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495期
2001年8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本煥禪師的教誨
禪宗新書
《覺悟的智慧》、《歡喜的智慧》、《自在的智慧》序 ◎釋覺光
說段禪話 ◎秦孟瀟
論  述
佛教般若學中的人學思想 ◎蔡 宏
佛教名剎
天目山古跡尋蹤 ◎育 才
現代畫僧
畫僧月照法師 ◎許 願
世出世法
企業領袖之道 ◎楊 釗
佛教史話
日本國一代高僧空海和姑蘇城外寒山寺 ◎文 牧
佛學知識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章 文
南傳佛教
流行於中國雲南省的上座部佛教 ◎韓延傑
藏傳佛教
今日雍和宮新貌 ◎鄭小衛
佛教音樂
蘇州佛教音樂述略 ◎郁永龍
居 士 林
寧波市佛教居士林簡介 ◎蓮 華
佛教動態
佛聯會與寶蓮禪寺合辦八關齋戒
寶蓮禪寺投資山西不求回報 ◎丁展媚
佛教三大語系長老雲集天目山主持盛會 ◎達 文
有益的訪問 良好的祝願——香港宗教界人士京滬訪問團 ◎釋道平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本煥禪師的教誨
  月中旬,中國佛協副秘書長蕭秉權,上海佛協副秘書長王春雲暨本刊主編秦孟瀟等人前往深 圳弘法寺拜訪老方丈本煥禪師。在今天,中國佛門中以他老人家稱得上年齡最高,已九十四歲了。或許在深山老林古剎中,說不定還有潛伏修行的百齡以上的老僧, 他們與世隔絕,宛似佛祖時代迦葉尊者入雞足山深藏禪定中,待彌勒菩薩住世時才「出定」弘法度生,茫茫黑夜眾生,豈能如此久候哉?!

  鵬城弘法寺本煥老和尚是當今禪門泰斗,他是虛雲老和尚法脈繼承衣缽的傳人;早在五十多年前,編者在廣東乳源雲門寺拜謁虛雲老和尚懇求開示,承本老慈悲是引見的「帶路人」。數十年來,在禪修道路上能警策自己未墮入魔道,仍依禪門大德啟迪所致也。

  本煥老和尚雖是九十四高齡了,看上去仍似六十多歲的長者,至今,他老人家思路敏捷,據說,他記電話號碼不用看簿子,能記得五十多個號碼,新的號碼一看 便能記上,如此記憶力已超乎常人了。一日只睡上四、五小時,每日上早、晚殿,坐香、禮佛、閱經日日不輟,持之以恒。特別是每日接見皈依弟子,政府幹部絡繹 不絕,以滿眾生願,猶如「慈父愛子」心情接待,如沐春風之感!

  據政府領導人和中國「佛協」領導人談起,弘法寺有一個「弘法基金會」組織,成立多年了。為了適應時代潮流發展需要,該基金會組織需要作適應性的調整, 領導人仍需要本煥老和尚「帶頭」發揮積極作用。老和尚最大的心願是:「創建寺院道場」為主。目前,弘法寺需要建立一座「弘法大樓」,深圳是南中國的大門, 也是「國際窗口」,各國人士經常出入香港與深圳之間,深圳市已榮獲「國際花園城市」稱號,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弘法寺可以起到影響作用,特別是創造「禪學中 心」,對東西方文化起到促進交流作用,這是歷史性重大任務,該寺監院明星法師是傑出僧材,他計劃創辦佛教刊物是當前必須邁出的一步!教內外人士非常重視和 支持,是抵制邪教的有力工具。

  談到這裏,本煥老和尚語重心長地用樸老的話說道:「人才、人才,還是人才!」因此,本老還設想創造一所高級的「佛教研究所」,以鑄造佛教人才。本老一 再告誡說:「佛教固然重視人才,而人才需要『道行第一』,『學問高了,道行低了,那是沒有用的,如數家珍,到頭來,兩腳一蹬,眼睛一閉,甚麼也帶不走,隨 業力而去,惜哉!」

  目前,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少青年法師擔任住持要職,本老說,這是振興佛教的好現象,但不可「忘本」,要保持「道風」,不可耍嘴巴皮,更不可爭權奪利。我 主張各寺院開創「講經說法」的風氣,樹立「正法」,「邪教」就沒有市場了。本老又說:「西天目禪源寺月照法師一年講幾部經是件好事,是符合佛教『弘法利 生』的宗旨,還有不少青年法師也這樣做了,值得推廣,通過《香港佛教》來做宣傳吧!」本老這一番教誨,猶如晨鐘暮鼓敲響了,能不醒悟麼?!
 
 
《覺悟的智慧》《歡喜的智慧》《自在的智慧》序
<<釋覺光>>
  ,是打開智慧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從宗教角度來說,禪,是佛家一個特殊概念,更準確地說,是人人具有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本性流露。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徹真理時,讚嘆說:「善哉,善哉!大地眾生悉具佛性。」也就是說,每一個人將來都可能成為「佛」。

  「佛」與「人」之間既有差異,又是統一的;就好比「水」與「波」一樣,水不是波,波不是水,雖然兩者不同的概念,就其實質來說:「水」與「波」是一體 的東西,只是表現的形象不同而已。「波」離開「水」體,就無「波」可言了。人若脫離「佛性」,就不成為有情的「眾生」了。人雖具有「佛性」,但它被「無 明」煩惱所蒙蔽,用佛家特有的語言來說,「墮入六道輪迴」「流轉不息」,喪失了原有的「本性」,猶如波濤洶湧,紅塵滾滾,「我,究竟是誰」?難找到自己的 「本來面目」了。

  許多、許多哲人都在尋找自己的「本來面目」,猶如「盲人摸象」一樣,各憑自己的「見識」就能說出一套道理來,似是而非,皆不能說到「象」的實體、真 相,因為他們是「盲者」,只能猜測推敲而已。二千五百年前,大哲者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面對弟子說法時,剎那間,佛陀不發一言,只是手持優波羅花(金色蓮 花),高高舉起。諸弟子未能領會其意,大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心領神會」、「心心相印」。佛陀向與會諸大弟子說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 微妙法門,咐囑於摩訶迦葉。」這是追溯到禪宗的起源,於是被傳承流傳下來,摩訶迦葉成了西土傳承禪宗的第一代祖師。後來達摩以「衣法」付與慧可,以為傳法 之信,所謂「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據說達摩傳法之時,曾說道:「吾滅後二百年,衣缽止而不傳,法亦大盛」。並留一偈: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這是預言了禪宗將在中國興盛發展的前景。經過五代相傳,到了六祖慧能時期、演化成「不立文字」、「頓悟成佛」的南宗禪。至此,中國化的禪宗正式成立。 自唐朝以來,禪宗非常盛行,影響極大且深遠。「五家七宗」相繼創立,出了不少禪門泰斗,歷代禪師留下的公案、語錄、禪詩……是其可貴的智慧財產,在今天依 然展現光華與魅力!

  當今不少青年人受到禪學的影響,熱烈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他們深切知道通過「參禪」,是「悟道」的捷徑,就能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佛性。

  毫無疑問地說,現代青年人面臨著巨大的精神上的種種壓力!他們對未來前途感到迷惘、傍惶、苦悶、煩惱……等等。東方青年人是如此,西方青年人亦復如 是。究竟怎麼辦呢?他們在摸索中,不少人終於找到一絲曙光——禪的呼喚,這大概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悟性的甦醒吧!歷代禪門祖師們在「碰了不少壁」之後,常有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絕處逢生之感。禪師常說一句話:「懸崖撒手,大死一番!」不經歷這番境地,欲想進入「悟境」,難矣哉!

  孟瀟居士大作《覺悟的智慧》、《歡喜的智慧》、《自在的智慧》這三本書猶如打開「覺悟」、「歡喜」、「自在」三扇智慧大門的金鑰匙。禪門相關資料浩如 煙海,要選精並非易事,他幾經苦心斟酌,選出來的事例無論在實際上或趣味上與現代生活都有呼應,閒來讀之,以心體驗;當有無窮受用。故為之序。
 
 
說段禪話
<<秦孟瀟>>
  了「說禪」,不得不談一段「古」。話說五十多年前,編者有緣往廣東乳源雲門寺親近禪門 泰斗虛雲老和尚;稍後又到過揚州高旻寺,鎮江金山寺入「禪堂」、「聽開示」、「參話頭」……坐在蒲團上提起念頭來冥思默想:「我是誰?」「誰是我?」疑念 未斷,參來參去參不透,仍在黑漆桶內打圈圈,到頭來:「我還是我!」始終未能找到「本來面目」。而今在鵬城重遇恩師本煥上人,一代高僧,契機施教,語多鞭 策,當頭棒喝:「百尺竿頭,再進一步!」箇中乾坤,破除妄念,繼找「話頭」。參!

  究竟「禪」是甚麼!它甚麼都是,但是,甚麼都不是。

  禪,不可說,但是,又非說不可!由於禪的宗旨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大多數的人,只要一談到禪,總認為那是非常抽象且深奧的。其實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一不含有禪機,因之,禪是不能離開生活,離開生活便沒有禪。《覺悟的智慧》、《歡喜的智慧》、《自在的智慧》裏面講的是習禪的方法。 這些方法因人施教,靈活多變,生動活潑,新穎卓異,能迅速有效地啟發人「開悟」,是歷代禪宗大師卓越的創造,宛如顆顆璀燦的明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歷代 禪師的每段公案、語錄、機鋒,皆能盪滌世人的塵勞,導引人們掙脫生活的桎梏,得大自在!進而啜飲生命無盡的泉源,跨入永恒的彼岸,超脫「生死輪迴」之苦, 是人生追求的終極幸福。


不立文字


  佛家「禪宗」一個根本宗旨是:「不立文字」。

  說起「不立文字」,恐怕很多人不易理解,或許也有不少人難於接受。一般人,都把語言文字看為是溝通的工具,離開它,又怎能表達相互之間的思想感情呢?

  語言文字,在人們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比如說,談情說愛,是離不開語言文字傳達愛情的手段,離開它,又該如何表達呢?如果深一層去想,當一對戀人情意綿綿時,到了這一境地,語言文字作用,似乎又嫌累贅了。

  所謂「禪境」也者,與此頗有相似之處。應該懂得,語言文字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會弄巧成拙,把本來很清楚的事物,越說越糊塗,甚至離題千里。

  禪,不靠語言文字,倒是要靠人去思維,去想,去猜,去疑;禪師們常用的一句話:「我是誰?」「誰是我?」要找出一個究竟來,怎樣找法?就是要自己苦思冥想,思不透,想不通,還得再找下去!內心思潮,翻騰不息。詩人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禪宗不須文字、語言。但它卻要一個「疑」字,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有了悟境,就不同尋常了。


禪是甚麼

  說到「禪」字,人們便會想起,它是佛家的!如果這樣認為,這是「死禪」,而不是「活禪」。應該說,禪,是人人具備的;凡是人,都與禪掛得起鹇。沒有禪 性的人,活著是短暫的,生命是黯淡的;有了禪性的人,才能把握住真實生活,並使生命散發出永恒的光輝。因此之故,人人都在追求「禪」了!

  不可否認,從歷史角度來說,發掘「禪」的真理的人,是佛家始祖釋迦牟尼。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講經說法四十多年,在說到最高、最奧妙境界時,他順手拈起一朵花示意,在座聞法的諸大弟子面面相覷;唯獨摩訶迦葉尊者微 笑會意,心心相印,契悟真諦。於是釋迦牟尼便將「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道傳給了他,禪——就這樣在拈花微笑間產生了。

  由禪達到的境界,不是靠文字、語言所能表達出來的,它太不可思議了;文字、語言有一定的限度,怎麼說也說不清楚。有一位禪師說:「禪是大海,是空氣,是高山,是雷鳴與閃電。是春花,是冬雪。不,它在這一切之上,它就是人。」

  他說這一番話,誰又能理解到多少呢?


一默如雷

  世間上任何東西,無論是山河大地,抑或是樹林花草,都是藉由其自身的特點來表明,它們的存在是具有真實性,人人都能看到、接觸到的。也因此才有詩、歌、晝等的產生。

  由此可見,人類的感受,來自實物的體驗,而語言的傳達,不是絕對的重要。花開花落,也是自然界普遍的現象。但在詩人、畫家的眼裏,在心目中別有一番滋味了。正如一位大師所說:「一默如雷」一樣。沉默,卻猶如雷鳴般地震耳!

  實際上,沉默並非無聲,而仍有真實的聲音,只因音階不同,一般人聽不到罷了。所以必須有實際的經驗,才能領略到無言的聲響。

  從前,有一位修行者到深山拜訪禪師,請求指點。

  閉目靜坐的老禪師卻避而不答,反問道:

  「你到這裏之前,是否曾經過山谷?」

  「是的,我曾經過一個山谷。」

  「你可聽到山谷的聲音?」

  「聽到了!」

  「那麼,從聽到山谷聲音的地方進去,就是通往禪門之路了。」聽山谷聲是禪的第一步。


詩有禪味

  
有一首古詩,很有意境,禪味十足: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

  一座古剎四周,翠綠竹林,月夜清風,佛殿階前竹影搖曳不已,宛如掃帚掃地一樣。事實上,只是影子在晃動,自然掃不動台階的塵埃。

  同樣的,月光雖然照透深潭,但潭底也不會留有痕跡啊!這兩句詩,充分地顯示了忘我而意態悠閑的情境,換句話說,不受任何東西的感染,一舉一動好像風景一樣,自然而純真,絲毫沒有滲假造作,本來如此。

  「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任何人能經常保持這樣的心境,來處事接物的話,身心是多麼地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啊!

  「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

  不論是寫詩或詠詩,在思想、感情上都有一種超現實的境界,不受外界的束縛;而寫出來的詩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言在此,意在彼。」而禪師的︽語錄 ︾記載,亦近乎詩的格調,往往藉「有限表無限,具體表抽象,特殊表普遍」的表達方式,以進入「海闊天空任邀遊」的禪境中去。


辣椒煮魚

  佛印禪師與蘇東坡大學士交情甚篤,趣味相投。

  有一日,蘇軾在東坡草堂裏煮了一尾大鯉魚,正待食用。忽然家人報稱:佛印和尚來了。東坡便吩咐家人說:「快快把魚藏起來,免得他吃魚犯戒律啊!」

  於是家人把那一盤魚藏在天花板上,草簷之下,那是誰也料想不到的。

  佛印禪師剛坐下,突然聞到一股辣椒煮魚的味道來,又看不到桌上有魚。心中好奇,他張目四望,發現天花板下有些異樣,他想,魚藏在那裏了,便故意問道:「學士的尊姓,究竟是怎樣寫法呢?」

  「奇怪,你明知故問,難道你也不知道蘇字寫法嗎?。」

  「我當然知道,只是有人把魚字放在左邊,而將禾字寫在右邊,也有剛剛相反的,那也是一個蘇字嗎?」

  東坡立即回答說:「那只是一個俗字而已。」佛印又問:「最近還看見有人寫蘇字,把魚放在草字之下,禾字之上,是不是也可以呢?」

  「那卻是不可以的!」東坡回答說,卻有點疑惑不解的樣子。

  「既然不可以,就應該從草簷之下,木板之上,拿了出來嘛!」這時,大學士才「悟」了過來,心想,誰也逃不過他的慧眼啊!


放屁放屁

  能進入「禪境」的人,自然而然有一種「定力」;所謂「定力」也有程度上的差異,這是取決於習禪的功夫深淺了;沒有具足「定力」的人,純屬浮誇。一試,就原形畢露,不攻自破。

  宋代大學士蘇東坡是一典型例子。有一日,他寫了一首五言絕句說: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他自認為自己禪境高,到達了「八風」吹不動的境界了,越想越得意,大有飄飄然之感!

  蘇東坡叫書僮將這首詩送給好友廬山歸宗寺佛印禪師去過目,希望這位禪師好好稱讚他一番。

  佛印禪師看了之後,在原詩箋上草草寫了幾個字,套上信封,要書僮帶回去。蘇學士拆閱一看,勃然大怒,拍案大罵說:「豈有此理,出家人怎麼如此之無禮!」

  佛印禪師在原詩箋上,只是寫上「放屁,放屁!」四個大字而已。蘚學士氣沖沖趕往歸宗寺去,過了江,直闖方丈室興師問罪。剛抵門外,忽見禪門上貼上一幅聯語,寫道:

  「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所謂「八風」: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凡是有「定力」的人,不會被這些外境所困惱。


延年益壽

  習禪的人,功夫深,有了「禪定」境界,就能延年益壽。近代高僧虛雲老禪師,活了一百廿多歲,平時到處講經說法,思維清晰,健步如飛,還能登高爬山,挑土擔泥!

  凡是進入「禪境」的入,情況都相似;尤其僧入,生活淡泊,青菜蘿卜,粗茶淡飯,日子過得寧靜、舒暢、煩惱少。相反的,那些貪圖「口福」的人,餐餐山珍海味,看來營養極其豐富,事實上並未見得延年益壽。

  台灣一位學者做了一份調查:有生卒可考的僧尼五百七十一人,其中百歲以上者十二人,九十歲以上者四十二人,八十歲以上者一百四十二人。七十歲以上者三百六十一人,佔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三點七。六十五歲以上者四百三十三人,佔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五點八。

  與歷代帝王比較,高僧長壽者所佔百分比,要高出帝王十倍以上。即以六十五歲以上者所佔百分之七十五點八的比例來說,也要比現代西方發達國家六十五歲以上的人佔百分之十五點六的比率,高出四或五倍哩!

  僧尼們多長壽的原因,與他(她)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心理狀態等條件是有關係的。但主要得益於「坐禪」,這是毫無疑問的。


放下屠刀

  有一位禪師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句警語足以使人深思!自古至今,能有多少人對「名」、「利」、「權」看得淡薄呢?又有幾許人放得下呢?

  正由於「放不下」,煩惱多多,為了盲目追求目的物,甚至不擇手段,挖空心思,絞盡腦汁,旨在必得,得不到呢?昧著良知良能,做盡壞事!人間悲劇,層出不窮。

  「放下屠刀」也者,就是勸告愚昧者,不可繼續作惡,如果能放下,不做懷事,一心向善,這個人,就是佛了。可是,人的私慾貪念,是無止境的,欲阻止這種貪念,徹底放下,談何容易啊!

  過去,有一個修行的人,請問趙州和尚說道:「我已拋棄一切,兩手空空,又該怎麼辦呢?」

  趙州和尚回答:「放下吧!」這個修行人疑惑不解地說:「大師呀,我已兩手空空了,還有甚麼東西可放下呢?」

  趙州和尚回答說:「那麼,再把一切挑起來吧!」、世間上的東西,好似沉重的包袱一樣,放下來,捨不得感到痛苦!既放下,又重新挑起來,豈不是更痛苦?試問,到底是放下好呢?。還是挑起來好呢?


沒有功德

  「禪」的最高境界,是不「著相」;凡是「著相」的人,就離「禪」的境界太遠了。可是,世間上「著相」的人比比皆是,要他放棄「相」的觀念,太難了。所謂「相」,是一切事物的實體,誰能離得開它呢?凡是「著相」的人,很難進入「禪」的最高境界。

  當年,禪宗初祖達摩禪師來到中國,與梁武帝會晤一席話,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位信佛虔誠的皇帝,見到達摩禪師問道:「自我登位以來,建了不少廟,印了不少經,供養了不少和尚,是否有很大的功德呢?」。達摩回答說:「沒有。」

  梁武帝奇怪地又問道:「為甚麼沒有呢?。」達摩回答說:「因為你所做的只是一點世俗的小果報而已,談不上真功德。」

  梁武帝又問:「那麼,甚麼才是真功德呢?」

  達摩回答說:「真功德是最圓融純淨的智慧,它的本體是空寂的,你不可能用世俗的方法去得到它!」

  達摩發現梁武帝和他沒有緣分,便往嵩山少林寺去了。

  由此例看來,梁武帝太「著相」了,一切煩惱,皆由執著而來,滿腦子執著「相」。試問,放不下「包袱」,怎能參禪悟道?
 
