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492期
2001年5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慶「佛誕」,談「巨佛」
慶祝釋迦牟尼誕生二五四五週年紀念
浴佛大會開幕典禮秩序表
世紀論壇
新世紀第一個浴佛節 ◎釋覺光
佛陀小傳
佛陀降世普渡眾生 ◎果 藏
佛誕感言
提昇出家人的使命 ◎釋永惺
踴躍參與同沾佛恩 ◎黎時煖
紀念佛誕利益群生 ◎林漢強
佛法僧三寶眾生兩福田若人歸敬者福壽廣無邊 ◎釋智慧
斥邪魔 護正教 ◎釋紹根
佛誕假日
佛誕公眾假日的偉大歷史意義 ◎釋覺真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照耀寰宇 ◎釋道平
佛像莊嚴
佛陀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 ◎鄭豪英
十大弟子
佛陀與十大弟子 ◎聞 修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供奉佛陀金像 ◎耿 林
世出世法
通才學院、靠力與靠智 ◎楊 釗
推薦好書
一本好書——《佛傳》 ◎張小嘉
隨筆禪話
不要「痴迷」 ◎秦孟瀟
佛教智慧
重新認識佛教的智慧 ◎黎耀祖
佛教節日
佛教節與佛祖 ◎石柱國
緬懷大德
趙樸初與蘇州佛教 ◎郁永龍
希望工程
寶蓮禪寺貴州扶貧興學 ◎潘雪芳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慶「佛誕」,談「巨佛」
   今年農曆四月初八日,是佛祖釋迦牟尼誕生二五四五週年,佛弟子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形式隆重舉行慶祝活動。香港慶祝「佛誕公眾假日」已進入第三年度了,信佛的人不斷增多,社會風氣亦隨之轉變,香港環境越來越好了。

   不可否認地說,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都隨著自身「業力」轉變而轉變的。俗話說:「相隨心轉。」這裏所說的「相」,乃是表現於外的客觀形態,它直接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心念為善,心念為惡,在外在環境上表露無遺,絲毫不爽,這就是因果律起到了相互影響作用。

   舉一個事例來闡明這「心」與「境」的相互變化關係。

   前不久,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最高領袖歐瑪,於二月廿八日下達摧毀全國境內所有佛像的命令,因此,三月一日開始,在阿富汗全國各地進行摧毀佛像行動。阿富汗中 部巴米揚境內一千五百年以上悠久歷史的兩尊巨大佛像,被士兵用火箭及坦克加以擊毀。阿富汗「毀佛」之舉,引起國際抗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秘書長松浦,形容 這是「文化大浩劫」,並譴責說:「作出這類無可彌補行為的頑劣份子,將對不起阿富汗歷史和人民。」而日本、俄羅斯、德國、印度、泰國、巴基斯坦、尼泊爾、 斯里蘭卡等國家,都嚴詞譴責這種毀佛的行動。同是回教國家的馬來西亞,也反對這「毀佛」之事;成員多達五十六國的回教組織(OIC)輪值主席卡達,呼籲阿 富汗回教政權,不要破壞兩尊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的巨大立佛!據史載,這兩尊大佛是西元二世紀到五世紀之間,由虔誠的僧侶一錘一鑿,辛苦敲打出來的,分別為 高五十三公尺與三十八公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佛。

   阿富汗塔利班兵團,不顧全球及外交特使團要求保存巴米揚巨佛的聲浪,用坦克與炸藥摧毀世界上最高的立像。這個國家的執政者非常愚蠢、固執,把人民拖入絕境!在世界人民心目中,造成了極壞的印象,孤立無助的國家。

   三十多年前,中國「文革」期間,也曾發生類似「毀佛」事件,喪心病狂的醜惡行徑,遭到世界各國的譴責,不幸的人民過著悲慘的生活。這也是「四人幫」惡念所造成的惡果!人們只有念念向善,才能改變自己和國家的命運,所謂扭轉乾坤是也。今日中國不是富強起來了嗎?

   中國著名四川樂山大佛「病」了多年,於今年四月初,當地政府撥出巨額經費,加緊修葺大佛面部和全身損壞之處,叫做「診治大佛!」政府英明政績,人民愛戴,各國讚揚!

   同是歷史上著名大佛,卻有著不同的遭遇!一尊得到保護,一尊受到毀滅!這就是「善念」與「惡念」的具體反映,也必然反映在國家人民身上;國家幸福,則人民幸福;國家不幸,則人民不幸,這是因果相應的關係。中國與阿富汗明顯事例足以說明「人世間」深受因果法則支配了。
 
 
慶祝釋迦牟尼誕生二五四五週年紀念
浴佛大會開幕典禮秩序表
  1. 齊集
  2. 佛聯會會屬單位旗隊進場
  3. 主席團就座
  4. 奏國歌
  5. 向教主 釋迦牟尼世尊聖像行三問訊禮
  6. 唱佛寶歌
  7.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致詞
  8. 恭請  律政司梁愛詩司長致賀詞
  9. 向 梁愛詩司長致送紀念品
  10. 恭行 浴佛大典
  11. 恭行  上供儀典
  12. 佛聯會會屬單位旗隊及主席團退場
  13. 禮成
  14. 善信浴佛 請沿會場出口移步至廣場浴佛亭浴佛
 
 
新世紀第一個浴佛節
<<釋覺光>>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浴佛節到來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紀念日。既是新世紀第一個佛誕日,又是香港特別行政區以 立法的崇高形式頒佈的公眾假期施行第三週年的紀念日。因緣殊勝,功德無量。我謹代表香港佛教聯合會和香港百萬佛教信徒,對這個盛大節日的到來表示我們最虔 誠最衷心的祝願。
   香港佛教,走過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軌蹟。世事滄桑,佛法永住;諸行無常,佛光常照。近代史上,香港佛教進入普及與全面發展時期,自一九四五年成立香港佛 教聯合會以來,在本港諸山大德的共同努力和十方善信的共同護持下,佛教深入社會,致力多元化的教育、醫療、安老、青少年關懷、慈濟善業,為社會各界所理 解,所認同,聲望日上,影響日鉅。在「九七」回歸,實現順利過渡,積極參與磋商,制訂香港基本法,並保証香港繼續保持安定繁榮,肩負新時代之使命等重大歷 史事件中,香港佛教界都通力合作,傾心以赴,發揮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重要作用。是以上一個千年之末,即一九九九年,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方 針指引下,香港特別行政區貫徹落實基本法宗教平等、信仰自由之精神,通過立法,終於實施農曆四月初八日佛誕為全民公眾假期,由此也揭開了香港佛教發展史上 的嶄新一頁,標誌著香港佛教聯合會在團結全港佛教信眾,爭取佛教合法權益的弘法利生事業中,又樹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今年是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年,今年的四月初八日,是二十一世紀第一個浴佛節。我們紀念今年這一全港公眾假日,意義特別重大。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香港這顆偉 大祖國的耀眼明珠,已成為緊密連接歐亞非、橫通縱貫遍十方的重要窗口。香港佛教也義不容辭地發揮了溝通中西、融會南北的獨特文化優勢。在佛教南傳、北傳、 東渡、西演的二千五百多年間,香港首開先河,作為民主立法,而以佛誕為全民公眾假日,這也正是香港獨特文化優勢和香港佛教獨特地位的明證。「法不孤起,仗 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我們都是跨世紀的人,身跨兩個世紀,躬逢佛誕,福德因緣,盛世盛典,倍感榮幸。但是,要把佛的教化,佛留給我們眾生的寶貴 遺產,發揚光大,並且普施人間,為更多的善信所理解,所攝受,轉化為度生資糧,引導眾生離惡向善,棄迷得悟,斷惑證真,香港佛教界依然任重而道遠。佛陀降 生人間,是為化度眾生,權變示現八相成道,使人類幽暗,得以破除,現出智慧之光。然而眾生貪嗔癡慢,業深障重,佛法真義,幾人徹底了悟?即使佛弟子中,又 有幾多切實遵行?不能破邪剖偽,如何弘傳正法?不能培植僧才,如何續佛慧命?燈燈相續,住持三寶,端賴何人?當今世界,君不見:爆炸聲聲,劫機處處,恐怖 活動,傷害無辜,無日能已;約旦河西岸的石塊,科索沃平原的槍聲,車臣的戰亂,印尼的血腥屠殺,伊拉克的災難,阿富汗的毀佛滅佛;「法輪功」還剽竊佛教名 相,以假亂真,迷惑少數追隨者,製造事端,破壞社會穩定,也使內地佛教深受其害。世界多極,紛擾不寧。人生八苦,更見證佛陀的正覺,是宇宙人生的絕對真 理,普遍而正確的知見。每逢一年一度的佛誕,總使我感慨萬端,思慮無盡。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或曰知識經濟時代,也有人稱之為後工業社會。總之,物質 文明,日新月異;高新科技,突飛猛進;經濟確有巨大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確實豐裕先進;可是在人們的精神領域,意識深處,心靈世界,遠遠並未同步,全球經 濟一體化,信息社會化,網絡無國界,衛星電視覆蓋全球,人類百千萬億,進入了一個地球村,這「村」子裏刀光血影,槍聲不斷,道德滑坡,世風堪虞。芸芸眾 生,惶惶無依,心理失衡,迷途不返,焦躁狂熱,鋌而走險。一聲爆炸,屍體成堆。如前所列,過去所說人生之苦,到今天已不再是「個人」的概念,「一己」的範 疇,由「個人」苦,真正變成了眾生苦、社會苦、國際苦、人群共苦了。可見,物質利益,金錢財富,燈紅酒綠,觥籌交錯,又豈能掩蓋這人間悲辛?看來,治理環 境,重在治理內心;環境保護,重在良心保護;清除環境污染,重在清除心靈污染。中國有句古語,叫「士先器識而後文藝」,這是說,器識為先,技藝為後。所謂 「器識」,說的就是人品、胸懷、大度、雅量、識見。這仍然在於人的精神境界。用佛家語,就是修心養性,明心見性,萬法惟心。「長夜淒風眠不得,度群生哪惜 心肝剖?」(弘一大師句)衲童真入道,苕年即抵港九,於今六十餘載,秉承先師祖寶靜大師遺志,弘宗演教,紹傳天台,學佛濟世,憫懷群生,殫精渴慮,誠心不 悔。既以身事佛,也即以身報國。六十春秋,夙夜匪懈,嘔心瀝血,一以貫之。多賴全港教界同仁,齊心協力,共同推挽,種因結果,在佛力加持下,三年前獲致港 府立法頒佈佛誕為全港公眾假日,成為中華佛教史上的創舉,也為「地球村」的其他村民爭此宗教平等權利,開創了先例。
   時已跨入二十一世紀,我們在慶祝佛誕公眾假日、歡度佛誕公眾假期的同時,固當重溫並牢記釋迦世尊慈悲濟世、化度眾生的言教身教。身為佛子,毋忘肩負如來家 業,以弘法利生為職志,盡形壽皈依三寶,二六時中行持戒律、惜福、習勞、自尊、精進。興教必先護教,護教首在律已育人。因此,創辦香港佛教僧伽學院,作育 僧才,使香港佛教在二十一世紀有更輝煌的發展,薪火相傳,佛炬常明,這是當務之急。我們感謝本港諸上善人對創辦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的大力護持,我們感謝香港 特區政府和中央各主管部門領導--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事務局、國務院港澳辦和中國佛教協會新任領導對創辦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的支持和諸多幫助。二十一 世紀的香港佛教,必將在愛國愛港愛教的世紀多元文化中作出自己的獨特貢獻!
   正法久住,佛光遍照。我們衷心祝願祖國富強,人民幸福,世界和平,吉祥如意,一切無礙。
 
 
佛陀降世 普渡眾生
<<◎果 藏>>
太子降生
  釋迦牟尼成佛之前,姓喬答摩,名悉達多。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國王淨飯王長子。母親是拘利族天臂城主善覺大王胞妹摩耶。 
  智深德高,勤政愛民。摩耶夫人端莊美麓,性情賢淑。結婚之後,夫婦感情和美,如同花露石蜜。
  一日,淨飯王偕夫人摩耶在花園閑步,看見母鹿乳子。小鹿仰頭拱乳,母鹿眼色溫柔。摩耶夫人顧視良久,忽然流淚。王即驚問;以何緣故,而致悲傷。原來摩耶夫人,美而無子。年近四十,膝下猶虛。看見母鹿乳子,不禁觸景生情。
  爾時摩耶夫人即勸淨飯王多納嬪妾,俾生子嗣,而繼王統。淨飯王云:即斷子嗣,誓不再娶。
  一天夜晚,摩耶夫人在花園中入睡,夢見六牙白象,自天而降。象體俊美,如銀如雪。款款而來,入於夫人右脅。摩耶夫人醒來,覺得身心格外舒暢。
  夫人對王言及。王召卜者。卜者說,是當生子,福蔭天人,貴不可言。
  不久,摩耶夫人告訴淨飯王,自身巳有孕。王極歡喜,命諸婇女,小心伺候夫人。衣必綺麗柔軟。食必甘美潔淨。
  轉眼之間,夫人懷孕,已近足月。按照古代印度風俗,須回娘家生產。夫人起程,往天臂城。淨飯王敕其從人,於夫人所經行處,灑掃布置,務要嚴淨。
  途經藍毗尼園,夫人喜其幽靜,欲小憩。園中有一大樹,名無憂樹,華色香鮮,枝葉茂盛。摩耶夫人舉起右手,想摘一枝。爾時太子即漸漸從夫人右脅生出。摩耶夫人不覺有何痛苦。
  於時樹下生出七莖蓮花,大如車輪。出世的太子落於蓮花上。無人扶持,自行七步,舉起右手(一說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作獅子吼:
  「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無量生死,於今盡矣。此生利益一切天人。」
  悉達多太子生後七天,母親摩耶夫人就死了。他是由摩耶夫人的妹妹,他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育長大的。太子從七歲時起,淨飯王即為他延聘名師課讀。當時印度的最高學業是五明和四吠陀。 
五明是:聲  明 (語文學)
    工巧明 (工藝學)
    醫方明 (醫藥學)
    因  明 (論理學) 
    內  明 (宗教學) 
四吠陀是:梨俱吠陀 (養生之法)
     傞馬吠陀 (祭祀祝詞) 
     夜柔吠陀 (兵法) 
     阿闥吠陀 (咒術) 
  十二歲起,太子開始習武。兵戎法式,各種武器,都漸漸嫻熟精通。淨飯王聞知太子既精術算,又嫻武藝,傳國有人,深為欣幸。
  悉達多是印度的美男子。他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儀俱足,慈祥安靜,使人見而生敬,如沐春風。他的皮膚是深色的,據諸佛經,或云「金色相,其色微妙勝間浮檀金」,或云「身作紫金色」。據此可以斷定,釋迦牟尼不屬於白色的雅利安人種。

