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13期
2003年2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為港人祈福消災
獻  詞
新春獻詞 ◎覺 光
祈福法會
萬人祈福詞 ◎覺 光
「祝願香港特區繁榮安定萬人祈福法會」 ◎佛聯會
《仁王護國經》的般若思想 ◎覺 真
「萬人法會」有感徵文
日耀中天現吉祥 ◎昌 峰
悲願感四海 ◎定 昌
勝會難逢 祈福得福 ◎界 真
興港之路 由心開始 ◎能 幹
清規戒律
百丈懷海禪師叢林清規初探 ◎慧 雲
專  訪
戒為無上菩提本 忍是能度眾生心
——訪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
◎黃 鶴
陞座花絮
觀音道場現奇瑞——陞座花絮 ◎朱封鰲
佛教人物
花落蓮成
——上海法華學問寺住持大熙法師印象記
◎羅 蘭
專  論
人活到一百二十歲不是夢!
——心血管病專家洪紹光新論述
◎洪紹光講
  果藏整理
隨筆禪話
何謂「快樂」? ◎秦孟瀟
世出世法
「目標管理」、「責任制」 ◎楊 釗
觀音道場
紅塵開淨土 鬧市創伽藍
——香港普門寺佛像安座慶典略記
◎松 昀
風俗民情
承德寺廟及其風俗民情(下) ◎武 華
佛像開光
餘姚靈岩禪寺隆重舉行寺院落成慶典
暨佛像開光法會側記
◎沈 雁
藏傳佛教
親近大善知識——根讓仁波切 ◎淨 圓
特  稿
寶蓮禪寺反對當局收回寺前的地段
重新規劃的始末
◎寶蓮寺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為港人祈福消災
  今年一月一日,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本港各大寺院、精舍、尼庵、社團及各商會社團協 辦,舉行了「祝願香港特區繁榮安定萬人祈福法會」,特首董建華先生暨政府各部門高層官員蒞臨法會拈香禮佛。其中有律政司梁愛詩司長、立法會范徐麗泰主席、 公務員事務局王永平局長、中聯辦高祀仁主任、外交部特派員吉佩定先生、民政事務局何志平局長、保安局葉劉淑儀局長、民政事務局關永華先生等主持「萬人祈福 法會」。長老有:會長覺光大師、副會長永惺大師、特恭請深圳弘法寺住持禪門泰斗本煥長老。本港各大寺院諸山長老暨海外(新加坡)諸山長老亦蒞臨大會諷誦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會場佈置得非常隆重莊嚴,尤其是眾位法師身穿澄黃色海青(僧袍),大紅色袈裟,頸項掛串長唸珠,個個儀態莊嚴,唱唸佛讚、 經文、梵音嘹亮,氣氛隆重感人!近三萬眾佛弟子極其虔誠誦唸經文,祈佛護佑,為港人求福消災!這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誠精神,定能感動人天。

  此次舉行「港人祈福法會」,實在因緣殊勝!在一次偶然宴會上何志平局長非常感觸地說到港人情緒低落,有為港人祈福的心願。這些話引起在場的楊釗大居士 的同感!楊釗居士是香港佛教聯合會的常務董事,於是同會長覺光大師談起此事。覺光大師向來慈悲為懷,能為港人祈福消災欣然接納。在短短數日內,通過董事會 研討後,就著手進行安排了,本港各大寺院負責人迅速響應,真是「眾志成城」,「為善最樂」了。楊釗大居士做善事一向低調,叫做「無相功德」!

  這次舉辦的「祈福法會」是成功的、圓滿的,為香港佛教史譜寫了光輝篇章,永載史冊。

  當前,港人處境不佳,心緒不寧,也是正常的。至於如何處理大、小事務,實在不易!執政者董先生是商界翹楚,但從政經驗不足,有顧此失彼之感。其為人厚道,有為港人造福宏願,然事與願違,天不從心,奈何?!

  最近不少港人上街抗議聲不絕於耳,甚至也有宗教人士亦在其行列中,事態頗不平靜。佛教徒與世人處事風格向來不同,即是遇到對己不利的事,亦採取「忍 辱」態度待之,抱著「慈悲」、「寬恕」的精神。唯有這樣才能轉化矛盾,消除矛盾,決不做任何激化矛盾的事。佛家講究「智慧」、「定力」、「因果」、「報 應」……等等。要知道,一切矛盾都有因果可尋的關係,單在「果」上糾纏不清,而不從「因」上著眼,不單不能解決疑難問題,反而越來越亂!佛教徒向來「平心 靜氣」觀察一切、對待一切,所謂「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天下事無有不能解決的,吵吵嚷嚷的行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然乎?
 
 
新春獻詞
◎覺 光
  年伊始,萬象更新。

  回顧剛剛過去的一年,不少人內心很不安樂,出於多種原因,社會進展中似乎失去平衡,各行各業怨聲載道,最為明顯的例如公司裁員、減薪、失業、暴力,搶劫、綁票、謀殺……給社會帶來動蕩和不安,不少人感到徬徨、困惱、迷惑……甚至走上「自我毀滅」的絕路!

  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能不能扭轉呢?用我們佛教的眼光來看,所謂「因緣生,因緣滅」。在一定的條件下,事物能起到相互轉化的作用,由「好到壞」,由 「壞到好」,這是因果循環的道理。當前香港環境固不佳,再看看世界各地環境亦好不了多少,甚至更壞!所謂「好」與「壞」的表現,則完全是眾生「共業」與 「別業」的差異,「一切唯心造」,由如是因,得如是果,好與壞都得由自己承受;不怨天,不尤人!如是觀,就能「心平氣和」,再多的怨氣也能消失殆盡。只有 這樣的心境才能建立起美好的環境,而自己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信神,不信鬼」!只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這是人們生存的 準則,也是社會的前進法則。奉勸港人: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萬人祈福詞
◎覺 光
董特首、高主任、諸山長老、各位大德法師、各位善知識、各位嘉賓:

  天是元旦的好日子,在此春回大地,新一年來臨的時候,值得大家一同歡慶。本港現時雖然 面對經濟轉形和社會調整,但由於中國國運日益昌隆,多項大型發展項目正蓬勃開展,加上北京成功申辦奧運及上海取得世界博覽會主辦權等等,均能為港人提供良 好的發展機會,相信在國家領導的支持和港人的積極努力下,香港的前途是光明和美好的。

  香港佛教界同人今天聯合社會各界團體,藉著元旦吉日,齊集香港大球場,以香華燈塗之莊嚴,修建千僧殊勝齋會,諷誦《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祈願 世界和平,國家興隆,香港安定繁榮。只要大眾能夠齊心護國愛港保家修身,人心得到淨化,一切煩惱自然消除。謹祝願佛力加被,法輪常轉、眾生福慧俱增、道心 堅固、日日如意吉祥!
 
 
「祝願香港特區繁榮安定萬人祈福法會」
元旦日在大球場盛大舉行

◎佛聯會
   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佛教各大寺院、道場與數十個各界社團協辦,於元旦日假香港政府大球場盛大舉行,到會有逾千高僧諷誦經籍及近三萬餘信眾隨喜參加,場面盛大空前。

    大會由元旦日上午九時三十分開始,首先為壯嚴的灑淨儀式啟壇;先由二十位大德長老擔任主法和尚。包括有九十四歲的中國佛教協會評議會主席、廣東省佛協會會 長、廣州光孝寺及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煥大和尚、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大和尚、香港佛教聯合會首席副會長永惺大和尚、及佛教界諸山大德聖一長老、融靈長老、 悟峰長老、明乘長老、初慧長老、智開長老、泉慧長老、聖懷長老、紹根長老、暢懷長老、了知長老、智慧法師、健釗法師、?岳法師、妙果法師、修智法師、明義 法師。十時正,大會各主法和尚暨十多位主法高僧拈香後,由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先生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獻花。到會的還有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中央人民 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高祀仁先生、外交部特派員吉佩定先生、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女士、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議員、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林煥光先 生、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先生、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女士、民政事務局署理常任秘書長關永華先生、懲教署署長彭詢元先生、消防處副處長林振敏先生、入境事 務處助理處長蔡炳麟先生、署理海關助理處長梁志超先生、大會贊助暨發起人楊釗先生、蔡冠深先生、洪祖杭先生、郭鶴年先生,馬介璋先生、陳耀星先生、李祖澤 先生、潘宗光校長、李國強先生、黃光漢先生、餘國春先生等多人。立法會議員吳亮星、陳鑑林、鄭耀棠、蔡素玉等;人大代表王敏剛、吳康民、李澤添、林廣兆、 馬逢國、高寶齡、費斐等;政協施子清、施祥鵬、雲大棉、蔡德河、餘燊、黎錦文等亦分別出席。

   隨後誦經開始,由各大道場住持大德數百位,緇素四眾三千多人,虔誦《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法事隆重莊嚴。在典禮中,佛前上供、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覺光法師宣讀疏文及新年文告,祝願大家齊心護國愛港,在中國國運日益昌隆中,香港人士加倍努力同創新天地。下午二時繼續虔誦《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 經》,以此迴向共求香港繁榮安定,新的一年,啟泰開運,而法會旨在勉勵大家人心淨化;能以精勤、誠信、寬容、和諧等精神對待工作、家庭及國家,將個人小願 力凝聚為眾人的大願力,將大願力發揮積極的作用,令香港東方之珠更臻美好的明天。

   香港佛教聯合會數十年來對弘法利生、服務社會,不遺餘力。今次舉行祈願香港繁榮萬人祈福法會規模龐大,法事隆重,內地及海外各地大德,對此殊勝功德均紛紛表示推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亦專函馳電,表示祝賀法會成功。
 
 
《仁王護國經》的般若思想
◎覺 真
   王經的全名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漢譯四種,首譯為竺法護,譯於西晉秦始三年 (267),名《仁王般若經》。次譯為鳩摩羅什,譯於姚秦弘始三年(401),名《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三譯是真諦法師,譯於蕭梁承聖三年(554),名 《仁王般若經》。第四譯是不空,譯於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現流行的經本是姚秦之時鳩摩羅什大師所譯。

   釋尊住世時,拘薩羅國(都舍衛城,故又名舍衛國)國主波斯匿王等十六大國國王,為了護國,祈求人民安樂,咸來耆闍崛山,請佛演說護國因緣。是時十?河沙數大眾俱來入此大會,聽佛說法。此即《仁王護國經》之由來。

   全經共分八品。第一品為序分,是緒論。中間六品為正宗分,是全經主體部份,是正論。最後一品為流通分,即結論。中間六品全是說的護國之道。

    護國之道,分為內護與外護。故第二品(觀空品)到第四品(二諦品),這三品說內護;第五品(護國品)到第七品(奉持品),這三品說外護。就佛與眾生來說, 諸佛為內,眾生為外,就眾生來說,身心為內,身心之外的國土環境為外。所謂護國,就是營造一個美好清淨的社會環境,亦即眾生賴以生活的外在境界。外境的美 好,在於先從自心清淨做起。自心不淨,人所生活的環境當然不能清淨。所以經中深刻闡揚先護內在身心而後護外在國土環境的深刻道理。

   有些人以為誦讀《仁王經》,只在消除外在禍患災難,只要消災免難,自然國泰民安,天下穩定。我說這是一種誤解,也偏離了經義。經中明明告訴我們:護國是外 護,護心是內護,要護國,首先要護自己的身心。護持自心,清淨不染,才能談到改善人與人的關係,改善人與社會的關係,改善人的外在環境,才能真正消除外在 的一切災難痛苦。所以,根本在改善自心。改善自心的根本途徑在啟發心智,增長智慧,走出迷誤,破除妄執。所以佛在仁王經中反復講說護國先要護心,護心先在 體悟般若智慧。

   般若思想是中國佛教最重要的理論基礎。《仁王護國般若經》由經名即可知,本經屬般若經系的聖典之一。般若(prajna)是梵語,翻為中文,即「妙智慧」 之義。這一智慧,非凡夫所能知,是佛陀菩提樹下進入禪定,証悟而得。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間萬事萬物,都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 中,一切事物,一切現象,一切遭遇,一切存在,皆依一定的條件及其相互關係而生,也依一定的條件和關係而變而滅。這一過程的一切現象,或曰宇宙萬有的現 象,佛家用一個名詞來稱呼它,叫「法相」,而「法相」可以表現為種種不同的各別各異的現象,但其本體,即各種現象、宇宙萬有的本體,佛家又用一個詞來稱呼 它,叫「法性」。這個「法性」是萬事萬物萬象的共性。這個共性是甚麼呢?本經《觀空品》中說:「以諸法性,悉皆空故。」這個共性(法性)就是「空」,所以 「般若性空」,性空,便是般若思想的核心。

   現象皆有,共性為空。般若在解析這個「空」義時,有三個重要的內涵:一、諸法無永?性。世界上沒有永?不變的事物。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空,生有新陳 代謝,法有生住異滅,一切都在變化不居之中。變化發展是動態的,就是「行」,所以又叫「諸行無常」。無常就是不能?久,不能永?,無永?就是空。二、諸法 無獨立性。任何事物的存在,任何現象的出現,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各種條件(因緣)的和合而生的。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單獨存在。「孤陰則不生,獨陽 則不長」,沒有父母,哪有兒女?沒有父母子女,哪有家庭?事物不可能孤立存在,亦不可能獨自產生。事必有因,世界上沒有無因之果。前述無永?性,當然因緣 (條件、關係)也無永?,緣聚緣散,剎那生滅,所以因條件而生、因相互關連而有的「有」是假有,是暫有,無獨存性,無自主性,所以又叫「諸法無我」。無獨 立的存在,無獨存的自主,故謂「無我」。無我即空。三、諸法無真實性。一切不能永?,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常不變的主體在哪裡?一切都因條件的支配而生, 一切都由因緣的聚合而存在,既非自有,亦非自成,無自主(我)可言,無自性可得,那麼「真」在何處?世人把假有視為「真」,只是一種錯覺。視無常為常,視 無我為有我,錯把假相作真實,這就是最大的迷誤。了中法師說得好:「有人認為科學的認識是真實的,其實,科學的知識是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也就是說科學 是不斷地修正過去認識上的錯誤,所以才成其為科學,所以世間的知識永久是今是昨非,哪有固定不變的真實性可說?」本經《觀空品》中云:「若著名相,分別諸 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見諸法實性。」六趣四生,是世間法,三乘行果,是出世間法,都是執相分別,是從名相上分別而不見諸法實性。諸法本無實性, 所以說諸法實性(共性)即是空。

   世間諸法--一切現象,一切事物,一切過程,一切的一切,無永?性可得,無獨存性可得,無真實性可得,這就是般若性空,就是般若智慧。這就可見般若思想對宇宙萬有的思考多麼深入,多麼透徹;對人生整體的體會多麼深刻,多麼明亮。

    我們學佛,我們誦經,我們修行,我們祈願,不就是為了獲取這一甚深般若智慧麼?獲取般若智慧,就是悟空。能夠悟空,就能幫助我們破除世俗的偏執,幫助我們 走出人生許多的迷茫、困惑,或曰誤區。人世間的痛苦,不外乎兩類:內苦外苦。內苦,來自自身自心,所謂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 盛,皆是內苦;飢謹、戰亂、水災、火劫、地震、寒泠、恐怖襲擊、天災人禍,皆是外苦。不論內苦外苦,其根源皆在人類自身。時至今日,科學技術愈發展,物質 生活愈發達,市場經濟愈繁榮,而人的精神世界卻遠遠沒有跟上,信仰危機日益突出,人生迷茫日漸增多,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隔膜、爭鬥、殘忍則愈演愈烈,社會 悲劇無日無之,打開每日報紙,自殘殘人,自害害眾,觸目驚心。貪嗔痴慢,陷於迷誤,苦難叢生,何日解脫?自心不護,談何護國?

   《仁王經》告訴我們:十六大國的國王,志在護國,只有護國,人民才能安樂。而佛教的護國之道,是在一切人自護其心,護心就靠獲得般若智慧,體悟一切事物, 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都是各種關係、各種條件的相助相成,彼此在相助相成下才能生活,才能減少災害和痛苦。既然 需要大家相助相成的緣才能生活,怎能夠去謀害、算計、損人、傷天害理呢?損人、害人、傷天害理,到頭來只能是傷害自身,所以護國之道首在護心,護心之本, 在體悟般若智慧。以般若智慧,度脫苦難,到達自在解脫的彼岸。成就般若波羅蜜多,這是《仁王護國經》的主旨,也就是般若智慧為護國的解脫法門。

    《仁王經》依般若勝義啟示我們:因緣生滅,即是因果。只有深信深明因果關係,才能走向正道,建立生命的價值。導人種善因得善果,這就是功德;啟人除惡因, 免惡果,這就是功德;懺悔共業,大家棄惡修善,出迷入悟,這就是功德;大家都來參加仁王護國祈福法會,為了國泰民安,社會祥和,全港繁榮,有一顆善心,共 發菩提願,這就是功德;誦讀經文,行解相應,依教奉行,受持不失,這就是功德。所以經中說:「般若波羅蜜多能生一切諸佛法,一切菩薩解脫法,一切國主無上 法,一切有情出離法」。這就是護國、護眾生的最勝功德。

   本經不僅開示了護國之道,護國之法,而且也開示了啟建仁王法會的方法,即眾人誦經功德最大,但誦經必須如法虔修:嚴飾道場,令生敬信;四事供養,安心諷誦;行事如儀,觀想禱念。觀照般若,成就圓滿功德。

    中國自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9年),即開始設立仁王護國法會,專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以祈消災除難,國泰民安。今次香港佛教聯合會應十 方善信之請,會同本港各界諸上善人,於二零零三年元旦共同啟建萬人祈福法會。是日,香港大球場內,燈飾旛幢的壯觀,莊嚴隆重的行儀,覺光長老、本煥長老、 永惺長老率諸山大德主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中央駐港聯絡辦主任高祀仁、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民政事務局局 長何志平、大會贊助人楊釗大居士、郭鶴年先生等嘉賓蒞臨主禮,上香。法師們清亮高亢的梵唄,犍槌的和諧,五萬信眾虔誠禮敬,同聲誦念,都是無比的護國功 德。藉事顯理,化導眾生,為生者祈福,為亡者超度,為造諸惡業者洗淨過失,為善信植福增慧,共達護國弘願。我們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對香港繁榮安定的深度關 切,感謝所有參加祈福法會的各界人士,參與勝會,即是無尚功德。恭誦《仁王護國》聖典,虔修齋供,因緣殊勝,以此法會功德,必將消諸罪愆,解諸冤結。福因 修積而得,障以懺悔而除。必將帶給大家身心安樂,社會祥和。我們祝願:焚香禮佛送舊歲,仁王護國迎新年。一瓣龍涎薰法界,全港迎福樂清平。
 