 
佛教般若學中的人學思想
<<蔡 宏>>

 教認為在六道輪迴的眾生中,人居於中間,印順法師在《佛法概論》中畫圖來解說人在有情世界中的地位,


餓鬼  人  畜生
地獄

他說:「人在五趣中間居中央,上有快樂的天堂,下是極苦的地獄;兩旁是畜牲與餓鬼,雖在此人間,但遠不及人類。五趣各是有情的一類,而人為五 趣的中心,為有情上升下墮的機紐。此人本的有情觀,與中國一般的鬼本論非常不同。」1印順法師在此說眾生有五趣,他說:「有精神作用的一切有情,佛經分為 五趣——天、人、畜生、餓鬼、地獄。此五類,即世間的存在者,有高級的,有低級的。」2但佛教通常說六道輪迴,即在五趣上又加上「阿修羅」一道,而阿修羅 遍在於其它五趣中,所以有時又稱有情眾生為五趣。

在圖中,人在五趣的中心,也是有情上升、下墮的關鍵所在,所以佛教有「人身難得」的說法。一般人總是認為天人最好,地獄最苦,而佛教卻認為人 間最好。佛教中說人身難得,沒有說天人難得,那麼天上為甚麼沒有入間殊勝呢?因為天上太快樂了,他們總是在充分享樂,但這是物質的享樂和精神上的定樂,是 不究竟的,他們並沒有認識到真理,並沒有向上走,向上修行。一旦福報享受完了,就只能墮落了。《增一阿含經》中說,天人五衰相現時,就有人勸他,投身到一 個好的地方。此時就有比丘問,對於三十三天來說,哪裏才是他們好的投身地方呢?佛陀說:


人間於天則是善處。得善處、得善利者,生正見家,與善知識從事,於如來法中得信根,是謂名為快得善利。彼云何名為安處善業?於如來法中而得信根,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戒性具足,諸根不缺,飯食知足,恆念經行,得三達明,是謂名為安處善業。爾時世尊說此偈:

人為天善處,良友為善利;

出家為善業,有漏無漏盡。

比丘當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法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皆出於人間,非由天而得也。」3

這是說佛是在人間成就的,並不是由天人而能修得的。《增一阿含經》中又記載佛陀說:

如是大王!如大王語,如來亦當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凈,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種。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諸佛出於人。父名曰真凈;母名極清凈,豪族剎利種。」4

這可見佛是由人修成的,是人理解了真理而解脫成佛的,不是鬼神或天使修成的。佛經為甚麼把人間視為最好的修行環境呢?因為天上太快樂因而天人就貪著五 欲,而不能捨棄,也就不能修道,這個道理與《四十二章經》中說的「富貴修道難」是相類似的;而畜生、餓鬼、地獄眾生三途又太苦,也不能修道,這也類似《四 十二章經》中說的「貧窮布施難」,其實三途中的眾生,往往為種種煩惱所逼迫,而起強烈的貪、嗔、痴,而無法去尋求真理,因而也不能修道。而入間則苦樂參 半,人知道苦以後,能因厭苦,而尋求解脫,在物質拿受之外,追求更高的理想,提高道德,發展智慧,成就佛道。

這樣佛教就把人世間定為宇宙中最佳的生活環境,佛教的這種人本主義思想是其人生觀中的一大特色。近代佛教發展出人間佛教,除了其緣起般若的理論依據外,也是深深挖掘佛教的人本主義思想,從而更好地發揮出人的價值和意義。

佛教以人為本的思想,還闡述了人的三種特性,《婆沙論》解說人為「止息意」、「忍」、「末奴沙」,《起世經》中則說人以「勇猛」、「憶念」、「梵行」 三事勝於天上,《法苑珠林》第二卷則說;「長阿含經云:佛造比丘,閻浮提人有三事,勝拘耶尼人。何等為三: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勤修梵行, 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5而人間佛教的印順導師則總結說人有與上述三種特性相對應的三個特點,即慚愧、智慧、堅忍。

一、慚愧,《增一阿含經》中說:

爾時,世尊告比丘,有二妙法擁護世間。去何為二法?所謂有慚、有愧也。諸比丘!若無此二法。世間則不別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識、尊長、 大小,便當與豬、雞、狗、牛、羊六畜之類而同一等。以其世間有此二法擁護世間,則別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長、大小,亦不與六畜同。6

這是說人有慚愧心、羞恥心是人與動物的差別處。因為人能有慚愧心,則能有向上的道德心,也就能自顧不足,要求改善,從而息除煩惱眾惡性循環。佛教的這 種說法與儒家四端說中人有羞恥之心是相似的,人能有羞恥之心,就能認識並挖掘自己的內在本性,認識到自己與聖人是一樣的,都是人,為甚麼聖人是聖人,而自 己是凡夫呢?有了這樣的慚愧心和反省,人也就能振奮精神,努力改過修善,向聖賢的境界努力了。

二、智慧,人是有理性的動物,能用智慧去抉擇事物。對此印順說:「三惡趣是缺少智慧的,都依賴生得的本能而動作。人卻能從經驗的記憶中,啟發抉擇、量 度等慧力,能設法解決問題。不但人世俗智,相對的改善環境、身心,而且有更高的智慧,探求人生的秘奧,到達徹底的解脫。人間的環境,苦樂兼半,可以從經驗 中發揮出高尚的智慧,如不粗為細的石,能磨出鋒利的刀劍一樣。」7佛教中講的智慧也類似傳達有四端中的是非之心,即能從現實生活中認識到甚麼是與本性相合 的,甚麼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如果沒有這一智慧,則人也就不能認識真理,不能成就正道了,人能通過種種磨練,成就微妙的般若智,這在有情中間是非常殊勝 的,也是極為難得的。

三、堅忍,人類所住的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堪忍的意思,即人生在世,有種種苦難,有四苦,八苦,百零八種苦等,人生活在人世間就必須忍受這種種苦。而 人類的忍耐有時是非常難得的,稱為「勝忍」,即為了達到某一目的,捨生取義、殺生成仁,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佛陀在菩薩位修行時,曾作忍辱仙人, 為哥利王支解肢體,而不生嗔恨。又曾捨身喂虎,割肉喂鷹以救鴿子等等,可見菩薩修行時,總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從而成就圓滿至善的境地的。可見沒有人的 堅韌不拔的精神和毅力,菩薩也是無法弘揚大道,成就佛果的。

由於人有這三種殊勝的特性,也就使得人能在人世間修成佛果,成就正覺。因而印順法師說:

「佛法不屬於三途,也不屬於諸天,惟有人類才是佛法的住持者、修學者。人生如此優勝。難得生在人間。又遇到佛法。應怎樣盡量發揮人的特長,依佛陀所開 示的方法前進。在沒有完成正覺的解脫以前,必須保持此優良的人身。若不能保持,因惡行而墮入三途,或受神教定樂所蒙惑,誤向天趣——長壽天是八難之一,那 可以說是辜負了人身。」8

這就是說佛法是非常重視人的主體性地位的,把人的價值和意義看成是一切有情的,它講有情都要轉成人,才能成佛,這也就把人與佛內在地聯系在一起了,把 人看成是有情成佛的橋樑,這就可以說人在佛教中是最高的(成佛只是理想)人是有情中最優秀的,由此佛學也就可以說是人學,其一切重要理論都是為開發人的價 值和意義而闡述的,為人類追求美好、自由、幸福、真理、善良、美而開發出的。

佛教人學思想還有著其本體論依據,佛教是教人成佛的,認為人都有佛性,即內在裏都有成為佛的可能。佛性思想的產生,是佛教的一個重要課題,是佛教發展 中的一大革命。因為佛教是講緣起的,認為萬法都是因緣而和合而生的,由於是因緣而生,所以萬法也就沒有究竟的自性,就是空的。這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小 乘佛教都講的,而大乘佛教發展起來,龍樹講緣起性空,講二諦、中道,即認為這個世界除了流轉、無常的假名世界外,並沒有一個不變的東西,就是涅槃也是與世 間法是一樣的。龍樹說:「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厘差別。」這樣龍樹就用破斥的方法把人們對一切名相的執著都破除了,沒有為世界留下可 作為本體依據的東西。龍樹是徹底繼承佛陀緣起的根本思想的,佛教起源之初,是反對婆羅門梵我思想的,是破除神我的,但後來為甚麼又發展出了如來藏佛性思想 呢?為甚麼要把當初被從前門趕出去的梵我思想,又從後門拉進來呢?這同樣是佛教發展的需要,是佛教理論不斷完善的需要,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龍樹的般 若思想談起。龍樹用般若破斥了一切名相,沒有為人們的情思見解留下任何可憑附的東西,甚至連業報輪迴的主體也沒有留下。這種破邪顯正的方法是有效的;但這 種理論主要是闡述了認識佛教真理的方法,對佛教的真相本身闡述不夠充分,還需要人們進一步去補充。般若即實相,即真理,即方法,用般若智的觀照,則一切法 也就自然包含在非有非無的中道實相中了,但這思想、命題,在龍樹那裏是隱而未發的,順著般若思想可以知道,龍樹破名相的執著,但他講中道,以空、假是統一 的,則知道他對現實的假名世界並沒有完全否認,他只是說世界的存在是假的,空的,並沒有說這個現實世界不存在,這樣也可以說他用般若智慧保住了一切法的存 在。但這只是探索了般若智的認識對象,即這個世界及其真相;而對般若智的認識主體的探索仍不夠,即能認識的人及其般若智本身,至少他沒有把這方面的理論闡 明出來,所以後來在印度就出現了《涅槳經》,講佛性,講真常我。這其實是對般若學的發展,這種發展的貢獻是極大的,可以說是使大乘佛教的體系完備起來了。 佛性、真常我表面上確實是與般若思想有著衝突的,因為從龍樹的思想中,根本推不出真常論的思想,因為緣起般若理論正是破除自性我的存在的。其實這個真常我 是從認識論上講的認識主體,並不是從本體論上講的本體。9

佛陀的一生很純凈、平和,而龍樹的一生則猛烈如烈火,他與佛陀的這一差別,也是他們思想差別的結果。龍樹破的方式是向外破的,這就忽略了向內的認識。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龍樹的天才和興趣去向外破的,有的人喜愛向內反省,這時佛教也就有了變化的契機。這時向外破的般若智就向內收,用來認識現實的人, 現實的世界。般若智有破萬法自性的功能,也有建立萬法、保住萬法假名的功能。龍樹重破斥名相,這未免使一些現實中的人對畢竟空產生畏懼,因此為了更多地爭 取教徒,佛教就從般若智建立萬法假名的這一方面來闡述他們的思想了。

而要保住一切法,就要從般若智的主體性上講,即把向外破的般若智拉到對世界進行認識的認識主體——「人」上來,說人人都有佛性,都內在地具有成佛的可 能。而佛是福德圓滿的人,萬法都在佛中的,這樣佛教也就用佛性把萬法一個不漏地貫穿起來了,即萬法都有佛性,都具有如來的福德智慧,如此一變,借助於現實 認識的主體「人」,飄渺不可捉摸的實相、涅槃、法身就有了托身的依據和現身的可能,而堅銳無比的般若智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如此則佛教般若智就從向外破,而 溫和地轉到萬法自身中的這種佛性,從而使萬法都必然地融入了佛教的範圍中。這也就使得佛教的理論更圓融,也為它的發展爭取了更大的空間。般若智由外向內的 發展,對認識主體的重視,它的這一變化可以說使得佛教理論真正完備、成熟起來。它的這一變化類似於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孔子思想起源於古代的祭禮,他的主要 思想是仁和禮。禮本是古代的對上帝的一種祭祀儀式,是對神的崇拜和敬畏,是向外的。因而禮在古代只限於祭祀可用,只在小數知識精英中傳播,這些人就是巫 祝,他們是人和神的溝通中介,他存在的意義是極大的。但這顯然是一種巫術,有神秘化傾向,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和人 類自峰地位的提高和人的社會性的發展,巫術就越來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而此時孔子就出來,提出仁的思想,把外在的崇拜的禮,化為人們之間相互交往的一種禮 儀,由對神的崇拜轉為對人的主體性的重視。而且他還提出仁的思想,把人們對神的崇拜,轉為人對人的愛,把天道,仁內在化到主體的人中來,使人通過對仁的實 踐,來達到對神性的追求,這就是孟子說的「仁且智,聖也」。這就是說人能用智慧實踐內在的仁,也就達到聖了。這一轉變,就把人對外在的神的崇拜,轉化為人 的自我素質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順應了社會的發展。他說仁是內在於每個人的,所以每個人世也都可以成為聖人,這也就打破了古代祭祀的壟斷性和局限性, 大大地促進了人們對理想精神的追求,解放了人的內在潛力,客觀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同樣佛教在發展過程中提出佛性思想,對人的主體性的重視,使得人人都有了成佛的可能,這是繼龍樹之後,對小乘佛教認為人只能成為阿羅漢思想的衝擊,是 對佛教理論的深刻發展。它從認識論的角度,以般若智為中介,巧妙地發展出佛性理論,這與佛教的基本思想並不相違背,相反它高揚了主體人的地位,是對佛教理 論的一種極大完善和發展,是對大乘精神的一種推崇,因為人人有了成佛的可能,那就該在現實世界中,以般若無所得的智慧去慈悲濟世,完善一切有情世界,向成 佛的目標邁進。這是對人的主體性的尊重,是有利人在現實世界的生存和發展的。

佛教思想的這一發展和變化與般若智是分不開的,它是從認識論的角度著手的,借助於般若智的圓融無礙的精神,挖掘出了人的內在主體性的意義,使人的潛力得到了開發,使用人的意義和價值得到了發揮。

注 釋:
1《佛法概論》印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第27頁
2《佛法概論》印順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第26頁
3《增一阿含經》宗教文化出版社l999年3月第一版第443頁
4《增一阿含經》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第276頁
5《大正藏》卷53第282頁
6《增一阿含經》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第124頁
7《佛法概論》印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第28頁
8《佛法概論》印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第29頁
9我的這一觀點是受到牟宗三先生的啟示,他說:「《般若經》與《法華經》也不同,假如就消化說,它屬於第二序,不屬於第一序。但它這第二序是從主體方面顯 智慧,顯實相般若;《法華經》則是從法的存在上講圓教。所以這兩者各有特殊的性格,一橫一縱,合在一起,但是天台宗所說的圓教。而且這一橫一縱,還是以縱 為主。圓教或非圓教,不定在橫上,而定在縱上。「縱」是綱領,是經,「橫」是緯,是作用。」(《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上海古籍出版杜1997年12月第 一版第348-349頁)牟宗三的意義是般若是從主體上講的,是緯線;耐佛性是從法的存在上講的,是貫穿萬法的一條線,是經線。而我認為般若作為一種智 慧,它本身就可以認識自身,從而發展出佛性思想。因此我認為佛性是般若理論發展後,提出的一種對認識主體及萬法的一種系統認識。事實上正如我在這篇論文第 一章《佛性與般若》一節中說的「佛教般若是無礙圓融的,立足於般若本身也可以在般若智的妙用上含攝一切法,佛性理論的發展是從縱的方向向上超越,而般若思 想是從橫的方向把佛性思想收攝住,因此佛性理論的發展和完善,也就是般若思想的發展和延伸。它們交錯著發展,使得佛教的理論不斷完善,也使得般若思想的圓 融程度越來越高。」這就是說我是以般若為主的,認為它可以涵蓋住一切法。是它的發展推動了佛性的發展,使佛教的層次越來越高,越來越圓融。這就類似命運的 問題,有人說命運是先天就定好的,人按照命運走,但有人認為命運是人走出來以後才有的,才能說是命運。其實這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樣,這也正如佛性是本有,還 是始有一樣,從因角度說,眾生本有佛性,從果的角度講,眾生修成了才成佛。因而是始有,般若與佛性也是類似的關係,從般若的角度看,一切法都在般若的一體 呈現中,佛性也可從般若對主體的認識中開出來;而從佛性的角度講則佛性是經線,它從理論上包含了一切法的存在,般若的發展是在佛性的範圍內進行的。牟宗三 講天台學,所以主張以般若化解掉佛性的系統相,從而講天台圓教。我從中得到啟發,以般若智認識自身,也可發展出佛性理論。

 
 
天目山古跡尋蹤
<<育 才>>
  漢傳佛教文化圈中,坐落在浙江臨安市的天目山是繼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之後的第五大佛教名山。值風和日暖,百花爭艷的季節裏,慕名而來登山的游客熙熙攘攘。

  三月的最後的一天,我乘小汽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行程,中午來到西天目山(天目山分東、西、南、北、中天目),時逢西天目山禪源寺隆重舉行水陸大齋聖會,有幸目睹國內諸山長老一○八人主持壇場。

  天目山古為宗教名山,山上古、大、高、稀、多的森林景觀,名揚海內外。野銀杏、柳杉群落、金錢松,為「世界三絕」翌日清晨,我拜訪了西天目山禪源寺方 丈月照和尚。月照和尚俗名張洪彬,一九六八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自幼崇信佛法,酷愛傳統文化。二十歲出家為僧,旋即入廈門閩南佛學院攻讀四年,是已 故佛學大師方興教授之研究生。一九九二年受法於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暘長老,成為禪門臨濟正宗四十二代傳人。一九九三年初受聘出任浙江奉化雪竇寺方丈。是 年十月,當選中國佛教協會第六屆代表大會理事。

  他用兩年多時間建造了幾十幢殿堂,將斷垣殘壁的雪竇寺重建成一座宏偉、莊嚴的梵剎。一九九四年出訪香港、台灣,交流海峽兩岸的佛教文化。一九九九年五 月應九華山方丈之邀駐錫九華,並擔任九華山佛學院研究生導師。二○○○年五月,應臨安市政府、佛教協會之聘請,出任西天目山禪源寺方丈。

  月照和尚向我介紹了西天目山和禪源寺的滄桑歷史。

  早在晉朝,被尊為「敦煌菩薩」的竺法曠法師即在西天目開山,求法問道者絡繹不絕。晉簡文帝、孝武帝以及著名政治家謝安、郗超等人,皆事以師禮。嗣後, 天目山代有明心見性的高僧出世,光國師即有三位:慧忠國師、中峰國師、玉琳國師。他們或一人栖山,或遍行天下,或炊冰煮雪,或混俗和光。雖然麻衣草履、食 惟接氣,但卻識宇宙之寬廣,窮滄海之淵深,行人所不易行,捨人所不易捨,自利利他,古今瞻仰。

  天目山營宇立像始於元代,著名寺院有西天目山的獅子正宗禪寺,禪源寺,大覺正等禪寺,東天目山的昭明禪寺,中天目山的普昭寺和南天目山的千佛寺。

  西天目山的禪源寺,由玉琳國師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主持建造雍正十一年(1773年)十月,清世宗禦書「禪源寺」匾額。咸豐十年(1860 年),該寺遭兵毀,僅存藥師殿。同治四年(1865年),悟鎮禪師於廢墟中誅茅覓礎,重興禪源寺;不數年,山門、大殿、前後殿、行道處、天王殿、客堂、齋 堂、庫房、禪堂等等次第建復,寺院規模及香火之盛,為當時浙西之最。他說,一九四一年春被日軍飛機轟炸後,除山門、天王殿和客堂外,禪源寺及寺內藏書毀於 一旦。一九四七年妙定和尚重建了韋馱殿。

  目前西天目山尚存禪源寺山門、天王殿、韋馱殿以及獅子正宗禪寺(開山老殿)、太子庵等建築。他說,天目山於一九五六年被國家林業部列為森林禁伐區,一九八六年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九九六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網絡成員。

