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94期
2009年11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佛門龍象
慈善事業
致全港佛教道場及善信的謝啟
捐款賑濟台灣八.八風災支票移交儀式
佛門喜事
山東青島靈珠山菩提寺落成
全堂佛像開光法語
◎覺 光
絲綢之路藝術節
祥和.中國智慧之光.文殊菩薩尊像珍藏展
開幕典禮致辭
◎永 惺
論 述
正信佛教 ◎常 進
修行法門
佛教中的殊勝法門 —— 迴向 ◎智 海
闡釋佛經
何謂「三藏十二部」 ◎思 齊
禪境趣談
天堂地獄 ◎秦孟瀟
悉達寓言
瓦師與驢子 ◎秦孟瀟
世出世法
國慶六十週年 ◎楊 釗
佛教論壇
皈依與信仰建設 ◎演 明
佛教供品
燈明供佛的意義 ◎慎 言
緬懷高僧
弘一大師的人格魅力流芳百世
—— 紀念弘一大師誕辰一百三十週年
◎林志明
佛教勝地
蒙古貞瑞應寺勝跡 ◎哈斯朝魯
素食文化
許成彪居士以慈心推廣素食文化 ◎妙法寺通訊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佛門龍象

代詩僧、畫僧傳義法師,是南京毗盧寺方丈,是佛門中鮮有的能詩擅畫、禪畫兼修的佛門大德。他吟詩、作詩,豐富純熟,他以詩的形式闡述佛理,在他的詩詞中滲透 了佛家思想的豐富內涵;他潛心書畫,把書畫藝術與禪悟相結合,以畫悟禪、以禪入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以至達到了出神入化之境地。

展讀傳義法師的書畫,重水墨、少設色,簡潔深邃、筆墨雄健、意境清幽,蒼茫中顯示出渾厚的氣勢。空曠、幽靜的山水表現出宇宙的空寂永恒;寧靜、平淡的景象滲透出無盡的禪趣。禪宗認為「境由心生」,心生則種種法生。從法師簡拙的筆墨中體現出無限的禪機,法師透過藝術的表現手法,將書畫與禪融合在一起,把禪思、禪趣滲透在書畫的創作之中。體現了法師內在的修養、自性的清靜,透過內心的寂定與觀想,在筆墨中以禪宗超然無我之境界,把觀禮者帶入充滿無限禪意之妙境。

傳義法師道心與修持並重,以書畫宏揚佛法,以方便法門接引信眾,曾多次在國內外及美國洛杉磯、法國巴黎等地舉辦個人書畫展,贏得了各界好評與讚嘆。所有作 品展出之後,除了部份被歐洲藝術家收藏之外,其餘將義賣所得全部捐助到受災地區。充分體現出傳義法師慈悲為懷的佛教精神。

傳義法師自幼信佛,河南登封人,一九八七年依茗山長老、輝堅長老、本振長老披剃出家,一九九○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傳義法師法相莊嚴、信解圓 融,是新一代德才兼備的佛門龍象。一九九八年,傳義法師接管了當時已面目全非的南京毗盧寺。毗盧寺有著輝煌的過去,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 位,一度成為全國佛教中心。一九三一年四月,中國佛教會由上海遷至南京毗盧寺,近代高僧太虛大師和藏傳佛教高僧章嘉活佛,都曾駐錫毗盧寺任職中國佛教理事 會理事長。一九四七年,全國佛教代表大會在毗盧寺召開,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被推舉為理事長。一九九六年文革開始,毗盧寺被劃給工廠使用,直至一 九九八年,毗盧寺恢復了正常的宗教活動。

毗盧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中心,古時尊為「金陵首剎」,因寺廟中供奉毗盧遮那佛,故名毗盧寺。如今的毗盧寺,在方丈傳義法師身體力行的帶領下已重建殿堂,日新月異、重創輝煌。傳義法師現任《中國佛教藝術》雜誌主編,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書法家,中國書法學院客座教授。

 
 
致全港佛教道場及善信的謝啟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暴雨重創台灣中南部,造成台灣地區50年來最嚴重的水災,當地民眾的生命和財產都蒙受了重大的損失。香港佛教徒雖隔海相望,但感同身受。

本會於8月22日在香港佛教聯合會文化中心為台灣「莫拉克」風災災民啟建「息災祈福冥陽兩利法會」外,更將籌得之有關善款港幣$6,196,200正於10月19日交予台灣駐港機構中華旅行社再轉到台灣內政部,用以賑災。

誠蒙 全港佛教道場與廣大善信熱心支持,踴躍捐輸;本會同仁對各位之佈施喜捨仁德,尤深敬佩。謹肅寸楮,藉申謝忱。

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會 謹啟

佛曆二五五三(2009)年十月九日

 
 
香港佛教聯合會
捐款賑濟台灣八.八風災支票移交儀式

香港佛教聯合會對台灣嚴重水災災民甚表關切,本會救急扶危行動之核心價值是「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故於災難發生第二天,在會長覺光長老策導下,緊急呼籲全港市民捐款賑濟。經兩個月的籌款活動,總共籌得$6,202,270港元,於10月19日香港佛教聯合會舉行支票移交儀式,將捐款交予中華旅行社,代轉台灣內政部以作賑災之用。

這筆善款的大額捐款包括:寶蓮禪寺、旭日慈善基金會、意得投資有限公司各壹佰萬元、觀宗寺及香海正覺蓮社陸拾肆萬餘元、香港佛陀教育協會伍拾萬元、西方寺 拾萬元、觀音寺伍萬元及智韜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伍萬元等。會長覺光長老、副會長黎時煖先生、林漢強居士、總務主任智慧長老、秘書長區潔名先生、司庫何德心先 生代表香港佛教徒的心願,移交支票予中華旅行社總經理楊家駿先生接收。

香港佛教聯合會是香港最大佛教慈善團體,已有65年歷史,辦有醫療、教育等各項社會服務。本會於8月22日舉行的「台灣八.八風災祈福息災冥陽兩利法會」,逾千名善信響應呼籲,踴躍出席祈福法會,透過無遠弗屆的慈悲願力,遙為迴向,息災消難,慈悲普濟。虔誠超度莫拉克災難亡靈早登極樂,並祈願災民早日獲得救助,脫離苦海,重獲安居生活。

 
 
山東青島靈珠山菩提寺落成全堂佛像開光法語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覺光長老

盛世遇良緣,佛光遍大干。

同發悲智願,福慧廣增延。

恭維靈珠山菩提寺,地處大庵山麓,位置鍾靈毓秀。開山史載數百十年,歷經歲月寒暑遷流。今恭逢盛世,海晏河清,時和歲豐。蒙佛感應,十方緣助。勝跡煥彩, 梵宇重光;鐘鳴板響,道風再現。今擇於建國甲子大慶四海歡騰之際。莊嚴舉行寺院落成,全堂佛像開光暨明哲大和尚陞座大典。可謂一時佳話,千載一時。我等登 臨寶殿,諷演秘章,所集勝因,端為祈禱國富民強,天下和諧。地方安寧,百業興旺。更祈世界和平,人心思善。四時無災,八節有慶。即今菩提梵剎落成全堂佛像 開點靈光一t句又如何讚揚!

靈山咐囑梵音揚,珠筆點開丈六光。

菩薩聖賢皆示現,提來法印鎮壇場。開!

 
 
絲綢之路藝術節
祥和.中國智慧之光.文殊菩薩尊像珍藏展
開幕典禮致辭

◎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 永惺長老

尊敬的民政事務局曾德成局長

尊敬的國家宗教事務局蔣堅永副局長

尊敬的中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基金主席簡文樂居士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今天是「祥和·中國智慧之光·文殊菩薩尊像珍藏展」的開幕典禮,因緣殊勝,實在令人感動。

這個展覽,可以讓市民感受到佛教的莊嚴,並與佛教結下善緣,對於不少人來說,這是信奉佛教的一個開始。佛教的智慧無窮無盡,這些智慧或是蘊藏在經典裡面,有些則蘊藏在佛教造像裡面。所以,研究經典和參觀佛像展覽一樣,均可啟發我們的智慧。

文殊菩薩是諸佛之智慧化現,是智慧的本尊,參觀者如能細心領悟文殊菩薩像中蘊含的真義,則可蒙受法益,心享安和。人人內心安和,則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最後,本人感謝三個主辦機構同仁,共同的努力,使珍藏展順利舉行。同時,我也恭祝在場各位,歡喜無量,福慧無量。謝謝。

 
 
正信佛教
◎常 進

我們生而為人,怎能對我們自己和我們所處的世界一 無所知?我們要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一談及宇宙人生的奧秘,就有許多使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如宇宙從何而來,依何而住?它在時間上究竟有多長,在空間 上究竟有多大?宇宙間繁雜萬端的事事物物,究竟有沒有一個規律,或是一個主宰?人,生從何而來,死往何去?生命的價值,意義又何在?

千古以來有識之士都在探索,但都沒有像佛教把這些問題解決得圓滿。佛教所謂世界,就是普通所稱的宇宙。《淮南子》云:「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佛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界。」這兩者都是無量空間和無限時間的合稱。歷來東西方學者對於此一問題,百說雜陳,理論甚多,各有所見。

現略說最典型的幾種說法,以見一斑。這雖然不是佛教認識觀的淵源,但我們可以通過對比,發現佛教認識觀的偉大之處。

第一唯物論,此派肯定宇宙間最基本的元素是物質,除物質之外,則沒有所謂世界。進而認為,人也是物質,人如果沒有心臟或大腦,也就沒有思 想,人的思想活動必定依存於物質性的身體。當人死後,肉體死亡,精神也隨之消滅,從而不承認宇宙間有精神的存在。更進一步認為宇宙間一切活動,都是物質性 的活動。人的內心世界是物質所產生。為此說明物質與精神的關係有三點:一是精神為物質的所屬之物。二是精神為物質的結果。三是精神為物質之一。

第二唯心論,此派以精神為宇宙的根本,宇宙間任何事物都是由精神而來。這種精神作用在人則以觀念表現出來;在物則以力表現出來。人類之所以 能夠瞭解宇宙人生,也是因為持有最實在的觀念。精神既然有如此的意義,所以有物質就有精神,精神是物質得以存在的原因,其自身各具有條理性。宇宙間一切也 因為各有其精神,各有條理,所以相互間得以協調,毫無淆混。

第三心物二元論,此派認為心與物在宇宙內各有其不相涉的特性,所以心與物根本不能合併或附屬,其本身上就是實體。

第四多元論,認為宇宙構成要素不止一個,而是多個。因為宇宙間呈現出種種不同的現象,這些不同的現象來源也有所不同,並非同為某一根源所演變。

以上學說各有其缺點,宇宙本體如果是唯物,則生命的創造、精神的作用、能力的轉變,用物質來解釋是不夠的。如果是唯心,但物的存在卻屬於事實,那麼精神不 能創造物質。二元論主張心物各有不相涉的特性,精神不能離開肉體而獨立活動。多元論認為宇宙要素是多非一,則與宇宙相統一的性質相矛盾。

上述諸派的對宇宙人生的認識所得到的結論,依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認知失調。認知失調是指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積 極的自我)產生分歧,而這種分歧是因為個體依照自己的心理邏輯才體驗到了兩種認知的差異,從而產生了失調。這種認知失調的方式有兩種,最簡單的方式是邏輯 上的不一致。如果說所有的烏鴉都是黑的,那麼如果見到某隻烏鴉是白色的,則個體的認識就會產生不一致,失調就會隨之產生。費斯汀格作了兩個假定:「當失調存在時,由於個體心理上的痛苦,個體則試圖減少失調,達到認知和諧,以減少心理上的不舒適體驗。當失調存在時,除了努力減少失調外,個體還積極地避開可能導致增加失調的情景和信息」

佛陀反對上述觀點,因為如此就會失去正念、正智,把殺、盜、淫、妄、邪見,都推諉成過去的原因,而可以任意為所欲為,沒有受教改進的可能。佛陀通過改變自 己對行為的認知、改變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對行為結果的認識,經過對世學的博學,出四門的深思、五年參訪、六年苦行以後,最後在菩提樹下悟道,發現「緣起論」原理。所謂「緣」,就是事物存在、變化和發展的條件,所謂「起」,就是因為有了這些條件,才能夠發生變化,生成、發展、滅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賴一定的條件而存在,條件具備,事物生起而存在,即「待緣而生」;條件消失,事物崩壞、滅亡,即「緣散而滅」「緣起論」突破了傳統的直線式的思維模式,譬如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疑問。你若說先有雞吧,但是沒有蛋,用甚麼孵雞呢?若你說先有蛋,但是沒有雞,怎麼生得出蛋呢?產生這種疑問的原因,在於人們頭腦裡先有一個「先後」的 思維定式,然後用這種思維定式來觀察事物、理解事物、解釋事物。顯然,這種思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從宏觀上講,宇宙萬物,都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因為世 間萬法之間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無法尋求到宇宙人生初始的第一因。那麼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佛法上到底是如何解釋呢?我們僅舉五蘊世間來加以說明。

一般所稱的世界或宇宙,無非是指時間上和空間上一切生滅變異現象的總和而言。在佛法上說,這些生滅變異的現象,皆受因緣的支配,所謂「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但宇宙萬有因緣生滅的根本,則由「識」「名色」而來。也就是說,由「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相互交涉對待而成世界。所以佛經裡常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那麼「名色」是甚麼呢?

