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33期
2004年10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新一代佛門龍象
國慶賀詞
香港宗教界人士慶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五週年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獻詞
香港宗教界國慶祝賀詞
特  稿
閩台佛教法脈探略 ◎何綿山
談生死觀
我的生死觀 ◎李家振
選讀佛經
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
——選讀《維摩詰經》頓釋病慮
◎達 文
七塔禪寺
禮拜七塔寺 聽頻伽鳥音
——寧波七塔禪寺簡介
◎黃夏年
修習禪學
女眾都結跏趺坐? ◎覺 澈
隨筆禪話
何謂鬼神 ◎秦孟瀟
世出世法
為甚麼 ? ◎楊 釗
把愛心獻給農民 ◎慧 梅
情繫基層 福澤蒼生 ◎鍾永蘭
中興道場
明暘法主和尚中興龍華寺紀實(九) ◎王永平
佛教文化
略述上海佛學書局創始因緣(上) ◎孟令兵
佛教音樂
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 ◎釋慧雲
短期出家
童真入道
台灣苗栗弘法院主辦青少年沙彌短期出家活動記
◎劉啟智
參訪學人
參訪秦孟瀟老居士感懷 ◎陳錦文
學僧園地
戒、定、慧安穩社會 ◎道 聖
歸鄉有感 ◎慈 本
感謝你,健釗法師 ◎德 本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新一代佛門龍象

 香港 觀宗寺法主和尚覺光上人,係天台宗第四十六代法派教觀總持,肩荷傳法重任;於九月十九日(佛曆二五四八年八月初六日),在觀宗寺舉行天台宗傳法大典,儀式 隆重莊嚴;恭請中國佛協副會長聖輝大和尚、台灣佛教會會長淨良長老、美國華僧聖懷長老擔任「三師見證」主禮。大喜慶日子寺內佈置一新,佛旗飄揚,鐘鼓齊 鳴,燈燭輝煌,香煙裊裊,誦經唱讚,梵音嘹亮!前來參加傳法大典的諸山長老暨同宗門派法兄弟來自新加坡、上海、台灣等地的高僧大德,及護法居士約數百人之 多,滿懷喜悅,參加傳法大典盛會。

  此次接法者有淨雄法師一人,法緣殊勝!這位青年法師曾在國內佛教最高學府閩南佛學院肆業,來港十多年不遺餘力弘法及創建道場。近年來他又創立「三德弘 法中心」,並策劃邀請國內外著名佛教學者約百人,舉辦佛教文化討論座談會,誠為香港百年開埠以來弘法創舉,給衰微香港佛教注入了青春活力!震撼寰宇,唯有 佛門新一代龍象之作為也!

  今年四月初八香港佛教慶祝「佛誕」日,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香港《大公報》社、鳳凰衛視協辦,並由中共中央政府(統戰部)、香港特區政府大力支持協 助,恭請陝西扶風法門寺導人向善,淨化人心的「佛指舍利」蒞港供奉瞻仰十日,並倡辦「祈福大會」。這對動蕩不安的香港社會,人心惶惶,戾氣擴散,起到了極 大的改善和穩定作用,關鍵時刻香港佛教對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導人向善,淨化人心。

  眾所周知,香港佛聯會會長覺光上人對「慶祝佛誕」自始至終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人們說,慶祝佛誕擁有「公眾假日」,是覺光大師領導佛教四眾弟子數十年不斷努力爭取得來的幸福成果。

  今年慶祝佛誕迎請「佛指舍利」蒞港,此乃光榮歷史使命!在眾人中,淨雄法師發揮了積極作用,引起國內外高僧大德高度關注,有人認為:淨雄法師「不鳴則 已,一鳴驚人!」而今他誠心誠意拜在天台宗門下,修習止觀法門。一代宗師覺光上人納為得意法嗣,是多種殊勝因緣使然也,相信新一代佛門龍象能為振興香港佛 教作出貢獻,自會步覺光上人創業之後塵,是香港四眾弟子期望也。

  有一位台灣佛教學者評論當代佛教領袖人物。曾發表過精闢見解。他說:「覺光大師不屬於香港佛教所獨有,其智慧、道行、魄力、理想……是位超越時空的人 物,為世界佛教所共有的一代大師。」如斯評語自有其道理。近年來編者走過很多地方,不少出類拔萃青年法師,仰慕覺光上人道範及其成就,渴望有日拜在當代宗 師門下,弘演宗門,開創天台新風。聽說,覺光上人認為自己年事已高,有閉門不納門生之打算。這句傳聞不知是否屬實?曾記得上人經常說:「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謂報佛恩。」慧燈不可滅,傳法不能斷。今日既成全淨雄法師為法嗣,他日更應成全「不得其門而入」的求法者,是所謂「續佛慧命」是也。

 
 
香港宗教界人士慶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五週年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獻詞

各位嘉賓、各位宗教領袖及
各位宗教界同人:

  值茲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十五週年國慶節到來之際,我謹代表香港佛教界同人向在座各位,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佛教是智慧、慈悲、和平的宗教,講求自利利他、淨化人心。「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這是我們的弘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我們的宗旨,愛國愛教,團結進步,這是我們的指針。

  《仁王護國般若經》是這次佛教同人選用的佛教經典,香港與國家的命運唇齒相依,香港是我們的家,我們既愛國也愛家。國家要興旺發達,香港要繁榮安定,全靠我們每個人的自心。

  佛教的護國之道,是在一切人自護其心,護心就是獲得般若智慧,體悟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人與人之間都是各種關係之下的相輔相助,彼此在互助互 勵下才能生活,減少災害和痛苦,心的自我調整便是護心之精髓。安心就是吉祥如意,所謂《佛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好事皆可圓滿完成。

  我們有如此經文所說抱著一顆善心,共發菩提願,祝國泰民安,社會呈祥,香港繁榮,諸位六時吉祥,福慧無量。

 
 
香港宗教界國慶祝願詞

  香港自回歸祖國,成為特別行政區,堪稱新思維之創舉。祖國改革開放,對維護香港安定繁榮寄予極高期望。我宗教同人均以和平仁愛,導人向善,增進社會福祉為共同目標。

  歷年每逢國慶佳節香港宗教界人士聯合熱烈慶祝,祝願祖國富強,民生利樂,亦顯示宗教界團結和睦,希望能對社會產生良好影響。今歲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 立五十五週年,欣睹國家勵精圖治,力求改進,民生日益進步,經濟日益繁榮,國際聲譽日益提高,宗教事業獲得高度重視。我宗教同人對此祖國慶典一致熱誠祝 賀,發表聯合賀詞,並祝願港人珍惜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之治港良機,出謀獻策,和諧研討,誠意合作,排除萬難,共同朝向發展經濟穩定進取而努力, 以期達致人人安居樂業,共創和諧互助社會,願共勉之!

 
 
閩台佛教法脈探略
◎何綿山

 閩台佛教關係極為密切,正如連橫在《台灣通史》中所言:「佛教之來,已數百年,其宗派多傳自福建。」

  台灣廟的創建,與福建人積極參與分不開。台灣早期幾乎所有著名的寺廟都與福建人有關。台灣寺廟始建於明代。泉州禪師肇善因在台福建移民不時燒香祈平 安,即從晉江安海龍山寺運去一尊唐代觀音銅像,並於南明永歷七年(1653年)在台灣鹿港創建了龍山寺,以奉所運供的觀音銅像。清乾隆十八年(1753 年),仿晉江龍山寺之模式重新擴建,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建成。鄭成功收復台灣後,不少福建移民遷居台灣,促進了寺廟的建造。鄭氏三代皆敬重佛 教,也修建了許多寺廟。清代,流入台灣的福建僧人移民創建了大量的寺廟,如康熙初年,廈門僧人華榮於基隆河左岸大直山麓建造了茅屋,稱觀音寺,後被多次改 建和重建,成為台灣著名的劍潭寺。康熙十四年(1675年),福建僧人參微在台灣嘉義創建了碧雲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福建僧人一峰在台灣承天 府東安坊募建西堂和僧寮。乾隆三年(1738年),泉州一帶移民在台北艋舺興建龍山寺,民國八年(l919年)由廈門去台僧人福智集資再修,不僅成為全台 灣最為壯麗的寺院,也被稱為東方最華麗的寺廟,惜毀於戰火。隨著清代大批福建移民進入台灣,台灣又建造了許多寺廟,如位於福建福清黃檗山主峰絳節嶺山麓的 黃檗寺,為莆田僧人正干於唐貞元五年(789年)始創,後經希運、義玄等高僧傳法,至宋時宗風大盛,黃檗山成為臨濟宗道場。清順治十一年(1645年)黃 檗山住持隱元在鄭成功幫助下東渡日本弘法,後黃檗派也傳入台灣,左營守備孟大志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於台南燕子嶎建造了黃檗寺,後因無人整修而荒 廢。位於台南的開元寺是台灣現存最古老、最著名的佛寺之一,第一位住持來自福建泉州的志中,後任數位住持中有六位到福建學習佛法,此寺初名海會寺,後仿效 泉州開元寺等起名法,以唐開元年號為寺名。僧人大多數是鄭成功的遺臣,因不願降清而入寺削髮為僧。位於台灣台南縣枕頭西麓的大仙寺,建於清康熙四十年 (1701年),最初為福建僧人參切在此結茅而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始改為廟字,後歷經多次重修擴建,規模不斷擴大,現已成為台灣南部佛教中 心,為台灣最大的佛寺。

  台灣佛教的派系也大都與福建佛教有密切的關係。清末,台灣佛教經過發展,佛寺遍佈,以開元寺、竹溪寺、法華寺等最為著名。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台灣正 統佛教有四大系統,即大崗山、觀音山、大湖山和月眉山。這四大系統都與福建佛教有著密切關係,如廈門南普陀名僧會泉曾四次赴大崗山龍湖庵講經弘法,傳授佛 事的各種唱念與拜萬佛、水陸法事的儀規,並主持了台灣第一次水陸法會。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福州鼓山涌泉寺僧理明在台北創建凌雲寺,為台灣觀音山 派的大本山。民國元年(1912年)福州鼓山涌泉寺僧覺力到台灣苗栗大湖鄉創建法雲寺,為大湖山派的大本山。民國十二年(I923年),福州鼓山涌泉寺僧 善智、妙密在台灣基隆月眉山谷創建靈泉寺,為台灣月眉山派大本山。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佛教,派系複雜,山頭林立,主要如四大山頭:佛光山、中台山、慈濟 功德會、法鼓山;九大門派:大崗門派、月眉山派、開元寺派、法雲圓光派、大仙寺派、觀音山派、萬佛山派、清涼山派、東和寺派;五大團體:國際佛光會、中華 佛教青年會、中華佛教居士會、中華佛寺協會、中華佛教護僧協會。這些山頭、門派、團體,都與福建佛教的法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僅以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山頭 為例:佛光山負責人星雲法師一九四九年渡台灣落腳於中壢圓光寺,收留星雲法師的圓光寺開山長老妙果老和尚屬福州鼓山涌泉寺法脈,十九歲時依鼓山涌泉寺僧覺 力披剃出家,同年受具足戒後,親近福州鼓山良達禪師多年,並於一九四八年十月邀請在南洋弘法的福建建寧人慈航法師到圓光寺開辦佛學院,收留了一九四九年渡 台的祖國大陸學僧,對星雲法師等來自祖國大陸的學僧產生了巨大影響,正如于凌波在《慈航法師與台灣佛學院》中所言:「也虧當年慈老在台,『搶救』了那一批 祖國大陸學僧,不然,他們走投無門,很可能為生活所迫,走上還俗之途,那將是佛門重大損失,因為那些學僧,以後都是佛門柱石,為佛教做了重大貢獻。」中台 山負責人惟覺老和尚屬虛雲法脈,虛雲法師出生於泉州,於光緒九年(1883年)在福州鼓山涌泉寺任住持,為近代禪宗代表人物。慈濟功德會負責人證嚴法師是 印順長老的徒弟,而印順長老與福建佛教關係更為密切,他廿三歲時依福建古田人圓瑛受具足戒,一九三一年求法於廈門南普陀閩南佛學院,後又任教於福州鼓山佛 學院,於一九三二年任閩南佛學院教師,一九四八年廈門南普陀寺舉辦三壇大戒,被特聘任尊證師,於一九四九年成立大覺講舍於廈門南普陀寺。一九九四年九月六 日,印順長老回到闊別四十五年之久的南普陀寺,感慨萬千,欣然命筆:「感三寶深恩重來此地,見一片光明喜樂無量。」法鼓山負責人聖嚴法師屬圓瑛法脈,正如 聖嚴法師於二○○二年十月十三日訪問福州西禪寺時對西禪寺住持趙雄法師所言:「趙雄法師的師傅是明暘長老,我的師傅是白聖長老,明暘長老和白聖長老的師傅 都是圓瑛法師,所以我和趙雄法師是師兄弟。」圓瑛法師是福建古田人,出家於福州鼓山涌泉寺,曾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赴台講經。台灣的佛教儀禮也大都 來自福建,這是因為清代台灣出家人在本島受戒有困難,於是紛紛渡海赴福州鼓山涌泉寺等大叢林受戒,當時受戒時間為每年陰曆四月八日及十一月十七日,鼓山涌 泉寺都廣而告之,受戒回台後一切佛教儀禮皆依主廟之制。

  閩台兩地寺與寺之間關係密切。閩台兩地在修建佛寺時經濟上相互支持,這種經濟支持,以台灣對福建的支持為多,如在二百年前,福州怡山西禪寺的修建,就 得到台灣經濟上的大力支持。福州鼓山涌泉寺的妙蓮和尚,曾赴台灣募化,以修建鼓山寺院。台灣不少寺院,除了在寺院名稱、建築佈局、寺院制度等方面與福建寺 院相近外,其密切關係還表現在許多寺院是福建寺院的分支,有香火聯繫,如以福建晉江安海龍山寺分支衍傳的龍山寺在台灣有四百九十多座,其中最主要有三座, 即:台北萬華區的龍山寺,為台北最古老的寺廟,至今這座山門外還立有石碑,上刻「衍自安海龍山寺」。鹿港的龍山寺,其規模格局與安海龍山祖寺幾乎一樣。被 稱為台北「三大廟門」的台北艋舺龍山寺,至今香火鼎盛,曾有香客從晉江安海祖寺恭請觀世音菩薩分靈住台灣。

  福建僧教育的興盛對台灣僧教育起了推動作用。近代福建僧教育極為發達,一些在閩南佛學院深造或任過課的僧人赴台後,以其豐富經驗,積極創辦佛學院,取 得了顯著的效果,如曾求學於閩南佛學院的慈航法師赴台後,創建了台灣第一所佛學院,為台灣僧教育第一人。曾就讀閩南佛學院、又在廈門大學講舍任教的演培法 師渡台後任台灣佛教講習會教務主任,還講學於新竹女門學院,並任元亨佛學院院長。曾就讀廈門南普陀養正院的晉江人常覺法師,赴台後任教新竹女眾佛學院、壹 同女子佛學院、妙清佛學院、華嚴專宗佛學院、佛光山叢林學院、香光尼眾佛學院等,並任過主嚴佛學院訓導主任,負責過曉光佛學院的工作。這些佛學院教師能開 出許多課,與他們早期在閩地的佛學院深造過有關。

  閩地許多僧人入台定居弘法,大大推動了台灣的佛教。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末,一批閩地名僧入台,後因海峽兩岸阻隔,便定居台灣,積極推動台灣的佛教事 業,不少成為台灣佛教界有影響的人物。除了慈航等高僧大德外,有代表性的還有:七歲在福建晉江承天寺出家的晉江人廣欽和尚,曾在泉州清源山潛修七年,一九 四六年到台灣,先在基隆仙洞隱居一年,後於台北新讓修建廣明岩、碧潭寺,又建造廣照寺、承天禪寺等,並在樹林廣明寺、台北法華寺、南投仙峰寺、嘉義廣照寺 等挂名住持。一九八五年,九十五歲高齡的廣欽老和尚於高雄縣六龜鄉寶來村的妙通寺首次傳戒,報名者共約二千七百人,其中包括出家眾約五百人,為台灣光復後 傳戒人數最多的一次。在福建福安福慶寺出家的福安籖東鄉人凈良,曾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受戒,一九四九年春去台灣,後在台北建彌陀寺,並擔任世界僧伽協會的執 行委員、台灣「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台北市佛教分會理事長,在台灣佛教界有一定影響,曾代表台灣佛教界出席過一九九○年第十七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

  閩台兩地僧人交往頻繁,大大促進了兩地弘法活動。這種交往主要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一九四九年前。許多閩地名僧前往台灣,如十九歲到福州鼓山涌 泉寺出家的虛雲法師曾於一九○六年參訪台灣靈泉寺;十九歲到鼓山涌泉寺出家的古田人圓瑛一九二四年七月應台灣基隆市靈泉寺善慧和尚之邀,在該寺講演,並到 台中慎齋堂、台南開元寺講經,八月到台灣新竹金剛寺等處弘揚佛法。這一時期,也有不少台灣學僧赴福建求學,如一九三三年,會泉法師於廈門萬石岩開設佛學研 究社時,就有台灣學僧前來求學。弘一大師一九三五年春作於泉州開元寺的《心燦禪師傳》中,贊譽台灣岡山郡湖內莊人、曾居廈門妙釋寺的南山律學苑學員心燦法 師一生「沉默謙衝,不露圭角」、「嚴護威儀、英敢放逸」,稱其「高風貞節,蓋亦曠世希有」。第二階段為二十世紀五十年初至七十年代中期。這時期往來不多, 一些零星往來主要通過南洋等地中轉。第三階段為七十年代末至今。這一時期的交往有多種形式:其一是大型活動。二○○二年二月,應台灣佛教界聯合邀請,中國 佛教協會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南普陀寺方丈聖輝法師率團護送西安法門寺佛指舍利赴台灣供奉,參與赴台的有福建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本性法師 及閩南佛學院部分學僧。二是法事交流。如一九九八年十一月為例,閩侯雪峰崇聖寺方丈廣霖法師與福州怡山西禪寺院首座傳和法師聯袂赴台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弘法 活動。三是學術交流。如一九九八年七月,福建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學誠法師、福建佛學院女眾部副教務長全慧法師、閩南佛學院教務長海如法師與濟 群法師等應台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之邀,作為大陸佛教代表團成員前住台灣進行兩岸佛學教育交流,學誠法師還作了《兩岸佛學教育交流之建議》的發言。與會 者參觀了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華嚴專宗佛學院、桃源縣中壢市圓光佛學院、新竹福嚴佛學院、嘉義縣香光尼眾佛學院、新竹玄奘大學、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等。一 九九九年十月,中國佛協副會長、南普陀寺方丈聖輝法師為團長的佛教教育代表團一行二十人赴台參加第二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聖輝法師在會上發表了《略論蕅益大 師念佛即禪觀思想——紀念蕅益大師誕辰四百周年》論文,代表們還參訪了福嚴佛學院、玄奘大學、圓光寺等十二個佛教寺院和院校。四是謁祖尋根。特別福建佛教 有許多分庭在台灣,解嚴後,台灣佛教界人士急於返回祖庭尋根。如台灣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開山祖師善慧法師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二○○○年四月,現任方丈 晴虛法師特蒞涌泉寺訪祖。五是參訪交流。如二○○二年十月十三日—十四日,台灣法鼓山聖嚴法師帶領有五百多人的參觀團,參訪了福清黃檗寺、福州西禪寺、福 州鼓山涌泉寺、閩侯雪峰寺、莆田廣化寺、廈門南普陀寺等。六是慶典活動。如二○○一年八月,由中國佛協組團,福建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副會長兼秘書長本 性法師、副會長如沙法師等應台灣中台禪寺邀請,赴台灣參加「中台禪寺新建工程落成啟用暨佛像升座開光洒凈大典」。由於福建佛教與台灣淵源甚深,因此幾乎福 建每個大的慶典,台灣都有人參加。如一九九六年七月,福州鼓山涌泉寺普法方丈升座慶典,台灣組成以兩岸佛教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凈良法師為團長的台灣佛教界 祝賀訪問團參加;一九九九年七月,福州西禪寺趙雄方丈升座慶典,台灣源靈法師、蓮海法師等率隊參加;二○○一年十月,漳州南山寺普法方丈升座慶典,台灣月 眉山靈泉寺住持晴虛法師、淡水妙覺寺方丈慧岸法師、台北東和禪寺方丈源靈法師、台北佛教護僧協會理事長蓮海法師、新店海會寺住持普忍法師、苗栗縣法雲寺當 家達芬法師等參加。一些著名寺院的建築落成典禮也有台灣佛教界人士參加,如一九九四年二月南普陀寺舉行禪堂落成慶典,台灣佛教界很多人參加;一九九九年六 月,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舉成大殿落成典禮,台灣佛教界有三百多人參加。七是院校交流。閩南佛學院和福建佛學院在海內外佛教界享有盛譽,台灣僧教育也很興 盛,近些年與福建交流頻繁。如早在一九八九年二月,台灣圓光寺教務長惠空法師來福建佛學院講座;一九九○年四月,台灣圓光佛學院院長如悟法師、教務長惠空 法師及師生共二十多人來福建佛學院交流。

 
 
我的生死觀
◎李家振

旅途話生死

  人生旅途的起點是生,人生旅途的終點是死嗎?

