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93期
2009年10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慶祝 國慶六十週年
慶祝國慶
香港宗教界人士隆重集會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
香港宗教界國慶祝願詞
獻詞 ◎釋覺光
香港佛教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
建國六十週年祈福法會
獻詞 ◎釋覺光
論 述
試論佛教生態哲學的現實意義 ◎唐黎標
佛經淺釋
淺析「六損財業」 ◎慎 言
護世天王
四大天王的職責與所持法物含義 ◎圓 緣
寺院建築
簡說寺院的配殿 ◎通 德
寺院晚課
《蒙山施食儀》的由來及功用 ◎思 齊
心靈寄語
回歸心靈自在的空間 ◎釋宏明
後記:劉啟智
禪境趣談
國師「國寶」 ◎秦孟瀟
悉達寓言
猴子救月 ◎秦孟瀟
世出世法
企業「社區化」 ◎楊 釗
佛教論壇
高等教育與佛教教育的互助發展 ◎釋心慧
當代高僧
育人高僧耀中華 ——《白光長老小傳》序 ◎南海戒忍
禪修生活
日本禪僧入住弘法寺禪堂體驗中國式
禪修生活紀實
◎張 琍
緬懷高僧
「粉身碎骨未足酬
一句了然超百億」
── 先師圓行法師往生二十週年紀念
◎岑願展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慶祝國慶六十週年

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週年,舉國上下一片歡騰。香港佛教界歡聚一堂,以莊嚴的法事活動和佛教儀式鳴吉祥鐘六十響,並誦念《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祈願佛力加被、隆天護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建國六十年以來,中國人民雖經歷了長期的艱難與曲折,經過短短的數十年奮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以勤勞與智慧扭轉了乾坤,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 是在改革開放以後,無論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今日的中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已佔有舉 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改革開放後,為佛教界帶來了良好的發展空間,打開了香港佛教與內地佛教界交往的大門,改變了兩地佛教界長期互不往來的局面。這對佛法的弘揚;淨化人的 心靈;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九八○年,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首次訪問香港,香港佛教聯合會也首次組團回訪內地。一九八四年,香港佛教領袖、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也首次穫中央政府邀請,第一次去北京參加三十五週年國慶觀禮。自此以後,香港佛教界與內地佛教界從此有了密切的交往……。

為了更好的促進兩地之間的宗教和文化交流,國務院宗教局曾先後二次批准將國寶佛牙舍利及佛指舍利出行到香港供奉的盛事。使廣大香港市民有緣瞻禮、頂禮膜拜,歡喜滿香江。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同胞的支持與關懷,感動和加深了雙方的友誼和宗教感情。

為了建設一個和平共榮的世界,消解世界的紛爭與沖突,中國佛教協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會共同舉辦了「世界佛教論壇」。這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以來,第一次主辦的舉世矚目的世界性多邊國際宗教大會。為的是提倡「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心淨則國土淨,心平則天下平。為一切熱愛世界、關愛眾生的有識之士創造了一個合作的平台,團結各宗教人士同舟共濟共建人間淨土。

佛陀教導我們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香港佛教界積極推動慈善公益事業,展開資助內地貧困山區的慈善活動。幫助失學兒童、關心殘疾人士、捐助希望工程、贈醫施藥、修橋鋪路以及賑災救災等各項弘法活動。充分發揚了佛教提倡的「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的人間佛教思想。為國家、為社會肩負起佛弟子應盡的責任。使佛教服務於社會、回報於社會。值此國慶六十週年之際,祈願隆天護佑、佛光普照、人心安樂、國富民強。

 
 
香港宗教界人士隆重集會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

香港宗教界人士於九月二十二日下午六時二十五分假座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八號龍堡國際賓館胡應湘堂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國慶聯歡。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彭清華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先生應邀主禮。主席團主席蘇以葆主教致歡迎詞後,由大會秘書長高苕華女士宣讀「國慶祝願辭」,各宗教代表獻賀詞,主席團與主禮嘉賓一起向香港宗教界朋友約四百人共同舉杯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香港宗教界國慶祝願詞

香港宗教界國慶祝願詞

「明珠璀燦,兩制功成。值偉大祖國建國六十週年慶典,香港宗教界同人 以無限興奮與熱誠,祝賀祖國繁榮進步,政通人和,國力強盛,物阜民豐。維護世界和平,在國際舉足輕重,作出無可估計之貢獻。香港回歸以來,經常得到國家領 導人關心支持,得以克服任何困難,香港人自當珍惜難得之機遇,加倍努力團結合作,使東方之珠更放異彩。香港宗教界本著求同存異、友善和諧之精神,進行思想 交流、互相訪問等活動。致力促進社會互愛互助,趨善去惡,注重心靈建設,並祈求香港之安定繁榮。目前,金融海嘯殃及全球,甲型流感病毒威脅人類健康,香港 難免受到波及。有賴香港政府全力維護金融穩定及嚴防病毒散播,保障市民健康,亦有賴全港市民通力合作,以收事半功倍之效。藉此國慶良辰,吾人等祈求世界和 平安定,經濟健康發展,流感病毒消除,大地皆成樂土。宗教界同人誠心祝願。」

 
 
香港宗教界人士隆重集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
獻詞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釋覺光

尊敬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
尊敬的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彭清華先生
尊敬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先生
各位宗教領袖、諸位嘉賓、各位朋友:

今天,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年國慶紀念會,我謹代表香港佛教界,向出席盛會的各位長官、各宗教領袖、各位嘉賓致以節日祝賀和親切的問候。