出 家
  出家並非自釋迦牟尼開始。 
  當時印度,實行家長制度。凡為家長,有「四住期」,即學生期、住家期、林棲期、游行期。學生期拜師學習。住家期結婚,教育子女,履行家庭及社會責任。 等到子女成人,本人亦垂垂漸老,即摒棄世俗生活,到山林間靜修,是為林棲期,即通常所說「出家」。林棲期中,如感到大限將至,即動身旅游各地,以終天年, 為游行期。亦有未至林棲期,為了窮究人生宇宙哲理而出家者,被稱為「修拉摩拿」,俗稱「仙人」。凡佛經中所謂「仙人」,都是潛修有悟的智者,與中國的概念 不同。
  淨飯王欲以俗世五欲牽繫太子,為之建造「三時殿」,溫涼寒暑,各有異處。其殿皆以七寶莊嚴。又選擇五百伎女,形容端正,不肥不瘦,不長不短,不白不 黑,才能巧妙,各兼數伎,皆以名寶瓔珞其身,輪番宿衛,侍候太子。淨飯王為防太子棄家學道,令巧匠設法,使其城門開閉之聲聞四十裏 (出《因果經》)。太子身在宮中,鬱鬱不樂。
  太子十七歲(一說十九歲),淨飯王集諸臣共議,太子巳經長大,宜為婚娶。太子乃納天臂城主之女耶輸陀羅為妃。
  太子至王田所,見農夫耕地,翻出昆蟲,即有群鳥,前來啄食。太子念弱肉強食,彼此殘害,無有已時,感嘆唏噓,心生悲憫。太子愁思鬱結,乃啟淨飯王,欲 往城外園林散悶。淨飯王即命馭者車慝謹憤駕車,令都城街道皆以香花寶幔裝飾,井囑隨行大臣觀察太子顏色,一喜一悲,回來都要報告。
  太子始出東門,遠遠看見一人,頭白如雪,皮鬆肌皺,彎腰駝背,拄杖而行,顫顫巍巍,衰弱疲憊,便問車慝:「這人是怎麼回事?他是生來如此,還是後來變成這樣呢?」
  車慝囁嚅片時,只有照實回答:
  「這是一位老人。當他初生時,只是吸飲母乳的嬰兒。稍稍長大,漸能食穀,漸能學語,能直立,能行走。比及壯年,為欲望所役,精力逐漸衰竭,如砂滲水;耳失其聰,眼失其明,如同野火,延燒大澤,是名為老。」
  太子問:「是他一人會老,還是所有的人都會老呢?」
  車慝口答:
  「人生在世,概不能免。貧富貴賤,終須老去。我們此刻,也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衰老。」
  太子聽言,如聞雷震,渾身戰栗。念一切眾生,體魄健壯,力量充盈,只是瞬間夢境。人皆如此,我也必當如此。發聲長嘆,即命車慝駕車回城。
  太子回宮,轉更憂愁。後數日,復啟淨飯王,願出城游賞。淨飯王巳知太子前出東門,遇見老者,即囑改道從南門出。
  太子於南門外,見一垂危病人,臥於道惻,骨瘦如柴,腹脹如鼓,膚色萎黃,喘息呻吟,渾身顫抖,眼流淚水,便問車慝;「這人為何變成這樣?」 車慝答言:「此是病人。」 太子又問:「什麼叫病?」 車慝答言;「凡人有病,皆由嗜欲,體內失調,轉變成病。」 太子復問:「是他一個人會生病,還是所有的人都會生病呢?」
  車慝答言:「人吃五穀,都會生病。」太子蹙然不樂,無心再往園林,即命回車,還入王宮。獨坐冥思,不言不語。淨飯王復勸太子出城散心。太子遂出西門。
  太子見一行人眾,前有四人,舉一床架,上臥一人,面色如蠟,身體僵直,寂然不動,身上覆蓋香花。後隨男男女女,皆悲啼慟哭。太子問車慝:「此是何人?」
  車慝答言:「這是死人。」
  「何者為死?」
  「此人已無氣息,亦無知覺,四肢百節,不能屈曲。此人在世,唯知愛惜錢財,辛苦經營,亦為父母親戚之所愛念。命終之後,猶如草木,恩情好惡,不復相關。親友隨送,將與永訣。」
  「只是此人會死,抑或人皆有死?」
  「生是開始,死是結局。為人在世,都不能免。」
  太子聞言,心中慘惻。行復自念,亦有一死。悵然有懷,便命回車。
  車慝因為太子前出東門南門,都未至園林,即返王宮,為淨飯王所責,堅請太子至園林憩息。
  太子憩坐林中,見一修行者,著深色衣,手扶錫杖,視地而行,即便起身迎問:「請間你是什麼人?為何衣著與人不同?」
  此人答言:
  我名為沙門,欲求解脫故。
  愛憎意俱除,諸情調心定。
  無著捨吾我,眾事一切棄。
  乘自守車與,手執智慧弓。
  廣設諸方便,欲壞滅魔兵。
  願無火無地,無水無風雲。
  無日月星辰,無雲空疾患。
  無老死憂苦,亦無別離惱。
  (《佛本行經》卷二)
  太子回宮,懇求父王,准其出家。淨飯王言:「即欲出家,亦須到我這樣年齡。你今正在年輕,理應繼承王位,治理國家,豈可便說出家?」太子便言:「如能滿足四種心願,則可暫不考慮出家。」
  淨飯王問:「四願為何?」
  「一願不病,二願不老,三願不死,四願萬物不損不滅。」
  淨飯王想:如此四願,何可滿足,計唯有煽其色欲,使之沉溺,庶可使其出家之心漸淡,世俗愛戀彌增,乃更增選伎女,塗香膏,施粉黛,著輕穀薄紗,隱露肌膚,妖冶放蕩,巧笑佯羞,輕歌曼舞,終日不歇。
  悉達多太子不好聲色,於王宮中,另闢靜室,終日默坐。
  斗橫參斜,夜已半矣。腳鈴手鼓,都已無聲息。太子度此時歌舞已歇,出戶至園,欲玩月色。時諸舞女,都已熟睡,於月光中,狼藉縱橫。脂殘粉褪,雲鬟散 亂。舞衣揉皺,瓔珞歪斜。或流涎水,或說夢話。或發鼾聲,如胖男子。錯齒咬牙,其聲齪齪。太子因念,美女如花,只是假象。今此睡態,不堪入目。世間五欲, 有何可戀?乃輕喚車慝,囑其備馬,意欲出城。車慝云:「今已半夜,非出城閑游之時,又王官有衛士,何得出宮?王令城門關閉,聲聞四十哩,何得出城?」太子 不答,只是揮手,令速將寶馬犍陟牽來。太子回至寢室,看了耶輸陀羅和羅喉羅一眼,即便扳鞍上馬。時諸衛士,皆已睡熟,無人知覺。太子至北門,城門自然而 開,並無聲音。太子縱馬奔馳,至於苦行林外。
  太子脫其明珠寶冠,交與車慝,令奉父王,又除下瓔珞,令奉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又盡去其餘莊嚴飾物,令奉耶輸陀羅。即從車慝身上,抽出寶劍,剃淨鬚髮。
  太子著深色衣,欲入苦行林。車慝以頭面著地,敬送太子。太子漸漸進人林中。 車慝號啕,犍陟悲鳴,太子遠矣。

不成正覺,不離此座
  苦行林中,有跋迦仙人,率領徒眾,正在修行。見太子相好殊勝,氣宇莊嚴,暫停苦修,前來問訊。太子一一答禮。跋迦仙人乃問: 「少年豐澤光華,入此林中,端為何事?」悉達多答言:「我為尋求真實覺道而來,請問如何方能得到真實覺悟解脫?」跋迦仙人云:「覺悟解脫,我們從未想過。 我們所希望者,唯在能升天界。欲入天界,須積苦行。種種苦行,皆是人間所難想像。今為少年,陳其大略:
  「凡修習苦行者,必須遠離人煙。所吃食物,極為簡易,只取嫩草、樹葉、野果充饑。凡用木或石舂過之食物,不得食用。進食之時,不用手抓,或以兩足夾之 入口,或如蟒蛇伸頸就食。或終日躺在火堆旁邊,令身烤得通紅。或二六時中,捧冰而立。或浸泡在水中。或倒挂在樹上。或蹺其一足,以一足著地而立。我們深 信,唯有經過種種苦行,方能得到未來安樂。」
  太子思維,諸人苦修,違反自然,實無道理,乃為掬誠開導:
  「長者苦修,所希望者,得升天界。即入天界,仍有生死輪迴。返至人間,仍入苦海。遠離此世間之歡娛,寄望在天界後之快樂,是為『執著』。不將『苦』、 『樂』之念徹底拋棄,難達真理世界。如以為用野果樹葉充饑,可得福樂,則鳥獸皆已得無上福樂;如以為浸泡水中是正確修行,則魚蝦蟹鱉,可謂第一修行者。人 之行為,莫不以心為主宰。修習苦行,徒致煩惱。祈求快樂,心為情縛。不得智慧,只入歧途。道不相同,請與長老別。」太子遂離苦行林,欲往頻陀山。
  悉達多苦行六年,效果不大。煩惱妄想,不能斷滅;情欲生死,不能解脫。乃自思維,我昔曾勸跋伽仙人等苦行無益,我今修習,與跋伽仙人等有何殊異?我當 受食,然後成道。作是念已,即從座起,至尼連禪河,入水洗浴。洗浴既畢,身體羸瘦,欲起不能。幸有樹枝,垂於水面,以手攀引,方得出水。甫能上岸,即時昏 倒。
  爾時有一牧女,名難陀波羅,正在草原放牧,見一年輕沙門,橫臥沙灘,知他體力衰弱,心生憐惜,乃捧牛奶一杯,雙手遞上,供養沙門。
  太子接過牛奶,一飲而盡,立時覺得五體通暢,體力恢復。
  時憍陳如等五人,大為驚奇;太子勇猛精進,一心學道,為何見一牧女,便失道心?以為太子畢竟自幼嬌生慣養,經不起考驗,於是拔步奔逃,遠離太子。
  悉達多獨自一人,渡過尼連禪河,走到伽耶山麓,見一畢谰羅樹,枝葉繁茂,樹下有金剛座,即於路邊,拾取柔軟樹葉,鋪於座上,一心正念,結跏端坐,發大誓願:「我今如不證到無上大覺,寧可此身粉碎,終不起此座。」
  釋迦牟尼成佛處古稱「菩提場」或「菩提伽耶」。釋迦牟尼於畢谰羅樹下成道,畢谰羅樹由此即名菩提樹。

降 魔
  太子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發大誓願,上天諸神,皆極歡喜,祈願太子,旱啟正覺大門。
  時有魔王,名曰波旬,憎惡正法,心生恐怖。緣太子如證覺道,世人景從,魔王勢力,將失其半。魔王乃將三個女兒,喚至跟前。魔王女兒,名欲染、能悅、可愛樂,皆極美艷。魔王曰:
  「釋迦族淨飯王王子悉達多為救度眾生,出家學道。他有開啟生死大願之鐘,執無我之弓,持金剛大智慧之劍,企圖降服此生滅世界。他如降服此世界,即如破壞我之世界。魔道不兩立。必須在他尚未達到正覺之前,毀壞其堅固志願,折斷其悟道橋梁!」
  魔王即率領三個女兒及眾多魔將魔兵,手執武器走向菩提樹。魔王於距菩提樹一箭之遙處,揚聲喊叫:
  「悉達多太子,請你速離此樹,捨棄解脫之法,回到王宮,繼承王位,享受五欲,君臨天下。自古聖王,莫不如此,你何獨能例外?如不聽從,我即開弓放箭。 我弓力極強,箭鏃塗蘸劇毒。凡中箭者,無不發狂昏亂,頃刻死亡。如不相信,即請一試。此時你的寶貴生命,將如水泡消滅。」
  魔王百般恐嚇,太子不為所動,心中寂靜,如同秋水。
  魔王即引弓發箭,太子安坐如初,眼不視箭。箭至菩提樹前,停在空中,自然墜落,其鏃下向,變成蓮花。
  魔王乃令其女兒,誘惑太子。三魔女皆被羅縠之衣,薰名香,塗膏澤,極為妖冶,走近太子,唇口翕合,細目流盼,現其腿腳,露其手臂,作出種種姿態(或云 三十有二姿)發出鳧雁鴛鴦哀鸞之聲(出《受胎經》)。至太子前,深深敬禮,旋繞七匝,而發嬌聲:「太子仁德至重,為諸天所敬,應有供養。我等是諸天所獻。 在天上時,端正天女,莫有超出我等者。願得晨起夜寐,供侍左右。我等善能按摩,願為太子調理身體。太子久坐樹下,一定疲倦,宜偃臥休息,飲服甘露。」即以 寶器,獻上甘露。太子心淨,如琉璃珠,不受污染。
  魔王計不得逞,乃麾動魔軍,圍攻太子。諸魔眾互相摧切,各盡威力,欲摧破菩薩,或角目切齒,或橫飛亂擲。菩薩觀之,如童子戲。魔益忿怒,更增戰力。菩 薩以慈悲力故,令抱石者不能勝舉,其勝舉者不能得下。飛刀舞劍,停於空中。電雷雨火,成五色華。惡龍吐毒,變成香風。諸惡類形欲毀菩薩,不能得勣。(見 《雜寶藏經》)
  爾時,天空發出巨響,護法天大將軍叱責群魔:
  「愚痴惡魔,云何欲害大修道者?如此惡行,譬如使千萬人欲撼搖須彌山,徙勞無功。你應趕快捨去瞋恚怨毒之心」於大修道者座前懺悔。你們可使大地變成汪 洋,使恒河之沙燃燒,要想動搖大修道者之金剛信念,亦無可能。眾生墮大黑暗之中,茫然不知往處,菩薩為點燃大智慧燈,你云何欲吹之令滅?眾生漂浮生死苦 海,菩薩為修智慧寶船,你云何欲使之沉沒?此大修道者,不久將達到真實解脫,你們應遠離驕慢,生慚愧心,歸順於此大修道者之前。」
  魔王聞天大將軍訓叱,即向悉達多太子頂禮而退。

成 佛
  悉達多太子戰勝魔王之後,心中更加平靜,已達到無念無想之境他。光天化日覺悟世界,即在眼前。
  一日,黎明之前,太子仰看天上明星,頓然大徹大悟,成就無上正覺。已知久遠以來,自己曾生於何處,叫何名字,作過一些什麼事情。百十萬年,生死往來, 清楚了然。他覺悟到自己以及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以來,輪轉在生死界中,有時作人父母,有峙作人兒女,有時作人師長,有時為人弟子,彼此都是因緣。世人為現 實所迷,不知相逢陌路,都曾是眷屬,各為名利所累,於他人略不顧念。太子思維,冤親平等,乃是真理,心生大悲,不覺淚下。太子又思:生死不二,何須執著? 此時太子心地廣大,已與宇宙同參。
  他此時覺得,煩惱之為物,實不可思議。何為而生煩惱?煩惱原因,太子心中,俱已了然,不禁雀躍歡喜。太子反復吟味,知道自己已證得正覺。他忘記時閒,忘記地點,忘記一切,一切無復分別。此即正覺,此即解脫。
  於是他不再是太子,而是佛陀矣。
 
 
提昇出家人的使命
<<釋永惺>>
  時光 匆促,眨眼間,二五四五年的佛誕節又降臨大地,善信們都懷著滿腔熱誠和歡欣鼓舞的情懷來迎接這普天同慶的大日子——「佛誕節」,誠然,慶祝不一定在乎豐富 節目的安排,而是知恩報德,念念不忘佛陀的慈悲濟世精神,心靈信仰的充實,品質的提昇。現世紀人類文化對科技的認識和使用,時給眾生帶來傷殘而多於裨益, 形成煩惱之濁世,行見大地像陸沉之隱憂,世界確無安寧之日,我們如想尋求解脫之良方,轉危為安,那就必須研究佛法,修持戒、定、慧三學,息滅貪、瞋、痴三 毒之迷惘;以四弘誓願,六波羅密的增進勇猛之心,宣揚佛化,揭開宇宙之靈明,劃破有情之幻夢,洗滁愚人的夢想,那麼,有賴清淨僧眾扶持,負起如來之使命, 發揚佛陀的本懷——慈悲喜捨的精神,喚醒愚昧,指點迷津,奉獻自我,普種善根,從事濟世益人的功能,建設人間的樂園。如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 獄」,又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各位同參們,大家都是佛陀弟子,必須秉承釋迦明訓:
(一)謀求信眾團結,奮發精進,由佛學進而學佛;
(二)研究佛法真諦,抱知行合一的精神,由研究進而實修,解決人生苦惱;
(三)弘宣教法,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深信因果,趣向菩提大道;
(四)以慈悲的願力,誠懇的態度,作種種有益社會的事業,化戾氣為祥和,創造人間淨土。
  最後,祈求各位出家同參,奕葉相承,燈燈相傳,知因識果,安住忍辱,恒念無常,發菩提願,勤求精進,願同共勉!
 
 
踴躍參與 同沾佛恩
<<黎時煖>>
  年為實施佛誕公眾假期的第三年,香港佛教界有多項大型活動以示慶祝,包括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一連三日慶祝活動,內容有浴佛大會開幕禮、萬人皈依、懺摩淨心法會、佛陀甘露祈福法會、傳燈晚會等,此外,香港佛教界並分別在港、九、新界十二分區舉行慶祝佛誕大會。

  在今日紛擾的世界中,佛教哲理足以導人離苦得樂,促進人類和諧,進而達至世界和平人民安樂,欣逢佛誕良辰,願吾人以堅定的信念,傳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釋尊教導,自淨其意,防止心靈受到不良事物污染,廣種善因,除惡務盡,這才是浴佛節的意義。
 
 
紀念佛誕 利益群生
佛誕公眾假日三週年感言

<<林漢強>>
  九九九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通過立法程序莊嚴宣布,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為佛誕,為香 港全民的公眾假期。這是香港回歸祖國以後,施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正確方針,體現宗教平等,信仰自由,尊重歷史文化,重視民情民意的重大舉措,百萬香 港佛教信眾歡欣鼓舞,全港人民更增祥和穩定信心,社會福祉,善莫大焉。佛教公眾假日的巨大社會意義,三年來,就愈益突顯出來了。

  去年,是跨入新千年的佛誕假日,今年,是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佛誕假日。因緣殊勝,意義非凡,於茲祝聖,更令我感念三寶之恩,獲致全港全民法定公眾假日之 不易。漢強夙具善緣,幼承家學,聞聲悟道,得佛加祐,皈依三寶,成為佛門弟子,近三十年來,緊隨覺光大師和香港佛教界諸上善人,學佛念佛,弘化濟群,兢兢 惕勵,朝夕以之,未敢稍懈。尤其早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即已由香港佛教聯合會率領四眾弟子一再呼籲,要求佛誕公眾假期,端賴佛力加被、教界領袖覺 光大師暨諸山長老與佛聯諸大德團結發心,齊力策進,積四十年之辛勤,大願終獲實現,無上功德,利益人天。歷史意義之深遠,海內外反響多有報導,何須贅述!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 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諷誦這節經文,重溫釋迦世尊這段教化,我深深體會對於近七百萬香港人民,佛誕公眾假日的施行,正是法供養,正是利益眾生供養, 正是攝收眾生供養,正是勤修善根供養,正是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佛家的四攝六度,布施為首。供養與布施,名不同而實為一。對上對眾叫供養,對 下對平輩則稱布施。「諸供養中,法供養最。」當然也可以說一切布施,法布施為最。全港全民知為佛誕,聽聞佛號,種佛因緣,這不是法供養麼?以布施、愛語、 利行、同事(同休、同假)四攝佛法攝收眾生,這不是攝收眾生供養麼?善根猶如菩提樹,勤澆水勤灌溉,方能生長,枝繁葉茂。佛誕公眾假日,一年一度,年年不 斷,如同陽光雨露,普施人間,這不是勤修善根供養麼?菩薩業就是六度,六度之首也是布施。不捨布施,就是不捨菩薩業。菩薩的事業就是利樂有情,不捨棄菩薩 利樂眾生的事業,最切合佛意,這不是「不捨菩薩業供養」麼?菩提心,是向善之心,棄惡修善之心,也是利益眾生,安樂有情的心。全民享受佛誕公眾假日,對眾 生有利,使有情安樂,種下佛因,這不正是「不離菩提心供養」麼?如此法布施、法供養不是無上功德,普利十方麼?