  談起禪源寺自明末始建;巳經歷近六百個春秋,雖幾經興衰,但名存四方,由於歷史原因一直未能恢復時,他高興地說,今逢國泰民安,禪源寺恢復因緣成熟。 臨安市委、市政府多年來非常重視這項工作,經多方資助於去年七月四日舉行了禪源寺復建奠基典禮,不久一座莊嚴雄偉的禪源寺將屹立在西天目山上,復現其昔日 的風采。

  月照和尚經禪之暇,頗喜筆翰。在他的辦公室裏,可以見到他嫻熟的書畫作品。其山水、人物、花卉都有涉足,尤擅山水、古剎,筆墨凝練,意境深遠;畫風淋 漓洒脫。月照和尚並不以此炫耀自己。他說,他最尊崇的歷代佛門書畫大師有懷素、貫休、擔當等;他常交往的當代藝術文人有劉海粟、董壽平、梁樹年、啟功等大 師,經常得到他們的指點,特別是經常得到趙樸初老人的教誨。說到趙樸初老人,他面帶深切的哀思。

  當我說明受在法院工作的一位朋友囑托,向他要一幅字時,他當場揮毫書寫「無欲則剛」條幅遞到我手上。並說,法官就應當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一我頓時感到這條幅沉甸甸的,我想我的朋友一定欣賞這四個字。

  告別西天目山。西天目山的蒼松翠柏古老森林;月照和尚的正直、謙恭和他的書畫,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畫僧月照法師
<<許 願>>
  家云:萬事隨緣。我和一位方外的忘年之交月照法師相識相知,就是很偶然的。

  客歲庚辰年初,我從合肥乘特快列車赴京。(進入臥鋪車廂安頓好,距開車時刻只有幾分鐘,我的上鋪仍然空著。)列車徐徐啟動後,一位服務員提來兩只考究 的航空皮箱放到上鋪,接著走進一位年輕和尚,面團團如彌勒,慈眉善目,身著醬黃色僧衣,跟我點頭示意後,便攀上二層自己鋪位。恰在這時,他隨身手機嚮了。 於是他壓低嗓音,與對方交談起來。

  「真是一個摩登和尚!」我心中這麼想,突然一轉念:「莫非他就是月照和尚?」

  在此前幾月,我的一位經營廣告印刷業務的學生許珂,從九華山歸來,曾向我說:「這次到九華山,認識了一位年輕的高僧,年紀只有三十多歲,佛學造詣卻很深,且是著名書畫家。」

  當時我沒有細問,只知道這位「年輕的高僧」法名叫月照。按許珂的說法,他是九華山仁德法師(省佛教協會會長)座下的「二把手」。

  第二天早晨天亮,列車扺達北京。和尚從上鋪下來,我冒冒失失地問:「你是九華山的月照法師吧?」

  「是呀,老入家。」和尚合十致意。「您怎麼知道的?」

  「我的學主許珂經理去年從九華山回來提起過你。」

  「如此說來,你就是許教授了?」和尚聽到我肯定的答覆後,再次合十致意。「這是緣份,許經理也向我介紹過您。」

  我們互換了名片,來不及細談,就匆匆握別了。

  回到合肥後,我把這次在火車上跟月照的邂逅告訴了許珂。許珂說:「這可真是緣份。

  春暖花開時節,一天上午,許珂忽從公司來電話:「月照法師在我這兒談業務。他很想見見您,去參觀您撰寫的幾篇碑文。」

  我趕到許珂公司接待室,月照法師起身迎接,執禮甚恭。大家談了片刻,便驅車到合肥市內九獅苑‘思惠樓、府域隍廟娘娘殿幾處景點游覽。我向法師一一講解 了我撰寫的三篇碑記:《合肥環城公園碑記》、《重建思惠樓記》、《重建府城隍廟娘娘殿碑記》,並向他介紹了為碑文書丹的三位書法家:黎光祖先生、林存安先 生和柯大林先生的情況。月照對三塊碑文的書法作了評點,語頗中肯。

  月照回九華山之後。立即為我寄來一大本以掛曆形式精印的《中國當代畫僧月照法師書畫選》,封面有劉海粟先生題簽「禪門清韻」四字。展開畫冊,見真書畫 作品琳琅滿目,方知這個年輕和尚實在不愧「當代畫僧」稱號。自此之後,我們書信往還,終於成了忘年之交。在交往中,我也逐漸地了解了他的身世行藏。

  月照法師俗名張洪彬,一九六八年生於哈爾濱市。(自幼秉賦夙因,崇信佛法,酷愛傳統文化。十三歲孩提時代,即斷葷茹素,皈依三寶。十七歲受持「在家菩 薩戒」。)從十七歲到十九歲的三年當中,他小小一個少年人。居然因經商而賺了不少錢。在滾滾紅塵中,他雖腰纏巨資,在儕輩人士中卻形同另類,有如孤雲野 鶴。用他自己的話說,「因感悟塵世榮華如鏡花水月,轉瞬皆空,從而耽於佛典,追求人生真諦,毅然棄絕萬緣。」二十歲那年在溫州市樂清縣青蓮禪寺從了我大師 座下披度,出家為僧,法名月照,字正定,號四明山人。旋即進閩南佛學院(廈門)親炙妙湛上人,攻讀四年,並於其座下受「具足戒」為比丘。接著師從佛學大師 方興教授為研究生。一九九二年先後受法於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暘長老和茗山長老,得兩位大師之心傳。一九九三年初,月照受聘出任浙江奉化雪竇寺方丈。掛錫 後,四處唱緣,募集各方信士弟子布施人民幣三千餘萬元,費時兩年餘,建成佛殿、僧寮、經堂數十幢,使斷壁殘垣的破敗古廟重建成一座殿宇宏偉、佛像莊嚴的梵 剎。十方信眾無不同聲贊嘆。一九九三年十月,在中國佛教協會第六屆代表大會上,月照當選為中國佛協理事。一九九四年應海外人士之邀,出訪台灣、香港,受到 兩地佛教界、文化界及各界名流的熱情接待,蔣緯國先生接見時,月照特向老人敬贈所繪彌勒聖像一幀,並賦詩曰;「四明第一山,三代香火緣。寶島今相渴,皆大 歡喜心。」蔣先生亦以墨寶「禪風高峻,辯才無礙」八字回贈。在台期間,月照法師講經說法,與當地名流互贈書畫,共敘鄉情,為促進海峽兩岸佛教界的相互了解 和兩岸人民間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同時,他也不忘向海外人介紹祖國大陸的建設成就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歸國後,法師摒除雜務,隱居杭州。閉關面壁,精研三藏。其佛學日臻精深,書畫修養也更上層樓。太史公云:「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月照法師在佛教界及 書畫界的聲譽自此日隆。一九九九年五月,月照應安徽省佛協會長、九華山方丈仁德大和尚之邀駐錫九華,協助大和尚弘揚佛法,管理教務,籌建九華山九十九米高 地藏菩薩大銅像,擔任祗園禪寺首座、都監,同時榮鷹九華山佛學院研究生導師重任。二○○○年五月,月照法師應浙江省臨安市政府、市佛教協會之敦聘,出任西 天目山禪源寺方丈,主持重建禪源寺工程。月照正當人生的盛年,他能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面向百廢待興的天目山,又將帶領眾僧徒大幹一場了。

  月照法師十多年來致力於弘揚佛門正法,普渡眾生,法雨遍施,皈依弟子遍布海內外,眾達萬人。其中不乏專家‘教授、作家、書畫家、工商界成功人士。月照年齒非尊,而佛法學養深廣,道德操守嚴謹,感召力深廣。說他是「年輕的高僧」,應是符合實際的。

  月照於誦經參禪之暇,性耽翰墨,優游於書法、繪畫的藝海之中,修心養性,從而達到德藝雙馨的境界。他遵崇歷代佛門書畫大師,如懷索、貫休、擔當、八 大、弘仁、石濤諸先輩。研習臨摹,究其義理,甚有心得。他也廣交當代藝林巨擘,虛懷若谷地向他們求教,先後受到劉海粟、董壽平、啟功大康、高冠華諸大師指 點。尤其有幸能經常得到趙樸初老人的教誨。人們欣賞月照作品,深感其畫作題材多樣,風格清新。山水、人物、花卉均有所長。尤擅山水,大有倪雲林、沈石田筆 意。所繪深山古剎,筆墨簡括,意境深遠,於古樸典雅畫風中,深蘊佛門弟子出世寓意。所造佛像,金剛怒目則莊嚴脫俗,菩薩低眉則平和嫻靜,均能神韻栩栩。其 水墨蘭荷竹石,也超凡脫俗,獨具風韻。

  作為佛門弟子,月照畫作的最大特點是融「禪機」與書畫為一體,以禪入畫,畫中有禪。識者認為他是「以畫說法,法化有緣。」他自已也主張體悟現實生活,深入大自然,認為「佛法通一切處」,「西來祖意何須覓,百草頭邊盡是禪。」「浩蕩乾坤包不住,拈來只在一毫端」。

  最近,我又接到他寄來的一本佛學著作《月照法師開示錄》。展讀之下,獲益甚多。他在本書第一章開宗明義闡釋佛教,以四句偈語開端:「諸惡莫作,眾善奉 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全書為白話講稿,通俗易懂。想見法師於香煙繚繞中陞座講經,廣大信眾合十頷首,那真是一種超凡入聖的境界。
 
 
企業領袖之道
<<楊 釗>>
  廿年來,培養了讀書習慣,越來越感到讀書的好處。觀今而鑑古,借古而證今,得知太陽之下無新事,一切都是不斷重復、都在循環,或是「新瓶舊酒」,又或「新酒舊瓶」。說創新、說變化,都是萬變不離其宗。所以說:「一理通,百理明。」書中自有黃金屋。

  近三十年,筆者經常受其影響之哲人之一是「岳陽樓記」作者范仲庵,當中的「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 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意思是「我曾經尋求古代仁人之 思想和心態,以及他們與一般人有甚麼不同的行為,其中這些古代的人及仁者是不會因為得到名、利、權力而感到特別歡喜,也不會因失去名、利、權力而感到特別 悲傷。當他們處身政府高位的時候,他們會為百姓而憂心;當他們是平常百姓的時候,他們會為國家,為社會而憂心。如果這樣,這些人不是做大官又憂、做百姓又 憂,到底甚麼時候才能快樂呢?他們必然會這樣回答你:『我們的憂心在一般人之前,我們的快樂在別人之後。』」

  很多人不理解,又或者不相信有這種人,但試看看我們周圍的父母,那一個不是先兒女之憂而憂,後兒女之樂而樂呢?能視天下為大家庭,視一切眾生為歷劫多 生父母、兒女、兄弟、姊妹,便會生起這樣大喜和大憂,這就是「博愛」。以上觀點,現代企管法稱之為「危機感」和「憂患意識」,這是企業立足的必備條件,否 則,危矣。然而,管理企業之道又在何方?古之《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 慮,慮而後能得。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現代語意思是「成功的人生之道是在於明白處事待人的準則,在於令人能不斷進步,直至完美。」

  知道甚麼不可以做、甚麼不適宜做,稱為「止」。知「止」然後能「定」,沒有煩惱為「定」,「定」然後能「靜」,所謂「靜」就是不被騷擾、不被騷擾、不 被外界事物吸引,「靜」然後能「安」,能心安或安心,「心安」然後能思慮,能反省、反思、檢討,然後自然有靈感、有主意,知道下一步應做甚麼,如何去做。 任何事物都有開始以及終結,能夠分先後地處理問題,那麼就與成功之道很相近了。

  古人,如果想明白處事待人之真諦,先要學習治理好一個地方;如果治理好一個地方,先要學習團結家族中成員,令大家齊心;如果想家族成員齊心,先要修正 自己的言行;如果要修正自己的言行,先要令自己心正,如果要自己心正,先要令自己意誠;如果要令自己意誠,先要令自已取得一定的知識,取得知識在於懂得事 物的規律和原理。

  懂得了事物的規律和原理之後,才能稱為知識高深,具備高深的知識自然會意誠,意誠之後心自然會正,心正之後便會修正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言行之後, 家族成員便能團結,家族成員團結便能治理一個地方,治理好一個地方後便能有機會令一個國家繁榮與安定。從皇帝而到平民百姓,一概都是用修身為根本,那些根 本混亂而能管理得好的企業,是不可能的。那些重要的事情被忽略,而不重要事情被重視,又或者是:應該獲得較高報酬的人,得不到高的工資,而應該獲得較低報 酬的人則得到較高的工資,沒有可能這樣的,這叫懂得根本,這叫知識頂點。

  總結上文,成功之道在於研究事物的規律,掌握處事待人的原理。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根本的方法是:由自己做起,以身作則,自知知人,賞罰分明。
 
 
日本國一代高僧空海和姑蘇城外寒山寺
<<文 牧>>
  海,公元七七四年出生於日本贊岐國多度郡(今四國香川縣善通寺市),十五歲入平安(今 京都)業儒學,後信奉佛教。延曆二十三年(公元八○四年)五月十二日(陰曆)隨日遣唐使最澄入中國求法。經九死一生,於八月十日漂流至福建長溪(今霞浦) 赤岸登陸,經福州,延水路北上,在蘇州盤門埠頭停泊,夜宿蘇州水驛。二十三日自盤門埠頭發帆,經胥門、閶門上塘河西行,到楓橋古鎮登岸,參拜了「寺當山水 間」的寒山寺。同日,出楓橋西行往鎮江,然後北上揚州、淮安、開封、洛陽,最後到達長安。

  他自來中國後,遍訪各地高僧,後在古龍寺拜阿闍黎惠果和尚為師,受密宗嫡傳,接受了「遍照金剛」的密號,成為正統密教第八代傳入。在此期間,他還努力 鑽研中國詩文、繪畫等。三年後,將求得的經書,用馬從長安馱到寒山寺,可謂一路顛簸,艱辛備嚐。然後從寒山寺水運到日本國。當時水上運輸全靠一葉木帆船, 雖說「一衣帶水」,但畢竟遠隔海洋,風雷驟雨又變幻莫測,其中艱險,非身臨其時其境者不得而知也。

  空海回國後,成為日本國真言宗密教的創始人,弘揚佛法,曾創立了日本一所貧民學校「綜藝種智院」,撰寫了《文鏡祕府》論著,並在文學、土木、醫學、藝 術等方面頗有建樹,書法造詣也極深,被譽為「日本三筆」之一。公元八五二年,空海於高野山升西,醍醐天皇追賜「弘法大師」謚號。空海遣唐,步鑑真東渡之 後,帶去了中國盛唐文化,促進了日本文化的發展,故在日本聲望極高。

  一九九三年,日本國愛媛縣松山市日中友好奉贊會發起紀念空海入唐活動,因空海入唐時來去都曾途經寒山寺,該會提議向寒山寺贈送空海大師銅像一尊,經寒山寺方丈性空玉成,並報經市宗教局同意,決定將空海大師銅像供奉在寺內並鑴碑說明始末,以資紀念。

  在千年古剎寒山寺內,「楓江第一樓」之東,碑廊、鐘房南側,原係寒山寺的南羅漢堂,與北羅漢堂相對,兩座羅漢堂分別供奉著形體較小,以香樟木雕刻而成 的五百尊羅漢。由於南北而座羅漢堂相距五十餘米,為香客信士參拜和游人觀瞻帶來不便,且房屋已年久失修,與寺宇整體面貌不相協調。為此,自籌資金,於一九 九三年八月將北羅漢堂落地重建。重建的北羅漢堂,為仿清結構,面傦五間,佔地二百八十六年平方,將兩處羅漢像一併迎請到新建的羅漢堂內,以階梯式分五層供 奉,青石須彌座高一百二十公分。羅漢像用佛龕保護。六門正中,高懸著茗山大和尚手書的「羅漢堂」三個熠熠生輝的金象大字。

  新建工程由農家子弟出身的模範青年僧,寒山寺監院秋爽法師一手操辦。工程落成後,寺眾兩序和各方面人士無不稱好。(秋爽法師自一九六七年十七歲時投身 佛門後,精研法藏,苦讀古漢語,見縫插針地學習書法藝術,埋頭撰寫學佛論著,為適應寒山寺中興大興土木的需要,還苦攻建築學。(對此,愚正著手撰文序說其 感人事跡人事之一二。)

  空海大師像供奉在那裏,一時頗費躊躇,後經常住合議,在南羅漢堂舊址上落地重建一殿。工程仍交由監院秋爽法師統籌。殿為磚木結構,單檐歇山頂,圍廊掛 落,大三間,面闊十一米,進深七米,脊高六米,落地長窗,朱紅廊柱,青石柱礎,花崗岩踏步,大門匾額上「弘法堂」三個大字,為趙樸初居士所題。整個建築呈 明清風格,軒昂古樸而又不失江南水鄉纖巧秀麗之氣。

  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六日,日本國松山市日中友好奉贊會組團八十餘人來蘇州,舉行了弘法堂落成、空海大師迎奉儀式。堂內座東朝西供奉著青年時期空海的銅 像。像高二百五十公分,右手執錫杖,左手捻佛珠,僧衣僧鞋,面容端莊,神態穩健,充滿了對踄大唐的憧景和自信。在迎奉儀式中,中日兩國僧侶,按兩國的佛教 儀規,做了莊嚴隆重的佛事。

  弘法堂內,空海銅像的對面,還供奉有監真大師座像,正中供奉著唐僧玄奘大師像。玄奘大師右手執筆,左手撫案上冊頁,作書寫《大唐西域記》狀,神態專注如在。故此堂名弘法堂,亦有一語雙關、一語三關的意思。

  堂內正中抱柱楹聯詞語為:「弘法永分鐙,六渡鑒真蓮座去;承師親灌頂,八傳空海密宗來。」這副對聯,詞語雋永,為住持性空所撰。被江、浙、滬各界人士 譽為「藝人才子」、「江南才子」、著名書法家、評彈名家黃異庵老居士於其生前八十一歲高齡時所書。這副對聯,言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名冠四海的鑒真和享譽東 瀛的空海兩位大師的史實,也揭示出弘法堂的內在涵意。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章 文>>
「西方極樂世界」是甚麼意思?

  教,特別是大乘佛教,認為人通過修行,可以在死後,轉生到凈土——佛居住的地方。佛有無數,因此凈土也無數,阿彌陀佛居住的地方,稱「阿彌陀佛西方凈土」,又稱「西方極樂世界」。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介紹與宣揚,主要見於彌陀經典,如《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根據《無量壽經》的說法,西方極樂世界的地由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一種海生動物的殼,為石灰質硬殼,可作裝飾品)、瑪瑙七種寶物鋪成,色 彩繽紛,富麗堂皇。這裏沒有四季交替,永遠溫度宜人,沒有高山河谷,到處是七寶組成的樹林,葉繁花茂,光彩奪目,清風徐來,發出悅耳的聲音。諸佛所住講 堂、精舍,全由七寶築成,宮殿樓閣,金碧輝煌。四周環繞著潺潺流水,水中挺立著七寶蓮花,岸邊七寶樹成蔭。池中之水,能夠隨心所欲地或深或淺,或冷或熱。 生到這裏的眾生,當感到飢餓想吃飯時,盛滿美味佳肴的七寶之缽便出現在眼前,供人任意取食,其味香美無比,吃畢食缽自然消失。所穿衣裝服飾,也都是「應念 而至」。居住在這裏的人都是無煩惱的人,相貌超凡,容色微妙,並具有超凡的智慧。雖有身體之形,卻虛無骨肉。他們都互相敬愛,如同兄弟,沒有矛盾和斗爭。 但這裏沒有婦女,因婦女不能得到解脫,只有轉為男身才能得到。婦女通過修行,轉生到此極樂世界,就可立即轉為男身。由於擺脫了俗世的煩惱,住在極樂世界的 人沒有任何痛苦憂慮,貪、瞋、淫、痴等佛教所說人生之苦這裏都見不到,而且這裏的人願活多久就可以活多久,壽命無限,都可以達到覺悟解脫。這樣美好的地 方,對廣大勞動人民及統治者來說,都有吸引力。根據《無量壽經》,通過三種方式可轉生極樂世界。第一種是出家做沙門,一心專念無量壽佛,即口念「阿彌陀 佛」,修各種功德,表示「願生彼國」,就可轉生凈土。第二種雖不出家做沙門,但專念無量壽佛,興修功德,如建塔造佛像、施捨等也可往生凈土。第三種既不做 沙門也不修功德,但只要專心一意念無量壽佛名號,也可在死後轉生極樂世界。總之,只要有堅定的信仰,熱誠的願望,就可往生極樂世界。不過犯有殺父、殺母、 殺阿羅漢、使佛身出血、破壞僧團或毀寺燒經、誹謗佛法的惡人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後世興起凈土宗對此有新的說法。對西方極樂世界的追求與信仰,在中國 得到廣泛傳播。


佛教不信靈魂嗎?如果信,在佛教是如何表述的?