剛剛過去的星期天,我們佛教也舉行了一次慶祝國慶的法會,得蒙民政事務局曾德成局長、和三百多位嘉賓出席。不過,我認為今天的宗教界慶祝國慶,意義更加特別,因為,這是宗教平等,社會和諧的象徵。

六十年過去了,中國的發展雖然經歷了風波,但我們欣喜看到今天的中國,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科技發達,十三億人民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不但溫飽不成問題,很多地區甚至已達到發達國家的富裕水平。

我們也歡喜地見到,香港回歸十二年來,成功落實一國兩制。香港背靠祖國,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下,經濟昌榮,百業興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屹立不搖,社會制度和營商環境得到舉世的讚好。

更重要的是,我們各大宗教一直以來團結一致,通力合作,為香港的繁榮穩定,付出了我們各自的努力。

今天,在這個慶祝國慶的六十週年盛會上,我們再一次祝願國泰民安,世界和平,普天之下社會和諧,人人安居樂業,各位身心康泰,六時吉祥,福慧無量,謝謝。

 
 
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
香港佛教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週年
祈福法會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週年國慶,香港佛教聯合會於二○○九年九月二十日在銅鑼灣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週年祈福法會」。 本港各佛教道場、政界及社團代表逾四百多人出席。民政事務局曾德成局長擔任主禮嘉賓。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副會長永惺長老、副會長林漢強居士、秘 書長區潔名居士、常務董事兼司庫何德心居士等,以及泰國駐港領使MR.VARAPOL CHE#SAVASDIJAI、印度領使Mr. P. AJITHAKUMAR、中聯辦部長高級助理李平曄女士、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香港道教聯合會副主席張錦鴻先生、立法會議員葉偉明先生、政協委員施展 熊、李嘉音、人大代表盧瑞安、前立法會議員蔡素玉、北區民政事務處專員陳羿等均有出席。

曾德成在法會中鳴鐘六響,藉此祝願祖國富強,香港經濟繁榮,風調雨順,災難不生,世界和平。佛聯會會長覺光長老在致辭時表示:「我們欣喜看到祖國成立六十週年來,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科技發達,十三億人民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而香港亦在回歸後,繼續繁榮穩定。」

佛聯會選擇以唸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的形式來慶祝國慶。經文大意是以佛法智慧護持內心,啟發心智,清淨自心,從而向外改善人與人的關係,改善人與社 會的關係,而達至和諧安定的社會。法會由佛聯會會長覺光長老、副會長兼菩提學會會長永惺長老、總務主任兼香港寶蓮禪寺住持智慧長老、董事兼香港佛教僧伽聯 合會會長紹根長老、榮譽顧問兼楞嚴學處住持泉慧長老共同主禮。

 
 
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
香港佛教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週年
祈福法會
獻詞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釋覺光

諸山長老、各位嘉賓、各位宗教領袖、各位朋友︰

今天,我們聚會一堂,用鳴鐘和誦經的方法,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我謹代表香港佛教聯合會,向蒞臨法會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先生、及各位法師、嘉賓和居士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感謝。

今年的國慶,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因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我們欣喜地看到,今天的中國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科技發達,十三億人民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不但溫飽不成問題,很多地區甚至已達到發達國家的富裕水平。

我們也歡喜地見到,香港回歸十二年來,成功落實一國兩制。香港背靠祖國,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下,經濟昌榮,百業興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屹立不搖,社會制度和營商環境得到舉世的讚好。

今天,我們敲響六十下吉祥鐘聲,祝願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人天歡喜。這是人類的普世價值,也是人類的共同利益。接下來我們將諷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經》,我們藉此表達對祖國、對香港的熱愛,並藉此祝願祖國昌盛富強,國泰民安。祝願香港繁榮發展,社會和諧。

最後,我祝賀出席法會的各位法師居士、各位先生女士,六時吉祥,身心康泰,增福增壽。

 
 
試論佛教生態哲學的現實意義
◎唐黎標

自十八世紀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德國生物學家赫克爾提出了「生態學」。生態哲學就是要從世界觀、人生觀的角度回答這些問題,而佛教作為一個為一切眾生尋求解脫的宗教文化體系,其中蘊含了豐富的生態哲學思想。

一、佛教緣起論與生態構成

佛教修持以追求精神解脫為目的。所謂解脫,就是從種種煩惱中脫卻開來,在精神上臻於自由自在的境界。這種解脫是以佛教所理解的宇宙人生真實為依據的,而宇宙人生的真實意義又是從緣起現象上作出的價值判斷。佛教提出「緣起論」,認為一切現象都是由於互相依待、互相作用,也即由於一定的條件或原因而形成的。緣起是佛教對宇宙人生的根本看法,是佛教理論的基本觀念。緣起論是佛教思想體系的哲學基石。

佛教《雜阿含經》卷第十對緣起思想的典型表述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此是彼的緣(條件或原因),彼依此而起,彼也依此而滅。這就是說,任何事物都因條件或原因而存在,都因失去條件或原因而消失。在《雜阿含經》卷第二中,緣起又被表述為:「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這 就是說,世間萬法皆由因緣聚集而生起,也由因緣離散而消失。緣起展現為時空兩個方面,從空間上看是一種有無狀態,從時間上看是一種生滅過程。大乘佛教中觀 學派還認為,由於世界萬有是依緣而起,不能獨立決定自身的存在,因此沒有獨立的自性,也就是說本性是空,即性空。《中論》中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緣起蘊涵性空,緣起即性空,二者一體兩面,相即不離。

