史上最為璀璨奪目的花朵,被魯迅先生贊為「中國脊梁,民族精神的代表」

今天,日照法師從禮佛禪寺出發以三步一拜的方式,朝禮四大佛教名山。行程近萬公里,他弘法的決心和堅韌的精神無疑為現代佛教史圖上了濃重絢爛的一筆,原國家宗教局副局長楊同祥欣然題詞「虔誠信仰精神在,四大名山我跪拜,佛教史上真難見,眾生聞後皆稱讚」

做為行者他行修苦練,無論寒暑冬夏;

作為痴者他痴於佛法,不管炙烤冰凍;

做為遊者他風餐露宿,無懼風吹日曬;

做為僧者他以血寫經,無悔身受苦難。

每個角色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更值得一提的是日照法師還是一個詩者,一路上無論苦難、悲喜,寫詩成了他記錄歷程,抒發情懷,修身參禪的最好的方式,同時也把一段苦行僧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現摘錄其中的二首詩如下:

「三步一拜汗如雨,衣衫濕透渾然體,取出貪嗔世間相,清淨法身菩提明」

既道出了路途的艱辛,更表達了提升修為一心向佛的意境。

「拜山磨礪也平常,星星月亮幾度光,萬家燈火收眼底,空無自性本無光」

既表現了以苦為樂的心境,更是達到非凡境界的自然流露。

有一種距離,萬水千山,但卻阻不斷前進的步伐。

有一種祈願,不為自己,但卻從不曾有一點間斷。

有一種選擇,艱難困苦,但卻無法改變一絲一毫。

有一種成功,功德圓滿,但卻成為他又一個開始。

 
 
禮佛小記
◎張 雷

佛教四大名山,四大菩薩道場,若然不是佛教中人,可能一點也不知曉。近日與一些佛教徒在閒聊四大名山,亦發現有半數的師兄們祇是略知一二。

認識日照法師的時候,他是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年青人,他懷著浩然壯志,擔起重任,要把博羅縣觀音山的禮佛禪寺啟建成為一個完善的道場。

寺內的觀音閣落成開幕的那天,應邀到場觀禮,才知道寺院一帶還是荒山野嶺,恰巧還碰上下雨天,泥濘一片,舉步為艱。在發佈會上,嘉賓信眾們也祇是坐在泥濘中的小凳子上。觀音閣迄立於山坡之上,踩著泥濘登山坡,要頂禮觀音菩薩也要拿出堅毅的決心。

寺院的興建如火如荼,法師率領著弟子信眾,上上下下無有清閒,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假以時日,寺院一定會雄偉起來。在有限的生命裡,運用無限的意志,在忙得不可開交之中,法師泛起了一絲的修行念頭,就是要趁著還擁有年青力壯的身體,從寺院起步,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

由廣東禮佛禪寺,到寧波普陀山,再到安徽九華山,再到山西五台山,再到四川峨嵋山,攀山越嶺,涉水過橋,粗略估計也要八千公里,談何容易。香港人有句戲言「行路上廣州」,意思是接近天方夜譚,難行之極,甚至是失去理智的舉動。

法師的念頭萌芽不久,在二零零七年因緣成熟,並邀請了兩岸三地的長老、法師、大德們齊作見證,在拜出山門的一刻,送行的朋友無不熱淚滿眶,懷著感動、感激、感恩之情,看著法師起伏再起伏的背影,朝著普陀山的方向遠去。

寒來暑往,過了一山又一山,參學四大菩薩的大悲、大願、大智、大行。選擇三步一拜這種苦行,若能嘗其法露者,必覺甘甜如蜜,否則一定苦不堪言,餐風露宿, 寒熱交加,風雨同行,一路上遇上佛教徒或同道中人,亦會受到禮敬讚嘆,甚至跟隨禮拜幾步。如果遇上非佛教中人,或反對佛行事業的人,就可能會遭受唾罵指 責,甚至被視為是妖孽之類的看待。要修禪定、修忍辱,沿途上不愁沒有修行的道場。