名色,就是「五蘊」。宇宙萬有,皆由「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緣和合而來,其中色蘊稱為「色」,受想行識四蘊稱為「名」

色蘊,是由地水火風四種性構造出來的各種形形色色的事物。這其中又分兩種性質;一是有形可指的,即「觸對變壞」,如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人的耳目口鼻,人工製造之桌椅器物等等。這些東西,手可以觸知他們的存在,眼可以看見其形體,但因人力或其他因素,也可以使其變形或破壞的,這就是觸對變壞。二是有象可尋的,即「方所示現」,如方圓長短,紅黃黑白,甜酸苦辣等,及其他許多抽象的觀念,也就是我們將各種印象所加的名稱,都是方所示現。

受蘊,是領略境界而受納於心的,是宇宙間有情識的眾生的情緒作用,當領納而適合自己身心的,便生樂受,不合的即起苦受,毫無苦樂之方,便現捨受。這相當於心理學上所說的感情。

想蘊,認識境界時,攝取境象而現為心相,而構成概念,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意象。

行蘊,是對境而引生內心,經心思的審慮與決斷,而發出行動語言的行為,這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意志。

識蘊,識是分別的意思,如眼分別認識紅藍白黑,耳分別認識好惡聲音,鼻分別香臭,舌之分別苦辣,身分別冷暖等,這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認識。

以上五蘊是構成宇宙萬有,包括人、一切有情識的眾生和眾生賴以生存的山河大地。人及一切有情識的眾生稱為有情世間,眾生賴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稱為器世間。

受想行三蘊本來是屬於精神的活動,為何也列入「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中呢?《大乘阿毗達磨雜論》中解釋說:「問,何因蘊唯有五。答:為顯五種我事故。謂為顯身具我事(色)受用我事(受)言說我事(想)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行)彼所依止我自體事(識)。於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即我相事。……所以者何?世間有情多於識蘊計執為我,餘蘊計執我所。」意思是說一般人以為眼耳鼻舌是我的,色聲香味是我接觸的,我感覺故「受」是我所有,我記憶故「想」是我所有,我行為故「行」是我所有。這四種心理現象都是由「我」觀察認識的,所以都是「我所」。而能觀察能認識的「我」是甚麼呢?祇是心裡活動統一狀態的識。所以說識是主觀的我,色受想行是客觀的對象。由主觀的我與客觀的對象相互交涉對待而成世界,就是佛教中說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但要注意,識與名色、主觀與客觀,並不是兩件東西,識是名色中的識,名色是識中的名色。主觀是構成客觀的條件,客觀也是構成主觀的條件。離開主觀,客觀不能存在,離開客觀,主觀同樣也不能存在。所以《雜阿含經》說,識與名色關係「譬如有兩根束蘆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們,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正復如此。朋友們,兩根束蘆,拿去這根,那根便不起來,拿去那根,這根也不起來,名色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正復如此。」

總之,正是由於佛基於緣起理論,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其究竟的目的在於破除我執、法執!我執是主觀的我,法執是客觀的宇宙,所以佛教反對抽象的玄想,關注三大問題的解決:

一是要解決如何認識人生,包括認識自心。

二是要如何認識客觀的現實世界。

三是要如何才能把握和達到解脫的境界。

這三大問題又可歸納為兩種認識:

一是對世間的認識,即如何認識現實人生和客觀世界的存在。

二是對出世間認識,即如何成就主觀境界、證悟解脫境界。對這兩種認識,我們可以依據佛菩薩在經典裡告訴我們的,從三個方面認識:

1、人空法有

為了消除聲聞乘人的煩惱,佛陀最初就用世間的知識告訴他們:我們這個世界是存在的,但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沒有恒常不變的主宰「我」「自性」存在,既然如此,何必貪瞋痴,何必煩惱呢?小乘人接受了這種觀點,並認真觀修,最後斷除世俗的煩惱,破除「我執」,保留「法」的存在,這就是「人空法有」

2、一切法空

後來又有一部分小乘人開始發起菩提心,利益眾生,走向菩薩道修行,佛就開始為他們講般若系列的經典,詳細地闡述大乘中觀的思想:「一切法空」!我們認為世間存在的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但是因緣所生的法,實際上也都不存在的,空無所有,所以我們祇有空掉一切法,才能證入空性,達到聖者的境界。內外諸法都無所有,皆不可得,便是「人法皆空」

3、唯識無境

佛說世界上的一切都沒有,有些很難接受,認為甚麼都沒有,一了百了,那為何還要去學佛法,還要成佛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佛又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唯有「識」,我們所認為客觀存在的一切法,都是識的顯現,不僅要認識到外境是不存在,更要進一步認識到,識也是不存在的。如《辯中邊論》說:「以識有所得,境無所得故;以境無所得,識無所得故」。當我們能真正地空掉所認識到的「境」和能產生認識的「識」,便能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以上是佛陀說法的三個層次,也是佛教對宇宙人生問題的針對不同對象時的看法,尋求人生乃至宇宙萬象的真實,為求得解脫作論證。這就有了兩種真實,一是人生 的真實;二是宇宙的真實。前者著重對人生作出價值判斷,即以為人生的意義是苦,人生的理想在於斷除現實生活所帶來的種種痛苦,以求得解脫。後一種真實是相 對於境,即認識對象而言。境也稱為「所知」,所知作為認識對象,既是感性活動的對象,又是理性活動的對象。佛教對於「真實」的認識並不是一般的思維活動所能達到的,不是一般人的世智辯聰所能獲得的,祇有般若的智慧才能認識「真實」。也就是說,所謂對「真實」的認識就是智慧,就是般若。但是智慧也不是脫離一般思維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活動,而是把一般思維活動加以精煉,進一步昇華的高級認識。

 
 
佛教中的殊勝法門 —— 迴向
◎智 海

教徒在讀經書、誦咒等功課和做佛事及法會的時候,是會產生功德的。或者我們在做其他社會上面事情的時候,如果懷著一個良好的出發點,也會產生功德。而這些功德,可以通過迴向的法門,普施給一切有情眾生。

迴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詞,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門。迴向,梵語parinama,又作轉向、施向。《大乘義章》卷九云:「言迴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即希望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予他者,並以己之功德而期他者皆成佛果,迴向於佛道。通俗地說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

依佛法而言,迴向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一、回自向他:即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眾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並非祇屬於自己所有,而實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開自己的心胸與氣度,同時學習菩薩念念「利益眾生」的偉大精神。

二、回事向理:即將所修千差萬別的「事相」功德,迴向於不生不滅真如法界的「理體」。由於真如法界的理體是普遍平等而無所不在的,所以我們若將所修種種事相功德,一同迴向到法界理體中,並且真正做到「三輪體空」,即「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廣大,而如虛空界一樣的無窮無盡了。

三、回因向果:也即將「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迴向到最高無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諸惡莫作是因,歲歲平安是果」「眾善奉行是因,萬事如意是果」,是世間因果。因此,我們唯有努力認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勝無比的果報。

當然,如果細分之下,還有「回小向大」 (將自決自度的小乘之心,迴向轉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回少向多」(善根福德雖少,以歡喜心大迴向,普攝一切眾生)、「回劣向勝」(將隨喜二乘凡夫之福,迴向欣慕無上菩提)等種類。

從上面迴向的分類內容可以看出,迴向其實是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因為迴向的對象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而迴向怨親債主,可以化解惡緣為善緣、化阻力為助力。迴向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體現,唯有了悟「人我一如,怨親平等」精神的人,才能迴向。所以一念迴向心,為菩薩一切行中推為上首;因此,無論修甚麼法門,做甚麼功德,皆應迴向。

近代淨土宗高僧印光大師關於迴向曾在「復永嘉某居士書九」中開示:「每 日功課迴向,一一當與法界眾生。若此功課為此,彼功課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迴向之願,方為與三種迴向相合。三種迴向者:一迴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 二迴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三迴向法界眾生,同生淨土。人各有志,人各有業(業謂職業)。但隨緣隨分即可,不必與一切人皆同也。」此說三種迴向與《大乘義章》相同,而同生淨土為歸宿。

迴向功德予人,不但不會損耗福德,而且會像一盞燈點萬盞燈,功德轉增百千萬倍。 在佛經中,對於迴向的功德,佛說「捨一得萬」

有一次,佛陀在忉利天說法時,地藏菩薩從座中站起,跪在地上恭敬合掌對佛陀說:「世尊,眾生的佈施功德果報各人不一,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佛陀告訴地藏菩薩:「地藏,若在未來世中,有人見到佛塔、佛寺,能夠舉辦法會供養佛、供養僧,那麼此等人可以在三大劫的時間裡得到帝釋之身。

若在未來世,有人遇到過去佛的塔廟,或是過去佛的經像,已經毀壞破落了,於是他們發心修補,所得的功德,在今後的百千生中常可當小國之王。

若未來世中,有人見到年老者、病患者、臨盆產婦,若能在一念間發大慈悲心,佈施醫藥、飲食、具,使他們得到安樂,這種福德最不可思議,在一百劫中可常為淨居天主,二百劫中可常為六慾天主。

地藏,若在未來世中,有人在佛法中種下善根,或是佈施供養,或是修補塔寺,或是裝理經典,乃至渺小如汗毛、灰沙的善事,祇要能迴向法界、眾生界,這些人的 功德,於百千生中將享受最美妙的快樂。如果是迴向給自家眷屬或自身,那祇能享有三生之樂;若迴向法界、眾生界,則功德翻千萬倍,這叫做『捨一得萬』 ! 」

佛還說,造業的人,通過迴向,可以獲得善美的祝福,並減輕重業。

佛陀的弟子目犍連,一次在入定中發現他的母親由於在世時不做善事,所以死後墮入餓鬼道,遭受著業報的苦楚和飢火燒腸的煎熬。目犍連很傷心,於是去請示佛陀,如何才能夠將母親的重業減輕。

佛陀告訴目犍連:「你母親在世時,貪圖他人的錢財而造業;不懂讚嘆他人、時時毀謗而造業;執著痴迷,不肯修行,反而毀謗三寶而造業。而眾生的業力是自作自受的,你母親正是因這貪瞋痴的惡業而入餓鬼道受苦。」

目犍連於是請示佛陀怎樣減輕母親的重業。佛陀開示說:「要減輕重業也非不可能之事,從四月結夏安居到七月間,僧眾專注修行,此時他們都具有最清淨的福德,你請求他們為你母親祝福;另外,再加上七月十五日解夏當天,你舉辦一場供僧法會,並將此供僧功德迴向予你母親,集合這兩個殊勝的祝福,便能減輕她的重業,讓她解脫。」

目犍連聽了,非常歡喜,遵循佛陀指示:結合修行者真誠的祝福以及供僧的功德迴向,以減輕他母親的重業。 在法會結束後的夜晚,目犍連於定中看見一位莊嚴的天人向他頂禮,他發現是他母親。原來她因為承受了他們殊勝的祝福後,加上誠心懺悔,已超昇餓鬼道,轉生天道。

不過,在現實中,也有的人捨不得迴向功德的,結果遭人取笑。

古時候,有個農夫請無相禪師到家裡為亡妻誦經超度,佛事結束後,農夫問道:「法師,您認為我的妻子能從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功德呢 ? 」

無相禪師告訴他:「當然有功德,不祇是你的妻子得到功德,一切有情眾生都得到功德。」

那農夫聽了很不滿意,說道:「不知禪師能否單單祇為我妻子誦經超度,不要把功德迴向給其他眾生 ? 」

無相禪師感慨農夫的自私,嘗試開導他,說道:「把自己的功德迴向給別 人,使每個眾生獲得利益,是很好的修行法門。你應該用點燃的蠟燭,去引燃其他千千萬萬的蠟燭,不僅光亮增加千萬倍,蠟燭本身也不因此而消耗光亮。如果大家 都抱有如此觀念,則我們微小的自身,常會因千千萬萬人的迴向,而得到更多功德;何樂而不為呢 ? 」

聽了禪師的話,農夫仍然執著,說道:「這個教義很好,但還是請法師破個例,我有個鄰居,他經常欺負我,除了他,我願意將功德迴向給一切有情眾生。」

無相禪師聽了,不禁搖頭,說道: 「既然一切有情眾生,又如何能除了他 ?」

這農夫為了不讓別人沾有妻子的功德,因此要求無相禪師不要迴向,後來經過無相禪師講解後,雖然願意迴向功德給他人,卻執著、捨不得把功德迴向給自己的仇人,一燈照暗室,舉室通明,何能祇照一物,他物不沾光 ?

所以說,迴向,教導我們的便是「捨得」的精神,要是把自己的「執著」捨掉,才是真正的修行。這種捨得的意義在於將自己所修的功德,不願自己獨享,而將之「迴」轉歸「向」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眾生修諸功德,而仍然沒有功德,就是病在不知迴向。因眾生與生俱來的習氣,就是不論做了一切甚麼善事,往往想將功德佔為己有,而不願與別人分享,以為如果迴向出去,功德即非我所有,殊不知:「以一炬之火,數百人各以炬來取,此炬如故,福亦如之」,我們將火炬的光明給別人,不但火炬之亮度無減,反而更增加世間的光明,因此凡夫這種歸功於己的自私觀念,完全是與佛法不相應的!

由此可見,迴向在佛教中是具有殊勝意義的,我們要把自己修學的功德、佈施的功德,一生當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業,都予以迴向,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上報四重恩」是迴向給於我們有恩德的人,「下濟三途苦」是迴向給我們累劫的冤親債主。迴向的時候,我們要念「迴向偈」「迴向文」(每句字數相等叫「迴向偈」,句子長短不一,叫「迴向文」)。

迴向偈(文)可分為一般迴向偈(文)和淨土迴向偈(文)兩種:

一般迴向偈(文):

1、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2、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3、誦經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此為誦經後適用)。

4、持戒的功德殊勝,無邊的勝福迴向,提昇人生的質量,建設人間的淨土,佛法僧三寶常住,戒定慧三學普行,願三界一切眾生,成無量福慧莊嚴(此為誦戒後適用)。

5、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讀誦受持者,消業增福慧,現眷得安樂,先亡得超昇,風雨常調順,人民悉康寧,法界諸含識,同證無上道(此為誦經後適用)。

6、願以此功德,消除宿現業,增長諸福慧,圓成勝善根,所有刀兵劫,及與飢饉等,悉皆盡滅除,人各習禮讓,一切出資者,輾轉流通者,現眷咸安樂,先亡獲超昇,風雨常調順,人民悉康寧,法界諸含識,同證無上道(此為贊助印經時適用)。

淨土迴向偈(文)

1、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2、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或上品)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3、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我今發願願往生,唯願慈悲哀攝受。

4、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台安我足,一剎那中離五濁,屈伸臂頃到蓮池,蓮華開後見慈尊,親聽法音可了了,聞已即悟無生忍,不違安養入娑婆,善知方便度眾生,巧把塵勞為佛事,我願如斯佛自知,畢竟當來得成就。

5、願我臨命終時,能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持金剛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即上品上生西方極樂世界,華開見佛悟無生,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除此之外,迴向偈(文)還有《大慈菩薩迴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迴向。願 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虛 空有盡,我願無窮。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普賢菩薩發願偈》: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密宗中常用的迴向偈如: 此德已具一切智,摧毀一切過患敵。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如海諸有情。而在《藥師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後則附這樣的迴向文: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災星退度福星臨。九曜保長生,運限和平,福壽永康寧。

在超度幽冥界眾生時最好誦讀《地藏經》,可以起到很好的開示作用,因幽冥界眾生最喜歡聽的就是《地藏經》。對於法界眾生、仙眾等冤親債主也可以誦《金剛 經》。若向佛菩薩許願,如求自己父母身體健康,疾病早日痊愈等願時,也可不用上面的迴向偈,祇要酌情向佛菩薩陳述,表達清楚用意即可。例如:「願將此誦經(念佛)的功德迴向給我的母親,願她能早日康復,不再受疾病之苦……」