從生態學視角來詮釋上述佛教緣起論思想,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些示。比如,由緣起論可推出生態是一定條件、原因互相依待、互相作用的結果的論點,這就示我們:人類,個體或社會,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自然緊密相連的關係存在。損害自然,就是損害人類自身;破壞自然,就是破壞人類自身的存在。這還示我們:防止人為的生態破壞,維護正常的生態平衡,完善相關條件、因素以利於生態發展,是人類應盡的職責,也是人類保護自身應盡的職責。緣起論所蘊含的過程思想則示我們:生態是隨因緣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人類應當預見這種變化,並參與其中,盡力防止生態的惡化,盡力推動生態的良性發展。

至於緣起論排除緣起事物本性實有的思想,筆者認為這是把事物的條件性與真實性、現象與本性、相對與絕對對立起來,是難以認同的。但是,性空思想肯定了條件 性與真實性、現象與本性、相對與絕對的差別,強調了事物的條件性、相對性、暫時性,則有其合理的一面。事物的本性既有實有的一面,也有空無的一面。就實踐 意義來說,「無我論」直接否定了人類中心主義,有助於破除人類的優先性、優越感。提倡以虛懷若谷的心胸來對待萬物,這就有利於克服人與自然的疏離,增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佛教因果報應論與生態循環

在緣起論的基礎上,佛教還宣揚因果論。因指原因、因緣;果指結果、果報。《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八說:「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已作的因在未得果前不會自行消失,未作的因也不會得果。此種因果之理,儼然不亂,宇宙萬物都受因果法則支配。佛教進一步強調,作為因果律的一種表現方式是,善因必產生樂果,惡因必產生苦果。《佛說無量壽經》卷下說:「天地之間,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惡報應,禍福相承。」這也叫做因果報應,是佛教用來說明世界一切關係和支配眾生命運法則的基本理論。

佛教認為,人生現象是由主客觀兩方面交織而成的。客觀影響主觀,影響好惡心理的形成;主觀也攝取客觀的資源來豐富自己的生活,並反作用於客觀。好惡心理支 配行為,行為變革對象。主客交織,形成了相應的互為因果關係,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人生現象的基本內容,支配人生的前途和命運。由此佛教強調人們要端正思想, 樹立道德責任,按照因果報應原理,認識客觀,對待客觀,變革客觀。

佛教因果報應論不是在主體與客體的分離和對立中,而是在兩者的依存和統一中來理解眾生生命及其生存環境的。這就示 我們:生命主體與生存環境雖有差別。但兩者又是不可分割的、不斷運動的統一體。生命是生命主體與客觀環境相互影響、作用的結果,而客觀環境也是不斷受到人 類行為的影響、作用而改變自身面貌的。生物與非生物環境間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而相互作用構成了生態系統。因果報應理論包含著人類與環境互為因果,人類 作為生態系統的一員通過自身行為而與環境融為一體的思想,這在客觀上揭示了生命主體與生存環境的辯證關係,在生態學上具有理論參照意義。

三、佛教普遍平等觀與生態平衡

佛教把宇宙萬物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具有生命的東西,生命指有情識(感情與意識)而言,原作「眾生」,後作「有情」;一類是不具有情識的東西,如草木瓦石、山河大地等。佛教的兩個命題——「眾生平等」「無情有性」,集中體現了佛教的普遍平等觀。

法華宗的經典《法華經》中提出了「十界皆成」的 思想,認為十界的眾生都能成佛。既然不同眾生同具佛性,因此眾生之間是平等的,這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人與一般動物之間的平等、人與羅漢乃至佛之間的平 等,其含義是十分廣泛的。天台宗大師湛然所作《金剛錍》中系統地論證了無情有性說,宣稱草木瓦石、山河大地等無情識的東西也有佛性。禪宗中也有些禪師主張 無情有性說,如所謂「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就是說翠竹是佛法之身,黃花是般若智慧,也就是說翠竹黃花都有佛性。蘇軾在廬山東林寺曾作一偈:「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這裡的廣長舌和清淨身都是佛顯現的形相,而偈的意思就是說水聲山色都是佛身的顯現,都有佛性。

由此可見,佛教的平等觀,用現代語言來詮釋,就是說世界生態的因子是平等的。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每一個生物和非生物都有生存的權利,這是一種自然權利,也 是生態權利。祇有這種權利得到維護,祇有各個生命體之間、生命體與非生命體之間互相依待、互相作用,才能保證、維持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平衡。二是每一個 生物和非生物都有內在價值——佛性。佛教認為,佛性是宇宙萬物普遍具有的本性,是向上提昇成佛的可能性;佛性對萬物來說,並非此有彼無,也無高下之分。雖 然,草木瓦石皆具佛性之說是我們難以認同的,但是這種說法在客觀上提示我們,宇宙萬物都有自我調節、自我革新、自我提昇的內在機制。這有助於人們尊重自 然、敬畏自然,防止人為地踐踏生態、破壞生態,從而增強生態結構和功能的穩定性。

四、佛教環境倫理實踐與生態建設

如上所述,佛教對人與自然的關係作了如下的定位:人是自然的一部份,是參與自然衍化的一部份;人不是絕對的實體存在,而是緣起關係的存在;人與自然萬物是 平等的,要尊重自然;人要有積極向上的自覺,要有道德操守,為完善生態做貢獻。由此,佛教形成了獨特的環境倫理實踐模式,這對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積極 的借鑒意義。