隨著法師朝拜四大名山的因緣,我也隨緣頂禮了四山四菩薩,真是殊勝難得。

法師的體力可以媲美國家運動員,有時候更採用晝伏夜行來避過鬧市的繁囂,速度之快及動作之純熟,發揮了人類的另一潛能,飾演了用三步一拜方式前進的生物。

二零零九年八月,寫下歷史的一頁,朝拜四大名山圓滿結行,終於回到禮佛禪寺了…… 回家了。

我倒有點好奇,這幾年來法師每天在路上三步一拜,回家以後會否很不習慣呢?因為自從法師出發的那天起,我每天在家中做早課時,也觀想跟法師一起在路上禮拜,但他圓滿之後,我也有點覺得失落、空虛而不習慣起來。

圓滿座談會上,紹根長老說:「如果能夠學習日照法師朝拜四大名山的堅決心,將堅決心融匯到生活當中,幹起事來,一定會事半功倍,結果圓滿。」

日照法師說:「願在此生中,將佛法介紹給大家,願眾生成佛。」

確然在朝拜的路上吃了不少苦頭,都憑一顆堅決心,將困難一一克服。 願法師將克服困難的決心,化作宏揚佛法的力量,助眾生成佛。

 
 
行菩薩道 利益眾生
—— 從上海嘉定區曹王禪寺設立「遺體捐獻基金」說起

◎乙二三

大乘佛教是當今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宗教之一。其最顯著的特徵是,以利益他人和社會作為自身追求的理想目標,即所謂行菩薩道,利益眾生。這種悲心宏願對於治理當下私欲膨脹、無視社會公德和他人利益的人世間,無疑是一帖「清涼劑」。因而,受到人們的重視和歡迎,也就順理成章了。我們從上海嘉定區曹王禪寺設立「遺體捐獻基金」一事,又看到了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的影子。

行菩薩道,是大乘佛教達到成佛目的所採取的重要修行手段。由於行菩薩道的內容主要是利益他人,而自利成分較少,所以,對於行道者的無私要求極高,幾乎要達到「有求必應」、 不講條件的程度,這顯然是巨大的考驗。在佛典《本生譚》中載有釋迦佛前身以太子身份,在遇到餓虎奄奄一息之時,不惜生命,以身飼虎,終於犧牲自己,使老虎 得救。以此功德因緣,佛陀修行超越了十一劫。這種崇高的精神,在佛經裡一再被提倡,成為行菩薩道者追求的重要目標。正如《十住經》所說,菩薩為救眾生,內 外一切,皆可施與他人。其中有……田業財物,摩尼寶珠,金銀庫藏,象馬輦輿,眾寶瓔珞,諸嚴身之具;妻子男女,及支節手足,耳目鼻舌,舉身施與,無所愛 惜。

這也是大乘佛教精神的體現。菩薩心腸慈悲,將廣度無量眾生,作為自己的「家常便飯」。最主要的是,表現在「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 行為上。佛教傳入中國已有兩千年的歷史,期間,佛教徒們常隨佛學,見賢思齊,有過千千萬萬捨身求法、為救眾生不惜身命的悲壯記錄,或以身殉道,或蟬蛻而 去,或火化而滅,或攀樹以示終,或受害而償債,或面對強敵,捨身護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歷代高僧傳中斑斑可考,也激勵著後來者朝著先賢們的所作所為, 繼續前行,並且百折不撓。

而今,經濟發達,市場繁榮,雖經金融危機之禍,人們的財富受到重創,但日常生活依舊紅火,衣食住行,仍在進行;生老病死,從未間斷。既然生命沒有停止,生 活還在繼續,那麼,生活的痛苦,生命的無奈,同樣也不會煙消雲散。人們常說,生活中充滿了意外,充滿了不確定性。且不提,在金融危機中,財富在一夜之間縮 水;在地震、海嘯等強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人的生命瞬間隕滅;也不談昨日威風八面的高官,在熒屏上慷慨陳詞,今天卻鋃鐺入獄,成為階下之囚,單說交通事故高 發所帶來的災難,就足以讓人觸目驚心;而各類慢性疾病和不治之證也日益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佛陀說,人生是苦;生命在呼吸間。 真是至理名言,千古不朽!