總而言之,不論禮佛、拜懺、念佛、放生,甚至於受持、讀誦經典,並為人演說,或誦戒、助印經書、供養三寶、齋僧、齋眾,救濟孤兒院、養老院,賑災等種種功德,皆要在佛、菩薩像前,依上述之「適當」的迴向偈、文迴向,並且於迴向後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能達到「三輪體空」

「無所住」就是中道,不沾染善惡兩業。這樣做是為了讓我們在心中相續昇起「我們做了功德不應該貪為己有,應該迴向給菩提善根、莊嚴佛土以及一切受苦的眾生」的憶念,否則這些功德都會轉換為人天福報,仍舊不能脫離六道輪回。「三輪體空」就是做好事,但不著相。也就是起心動念都不為自己,而把這些利益貢獻給一切眾生。如果迴向時心中還想著我對他有恩、我做了多少好事,念念不忘,三輪就不空了。不空就是世間有漏的人天福報,是屬於福德,不是功德。唯有不著相的迴向,才具有功德,就能如同東西南北之虛空一樣「無量無邊」,即「無漏功德」。而修淨土宗「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依上述淨土迴向文迴向,其功德亦如淨宗九祖蕅益大師所開示的那樣:縱使所作功德如「須彌山」之多,若不迴向西方淨土,也不得往生;縱使所作功德如「芝麻」之小,祇要將之迴向西方淨土,亦必往生,因其順佛願故,合佛願故。

迴向真正的目的就是拓開心量,破除我執,所有一切果報都希望利益一切眾生。迴向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蠟燭去引燃其它的蠟燭,不但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亮未曾減 弱,反而和其它蠟燭光光相照,而室內更為光明、更為明亮。所以我們將所修功德,不論迴向眾生還是迴向理體,並不是將功德作廢,而是將功德遍施法界眾生,迴 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減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為殊勝。迴向使眾生常得安樂,而我們自己也將因眾生的安樂而得到安樂,並同法界眾生共成 佛道,同證菩提。

 
 
何謂「三藏十二部」
◎思 齊

在佛門中,我們經常會聽人說到「三藏十二部」經典浩如煙海,但很多人不太清楚「三藏十二部」所指的具體內容,下面分別作簡要的介紹。

「三藏十二部」中的三藏是指佛教的經、律、論三藏。「十二部」是指佛陀所說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別。

具體來說,「三藏」係印度佛教聖典之三種分類。據《大乘莊嚴經論》卷四述求品載,藏,是「攝」之義,即總攝一切所應知之意。若依覺音之說,則藏為「諳記」之義,即以諳誦之法而師徒口傳。另據《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中載,藏為「器」之 義,即容受所應知之一切教法之意。大眾部與其他部派在三藏之外另加雜藏(本生因緣等),犢子部另加咒藏(真言、陀羅尼)而成立四藏。法藏部另加咒藏與菩薩 藏,大眾部之一說部另加雜集藏與禁咒藏,成實論加上雜藏與菩薩藏,六波羅蜜經加上般若波羅蜜多藏與陀羅尼藏,五者合稱五藏。此外,經藏與律藏二者,或聲聞 藏與菩薩藏兩者,並稱為二藏。

「三藏」中的經藏,音譯素怛纜藏、修多羅藏,意譯契經藏。即指佛所說之經典,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有關佛陀教說之要義,皆屬於經部類。

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佛所制定之律儀,能治眾生之惡,調伏眾生之心性。有關佛所制定教團之生活規則,皆屬於律部類。

論藏,音譯阿毗達磨藏、阿毗曇藏,意譯作對法藏。對佛典經義加以論議,化精簡為詳明,以決擇諸法性相;為佛陀教說之進一步發展,而後人以殊勝之智慧加以組織化、體系化的論議解釋。論藏又稱論部。

在《大乘莊嚴經論》卷四中舉出了設立「三藏」之九種原因,即:

、為對治疑惑,故設立修多羅。

、為對治受用之二邊,即令遠離樂行之邊、苦行之邊,故設立毗尼。

、為對治自心之見取,故設立阿毗曇。

、為說三學,故設立修多羅。

、為成就戒學、心學,故設立毗尼。

、為成就慧學,故設立阿毗曇。

、為講說法及義,故設立修多羅。

、為成就法及義,故設立毗尼。

、為通達法及義,故設立阿毗曇。

在《釋氏要覽》卷中亦援引《阿毗達磨集論》之說,謂經藏乃用以對治疑煩惱,律藏對治受用二邊之隨煩惱,論藏對治自見取執之隨煩惱。此外,西藏喇嘛教以三藏配於三毒,而謂律藏可斷除貪慾,經藏可斷除瞋恚,論藏可斷除愚痴。

有關三藏的先後次第,尚無定論,若就三藏結集的先後而言,則其次第為經、律、論;若就行修之順序而言,則為律、經、論。若將此三藏配於三學,則經相當於定學、律相當於戒學、論相當於慧學。同時,經亦包含戒、定、慧三學,律包含戒、定二學,論唯包含慧學。

在諸宗中,凡是以經立宗者,如華嚴宗、淨土宗、密宗、日本日蓮宗等,皆稱為經宗;以律立宗者為律宗,如我國南山律宗;以論立宗者為論宗,如俱舍宗、成實 宗、三論宗等。又精通三藏之各藏者,分別稱為經師、律師或論師。造論弘揚佛教者,稱為論主或論師。精通三藏之法師稱為三藏法師、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單 稱三藏。在我國,三藏之翻譯家亦稱三藏,例如稱玄奘三藏、真諦三藏等。

「十二部」是佛所說的法,按照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聖教、十二分經。即:

一、契經,音譯修多羅,即契於理契於機之佛教經典,又作長行。以散文直接記載佛陀之教說,即一般所說之經。

二、應頌,與契經相應,即以偈頌重復闡釋契經所說之教法,故亦稱重頌。這可以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來理解。從形式上看,文句字數有定,與古詩相似,這是從梵文、巴利文沿襲而來的文體,一般稱為偈頌。從內容上看,都是對長行內容的復述,故稱應頌或重頌。應者,「順應長行」;重者,「重宣其義」

三、記莂,又作授記。本為教義之解說,後來特指佛陀對眾弟子之未來修證果位所作的印記。通俗地說就是經典中所記載的佛陀明確告訴弟子何時可以成佛的經文。據《瓔珞經》講有八種授記,《法華經》第六品專名「授記品」

四、諷頌,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頌來記載佛陀之教說。與應頌不同者,應頌是重述長行文中之義,此則以頌文頌出教義,故稱孤起。也就是不依前面長行文的意義,單獨發起的偈頌。

五、自說,佛陀未待他人問法或者無請問佛法者,而佛自行開示教說的經文。如《阿彌陀經》,名「自說經」。我們知道,佛陀說法,多是弟子先請問,佛再作答,於一問一答中深入開來。而自說一體,是指弟子們不知提問,而佛從大事因緣出發,認為教義重大,即便無人求法請問,也要主動開示眾生。

六、因緣,記載見佛聞法,或佛說法教化之因緣,如諸經之序品。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如來說法必有因緣,即經中見佛聞法因緣,及佛說法教化本末因緣之處,如諸經「序品」。因緣是有關該經在甚麼情況下,為解決甚麼問題,對甚麼人而說的等等記述,屬於交代背景、主題、性質、目的等內容。

七、譬喻,佛說種種譬喻以令眾生容易開悟的經文。如《法華經》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八、本事,載本生譚以外之佛陀與弟子前生之行誼。也就是佛經中所記載的許多有關佛講述某菩薩或弟子過去幾生幾世所作所為的種種因緣事業,此類即稱為本事經,如《法華經》中的「藥王菩薩品」即是其例。

九、本生,記載佛陀前生修行之種種大悲行。凡經中佛說自身往昔行菩薩道時,修諸苦行,利益眾生所行因緣之經文,名「本生經」。如《佛本生經》中就講述了佛陀在過去世修行時,為鹿、為鷹等動物捨己度化眾生的故事。

十、方廣,字面意思是宣說廣大深奧之教義的經文。寬泛點說,即一切大乘經之通稱,又指詞廣理正,廣辨諸法甚深真理的經。凡屬宣講菩薩道的教理,弘揚菩薩行的法門,均屬方廣,是為教化大乘菩薩的大乘經典的通名,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對於方廣經典,《菩薩地持經》卷三云:「十二部經,唯方廣部,是菩薩藏,餘十一部,是聲聞藏。」小乘的方廣經,唯以語廣,此類經文,名「方廣經」

十一、希法,又作未曾有法。記載佛陀及諸弟子希有之事。此是形容佛在說法中顯現出來的種種神力、吉祥、瑞相的經文。之所以稱名「未曾有」,是因為這些瑞相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從來未曾有的境界,眾弟子同聲讚嘆:「未曾有」而得名。如經中說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曠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議之事的經文,名「未曾有經」

十二、論議,記載佛論議抉擇諸法體性,分別明瞭其義,是一切論書的通稱。論議是佛法經典的主要形式,即「以理論議,明辯法相。」如佛為聲聞乘說「苦集滅道」四聖諦之義理。在文體上顯示為「一問一答」「直發精義」的兩種,顯示了佛說法的活潑親切。

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而諸經中有人稱惟方廣為大乘獨有之經;有人認為除記莂、自說、方廣外,其餘九部皆屬小乘經;也有人認為除因緣、譬喻、論議外,其 餘九部皆屬大乘經;或有人以為譬喻、本生、論議外之九部為九部經;又有以為除自說、譬喻、論議外之九部為九部經。惟九部與十二部二種分類中,九部之說法較 為古老,但卻較有力。上所謂九部經,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攝於經律論三藏之何種藏中,古往今來亦有不同的說法。

為了方便後人記憶這十二部經的名稱,古人將十二部經編成了一首偈頌:

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

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

論議共成十二部,詳如大論三十三

 
 
禪境趣談
◎秦孟瀟

天堂地獄

一位信佛不久的人,看了多部佛經後,不但未能解決思想上的疑難問題,反而感到種種煩悶。有一天,他去請教無德禪師。

無德禪師安詳地問道:「不要緊,你說出來好了。」

那位初信佛的人說:「看了佛經,多處提到天堂地獄如何,我覺得根本不存在,如果否定了,豈不否定了自己信佛嗎?這一虛無飄渺的問題,如何使我深信不疑呢?」

無德禪師聽了他的話,就說:「你去河邊提一桶水來,我可以告訴你了。」

這個信徒把水提來,放在無德禪師面前。禪師說:「你看看水桶裡面,或許會發現地獄和天堂啦!」

信徒頗感懷疑,不由自主地伸頭望著水,當他聚精會神時,無德禪師突然把他的頭按在水裡。信徒沒有想到,使勁掙扎,連吞了幾口水後,罵無德禪師道:「你怎麼這樣粗魯,差點把我憋死!」

無德禪師問道:「你的感受如何?」

信徒氣沖沖地說:「真不好受,就跟在地獄受苦一樣。」

無德禪師又問:「那末現在又怎樣呢?」

信徒說:「呼吸自由,舒服極了,像在天堂裡一樣啦!」

無德禪師說:「怎麼,你也信有天堂地獄了嗎?」

自討沒趣

宋代佛印禪師名震一時,跟大學士蘇東坡過從甚密,經常談禪論道,機鋒相對。這位大學士雖然聰慧過人,卻往往鬥不過這位大禪師,輸給對方,留在禪話中,趣聞甚多。

有一日,這位大學士蘇東坡禪趣頓起,寫了封信給佛印禪師,信中要求禪師要用趙州和尚迎接趙王的禮儀迎接他,其意思要禪師在禪房內即可,不必外出。

在相約的時日到來時,蘇東坡來到了這座江南名剎金山禪寺,剛抵山腳下,就看到佛印禪師手持禪杖站在山門前恭迎他了。

兩人寒暄後、直往方丈室走去,剛坐下,蘇東坡一副傲慢的神態,帶有譏諷的口氣說道:「看來,大師的道行遠遠不及趙州和尚啦!」

此時,佛印禪師不作辯解,口作一偈,回敬道:

趙州當日少謙光,不出山門見趙王;

爭似金山無量相,大千都是一禪床。

這首偈的意思是說:當年趙州和尚坐在禪床上迎接趙王,是不謙恭,不是道行高遠如何;我到山門迎接你,既謙恭又沒有違背你的意旨,因為整個大千世界何處不是禪床哩!

蘇東坡聽了這番話,汗顏無地,無話回應了。

劃個圈圈

唐代曇晟禪師在潭州雲岩寺任住持。有一天,遠方來了一位行腳僧拜訪曇晟禪師,適逢禪師外出遊方,行腳僧見禪師不在,非常失望!

寺內一位小沙彌說道:「師傅不在,有事我也可以代勞嘛!」

這位行腳僧說:「你還小,下懂事!」

不料,這小沙彌說道:「年齡小、智慧卻不一定小呀!」

行腳僧見小沙彌口氣不小,想試試他如何對待,於是用手指劃了個圈圈,向前一指,小沙彌攤開雙手,劃了個大圈圈;行腳僧伸出一指,小沙彌伸出五指;行腳僧再伸出三個手指,小沙彌用手在眼睛上比劃了一下。行腳僧發現小沙彌「禪境」甚高,不敢久留轉身就走了。

在路上、他想:我用手劃個小圈圈,向前一指,是問他心有多大?而他劃了個大圈圈,說心有大海那麼大;我伸出一指問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說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問他三界如何?他指著眼睛說三界就在眼前,真是有「大智慧」啊!