  這個問題歷來大致有 三種觀點:一、一世論,那麼生是起點,死是終點便是當然的答案;二、二世論,生命結束後,靈魂升上天堂,或者下到地獄;那麼死顯然並非終點,而是永生(生 在幸福或煎熬之中);三、三世論,前世、今世、來世,這是佛家的觀點,以此來看生與死在輪迴之中,無始無終,有流轉,無生滅。

  自去年至今,一年來我一直在人生的旅途中思索這個問題。一年中我經歷了兩位親人的逝去,這讓我想起了許多早已逝去的親朋好友。

  先是我母親的逝去,她享年九十八歲,應該算高壽,逝世前雖然也有半年多的病床痛苦,但總的來看與一般少人照撫的老人相比,人們都說她是有福之人。可當她離去之後我細細咀嚼她的一生,感到的滋味仍是「人生是苦」。

  其次是我的姐夫,他 世壽僅六十八歲,就當今來說可算英年早逝。他是個大夫,一生中做了許多大事,幫過許多人,救過許多患者的命,人們認為他一輩子所做的事超過六十八年之多。 就生命而言,似乎也值了。然而我在回味他的一生時,也覺得有說不出的遺憾與苦澀!但這都已無法挽回,只使我有了很深的感受。

  生死隔路,他們現在何處,我無法尋求。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與生者的關係斷絕了!但是盡管遺憾與苦是每個人無法擺脫的業,由於他倆一生向善只要聯想到他們,人們便流露出無盡的善意,他們仍然活在善中。

  在離開兩位親人之後 不到一個月,我被檢查出患了癌症,以我的性格來說我視之為生命對我的「考驗」。在我一輩子六十多年中,大凡人間所提到的不幸之事,幾乎無一幸免!在進入老 年(本來我已是六十四歲的老人,但聽趙樸老說:「周恩來總理認為六十五歲才是老人。」那麼我還算是中年吧!)的門檻之前,又得了癌症,真所謂讓我嘗遍人生 辛酸味啊!但我很坦然地迎接了它。很快不到一個月我就出院回家了,而且我也沒有停止做自己該做的事。在我住院手術中,我覺得自己經歷了生死的體驗,可能是 言過其實,但我自忖如此。那時麻醉大夫在我身邊說:「你不要緊張,一會我給你做全麻,你就做個好夢吧!」不一會我便全然無知,大夫把我肚子打開,拉出一切 需要拉出的臟器,切開、扔掉,這一切與我已毫無關係。如果這時我就走了,我將去哪兒呢?我將輪迴於何地,全看我今生的業了。我相信會有如下一些情況:

  我的朋友、後輩會在某個人身上發現我的舉止、言談、想法;他們在談天時想起一句我平素瞎侃時的話,又好玩又感嘆地談到我,仿佛我還與他們在一起;人們在我做的事情中議論著我辦過的事,說著我的功過,指責或贊揚……

  這使我想起谷建芬寫過的一首歌:《那就是我》,是的,如果有一個聲、形向你們飄來,那就是我啊!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今天種下的因便是來世的輪迴啊!

  不過,我沒走。當我睜開眼看到關愛我的親人,好友時,我想我又回來了,我將繼續未竟的旅程。當然,我總歸是要走的、為了人們將來聯想到我的今世時,更多地憶念我的善因。我要珍惜「人生難得,佛法難求」,更加倍地注意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每一步路。

  在這過程中,為了考慮如何向上海老家的人敘述二位親人逝世的消息,我曾寫過一首打油詩:

  人生聚散似雲霞,飄忽隨風在剎那。

  死別無言留海角,生離寄語到天涯。

  天下本無不散席,世間哪有常開花;

  相逢休語傷心事,黃浦灘頭水嘩嘩。

  何雲先生看了之後改了後面幾句,我覺得比我積極一些,一並抄錄於下:

  「不是讖語不是禪,萬千因緣似恆沙;

  人生有味是精神,電光石火開蓮華。」

  人生旅途話生死,各人體會自不同啊!


懷念沙孟老

  見到沙孟老的訃告,我的心重重地沉了下去。盡管他已超過九十高齡,而且我與他素昧平生,從未謀面,但我實實在在地感到有負於他,今生難酬!

  這事將從一九九○年十月說起,那時趙樸老讓我們選取佛教嘉言請當代書法名家揮毫書寫,編輯一本《佛教嘉言書法集》。沙孟老當然是征稿的主要對象之一。

  征稿信發出後隔了相當長的時間,我們已感到無望了。想不到就在這時收到了老人家墨寶,還附了一封信。老人家先向我們道歉,說因為生病住院把事耽誤了,並表示如已來不及,可將此字稿處理掉。我當時真是又感動又高興,立即回信感謝,再三說明我們一定盡快將書印出來。

  由於種種原因,這本《嘉言書法集》雖然早已編好並製了版,卻至今未能問世。期間,先是費新我先生倏然作古。接著又得到了沙孟老的噩耗!我是真心誠意希望這些老人能及時看到這本書的,可惜人生無常,世事多變,我沒能讓沙孟老見到書,這使我深深地負疚!

  佛說:「生命在於呼吸之間。」這對沙孟老、費新我先生是如此,對我自己又何嘗不是呢!我只有抓緊時間,努力去做那些應做的事,那怕這些事的成敗非我可以決定,我也必須行所當行!在《佛教文化》刊登沙孟老的照片及他的墨寶時,我寫下了這段話,作為我對沙孟老的懷念。

  沙孟老凈土有知,會聽到我的心聲的!

  注:《佛教嘉言書法集》於一九九三年八月由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出版發行後深得廣大讀者讚賞,附筆於此以表達我告慰沙老之情。


憶二老話無常

憶蘇老

  我和蘇老接觸不多。他長我二十七歲,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耆宿,初見時,我自然比較拘謹。但他活潑的舉止、瀟灑的言談、豪放的性格,很快使我們親近,這是緣份!

  和蘇老直接聯繫是在一九九○年,那時我正在編《佛教嘉言書法集》。一日,趙樸老給我一張親筆書寫的字條:  「上海有位蘇淵雷先生,書法很好,可以請他寫兩條。」蘇老是華東師大教授,中國佛協常務理事,上海佛協副會長,又是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我很容易就與他聯繫,請他惠賜墨寶。他慨然允諾,一下子寄了五幅,使我又高興又感動。

  過了幾個月,趙樸老又給我寫來了一張字條,內容幾乎一樣。我告訴樸老稿子已經送來了,樸老很高興。這件事使我體會到蘇老在樸老心目中的位置。以後,二老之間有些事常通過我聯繫,我與蘇老的交往也比較多了。

  蘇老面色紅潤,真可謂鶴髮童顏。行動舉止靈活迅捷,全然不像個八旬以上的老人。交往中他那本色自然的禪意和洒脫、飄逸的文人氣慨,給我很深的印象,初見時的拘謹慢慢消失了。

  一九九三年在前門飯店開會,他邀我去他屋裡聊天,一時興起,便要給我寫字。大筆一揮而就,豪放之氣躍然紙上,真是字若其人。

  落款時他問我:「寫 老兄還是老弟啊!」我赶緊說:「您稱我老弟已經折煞我了,哪裡敢當得起老兄啊!」他一笑寫下了「家振老弟正」。一下子我與他又親近了一截,似乎真可稱兄道 弟了,這時方體會到何謂忘年之交!那幾年我去上海總要和他見面,隨便地談些話題,直到他病中住院,仍然如此。每次相見他總是很歡喜,對我述說自己的一些計 劃。

  在豪邁不羈的言談中我也常發現他有時會皺眉發楞,那眼神裡有著深沉的憂郁。

  我不便問,也無需 問。像蘇老這樣年輕時刻苦自學,青年時即與太虛、馬一浮、章行嚴、沈尹默、謝無量等大德論道談藝的知識分子,建國前曾身陷囹圄,一九五八年反右補課又被錯 劃右派。一九七一年復被迫退休返籍,直至一九七九年方得沉冤大白,時年已過七旬!盡管他仍然那樣勤奮地筆耕不輟、誨人不倦,但時近黃昏、來日無多。一生中 想要留給後人的道德文章很難如願獻出,他的眼神怎能不含憂傷呢?

  蘇老去世後,趙樸老為蘇老寫了一幅挽聯:

  「誓願弘深傷棟折,文章俊逸嘆才難。」

  是的,才難!文章俊逸的才子一生竟是那麼多難啊!

  我在得到蘇老去世的 消息後,打電話告訴中央美院的少文兄,他很痛惜地說:「我最怕聽這種消息。這又少了一個人!」我知道他指的是甚麼。現在大家都說要弘揚傳統文化,表面看來 一切也都轟轟烈烈,但是,對那些身上懷著傳統文化瑰寶的老人,怎樣能讓他們健在的時候傳下來,不要讓他默默地帶走,也不要讓他們在忙碌的恭維聲中消耗掉夕 照的餘暉呢?!

  為此,當我向我的朋友志遠敘述蘇老的追悼會時,他說:「生榮死哀啊!」我沒說話,心中卻想:「是生榮死哀,還是生哀死榮呢?」

憶妙老

  妙湛老法師是我早已聞名的,但與他交談對話大約不會超過一百句。

  我曾聽趙樸老告訴 我,「文革」結束後,他在南普陀見到妙老。那時妙老還穿著一身人民裝,樸老希望他換上僧裝,出來主持。妙老說:「要我出來主持得聽我的,我有願力,也有魄 力。」樸老當即答應。妙老想建閩南佛學院,樸老提筆就為他題了院名。妙老確實有願力、也有魄力,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都有十分令人囑目的發展。

  前面說我與妙老對話不超過一百句,但有兩句是我永記不忘的。

  一句是:「使群眾喜歡,就是使佛喜歡。」

  南普陀寺有位正興法師,喜歡唱佛歌,群眾很喜歡,但也有人不以為然。妙老對這件事沒有多說,只有那麼一句話。我聽了十分感慨,妙老這句話實在是得了佛法三昧!

  另一句是在妙老臨終前,他來北京中日醫院檢查,閻明復先生去看望他,與他談到慈善總會的事,妙老掙扎起來用筆寫下:「勿忘世上苦人多。」這句話直插人了我的心。

  娑婆世界的眾生苦啊!「勿忘世上苦人多」,「使群眾喜歡就是使佛喜歡」,這是大乘菩薩的慈悲精神。

  妙老!我記住了。

話無常

  二老去了,對於無常 的人生來說,生榮死哀,生哀死榮都歸於無常,本沒有甚麼可以嘆息悲哀的,但我從二老的眼神中感覺到一種未盡的緣,使我對這無常的人生有著無奈的感傷。蘇老 一肚子的學問被耽誤了,等到有可能歸納、總結、流傳下來,不料無常已經迫近,只有遺憾!據隨侍蘇老的沈詩醒告訴我,蘇老最後寫的一封信就是給我的,由於捎 信人的疏忽,直到他去世我才收到!蘇老在最後一封信中告訴我他的病情時有「胸腔積水,忽已三月,積水雖解,仍有良性腫瘤作怪」之句,「良性」二字,本是旁 人安慰他的說法;他強調此二字,當是自我安慰。他完全不知道嗎?我想不一定。但他希望如此,這樣還能假以餘年,或可完成一些未竟之業,可是無常已經到了!

  妙老無力多說話,但他顯然不想離去。他牽掛著天下的苦人,想著佛教大國應有的佛教大學。但他不得不離去,他在這世上的塵緣已了!

  我忽然想起幾年前劉開渠先生去世時,我曾寫過一首打油詩:

  「無常不知何時到,黃泉路上無老少。

  抓緊時間努力干,今日之事今日了。」

  詩雖打油,心情卻是嚴肅的。我想自己得認真這樣辦,不要在無常來到時留下太多的遺憾!

彼 岸

  曹禺先生去了,我沒趕上送他。為此,我十分遺憾!少年時我是他的戲迷,那時我常常一個人躲在屋子裡朗讀他的劇本,至今我還能背得出其中的一些台詞。可惜,過去我們一直無緣見面!幾十年過去了,我和他相識在北京醫院,這時他已是一個住院多年的八旬老翁,我也年近花甲了!

  看到少年時深情崇敬的人,如今正受著老與病的折磨,我心裡有說不出的滋昧。可是他從不流露感傷,只是平靜安祥地望著別人,鏡片後的雙眼仍然炯炯有神。

  閱歷了人生舞台上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我們已無心情再談戲文;經過了風風雨雨冬去春來的歲月,心中自然涌出人生的終極關懷。幾年來,在病房裡、在走廊上、在夏日傍晚的醫院大門口,我們見面時的話題大都是佛教。

  他不是佛教徒,但他對佛有虔敬的心,對佛教文化有很深的情。這幾年,他常常認真地讀趙樸老送他的《心經》,念著,想著………有一次,他問我「揭諦、揭諦、波羅提諦……是甚麼意思?」我告訴他這是咒,咒一般不譯,要說意思的話,可以說:去吧!去吧!快到彼岸去吧!」

  他聽著,微微地點頭,神往地說i「彼岸!這個詞真好「我被他那真摯的深情打動了,仿佛從他的眼睛裡看到了那沒有污染,沒有分別心的光明彼岸。在那裡,「太陽出來了,黑暗留在後邊。」

  今天他已經走了,我沒赶上送他。聽說他臨終前念著《心經》,走得十分安祥,我眼前又出現了他那平靜祥和的面容,耳邊又聽到了他輕輕的聲音:「彼岸,這個詞真好!」

  他到彼岸去了,在那裡默默地望著我們,希望人們都能讓心中的太陽出來,把黑暗留在後邊……

 
 
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
——選讀《維摩詰經》頓釋病慮

◎達 文

問疾形相

  經云:文殊師利言 居士所疾 為何等相 維摩詰言 我病無形不可見

  解說:文殊師利先前見丈室空空,早知居士為眾生故乃無病而病也。然眾生之病,各有病相;今居士此病,為何等相乎?維摩迅速的回答他說道:「我的病無有 形相可以得見。」其意思是說,菩薩為攝受眾生故,而起同體大悲;眾生有疾,菩薩也隨緣有疾;若眾生疾愈,菩薩的病自然也就愈了。因此我病是隨順眾生的病相 為病相,眾生相不可得故,我的病相亦無形而不可見也。

身心合離

  經云:又問 此病身合耶 心合耶 答曰 非身合身相離故 亦非心合 心如幻故

  解說:病不能離身心而獨生,其由身生者,則病與身合,由心而生者,則病與心合;居士之病雖無形相,但必由身心而起也。維摩詰答兩皆不是:因身屬色法,色即是空,心無方所,覓不可得,空不可得,病何能合耶?

四大合離

  經云:又問 地大水大火大風大 於此四大 何大之病 答曰 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 水火風大 亦復如是 而眾生病從四大起 以其有病 是故我病

  解說:四大即地、水、火、風,其所以名大者,因世間一切有形質之物皆為其所形成也。但四者雖同名曰大,然其性相各各不同;地大以堅硬為性,質礙為相; 水大以濕潤為性,飄蕩為相;火大以煖熱為性,除暗為相;風大以流動為性,吹擊為相。人身既有形質,故亦由四大合成也。今文殊復作是想,居士之病雖不與身心 相合,然而若離開四大去覓病源,則杳無可得。遂問曰:於此地水火風四大中,居士是屬何大之病呢?維摩答曰:我病非四大所生,四大性相本空故,但亦不離四 大,身由四大假合故,眾生因此空假離合之四大幻生疾病,我以大悲心憐念眾生故,也就應以幻疾,藉以幻化眾生啊!

喻疾病法

  經云: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 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

  解說:世俗探病,只要送些補品或為照料起居以減彼身體的憂患。佛門問疾通常敦勸念佛,或令觀空,以消彼心靈上的苦惱!今維摩詰示疾,佛遣文殊慰問,乃 是以出家菩薩而問慰在家菩薩,同時又因二人都是不可思議的大菩薩!故對上述二種方法都不適用。文殊深知維摩詰所患的疾病,乃為慈憫眾生的大悲疾病。所以不 如請維摩大士自己來說吧,是故問曰:「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這一句反問,卻是大智文殊與眾問疾所不同的絕妙特色。

說法慰喻

  經云:維摩詰言 說身無常 不說厭離於身 說身有苦 不說樂於涅槃 說身無我 而說教導眾生 說身空寂 不說畢竟寂滅

  解說:維摩詰說:慰喻有疾菩薩,應常為之說法。夫法雖無量,可以空有二類攝盡;說空法以治凡夫之執有;說有法以救二乘之執空。菩薩不落有空,常行中 道。故對有疾菩薩應說此身無常、無我、是苦、是空,但卻不應因無常、苦而厭離此身;因無我,空而不度眾生,此乃不陷二頭之中道第一義諦也。

  經云:說悔先罪 而不說入於過去

  解說:此為鈍根菩薩處疾而言,小乘人總以為今日所遭之千災百難,都是先世所造之罪業所感,並且認為此罪乃是一種應得之定業,絕對不可以懺悔消除的;這 樣一來,如果給那些初發心菩薩聽了,怕會驚駭的退失道心,故維摩詰說應當教有疾苦菩薩誠心懺悔!因為罪性本空,諸惡由心所造,設若能將過去所犯的一切罪 惡,就在念念不住的現在,作一番徹底的懺悔,在懺悔時切不可再說有個過去的罪業,只要現在真心懺悔,過去的諸罪亦就消滅,因為幻心既滅,眾罪隨之亦滅!清 淨本然,不留痕跡。所以說:「懺悔即清淨」。

  經云:以已之疾 愍於彼疾

  解說:有智慧的大菩薩們,稍有一點兒微疾,猶然覺得難支,何況一般凡愚,眾苦摧殘,菩薩豈能袖手旁觀?故應以自己微疾推諸眾生之疾,起悲愍心,願排萬難,勇往救拔!