  佛教在早期曾正面用各種說法否定靈魂的存在,認為世界千變萬化的現象,是由因緣合和而成,沒有獨立的本質屬性,因而沒有靈魂。如認為靈 魂是存在的,或認為事物有真實的規定性,這是一種顛倒的、錯誤的認識,一切煩惱痛苦均由此而起。佛教要破除的就是這種,「邊見」、「邪見」。

  但佛教不是絕對不講靈魂,在原始佛教後期和部派佛教時間,往往稱靈魂為「識神」、「補特伽羅」等。有的部派說在人死到再次轉生之前的生命為「中有」, 這也是靈魂的一種說法。佛教主張善惡報應、三世輪迴,認為眾生現實中的貧富壽天,是由前世的善惡行為決定的,而今世的善惡行為又要決定來世的處境。在這種 三世輪迴中,作為輪迴的主體就是靈魂。這樣,佛教一方面否定「無我」,正面否認自我靈魂存在,另一方面,又用另一種說法肯定靈魂存在。眾生有如車輪迴旋不 停,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中循環不已,或因其前生善行而轉生天界成為人、天(天上的生命),或因惡行墮入地獄,轉生為餓鬼、畜生,四大種姓在業報輪迴面前 一律平等,下等種姓可轉為上等種姓,上等種姓也會轉為下等種姓,一切以他們生前行為的善惡為根據。中國的佛教特別重視業報輪迴的教義,認為今世受苦,是由 於前世作惡;如果能夠行善積德,來世必有好報。對於靈魂這一問題,南北朝時期的佛僧是持肯定態度的。如名僧慧遠,就以薪火比喻形神關係,燃燒的柴燒盡了, 火卻傳到了另一根柴上,靈魂從一形體轉到另一形體,永遠不滅。


甚麼是「念佛」?甚麼是「觀想念佛」和「稱名念佛」?

  「念佛」是思念佛的形相和功德,或念誦佛的名號的一種修行方法。共有三種:一是「稱名念佛」,即口稱佛的名號,念誦不已。二是「觀想念佛」,即靜坐入 定,專心思念佛的相貌和所居之莊嚴佛土。三是「實相念佛」,即觀想佛的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實相」之理。還有定業、散業和有相、無相的分法。定業念佛,亦 稱定心念佛,即以上之觀想念佛。散業念佛,亦稱散心念佛,即以上之稱名念佛。有相念佛,包括定、散兩種念佛。無相念佛,指以上之實相念佛。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種修行方法,小乘雖也有念佛的修行方法,但僅指思念釋迦牟尼佛,與大乘的念佛迴然不同。大乘佛教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無量佛,有無 數無量凈土佛國。如眾生一心念佛,可以除卻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生時可見到佛的相好功德,死後可往生(轉生)莊嚴佛國。傳說唐朝有一個叫僧衒的和尚,九十六 歲時遇道綽禪師,開始回心念佛,日夜禮拜佛一千次,念阿彌陀佛八百萬遍,五年間從未間斷,終於有所感通。有一天告訴弟子說。「阿彌陀佛給我來授香衣了,觀 音和大勢至菩薩在行隊的前列,無數應化佛遍滿整個天空。從此往西,就是極樂凈土了」。說完即逝。又傳說唐朝時藍田縣悟真寺的啟芳、圓果二僧整個夏天靜坐入 定,念誦阿彌陀佛,之後折了一枝揚樹枝插在觀音塑像的手中,發誓說,「如若能往生佛土,願揚枝七日之內不萎枯」。果然,七天之後青翠如故。有一天晚上,夢 見在寺院池塘東面有一大寶帳,他們飛入其中,看見一個和尚說,「專心念佛,就會生在這裏」。又看見觀音垂腳坐在那裏,啟芳和尚趕緊奉足頂戴,忽見一池蓮 花,阿彌陀佛從西而來,啟芳便問,「閻浮(現實世界)眾生依經念佛,真能往生在這裏嗎?佛說,「不必懷疑,一定會生在我的佛國裏」。這時看見極樂世界平平 坦坦,猶如一面鏡子,娑婆世界盡是山川,音樂悠揚,寶帳散華,向西移去。這時有一個叫法藏的和尚駕著一輛大車前來迎接。於是啟芳看見自已置身於百寶蓮花之 中,已成正等覺,見釋迦牟尼佛與文殊菩薩贊宣《法華經》。又看見經三道寶階向西直移,第一道階上盡是著白衣者,第二道階上道俗相參,第三道階上只有僧人, 說這些白衣僧俗都是念佛而往生佛土的。這兩則神秘色彩濃厚的故事都說念稱阿彌陀佛可以往生西方凈土的,反映了中國凈土宗的信仰。在大乘佛教中。凈土宗是專 以念佛為基本修行方法的宗派。此宗奉《無量壽經》為基本經典,尊崇阿彌陀佛,唐以後特別強調稱名念佛,以稱誦阿彌陀佛的名號,祈求死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南無阿彌陀佛」是甚麼意思?

  「南無阿彌陀佛」,即梵語Namamitabha一語的音譯。南無,亦譯作「囊謨」、「那謨」等,有「致敬」、「歸命」之意。阿彌陀佛,是佛教「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也是中國凈土宗信仰的主要對象。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禮敬阿彌陀佛」!「歸命阿彌陀佛」!

  佛教信徒經常念誦「南無阿彌陀佛」,是表示一心歸依於阿彌陀佛,這也是凈土宗念佛的常用語,叫做六字名號。凈土宗認為,此句中包含著眾生一心仰賴阿彌 陀佛的信心和阿彌陀佛願力接迎救助眾生的神奇效用,如念念不捨,可斷除八十億劫生死輪迴,死後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凈土。所以凈土宗以念誦這句敬語作為主要 的修行方法和達到目的的途徑。在念佛時,凈土宗除念誦「南無阿彌陀佛」之外,還念誦阿彌陀佛的各種不同名號。阿彌陀佛共有十三個名號,無量壽佛、無量光 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焰王光佛、清靜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經常念誦的:「南無無量壽 佛」、「歸命無量光佛」,即是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


甚麼是藥師佛?「東方三聖」在寺院中是甚麼形象?

  藥師佛,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亦稱「大醫王佛」、「醫王善逝等,音譯「鞞殺社窶嚕」。是佛教中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據說藥師佛在 本行菩薩道時,曾經發過十二大誓願,要滿足眾生一切願望,拔除眾生一切痛苦。這十二大誓願是:(1)使自他身均光明熾盛;(2)以威德開曉眾生,(3)滿 足眾生所欲求而沒有或缺少的東西,(4)使一切眾生信仰大乘,(5)使一切眾生行梵行(凈行);(6)使一切不具備諸根的眾生(先天殘廢者)完具,(7) 除一切眾生眾病,使眾生身心安樂,証得無上覺悟,(8)可以轉女為男;(9)使眾生解脫天魔外道的纏縳和邪思惡見,而得到正見;(10)使眾生脫離惡王劫 賊等橫禍;(11)使飢渴眾生得到上食,(12)使貧乏無衣者得上妙衣。又據說凡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處所,聽聞正法而沒有收效者,如聽聞世尊藥師琉 璃光如來的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指示道路,可化生於東方琉璃世界中。

  東方三聖,也叫藥師三尊,是指東方凈琉璃世界中的教主藥師佛及其左右二脅侍菩薩。左脅侍稱日光遍照菩薩(簡稱日光菩薩),右脅侍稱月光遍照菩薩(簡稱 月光菩薩)。在寺院的塑像或圖像中,藥師琉璃光如來居中,日光菩薩居左,掌中持一日輪,月光菩薩居右,掌中持一月輪。但在密教中亦有日光、月光二菩薩。日 光菩薩在胎藏界曼荼羅中為地藏院上第九位尊者,主地藏光明遍照之德,左手持寶幢。月光菩薩為胎藏文殊院一尊者,左手持金蓮,上有半月形,而在金剛界曼荼羅 中為三昧耶會七十三尊之一,右手持蓮花,上有半月形。


毗盧遮那佛是甚麼佛?

  毗盧遮那是梵文Vairocana的音譯,略譯「盧捨那」、「遮那」,意譯,「光明遍照」、「遍一切處」、「大日」。佛名。對此佛教內 部有不同的解釋。舊譯《華嚴經》譯為「盧捨那」新譯《華嚴經》譯為「毗盧遮那」。華嚴宗據此認為毗盧遮那與盧捨那分別為音譯的全稱與略稱,為報身佛,是 《華嚴經》所說蓮花藏世界(佛報身之凈土)的教主。天台宗分別以毗盧遮那佛、盧捨那佛、釋迦牟尼佛為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法相宗與此同,但所稱不同, 分別以盧捨那、釋迦牟尼二佛為受用身、變化身,以毗盧遮那佛為自性身。密宗稱毗盧遮那為「大日如來」(摩訶毗盧遮那,梵文為 Mahovairocaha),作為理智不二的法身佛,是尊奉的主要對象。


甚麼是大日如來佛?

  大日如來佛是密教的最高本尊,梵名謂之摩河毗盧遮那(Mahovairocana),摩訶者大之義,毗盧遮那為日之別名,故譯云大日。 又毗盧遮那者光明遍照之義,謂之遍照如來。又云最高顯廣眼藏如來。唐代一行《大日經疏》一曰,「梵音毗盧遮那者是日之別名,即除暗遍明之義也。然世間是則 別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內,明在一邊不至一邊,又唯在晝光不燭夜。如來智慧日光則不如是,遍一切處作大照明矣。無有內外方所晝夜之別,世間之日不可分喻。 但取是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訶毗盧遮那也。」遼代覺苑《演密鈔》二曰:「毗云遍,盧遮那云光明照。為須此方云光明遍照。」唐代不空《金剛頂經義訣》 曰,「梵音毗盧遮那,此翻最高顯廣眼藏如來。毗者最高顯也,盧遮那者廣眼也。先有翻為遍照如來。又有翻為大日如來。此蓋略而名義闕也」。密教金胎兩部之大 日各異。


所謂「四大菩薩」是甚麼?

  「四大菩薩」,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法華經》說的彌勒、文殊、觀音、普賢為四大菩薩。另一種是中國佛教中說的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為四大菩薩,並認為各自以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為顯靈說法的道場。一般所說的四大菩薩是指後者。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舊譯「滿殊尸利」,新譯「曼殊室利」,意譯多作「妙吉祥」。專司佛的智慧,與普賢為佛的左右二脅侍,居於左,或與彌勒為佛的 二脅侍,居於右。其形象如童子相貌,頂戴寶冠,或手持寶劍,騎獅子。傳說文殊菩薩顯靈說法的道楊在山西五台山(也稱清涼山),唐儀鳳元年(676年)西域 僧人佛陀波利來到五台山,文殊曾顯現一老人形,教其回去取來《尊勝陀羅尼經》,後來佛陀波利取經回來之後又見到文殊菩薩的化身。自此五台山成為中國一大佛 教聖地,香火旺盛,印度、西域、日本、朝鮮等國信徒遠道前來朝拜。

  普賢菩薩,亦譯「偏吉」,音譯「三曼多跋陀羅」,中國佛教中常稱「普賢大士」。被認為專司佛的理德,與文殊菩薩為佛的左右二脅侍,居於右,常騎一白象。傳說普賢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在四川峨眉山,山頂之光相寺常有顯靈聖蹟,並說普賢大士有三千徒眾共住於此。

  觀音菩薩,全稱「觀世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舊譯「光世音」,新譯,「觀自在」、「觀世自在」,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縳盧積多伊濕伐 羅」。傳說其顯靈說法的道場在浙江普陀山。據說唐大中年間(847——860年)有一印度僧來此自燔十指,「親睹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授以七色寶石」。遂 傳此地為觀世音說法道場,因佛經中有觀世音道場在普陀洛迦山的說法,故亦稱此地為普陀洛迦山,簡稱普陀山。觀世音菩薩形象常作女相,盛行於唐以後。

  地藏菩薩,音譯「乞叉底蘗婆」,以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而稱為地藏。據稱在忉利天受釋迦牟尼佛囑咐,在釋迦牟尼入定之後,彌勒佛 未出世之前,發誓盡度六道眾生,拯救諸苦,始願成佛。相傳其顯靈說法道場在安徽九華山,傳說在佛滅後一千五百年降誕於新羅國王族,姓金,名喬覺,唐玄宗時 來華入九華山,在山頂端坐數十年而圓寂,其肉體不化以全身入塔,現在的月身殿即其靈塔。
 
 
流行於中國雲南省的上座部佛教
<<韓延傑>>
  般來說,佛教分為三乘:大乘、小乘、金剛乘。我國佛教,三乘俱足,門類齊全。廣大漢族 地區流行的是大乘佛教;蒙藏地區流行的是金剛乘佛教,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德宏地區流行的是小乘佛教,嚴格來說是上座部佛教。我國雲南省有八十四萬傣族人、 一萬三千崩龍族人、六萬布朗族人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有二萬阿昌族人、三十萬佤族人部分信仰上座部佛教。

  佛教甚麼時候通過甚麼途徑傳入中國雲南省。在學術界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一致結論。有一種意見認為:公元前三世紀舉行完第三次佛教結集以後,阿育王向 外派遣傳教使團,第六個使團以摩訶棄多(Maharakkhita)長老為首,帶的《迦羅羅摩經》,目的地是潤那(Yona)。有人認為潤那包括現在中國 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另一種意見認為:阿育王派遣的第八個使團到達「金地」,這「金地」包括現在的西雙版納。據保存在混總佛寺的《佛教史話》記載,公元六一 五年,佛教從緬甸的族地區傳入西雙版納,在景洪建立了第一座佛寺瓦巴姐寺(Vabujie)。

  根據西雙版納所屬遮、海地方誌記載,公元六三三年左右,佛教由緬甸傳入西雙版納。當時還沒有文字,佛經靠口頭弘傳。公元九五九年至公元一○七九年間, 緬甸蒲甘王朝多次與泰國打仗,西雙版納深受戰爭災害,佛教隨之衰微。然後恢復,佛教從泰國清邁經緬甸傳入西雙版納,僧人們帶來了傣潤文佛經,以後又建立塔 寺,制訂僧制。1

  臨滄、思茅兩地的上座部佛教,傳入時間比西雙版納、德宏地區更晚,根據臨滄耿馬縣的史料記載,佛教傳入耿馬縣的時間是公元一四七三年,是從緬甸撣邦傳 入的。上座部佛教傳入靠近內地景谷的時間就更晚了。大約是十七世紀中期。因為這支佛教是從緬甸傳入的,所以人們往往把寺內僧人稱為「緬僧」或「緬和尚」, 把佛寺稱為「緬寺」,把佛塔稱為「緬塔」,把佛經文字稱為「緬文」,把主持佛教活動的法師稱為「緬先生」。2

  上座部佛教傳入雲南後,公元八世紀左右進入發展時期,十至十五世紀進入鼎盛時期,形成很多教派,主要有林居派和村居派。林居派在西雙版納稱為擺埧,村 居派在西雙版納稱為擺孫,這兩派都是從泰國景邁傳來的。原來景邁流行的是村居派,後來派人去斯里蘭卡學習,回來後創立了林居派。瓦孫洛和瓦埧亮分別是景邁 村居派和林居派的中心寺院,這兩派都曾傳入緬甸的景棟,村居派又從景棟傳入西雙版納的龍、景洪、腊捧、易武、養和旺的傣族地區,林居派主要流行於布朗族地 區和部分傣族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兩派的界限越來越小,從居住地來看,林居派逐漸向村居派靠攏,後來林居派又出現了花園寺派,我國傣族地區的花園寺派是 從泰國清邁傳入的,清邁的花園寺派又是從斯里蘭卡傳入的。西雙版納的西定布朗山區和遮、海、混以及大龍、景洪、罕等傣族地區流行的上座部佛教是蓮花塘寺 派,它們是公元二世紀從緬甸景棟一帶傳入的。蓮花塘寺派和花園寺派都屬於林居派,因為他們都盛行於「潤國」(泰國北部地區),所以又都屬於潤派。後來兩派 在戒律問題上發生分歧,蓮花塘寺派主張嚴格遵守林居派戒律,花園寺派則主張改革。兩派分別建立寺廟和布薩堂,分別組織佛事活動。

  再往後,潤派佛教才傳入德宏、臨滄地區。臨滄地區的潤派佛教和尚晉升「佛爺」時要藏在山林。村民找到他以後,用扎著鮮花的轎子抬回來,再舉行晉升儀式。以此說明他很想過林居生活。在群眾的請求下隨緣而至。

  西雙版納的僧人有六大等級:一、帕。相當於沙彌;二、都。相當於比丘;三、祐巴。相當於都統長老;四、薩密。相當於沙門統長老;五、桑拉扎。相當於僧 主長老;六、松列阿伽摩尼。相當於大僧正長老。德宏地區的僧階則有召尚(沙彌)、召悶或召掌(比丘)、召幾(長老)等稱號。所謂「佛爺」是對比丘以上(包 括比丘)和尚的稱呼。又根據年令、僧階的不同稱為大佛爺、二佛爺、三佛爺等,這些都是含混不清的詞,究竟是指哪一等級的僧人,都不清楚,既不規範,又不科 學。

  擺罷派持戒緊嚴,主張過苦行僧生活,信徒不多;擺孫戒律鬆懈。另有擺庄派,流行於德宏及保山地區的傣族、崩龍族、阿昌族中,這一派是從緬甸瓦城傳入的,教徒和俗人一樣吸煙喝酒,信徒很多。

  德宏、臨滄地區有多列、左抵兩個派別,這兩派原為林居,傳入傣族地區後,改為村居。相傳多列派又分出三派:

  一、達拱旦。主要流行於德宏地區,信眾多為崩龍族,四百多年以前由緬甸傳入;

  二、蘇特曼。三百年前由緬甸傳入,主要流行於德宏的瑞麗、隴川兩縣;

  三、瑞竟。主要流行於定地區,這個派別是由緬甸瑞竟派長老塔瑪沙拉(Tamasala)和瑪哈沙密(Mahasami)於一五四六年傳入的,緬甸的瑞竟派又是三位斯里蘭卡和尚於公元九八一年創建的。

  左抵派是從多列派分出來的,相傳創始人是緬甸芒海人,本派由仰光傳入德宏州的芒市,因為戒律太嚴,所以信徒很少。

  關於雲南上座部佛教的寺院制度,李弘學、吳正興的《雲南上座佛教考察報告》是這樣描述:「西雙版納上座佛寺古時分為四個等級,最高一級設於召片領所在 地,稱拉扎坦大總寺,它是統領全西雙版納的總佛寺,拉扎坦大總寺之下設十二個版納拉扎總寺和三十六個總寺,再下一級就是由四所以上村寨佛寺所組成的布薩堂 佛寺,即中心佛寺,最基層一級就是屬於一個寨子的寨佛寺。」此外,還有由拉扎坦大總寺直轄的召片領府的若干「內佛寺,隨著封建領主制度的廢除,這種寺廟的 管理體制隨之被取消了。」現在由「佛教協會與總佛寺相結合,分級管理,以點帶面的管理辦法。州、縣兩級分別設立總佛寺,由州、縣佛教協會管理,分(鎮)或 分片設立中心佛寺(戒堂佛寺),而這中心佛寺的設立注意到了教派的特點,方便信眾,而村寨佛寺的教務工作由中心佛寺負責去領導和管理。這種從州到村寨都有 與各級行政組織相對應的管理體制。」3