當曇晟禪師回寺。小沙彌說:「剛才有位行腳僧來向我劃了小圈圈,怎麼知道我俗家賣燒餅的?他又伸出一指問我是否一個錢一隻?我說五個錢;他又用手指比劃三個錢賣一隻,我蒙上眼,表示他不識貨,他竟氣跑掉了。」

鼠賊「醒悟」

石屋禪師有一天出門遠遊,在途中,夜色蒼茫投宿一家客棧。由於行走十分疲憊。倒在床上迷迷糊糊入睡狀態。忽聽到牆角邊有響聲,開口問道:「甚麼人?做啥?」

躲在暗處的人回答說:「我是小偷!」

這位禪師說:「我不抓你,祇問幾個問題,你做賊以來,偷別人的東西有多少次了?」

小偷毫不掩飾地說道:「我想連我自己也數不清多少次。」

禪師跟著又問:「每偷一次,能歡樂多久呢?」

小偷說:「那要看偷來的東西價值如何,越貴越開心!」

禪師繼續問道:「你感到最開心的一次,能維持幾天?」

小偷說:「大概五、六天吧。」

禪師又問:「五、六天以後呢?」

小偷回答說:「提心吊膽,憂心忡忡。」

禪師說:「你不過是個鼠賊!為甚麼不大幹一次呢?」

小偷聽了這話喜不自禁,忙問:「看來老兄是行家了,請問,你偷過多少次呢?」

禪師說:「祇偷一次。」

小偷說:「一次太少了」,又問道:「你到底偷到甚麼?值大錢嗎?」

禪師從床上跳了下來,一手抓住小偷的胸部,說道:「這個(心)無價寶,得到它受用不盡,懂嗎?」這時,小偷似乎領略有所醒悟了。

玩弄把戲

禪門裡有不少光怪陸離的現象,在其中會感到眼花繚亂,手足無措,無以應對。那些悟道的禪師們不是棒打喝斥,就是揚眉瞬目,再不然敲東擊西,說起話來顛三倒四,不了解這一行為的背後真實相,會把他們看為瘋子一群。當然,他們絕不是瘋子,祇是無法理解其真實用意吧了。

沒有到達這一境界的人,為了裝潢自己一番,依樣畫葫蘆,裝瘋賣傻,以博取別人的尊重或別有用心而已。

有個和尚認為禪宗「不立文字」「見性成佛」,他就玩弄把戲來了,處處表示自己開悟,不看經、不禮佛、不打坐,甚至把《大般若經》撕了,把經紙當作廁紙來用。別人提醒他,他就一揚眉毛,不屑地說:「我就是佛,經文不過祇記載佛的話,如今有佛在此,這些經文還不都是廢紙一堆,拿來擦擦屁股,有何不可呢?」

著名的白隱禪師聽說了這件事,就把這個年輕和尚叫來說:「聽說你悟得大道,已經成佛了,真是可喜可賀。」

這個年青和尚得意非凡,以為禪師認可他了。接著,白隱禪師話鋒一轉,說:「佛是尊貴的,佛的屁股就更尊貴了,怎能用廢紙去當廁紙呢,我看,還是用潔白紙吧!」

誰有輸贏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一位天真無邪的小童,論智慧和見識,不知懸殊多遠,大有天壤之別。可是在辯論時,卻有一番趣味。這位老禪師名叫無德,常住在性空禪院,環境幽美;這位小童名叫長根,祇有七歲,常來禪院同老禪師聊天。

有一天,老禪師正在誦經,就對小童說:「今天老僧很忙,你到別處去玩吧。」但小童還是賴著不走,無德祇好說:「這樣吧!我同你辯論一次,如果你輸了,你就買餅供養我;如果我輸了,就買餅同你結個緣。」

小童調皮地說:「那就請師傅先拿出錢來吧!」

坐在蒲團上的老禪師笑著說:「我老僧是隻大公雞!」

小童迅速回答說:「那我就是地上的小蟲兒。」

無德禪師順口說:「大公雞要吃小蟲兒,小蟲兒就該買餅送給大公雞。」

小童立即反駁說:「大公雞吃小蟲兒,小蟲兒不會飛走嗎?」

於是,無德禪師一把抓住小童的手,把他帶到寺外,對村民講了這辯論的事,說:「我請諸位父老鄉親們評判一下,我們兩人究竟誰說得有理呢?」

大家無法決斷。過了幾天,有人看到,無德禪師悄悄地買餅送給那個小童了。

卻是如此

一休禪師年輕時非常聰慧,機智得令人佩服不已。

有一日,一個官員來到寺院參訪,看到做雜務的小沙彌問道:「你叫甚麼名字?」

「一休!」小沙彌回答。

這個官若有所思的樣子說道:「這個法號似乎不好!」

沙彌說:「一休萬事休,這有甚麼不好?」

對方聽了連聲說:「好,好。」

一休又說:「一休也不定是最好,二休也不賴!」

對方問道:「二休好在哪裡?」

一休答:「生要休,死也要休,沒有生死痛苦多麼好!」

官說:「不錯,不錯!」

不料一休又說道:「二休之後,還是三休好。」

官好奇地問道:「為甚麼?」

一休說:「你的夫人像隻雌老虎,欺侮你,最好是休妻;做官壓榨老百姓,問心有愧,最好休官。 」

官連聲說:「說得有理。」

一休接著又說:「四休比三休還要好哩!」

這位官老爺說:「小師傅,快快說。」

小沙彌故意停了一陣說:「四休要把酒、色、財、氣全休去。」官說:「這四休卻比三休好。」

小沙彌說:「四休並不是最好,最好是五休。」

官老爺聽糊塗了,興奮地問道:「有哪五休呢?」

小沙彌說:「人們因為有了五臟,才使人生苦惱,假若把五臟休去,怎麼還會有痛苦可言呢?」

韓愈拜師

唐代大文豪韓愈是「反佛」人物,他因《諫迎佛骨表》而被朝廷貶往潮州,後有悔意,轉而信佛。

在當時有位著名的大顛禪師住在靈山禪院。一日,韓愈慕名親自拜訪。

一見面,韓愈恭敬地問:「禪師春秋多少?」

大顛未答腔,舉起佛珠。問道:「你懂嗎?」

韓愈見此狀茫然無知,連聲說:「不懂,不懂!」

大顛開示道:「晝夜一百八!」

韓愈簡直無法理解這是怎麼回事,悶悶下樂地回去了。夜裡,韓愈越想越放不下,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靈山禪院,走近山門前遇到首座和尚。他將昨日會晤大顛禪師 情況說了,希望首座解說一通,不料首座和尚祇是扣齒三下,弄得他越發迷惑,不知所措。於是,他向內院走去,看見大顛在法堂內,向前問訊道:「禪師春秋多少?」

大顛也扣齒三下。這時韓愈若有所悟的樣子,說道:「原來佛法是一樣的!」

大顛問:「你為甚麼這樣理解呢?」

韓愈回答說:「剛才首座回答與禪師一樣!」

大顛不經意地說道:「佛儒之道是一樣的,我和你也是一樣的!」

這麼一說,韓愈頓然大悟。

心賊難除

利蹤禪師自開悟後,禪風很盛。不少弟子追隨他,在西子湖建一禪院,宣講佛法。住在禪院有二百多僧人。

一天深夜,利蹤站在僧舍門前大嚷道:「捉賊啊,捉賊啊!」喊聲動了整個禪院。

這時,正好有位弟子從寮房內跑了出來,不小心撞到利蹤的懷裡,蹤抱住他大聲嚷道:「快來人啊,我捉住賊啦!」

這個弟子狠命地掙扎說:「師傅,你搞錯了,我不是賊,是你的弟子啊!」

利蹤又抓住他的手,大聲喝道:「是就是!為甚麼不敢承擔?」

這個弟子嚇得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利蹤隨口說了一首偈語:

三十年來西子湖,二時齋粥氣力麤;

無事上山行一轉,借問時人會也無?

這件事看來師傅捉人捉錯了?沒有。在禪者眼裡,心有「真心」「習心」之別。「真心」「自性」,而「習心」是眾生無始以來生活經驗所薰染而成的,習心著相逐物,蒙蔽了「自性」,為修行的障礙。修禪止觀,就是掃除「習心」,所謂「賊」就是指那個「習心」,有道是:「山賊易除,心賊難除。」但不少人卻認識不到自己「造業」「心賊」所為!這個弟子不是很傻嗎?

 
 
悉達寓言
◎秦孟瀟╲文   梁 川╲圖

瓦師與驢子

有一個婆羅門 1法師 2,預備召開一個講經大會,對他的徒弟說道:

「我需要瓦器用,你替我請一位瓦師來。」

這時,瓦師正在家裡痛哭流涕。那個徒弟進門見了他,問道:

「你為甚麼這樣傷心啊?」

瓦師回答說:

「我做了幾年的瓦器,想到市上去賣掉,那隻壞驢子卻把瓦器都打爛了,我的心血白化了,怎麼不傷心啊?」

那個徒弟聽了,心想:

「這不是一隻好驢子嗎?瓦師做了幾年的東西,牠祇一下子就能完全打破,牠的本領不是比瓦師更強麼!我不如把牠買回去好了。」

瓦師聽說有人買他的驢子,當然是高興極了。

徒弟回到師父那里,師父問道:

「怎麼瓦師沒有請來?要那驢子有甚麼用啊?」

徒弟回答說:

「師父,這隻驢子比瓦師還有用呢,瓦師做了幾年的東西,牠轉眼之間就毀掉了。」

師父聽了,斥責道:

「你同驢子一樣,不會做出好事來!」

1 婆羅門,是印度的一種宗教名。

2 法師,有學問有德行的和尚。

二隻牛鬥力

有兩個人,一個養著一隻黃牛,一個養著一隻黑牛。

一天,黃牛的主人提議說:

「讓兩隻牛鬥力,看哪一隻力氣大;輸了的由主人陪出東西來,贏的就得到那東西。」

黑牛的主人聽了,有點不服氣地說道:

「好哇,比一比看!」

這兩隻牛拚命地鬥了起來,幾個回合,還是不能分出誰勝誰負。

黃牛的主人就在旁邊取笑道:

「醜黑牛,彎曲角……」

黑牛聽了,混身的力氣便鬆弛了,再也敵不過對方的勇猛衝擊,結果吃了敗仗。黑牛的主人祇好賠出了東西。

他牽著黑牛,頹喪地回家。在歸途中,黑牛對牠的主人說:

「我在拼命鬥著,而你卻讓他取笑我,說些我不要聽的話,我的力氣漸漸消失了,你不能怪我啊!」

主人就問牠:「那要怎樣說,才能使你有力氣打倒對方呢?」

黑牛回答說:

「在決鬥的時候,你就說:﹃好黑牛,力氣大,生得一對好大角,真健壯!﹄這樣,我的勇氣倍增,就可打垮對方了。」

有一天,黑牛的主人去約對方決鬥了。那個黃牛的主人,當然歡迎的,並神氣地說:

「你的牛若是鬥勝的話,我給你三倍以上的東西。」

兩隻牛在廣場上決鬥了,彼此的雙足在地下踢著灰塵,準備衝上去,使自己的力氣增強起來。

黑牛的主人笑著說:

「好黑牛,力氣大,生得一對好大角……」

黑牛聽了,不等他說完,已如狂風排浪之勢,衝了過去,把那隻黃牛撞得血流滿頭,搖搖擺擺的,倒在地上。

黑牛的主人得了許多東西,並用花圈套在牠的角上,漫步凱旋歸家了。

女人與狐狸

有一個女人嫁給了一個有錢的人,但她並不喜歡他的丈夫,暗中又跟別的男子相好。

一天,她捲帶了許多金銀財寶私奔去了。

二人走到急水的河邊,那個男子說:

「那些財寶交給我好了,讓我送到對面的岸上去,我再回來背你過去好了。」

可是,那個男子過了河,就再也沒回轉過來了;這個女人還呆呆地坐在岸上等著,痴想他還會回來的。

她遠遠地見到一隻狐狸,嘴裡啣著一隻老鷹,來到河邊,狐狸看見河裡有一條魚,連忙放下了鷹,去捉那條魚了。那老鷹被放下後,撲一聲,飛到天上去了;河裡的魚也游走了。牠兩個獵物一樣都沒有得到。

女人見了這隻笨狐狸,嘆口氣說:

「唉!你多愚痴呀!」

狐狸也用同樣的口吻說:

「你還說我愚痴,你自己比我更愚痴啊!」

國王的妃子,看著空中有一行雁群飛過。

她想:

「那麼大的雁,牠的肉一定是很好吃的啊!」

於是,她就去見國王說:

「我要吃雁肉,你叫人去捉些來。」

國王為了討好自己的妃子,隨即叫獵人去捕捉了。

獵人是善於這行工作的,張了很大的羅網,結果捉到了幾十隻,用籠子養了起來,每天還飼餵好的食物。

在籠子裡的雁,有的說:

「平時我們每天找食物太辛苦了,現在他們弄給我們吃,那是多麼舒適啊!」

但有些雁,卻堅決地不肯吃。

那些貪圖享安樂的雁勸解地說。「傻瓜,活著為甚麼不吃啊?」

絕食的雁回答道。「唉,不幸作了籠中囚,還會想吃甚麼呢?」

過了幾天,進食的雁長肥了,而絕食的卻瘦得乾癟癟的。

那些絕食的雁,見自己的身體很瘦小,便輕易地從籠孔中飛出去了。在空中對那些肥雁說:

「你們貪圖吃得舒適,享樂的惡果正在後面等著你們呢!」

猴子與婢女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養了一隻頑皮的猴子。

這隻猴子得到了國王的寵愛,更是無法無天的了;牠喜歡同一個年輕的婢女戲弄,經常打得一團糟!

有一個年老的臣子,對國王說:

「要管束一下那猴子,不要給牠太放縱了;更不能讓牠與婢女嬉弄,最好分開來。」

國王笑著說:

「他們已成習慣了,怎能分得開呢?」

有一天,婢女摯著飯器和手杖到厨房去;猴子見了,跳躍著走了過來,牽著她的衣服。她叫牠走開,猴子不但不聽,反而更惡作劇。

婢女生氣了,摯起手杖去打牠,不知怎麼猴子跌入火裡去了,把牠的皮毛燒著,牠痛得亂跳一陣,又跳到堆柴的上面,引起了大火,接連燒了許多地方,很快就把皇宮也燒毀了。這時,國王才相信那臣子的話來,但懊悔已來不及了。

鴿子救人

有一隻鴿子,在空中飛翔找食;那時正在下著大雪,牠見到有一個人迷了路,又凍又餓倒在山旁,不住地顫抖著、呻吟著。那種飢寒交迫的情境,令牠目不忍睹!牠想:

「有誰幫助他呢?還是由我去救他吧。」

牠來來回回啣了許多乾樹枝,放在那人的身旁,然後點燃了火。再衝進火堆裡去犧牲了自己給他充當食物!