 
日耀中天現吉祥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學僧 昌 峰
  (編者按) 期「學僧園地」四篇文章,是從「祝願香港特區繁榮安定萬人祈福法會」有感徵文中評選出來 的。我們尊敬的導師、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十分關懷僧伽學院學僧的茁壯成長,重視學僧學修與寫作能力的培養,他對這次徵文給予獎勵。這裡發表的是: 第一名、昌峰;第二名、定昌;第三名、界真、能幹。其它的優秀之作,今後將再陸續發表。

  風,颼颼地吹著,吹在大球場四周的幢幡上,吹在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上,吹在每個人的臉上,卻吹不走滿天的陰霾,只是使原本顯得陰冷的天氣更添了幾分寒意。

  儘管遇著這樣的天氣,卻絲毫沒有影響四眾弟子虔誠祈福的願心,依然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參加「祝願香港特區繁榮安定萬人祈福法會」。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甚至是行動不便的人,也在家人的護送下冒著嚴寒來參加法會,看著他們井然有序的排隊,臉上流露出對佛陀的無比敬仰與無限信任,真叫人感動不已。

  九時三十分灑淨開始,舉楊枝讚誦大悲咒,唱觀音贊……然後唱寶贊誦念《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一切都在如法的進行著。我抬頭向不遠處的高大電子螢幕看 了一眼。只見中間那位長老,就是今次大會主席,我們僧伽學院的院長覺光長老,今年已是八十五歲高齡,然而他卻不畏北風凜冽,寒氣侵襲,一如傲雪之梅, 精神煥發……坐在覺光長老右邊的本煥老和尚,今年已是九十六歲高齡,特意從深圳趕來,參加此次萬人祈福法會。.這樣的菩薩精神,於我後輩學人而言實是望塵 莫及的。想著想著,無盡的力量從心底湧起,我低下頭繼續誦念《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

  風,依舊颼颼地吹著,滿天的陰霾依然沒有散去,不覺中已到上供時刻,悲心無盡的覺光長老親自宣讀祈福文疏,那聲音高亢嘹亮,渾厚有力,使人聽著要生出無限的力量。而此時此刻,一輪麗日衝破滿天陰霾,向祈福會場投來萬道金光,佛日加持,大眾即時信心倍增。

  諸佛菩薩靈感不可思議,我們常常會聽到在某某大法會上,天垂瑞相,比如南海普陀山觀音菩薩的道場,每逢盛大的節日總會顯現一些不可思議的瑞相,去年我 在那裏便看到了兩次,真是令人振奮不已。今天,我們的萬人祈福法會,儘管遇著這樣陰冷的天氣,然而在覺光長老宣疏期間,卻三度雲開日出, 陰霾盡掃,感應道交,實在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瑞相。

  日耀中天,正如佛陀的出現於世,他又以無盡的智慧與慈悲,向我們說著千古不變的真理「一切唯心造」只要我們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改變條件,創造條件,必能改變一切。

  其實,香港的現狀,並非是天空陰霾沉沉,而是人心陰霾重重,所以才會有各種社會問題的引發。因此港人完全沒有必要怨天尤人,更沒有必要自我頹廢,而應 坦然面對,並以一種積極的姿態來挑戰它。挑戰「陰霾」,依佛教的觀點不外乎自力與他力。仰仗他力——我們今天仰仗三寶加被,龍天護持,成千上萬人濟濟一 堂,共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而感得日耀中天,這不僅僅是誦經人的福報,也是香港的福報,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共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的這份至 誠心,勇猛心,是否能長久維持?我們心中的麗日是否能永久光芒四射?

  我想,學佛的人最根本的法要,除了由禮拜諸佛菩薩,諷誦經典的功德,消除自己宿世的業障外,更須多多閱讀佛經典籍,多多聆聽大德法師及諸大善知識的講解,從而瞭解佛法的真義,藉借佛陀的無上甚深智慧,開啟自己的智慧之門,如此才能陽光燦爛,日日好日。
 
 
悲願感四海
——參加「祝願香港特區繁榮安定萬人祈福法會」有感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學僧 定 昌
  去年十一月份佛聯會成立五十七週年誌慶聯歡聚餐晚會上,覺光長老向我們透露,要在二零 零三年元旦假香港大球場,舉行一個「祝願香港特區繁榮安定萬人祈福法會」,我明白了長老之苦心,他的悲願時刻鞭策著我。今天我第一次親臨如此大型之勝會, 是我期盼已久了。以下是我對此次法會的一點體會。

一、 壇場莊嚴龍天護

  我們到大球場的時候,天上還落起了點點雨滴,可我堅信天公一定會做美。上午八點整,我隨與會者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有序地進入會場。此 時大球場已換了新裝,甬道上已鋪上了大紅地毯,壇場座西朝東,高掛佛陀畫像,中供七佛,佛前七寶供品,張燈結彩,法會隆重莊嚴,我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呈現出 經中所示:「十方諸佛,方坐蓮花獅子座上,如金剛山王,為眾說般若波羅密經,大眾歡喜,各各得無量智慧。」的情景。法會開始以後,烏雲漸漸散去,太陽盡顯 其光芒,直到法會圓滿完成,真可謂是佛光普照,龍天護祐。


二、 千僧赴會誦真經

  來自全港所有佛教團體共一千多名僧人,出廣長舌相,共誦《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他們嘹亮的梵音,攝持著在場每個人的心。有人可 能會問,那麼多佛教經典,為甚麼要選擇誦此經呢?經中說:「大王般若波羅蜜多所有功德,猶如虛空不可測量,若有受持讀誦之者,所獲功德能護仁王及諸眾生, 猶如垣牆亦如城壁。」「是故汝等應當受持,不但護國亦有護福求富貴官位七寶如意行來,求男女,求慧解名聞,求六天果報人中九品果樂,亦講此經。」從這裡我 們可以看出誦此經不僅可以護國,還可以護心護眾生。


三、 信徒護港誠心切

  今天有二萬多佛教信徒,他們從凌晨五點就開始在大球外排隊,等候入場參加法會。他們以自己的誠心、清淨心、願心、迴向心,祈求香港和平 穩定。他們這份護港愛教的情操,很使我感動。所謂「境隨心轉」,也就是心淨則國土淨,國土淨則人民安樂。香港之好與壞,都是我們每個人的共業所感,而我們 的一念又決定善業與惡業之取向和做與不做。因此,要使香港清淨,人民富樂,必須從陶冶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開始,調整好我們的心態,讓我們之平常心重現。


四、 政府英明施仁政

  每天翻開報紙,總有大版內容指責政府:「這方面不對,哪方面沒搞好,」我們可曾想過政府為香港的前途與命運,可以說是費盡移山心力。今 天政府的主要官員,他們寧願放棄公眾假日,百忙之中都來參加我們祈福法會。而我們大家都是香港主人,「香港興亡,港人有責」,香港今天經濟的蕭條,他並不 都是政府的過錯,而是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花無百日紅,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也就是常講之無常吧!香港的經濟從高潮走向低谷,他同樣也會從低谷走向高 潮。如物理之波峰,它總是一高接一低,不可能是平行的。「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因此,我們應該承擔起責任,樹立起信心,做一個自力自強,自 尊自立的香港主人。


五、 覺公悲願感四海

  經有云:「菩薩示現火陷化紅蓮」。我們的導師覺公上人,雖然他已八十四歲高齡,但他仍漚心瀝血,護國為教,心繫香港之繁榮穩定。他以菩 薩之悲願、人格之魅力、道德之修養、護教之忠誠,感召四海仁人志士。今天覺公上人誠邀來自海內外的二十多個高僧大德,為法會主法,各各發大悲心,為港祈 福。人生難得,生命短暫,善知識難遇。我們身邊就有像覺公上人這樣的大善識,還不親近還等甚麼呢?因此,讓我們放下心中的煩惱與執著,多親近大善菩薩,學 習宇宙人生之妙法,真正活出佛樣來。

  香港有祖國大陸發展的大好形勢之天時條件,又有世界三大深水良港的有利地理優勢,還有勤勞智慧的七百萬香港人民。香港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因此,只要我們繼續發揚過去港人創業的優良傳統,放眼未來,香港明天一定更美好。
 
 
勝會難逢 祈福得福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學僧 界 真
  會難逢!西元二零零三年一月一日,天陰風勁,寒氣襲人,香港大球場內,梵音嘹亮,法幢 高懸,妙供琳琅,香花莊嚴!尊敬的上覺下光長老高坐中央主法,悲心深切,慈光四照,海內外諸山長老、高僧大德暨兩萬餘佛教信徒及社會各界人士,至誠恭誦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祝願香港特區繁榮安定萬人祈福法會」正在莊嚴而祥和地進行著。

  當前香港經濟不振,引發種種社會問題,民心不安,怨戾時聞,讓人擔憂。為化解戾氣,安佑民心,祈福解厄,實踐佛陀慈悲濟世精神,由香港各界社會名流和 十大社團連袂發起,以香港佛教聯合會為主辦單位,並聯合本港各大寺院、佛教團體等禮請海內外諸山長老、大德高僧,莊嚴啟建消災解難之萬人祈福吉祥法會。這 次不分業界、不分信仰的祈福法會,猶如清涼甘露,蕩滌人們身心的熱惱,展現佛法無上甚深智慧,祈禱香港繁榮安寧、物阜民豐。

  元月一日清晨,我們全院師生到達會場時,還未下車,便從車窗看見場外排著長長的人群: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不用說,都是來參加法會的虔誠佛教徒 及各界善士。走進會場,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居士們五點鐘就趕來了,現在已等了兩個多小時了。我震驚了:近時入冬,冷氣逼人,他們沒有吃早餐,如何度過漫長 的數小時?我分明看見人群中有耄耋長者啊!那是一顆怎樣的奉佛、愛教、護港的崇高心靈呵!義工們端來了熱騰騰的茶水,又忙著做其他事去了。為了法會他們已 辛苦了多日,今天又放棄假期來為大會服務,這同樣是一顆讓人由衷讚歎的心靈啊,無私無我,發此護教、愛港之心,難道不是一顆佛心嗎?

  法會進行,逾千位法師在壇場帶領大眾,莊嚴諷誦《仁王護國般若經》,一心當下,任天寒風厲。高臺上主法的二十位大德高僧,個個年逾古稀,本煥老和尚已 是高齡九十六歲,端坐如鐘,恭誦經文,隨文入觀。慈悲偉大的佛陀畫像端坐於虛空中蓮花臺上,相好光明,似正在宣說《仁王護國般若經》。真是勝會難逢,讓人 讚歎。佛、法、僧,戒、定、慧,莊嚴合諧!如此萬眾一心,與般若相應,怎能不感得諸佛加被、龍天護佑。中午大供,我們尊敬的覺光大師宣疏,法音嘹亮,萬眾 無聲!這時,風停了,雲散了,陽光普照了,法會一片溫煦祥和……

  尊敬的覺光長老是祈福法會主席,如此莊嚴法會的成就,有賴長老的大悲心、大願心是重要的原因。記得上次傳法大典時,長老堅定的發願:盡形壽,獻身命, 為弘揚佛教,普濟群生;在佛聯會成立七十五週年誌慶聚會上,長老宣佈了舉辦祈福法會的喜訊。他說,只要不怕困難,不怕辛苦,我們有信心就一定能夠做成 ----這是怎樣的悲願與胸襟!長老年屆八十有五,法務繁忙,不辭勞苦啟辦法會,若不是一顆護持國土、護念眾生的大悲心與誓弘願,實找不到其他理由。《仁 王護國般若經》云:「有恆河沙等眾生見佛法僧,發於十信,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此十種心行,以信心為首,故稱十信。長老的信心具足,長老 的信心在這慘澹的時節普照萬類,讓佛教弟子有了信心,讓香港人民有了信心,藉著法會功德,讓港人找到了內心的祥和,而自強,而打破隔閡,團結共進---- 這是甚深般若,無上智慧!

  《仁王護國般若經》告訴我們以不觀色如(有、空)的般若智,內護佛、護心外護國土、護眾生,這次法會既是誦經,也是在開演般若智慧,啟悟群萌。

  法會功德圓滿,眾信弟子虔誠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送法師回寮,走在甬道紅地毯上,我不禁感慨萬千:香港人民經歷了風霜,卻增長了智慧,法會未啟,福已在人心,今功德圓滿,香港更有福。
 
 
興港之路 由心開始
——參加「祝願香港特區繁榮安定萬人祈福法會」有感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學僧 能 幹
  零零三年的元旦佳節,在社會各界人士的熱心發起支持下,香港佛教界延請海內外高僧,和 本港大德及四眾弟子共兩萬餘人,於香港大球場舉行了「祝願香港特區繁榮安定萬人祈福法會」。法會諷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天,為港人祈福,在法會 的主辦者和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下,法會取得了圓滿成功。我有幸和僧伽學院的法師和同學們一起參加了這次盛況空前的誦經勝會,心中有一點感想,願與大家一起分 享。

  誦經有無量功德,這是大乘經典的共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大乘般若系的典籍,誦它當然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就像經中所言:「其國土中,有七 可畏難,一切國王,為是難故,講讀般若波羅密,七難即滅,七福既生,萬姓安樂」。修「仁王護國法會」的靈異感應也見諸典籍,如大正藏中的《佛祖統紀》卷四 十有載:唐玄宗天寶元年(西元742年),西域康居、大石五國在安西地區發生叛亂,帝召不空三藏入宮作仁王護國法會祈求平亂成功。不空誦「仁王護國密 語」,法會中玄宗見神人五百餘立於殿廷。不空告訴玄宗說:「此北天毘沙門王第二子獨健,副陛下禱往救安西,請設食發遣」。四月安西上奏:「二月十一日,城 東北黑雲中見金甲人身丈餘,空中鼓角聲振天地,寇人帳幙間有金鼠齧斷弓弦,五國即時奔(崩)潰,須臾見城樓上天王見(現)形」。可見修「仁王護國法會」 確實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而今,香港佛教界舉行如此盛大而隆重的萬人祈福法會,我想也一定會得到諸佛菩薩的感應,因為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受持品》中佛曾告訴波斯匿王 說:「若未來世,國王受持三寶者,我使五大力菩薩,往護其國。」而在法會舉行中,特首董建華先生、中聯辦主任高祀仁先生等政府官員曾一起親臨法會,體現了 政府對三寶一片誠心。佛是真實語者,故在新的一年中,香港一定會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被,轉衰為盛。

  誦經最重要的是體悟經的義理和作用,此《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之用,如吉藏撰《仁王波若經疏》中說:「此經以外內二護為用。內護者下文云『為諸菩 薩說護佛果因緣護十地行因緣』;所言外護者下文云‘吾今為汝說護國土因緣。令國土獲安七難不起災害不生萬民安樂,名外護也」。內護即是內心證般若之智,今 天港人所需要的正是般若之智,此智慧不是一般世俗所說的聰明才智,而是從觀照事物實相中得來。港人若能以般若智慧看現在時局,就不會士氣低落、徬徨惘然 了。外護的才是社會環境,今天香港的社會環境真的就那麼糟糕嗎?我看未必,只是港人的心理承受力差,出現一點逆境就一片叫苦連天、怨天尤人,我們在怨人之 時,是否應該問問自己又為他人作了一點甚麼?其實世界上能及港人生活水平的人並不多。任何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香港經濟由興而衰,也可以由衰而興,關鍵 在於我們如何去作。與其怨天尤人、失望徬徨,不如以佛教的緣起觀看待事物,平心靜氣,在逆境中反省、覺醒,然後再創輝煌。因此,《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 經》中已給我們指明了一條興港之路:從個人內心開始,由內而外做起。我想,這才是斯經護國的真義所在。

  在法會的舉行中,我覺得還有一點值得所有的港人學習,那就是香港佛教四眾弟子的無私奉獻和精誠團結的精神。舉行如此盛大的法會,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 還需要上上下下的通力合作。法會中,上至法會主席覺光長老,下至自願發心的義工,上有九十多歲的長老,下有稚齡小信眾,還有教內教外的熱心贊助者,大家都 同心同德、齊心協力來舉辦法會,實在讓人感動、讚歎。如果所有的港人都有此奉獻、團結的精神,香港的未來一定會繁榮昌盛,人們的生活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百丈懷海禪師 叢林清規初探
◎慧 雲
  國佛教清規的制定最初可以追溯到東晉道安制定的《僧尼規範》和《法門清式》,而神宗建立清規則是從百丈開始,並且對後世佛教叢林產生重大的影響。

百丈懷海禪師俗姓王,福州長樂縣人,原藉太原,遠祖因永嘉喪亂(西晉懷帝年間,當時劉翟、石勒等入侵中國北方,戰亂不斷),移居到福州,早年在廣東潮陽西 山依慧照禪師落髮,又到衡山依法朗受具足戒,後又往廬江(安徽廬江縣)浮槎寺閱藏。因聽說馬祖道一在南康(江西贛縣)弘法,於是就前往參學,是道一門下首 座,侍奉道一六年,得到印可。和百丈同時參學的還有智藏、普願,他們各有所長,成為馬祖門下鼎足而立的三大士。不久有檀越請懷海禪師住洪卅新吳(今江西奉 新縣)大雄山,另創禪林。此地水清山靈,山岩兀立千尺許,號百丈岩。《景德傳燈錄。懷海禪師章》曰:「檀信請(懷海禪師)於洪卅新吳界住大雄山,以居住嚴 巒峻極,故號之百丈。」不久四方禪客雲集,以溈山靈佑、黃檗希運為上首,由是百丈叢林門風大盛。憲宗元和九年(814)入嚴謹、世壽六十六。穆宗長慶元年 (821)敕謚大智禪師。

  研究百丈叢林清規必須要了解懷海禪師制定清規的歷史背景。

  百丈懷海禪師處於唐朝中葉,即唐玄宗至唐憲宗之間。首先當時的禪僧大多無固定的住處,一般依律寺而居,於說法行道有諸多不便、況且當時神僧日益增多, 卻無獨立的禪院。其次在唐朝中葉以後,封建政權對佛教許多特權採取了相當多的限制措施。如唐明皇開元二年(714),朝臣姚崇上書,請求整頓僧尼隊伍,並 停止佛道營造。唐明皇於是下詔,敕命沙汰偽濫僧尼一萬二千餘人,責令還俗。特別是後來兩稅法實行後,取消了對寺院和僧尼個人田產免稅法實行後,取消了對寺 院和僧尼個人田產免稅的規定,同時伴隨著士族的衰落、勞動生產者人身依附關係的削弱,寺院的土地和勞動力來源都發生了困難,僧侶面臨著如何適應社會變動而 生存下去的嚴峻形式。