(一)破我執、斷貪慾「我執」,就是執著實我,這被視為萬惡之本,謬誤之源。我執在心理上表現為貪著之心及執取之慾望,在認識上表現為無明(無知),貪慾與無明成為眾生不斷輪迴流轉痛苦的根本原因。貪慾產生執取外物的意向,這種意向決定「業」即行為的性質,是一種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巧取物質、豪奪自然的惡行。佛教破我執、斷貪慾的主張,是為了滅除眾生輪迴流轉之苦,獲得解脫,客觀上也有利於生態建設。《維摩詰所說經》卷上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心的染淨與環境直接相關。佛土的清淨取決於心的清淨,一顆清淨的心最終為我們帶來一個清淨的世界。

二)不殺生、放生和護生。不殺生戒是佛教戒律中的首戒,即首要的道德規範。《大智度論》卷十三說:「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世間中惜命為第一。」由不殺生戒又衍化出「放生」的傳統,即用錢買來被捕的鳥禽魚龜等動物,將其放回山林湖池,使之重獲生命自由。同時,佛教又提倡「護生」, 即運用各種有利於野生動物生存的手段、方式,積極保護野生動物。另外,一個以不殺生為首戒的宗教自然也是提倡和平、反對戰爭的宗教。戰爭不僅直接帶來人類 的互相殘殺,而且也必然帶來生態的嚴重破壞。佛教素有反對戰爭的傳統。在當代,呼吁和平,制止戰爭,更是佛教的重要實踐活動。

在階級社會,不殺生戒的社會作用是非常複雜的,它對古代農業生產的影響也是多重的。然而從總體來看,佛教戒殺的主張體現了生命的平等觀和自由觀,是一種崇 高的精神境界。佛教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觀念,不僅有助於維護生態平衡,而且有助於培養人的平等心、慈悲心,進而有助於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構建。

(三)素食。《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六說:「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同罪。」佛 教提倡素食,其主觀動機是恪守不殺生戒,培養修行者的善良之心、慈悲之心,保護動物。從客觀效果來看,這不僅保護了野生動物資源免遭破壞。也有利於保護動 物品種的多樣性。另外,肉食動物的飼養需要相應的土地、飼料和水等,自然資源的消耗量大;而作為素食來源的植物,它的生長所消耗的自然資源相對較少,這就 有助於土地和水等的節約利用。並且,多食谷物、蔬果、豆製品、菌類等食品,也確實有益於人的身體健康。

(四)惜福、報恩。福,通常指福份、福氣,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命運。佛教依據不斷向上追求解脫的立場,認為惜福也是一種獲得解脫的行為,強調 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福份,主張即使有十分福氣,也祇能享受二三分,甚至主張以惜福代替幸福。惜福就是要珍惜福氣,這要求人們正確對待消費、享受,節約衣、 食、住、行等一切生活資源。合理使用和積極保護自然資源,樹立正確的、適度的、節約的消費觀。

在萬物緣起而有和互相依存的理論基礎上,佛教還提出「知恩報恩」的主張。在應報的多項恩德中,有互相聯繫的兩項是報「天下恩」「國土恩」「天下」,相當於世界;「國土」, 即所在國的土地。天下和國土是眾生的住處,生存的環境。眾生因獲得天下和國土中的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而生存,當知天下和國土的恩德,尊重、敬畏、感恩天 地,盡力報恩。當代中國佛教提倡信徒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植樹造林,美化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竭力避免自然資源的透支,這也是報天下恩和國土恩的具體實踐。

小 結

長期以來,隨著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人們對大自然無休止地索取、掠奪、踐踏,造成各類資源的枯竭,森林面積銳減,荒漠化面積擴大,物種消亡加速,全球氣 候變暖,乃至瘋牛病、禽流感等疾病流行。地球已經越來越不堪人類需求的重負,越來越面臨生態惡化帶來的毀滅的可能,人類也面臨著生態失衡後的死神威逼。嚴 峻的現實,要求人們從根本上對人類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和對待自然的態度進行深入反思,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良性互動的兩全其美格局。

佛教以超越人類本位的立場和重精神解脫的價值取向,觀察和探究宇宙與人生的真實本質,從而以獨特的視角闡發了宇宙發生論、結構論以及人生規律和道德責任, 為人類處理與自然的關係提供了參照。這有助於人們改變價值觀念,調整生命方向,轉換生活態度,緩解人與自然的緊張關係,增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促成現代化與 自然環境的互利融洽。

佛教生態哲學為解決生態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示,而要使之落到實處,落實於行動,還必須對佛教生 態哲學思想進行縝密分析,揭示其合理而有效的因素,運用現代語言,結合具體實踐,闡揚佛教生態哲學的合理思想,並廣泛宣傳、動員群眾,變為群眾的生態意識 和自覺行動。這種轉化工作是佛教生態哲學思想能否發生實際作用的關鍵所在。

 
 