那個垂死的人,在溫暖中漸漸的蘇醒過來了。

鸚鵡與農夫

有一隻鸚鵡,牠的父母不幸瞎了雙目。

鸚鵡為了報答養育之恩,不辭勞苦地覓食,侍養自己的父母。

有一天,牠在樹上聽見一個農夫在田中說:

「天啊!你幫助了我,種出這麼好的穀子來,我祝禱世間上的生靈都能吃得到!」

鸚鵡聽了,心裡非常喜悅地想:

「這個人的心腸多好啊!」

從此牠時常到田裡去取穀子。

那個農夫見了,以為是害鳥來搶榖穗,連忙張開了網,把牠捕捉住了。鸚鵡掙扎著說:

「前兩天,你在田裡不是說,祝禱世間上的生靈都能吃到那些穀子嗎?那你為甚麼不讓我取一些回去吃呢?」

農夫問道:

「你時常到這裡覓食,要那麼多穀子做甚麼?」

鸚鵡回答說。「我家裡有盲目的父母,不得不侍養牠們啊!」

農夫見牠這樣說,深深地受了感動!敬佩地說。

「好吧,以後你常來這裡取穀子好了。」

隨即把牠放走了。

 
 
世出世法
◎楊 釗

國慶六十週年

年十月一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的紀念日子。

六十年來,中國社會發生幾千年來最巨大、最深刻的變化。其中一九七八年農村未得溫飽的有2.5億人,至二○○八年減少到4,007萬人。社會平均預期壽命 由建國初期的35歲增加至二○○五年的73歲。農民人均純收入由每年的73元增加到4,761元,增長超過60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一九四九年的 126元增加到二○○八年的15,781元,增長超過100倍。

一九五二年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為679億,二○○八年的GDP為30萬億,增長441倍,躍居世界第三。現在一天的GDP已超過當時全國一年GDP的總和。

一九五○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1.3億美元,二○○八年已經達到25,600億美元,增長2,265倍,連續四年居世界第三。

一九四九年的外匯儲備是0,二零零九年的外匯儲備是20,000億美元,居世界第一。

一九五零年的民航線祇有12條,旅客人次一萬人,現在民航線已增加到1,500多條,旅客人次達1.9億。

在新中國60年間取得的驚人成就,翻開歷史,160年前即一八四零年,中國在鴉片戰爭戰敗後割地賠款,貧窮積弱,任人宰割,直至一八九五年,孫中山起來革 命至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勝國依然不能收回戰敗的德國於中國奪取之山東半島,從而引發了「五四」運動。由一八四零年至一九一九年,差不多80年,中國的精英才覺悟到「落後被人欺負」,一大批的精英投身於令國家富強的行列。當時,毛澤東祇有26歲,周恩來祇有21歲,鄧小平祇有15歲。特別是朱德31歲,放棄了貴為蔡廷諧手下四大天王旅長之職而改投振興民族洪流之中。往外國留學,實行「勤工儉學」,學習外國先進經驗,結果用了30年時間,即一九四九年取得革命勝利。接著又用了30年時間,摸索治國經驗;由於資本主義令中國積弱,無法令4億人口獲得溫飽,照搬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又行不通,最後「摸著石頭過河」,選擇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前,也走過一些彎路,特別是「文化大革命」10年給中國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創傷,可見今天的成就得來之不易。

面對二十一世紀諸多挑戰,中國的成功經驗已成為發展中國家治國的新模式,「北京共識」「中國經驗」已經逐漸與美國的「華盛頓獨立宣言」成為東西方兩種國家成功的發展模式。

新中國發展的啟示很多,按有關方面介紹,其中有三方面:

1選擇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

當鄧小平執政後,決策班子果斷地糾正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路線,改變成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實行改革開放,從而改變了中國的面貌,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

2樹立科學的發展理念

首先從計劃經濟轉變成市場經濟,其次是以人為本,效果主義;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最後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確立,注重環保,大力發展教育,逐步建立以法治國、以德治國的方略。

3必須構建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中國「文化大革命」亂了10年,經濟瀕臨崩潰,改革開放穩定了30年,發展一日千里,面貌煥然一新。

紀念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經歷了60年的發展,今天的中國應該如何定位?未來的角色應該怎樣,有關領導提供三句話給我們參考:

第一句話是:我國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

儘管60年中國取得巨大成就,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到二○○八年底,我國經濟總量四萬多億美元,尚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GDP)雖已突破3,0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100位之後,還有很多人尚未擺脫貧困,我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現代化的目標任重道遠。

(編者按:從企業角度來說,未來具有龐大的市場和機會等待開發。)

第二句話是:我國已經站在新的發展平台上。

經過60年的探索,中國已經成功地找到了令國家物質走上繁榮富強的方法,那就是「市場經濟」「改革開放」「以人為本」。所以鄧小平先生說「改革開放」100年不能變,道理就在這裡。

由於有了方向,有了道路,下來的日子,將會發展更快。當然,由於社會的不斷發展,同時也會產生新的矛盾,新的問題,但相比以前的經濟實力和治國智慧,可以說大大不相同,以前是「不容有失」,現在是「家底豐厚」

第三句話是:我國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雖然遭遇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但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發展的戰略機遇依然存在。目前,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的升級,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等蘊藏著巨大的增長潛力,顯示出廣闊的發展空間。

研究中國問題,永遠不可離開13億人口這一數字。13億人口10%就是1.3億,等於18個香港。試想想,其中的商機有多大,中國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祇要我們始終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立足於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國就一定能夠實現比過去60年更大的發展。

作為一個企業,若能從國家60年發展成功經驗中學習到一些本領,得到一些智慧,例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專心搞好自己的業務,以人為本,注重培養人才,建立以法治企、以德治企的模式,其效果一定良好。

作為一個中國人,在國家成立60年之際,讀讀歷史,聯繫自己人生成長和工作實踐,確立或修正自己的定位,把自己的角色演好。若能激發起自己的承擔感,對家庭和企業有個承擔的心,又能不怕苦,不怕吃虧,不斷學習,那麼,應該是送給國家生日和無數民族先烈最好的禮物之一。

 
 
皈依與信仰建設
◎演 明

容提要:皈依三寶是學佛的開始,也是學修的根基!皈依是加強信仰建設的必備基礎,信仰建設更是昇華皈依內在的方便法門。皈依是進入佛門的第一課,它既是佛教信仰的最低標準,同時也是佛教信仰的最高要求,光信仰不皈依是不如法的,本文就皈依與信仰建設簡單談談個人看法。

關鍵字:皈依 信仰 信仰 建設

談到皈依,大家都非常熟悉,但真正認識皈依的內涵卻不是簡單的事。比如說我們在寺院裡,常常會看到許多人燒香、磕頭,拿很多供品去供佛菩薩,但很難由此判 斷這些人是不是信佛、是不是佛教徒。這些人可能信佛,但是並沒有受過皈依。如果他們不信的話,不會去供養;說他們信,似乎和我們信的又不一樣。所以我們要 重新認識一下甚是真正的皈依三寶。

皈依,皈是回轉、皈投;依是依靠、信賴。凡是回轉依靠,或皈投信賴的行為,都可稱為皈依,所以皈依兩字,也不是佛教之所專用。不過,講到皈依的真義,凡是 不究竟不著實不可靠的信賴與信仰,均不得稱為真皈依。唯有皈依三寶,才能使人漸漸地走上離苦得樂的究竟解脫之道。實際上,皈依的傾向,固應先由皈依身外的 三寶開始,皈投三寶,依賴三寶的發與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大解脫道。但當走進了涅槃之城,自身的當下,也就是理體的三寶了。一切生皆有佛性,由於業障的迷惑,所以不見佛性,我們皈依三寶的目的,正是在於尋求佛性的顯現。我們本來與佛一樣,本來就與三寶同在,祇緣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為生!我們若能即日開始,回皈投向三寶的懷抱,實即浪子回頭,步返原來的老家而已。因此,唯有走向回家的道路,才能算是真正的皈依。祇可供人暫時歇腳的處所,絕對不足我人去死心塌地的皈依,否則泥牛過河自身難保,安能渡人?

再從個人的角度來深入地說,我們為甚要皈依呢?最主要的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恐懼感,第二個是求庇護。皈依二因中的恐懼感主要是指對六道輪回和三惡道的痛苦產生恐懼。因為我們害怕受苦,才要去求皈依。如果我們不知道這種種的痛苦,那皈依幹甚? 因此祇有對種種惡道的、生死輪回的痛苦產生非常深刻的認識與體會,才會去求庇護。在通常的情況下,我們對於六道輪回和三惡道的痛苦是很難有所感覺的,這祇 要檢查一下自己的內心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原因何在呢?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是我們的常執太重,總覺得後世很遙遠,因此不知不覺地,我們對於痛苦和快樂的感 受與追求都被局限在現世,局限在眼前能夠看得到、聽得到、感覺得到的事物上面,根本不會想到後世的苦樂。

我們要皈依三寶,首先必須深刻認識到三寶種種功德的本質,要認識到三寶確實具有那多、那好的功德,而且這些功德是我們可望可求的。如果可望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及,那這些功德和我們就沒甚關係。既然三寶的種種功德可望也可求,那我們如何去求呢?首先要知道皈依的利益,引發我們的希求心。

皈依的利益有八種:

第一,皈依以後才是真正的佛教徒。如果沒有皈依,即使佛教知識懂得再多,也祇是門外漢,或者是佛學家,不能算是佛教徒。

第二,皈依以後才可以受戒。五戒、八關齋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等,受戒前都要皈依,沒有皈依不能受戒,因此皈依是戒律的基礎。

第三,皈依以後,憑藉佛法僧三寶的力量,我們的罪障會逐漸得到消除。

第四,因為內在有三寶力量的加被,皈依以後我們就不會被其他的魔道鬼神所傷害。

第五,皈依以後,能夠讓我們擁有一種高遠的志向和宗教的情懷。如果一個人內心沒有真正地皈依,他就沒有甚志向,也沒有甚願心,就不會有真正的宗教情懷和宗教情操。佛教的信仰與情懷是內心的自然流露,不是裝出來的,偶爾裝一兩次或許可以,但怎能一生一世裝下去呢?一個人內在真正具有慈悲的情懷、三寶的情懷,才會如說而行、如行而說。

第六,是皈依以後,我們的功德就一直能夠得到累積。

第七,皈依以後不會墮三惡道。

第八,皈依以後學佛會比較容易進步。由上可知,皈依對佛弟子非常地重要。

何謂信仰呢?信仰,就是信心瞻仰之意。極度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或榜樣。亦即內心對某一物件,有了特勝的瞭解,因而生起一種崇敬、仰慕、好樂、渴求之心,而沒有絲毫的疑惑,謂之「信仰」。信仰在所有的宗教裡都是最根本的,《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就是在說明信仰的重要性。佛法的信仰是要能以純潔無疵的心態,誠摯善意的信念,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授教誡,便會成為一種無形的力量、財富。信仰如同救命的船筏,能度我們從此岸到彼岸。

如何信仰呢?信就是信仰,對佛、菩薩的信任與景仰,更是對自身佛陀的信任與開。依佛法說:佛教徒對於佛法要有正確堅固的認識——勝解。勝解是信仰的前因,勝解後的信仰,才是真誠的信仰,理智的信仰,不是迷信。孫中山先生有句話說得非常確切,「有思想而後有信仰,有信仰而後有力量」。 佛法的方法是信仰與理智的合一,可見佛法的德行,對於真理是怎樣的尊重!可以說,佛弟子對於佛法的不斷努力,一貫的本於純潔無疵的淨信。進而言之,佛教的 信仰,必須所信的對象,有實、有德、有能。如信佛,佛是確實有的,譬如,西元前624年出生於印度的釋迦牟尼佛,他有大覺的智德,離煩惱的斷德,慈悲的恩 德。

信仰的心靈中祇有純淨的靈魂,才能達到一個純粹的精神高度信仰,才會獲得堅實的生命基石。在世間有太多的人採取盲目的信仰,將信仰置於一個遊戲或戲耍的境 地。世上有多少人在持這樣一種信仰呢?心靈信仰潛在這樣一種不純的因素,會因為這樣的人生態度而陷入不自由的精神空虛之中。是他們內心不純淨導致信仰生活 處於滿足個人私慾的處境。一切私慾的功利的願望讓自由的信仰毀滅,讓純粹的精神信仰失去了一個理想的高度。

信仰對於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高度,你若沒有內心的純淨和良知的反省和頓悟,談信仰就是虛假的,就是一種褻瀆。我們離真正的信仰究竟有多遠?這是一個回歸到自 身反思的問題,信仰的高度產生於我們接近它的虛無和純淨心靈和良知的純粹,它具體的表現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天裡,給自己的良知和純粹心靈怎定位?我們用甚樣的心態進入世俗的生活,我們對現實生活的反應是在甚樣的人性或道德自律的基礎之上?接受信仰首先是要從生活中的自我更加無私、純淨和自我完美開始。

在信仰之中,修持是最主要的,沒有修持就沒有宗教體驗,沒有宗教體驗就不容易產生堅定的信仰。既然如此,我們信仰之後,要怎樣去體驗佛法的偉大和快樂呢?《瑜伽師地論》中說:「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祇要人人信仰佛教,奉獻自己的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是一片淨土,人人將是一尊佛。佛教的信仰是淨化內心的清新劑,提昇人格修養的階梯。人人奉行五戒十善,從而使社會和諧、世界和平(論壇所提的幾個和)。

從上面所述,不難看出信仰建設的重要性。末法時代,佛教弟子受外在環境的影響而信仰淡化、戒律鬆弛,使佛教衰落。既為佛子,當作佛事。我們應該努力從三皈依開始,加強四弟子的信仰建設,提高四弟 子的素質。因為,凡是受戒,必有三皈。最初入佛,固須三皈;加受五戒八戒等,皆以三皈為得戒而納受戒體,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雖以羯磨法受戒,但在 受戒中,沒有不行三皈依的。另有受大乘菩薩戒者,在懺悔發願之前,也必先受三皈。因此,雖說三皈不是戒,卻是一切戒之根本(三皈之中含有戒義)。三皈依不 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中的根本,朝暮課誦,皆有三皈,一切佛事的終結,也都應以三皈為宗本。故在小乘佛教的地區,他們把三皈看得特別重 要,以唱三皈作為行持,也以唱三皈為人祝願。所以,皈依是加強信仰建設的必備基礎。在四弟子素質提高後,我們的學修中就能更如法更莊嚴的顯現出皈依的功德,同時也就更好地讓生生歡喜心、發心皈依。所以,信仰建設更是昇華皈依內在意義的方便法門。

總而言之,「茫茫長夜中,三寶為燈明,滔滔苦海中,三寶作舟航」。祇有走進佛教,讀誦經典,親近僧人善士,善護身口意業,按照佛法僧三寶的教誡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才能認識佛教,才會發信,也才能信得切,行得真。