  西雙版納的上座部佛教制度,和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柬浦寨基本一樣,進佛殿要脫鞋。佛寺被視為神聖的地方,進佛殿脫鞋是對佛的尊重,那裏的炎 熱天氣,人們可以這樣做。這種制度不可能擴展到寒冷北方的大乘佛教寺廟。上座部僧侶不忌葷腥,但見殺不食,過午不食,很有原始佛教風貌。上座部佛教以香花 供佛,不燒香。

  上座部佛教很注重「賧」,即布施,認為做「賧」有如下好處:死後升天;使子孫後代長得漂亮,生活幸福;父母死後有吃有穿;可以治病;多做賧,受人尊敬,生活富裕。不做賧會有下述災難:發生戰爭,互相殘殺;發生災荒餓死人;父母分離;男女老幼患病;寨子裏充滿鬼。

  上座部佛教還規定了賧佛節日及其活動4:

  (一)賧帕。在傣曆一月八日開始做佛事三天,向和尚布施袈裟;

  (二)賧老輪瓦。一月谷子收割後,每戶賧谷子起碼一斗,做佛事一天;

  (三)賧新年。又稱為「能喝」或「京平邁」。傣曆六月過年,是日早上各家抬祭品到佛寺滴水給已經死亡的祖父母或父母親。同時還要放高升,划龍船,做佛 事五天。相傳有三個弟兄,一個住在天上,一個住在地上,一個住在海中。放高升,划龍船,是住在地上的兄弟與天上、海中的兄弟們聯歡慶祝。

  (四)賧坦(賧經書)。在傣曆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佛爺和尚集中念經。人們給佛爺和尚錢,由他們抄寫佛經;

  (五)賧關門。在傣曆九月十五日開始,需時二天;

  (六)賧開門。傣曆十二月十五日開始,需時二天;

  (七)賧星。關門至開門這段時間做小賧,每隔七天賧一次,每次兩天。賧時男女老人都到佛寺住一夜,朝佛十一次;

  (八)賧沙蘭。在傣曆十一月賧衣服、金銀、生活用品給死去的父母和祖先,需時三天;
  (九)賧崗;在傣曆二月五日至十日,各寨佛爺集中念經,淨戒五天。,每天兩餐,晚上不得講話;

  (十)溫帕(升和尚)。每年傣曆四月至八月,年齡適合當和尚的孩子騎馬或由父母背送,並攜帶被襑食品入佛寺當和尚,入寺前找好老乾爺,入寺後三月不能回家,走路不能跨大步。

  (十一)賧水神「烏巴若廳」。每年四月十五日舉行;

  (十二)賧暖帕短。傣曆十二月早上,人們悄悄去賧年滿五十不再還俗的佛爺。

  (十三)賧「帕干廳」。佛爺誰遵守佛規最好,就賧給誰;

  (十四)賧柯蒙。修橋。

  (十五)賧迫帕召。傣曆八月十五日,修補佛身。

  (十六)賧墨哈班。傣曆十一月,修來世;

  (十七)大賧。兩三年舉行一次。

  傣族做賧節日繁多,各略有差異,一般一年內至少做賧七次,即賧新年、賧關門、賧開門、賧星、賧坦、賧崗、賧帕。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雲南省存有大量的用傣文拼寫的巴利文貝葉經,分為律、經、論三藏,律藏主要有《波羅夷》、《大品》、《小品》、《附篇》等;經 藏主要有《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等;論藏主要包括《法集論》、《分別論》、《界論》、《人施設論》、《論事》、《雙論》、 《發趣論》等七部,還有藏外作品《大史》、《島史》、《小史》、《清淨道論》等。除此之外還有傣族佛教學者的著作九種。這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可惜至今 還沒有進行整理研究。

  上座部佛教對西雙版納、德宏地區的文學、歷史、建築、繪畫等領域,有著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上座部佛教的《本生經》深刻影響了該地區的民間文學,如 《阿鑾故事》,宣揚業報輪迴學說,阿鑾曾經投生於雄獅、紅白牙象、金鹿、草藥、白鸚鵡等,這顯然是受《本生經》的影響。《維森達腊本生》傳入傣族地區後, 進行了相應改造。這個《本生》故事主要描寫維森達腊王子樂善好施,把自己的兒女送給婆羅門當奴隸,終於感動天神,使他回國繼承父位,全家團圓。維森達腊很 仁慈,值得歌頌,他那樣對待自己的兒女,一般人難以接受。傣族歌手和詩人把這個故事改編成敘事詩。在西雙版納現今流傳著《朗瑪娣》,描寫維森達腊之妻的故 事。還有《召渣里和朗甘哈的遭遇》,描寫維森達腊子女的故事。又如西雙版納流行的《松柏敏的故事》,來源於《五十篇本生經集》第九篇《松帕敏本生》這個故 事的結尾是這樣的:

  佛祖說道:松帕敏的弟弟就是現在的丟娃達,松帕敏的大兒子(宰信)是我的兒子,二兒子(鄭達貢滿)是我現在的弟弟,松帕敏的王后就是我的妻,松帕敏就是我。

  《大隧道本生》故事在西雙版納的影響更大,敘事詩《召瑪賀沙塔》、《召波拉》都取材於它。

  因為傣族文學與佛教故事的密切關係,出現了專門從事改編佛教故事的「贊哈」,也出現了僧人文學評論家,如出版於一六一五年的《論傣族詩歌》的作者就是一位僧人。

注 釋
1參見李弘學、吳正興著《雲南上座部佛教考察報告》,載於《法音》雜誌一九九四年。
2參見刀述仁、侯沖著《雲南上座部佛教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兩個問題》,載於《佛學研究》。
3參見《法音》一九九四年第七期。
4參見《民族問題五種叢書》雲南省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傣族社會歷史調查(西雙版納)之三》
 
 
今日雍和宮新貌
<<鄭小衛>>
  和宮是一座皇宮式的喇嘛廟,座落在北京東城安定門內,原是清代雍正皇帝(胤禎)當太子 時的府邸,乾隆皇帝(弘歷)一七一一年出生在這裏。雍正登基後,改為行宮。內設為他刺探情報、捕殺異己的特務機構「粘杆處」,定為龍潛禁地,門衛森嚴。乾 隆即位初年成為清帝供祀祖先的祠堂,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改為喇嘛廟,成為喇嘛教的上院。

  雍和宮規模宏偉,布局嚴整,融王府和寺廟建築藝術為一體。主要分為三路。中跨位於南北中軸線上,由牌樓、昭泰門、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輪殿、萬佛 閣等七進院落五進殿宇組成。左路和右路輔以配殿、翼樓和亭台。大致從低到高,層層疊疊。南北以昭泰門為分界線,南半部松柏濃郁,甬道深遠,顯得疏朗開闊; 北半部則殿閣錯落,飛檐起伏,顯得密集幽深。

  一進雍和宮,迎面聳立著三座氣勢雄偉、古色古香的琉璃牌坊,牌坊上雕有龍鳳圖案,玲瓏剔透,技藝獨特,正中是乾隆禦筆題的匾額。北牌坊前面蹲伏著一對 石獅,坊內一條方磚甬道直達昭泰門。昭泰門內兩旁是鐘樓和鼓樓,中間即雍和宮的山門天王殿。殿前有一對古銅獅子,雕刻精細。殿中供奉著一尊笑臉迎人的彌勒 佛,兩側是衣著盔甲的四方護法神,俗稱四大天王。殿後供著手握金剛杵的韋馱。相傳韋馱是拜迦牟尼的弟子,因守衛釋迦牟尼的墳墓有功,佛教徒也稱他為韋護。 古印度的佛教寺廟是釋迦牟尼的墳院,塔是墳墓,建在山門裏的大雄寶殿前面,大雄寶殿作為享堂。我國唐末以前寺廟建築依此制度,唐末以後將塔與享堂分成兩處 建築物,但仍沿襲韋馱站立山門背後的制度。天王殿左右各有一座八角形黃瓦碑亭,記載雍和宮的歷史。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九至二月初一這三天,喇嘛們化裝在殿前 舉行「跳布札」驅鬼。跳布札是蒙語,意為送祟,俗稱打鬼。共分十三幕,由跳白鬼、跳黑鬼、跳蝶神、跳護法金剛、跳星神、跳天王、跳救度佛母、跳彌勒、斬鬼 等組成。殿後甬道上陳列的銅鼎爐與北海真諦門和故宮寧壽宮的兩座九龍壁及團城承光殿前的玉甕並為「北京三絕」。爐中部六個「二龍戲珠」的火焰門上雕有雲龍 圖案,爐座上鑄有「三獅戲球」圖案。銅爐前的御碑亭內刻有乾隆所作《喇嘛說》碑文。

  雍和宮的正殿原是親王府的銀安殿,改建為喇嘛廟後相當於大雄寶殿,匾額「雍和宮」三字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寫成。殿內供奉著三世佛,即現在佛釋迦牟尼、 過去佛燃燈和未來佛彌勒,兩旁站有釋迦牟尼的弟子阿難和迦葉。左右山牆的寶座上坐著十八尊羅漢,塑像為中國和尚裝束,面目清秀,態度文雅,像後各掛有同名 羅漢的天竺裝束繡像。相傳十八羅漢是印度佛門弟子,因修行得道成為菩薩。殿外丹墀旁豎有嘛呢杆,縣掛著喇嘛教用來驅邪鎮魔的嘛呢幡;上繡唵、嘛、呢、叭、 咪、吽六字真言,據說這是佛教秘密蓮花部的根本真言,唵表示佛部心,念誦此字時,自己的身體要應於佛身,口要應於佛口,意要應於佛意,只有身、口、意與佛 成為一體,才能獲得成功;嘛、呢,梵文意為如意寶,表示寶部心,據說此寶出於龍王腦中,如得此寶珠,入海能無寶不聚,上山能無珍不得,故又稱聚寶,叭、 咪,梵文意為蓮花,表示蓮花部心,象征法性和蓮花一樣純潔無瑕;吽表示鋼部心,即祈願依靠佛力,得到正覺,成就一切。喇嘛教把這六字真言看作經典的根源, 認為循環往復地持誦思惟,念念不忘,就能功德完滿,得到解脫。殿東廂的樓房是學習密宗經典的講經堂,供奉密宗佛像,西廂的樓房是學習顯宗經典的講經堂,供 奉顯宗佛像。密宗佛像中有不少形狀怪誕的男女合抱裸身像,俗稱歡喜佛。古代印度原始宗教認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是由於創造女神的性力產生和繁衍而來,這種思想 對密宗有一定影響。佛教中顯宗是嚴禁色欲的,但密宗經典《大日經》和《金剛頂經》中則認為女性是供養物,她們是佛或菩薩化身而成,用色欲來調伏那些阻礙修 法的魔障和無明,然後將修法者引渡到佛智。歡喜佛實際上並不專指某一佛,從釋迦牟尼到觀音、文殊以及密宗的祖師都有雙身像。按密宗的說法,佛和菩薩都有兩 種化身,一種稱為自性身,即我們平時在寺廟中常見的表情平靜形體正常的佛像;一種稱為教令輪身,即平時罕見的表情凶惡形象怪異的護法神像。歡喜佛喻意修習 佛法要用威猛來戰勝魔障,破除無明,代表「悲」;同時像征用色染來收斂野性,調伏愚昧,代表「智」,寓有「悲智和合」的佛理。密宗修習的最高階段必須男女 雙修,雙身修法是喇嘛教修法最為艱深隱秘的一種,教理玄奧。喇嘛教供奉的單體和雙體歡喜佛都是表示降服妖魔得到大勝利的寓意紀念像,「歡喜」二字在這裏的 含義是指用大無畏的氣概和勇猛的力量把異教徒俘虜到手,盡興蹂躪,內心因得到巨大勝利而歡喜。

  正殿後的永佑殿原是親王府的寢殿,殿中供奉阿彌陀佛,左側是獅吼佛,右側是藥師佛。殿內曾停放雍正靈樞。據說雍正大興文字獄,將呂留良戮屍示眾,呂留 良孫女呂四娘為報此仇,深夜潛入宮中打開雍正靈柩,一刀剁下雍正的腦袋,提了就走。第二天,皇宮內大亂,又不便對外張揚,只得給雍正鑄了個金頭來掩人耳 目。葬於泰陵的雍正到底有沒有腦袋還是個謎,要等將來打開泰陵地宮時方可揭開謎底。

  法輪殿取法輪常轉永世不滅之意,原是親王府的內寢殿。殿堂高大,黃瓦玉階,殿頂上建有五座暗樓,樓上各建一座鎦金銅喇嘛寶塔,具有以漢族傳統加西藏宗 教式裝飾的獨特風格,陽光從暗樓的天窗透進來,照得殿中佛像閃閃發光,有一種自發佛光之感。殿中供奉一尊宗喀巴銅像,像身遍貼足金葉片。像後的紫檀木雕五 百羅漢山是雍和宮三絕之一,山上群峰疊立,石梯盤旋,古柏參天,亭閣錯落,洞穴深邃,寶塔矗立,恍如仙境。遍布山中的五百羅漢用金、銀、銅、鐵、錫五種金 屬制成,或立或坐,或走或動,形態生動、神采奕然。山前有一魚龍變化盆,相傳是乾隆降生後用的洗三盆。

  萬佛閣原是一座觀音殿。一七五○年乾隆發兵平定了西藏郡王朱爾默特的叛亂,把西藏軍政大權交給七世達賴。達賴為了報恩,聽說乾隆想在雍和宮後院造一座 高樓,但苦於找不到巨大的佛像,便將尼泊爾國王從印度運回的一棵直徑三米的白檀買來,送給乾隆。閣中的大佛即用這整根檀木雕成,連基座八米共有廿六米高。 佛像造成後,拆去了原有的觀音殿,先矗起大佛,然後在佛像外建成萬佛閣,故北京流傳有「先有佛像,後有宮殿」的俗諺,後訛傳為「先有大佛,後有雍和宮」。 大佛也是雍和宮三絕之一。佛像方臉濃眉,凸目巨口,胸前手臂上搭一條長幾十米的黃綢哈達,全身貼滿金箔,頭戴嵌寶金冠。佛像頭部在閣的第三層,胸部在第二 層,人們可沿著閣中的樓梯和環廊從各個角度觀瞻大佛。佛像旁樹有兩株四米高的海藻化石,石上布滿細長孔,好似兩根巨大的鳳眼香,閣兩側建有延綏閣和永康 閣,兩座飛虹似的天橋從空中將三閣連在一起,形成一座造型新奇的筆架形大建築。

  永康閣內建有八角塔形的轉輪藏,上供八尊長壽佛座像。旋轉機關,轉輪藏就像走馬燈似的旋轉起來,佛教認為法輪轉動好似釋迦牟尼說法講經,能免去眾生的 罪孽。延綏閣內設有木刻蓮花台,轉動摳紐,蓮花綻開,花蕊中即現出一尊合掌端坐的釋迦牟尼佛像。閣後的照佛樓供有一尊銅胎旃檀佛,佛後的圍屏式火焰背光好 似一盆燒紅的木炭。佛龕用楠木雕成,上有金龍九十七條,有的騰雲翹首,有的中流擊水,有的搖身起舞,中間是二龍戲珠,雕刻精巧絕倫,巧奪天工,也是雍和宮 三絕之一。

  民間傳說雍正當太子時曾在府內築有一條地下通道與府外的觀音寺相通,寺內隱藏著他結交的一些江湖武師和高僧。據說,康熙臨死前,曾留有遺囑要「傳位十 四子」,雍正是四子,他利用結交的江湖秘密勢力,派人潛入宮內偷出康熙遺囑,改「十」為「于」,變遺囑為「傳位于四子」,篡得帝位。乾隆改建雍和宮時生怕 其父的密事暴露於世,乃了令填平了這條通道。這種說法雖無實証,但康熙因有三十五個兒子,兄弟間激烈爭奪皇位之事倒是有史可証的。據史載,庫熙死後,雍正 是內靠舅舅隆科多(一等侍衛、理藩院尚書、步軍統領)的威勢,外恃心腹年羹堯(定西將軍、川陜總督)的兵力繼承帝位的,他繼位後有鑒於兄弟爭奪皇位的教 訓,創立秘密立儲的辦法,事先秘密寫好皇儲名字裝在小匣內,放在乾清宮正屋內掛的「正大光明」匾後。皇帝、駕崩後,由大臣們打開匣子,宣布指宗的繼位入。 乾隆、嘉慶、道光和咸豐四個清帝部是這樣被立儲的。

  雍和宮是清帝舍宅為寺的家廟,也是我國內地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這座皇宮式的喇嘛廟自一九一五年對外開放以來,每天前往觀瞻的游客絡繹不絕,已成為人們禮佛和游覽的勝地。
 
 
蘇州佛教音樂述略
<<郁永龍>>
  國佛教音樂源於印度,後又融入中國傳統民樂和地方文化,在唐宋時期曾輝煌一時。中國古代僧人,有詩僧、畫僧,也有樂僧。六朝僧人多才多藝,兼擅音樂。其時江南法曲成套,唱導成風主要是樂僧的貢獻。

  筆者在這裏借《香港佛教》一角,向您介紹蘇州的佛教音樂。蘇州是聞名的文化古城,自古就是文人薈萃之地。蘇州佛教音樂的形成同中國長期封建社會中的農民的產生和生活及吳地之遺俗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一、 蘇州佛教音樂流傳與發展

  蘇州佛教音樂歷史悠久。公元二三八年前後來蘇州傳播佛教的僧人支謙與制「魚山唄」的曹植一起翻譯《太子瑞應本起經》,「魚山唄」初步克服了「梵音重 復,漢語單奇」之矛盾,使從西域、天竺傳來的「梵音」開始適用於漢語詠唱。支謙到達吳地後又制成「連句梵唄」在江南一帶流傳。其時還有康居國僧人康僧會, 在建康傳授「清靡哀亮,一代模式」的「泥垣梵唄」也在江南一帶流傳。東晉時,曾居虎丘山的月支國僧人支曇籥又作「六言梵唄」,也在這一帶流傳。如果說,三 國、兩晉時期是佛教音樂中國化的初創階段,那麼,江南吳地可稱其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由於歷代帝王的倡導,唐代佛教進入鼎盛時期。佛教活動走向民間,佛樂也形成大眾化、通俗化的趨勢,在蘇州出現了「士女觀聽,擲錢如雨,聽者填闉寺舍」 的盛況。在唐宋明清時,佛教的「唱導」由佛經偈頌擴充為佛經故事,加入民間傳說,在吳地演變成「絲弦宣卷」,常由僧、道在辦喪事、做壽、盂蘭盆會上演唱。 在法事活動中,演奏更成為部分憎人專職;而原從西域傳來的胡琴、琵琶等唱導專用樂器,反而普及成為供「昆曲」、「評彈」等江南戲文伴奏所用的民間樂器。於 其間也可見佛教音樂與江南民樂之相互影響。

  蘇州佛教音樂的梵唄唱腔在江南一帶頗為著名,曲調平緩,腔多字少,氣氛莊嚴肅穆,「遠、虛、淡、靜」,其有濃厚的佛教清靜專注的色彩。其唱腔是流行於 江浙一帶的「普通腔」,唱誦時用磬、大小木魚、中鼓、扁鼓、鐘、鉿、鐺、引磬等打擊法器伴奏。歷史上蘇州寺廟的佛事也曾使用絲竹樂器,管、笛、笙、三弦、 二胡等,但到近代已漸漸廢去,並已形成慣例。據靈岩山寺方丈明學法師介紹,該寺只在清末民初衰落時因部分僧入為謀生需要,曾使用過絲竹樂器,三十年代建成 十方凈土道場後已停止。