  當時佛教許多宗派,如法相宗,天台宗等由於貴族色彩太濃、解決生活能力差,理論又複雜,所以就不能適應社會形式的變化因此衰落了。禪宗因為主張直指從 心,見性成佛,理論較適合大眾,又不太依靠豪華奢侈的殿堂、經像、法物,加上自道信、弘忍以來,諸大師都不排斥生產勞動,甚至許多開山祖師都親自參加勞 動,因此比其他宗派較能適應新形式。所以其他宗派衰落而獨禪宗獲得發展的機會。

  但是存在著一個問題,即禪宗的實際生活、生產狀況與舊的戒律,是不許出家僧侶自己從事生產勞動,若從事勞動則被視為犯戒。另一個問題;禪宗發展,以 後,由於僧眾增加,集體生活怎麼約束、生產勞動怎樣組織、勞動成果怎樣分配,都是現實要解決的問題。因此,舊的戒律已成為禪宗發展障礙。就是在這樣的歷史 背景下、懷海禪師清楚認識到禪宗面臨的這種形勢,決心實行改革,為禪宗發展掃清障礙、懷海禪師認為我們是修大乘法,不應被小乘戒律所束縳。後來的人建議, 《瑜伽菩薩戒》和《瓔珞經菩薩戒本》是大乘戒,那我們持這兩種戒。而百丈禪師則認為這兩種戒雖屬大乘,但卻是佛陀根據印度情況而制定的戒律,我們不應生搬 硬套。他認為應博采大小乘戒律中適合中國國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新的制度,因此《百丈清規》應運而生。

  唐代存留的《百丈清規》現已失傳。而現在所傳的《敕修百丈清規》是在百丈禪師入滅後五百多年,大智壽聖禪寺的德輝和大龍翔集慶寺的太訴根據元朝順帝的 敕命所撰寫的。時間經過五百多年,原本已增了許多東西,其原來的面貌也見不到了。雖然如此,但我們現在仍可以從寧景德元年(1004)翰林學士楊億刪定 《景德傳燈錄》時為《百丈清規》作的序中了解到它的根本思想。況且景德元的距百太入滅時只有二百年左右,因此是比較可信的,以下摘錄幾條較為重要的,便於 我們研究時參考。

  「於是創意,別立禪居。不立佛殿,唯樹法堂。所裒學眾,無多少、無高下、盡入僧堂,依夏次安排。設長連床,施架,挂搭道具。臥必斜枕床唇,右脅吉祥睡 者,以其坐禪既久,略偃息而已,具四威儀也。長者上堂,陞座主事,待眾雁立側聆,賓主問酬,激揚宗風者,示依法而住也、齋粥隨宜,二時均遍。行普請法,上 下均力。或有假號竊行混於清眾,並別致喧撓者,即堂維那檢舉,抽下本位掛搭,擯令出院者,貴安清眾也。或彼有所犯,即以拄杖杖之,集眾燒其衣缽、道具遣 逐,從偏門而出」。

  清規中首先提出「別立禪居,也就是說從懷海開始,禪僧就有獨立的寺院,禪寺不再與律寺相混雜。禪僧脫離了對其他宗派的依附,從而使自身的發展不再受任 何形式的束縳。為甚麼這樣說呢?因為在唐玄宗進期,唐明皇李隆基將禪師聚居於律寺,使禪眾置於戒律的控制之下,以便於管理,但這樣也使禪宗失去了本色。其 次「不立佛殿,唯樹法堂」,佛殿是供養諸佛菩薩等偶像的場所,建塑像耗資巨大,廢除佛殿可減少開支,這是從經濟上講;另外從教義上講也是否定外在偶像,而 轉向注重內心的修持。同時也就顯示出禪宗不受傳統佛教束縳,不與其他宗派相類的獨立不羈性格。「不立佛殿」則使慧能以來佛與眾生平等的思想得以具體體現, 禪宗對他力信仰、佛祖崇拜的一再否定成為眼前事實。「法堂」是禪眾聚會集中講法的地方,也是聯系禪眾思想紐帶之處。「所裒學眾,無多少,無高下,盡入僧堂 中,依夏次安排」,裒是聚集的意思,聽法的禪眾,不管多少,不論高下,都可以聽法,按照戒腊的多少安排座次,這樣也就打破了過去寺院中尊卑、貴賤分明的等 級制度。「設長連床,施椸架,掛搭道具……具四威儀也」。「椸」指衣架,用來掛衣具所用。睡覺時要睡在床沿,右脅吉祥睡。現代醫學也表明這種睡法有助身心 健康。因為坐禪久了需稍微休息一下具足威儀「長者上堂……示依法而住也」。為了突出佛法的崇高性質,便於賓主激揚問難,使佛法成為活生生的,人人都能通過 主體自覺加以把握的東西。懷海禪師在對「佛」否定的時候,卻對「法」作了肯定。「齋粥隨宜,二時均遍」是說所吃的飯和菜要根據所種菜的品種和收成情況而 定。一天吃兩頓、人人有份。「行善請法,上下均力」,「普請」指普遍邀請禪僧勞動,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出坡,不分職務高下,一律要出力。「或有假號竊行 混於清眾……入偏門而出」,是說有違反規矩擾亂清眾的,由維那檢舉,赶出寺院。如不服,敢有所冒犯,就用木棍打他,再集清眾把他衣具燒了,從偏門把他赶出 去。這樣做有四點好處:一不污清眾為生恭信;二不毀僧形,為循佛制;三不擾公門省獄訟;四不泄於外,為護宗綱。前兩種是對發展佛教事業而言,後二種是指國 家傳統思想文化保持一致,以取得封建政治的支持。

  當然百丈所制叢林清規的內容無不止以上這些,但我們可以從這些內容中看到百丈制度精神。正因為有百丈對禪宗的這一巨大貢獻,從而使禪僧直接從一般寺院 分離出來,使禪宗作為一個獨立的佛教宗派,最終成為事實。這裡真正使禪宗體制更趨中國化的,對禪宗自身發展起到重大推動作用的則是上面所說的普請法的確 定。

  普請法是對印度佛教戒律和僧侶日常生活的重大突破和改造。與中國古代封建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相適應。根據普請法禪院上下凡能參加勞動的,都 得參加集體勞動,包括開山、墾荒、耕作、種菜、擔水等,各盡所能,全面實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方式。普請法的提出,以及懷海禪師模範實行這 一制度,徹底否定了舊戒規輕視勞動、反對僧人勞動的內容,使僧待勞動變成必要和光榮的事。禪僧通過自力勞作,實現了經濟上的扑克給自足,從而開辟了一條農 禪結合的道路,使禪宗迎來更大發展。任繼愈先生通過對禪宗的長期研究,指出了《百丈清規》在禪宗中國化方面的地位,他說:「禪宗僧徒靠勞作過日,把中國古 代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緊密地結合到僧眾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來。這一變革與中國封建社會的結構得到進一步協調,從而獲得生命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百丈清規》中的佛教社會主義精神。因為當時禪居是建立在無私有財產、共同勞動、平均有消費的基礎上,所以說是社會主義。集體群居,禁止婚姻,這又是標準的僧侶主義。佛教社會主義所反映的是中國個體農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

  綜上所述,百丈懷海禪師通過禪門清規,從組織體制、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保證了洪州禪的發展和繁榮。如果說道一從思想方面開辟了禪學新時代,那麼懷海禪師則從實行方面保證了禪學的發展。
 
 
戒為無上菩提本
忍是能度眾生心
——訪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

◎黃 鶴
  至普陀,尚在寧波,我就感到有一種異樣的白光輻射而來,強烈而柔和,如處晨曦,寂謐,空靈,祥和,使人身心怡然。那光絕非等閑,非普賢願力而不能及,我想,它一定是來源於真功德之林,流露於證道者的無上菩提本心,才會祥瑞萬端,澤被十方。

此趟普陀之行,雖屬初次,與其說是公務,不如說是出於個人的欣賞。我曾無數次夢見過普陀洛迦,靈山秀水,藏龍臥虎,此次算是如願以償,一見如故,這裡的雲 空幡幢寶蓋,這裡的風雨天女撒花;這裡的山石廣長舌相。這裡的浪水梵音嘹亮;這裡的草木俱是淨苑青蓮,這裡的香徑與貝葉經文無異。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我在這方靈異的山水間找尋著普陀山主的?蹟,感受著那道光源的魅力——從南天門的「龍虎」精神到「佛頂頂佛」,從紫竹林「不肯 去」到南海觀音的巍巍神韻,無一不井然有序。無一不安詳自在,足見其修學並重,德才兼備,精於管理,嚴於紀律,放眼周匝,廟宇蘭若,鱗次櫛比;沙門梵志, 儀表莊嚴;道場清淨,道風嚴謹;香火鼎盛,游人如織,不愧為「海天佛國」。

(一)名山得主

  普濟禪寺,是普陀山主寺,位於普陀山靈鷲峰下,它歷史悠久,古樸莊嚴,殿堂樓閣,懸檐高啄,古木參天,香煙裊裊,信男善女,絡繹不絕。令世人矚目的戒忍方丈陞座法會即將拉開帷幕,普濟寺裝燈結彩,鮮花溢美,彩旗飄揚,「喜慶名山得主共沐佛日輝煌」,一派喜氣欣欣之象。

  在普濟寺方丈室,我拜訪了戒忍大和尚。他四十出頭,時值青壯,法相端莊,身材頎長,眉象慧劍,目似鳥金,鼻挺如梁,丹唇酷齒,嗓音清脆溫潤。動作從容 鎮定,成熟穩重,極富理性,性情率真,謙遜謹慎,忠誠耿直,一身正氣,然骨子裡卻有一種禪者的生動活潑與溫存,一種得道者的深沉自在與洒脫。

  大和尚一九五九年一月生於浙江金華。一個以盛產「火腿」而聞名於世的江南寶地,大和尚常打趣地笑著說他是「賣火腿」出身的。他從小天資聰穎,慧根深 厚。對佛學、文學、書法、坐禪均有相當的造詣與體悟,很有「藝術細胞」,聽說還打得一手好拳,煉就一副好身骨;十九歲於浙江義烏銅古寺披剃出家,依學參老 人學天台教觀,後去南京栖霞山佛學院求學,並往北京中國佛學院深造,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即被聘往河北正定臨濟寺任監院;一九九二年二月應邀至普陀山,先後在 佛學院任法師和教務長、在慧濟寺任監院,由於修學並重,管理有方,才能出眾,於一九九八年八月被妙善大和尚請至普濟寺任監院。戒忍大和尚現為中國佛教協會 副會長,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是已故焦山茗山長老的法嗣,為臨濟和曹洞兩宗法脈傳人,是不可多得的佛界精英、法門龍象。

  記者:恭喜大和尚!請談談您是如何當上大和尚的?

  大和尚:那純屬「業報」。有的人做夢想當大和尚,我是做夢不想。我廿四歲就當過方丈,再到佛學院讀書,爾後又教書,又當方丈,那是一種緣分,一種業 力,業力是不可違的,由不得你,你不當不行。我從沒想要當方丈。小時候努力求道,年輕時好好修行,五、六十是明白之時,七、八十以後是了道之時。出家不是 為名圖利,只求了脫生死,如果想長生不死,作神仙,百分之百難成。當初,我只是按照妙老所規定的作下去,把工作做好,在其位謀其職,一點也沒考慮到要當方 丈,莫名其妙,腦子裡一片空白,只相信自己心正,心善,好好修行,好好工作,遇事就與妙老商量。妙老示寂以後,遇事還與「常務」商量,那就是在佛菩薩與妙 老靈前虔誠抓閹,一切在這裡的仍是妙老,是佛菩薩在指導我,有佛菩薩加持與監督,任何人不得幹壞事,齊心協力,腳踏實地,把普陀山的各項工作做好。

  記者:請問大和尚最大的心願是甚麼?

  大和尚:我此生心願,只求佛菩薩兩件事;一是好死,一是早死——好死是臨終時心不顛倒,意不迷亂;早死是早日往生極樂世界。小時候希望長壽,過神仙日 子,無憂無慮,後來才知道了脫生死的重要,尤其出家以後,看到老人衰退了,一把火燒了,在我手上送走的就不少於十二位!年輕人無所畏懼,沒有考慮到生老病 死,產生很多問題,死裡逃生,病裡逃活,觀念會變,要明白因果的道理,爭權奪利,爭來爭去,死了,錢多有甚麼用?千金萬金,給你也帶不走。我今生唯一只求 往生淨土,去兜率太危險了,現在事務繁忙,沒時間專心靜修,念佛往生西方最好。

  記者:謝謝您的肺腑之言!能說說您的修行法門嗎?

  大和尚:剛出家時學天台宗,後來習禪,現在是既坐禪,也念佛,禪淨雙修、穩妥,所謂禪是淨土之禪,淨是禪之淨土,二者圓融無礙。我主張念觀音菩薩聖 號,來普陀山的最好都要持念觀音菩薩,我師父茗山長老也主張念觀音聖號,你在深圳,要多去弘法寺親近本煥老和尚,他和妙善長老都是高旻寺來果老和尚的弟 子、問問他是如何養生和學佛的?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修學門徑,趁著年輕,好好用功。我記得,一九九八年本老還來普陀山看望妙老,他們都是佛界泰斗,有法寶, 有神通,有福德,修持好,道行高,真正是有智慧,有菩薩行。要讓眾生與我們打成一片,搞好與眾生的關係,做好接引眾生的工作,肚量大如宰相,沒有宗教界 分,沒有你我區分,平等無敵,那就是成佛的條件。

  記者:謝謝大和尚開示,您很慈悲,很有智慧。

  大和尚:你是說我慈悲第一人,人家都說我很厲害,很摳(小氣)。我會罵人的,我經常罵他們(指指侍者)是傻瓜,是笨蛋,不開悟。

  (眾人皆笑)

  這正是大和尚慈悲的表現,愛之深則責之切、禪話所謂「老婆心切」正是。普陀山全山大小寺院三十三所,僧俗二眾近二千人,全山實行的是「大一統」的思 想、「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人馬錢糧統一調配,大和尚可謂「統領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有這樣有修有成、精明能幹、清廉正直的少壯派方丈為大眾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真是普陀山之福,眾生之福啊!

  在如此繁忙之際。大和尚親切地跟筆者侃侃而談。不知不覺有一兩個小時,末了,還豪爽地送了幾冊《普陀洛迦山志》,大和尚親筆給我題了詞,贈上他的「座右銘」:「做人不妨糊塗,讀經要求甚解。」以之共勉,真是令人感動並感激!

(二))眾望所歸

  戒忍方丈陞座,是由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大法師為之送座。聽說大法師提前一天就已扺達普陀,我正琢磨著該不該去打擾他老人家一下?以討得幾句代表性的話,也好向讀者交待。在普濟寺地藏堂前,卻迎面碰見了他,只帶一小僧,於廊下徐步而行。

  「喲,這不是聖輝法師嗎?」我只顧埋頭走路,猛一抬頭,大吃一驚,法師卻近在眼前,就像從天而降,又如作夢一般,心想甚麼,甚麼就現前,真是奇妙。

  「你就是那個記者?」法師也覺得有點突然,但聲音溫和,相貌忠厚,身材魁梧,法相莊嚴,老成持重,像個老大哥,(也許不想碰到偏又碰到,造化弄人,大凡「記者都是麻煩制造者」,我佛如來「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唉,這廟子也太小了點!)

  「這路該怎麼走啊?」法師問。

  「噢,我帶你走吧。」我引路。

  「你比我還熟悉啊。」

  「是啊,我比你先來,溜一圈就熟了。」

  於是齊往方丈室,我告知大和尚前來迎駕。他們是師生好友,當然更為親切隨和。待賓主坐定,我得以插嘴問話,完成我的任務。

  記者:大法師,您對普陀山的今昔有何看法?

  大法師:肯定是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輝煌啦!

  記者:請問您對戒忍大和尚有何評價?

  大法師:年輕有為,眾望所歸,名山得主!

  聖輝大法師簡潔有力地回答了記者的問題,不難看出,他對他的學生非常滿意。

  我謝過大法師,合掌退出,又來到客堂,見一年輕法師迎面而來,忙上前招呼。

  記者:法師,打擾了,能不能請您談談對大和尚的看法?

  根法師:大和尚在普陀山十多年,我覺得他既像領又像同學,既有長者威嚴又有兄弟友誼。我們部能平等交流,相互關心。大和尚有一種攝受力,親和力,能把 大家凝聚到一起,生活上平等,不拘小節,工作上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兢兢業業,以工作為重,若要跟他談工作,事無巨細,他連飯都可以不吃。

  記者:您認為大和尚工作上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績?