淺析「六損財業」
◎慎 言

陀在《善生經》中向善生長 者子解說了禮敬六方之法。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佛陀在經中向善生講解了六損財業對人的危害,意在讓佛教信徒遠離六損財業惡行,常做善事,結交善友。佛陀 在經中詳細地向善生解釋了六種損財業的內容,對每種損財之業所包含六種內容也一一作了解說。經云:「佛 告善生,六損財業者:一者耽湎於酒,二者博戲,三者放蕩,四者迷於伎樂,五者惡友相得,六者懈墮。是為六損財業。……善生,當知飲酒有六失:一者失財,二 者生病,三者鬥諍,四者惡名流佈,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善生,若彼長者、長者子飲酒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善生,博戲有六失。云何為六?一者財 產日耗,二者雖勝生怨,三者智者所責,四者人不敬信,五者為人疏外,六者生盜竊心。善生,是為博戲六失。若長者、長者子博戲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放蕩 有六失:一者不自護身,二者不護財貨,三者不護子孫,四者常自驚懼,五者諸苦惡法常自纏身,六者喜生虛妄。是為放蕩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放蕩不已,其家財 產日日損減。善生,迷於伎樂復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四者波內早,五者多羅盤,六者首呵那。是為伎樂六失。若長者、長者子伎樂不已,其 家財產日日損減。惡友相得復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處,三者誘他家人,四者圖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者好發他過。是為惡友六失。若長者、長者 子習惡友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懈墮有六失:一者富樂不肯作務,二者貧窮不肯勤修,三者寒時不肯勤修,四者熱時不肯勤修,五者時早不肯勤修,六者時晚不 肯勤修。是為懈墮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懈墮不已,其家財業日日損減。」

從以上經文可以看出,佛陀所講的六損財業包括:一、耽湎於酒,二、博戲,三、放蕩,四、迷於伎樂,五、惡友相得,六、懈惰。下面就此六種損財之業的具體內容淺析如下:

一、耽湎於酒

佛在經典中說:「善生,當知飲酒有六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鬥諍,四者惡名流佈,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善生,若彼長者、長者子飲酒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在 這裡,佛陀向善生指出了飲酒的六種過失。過失之一為失財,飲酒之人,因為對酒有很深的嗜好,需要經常花費錢財來買酒。有的酒癮大的人,每天都要喝些酒才能 感覺比較舒服。如果哪一天不喝酒,就會覺得十分難過。飲酒的人當中,有的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能一天不喝酒。為了喝酒,這些愛酒之人將許多錢財都花在買酒 上了。正如李白在《將進酒》詩中云:「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有的酒鬼,經常有酒友相互往來,為了應酬,還必須花錢買酒。

過失之二為生病。酒對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現代醫學證明,經常過量飲酒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咽炎、肝癌、肺癌等多種疾病。同樣的疾病,飲酒的人比不飲酒的 人發病率要高得多。飲酒對人的危害人所共知,但是,飲酒之人在身體健康時,從來不知道節制飲酒,往往等到疾病發生時,才後悔自己飲酒傷身,但往往於事無補 了。看看近年來各地因肝癌、肺癌、心臟病而死的年輕人中,無一例外的都是嗜酒如命的人。

飲酒過失之三為鬥諍。我們都知道酒能亂性,使人的膽量增加。在酒精的作用下,許多平時不敢做的事情現在都敢做了。乘著酒興,如果有誰稍不如自己的意,就會 破口大罵,甚至拳腳相向。對曾經與自己有恩怨的人,在沒喝酒時還能容忍對他的不滿。而一旦喝酒之後,他就控制不住自己對人的怨恨,故意找別人的麻煩,引起 相互之間的爭鬥。民間有句俗語:「酒醉心裡明,罵的是仇人。」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因為喝酒引起與人的爭鬥,有的甚至還出現人命案。血的教訓,不能不令人深思。

飲酒過失之四為惡名流佈。我們都知道酒後失態,常被人所厭棄。有一些喝酒沒有節制的人,每逢到酒場上,為了向人炫耀自己的海量。對他人的勸酒,常常來者不拒。結果自己的酒力有限,幾杯酒下肚,便爛醉如泥,醜態百出,惹人生厭,給人留下沒有酒品的罵名。

飲酒過失之五為恚怒暴生。如前所述,飲酒之人,自控能力受到限制,一旦遇到不合自己意願之事的時候,便會嗔心生起。輕者責怪別人,重者對人辱罵。更甚者,對人拳腳相加。如果對方不能容忍酒徒的暴行,就會引起爭端,給雙方造成傷害。

飲酒過失之六為智慧日損。飲酒的人經常神志不清,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能力比較遲鈍。如果再經常飲酒,那麼他就永遠昏昏沉沉,更談不上有甚麼智慧了。所以,祇有戒酒,才能恢復正常的思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

二、博 戲

佛陀在《善生經》中告訴善生博戲對人家財的損害。並具體講述了博戲的六失。經云:「善生,博戲有六失。云何為六?一者財產日耗,二者雖勝生怨,三者智者所責,四者人不敬信,五者為人疏外,六者生盜竊心。善生,是為博戲六失。若長者、長者子博戲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博 戲的第一種損失為財產日耗。這一點不用說,我們都很清楚。在我們周圍不知有多少人因為賭博輸盡家財,家破人亡。第二種損失為雖勝生怨。賭博場上有輸有贏, 對於贏者來說,他們皆大歡喜。然而雖然他贏了,但是造成了輸者對他的仇恨。如果輸者不能擺正自己的心態,有的會報復贏者,造成更多的不愉快。第三種損失為 智者所責。博戲是一種社會醜惡現象,是影響家庭和睦與穩定的最大障礙。有很多人陷入賭博的深淵而不能自拔,以至於欠下賭債,造成妻離子散的悲劇。我們國家 歷來把打擊賭博等社會醜惡現象作為整治社會治安的重點來抓。每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對這種醜惡現象都深惡痛絕,對參加賭博的親朋好友都規勸改邪歸正,對那些執 迷不悟的人,輕視責怪。第四種損失為人不敬信。經常沉迷於賭博的人,沒有事業心,對家人的生活也漠不關心。他們每天除了吃飯,就是忙於賭博,家人勸說也不 聽。如果家人勸說多了,他們還會發脾氣,甚至出手打人,影響了家庭關係。在外人看來,這樣的人不務正業,一事無成,常被人瞧不起,哪裡還談得上尊敬。第五 種損失為為人疏外。賭博之人,每天沉湎於賭博之中,別人勸說也不改正。這樣,過去曾經與他很親密的人也會漸漸疏遠他。試想,誰願意整天與一個不務正業的人 攪和在一起呢?第六種損失為生盜竊心。賭博之人,由於常常輸掉賭資,將自己所有的積蓄都賭光了。但是自己又不甘心,還想把輸掉的錢再撈回來。為了籌措賭 資,有的賭徒便鋌而走險,偷盜別人的財物。若不被發現還算幸運,一旦被抓,便身敗名裂。