  經云:當識宿世無數劫苦 當念饒益一切眾生

  解說:應當告訴有疾菩薩說:應當知道過去在無量劫來,備受眾苦,現在些微疾病,又算得了甚麼呢?從此以後,更應抖擻精神,以自覺的智慧,饒益一切眾生。如是無形中勉勵病者,益加精進不退了。

  經云:憶所修福 念於淨名

  解說:這是唯恐初發心菩薩,為疾病所擾,心不自主的會生迷亂,因此應即勸憶宿世所修福德,現世決無危難!其苦惱的情緒自會遺忘,輕鬆而愉快地活著!否則會影響清淨的正命,或轉變為邪命,如破齋開葷,或殺生傷人等,果如是則生存的意義便毫無價值了。

  經云:勿生憂惱 常起精進 當作醫生 療治眾病 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 令其歡喜

  解說:菩薩為眾生服務,不惜犧牲一切,縱或因勞致病,精進依然不退,切勿心生憂惱!因為佛為醫王,菩薩乃醫王子,能代佛住世行醫,醫療眾生之無明煩惱,使其心生歡喜!

問有疾菩薩調心

  文殊問——經云:文殊師利言 居士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解說:文殊師利菩薩又繼續問維摩詰居士說道:居士啊,既然你老疾病的由來,乃是緣生於大悲者之心病,那就不能使用世間普通的醫藥來治療,必須善自調伏,才能轉愈,但對此心病又如何去調伏呢?

淨名答——以緣成真空觀調伏

  經云:維摩詰言 有疾菩薩 應作是念 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 無有實法 誰受病者

  解說:維摩詰說:有疾的菩薩,應當作如是思念,我今此病,因有身生,身由煩惱生,煩惱由顛倒妄想而生,既係顛倒妄想,則此身此病,皆屬虛幻,無有實法;既無實法,應知無能受病之人及人所受之病,如是能所雙亡,畢竟空寂,本來自在。

  經云:所以者何 四大合故 假名為身 四大無主 身亦無我 又此病起 皆由著我 是故於我不應生著

  解說:四大假合,幻我乃生,四大既係假合,幻我豈能永存,以幻我而生幻病,是由於過去執我所致,若能悟知病源本空,幻身無住,病何由生?

  經云:既知病本 即除我想及眾生想

  解說:既知病本是由妄想而起,妄想者即我想與眾生想也。若欲滅此二想,必須用我空觀掃除我相,我相既除,則人、眾、壽者等相自空,遂而諸法的差別亦空,乃至我想及眾生想之生老病死情執盡空矣。

因緣合離觀法空

  經云:當起法想 應作是念 但以眾法合成此身 起唯法起 滅唯法滅

  解說:前以我空觀,觀我空,今當以法空觀,觀法空。有疾菩薩當作如是思念,此身為五陰等諸法和合而成,它的起,即是諸法的起;它的滅,即是諸法的滅,法起法滅,何與我事?如是法無定法,身也無定身也。

  經云:又此法者 各不相知 起時不言我起 滅時不言我滅

  解說:諸法之聚散,雖說是由於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滅,然而此法與彼法之緣生緣滅,卻是互不知曉的。當此法起時,不言我能生起,滅時亦不言我能泯滅,故雖云生滅,畢竟不生不滅。

  經云:彼有疾菩薩 為滅法想 當作是念 此法想者 亦是顛倒 顛倒者即是大患 我應離之

  解說:前面已說以法想遣去我想,破除我執,斷煩惱障,證我空理。然我想雖遣,法想不捨,依然是障,離真尚遠,因法想本對治我想,今我想既除,倘若仍執法想,猶是禍患,故應速離。

  經云:云何為離 離我我所 云何離我我所 謂離二法

  解說:甚麼叫做「離」?「離」者,是要我人離去我法二執;因為凡人皆以我為萬物之主人翁,乃妄認宇宙萬物皆屬於我所有,若能破除心內見分能見之心法我,則心外所見之相分色法我,不離自離了。二法既離,更何我及我所之有呢?

  經云:云何離二法 謂不念內外諸法 行於平等 云何平等 謂我等涅槃等

  解說:怎樣可以破離二法呢?那就必須心行平等,不去思念那些內外諸法,因為內在的「我」屬於有情的「根身」;外在的「法」屬於無情的「器界」內,外對 立,從而生起許多差別相,若能心行平等,不但諸法本無差別,即我與十方諸佛也沒有差別,是謂眾生與佛平等;亦可云「我等涅槃等」。

  經云:所以者何 我及涅槃 此二皆空 以何為空 但以名字故空 如此二法 無決定性 得是平等 無有餘病 唯有空病 空病亦空

  解說:何以要說我及涅槃皆俱空呢?這是因親見本來面目,開大智慧後,看到諸法俱為緣起緣滅假名故而空也。我與涅槃二法本為一體,因為真心起妄,故而有 我,我若返妄歸真,即是涅槃,以是得知二法俱為假名,俱名無實體,無實體故無決定性,既無決定性則二法俱空可知了。然而諸病雖空,空亦是病,此一「空病」 若不空除,亦是累贅,所以尚須用畢竟空,空淨空病,方堪稱善稱妙!故與凡外之「斷空」、「幻空」截然不同。(待續)

 
 
禮拜七塔寺 聽頻伽鳥音
——寧波七塔禪寺簡介(上)

◎黃夏年

 古城寧波是浙江東部的一個重鎮,東海之濱的文化名城。佛教在這裡已經流傳一千七百多年,位於寧波市江東區百丈街的七塔禪寺就是甬江邊上的一顆璀燦明珠。

  七塔禪寺以門前有七座佛塔而得名。它位於寧波市中心,東鄰彩虹北路,西毗箕漕街,周圍賓館飯店林立,商場毗鄰,終日行人流水,香客摩踵,是寧波地區佛教四大叢林之一。(另三個是天童寺、阿育王寺和觀宗寺)

  千年古剎七塔禪寺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唐大中十二年(858),江西分甯宰任景求將自己的宅屋舍出,取名「東津禪院」,供養給僧人作為寺院。天童 寺退居心鏡藏奐禪師應請在禪院住持,是為開山始祖。藏奐是五泄山靈默禪師的弟子,靈默是馬祖道一的弟子,故東津禪院屬於禪宗洪州宗一脈。咸通元年 (860)浙東裘甫率兵起事,攻城掠地,藏奐以定力退兵,保護了寺院,翌年,郡守奏聞朝廷,盛稱師德,請改東津禪院為棲心寺,朝廷恩准。咸通七年 (866)八月三日,藏奐禪師荼毗於天童岩下,獲舍利數千顆,紅翠交輝,白光上貫。弟子崔琪上奏朝廷,「奉犏褒誄,諡曰心鏡,塔曰壽相」。清光緒丙午住持 慈運重修壽相塔,上刻「唐犏賜心鏡禪師真身舍利塔」,塔高1.2米,塔座方形,靜靜地聳立法堂的後邊。

  宋代,棲心寺已是四明地區的著名道場之一,與天臺宗山家派延慶寺相並立,並且為山家派提供了不少優秀人才。山家派廣智系、神照系和南屏系之三大支系中 有兩系與棲心寺有聯繫。廣智法孫明智中立出家於棲心寺,他把山家派重新推向鼎盛時期。神照法孫智連覺雲也出家在棲心寺,他在延慶寺於危難之際,挺身而出, 勇敢地接過前人所未完成的重任,最終將延慶寺修繕一新,光大祖庭,使天臺宗的法脈再繼,人氣新旺。此外,在棲心寺住過的僧人還有戒度法師,以持律甚嚴而得 名僧界。《佛祖統紀》作者志槃法師也曾在棲心寺停留,用筆記錄了棲心寺的情況。乾道三年(1167)二月,日本遣使致書四明郡庭問佛法大意,郡庭召集眾僧 研讀使函,無人敢出來應命。棲心寺維那忻然而出,一一析之,指出了日書的錯誤,日本來使慚懼而退,棲心寺維那為國爭光,為佛教爭光,太守尊其為「天下維 那」。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朝廷賜「棲心祟壽寺」額。政和八年(1118),下旨以有常住莊產寺院改建神霄玉清萬壽宮,寺也不得不改名,之後仍為 棲心寺。明代朱元璋建立政權,洪武二年(1369)寺院被毀,改創養濟院。當時海上倭寇乘機哄亂,騷擾漁船,殺人虜貨,朝廷震怒。信國公湯和採取空巢的政 策,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將島內的居民遷走,普陀山寶陀寺也一併遷入內地明州。時值崇壽寺起了一場大火,法堂被燒毀,寺裡有充足的空地,則被指定為 寶陀寺的新址,禪僧惟拳石沃舍地以建,本初原等後來居上,寶陀寺大成,敕名為補陀禪寺,成為普陀山的前院,以尊奉觀音菩薩而有名。寺東三分之一面積,復建 「棲心寺」。當時著名的大千禪師曾在寺築室夢庵,掩關獨處。厚德載物,眾服其化。嘗垂三關語以驗學者。永樂四年(1406)棲心併入補陀,祖芳道聯住持補 陀之後再到杭州淨慈寺任住持,乃至任釋教總裁。永樂二十二年(1424)住持汝慶建圓通寶殿。宣德七年(1432),永詵建毗盧閣。天順二年 (1458),文彬建藏閣、大悲彌陀殿及廊廡。最終在四明地區的民間形成了要朝普陀山,先朝補陀寺的理念蔚為傳播。「往年香客遍東家,萬里來瞻小白華。七 塔寺前先禮拜,鳥音已得聽頻伽。」即是當時的寫照。

  清順治間(1644-1661)七塔寺重建佛殿、方丈、山門、鐘樓。康熙二十一年(1682)修建大悲殿,超育建雲來庵塔院,觀音菩薩的道場聲名遠 播,又因寺前建有七座佛塔,被正式定名為七塔寺。當時寺內傳承的是禪宗臨濟派,因之亦名「七塔禪寺」。不久,太平天國起義大軍攻入寧波,七塔寺的佛殿,山 門及鐘樓等建築遭兵火付之一炬。曾有護法周文學母子痛惜千年古剎毀損,發心募資重建,早磬晚更,巡街化緣,應者廖廖,只建偏屋數間而已。光緒十六年 (1890)慈運長老(1826—1910年)應七塔寺之請出任住持。慈運足跡遍歷各大講寺。曾在鄞縣接待寺掛單,重建永寧寺、萬壽寺,住持雲龍寺,接受 了普洽皓公的祖燈,成為臨濟第三十九世正傳弟子,再主席天童寺。他以荷擔佛法,重興如來家業為己躬大事。上任七塔禪寺之後,百方集資,廣納人材,穩定人 心,建立制度,加強管理,先修客堂,再修庫房、禪堂、雲水堂、鐘樓等建築,寺院漸具規模,香火日益旺盛。又重塑大殿千手觀音聖像,以南嶽祝聖寺著名的五百 羅漢像為粉本,塑羅漢像於觀音殿周圍,修築三聖殿,新塑三聖法身,舉行西方三聖像及千手觀音聖像行開光的盛典,各界名流政要和廣大信眾前來觀瞻,歡聲雷 振,佛法重新,再續佛緣。光緒十二年(1886),慈運法師七十壽辰,開壇傳授三壇戒法,皈依者甚眾。他不顧年老體衰,親自到北京皇宮請朝廷批准頒發龍藏 外,被敕賜「報恩寺」額。翌年,寺裡為請來的藏經建立了藏經樓。經過二十餘年的辛勤勞動,千年伽藍七塔寺終於完工,新建的寺院不僅恢復了往日的氣派,而且 比過去更加宏偉與莊嚴。佛光遠照海內外,城市山林皆獲恩澤。慈運被人稱為七塔禪寺的中興之祖。宣統二年(1910)八月慈運法師在七塔寺圓寂,身後留下四 十八輩法嗣,皆一時之法門龍象,分佈在湘、滇、蜀、陝、閩、浙、蘇、贛、皖、豫、台等大部分地區。南洋、印度、日本、韓國等地也有他的不少弟子。最近,韓 國佛教界也正式成立了「七塔寺派」,拉開了中韓佛教交流的新篇章。

  民國期間,七塔禪寺聚攏大批佛門龍象,各顯其長,寺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在寧波乃至全國佛教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岐昌宏蓮危難受任,住持寺務,奠 定七塔與天童、育王在寧波地區鼎足而三。道亨宏達主持七塔,內肅清規,外嚴佛事,增造齋堂、雲水堂、大寮等,建設殊多。道階曉鐘講法七塔,海內外遐爾。諦 閑古虛撰述鍾銘,教書育人,其形如獅,其行可師。虛雲古岩在七塔佛誕說法,齋會上堂,直指人心。僧晉宏賓以常住為自任,事必親躬,確保七塔收入開支運轉。 僧晙宏燦苦心經營,建造塔院,改建天王殿,煥然一新。溥常宏鉌創辦七塔報恩佛學院,出版《報恩佛學院院刊》,又聘人撰寫寺志與宗譜,使七塔寺的文化教育事 業有了極大的發展,培養了不少有用的僧才。諦聞主持佛學院的工作,佛教教育工作極有生氣。指南戒利熱心教育,崇重人才,再創新高。智圓了悟修建玉佛閣,寺 院日益莊嚴。太虛唯心撰文懷念,報恩正心。顯宗游心淨土,長齋念佛,務盡倫常。圓瑛宏悟主梵王宮,衲子雲集,萬派朝東。頻施棒喝,啟瞶發聾。心燈續焰,丕 振宗風。他主持七塔寺務,重繕天王殿,建設病僧院,新修普同塔院,增建養老院,寺內眾僧再無後顧之憂。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寧波解放。七塔禪寺進入了新的時期。解放初期,因形勢需要,七塔禪寺曾作為部隊醫院使用。一九五六年以後,七塔寺內一直有常 住僧人,高僧桂侖即在寺內堅持修行。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七塔禪寺被摧毀,整座寺院,看不到有一尊佛像,大殿被當作倉庫,僧尼們只住在破舊的 廂房裡生活與勞作,唐代古剎的衰敗,實在令人痛心。當時寧波地區的僧人集中到七塔寺居住,佛教協會也從延慶寺遷至七塔寺玉佛閣辦公。雖然極「左」思想肆 虐,寺像毀壞,法物蕩然,但是僧人不懼壓力,信仰不改,堅信佛教最終會重來人間。一九七九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撥亂反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落實, 被土產公司佔用,作為山貨堆放倉庫的主要殿堂被逐步收回,七塔禪寺迎來了又一個春天。翌年,寧波七塔寺修復小組成立,月西法師出任組長,致力於七塔寺的恢 復建設。

  月西法師曾在福建廈門南普陀佛學院就讀,受太虛院長影響頗深,一生愛國愛教。他對太虛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思想有著深刻的體悟,具有積極入世的大 乘思想,善於將佛法融入世法之中,以莊嚴國土,利益有情。一九五一年,寧波市佛教協會成立,月西法師被推選為會長,領導全市僧尼管好寺廟,進行生產自救, 先後創辦佛教布廠、佛教縫紉工廠,為解決眾多僧尼生計問題而煞費苦心。一九五七年,被推舉為延慶寺方丈。十年動亂中,月西法師身處逆境,忍辱負重,在七塔 禪寺內積極創辦四明紙盒廠、五星被服廠,組織僧尼自食其力,以身作則,作出表率。一九七九年寧波宗教界「勇敢邁出第一步」,七塔禪寺在月西會長的帶領下也 因陋就簡,一面禮佛一面籌建佛殿。月西法師廢寢忘食,苦心經營,費求樽節,事必躬親,積十年之辛勞,遂使千年唐剎,重恢舊貌。一九八四年四月,年屆七十的 月西法師正式出任七塔寺方丈,在成峰法師等人的支持下,繼續籌集鉅資,大興土木,莊嚴殿堂:建綜合樓、造招待所;拓寬寺前馬路、改建照壁山門;造四大寮而 嚴職責、興諸佛事而肅僧規。使得七塔香火興盛如往昔。十方檀信、四海嘉賓,禮佛觀光,紛至沓來。月西法師重修七塔,是當代再興之祖,堪與中興之祖慈運長老 先後輝映,並垂不朽!(續下期)

 
 
女眾都結跏趺坐?
 ◎覺 澈

 跏趺坐乃佛及佛弟子盤腿而坐之獨有姿勢,是行住坐臥四種威儀之一。

  「趺」是腳背;「跏」是「加」字之別寫,祇用於此詞,意即把物品置放於高位或將之架起,例如「加冕」「加冠」。結加趺坐或加趺而坐:即盤腿坐時,把左右兩趺架起,置於右左大腿之上。

  佛教典籍對加趺坐推崇備至【註一】,固知其功德殊勝也,無奈身難堪任久坐之故,雖是人天所共慕,亦不免乎諍謗:而此中女眾是否適宜加趺而坐,則事更幽微矣!

  據《阿含經》記載,佛在世時,女眾加趺坐者,大不乏人。其中,佛之姨母,從佛剃度,名大愛道,世間之有比丘尼,伊其始也;出家之後,領眾修行,為群尼 之表率,登地證聖,垂範千古,最後更示現加趺入滅。同世眾多比丘尼,盡以禪寂為樂,畫夜皆能宴坐自嚴【註二】。佛法自天竺東傳來華,隋唐以前,中土以仍風 尚坐禪之故,《比丘尼傳》所表六十五人當中,志心禪寂者亦有十數,都精勤勇銳,猶勝鬚眉:且能導引在家善信,勸發渴仰,王妃女眷,咸慕禪修,嘗啟建禪七, 剋期取證【註三】。

  唐宋以降,至於今時,女眾結加趺坐之事,典籍中已鮮有載錄矣!間或有之,亦如鳳毛麟角【註四】。

  今古之所以迥異如斯,考其原由,「道心唯微」,人皆畏難怕痛,是其主因,而諸律典之相繼譯出,並廣行於唐宋以後,則不幸有其成為「道障」者也:

  《摩訶僧祗律》卷四十記述,佛在世時,尼眾之中發生一事「詳見註五」;事後,佛語曰:「汝云何加趺而坐?從今以後不聽,坐法者當屈一腳,以一腳跟掩瘡 門。」後世頗有尼僧輒據此以為寶訓,視趺坐為洪水猛獸。世尊若真「不聽」女眾結加趺坐,必如《八敬法》一般,明令行之。須知,古時物質條件與今不同,女眾 道場之中,衣褲傢具等都昔非今比,女眾於月事期間缺乏遮護,天竺位處熱帶,席地而坐時,確易招惹蟲蟻等附腥之物;驅蛇之後,世尊指示:俟後尼眾於月事期 內,倘無遮護,不宜加趺而坐,當屈一腳,以一腳跟擋掩陰戶,可免其事重演。祇因事涉不文,難以詳細描述於以男眾為主之僧團律典之中,致行文過於簡略,引起 誤會:且律法中類似之「小小戒」,許多是世尊為杜蜚語、避世嫌而隨宜說出,與出世道業本不相干。

  女眾中不少「有心人」以不願習坐之故,久已百計千方,制出種種理由(舉例如下),欲求「免役」,佛世既有此事,一旦聞之於耳,焉有不奉為大戒,矢誓終 身不會違犯!甚至加以附會引申,謂「女眾趺坐有失莊嚴」「女人趺坐會傷身壞體」,自誤之餘,幾許女眾慧命更因此慘遭扼殺,寧不悲哉!