  根法師:自從二零零零年妙善長老示寂以後,戒忍大和尚率領全山兩序大眾,使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我認為最重要的有三點:一是他繼承了妙老 的「三統一」:人事統一、經濟統一、修建統一;二是正在興建的寶陀講寺和普門萬佛寶塔兩項工作有序開展;三是全山僧職人員生活的改善、佛事質量的提高、工 作質量的提高、修學環境的改善,尤其是恢復了普濟寺禪堂,接納十方苦行僧安心辦道。

  記者:您覺得跟大和尚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愉快嗎?請說出一兩個生動有趣、富有開示性的小故事給我們分享分享。

  根法師:我們在一起很愉快。這種事太多了,我一時想不起來了,哦,對了,他經常走訪下屬職工群眾,過堂也講開示,講規矩,講紀律,言談舉止中,既親切 又威嚴。他樂於助人,幫助過許多過往僧人,尤其是貧窮的人。他還經常教導我們「不能破用常住」,那是要背因果的。就在二十多天前,就是上個月,對了,是十 一月份,洛迦山那邊有個四川人來掛單,沒路費回去了,要求常住支持一下。大和尚知道後,當即就掏出二百塊錢讓當家師轉交給他,一無名僧人告訴記者,他最欽 佩大和尚的是他很「清政廉明」、「毫無私心」,不搞「裙帶關係」,寺廟裡沒有一個是他的人。不像有些大和尚,俗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同學老鄉,親朋好友,師 兄師弟,徒子徒孫等等全都安排到寺院裡來,好像是個「開廟店」的「家族企業」、大和尚作得很好,唯才是舉,嚴於紀律,獎懲分明,大公無私,讓人心悅誠服。

  在聖德知客師陪同下,記者參觀了修葺一新的禪堂。它以木地板鋪地,寬敞整潔,清靜祥和,還有專門的僧值師負責看守,並遵照以前、結合實際訂制了「禪堂 規約」,敬告大眾「精進證取」「切勿懈怠」。聖德師說,禪堂以前破舊不堪,過去寺院以佛事經懺為主,大和尚重建禪堂,有利於寺廟的道風建設,注重道業修 持,經懺與坐禪雙修。

  同時,記者還參觀了普濟寺新建的數套寮房。常住們都搬進了乾淨整潔、窗明几淨的新寮房,有的還購置了手機、電視、電腦,與現代化資迅時代接軌並進,煥 發出一種時代精神、很多法師告訴我,大和尚既像領導,又像兄長,手足情誼,溢於言表。我的感覺也是如此。記得太虛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 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的確,真正有修有證的大和尚大法師們,大多都是生動活潑,人格圓滿,如兄如父,至情至善之人。

  同戒忍大和尚打交道,一點都用不著緊張,平等無礙,直截了當,也勿用多禮,來去自如。我採訪過僧俗兩界各式人物,沒有人像他那樣隨和,自在,輕鬆,快 樂,給人無拘無束、心靈相通、圓融得道之感。正如普陀山法師們說的那樣,大和尚確實與兄長無異、是個不可多得的領導、同學、朋友、法師!新年之際,遙祝戒 忍大和尚:

  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觀音道場現奇瑞——陞座花絮
◎朱封鰲
  年十二月中旬以來,觀音道場普陀山一直是陰雨的天氣。十二月二十日,預定的「戒忍大和 尚陞座典禮」仍如期舉行。經過數月準備,普濟禪寺裝飾一新,更加莊嚴肅穆。寺門上掛著「熱烈慶祝戒忍大和尚榮膺全山方丈」和「喜慶名山得主,共沐佛日輝 煌」等大幅金字標語。寺前的海印池旁掛滿彩旗,氣球拖著橫聯飄在高空。到處呈現出一派歡樂的氣象。

   清晨六時,天空還在下著濛濛細雨。從海內外趕來參加慶典的貴賓,吃過早飯後從各賓館出發,集隊齊往普濟寺。全山群眾一早都撐著傘在寺前爭相觀看。普濟寺前人山人海,十分擁擠,公安交警忙著指揮。

   七時三十分,各寺兩序大眾分列兩行,首座和尚捧「恭迎戒忍大和尚榮膺全山方丈」的金字條幅,在僧值師的帶領下,香盤儀仗,幢幡寶蓋,梵樂聲聲,鐘鼓交響。 戒忍大和尚頂戴著幢幡寶蓋,在諸山長老的簇擁下,經過海印池上的御碑亭,平橋和定香亭,拾階而上。所經之地,兩旁居士均雙膝跪地合掌稱念佛號恭迎。這時, 長年關閉,只有在全山方丈陞座或國家最高領導人蒞臨時才打開的大山門,隆重地打開恭迎方丈。鞭炮齊鳴,鑼鼓震天。戒忍大和尚在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 堂,分別拈香說法。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大和尚等國內大德,為戒忍大和尚陞法王座送座。儀式非常隆重。

   奇怪的是,當戒忍大和尚登上法王座時,天空中突然雲霧紛紛散開,普濟寺前的梵山頂上慢慢露出一輪紅日,祥雲朵朵,瑞靄紛紛,陽光照在海印池上熠熠發光。與 會嘉賓和群眾翹首望著天空,目睹奇瑞,皆大歡喜。不少人指指點點,都說是看到觀音菩薩衣帶飄拂。有的還說看到觀音菩薩在梵山頂露出慈容。一時間,歡聲雷 動,海印池邊人們紛紛合掌恭念觀世音聖號,有的甚至頂禮膜拜。

  普陀山佛協自二零零零年二月妙善大和尚圓寂後,戒忍會長率全山僧眾繼承妙公遺志,進一步推進普陀山佛教的「家風、學風和道風」,頒布了佛協各級領導人 員和一般工作人員「十不」、「十要」的規範,使四眾有規可循。全山僧眾均以飽滿的熱情和實情的行動認清形勢,與時俱進,努力建設海天佛國。兩年多來,普陀 山的佛教事業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人們都說,戒忍大法師一九九七年九月主持南海觀音開光典禮時,陰雨的天空中,忽然雨霽雲開,露出大 慈大悲的觀音大士頭像,祥雲團團,霞光燦燦。當時萬目共睹,全山共瞻。今天戒忍大和尚陞座時出現的奇瑞,人們說是觀音菩薩又一次顯靈,有的則說是普陀山日 益興旺的徵兆,也有的說是妙公在天的喜悅……總之,此事令人驚喜贊嘆,不可思議!
 
 
花落蓮成?
——上海法華學問寺住持大熙法師印象記

◎羅 蘭
  然吧,還是奇跡?我帶著南海的風塵,匆匆走進秦老的客廳,便看到了一幅心儀已久的墨荷 清蓮圖:三兩根水草自在瀟脫,依偎著一片秋日陳荷;荷葉厚實微翹,如佛掌作接引之勢;旁有蓮房默然低垂,如處定中,而腰莖如弓、恰似老僧虔誠禮佛;最是那 枝挺拔玉立的細荷,逸然自得,如雲端裡觀望的聖女。畫面簡潔自然,清高淡雅,超凡脫俗;意境含蓄雋永,禪心一片,花落蓮成。

  我思揣著,只有真正的修道者才能有如此品位,有如此體驗,有如此感悟,才能用最少的筆墨畫出最豐富的內涵,把他的內心世界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爐火純青。作者已不是用筆在作畫,而是用心,用意,給予人的是一種心靈的坦露,一種心法的湛然和圓融。

  我想,我是曾經見過它的,在哪裡?在哪裡呢?思緒卻像河面上飄渺的歌,不能形諸於筆端,而那就是我心中久蘊的一方「秋日荷塘」,此刻卻清晰地呈現在我 的眼前,心中不免暗自驚詫——是誰?是誰把它表現得如此美妙絕倫,風雅極致,出世般的高潔?他,就是上海華法學問寺的住持大熙法師——蓮庵和尚,一介儒 僧,一個名副其實的學問和尚。

  幸運的是,此時大熙法師就站在我面前,我得以觀其畫亦觀其人。他法相莊嚴,身材中等,英俊標致,穿一件灰色僧衣,一雙橙黃的羅漢鞋,神情隨和,真誠默 仁,頭上整齊的髮界線下,是寬闊而睿智的前額,慈眉善目,高聳筆挺的鼻梁,架著一副輕盈的黑邊眼鏡,透出幾分文氣,棱角分明的嘴唇,微翹似笑,把一張不大 不小的臉襯托得神采奕奕,給人一種親切、樸實之感,猶如大學的某位同班同學,平時埋頭苦讀,笑容腆,進進出出的不怎麼起眼,冷不防地就溜進了你的記憶,讓 你揮之不去。

  他說話不緊不慢,聲音不高不低,走路不慌不忙,方步穩健,從容鎮定,很踏「中道」。說笑不多,然說必中懇,笑必坦誠,不是那種口若懸河、夸夸其談之輩,而是沉穩務實、莘莘學者之屬。此類人物在重點高校比比皆是,而在蘭若寺院卻寥寥無幾,宛若鳳毛鱗角,稀有難得。

  法師於一九六四年出生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祖上篤信佛教,棋琴書畫、佛理道德深受家庭熏陶,且天資聰穎,根器敏利,天賦頗深,勤奮好學。他幼年即皈依 鎮江茗山和龍華根造兩位長老,學習佛法,又親近文壇老將鄭逸梅和徐碧波兩位先生,學習文史;少時跟林友仁教授習古琴,從師胡雪岩之孫胡亞光和西冷石伽老人 學繪畫,且喜游歷參方,增廣見聞,通達音律,飽學詩書,與智善者交,諸如程十髮、劉旦宅、陳家玲、韓天衡、張桂銘、洪丕漠、蔡達峰等名雅之士,可謂「談笑 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二十三歲慧根既成、法緣已熟,遂於福建莆田廣化寺披剃出家,潛心修習,並依弘一大師之弟子圓拙老人修學戒律;後於上海龍華寺受具足 戒,依止湛然水月大師習禪,進而成為明暘尊師座下曹洞正宗之法嗣,住持川沙長仁寺。

  大熙法師多才多藝,學識淵博,涉獵面廣,不僅精通佛理,修持有成,而且通曉琴棋書畫,音律陶藝,還對茶禪、收藏、建築、時尚、服飾有相當的品位和研 究,甚至對素食也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素食的根本是「清淡」,要講究「原汁原味」,「煮白菜就是煮白菜」,如果「油膩了,參雜了」,就習以說「已經不是素 食了」,他還強調,素食館要營造一種「靜」,一種從「傳統」中抽象出來的「現代」的藝術氛圍。據說,他還煮得一手好飯?南瓜飯,令食者「齒頰生香,終生難 忘」,很具誘惑力!我從小生長在「紅米飯,南瓜湯」的故鄉,對「南瓜」與「米飯」的「藝術組合」還沒有足夠的品味,如果有機會去滬上的話,一定要去品嘗一 下大熙法師親手做的「南瓜飯」,否則真的對不起故土親人。

  我有緣見畫識入,卻無緣游其蘭若之所,真是憾事。俗話說得好,「虎父無犬子,名主必出名寺,有大熙法師此等優秀的法門龍象卓錫,定是「三門清靜絕非 虞,眾等皈依增福慧」。聽說,大熙法師為順應民願,造福百姓,在信眾熱忱捐助下,於千禧年間興建了上海法華學問寺,解決了浦東近百萬信眾燒香禮佛之難題。 眾所周知,上海的歷史名剎很多,但幾乎都位於繁華的浦西,而近年來浦東發展迅猛,人口眾多,每到初一、十五,大批善男信女就得大包小包地涌往浦西寺院,造 成交通、環境、安全等社會問題,也給信眾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煩惱。大熙法師的這一善舉,無疑填補了浦東的一項空白,贏得了信眾、政府及宗教人士的一致好 評。近來,該寺因市政工程規劃之影響而數移其址,卻絲毫沒有動搖大熙法師興建「傳統現代化」寺院之理念和弘揚佛教文化之決心。筆者問他「會不會很累很 煩?」法師卻燦然一笑,「不會的,政府宗教政策落實得很好,使法地喬遷一次比一次如意,面積也一次大過一次,真是天遂人意,法師之福祉也!寺院「搬家」, 非同兒戲,他卻處之泰然,隨遇而安,表現出良好的修養和出世入世之精神。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將自己的所學用來弘法利生,把它全部奉獻給佛教事業:奉獻給芸芸 眾生。

  法師雖然如此博學多才,年輕有為,卻作人低調,為人平和,信眾關係非常融洽,遠非「師父」二字所能概括了事。上海周居士跟隨法師多年,她告訴筆者: 「大熙法師不光是她們的師父,更像朋友,像兄長,他樂觀,務實,平等,友愛,深得信徒的信賴和歡迎。」深圳的張居士也說:「大熙法師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 我們願意跟有智慧的人交往。」

  是的,大熙法師信解圓融,心胸寬廣,他沒有驚世駭俗的豪言壯語,沒有高深莫測的佛理開示,他像他的畫一樣清淡樸素,卓越而不出本色。他有可能只是給你 看看他那三五兩筆一揮而就的清荷,跟你聊聊他那原汁原味的南瓜飯,純樸自然,平等無礙,沒有故作和玄虛,卻給人以啟發,以智慧,以真誠理解和慈悲喜捨的溫 仁。

  在平安夜裡,我曾看到他輕輕抱起他的弟子——一個未滿周歲的嬰兒,會心微笑,小心呵護,和藹可親,慈悲為懷。那一幕,寬厚,穩重,溫存,溫馨,令人感動欲淚。我想,現世信徒需要的師父,就是此等的傳道解惑之師,關懷友善之父吧!
 
 
人活到120歲不是夢!
——心血管病專家洪紹光新論述

◎洪紹光講 果藏整理
健康第二大基石——步行運動

  面講健康第二大基石——適量運動。運動是健康的重要要素。醫學之父西波克拉底講了一句 話,傳了二千四百年。他說:「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你要想到生命和健康啊,離不開陽光、空氣、水和運動,說明運動和陽光一樣。我 們知道奧林匹克運動的故鄉希腊,在古希腊山上岩石上刻了這樣的字說:「你想變得健康嗎?你就跑步吧;你想要變聰明嗎?你就跑步吧;你想變得美麗嗎?你就跑 步吧」。這就是說跑步能使人健康,使人線條好。

  那麼甚麼運動最好,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它絕對不是高爾夫球、保齡球、游泳。因為人類花了一百萬年,從猿到人,整個人的身體結構就為步行設計的, 步行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在這裡我還強調一條,動脈硬化是可預防的,動脈硬化可以由重到輕,從輕到重,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是可逆行變化的。一九六零 年我當學生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動脈一旦硬化,就不能轉化了。到最近科學才證實,動脈硬化是可逆的過程,動脈硬化由輕到重,也能由重到輕,從無到有,也能 從有到無,雖不能徹底消退,但可部分消退。走路就是使動脈硬化變軟化的一個最有效的辦法。研究證明只要步行堅持一年以上,包塊就自行消除。經過步行運動鍛 煉,對血壓,對膽固醇,對體重都很好,過量運動有時會猝死,很危險,步行運動最合適。

  怎麼步行最好呢?三個字:三、五、七。甚麼叫「三」?最好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鐘以上。「五」呢?一個禮拜最少運動五次。「七」呢?是適量運動,過分運動 是有害的,那怎麼叫適量呢?優良代謝,就是運動到你的年齡加心跳等於一百七十。比如說我五十歲的話,運動到心跳一百二十,加起來是一百七十。這樣的運動優 良代謝。那麼,如果身體好,可以多一些;身體差,可以少一些;步行運動量力而行。最近有組資料,老年分兩組,一組就是一天平均步四.二公里,一組就是基本 上不走路。結果發現四.二公里這組老年人死亡率、冠心病比不走路那組下降60%,這是步行走路的好處啊!我看報上報道:雷潔瓊九十五歲,問她有甚麼愛好, 她說甚麼愛好也沒有,唯一的一種愛好就是天天走路。我看報上登的陳立夫,他為甚麼能活到一百歲,他也是每天步行、北京中華門邊上有個廟叫做普渡寺,有一個 道士很窮,政府每月給他十五塊錢,他這個人有個特點,每天早上起來拄著拐棍,從中華門走到建國門,完了從建國門繞回來兩個小時,一年四季天天走。那個寺廟 旁邊還有許多房子,原來這些房子住著一些重要人物和名人,現在這麼幾十年下來、很多人不知道哪去了、唯獨這個道士他今年九十六歲還生活得好好的,他其實並 沒甚麼很好的營養或者很好的食品,就是每天早上起來棍子一拿就走路,走兩個多小時,就這麼簡單,但一直堅持,到現在身體非常好,步行運動堅持下去,可以代 替很多保健品。

  有一個狼醫生的故事。森林裡有狼有鹿,人們為了保護鹿,獵人就把狼消滅了,認為這樣就把鹿保住了,哪知道適得其反。幾年以後,鹿因為沒有狼,吃飽就躺 在草地上,休息晒太陽,結果鹿變得胖起來了,鹿成胖鹿,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壓、自身疾病越來越多,死得越早,結果鹿群越來越少,快要到自己消滅、自動絕 種了。怎麼辦呢?派醫生給鹿治病,誰能給鹿治病呢?想來想去,最好的辦法把狼請回來,狼一來就吃鹿,鹿就得跑,狼追鹿跑,在這樣的過程中,鹿鍛煉了身體、 自然界就是這樣非常奇妙,就是在這麼互相竟爭中,各自得到提高。所以離開運動反而糟了,鹿死得更快,有了狼,狼變成鹿的醫生了。

  除了步行,還有項運動很好,值得提倡,就是打太極拳。這個運動特殊,它是柔中有剛,陰陽結果。太極拳最大的用途是改善神經系統,打拳的要堅持三、五、 十年之久,最重要的是平衡功能改善,走路攔了一下不摔跤。美國老年體育協會專門作了研究,分兩組老年人:一組在健身房鍛煉,天天練肌肉;另一組一分錢不 花,打太極拳,結果下來一對比,練拳的這組平衡功能好、腦子好、走路不摔跤。摔跤骨折減少50%,最後美國得出一個結論,說非常佩服中國東方人的智能,不 花一分錢的太極拳比現代化的器械效果好得多。我們敬愛的鄧小平先生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親筆題詞:「太極拳好」。我們不是說因為鄧小平先生說太極拳好, 我們就跟著說好;不是,因為經過科研證明,太極拳非常好,要麼走路,要麼練太極拳。


健康第三大基石——戒煙限酒

  抽煙不好就不要說,如果你們能戒煙一定要戒煙,戒不了煙的,一天不超過五支煙。我的一個研究生專門研究過煙,發現一個規律,抽煙量多一倍,危害多四倍。如果煙戒不了,不超過五支煙,危害很有限,超過五支煙,危害就明顯增加,酒少量可以,量大了就不行。


健康第四大基石——心理平衡

  我想今天最重要的跟大家介紹心理平衡,它是我們保健最主要的措施。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一切保障作用的總和。你可以別的都不要注意,你只 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鑰匙。在北京調查了很多一百多歲的健康老人,他們是怎麼健康的呢?是吃的好還是錢多,不是。健康老人很奇怪,有人早睡早 起,身體好;有些健康老人晚睡晚起;有人說他不吃肉,所以健康;有的還愛吃肉,專吃肥肉;有人說健康老人不抽煙,但有的抽煙;有的不喝茶,有的喝茶。生活 方式和習慣五花八門。但有兩條,健康老人都一樣,每個健康老人心胸開闊、性格隨和、心地善良,沒有一個健康老人心胸狹隘,脾氣暴躁,鼠肚雞腸,鑽牛角尖。 為甚麼呢?因為心胸狹隘,脾氣暴躁活不到一百歲,五十至六十歲早一個一個死了,要麼得癌,要麼心血管死了。第二個呢,沒有一個健康老人懶惰,這是真的。要 麼愛勞動,要麼愛運動。正好印證了英國一諺言;沒有一個長壽者是懶漢。那麼為甚麼心理平衡這麼重要?我們平常講的動脈硬化,冠心病,腦溢血,其實它是慢性 病過程,動脈不是馬上硬化的,動脈硬化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把血管堵死了。我們一般人到五十歲,動脈硬化每年血管都狹窄1%、2%左右,如果你抽來 回,高血壓、高血脂可以狹窄3%-4%,但只要你生氣著急,一分鐘動脈可能狹窄100%,當時就死、情緒就有這麼厲害。