上述觀念,皈依很重要,大家都要好好發心皈依,對出家來說更是如此。皈依是進入佛門的第一課,是需要我們天天學、日日修的,因此可以說是一個很好、很重要的根本法門。佛、法、僧,並為佛教的三寶。佛教生命在現代的存在與發展,我看,不是或主要不是在佛學的現代知識化,就是佛學存在的理由與意義也並不是本身,而都是在僧俗兩的信仰與修持,在生的生命。弘法也在弘揚佛法,並非以佛學的現代知識化為目的。知識,在現代,對佛教生命的存在與發展,祇能是個助緣,這兩者之間相互依持,皈依是進入佛門的第一課,它既是佛教信仰的最低標準,同時也是佛教信仰建設的最高要求。

 
 
燈明供佛的意義
◎慎 言

明為佛教的六種供品之一,其它如水、塗香、花、飲食、燒香,取之配以六度,則水表佈施,塗香表持戒,花表忍辱,飲食表禪定,燈明表智慧,燒香表精進。從古至今,花、香、燈火仍為最通常之供物。

燈明,即燈火之明,簡稱「燈」,指供奉於佛前的燈火,有油燈、燭燈燈類。燈燭大多放在燈台、燭台或燈籠中。另有不分晝夜長燃之燈,稱為「長明燈」。點燃眾多燈用於供養佛菩薩的法會,稱為「萬燈會」

佛教認為,人生一世,就像處於暗室之中,充滿黑暗與痛苦,要想擺脫諸種痛苦,祇有「修仁好德」,而能夠修仁好德的,就是破除黑暗的那盞明燈。所以,佛門中有句話叫「一燈能除千室暗,一智能除萬年愚」。佛教也因此將燈明作為供奉於佛菩薩前的六供物之一。

佛教使用燈明的緣起,據《四分律》記載,因為當時諸比丘所居之室,都存在幽暗之患,所以,佛陀允許點燃燈燭,需要油就給油,需要炷就給炷,需要燈盞就給燈 盞。諸比丘還請問佛陀,應該把燈放在哪裡?佛陀回答說,可以放在床角的瓶子上,如果放在墻壁間,就要防止蟲蟻偷食;如果燈昏暗欲滅,就需要提一提燈炷;如 果怕弄污手,也可以用燈箸挑撥炷芯,又因為箸容易燃燒,所以允許使用鐵質的燈箸。在此記述中,佛陀對允許使用燈火照明僧房以及放置燈火的處所等都作了詳細 的說明。

佛經中對燈火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定:燃燈時,應該先點燃舍利、佛像前的燈,再點燃側燈。坐禪時,要先點燃禪坊中的燈,點燃之前,先告眾僧。然後,再依次點燃經行道處、閣道端處的燈。如果燈油足夠用,燈應該晝夜不熄。

佛教中燈,按用途說,分為生活用燈和供養佛菩薩用燈。供養燈又有禮拜、誦經用的一般燈明和莊嚴佛堂用的長明燈兩種。按所燃燒的質料來分,有脂、膏、酥、油、漆、蠟、明珠七種質料的燈。

古時代的「燈」,都是用「盞」盛油,投「炷」點火的油燈。燈盞的質料,是用金、銀、赤銅、瓷、瓦等物做的。燈炷(燈心)則是用白花、新布、或新淨的布縷、線索等物做的。燈盞的形狀:有碗式的、盤式的。有長方形爐式的、有鼎式的、有勺子式的。有平底的、有腳的、有高柱的。這些都是「座燈」之類。油燈所用的油料,有動物油、植物油、礦物油,種類名目很多。

除了普通的油燈,佛門中有一種長明燈,又叫「常明燈」「續明燈」「無盡燈」,是佛前不分晝夜常燃之燈,有莊嚴佛像和佛堂的功用。據《五百問》記載,有比丘問:延續佛前光明之燈,在白晝可以熄滅嗎?回答說:「不可,若熄滅就犯了毀滅罪。」《觀心論》說:「長明燈者,正覺心也。」也就是用燈比喻覺悟智慧的開明瞭然。所以一切尋求解脫的眾生,「常以身為燈台,心為燈盞,信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智慧明達喻如燈光常燃」。像這樣的覺燈,能照破一切無明痴暗,能轉而求得開悟,即「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明,終無盡故」,所以叫長明。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真可,曾專門為長明燈寫過一首詩,題為《璃燈》:「誰把冰輪擲下方,老僧拈取掛虛堂。昇沉雖復憑他力,內外從來本白光。未點金容猶冷淡,才燃寶座愈輝煌。莫將龍燭堪相比,不照人王照法王。」真可禪師以冰清玉潔的明月比喻長明燈,不論昇沉變遷,燈自身潔白光亮,通體透明的本質卻不會隨之改變,並以其輝光把「金容寶座」照耀得璀璨輝煌。「龍燭」雖華艷高貴,卻祇配照人王;璃燈素雅皓潔,才堪照「法王」

現代寺院中所用供佛的燈除了傳統的油燈之外,還採用蠟燭點燈供佛,以及使用各種色澤的電燈供佛。在以油燈和蠟燭供佛之後,若要熄滅燈時,不可用嘴吹和扇揮,也不可用襟撲,應該從燒焦的燈炷折熄下去。

以燈供佛有很大的功德。據經典中說:若在佛塔、佛寺、佛像、以及經卷之間,燃燈供養,有很大的功德。《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若人奉施燈明,能有十種功德:一者照世如燈;二者隨所生處,肉眼不壞;三者得天眼通;四者於善惡法,得善智慧;五者滅除大暗;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轉世間,常離暗處;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槃。」據《佛說施燈功德經》云:「若有眾生於佛塔廟,施燈明者,得於四種可樂之法。何等為四,一者色身,二者資財,三者大善,四者智慧。」也就是說,點燈供佛的人,可以獲得相貌莊嚴、資財充足,具備善根和大智慧。《菩薩本行經》中也記載說,闍那謝梨王為聞法,在身上點燃千燈,以求無上正真之道。又如《增一阿含經》中記載,燈光如來在過去世為長老比丘時,用燭火麻油日日供養寶藏如來,因而得成佛之授記。

對於以燈供佛的功德,在佛教中有則著名的「貧女供燈」的故事:故事說,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個貧窮而孤獨的女人名叫難陀,以乞討為生。

難陀經常看到國王、臣民不論大小都供養佛和僧眾,心想:「因我前世罪業深重,今生才這樣貧賤,雖然遇到了福田,卻沒有資財可供養。」想到這些,難陀不覺悲上心頭,自責悔恨,感傷不已。難陀希望能得到少許的錢物供養佛,結果乞討了一整天,祇得到了一個錢。她就拿著錢到油店,想用來買油。店主問她:「拿一個錢買油,祇能買到一點點,你作甚麼用呢?」難陀把心中的想法都告訴了他。店主心生憐憫,給了她雙倍的油,足夠供一盞燈。

難陀非常高興,來到精舍,將燈供養給世尊。她把燈放在佛前的眾燈之中,並發願:「我今貧窮,除了這盞小燈,我沒有甚麼可供養佛的,但我希望以此供養的功德,將來能夠得到智慧之燈,滅除眾生的無明黑暗,引導他們覺悟。」

一夜過去了,其它的燈都熄滅了,祇有貧女所供養的燈還在燃燒。第二天,正是目犍連尊者值日,他看天色已經拂曉,便來到殿中收拾燈盞,看見難陀供養的這盞燈明亮地燃著,而且燈油和燈芯都沒有絲毫減損,同新點燃的燈一樣。心想:「白天點燈沒甚麼用,不如先把燈熄滅,到晚上再點。」他就舉手搧燈,燈依舊燃燒,沒有熄滅。又用衣搧,還是明亮如故。這時,佛陀看到目犍連的舉動,便對他說道:「這盞油燈不是你能熄滅的,就算用四大海的水灌注或是強風狂吹,也無法熄滅,因為這是發大菩提心之人所佈施。」

佛陀說完此話,正好難陀再次來禮拜佛陀,佛陀便對她說:「你將於來世二阿僧祇劫,得以成佛,佛號為燈光。」難陀得到佛陀的授記後,內心非常歡喜,並且立刻向佛陀請求出家,佛陀也允許她的請求,讓她成為僧團的一員。

在佛教中,燈代表光明和智慧,意即提醒世人要追求智慧,以去除愚痴。以燈供佛,隱含著以燈破暗、象徵以智能除惑的深義。《新華嚴經》卷第七十八說:「善男子!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於眾生心室,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煩惱業,種種暗障,悉能除盡。」《大般涅槃經》中說:「煩惱暗故眾生不見大智,如來以善方便燃智慧燈,令諸菩薩得見涅槃、常樂我淨。」

佛教還把佛法之脈稱為「法燈」,師父傳法於弟子,稱為「傳燈」;承續法脈,稱為「續燈」;燈燈相傳,延續不絕,千古光明燦爛,稱為「無盡燈」。《新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就記有善財燃法燈,以信為炷,慈悲為油,念為器、功德為光,滅除三毒之害。宋朝高僧普濟禪師根據佛法之燈代代相傳的含義,寫成了著名的《五燈會元》一書。

在寺院中點燈,還有一種共修的意義,點燈就是在莊嚴道場,令眾生生起敬仰之心,而點燈又象徵光明和智慧,能除黑暗的煩惱。因此,近年來,許多寺院都會應信徒的要求在春節和元宵節期間舉辦燈供法會。

按照佛教的說法,在新的一年裡燃燈供佛,有照耀前途之意。祈求佛菩薩加持新的一年平安順利,再加上人們在新年時,都希望未來能有個光明的開始,為了滿足這 樣的心情,於是便向佛教尋求能祝福來年的祈願儀式。尤其是在新春闔家團圓時,將到寺院點燈當成全家共同參與的新春活動,別有一番凝聚和樂的氣氛。佛教的點 燈,尚有以供養諸佛菩薩,來培養內在的供養心與恭敬心,同時也希望藉由燈的象徵意義,來激勵自己能夠精進不懈、破除內心的無明黑暗。

佛教鼓勵人們點光明燈的原因,除了祈福之外,主要是希望人們能夠發善心、立善願,進而接觸佛法,為自己積聚覺悟成佛的資糧,這樣才是真正的消災解厄、轉運得福。

其實,燃燈的真正意義在於,它是點一盞油燈獻給諸佛菩薩,借著點燈的形式,讓自己內在的願望,藉由供養佛前的燈,受到佛陀的護佑,藉光亮掃除我們生命的愚暗,提醒自己時時關照自身,進而產生行為動力。

 
 
弘一大師的人格魅力流芳百世
—— 紀念弘一大師誕辰一百三十週年

◎林志明

慧 劍居士所著《弘一大師傳》,早在一九八三年出版,初版印刷了六次,修訂後的二版又印刷了六次。這說明該書特受歡迎,也說明了弘一大師人格魅力的流芳百世。 祇可惜,我直到今年方獲此書,才得以從陳慧劍居士的筆間讀到有關大師非常連貫的生動故事及其相當完整的生命歷程。使人真的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之感。

弘一大師,曾是一個韜光養晦的大藝術家。他少年時,為一翩翩公子,中年時,是個風流名士;當教員時,像個老師;出家當和尚,就像個高僧。真的是做一樣,像 一樣。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是因為他是個真誠的人,真正的人,他以濟世度生、救國救民為信仰和追求,畢生認真、嚴肅、獻身地躬行實踐。他非常重視人的品格 修養,常誡人「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他凡事身體力行,言行一致。朱光潛先生說得好:「弘一法師……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的。入世事業在分工制下可以有多種,他是從文化思想這個根本上著眼。他持戒那樣謹嚴,一生清風亮節,會永遠頑廉懦立,為精神文化樹立了豐碑。」這也正體現了他的人格魅力。

弘一大師是律宗一代高僧,他出家後以四年時間編就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全書原稿達114大頁,這部表記付印時,大師並為它留下遺言:「衲身後不必建塔、做功德;祇要此書得以流傳,我愿已得!……」可見他對於佛子戒律的重視。而他自己,持戒極嚴,每到一處,都過著最簡單樸素的生活,而且嚴守「過午不食」, 他每到一寺一廟,總是為常住整理佛經,而且仔細編目。出家後,他放棄了一切藝術上的成就,但他的書法卻因為寫經而繼續不斷。他手寫佛經,在文字上有記錄的 就有34種,在經文方面,如《華嚴經凈行品》、《普賢行愿品》、《佛說本事經》、《五大施經》、《增一》、《雜含》、《梵網經》、《藥師經》、《阿彌陀 經》、《心經》等多種,均往往寫了二、三次。如從已經多次書寫計算,則有45次寫經記錄。然而,他一生寫經,僅是寫字的百分之一不足,而他寫得最多的,是 人們向他索要的「聯句、偈語、佛號」。關於這些,陳慧劍居士在《弘一大師傳》中有詳細而生動的記載。比如,他常寫「持戒到彼岸,說法度眾生。」「以戒為師」,等等。大師以寫字來與人結緣,總是不辭辛苦,僅一九三八年在泉州一地,從一月到三月,就寫了一千多件。這也是他弘揚佛法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因為,他的字就是佛法!

大師除多次宣講《四分律》之外,還總結了他自己五十年來反照自己的行為而作出的十項總結。一九三三年正月初八,他在妙釋寺開講《改過實驗談》,這是他自身學佛自我陶鍊的經過。簡言之,就是一、學「虛心」,二、學「慎獨」,三、學「寬厚」,四、學「吃虧」,五、學「寡言」,六、「不說人過」,七、「不文己過」,八、「不覆己過」,九、「聞謗不辯」,十、「不瞋」。他重點解釋「不瞋」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是心賊,除之不易,但是,學聖賢的人,除不了瞋,從此便羞辱「佛道」:佛家要人們除「貪、瞋、癡」三毒,其實,貪、癡易去,瞋病難癒!這十項總結,經過自身精密地安排與切實地體驗,言凡而意深,照這幾條去實行,祇有有心人方能入木三分!弘一大師的《格言別錄》基本上包含了以上內容。大師自己是身體力行的。

然而,他仍然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時常感到慚愧。最令人感動的是,近六十歲的他,卻能與年僅十五歲的李芳成為忘年交,而且,這位一代高僧卻能謙虛地接受一個十五歲小孩子的批評,實在令人欽佩。李芳給弘公的勸誡信說:「法師啊!從最近報上,看到您的弘法活動,覺得這簡直太不像您了!經常的赴宴,接受人們的邀請,不是違背法師的本意嗎?請您不要再這樣了,趕快閉關用功吧!再這樣,我真為你老人家心急呀!而且您的身體也經不住這樣的摧殘……!」李芳竟然寫了五張信紙的蠅頭小楷給弘一法師,請他息心閉關,不要再涉足世俗。弘公讀後立即提筆給李芳回信:「惠書誦悉,至用慚惶。自即日起,即當遵命,摒棄一切。仁者天真靈性,舉世無匹,而不欲沉淪繁華。深望今後,活潑莊嚴,為當代第一人,除歲之後,或往他處……。」就在當年的十一月十四日,弘公在南普陀養正院同學會上,又作了題為《最後的「懺悔」》的講演,其中痛心地檢討了上述的問題。

弘一大師在南閩的最後時日,常常以「二一老人」作為自己的別號:「一事無成人漸老,一錢不值何消說!」他常發大慚愧,認知自己的德行淺,修養薄,所以必須努力用功,改過遷善。他為佛教做了那么多的貢獻,卻依然覺得自己一無成就,還要不斷努力精進。相比之下,我們真該感到無地自容了。所有這些,都顯示了弘一大師的人格魅力,而這又將是流芳百世的。

二○○七和二○○八年,北京三聯書店和中國圖書集團都相繼再版了父親編著的《弘一法師書信》; 最近,北京時代文藝出版社又計劃再版《弘一大師全集》,同時擬將父親所著《弘一大師新譜》增補入全集,後者並計劃將一九四四年父親最早所編寫的《弘一大師 年譜》與《弘一大師墨寶》一起結合出版。今年是弘一大師誕辰一百三十週年。在物欲橫流、世風日下的今日,能有那么多出版界人士前撲後繼地努力弘揚弘一大師 的精神,不能不說是為大師的人格魅力所感召吧!