  或曰:「一句合頭語,千古繫驢橛!」信焉。

  舉例:「我是淨土宗」「修心而已」「褔業圓滿自然成辦不勞修習」「此法非再來人不堪任也」「會走火入魔」「身有宿障」「腳長、腳短」「肥、瘦」………。

  【註一】

  1、《大智度論》卷七載:「諸坐法中,結加趺坐,最安穩不疲極,此是坐禪人坐法。…於一切四種身儀中,最安穩。此是禪坐,取道法坐。魔王見之,其心憂 怖。…在林樹下,結加趺坐,眾人見之,皆大歡喜,知此道人,必當取道。…見畫加趺坐,魔王亦愁怖,何況入道人,安坐不傾動?以是之故,…佛教弟子,應如是 坐。』又《嘉祥法華義疏》卷二曰:「結加趺坐,是諸佛常坐之法,作此坐者,身端而心正也。」又《大日經》不思議疏卷下曰:「…別此坐者,非聖坐也:若欲求 菩提,學佛坐為得。」(詳見《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纂天華實用佛典叢書)

  2、《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九載:「問:諸威儀中,皆得修善,何故但說,結加趺坐?答:此是賢聖常威儀故,謂過去未來…諸佛及佛弟子,皆住此威儀而入定 故。復次,如是威儀,順善品故(即:自然而生諸般殊勝善品),謂若行住,身速疲勞,若倚臥時,便增惛睡,唯加趺坐,無斯過失。…復次,如是威儀,違惡法 故,謂餘威儀,順婬欲等諸不善法,唯加趺坐,能違彼故。」又:「如是威儀,…能引導人天龍鬼阿素洛等,令入佛法;…能發起人天龍鬼阿素洛等,敬信之心。… 復次,此是不共外道法故,謂餘威儀,外道亦有,唯加趺坐,外道無故…。」(詳見《法相辭典》朱芾煌編纂 臺灣商務印書館)

  3、《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乃智者大師之師尊,天台宗三祖慧思尊者所撰,共兩卷,闡述坐禪功德,指出「三乘一切智慧皆從禪生。……如來一切智慧,及大光 明、大神通力,皆在禪定中得」;佛在說法之前,必「先入禪定」,遍觀眾生根性差異,然後隨機化度。而為佛子者,若能「制心禪智,無事不辦」,「欲求佛道, 持淨戒、專修禪觀,得神通,能降天魔、破外道;能度眾生、斷煩惱」;「若不坐禪,平地顛墜」。又引《勝定經》言:「若復有人,不修禪定,身不證法,散心讀 誦十二部經,…復大精進,恒河沙劫講說是經,不如一念,思惟入定。何以故?但使發心欲坐禪者,雖未得禪定,已勝十方一切論師,何況得禪定!」(大正藏第 46冊)

  4、《普勸坐禪儀》乃日本曹洞宗開祖道元禪師所撰,全書一卷,祇七百多字,普勸行者坐禪,主張把坐禪作為修行之根本,指出:坐禪乃是目的,不是手段, 無論已否開悟,抑或悟後起修,坐禪均極重要。考道元於南宋嘉定年間來華,得法於天童如淨禪師。回國時,師囑以「莫住城邑聚落,莫近國王大臣,祇居深山幽 谷,接得一個半個,勿令吾宗致斷」。回國後即造此書,佈弘大法,常示學人:『參禪者身心脫落也,不用燒香、禮拜、念佛、修懺、看經,祇管打坐而已。』以坐 禪為入佛之正門,並強調「禪戒一如」:『坐禪時,有何戒不持耶?何功德不來耶?』(大正藏第82冊)

  【註二】

  1、《增一阿含經》卷五十《大愛道般涅槃品》:

  *…爾時,大愛道作若干變化,還在本座,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而入初禪,從初禪起而入二禪,從第二禪起而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 四禪起入空處,從空處起入識處,從識處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處起入想知滅;從想知滅起還入有想無想處,…還入第四禪,…還入初 禪;從初禪起入二禪,…入三禪,…入四禪,已入四禪,便取滅度。爾時,天地大動,東踊西沒,西踊東沒,四邊都踊中央沒;又四面涼風起,諸天在空作倡伎樂, 欲界諸天涕零悲泣,猶如春月天降甘雨,神妙之天雜碎優缽華香,又雜碎栴檀而散其上。爾時,差摩比丘尼、優缽色比丘尼、基梨施瞿曇彌比丘尼、舍瞿離比丘尼、 奢摩比丘尼、銖陀蘭遮比丘尼、婆羅遮羅比丘尼、迦旎延比丘尼、闍耶比丘尼,如此上首五百比丘尼等,各各於露地敷坐,飛在虛空,於虛空之中坐臥經行,作十八 變,乃至入想知滅,各取滅度。……

  2、《增一阿含經》卷五十: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爾時,舍衛城內有比丘尼名曰婆陀,將五百比丘尼於彼遊化。時,婆陀比丘尼在閑靜之處,而自思惟,結跏趺坐,繫念在前,自憶無數宿命之事,……

  3、《雜阿含經》卷四十五(佛光版第1182至1191經),分別述說諸比丘尼禪坐晏安,不受魔王波旬所嬈亂: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時,有阿毘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時,阿毘比丘尼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持尼師壇,著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禪」…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時,有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缽,至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於一樹下結跏趺坐,入畫正受(意即:宴坐晏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時,有優缽羅色比丘尼…晨朝著衣持缽…乞食。食已…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圍。時,有毘羅比丘尼…晨朝著衣持缽…乞食。食已…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時,有毘閨那比丘尼…坐一樹下,入晝正受。……

  【註三】

  《比丘尼傳》南北朝時梁釋寶唱所撰(大正藏第50冊),凡四卷,收集自東晉升平之初,至梁天監十一年(西元511年)一百五十年間,尼僧六十五人之傅記。部份節錄如下:

  *僧果尼師「…年三十四矣,時宴坐經日,維那故觸,謂言已死,驚告寺官;寺官共視,見果身冷肉強,唯氣息微轉,始欲舁徙。便自開眼,語笑尋常,於是愚者駭服。…」

  *靜稱尼師「…戒業精苦…遊心禪默,永絕塵勞…常有一虎,隨稱去來,稱若坐禪,蹲踞左右…年九十三,無疾而卒也。」

  *法相尼師「…(有尼名曰慧宿)建禪齋七日,至第三夜,與眾共坐,眾起不起,眾共觀之,堅如木石,牽持不動,或謂已死;後三日起,起後如常。…」

  *慧濬尼師「…深禪祕觀,無不必入…禪味之樂,老而不衰。…」

  (以上錄自卷二)

  *僧猛尼師「…澄情宴坐,泊然不測。…」

  *僧蓋尼師「…博聽經律,深究旨歸,專修禪定,惟日不足。…乃別立禪房…宴默其中。…終日清虛,通夜不寐。…時寺又有法延者,本姓許…,精進有行業,亦以禪定顯聞也。」

  *法全尼師…端莊好靜,雅勤定慧。…後師審隱,遍遊禪觀,晝則披文遠思,夕則歷觀妙境。…」

  *曇簡尼師「…禪思靜默,通達三昧。…」

  *淨珪尼師「…三業禪祕,無不善達,神量淵遠,物莫能窺,遺身忘味,常自枯槁。…」

  *慧緒尼師「…十八出家,住荊州三層寺。戒業具足,道俗所美。時江陵有隱尼,西上德望,見緒而異之,遂忘年契意,相攜行道。嘗同居一夏,共習般舟,心 形勤苦,晝夜不息。…時有玄暢禪師,從蜀下荊,緒就受禪法,究極精妙。…鰭既善解禪行,兼菜蔬勵節。豫章王妃及內眷屬,敬信甚深,從受禪法一,欲建禪齋, 遣信先諮請,尼云甚善。…齋竟,自索紙筆作詩曰:世人或不知,呼我作老周,忽請作七日,禪齋不得休……作詩竟,言笑接人。…」

  *曇勇尼師「…常以禪律為務,不以衣食經懷。…」

  (以上錄自卷三)

  *淨秀尼師「…嘗三人同於佛殿內坐。…他日又與數人於禪房中坐。…同住十餘人皆以禪定為業。…」

  *僧念尼師「…貞節苦心,禪思精密。…齊永明中,移住禪林寺,禪範大隆,諸學者眾。…年九十…卒。,

  *淨賢尼師「…有幹局才能,而好修禪定。…復有慧高、寶顒,皆知名。慧高坐禪誦經,勤營眾務;寶顒講法華經,明於觀行。…」

  *淨行尼師「…晚節好禪觀,菜食精苦。…」

  *僧述尼師「…率其同志二十人,以禪寂為樂,名曰閑居。…宋齊之季,世道紛喧,且禪且寂,風塵不擾。…」

  *道貴尼師「…十七出家,博覽經律,究委文理,不羨名聞,唯以習道為業,觀境入定,行坐不休。…齊竟陵文宣王…為造頂山寺,以聚禪眾,請貴為知事,固執不從;請為禪範,然後許之。…端然寂坐,曾無間焉。…」

  (以上錄自卷四)

  【註四】

  1、香港數十年前,有一「村婦」,於大嶼山寶蓮禪寺靜七期內,加趺而坐,凝凝不動者數小時,四眾嘩然,咸愧不如;其時彼仍未諳工用之事,或教以參話 頭,無所得,虛雲老和尚曉以念佛,即能迅速契入;後來預知生西時至,向大眾告假畢,趺坐而逝;時譽以為:開港以來第一人也。唯此事祇口耳相傳,未見載於吏 冊。

  2、臺灣有「無名比丘尼」者,「長年不倒單,日間盤坐水泥地上,夜裡在那無桌無床之靜室中獨坐,曾有三十多天不出單房之紀錄」、「長年祇喝大悲水,不 吃飯」、「長年祇穿一襲千補百補柄衣」、「長年赤足」,並「已禁語廿多年」。陳慧劍居士聞而奇之,於一九八三年七月往訪於苗栗大興善寺,其後以《無名比丘 尼隨訪錄》為題,撰文記述。

  【註五】

  1、《摩訶僧祗律》卷四十《明一百四十一波夜提法之餘》:

  *爾時比丘尼初夜後夜跏趺而坐,時有蛇來入瘡門中。諸比丘尼語大愛道,大愛道以是因緣往白世尊,佛言:『應與某甲藥,蛇不死而還出。』即與藥而出。佛言:『汝云何跏趺而坐?從今以後不聽,坐法者當屈一腳,以一腳跟掩瘡門。』

  2、《十誦律》卷四十〈第六誦 明雜法之五〉:

  *爾時偷蘭難陀比丘尼,中前著衣持缽行乞食,食後以尼師擅著左肩上,入安陀林中,大坐(即:跏趺而坐)一樹下,時有蛇來入女根中。是事白佛,佛言: 『從今不聽比丘尼大坐,若大坐突吉羅,若展一腳坐不犯。』(突吉羅:又作獨柯多,意譯為輕垢、小過,乃犯戒所得輕罪之稱謂。唐法礪《四分律疏》卷六謂:突 吉羅者,為防患於未然故。)

  *佛在舍衛國。爾時比丘尼月忌未止,至祗洹聽法,坐比丘敷具上,有血污之。陀驃力士子知眾僧敷具,餘日浣時,嫌言:『諸比丘尼有如是病,何故坐僧敷具上!』是事白佛,佛言:『從今若比丘尼月忌未止,不得坐僧敷具上,坐者突吉羅。』

  3、《四分律》卷四十九《第三分之十三.比丘尼撻度之下》:

  *時比丘尼結跏趺坐,血不淨出,污腳跟指奇間,行乞食時,蟲草著腳,諸居士見皆嗤笑。諸比丘白佛,佛言:『比丘尼不應結跏趺坐。』彼疑,不敢半跏趺坐。佛言:『聽半坐。』

  *時比丘尼破戒有娠,在懸廁上大小便,墮胎在廁中,除糞人見之,譏嫌罵詈,言:『比丘尼無有慚愧,不修淨行,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云何 墮胎在廁中,如賊女、婬女不異。』諸比丘白佛,佛言:『比丘尼不應在懸廁上大小便。』彼比丘尼有疑,不敢在水上廁大小便,佛言:『聽。』

  *時難陀比丘尼,至華樹下經行處,有賊將去婬弄。彼有疑,以此因緣白佛,佛問言:『難陀,汝覺樂不?』答言:『如似熱鐵入體。』佛言:『無犯。比丘尼不應獨至如是經行處。』

  *爾時蓮花色比丘尼於阿蘭若處經行。此比丘尼顏貌端正,有年少婆羅門見而繫心,即捉欲犯,比丘尼言:『於我當往某處。』彼即放,蓮花色比丘尼至彼處, 即以屎塗身,彼婆羅門瞋,以石打頭,兩眼脫出:蓮花色不憶,有神足後乃知,即以神足飛往佛所,頭面禮足已,卻住一面,佛言:『此比丘尼信樂,眼當復還。』 即如言還復如故。彼比丘尼有疑,佛言:『無犯。比丘尼不應至阿蘭若處。』

 
 
隨筆禪話
◎秦孟瀟

何謂鬼神

  有一位教授說:「一些自命為思想先進的人,不相信有鬼,斥之為迷信或者說看見鬼的人是眼花繚亂。」他說自己也是從事科學教學的,曾在國外讀到很高學 位,在國內外的科學期刊中發表了三十多篇論文,翻譯了四本科學書籍,自信有科學家的客觀精神,雖有以上的經驗,但相信人死後有鬼。可是有鬼是否一定有神 呢?這又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有人說正直的人死後便是神。這只是一項推論罷了。許多人聲稱曾看到過神,信仰不同宗教的人曾見過他們自己的神「顯靈」。在 佛教、道教,以及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都講有神的存在。就連中國的孔夫子也相信有鬼神的,否則何必要祭祀他們呢?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互相之間有排 斥的現象。唯獨香港六大宗教是非常特別的,可以堪稱世界宗教的典範,他們是互相包容的,甚至是合作的,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引人向善」。在世界各地的宗 教家都未能達到統一的共識,在英國表現得最為激烈。

活靈活現

  一位老居士他談了自己一段往事經歷:「大學畢業後,因身體虛弱,在鄉下家中休養,那是一個初夏的下午,天氣晴朗,躺在臥室外的走廊下,午睡醒來覺得口 渴,起身來到房中取水喝,走到房門口,看見房間中央有一婦人,年約五十歲,穿灰色單布衫,皮膚白皙,身材頗高,正向臥室後門走去,只看到她的右頰和腦後的 髮髻,頭髮黑色,未見她的五官,他當時楞住了。心想:她是誰呢?怎會到自己房中來(並未想到是鬼)?走進門口想看個究竟,同時目光不自覺的慢慢往下移時, 忽然整個影子不見了,前後時間大約十秒鐘,在這時間內移動三四尺的距離。他用「移動」而不用「走」字來描繪,因為她的身體並不擺動,並且是等速的。普通人 走路時身體總會左右擺動,換步時前進速度也會改變,身體也會一上一下。此時他才知道她不是人。」後來他與家人談到這個情況時,有一位堂嬸說她曾見過這個鬼 魂多次,據說是她逝世多時的祖母。

說善道惡

  在社會上,無論是在城市或鄉下,都喜歡談說鬼怪的事,高級知識分子亦然,有一次,某君談佛道二教,發表宏論道:「佛道二教都主張輪迴和果報,但二者並 不完全相同。道教認為有玉皇大帝,賞善神,罰惡神。有閻王、判官、值日公曹等,大小諸神在管理、調查、記錄、考核世上每個人的言行,死後算帳。好人轉生為 富貴人家,甚至可以升天堂享樂。壞人轉生為貧賤人家,甚至投胎為禽獸,或入地獄受罪。也可以不等死亡而行「現世報」。佛教則認為並非佛菩薩在記錄和算帳, 而是由於因果律在操縱,一個人死後甚麼也帶不走,唯有「業」隨著,善業得福報,惡業得孽報。福報和孽報加在一起會起反應,好像二種化合物起化學反應一樣, 有些反應快,報在下一世,有些反應慢,要到好幾世後才出現報應。如果某種福報和某種孽報不能起中和作用,那麼那個人只有先受孽報後享福,或先享福報再受孽 報。有了這個輸迴果報之理據,就能很有說服力,解釋世界上不公平現象。

無稽之談

  在一次座談會上,有一位教會學校的女大學生,當談到人性善惡時,她說道:一個人的行為,由她的本性和環境二個因素決定。本性惡的人,處在好的環境中, 可以暫時不做壞事;處在稍為差一點環境中,就要做壞事。但本性好的人,處在同樣的環境中,就不會做壞事,如果環境太惡了,也會鋌而走險。本性的善惡既由上 帝賦予,環境也無法任意改變,因此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可以無須負責。上帝給予一個人兇殘的本性,又將他處在惡劣的環境中,當然會做壞事。譬如一個兇殘貪婪的 人,窮得三餐不繼,剛巧有一個人帶著許多錢,黑夜到他家來投宿,他自然要謀財害命。這位小姐又說道:如果上帝能像月亮和星星一樣,明明白白讓世界上每個人 都看見,或者在空中發出聲音,讓大家都聽到,證明祂的存在,這樣的奇蹟每年顯現一次,那麼還有誰敢做壞事呢?當今,世界上有許多壞人做壞事,就是因為祂不 肯給世人看見或聽見之故。這番話聽起來似乎有理,實際上「天真幼稚」!

語無倫次

  我想談一個帶有啟發性的話題。過去,在大陸各地大寺院,住有百十來個和尚,特別是禪寺,和尚們整日參禪打坐,所謂「參話頭」!有的和尚確實下功夫「苦 參」,能夠達到「開悟」的境界,諸如虛雲、來果兩位大師,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禪師,當然還有不少「無名」的禪師。還有一些欺世盜名的「禪師」,他們背熟了 不少古代禪師語錄,談話之間常常流露出拾人牙慧的「禪話」,目的在炫耀自己「野狐禪」風格,其實是耍花腔而已,一般人是識不破的。還有一類「瘋癲僧」的模 樣,在佛門圈內,常有人說道:「羅漢現身!」常常以「瘋癲相」現在人眼前,稍不注意,這個羅漢就消失在人群中,給予人疑幻疑真的假相。實際上有這類和尚出 現,他們並不是甚麼「羅漢現相」,而是在禪堂內用功不當,走火入魔了,一副瘋癲的樣子,語無倫次,不懂得的信眾,認為他不是「羅漢」,也是有「道行」的和 尚,其實這類人,廣東話稱之「黐線佬」

廣結法緣

  有幾位居士初入佛門不久,有的人還受了「五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所謂「三皈」(佛、法、僧)「五戒」是相連的,既皈依了 「佛」、「法」、「僧」三寶,這是屬於思想上的一種信仰心!有了信仰心,必須付之實踐,則屬於行動;思想和行為要結合起來,不能偏離一方;有思想性的信 仰,不落實於行動上,如數珍寶,是「空」的!這幾位居士為了搞懂佛法真諦何在,又考慮如何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去,請我淺談「五戒」的本義。幫助別人,啟迪他 人,從佛家角度來說,叫「廣結法緣」,或者說,是一種「法布施」的行為!一方是「給」,一方是「受」!對自己和別人都是有益的,合乎「自利」、「利他」的 原則。這就是「信佛」、「學佛」的根本宗旨。高僧大德講經說法,是遵循這一宗旨去做的。懂得佛法,只顧自己修持,不幫助別人,佛家稱之謂「小乘人」或者說 是「自了漢」!更甚者被佛陀呵責謂「焦芽敗種」!

創造「世人」

  有位學者說,上帝創造世人,有時會出精品,有時會出劣品。同是萬能上帝創造的傑作,為甚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上帝是絕對聰明的,怎麼會如此出錯呢? 這位東方學者說,上帝創造萬物,太辛苦了,日夜操勞,白日創造的東西是精品,黑夜創造的東西是劣品。無論是男人或女人,其中有聰明的,也有愚蠢的,也有一 半聰明一半愚蠢的,這是黑夜與拂曉之間的製作成品。這個論點是否正確有待深一層探討。不過在人群中,確實存在這三大類型。在佛家看來可完全不認同這一觀 點,因為他不承認上帝的存在,人的聰明與愚蠢不是創造出來的,而是人類本身的條件所構成的。我相識一位女士,非常奇特,她聰明時,絕對聰明,愚蠢時非常愚 蠢,有時半聰明半愚蠢;這樣一種人,如果認為是上帝創造的,她是在白天創造的呢?還是黑夜時分創造的?抑或是黑夜與拂曉之間的創造呢?總之一句話,碰到這 一類的人是麻煩,不論是男人或女人,都屬「煩死人」!