切戒情緒波動

  美國報道一個五十三歲男人回家,一推門進去,兒子、妻子正吵架,吵得厲害,他剛想勸幾句,還來不及開口,兒子盛怒之下操起水果刀衝媽媽 心臟一刀捅過去,從前胸反捅到後胸,當場把媽一刀扎死。他一看一恐懼一痙攣倒在地上當時就死了。法醫解剖,發現這位老先生五十三歲動脈沒有硬化:很光滑接 的好好的。怎麼死了呢?屬於動脈痙攣閉塞,整個心臟處在高度收縮狀態放不開。報紙上還登過埃及一件事,醫生玩忽職守,不負責任,病人昏迷,瞳孔放大,以為 病人死了,送太平間。病人一到太平間醒過來,發現自己怎麼睡在棺材裡面,嚇壞了,頂開蓋吃力往外爬,很痛苦,正一只腳在外一只腳還在棺材裡面時,有一位護 士推開停屍房門,沒有思想準備,一看怎麼棺材裡爬出一個活人,很可怕,看到那人痛苦的樣子,驚叫了兩聲,想往外跑,來不及跑出去就倒下死了。這個病人倒活 了,他告了這個醫生,說我沒死,怎麼就說我死了。法院判醫生犯了瀆職罪,玩忽職守,判刑三年。有時候一句話要一條命。我們醫院逢禮拜六探視,有位老太大來 看老先生,挺好的,買了水果高高興興,而她一句話,差點要了老頭一條命。她說昨天晚上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東歐發生事變,齊奧塞斯庫被槍斃了。老先生挺認 真,說這種做法胡來,老太太也挺認真地說:「活該,應該槍斃。」老先生說:「他不應該槍斃,」兩人為了齊奧塞斯庫該不該槍斃爭論起來。結果不到三分鐘,老 先生胸疼,臉色蒼白,滿頭大汗,不行了,赶緊找醫生做心電圖,打上一針藥,○.一克一千五百元錢,而這個藥還挺好,半個小時化開了,最後不錯,完全恢復 了。到出院那天,老太太給我們送了一而錦旗,感謝救命之恩。她說,這回我真的知道生氣的危害性,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往後我們倆絕對不吵架了,以後老頭說甚 麼我就聽甚麼。老先生過去妻管嚴,別的不怕,就怕這個老太太,這回老先生因禍得福,老太太不敢氣他了。

  情緒的波動確實很厲害。有個教授跟研究生生氣,年輕人就是不聽話,老教授很生氣,還沒能畢業、你一個博士生這樣蠻不講理,很生氣,一拍桌子血管崩了, 腦血管當時就崩了,這一拍胳膊起不來了,半身不遂,腿也不行了,坐不住了歪著,歪著扶不住了倒在地上。年輕人站起來指著老教授說:「我可告訴你,法律有規 定,氣死人不犯法」走了。我不講這個年輕人的道德,就是說跟年輕人生氣沒必要,他不聽話,讓他不聽話,生活會教訓他、他頭撞南牆自然聽話,你沒必要跟他生 這氣,因為情緒波動,血壓猛然升高,我們監察的一個病人就為一隻蚊子引起嚴重高血壓。他剛從國外回來,到深圳去旅游,十點鐘準備睡覺,蚊帳裡面有隻蚊子, 六十多歲的人打蚊子,蚊子那麼好打嗎?打到清晨四點鐘總算把蚊子打死了,他想我還得躺半個鐘頭,看看客廳裡還有沒有第二隻蚊子,聽了半個鐘頭,沒事就睡下 了,再睡就睡不著了、他一直堅持吃降壓藥,平常每天血壓一百二十,天亮了測試血壓一百九十六,長了七十六。他心想,醫生告訴我:「藥量可以加倍。」赶緊加 倍吃藥,還不行,再加一倍,結果到八倍藥還不行,赶緊上醫院,打了點滴才把血壓降下來,雖然腦子沒出血、可鼻子還是出血,為了一隻蚊子,血壓就長高七十 六。

  「情緒」確實容易造成很多意外。人的心理狀態很重要,得病與康復因人而異,有些人不容易得病,有些人就容易得病,這與心理狀態關係極大,我們的疾病在 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影響。東北有個病人三十八歲,那天肝區疼,去做B超,醫生告訴他;「不行了。肝臟長了一個癌,七公分,轉移了。」他一聽當時臉色蒼白,摔 在地上,站不住了,腿都軟了,到家以後,一宿沒睡。心想孩子才八歲,我死了以後,孩子誰來撫養,誰也養不了。整宿沒睡到天亮,更疼,到醫務所一看,醫務所 大夫還挺好,很關心他,說:「肝癌晚期,我也沒辦法,不過我倒有個好建議,你喜歡吃甚麼,就赶緊吃甚麼;你喜歡玩甚麼,赶緊玩甚麼,反正沒多長時間了。」 拖泥帶水了半個月皮包骨頭,下不了床。工會主席赶緊提了點水果去看他,他說:「最大的遺憾,沒有見過北京天安門。去不了,我起不來了。」不要緊,破例。四 個小伙子用擔架抬他上火車,看完北京天安門,該回去了,有人說既然到北京了,看看有甚麼好的醫生,好的辦法,結果到一家醫院,一個老教授是我的一個同學, 一輩子做B超,極認真,仔細給做完了,說:「你下來吧」他問:「甚麼病啊?」「你沒病。」「我怎麼沒有病,我肝疼啊,都快死了。」「你是嚇出來的吧」。他 問:「怎麼嚇呢?」「很多人都像你一樣囊腫,診斷是癌症,結果精神崩潰一病不起了。實際上,甚麼也沒有。醫生跟他這樣一解釋,四個小伙子一聽,可高興了, 你原來沒病,我們抬你幹甚麼,拋下擔架就跑了。醫生說:「你這種情況多了,我給你證明,我也能負責,你放心。」這樣他慢慢的相信了,回到東北又能吃喝,又 能上班了,幸虧他想看天安門,他要不想天安門早變成骨灰了。


醫生暗示作用非常大

  我本人看過一個病人。有一天他來看病,他說疼啊悶啊,憋氣啊,很難受,我很奇怪,起搏器挺好,不應該疼啊,一切都正常。他說:「我對你 實話實說,前天碰到一個人,他說你這裡怎麼了,我說我在安貞醫院裝了個起搏器花了三萬八千元、他說你甚麼病裝起搏器啊,醫生說了你這種病不用裝起搏器,花 點錢,是小事,有報銷,問題是電擊頭倒?,?住你的心臟,?住你的肉,疼啊,還帶倒?,要是電線萬一斷了,可不行了,沿著血流跑,血流到哪,它阻在哪,電 極要斷了,起搏器裝這裡,壓迫你憋氣嗎?還那麼厲害」。回家一想,果然感到他講得對,疼,覺得起搏器前面那個電極帶倒?,?住他的肉,胸悶憋氣難受,上不 了班了。我說不會,為甚麼呢?因為第一代起搏器電極帶倒?,第三代沒有倒?。就算有倒?,心內膜沒有痛覺,起搏器電擊十萬次都斷不了,根本不可能斷,起搏 器並不是裝在肺裡,它裝在胸腔中,脾下,所以根本不可能堵,不可能疼。他說就是疼,我說「沒關係,我給你開點藥調理神經,法國進口的、憶夢丹,十元錢一 粒,准好。」再過兩個禮拜,好了嗎?他說:「不見好,還是疼,上不了班,出不了氣,難受。」本來他很好,甚麼病都沒有,結果呢?被人一說、也信了,現在怎 麼也不行。最後一個外國人救了他,他單位組織一個代表團去美國考察、他也一起去了美國,他跟隨大使館還不錯,真給他找了個美國專家,一百美元掛個號,他 說:「按你們美國標準,我這個病該不該裝起搏器」。美國醫生給他查得很詳細,說可以告訴他兩句話、你這病按美國標準,應當裝起摶器。第二句話,我們醫生分 為兩派,一派認為應該裝,一派認為不應該裝,可以明確告訴你,認為應該裝起搏器的醫生是世界水平的醫生。這話一聽,回來不疼了,不悶了,不憋氣了,去上班 了。

  暗示作用非常大。甚麼暗示作用呢?比如醫生治高血壓,發給病人一粒膠囊半黃半綠,非常漂亮的膠囊我說這個降壓藥美國進口非常好,你吃了下個禮拜再來檢 查,其實裡面裝的是淀粉,但下禮拜一看很多病人血壓恢復正常,不疼了,睡覺也好。肚子疼,開刀以後肚子疼得要命,胃大部分切除,疼得不得了,我給你打針, 打嗎啡止疼,一打就好了,其實打的是生鹽水,病人打完,他就不疼了。開刀這麼半尺多長的刀口多麼厲害,打上生理鹽水,告訴他是嗎啡,48%的人完全不疼; 你就打真嗎啡,只能91%的人不疼,還有5%的不管用。這就是暗示催眠的作用。(續下期)
 
 
隨筆禪話
◎秦孟瀟
何謂「快樂」

  「出家人」與「世俗人」在許多問題上,觀點很不一樣。比方說,對人生所追求的快樂,也是不同的。在佛教人士而言,須向自心中尋求,而不是以財富、勢 力、榮譽或征服來衡量。如果這類世間的資財,乃以暴力或其他不正當的方法得來,或運用不當,或予以執著,他們即將成為持有者痛苦的泉源。君不見,張某以不 正當手段攫取勒索巨款,嗜賭成性,終成階下囚!這是盲目追求享樂所致。佛陀對世人教誨說:人生貴在擁有之樂,如擁有健康、財富、長壽、美貌、喜悅、體力、 資產、兒童等等。普通的男女都嚮往享樂,佛並不勸所有的人都捨離世間的欲樂,到無人處孤獨的生活。擁有財富並不單是要自己享用它,而是要布施別人以增進共 同的福利。阿羅大師說:我們吃的東西,只能得一時的享受,我們所積聚的根本帶不走,只有布施所造的福,才是我們能帶走的,我們以世間財物所行的善業,人們 將會永誌不忘。事實上,許多人信佛或不信佛的都這樣做了。


不要欠債

  有人說,不欠債是另一個快樂的泉源。如果我們以已有者為滿足,又能節衣縮食,勤儉持家,我們即不必向任何人舉債。欠債的人精神痛苦,而 且要受債主的催迫。我們雖窮,如果不欠債,就會感受輕鬆而心情愉快。信佛的人生活中最大的快樂,就是「無過」二字。人活著而「無過」,對人對己都是一種幸 福!必受他人的尊重,自己也覺得快樂,因為別人都能與他和睦相處。但是,話要說明白,要從所有的人口中得到好名譽,是十分困難的。阿羅陀大師說,心地高潔 的人只過自己無過的生活,是不理會外界讚美的。這世界大多數的人以享樂自娛,只有少數人從絕慾中尋求快樂。大師說,無執和超越物慾是重視精神生活者的樂 趣,所謂「涅槃之樂」,也就是離苦之樂!才是最高的快樂境界。普通的快樂,人人都喜歡,但是誰也不歡迎它的對手——苦,苦是難以忍受的!苦有各種不同的面 貌,佛說人類有八大苦楚,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盛陰苦。


談談苦楚

  每一個人活在世上,幾乎每一個人擺脫不了苦的景況,即是在娘胎中,就開始備嚐種種苦楚了,一出娘胎就是「哇哇」哭喊聲!從未見過「嘻嘻 哈哈」降生到世上來的。至於年老了,也是一種苦惱,這也是很自然的現象,誰也逃脫不了。阿羅陀大師說,要忍受老年之苦須有捨心,要泰然處之。比老苦要痛苦 的是病苦,即使是小小的牙痛或頭痛,有時都會使人受不了。有病的時候,不要著急、煩愁,要極力忍受。我們可以想:幸虧沒有染上更嚴重的疾病,而稍感寬慰。 佛說,「愛別離苦」!我們常常離開我們的親人,這種離別很令人傷心!我們必須了解「合」必有「分」,這也是修「捨」的一個好機會。我們又常會不得不與我們 憎惡的人相聚,我們必須忍受這種際遇,也許這正是我們「今世」或「前世」的業果。我們必須適應這種新環境,或者用別的方法來克服這種障礙。我們知道,佛陀 是一位完人,已經滅除了所有的煩惱,但他也必須忍受由疾病和意外所造成的創痛。何況世俗人呢?


示現人間

  很多佛教信徒總是這樣認為:佛陀至高無上,有智慧、有神通,怎麼還會患有病痛呢?說佛陀「有病痛」、「有煩惱」。很多信徒很不理解。佛 陀已修無量世了,跟人是不能相提並論,他是「大解脫」、「大自在」!何來「病痛」與「煩惱」呢?佛陀示示現人間,須遵循人生的規律,他同樣現有「生」、 「老」、「病」、「死」……諸現象,備嚐一切苦!因感到人生「有苦」,所以走上「修行」「求解脫」的道路。可以說,這是一種「示現人間」諸相,所謂「佛是 由人修成的」。不修,是不能成佛的。佛陀的一生,告訴人們如何擺脫「苦」呢?佛說的一切經典,就是通向真理的道路。經說:佛陀經常患著頭痛,他最後的一場 病給了他許多肉體上的痛苦。有時他被迫挨餓,他的弟子背叛他,他被迫在森林中躲藏了三個月。在森林裡,他睡在粗糙的地面上以樹葉舖成的床,面對著剌骨的寒 風,仍能保持泰然的心境。在痛苦與快樂之間,他以平衡的心情生活著。佛陀的一生極其平凡的,沒有神秘的色彩,跟普通人一樣的一生。


「死亡」啟示

  人最怕的是「死亡」!但是,誰也逃不了這一「死亡關」!在佛經說到有個婦人波多伽羅,因為喪失親人——雙親、丈夫、兄弟和兩個孩子—— 而發瘋。佛陀安慰了她。還有一段佛經記載:吉娑喬答彌失去了她唯一的幼兒,她到處尋求「起死回生」的仙方妙藥。她抱著嬰屍到佛前求治。佛說;「好的,姊 妹,你能帶幾顆芥子來嗎?」哭喊著的婦女說道:「當然可以,世尊!」佛陀慈祥地說道:「可是,姊妹,這芥子必須要從來沒死過人的家裡取來才行呀!」她想: 芥子倒不難找到,只是沒有一家不死人的呀!她終於悟明了生命的真相。還有一位母親的獨子慘死了,她並沒有哭。人家問她何緣故?她說:「他來,我沒請他;他 去,我也沒叫他!他如是而來,如是而去。我們為甚麼要哭呢?哭又有甚麼用呢?」果子從樹上掉下來,有的還是生的,有的則是熟透,老了。同樣的,我們可以在 襁褓中、在盛年、在年老死亡!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它!沒有例外,讓我們泰然地面對它吧!


道破人間

  山西省五台山有一位老僧,非常讚賞《順治皇帝出家偈》,他鈔錄下來,奉贈「有緣人」:

  世上叢林飯是山,衣缽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娑披身難。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心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閑。來時糊塗去時 迷,空在人間走一回;不如無來亦無去,來時歡喜去時悲。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世間難比出家人!無煩無惱得安 寧。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五湖四海為上客,逍遙佛殿任君嘻。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宿世種菩提;雖然不是真羅漢,也搭如來三等衣;兔走鳥飛走東 西,為人切莫用心機;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離開九州周伐紂,秦吞六國漢登基,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土泥,黃袍換卻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 差;我本西方一納子,因何落在帝王家,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伐幾時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與萬秋!可謂道破人間眾生相。


執迷不悟

  前不久,我同幾位宗教人士談到「世間相」變化萬千,最終還是一場空!再讀《順治皇帝出家偈》,兩者相比對照,確實使人感到心灰意冷,厭 惡人世間忙忙碌碌一生!活著到底為誰辛苦,為誰忙呢?佛家的哲理,說宇宙、人生一大堆道理,最後落在一個「空」字上,所謂「四大皆空」!這是一切經義的精 髓所在。如此說來,人活著到頭來是「一場空」!那活著還有甚麼意義呢?所以一般人認為佛教是「悲觀的」,「消極的」。這種批評論點,從某角度來說,是有 「一定的道理」。但佛家最根本的道理是積極的!以「普渡眾生」為依歸。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又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 證菩提。」在人類社會茫茫苦海中,「你爭我奪,爾慮我詐……」弄得「天翻地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六道輪迴」中流轉不息,自始至終,執迷 不悟!佛菩薩、高僧大德發大誓願,度化眾生,指點迷津,能「回頭是岸」、「放下屠刀」者,寥寥無幾呀!順治皇帝的「出家偈」,說得多麼透徹,能有幾人「醒 悟」呢?


國際背景

  在東方三大宗教中,唯有佛教具有「國際化」的背景,而且信徒人數越來越多,它的哲理非常深奧,更具有普遍性,各適其適,能吸引不同「根 機」(思想程度互異)的人,它有眾多的宗派,也就是說,它具有不同的色彩。比方說,一位哲學家、科學家研究起佛學來,會感到極大的探索興趣。一個不識字的 人,一旦接觸佛法,會立即「五體投地」獨信不疑;一個喜歡神通的人,一旦信奉「密宗」來,就一頭裁入進去,抱著「即身成佛」的信念,猛力修持,不達目的誓 不罷休。總之一句話,佛學是多面性的,信佛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是超越地域性的,超越民族性的,也超越文化的。而今在日本、韓國、越南、高棉、緬甸、泰國、 斯里蘭卡、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都奉行「佛誕公眾假日」,又稱「衛塞節」,香港佛教與這些國家的佛教社團都有著廣泛的聯繫,昔 日香港佛教徒要求「佛誕公眾假日」時,曾獲得以上各個國家的佛教人士熱烈嚮應和支持。這就是香港佛教的「國際化」的背景。而中國的道教、孔教則缺乏這特殊 條件,其他國家沒有信奉這兩大宗教的教徒,因此缺乏援助及支持的力量。但在國際上卻擁有不少宗教學者,但不是信徒,缺乏一種廣大的凝聚力和非凡熱情。
 
 
世出世法
◎楊 釗
目標管理

  在現代化的社會中,競爭劇烈,無時無刻都有後來者居上,如何才能保持企業的江湖地位?如何才能令企業立於不敗之地呢?其法則是「改善」,不斷改善。如 何改善呢?本集團的宗旨是保持優點,改正缺點。另外,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這就是目標,如何達到這個目標?稱為管理,也就是目標管理。

為甚麼要實施目標管理呢?

一、為了提高效率,保持競爭力

二、企業龐大,人員眾多,為了統一認識,增強凝聚力

三、作為衡量效率的標準

四、提高透明度,令全體成員知道方向,共同努力,發揮眾人力量

五、克服企業只靠幾個人的封閉式管理

六、克服自我為中心、各自為政的懶散組織,提高合作精神

七、啟發員工自動自發的精神

八、培養各級主管獨當一面的能力

  目標管理的要點為效益,效益可分為經濟效益和公眾效益。如人事部、公關部和培訓部,往往只能用公眾效益來衡量。

目標管理的內容包括:

一、做何事

二、誰人負責

三、甚麼時間完成

四、進度的百分比

五、定期檢討

目標管理的工具:

一、設立生產責任制(包括銷售責任制)

二、設立成本責任制

三、財政預算

四、現金預算

五、每月的財務報告——檢討與預算之差距

六、每月的現金報告——檢討現金與預算之對比

七、設立考核制度——有功者獎;有過者改

目標管理推行的形式:

一、由命令形式轉為合作形式:A、期望 B、參與

二、由控制轉為協助:A、授權 B、提供情報 C、提出問題和應答

三、由考核到同評定:A、公開 B、公平 C、共鳴

目標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一、訂立的目標必須實事求是,不能過高或過低

二、不能流於形式,只求交差的思想

三、目標不應缺乏彈性的方案和程序

四、不能由個別主管包辦代替

五、不要把目標管理作為懲戒或留難各級主管的手段

六、不要期望目標管理解決一切管理上的問題

七、必須持之以?