三、放蕩

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常常告誡弟子要謹言慎行,全身遠害。孔子本人也常常以溫和的話語、良好的舉止、謙恭的態度、節儉的行為、謙讓的品格來贏得別人的尊敬。佛教戒條對佛子行住坐 卧的威儀也做了具體規定,目的是為了保持僧團的良好形像。一個人若不注意自身的言行,肆意妄為,便會給自己和別人造成多種損害。在《善生經》中,佛陀告訴善生,放蕩之人有六種損失。經云:「放蕩有六失:一者不自護身,二者不護財貨,三者不護子孫,四者常自驚懼,五者諸苦惡法常自纏身,六者喜生虛妄。是為放蕩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放蕩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經文中所說的放蕩是指放縱,即不受約束或行為不檢點。佛陀認為,放蕩的第一種損失為不自護身。放蕩之人,其行為舉止不合禮儀要求。有些放蕩淫逸的行為,還 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損害。而他們為了一時之快,卻不顧長遠的身體健康,做出種種惡行。第二種損失是不護財貨。言行放蕩之人,常任由自己的性子來行事。為了 滿足自己自由放蕩的行為,他們就不得不花費自身的財貨。因為放蕩,自己僅有的財貨也難保長久。漸漸地財貨也越用越少,直至最終消耗殆盡。第三種損失為不護 子孫。和賭博對人的危害一樣,行為放蕩之人,多是自由散漫,貪圖自我享受之人。他們大多祇管自己過得快樂,很少為別人著想,即便是自己的子孫也不例外。有 的放蕩之人,連自己的生活也難以自保,更談不上考慮子孫的生活了。第四種損失為常自驚懼。放蕩之人,因其行為放蕩,常會惹出各種麻煩,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 害。有的放蕩之人,在自己做惡行時,雖然暫時沒有被人抓住,但在他們的心理上已經對此事產生了恐懼感。就像一些犯罪分子逃避警察的捉拿一樣,惶惶不可終 日。第五種損失為諸苦惡法常自纏身。放蕩之人,常做惡行,影響別人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按照佛教的因果理論。一但做了惡事,就會受到苦報。這種苦報無論到 何時都躲不掉,有的甚至在現世就會眾苦纏身。第六種過失為喜生虛妄。放蕩之人的日常行事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行事。如果自己的意願得到實現,他們就會志得 意滿。不過這種歡喜過後,感覺仍是虛妄不實的。

四、迷於伎樂

佛教戒律中規定,佛弟子除了觀看梵樂表演之外。對於世間的歌舞娛樂活動都應當避而遠之。對於沉迷歌舞伎樂的過失,佛在《善生經》中說:「善生,迷於伎樂復有六失:一者求歌,二者求舞,三者求琴瑟,四者波內早,五者多羅盤,六者首呵那。是為伎樂六失。若長者、長者子伎樂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

佛陀在經文中指出了沉迷於伎樂的六種過失。第一、第二為求歌舞。對於一般人來說,在勞動之餘,觀看或參與歌舞活動能起到娛樂與放鬆的作用。但是,甚麼事情 都講究適度,如果一個人沉迷於歌舞之中不能自拔,便會荒廢正業,對身心造成損害。所謂玩物喪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沉迷歌舞的另一個表現是對歌星的盲目崇 拜,這就是所謂的追星族。有的追星者,為了能夠見到所謂的歌星,甚至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發生在去年的楊麗娟追捧劉德華,導致父親自殺就是典型的一例。第 三過失為求琴瑟。一個人如果不做其它的事,每天祇知道忙於琴瑟之樂,就會玩物喪志。第四為波內早,波內早是梵文的音譯,相當於中國現代的講說評書之類活 動。在過去,由於沒有電視,聽收音機講說評書便成為很多人的愛好。有的人為了聽評書可以不吃飯,不睡覺。第四多羅盤是一種樂器,第五首呵那是大鼓。如果一 個人沉湎於以上六種伎樂之中,就會影響自己從事的事業,日久天長便不思進取。

五、惡友相得

佛陀認為,一個人結交惡友,對自己有六種損失。經云:「惡友相得復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處,三者誘他家人,四者圖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者好發他過。是為惡友六失。若長者、長者子習惡友不已,其家財產日日損減。」結 交惡友的第一種過失為方便生欺。幾個心術不正的人結集為一個小集團,欺行霸市,為非作歹,遇到違背他們意志的人,他們就會以拳腳欺負別人。第二,好喜屏 處。屏處就是避人之地,壞人做的都是不敢見人的事,因而總是偷偷摸摸的。所以,總是在沒有人的地方策劃自己的陰謀。第三,誘他家人。壞人聚在一起,不祇是 干壞事,而且他們還經常引誘別人跟他們一起學壞。第四,圖謀他物。壞人的本性很難改變,他們為了滿足吃喝玩樂的需要,經常盜竊搶奪別人的財物,妨害社會安 全。第五,財利自向。惡友集團的成員之間也是自私自利,對於他們所劫得的財產,總想據為己有。有時為了分贓,還會置同伙於死地。第六,好發他過。惡友之間 很少有真正講義氣,為對方著想的。他們總認為自己做的永遠是對的,別人一無是處。所以,他們經常指責別人。因此,結交這樣的惡友對自己有百害而無一利。