信仰自由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很早就有宗教觀念產生,多數人是信仰宗教的,不過崇拜偶像互異的,在今日社會裡,青年人信仰宗教越來越淡薄,到年老時又歸信宗 教,這是很自然的。本港有六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其實還有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波斯教等等。至於各宗教的派別及其教 會,真是「多不勝數」了。其中有「多神教」及「一神教」之分別。誰是誰非,很難說個準了。總之說一句,跟著極大多數人走,比較穩妥些,而且有其悠久歷史 性,經得起考驗的。比方說,佛教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而且遍及世界各地,信眾有上億人口,在大學裡設有佛學系,信仰這樣的宗教是可靠的,又如中國的道教、 儒教、以及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可以信仰,都可以研究,是不會出問題的,只要思想不要偏離「正道」,遵循導師的教誨,就不會墮入「邪魔外道」羅網 中去了。最可怕的是那些異想天開的邪教之徒,沒有歷史,沒有教義,沒有源頭,自編自導,故弄玄虛,都不可信。

天妒紅顏

  我這個人或許太重感情的緣故吧!常常發生「自我情緒」的困惱、感慨、惋惜……。理性一點來說,這完全是不必要的「庸人自擾」!昨天,有一位胡女士打電 話給我,約我到文華酒店飲下午茶;她剛由美國三藩市返港不久,很想同我談心聊天。我與她相隔廿多年了,彼此相識於五十年代,當初這位胡小姐似一朵鮮艷的玫 瑰花,追求她的人非富即貴,她的形象酷似紅星葉楓小姐,不知迷惑了多少人。人的命運非常奇怪、這樣一位美女,不知甚麼「孽緣」作祟,偏偏愛上一個紈潄子 弟,不到二年就分手了。自此之後,她成熟多了,終於找到一位合適的對象,生下兩個孩子,八年夫妻生活,丈夫因病逝世!她自怨自己「命硬」!是「剋夫相」。 在心理上起了很大的變化,開始與異性一拍即合,俗話叫做「水性楊花」,前後跟幾個男人同居生活,而後在美國定居下來。這次她約我談心。見了她,我心頭一 驚!白髮蒼蒼一老嫗,彎曲著背說道:「你不認得我嗎?」我想真是「命運弄人」!「天妒紅顏」啊!

無能為力

  有位七旬老翁跟胞妹為爭奪物業而鬧上法庭,結果兄長贏了官司,而妹妹輸了。這幢物業法官判歸兄長所擁有。

  其妹說,這幢物業應是她所擁有。只是為了幫助其兄暫時「借住」的。由於骨肉之情的緣故,不忍心驅趕出去,一拖再拖。但是其物業本屬自己所擁有,絕不甘 心被其兄獨吞掉。她曾經找過多位律師訴求法律來解決。最關鍵的是該物業契約上有含糊不清之處,在當時未曾澄清說個明白,認為自家兄長不會侵吞其利益。她為 人一生就是糊裡糊塗,不求甚解。想不到這一次,終於貽害自己,所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在法律面前「重證據,輕言諾」,法官根據事實及其證據為依歸,至於 當初情況如何,即使法官明知「物業主權」是屬於其妹的,但缺乏有力的證據,法官亦「無能為力」。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如果我是主審法官的話,也是「愛莫能 助」。

 
 
為甚麼 ?
◎楊 釗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往往習慣於隨波逐流,憑感覺辦事,聽命於電視、電台、報紙、電影......聽命於自己的經驗、感覺、感情;聽命於身邊的人、周圍的人、社會的表面現象?

  但是,實踐告訴我們,大多數人是短視的,在投資學的實踐中顯示「羊群心態」是錯誤的,當社會一面倒地認為某種生意有利可圖而沒有風險的時候,危險就會 出現了,是應「抽身而出」的時刻,才能保住投資成果,否則就會「同歸於盡」。香港的九七年前,樓價高峰是一案例、美國互聯網又是一案例、日本過去的十多年 經濟不振,也是拜以往長達卅年的泡沫經濟。

  為甚麼會出現如此大的錯誤呢?在於不習慣問「為甚麼」?不會問「為甚麼」?不善於「反省」、「自省」。

  由於沒有「反省」的功能、沒有「自省」的習慣,很容易「人云亦云」,因此有「謊言說上一百遍便成真理」的現象。

  眾所週知,謊言終歸是假的,不會因為你說多了便會變成真。

  要防止我們不走錯路、不走彎路,其方法在於「反思、反省、自省」,在於「實事求是」,在於「對事不對人」。多問幾個「為甚麼」?子曰:「三思而行,再 思可以」。孔子說:「我們做事情應該再三考慮,最後總結一下得失各有多少,然後才下決定。這樣,就不會犯大錯了。」

  多打幾個問號「為甚麼」?為甚麼要做這件事?為名、為利、為員工就業?為面子、為感情、為信仰?然後總結一下,得到多少?付出多少?

  當然,很多東西是不能量化的,例如:感情、愛情,但是,在企業中,往往不適宜把感情、愛情放進去的,否則很容易「公私不分」,「家企不分」。因為「國 有國法」,「家有家規」;治理企業只能依企業的方法去管理,主持家庭則應該依照家庭的規矩去辦事。當然,能做到「合情合理」,是最好的決定,若不能兼顧 「情理」,在企業中,首先是依法辦事、依理辦事,若有機會才考慮人情。

  自我反省,說來容易做來難,能自我反省,歷史上稱之為「自覺」、「覺悟」,能令別人培養出反省的能力,稱為「覺他」。能「自覺、覺他、覺滿」的眾生,稱為「佛」。「覺悟的有情」稱為「菩薩」。可見「自我反省」、「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聖人孔子在論語中《學而》篇時說:「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意譯為:曾子說:「我每天都經常地檢討自己:為人辦事有沒有盡力去做?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守信用、不誠實?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有沒有不練習、不熟記?」

  古之聖賢,把生活中的寶貴經驗告知我們;現代的人,沒有幾個能學會,所以稱之「人心不古」。問題在於實踐,學問之道在於「學而時習之」,一種知識或技 能,只有在學習以後,再加上不斷練習,才能掌握。所以有「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之嘆,也有「不經一番寒徹苦,哪得梅花放清香」之說,更有「十年窗下, 方可一舉成名」之案例。

 
 
把愛心獻給農民
 ◎慧 梅

 在十個中國人當中,有八個是農民。據有關資料顯示,至今尚未擺脫貧困的中國人中,有80%以上是農民,為此,慈輝佛教基金會更加注重把愛心獻到農村,把希望帶給農民!

  慈輝佛教基金會在二○○一年度捐給社會公益事業的善款共1080萬元,其中扶助城市居民的僅佔10%,供僧弘法佔27%,其餘63%全部用於扶助農村的農民改造水利設施,造橋修路,改善農村辦學條件之中……。

  曾記得,早在一九九七年初,慈輝行者們就開始幫助廣東省惠陽市平潭鎮紅光鄉陂塘、黃屋、南門、張屋村等地的農民脫窮致富。首先,捐資50多萬元為這四 個自然村修建蓄水塘五個約80多畝;捐助30萬元改善「梁化河」的引水工程,徹底地解決了耕作用水,使一萬二千多畝「望天田」的豐收機會掌握在農民自己的 手中,旱澇保收。其次,捐助10萬元把原來只能通自行車、摩托車的「坡塘橋」修成可以行使十噸載重卡車的水泥橋,把長四公里從村裡通往田間,只能行人連自 行車都難以行駛的山間小道修成五米寬的耕機路。每到收割時節,大板車、拖拉機可以直接開到田頭,農民不再用肩膀挑穀子,山上的香蕉、柑桔、龍眼、荔枝熟 了,商販們就能開著汽車到山腳下收購水果;糧食豐收了,農民們不再三隻五隻地養雞餵鴨,家家戶戶都發展養殖業,每戶都養有母豬,每年至少出售20頭豬苗, 開始有了規模的養雞、養豬場,平均每戶每年至少增加3000元的收入。

  還記得,一九九八年,慈輝行者們捐助了10萬元為該鎮購買變壓器,以減低農村用電的單價;一九九九年又再捐助了8萬元為32戶農民購買了電動打禾機,結束了祖祖輩輩用人力打穀子的歷史!

  另外,近幾年,慈輝行者們共資助60多萬元為平潭鎮五個自然村修建了四個自來水塔。當那些辛苦耕作勞累一天後的農民們回到家裡,擰開水龍頭,看著清澈 透亮的自來水源源不斷地流出時,都讚不絕口地說:是慈輝行者們把他們從原來以水稻種植為主要收入的經濟模式引上種養經濟多元化的發展道路,是慈輝行者們給 他們帶來減輕勞動強度,盡快脫貧致富,過上幸福生活的新希望!每每提到這些,村民們無不被慈輝行者們的善舉感動得熱淚盈眶……。

  二○○○年初,廣東省水利廳及衛生檢查部門曾多次到平潭鎮紅光村召開現場會議,推廣這裡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農村飲水衛生條件等的先進經驗。

  慈輝行者們在得到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廣大農民的讚揚的同時,更深深地感到任重道遠,決心要讓更多的勞苦農民感受到「慈輝」的好施之舉!

 
 
情繫基層 福澤蒼生
◎鍾永蘭

 正值良井鎮霞角村民因久旱無雨,農業耕種受阻而苦不堪言之際,是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的再施恩澤,讓廣大村民的農業生產得以順利進行,免遭旱災之損。

  一直以來,霞角村農業水源都較為欠缺,加之乾旱少雨天氣持續,一度使霞角村內二千多畝農田變成了「望天田」,農民的利益受到了極大威脅,要使群眾旱澇 保收,須投入十五萬元建電灌站和灌溉源,當地村委、村民經多方奔走,祇能籌到五萬元,面對旱魔他們祇好搖頭嘆息。在得知此情況後,楊洪會長、楊玉懷女士、 余雪梅女士率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有關人員到實地考察並決定捐資十萬元,幫助霞角村修建電灌站,以解農民耕作用水之需。今年三月九日,佔地二十平方米,渠長 1500米的霞角電灌站竣工投入使用,灌溉面積達2300畝(其中霞角村2100畝、圍龍村200畝),有效地解決了霞角等村的農田灌溉困難問題。由於電 灌站的建成使用,使村裡因天旱無法耕種棄耕的600多畝丟荒田,也因用水得到保障而被村民復耕。霞角村村民原來六元/畝的農田灌溉費用,也降低至現在的二 元/畝,極大地節約了農業生產成本,有力地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對此,霞角、圍龍村近5000多受益群眾對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的無私幫助,莫不感恩戴德、銘 記在心。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心繫萬民、情繫基層、福澤眾生的善舉仁行,也再一次在百姓中廣為傳誦。

 
 
明暘法主和尚中興龍華寺紀實(九)
◎王永平

九、龍華素齋

1、龍華生存之需

  龍華寺原來地處郊區,遠離市中心,香客很少,更無做佛事的人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寺無收入,僧人僅十幾位,生活貧苦。一九五七年,市宗教局請惠宗老 和尚來任住持,雪悟任都監,竺耀任監院,三位法師很高興從市區來到龍華寺,進住之後,才發現生活艱苦。為了開辟財源,商量之下,籌辦面點部、素蓋交面、菜 包、八寶飯。既要做餐飲生意,應當納稅,納稅必須帳目清楚。當時想請一位會計做帳,但工資要每月八十元,這是七個僧人的生活費,寺裡付不起,我知道此事, 就對惠宗方丈講,我每月來三天,幫助做帳,全盡義務,不收一分錢,他很高興。一直做到文化大革命開始,整整九年。九年中龍華寺全體僧人的生活,就是靠素 面、素點收入而生存下來的。

  一九八二年市政府批准恢復龍華寺,請明暘大師任住持,要我來幫忙事務工作。一下子進來了六十多位法師,再加職工。我心裡急了。這麼多的人怎麼生活呢? 我又想到一九五七年素面點的辦法。而且要增加素齋,多創造收入,維持開支。當時市區的玉佛寺,素齋很有名氣。龍華寺在郊區,如果沒有特色,怎能有生意呢? 要有生意,必須素齋面點質量高。要質量高,必須有高級廚師。因此,我就調查上海究竟有多少好的素齋廚師。上海剛解放,素廚師曾評級一次,上海特級素廚師共 計四位。一九八三年這四位在哪裡呢?三位已經去世,只留下一位姚志行,是功德林退休的。他當時去了西安,等他回上海後,我去找了他。他回我不能來,因為他 去西安為一家賓館培訓藝徒六個月、回到上海,組織上批評他無紀律,擅自到外地工作。他說我退休了,本來就不上班嘛!領導講:「你的退休金、醫藥勞保都是我 們付的,怎麼可能不遵守紀律呢?」他從此不敢動了。一次黃浦區四套班子七十多位干部到龍華寺參觀,了解落實宗教政策效果。我們介紹外賓看了龍華寺之後,普 遍贊揚宗教政策貫徹得好。我說這個功勞首先是市領導有功,同時也有各方的支持,黃浦區的舊貨店,把紅木家具優惠價賣給龍華寺,使外賓接待室有了氣派,這是 黃浦區的貢獻,我們十分感激!我們還希望繼續支持我們,其中一位領導當場表態:「你們要甚麼!我們就支持甚麼。」我說:「萬分感謝!我們還要一位素齋廚 師。」吃飯時,區委書記叫財辦主任,給我一位素廚師。我講:「我要姚志行師傅。」他說:「要姚志行不行,其它人你點。」過了一個星期,我寫了介紹信,到黃 浦區二飲公司,要求把姚志行師傅支援我們,我說這是支持宗教政策和外事工作。他們還是不肯,我再等。同時我十分清楚,姚的生活條件很差,妻子患病,醫藥費 是個沉重負擔。我告訴明暘大師,他十分慈悲,把信徒供養他的香儀,叫我送去幫助他。連續數次,姚師傅萬分感恩。姚有兩個兒子,自己的住房僅有十八平方,再 加一個小閣樓。大兒子結婚,租了私房,房租就是一個人的月工資,一個高級廚師,對社會貢獻很大,但生活如此艱難,我心裡難受。正好這時我的領導,體諒我的 住房破爛,要分配新房給我,地處龍華公園對面,緊靠龍華寺,新房三樓三房一衛一廚房。我領姚師傅去看,他說這是局級干部的用房。我說:「給你住好嗎?」他 說:「您的住房也很困難,你搬到這裡來住。您原來的房子給我,我就很感謝了。」我說:「誰對國家的貢獻大,就給誰住。我是龍華寺的普通事務人員,你是素齋 特級廚師,為國家增光,貢獻很大,我們不好比了。我決定這套房子分給你了。」他萬分感動,感激不盡。我遲了八年,領導再分配新房給我。姚師傅從此心貼龍華 寺,為龍華寺培訓了十幾個藝徒,其中成才的廚師點心師一共有六位,這是龍華寺的素齋技術財富。也是龍華寺生存的一種技術力量。

2、上海素齋之路

  上海正宗的素齋,起源於寺院。僧人自用的素齋,普遍是羅漢菜。為了招待賓客、居士、諸山、也製作成席的素齋。品種逐步增加,品昧逐漸提高。上海的居士 們因事到寺院裡,常常受到法師招待,吃到素齋,普遍滿意。但在社會上就沒有供應的地方。他們就想,如何把素齋從寺裡引到社會上,辦成素齋館,方便佛教徒吃 素,那是「功德無量」的好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杭州城隍山常寂寺維鈞講經法師,對上海的趙雲韶居士講:「現在上海的佛教發展很快,社會上吃素的人很 多,卻無一家素食店。」趙居士心領神會。回上海後與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簡照南、簡玉階兄弟一起,邀集幾位信佛的名人,集資二萬銀元。擇址北京路,貴州路上的 祥康里的中國動物保護協會籌備處,創辦了專供蔬食的飯店。根據佛經的「功德無量,功德如林」而取名「功德林」,由趙雲韶任經理。宗旨為:「宏揚佛法,提倡 素食,戒殺放生。」於一九二二年的浴佛節,開張營業。

  功德林創辦之初,經理趙雲韶先生四出聘請名師,掌勺傳藝,他請來的有天童寺製作烤夫的高手,有杭州招賢寺和揚州寺廟的素食名師,常州天寧寺的點心師 等,請他們研究素食品種,烹飪技術把寺廟素食引向社會,集全國寺廟素食之長,創辦功德林烹飪之新。趙雲韶先生,在青年小藝徒中挑選了四人。送到葷菜館裡學 藝,到期滿師後回到功德林,趙先生問他們學得怎麼樣?他們說:「著名葷菜我們都會做。」趙先生說:「我們功德林只能燒素菜,怎麼辦?」他們四人楞住了。趙 先生講;「你們四人一起研究,用素食原料做成葷菜的形態和味道。四人兢兢業業反復研究,一道一道的仿葷素齋出台了。功德林除了原來的寺廟家常菜之外,一下 子出現了一批仿葷素齋。前所未有仿葷名菜出籠了,功德林揚名了。趙先生還不滿足,又叫四個青年廚師到西餐館學燒西餐,滿師回來,四人知道自己的任務,要研 究出仿葷素西餐。功德林又是更上一層樓。變成全國獨一無二的,創新的頂級素菜館了。

  上海素齋,近八十年走了一個之字,先從寺廟走向社會,主要是家常菜。走上社會的集中點是「功德林蔬食處」,功德林經理趙雲韶居士,有大智慧,才氣過 人。在他的精心設計下,培養了四位高級廚師,精心設計了前所未有的仿葷素齋,仿葷素西餐,精美素點心。一下子推向素食高峰。趙雲韶是上海素食文化的巨人, 也是戒殺放生的善士。

  近二十年來,功德林的素齋技藝,又廣泛回到寺院,上海各寺院成為素齋文化的傳播者,影響國內外。

3、龍華素齋之光

  一九八四年香港唐翔千先生,在唐松源老先生介紹下,來龍華寺拜訪,招待他午餐,他吃到素蟹粉時,惊喜贊嘆,他說比真蟹粉更好。他後來到美國紐約,也向 人贊美龍華寺的素蟹粉。一九八五年,香港總督尤德爵士率香港各界名流數十人來訪上海,唐翔千先生極力推動到龍華寺吃素齋。那天由市委統戰部長張承宗作主 人。宴請香港全團人員,姚志行主廚,素齋精美,全席贊揚。張承宗部長,明暘大師為此十分喜悅。

  一九八七年西哈努克親王訪問上海,龍華寺招待午餐,共設五桌,素菜是姚志行特級廚師,親自掌勺,每道菜都是色香味型俱佳。西哈努克親王邊吃邊贊揚,吃 到一半時,他要見見廚師。姚師傅很謙虛,一個人不肯上去,把兩位助手也一道帶上去,西哈努克親王贊揚他們:「我到世界各國,吃過好多素齋,龍華寺素齋是第 一流的,是超級的。」接下去又有幾道菜繼續燒。隨員再到廚房通知:「親王還要見廚師。」全部菜燒好之後,三位廚師又上去。親王叫隨員拍照,親王和三位廚師 拍了六張照片。親王在每張照片的背面,都簽上西哈努克親王和莫尼克公主的名字,送每位廚師兩張。在第二席的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的總經理驚訝了:「我們招待國 賓很多,廚師常常受表揚,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殊榮。」

  龍華寺培養和聚集了五六位技藝高超的廚師和點心師。相比之下,素廚師的技藝比葷廚師難學,所以我們很珍惜這些年青素廚師。在實踐中,過去的龍賓也有個別行政人員隨意蹧踏素食人材。