責任制

  如果一間公司,月底到期沒工資發,情形會怎樣?如果我們所處的城市供水沒有保障,情形會怎樣?如果我們的城市,電力經常中斷,住在高層大廈的市民又會 怎樣?如果我們周圍的食肆,衛生情形很差,無法保證食物的清潔,效果又會怎樣?如果我們城市的治安很差,隨時都有人搶劫,效果會怎麼樣?

  如果我們不依期交水費,我們會被人中斷水供應。如果我們不依期交電費,我們會被人中斷供應電。如果我們不依期交電話費,我們會被人剪線。如果我們坐交 通工具不付錢,我們會被拉上警署及坐牢。如果我們到酒樓食飯不付賬,我們亦會被拉上警察局。如果公司到期不發工資,老闆會被人告,公司可能要關門。

  同樣地,職員拿了工資,是否要依時上班,要守廠規,要依時完成本身的工作責任,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

  部門的主管是否要以身作則,依時完成營業任務,或是依時依質完成生產任務,並且要控制成本和保證服務水準。如果做不到,效果會怎麼樣?

  各公司的負責人,如果沒法令所管理的公司賺錢,長期下去,效果又會怎麼樣?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人拿了工資,不認為要做好本份工作的人。又或拿了工資為自己做事,而不是為公司做的人。雖然我們會覺得很離譜,很可笑,但事實存在,你說應該怎麼辦?

  較多的情形是沒法依期完成工作、沒法依質量完成工作、沒法依預算完成工作。

  更嚴重者,就是所管理的公司虧本,所管理的部門虧本。

  道理雖然是如此簡單,結果卻是如此嚴重,我們有些公司,有些人員依然犯了這樣的錯誤。

  可以為自己的錯誤解釋嗎?可以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嗎?可以怨別人嗎?可以推卸責任嗎?

  如果是可以的話,那麼,我們應讓可以接受到期沒有工資發、回家時沒車坐、可能沒水喝、沒飯吃、沒電梯坐、沒燈光照明、食物沒衛生保障、沒人身安全……

  我們或者會說,問題不那麼嚴重吧?我不盡責任,但別人不會不盡責任。如果我們這樣想,我們是否會掉入自私的深坑,沒有公德心的深坑,為自己和大眾所不容?

  我們又或者說,我們現在沒能盡責,但我們過去盡了責。這還可以,因此不致於一時不盡責而馬上沒飯吃。但更重要是將來,如果將來都沒法完成責任,那問題就嚴重了。

  又有一種人,依時上下班,甚至加班加點,但工作依然做不好,怎麼辦?是否一句「我已盡力」便能解決問題?

  但願大家能明白責任的重要,人若無責任,或者無法完成責任,將人不似人,家不像家,國不成國,天下將會大亂。
 
 
紅塵開淨土 鬧市創伽藍
——香港普門寺佛像安座慶典略記

◎松 昀
  港普門寺座落於元朗水車館街七十號地下,地處鬧市中心,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原為一廢 舊劇院。年前,天童精舍道平法師鑒於元朗地區偏於一隅,道場稀少,信眾修學無所,故發大悲願,收購劇院,精心設計規劃,改裝修飾。並請著名佛像設計師、上 海龍華寺胡建寧居士設計全堂佛像,延請巧匠精心雕琢。今初期工程已告竣工,昔日荒廢劇院,煥然一新,成為一所清淨莊嚴,美輪美奐之佛教道場,可謂紅塵中的 一片淨土,鬧市裡的清靜伽藍。道平法師宏願初成,境隨心轉,心想事成,不可思議。

  公元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農曆壬午年十一月廿日,普門寺隆重舉行全堂佛像安座慶典。接受邀請為安座慶典主法的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香港 菩提學會會長永惺長老,一早趕來,看到無比莊嚴的道場,虔誠如法的普門寺信眾和訓練有素的義工男女居士,充滿歡喜,對於道平法師年輕有為,及為法為人的菩 薩行願更是讚嘆不已。因緣殊勝,參加大嶼山寶蓮寺水陸法會剛剛圓滿的上海佛教法務團一行五十餘位法師(由龍華寺、玉佛寺、靜安寺、圓明講堂四大道場組成) 在上海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王永平老居士帶領下,亦因邀參加慶典,並主持唱誦儀規。《香港佛教》主編秦孟瀟居士及眾多嘉賓前來隨喜觀禮。是日殿堂內海眾雲集, 香花羅列,妙供紛呈,潔淨光明,充滿吉慶祥和。

  上午九時正,道平法師帶領護法代表,虔誠迎請覺光長老、永惺長老、堅明長老三位大德蒞壇主法。楊枝淨水,遍洒三千……。梵音起處,瑞氣盈空,龍天降臨,感應道交。唱誦大悲咒、心經、觀音讚後,覺光長老為佛像安座說法:

  巍巍寶像放毫光 普門莊嚴冠十方

  今日舉行安座禮 信眾獲福永無彊

  今有普門寺住持道平法師及諸信眾,為弘揚佛法,普渡眾生,乃於元朗興建一道場,擇於佛曆二五四六年十一月廿日,舉行諸佛聖像安座大典,從此獲佛菩薩慈光加被,眾弟子安心用功,了脫一切煩惱,得大自在。即今安座一句,又如何舉揚呢!

  諸佛悲願深 娑婆度群生 應化百千億 悉發菩提心安!

  永惺長老緊接說法:

  三聖慈悲願力深 三途六道常光臨

  今日道場又現影 普慫有情處處分

  時維道平法師,發心於元朗繁盛地區,創建道場,接引眾生,今日裝修完畢,敬塑觀音菩薩聖像,慈眼垂視,法相莊嚴,諏吉安座。特請 永惺與諸山長老主理 其事唯願菩薩垂慈,光降法筳,隆盛道場,永賜箴祥,眾等每厭塵紛擾,苦海茫茫,愛緣昧般若之因,欲浪斷菩提之種子,妄情競起,智鏡永昏,是以不仗三聖之誓 言,曷免沉流之苦趣,傾城奮志,勤修梵行,大佈津梁,建壇場而廣作佛事,遵遺教而修淨土法門,彰三聖之妙化,燈燃慧炬,花獻新鮮,食陳禪悅,香吐氤氳,仗 六和而法筳常開,禮十方而慈錫鴻庥,每日稱揚,六時修道,持佛名號,而仰餐法化,禮佛金身,誓出娑婆。惟冀六塵殄滅,苦海乾涸,了唯心之淨土,悟自性之彌 陀,利濟四生,蓮登九品。雖然如是,即今安座一句又作麼生道?

  慧風普覆三千界 慈化能消萬劫災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安!

  堅明長老,亦為安座說法。隨之,恭請覺光長老作開示,長老介紹普門寺的緣起,讚嘆道平法師的堅忍毅力,希望大眾珍惜難得因緣,精進用功修學,虔誠護持 三寶,修身,齊家,愛港,護國,做一個正知、正見、正信、正行的佛教徒。長老無盡慈悲引領道場大眾逐字逐句大聲念誦「觀世音讚誦」為大眾祈願祝福:觀世音 誓願深,度生悉出苦輪,興慈運悲遍剎塵,攝入普門,三十二應示現今,畢竟令証佛心,常念恭敬觀世音,災消吉慶,常念恭敬觀世音,災消吉慶。長老開示後,蒞 會大眾合十靜心回向,在短短的一分鐘內,會場一片肅靜,在觀自在菩薩聖像低眉垂目慈視中,大眾虔誠合掌,誠心祈禱,真誠感恩。安座慶典至此禮成,即告圓 滿。

  是日午同時舉行傳供儀式,香、花、燈、涂、果、茶、食、寶、經、衣十供共二百盤,琳瑯滿目,在深遠悠揚的梵唄聲中,由眾信徒一一傳上供台,上供十方諸佛,中奉菩薩賢僧,下及六道諸品,等施功德,難盡讚揚。

  是晚施設冥陽兩利九大土瑜伽吉祥燄口。法會開始前,身兼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副院長的道平法師,請僧伽學院宏明法師講解燄口緣起,功德利益,及如何誠心正 意,如理作觀。龍華寺等眾法師以正宗寶華山大板唱腔,諷演儀規,經六小時功德圓滿,蒞會大眾同霑法益,法喜無量。以此殊勝功德,回向香港繁榮安定、物阜民 豐。過往現在,陰超陽泰。法界眾生,離苦得樂,共証無生,同圓種智。

  祈願普門寺在道平法師的主持下,普門大開,廣渡眾生。
 
 
承德寺廟及其風俗民情 (下)
◎武 華
(接上期)
(四)須彌福壽之廟

  隆四十三年,西藏政教領袖六世班禪得知乾隆皇帝要舉行七十大壽慶典的消息後,通過章嘉 活佛主動要求入覲朝聖。奏書中明確表示:小僧自幼仰承文殊菩薩大皇帝養育之恩。不勝盡數非他人所能相比。小僧乃一出家之人,無以報稱,雖每日祝禱文殊大皇 帝金蓮座億萬年牢固,並讓拉薩眾喇嘛等亦唪經祈禱但仍時時企望覲見文殊菩薩大皇帝……乾隆見到奏書後欣然同意,於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六日上諭:「昨據章嘉 呼圖克圖奏稱,班禪額爾德尼因庚子年為大皇帝七十萬壽欲來稱祝。朕本欲前見班禪額爾德尼因道路遙遠,或身子尚生,不便會其遠涉。今既出於本願,實屬吉祥之 言,已允所請。是年朕萬壽月,即駐熱河,外藩畢集。班禪額爾德尼若於彼時到熱河,最為便益。」乾隆帝對六世班禪入覲祝壽非常重視、進行了大量的周密準備。 乾隆參照順治九年(1652年)五世達賴到北京朝見時,順治皇帝在北京德勝門外建造西黃寺供達賴喇嘛居住的先例,決定仿照六世班禪在日喀則所居住的扎什倫 布寺建造須彌福壽之廟。供班禪講經居住之用。所以此廟又稱班禪「行官」。「須彌福壽」是藏語扎什倫布的意思。扎什即福壽;倫布即須彌。意為福壽的須彌山。 當乾隆得知六世班禪來承要兩千馱包的時候特令熱河總管「務將須彌福壽之廟廂房赶在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前修峻,以備存放班禪先遣兩千馱包及其眾喇嘛居住,斷不 可誤期。」為班禪東行之事,乾隆皇帝先後發出六道諭旨,催促駐藏大臣劉保柱專程前往扎實倫布與六世班禪商議入覲事宜,並徵詢章嘉活佛意見,確定迎接事項。 乾隆皇帝甚至想到班禪長途跋涉騎馬多了會筋骨酸痛,諭令為他準備轎車。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六月十七日,班禪率領三大寺堪布及僧職人員百餘人離藏前 往承德。護送的僧俗官員和馬隊約兩千多人,盛況空前。起程這一天,乾隆諭令承德,北京各黃教寺廟念吉祥經、為班禪祝福一路平安。這次班禪東行長達兩萬餘 里,歷時一年多,終於在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二十日到達了承德,在專為他修建的須彌福壽之廟稍稍休息後,立即來到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朝覲乾隆皇帝。乾隆用藏 語問候班禪「長途跋涉,必感辛苦」。班禪答曰:「遠念聖恩,一路平安。」乾隆皇帝曾用數十年時間學蒙古文、藏文,並尊拜章嘉活佛為國師修習佛法。七月廿二 日,乾隆皇帝又親自到須彌福壽之廟拈香,看望和慰問六世班禪並用藏語和六世班禪敘談很久,還帶班禪觀看了須彌福壽整個廟宇。乾隆皇帝返回行宮之後,章嘉活 佛對六世班禪說:「我在皇帝身邊多年,從未見到他如此高興……聖上對您專程來祝壽是十分滿意的。他對您的信仰和喜愛超過尋常。」六世班禪在承德活動三十七 天之後便離開承德前往北京。在承德期間,六世班禪受到了清政府最隆重接待和最高規格的禮遇。由六世班禪親自主持有青海、內蒙、西藏等各民族首領及清王朝皇 室成員、文武百官參加的須彌福壽之廟的開光典禮。八月十三日,是乾隆帝七十大壽,六世班禪率眾徒恭賀,遞獻了班禪自己和達賴喇嘛很重的禮品,還在念佛堂為 乾隆皇帝念萬壽經。六世班禪的入覲是在他斷然拒絕了英國人入藏的要求,並明確表示西藏屬於中國領土後起程的。這充分顯示了六世班禪維護祖國統一的決心,和 乾隆皇帝所推行的「統一」政策的威力。




  康、乾二帝極力崇尚漢族文化、崇尚孔孟禮學,主張以仁德之心治天下,主張以和為本、以德為本,他們一致認為民和則國興。

  基於這樣的思想,他們對邊防各個民族實行了安撫、重賞、封爵、賜宴、禮佛建廟等,示之以威懷之以德的方式手段聯絡團結了少數民族貴族首領,收到了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封建社會末期民族統一和諧理論的最輝煌的成果:

  (一)各個民族對清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增強。

  (二)抵御外族沙俄入侵的眾志長城,眾心長城如屏障一般在邊疆聳立。

  (三)奠定了古老中華民族的疆域版圖。

  (四)一個民族最多、版圖最大、國力最強、統治時間最長的康乾盛世已經形成。

  (五)構成了多民族的文化集大成、藝術集大成、宗教集大成的古代傳統集大成。



  在清王朝統治時期尚無「統戰」這一稱謂。但我說康、乾二帝為了創立江山一統、四海歸一和內外之心,成鞏固大業的政治局面所實行的和諧統一的理論與實踐與今天的政治上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的統戰內涵是有許多相似之處的。

  統戰的理論基礎是尊重,尊重民族、尊重信仰、尊重風俗、尊重習慣、尊重人格,只有如此才會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

  時代在發展,「統戰」二字的內容在變化中更加豐富、更加寬泛、意義也更加重大。現在的統戰的職能有很多是康乾時期理藩院的職能,現在的統戰工作有很大 一部分是康乾時期處理民族事物解決邊疆、宗教問題及區域間的紛爭、化解種種多邊矛盾等一系列工作。而如今的統戰工作比當年更豐富、更繁重。

  「統戰」是一個博大精深的話題。只要有人類存在矛盾存在,統戰的工作將永遠存在。康乾二帝的統戰思想對於今天的我們和全世界都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承德,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綺麗的風光,輝煌的建築而聞名中外。它做為清代的「第二政治中心」、「陪都」,在開創各民族大團結、大聯合、大發 展的「康乾盛世」、鞏固邊疆、奠定中華版圖等方面發揮過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現存世界第一皇家園林——避暑山莊,還是星羅棋布於山莊周圍的承德皇家寺廟 建築群,都是康乾二帝處理民族宗教問題的佐證,是鮮明的統一戰線活教材。

  在這裡我誠摯地歡迎朋友們到承德來,來閱讀這一部康、乾盛世的統戰史。
 
 
餘姚靈岩禪寺隆重舉行寺院
落成慶典暨佛像開光法會側記

◎沈 雁
  零零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農曆十月十八日),餘姚市靈岩禪寺隆重舉行寺院落成慶典暨佛像開光法會。來自南京、寧波地區各大寺院諸山長老及有關部門領導到會祝賀,來自全國各地的信教群眾一萬餘人參加了慶典法會。

  靈岩禪寺位於餘姚勝歸山西山崖,是經餘姚市委、市政府批准的重點開放寺院之一。自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開山以來,屢有興廢,至一九六八年遭毀, 蕩然無存。一九九四年,勝歸山村民自發集資在中山崖建造了觀音殿。市宗教管理部門為滿足廣大信眾的要求,於一九九五年十月批准胡公岩為佛教活動點。由於山 路陡峻,地陜殿小,每逢初一、十五,觀音菩薩、佛誕日,香客雲集,擁擠不堪,極易發生安全事故。市委領導經過多次上山實地勘察,徵求意見,決定把中山崖佛 教活動點遷移到西山崖,同時沿用明萬曆年間的寺名「靈岩禪寺」,並禮請時任甘露禪寺住持的達光法師任監院,主持重建工作。達光法師年輕有為,願力宏深,深 得餘姚市宗教部門的信任和四眾弟子的擁護。在短短的兩年內,建成一座規模宏偉且金碧輝煌的大寺院。現已建成天王殿、圓通寶殿、地藏殿、伽藍殿、上客堂、東 西兩邊廂房及相應配套設施、寺院首期工程順利完成。如今的靈岩禪寺殿堂莊嚴、氣勢宏偉,基本上恢復了古時舊貌,逐漸成為餘姚市佛教活動中心。

  廿二日上午九時,慶典儀式正式開始,由金峨禪寺住持慧明法師主持。他一一介紹了與會嘉賓;南京市佛教協會秘書長、南京毗盧寺方丈傳義法師,中國佛教協 會理事、寧波市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七塔寺住持可祥法師,寧波天童寺監院德雲法師,寧波佛教協會理事、阿育王寺監院證莊法師,寧波觀宗寺益行法師及來自上 海玉佛寺、慧隆寺,重慶華嚴寺等諸山長老;以及寧波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徐松慶先生,餘姚市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部長孫蝶雙女士,餘姚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局 長沈立群先生,餘姚市人民政府西北街道政協聯絡組組長顧鎮珍女士,《香港佛教》編輯沈華女士等各級領導、大德居士,並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 感謝。接著宣讀了到會祝賀和發來賀電賀信的寺院和個人。

  在落成慶典大會上,寧波市江北區佛教協會會長、寶慶寺住持朗宇法師代表靈岩禪寺首先致歡迎詞。餘姚市西北街道辦事處顧鎮珍女士講了話,她首先對靈岩禪 寺落成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靈岩禪寺人文景觀將成為西北街道亮麗風景而感到萬分高興。她在講話中說:「餘姚乃鐘靈毓秀、人傑地靈,靈岩寺歷史悠久。為保護中 山崖的摩崖石刻文化,靈岩禪寺移址西山崖。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在各界人士、四眾弟子的鼎力相助下,如今,靈岩禪寺新姿煥發,宗風丕振,呈現出大叢林的喜人 景象。」