  紀念佛誕節日,我心注滿佛光。常行布施,是我們學佛者的行願。常行布施,是三寶弟子護持三寶的實踐本分。常行布施,又是除慳棄貪,消除三業的修持之 功。當然,一個人能力有大小,布施的可能性也有限,但重要的不是布施之力,供養之量,而在布施之心,供養之願。「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說的是學佛者心量 之大。冬天的太陽只有一個,但接受陽光的溫煦,一人晒也是晒,千萬人晒也是晒,正如同佛誕公眾假日,佛教徒享此公益與非佛教徒也共享此公益,同是布施之 德。可見,事不礙理,理不礙事,事理無礙,合符佛旨。願我佛教同仁,共祝佛誕,共發布施之願,同修四攝六度,同發菩提之心,早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法僧三寶 眾生兩福田
若人歸敬者 福壽廣無邊

<<釋智慧>>
  禧年首次佛誕日,新世紀的開始,願世尊慈悲喜捨的精神,耕耘眾生萬棵心蓮:以與樂拔苦的願力,讓大眾同沐於祥和福祉之中。

  藉著今天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誕辰,共同慶祝的大好日子,就讓我們藉著佛陀的福德,祝願世界和平,人民安居樂業。香港是一個美好的地方,甚少天災人禍,因此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安定,我們可以讓任何人士分享繁榮,但反對一些別具用心的人去破壞大眾的安寧。

  本寺一如過往,秉承佛陀的教誨,發揚自利利他的精神。逐步邁向社會繼續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如在大嶼山興建第一所佛教筏可紀念中學、佛教張梅桂幼稚園、筏可療養院及完成為國內建設百所希望學校這項光榮任務。

  本寺今年發展目標,是籌備加建「萬佛殿」和「七寶蓮池」所謂「行善要及時,功德要持續」希望各位護法檀樾,繼續支持本寺,使大嶼山之顛更添風采。

  佛陀慈心柔語,悲智雙運的引領我們,護持我們,走過風,踏過雨。在我們心智脆弱的時候,佛陀的教誨給我們堅定的力量:在傍徨的時候,世尊指點我們正確 的方向:在阡陌縱橫的人生交錯裏,佛陀梳理著我們紊亂的思想:在複雜脆譎的感情中,世尊祥和慈悲的眼神,平和了我們胸憶的波瀾。

  世尊所說之法,給予我們最深切的指引,其自然而然的隨機開示,因緣善導,身教言教的道德典範,躬親實踐,既真實又和靄,且深邃又淺白,實實在在的匡正了,滋養了,並且提昇著我們的人生!就像一盞明燈,照徹眾生的火炬,為大地廣佈喜悅的生機;人間安樂永恆的福祉!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人生有限的時空中,我們有幸能沐浴在世尊的法雨甘露裏,同體菩提心,共證菩提願!用智慧探討人生真義:用毅力安排人生時間。

  藉此浴彿之時,用佛陀之法水,洗滌在座每一位內心的塵垢煩惱,得到身心清涼自在。

  祈願各位能心領神會,各取所需,能讓更多人分享到佛陀那圓融的智慧,那慈悲願力和那寬大的容忍精神。
 
 
斥邪魔 護正教
<<釋紹根>>
  年多了一個新興組織,它打著佛教的旗幟,借宗教的名義魚目混珠,令整個佛教也被抹黑,若不群起而斥之,日後可能如阿富汗的佛教,定必被邪魔所摧毀。

  這個新興組織,利用香港一國兩制,信仰自由、集會、言論自由的方便,宣傳它的大法,觀其著作,無非抄襲佛教一些經句,以欺騙人群,聽其魔子魔孫描述, 謂其教主的法力無窮無盡,可以令人白日飛昇,其道力更超出佛教教主釋迦世尊的級數,正是妖言惑眾,鼓惑世人當街集體練功,處處與政府為難,例如集體包圍中 聯辦,去年九月期間,有所謂練功人士,在跑馬地成和道一單位內,合共住了多人,逾期居留不肯離境,反鎖在屋內,與入境處人員對峙了十多小時,且以跳樓自殺 威脅,令到跑馬地的街道交通停頓,附近商戶、飲食及其它行業也無法正常營業。另一個有了身孕的練功婦人也是違反入境條例,鬧著要在香港練功,連肚內的骨肉 也不顧,要絕食威脅,幸好入境處人員重視人權和生存權,以極度忍耐,送她入院治療,不致鬧出一屍兩命,這次入境處人員的忍耐力,值得我們市民讚許,否則定 必被外國傳媒,大做文章,謂特區政府壓迫宗教,破壞信仰自由……的文字。

  其實每一個正派的宗教,最重要是輔助政府法化人群,令各階層人士,均止惡向善,促使社會祥和,這是正派宗教應有的神聖使命和責任,而不是處處與政府作對,挑戰政府的權威,擾亂公共安寧和社會秩序,這行為並非一個真正慈悲博愛的正派宗教所為。

  本人希望社會人士,分清是非,辨別邪正,認清楚近年來新興的組織本質,做一個善良的市民和正信的佛教徒。

  社會上有些人士,作出危言聳聽的謬論,謂香港若是取締這個新興組織,將為香港帶來無可預計的經濟損失,同時亦可能會損害香港和中國的利益,這些所謂專家的謬論,本人一直不以為然。

  記得當年金融風暴,外資襲擊香港股票市場,這些專家也曾侃侃而談,謂香港政府如果入市干預,日後一定令外資撤走,屆時定必令香港經濟受到更大的衝擊。 但結果如何?社會人士有目共睹,當時若不是政府的英明決擇,扺禦這場金融風暴,相信目前香港的經濟仍陷入衰萎之中,時至今日,外資對香港的投資,是否望而 生畏!

  更有些宗教人士謂:若是一旦取締這個新興團體組織,將會動搖基本法的條例,害怕今日取締這個組織,難保明日又取締甚麼宗教了,他以唇亡齒寒之喻,故作 驚人之談。其實這個新興組織並不是宗教,更何況古有名言:「為人不作虧心事,半夜敲門也不驚」,請各正派的宗教人士放心可也。

  最後本人謹期望政府,必要時,以扺禦金融風暴的英明決擇來對付這新興的組織,不致令一些迷惘的市民,誤墮深淵,欣逢佛陀誕辰將臨,喚醒市民不要誤墮邪網,辨別邪正,以免「一盲引眾盲,雙牽入火坑」,願大眾珍重。
 
 
佛誕公眾假日
的偉大歷史意義

<<釋覺真>>
  歸祖國的香港,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正確方針,通過立法程序,於一九九九年, 公佈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誕日)為香港公眾假日。不論屬何信仰,不論是否佛教徒,全民享受這一法定假期,有如元旦、農曆新年、聖誕節、五一勞動 節、國慶節等全民節日一樣。這是很了不起的歷史性社會性大事。在世界各佛教國家各盛傳佛教地區,香港首開先河,為其他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日的一切地區作了 示範,作了榜樣。功在當代,澤被後世。這是香港佛教的光榮,這是香港人文善業的回應,這是七百萬香港人民的福德因緣。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教旨在茲,無上 功德,阿彌陀佛。

  對比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偉大祖國而言,香港,島也,名副其實的彈丸之地。但是,他卻是國際貿易、金融、航運、高科技的中心,經濟發展水平,舉世矚 目。外匯儲備,世所周知。早在七、八十年代,即以「亞洲四小龍」之一而名冠當世。創造這奇蹟的,是人。而且只能是智慧的人。佛教事業,是智慧的事業。佛的 教化,就是傳播智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香港佛教發展到今天,有了最廣泛的群眾基礎,信徒有百萬之眾,佛教慈善福利機構,遍及醫療救護、安老養老、臨終 關懷、教育、文化藝術、青少年活動、兒童保護等等各個社會層面。這既靠佛力加被,也靠住持三寶、四眾弟子的荷擔如來家業,團結一致,共同發心,協力行持, 方有今日之成就,宇內之聲望。沒有香港佛教界人士的善根善緣、弘法之志、前赴後繼、鍥而不捨……一句話,沒有香港佛教界人士的質和量,恐怕不會有今天香港 佛教的發展規模和深遠影響,當然也就不可能有佛誕公眾假日的立法施行了。

  佛教的本質,是眾生關懷。眾生關懷,就是關懷一切生命;關懷人生的疾苦(生老病死);出離煩惱業障,衝破生死苦海,達到解脫。佛在證道之後,雖已功圓 果滿,但他不是自求度脫,不是自了,而是悲憫眾生,悲智雙運,以四十九年人間說法,要把一切眾生從茫茫苦海中救渡出來,利益眾生,幫助眾生超凡入聖,棄迷 得悟。這是佛的偉大處。當然,一切正信的宗教文化,都是救與贖的文化。佛教,恰恰不同的是:佛不是救世主,你也不能坐在那裏,賴在那裏,專等著別人來救。 佛講的是「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自性自悟,靠的是自度,也就是自己解放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這是佛的更偉大處。不過,眾生根性不同,種子不同,因 緣果報各不相同。有信佛的,也有不信佛的;有信願深的,也有信願淺的;有信願受持常行不輟的,也有半信半持或信而不行的;蓮生九品,人有萬殊。今天不信, 不等於明天不信;今生不信,不等於來生不信;今天信得淺,不等於明天信得不深。佛誕公眾假日,是七百萬香港人民的全民性節日。對於百萬佛教信眾來說,這是 勝緣善因,對於六百萬並非佛教信眾來說,也是良緣善因。當他知道這是佛誕,是佛的生日,是佛的因緣而得度假,一聞佛號,一聲稱名,在他的八識田中,就種下 佛的善因、佛的種子了。日後總有一天,他會走向理解佛教,對佛教的智慧信願受持的。感應道交,便是蓮池結蕊之時。佛誕公眾假日的實施,正是弘化利生,正是 法雨普施,正是廣種福田,正是普結善緣,這是多麼深遠的歷史性意義,這是多麼巨大的無上殊勝功德啊!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已經受到全世界各階層有識之士的關注。二十一世紀,他必將受到更廣泛的重視和研究。他是一筆巨大的人類精 神財富,在我國二千年來的文化發展史上起過不可估量的作用。佛教在中國,有漢語(北傳)、藏語(藏傳)、巴利語(南傳)三大語系的三大承傳。儘管語言、文 字的載體不同,民族風習、承傳體制、宗派儀軌不同,但民族文化的大融合,民族大團結的感情連結,恰恰在佛教文化這個母系統中實現了,統一起來了,這不能說 不是一個社會的奇蹟,歷史的奇蹟。愛國愛教,是中國佛教兩千年的歷史傳統。愛國,是世間法;愛教,是出世間法。從世間法看,有國才有家。從佛教徒而言,有 國才有教。這是常識範圍中事。「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報父母師長恩、報眾生恩、報國土恩,這不就是愛國嗎?報三寶恩,這不就是愛教嗎?在紀念新世紀 第一個佛誕公眾假日的莊嚴時刻,一面深思這一節日的得來不易,這一節日所具有的深刻文化內涵及其歷史性、社會性的偉大意義;一面又不由得生起感恩之心,慚 愧之心,懺悔之心。出家人過堂尚存五觀,何況受施?既有知恩戴德之心,就必有感恩報德之行。恩師常教導我修十法行供養,十法行中,我做到了幾條呢?即使做 到了其中幾行,卻又不能堅持。佛陀教我們以四攝六度利益社會人群,行持五戒十善以淨化自心,有哪一條我已做到或做得徹底究竟呢?不離菩提心就很難。雖信因 果,自愧克責。自己不先受教育,又如何去教化別人?自己還在幽暗中摸索,又怎能引領別人走出幽暗?自己本身髒兮兮,染污深,塵垢重,還怎能幫助別人淨化身 心?撫心自問,當然汗顏自慚,惕然心驚。社會需要改善永無止境,其源便在我們個人自身,永遠有懺除不完的業障煩惱。《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云:「眾生界 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這是多麼巨大的關懷,多麼深刻的知見!藉佛誕日公眾假期的反思,當激發自己信願行的動力,破除我執,改變自心,矢 志於學,力行於修,不負佛恩,不負己靈。生死無常,幻質非堅,慎勿放逸,當勤精進!
 
 
樂山大佛 照耀寰宇
<<釋道平>>

  國樂山大佛舉世聞名,也有一千三百多年悠久歷史了,最近當地人民政府撥出巨額經費,進行整修一番,全球佛弟子讚揚政府落實宗教政策德政,而阿富汗執政者倒行逆施,將世界著名巨佛炮轟毀滅,令人痛心疾首!為了使廣大讀者了解樂山大佛歷史概況,特撰文敘述如後:

樂山大佛背負九頂,腳踏三江,比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還要高出十八米,比國內著名的雲岡石窟最高立佛、龍門的盧舍那佛像就更高了。下面就與樂山大佛相關的宗教層面諸問題作一些探索。

一、 與樂山大佛相關的佛教藝術

佛像,是隨著佛教的傳入一起進人我國的。《後漢書》卷八十八說:「相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 尺而黃金色。帝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像焉。」晉袁宏《後漢紀》的記載與此略同;又《佛祖統紀》等書也記其事。《魏書.釋老志》較詳;「自 洛中構白馬寺,盛飾佛圖,畫跡甚妙,為四方式。」又說,「明帝令畫工圖佛像,置清涼台及顯節陵上。」這就是我國最初自作的佛像,可惜已隨古建築的毀滅雨不 復存在了。

佛教造像大致經歷了如下時期:在印度,第一期是佛陀迦耶;第二期是巴魯特、山奇。都無佛像,只有佛座和佛的足跡,借以表示佛的存在;第三期的阿摩拉瓦 提雕刻了佛像與佛足跡,二者同時存在;第四期的阿旃陀、犍馱羅有佛像而無佛足跡:並刻佛傳故事,佛像雕刻藝術有進一步成就。犍陀羅是由中國敦煌移民月氏人 所建,吸取希腊文化而光大形成自己的風格……在我國則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雕塑作品受到外來文化的強烈影響,如克孜爾明屋壁畫、森木塞姆千佛;第二階段 作品中反映出外來文化與本地文化相融合後,造就出一種濃烈的中外交媾發生微妙嬗變的技藝,如雲岡石刻,敦煌莫高窟等;第三階段的作品越來越受到華夏文化的 影響,而使藝術本身達到了發展的高峰,如龍門石窟、四川廣元石窟等。樂山大佛理當屬於第三階段的雕塑作品。

著名的莫高窟有唐代壁畫與彩塑的洞窟207龕,可分為初、盛、中、晚四期。其中第130窟的廿六米高的倚坐彌勒佛像,其面部造形、基本姿勢、衣紋線條 和創作手法等,都與樂山大佛的藝術風格十分接近。據有關敦煌壁畫研究的文獻記載:「開元年中僧處諺與鄉人馬恩忠等造南大像,高一百廿尺。」該像與樂山大佛 的開鑿時間幾乎同時,都在公元八世紀初。第130窟的倚坐彌勒著重表現佛的莊嚴、仁慈,並在塑造眼臉的深度與嘴唇的厚度時,巧妙地利用了形體轉折所形成的 陰影效果來增強立體感,使人能夠清楚地仰視佛像「慈悲威重」的面容。而樂山大佛的世俗化傾向比較明顯,神秘性較少,折射出一種似能感覺到的親切。

二、 彌勒凈土信仰與開鑿樂山大佛

「唐代最流行的是佛教凈土宗,因此凈土變相在壁畫中表現得最多。」(見《中國佛教美術的來源及其概況》)但需知所謂凈土思想」有兩種;即彌勒凈土與彌 陀凈土。凈土思想源於印度,早在我國東漢,凈土的經典就已傳入,支婁迦讖首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般舟二昧經》等,後來竺法護譯出《彌勒菩薩所問 經》、《佛說彌勒下生經》……我國彌勒凈土信仰的教團由東晉道安所創,北魏時頗盛行,齊梁間還有所聞,以後漸衰,至唐代由於武則天的推崇才又崛起。彌陀凈 土信仰教團始於東晉的慧遠,他在廬山建白蓮社,有123入參加。彌陀凈土與本文無關,不在論速之列。

彌勒,即梵文Mattreya,譯曰慈氏,又名阿逸多,譯為無能勝。生於南印度婆羅門家,紹釋迦如來之佛位,為補處菩薩。《彌勒下生經》曰:「光佛入 滅,生與兜率天內院,為賢劫千佛之第五尊佛,自今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出世於第四滅劫,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等正覺。」佛經預言,將來釋迦牟尼的 教法滅盡後,彌勒將從兜率天內院下生人間,得成佛道,轉妙法輪,救度眾生。樂山大佛,開鑿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前距武則天的「釋教宜在道法之 上,緇服處於黃冠之前」的政策只不過二十餘年。在武後統治時期,全國興建了大量佛寺,佛教各宗迅速發展,佛教的雕塑在這時也達到高潮,許多唐代的雕塑精品 多出於這一時期。這是因為在武後執政期間,佛教支持舉足輕重。載初元年七月有沙門懷義、法朗等造《大雲經》,陳符命,言則天是彌勒下生,作閻浮提主。暗示 武后為女皇,是順應了佛的旨意。武後得到此經十分喜悅,隨即命令天下各州,都要建立「大雲寺」又度僧千人以賀其事。在《大雲經》頒布天下的第二年(690 年),即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武則天崇尚佛教還表現在各個方面,首先,她親自參與織織了《華嚴經》的翻譯;其次,她結交僧人,給一些著名僧人以很高的 禮遇。如神秀被請到京師,「親加跪禮,時時問道。」另外、她還熱衷於建寺造像,洛陽龍門奉先寺內的盧舍那佛像,就是由武則天「助脂粉錢二萬貫」並派親信官 員專門督造才完成的。有唐一代崇佛、佞佛之風的熾盛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而樂山大佛完工於貞元十九年(803年),距離公元845年的唐武宗李炎的毀佛運動有四十二年之遙。在這樣一段相對穩定繁榮的社會大環境下,樂山大佛才得以歷九十年艱巨施工不輟。

三、 樂山大佛形像來源及依據

「沙門海通於嘉州大江之濱,鑿石為彌勒佛像,高三百六十尺,覆以九層之閣。」(《佛祖統紀》)這與當時唐朝普遍信仰彌勒凈土的社會背景十分吻合。

  各時代佛像雕刻藝 術品的鑒別,主要是從其面相、花紋、服飾等方面加以觀察,如六朝的佛雕像多較豐圓,後期較為瘦長;唐代則是頰豐頤滿。衣紋最初用漢代傳統的陰刻手法,後來 兼采用西域的凸線條,更發展成為直平階梯式的衣紋。服飾一般採用印度的裝束,由單純而逐漸演變為復雜。樂山大佛的造像手法較為簡練,佛身各部分比例勻稱, 形態端嚴、鎮靜,充分體現出唐代造像的典型風格。韋皋在碑記中所言「相好」,旨在証明樂山大佛在其建造過程中是嚴格按照佛教造像的有關標准來進行的。據 《佛學大辭典》:「就佛之身體而言,微妙之相狀,可了別者,是謂之相;細相之可愛樂者,謂之好。」