在痛苦的人生之路上,人們有必要相互關愛,相互扶持,所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儘管從大乘佛教的立場來說,不提人人為我,祇說我為人人,這是非常崇高的,祇管付出,不求回報,菩薩的精神。實行起來, 真的很不容易。然而,在現實社會中,確實存在人性的光輝,確實有人像菩薩那樣願意為他人獻出自己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遺體!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人們讚揚嗎?這種行為我們能不給予大力支持和提倡嗎?這也正是上海曹王禪寺設立「遺體捐獻基金」的初衷所在。

一般人也許不知道,從醫學角度來說,人的遺體捐獻,既可用於醫學教學、醫學科研、臨床解剖,還可以用於器官移植。遺體用於醫學教學、臨床解剖,可以培養更 多的醫學人才,為人類服務;由於某種特殊疾病而死亡的遺體,可供醫學研究,從而有利於提高對疾病的認識水平,為今後徹底治愈這種疾病創造條件;而角膜移植 呢,更可以使某些失明者恢復光明,完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善舉。由於傳統的原因,我國遺體捐獻的數量一直很少,故而,長期以來醫學界會同有關部門向社會發出 呼吁,積極提倡遺體捐獻。但是,卻收效甚微。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對於遺體的處理,較之於一般社會人,有更正確的看法。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不久前,曹王禪寺與上海嘉定區紅十字會簽訂了設立「遺體捐獻基金」的 協議,倡導移風易俗,促進我們醫學事業的快速發展,提高人們醫療衛生的健康水平,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到遺體捐獻的隊伍中來,服務社會,利益他人。協議規定, 曹王禪寺投入總共50萬元人民幣,委託嘉定區人道救助基金會設立遺體捐獻基金科目,專款專用。其中包括對遺體捐獻自願者的健康體檢、講座、臨終關懷等內 容。切切實實為社會、為他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好事。這既是佛陀慈悲喜捨精神的體現,也是佛教界「行菩薩道」、利益人群的具體行動,何樂而不為呢?

附 錄

關於設立上海「嘉定區遺體捐獻基金」的協議

甲方:嘉定區曹王禪寺

乙方:嘉定區紅十字會

為弘揚佛教「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精神,闡揚佛陀慈悲濟世情懷,甲方設立「嘉定區遺體捐獻基金」。旨在為提倡移風易俗,促進醫學事業發展,提昇城市精神風貌和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經雙方友好協商,簽定如下協議:

一、甲方決定設立「嘉定區遺體捐獻基金」,總額為50萬元人民幣,分十年投放,每年投放5萬元人民幣。

二、甲方所設「嘉定區遺體捐獻基金」,主要用於自願遺體捐獻登記者的健康服務、人道關愛、臨終關懷以及對登記者的健康知識普及,將佛陀慈悲為懷和紅十字會「人道、博愛、奉獻」的思想融合起來,吸引更多的市民自願加入遺體捐獻的隊伍,由乙方負責具體實施。

三、甲方委託乙方在嘉定區人道救助基金會設立「嘉定區遺體捐獻基金」科目,專款專用。

四、在實施期限內,甲方於每年的3月底前,將5萬元人民幣劃轉到「嘉定區遺體捐獻基金」專用科目內(2009年的划款日期為2009年4月30日前)。

五、乙方在每年年初將遺體捐獻工作計劃及「嘉定區遺體捐獻基金」財務預算報告曹王禪寺認定後方可實施。乙方成立遺體捐獻基金審覈小組,負責審覈當年度用於遺體捐獻自願者健康體檢、講座、臨終關懷等金額使用情況,並將相關情況予以匯總報甲方備案。甲方可根據乙方的使用情況提出建議和意見。

六、甲方所設「嘉定區遺體捐獻基金」實施期限自2009年起至2018年止。

七、本協議如有未盡事宜,由甲、乙雙方協商解決。

八、本協議一式四份,由甲、乙雙方各執一份,自簽訂之日起生效。

甲方:嘉定區曹王禪寺(蓋章) 乙方:嘉定區紅十字會(蓋章)

代表(簽字) 代表(簽字)

協議簽訂日期:2009年4月8日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