  接著,由寧波市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七塔寺住持可祥法師代表市佛協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說:「達光法師願力宏深、年輕有為,他不僅在佛學上有所造詣,而 且在管理方面也有著卓越的才能。早在前幾年住持甘露禪寺時,就把寺院管理得井井有條,僧容嚴整,得到寧波市佛教協會、餘姚市人民政府及宗教部門的肯定與信 任,同時也得到餘姚四眾弟子的尊敬和擁護!靈岩禪寺在當地政府部門領導的關懷下,在各方面人士的協助下,特別是在達光法師與全寺僧眾的精進努力下,取得了 輝煌的成就,古剎重興,我能應邀光臨此次盛會感到法喜充滿。」最後指出「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黨的十六大的勝利召開,人民生活水平步入小康生活, 對精神文化需求日益看重。由此我衷心地希望靈岩禪寺能進一步地搞好寺院二期工程建設,同時不斷加強僧眾素質與佛學水平的提高,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宗教法規 的學習,使靈岩禪寺在自身建設與管理水平方面更上一個新台階,在餘姚乃至寧波佛教界發揮重要作用!」

  緊接著,餘姚市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部長孫蝶雙女士代表市政協、統戰部希望靈岩禪寺在以後工作中能積極與社會主義相適應,促進餘姚的經濟發展,熱心公益 事業,力所能及地奉獻佛教界的一片愛心,為弘揚優秀的中華佛教文化,為祖國的完全統一而發揮獨特優勢,並祝願靈岩禪寺在黨的領導下蓬勃發展。寧被市宗教局 徐松慶副局長在講話中說:「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我們寧波來說,肇始於東漢末年的浙東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影響卓著,它與學術文化、 商貿文化一起成為浙東文化,鼎立一足。靈岩禪寺圓滿落成開光對繁榮浙東佛教文化將起到積極作用。」南京市佛教協會秘書長、毗盧寺方丈傳義法師隨後代表諸山 長老祝詞,對不辭辛勞地參加此次盛會的省、市領導,與各位諸山長老、大德居士,表示衷心地感謝和熱烈地歡迎!並深深祝願法會圓滿吉祥,與會嘉賓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最後,靈岩禪寺監院達光法師致答謝詞:「我首先代表靈岩禪寺全體僧眾向各位的蒞臨表示熟烈的歡迎!對各級領導、廣大佛教界人士、海內外護法信眾兩年來 對我寺重建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謝!」隨後介紹靈岩禪寺的歷史文化,重建以來的狀況和所取得的成績。他熱情洋溢地說:「正當全國上下歡慶黨的十 六大勝利召開的時刻,國家走向繁榮富強,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不斷落實,餘姚廣大群眾素質普遍提高。市政府為了滿足廣大佛教徒的要求,批准擇址重建靈岩禪 寺,這是餘姚佛教界及廣大佛教徒的一件大喜事。寺院自兩年前的一片空地,到至今的殿堂巍巍、佛像莊嚴,處處流光溢彩,美侖美奐,這所取得的成就無不凝聚著 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諸山長老及護法信眾的願望和努力。」最後,他滿懷信心地說:「隨著我寺二期工程的開展,整個工程將耗資十分巨大。寺院本著「十方 來,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萬人捨,萬人施,萬人同結萬人緣」的理念,邀請諸位高僧大德、護法信眾共襄盛舉,同沾法恩。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慷慨施資, 隨緣樂助,以促成這功德無量、流芳百世的大業。我們將繼承發揚佛教優良傳統,不斷適應改革開放潮流,為弘揚佛法,建設人間淨土作出自己的貢獻!」慶典結束 後,全體與會嘉賓在圓通寶殿九龍石階前合影留念。

  十點整,可祥、傳義、達光、德雲、益行、證莊、朗宇、慧明、式清等九位大法師,主法全堂開光法會。在梵聲佛贊畢,諸主法和尚及護法大居士禮佛過後,可 祥大法師執杖上前說法,云:「諸上座,若論諸佛靈光,輝天鑒地,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何勞興傳凡夫,為之開顯?雖然如是,無開而開,方便施設,開而不開, 第一義諦。」執毛巾向觀音菩薩聖像,頌云:「拭金容光燦燦,慈悲喜捨度人間。」又執圓鏡照向聖像,云:「圓光普照河沙界,普令眾生福慧增。」再執朱筆點佛 身,云:「點眼眼通,真見無所不見;點耳耳通,妙聞遍達十方;點鼻鼻通,善嗅世間諸香;點舌舌通,善說妙法無窮;點身身通,分身塵剎度眾生;點意意通,能 鑒眾生群機;心光佛光,光光護照,我與大眾同入如來大光明藏;點開頂門正法眼,放出無量大光明。開!」說法完畢,大家紛紛跪地禮佛。

  此次慶典法會是靈岩禪寺重建以來,首次成功舉行的大型法會。在接著七天之內,靈岩禪寺將舉行首屆「冥陽兩利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佛日增輝,法輪常轉。
 
 
親近大善知識——根讓仁波切
◎淨 圓
  虔信密教,又皈依根讓仁波切,真是因緣殊勝。

  由於我多年來勤修「淨土法門」,曾皈依多位顯教高僧大德諸如茗山、本煥兩位長老;同門師兄弟不少,平時都有來往,參加佛事及慶典活動,形成了一股同門 手足情誼,彼此都很關照,從生活、思想、感情、修持……等等,這種特殊情感往往超越「血緣」關係,所謂「不是親兄弟,勝過親兄弟」。這叫做「自他不二」、 「圓融無礙」。凡是真正佛弟子,消除一切雜念,會建立起純潔無私的感情來。正由於這種無微不至的關懷,不少同門師兄弟發覺我信奉密教來了。又皈依密教大德 根讓仁波切,感到突然、納悶、迷惑!像這樣的問題,不是短短幾句話能說得清楚的。我始終認為:不論顯教或密教,都是佛陀金口宣說的教法,雖有八萬四千法 門,實質上是「不二法門」;觀機逗教,因人而異。我最初信顯教修學教理,懂得了佛法道理,理路清楚了,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遇到殊勝因緣,進 入密教修習法門,應該說,是順理成章的,只是各人根機不同罷了。

  首先說,密教是非常殊勝的法門,不少密教門派的仁波切都有非常深厚的修持功夫,戒律精嚴,學識淵博。根讓仁波切就是這樣一位受世人尊敬的密教大德。

  同門師兄胡劍英居士對我修習密教法門,非常贊同和支持,並贈與我根讓仁波切撰寫的《智者妙音》一書,當我拜讀完這部稀有的著作之後,猶如醍醐灌頂,頓 開廣傦眼界,跨進密教神秘殿堂,領悟到密教修習法門獨到之處,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述的。因此,有必要略介《智者妙音》的概況,使關心我的同門道友有所了 解,在菩提大道上是「前進」抑或「倒退」呢?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向上一著,需要別人點撥!是莫大的助緣。


一、根讓仁波切簡史

  尊貴的根讓仁波切,乘宿世願力,轉世自在,他一九七三年降生在四川省西部馬爾康縣,其父名叫姜洛,其母名叫榮塔,夫婦二人也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根讓六歲的時候,開始跟隨馬爾康的一些大喇嘛學習藏文和修辭學、音律學、相術、風水學等知識,很快就掌握並精通所學。

  在根讓八歲那年,終於見到了一位大成就者,也就是日後從其出家,跟隨學法,恩重如山的根本上師——大堪布土登.曲吉扎巴。他是寧瑪巴竹慶派大堪布。早 年因學識淵博,班禪大師曾任命他為中國藏語系佛學院高級研究員。後任四川省藏語佛學院首席堪布,教導各大教派的活佛們。曲吉扎巴仁波切諳熟各教派理論與修 法,在其座下,僧才濟濟,其中有許多是轉世活佛、堪布及學行高深的修行者,他們如今在世界各地弘法利生,成為佛教界龍象。

  當年曲吉扎巴仁波切在四川金川縣傳法,馬爾康許多僧眾前往聽法,正是這一殊勝因緣,使得年幼的根讓仁波切在家鄉值遇永久的依怙。曲吉扎巴仁波切的盛德,令年幼的根讓仁波切仰慕不已,他徵得父母親同意之後,在曲吉扎巴仁波切的座下剃度出家。

  根讓仁波切十歲時受沙彌戒,曲吉扎巴仁波切賜其法名為:土登.龍多丹增,意思是:精通教證,圓滿三學的佛學大師。時至今日,大家才明白,曲吉扎巴仁波切所賜法名實乃一個準確的預言。


二、在塔公佛學院受教育

  曲吉扎巴為了培育僧材,創辦了一座塔公佛學院,採取封閉式的教育,在當時各方面條件均很差,沒有電、沒有較好的宿舍,上至上師,下至學 僧都無一例外地住在簡陋得僅夠擋風遮雨的小木屋裡。面對清苦的出家生活,沒有一個人叫苦,沒有一個人退卻,就在這艱苦的條件下,卻造就了許多傑出的佛學大 師。

  根讓仁波切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也就是他十五歲那年,由於長年依止曲吉扎巴仁波切修法,在他眼裡,曲吉扎巴仁波切已達到最高究竟境界,而曲吉扎巴仁波切 本人自然也看出了根讓仁波切非同尋常的根器,特別單獨地為他傳授了無上阿底瑜伽光明大圓滿心髓的法要與口訣。在年輕一輩的師兄弟當中,根讓仁波切是得到曲 吉扎巴仁波切傳授大圓滿的第一人!

  曲吉扎巴仁波切在其一生傳法生涯中,從其修學出家的弟子數以萬計,其中最傑出、修證最高的「心子」(法嗣)就有十多位,而根讓仁波切則是曲吉扎巴仁波 切最為痛愛的「心子」之一。曲吉扎巴仁波切將他畢生所學,包括經、律、論、十明的顯教佛法,無上瑜伽密教及寧瑪巴的獨特伏藏口傳、灌頂、密訣傾囊相傳,並 且還令其長期隨侍左右,到各地弘法。有一次,曲吉扎巴對一大喇嘛說道:「根讓是我的一個很優秀的弟子,就如同我的心一樣,他與我是無二無別的。大圓滿法, 我來傳和他來傳都是沒有絲毫差別的。」在一九九九年間,曲吉扎巴在成都將他用了四十多年的法衣袈裟,傳給了根讓仁波切,認定他為證佛心法,續佛慧命的傳承 接班人。


三、仁波切到各地弘法

  根讓仁波切二十歲時,曲吉扎巴仁波切等五位大德比丘一起為他授予比丘戒,從此他嚴守二百五十三條比丘戒。在這段時期,曲吉扎巴仁波切授 予根讓仁波切「堪布」(指精通教證,顯密圓融的上師)的稱號。並多次要求根讓仁波切舉行坐床儀式,但謙虛的根讓仁波切都婉言謝絕了。一直到他二十五歲的時 候,在曲吉扎巴仁波切,梭嘉仁波切多次規勸之下,才在理塘明珠佛學院舉行了坐床儀式。根讓仁波切在理塘的幾年裡,對該地群眾影響巨大,成千上萬的群眾在路 旁以哈達、香、鮮花恭迎蔚為壯觀。他先後在嘉榮佛學院、昌列寺、更達寺、馬爾康寺、擦科寺、蒙沽寺、西索寺、卓克基寺大轉法輪,弘揚正法。

  一九九八年四月,廣西柳州的信徒懇請仁波切到漢地傳法,在此之前從未有過藏傳高僧親臨弘法。根讓仁波切非常重視第一次到漢地為弟子傳法,認為這是一個 開啟今後在漢地弘法善緣的前兆。在柳州,仁波切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為信眾很詳細地講授了大圓滿前行,並且不分親疏地為每個人分別觀察本尊及傳授本尊修法。他 的慈悲與親切,平易近人以及耐心教導,深深感動每一位弟子。

  近年來,根讓仁波切先後在中國內地,香港(深圳)泰國、尼泊爾、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國,轉大法輪。每到一地,根讓仁波切總是將自己個人的榮辱得 失拋在腦後,不遺餘力地給每一個真心求法的弟子,盡可能多的教導。不論是到了風景名勝、文化古城、繁華的商業中心,凡人熱衷的旅游、消遣、購物……在他眼 中都是毫無意的浪費生命。這也是上師為弟子們契入正法而善巧所作的無上示現,正是這種不言之教,使世人看到了一個真正修行人對世間法的淡泊。

  根讓仁波切多次來到深圳傳法,他法緣殊勝。他有極其莊嚴的法相,舉止穩重,神態安詳,雙目總是露出無盡的慈悲,面含親切微笑,使人有沐浴春風之感!去 年八月間,同門師兄胡劍英居士特地引見我叩拜上師,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在這時刻,我面臨著人生極其疑難的困惑!苦苦不得解決,內心極為煩惱!上師的出 現,猶如陽光普照人間,我內心的迷霧頓時消失。經過仁慈的上師一番教誨,在茫茫草叢中看到了一條康莊大道!時至今日,深深地感到「我的人生觀」起到了很大 的變化!有幸遇到大善知識指點迷津,使我懂得由「此岸」到「彼岸」的真理。佛門高僧大德都是我崇敬的恩師,永遠感激他們的教導。
 
 
寶蓮禪寺反對當局收回寺前的地段重新規劃的始末
◎寶蓮寺
緣 由:

  零零二年七月十二日,政府在憲報刊登,欲把寶蓮禪寺韋馱殿前至地壇之地段,要收回重新 規劃,在昂平附近興建兩間酒店,三十多所食肆,因此,寶蓮禪寺提出反對,而香港佛教界各寺院、社團也聯名響應,支持反對。經三個月之久,有關當局從未與寶 蓮禪寺負責人溝通和解釋,似有漠視民意之嫌。情非得已之下,因此寶蓮禪寺於十月二十二日在各大小報章刊登封山聲明,翌日才得到城規會主席孫明揚上山,與寺 內當事人略作解釋。事件仍未解決,只是略作緩和而已。但寶蓮寺各負責人以香港安定大局為重,因此暫緩封山行動。十二月二十日,城規會才正式聽取寶蓮禪寺及 山上住眾的反對意見。是日,寶蓮禪寺監院智慧、董事衍空、紹根共三位法師,先後在城規會發言,茲節錄如下:


智慧法師陳述:

  昂平是一個以寶蓮寺為核心,帶有佛教文化特色的社區。自從光緒三十二年(1906),由開山祖從國內來到大嶼山,見到荒山一片,野草叢生,而有高山平 地,認為最適宜修行辦道之所,因此披荊斬棘,由蓋搭「大茅蓬」開始,時至今日,寶蓮禪寺已發展成最有代表性的寺院,亦為世界各地的人士嚮往朝拜或遊覽的勝 地。因此才誘發當局在昂平興建吊車,發展旅遊的計劃。

   寶蓮禪寺之所以成為香港佛教莊嚴聖地,是有賴代代相傳的僧人,承先啟後,經百年來默默耕耘,刻苦耐勞,才有今日的成果。若當局決意收回,重新規劃,即是把我們數十年付出心血的設施毀於一旦。


衍空法師陳述:

  寶蓮寺作為社區一份子,是樂意為本港旅遊事業作出貢獻。希望在沒有損害本身作為一個宗教團體的職能下,繼續為市民大眾服務。作為宗教非 牟利團體,本寺的宗旨,都是以利益眾生為最終目的。但多年來,本寺僧人所付出的精神、心血、人力、物力等,建設寶蓮寺在昂平一帶,包括B2地段一切設施, 如今無重大理由之下,把本寺沿用的宗教用地變為公眾廣場或「休憩用地」,是對歷代僧人心血和努力的藐視,亦同時冷卻現在和未來出家人投入社區建設和服務的 熱誠。在此大前提下,本寺現提出反對,理由如下:

   B2地段多年來,為本寺宗教用地,在此土地上,本寺安放有大佛的回歸寶鼎、大香爐和韋馱殿前的香爐,建有地壇以呼應天壇大佛,還有歷史悠久的寶蓮禪寺牌 坊。同時寶蓮寺常常在此廣場舉行不同的宗教活動,例如水陸法會迎請和送聖儀式、佛學講座,和流通結緣的經書,若把此處變為公眾廣場或「休憩用地」,而不符 合現實情況,亦會令到此宗教用地的管理,落入商人,例如「吊車公司」或政府官員,若由不瞭解宗教人士來管理此宗教用地,則將會成為舉辦宗教活動的阻力,繼 而破壞宗教氣氛及本區的宗教特色。

   雖然旅遊事務專員說,可把地壇保留,但宗教氣氛不是單靠保留地壇或建一所宗教博物館所能營造,而是更需要宗教活動和宗教人士的配合和參與,若把此地變為「休憩用地」,是會箝制本寺的宗教活動,破壞宗教氣氛和多年的宗教文化特色。

   此地壇、天壇大佛與寺院之間,多年來均由本寺管理及使用,若把此地變為公眾廣場,或「休憩用地」,則把天壇大佛、地壇和寺院的整體莊嚴性破壞,令本寺在管 理和活動安排上都有很大的困難。此土地多年來是由本寺所運用和管理,依據基本法第141條:「宗教組織財產方面的原有權益,仍予以保持和保護」,因此,本 寺作為一個宗教組織,此土地以往的一切原有權益亦應受到保護。根據以上各種理由,本寺現在建議,容許本寺繼續使用和管理此土地(B2地段),以作宗教用 途。若為了配合旅遊發展而重新建設,也應尊重原有之社區特色、宗教尊嚴,設計上與本寺合作,同時管理權和使用權亦應繼續由本寺所擁有,本寺同時亦保証在不 影響宗教莊嚴和宗教活動下,就如現在一樣,保持開放以上用地,作為公眾廣場或休憩用地。


紹根法師陳述:

  寶蓮禪寺是香港佛教聖地,亦是中外人士嚮往的景點,遊客上大嶼山之目的,是欣賞大自然的寧靜環境,和尋求心靈寄托,而不是購物和吃喝。 若在昂平之內,開設酒店和三十多間食肆,是大大破壞了佛教的莊嚴聖地,所以本人身為佛教徒,應當極力反對,希望不要把寶蓮禪寺的四周變為市集。能否保持莊 嚴聖地,祈望主席和座上各委員多加關注,以免破壞了寧靜莊嚴聖地的特色。