而所謂「相好」可詳列舉出「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樂山大佛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的角度去分析,確實具備了以上所言「相好」,試舉數例如下:1「故治 肩脯令厚大」——樂山大佛肩寬廿八米。2「頭上有結為好」——樂山大佛頭頂有螺旋髮結1021個。3「足安平」——樂山大佛腳背寬平達八.五米,可同時圍 坐百人以上。4「手指纖長相」——樂山大佛雙手撫膝呈自然舒展狀,其中指長八.三米。5「如獅子相,身體平正威儀嚴肅」、「身端直相,身形端正無傴曲 者」,——樂山大佛上身筆直,正襟危坐。6「眼若見若日月」——樂山大佛雙目傳神,眼長三.三米。7「鼻高好」——樂山大佛在1960年維修前鼻部豐隆高 直……其余部分因篇幅限制,略去不表。

另外。一切佛像從其形體、容貌來說,基本相同。要想區別各種不同名稱的佛像,只有從其「手印」來辨別。如釋迦牟尼就有「說法相」、「降魔相」、「禪定 相」等多種。右手上舉,以食指與大指作環形,餘三指微伸,是說法相,右手平伸五指,撫右膝上是降魔像等等,在此恕不一一列舉,而令天所見樂山大佛不作任何 手印,僅雙手撫於膝上,這種造形十分少見。推論開初並非如此,可能右手毀與兵燹後,在歷次維修時皆因其手印難度大,而無法復原,故呈今天的雙手撫膝狀—— 可從樂山大佛右手腕處有一方台遺跡窺見一斑。在當前整治大佛方案中,有人提議恢復過去的手印,這又是另外一回事,因為即使今天所見手勢並非唐時物,但它也 是為幾百年(元代以後)來人們所認可的形象,故應慎重對待。

最後,對樂山大佛的比例略作分析。

樂山大佛全身比例之所以非常勻稱,是因為在建造過程中是嚴格按佛教《造像度量經》上有關尺寸進行施工的,樂山大佛以全身為一百二十分,其頭頂肉磐高四 分,即螺旋髮結中間那塊狀如積粟覆甌的部位,名為「無見預相」。由肉髻之根下至髮際也長四分,面長十二分。頸長四分。頸下到心窩。與兩乳平,為十二分,由 心窩到臍為十二分,由臍至胯為十二分。以上為上身量,共六十分,當全身之半。胯骨長四分,股長二十四分,膝骨長四分。脛長二十四分,足踵長四分,亦為六十 分,為下身量。形象寬廣的量度;由心窩向上六分處橫量至腋為十二分,由此下量至肘為二十分,由肘向下量至腕為十六分,由腕向下量至中指尖為十二分,共為六 十分,當全身之半。左右合計等於全身之量。樂山大佛有如此龐大的身軀,難怪從韋皋入蜀的「大歷十才子」之一的詩人司空曙要感嘆:「百丈金身開翠壁,萬龕燈 焰隔煙蘿。」

樂山大佛的神態並不如一般偶像的冷漠,而具有一種讓人一下就能感覺到的親切。我認為就此一點說,樂山大佛表現了「彌勒凈土」信仰的精髓,即從佛的世界走向人的世界,佛與人融合為一體……

 
 
佛陀三十二相 與八十種好
<<鄭豪英>>

  陀逝世後一兩百年間,佛弟子遵守不造像的規矩,但已逐漸將佛陀由「覺者」意義上的佛逐漸神化升華為神聖意義的佛。他們開始禮拜釋尊的象徵物。其中包括:

分藏佛舍利的塔和塔中的舍利,

佛成道時居於其下的菩提樹,

佛在菩提樹下所坐的吉祥草草墊子--後來美化為「金剛座」;佛的遺物如谰、佛衣等,佛留下的足跡——後來越放越大,成為「大人蹟」式的大足跡;

表示佛說法的象徵物「法輪」——到了一九五○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成立時,決定以法輪為佛教教徽。

在這些禮拜對象中,塔是釋尊的歸宿所在,成為那一時期佛弟子的主要膜拜物。

後來,隨著希腊文化藝術及其神話傳說,特別是其造像藝術傳入南亞次大陸,佛教徒才造起佛像來。最初只稱佛像為「菩薩」,代表成佛前的悉達多,以示不破 壞釋尊「不造像」的遺教。後來則一發而不可收,大造特造起各種佛像、菩薩像、神像來。從此,佛教徒由禮拜象徵物轉到禮拜具體的佛 (人像)。

佛教徒供奉的像越多,品種也就越雜。除了佛像、菩薩像、羅漢像、神像,還有魔、鬼,以及高僧影像等等,數量居世界諸大宗教之冠。因此,佛教又被人半戲 謔地稱為「像教」。佛教在向各地區傳播的過程中,隨著時代的進展,民族的差異,各種像又都帶上了時代與民族色彩。在漢化佛教中,這種色彩異常強烈。

小乘佛教認為只有釋迦牟尼才是佛。大乘認為有無數佛,但沒有搞出特異的佛像來,各種佛仍然與釋迦牟尼佛像基本一樣,只是「印相」不同而已。所以,認識了釋迦牟尼佛像,也就基本上認識了其他佛像。

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徒,大概是按照自己那個時代的貴族審美標準,再加上若干神化成分與標誌,塑造了釋尊的形像。可以說,那是一尊集中了各種形體形象美、帶有高度文化修養與思維氣質、具有本時代本民族特點的健康的中年男子貴族造像。

在塑造釋迦牟尼佛形象的過程中,佛教對造像的形體形象特點,逐漸規定了具體要求,這就是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合稱「相好」。王十二相 (Dvatrimsamahapurusa-laksana),亦稱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四八相」等。指世尊的三十二個顯著特徵。它們 是;

一、足下安平立相:立在大地上時,腳底與地密切結合。按現代醫學來看,這屬於病態的「平足」。

二、足下二輪相:兩個腳心各有一個「輪寶」肉紋。這在造某些趺坐像、特別是大像時,是給繪出來的。立像則無法表現。

三、長指相:手指、腳指都細長。

四、足跟廣平相:腳後跟寬而圓。這一點一般難塑出。

五、手足指縵相:手指腳指間有肉皮連著,如蹼。這一點漢化塑像中一般不塑出,或塑作五指並攏。

六、手足柔軟相:這是缺乏體力勞動的貴族的特徵。

七、足趺高滿相:腳背高起而圓滿。

八、月耑如鹿王相:大腿部象鹿腿纖而好。

九、正立手摩靡膝相:令入想起劉備的「雙手過膝」貴相。但在造像時,為保持正常比例,每每適可而止。

十、馬陰藏相:漢化佛像均造成著衣形態,此相不塑出。

十一、身廣長等相:身長與兩手張開等長。

十二、毛上向相:身上所有的毛均向上長。此相難塑出,說說而已。

十三、一孔一毛生相:身上每一毛囊生一青色毛,亦塑不出。

十四、金色相:全身現纖細的金色光輝。造像時以貼金塗金當之。

十五、丈光相:身光照四面各一丈遠。造像時以後立屏風狀背光當之。

十六、細薄皮相:皮膚細滑,不容一點塵土。

十七、七處(兩手、兩足、兩肩、脖頸)隆滿相。

十八、兩腋下隆滿相

十九、上身如師(獅)子相

二十、大直身相

二十一、肩圓好相 。

二十二、四十齒相:一般塑成閉口,牙齒不塑出。

二十三、齒齊相

二十四、牙白相

佛像一般閉唇,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三相表現不出來。

二十五、師(獅)子頰相:臉蛋兒隆滿象雄獅之頰。

二十六、味中得上味相:喉中常有津液,食物與之混合,其味無窮。造像無法表現。

二十七、廣長舌相:舌頭又寬又長,又軟又薄,伸出口來覆蓋面部直到發際,造像不表現。

二十八、梵音深遠相:發音深沉,四遠皆聞,亦無法表現於造像。

二十九、真青眼相:瞳子如青蓮花色。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睫毛長而美,濃重而不亂。

三十一、眉間白毫相:兩眉之間略上處有一白毫,右旋盤成蛇蟠狀,放光,展開則可向前直射一丈五尺長。造像時於面部該處點一白點示之。

三十二、頂髻相:佛髮自然成螺狀卷,頂上隆起一塊肉如髻形。造像作中國髻形,上亦有螺髮。髮常作青翠色。

實際上,在漢化寺院的造像中,三十二相能大致表現出來的不過十二、三相。

八十種好(Asityanuvyanjanani),亦稱作「八十隨形好」、「八十微妙種好」、「八十種小相」,是講釋尊容貌的八十種微細隱秘難於一眼看 明而須指出的特徵。主要講的是頭、面、鼻、口、眼、耳、手、足各處的奇特長相。此處僅就造像時能表現出來的部份內容作些介紹:

鼻樑修長,不見鼻孔。

眉如初月。

耳大垂輪(如輪埵形)。

踝骨深藏肉中不外露。

唇如紅頻婆果之色,實即紅苹果色。上下唇相稱。

臉寬圓潔淨豐滿如秋天滿月,即所謂「佛爺臉」。

眼眶又寬又長,眼睛青白分明。

手指腳指圓而長柔軟,不見骨節。指甲狹長薄潤,光潔明淨,如花色赤銅。

頭髮長而不亂,右旋螺髮,稠密,作紺青色。

手足及胸部皆有吉祥喜旋的「卍」字。這是一個重要標誌。

漢化寺院中的佛像,可說「千佛一面」。首先是不管什麼佛,基本上全照釋尊的形象塑造,只在「印相」方面有所區別,例如有的佛不出肉髻只作平頂滿頭螺 髮。其次,塑造釋尊,從降生佛、成道相、說法相,直到涅槃相,自小到老八十年,形象全都一樣。只不過降生佛赤裸上身而下身掖著衣裳(漢化寺院中全裸體的降 生佛幾乎是沒有的),別的則身披袈裟罷了。有的工匠為了表現涅槃佛的老態,在螺髮前部開出一個三角形的露出頭皮的區域;表示此時釋尊已至老年。這是中國人 在與「相好」規定不扺觸的情況下(實際上是鑽了「相好」中無此規定的空子)所作的意匠創造。如今北京法源寺內後殿供奉的那尊臥佛,頂部即有三角區。

但是,祖師爺畢竟是外國人,「相好」規定又多,想徹底改變佛爺的形象是十分困難的事。中國的帝王貴族,在其下屬的諂媚下,每以自己的像貌來作大佛像的 模特兒。如北朝那些「秀骨清像」,的石刻,還有據說以武則天面貌為範本的龍門石窟盧舍那佛,都存在著這種痕跡。但也不過面部依稀如是而已,那白毫、大耳、 螺髮、頂髻等,是任何活生生的中國人所不能具有的。在中國人眼中,這些佛像雖慈祥偉大卻缺乏親切感。

於是,在佛傳圖塑中,中國人把釋尊盡量漢化。竭力將釋尊出家前的形象打扮得象個中國王子或官人。可一到成了佛,還得按著「相好」的規定來。所以,佛爺雖是佛殿主尊,在中國老百姓看來,終究非我族類,尊而不親,只是一尊膜拜對象。

在漢化寺院中,真正可能漢化而且變化多端的,還是體現在非佛的那些菩薩、羅漢、天神、高僧身上。供養人更是體現本地風光、個個盛裝的標準像,足覘時代風貌。

 
 
佛陀與十大弟子
<<聞 修>>
  佛陀住世時的聽法弟子估計前後不過幾千人,經常隨侍者不過數百,其中十個人最有名,是佛陀親傳嫡系中的嫡系,稱「十大弟子」,他們的形象在漢化寺院中常出現。這十大弟子是:

  訶迦葉(Maha-Kasyapa,又譯作「大迦葉」,簡稱「迦葉」)是摩揭陀國人,出身婆羅門。稱「頭陀第一」。漢化寺院中常塑於佛陀之側為近侍,作老僧狀,故俗稱‘‘老迦葉」。

  阿難陀(Ananda,簡稱「阿難」,意譯「慶喜」)佛陀的叔父斛飯王的小兒子,稱「多聞第一」。常塑於佛陀之側為近侍,作青年僧人狀,俗稱「少阿難」。

  舍利弗(Sariputta),王舍城人,出身婆羅門。稱「智慧第一」。先於佛陀入滅。

  大目犍連(Maha-maudgalyayana)就是後來中國戲曲中《目連救毌》的那位目連。中國人把他漢化了,造出許多故事來,原型並非如此。他 也是王舍城婆羅門,稱「神通第一」。后被反佛婆羅門打死,先於佛陀入滅。早期漢化佛教雕像中,也有把目連和舍利弗作為一組近侍,侍於佛側的。

  須菩提(Subhuti,意譯「善吉」),舍衛城婆羅門,善說「諸法性空」,稱「解空第一」。

  富樓那(Parna,意譯「滿慈子」),迦毗羅衛國國師之子,稱「說法第一」。

  迦旃延(Katyayana),阿槃提國婆羅門,稱「議論第一」。

  阿那律(Aniruddha,意譯「如意」),也是釋尊的堂弟,釋尊的另一位叔父的兒子。傳說他得了「天眼」,能見六道眾生,稱「天眼第一」。

  優波离(Upali,意譯「近執」),出身首陀羅,是釋尊為太子時宮中的理髮師。稱「持律第一」。傳說三藏中律藏部分由他誦出,故漢化寺院中戒壇前小山門殿必供他,稱「優波離殿」。 

  羅冸羅(Rahula,意譯「障月」),佛陀唯一的親生兒子。傳說為悉達多逾城出走的月蝕之夜受胎,六年后出生。少年時即從佛陀出家,不毀禁戒,誦讀 不懈,稱「密行第一」。此外,佛陀的姨母波閣波提、佛陀原來的妃子耶輸陀羅也出家,成為尼眾成員。波闍波提是第一位尼僧。尼僧中著名的有「七相續尼」,即 七位相繼出家有突出表現的著名尼僧(比丘尼)。除波闍波提外,還有智慧第一的差摩尼,神通第一的蓮花色尼,持律第一的波吒遮羅尼,法語第一的法與尼,粗衣 弟一的機舍喬答彌尼,以及鹿母毘舍佉(Visakha,她很富,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是她奉獻的)

  以上僧尼,親得佛陀教誨,是為「聲聞」(S’ravaka,親聞佛之言教而覺悟得果位者)。除迦葉和阿難外,其他人(特別是那八大弟子)常被畫在大雄寶殿佛座後板壁上,作為陪襯。涅槃臥佛像周圍更常見他們的影蹤,但難以明確究竟誰是誰,略存影像而已。

  据說佛陀年至八十歲時,自知陽壽將盡,便最后從王舍城出發,作一次巡行。他在阿難的陪同下向西北走,走到離靡羅 (Malla)國首都拘屍那迦(Kusinagara)不遠的一個村莊波伐(Pava)附近,在村外希拉尼亞瓦提河(HirannaⅤatii)西岸的兩 株莎羅樹(Sala)下,頭朝北,右手支頤,左手放置身上,雙足並攏,取側臥姿勢,面向西,進入了大般涅槃(又譯作「大解脫」「大圓寂」「大入滅」等), 是為「雙林入滅」。

  佛陀入滅前對阿難遺言,大意是:已成者皆滅。不可放逸,要勤修我法。吾滅后以法為師。

  佛陀遺體被迎入摩羅國都城郊外寶冠寺,七天後大弟子迦葉赶到,主持火化儀式。火化後的遺骨稱為生身舍利(舍利是(arira的音譯,本意為屍體或身 骨,特指高僧火化後餘骨。法身舍利則指經卷),分成八份,由與佛陀因緣深的八個國家各取一份,另有遲到的兩國代表一個揀拾碎骨小塊,一個掃骨灰,共合十 份,各起一塔供養,總計十塔。塔是Stupa的音譯簡稱,全譯「窣堵波」,意為「高顯處」或「高墳」,原是當地的一種紀念性墳墓的通稱。造型簡單一致:覆 谰形,上立長柱形標誌「剎」。

  佛涅槃處是佛教第八處大聖蹟,現為一個小村落,距離印度名城哥拉克浦爾(Gorakhpur)五十五公里。現存古蹟包括臥佛寺中長達六米的臥佛像一尊,傳為佛陀火化處的安加拉塔(Angara)一座,以及大涅槃塔等紀念性建築。涅槃是八相成道中第八相,佛傳至此結束。

  漢化佛教以農歷二月十五日為佛涅槃日。
 
 
藏傳佛教供奉佛陀金像
<<耿 林>>
  友們到喇嘛廟中游覽,釋迦牟尼的形象是不難識別的。他一般都被安置在佛堂正中蓮座上,雙手在胸前或者成說法形象,或者左手捧谰,右手指地,形象也可分成幾大類。

  按照佛經的說法,釋迦佛形象的莊嚴完美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無論是身體各部的比例、顏色、形狀,都是完美無瑕的。這些優點可以歸納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實際上,這些應是古代印度人對人體的審美標準,因而寺廟中釋迦佛的形象也都是依據這些標准來塑造的。

  如《方廣大莊嚴經》第三卷,說三十二相,即有,第一釋迦佛頭頂上有肉髻!第二頭發呈螺形向右旋,顏色是青紺色,第三額頭寬廣平正;第四兩眉之間有白 毫,晶瑩如雪(白毫就是佛眉間的痣,是智慧的標誌)……。十三,雙頰像獅子一樣豐滿……十八,膚體柔軟細膩呈紫磨金色……二十,雙手下垂過膝部等等。

  而八十種好,例如手足指甲如赤銅色;手指圓潤,嘴唇紅潤美好如苹果,脖頸圓滿等等。總之都是人間最美好的比喻。釋迦像千百年來已經形成定型,歷代各民 族塑造時。雖然都有細部變化,但總的形象大致沒變。釋迦佛的形象和我們在內地寺廟看到的基本一樣;他的姿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成道相