二、 蘇州佛教音樂的特色

  蘇州靈岩山寺的法事音樂、蘇州市區的赴應吹打樂和寒山寺佛鐘音樂,都屬中國音樂寶庫中的珍品。

  1、靈岩山寺的「凈士宗」法事音樂。凈土宗法事音樂,源於唐代,流傳久遠。凈士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在靈岩山時根據十方叢林的要求,不僅制定了整套規約章 程,並在念誦儀規方面按凈土宗旨念進行了詳盡的校訂和闡發,予以規範化,編撰審定了《靈岩山寺念誦儀規》,這對保存和傳播凈土宗佛曲作出了貢獻。該儀規載 有用樂器伴奏的贊、偈與佛曲、梵唄廿六首。所用樂器有大鐘、吊鐘、大鼓、小扁鼓、大磬、引磬、鎦子、雲鑼、鈴子、中拔、雲板、大木魚、小木魚。朝課、暮課 各一個半小時,均在大雄寶殿進行,全體僧人(包括學僧)參加。日課在念佛堂進行,部分僧入輪流參加。在功課誦念時有行止細則數十條,總的要求「唯佛是念, 唯凈土是求」,摒除一切雜念。這種虔誠的追求正是靈岩山寺佛樂的基本特色。如在《規制.精進七儀規》規定:「大眾行持以犍椎為依止……鈴、魚等之輕重快慢 皆須合乎中道,不得草率從事。替換接敲亦須合韻,不得參差,必須遴選嫻熟者任之」。「念佛之時必須都攝六根,聲心相依,凈念相繼」,「行則安詳徐步,俾便 綿密用心,坐則正身跏跌,方能氣舒神暢」。又云:「念佛聲必須和柔哀雅,不可高聲傷氣,不可逼氣動火,不可默努傷血,不可輕鬆養識,不耳沉靜墮昏,尤須六 字明朗,不得夾雜四字及油腔滑調」。在念佛堂中張貼的《念佛心得》還要求:「聲和韻穩,字正音圓,懇切綿密,沉著安閑,聲合乎心,心應乎聲,心聲相依,妄 念自清」。

  靈岩山寺的誦念儀規以其規範及特色,為海內外僧眾所接受和推廣,其影響遍及滬、浙、皖以及香港、台灣、東南亞各地寺院。靈岩山寺的佛曲、經文、儀規, 解放後通過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開設的梵唄等課程傳授給青年比丘僧。如今,蘇州寺廟法事活動中樂器演奏,全由年輕僧侶承擔。

  2、蘇州市區赴應吹打樂。蘇州還有一種散居在民間的在家和尚,也稱「赴應」和尚。赴應和尚音樂在抗日戰爭前較為活躍。抗日戰爭爆發後,受到較大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活動漸止。一九五六年,蘇州市文化局曾派人協助僧人恢復演奏活動,於東花橋巷大智寺內成立蘇州市佛教音樂研究組,每周星期日下午活 動一次,復習吹打樂。後由於一些僧人相繼轉業而停頓。赴應所用樂器有笛、笙、三弦、二胡、板胡、提琴、秦琴、大小嗩吶、琵五、雙清、銅鼓、單皮鼓、大鑼、 喜鑼、小月鑼、鈸、星、木魚、雲鑼等,與道教音樂大體相同。赴應吹打樂曲調動聽,氣氛莊嚴,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3、寒山寺佛鐘音樂。寒山寺鐘聲音樂及儀規經過長期演變,形成一種與贊、偈、咒緊密結合的,獨特的唱念擊鐘儀式。擊鐘儀規如下:「晨則先緊後緩,暮則 先緩後緊,共鳴鐘一百零八響,表數百八結業也。」晨鳴鐘偈云:「聞鐘聲,煩惱輕,智慧大,菩提增,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唵,伽羅帝耶娑婆 訶」。再誦《破地獄》真言三遍,輕擊鐘三記。暮鳴鐘偈云:「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靜証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再誦《破地獄》三遍, 「乃揚聲而鳴,或稱諸佛聖號,或誦大成經名,或念偈咒,一稱一鳴,鳴法多端,總要專精一心,令諸有情聞離苦,咸得解脫」。由於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夜泊》之 詩遠揚,特別在日本影響廣泛。每逢元旦前夕,必有專程來寒山寺參加聽鐘聲的活動。據說在新年到來之際,能聽到鐘聲者可以消災祛病,吉祥如意。

  蘇州佛教音樂經過歷代僧人的創造、提煉,使宗教音樂獨樹一幟,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願蘇州佛教音樂這朵藝術之花更加芬芳。
 
 
寧波巿佛教居士林簡介
<<蓮 華>>
千年古蹟逢盛世,月湖瑰寶放異彩

  波佛教居士林座落在月湖柳汀洲上,前臨柳汀街,右毗賀秘監祠(唐賀知章 故居),後瀕月湖,在湖西風景區中而鬧中取靜。長期以來,這座古蹟與關帝殿、賀秘監祠一起,形成「月湖十景之一——柳汀洲。該林風景幽雅,瑞氣靄林,林地 面積一千七百餘平方。林內諸殿莊嚴巍峨,雕樑畫棟,古色古香。殿宇重樓,莊嚴清靜。碧波輕蕩的「放生池」及飛檐玲瓏的魚樂亭,構成人喜人愛的怡人景觀。

  寧波市佛教居士林始建於公元一二八四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

  一九五六年,居士林與城區佛寺同毀。至此,居士四散,香火中斷。文革期間,破壞更為嚴重。此後,居士林一直被市環衛處無償佔用。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宗教房產政策得到落實,一九八九年,在寧波市人民政府、中共寧波市委統戰部、市民族宗教事務處、市佛教協會及廣大信眾的熱情關 懷和大力支持下,陸續收回了原居士林全部房屋。同年四月,經市政府和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了「寧波居士林籌建組」經徐文芳居士率領眾居士歷經艱苦創業,各項 籌建工作順利開展。十年來,已徹底改變了往昔殿宇房舍面目全非的狀況。

  如今,韋馱殿、大雄寶殿、三聖殿,三座殿宇及兩邊廂房,經過精心設計、裝潢,已煥然一新,洋溢著典雅、華貴、莊嚴、肅穆之氛圍。廂房左邊的為地藏殿、 法物流通處。右邊辟佛經閱覽室、接待室。每個房舍,都布置得窗明潔凈。幽雅大方。居士林十餘年來籌建大業基本圓滿,並取得眾所觸目的成就,這一切,都離不 開黨的宗教政策的切實貫徹和落實,離不開市統戰部、宗教局、佛協主管領導及各級有關部門領導對居士林各項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殷切關懷,也是全體居士在徐文芳 居士的率領下,團結一致、同心同德,進一步發揚「愛國愛教、利樂有情」的優良傳統,為保護和恢復歷史古蹟,為社會大眾的公益事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 化、帶動和凈化社會,為港城文明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歷史將記住他們,功不唐捐。

  江南園林,浙東水鄉,歷史文化,是月湖景區的「內涵」任何歷史古蹟都是跟佛教文化分不開的,離開了歷史的宗教文化,在景區中就失去了「內涵」,失去了「靈魂」,就將黯然無光。

  如今,這個座落在月湖柳汀洲之上的寧波佛教居士林,現被光榮地評為寧波市重點宗教活動開放場所,寧波市五好宗教活動場所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居士林四 千餘名居士為社會兩個文明建設盡職盡心,作出了應有的努力和貢獻。她在漾漾碧波、萋萋芳草、亭閣小橋的月湖景區中,猶如一顆歷史的燦爛明珠,成為月湖景區 文化的亮點。


為保護和發展佛教古蹟,徐文芳林長嘔心瀝血、白手起家,竭盡了全力。

  徐文芳林長率領幾百名居士,為早日修復居士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她力排各種障礙,日夜奔波,四處求助。居士林白手起家,陸續收回了被佔房屋。在修繕中,徐文芳與籌建組同仁們親自設計、裝璜,抱著「少花錢,辦大事」的原則,在建林中,處處精打細算,勤儉節約。

  居士們自帶飯包,不向居士林要一分報酬。罄己所有,捐錢捐物,為籌建居士林增磚添瓦。有的居士離家七八哩,風雨無阻,按時到居士林護林值班。在徐文芳 率領眾居士經過十餘年艱辛的創業,這座月湖景區的佛教歷史古蹟已修繕一新,各殿宇佛音裊繞、鐘磐鼓鳴。居士林全年在門口免費施茶,供應過往行人;居士林免 費為群眾施珍送藥,解除他們的病苦;居士林從不收門票而歡迎八方人士前來禮佛、參訪。就這樣,在一千七百餘平方米的居士林裏,徐文芳林長帶領大家開發智 慧,利樂有情,將全身的愛,全部奉獻給了社會。她以自己樸實的心願,祟高的德行,身體力行,感動、教化他人。正如她自己所講:「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 得離苦。為社會大眾發慈善心,是我最大的心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居士林有一整套健全的規章制度,人人各司其職,每入的身心得到了淨化。

  寧波佛教居士林是全市佛教信眾共同學習教理,開發智慧、凈化身心、利樂有情的愛國宗教活動場所。十餘年來,徐文芳林長以黨的宗教政策為指導,以國家法 律,法規為准繩,團結和引導廣大信眾投入到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居士林擁有志願者四千六百人,這些志願者每人都入冊登記。其中,四五十歲中年人有千餘 人,更多的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都凝聚在以徐文芳居士為首的居士林周圍。大家出於對佛陀的堅定信仰,熱愛黨和社會主義,為國家昌盛繁榮,為社會安定,人 民幸福,為發揚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為重建居士林這個重點文物古蹟,各自作出了默默無私的奉獻。

  為確保寧波市這個重點宗教活動場所的正常運轉,確保這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林內建立了一整套健全的規章制度:

  居士,林友辦公室工作人員有守則;青年學佛組有章程;醫務室有公約;工作聯系組有制度。此外,法物流通處做到每月一次盤存清點,按月向財會組送報表。 做到帳物相符,賬表相符;生活後勤組全方配合各部門採購所需物品;財務保管組及時匯編財務月報,按月送市佛教協會,按月核實,隨時接受群眾監督;法務組嚴 格規範林內制度,嚴禁林內搞封建迷信活動;消防治安組則以防為主,以消為輔,消防結合,消除隱患,日夜有專人值班,確保全林安全。居士林為培養人才而建立 的「青年學佛組」,制定了十一項規章制度。居士林舉行佛法講座,定期召開居士學習大會,不斷提高大眾的整體素質。整個居士林猶如一架大機器,日夜地運轉。 人人各司其職,有條不紊,數年如一日。大家以「六和」精神,開展各項工作。彼此團結友愛,和睦相處,既提高了自身素質,每人的身心又得到了凈化。


慈悲濟世,饒益眾生,造福社會,愛灑人間

  作為全國兩個文明建設楷模的寧波居士林,不是天天只念佛弘法,而是天天起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一九九四年,居士林成立以「愛老扶幼,助學濟困」為宗旨的「慈善基金會」。竭盡全力投人到「扶貧救災,助學結對」等一系列社會公益事業,受到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慈善基金會成立以來,居士林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動廣大居士信眾全力以赴向市內外貧困戶,特困戶,殘疾人,孤兒及各地受災大眾相繼開展「送溫暖,獻愛 心」公益活動達五百多次,同時又投入幫助餘姚地區及貴州貧困山區失學兒童的助學結對的「希望工程」居士林基金會本著「專款專用」救人於急難之時的原則,已 相繼走防慰問了五百餘戶困難戶。其中,先後為失去雙親的孤兒毛捷支付醫藥費及助學費,為希望上程助學結對捐款;積極拯救雲南麗江遭七級地震災區人們;一九 九七年,居士林經過十二天的共同努力,向貴州麻山地區侗言族,壯族等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捐獻物品和救災;一九九八年上半年,居士林又發動二千多名居士向河北 唐縣及貴州缺衣少食的貧困山區投入了捐助行動;並向遭受十號強台風嚴重影響的寧海、象山、三門、石浦等災區及遭受特大水災的湖北省災區人民發動裝運捐災物 品達十八卡車之多。居士林的廣大居士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又相繼為本市呼童街、十字井巷,小沙泥街,後田牆和獅君街計百餘戶遭受火災戶伸出溫暖雙手, 捐贈生活開支費和大米,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在開展慈善工作中,居士林又為江西廿四歲男民工,不幸從三樓摔下,腰斷住院缺少手術費而積極捐助。

  有一位讀中專的十九歲青年,患左膝膿性骨炎,他父親病亡,母親無力承受此困境;急切向居士林求援,居士林通過了解和慰問,給予補助醫藥費以解燃眉之 急;岱山一位年輕比丘尼不幸患白血病,福建周寧縣掙土寺一位法師患重病不能起床,兩寺同仁來信向居上林求助,居土林立即郵寄醫藥費以示關懷之情;奉化中學 代課教帥王立新患嚴重尿毒症,腎臟移植缺少醫藥費,家裏已變賣一空,負債累累。雙親上門求告,對此,居士林發動居士們又為她家捐助大額醫藥費使其度過難 關,及時拯救了一條重危的生命。六年來,居士林還為溫州泰順縣十一名受重傷的婦女兒童盡力集資捐款;花巨款救助異教徒的孩子、失業青年馮璽華動手術冶頑 症,為挽救其生命而不遺餘力;為沙帽巷等五處受火災的五十九戶受災戶解決燃眉之急;為北侖共向村建橋造亭而添磚加瓦;居士林每年堅持送溫暖到市勞教所,去 望春監獄向服刑人員舉行「幫教座談會」,並用卡車裝運大量的學習、生活用品以示關懷,啟迪和開發十四名由於一念之差而墮落的服刑人員的良知。「幫教座談 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服刑人員含著淚水深表懺悔,決心抓緊改造,改過自新,深切感謝居士林挽救他們的一份良苦用心,表示一定要「穿上新襪走新路,毛巾 洗臉更洗心。」居士林還向監獄干警贈錦旗,向寧波市恩美兒童福利院、孤兒院和低智商少年的達敏學校等單位進行慰問;又相繼參加了寧波市廣播電台和電視台十 八頻道發起的「一家幫十家,共度歡樂年」的慈善活動及「寧波市職工救急濟難基金會」慰問活動。

  居士林全體成員自己節衣縮食,以身作則。廣行布施幫助市槐樹路小學的兒童捐贈書學費,使其重返校園;徐文芳居士和同仁們為了挽救一個患脊椎閉塞症急需手術的年輕生命,她拿起話筒發動大家捐錢。整整七天,她喊啞了嗓子,終於又喊來了一個年輕人生命的希望。

  一九九八年,長江發洪水,居士林志願者四處奔波發動募捐,許多人紛紛送來衣服,有的用三輪車推來,有的讓兒子用自行車馱來……。九天下來,小小居士林 竟捐助了八萬多件衣服兩千多條被子及數萬元現金。區民政局局長親自帶了八輛大卡車來裝貨。一包包運往災區的棉被衣物堆滿了居士林整個大殿,徐文芳和她的老 年義工們汗流浹背地忙著搬運。

  白雲皓月銘善心,綠水青山知有君。十餘年來,居士林的廣大信眾為淨化人們的身心,為社會創造安定的環境,向社會奉獻出了一片又一片的真情。居士林廣大信眾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並光榮地被評為寧波市救災先進單位。


積極包容萬物,正確對待人生,發揮人性美德 達到「無我」境界

  身為市政協委員、市佛協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的徐文芳居士,是寧波居士林的林長。她如今仍住在因道路拆遷而被劈卻一半的舊房子裏。十幾年來,徐文芳做了 數不清的善事,而她自己卻付出了很多,很多……。她竭盡全力組織助念團為去世的老居士助念往生,卻無暇趕上兒了的婚宴;工齡比她短的教師都搬進了嶄新的樓 房,而如今她每晚仍睡破屋裏;她經常組織廣大居士舉行弘法講座和進行誦經法會,全面學習宗教文件,以自己的「愛心」和「善心」去感化、帶動和凈化社會。 「犧牲自己的一切,作出愛的奉獻。」這是徐文芳人生落腳的經緯點。

  一九六七年,徐文芳從上海師大中文系本科畢業,先後從教於寧波師範學院、寧波第九中學。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同事的妻子,身患絕症卻沒有一個親人照顧。非親非故的徐文芳來到她身邊照料……。病人臨終時,口中喊著徐老師,眼角流出了兩滴清淚。

  自此,徐文芳選擇了另一種人生。徐文芳意識到要做善事,必須要發動更多的人從事慈善事業,必須有個合法的身份。她選中了居士林。

  一九九九年,在市領導,市委統戰部,市政府民族宗教事務處,市佛協等支持下,徐文芳以教師特有的誠心和責任心,更以慈母的博大深綿的愛心,支撐起居士林慈善工作的構架。她不功利任勞任怨地工作,每天的工作量遠遠超越了教師。她長年沒有休息天,也沒有一分錢的報酬。

  徐文芳上大學時就研習過佛教教義。她悟到佛教應該人間化,應與大眾的生活相結合。所以她利樂有情,弘法利生,愛一行,專一行。在她剛滿五十歲那年,她 就決定提早五年退休。這一退休,意味著她每月少拿九百元的工資。僅這五年,她少說也得損失五萬元。有人勸她:現在教師地位越來越高,待遇越來越好,你就不 能再待五年嗎?但徐文芳說:「錢是身外之物,我是為了全身心投入社會的慈善事業才作出這樣的抉擇。」

  徐文芳的家就在居士林附近。家裏用的柜子玻璃是破的,拿一張紅紙糊住。一問方知是別人換下來扔掉的舊家具。桌子是白坯的,中間的裂縫塞得進一根手指,電線像蛇似的在墻上蜿蜒著……

  凡去過她家的人都被感動了,徐文芳將自己每個月僅八百元退休工資的大部分也都投進了居士林捐款箱。


寧波佛教居士林再次發心建造「佛教孤兒院」

  居士林在完成建造老人「安養院」的基礎上,欲將再次發心籌建一所「孤兒院」,讓失依無靠的孤兒能得到關愛和撫養,敬盼社會各界熱心此一善舉的大德居士及海內外「寧波幫」同仁,發菩提心共襄善舉,敬請諸位大德熱忱樂助,為共同成就這一偉業而奉獻一份誠摯愛心。
 
 
香港佛教聯合會與寶蓮禪寺合辦
八關齋戒
千年古蹟逢盛世,月湖瑰寶放異彩

  波佛教居士林座落在月湖柳汀洲上,前臨柳汀街,右毗賀秘監祠(唐賀知章 故居),後瀕月湖,在湖西風景區中而鬧中取靜。長期以來,這座古蹟與關帝殿、賀秘監祠一起,形成「月湖十景之一——柳汀洲。該林風景幽雅,瑞氣靄林,林地 面積一千七百餘平方。林內諸殿莊嚴巍峨,雕樑畫棟,古色古香。殿宇重樓,莊嚴清靜。碧波輕蕩的「放生池」及飛檐玲瓏的魚樂亭,構成人喜人愛的怡人景觀。

  寧波市佛教居士林始建於公元一二八四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

  一九五六年,居士林與城區佛寺同毀。至此,居士四散,香火中斷。文革期間,破壞更為嚴重。此後,居士林一直被市環衛處無償佔用。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宗教房產政策得到落實,一九八九年,在寧波市人民政府、中共寧波市委統戰部、市民族宗教事務處、市佛教協會及廣大信眾的熱情關 懷和大力支持下,陸續收回了原居士林全部房屋。同年四月,經市政府和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了「寧波居士林籌建組」經徐文芳居士率領眾居士歷經艱苦創業,各項 籌建工作順利開展。十年來,已徹底改變了往昔殿宇房舍面目全非的狀況。