  現在上海龍賓的素齋,還是領先的,但是要謙虛,如有驕傲必然落後。

  上海七寶寺的素月餅,蘇式、廣式、都是上海第一流的,廣式月餅去年帶到香港,經過比較,可以與香港的廣式月餅媲美。點心師為馬開銀,也是姚師傅的高徒。

  若干年來,各地領導,海內外名人,凡品嚐過龍華素齋,都異口同讚,品味上乘,色香味型高超。

 
 
略述上海佛學書局創始因緣(上)
◎孟令兵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上海佛學書局在海內外影響最大,對近代中國佛教文化事業貢獻良多!您知道它的發展歷史嗎?且介紹於後:

  上海佛學書局,系由近代上海的世界佛教居士林佛教同人於一九二九年(一說一九三○年)發起創立的,創辦人主要包括:王一亭、範古農、李經緯等,初創時,由王一亭擔任董事長,李經緯為常務董事,範古農為總編輯,著名居±狄葆賢(楚青)、丁福保、諸廣成等為理事,沈彬翰任總經理。局址初設於上海閘北寶山路界路口,後經「一二八」事變,寶山路總分店被毀,停業三個多月,總局後輾轉遷至州路七號(愚園路口)。

  世界佛教居士林佛教同人發起創立佛學書局的最初動因是:昔年,世界佛教居士林,為弘法計,曾編印佛典,雖種數無多,而流通甚廣。佛教同人,因有另組建 公司,創設佛學書局之議,期廣文字之宣揚,非為世間之利潤。」1可見,當時是由於發現廣大信徒對佛學經籍的強烈需求,受此啟發,乃有創設佛學書局之議。從 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務報告可知,一九三○年的主要林務活動即是組織佛學書局。所以佛學書局的發起創辦人均來自於世界佛教居士林:王一亭時任世界佛教居士林林 長,李經緯任總務部長,丁福保為監察員,沈彬瀚曾於一九三三年擔任該林研究會主任,而範古農晚年則被推舉為該林林長,書局的其他董事基本上也都是世界佛教 居士林林友並任職於該林。此外,最初佛學書局的總發行所也設立於該林內。但佛學書局作為股份制公司一旦成立後,就具有了自己獨立的法人地位,嚴格按照有限 股份公司制度和章程處理諸項公司事宜。但它仍與世界佛教居士林保持著密切的關係,比如,佛學書局的《佛學半月刊》在創刊開始的一段時間裡,曾一直以較多的 版面刊載佛教居士林的林務信息。

  關於上海佛學書局成立的時間,有民國十八年(1929年)和民國十九年(1930年)兩種說法。《上海宗教志》(2001年版)說是一九二九年九月, 而據陳兵、鄧子美的《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則稱一九二九年八月。查《上海佛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五、六屆報告書》,內中注明書局是自民國十八年九月份開 始營業的。

  其創辦緣起,據《上海佛學書局概況》之《弁言》2可得知:

  「近百年來,世變日殷,風教日替,憂世之士咸以提倡佛教為補救之方。自清末楊仁山先生創刻經處於金陵,維揚、毗陵相繼奮起,雕刻漸眾。自是川、浙、 湘、粵、北平等地,咸有流通之所。甚至國內各大書肆,亦常有佛學書籍之出版,是可見佛化運動已漸為國內學界所留意,而佛教蒸蒸日上之情形,尤其令人生無限 之欣慰。雖然,吾人尚以為其間有一缺點焉,即各地佛經流通處,多因循舊習,甚少新猷,印刷流通,各行其是,無偉大之規模,無精密之計劃,無組織,無聯絡。 求其容納眾流,包羅一切,集全國各處佛經於一地,合編輯、印刷、流通為一事者,不能不推本局為創始矣」。

  由上述可知,佛學書局成立的初衷乃是欲建立集編輯、印刷、流通為一體的現代圖書經營模式,以弘揚佛法利樂有情,挽救世風不古、國弊民衰之頹勢。事實 上,上海佛學書局的確實現了這一藍圖,建立了堪稱偉大之規模、精密之組織的以圖書出版發行為主的佛教文化事業綜合體,成就了近代中國佛教史上史無前例的輝 煌業績。

  而這一業績的取得,無疑與上海佛學書局的現代股份有限公司的組織制度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假如當初沒有這一先進的企業制度,上海佛學書局就絕不會以超 常速度發展為後來首屈一指,迥超群倫的綜合實業體。佛學書局采取股份公司制這種企業組織形式,為佛教弘法事業的破天荒之舉、在整個近代佛教史上,獨一無 二,不惟空前,亦且絕後。但是,佛學書局此舉在當時的上海印刷出版業中,則顯然不是孤發先明。上海早在十九世紀末就成為全國印刷出版業的中心,進入民國 後,隨著上海經濟的進一步繁榮,觀念的不斷的開放與進步,上海出版業的企業組織形式、行業運行規則、市場發育程度也不斷地與西方成熟發達的同行業相靠攏和 接軌、現代公司制企業制度開始逐漸取代了中國傳統的手工作坊式家族型經營管理模式。在中國的近代出版業中,商務印書館在張元濟的主持之下,率先運用現代股 份公司制度,獲得巨大的成功,產生良好的示範效應,為後來的中華書局、世界書局、大東書局、開明書店等紛紛效仿,從而大大地推動了上海印刷出版業的發展。 二十至三十年代,上海的西學翻譯著作、新文學、新文化著作的出版,都佔全國出版總量的60%以上,在中國文化傳統典籍的刊行、整理方面,同樣取得了十分巨 大的成就。到後來的一九三六年、據有關統計,上海在這一年出版的新圖書就達五千七百二十一種、而全國其他地方加起來僅四百六十四種,上海出版的圖書要佔全 國的90%以上,其中僅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三家的出版物就佔全國整個出版物的60%以上。3當年上海佛學書局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創立的,有 成功的範例垂範在先,先進的制度加之與事者弘法利生的堅定信仰,乃有其後的不尋常的業績。

  經濟學的常識告訴人們,在企業的幾種組織形式中,公司制企業較之其他企業組織形式,如合伙制企業、獨資企業(即所謂的個體戶),有許多優越之處,主要 如:一是股份有限公司可以保證公司永續存在。不會像合伙企業因合伙人的死亡、撤資等導致企業解體,而公司制企業在存續期內,股本不得撤走(當然,可以通過 股票買賣實現所有權轉移),這樣從制度上保證公司制企業能夠持續經營,長期存在。相比成立於其前後的許多佛教出版機構、上海佛學書局並沒有旋生旋滅、曇花 一現,經歷了抗日烽火、內戰紛爭,而一直存續至新中國誕生後的一九五六年對被與大法輪書局、弘化社合並,更命為上海佛教書店。到一九六六年「文革」爆發, 上海佛教書店的所有存書被作為「四舊」全部焚毀。二是容易積累資本。因其所有權容易轉移,股東只負有限責任(即最多賠掉投資股票的錢),對潛在投資者具有 吸引力,因而能夠並且容易通過發行股票積聚資本,迅速擴張企業規模。所以佛學書局成立未及三載,經董事會議決增加資本,續收新股五萬元,仍分五千股,每股 十元,由此可見當時公司發展之速,形勢十分喜人,此皆得益於其先進的股份公司組織制度。三是管理職業化。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企業可以聘請擅長經營管理 的專業化人才營運企業,有利於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合伙企業合伙者也是企業的管理者,但他們往往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佛學書局聘請沈彬翰為 總經理,「沈君家世奉佛、而又為書業老手,經驗豐富,深堪依托」4,時謂得人。聘請範古農為總編輯,老居士博通三藏,在佛教界有相當的地位,在其任內(第 一、二任,從第三任起由余了翁擔任總編輯),佛學書局出版「佛學小叢書」,編輯《海潮音文庫》,印行宋版藏經,發行《佛學半月刊》。印行大量的佛書流通全 國,使佛學書局成為全國佛教文物供應中心,成績斐然,影響卓著。

  初成立時,書局注冊資金為五萬元,每股十元當時實收股本不足一半,據佛學書局第四屆報告書,到民國廿二年六月卅日止,未收股款尚有28260元。而據 一九三四年佛學書局第六次股東會議記錄,即使到那時股本實收尚未及半,可見當時人們並不是能夠普遍地認識到股份公司制度的優異特出之處的。書局邊籌資邊營 業。該公司派發年息為六厘的固定股息(稱官利),由於入股者均為佛教徒,他們入股本為弘揚佛法,因此在取得書局發放的股息後,就以這筆錢回購佛學書局出版 的書籍送人(通過佛學書局的贈書會),即書局以等價金額的購書優待券代替現金股息分紅,這可稱作「實物股息」吧。此舉減少書局的現金流出,保證企業運營中 有充裕的流動資金,無疑會加速書局的發展。

  書局成立之初,即設置四個部門:(1)流通部,「將我國各地出版之佛經,及一切佛學書報,盡行羅致,陳列本局,使留心佛乘者,無輾轉購求之勞」。 (2)出版部,「將大藏要典,分別淺深,或依類編訂,或擇要單行,使初學之士,有循序入門之益」。(3)翻印部,將藏外孤本,研究名著,學院講義及中外佛 籍,或與翻印,或為譯印,使幽潛蒙表彰之功,他山獲攻錯之效」。(4)代辦部,「為國內發心法施之士,審擇稿本,計劃印送,使佛化普及,功德圓成。」

  佛學書局的主要職員皆為當時佛教界的名流,通過他們卓著的聲望和廣泛的社會活動,為佛學書局創造了眾多發展良機和廣闊的空間,以下介紹歷屆主要職員。

  上海佛學書局創始人之一、董事長ぉ王一亭(1867—1938年),名震,號白龍山人。原籍浙江吳興,出生於上海。早年喪父,家境貧寒,依靠自己頑強 的努力,從錢莊學徒做起,終在商界嶄露頭角,不數年、他積資購得南市梓園作為住宅,生活逐漸富裕。他在商界卓有聲譽,先後擔任過多家大公司的董事、董事長 等職。一九○五年參加同盟會,並在上海光復後被滬軍都督陳其美任命為商務總長,他常出面邀集滬地紳商籌措軍費,曾為革命軍籌款數十萬元,並墊付軍政府所發 行的公款四十萬元(後都無法收回)。二次革命失敗後,他心灰意冷,從此脫離了政治活動。王一亭從小喜愛繪畫,後被大畫家任伯年收為畫徒,畫藝由是大進。在 脫離政界後,他深居簡出,潛心繪畫與滬上眾多名畫家都有交往,與大畫家吳昌碩更是過從甚密;結為知己。當時,吳氏所繪佛像人稱神品,每署名佛弟子某造。王 一亭與吳合繪的羅漢像32幀、也神妙絕倫,令人嘆為觀止,至今,上海寺院所珍藏的屈指可數的近代珍品中,就有吳氏的《桐子石榴圖》和王氏的《觀世音聖 像》、《無量壽佛》、《達摩面壁圖》等幾幅(均為靜安寺收藏)。王氏的畫風具有寫實特色,作品還受到日本愛好中國畫者的歡迎,多次被邀東渡舉辦畫展,還曾 受到日本天皇接見,由此聲譽日增,作品流傳益廣。抗日戰爭前,每年銷日作品約數萬元、其作品的銷售所得絕大部分用於國內的慈善事業。王一亭因受母親影響, 一生信奉佛教,初皈依上海海潮寺應乾法師,五十歲以後,信仰益篤,在家設佛閣,每日焚香禮拜。作為近代上海著名佛教居士,他曾擔任中國佛教會執行委員兼常 務委員,並對創建上海佛教居士團體、各種佛教組織機構不遺餘力。他從一九二四年起,任世界佛教居士林副林長,一九二七年後又連續三屆被推舉為林長。在他主 持下,世界佛教居士林逐年擴建林舍,辟靜修室,創辦小學,設立佛學圖書館,組織日益健全,林友不斷增加,事業獲得空前發展。此外,他還致力於各種慈善事 業,與人共同舉辦華洋義賑會、孤兒院、殘疾院、中國救濟婦孺會、同仁輔元堂、普善山莊等。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變後,日軍侵入淞滬,上海租界內難民麻囷 集,他聯合商政人士組織發起難民救濟會,籌設難民收容所,救濟難民。著作傳世甚多已刊印出版的有《白龍山人畫集》一至四冊,《廿四孝畫冊》、《王一亭選 集)、《孔子哲學》、《王一亭題畫詩選集》等。

  編者按:讀了此文,感觸甚多!昔日的上海佛學書局光輝業績照人,直至今日各地佛教文化機構無一能與其相比的,給人有今不如昔之感!時代進步了,希望佛教文化事業亦能飛躍發展,是所企盼。

注:
1、《上海佛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五、六屆報告書「弁言」。以下簡稱為《報告書》。
2、《上海佛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五、六屆報告書》:「弁言」。以下簡稱為《報告書》。
3、據熊月之主編:《上海通史》第十卷,第121頁,上海人民出版社l999年版。
4、《佛學半月刊》,第108期。

 
 
試論佛教音樂的發展(下)
◎釋慧雲

  (接上期)南朝佛教音樂的興盛發達與兩個重要人物有密切關係,一是齊代蕭子良,另外一個是梁代開國皇帝蕭衍。

  蕭子良是齊武帝的次子,封竟陵王,好古擅治文,曾撰《僧制》一卷,其內容既有生活起居,也有唱念內容。又撰《施食法》,是我國第一部施食佛事專著。自 晉代到宋,建康等地梵唄流行日盛,梵唄高僧輩出,如建康白馬寺的僧徒,頗有文才雜藝,尤其愛好唱誦,聲音「響調優游,和雅哀亮」,「每清梵一舉,輒道俗 傾」。永明十年,蕭子良發起整理傳統音樂的創舉,禮請了建康各寺梵唄名僧集結一起,對傳統梵唄進行唱誦曲調的比較、勘誤與校正。通過這次整理和校訂,不僅 恢復發傳統梵唄,而且培養了一批梵唄高僧。逮宋齊之間,有曇遷、僧辨、太博文宣(即蕭子良)等,並殷勤磋詠,曲意音律,撰寫集異同,斟酌科例,存於舊法。 傳統梵唄經過校勘整理後,輯為專集,蕭子良為這個專集寫了《梵唄序》,在對梵唄詞曲校勘訂正的基礎上,又撰寫了《轉讀記並釋滯》一卷。

  另外一個對佛教音樂有卓越貢獻的是梁代武帝蕭衍。他不僅是當時的一個政治領袖,實際上他也是梁代的佛教領袖。梁武帝早年好學,博通史,草隸書法,尺牘 文章、騎射戰術、律呂音樂等都十分精通,在齊代時就已聞名於王侯、宮廷及上層文人,並富有韜略,是一個文武全才的人物,又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梁武帝制定了有關的儀軌。曾夢一高僧建議他修設水陸大齋,普渡六道。於是梁武帝搜尋藏經,求得修設水陸齋會的方法,經三年撰成《水陸齋儀》,於潤州 (今鎮江)金山寺舉行「無遮大會」。《水陸齋儀》歷經各代重修和增損,一直流傳至今。梁武帝即位前,任南齊雍州刺史時,請僧為他的妻子郗氏撰制《梁皇懺 法》十卷。武帝又是個孝子,在佛教道德方面非常重視孝慈,根據西晉月支國竺法護譯的《盂蘭盆經》,特為宗先亡制「盂蘭盆齋」,開我國「盂蘭盆會」佛事的先 例。梁武帝同時又制作了許多佛教樂舞作品,以充實有關儀軌。《隋唐音樂志》載他親制《善哉》、《神王》、《大樂》、《大觀》、《天道》、《仙道》、《過 惡》、《除湲水》、《斷苦輪》十篇法樂,名為正樂,皆述佛法。

  北朝的佛教音樂多見於應用,而沒有制作,音樂活動處於自流狀態,但是佛教的樂舞活動十分興盛。據楊衍之《洛陽伽藍記》記載「四月七日京師諸像皆來此 寺,尚書詞部曹錄像凡有一千餘軀,至八日以來入宣武門,向閶闔官前,受皇帝敬花,於時金花映日,寶蓋浮雲,幡幢若林,香湮似霧,梵樂法音聒天動地,百戲騰 驤,所在駢比,名僧德眾,負錫為群,信於法侶,持花成藪,車騎填咽,繁衍相傾。」北朝雖然把佛教樂舞活動場面情景記錄得真切,而表演曲目卻大多未說明。

  梵唄是中國佛教最早的音樂,它雖源起於北,由於北方的動蕩和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滅佛,都不得不徒往江南,江南成了保存與弘傳梵唄的基地。佛教史 傳,關於儀軌與音樂會的記載,總是南詳北略,江南佛教不僅在佛學方面有所造詣,而且特別擅長佛教文化的開展,世稱「禮樂佛法」。北方則單純守一,對於音樂 及唱念佛事則取現有而用之,北方的修治和應用少見於史傳。

  另外南北朝唱導音樂頗為盛,並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唱導是一種說唱兼有,聲文並茂的講演藝術。《高僧傳》曰:「唱導者,蓋以宣唱法理,開導眾心 也。」唱導主要以歌唱事緣,雜引譬喻來宣唱法理,開導眾心唱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弘揚佛教,宣傳法理,因為枯燥的義理宣傳較難吸引聽眾,所以不得不在義理上 加以藝術渲染誇張,自然就會取得較好的效果。《高僧傳》記載一段唱導時的情景「混無常則令心形戰栗,語地獄則布淚交零,證昔則如見往業,覆當軍則已示來 報,談怡樂則情抱暢悅,敘哀戚則洒淚含酸。於是闔眾傾心,舉堂惻愴,五體輸席,碎首陳哀,各各彈指,人人唱佛。

  南北朝唱導高僧如道照、慧琚、曇宗、僧辨等,他們皆尤善唱導,出語成章,「唱說之功,獨步當世」。

  隋代統一全國,結束了二百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極盛時期,也是中國佛教及其文化的頂峰時期。隋唐時期歷代帝王及上層人士 基本或大多數是佛教的信奉者,或是對佛教文化感興趣者,他們都是佛教事業的支持者和佛教文化的傳播者。在帝王中如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 還有武則天,他們不論在寺院建設,經典翻譯,佛教禮樂與文化的提倡,都做了很多貢獻,對佛教及其文化的傳播與發展起到推動作用。自南北朝形式始,佛教樂從 寺院走向宮廷和民間,佛教及其文化的確普及,使佛教音樂成為後世中國傳統音樂的一個重要組要成部分,到隋唐,其交流更為頻繁與複雜。隋唐間的佛教音樂有三 個來源,一是繼承了南朝傳統梵唄與法樂;二是從西域傳入為數不少的佛曲,主要是器樂曲目;三是產生於我國的佛曲。由於佛事的多和活動的頻繁,需要相當數量 的曲調充實其中。唐代吟唱佛曲,演奏佛樂的技藝達到很高水平,僧人中演奏、演唱名家輩出。唐德宗時的段本善就是藝僧中涌現出的高手。貞元年間,時稱長安 「宮中第一手」的著名琵琶演奏家康昆侖在東市彩樓演奏,其高超的技藝獲得觀眾的傾倒。此時,一位盛裝的女郎出現在西市彩樓上,她將康昆侖所彈的《羽調驚 服》移入更難演奏的風香調中彈出,昆侖驚服,請拜為師,而這位女郎即是喬裝的和尚段本善。

  六朝「唱導」的傳教方式,在唐代演變為「俗講」,所謂俗講就是以通俗的方式宣講佛教的義理和佛經故事。宣講時常常連說帶唱,描摹表演,很能吸引觀眾。 道宣《續高僧傳》記載寶嚴和尚登座俗講時「案幾顧望,未及吐言,擲物雲崩,須臾坐沒。」「士女觀聽,擲錢如雨。」從這史料中,足以看到俗講的號召力。韓愈 詩中「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鐘唄螺鬧宮庭」,生動地描繪了唐代佛樂的繁盛景況。