  釋迦佛結跏趺坐(俗稱盤腿打坐)在蓮座上,左手垂放在左腳上或者手捧谰盂(喇嘛廟常見捧谰形),右手垂直指地,叫作「降魔指地印」或「觸地印」,表明 釋迦在成佛前,經過無數磨難,降服了破壞修法的惡魔,終於得道,這些只有大地之神才能作証。因為這段經歷是降魔得道,所以這種形象稱為「得道相」。

  佛經中把釋迦從誕生、成道、創立佛教到進入涅槃共分為八個階段,叫作「八相成道」或「八相作佛」、「釋迦八相」。下面就把這八相大致解釋一下。以便大 家在寺廟裏看到涉及到這些內容的壁畫或帛畫時。大致可以看明白。不過,喇嘛教中編的釋迦傳記比漢地佛教要復雜而細膩,重要的事件有一百一十八種或一百二十 五種,因此,表現在壁畫和唐喀(帛畫)土的畫面就很多。但在一般情況下,用八相大體都能概括。

  這裏有幾幅藏族木刻插圖:

1、下天。釋迦乘著六牙白象從兜率天宮下降。按佛經說法。釋迦牟尼已經轉生了五百五十多次。他轉生過國王、太子、樵夫和各階層人物,甚至於梅花鹿,猴王、 兔王等多種動物。在每次轉生中他都捨已為人。作了無數好事,這些都稱為「本生故事」。這其中有大家都熟悉的「捨身飼虎」、「割肉貿鴿」的事蹟。但這次是最 後一次轉生人間了,這段屬於成佛中的經歷,所以稱「佛傳」故事。

畫幅右上角。釋迦由仙人簇擁著。前有六牙白象,在祥雲繚繞中由兜率天宮飄然而下。

2、入胎。乘象從凈飯王皇后摩耶夫人右肋入胎。

3、住胎。在母胎中行住坐臥,一天六次為諸天說法。以上兩相可有其他畫面表現,但第三相畫面則較少見。

4、出胎。摩耶夫人在孕期滿時,準備回娘家分娩,但走到半路,即在蘭毗尼園一棵無憂樹下從右腋下將釋迦降生了。畫面上摩耶夫人右手扶樹枝。下有仙女接護釋 迦。畫面左下角,即釋迦出生後。有難陀龍王兄弟從天上吐水為他沐浴、釋迦上下前後左右各走七步,指天說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在他走過的地方。每一 步都生出了蓮花,又叫「步步生蓮」。

最右下角披髮長髯的老者在合掌致敬,他就是雪山(喜瑪拉雅山)的苦行僧。老聖者阿私陀。他預言那初生的嬰兒,若出家則能成佛,如果在家就會成為轉輪聖王, 並用他的慧眼指出釋迦身上的種種靈異現象。畫面上看得最清楚的即是釋迦兩眉間的白毫,那是智慧和光明的象征,還有頂上的肉髻等。

5、出家。釋迦在二十九歲時,本應是依仙人預言繼承凈飯國王位的,他卻因看到人間的生老病死及各種醜惡,內心矛盾無法解脫而出家了。

  在這幅西藏木刻的中部,是主人公凈飯王太子只見他郁郁不樂地坐在王宮裏。盡管無數後宮粉黛竭盡聲色以圖取得他的歡心,卻都毫無效果。樓上那睡態醜陋的 宮女,是釋迦在夜間發現的情形,他發現。原來白天那些姿態美好的少女,夜間睡覺竟是「縱橫各倒臥,悉現諸醜穢,狼籍猶殘屍」,於是,不論人間什麼最美好的 事物。他都覺得非常醜惡(這種觀察宇宙的方法,佛學上稱為「不凈觀」,中國佛教史上就曾發生過因僧人修不凈觀過了頭,導致多名僧人自殺的事)。

  主要人物四周,從下往上。依次為釋迦調伏大象、和提婆達多(釋迦的叔伯弟)比賽射箭;太子游四門、看到人間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決心出家等情節。田最上角即釋迦騎著他心愛的白馬出家了,簇擁著的是四天王。在祥雲繚繞之中為他捧著馬足。

  接下來表現的是,釋迦來到森林,告別了馬夫和白馬犍陟,用利劍(西藏畫面是月牙刀)割斷頭髮,有仙人把髮送還天宮。周圍表現他出家後和隱士阿私陀住在 一起,並作了他的弟子,後又離去。下中部即表現他來到摩揭陀國受到國王和臣民的尊敬供養。右上部表現他雖然受到種種騷擾。卻不曾動搖他的決心。左下角是他 在尼禪連河畔苦行六年,身體已極度衰弱,這時牧牛女善生向他獻乳糜(奶制品),釋迦在尼禪連河洗浴,恢復了精力,認識到光靠苦行不能達到解脫,但對此弟子 們卻不能理解,背離他而去了。

6、成道。經過六年苦行在菩提樹下成道。魔王波旬恐怕他得道後,自己的魔力被破壞,於是變化為一群魔軍用各種兵器、水火毒焰向他射殺。但火焰不能接近釋迦 的身邊,只能在外面形成一道光環。於是,釋迦召地神來作証,降服了魔鬼。右下角三個醜陋的裸體老嫗是魔王的三個女兒。受魔王指使企圖以色情迷惑釋迦。但釋 迦用法力使這些裸體美女們變成了老太婆。

7、轉法輪。成道後說法傳道五十年,普度眾生。

8、入滅:八十歲時在娑羅樹下進入涅槃(即進入永無輪迴的最高修行境界)。

二、說法相

  一手或雙手在胸前,拇指和食指扣成環形,這種手印也稱為「說法印」表明釋迦在鹿野苑首次說法。上文所說八相之第七相即是。這種造相寺廟不難見到。

三、旃檀像

  這是一種站立形的釋迦像,據說是釋迦在世時,優填王用旃擅木按釋迦形象雕成的,但不是所有的站立佛像都是旃檀像。

  旃檀像的特點是他保留了很濃重的公元4、5世紀時印度笈多王朝秣菟羅地區雕像的特點,如釋迦穿著無領通肩式的袈裟,袈裟像濕了一樣緊貼在身上,衣紋在 胸前像半個同心圓一樣層層密集。右手在胸前作「施無畏印」,意思是解救眾生的痛苦。左手下垂,掌心向外,稱「予願印」,即滿足眾生的願望,合起來稱為「施 無謂予願印」。

  我國北晉時的畫家曹仲達,據說就最擅長於畫這種出水式的袈裟,故世稱「曹衣出水」,在喇嘛廟中。旃檀像也可以見到,但不是太醒目,並且大型造像較少。

  北京雍和宮的照佛樓內供奉著一尊高七尺的旃檀佛像,像外有精美的楠木佛龕和火焰光背。

  關於旃檀像,佛經上說,釋迦的母親在生下他七天後就逝去了,釋迦得道後升天宮為母親說法,三個月不還,優填王思念釋迦,於是特請工匠雕造了一尊旃檀香 木釋迦像。我國的旃檀像據說是這尊像的圖樣經過西域、涼州、長安而傳到了江南,宋朝時又傳到了汴京(開封),金朝時又流傳到了燕京(北京)聖安寺,元世祖 至元十二年(1275年)又供奉於萬壽山仁智殿,十四年時又移至大聖萬安寺,皇室特建瑞像殿供奉。元朝程鉅夫專門有一篇文章叫《瑞像殿記》記述這尊佛像的 來歷。清康熙時。旃檀佛由北京西城鷲峰寺(復興)門外臥佛寺街)移供於西安門內弘仁寺喇嘛廟,後改名旃檀寺。雍和宮這尊旃檀像是乾隆命養心殿的工人仿照弘 仁寺的佛像雕造而成的。

四、太子像

  喇嘛廟中還經常供奉釋迦沒成佛前身為太子的形象。作為單獨供奉的情況,內地寺廟是極少見的。這也是喇嘛廟佛像的特點之一。

  因為釋迦還沒有成佛,那麼形象上只能是菩薩裝束。一般是頭戴寶冠、身上穿著花緞的袍服,或者是頭上梳著高高的髮髻,上身袒露。佩戴著各種精美的項飾、 瓔珞、臂釧、手鐲等等物件。手和腳的擺放也較自如,不一定非要像佛那樣莊重地結跏跌坐,可以輕鬆地盤放,稱為「舒坐」也可以是站立形的。

  年齡據說是十六歲或二十八九歲時的。到底為什麼要這個年齡的形象呢?按照《釋迦譜》的記載,釋迦在三十歲得道前,有不少事蹟。如學經、訪道、成家立業以及和各種外道較試武藝等等,有不少唐喀和壁畫畫的都是這類內容。

  在拉薩大昭寺有坐覺阿殿,內中供奉著一尊金身的「覺阿」佛 (藏語,意思即佛),是釋迦十二歲時的等身像。這尊像是唐朝文成公主進藏時帶來的。這尊像頭戴天冠,面目圓潤美好,身披彩緞外衣,還挂了許多條藏族人民獻 給他的哈達。供奉他的佛龕雕飾得非常精美,就像一坐玲瓏剔透的小宮殿。傳說唐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被迎娶到吐蕃時,各種物品都用騾馬馱載進藏, 唯有這尊覺阿像,唐太宗命專門造車運載,並派兩名大力士挽車。當公主一行至拉薩北門時。車陷沙中,力士怎麼也拉不出來,於是就在此地,圍繞覺阿像,建立四 柱,懸白綿帳供養。後來就在此地修建小昭寺,以後又將覺阿像移到大昭寺。這尊像據說原是印度造的,南北朝時輸入中國,後供奉於西藏。但從造像風格看,實際 上仍帶有濃重的唐代中原漢式雕像色彩,並不像印度風格的造像。

  尼泊爾的赤尊公主也帶了那尊八歲的釋迦像入藏,佛名叫「米決多杰」,意思是「不動搖」,也即不動佛。後來將他供奉在小昭寺內。而這兩尊釋迦像就被西藏入民統稱為「覺夏囊秋」意思是西藏的釋迦牟尼。
 
 
世出世法
<<楊 釗>>
通才學院

  通才有兩種:一種是事業的通才,一種是人生的通才。

  事業的通才是包括:技術、管理、人事三種技能都具備的人才。只具備其中一種,我們稱之為專才。若只掌握理論通才或者只是實踐中的通才我們稱之為一般通 才。若不只掌握理論的通才,又能在實踐中操作,或者不只在實踐中是通才,又能簡化成有系統的理論,並能教授給人,我們稱之為通才之宗師,也就是一方之師。

  人生的通才是不只具備創業與守業的本領,同時亦具備生活的才能。生活是包括家庭、朋友、理想、興趣、修養、宗教等。也就是說:不只懂得如何創造物質,同時也能調順精神,不只物質豐富,同時精神也富裕。

  現代的學校大多只傳授知識,缺乏培訓知識的運用,又或只教授做事的技能,忽略了待人的技巧。現代的家庭把兒女成長所需的知識交給了學校,忽略了家庭教 育是兒女學習待人的重要課堂,現代科技只開辟了創造物質的道路,但對於人生問題卻依然探索。今天的社會,今天的環境,今天的人們,雖然大多解決了溫飽,但 內心的恐懼卻未能消除。雖然解決了今天的物質問題,但對於明天的前途依然不能把握。要解決內心的不安,要掌握命運,必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必須物質與精神 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創業,才能有效地守業。不只事業能夠成功,生活也能快樂。這才是人生的真正和完全的成功。

  我們呼喚「通才學院」的出現,它的學生,不只有處事的知識,同時亦有待人的本領;不只有社會所需的技能,同時亦有基本責任和道德;不只知道如何發展自己的事業,亦知道自己人生的取向;不只能照顧自己的身體,同時亦能安頓自己的精神。

  我們呼喚「通才醫院」的出現,它不只能治理身體,更能治理心理;不只能治理身體的不平衡,更主要能治理心理的不平衡;不只能消除肉體之痛苦,更能治理 精神的煩惱;不只能消除肉體的損破,更能治理精神的創傷;不只能教導人們如何保重身體,更能提供人們如何保健精神;不只能令人們身體健康,更能令人們精神 煥發。

  這樣的「通才學院」,這樣的「通才醫院」,是時下所需要,是社會的需要,是人們的需要。

靠力與靠智

  在轉形快速的香港,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結構性的失調,表現在「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看起來不合邏輯,但事實是這樣,追究原因,在於有些行業,往往 很難找到合適的人選,即使找到人,也要比鄰近地區多付幾倍的工資。出現了人才短缺現象。而另一方面,由於工廠北移,原來在傳統工業任職的僱員,許多受裁 員、關閉的影響,出現人才過多,要尋找合適的工作不是那麼容易,因此造成有人無工做。政府雖然有職業再培訓,只能解決部份問題。

  要完全解決問題,短時期應該辦不到。

  對於香港這樣發達的城市,由於住屋、交通成本高,令工資以及其他價格也高企,因此形成了高成本的地區。在高成本的城市,低增值的行業肯定無法生存,或者生存困難;只有高增值的行業才能生存和發展。

  甚麼是高增值的行業呢?以每個人計算,其能產生多少生意或多少利潤。如果是高的,我們稱為高增值;如果是低的,我們稱為低增值。

  根據以上標準,勞工密集形的行業應該是低增值的行業,而靠智力、靠資金的行業是高增值的行業。

  因為靠勞工多的行業,香港周邊的地區勞工充裕,勞工成本肯定比香港平宜得多,香港沒有優勢,所以沒有前途。

  靠智力和資金密集的行業,香港有優勢,所以有機會產生高增值。

  對於服裝行業來說。如果在香港辦廠可說是勞工密集形的行業,是低增值的行業。但如果把工廠設在周邊地區,而用香港的接單、管理、後勤支援,可說是中增值的行業。如果是零售,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才有機會是高增值的行業。

  中國幾千年來討論的生存之道,強調肯幹和苦幹。時至今天,在新形勢下,新的觀念提出「巧幹」比「苦幹」更能增值。

  在香港,先進的管理策略強調要「食智」,而不是「食力」。

  在歐美,經常提到的是要「WORK SMART」精明地工作,而不是「WORK HARD」勤力地工作或努力地工作。

  然而在理論上談精明地工作容易,但在實踐中做到則不容易,因為「知易行難」。一種方法是否成功,必須受業績的好壞去衡量,所以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要精明地工作,並有成效,必須是可行的方法,也就是得到顧客的擁護、員工的支持。所以任何策略和方法必須是顧客導向。

  要做到顧客導向,務必按市場調查和資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其中利用先進的電腦設備和軟件必不可少。

  有了資料,然後定出短、中、長期的策略和計劃。

  有了策略和計劃,必須落實。落實之要,在於目標不能訂得太多太高,太多太高則難於實現,打亂了計劃,同時必須定時定量與定人專門負責。

  定時,是定出完成時間。

  定量,是定出完成數量和質量。

  定人,是決定負責的人選。

  當然,在落實的過程中,還必須注意給予充分的培訓,研究公司的制度和系統、流程是否需要改善以適應形勢。

  最後,就是檢討。檢討之標準,在於業績,所謂「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以上種種都是TQM全面優質管理七大範疇所提到的。

  為了碓保全面優質管理的有效,尚有一招必須加入,那就是「賞罰分明」。如果沒有賞罰制度,就沒法提升「危機意識」,也會動力不足。所以管理學的一招是「轉壓力為動力」,就是這個道理。

  但願有心在企業中成為成功的行政人員的,都必須樹立起「有職,就有責」的觀念。有職位而不能負起其應有的責任,隨時會被淘汰。

  要肩負起應有的責任,只有「終生學習」,才能應付。學習之道不局限於課室,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就是個大課堂。

  學習的目標可按TQM全面優質管理之七大範疇。

  成敗的要點,在於貴精不貴多,寧可成功一、二個目標,不願抓十個目標而不知那個成功。

  朋友們,用心吧!實實在在的做一、二件有成效的工作出來,才能有益於自己,有益於大家。
 
 
世一本好書--「佛傳」
<<張小嘉>>
  九九八年北京學苑出版社重印出版《佛傳》一書,原名《釋迦如來應化事跡》。該書是一部較為系統、完整地介紹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生平事跡的佛教典籍。是一本較為全面而細緻地鈙述佛陀在世間應化的事跡。海內外佛教弟子應深入閱讀它,能起到淨化人心的積極作用。

(一)

  所謂「釋迦」,就是指的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生平事跡就請詳見本書。

  所謂「如來」梵語Tathagata.音譯為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薩阿竭、怛他言我多、多阿竭等。又作「如去」。為佛十號(雖稱十 號,但一般皆列舉十一號,它們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之一。即佛之尊稱。

  所謂「應化」,又作「應現」、「應化利生」。指佛、菩薩應眾生之利益而變現與眾生同類之形象,稱為應化。《大智度論》卷九十四:「應化,謂諸菩薩於眾 生中,或化作父,或化作子,或化作師,或化作弟子,或為貧窮,或為富貴,而皆不被染污。如是游戲於神通,以成就眾生,清凈佛土。」就本書而言,就是指釋迦 牟尼佛為了度化利益廣大眾生,變化成與眾生同類的各種形象,以便更好地教化眾生。這裏所指的「眾生」,不光指人類,而是指所有有生命的物質。由於「眾生」 的種類繁多,佛的變現也就多種多樣,所以從本書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佛變化成各種形像到處游方教化。

  所謂「事蹟」,也就是指釋迦牟尼生前所經歷的事實之蹤蹟。綜上所述,(釋迦如來應化事蹟》所講述的就是釋迦牟尼一生顯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所作所為。

(二)