  如今,韋馱殿、大雄寶殿、三聖殿,三座殿宇及兩邊廂房,經過精心設計、裝潢,已煥然一新,洋溢著典雅、華貴、莊嚴、肅穆之氛圍。廂房左邊的為地藏殿、 法物流通處。右邊辟佛經閱覽室、接待室。每個房舍,都布置得窗明潔凈。幽雅大方。居士林十餘年來籌建大業基本圓滿,並取得眾所觸目的成就,這一切,都離不 開黨的宗教政策的切實貫徹和落實,離不開市統戰部、宗教局、佛協主管領導及各級有關部門領導對居士林各項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殷切關懷,也是全體居士在徐文芳 居士的率領下,團結一致、同心同德,進一步發揚「愛國愛教、利樂有情」的優良傳統,為保護和恢復歷史古蹟,為社會大眾的公益事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 化、帶動和凈化社會,為港城文明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歷史將記住他們,功不唐捐。

  江南園林,浙東水鄉,歷史文化,是月湖景區的「內涵」任何歷史古蹟都是跟佛教文化分不開的,離開了歷史的宗教文化,在景區中就失去了「內涵」,失去了「靈魂」,就將黯然無光。

  如今,這個座落在月湖柳汀洲之上的寧波佛教居士林,現被光榮地評為寧波市重點宗教活動開放場所,寧波市五好宗教活動場所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居士林四 千餘名居士為社會兩個文明建設盡職盡心,作出了應有的努力和貢獻。她在漾漾碧波、萋萋芳草、亭閣小橋的月湖景區中,猶如一顆歷史的燦爛明珠,成為月湖景區 文化的亮點。


為保護和發展佛教古蹟,徐文芳林長嘔心瀝血、白手起家,竭盡了全力。

  徐文芳林長率領幾百名居士,為早日修復居士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她力排各種障礙,日夜奔波,四處求助。居士林白手起家,陸續收回了被佔房屋。在修繕中,徐文芳與籌建組同仁們親自設計、裝璜,抱著「少花錢,辦大事」的原則,在建林中,處處精打細算,勤儉節約。

  居士們自帶飯包,不向居士林要一分報酬。罄己所有,捐錢捐物,為籌建居士林增磚添瓦。有的居士離家七八哩,風雨無阻,按時到居士林護林值班。在徐文芳 率領眾居士經過十餘年艱辛的創業,這座月湖景區的佛教歷史古蹟已修繕一新,各殿宇佛音裊繞、鐘磐鼓鳴。居士林全年在門口免費施茶,供應過往行人;居士林免 費為群眾施珍送藥,解除他們的病苦;居士林從不收門票而歡迎八方人士前來禮佛、參訪。就這樣,在一千七百餘平方米的居士林裏,徐文芳林長帶領大家開發智 慧,利樂有情,將全身的愛,全部奉獻給了社會。她以自己樸實的心願,祟高的德行,身體力行,感動、教化他人。正如她自己所講:「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 得離苦。為社會大眾發慈善心,是我最大的心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居士林有一整套健全的規章制度,人人各司其職,每入的身心得到了淨化。

  寧波佛教居士林是全市佛教信眾共同學習教理,開發智慧、凈化身心、利樂有情的愛國宗教活動場所。十餘年來,徐文芳林長以黨的宗教政策為指導,以國家法 律,法規為准繩,團結和引導廣大信眾投入到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居士林擁有志願者四千六百人,這些志願者每人都入冊登記。其中,四五十歲中年人有千餘 人,更多的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都凝聚在以徐文芳居士為首的居士林周圍。大家出於對佛陀的堅定信仰,熱愛黨和社會主義,為國家昌盛繁榮,為社會安定,人 民幸福,為發揚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為重建居士林這個重點文物古蹟,各自作出了默默無私的奉獻。

  為確保寧波市這個重點宗教活動場所的正常運轉,確保這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林內建立了一整套健全的規章制度:

  居士,林友辦公室工作人員有守則;青年學佛組有章程;醫務室有公約;工作聯系組有制度。此外,法物流通處做到每月一次盤存清點,按月向財會組送報表。 做到帳物相符,賬表相符;生活後勤組全方配合各部門採購所需物品;財務保管組及時匯編財務月報,按月送市佛教協會,按月核實,隨時接受群眾監督;法務組嚴 格規範林內制度,嚴禁林內搞封建迷信活動;消防治安組則以防為主,以消為輔,消防結合,消除隱患,日夜有專人值班,確保全林安全。居士林為培養人才而建立 的「青年學佛組」,制定了十一項規章制度。居士林舉行佛法講座,定期召開居士學習大會,不斷提高大眾的整體素質。整個居士林猶如一架大機器,日夜地運轉。 人人各司其職,有條不紊,數年如一日。大家以「六和」精神,開展各項工作。彼此團結友愛,和睦相處,既提高了自身素質,每人的身心又得到了凈化。


慈悲濟世,饒益眾生,造福社會,愛灑人間

  作為全國兩個文明建設楷模的寧波居士林,不是天天只念佛弘法,而是天天起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一九九四年,居士林成立以「愛老扶幼,助學濟困」為宗旨的「慈善基金會」。竭盡全力投人到「扶貧救災,助學結對」等一系列社會公益事業,受到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慈善基金會成立以來,居士林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動廣大居士信眾全力以赴向市內外貧困戶,特困戶,殘疾人,孤兒及各地受災大眾相繼開展「送溫暖,獻愛 心」公益活動達五百多次,同時又投入幫助餘姚地區及貴州貧困山區失學兒童的助學結對的「希望工程」居士林基金會本著「專款專用」救人於急難之時的原則,已 相繼走防慰問了五百餘戶困難戶。其中,先後為失去雙親的孤兒毛捷支付醫藥費及助學費,為希望上程助學結對捐款;積極拯救雲南麗江遭七級地震災區人們;一九 九七年,居士林經過十二天的共同努力,向貴州麻山地區侗言族,壯族等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捐獻物品和救災;一九九八年上半年,居士林又發動二千多名居士向河北 唐縣及貴州缺衣少食的貧困山區投入了捐助行動;並向遭受十號強台風嚴重影響的寧海、象山、三門、石浦等災區及遭受特大水災的湖北省災區人民發動裝運捐災物 品達十八卡車之多。居士林的廣大居士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又相繼為本市呼童街、十字井巷,小沙泥街,後田牆和獅君街計百餘戶遭受火災戶伸出溫暖雙手, 捐贈生活開支費和大米,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在開展慈善工作中,居士林又為江西廿四歲男民工,不幸從三樓摔下,腰斷住院缺少手術費而積極捐助。

  有一位讀中專的十九歲青年,患左膝膿性骨炎,他父親病亡,母親無力承受此困境;急切向居士林求援,居士林通過了解和慰問,給予補助醫藥費以解燃眉之 急;岱山一位年輕比丘尼不幸患白血病,福建周寧縣掙土寺一位法師患重病不能起床,兩寺同仁來信向居上林求助,居土林立即郵寄醫藥費以示關懷之情;奉化中學 代課教帥王立新患嚴重尿毒症,腎臟移植缺少醫藥費,家裏已變賣一空,負債累累。雙親上門求告,對此,居士林發動居士們又為她家捐助大額醫藥費使其度過難 關,及時拯救了一條重危的生命。六年來,居士林還為溫州泰順縣十一名受重傷的婦女兒童盡力集資捐款;花巨款救助異教徒的孩子、失業青年馮璽華動手術冶頑 症,為挽救其生命而不遺餘力;為沙帽巷等五處受火災的五十九戶受災戶解決燃眉之急;為北侖共向村建橋造亭而添磚加瓦;居士林每年堅持送溫暖到市勞教所,去 望春監獄向服刑人員舉行「幫教座談會」,並用卡車裝運大量的學習、生活用品以示關懷,啟迪和開發十四名由於一念之差而墮落的服刑人員的良知。「幫教座談 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服刑人員含著淚水深表懺悔,決心抓緊改造,改過自新,深切感謝居士林挽救他們的一份良苦用心,表示一定要「穿上新襪走新路,毛巾 洗臉更洗心。」居士林還向監獄干警贈錦旗,向寧波市恩美兒童福利院、孤兒院和低智商少年的達敏學校等單位進行慰問;又相繼參加了寧波市廣播電台和電視台十 八頻道發起的「一家幫十家,共度歡樂年」的慈善活動及「寧波市職工救急濟難基金會」慰問活動。

  居士林全體成員自己節衣縮食,以身作則。廣行布施幫助市槐樹路小學的兒童捐贈書學費,使其重返校園;徐文芳居士和同仁們為了挽救一個患脊椎閉塞症急需手術的年輕生命,她拿起話筒發動大家捐錢。整整七天,她喊啞了嗓子,終於又喊來了一個年輕人生命的希望。

  一九九八年,長江發洪水,居士林志願者四處奔波發動募捐,許多人紛紛送來衣服,有的用三輪車推來,有的讓兒子用自行車馱來……。九天下來,小小居士林 竟捐助了八萬多件衣服兩千多條被子及數萬元現金。區民政局局長親自帶了八輛大卡車來裝貨。一包包運往災區的棉被衣物堆滿了居士林整個大殿,徐文芳和她的老 年義工們汗流浹背地忙著搬運。

  白雲皓月銘善心,綠水青山知有君。十餘年來,居士林的廣大信眾為淨化人們的身心,為社會創造安定的環境,向社會奉獻出了一片又一片的真情。居士林廣大信眾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並光榮地被評為寧波市救災先進單位。


積極包容萬物,正確對待人生,發揮人性美德 達到「無我」境界

  身為市政協委員、市佛協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的徐文芳居士,是寧波居士林的林長。她如今仍住在因道路拆遷而被劈卻一半的舊房子裏。十幾年來,徐文芳做了 數不清的善事,而她自己卻付出了很多,很多……。她竭盡全力組織助念團為去世的老居士助念往生,卻無暇趕上兒了的婚宴;工齡比她短的教師都搬進了嶄新的樓 房,而如今她每晚仍睡破屋裏;她經常組織廣大居士舉行弘法講座和進行誦經法會,全面學習宗教文件,以自己的「愛心」和「善心」去感化、帶動和凈化社會。 「犧牲自己的一切,作出愛的奉獻。」這是徐文芳人生落腳的經緯點。

  一九六七年,徐文芳從上海師大中文系本科畢業,先後從教於寧波師範學院、寧波第九中學。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同事的妻子,身患絕症卻沒有一個親人照顧。非親非故的徐文芳來到她身邊照料……。病人臨終時,口中喊著徐老師,眼角流出了兩滴清淚。

  自此,徐文芳選擇了另一種人生。徐文芳意識到要做善事,必須要發動更多的人從事慈善事業,必須有個合法的身份。她選中了居士林。

  一九九九年,在市領導,市委統戰部,市政府民族宗教事務處,市佛協等支持下,徐文芳以教師特有的誠心和責任心,更以慈母的博大深綿的愛心,支撐起居士林慈善工作的構架。她不功利任勞任怨地工作,每天的工作量遠遠超越了教師。她長年沒有休息天,也沒有一分錢的報酬。

  徐文芳上大學時就研習過佛教教義。她悟到佛教應該人間化,應與大眾的生活相結合。所以她利樂有情,弘法利生,愛一行,專一行。在她剛滿五十歲那年,她 就決定提早五年退休。這一退休,意味著她每月少拿九百元的工資。僅這五年,她少說也得損失五萬元。有人勸她:現在教師地位越來越高,待遇越來越好,你就不 能再待五年嗎?但徐文芳說:「錢是身外之物,我是為了全身心投入社會的慈善事業才作出這樣的抉擇。」

  徐文芳的家就在居士林附近。家裏用的柜子玻璃是破的,拿一張紅紙糊住。一問方知是別人換下來扔掉的舊家具。桌子是白坯的,中間的裂縫塞得進一根手指,電線像蛇似的在墻上蜿蜒著……

  凡去過她家的人都被感動了,徐文芳將自己每個月僅八百元退休工資的大部分也都投進了居士林捐款箱。


寧波佛教居士林再次發心建造「佛教孤兒院」

  居士林在完成建造老人「安養院」的基礎上,欲將再次發心籌建一所「孤兒院」,讓失依無靠的孤兒能得到關愛和撫養,敬盼社會各界熱心此一善舉的大德居士及海內外「寧波幫」同仁,發菩提心共襄善舉,敬請諸位大德熱忱樂助,為共同成就這一偉業而奉獻一份誠摯愛心。
 
 
寶蓮禪寺投資山西不求回報
<<丁展媚>>
  蓮禪寺扶貧助學考察團赴山西考察之行,緣起於團長紹根法師去年到訪陜西考察捐建校舍, 目睹當地部份學校建於洞內,環境惡劣,破爛陰暗。後來從地圖上發現鄰近山西省也是地處黃土高原,相信那裏的山區學校情況可能也是同樣之差,法師本著拔苦 予樂的菩薩心腸,命我們與山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絡,表明如山區確實有破爛的校舍,急需外間援助重建,可來函寶蓮寺申請,筆者藉此因緣,得以隨團出發, 成行前法師更敦促青基會增加行程,希望能為貧困山區捐建多一二所學校,務使求學兒童多些受惠,法師關心山區教育事業的熱切,溢於言表。

  五月三十日在港乘機抵達太原,在機場外,早有省青基會希望工程辨公室主任李增建及當地領導多人守候迎接,隨即驅車前往晉南之臨汾市浮山縣賓館休息,途 中細雨輕灑,聽說這才是本年第二度下雨,由於氣候乾旱,水源不足,就是農作物限於玉米及小麥等,而鄉民大部份以耕種維生,收入實不足以糊口,人民平均每月 收入二百多人民幣,省內如垣曲縣及离石市等屬國家一級貧窮縣市,筆者當天下榻的賓館是政府所屬,據說員工的工資已由年頭拖欠至今,賓館內設備也非常簡陋, 衛生條件不足,相信一般國外旅客是不願逗留的,以其收入實難以改善服務條件。

  翌日大清早驅車前往目的地,第一站是浮山縣的山區小學,車程足五小時多,途中顛簸不定,團長紹根法師於乘車途中與當地隨團陪同人員閑談︰目前中央國家 領導人邀請香港各大資本家、企業家考察開發大西北之旅,山西本也屬西部,為何百多位資本家沒有一些前來山西考察。是否當地領導沒有邀請他們?陪同人員很不 開心的回應,他們可能認為山西地處中原,不是東、不屬西,我們山西不是個東西,所以沒興趣來投資。團長即向陪同人員安慰︰你們山西的領導有否向中央極力爭 取,事關發展經濟,繁榮當地,中央領導是很樂意聽取和接納的。

  五小時多車程,抵達偏僻的黃土山坡,這裡沒有房子,只見疏落的洞,原來校舍就是其中兩個洞,洞內面積小,只能容納八至十個學童,這裡缺乏電源, 只靠日光,盡頭處牆上的黑板是用黑漆掃一個正方形,桌椅不用說是破爛不堪,難得的是部份學童得步行數小時跑到這個日久失修,隨時面臨倒塌危險的教室上課, 團員蘇居士目睹情景,率先響應,慷慨把兒女送給他作生日禮物的金錢,以兒女名義捐建校舍二所,蘇居士一顆拔苦予樂之心,真是功德無量。

  六月一日是當地的兒童節,令人欣喜的是當地人十分重視孩子的成長及教育,當天由於學校假期,孩子都跑到市內參加遊藝活動。浮山縣的官員對我們說,即使 是拖欠工資,也絕不拖欠教師的工資,教育經費優先發放,縣政府有計劃地把分散山區的多間小學集中起來,路遠的學生可寄宿,把資源集中,提高教學質量,期望 能培訓出社會未來的楝樑。

  考察團日以繼夜,由晉南的臨汾市至晉中的寧武縣,先後到訪九個貧窮鄉縣,考察了十二所殘破的小學,經實地了解待援的學校,隨即與當地政府達成協議,共 認捐了十間,捐校善長分別為董潔泉、王麗、鄧麗芳、林美姬、林鳳群、麥潤弟共認捐六間。妙法寺住持修智法師聞悉當地兒童求學艱苦,也認捐學校二間以紀念 先師洗塵、金山二長老生平慈悲為懷,樂於助人。因此當地領導接納以捐資者的意願命名,以表揚善長興學育才,澤及千秋之盛德;在縣城簽署捐資建校協議時,當 地領導很感動地說︰香港過百企業家往西部考察路經我們山西,過門不入,今日幸得寶蓮寺各善長為我們雪中送炭,為我們打了支強心針,若香港善長多些來我省興 學育才,則下一代脫貧有望了……。

  團長紹根法師回應:香港資本家企業家雖然往西部考察,他們必先考慮投資之後的回報,若認為難有回報,則不會投資。團長繼續說:我們寶蓮寺來山西也是投 資,但我們投資是不求回報的,我們投資之後,就依靠你們領導和教育界朋友費神,將來能否生產出好的知識、好的人才,就全賴你們了,因為教育是國家的基石, 學校是出產優質知識的人才。

  省希望辦主任李增建對今次寶蓮寺的善舉深表感謝,他承認這是第一次接觸香港人;尤其佛教團體來山西考察捐建校舍,也是第一次;在一次考察行程中,連捐 十間基礎學校更是第一次。他很激動地說:出家人的善款得來不易,我們會好好監察,更保證一分錢也不會浪費,請我們團長放心,明年來開幕時,保證各位善長定 會露出滿意的笑容……。 團長紹根法師回應:為了下一代的幸福,有勞你們費神跟進。

  今次山西之行,親歷風沙暴的可怕景象,在太原探訪一所校舍期間,忽然烏天暗地,我們以為很快便有風雨,豈料忽然一陣狂風沙迎面而來,的確恐怖,但幾秒 鐘便停頓下來。據當地鄉民說,若遇暴風沙不用駭怕,只要站定閉氣,停止呼吸,以免吸入沙塵,數秒鐘便過去。 從小說中只知有變幻不定的風沙暴景象,此次親歷其景,可謂不枉此行。

  山西盛產煤,煤礦、煉煤廠到處可見;煤炭、焦煤、高性能材料等生產力居世界首位,但亦帶來嚴重污染,跑了半天路途,臉上已蓋上一層灰黑的塵土,幸而能夠順利考察完畢。

  考察團工作完畢後順道朝拜五台,並呼吸一下名山之靈氣, 五台山佛教氣息濃厚,寺廟觸目皆是,不愧為四大名山之首,聽說寺廟合共三百六十五間之多;千年蒼松,參天古柏,在五台山的寺廟裏不難看見;虔誠的僧侶三步 一拜的拜上了一百零八級的菩薩頂,令人既驚嘆且尊敬。 而令筆者印象最深刻的,要算是女眾修行道場——普壽寺,經當地佛協引見,該寺的女住持熱誠的迎接各團員,並帶我們參觀寺院,只見尼眾住宿及學習處皆打掃得 井井有條,整潔非常,該寺範圍並不開放供遊客參觀,適逢五月十五,院內到處可見不少年青的尼眾習儀誦經,聞說海外各地,例如美國、星馬、台灣等出家尼眾嚮 往道風,經常到普壽寺參學,各人均感受到寺內莊嚴的氣氛,令各團員肅然起敬。

  是次寶蓮禪寺投資山西省,共為當地興建基礎教育學校十所,考察團除團長外,尚有智慧法師、妙慈法師、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高閩處長、港澳辦葉宣司長,《商報》編輯余江強、團員蘇錦倫、謝一泓及筆者一行九人,均一致認為這次利益人群的投資,可算順利完成。
 
 
佛教三大語系長老雲集天目山主持盛會
<<達 文>>
  斷了六十年香火的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韋馱菩薩應化道場、禪門臨濟中興祖庭——天目山禪源寺,復建工程第一期大雄寶殿主體建設已基本完工,於二○○一年六月十六日上大雄寶殿之棟樑,九月底將竣工落成。

  天目山禪源寺座落在我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級保護區天目山原始森林之中,天目山的大樹最大胸徑二.七三米,胸徑在一米以上的大樹有七百多株,所以又被稱為「大樹王國」。