 
 
蒙古貞瑞應寺勝跡
◎哈斯朝魯

古貞瑞應寺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始建於清康熙八年(1699年),屬藏傳佛教格魯派,素有「東藏」之 稱,有滿、蒙、藏、漢四種文字雕刻的金龍鑲邊的瑞應寺大匾是康熙皇帝所賜。寺廟建築方圓十里有餘,其中有大雄寶殿、祈願殿、九大臣祈願殿及東西配殿,整個 廟宇佈局合理、主次分明,形成了內外相映、四面對稱的獨特格局,宏偉壯觀,實為佛門聖地。瑞應寺集藏、漢、蒙式建築風格為一體的建築傑作,在我國古代建築 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當年的瑞應寺雄偉壯觀,凡來過瑞應寺的人皆讚歎不已,它曾是一座相當有影響的大寺院,作為我國東蒙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文化中心,它每 日接納香客無數,甚至遠在海外的信徒也都跋山涉水前來朝拜。

道光三年(1823),瑞應寺在給皇帝奏摺中稱:「瑞應寺僧人弟子多達三千,屬民八百戶。」瑞應寺興盛時期僧侶眾多,喇嘛三千多人,信徒雲集,香火鼎盛,佛事頻繁,是東蒙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中心。經道光帝恩准,由理藩院授予刻有滿、蒙、藏三種文字的「吐默特紮薩克喇嘛查幹邸延其呼圖克圖之印」,實行「政教合一」的 管理體制。瑞應寺成為東蒙地區宗教、文化中心。瑞應寺的出現和發展經歷近三個世紀,不僅對蒙古族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東部蒙古地區宗教、醫學、文 化的中心,而且對蒙古族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如對蒙醫蒙藥、天文曆法、建築工藝、文化藝術的發展都產生過十分深遠的影響,在廣大信教群眾特別是蒙古族群眾 中有著很高的地位。

寺內保存了大量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珍貴文物,不僅反映了蒙古族獨特的傳統文化藝術特點,也反映了蒙漢及其它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是中華民族團結友愛、共創文明的歷史見證。

一九八四年遼寧省確定了瑞應寺為首批恢復的合法宗教場所,之後瑞應寺恢復工程開始動工。改革開放以來,在政府的資助下,修復了藏式二層樓閣的建築,大雄寶 殿面積達八十一平方丈,六十四根大柱托樑而立,二樓後半部是宮殿式建築,四角上掛銅鈴,拱脊上金龍起飛,隱隱欲動,前半部平坦的廟頂上,正中是銅質鍍金法 輪,兩側是一對金鹿,相向而立,躍躍欲動,並重新建築了外古內今的活佛和喇嘛住室。一九九一年經國家、省、市有關部門批准,由甘肅拉卜楞寺嘉木活 佛銀盆丸按宗教儀軌正式認定洛桑·義希成來堅措為瑞應寺七世活佛。一九九四年大雄寶殿修復完工。大雄寶殿,位於瑞應寺的中心,是全寺最大的殿宇。大雄寶殿 中央是七尺高的釋迦牟尼像,後側排列著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宗喀巴綠度母佛像。殿內裝飾著精彩的花紋條幢。一九九七年十月九日舉行了盛況空前的七世活佛 坐床慶典,這期間,神奇的活佛殿院內一棵枯死多年的柏樹竟抽枝發芽,成為人們競相觀看的奇景。現整修後,廟宇、樓閣色彩醒目,古樸、典雅,定期的法會,使 香客,遊人絡繹不絕。該寺又香煙繚繞,佛光、誦經聲、鐘聲、經箱樂曲和法舞又重新傳出。一九九七年重建了活佛殿,居士們發願修建的天王殿也於一九九八年八 月份竣工。

今年秋季,投資壹千萬元的哲學院大雄寶殿將竣工,瑞應寺正在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許成彪居士以慈心推廣素食文化
◎妙法寺通訊

(轉載妙法寺通訊第三十期)

食館在香港飲食界已有一席之地,有越來越受歡迎之勢。中國大陸呢?十幾億人口,如果從商業角度看,這無疑是一個很大市,不過,也有真正想推廣素食文化之人,不是從市上看,而是從健康生活、文化素質上看這問題。

許成彪就是一個活生生例子。他很早便在香港開素食店,現在還在尖沙咀海防道有一家喬妃齋,不過,「八足咁多爪」的他,這店鋪日常運作已交由太座蘇杏璇打點,他自己則主力推廣發展中國大陸的素食文化。

我這裡不說許成彪推廣的是「素食店」,而是以「文化」兩字形容之,是實實在在地覺得,他推廣的是一種文化生活,而素食祇不過是其中之一,又或者說是通過素食而進展到一個新的文化層面。

許成彪在廣州有三家素食店,兩家以「怡新素食」命名,另有一家則稱為「生機樹素食」;在山東也有一家怡新素食店。此外,他的「疊水肥田」健康食品公司,在從化開辦了一個有機農,栽種蔬果。他還會不斷向內地各地推廣素食文化。原來,許成彪看到的,不是十幾億人口的「大市,而是看到如何加強、促進這十幾億人口的身心健康,除了直接從食物入手,還不斷地開辦素食文化講座。

認識許成彪已差不多二十年了。十多年前,我還可以看到他有閒心閒情去練習書法,今天,恐怕寫書法也成了奢望,真的分身乏術,這不是指他忙於搞素食店,那祇不過是他忙的一部分而已,他把更多時間放在「越是艱辛越向前」的慈善行上。

十月十五日,許成彪連同深圳獅子會「光明快車」到雲南麗江,在當地政府協助下,到一些窮鄉僻壤去為窮人治療白內障;同一時間,他還在麗江與蒙自兩地舉行學校奠基禮,這是他最近捐款辦的學校。

許成彪說:「我與一些朋友都喜歡到山區及川藏地方去,那裡比較貧困,不少人都生活困苦,孤兒也多,需要我們伸出援手。」

難怪許成彪有那麼多川藏朋友,包括一些高僧大德。

他那麼努力去推廣素食,還有一個原因:把從做素食生意賺到的錢財,放在慈善事業上,盈餘越多,越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包括資助孤兒的生活與讀書;哪裡有災難便第一時間帶備物資趕赴現

——這就是許成彪居士!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強身寧神之旅

在甲型H1N1流感全球肆虐下,愈來愈多市民明白健康的重要。要擁有健康,除了要鍛鍊強健的體魄,也要懂得紓緩壓力,平和個人心境。都市人在繁囂的生活中,想抽空習武強身及靜修寧神,可趁假日到訪「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透過一系列的武術及禪修課程,鍛鍊意志及洗滌心靈。

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為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轄下的非牟利慈善團體,以「弘揚少林武術文化,推廣健體強身精神」為宗旨,為香港市民大眾提供傳統武術訓練及禪修課程,以鼓勵港人修鍊身心。

在月前,三百多名年齡平均超逾六十歲、來自「世界六通拳會」的長者獲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的邀請,由九十九歲的六通拳創辦人何瓊師傅帶領,浩浩蕩蕩到訪中心,進行他們的周期活動——集體操練。

中午,長者們先品嚐以健康為原則,堅持少油、少鹽、少糖,並由古法烹調的少林特色齋宴。齋宴過後,長者們欣賞了由中心的總教練延康師傅所帶領的武術示範表 演。延康師傅為嵩山少林寺第三十四代弟子,拜少林方丈為師,並曾任少林寺武僧團總教練。延康師傅與一眾師傅的深厚武術造詣與精湛演出,令在場人士讚嘆不 已。

最後,衍空法師更即席教授長者禪修,並與長者互相切磋身和心的養生之道。衍空法師對參加者說:「何瓊師傅教導大家身體的養生法,生活在忙碌社會中的都市人,經常處於緊張壓迫的環境中,心靈同樣需要一個好的養生法。佛教的禪修打坐方法,可以讓心靈獲得寧靜的空間,培養和訓練智慧,幫助我們的心獲取健康,獲取多點慈悲、多點智慧和安樂。」

靜坐是禪修的一種方法,能將靜坐者心中的妄想雜念慢慢沉澱,再透過「數息」以集中意念,從中鍛煉肌肉與關節及放鬆身心。

面對繁瑣生活及工作壓力的都市人,不妨前來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一趟,修禪習武,遠離煩擾,讓心靈體會一份前所未有的輕鬆自在。

中心營舍歡迎公眾租用

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位於大嶼山大澳石仔埗街,背靠老虎山,綠樹環抱,兩期營地分別在2006年12月及2007年夏季落成及投入服務。中心現時開辦了一 系列不同類型及針對不同年齡界別的武術、禪修課程及不同日數的訓練營活動,由淺入深、漸次修習以令學員達致強身健體、磨練意志及袪除病痛之效,費用由二百 元至數千元不等。

另外,中心的營舍既開放予公眾租住及舉辦團體活動之用,亦同時歡迎市民預訂中心的自家製的齋宴,一嚐充滿少林特色的素菜。

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

查詢電話:2985-8898

網址:www.shaolincc.org.hk

六通拳創辦人何瓊師傅

何瓊自小體弱多病,其父是一名中醫師,除了悉心料理她的健康,還鑽研古今中外的運動,創立了一套三十六式的拳法教授女兒。何瓊自二十歲開始每天練習拳法 後,體弱毛病即不藥而癒,連輕微的傷風感冒也絕跡。三十多年來,她本著善心,將這套強身健體的六通拳義務公開授徒,首先在石梨貝水塘教授晨運客,一傳十, 十傳百,今天,何瓊的徒子徒孫遍佈世界各地三十八個國家,在港九登記的六通拳會員多達一萬多人。

六通拳

查詢電話:2783-8381

乘願再來 雲南普洱愛心光明行記

祥 子

「花開見佛,乘願再來」!慈輝的師兄弟們慈心專一地傳承會長的大願:讓萬名山區貧困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六月十五日,慈輝佛教基金會在雲南省普洱市開展了今年首項捐贈白內障復明手術活動,我和翁旭紅師兄、俞凱師兄、香港佛教基金會的文老先生等,午夜到達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縣城。

普洱市有九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和一個區,住著36個少數民族,民族風情迥異多彩。開展捐贈手術的寧洱縣、孟連縣、西盟縣、景東縣、景谷縣全屬老、少、邊、窮 的國家級特困縣。90%患者都是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區,長期營養不良,受遺傳、強烈紫外線輻射等因素影響,每年都增加大量白內障患者。

十七日早上八時,寧洱縣人民醫院貧困審批處已擠滿了黝黑而瘦弱的哈尼族和彝族的白內障患者,午後來了個悲情的白氏家族:五個屬表兄妹、堂兄弟的哈尼族人, 全部天生右眼白內障,家族25口人中有12人患白內障,60歲以上有7人,卻因貧窮欠缺車費無法來診治。幸好,五人全部重見光明!

十九日早上十時,出發往西盟、孟連縣。從寧洱到孟連230公里,司機說:上星期下雨,他走一趟就花了24個小時,祈求老天爺今天不要下雨了。路上,俞師兄 用藏文唸消災吉祥塔咒,我也在唸大悲咒,車子沿滔滔瀾滄江顛簸而行,向海拔近2000公尺的佛法山進發,山路雖崎嶇不平,但一直沒下雨。經過二小時的顛 簸,終於越過這段令人談虎色變的山路。下午六時,平安到達孟連縣城。

二十日,來診治的拉祜族、佤族患者都住在貧瘠的高山區,可說是極度貧窮的一群,衣衫破爛、瘦骨嶙峋、光著腳板,臉上布滿皺紋,皮膚黝黑,試問誰能無動於衷?除捐贈手術外,基金會給他們加派了生活費,祈望他們重見光明後多一點喜悅。

廿八日下午,景東彝族自治縣最後一天。30歲的李世榮在堂哥的攙扶下來到醫院,童年喪母,與父相依為命的他,15歲因白內障雙目失明,靠65歲的父親供 養。廿七日聽到消息,步行下山及時趕到。因長期得不到救治,左眼視網膜已脫落,右眼的也有點問題,未必可救治,但渴望光明已縈繞了他十五個年頭,還要他等 待嗎?手術批準了,結果事與愿違,但他沒有絲毫的失望,祇低沉而有力的說:「謝謝你們!」有師兄忍不住,眼眶濕潤了。離開時,我們資助了生活費給他,翁師兄也教他誦唸「心經」

這次普洱地區愛心光明行共完成了428例手術,復明率97.4%,令391人重見光明,其中26人雙眼復明。有師兄說過:這工作真有意義,流的淚多,笑的也多,快樂也多,但那些重見光明的患者喜悅更多。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貧困的山區,我們將乘願再來!