   其次,沿用了二十多的巴士總站,若拆卸重建,也應在附近興建,理由:若太遠則長者望而卻步;若太近則大大破壞了佛門寧靜的氣氛,且令寺內增加廢氣,也望當局加以注意。

   關於當局提議把地壇廣場重新規劃,對於管理權與使用權,為免日後彼此有所爭議,希望能與政府達成共識,交由寶蓮禪寺管理和使用,令莊嚴的佛寺得到整體規 劃,也容易管理,而且可避免日後因使用權和管理權而引起的爭議,既然政府與寶蓮禪寺有共同的目標,這就是增加昂平的景點,所以希望彼此得到共識:由寶蓮禪 寺管理,這意向,本寺董事會主席兼住持初慧法師日前致函孫局長也曾提出,祈望地壇廣場能由我寺統一規劃,以保持一系列的佛教建築群。

   主席,寶蓮禪寺的理念是希望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佛教事業,與政府振興經濟的目標是一致的,希望日後彼此互相尊重和諒解,衷誠合作,共同為香港特區創造繁榮,謹此陳述。

  (編者按:截稿時,寶蓮禪寺仍未接到政府當局的回應。)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能仁書院主辦
第一屆「徵佛教詩聯比賽」章程


(一) 宗旨:弘揚佛學及國粹。
(二) 題材:凡與佛學、禪理有關之題材均可。
(三) (l)詩: 限絕詩和律詩,題目自訂,五七言不 論,韻腳以<佩文韻府>為準,每人限投 稿最多三首。(2)聯:對下聯,每人可投最多五聯,不可重複 上聯,上聯已印在單張中。
(四) 組別:初級組:本港中學中一至中七年級之學生。
高級組:本港大專院校、大學之學生。
公開組:凡香港居民均可參加。
(五) 獎額: 每組均設冠、亞、季軍各一名;優異獎 多名。
(六) 參賽規則:(1)必用A4紙,字體端正,或打字,由右至左直書;
(2)詩:一張紙只填寫一首作品;
(3)聯:可對最多五聯,限用一張紙,並連上聯  一併寫上;
(4)稿件背後寫上參賽者之姓名、性別、年齡、  參加組別、就讀學校、年級、電話、地址。
(5)參賽者必須接受比賽章程之所有規則。
(七) 投稿辦法:逕寄九龍深水?荔枝角道325-329號 香港能仁書院。信封面寫上「應徵詩聯比賽」 字樣。
(八) 獎品:凡入選者,冠、亞、季軍均可獲頒獎狀 一面及獎牌一座,其餘優異者可獲頒獎 狀一面。
(九) 投稿期限:2003年1月1日至2月28日,以郵戳為準。
(十)得獎名單揭曉日期及地點:(1)2003年3月22日起,一連五天在香港能仁書院  地下中學部壁報板;(2)2003年3月22日起,在香港能仁書院網頁:  www.hkbc.edu.hk(3)2003年3月22日在明報、星島;(4)2003年3月中旬在部份地區星報。(另外得獎 者均獲個別通知。)
(十一) 頒獎日期時間地點:專函通知獲獎者。
(十二) 領獎辦法:帶同獲獎通知書,依日期時間前 來參加頒獎典禮。若不克出席,可於頒獎日 後之一週內親臨香港能仁書院領取獎品。
(十三) 索取本章程:自2002夫12月18日起,可親臨 香港能 仁書院、從香港能仁書院網頁下載、 或寄回 郵信封來香港能仁書院,註明「索取 徵詩聯參賽章程」字樣。
(十四) 得獎作品展覽:日期時間地點,另函通知獲  獎者。
(十五) 聲明:(l)凡參賽作品,其版權已屬香港能仁書院擁  有。(2)主辦團體作出之評判結果,參賽者不得異  議。(3)本章程如有未盡善之處,主辦機構有權作出  修改而不另行通知。
(十六) 初級及高級組上聯
(一)舉念有神知果報在人孽自造
(二)應知道佛法無邊神靈常在故此要做個好人勿作壞事
(三)早敲經晚念佛何如路邊施捨助人為樂
(四)人生如夢何必忙忙碌碌淒淒苦苦
(五)清心寡欲以進德修業敦品勵行為鵠的
公開組上聯
(一)佛在心中是非善惡循天理
(二)風幡原不動心動為主
(三)青山白雲不取分毫觀自在
(四)了紅塵生正覺明月清風忘我何曾罣礙
(五)生滅垢淨增減皆不是故空中無色

香港能仁書院
地址:九龍深水?荔枝角道325-329號
網頁:www.hkbc.edu.hk
電話:2720 6699


蓮池寺舉行放生雀鳥及火供法會

  2002年12月29日,尊貴的青海當家寺都穆寧波車及八位喇嘛,於大嶼山蓮池寺舉行放生雀鳥及火供法會,有準提閣佛學會及蓮池寺會友以及信眾約一百五十人參加法會。


香港佛教律儀淨苑
2003年2月份法會及活動時間表

  新 曆       項 目     星 期          時 間
2月1,2,3日     千佛懺      六,日,一       下午2時至5時
2月2日       大悲懺       日         上午9時至下午1時
2月9日        祝 福      日         上午9時
逢星期六       法器練習班     六         下午3時至4時
逢星期六       共修法會      六         下午4時至5時半
古曆逢初一、十五   精進念佛               上午9時半至12時

最新消息:2003年放生法會將於3月9日(星期日)舉行,詳情請與本苑聯絡。
以上所有法會,歡迎各界人士參加,共沾法益
■ 本苑地址:香港佛教律儀淨苑九龍彌敦道242號立信大廈四字樓E,F座 (裕華國貨斜對面)
■ 電 話:23673091 ■ 報名辦法:請親臨或來信律儀淨苑(附回郵信封)索取報名表格


靈岩禪寺落成慶典法會
可祥法師講話

各位領導、諸山長老、各位法師、大德居士:

你們好!很榮幸參加靈岩禪寺落成慶典暨圓通寶殿佛像開光法會,這不僅是餘姚佛教界的勝會,也是寧波佛教界的一件大喜事!我謹代表寧波市佛教協會全體同仁、寧波七塔禪寺兩序大眾向靈岩禪寺表示熱烈的祝賀!

我與達光法師相識交往多年,相互了解。達光法師年輕有為,願力宏深,他不僅在佛學上有所造詣,而且在管理方面也有著卓越的才能。早在前幾年住持甘露禪 寺時,就把寺院管理得井井有條,僧容嚴整,得到寧波市佛協、餘姚市人民政府、宗教部門的肯定與信任,同時也得到了餘姚四眾弟子的尊敬和擁護!二零零零年 底,當靈岩禪寺決定擇址重建時,時住持甘露禪寺的達光法師應餘姚市宗教局、餘姚鎮政府及廣大護法信眾的禮請,出任靈岩禪寺監院,主持重建工作。短短兩年時 間,也許在歷史長河中,只是瞬間流星、滄海一粟,而在餘姚這塊古老而又生機蓬勃的土地上,在鍾靈毓秀、歷史悠久的勝歸山胡公岩腳下出現規模宏偉且金碧輝煌 的大寺院,這不能不說這不是一個奇蹟,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叢林屹立在世人的面前。這無不得益於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和餘姚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黨的十六大的勝利召開,人民生活水平步入小康生活,對精神文化需求日益看重。由此,我衷心地希望靈岩禪寺能進一步地搞好 寺院二期工程的建設,同時不斷加強僧眾素質與佛學水平的提高,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宗教法規的學習,使靈岩禪寺在自身建設與管理水平更上一個新台階,在餘姚 乃至寧波佛教界發揮重要作用!

在此,我再次代表寧波市佛教協會、寧波七塔禪寺向與會嘉賓致以萬分的感謝,祝諸位福慧雙增、吉祥如意!謝謝大家!


寧波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徐松慶副局長講話

尊敬的諸山長老,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天,靈岩禪寺落成暨圓通寶殿佛像開光,這既是靈岩禪寺,也是餘姚佛教界的一大喜事。鑒此,我代表寧波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祝賀靈岩禪寺開光法會圓滿成功。靈岩禪寺的順利開放,離不開廣大信眾和佛教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也表示衷心的感謝。

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佛教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我們寧波來說,肇始於東漢末年的浙東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影響卓著,它與學術文化‘商貿文化一起成浙東文化,鼎立一足。靈岩禪寺圓滿開光對繁榮浙東佛教文化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今年,中央各級黨委相繼召開了宗教工作會議,黨的十六大再次重申了全面貫徹宗教信仰政策,並對做好宗教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按照江總書記的提 示,全面正確地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大力加強廣大信教和不信教的群眾的團結,把他們的力量凝聚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共同目標上來。同時,宗教 也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範圍內活動,宗教活動不得妨礙社會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希望我市佛教界愛國愛教,發揚中國佛教三大優良傳統,提倡人間佛教 積極進取精神,使之所以成為清淨莊嚴具足三寶的道場,成為佛教界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更好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最後,祝法會圓滿成功,與會貴賓身體健康。


朗宇法師代表靈岩禪寺
致歡迎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諸山長老、護法居士、各位來賓:

你們好!靈岩禪寺乃餘姚市政府二零零零年批准開放的重點寺院,今年適逢寺院一期工程竣工之際,為更好地答謝各級領導、廣大佛教界人士、海內外信眾近二 年來對本寺的鼎力支持和慷慨施資,特舉辦「靈岩禪寺落成圓通寶殿佛像開光法會暨啟建首屆水陸普度大齋勝會」活動,以使大家能共沐佛恩、同沾法乳!據《餘姚 縣志》載:靈岩禪寺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年(一五九二年),數百年間,興廢迭更。一九六八年被毀,寺院蕩然無存。一九九四年,勝歸山村民自發集資在中山崖建造 觀音殿。一九九五年十月,市宗教部門批准胡公岩為佛教活動場所。由於上山路陡,平地狹小,逢佛誕日香客雲集,擁擠不堪,極易發生安全事故。餘姚市領導高瞻 遠矚,決定將原寺移至西山崖,易址重建。在短短的時間內,靈岩禪寺在達光法師主持下,重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也是黨的宗教自由政策落實所取得的 成果,是市政府為滿足廣大信教群眾迫切要求的具體體現。當然,這也與各位諸山長老,常住僧眾及護法信徒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

最後,我預祝法會圓滿成功!祝各級領導、諸山長老、護法居士及各位來賓身體健康、六時吉祥!


達光法師致答謝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諸山長老、護法居士: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寺全體僧眾向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各級領導、廣大佛教界人士、海內外護法信眾兩年來對我寺重建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隨著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國家走向繁榮富強,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不斷落實,餘姚廣大信教群眾素質普遍提高。市政府為了滿足佛教徒的要求,批准擇址重 建靈岩禪寺,這是餘姚佛教界及廣大佛教徒的一件大喜事。寺院自兩年前一片空地,到至今的殿堂巍巍、佛像莊嚴,處處流光溢彩、美倫美奐,這所取得的成就無不 凝聚著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諸山長老及信教群眾的願望和努力。目前,現已建成天王殿、圓通寶殿、地藏殿、伽藍殿、東西兩邊廂房及相應配套設施,首期工程 順利完成,一個新興的現代化叢林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隨著我寺二期工程的開展,整個工程耗資將十分巨大。寺院本著「十方來,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萬人捨,萬人施,萬人同結萬人緣」的理念,邀請諸位高僧大德、護法信眾共襄盛舉,同沾法恩;希望大家能夠一如既往地慷慨施資,隨緣樂助,以促成這功德無量、流芳百世的大事。

最後,我再次祝福與會貴賓身體安康、合家平安!施資者福慧雙增、六時吉祥!謝謝大家!


恢復千年古剎蘇州東山靈源寺緣起

  文 化歷史名鎮——東山,位於古城蘇州之南端,周圍太湖水碧萬頃,群山秀麗,鳥語花香,名勝古蹟頗多,英才輩出,人傑地靈,乃江南馳名之湖中山,山中鎮之風水 寶地。東山碧螺峰下靈源寺,座落於靈源風景區內,因有甘泉聖水而聞名遐邇,古剎始創於梁天監元年(502),距今一千五百年歷史,香火極盛。香客遠及無 錫、湖州、上海等地。文革期間諸寺俱毀,靈源寺亦未幸免,千餘間殿宇被拆除,僅剩僧寮數間,破敗不堪。寺基石階尚存,可見昔日巨剎之梗概。羅漢松與寺同 齡,蒼翠挺立,為古寺之座標。靈源泉井之聖水,清香甘美,源源而來。「橄欖墊青石板,有驚無險」之棋盤橋,古貌依然。

今日政府落實宗教政策,批准恢復靈源寺及其景點建設,劃地百畝。可謂政通人和,百廢將興,以恢復興建一產可容納二千人共修之大雄寶殿,堪稱金國之最。 靈源寺背靠碧螺峰,面迎太湖,前照後靠。景區開闊典雅,為行者身處大自然,於林間水邊經行念佛,修身養性之妙極空靈之地。晨鐘暮鼓,道場莊嚴,數千人熏 習,懿德天下,令諸蓮友雖客居娑婆,便預沐蓮池。此之偉業由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閉關道場——蘇州報國寺弘法法師率眾立願承當。惟僧人之力有限,四海善 信之力無盡。祈願眾擎共舉,廣行布施。同發廣大誓願,成就無量功德。靈源寺感恩載德,在大殿兩側,永樹功德碑,施淨資百元以上者,鐫石記功德芳名;千元以 上者,記大功德芳名,萬元以上者,特寫大功德主芳名;拾萬元以上者獨立合家功德芳名碑,百萬元以上者立碑專撰大功德銘記。凡此種種,記功彰德。以昭來際, 並祈功德主及諸子孫常享道場之祝福而世代隆慶。

蘇州報國寺內設靈源寺修復辦事處

地址:蘇州市穿心街三號(飲馬橋)

傳真:0512-65222943

電話:0512-65230561 65223641

靈源寺劃撥帳戶:全稱:蘇州東山靈源寺帳號:1102020209000379591

開戶行:蘇州工行道前支行

上海聯繫:董香蓮(法名應蘭)海燈法師徒弟

地址:上海市新市南路590弄1號303室 郵編:200434

宅電:(021)55381745

手機:013917512472


《常德佛緣》徵訂緣起

  湖南常德市與佛有緣。「常德」乃涅槃四德之一,常德市名就取自於此。常德市自唐以降就是南禪宗的「選佛場」,法乳綿長,龍象輩出。曾洞宗的孕育者藥山 惟儼禪師,法眼、雲門宗的師祖德山宣鑒及其「德山棒」均名播天下;常德亦有多位西域求法高僧,與唐玄奘齊名;號稱「宗門第一書」的《碧岩錄》、用牧牛喻制 心的《十牛圖頌》亦是出自常德;顯赫一時的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闖王)也在常德解甲歸佛;享譽世界的畫僧髡殘也是從常德走出去的……。《常德佛緣》一書較 為詳細地記載了這些南禪宗在常德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內容分《緣起篇》、《名僧篇》、《名寺篇》、《居士篇》、《禪詩篇》。書中集納了近百首出自常德的 禪詩並加注釋和多幅彩照。有些史料鮮為人知,系首次披露。史料詳實,內容生動,極具研究價值和珍藏價值。得到中國著名佛學家、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吳立 民老先生的首肯並題寫了書名。此書由國家正式出版社出版,將於二零零三年一月出書。每冊人民幣廿二元(含郵費)。一次購十冊以上九折;一百冊以上八折優 惠。

地址:湖南常德市朗州南路市政府內

聯繫人:楊在鈞

郵編:415000

湖南省佛教文化研究會常德中心組


勞筋苦心願求般若 荷重負任誓興金峨
——記金峨禪寺監院慧明法師

  寧波橫溪金峨山曾是中國佛教禪宗第九代傳人,唐朝百丈懷海禪師的古道場。應鄞縣宗教局委托,年輕的慧明法師受命重建。祈請十方善眾鼎力相助。共成此殊勝因緣。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祖師大德創立的佛學文化因緣和合,使金峨山這個古老的道場曾振雄名於一時。金峨寺經歷代修葺,規模日漸擴大,名僧輩出,名山古剎交相輝映,引得歷代文人墨客信游金峨,留下不朽名篇佳句,盛讚「金峨十景」。

令人痛心的是金峨寺在十年浩劫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被挪作他用的房產毀於一場大火,只留下年久失修、破舊不堪的方丈樓。鄞州地靈人傑,擁有眾多名剎。隨 著中國政府宗教政策的落實,在「文革」中房產同樣被挪作他用的阿育王寺、天童寺、經當地政府批准。已相繼修復如初,金峨古道場怎麼辦?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大陸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們在物質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之餘,對精神關懷提出更高的需求。金峨乃至邯州善眾迫切希望重建百丈禪 師的祖庭,同金峨旅游資源同步開發,帶動區域經濟,造福一方百姓,讓古道場再現昔日之輝煌。受邯州宗教局委托,復興古道場院的重任落到年輕的慧明法師身 上。

慧明法師畢業於廈門閩南佛學院,今年三十五歲,已有十六年的學佛生涯。一九六八年,法師出生在浙江省象山縣的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迫於家庭經濟的拮 據,他十五歲就息學從事體力勞動。勞筋骨,苦心志,餓體膚,但並未麻木尋求人生真諦的心靈。在飽嚐少年的艱辛後,十九歲的他竟毅然剃度出家,禮天台山國清 寺上克下慧法師為師,法號慧明。盡管此後一再遭到家親眷屬的勸誘攔阻,但最終仍絲毫未動搖他學佛的信念。

從師一年後,他感悟到佛學的偉大,佛法如海誓願學,一九八八年,他考入廈門閩南佛學院,期間又以驚人的毅力,同時進修廈門大學中文系本科全部課程。四年後,因品學兼優,他被留校任教,並於一九九四年出任閩南佛學院的學報編輯。

為進一步培養佛教人才,一九九六年,慧明法師被派往廣東陸豐定光寺創辦定光學院。他不負此行,圓滿完成任務,並留任教務長。一九九七年,歷經錘煉的年 輕法師應廈門市南普陀寺方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聖輝法師的邀請,回到閩南佛學院,就任教導長,同時出任南普陀寺的知客,南普陀寺慈善基金會常務副秘書 長。一九九八年十二月,應寧波市佛教協會邀請,慧明法師來到家鄉寧波,出任金峨寺監院。

面對《金峨寺志》對本寺禪宗淵源的記載和十方四眾弟子的心願,法師自感責任重大。在廣泛徵求佛教界及有關專家學者意見後,經反復考察論證,慧明法師立志即此重建金峨禪寺。

法師復興的計劃,發展的弘願,傾注古剎的總體規劃,此案已經通過政府評審批准。屆時,一座參照唐代鼎盛時期建築風格的金峨禪寺,將使古剎重輝,法炬復燃。

中國寧波金峨禪寺

電話:0574-88460659 88461628  88461236(方丈)

傳真:0574-88461922

開戶單位名稱:寧波市鄞州區橫溪鎮金峨禪寺。

開戶銀行:寧波市商業銀行明州支行。

銀行帳號:82950120109023315

負責人:釋慧明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