  佛教到了宋元明清時期,是中國佛樂的衰微定型期。與印度,西域等地的文化交流大大減少,佛教的發展開始走下坡路,佛教本身沒落,佛教音樂也呈現出保守和維持局面的狀況。

  唐代時的「俗講」等講唱文學是對庶民百姓的佛教思想普及和啟蒙教育,那時的庶民百姓是作為旁觀者的身份參與這些活動。到了宋代以後,百姓則直接參加佛事活動,很多寺院對信眾敞開,並與百姓共同從事佛教活動。

  佛教音樂到宋以後,逐漸與民間調合流,並且普遍為各寺院采用。如民間曲調《掛金鎖》、《望江南》、《柳含湮》、《山坡羊》、《浪淘沙》、《阿彌陀 贊》、《虔誠獻香花》、《回向偈》等佛曲演唱,並且延續至今。流傳於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成都文殊院以及福建、江浙一帶的寺院佛曲,都是承襲自元明以 來的這些曲調。由於地方不同,各寺院的唱法又存在著不同差異。

  佛樂分贊、偈、咒、誦四類。贊,有稱贊、祈禱、歌頌之意。贊同詞為韻體,分多句、八句、六句、四句。如《戒定真香》、《佛寶贊》、《楊枝淨水》等。 偈,梵文唱詞,指《回向偈》之類的唱品。「回向」是功德圓滿,回向眾生之意。《回向偈》有五字體和七字體之分,有八句復唱,也有四句復唱。咒,即咒文,梵 音轉讀,可意會而不可解。分有韻咒和無韻咒。無韻咒節奏急起,木魚單點伴擊;有韻咒緩唱,通常用磬、鈴、鐺等樂器伴奏。唱誦是音樂性很強的韻體腔,主要作 於早晚拜佛等。

  佛教音樂除之外,還有樂器伴奏部分。常見的有鐘、鼓、磬、木魚、鈴、鐺、鉿等打擊樂器,又稱為法器。我國有的寺院還有簫、笛甚至彈撥類樂器隨腔伴奏。以上介紹的是漢傳佛教音樂之發展,下面再談談藏傳的佛教音樂。

四、藏傳佛教音樂及其發展

  在藏傳佛教的宗教儀式和法事活動中,音樂是很重要的一項,用來渲染宗教氣氛、增強弘法的效果。

  純粹的宗教音樂,包括法器樂、誦經詠唱調和「嘛呢」調幾種。誦經詠唱調,是誦經時的根據不同內容、不同形式所轉換不同的音調。純粹的宗教音樂,由於受 到內容束縳,只能按照宗教規範進行,顯得有些古板、固定。而作為寺院音樂的另一組成部分——「道得兒」即佛殿樂,比起純粹的宗教音樂來,卻顯得活潑典雅了 許多。佛殿樂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隨著歷史的演變,逐漸形成了嚴格的、程式化的佛殿樂曲目,具有專門的樂隊和訓練有素的專職演奏員。這種音樂之所以被稱 為佛殿樂,是因為它是配合寺院內禮儀活動而產生,又僅限於為寺院活佛起居、迎送、在佛殿舉盛大佛事活動時演奏。它的旋律優美舒緩,典雅肅穆,具有濃郁的宗 教風格。那些形制各異、音色不同的演奏配合宗教儀典,既渲染慶典氣氛,又給人以美的享受。藏傳佛教的各寺院,都有自己的佛殿樂。以甘肅省南藏族自治州境內 的拉卜楞寺來說,它不僅有自己獨特優雅的佛殿樂,而且有一支訓練有素、歷史悠久的專職樂隊。拉卜楞寺院的佛殿樂,誕生於該寺初創的公元十八世紀初期。當 時,該寺的寺主——地世嘉木樣大活佛應青海和碩特前首旗河南蒙古親王察罕丹津之請,從西藏東部返甘肅原籍時,連日途中的奔波勞頓使隨從感到疲憊不堪,隨從 們生出了借演奏來消除旅途艱辛的想法,於是將這想法稟呈嘉木樣大活。活沉思片刻,覺得連日行程確實使人乏困,如能借奏樂調劑一下單調的旅途生活自然很好, 便說道:「按佛規是不應奏樂的然而現在奏樂既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又能消除連日行程之勞頓,你們奏樂好了。」於是,隨員們祈禱,叩謝活佛慈悲之恩。此 後旅途中每到一營處,隨員們便奏樂自樂。這規程從那時起就相沿成習,做為拉卜楞寺院的規矩保留下來。

  按慣例,活佛在寺院內進行的重大佛事活動,都有典雅的佛殿樂相伴隨。祭祀朝拜,冊尊典禮,開光大典,受賀摸頂……等儀式,都有不同的樂曲相伴,渲染, 把氣氛推向高峰。活佛在寺院的起居、迎送、更是離不開佛殿樂的伴隨。清晨,傳統的宗教曲《黎明晨曲》和著陽光、緩緩升起;入夜,《臥宿曲》飄飄渺渺,將喧 囂的塵世,帶入濃重的宗教氛圍之中……拉卜楞寺院佛殿樂的傳統曲有五十餘首已經失傳有的已被淘汰,繼承下來的已寥寥無幾。目前常演奏的佛殿樂曲譜有;《姜 懷優索》、《萬年觀》、《五台山》、《孝卡麻爾》、《喇嘛達夏》、《智布欽加居》、《仁欽恰爾帕》、《堆彭》、《巴華爾》、《投金千寶》等。

  佛殿音樂大都是在吸收豐富民間音樂營養和漢地佛教,其它兄弟民族藝術營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一首動聽的佛教殿樂曲《桑達格勞》,是拉卜楞寺第四世 嘉木樣大活佛親自創作的。這位風度高逸、雅好音樂的大活佛還先後創作了《阿瑪來》、《瑪霞》、米拉格爾達》等一批優美的佛殿曲。這些樂曲節奏穩定,優美動 聽,易記上口,同時又合乎藏族民間歌曲的填詞即興發揮的特點,所以深受寺內外僧俗人民的喜愛,至今流傳,盛唱不衰。

  佛殿樂除了揉進一些藏族民間歌曲、樂曲的風格外,還直接吸收了其它民族的音樂素材和內容。寺院中的傳統曲目《萬年觀》,就是來自其他兄弟民族的宮庭音 樂。據史料《承德避暑山莊清代宮廷、寺廟音樂》一書的記載,清咸豐十一年皇帝在避暑山莊住錫時,為他伺候吹打的樂曲中就有《萬年觀》。而佛殿樂中的另一曲 目《日吾澤阿》,則是來自五台山寺廟的曲目,漢語譯為《五台山》。

  據說拉卜楞寺第四世嘉木樣四十三歲時,在北京朝雍和宮,謁見光緒皇帝,並順路去山西朝五台山。在五台山他受到隆重的接待,樂隊伴隨著佛事禮儀所演奏出 樂曲典雅、舒緩,使他倍受感染和啟發。於是,他帶回了一些樂譜。返寺後,他對原有的拉卜楞寺法樂隊進行了調整和嚴格訓練,親自指導演奏,使寺院樂隊發展很 快。

  佛殿樂的最初演奏,僅以嗩吶為主後來建立了具有多種樂器的法樂隊。樂器的種類也有增加和調整。佛殿樂隊的樂器一般分為:

  一、吹管樂器
甲嶺——嗩吶
柴嶺——橫笛
雄嶺——豎簫
崗嶺——人腿骨笛
鷹骨笛
雁骨笛
雜嶺——泥塤、陶塤
筒——螺號、法螺
筒欽——長號、大號
二、彈撥樂器:
畢旺——琵琶
畢旺居吉巴——單弦琶或琴
畢旺居松——三弦琵琶或琴
畢旺居芝——多弦琵琶或琴
札木年——弦子
竹質口簧
二、拉弦樂器
中角琴
札尼——牛角胡
銅胡
根卡
三、打擊樂器
札額——腰鼓
桑額——銅鼓
九鈴鑼
鈸、饒、鈴
止爾布(小鈴鐸、搖鈴)
札如——皮鼓、手搖鼓
串鈴、盤鈴
達瑪如——撥浪鼓
達瑪——碗形鼓

  由於藏族樂譜的發明和樂隊樂器種類的增加與調整,使佛殿樂的演奏形式,開始由分工的演奏形式所取代。在樂隊中,以管子作為樂隊的骨干樂器,因為它最適 合擔任主旋律的演奏,它忠於原曲,不加花點;笙吹出含有和聲因素的音符,使樂曲顯得活潑,明快;雲鑼則強調骨干音和強拍音;樂鼓和小鈸一拍一音地配合著全 曲。這種演奏形式,每件樂器都可獨立表現,又能發揮音色的長處,使整個演奏顯得豐滿而濃厚,聽起來相當和諧和整齊。

  目前,藏傳佛教各寺院的樂隊編制,大體與清朝宮廷的「中和清樂」編制相仿。各寺院樂隊的演奏員,大多是屬職業性的。演奏員都是由寺院統一挑出聰明、機 智的青年僧用以師帶徒的方法學習音樂知識和樂曲演奏。學成後,就職擔任演奏員,而一些年邁的演奏員則逐漸退居。

  總之,從各民族文化交流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藏傳佛殿樂,不僅是藏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而且為研究藏傳佛教內涵,研究各民族文化交流史也都提供了寶貴資料。

  綜上所述中國佛教徒自古以來就很重視佛教音樂,認為能達到「宣唱傳理,開導眾心」的目的。在集眾行香時,可起到「靜攝專抑」的作用。佛教音樂對於非佛教來說,同樣可以欣賞,領略佛教文化深邃的含意,產生凈化心靈的效果。

 
 
童真入道
台灣苗栗弘法院主辦青少年沙彌短期出家活動記

◎劉啟智

 台灣 苗栗弘法院是一個正信佛教道場,歷史悠久,二十多年前,自香港佛教領袖覺光長老晉山任弘法院方丈後,又得監院禪慈法師協助,院務發展,持續不斷,蒸蒸日 上。從偌大院址面積規劃,建築物擴建,維修與運用等硬件設施管理,到弘法利生事務活動軟件推廣,都無不標誌著弘法院在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在弘揚佛法中充 份地發揮效用。即如今年(佛曆二五四八年.二○○四年)的夏天,弘法院在住持覺光長老領導,海濤法師、湛因法師、禪慈法師主持下,主辦了一個極具意義的佛 教活動—青年沙彌短期出家。藉著這活動,既可使佛教信徒,不論是成年的家長們,尤其是參與這活動的青少年的學生們,對佛教出家的義理,與佛教出家的生活有 著正確的了解和實際的體驗,其次又可使他們善用餘暇,一舉而數得。活動期間為四十天,在台灣在學青少年的暑假中舉行,凡徵得家長同意的青少年,年齡由五歲 至十六歲,就讀國小一至國中三的學生們都可報名參加。這次報名參加活動的青少年十分踴躍,由於弘法院院舍住宿安排所限,只能滿額接受一百五十位青少年,讓 他們短期出家,受沙彌十戒,作小沙彌。

  沙彌原是佛教出家五眾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之一,是梵音漢字。意思是止惡行慈,勤策男。在佛教僧團中,已受十戒,但未受具足 戒的出家男子,都稱沙彌。沙彌所受持的戒律,稱為勤策律儀,又稱為沙彌十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塗飾 香,七、不聽視歌舞,八、不坐高廣大床,九、不食非時食,十、不蓄金銀財寶。在這次短期出家作小沙彌期間,百多個青少年都要受持這些出家人的戒律,當然在 受戒前,會有專人為他們講解清楚,使他們更能如法受持,縱使今次短期出家活動圓滿,捨戒回家,但這息惡行慈的心態和行動相信會留在他們的心坎中,作為日後 生活態度的指南,利己利人。

  弘法院方丈覺光長老在眾多小沙彌的心中眼裡確實是一位慈祥和藹的老人家,每當遇見長老,大夥兒便擁上前,雙手合十,口中尊稱師太公,甚至有位年僅五歲 的小沙彌,天真活潑地爭著替師太公背僧袋,還嚷著要請師太公喫糖果,逗得老人家開心歡笑,多時親切地輕撫小沙彌圓圓的頭頂,又細心輕聲向他們說話,表現出 極度的訶護與關懷。長老十二歲便出家成小沙彌,佛教稱為童真入道,現今眼見現前的小沙彌,想亦會仿如見到當年自己的身影。長老出家至今七十多年,時刻都以 「僧」應是續佛慧命,弘佛正法為終身使命的,所以他十分重視「僧材」的培訓。長老自幼接受嚴格正確的僧伽生活,才有「當日小沙彌」,「今日眾中尊」的成 就,他亦寄望今日的小沙彌們,能成為他朝的眾中尊,同為荷擔如來家業,成就大丈夫事業,統理大眾,一切無礙,而為眾所尊,眾以為寶。長老十分重視這次短期 出家活動,與此同時他更關注他在香港以佛聯會會長名義提倡創立的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因為學院中的學僧比眼前的小沙彌更快成材,更快能在弘法利生的大事上作 出貢獻。

  這個有益青少年身心的短期出家活動,是海濤法師精心策劃,湛因法師主持,禪慈法師處理的。活動中每個細節既有具意義的佛教行事,又能因應青少年天真活 潑的性格作出安排,在四十天出家生活期間,衣、食、住、行既具沙彌威儀,但又不失自然童真,每事因勢利導,小沙彌們不會感到出家生活枯燥乏味,相反卻是法 喜充滿。

  百多個小沙彌的衣著,平常活動是清一色淺灰衫衭,深灰色羅漢鞋,都定時水洗清潔曬晾。上殿時,一律穿黑色海青,搭褐色戒衣,齊整莊嚴。

  早粥、午齋在五觀堂小沙彌隨眾過堂,堂內佈置莊嚴,食具清潔,食物齋菜,營養及口味適合青少年。堂中掛上食存五觀牌匾,小沙彌吃飯用齋,如法守規。傍晚藥石,亦安排妥當。

  因為參加短期出家的人數眾多,小沙彌全數住宿在原為弘法院主辦的安老院「仁愛之家」的院舍內。(安老服務因經費不足現已停辦)。院舍寬敞高大,仍維保 得宜,不失為集體理想宿舍。院內設置多間課室,供小沙彌學習用,又設有圖書館,陳列豐富適合青少年閱讀的佛教圖書。又設有面積頗大的佛堂,小沙彌在那裡進 行朝暮課誦,或其他法事。

  在短期出家期間,小沙彌在院內剃髮受沙彌十戒,並過出家為沙彌的生活。每天除了上早晚殿外,還要上課學習佛教義理,法器課誦,行止威儀等。他們專心學 習,能活學活用。難得師太公對他們敲打法器的手法拍子純熟度,與及上殿念誦禮拜、出食等禮儀表現,都頷首讚許。

  從小沙彌臉上經常露出天真的笑容,便可以知道它們對這次短期出家生活體驗的滿意程度。在結業圓滿日,由覺光長老主持捨戒儀式及頒發戒牒後,有二十多個 小沙彌表示自願留在院內,繼續過出家生活,專心和努力學習佛教義理和行儀,希望學有所成,以覺光長老、海濤法師等為榜樣,弘揚佛法,廣利眾生。他們少小已 懷大志,應當是現今佛教要求年青化,普及化的令人鼓舞現象。最難得的是今次活動舉行前能獲家長們的支持,送他們年幼的兒子短期出家。活動過後又得他們稱 讚,說他們的兒子參加了這活動後,都比以前乖了。甚至有一個家庭,包括父親母親和他們的兩個六、七歲的男孩子,在覺光長老前,透露全家四口一起出家向佛的 意願,情況令人實在感動。

  道賴人傳,能饒益眾生的佛法無論有多好,如果缺乏傳法的人,法寶不能流通,世人得益不多,當然廣弘佛法是佛陀所有弟子的責任,但作為佛陀的出家弟子, 因為學有專長,材有專備,比在家弟子更責無旁貸,為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工作上,不負佛陀所託,為廣利有情而各盡所能,說個譬喻,是則沙彌是學習弘法的初 階,而僧伽則是廣弘佛法的殿堂了。

 
 
參訪秦孟瀟老居士感懷
◎陳錦文

 秦孟瀟老居士受龍慶庵籌建委員會聘請為顧問之際,余有緣參訪老居士,親承法雨,滋潤心田,諄諄教誨,面命耳提,此乃殊勝之因緣也。欣然贈與最近主編之大作《覺光大師弘法集》,給末學作為學佛的資糧,並鼓勵要勇猛精進為將來佛教文化事業更加發揚光大!盡佛弟子的一份力量。

  秦孟瀟老居士,字達文,別號半僧,生於一九二九年,江蘇揚州人。就讀於國內多所高等佛教院校,最後畢業於四川漢藏教理院。秦老居士乃「漢院」之高材生 也,同窗遍布世界各地,如解行並進的正果法師,俱舍專家遍能法師,唯識學者惟賢法師等等。幾十年來,老居士悲心宏願,弘法利生,護持三寶,為佛教文化以及 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盡心盡力,貢獻甚巨,發揚佛教文化,增進與世界文化的交流,為佛教文化事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特別是為了振興香港的佛教文化事業獻出了畢 生的心血,在海內外佛教界有崇高的聲望和深刻的影響,從他身上仿佛看到了近代高僧太虛大師的痕跡。誠所謂「生命不息,行願無盡。」秦老居士,宗教理論淵 博,著作等身,文筆通俗,其重要著作有:《國學導論》、《玄奘大師小傳》、《悉達寓言》、《中國寓言》等。禪學系列:《覺悟的智慧》、《歡喜的智慧》、 《自在的智慧》、《隨筆禪話》、《禪宗趣談》等等。還主編了大量的佛教著作,如:《摩象》、《大道》、《正覺》、《教師興學生》、《香港佛教》、《人間佛 教》、《菩提》。以及精美的巨型畫冊,如:《四大名山》、《七塔禪寺五百羅漢圖》、《佛陀在人間》、《天目重輝》、《月古雲今》等。秦老居士的著作出版 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海內外佛教界人士紛紛來函索閱,可見秦老居士的佛學著作知名度之高,在佛教界和學術界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余從秦老居士的文字般若中,得到了無盡的法喜和智慧的啟迪,感恩大德的法布施。在此祝願老居士,健康長壽,六時吉祥,特吟詩一首,籍表情懷:

信是龍樹再現身,豐功偉績感人深。
秦公碩德十方仰,濟世慈懷眾人欽。
學富五車為香江,經通三藏渡迷津。
耆年猶作利生事,永留彪史耀古今。

 
 
戒、定、慧安穩社會
◎道 聖

 當今 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全球化,表現了世界各國尋求合作的意願和要求,然而,全球化掩飾不了地區之間,國家之間,種族之間的矛盾和紛爭。局部的衝突和局部的戰 爭不斷發生,特別是恐怖主義,把整個世界攪得不得安寧,人心惶惶。如果要緩和矛盾,消除戰爭,改善人際關係,有多種途徑,不過,佛教認為,戰爭根源於人的 貪欲,而人的貪欲則來自於「我執」,要消除矛盾和紛爭,就必須從根本上治理,即破除「我執」,做到「無我」,淨化心靈。