六、懈惰

佛陀告訴善生,懈惰之人有六種過失。佛在《善生經》中說:「懈墮有六失:一者富樂不肯作務,二者貧窮不肯勤修,三者寒時不肯勤修,四者熱時不肯勤修,五者時早不肯勤修,六者時晚不肯勤修。是為懈墮六失。若長者、長者子懈墮不已,其家財業日日損減。」六 種過失第一為富樂不肯作務。勞動是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人應盡的義務,如果一個人倚仗自己家庭富有鄙視勞動,這將是他貧困的開始。因為勞動創造財富,一個人 一旦脫離了勞動,他就與一個廢人無異了。第二,貧窮不肯勤修。有的人自身貧窮,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認為一切都是命所造成。所以他們不願通過自身的修行來 改變自身的命運。第三、四、五、六幾種情況都是懈惰之人為自己的懶惰行為所找的藉口。這六種人夢想「懶人自有懶人福,我不澆地天下雨」的好事出現。殊不知,懶惰的最終結果是其家財業日日減損。

佛陀所說的六損財業,包括了一個人思想上和行為上的惡念、惡行。一個人一旦具有了上述六種損財之業的一種,就會損壞家財,造成家庭關係的惡化。佛陀之所以指出六損財業,其目的無非是告誡諸佛子遠離六損財業的惡行,做一位戒行精嚴,威儀具足,精進向上的人。

 
 
四大天王的職責與所持法物含義
◎圓 緣

在漢傳佛教寺院中,我們進入第一層殿 堂天王殿中,除了看到殿堂中供奉的彌勒菩薩塑像外,還能看到供奉在天王殿四角的四大天王的塑像。這四大天王形貌各異,手中所持的法物也各不相同。四大天王 分別代表著不同的來歷,掌管著不同的國土,行使著不同的職責。他們手中所持的法物也分別代表不同的含義。下面就對四大天王的職責與所持法物的含義作簡要論 述。

一、東方持國天王

持國天王,梵名「提多羅吒」, 佛教所說護世四天王之一,主守東方。據說他能護持國土,故稱作東方持國天王。此天王居須彌山黃金埵,率領諸毗舍闍(顛狂鬼)等守護東方東勝身洲。在四天王 中,除了北方毗沙門天王之外,單獨作為供奉對象或作為佛教藝術表現的主題的情況很少,絕大多數場合是一起出現的。持國天王的形象,據《陀羅尼集經》卷十一 中記載,身著天衣,嚴飾精妙,與身相稱。左手伸臂下垂持刀,右手屈臂向前,仰手,掌中托放光寶珠。另據《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所說,持國天王身青色, 紫髮,面顯忿怒狀。著紅衣甲胄,手持大刀。中國內地佛教寺院中的持國天王塑像,因受《封神演義》等民間神話影響,為一手持琵琶、身披中國式戰甲的武將形 象。

持國天王中的「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維護道場安寧,故名持國天王。持國天王身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感化和勸導眾生斷惡從善,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東勝身洲。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四天王,樂司調。

二、南方增長天王

南方增長天王能令一切眾生善根增長,所以成為增長天王。守護八佛之南方門,也稱南方天王。屬四大天王之一,同時也是十二天及十六善神之一。是佛教十二諸天的第一重天。

增長天王住於須彌山南面半腹的琉璃埵。常時觀察閻浮提眾生,率諸鳩槃茶(雍形鬼)、薜荔(餓鬼)等主守南方閻浮提洲,為護法善神。

增長天王中的「增長」意為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增長天王身穿甲胄,手握寶劍,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他負責守護南瞻部洲,是保護南方閻浮提洲的統領。他可以令人增長智慧和善根,手中所持寶劍能斷煩惱,增智慧。他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五天王,劍司風。

增長天王的形象有多種,據《陀羅尼集經》記,他的衣甲與東方持國天王基本相同,右手執根著地。另據《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中記,南方增長天王,身赤紫色,紺髮,臉顯忿怒相。身穿甲胄,一手叉腰,一手持金剛杵。在中國佛教寺院中,這位天王則是身青色,手持寶劍,表明他是用武力來懲惡護善。

三、西方廣目天王

西方廣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意為醜目、惡眼、雜語、非好報之意。是守護西方的護法善神,常以淨天眼觀察、護持閻浮提眾生。

廣目天王所居之處,在須彌山第四層西方白銀埵的周羅善見城。該城嚴淨瑰麗,景色殊勝,如同其他三天王住處。

廣目天王中的「廣目」,意為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故名廣目天王。住須彌山白銀埵,身為紅色,穿甲胄,為群龍領袖,故手纏一赤龍,看到有人敵對佛教,即用繩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西牛賀洲。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六天王,龍司順。

此一天王率領無量天龍及富單那、毗舍闍諸神等眷屬,承擔守護佛法的任務。職主司掌處罰惡人,令其受苦並起道心。相傳廣目天王是大自在天化身,由於前額有一 目,所以稱為廣目天王。不過後世流傳的尊形,大都未見該目。其尊形通常作赤色,現忿怒形。甲胄上著天衣,右臂持三股戟,左拳置胯上,面向左方,交腳而坐。 又據《陀羅尼集經》中記,他左手持,右手執赤索,其餘與持國天王大致相同。在《般若守護十六善神王形體》中,廣目天王身紅色,一面二臂,目圓而外凸,頭戴龍盔,身穿鎧甲,右手捉龍,左手托塔,於諸佛淨土壇城中,守護西門之職,主懷愛。因其為金翅鳥所化,能伏龍王,故右手捉龍,表風調雨順。