  佛教自從東漢傳入中國,發展到了明初,為了適應佛教日益世俗化的需要,釋寶成編撰了《釋氏源流》一書,並配以插圖出版。到丁清代,佛門弟子康熙皇帝的 曾孫鎮國公永珊,鑒於明代刊印的〈釋氏源流)一書,「惜其經像間有未符,稍不盡意,余因發心另為繪寫,以廣流通」(見「重繪《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緣起」一 文),並重新編定,定名為《釋迦如來應化事蹟》。永珊認為《釋氏源流》一書所配的圖像,是以天竺(中國對印度的舊稱)的風俗樣式來繪制的,「但竺乾(即指 「天竺」)本異此方,其舊本恐難利俗」(見「重繪《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緣起」一文),為了使本書更易於被大眾接受,也為了更好地傳播佛教,他將書中所繪人 物的衣冠、飾物、宮室、城郭等一律按中國式樣重新繪制,「余惟三衣一谰,乃法相之宏規,今僅依佛制,余皆仍其舊本」(見「重繪《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緣起」 一文)。

  圖像繪制的體例,永珊也做有一些規定。他在「重繪《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緣起」一文中寫道:「佛像自「夜睹明星」後,方繪蓮花承足,表成佛之相也。唯佛一人,繪有金項光,余皆無之,顯佛獨尊也。自「應盡還源」後,諸大弟子皆繪項光,用別凡聖也。

  本書的作者永珊,在整個重新繪制、撰文的過程中,表現出極為嚴謹的態度,在「重繪《釋蹟如來應化事蹟》緣起」一文中寫道:至有疑似之處,皆請正於覺生 澈公和尚,再三斟酌,始為定稿。」本書整個重繪工程花了七年時間。這還可以從「重繪《釋迦如來應化事蹟》緣起」一文看出,文中寫道:「起自丁末仲夏,告成 於癸丑季冬,兩經書手,三易畫工,歷七年之久,乃圓厥事。」足見工程之浩大,歷程之艱辛。

(三)

  全書從七十餘部佛教典籍中,輯錄了釋迦故事二百零七則,每則配以插圖說明,形象地向人們展示了釋加佛從誕生、出家、修行、成道、說法、涅槃,和其未出 生前的因緣及涅槃後佛法的傳承,以及佛法流入中國的整個過程。全書故事緊密圍繞釋迦牟尼而展開,以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後為順序,內容傳奇秀美,可讀性極強。 所附的二百零七張圖畫,鐫刻精美,人物舉止表情多種多樣,形象塑造一絲不茍。圖文並茂,以文解圖,以圖說文,相輔相成。此書在清代人物版畫中可堪稱上乘之 作。

(四)

  此次對本書的整理,是以同治八年(1869年)的印本為底本進行的。現將基本體例簡速如下:

1、原書原文沒有標點,此次對原文進行句讀。在句讀時,既注意文氣,又顧及文意。

2、注釋方面,主要以佛教術語為主。對於一些古漢語的詞語,為了助於讀者暢通文意,也加以注釋。注釋以簡注為主,盡量不引用其他典籍輔注。對於加注內容, 以出現的先後為序,同一詞語在書中第一次出現時予以加注,不重復注釋。在每篇標題中出現的術語,若在當篇文中有的,就在文中加注;若沒有,則在標題中加 注。兩個或幾個注釋內容相關或互詮的,以「參見」或「詳見」字樣在注釋中說明。注釋中用羅馬拼音注明的梵語和巴利語前面均以「梵語」和「巴利語」字樣注 明、未注明的均為梵語。

3、譯文以直譯為主,直譯在文意不通時,略加修飾,增補成分,以求通俗、完整。一些佛教術語、專有名詞,在譯文中不易說清,均加注釋,故在譯文中不予譯出。

4、在文字規範方面,一般性文字均將繁體規範為簡體,一些生僻字、異體字,為了保持原書原貌,在原文中不予規範,均加注釋說明。

5、為了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將一些與原文內容有關,但又並非注釋的內容,單設「附注」一項。

(五)

  本書在佛教典籍中、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以一種類似於連環畫的形式出現的詳細介紹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生平事蹟的一部極富傳奇色彩的佛傳著作。敝人初得此 書。就被其精良的刻板圖畫、神奇宏偉的佛祖事蹟「內容豐富的典籍文獻資料所吸引。故而覺得很有必要將此書重新整理。奉獻給廣大讀者。

  這裏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本書的原文對於釋迦牟尼的稱謂,隨時間變化有所不同。比如在釋迦牟尼未成佛之前,就稱其為「太子」,「菩薩」等。成佛之後,因 佛有十號之別,故時而稱「如來」,時而稱「世尊」,時而稱「佛」等等。這在譯文中仍循其舊。另外,古文好簡,原文省略了很多主語、賓語。而本書又以直譯為 主,基於以上兩點,還請讀者在閱讀時注意其內容的內在邏輯順序及人物之間的關係。

  另外,古印度時佛教教理中對女人有偏見之處,這在某些典故中有所表露,讀者應予以鑒別。在本書的譯注過程中,深感責任之重大,稍有疏漏,就會有損原書 之意旨及一代宗師之德行,故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又要顧及書之原貌,又要考慮便於讀者理解閱讀,整個整理工作歷時一年有餘,但仍感時間之緊迫,翻看各種佛 教經典、相關書籍及各種版本之辭書,不計其數,希望能將此《佛傳》書之完滿,、其間得到了很多佛教學者、國學大家的幫助和指導。在這裏僅向他們表示由衷的 感謝。
 
 
隨筆禪話
<<秦孟瀟>>
不要「痴迷」

  我常對一些剛皈依佛門的人說:「要正信,不要迷信」!所謂「正信」,就是要弄清楚佛陀所教誨的道理,然後去實踐,必有所獲。所謂「迷信」,就是糊裏糊 塗,連「佛」的定義都不知道,如此燒香拜佛,毫無益處。有的人拜黃大仙、「天后娘娘」、「車公」……等等,認為拜的就是「佛」!每年在正月初一連夜趕去燒 「頭香」,忙得不亦樂乎。如此這般的行為,可以說,純屬「迷信」,完全是不可取的。

  有的女信徒拜觀音菩薩近乎「瘋狂」了。認為說錯了一句話,就得罪了菩薩,不斷磕響頭求菩薩寬恕。也有的求觀音菩薩幫忙,買六合彩得「頭獎」;有的用三牲豬肉等供觀音求消除災難……等等怪誕行徑,實在太荒唐了。

  一般說來,信奉佛教是有益身心健康發展。如果是盲目信奉什麼,祈求什麼,必會有害身心,甚至弄得神經失常,瘋瘋癲癲,實在可怕!為了避免陷入「痴迷」泥坑,最好的方法是多看佛學書籍,或者聽聽錄音帶;當然,到寺院聽高僧大德講經也是有益的。

跨入佛門!

  有人主張:信佛只要心誠,何必一定要皈依?這種觀念,粗聽似有道理,實則不合要求。譬如學生求學,首先要辦註冊的手續,否則的話,校中不會有其學籍, 即使勉強旁聽,也得不到學歷的文憑。一個正常情況下的學生,必定是按照學年學程,而逐級晉升的,從小學經中學而至大學,最初進小學,要先註冊,進中學與大 學,除了註冊,還得舉行考試,看是否有此求學的能力,但是不進小學便想得大學文憑,乃至取得博士的學位,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要信佛,應從皈依三寶著 手,皈依三寶雖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豈能走出第二第三步來呢?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從第一步開始。佛弟子的等級,是以所受戒別的層次而 定,皈依三寶,是最先的基層;往上還有五戒、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寶為根本。皈依三寶即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捨 一切眾生,故對請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別寬大:六道眾生,除了地獄之中受苦太大太多,無機會皈依三寶之外,其餘的不論人、天、神、鬼、畜,只要發心皈 依,佛教無不接受,這也正像凡是學齡已屆的兒童,不論貧富貴賤,智愚俊醜,不假入學的甄別,一律可以進入資助小學。如要再進一步,就要講求資質的檢擇了。

何謂「增上緣」

  在佛門圈子裏,常聽到有人稱頌對方是「增上緣」。

  如果懂得了「增上緣」的含意,相信沒有一人不喜歡「增上緣」的,而且人人都願做「增上緣」。

  什麼叫做「增上緣」呢?說起大道理來,引經據典,對非佛門中人,無法聽得懂,甚至越聽越糊塗,不如舉個例說:

  比方一粒種籽埋在土壤下,漸漸成為一棵大樹。這棵大樹來自於一粒種籽,種籽與樹之間的關係,是直接因緣。但是,有了種籽,而不埋在土壤下,它是無法成 為「樹」的,仍是「依然故我」。在這裏發生作用的是:土壤、空氣、水分、陽光……等等,這一切,都可稱謂「增上緣」。或者說是「助緣」。由此可知,「增上 緣」是多麼的重要啊!

  一個人成功與否?其本身的條件固然是根本的,但「客觀」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如一個孩子自幼在成長期間,家庭中父母的撫養、學校中師長的教導,以及社會 上朋友提等等,對這個孩子都有種種不同的幫助,這就叫做「助緣」,即是「增上緣」。人活著不可孤立的,離群索居,一事無成,魯賓遜飄流在孤島上,他在那 荒島上能有所作為嗎?伴隨他的黑人禮拜五幫他做事,也是其「助緣」,沒有黑人相伴,豈不更苦?!

  肯幫別人的人,正是發揮「增上緣」的角色,誰不愛呢?

人人「成佛」?

  在社會上凡是信佛的人,常被看為是搞迷信活動!說這些話的人是大錯特錯。從「佛」的本意來說,是位最有智慧、最有福報的人,所謂「福慧雙修」的人,他就是「佛」。

  不能徹底洞悉人生、宇宙真諦的人,是不夠資格達到「佛」的果位的;因為這些人智力有限,往往執迷不悟,佛家稱之謂「無明」,所謂「無明」是指人的「心識」,而人的「心識」各個不一,看待一切事物都有其局限性,是不徹底的,甚至迷糊不清的,錯誤的,這是「無明」的特性。

  只有徹底覺悟的人,是完完全全掃除了「無明」的障礙,猶如「大圓鏡智」,普照一切,打破智力上的任何局限性,達到最徹底、最圓滿的覺悟境界,唯有佛才能如此。

  把佛看為迷信活動,這無疑是痴人囈語罷了。

  要打開「成佛」的大門並不難,佛家把「成佛」看得很平凡,它不是專一的,也不是壟斷的,而是人人都可以成佛的;因為人人都具有佛性,甚至說,一切有覺知的生命動物,只要擺脫業力的束縛,同樣都可以「成佛」!

  人人都有「迷」的一面,也有覺的一面;去「迷」顯「覺」就是「佛」!其他動物也有「迷」的一面,也有「覺」的一面,不過其「迷」的程度太重、太深厚了;牠被「業力」層層束縛著,故「成佛」難矣哉!

「覺」與「迷」

  世間上有許多形形色色的人,要把他(她)們分門別類,是很困難的。總的來說,不外乎二種「好人」與「壞人」而已。

  所謂「壞人」也者,也很難把它說個清楚,因為「壞」沒有一個標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立場不同,觀點互異了。

  由於觀點、立場互異,在衡量「好」與「壞」中難定下一個共認的是非標準,我看,大道理還是少說為妙,就用個最簡單的事例來闡明它,「好」與「壞」就一目了然了。

  把一個人比作一隻木桶:它時而裝酒、時而裝毒品、時而裝糞便……這個木桶本來是乾乾淨淨的,由於裝過這些鳥七八糟的東西,這隻木桶變成又髒、又臭、又毒氣薰人,試問,這隻木桶算是「好」呢?還是「壞」呢?

  一個人生下來跟這木桶一樣,乾乾淨淨的。由於接受賭、吃、嫖、偷、殺……等壞事,不用說,這是地地道道的「壞人」!這個所謂壞人的「心」被「污染」 了,就像木桶被「污染」了一樣,一個人是有「識別」理性的動物,懂得如何抉擇外界事物的能力!主宰「心」不要受「污染」,避開骯髒的東西,能做到這一點, 就是乾乾淨淨的「好人」了!

  所謂「好」與「壞」,只是一線之隔,全賴於心的「覺」與「迷」之別,佛家的理論,指導人的「心」不要受外界物慾的污染就行啦。

談「所知障」

  佛家常用一句話:「所知障!」不少人對這句話理解不透,甚至誤解它的真實義;如果真正懂得了它的含義,可謂「受用不淺」;它是通向真理的一座橋樑。

  所謂「所知障」。是指人們所知道的東西越多;越是障礙。這話怎麼解呢?俗話說,「先入為主!」人們往往首先接受了某些理論或知識,形成了自己的理論依 據,從自己的觀點去衡量和判斷客觀的標準。最常見的事例:譬如一位牧師或基督徒。他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其觀點是以《聖經》為準則,對外界的「否定」或「肯 定」,作為最根本的尺度;一個哲學家也是以自己所知的理論作為依據的。即是他所依據的理論是荒謬的,他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如果,他能撥開一下堅持 的觀點;虛心探索通向真理的另一途徑,他是無論如何不願「放棄」自己的見解的!這樣,就把更好的理論或知識排斥在外了,這不就是將他「所知」的東西變為一 成不變的「障礙」了嗎?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在頭腦裏是非常頑固的。

  佛家認為世間上任何理論或知識,都不是徹底的,不是究竟的!不要把自己「所知」的作為唯一的正確的東西,否則停滯不前。所謂「能知障所知」,自己則被封閉在小圈圈裏了,若能夠排除「所知障」弊病,呈現在面前是條廣傦無邊通向「真理」的大道。

害蟲可殺乎?

  有些人沒有宗教信仰,看到信佛人士「戒殺」「放生」行為,故意問道:「在家裏有障螂、蒼蠅、螞蟻、蚊蟲,乃至老鼠一類害人蟲,難道也不消滅嗎?是不是也『放生』呢?」

  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來,確實使對方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好了。在佛經上也有類似的例子:當比丘(和尚)們的浴室,浴池由於多日未用,滿生小蟲,負責 清理的比丘,不知如何處理!佛說:「除盡污水,清潔浴室。」比丘說:「會傷蟲」,佛說:「不為傷蟲,是為清理浴室。」於是比丘釋然。

  這個例子是說為了維護人類生活環境的衛生,予以清理打掃,目的不為殺傷蟲類,因此,不算殺生。當然,不得用藥物噴射殺蟲,只能以打掃、清理、消毒的方式來防治或退治蟲蟻的進入和繁殖。如果環境經常保持整齊、清潔和消毒完善的狀態,縱然有蟲蟻,也不會太多。

  佛家倡導戒殺的目的,是發揚慈悲心精神,消除暴虐的嗔恨心!對於弱小的生命,能夠減少傷害的機會,是慈悲的表現!如果明知殺生而心無悔意,便是沒有慈悲心。

  凡是能對弱小生命有不傷害的心,推而言之,便不會傷害到人的生命了。人與人之間缺少慈悲心,以致造成無視生命的價值,一切禍害無有間斷,是人類不得安寧的根源所在。

生命本「無常」

  人的「壽命」到底能活多久?這個問題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在探索,哲學家、宗教家、科學家、病理學家……都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渴 望能夠早日圓滿解決、科學家能把人送往月球上去,但他們無法解決「死亡」的脅迫!最偉大的科學家,也難逃出「死亡」這一關!

  當年,釋迦牟尼對諸大弟子說法時,曾提出類似的問題來,說道:「人底壽命能活多久?」在座的弟子們興致勃勃,各自發表不同的見解:有的說,如果在深山 修道,心不外求,人的「壽命」可以活到二百歲,有的說,有定力的僧人,不吃、不動、不睡,可以活到五百歲;有的說,只要有美衣、美食、美居,心情愉快,可 以延長壽命百歲不為多;有的說,生活多坎坷,衣食沒有著落,一定短命;有的說,不愛惜身體,放縱慾念,傷害元氣,必然早死……看來,各人所說的話,都有一 定的道理,誰也不能說服誰,找不到共同接受的「定論」。

  佛陀說:「生命本無常,只在呼吸間。」誰也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定在一個年限內,明明看為是短命的人,結果活得長命;有的人看上去是長壽相,偏偏碰到橫禍倒臥街頭!所以說,「生命本無常,只在呼吸間!」告誡人們要時時愛惜生命。
 
 
重新認識佛教的智慧
<<黎耀祖>>

  今 社會,一般人對佛教都存有一種錯誤的見解:認為佛教是一個迷信的、消極的、落伍的、與時代脫節的宗教,只有那些無知婦孺和公公、婆婆才會信奉。其實他們只 看到佛教的表面現象而未能深入佛教義理的精粹,看不出佛教對人生的啟示。基於此,便單憑表面的宗教現象來斷定佛教是迷信的、消極的、落伍的,對人生沒有價 值的宗教,於是輕視佛教,輕視為世人宣說這些佛法的大導師——佛陀,其至不尊重那些承傳佛法、令法住於世的出家人,這實在是可悲的現象。

事實上,佛陀所講的佛法是充滿人生大智慧的,並且是不受時空限制、有著普遍性的道理。例如佛陀所講的四聖諦、十二因緣、五蘊無我等的教法,充滿著人生的智慧。現試將四聖諦、十二因緣、五蘊無我等教法所蘊含的人生智慧及現代意義略述如下:

一、四聖諦

四聖諦是一切佛法修行的總綱性原則。佛陀先指出人的存在是充滿痛苦的,因為在因果網絡之中,我們受著種種因緣條件的制約,不能自我主宰,更不能主宰別 人、主宰世界,我們只是一個被決定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是如此無奈。在「人是一個非自我主宰的個體存在」這前提之下,人若被無明煩惱所支配而不滿於這存在的 實況,妄要改變的話,便會作出很多非理性的錯誤的行為,妄想去主宰一切,最後唯有償付錯誤行為旳代價——承受人生的各種痛苦。可見苦不在外,而是內在的, 是主體自己構作出來的。佛陀將人生這些苦歸納為八種,稱之為八苦:

1、生苦:生存環境改變的痛苦

2、老苦:身體機能衰退,力不從心的痛苦

3、病苦:身體患有病痛之苦

4、死苦:面對死亡的痛苦,因死亡將一切可能變成不可能

5、愛別離苦:與心愛的人或物分離之苦

6、怨憎會苦:偏偏與討厭的人或物相遇之苦

7、求不得苦:偏偏得不到自己喜愛的東西之苦

8、五蘊熾盛苦:有了五蘊所成的身軀就會引致身、心很多不同的煩惱。

以上八苦皆由人被無明支配,喪失了主體性,不能自我主宰,感到無奈而產生的。這就是苦集二諦所講的真理。苦聖諦和苦集聖諦是世間的因果關係,指出人生 是充滿著痛苦的。佛陀如果只說此二諦,人生就沒有希望,人就只好永遠消極地接受一切的痛苦。佛陀畢竟並非只留於指出人存在的實況,更重要的是教眾生如何去 突破個人生命的局限(既然苦是自己構作出來,便要自己去將之消解)。故此具備大智慧的佛陀跟著便說出世間的因果關係——苦滅聖諦及苦滅道跡聖諦,這樣人生 就有希望了。苦滅聖諦指出人是可以斷除無明煩惱,並有證入清淨的涅槃境界的可能,不過我們先要實踐修行,去除妄執,這就是苦滅道跡聖諦了。

總之,佛陀在四聖諦法中先指出人存在的局限性、無奈性,然後再指出人是有突破生命在局限的可能與方法,這樣人生就充滿積極意義,並非如一般人所說:「佛教談苦,談出離,是一個消極的宗教。」

二、五蘊無我

五蘊主要是說明經驗主體(我)的存在並非一個永恒的存在,只是由五大類要素所組成的因緣和合假體罷了,並不是一個有常、一、具主宰性的實我,最終的目 的是要確立人無我的觀念。可以說,佛陀是用主體的入路、經驗的入路來對主體作經驗的分解、從而確立人無我的觀點。既然人非永恒的存在,故此我們無需對這個 五蘊假我過份貪戀執著,而貪戀執著的結果往往為我們帶來痛苦,這就是佛陀給眾生的一點啟示。但眾生往往卻基於無明愚癡,不知自己是是由五蘊所組成、盲目地 誤執這個無常的假我為實我,於是樣樣以自我為中心,這便會因執著而起煩惱,甚至做出一些損人利己的行為。但當我們明白了五蘊的道理後,便不再盲目的誤執假 我為實我,於是便不會事事以自我為出發點,突破個人的局限,解脫煩惱。

三、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的提出主要是處理主體生命存在的問題,當中蘊含很多的人生啟示。例如十二因緣以無明作為第一支,目的是要指出人的行為是源於非理性的,而十二 有支的流轉真正反映出人的生命存在狀態是受著因果關係的主宰。在因果的關係網絡之中、主體若起貪戀執著(愛取)就要承受自己所選取的行為的結果,故此苦是 內在的,是來自主體自己的貪戀執著和非理性的衝動,這正好反映出主體自作自受的自主原則及因果秩序的公平原則。

其實十二因緣與五蘊的提出,都是要處理主體生命存在的問題。不過十二因緣是動態的分析,透過因果相關的十二有支的撐開,賦予眾生生命流轉「苦」的解 釋,指出眾生生命旳去向及作業受報的因果關係。而五蘊卻是靜態的分解,平面地指出人是由五蘊所成,是非一、非常、非主宰的存在。

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佛教的理論十分迷信、難令理性之士信服,特別是三界六道的理論,充滿迷信色彩。不過,如果我們從哲學理性的立場去分析三界六道的話,我們不難發覺當中所隱含的精神是充滿人生智慧的,並且極具積極向上的精神。

三 界

傳統對三界的解釋是指眾生所居的世界,內含三個迷執的界域即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於此三界生生死死,不能出離。但我們若從哲學的立場去分析三界的話,這其實代表著主體生命存在價值的不同等級及生命境界層層突破超升的進程:

1、欲界眾生:他們的存在全由原始欲望所主宰,對更高的價值存在沒有追求的動力,所以他們的存在價值是最低下的。

2、色界眾生:他們的存在已經擺脫原始欲望的主宰,並轉而追求物質上、生活上的滿足,所以他們的存在價值是較欲界為高的。

3、無色界眾生:他們的存在並非以追求物質上、生活上的滿足為目的,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與自由,所以他們的存在價值在三界之中是最高的。

從上可見,三界的劃分,其實是將現實世界中眾生存在的生命形態,從存在價值上作出區分,並指出眾生有突破生命局限的可能,當中並沒有甚麼消極、迷信、神秘的成份。

六 道

傳統上說,六道是指眾生生死輪迴的六種存在形態,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執著六道是否真實存在,亦沒有必要將六道放入三世輪迴的框架中去理解。其實從六道的分類當中可看出其背後的精神是充滿著理性及現代意義的。

六道又名六趣,趣即趨向、傾向的意思,其引申義是指主體產生了一個念然後趨向於一個行為,所以六趣亦即是指主體通過作業,趨向於六道中的某一道。由於 主體是以自己所作的行為作為使自己傾向於某一生命類別的前因,故此背後是含有自作自受的精神。此外,佛教對眾生生命存在的看法並非是平面的,而是有存在價 值的高低之分。基本上天、人、阿修羅等三善趣的存在價值比起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趣的存在價值是要高的,佛教對生命存在作這樣的定位、安立是有著積極意 義的,即鼓勵眾生向上升進,提高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事實上,六趣的象徵意義正是現實世界的反映。

1、天趣的象徵意義:天趣眾生的生活實在太美,不會反省,漸漸喪失覺性、悟性,到福報受盡時便會一無所有,一切要從頭開始過。這象徵現實世界中生活美滿而缺少覺性的人。

2、人的象徵意義:人是會進行理性思考的動物,所以人要時時刻刻思考、反省自己當下的存在是否真真正正地做好一個人,實現人存在應有的價值。

3、阿修羅的象徵意義:他雖是天神,但卻是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這象徵現實世界中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4、地獄的象徵意義:地獄原指充滿各種痛苦的地方,其實在現實世界中亦有這樣的地方,例如發生種族衝突、種族屠殺的印尼。

5、餓鬼的象徵意義:餓鬼原指那些飢餓而沒吃的眾生。這象徵現實世界中一些本可食但卻因某些原因而不能食的人,例如學生犯校規,被老師罰留堂而不能前往用膳。

6、畜生的象徵意義:畜生的存在全由原始欲望所主宰,完全沒有理性與道德可言。這象徵現實生活中那些不思進取,只滿足於個人慾望、缺德自私的眾生。

從上文的論述之中,可見佛陀所說的道理非但不迷信、不消極,並且極具現代意義,對人生有著積極的作用,既可指導我們的人生,亦可給我們突破生命局限的啟示,提升個人存在的價值,層層開展自己的生命境界。

佛誕快到了,我們應如何紀念佛陀呢?我覺得最好的做法是趁著佛誕的機會,重新認識佛教的智慧。當世人深入認識佛教的妙處之後,才會認同佛法對人生的價 值,才會信受佛法,亦會對宣說這些極具價值的道理的佛陀加以尊重,最後亦會尊敬護持佛法的出家人。而我們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亦應當把法住於世作為自己 的責任,將佛法的精粹及對人生的啟示向世人介紹,使世人能對佛教有正確及深入的了解。

 
 
佛教節與佛祖
<<石柱國>>
佛教節的傳說

  
佛教節日,主要有佛誕節、涅槃節、成道節和盂蘭盆會。

  佛誕節:又名花節、潑水節、浴佛節,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生而設。在中國,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是漢族傳統的佛誕節,即釋迦牟尼誕生的日子。而其他 佛教徒對這個重大節日的時間安排卻不盡相同;蒙族和藏族是農曆四月十五日,傣族及東南亞的一些民族,則將清明節後的十天,作為佛誕節。這天,各地佛教徒都 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紀念活動。漢族習慣於舉行法會,拜佛祭祖,施捨僧侶,南方一些地方還競賽龍舟。據佛教經典《百丈清規》記載:「四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 大和尚降誕壽辰,率比丘眾,嚴備音花、燈燭、茶果、珍饈,以申供養。」據佛教傳說,釋迦生時,有九條龍「口噴香水浴佛身」,因此,每逢此日,教徒們習慣以 各種香料浸水洗浴佛身。所以,「佛誕節」又被叫做「浴佛節」。日本人過「佛誕節」是公曆四月八日,在這一天,習慣以大量鮮花供奉佛像,所以又叫做「花 節」。

  涅槃節:是紀念釋迦牟尼去世之日,屆時寺院皆舉行涅槃法會,以追念佛祖經過長期「修行」而達到「最高境界」,能「寂滅」一切煩惱和「圓滿」一切「清淨功德」。

  成道節:相傳釋迦牟尼成道前,曾修苦行多年,幸遇一牧羊女施送乳糜而得救,後坐於菩提樹下沉思,在十二月八日成道,故此中國漢族地區僧尼在十二月八日這天,皆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俗稱「臘八粥」。

  盂蘭盆會是佛教一種特定的祭奠儀式。每年夏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為追荐祖先而舉行。「盂蘭盆」是梵文音譯,意為「救倒懸」。《盂蘭盆經》說,釋迦牟尼 的弟子目連之母生前不願向僧尼施捨,死後淪為餓鬼,境況極苦,如處倒懸。目連求佛拯救,佛令他在僧眾安居終了之日(七月十五日),備百味飲食供奉僧眾,其 母即可解脫。據此佛教有盂蘭盆會,屆時寺院舉辦水陸道場和施放焰火,意在對水陸鬼魂特別是餓鬼施食超度。

佛祖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被奉為佛祖,所以在寺廟中無不供有釋迦像。釋迦木雕像最富麗堂皇的,要屬浙江杭州靈隱寺了。

  佛祖端坐蓮台,也有來歷。佛教傳說,釋迦牟尼降生前,出現了八種祥瑞之相,其中之一是池沼突然長滿大如車蓋的蓮花。八瑞相過後,繁花盛開,四方無霞。 後來佛陀從舌根生萬道光明,每道光明都化作千葉金色蓮花,每朵花上都有佛盤腿坐說六波羅蜜(意思是「渡」、「到彼岸」),所以佛教造像中專門有「蓮花座」 樣式。蓮花也成為佛教淨土的象徵,並表現了佛祖潔身自好的高尚、聖潔。

  釋迦牟尼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的生活年代大體與中國孔子同時。釋迦,是一個部落的名稱,意思是「能」;「牟尼」的意思是「仁」、「寂」等,合起來則是 「能仁」、「能寂」,也可理解為「釋迦族的聖人」。釋迦牟尼是尊稱,原名叫喬答摩、悉達多。釋迦常被稱為「佛」、「佛陀」,意思是「覺悟者」,「知者」。 民間的俗稱是「佛爺」。釋迦佛有一個流行稱呼叫「如來佛」。「如來」的意思,是指從如實(絕對真理)之道而來宣示真理的人。

  關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歷來說法不一。中國學者一般認為他生於周昭王二十六年農曆四月初八日,即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486年。

  釋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長子,母親生下他七天後就去世了。釋迦十七歲時,娶表妹為妃,生了個兒子叫羅冸羅。

  釋迦牟尼出生的時候,印度的「種姓制度」很嚴格,統治國家的是婆羅門階層,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是剎帝利階層,他們反對婆羅門的特權,以改變自己的 地位。因而他們爭取屬於平民和奴隸的吠舍和首陀羅階層,形成反婆羅門陣線,他們之間的矛盾鬥爭比較激烈。同時,當時恒河流域的中印度地區,出現了許多以城 市為中心的國家,其中比較強大的有摩揭陀,驕薩羅等國,而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國,正面臨著被吞併的危險。因此,淨飯王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擺脫強鄰的威骀,做一 個征服四方的「輪轉王」,但是釋迦牟尼卻沒有成為政治上的統治者。

  釋迦深感自己國家處於強國之間,處境險惡,他又看到社會殘酷無情,人們生老病死種種苦難,毅然拋棄舒適的王族生活,丟下了妻兒,獨自一人出家修行。他 訪名師,求教探索、渴求解脫之道。然而在外度過六年苦行的日子,仍一無所獲。後來他來到一個名叫伽耶的地方,在一棵高高的菩提樹下,盤膝而坐,靜思起來。 經過七天七夜的冥思苦想,豁然開朗,悟出了宇宙,人生的真諦,他領悟到人生的痛苦產生於人的慾念。要解除痛苦,就要斷絕慾念,把希望寄托於來世。據此,他 創立了佛教,「佛」的意思就是「大徹大悟的人」。

  此後,釋迦牟尼在印度的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帶傳教。他建立了最初的佛教僧團,宣佈「眾生平等」;規定僧人必須剃髮,穿黃衣,托谰行乞,導從安貧,持 律,清淨身心。佛陀耶的祗園和竹林精舍,是他長期的居住地和傳道場所。釋迦牟尼在他傳述的《阿彌陀經》中,對極樂世界有許多描述。為了吸引更多的信仰者, 他把極樂世界說成一種「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天堂。釋迦牟尼在四十多年的活動中,收了許多門徒。他的信徒越來越多,其中有國王、貴族和富豪, 更多的是貧民。信奉佛教的人都尊其為「佛陀」,並用「如來」、「法王」、「世尊」、「大雄」等號稱呼他,以示尊敬。

  在釋迦牟尼八十歲那年,他在講道途中生了重病,再也無力前行。他的門徒在婆羅樹中門安置好繩床。釋迦牟尼洗過澡後,枕著右手,側臥在繩床中,便安詳地逝世了。

  釋迦牟尼去世後,門徒將他的遺體火化,並把骨灰拿到各處去建塔供奉。他的佛法是口授的,在世時沒有寫成文字。後來他的大弟子主持召開了一次佛教會議,會上,弟子們把他的說教整理成文字,這就是最早的佛經。

  釋迦牟尼創立的學說,形成了博大而精深的體系,並且發展成為宗教。以後,釋迦牟尼的形象逐漸被神化,失去了原有的思想家的面貌,而成為一個神通廣大,至高無上的「佛」,一個歷史上的「神」。
 
 
趙樸初與蘇州佛教
紀念樸老逝世一週年

<<郁永龍>>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逝世忽忽已有一年了!時光如矢,人命無常,讓人感慨!筆者在蘇州從事宗教工作已二十年,親眼目睹了樸老為蘇州佛教事業傾注的心血,在他逝世週年之際,寫上此文,以表達我對這位中國佛教界領袖的緬懷之情。

  趙樸初早年就讀於蘇州東吳大學,對蘇州有著特殊的感情,他的名字不惟蘇州佛教四眾弟子倍感稔熟、親切,對蘇州普通的百姓來說,也並不陌生。因為每當人 們看到《蘇州日報》時,樸老題寫的刊名,形如四朵報春的紅梅,又似四枝綻開的桃花,會給您一縷溫馨,一種安祥,一許祝福,人們仿佛從中看到那睿智而明亮的 眼神,和那漾滿著永恒魅力的臉龐。

一、辛勤育佛種佛門煥生機

  趙樸初對培養佛教人才甚為關心。一九八○年初,樸老視察蘇州靈岩山寺時,被寺內那良好的道風和獨到的地理文化環境所感染,考慮到當時佛教人才奇缺、青 黃不接,樸老當即提議開辦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這一提議得到了蘇州佛教界及有關人士的一致讚同。因為這不僅符合佛教事業恢復和發展的迫切需要,而且靈岩 山寺作為印光大師創辦的凈土道場一向道風清沌,在佛教界頗孚眾望。樸老回北京後,即以中國佛教協會的名義向國家宗教事務局上報了開辦「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 院」,並書寫了校牌。由於樸老在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時善於在務虛與務實、目標與步驟的統一中扎實工作,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很快得到了國家宗教事務局的批 准。一九八○年十二月十日,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正式挂牌並開學,成為「文革」後中國開辦的第一所佛學院,從那天起,她的名字即深深地被鍥入中國佛教的史 冊。

  一九八五年十月上旬,樸老陪同外賓到蘇州,並提出要上靈岩山看看佛學院。當時,樸老已年近八旬,且旅途勞頓,靈岩山寺方丈明學法師希望取消這個日程安 排,但樸老執意要去,說明他對培養僧伽人才的重視和對佛教事業的關心。到了靈岩山寺,他稍作休息,明學法師陪同樸老進入佛學院,受到了學僧們的熱烈歡迎, 樸老很高興作了即席演講。他說:我七八年來過一次蘇州,寺廟還未恢復。八○年來時,法師已回到寺廟。這次來,昨天到了西園寺、寒山寺,年久失修破損荒落的 寺廟均按原樣修復,真不容易,今天又來到修復後的靈岩山寺,殿宇屋檐飛翹,氣如恢宏,佛像莊嚴,進入寺廟,使人頓生肅穆崇仰之情。佛教講要知恩報恩,要感 謝黨和政府落實宗教政策。日本凈土宗大本山有個「知恩院」,也說明這個意思。「報四恩」,就是「報眾生恩,父母恩,師長恩,國土恩。」樸老還說:我看到你 們講堂內有一幅字,寫得很好,上面寫著「紹隆佛種」我們要發揚光大佛教,這不但要靠老一代住持和前輩的勞動,還要靠在座的青年。現在國家號召培養「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青年,我們的共同理想是把國家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強國。佛教還要發菩提心,度一切眾生的理想,這種理想 和全國人民的理想是一致的,愛國愛教是一致的。

  樸老的諄諄教誨,使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成為具有普通高校宗教專業難以企及的特色,是一所崇實而不講排場、頭銜的蘇州佛教最高學府。春華秋實二十輪, 前九屆近四百名畢業僧分配到各地從事法務,利樂有情。他們之中有的擔任寺廟的住持、監院、執事或佛學院的院長、講經法師。美國、英國、新加坡、菲律賓、加 拿大、香港等地也都有靈岩山的佛子。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按照樸老提出的「素食、僧裝、獨身」的六字方針,勤奮地工作,愛國愛教,身體力行,受到了當地佛 教界的好評。