  破除我執,其實就是對人心、人性和觀念的改造。因此這自然就離不開啟迪思想、培養心性、規範行為等基本內容 了。概括而言,就體現在佛教的戒、定、慧三學之中。

  首先要介紹的是戒學。戒,梵文Sila的意譯,音譯為屍羅,意為慣行,轉為 行為、習慣。雖然「戒通善惡」,但在一般的情況下,多從善的意義對「戒」進行解釋,所以在有些場合也譯為道德、性善、虔敬等。《大智度論》卷十三記載: 「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屍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屍羅。」戒的功能,在於防非離過,戒有防止發生身口意三業的作用。糾正人的行為,調伏不 良的習慣、性格等,使之合乎清涼清淨的道德標準。

  「五戒」是一切諸戒的基礎,一切戒必須從五戒開始。如同我們蓋房子,一定須先打好地基。若五戒持不好,以後你能持甚麼戒呢?這是不可能的。以五戒為基 礎,開出具有比五戒更深廣的內涵的十善。五戒:(1)不殺生,不僅包含不殺人的意義,也要愛護動物,並且提倡仁慈之心,做到尊重生命,愛護生命,反對民族 歧視和迫害,制止戰爭,維護和平;(2)不偷盜,不僅意味著不偷盜別人的東西,也不許用不正當手段騙取別人的財物,並且反對強國以不公正的貿易乃至其他強 制手段掠奪貧弱國家的財富,致力建立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3)不邪淫,不祇是禁止個人發生非正當的兩性關係,也應當制止各種危害婦女、兒童和青年的 色情買賣的醜惡現象;(4)不妄語,不僅包含個人之間不說謊話,不進行欺騙,提倡人際之間的誠信關係,而且也應反對國際間製造謊言,以訛詐和恐嚇的手段達 到政治企圖的做法;(5)不飲酒,對於一般人是提倡適量飲酒,並且提倡節制吸煙,還要制止危害公眾衛生健康的污染、公害和販毒吸毒等現象。至於十善中的不 貪、不嗔、不邪見,包含廣泛,可以與現代社會提倡的「公正無私」、「服務於社會大眾」、「寬容」、「謙和」、「追求與堅持真理」等加以會通,對於建設現代 社會的道德文明是十分有利的。

  次者定學,也就是禪定,是佛教中的三學之一,是連結戒學和慧學的仲介和橋樑;它又是靜心健身之術,是喜悅之源,是修習心和開發心智的方式方法,是建立 清淨莊嚴世界的途徑,是近涅槃的清淨道。何名為定?在巴利文和梵文中的「三摩地」或「三昧」就是中文所翻譯的「定」。在《清淨道論》中說:「善心一境性為 定」。既是 「心專一境」 「攝心一處」 不散亂地住於一個所緣的境中的意思。在《法聚論》中說的「止」、「心一境」和「心不散亂」,「一心」皆是定的同義字。《坐禪三昧經》云:「系心一處,是名 為止」,「止則心閑少事,故心住一處」「心定是道,心散非道」。又云:「系心——不令外念,外念諸緣攝之令還——制之令住,是名一心」。「心住一處亦不馳 散,是名定根」。

  1、為何要學禪定呢?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修定就是修心、改造心、強化心或令心昇華。在現實生活中,天生心性淡泊、意念單純、清心寡欲的人畢竟是極少數, 而絕大多數人身處社會,心性隨社會激流的波瀾起伏而震盪躍動,意念隨聲色世界的生滅不定而追逐不息,思維隨生活紅塵的變幻迷亂而發散搖曳,這就是造成社會 苦難、人生痛苦的主要原因。倘若要改變這種心理狀態,就必然要用心理療法,而禪定正是一種調理心性意念和主觀精神狀態的心理療法。

  2、學禪定有何益處呢?所謂「心淨則國土淨」。 世界的苦樂,世界的治亂和安危,都依人的心力而造成。假使眾人之心皆向善,重道德,守法令,這個世界就會是祥和清淨的世界。通過修定可以改變我們對生活的態度,獲得一種寧靜,安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

  3、鳩摩羅什所編譯的《禪秘要法經》倡導說,貪欲重者修「不淨觀」,觀想社會與人生、物質環境與生理狀況等從內到外、從生到死的各種污穢不淨,以此消 除對人生的貪戀;憎恨心重的修「慈悲觀」,觀想眾生的苦難可憐之相,從而祛除憎恚,產生愛護、憐憫和救助眾生之心;愚癡重的修「因緣觀」,觀想緣起虛幻無 常的道理,以破除以為生命是永恆實體的癡見;散亂心重的修「數息觀」,修禪定時計數呼息,使散亂的心思集中,使浮躁的意念平息。這是根據個人不同的心態修 習不同的觀法。

  再者則是慧學,慧者智慧也,又言「般若」。梵文prajna,佛教所講的智 慧,是對宇宙人生的洞察與認識,而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聰明是一種分別的能力,是一種理解的能力,是一種認識的能力,它可以是好的善的,也可以是不好的惡 的。在《大智度論》解釋這種般若智慧是「無上智慧」、「無比智慧」、「聖深智慧」,無有勝者。然而這種般若智慧是怎麼來的呢?它是通過修習八正道,六波羅 密等,而顯現之真實智慧,也是修習四禪八定而得來的直覺的智慧,明照法界,洞達真理的智慧。換而言之,智慧的得來是以戒為基礎,然後通過修習禪定所得的。 戒律的守持和禪定的修學都必須要有智慧的引導,或者說智慧既是守戒習禪的理性基礎又是守戒習禪的理性結果。所以此三者是高度統一的,就如香爐的三隻腳一 樣,一個也不可少。

  智慧重要嗎?《大智度論》云:「般若波羅密是諸佛之母,一切諸佛,辟支佛,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皆從般若波羅密生」 一個有智慧的人才能「律已」才能反觀自照,智慧是斷惑證真,智慧可以使我們看到世間萬物的真相,即諸行無常、諸行皆苦和諸法無我,即無實體的真相。上面所 說的破除我執,改造心性,轉變觀念都是以智慧為基石。佛經經常比喻,一個人如沒有智慧,猶如一個盲人進入一座寶山。可想而知,智慧是多麼重要!

  總結戒定慧三學與八正道的關係。八正道者:(一)正見,即是正確的見解,對於事物的真正瞭解。(二)正思惟,正當的思惟,就是用理智來決定我們所追求 的目標,它是正確還是不正確?如果不正確,我們要毅然捨棄;如果正確,那麼我們就要勇往直前,至死不渝。(三)正語,正當的言語,就是規規矩矩、誠誠懇懇 地說話。其包括:(1)不說謊話(2)不造謠生事,不挑撥離間(3)不用尖酸刻薄、粗魯無禮的言詞批評、罵詈人(4)不講一些無意義的、無益處的空話。 (四)正業,正當的行為,就是合乎道義、榮譽、和平的行為。(五)正命,正當的生計,也就以正當的職業來生活,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不能與道德法律相抵觸。 (六)正精進,是以堅定的意志,不懈地去努力,不達到成功不停止。(七)正念,正當的憶念,時刻保持清醒,憶念緣起無常、苦、空、無我登四念處。(八)正 定,以正當的禪定觀照諸法實相,達到身心解脫的悟境。

  於此八正道中,第一二合為慧學(正見、正思維);三四五為戒學(正語、正業、正命 );最後三個為定學(正精進、正念、正定)。由此八個修習次第而構成戒定慧為修道的三個階段。

  佛教的倫理教化、慈悲濟世、的社會功能,肯定了佛教對維護社會穩定、進行社會整合起了重大的作用。

如人人都能按以上所說去做,修習八正道,以戒發定,由定發慧,用智慧觀照一切,建立正知正見,我們就能夠明辨是非、明辨邪正、明辨真偽。那麼家庭就會和 合;生活就會安定;工作就會順利;朋友就會永久;鄰里就會和睦;同事之間沒有爭鬥。社會就會和平、繁榮。因為有了正確的觀念,就會有正確的認識,遇事就不 會亂來,並能作出正確的決定,採取正確的行動,從而避免不必要的你爭我鬥,減少不必要的消耗,因此,就可以專心學習和工作,造福自已,造福社會,也造福人 類。

參考資料:
《大智度論》 《清淨道論》 《法聚論》
《坐禪三昧經》 《禪秘要法經》

 
 
歸鄉有感
◎慈 本

 今年 暑假,我們七位同學回內地探親。七月廿二日,我踏上了返鄉的歸程。路程幾千里,轉眼即到。呼吸著北方清爽的空氣,踩著腳下堅實的黑土,望著專程來接我的數 位信眾和母親,讓我平靜的內心再次澎湃!十幾度的溫差,清涼的夜風,絲毫減低不了我體內血液的流速,那熾熱的目光,讓我無比溫暖,讓我再次體會到身為佛子 的無比榮耀!

  整個假期,拜問師長之餘,得以與一些長輩、同修以及信眾們一起交流學佛體會。每次交談,隨機而定,或長、或短、或僧事法務、或世間見聞、或一問一答、 或各抒己見,每日都會引起我一些反思!我不禁為他人感動,也為內心受到觸動而慚愧不已!有幾點,令我感觸頗深。

我學會了甚麼?

  假期談話,很多時候是回答信眾提出的一些問題,問題的角度各有不同。有時,也會有一些覺得難以回答。我不禁想起棲霞讀書的第一天,當時的教務長對我們 說:「二年的佛學院生活,所學是有限的……我們主要是培養大家掌握學習的方法,出了校門,你們也可以繼續學……」是啊!世間有無數的問題,但每一個問題必 定有方法可以解決,只是需要時間的長短而已。我也不禁反問自己:出家這麼長時間,求學也三年多了,我到底學了甚麼呢?眾生,面對生老病死的苦痛、震驚於飛 來橫禍的時候,在苦苦尋求答案的時候,我能做些甚麼呢?信眾對指路明燈的期盼、對修行路上的迷惘,我能幫助人家找到一個真正方向嗎?多麼遙遠卻又緊迫、虛 幻卻又萬分現實的問題啊!思考之後,我明白了:有了方法,就沒有問題了,找不到方法時,就是有問題!我已經學的,和我正在學的就是「方法」。學習有時會枯 燥、乏味,會覺得「這」不是我想學的!出了校門才發現,每一門課,每一節課,並不是在傳遞資訊,而是在傳播方法!上智與下愚的區別,也不過是其處事「方 法」的區別而已!佛家的大智慧,不就是找到最適當的方法嗎!佛學院的生活,改變了我,讓我明白了方法的重要,這就是我學會的,也是我在學,並要繼續學的!

傳統與事實

  提起這個話題,是與一位信眾談話有關的。一日,談到數位昔日的信眾,已現僧相的殊勝因緣時,我們談起了寺院的塑像。她提到:常有機會與朋友到寺院去。 但每次出來之後,一些細心的人,會對伽藍菩薩(多為關公造像)手裡的書——《春秋》好奇,會問,那個時代沒有紙張,為甚麼寺院造像要用現代書的模樣來造像 呢?她本人也覺得很有趣。聽過之後,我為她解釋了一番,寺院造像不側重於形式,而其表現的意義才是根本所在!

  事後,引起了我對佛教一些作法的反思。今日佛教與當時的印度佛教,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我們漢傳的一些傳統,未必是當時的「事實」做法。但是,我們的 傳統也是「事實」,也是流傳久遠的!二者如何平衡呢?這就取決於社會的接受程度了。這好比關公手內的《春秋》,無論它是竹、木、布、帛、紙張甚至是甚麼別 的材料,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增加人們的美感,讓人一眼就認出他是誰,能夠很直接感受到塑像傳達的資訊,這就夠了。同理,今日的長衫、短褂、海青,並非 佛陀時代的「事實」,但是,這是我國的傳統,這是人們接受的出家人的形象。還有現今佛教的傳播方式、叢林方式……無論是甚麼形式,只要是本著佛教濟世利人 的本懷,能夠讓世人接受、理解佛教的真實教義,我們都不能片面的說,這種傳統是不符合「事實」的!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傳統與事實的背後,在表示著甚麼!

  轉眼間,返校的日子到了。同樣的地方,同樣的人,不同的,只是起點又將變成終點,終點變成起點!是啊,一切都在變。我們是跟著一切轉,還是去嘗試轉變自己呢?踏上歸程的那一刻,我學會了對自己說:人生沒有終點,只有下一個起點!

 
 
感謝你,健釗法師
◎德 本

 澳門,古稱蓮花福地。我早就嚮往澳門之行了。今年暑假期間,在香港佛聯會各位董事和我們敬愛的導師覺光長老的關心與支持下,我們一行十四人,由副院長覺真法師帶領,前來澳門參訪,終於實現了我的宿願,我的心情激動不已。

  我們在中環的港澳碼頭,登上「噴射」型客輪,只一個小時航程,就到達澳門了。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菩提禪院住持健釗法師親自駕車到碼頭來迎接我們。我 們分乘四輛小轎車,直抵仔島的菩提禪院下榻。我們來到澳門佛教總會會客室,賓主就座,奉茶,健釗法師便向我們介紹澳門佛教的概況,接著又引領我們仔細參 觀菩提禪院。

  這是一座巨大的有獨特設計的建築。大雄寶殿在最高一層,十分壯觀。其下各層,講經堂﹑念佛堂﹑圖書館﹑齋堂等等,內涵豐富,而又結構精緻,文化含量令 人感到美不勝收。最讓我們感動的是:在法堂,健釗法師打開電視系統,為我們播放了澳門佛教的錄相,讓我們走進歷史,面對現實,非常生動地瞭解到澳門佛教的 發展脈絡和澳門的獨特文化,這是最具說服力的形象而又系統的教材,我們受到深深的佛教傳統的教育。

  看得出健釗法師是一位很重視並善於研究﹑保管﹑搜集﹑整理各種佛教文化資料的人。在他這裡,儲藏於CD﹑VCD之中的佛教文化資料非常豐富,也非常珍 貴。舉凡澳門的重大佛事活動﹑佛指舍利到港供奉﹑兩岸佛教梵樂團來澳門的盛大演出,由澳門佛教總會主辦的佛教夏令營等等,一幅幅精彩畫面,使我們如臨其 境,分享勝緣,流連難去。

  我們住進了嶄新的客房。窗明幾淨,房間整潔,電視機﹑空調﹑洗浴設備,一應俱全。把我們待若上賓,我們深深感受到這是健釗法師的慈悲,也是他對批准我們前來,介紹我們前來的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公上人的尊敬,愛屋及烏,飲水思源,能不自知!

  我們在澳門參訪兩日,行程緊湊。許多著名景點,著名歷史古蹟,諸如:天後廟﹑媽祖閣﹑蓮峰廟﹑林則徐紀念館﹑澳門博物館﹑大三巴﹑大炮臺﹑普濟禪院﹑ 著名的黑沙海灘……我們一路行來,留下一路記憶,也留下許多美好的鏡頭。冒著酷暑,健釗法師和心慧法師都全程陪同我們,向我們介紹﹑講解,他是一個熱心而 周到的慈心導遊。

  歸程中,健釗法師又駕車來到一條古老的小巷,這裡是著名的澳門老牌「車厘哥夫」土特品商店,他不忘贈送我們每人一袋禮品,我以受之有愧的心情收下了,而法師無微不至的關懷之情卻永遠銘記在我心中。

  難忘的澳門之行,難忘的菩提禪院。

  深深感謝你,健釗法師。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宗教界人士慶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五週年

 香港宗教界人士於九月廿三日下午五時半假座九龍美麗華酒店宴會廳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五週年國慶聯歡,到會有各宗教首長、代表人士數百人。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黎桂康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余志穩先生應邀主禮。大家首由主席團主席高苕華女士 致歡迎詞後,繼由秘書長區潔名先生朗誦「國慶祝願詞」,各宗教首長代表有:湯偉奇先生、吳耀東先生、脫志賢先生、薩智生先生、釋覺光法師、區潔名先生、湯 恩佳先生、袁仕傑先生、鄺廣傑大主教、高苕華女士等分別獻賀詞後,並陪同主禮嘉賓黎桂康副主任、余志穩副秘書長上台舉杯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香港佛學會建校助學籌款齋宴

 香港佛學會是政府認可註冊免稅之佛教慈善團體:宗旨是推廣佛法,建設人間佛教和發揚佛陀慈悲喜捨,普利眾生的精神。

  五年多來,本會積極提倡「崇文重教,興學育才」的活動、幫助貧困地區重建日久失修的校舍和資助貧困學生繳交學雜費,使能重返校園。

  本會的特點是各界人仕的捐款,悉數撥入建校助學基金,不設任何行政費用,當中所牽涉的工作均由一群發菩提心緊握理想和堅毅不屈的義工們一力承擔,義工 們所有支出全數自負。本會義工都是以「實地考察;直接資助;長期跟進;承擔責任」作為工作的守則。在大家的努力下先後為中國五個省份「廣西、陝西、山西、 甘肅、重慶」資助重建了74所小學,資助學生人次6080。今年還展開大學生助學工程,在福建師範大學成立「香港佛學會助學金」受助學生80名,另外資助 二十多名質優特困的學生進入重點大學。總資助金額超過伍百伍拾萬港幣。所作的一切,直接影響生於貧窮地區的青少年,改寫他們的一生。

  故每年一度為建校助學基金籌款之齋宴,極需要各界熱心人仕鼎力支持,共襄善舉,謹定於二○○四年十月廿二日假香港大會堂低座美心皇宮舉辦素食齋宴,籌集淨資。票價每位350元,貴賓券500元。

  常言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本會同人本著「大眾認同;大眾參與;大眾成就;大眾分享」的一貫理念,誠懇盼望各界人仕共修佈施道,同發喜捨心,發揮「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精神,造福社會,建設人間淨土。

  捐款請以畫線支票交付「香港佛學會有限公司」或將款項直接存入香港匯豐銀行戶口號碼:047—1—045153。

  地址:香港銅鑼灣利園山道70號鳳鳴大廈3字樓C、D室
電話:25768096,96795086
傳真:27841131


上海圓津禪院一、二期工程竣工
暨元代古剎開堂水陸空大法會緣起

  諸佛菩薩護佑,眾信虔誠,領導關心。圓津禪院一、二期工程竣工圓滿,為示慶祝和回報十方善信以及推進三期工程能盡快開展,並應廣大善信的要求,本院謹 定於十月十四日(農曆九月初一)至十月二十日(農曆九月初七)啟建元代古剎開堂水陸空大法會。(注明:法會所有收入全部納入三期工程帳務中,內壇功德主將 刻永久芳名)

  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齊勝會,略稱為水陸會,悲濟會等。水陸是指眾生受報之處,水陸空三界,尤其水陸之處眾生的苦難更為深厚,故稱為水 陸,乃古今佛教界中規模最宏大最莊嚴之佛事。莊嚴壇場佈置分為內壇和外壇,法事以內壇為主,外壇分為六個法壇:大壇、諸經壇、楞嚴壇、法華壇、淨土壇、華 嚴壇。法會進行歷時七個晝夜,需高僧八十八位,法會以其不可思議的功德,使現在者消災延壽、隨願所成;過去者往生西方、同登極樂。誠望廣大善信惜此殊勝因 緣,蒞臨盛會,共沐佛恩!

寺院地址: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漕河街193號圓津禪院
聯  繫  人: 宏戒法師 演藏法師
電  話: 021-59240632
傳  真: 59240333
郵政編號: 201713
開戶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青浦支行朱家角營業所
銀行帳號: 03881908017116605


圓津自昔暢宗風
臨濟於今留祖意

內壇總會首1位

功德金30000元

內壇副會首10位

每位功德金10000元

內壇吉祥如意功德位20名

每位功德金5000

外壇延生祿位

每位功德金120

外壇往生蓮位

每位功德金120

上堂大齌

每堂功德金5000元

護法吉祥如意齌

每堂功德金2000元

隨喜羅漢齌

每堂功德金1000元

延生普佛(隨早課)

每堂功德金1000元

往生普佛(隨早課)

每堂功德金1000元

吉祥平安符(供奉七天)

每位功德金60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