  天目山,橫黃山與東海之間,鳳舞龍飛俯控吳越,獅蹲象踞雄鎮江南。東西兩峰遙相對峙,東峰大仙頂海拔一千四百七十八米,西峰仙人頂海拔一千五百○六 米。兩峰之巔各有一池,宛若雙眸仰望蒼穹,天目山由此而得名。早在晉朝,被尊為「敦煌菩薩」的竺法曠法師即在西天目開山,結茆修道。求法問道者絡繹不絕, 晉簡文帝、孝武帝以及著名政治家謝安、郗超等人,皆事以師禮。嗣後,天目山代有明心見性的高僧出世。國師就有三位即:慧忠國師、中峰國師、玉琳國師。明心 見性有傳可考者有百餘人。

  天目山的營宇立像始於元代,著名寺院有西天目山的「獅子正宗禪寺」、「禪源寺」、「大覺正等禪寺」,東天目的「昭明禪寺」,中天目的「普昭寺」和南天 目的「千佛寺」,山中著名風景點百餘處。其中[禪源寺」是清康熙四年(1665)由玉琳國師主持建造。雍正十一年(1733)清世宗禦書「禪源寺」額。當 時建築宏偉,佔地五十餘畝,殿堂、禪堂、僧房、客房五百餘間,寺僧近千餘名。寺內藏經甚豐,藏經多達一萬三千餘卷,是中國東南名剎之一。歷經四百多個春 秋,幾經興衰,名存十方。一九四一年被侵華日軍炸毀殆盡。

  今逢盛世,國泰民安,中國佛協理事、九華山祗園寺首座月照大和尚應臨安市政府、市佛協之邀,於去年七月四日出任禪源寺方丈,主持復建工作,第一期大雄 寶殿工程於去年十一月十七日動工,大雄寶殿設計風格,吸收了清式北派的「皇家」建築與山東曲阜大成殿的風格並結合了南方多雨潮濕等特點而設計的。採用全部 鋼筋水泥仿木結構。大殿屋頂為重檐廡殿式大坡度金黃色琉璃瓦屋面,紅色圓柱,彩畫額枋,平金斗拱。面闊為九開間。總建築面積為一千一百一十四平方米。面闊 四十.八米。達深廿七.三米,大殿重檐沿口為九米高,頂部沿口為十四.五米高,大殿總高度從地面至正吻為廿五.六米,殿內可容納一千多人同時參加法務活 動。

  是日上午,佛光普照,嘉賓雲集。九時整,上樑慶典開始,到會諸山長老有:雲南省佛協副會長、省政協常委、西雙版納自治州政協副主席、自治州佛教協會會 長、景洪總佛寺方丈都龍莊佛爺,甘肅拉卜楞寺四大色赤活佛之一、第五世大阿莽倉活佛,中國佛協常務理事、陜西省佛協名譽會長、西安市佛協會長、長安興教寺 方丈常明大和尚,普陀山普濟寺首座道生長老,中國佛協理事、南京棲霞山棲霞寺、靈谷寺方丈真慈大和尚,上海靜安寺老方丈德悟長老,寧波七塔寺成峰長老,寧 波觀宗寺方丈益行大和尚,上海法藏寺覺慧法師,蘇州西山包山寺住持貫澈法師,廣東中山市石岐西山寺靜修法師,廈門養真宮住持、本寺都監能元法師,江西興國 普惠寺住持振舟法師,杭州靈隱寺定雲法師,湖南衡陽雁峰寺寬悟法帥,天目山禪源寺首座先益老法師,天目山禪源寺堂主寂誠法師,南通市佛協副會長廣教寺監院 風力法師。黨政領導有:臨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翁東潮先生,臨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華忠林先生,臨安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部長、宗教局局長路長漢先生,臨 安市天目山管理局局長潘承文先生,臨安市委原書記、杭州市科委主任謝春山先生。居士代表有:香港佛教主編秦孟瀟居士,寧波居士代表王瑛居士,上海佛教居士 代表王培英、夏美琪、何奕居士,鞍山市佛協秘書長孫兆飛居士,江蘇居士代表智祥居士,慈溪張亞飛居士,鞍山市玉佛苑總經理顧榮增先生,哈爾濱居士代表關淑 蘭居士,杭州著名書畫家、省佛協名譽理事俞德明先生,臨安市文聯副主席、著名書畫家方志恩先生等,當他們走上主席台時全場一片掌聲。本寺監院能元法師和上 海東方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蔡淑英小姐主持大會。首先由月照大和尚向各位領導、諸山長老、四眾弟子介紹禪源寺,復建不到一年來的工作進展情況和今後的打 算,並對諸山長老、各界人士的關心護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尤其對今天上樑法會,三大語系的諸山長老、活佛們不辭辛苦、遠道而來、踊躍支持、萬分感恩,並希望 今後三大語系加強聯系,為促進民族團結、國家安定做出宗教界應有的貢獻。

  臨安市副市長翁東潮先生代表臨安市人民政府致賀詞,並向月照大和尚、全寺僧眾以及關心支持禪源寺復建工程的各界人士表示致意,感謝他們為禪源寺復建所 付出的辛勤勞動和喜捨淨資,對在月照大和尚主持下大雄寶殿工程建設速度之快、質量之好,市委市政府非常滿意,並表示今後還會一如繼往的支持禪源寺復建工 程,提供更多的方便,使復建工程早日完成。

  向大會發來賀電的有:中國佛教協會、全國政協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中國佛學院、趙樸初先生夫人陳邦織女士、北京市佛教協會、北京市法源寺、安徽省九華 山方丈仁德大和尚、性德老法師、江西廬山東林寺、廈門市宗教事務局、安徽省宗教事務局。湖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昌明大和尚、重慶市羅漢寺大果法師、新昌大佛寺 方丈悟道大和尚、江蘇金山寺方丈慈舟大和尚、江蘇揚州高晃寺方丈德林大和尚、蘇州靈岩山寺悟性法師、江蘇如皋定慧寺方丈恆岳大和尚、廣東省揭東縣騰龍寺達 貞法師、廣東省韶關市南華禪寺方丈傳正大和尚、福建泉州市南俊巷承天寺觀嚴法師、甘肅平涼縣崆峒山法輪寺妙林法師、廣東省大埔縣五虎山福山寺惟燈法師、峨 嵋山善覺寺宏智法師、北影廠導演謝添先生、楊雪明女士、河北邯鄲市大乘玉佛寺宋貴生居士、著名笑星李金斗、馬季、侯耀文先生、著名影視演員王鐵成先生、著 名電影導演凌子風夫人韓蘭芳女士。

  特派代表到會祝賀的各大寺廟還有:上海真如寺、無錫祥符寺、江蘇興福寺、海安廣福寺、慈溪五磊寺、慈溪海鶴庵、湖州青山常照寺、餘姚甘露寺、福州北禪寺、東陽市灌頂寺、天台高明寺、長興壽聖寺、臨安玲瓏山臥龍寺。

  諸山長老代表都龍莊佛爺、第五世大阿莽倉活佛、常明大和尚、道生長老、成峰長老以及居士代表香港秦孟瀟先生分別致賀詞,他們都盛贊今天法會的殊勝以及 月照大和尚帶領全寺僧眾在禪源寺復建不到一年來取得的巨大成績和神奇的建寺速度。對大殿的設計、工程質量都給予充分的肯定,並號召四眾弟子繼續踊躍發心, 使這座中國第五大佛山、韋馱菩薩道場、禪門臨濟中興祖庭、玉琳國師創建的道場,早日屹立在西天目山上。對月照大和尚不到一年來緊張的建寺工作之餘,還創辦 僧伽培訓班,常年舉辦講經法會,抓素質教育、人材培養,堅持律制、半月誦戒、結夏安居,如法如律,都給予高度評價。十點鐘,慶典大會圓滿結束,與會諸山長 老、四眾嘉賓三千餘人雲集彌勒殿前集體合影,十點十五分上大供,十點四十五分上樑法會開始,三大語系諸山長老二十餘人分別拈香、誦經。十一點十五分月照大 和尚拄杖說法云:

          法運興隆事在人,個中亦必有前因。
          天目重輝眾緣具,大殿高建禪源新。

  天目山乃韋馱菩薩應蹟道場,禪門臨濟中興祖庭,創於晉,興於宋,盛於元,承於清,歷代高僧輩出,由其元朝兩峰時期(高峰、中峰禪師),創中國佛教之輝 煌,當時盛傳「不上西天、不見兩峰、不成正宗」。日本韓國等地求法者常千餘眾,至清玉琳國師創建禪源寺,香火盛及一時,為浙西首剎,住眾達一千三百餘人, 不幸一九四一年遭侵華日軍轟炸,成一片廢墟,六十年來終斷香火,直至去歲六月初三,拙衲月照不才,應臨安市政府、市佛協之邀,忝主禪源丈席,首期復建工程 大雄寶殿於去年十一月十七日動工,承地方政府領導大力支持,諸山長老護念加持、四眾弟子鼎力護持,大雄寶殿彈指圓成,今逢黃道日吉晨良,紫薇拱照,水泥為 樑,天目重光,一根安向頂額上,覿面相呈不覆藏。且道現前上樑一句,又作麼生道呢?以杖指樑,上舉云:「向上一條千聖路,豈容擬議與思量」。高聲云: 「上」。

  隨著月照大和尚一個「上」字,三大語系的長老又開始誦經,在經聲佛號聲中、四眾弟子一片歡呼聲中,大雄寶殿正頂大樑開始澆築。

  午宴時,月照大和尚致答謝詞,再一次感謝諸山長老、四眾嘉賓百忙中光臨法會,並給予大力支持。

  下午,月照大和尚陪同諸山長老、嘉賓上山朝拜開山老殿、中峰國師塔,參觀大樹王。當諸山長老看到胸徑二.七三米的大樹王及滿山的大樹時,都讚嘆不已,法喜充滿,更加感到祖師的偉大,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重人。
 
 
有益的訪問良好的祝願
香港宗教界人士京滬訪問團

<<釋道平>>
  港中聯辦組織的《香港宗教界人士內地訪問團》一行廿五人,於二○○一年七月九日至十四日對北京、上海進行友好訪問。衍空法師、道平法師、果德法師、演慈法師四位法師,代表香港佛聯會參加是次訪問。

  七月九日上午九時半,訪問團在中聯辦協調部呂敏副部長、高閩處長陪同下,由香港乘飛機直航北京,下午三時拜會國務院宗教事務局,獲得葉小文局長等多位 領導熱情接待,葉局長向訪問團介紹中國五大宗教近年發展情況,並與訪問團的各宗教代表親切交談。在聽取佛教代表衍空法師發言後,葉局長對回歸四年來,香港 佛教在文化教育、慈善福利、社會服務等方面成就,給予高度評價,特別是衍空法師在立法會反邪教辯論,以及香港佛教四眾仝人在此觀點上嚴正立場,葉局長給予 高度讚賞!晚上,葉局長於北京飯店宴請訪問團全體團員。

  七月十日,訪問團分別拜訪中國佛教協會、中國天主教協會、中國道教協會、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獲得各教負責人熱情款待,相互介紹各教的發展情況。

  七月十一日,訪問團分別拜訪港澳辦、統戰部。港澳辦陳佐洱副主任,統戰部部長王兆國,副部長田鶴年分別會見訪問團。中午,田鶴年副部長代表中央統戰部 宴請訪問團。拜訪期間,各部門領導向訪問團介紹政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法規、實施情況,以及中國五大宗教近年來的發展。訪問團的代表,亦分別介紹回歸四年 來香港六大宗教的概況。佛教代表發言內容重點:

  第一,感謝中國政府以及各主管部門領導,多年來對香港佛教的發展,給予的關心和支持。特別是香港佛誕公眾假期的成功實施,以及正在極積籌辦的香港僧伽學院,給予的高度的重視。

  第二、轉達會長覺光長老、佛聯會董事會仝人、香港佛教四眾仝人對中共建黨八十週年的祝賀和良好祝願!以及對北京能成功取得二○○八年奧運會主辦權的良好祝福!(佛力加被,願力感應,申奧成功!)

  第三、果德法師、演慈法師分別向有關領導反映,在中國的一些地方,落實宗教政策力度不夠,部分佛教寺院至今仍未修復開放(如名聞中外的寧波觀宗寺)。 衍空法師亦反映中國的近幾年來,一些寺院,一切向錢看,本來是出家人修行寺院,變成旅行聖地。更有一些公司打著宗教的旗號,實質是以營利為目的,雜亂無章 地亂建大佛、寺廟,有損佛教清譽,這些問題引起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

  是日下午三時,訪問團與中國五大宗教代表舉行座談會,對各教的本身理念、時代使命以及對社會的承擔,進行高層次的討論和探討。晚上,中國五大宗教聯合 宴請訪問團,並由佛教代表倡議,香港六大宗教代表與中國五大宗教代表,在宴會之前,一起為北京能成功取得二○○八年奧運會主辦權,用各自宗教儀式,聯合祝 福!

  七月十二日至十四日,訪問團一行,由國家宗教局汪燕鳴副司長,劉金光處長陪同訪問上海,獲得上海市民宗委(原宗教局)熱情接待。上海市委常委、政協副 主席、統戰部部長黃躍金部長,民宗委楊奇慶主任,中國基督教聯會羅冠宗主教分別宴請訪問團。在滬期間,訪問團參觀浦東開發區、通用汽車公司、寶鋼鋼鐵公 司,並與上海市五大宗教代表舉行座談會。

  七月十四日下午,訪問團乘飛機回港,是次訪問圓滿結束!
 
 
世界佛教動態

盂蘭盆法會

  緣起目連尊者為其母墮餓鬼道受苦,佛教以百味供養三寶,仗三寶威力超度,同時各姓門中歷代祖先,七世父母,宿世冤親債主皆蒙超昇,現在者福增無量。

本苑定於九月一、二、三日(古曆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一連三天法會,(九月二日晚上七時大蒙山)。

時間:上午9:30至下午5:00

附荐:(一)各姓門中歷代內外祖先(五)十方法界水陸空災難枉死者
(二)多生父母師長六親眷屬(六)一切無祀孤魂等眾
(三)無始以來冤親債   (七)其他
(四)應生未生腹中靈嬰(某門某氏腹中靈嬰)

現已接受登記附荐,功德金隨喜,歡迎參加,屆時蒞臨禮佛上香,同沾法益。


佛教律儀淨苑啟
查詢電話:23673091 ‧ 地址:九龍彌敦道242號立信大廈E-F座四字樓


荃灣芙蓉山虛雲和尚紀念堂
舉辦一日一夜八關齋戒諷誦大悲咒法會

  八關齋戒為渡生死之橋樑,破癡闇之燈炬。菩薩處胎經中,稱之為諸佛父母,無論僧俗男女,皆應受持 (摘錄自《八關齋戒意義》)。

舉辦地點:荃灣芙蓉山虛雲和尚紀念堂(竹林禪院後山)
得戒和尚:上濟下平老和尚
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舉辦日期:2001年8月25日星期六早晨至8月 26日星期日中午為一日一夜。
報到日期:2001年8月25日早晨七點半至八點半
名  額:三十人
參加資格:必須是三寶弟子,在戒期中嚴持 淨戒及禁語。
自備用品:海青、縵衣(已受戒者)、盥洗用 具、平底布鞋、蚊怕水、枕頭 巾、沙灘巾(鋪床用)。
索取表格:親身或附回郵資信封寄至香港銅 鑼灣高士威道36號灣景樓C座四 樓香港菩提學會辦公室。信封 寫「索齋戒表」。上午九點至下 午六點。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 息。不接受傳真報名。
查詢電話:25772298
費  用: 全免,歡迎樂捐善款,成就功德。

八戒簡介: l.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淫4.不妄語 5.不飲酒 6.不著香 華鬘、香油塗身; 不歌舞倡伎及 不故往觀聽 7.不坐臥高廣大床 8.不非時食

代辦團體
香港菩提學會
200l年7月30日


佛教愍生講堂主辦

盂蘭孝親法會
日  期:2001年8月26日至9月2日(一連八天)

時  間:8月26日、9月1日及9月2日
上午9:30至下午6:00
8月27日至8月31日
晚上7:00-9:30
內  容:誦地藏經、佛前大供、三時繫念及大 蒙山施食。
法會地點:佛教愍生講堂
備  註:法會期間設有功德主位、延生消災 位、往生附荐位、供齌及回向,歡迎 致電本會查詢及登記。

峨嵋山朝聖團
日 期:2001年8月11日至8月17日(共七天)
行 程:參訪成都、峨嵋山各大寺院、樂山大 佛及九寨溝等名勝。
備 註:本團藉朝聖之因緣,遂發起隨團供 僧,歡迎各界善信隨喜贊助。又本團 全程素食,報名請從速,額滿即止。 有意參加者可致電本會查詢詳情。
電 話:2808-2373

增設中醫義診部
本講堂已於6月16日起在北角會址增設中醫義診部
應診時間:星期一至六上午10時至下午2時
掛  號  費:五十元正
備  註:診金、藥費、耳針全免
電  話:28082373,28082376 傳真:28082322
網  址:www.lightofwisdom.org
地  址:香港北角英皇道355-361號一字樓全層


普陀山佛學院舉行學僧畢業典禮
<<張明華>>

  五月廿八日,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省普陀山佛學院在普濟寺隆重舉行「九八」屆學僧畢業典禮,一百四十一名學僧(尼)高興地領到了畢業證書。

這次畢業的學僧(尼)中男眾正科班廿三名(大專),預科班四十三名(中專);女眾正科班三十五名,預科班五十名,這麼多學僧(尼)畢業還是普陀山佛學 院開辦以來第一次。這次畢業的學僧(尼)還將參加升學考試,正科班畢業的學僧(尼)經考試成績合格的可升讀研究班;預科班畢業的學僧(尼)經考試成績合格 的可升讀正科班,未升學的學僧(尼)將按本人志願分配到全國各寺廟從事佛教事業。

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普陀山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戒忍法師在畢業典禮上,要求學僧(尼)畢業後要繼續刻苦鑽研佛學知識,認真參加升學考試,爭做一個愛國、愛教和有理想、有知識、講道風、講紀律的好學僧。

舟山市民宗局副局長袁德新參加了畢業典禮並講了話。要求全體學僧(尼)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宗教政策,加強佛教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依法管理好宗教 事務,走愛國愛教道路,為維護社會穩定弘揚佛教事業,發展普陀山的旅遊業作貢獻。舟山市教委,普陀山管理局等有關部門的領導也參加了畢業典禮,並表示祝 賀。


編印《茗山長老哀思紀念集》緣起

  中國佛教協會 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當代高僧茗山長老於六月一日下午五時五十八分在上海瑞金醫院示寂。人天眼滅,萬籟聲悽;噩耗傳來,群倫哀悼;四眾弟子,痛失 依怙。六月八日,焦山舉行遺體告別,九日凌晨,塔下荼毘,天現瑞相,眾目所睹。大德去矣,風範猶存。肉身雖化,法身常在。第思長老,童真入道,戒品精嚴, 苦行卓絕。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身口意三,清淨無染。貌古神清,謙光盛德。修持一生,證取菩提,迴向佛土,迴向眾生。佛眼可見,眾生盡見。弘法度生,婆心 懇切。老人悲憫世間,我人豈能無念?凡我弟子,常憶師恩,永懷追念。追懷往跡,固當述記,往事種種,俾使一代聖哲,嘉言懿行,永留世範,德澤後昆。凡有照 片、悼詞、輓聯、偈頌、哀誄、祭文,均將匯總,收編成冊,彩印出版,故舊欣於睹及,同道亦所同懷,弟子思念,藉茲長存。茗公常寂光中,亦必將慈悲加被,福 慧廣增。爰述緣起,敬請發心。賜稿來文,捐資隨緣。

紀念茗老籌備委員會 敬啟
香港聯絡人:秦孟瀟居士(《香港佛教》編輯部) 電話:00852-24464753
上海聯絡人:大熙法師(上海市浦東耀華路江境廟1號法華寺 郵編:200126  
電話:13901854232)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