二、心繫寒山寺維護合法權

  一九九五年十月,蘇州寒山寺對「寒山寺風景名勝區」名稱持異議,上書中國佛教協會趙樸初會長,樸老對此極為關心,於一九九六年五月十八日寫信給江蘇省 委領導,信中寫道:蘇州寒山寺名聞遐邇,享譽中外,乃是體現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發揚佛教優良傳統,開展海外聯誼和對外交往的一座重要的古剎。我認為,越是 保持該寺的宗教特色和佛教文化傳統,保持其佛教古剎的莊嚴清凈的氛圍,寺院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管理體制不受扭曲和損害,就越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為省、市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做出更大的貢獻。寒山寺僧眾要求糾正和制止「風景名勝區」侵犯寒山寺名稱權的行為,建議將「寒山寺風景名勝區」更 名為「楓橋風景名勝區」,我認為這個要求是合理的、可行的。樸老的信引起了江蘇省和蘇州市領導的重視,不久,「寒山寺風景名勝區」重新更名為「楓橋風景名 勝區」

  樸老心繫寒山寺,在百忙中為維護寒山寺的合法權益,親筆寫信,使這一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回憶這件事,透出了樸老旺盛的生命力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及為中國佛教發展的事業心。

三、墨寶賜佛門丹青寫春秋

  走進蘇州各地的佛門寺廟,大多能看到樸老那筆峰峻挺、運筆靈秀的書法珍品。從他饋贈的一幅幅書法墨寶中,也折射出他對蘇州佛門深深的關切。

  一九八○年三月十八日,樸老在原蘇州市政協副主席謝孝思陪同下視察了蘇州靈岩山寺的工作,並題寫了「靈岩山寺」山門匾額,還興致勃勃即席賦詩一首,並 親筆題寫「欣隨謝公履,重上吳王台;湖山觀意態,林木感興衰;梵唄斷還續,慈鳥散復來;柳條見春色,畫境逐雲開」現該詩已刻成石碑,鑲嵌在靈岩山御道「落 紅亭」正中牆上。

  據筆者知悉,樸老為蘇州寺廟題寫的匾額還有「蘇州佛教居士林」;靈岩山寺的「智積殿」,寒山寺的「藏經樓」、「寒拾殿」、「弘法堂」、「霜天清香」、 「寒山寺碑廊」等;在寒山寺大雄寶殿內可看到樸老題寫的楹聯:「上聯為:千餘年佛土莊嚴姑蘇城外寒山寺,下聯為:百八杵人心警悟間浮夜半海音潮」。樸老為 常熟興福寺的「藏經樓」、張家港市東渡寺的「鑒真東渡紀念館」、吳江市小九華寺的「大雄寶殿」也題寫了匾額。一九九六年,吳縣市西山包山禪寺修復興建,這 座吳中古剎通過中國工藝美術師顧文霞,盛請樸老題名,樸老欣然命筆,賜「包山禪寺」墨寶,樸老以九十高齡在百忙中,為包山禪寺題寫墨寶,這真是樸老對蘇州 佛教的關愛和真情的又一次體現。

  另外,樸老為蘇州寺廟出版的畫冊,書題寫墨寶的有「西園寺五百羅漢畫冊」、「蘇州佛教文化畫冊」、「蘇州佛教寺院」、「印光法師畫冊」、「佛學文集」、「西園寺石刻五百羅漢像」等。

  趙樸初為蘇州寺廟的題字,給姑蘇名剎更加增光添彩,法輪常轉。筆者曾兩次見過樸老,那一臉慈祥和藹的樣子,睿智的神態和不凡的談吐深深地打動了我,更 為他那仁慈和善、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樸老高尚的品質和為人,是我畢生學習的榜樣。今天,樸老雖離開我們一年了,但我們永遠會記住這位慈祥老人,永 遠不會忘記他對中國佛教事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樸老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寶蓮禪寺紹根法師率團
五赴貴州山區扶貧興學

<<潘雪芳>>
  人這次有機緣,能跟隨寶蓮禪寺紹根法師探訪山區學校,順道為年前捐建的三所學校舉行開幕禮,隨行人員有淨福、淨平兩位師傅和黃性行居士,連筆者一行五人乘機扺達貴陽市,隨即受到統戰部和省青基會陳保國各級領導熱烈歡迎,寒喧過後,隨即驅車往平壩縣。

  翌日探訪三所破舊的校舍,當地教育局及縣長、各領導希望寶蓮禪寺,能幫助他們重建校舍。團長紹根法師目睹三所學校破爛不堪,即時答允負起重建的費用。

  第三日在織金縣為三所學校舉行開幕禮,第一間是菩提希望小學,據說這所學校是大嶼山菩提閣眾居士所發心捐建,第二和第三間乃團員淨福、淨平兩位師傅所 捐建,兩位師傅亦是在大嶼山十善業道靜室,專修淨土法門,幾年前兩位師傅得悉寶蓮禪寺有扶貧興學的善行,二師遂把一生所積淨資捐出,指定為貧困山區助建校 舍,俾適齡兒童安心求學,兩位師傅充滿慈悲喜捨之心,令我深受感動,尤其淨福師傅已屆八十高齡的長者,她也不辭勞累,親身隨團長紹根法師深入山區參加開幕 典禮。

  下午扺達淨平希望小學,該校舍樓高二層,學生有百餘人。淨福學校乃在鄰村,該校樓高四層有中小學生七百多人,二位師傅喜見新校落成,小學生純潔天真可愛,更令二師歡欣不已,隨即拿出紅包和文具贈予各小學生結緣。

  團長紹根法師,在開幕慶典中,警醒各學童:當今社會,是科技競爭的社會,年青人欲想立足於社會,必須有充分的學識,才可與科技發達的國家競爭,若無充 分的知識,必被社會所淘汰,又勉勵各學童勤奮讀書、努力學習,他日若有成就,記得為國家建設,為家鄉謀幸福‥‥‥。團長紹根法師於每間學校開幕後均贈送親 筆墨寶一幀、書法流暢,內容:「只有依靠知識,才能擺脫世世代代的貧困」,雖寥寥十七個字,但意義深遠,苦口婆心,鼓勵各學童勤奮學習,把佛教慈悲的精神 和愛心表露無遺。

  是次貴州之行,據當地幹部表示,貴州山多起伏綿延,所謂地無三里平,山區村民運送農作物,需要靠大竹簍背上山,日常耕耘也要把水背上山灌溉、有些耕 地,因地勢傾斜,不能用牛隻耕種,仍需用人力犁地,由於地形問題,稍為大雨,便會把農作物沖走,旱天又把農作物乾枯,付出勞動力多,收成少,生活相當困 苦,難怪佛教人士,多數遠赴貴州扶貧助建校舍,無非希望下一代提高知識,將來謀生也較容易。據紹根法師說,扶貧助學乃最佳利生的善行。

  回港後寶蓮禪寺護法柯彥強、王廣量、莫秀玲三位居士得悉在貴州有三所殘破學校,急需外間捐助重建,三位居士均認為興學育才,乃助山區居民脫貧之基本要素,因此各認捐一間,三位居士發心扶貧解困,真是功德無量。

  淨福希望學校開幕慶典中,本人認識了一班由深圳到貴州當義務教師的年青人,他們一齊發心為山區教育作出一點貢獻,這群義務老師為教育下一代不辭辛勞, 真令我深深感動,若香港的老師和大專生,每年能抽出一段時間,深入山區義務教導一些文化給小學生灌輸一些新知識,令其擴闊視野,鼓勵他們勤奮學習,則振興 中華、國家富強,指日可待。
 
 
世界佛教動態

荃灣芙蓉山
虛雲和尚紀念堂

舉辦一日一夜八關齋戒
諷誦大悲咒法會

  八關齋戒為渡生死之橋樑,破癡闇之燈炬。菩薩處胎經中,稱之為諸佛父母,無論僧俗男女,皆應受持 (摘錄自《八關齋戒意義》)。

舉辦地點:荃灣芙蓉山虛雲和尚紀念堂(竹林禪院後山)
得戒和尚:上濟下平老和尚
報名日期:即日起,額滿為止。
舉辦日期:2001年5月26日星期六早晨至5月 27日星期日中午為一日一夜。
報到日期:2001年5月26日早晨七點半至八點半
名  額:三十人
參加資格:必須是三寶弟子,在戒期中嚴持 淨戒及禁語。
自備用品:海青、縵衣(已受戒者)、盥洗用 具、平底布鞋、蚊怕水、枕頭 巾、沙灘巾(鋪床用)。
索取表格:親身或附回郵資信封寄至香港銅 鑼灣高士威道36號灣景樓C座四 樓香港菩提學會辦公室。信封 寫「索齋戒表」。上午九點至下 午六點。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 息。不接受傳真報名。

查詢電話:2577 2298
費  用: 全免,歡迎樂捐善款,成就功德。
八戒簡介: l.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淫 4.不妄語 5.不飲酒 6.不著香 華鬘、香油塗身; 不歌舞倡伎及 不故往觀聽 7.不坐臥高廣大床  8.不非時食

代辦團體
香港菩提學會

200l年4月23日


香港佛教聯合會
辛巳年清明思親法會啟壇儀式


會長覺光法師致辭

林煥光局長、諸山長老、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香港佛教聯合會啟建辛巳年清明思親法會,得到全港佛教團體和道場支持協助,四眾同人積極參與,經過個多月來的緊密籌備,到今天舉行啟壇開幕儀式。我們非常榮幸得蒙民政事務局局長林煥光先生於百忙中蒞臨主禮。本人謹代表本會同人向林局長致以熱烈歡迎和萬分感謝。

清明思親法會是本會最大規模的弘法活動,也是香港佛教界一年一度的盛事,其目的在發揚我國慎終追遠,思親報恩,尊敬先人的傳統和提倡行善積福的美德。 法會恭請全港大德法師主持各項佛事,為大眾祈福消災延壽,又為先人亡靈超薦,往生極樂;同時以功德迴向世界和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法會所籌得的善款將 全部用於擴展醫療、教育及社會福利服務。希望各界善信藉著參與法會機緣,慷慨捐助,共襄善舉。

由於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精神修養更值得重視,因此本會仍須加強弘法工作及採用嶄新的形式推動佛教事務,諸如舉辦佛學講座以傳播教理,透過電子媒介 宣傳本會工作,設立弘法使者以培養在專上學院之在學青年從事推廣佛教活動。在對下一代僧伽的培育工作方面,本會正積極籌辦一所僧伽學院,為來自國內的青年 僧人提供培訓課程,學成後成為佛教界增添精通經律,才德兼備的新一代僧伽。該院的基本建設工作快將完成,希望能如期在今年九月開課。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的創 立是標誌著香港佛教界的弘法工作進入一個新里程。惟任重道遠,讓我們香港佛教界同人為達成這一項惠澤後人的歷史使命而努力吧。

今年為佛誕公眾假期正式實施的第三年,本會正籌備多項大型活動以示慶祝,包括在紅磡香港體育館由四月二十九日至五月一日一連四天舉行多項活動,及港、九、新界各分區慶祝活動,希望四眾人士踴躍參加。

林局長擔任公職多年,經驗豐富,建樹良多,對佛教事務一向支持,對本會工作關懷備至,時加協導,今日幸蒙蒞臨為法會主持開幕,令大會增添光彩,至深銘感。而今屆法會在本會董事與大會四眾同人同心協力護持下,必定能夠圓滿成功。


民政事務局林煥光局長致辭


覺光法師、黎時煖副會長、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善信:

由香港佛教聯合會舉辦的清明思親法會,是香港佛教界一年一度的盛事。我很高興出席今天的開幕儀式。

香港佛教聯合會是本港最具規模的佛教團體,自一九四五年成立以來,一直見證著香港社會的發展,並與現代社會同步前進。貴會在過去五十多年來,除了積極 倡弘佛教信仰外,更秉承了佛陀慈悲濟世的精神,致力推動多元化的社會服務,例如安老、醫療以及教育服務等,一方面讓有需要的人士受惠,另一方面亦擴闊了佛 教與現代社會的接觸面。

現代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很可能會對一些傳統美德有所忽略。貴會每年藉著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舉行清明思親法會,發揚中華民族紀念先賢、慎終追遠之傳統美德,實在令人敬佩。

本人在此謹祝今年清明思親法會圓滿成功,並祝在座各位身心康泰,萬事如意。多謝各位。


副會長永惺法師致謝辭


林煥光局長、會長覺光法師、各位法師、各位董事、各位居士:

本會今日舉行清明思親法會啟壇開幕儀式,十分榮幸蒙民政事務局林煥光局長駕臨主禮,嘉言指導,同仁等深感光寵。謹代表大會同仁敬致衷心感謝。

本會每年舉行清明思親法會均得到全港各道場法師主持佛事,各界善信踴躍參加,共結勝緣。舉行思親法會有助發揚我國慎終追遠,敬宗念祖之傳統美德,同時 祈求佛力加庇,社會祥和,民生安定。今次思親法會恭請到林局長蒞臨主持開幕及致訓辭。謹藉此感謝特區政府對佛教善業之關懷及支持。同時多謝全港各道場各位 法師慈悲,鼎力襄助,各位居士發心護持,四眾同仁通力合作,預祝法會圓滿成功。

剛才會長覺光法師提及慶祝今年為佛誕公眾假期正式實施的第三年,本會已準備在紅磡體育館舉行多項大型活動,有賴四眾同仁踴躍參與,今年佛誕將成為一次極有意義之盛會。

現本人謹祝林局長身心康泰,座上各位萬事勝意,如意吉祥。


2000-2001年度全港佛教學校學藝比賽
各項比賽項目優勝名單

1、佛誕咭設計比賽

小學初級組
冠 軍:佛教榮茵學校下午校   鍾素潔
亞 軍:佛教中華康山學校下午校 張穎騫
季 軍:佛教劉天生學校     姜燕妮
優異獎:佛教正覺蓮社學校上午校 張梓軒
佛教陳式宏學校上午校  易晞然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下午校 陳祖輝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上午校 余宛樺
佛教榮茵學校上午校   馬浚軒

小學高級組
冠 軍:佛教正覺蓮社學校下午校 盧善薇
亞 軍:佛教中華康山學校上午校 趙宇瑩
季 軍:佛教正覺蓮社學校上午校 張祖儀
優異獎: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   吳小蠻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梁沃輝
佛教慈敬學校      林文拿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   黃龍洲
佛教陳式宏學校下午校  蔡倩婷

中學初級組
冠 軍: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鍾紫欣
亞 軍: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 利詩蘭
季 軍: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劉驥翀
優異獎: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黃漢利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蕭美娜
佛教黃允畋中學     蔣貝紅
佛教大雄中學      黃詠詩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    謝麗芳

中學高級組
冠 軍: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 鄔幸兒
亞 軍: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杜翠薇
季 軍:佛教何南金中學     尤麗珊
優異獎:佛教何南金中學     蔡凱瑩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陳惠棋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楊潔晶
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鍾芷心
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李筱麗


2、佛誕徵文比賽

小學初級組
冠 軍:佛教黃藻森學校    邱易誠
亞 軍:佛教陳式宏學校下午校 陳精爾
季 軍:佛教慈敬學校     傅彩霞
中學初級組
冠 軍: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張綺琪
亞 軍:佛教覺光法師中學   杜偉傑
季 軍:佛教黃鳳翎中學    譚少姨

(本刊將於下期輯錄徵文比賽優秀作品。)
3、數學比賽

小學組
冠 軍:佛教榮茵學校上午校
亞 軍:佛教中華康山學校下午校
季 軍:佛教榮茵學校下午校
優異獎:佛教黃焯菴小學下午校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
佛教劉天生學校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佛教明珠學校
佛教黃焯菴小學上午校

個人成績特優獎
佛教榮茵學校上午校   黃議民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下午校 梁裕恆
佛教榮茵學校下午校   魏煥南

中學組(隊際賽)
冠 軍: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亞 軍: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季 軍: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殿 軍: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中學組(團體賽)
冠 軍: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亞 軍: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季 軍:妙法寺劉金龍中學
殿 軍:佛教大雄中學


4、歌唱比賽

小學合唱組
冠 軍:佛教榮茵學校上午校
亞 軍:佛教慈敬學校
季 軍:佛教榮茵學校下午校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優異獎:寶覺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佛教黃焯菴小學上午校
佛教劉天生學校

中學合唱組
冠 軍:佛教梁植偉中學
亞 軍: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季 軍: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
優異獎:佛教黃鳳翎中學
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佛教黃允畋中學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
釋慧文中學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佛教大光中學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5、歌唱比賽

小學卡啦OK組
冠 軍:佛教黃焯菴小學上午校  吳海錡
亞 軍:佛教榮茵學校上午校   劉天敏
季 軍: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   楊詠兒、黃慧心
優異獎:寶覺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蘇樂善
佛教陳式宏學校上午校  鄒菁怡、陸嘉琳
佛教明珠學校      吳少慧

中學卡啦OK組
冠 軍: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蘇樂文、黃慧儀
亞 軍:佛教黃允畋中學     洪裕琳
季 軍: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 蔡泳霖
優異獎: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莫嘉嘉
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祈順識、石振平
佛教覺光法師中學    黃潔芳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霍美婷
佛教大光中學      施小萍
佛教黃鳳翎中學     馬 靖
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   鄭詩雅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李學軒、楊智勛
釋慧文中學       關海威、葛曉華


6、中學排球比賽

男子組
冠 軍:佛教黃允畋中學
亞 軍:佛教大雄中學
季 軍: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殿 軍:佛教大光中學

女子組
冠 軍:佛教黃允畋中學
亞 軍: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季 軍:佛教大光中學
殿 軍: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7、乒乓球比賽

小學男子組
冠 軍:佛教林柄炎紀念學校
亞 軍: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
季 軍:佛教黃藻森學校
殿 軍:佛教黃焯菴小學下午校

小學女子組
冠 軍:佛教中華康山學校上午校
亞 軍:佛教慈敬學校
季 軍: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
殿 軍:佛教黃藻森學校

中學男子組
冠 軍: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亞 軍:佛教慈航智林紀念中學
季 軍: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殿 軍:佛教梁植偉中學

中學女子組
冠 軍:妙法寺劉金龍中學
亞 軍: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季 軍: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
殿 軍:佛教何南金中學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