第四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覽會
中國廈門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展覽會

第四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覽會(以下簡稱廈門佛事展)、中國廈門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展覽會(以下簡稱廈門素食展)將於2009年11月12日至15日 在中國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本次展會得到了廈門市人民政府的支持,由廈門總商會、廈門國際商會主辦,台北佛具商業同業公會協辦,廈門會展金泓信展覽 有限公司承辦。

一、辦展背景

在我國,佛事用品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同時,海外市場需求也相當驚人。廈門佛事展經過三年的積累和培植,展會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首屆展會設置 330個國際標準展位,到2008年第三屆廈門佛事展時,展會面積已達27,000平方米,1,300個國際標準展位,吸引了來自中國及東南亞國家近 360家企業前來參展,國內外觀眾約六萬人次到會參觀、採購。廣大業內人士迫切希望通過專業展會這一市場交流平台,加大溝通,增進合作,整合資源,聯手共 贏,服務海西建設,推動兩岸交流。

素食常被認為與宗教信仰相關,佛教徒大多是虔誠的素食主義者。而今,素食又被賦予新的含義:時尚、環保、健康,素食文化正在悄然滲透著現代人的生活,素食產業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有關專家預測:素食將成為當今乃至整個21世紀的飲食潮流。

二、籌備情況

第四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覽會籌備工作進展順利。今年展會進一步擴大規模,展覽面積達34,000平方米,展位數達1,600個。其中專設一個展廳為中國廈門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展覽會。

截至即日,展位已全部售出。參展商共計420餘家,除了內地和台灣佛事用品行業內的知名企業之外,展會還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泰國、印度、 越南等地的佛事用品生產企業。由於前三屆展會參展效果較好,曾參展的企業幾乎全數到場,大部分企業還擴大了展位。企業對本屆展會的預期效果表現的很有信 心,香港泰安佛具燈飾神樓廠、台灣寶華佛具、台灣寬宏國際宗教藝術公司、福建永盛雕刻工藝精品公司、廈門舫昌佛具公司、廈門美真香佛具藝品公司等企業均已 早早預定了本屆展會的特裝展位。素食區,台灣天恩食品、松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南普陀實業社等具有行業代表性的企業亦對展會寄予厚望,簽訂了大的 特裝展位。

在總結前三屆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成功舉辦經驗的基礎上,組委會進一步擴大招展與招商宣傳力度,繼續著重海外客商和國內經銷商的邀請,以多種形式組織國 際買家參會。截至目前,報名參會的海外專業觀眾已超過8,000人,其中台灣報名參觀數量逾四千,預計展會期間將吸引海內外客商超過七萬人次前來洽談採 購。

展覽期間還將配套舉辦「2009國際素食論壇」「海峽兩岸佛門書畫展」等活動。屆時,將為企業提供一個國際化程度更高,內涵更豐富,規模更宏大的全球佛事用品第一貿易平台。

三、總結展望

由廈門擔綱領頭舉辦國際性的佛事用品展及素食暨有機產品展,一是因為佛教文化和茹素理念在當地有相當深厚的群眾基礎,佛事用品行業及素食業具有廣泛的產業 基礎;二是因為廈門歷史上就是重要的口岸城市,創辦經濟特區25年來與海外的商貿交流十分頻繁;三是由於市政府的大力推動,廈門的辦展場館硬體設施相當完 善,交通運輸和相關配套服務等方面也比較優越;四是因為在與台灣隔海相望的廈門舉辦佛事用品展、素食有機產品展,可以有效的促進海峽兩岸經濟文化領域的交 流與合作。

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覽會組委會
中國廈門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展覽會組委會

聯系人: 丁旋娥
電話:0086-592-5959636, 5959618, 5959616
傳真:0086-592-5959611
手電:0086-135-999 10079
信箱:info@buddhafair.com, info@vffair.com
網站:buddhafair.com, www.vffair.com
地址:(361008)中國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三樓



千年積澱 宏業基石 ——《雲翔寺誌》若干特點簡述

◎許洪新

《雲翔寺誌》出版了,歷時兩年的修誌終於有了結果。

雲翔寺歷史上是否修過誌書,至今是個迷。據清初王懩、陸隴其的碑記,彷彿有過「寺誌」「寺記」,但在其他文獻中卻毫無蹤跡,祇能錄俟待考。不過,即使曾經有過寺誌或類寺誌,因未見傳本,這次出版的《雲翔寺誌》仍不失有首創之功。

是誌約40萬字、338幀圖照,統合記述了雲翔寺的歷史與現狀。作為該誌的具體實施者,自感至少有下列幾個特點:

一、資料豐富

寺院史料,除極少數有傳世寺誌外,多賴各級地方誌留存。所以,方誌是功不可沒的。在上海的各級舊方誌中,清嘉慶《南翔鎮誌》存寺院史料最為突出,該誌集載 雲翔寺的碑記疏賦就有11篇,詩作39首和15位法師。但方誌記寺院大多十分簡略,遂使寺院史料大量湮佚,即使在嘉慶《南翔鎮誌》中,也鮮見各類活動史 料,創寺一節更附麗了傳說。這次編纂的《雲翔寺誌》大大拓展了搜資範圍,除舊方誌外,還從金石、文集、譜牒、筆記和公私收藏的文物中,集輯了大量資料,以 建國前史料為例,輯入誌中的碑記疏賦就有34篇,詩作115首,超過嘉慶《南翔鎮誌》兩倍多;法師更達97名,超出五倍多,從而極大地豐富了寺誌的資料含 金量。如一件私家收藏的雲翔寺疏文真跡合裱長卷,作者徐兆曦、徐兆稷、李流芳、朱國盛、倪長圩、張鴻磐、徐時勉,都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不僅為書法藝術 之珍寶,其文字更是各文集所未載。誌書的主要功能是存史,通過存史為日後的發展服務。豐富的歷史資料,不僅反映了這座千年古剎深厚的歷史積澱,更將成為今 後寺院發展和文化建設的歷史基石,也將成為推進南翔地區今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基石之一。

二、釐清源頭

誌書是一種信史,信史必須寫真求實。雲翔寺的開山史,長期與白鶴導施傳說糾合,撲朔迷離。傳說雖美麗浪漫,且是民俗文化的寶貴資源,卻不是真實的歷史。自 明代正德年以後的各級誌書中,除都穆《練川圖記》外,都以傳說為據,眾口一詞地稱寺創於梁天監年間,甚至斷言創於天監四年(505),開山祖師為德齊或得 齊。然而,《練川圖記》卻言及寺創於唐開成四年(839)。孰是孰非,成為一個歷史懸案。

《雲翔寺誌》據《吳郡金石目》等古籍中的古猗園內那座唐咸通尊勝陀羅尼經幢題刻的拓片文字、唐末宋初成書的蘇州地區最早的兩部誌書,即《吳地記》與《吳郡 圖經》,考證了雲翔寺創於唐開成四年,開山祖師為行齊。同時又梳理了白鶴導施傳說衍化的過程,指出該傳說首見於唐陸龜蒙,再見於南宋龔明之、范成大記載。 但內容一致,既無具體朝代,創寺人也祇言「齊法師」。直到四五百年後的元代,在釋弘濟和釋純讓的筆下,才出現了經長期口頭流傳而豐富了的梁天監年間或天監四年德齊創寺的說法。而明正德元年《姑蘇誌》將此採入了誌書,隨著之後各誌書的因襲。傳說便替代了「歷史」

《雲翔寺誌》依據金石及早期方誌作了考證,澂清了創寺中的附麗傳說現象,找到了這座古剎的歷史源頭,更使雲翔寺的創建史建立在可靠史料的基礎之上。其實,在上海佛教播史上,類似的附麗現象甚為普遍,擁有1170年可靠歷史的雲翔寺實際上已是上海最早的佛寺之一了。

三、記述新意

與一般寺誌不同的是《雲翔寺誌》記述了歷史上發生在寺內的非佛教活動,如設有屬於道教或一些民間信仰的廟堂祠觀、還有學校、慈善公益機構和縣衙分署等,並 集輯了這方面的文獻。這些內容似乎與佛教無關,卻反映了明清以降佛寺發展中的一種普遍性現象,既顯示了佛法的寬容博大,更反映了雲翔寺在南翔和嘉定東境政 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活動中的中心地位,是嘉定東境歷史上最重要的社會公共空間。記述這部分內容,對於梳理雲翔寺歷史文脈、研究佛教佛寺發展史和地方社會 史,都是很有意義的。

四、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修誌的根本原則,「不打誑語」為出家人應有品格。《雲翔寺誌》堅持了實事求是,努力不功利、不溢美、不偏倚、不掩飾。以寺創開成為例,考證的結果使寺院的歷史較傳說一下子縮短了330年,又使不久前舉行的「建寺1500週年」慶典也成了一種工作「失誤」。然而,《雲翔寺誌》既按考證結果記述了寺之開創源頭,又如實記載了二○○四年十一月十九日結合寺院落成,舉行的「建寺1500週年」慶典活動,祇加一個「按語」言明當時尚未查清開山年代係據舊說而定。餘如關於曾欲更名「南翔留雲禪寺」未果,及因此而形成的一批文獻等等,也都一一如實記述。

五、可信度高

鑒於新編方誌因多無資料出處而嚴重影響可信度,《雲翔寺誌》為求可信可用,在編纂方法上也作了多方面的探索。

首先於歷史資料加設夾註600餘處,標明資料出處,為上海第一部大量加註的誌書。同時,為提高誌書存史價值,彌補註釋信息量之不足,集輯了各類文獻347 篇(段),其中歷代碑刻疏賦34篇,詩作115首,新舊方誌輯錄29段,歷代存設院內各類機構文獻27篇,重建後文件、制度、文章71篇,重建後的碑銘、 匾聯、詩作61篇。此外,還加設了200多條按語,用於介紹背景、異說、辨析史料等,附載了已弄清而否定的一些問題的考證和主要參考書目等。這些探索緊緊 環繞提高可信度,使誌書可信可用。

《雲翔寺誌》出版了,但祇是對這座千年古剎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第一次發掘和梳理,祇是奠了一塊基石。且不說因筆者水平有限,魯魚亥豕,難於避免,僅肯定載 有雲翔寺史料卻因滬地未見收藏的古籍尚有好幾部,尚無線索的史料必當更多。這些都有待後續者糾訛和補葺。重建後的雲翔寺,堅持「文化興教、文化興寺」,繼承和發展傳統文脈,必將有更豐碩的成果,將開了頭的這部誌書,賡續傳承下去。

(作者為上海市史誌學會理事、上海市譜牒研究會理事兼副秘書長,《雲翔寺誌》執行主編。)


《雲翔寺誌》於九月二十二日正式出版發行

歷時兩年多的《雲翔寺誌》編纂工作於九月二十二日宣告結束,並於是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該誌約40萬字,338幀圖照,綜合記述了雲翔寺的歷史與現狀,特色鮮明,意義深遠。

一,《雲翔寺誌》資料豐富詳實,其搜資範圍不僅包括上海各級舊方誌,還從金石、文集、譜牒、筆記和公私收藏的文物中,集輯了大量資料。豐富的資料,讓這部寺誌有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在有關專家的嚴密考證下,《雲翔寺誌》釐清了歷史源頭,糾正了以前雲翔寺是由德齊和尚創於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的錯誤說法,確認雲翔寺創於唐開成四年(公元839年),開山祖師為行齊和尚。

三,與一般寺誌不同的是,《雲翔寺誌》記述了歷史上發生在寺內的非佛教活動。這些非佛教活動是明清以降佛寺發展的一種普遍性現象,把他們記述下來,既顯示了佛法的寬容博大,更反映了雲翔寺在南翔和嘉定東境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活動中的中心地位。

四,《雲翔寺誌》堅持實事求是,努力不功利、不溢美、不偏倚、不掩飾。這是修誌的根本原則,「不打誑語」也是出家人的應有品格。

五,《雲翔寺誌》為求可信可用,在編纂方法上也做了多方面的探索。比如,在歷史資料中加設夾註600餘處,標明資料出處,為上海第一部大量加註的誌書;為 提高誌書存史價值,彌補註釋信息量之不足,集輯了各類文獻347篇(段);加設了200多條按語,用於介紹背景、異說、辨析史料等,附載了已弄清而否定的 一些問題的考證和主要參考書目等。

《雲翔寺誌》的出版,是對這座千年古剎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第一次發掘和梳理,是對雲翔寺千年歷史的回顧,對當前法務隆盛,建樹文化,開展慈善事業,作貢獻 於社會等重大事項作實事實錄,對後人做負責任的歷史交代。同時,國慶佳節將至,《雲翔寺誌》也是雲翔寺獻給祖國母親的一份禮物,慶祝祖國六十華誕,祝福祖 國永遠繁榮富強。



藝術之都為僧人首辦畫展

南京毗盧寺方丈「傳義大和尚書畫作品法國展」在巴黎獲得圓滿成功。

南京毗盧寺方丈「傳義大和尚書畫作品法國展」二○○九年八月三十日至九月二日在法國巴黎隆重舉行,近千名中外人士參觀,所有展出作品全部被當地華人和歐洲藝術家收藏。

本次「傳義大和尚書畫作品法國展」由法國潮州會館、《中國佛教藝術》主辦。

八月三十日畫展開幕當天,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宋敬武、參贊何淑琴、法國總統顧問何福基、法國華商互助會會長鄭輝、法國華僑華人會名譽主席林德標、 法國潮州會館執行會長吳武華、副會長盧詳明等出席並為開幕式剪綵。典禮由潮州會館副會長王仕雄主持。法國華僑華人會、法華工商會等四十三個華人社團代表及 來自歐洲各地的藝術家參加了隆重的開幕式

這次「傳義大和尚書畫作品法國展」共展出傳義最近創作的書法作品二十件,寫意山水20幅。其中書法作品有隸書、行書;畫作多為表現佛家空靈聖境的六尺或四尺整張。在開展的第一天,多幅書法作品就被法國著名畫家比利·葉等歐洲藝術家預定收藏。

法國潮州會館執行會長吳武華對傳義法師在紛紜紅塵中一心向佛,鑽研中國傳統藝術的做法表示敬佩和讚賞。

參觀書畫展的中外嘉賓們一致認為:書畫展通過一張張充滿禪意和中國氣質的書畫作品,讓更多的海外華人和西方人士瞭解到中華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現為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中國佛教藝術》主編的傳義自幼隨母信佛,五歲開始接觸書畫,十九歲出家後筆耕不輟,每日除了參禪禮佛,就是深浸於修習書畫。其書畫作品空靈飄逸,充滿禪意,其人被畫界譽為「當代畫僧」

傳義是第一位在歐洲舉辦個人書畫展的中國僧人。去年月份,他也曾在美國洛杉磯舉辦「法界情·翰墨緣」個人書畫作品,是第一位在美洲大陸舉辦個人畫展的中國僧人。

據了解,南京毗盧寺方丈「傳義大和尚書畫作品法國展」不僅受到藝術界的高度關注,也引起媒體的報道熱情,鳳凰衛視、歐洲時報、星島日報、揚子晚報、江南時報、南京晨報等海內外媒體也進行了大篇幅報道。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