四、北方多聞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音譯為毗沙門天王,意譯為「多聞天王」。 因傳說他常去聽釋迦說法,所以稱「多聞」「多聞」意為頗精通佛法,以福德聞於四方。住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綠色,穿甲胄、配長刀,右手持寶傘(或作寶幡),左手握神鼠——銀鼠。表明他是一邊引導眾生向善,一邊用武力來降魔伏怪,護持人民財富。

多聞天王是閻浮提北方的守護神,是一向護持如來道場而多聞佛法的良善天神。在大小乘經典中,常可見其護持經典、正法行人及閻浮提的事跡,是一位重要的護法 神。此外,多聞天王還被一般的佛教徒視為財神或福神,尤其是西藏密教中,更尊其為財寶天王。在日本,多聞天王早期被視為鎮守國土,拒退怨敵的戰神,直至晚 近則演變為七福神之一。

多聞天王負責守護北俱盧洲,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傘司雨。他與吉祥天是兄妹,在印度神話中又是施福護財的善神。

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法物,其作用和意義合併起來象徵「風調雨順」。其中,東方持國天王拿琵琶,代表「調」;南方增長天王持劍,代表「風」;西方廣目天王持蛇,代表「順」;北方多聞天王持傘,代表「雨」。這表示著佛門「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偉大情懷和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慈悲心願。

四大天王手上的法物還有另一層表法意義。

東方持國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樂器,代表凡是做事情不可以操之過急。就像彈琴一樣,琴的弦松了,彈不了;緊了,就斷了。這是告訴我們做事情要合乎中道,不能操之過急。我們做任何事情,要做到恰到好處,不要做太過頭了,也不能做不及,這樣就非常圓滿。

南方增長天王,代表日新又新,代表增長。手上拿的是劍,這個劍叫慧劍,慧劍斷煩惱。

西方廣目天王身上纏著一條龍,龍代表變化,代表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變化無常、變化多端,我們要通通把它們看清楚了,才能夠應付。

北方多聞天王手上拿一把傘,傘是遮蓋用的,千變萬化的世界,有種種的污染,傘是用來遮蓋,要防非止惡不被污染。它代表我們在廣學多聽中,要注意保護自己的清淨心。

 
 
簡說寺院的配殿
◎通 德

寺院建築中,殿是佛教寺院 中供奉佛像、供瞻仰禮拜和祈禱的地方。一般的寺院通常是把主要建築建在南北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等,這些稱為正殿。而 附屬設施則建在東西兩側,稱為配殿。主要常見的有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藥師殿、文殊殿、普賢殿、虛空藏殿、地藏殿等。有的大寺院會建有幾個配殿,有的 則建有兩個,一般視其寺院的規模和信奉的宗派特點而定。下面本文僅就此略做簡說。

伽藍殿通常位於大雄寶殿的東側。伽藍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意為「僧園」「眾園」,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後來指包括土地、建築物在內的寺院的總稱。伽藍殿是為紀念最早護持佛法、建立伽藍(僧園)的三位善士而設立的。殿內居中是波斯匿王,左邊是祇陀太子,右邊是給孤獨長者。

佛經中記載,佛陀在世時,舍衛國有位長者名給孤獨長者,他要請佛到舍衛國說法,就先和佛的弟子舍利弗選擇供佛和弟子們居住的地方。最後選中了舍衛國太子祇陀的花園。太子對給孤獨長者說:「你若能在我的花園土地上佈滿黃金,我就把花園賣給你。」給孤獨長者的傾家佈金。太子很感動,便少要了一部份黃金作為買加樹木的價錢,二人共同請佛來住,這就是有名的「祇樹給孤獨園」,亦稱「祇園精舍」——即祇陀太子的樹林、給孤獨長者建造的精舍。後來舍衛國波斯匿王也皈依佛教,為佛教事業作出很多貢獻。後人為紀念這三人護持佛教的功德而建立了伽藍殿。

有的寺院伽藍殿內供奉的則是伽藍神,即守護伽藍之神,也稱佛教寺院中的護法神。佛典原謂有美音、梵音、雷音、師子等十八神護伽藍。禪宗寺院則供當山土地等 為守護神。後世又以智顗建玉泉寺時見關羽幻象,後經大師度化,關帝求度,成為佛家弟子,並且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於是後人將其列為伽藍神供奉。

大雄寶殿的西配殿通常是「祖師殿」,多是禪宗派系為紀念禪宗的宗派祖師而建。居中是禪宗的創始人達摩禪師,他於公元六世紀來中國嵩山少林寺,創建禪宗,人尊其為禪宗「初祖」。 左側供奉的是六祖惠能,他是中國禪宗的實際締造者。他倡導頓悟見性,主張自心自性即是佛,這種不拘一格的修禪方法開創了中國佛教前所未有的生氣勃勃的局 面。右側供奉百丈禪師,他的法名懷海,因主持百丈山禪院,制定叢林清規而著名。也有的供奉惠能和馬祖、百丈三位祖師,蓋惠能為禪宗之祖,馬祖創建叢林,百 丈訂立清規之故也。也有的寺院因宗派不同,在祖師殿內加祀本宗祖師像的。

禪宗寺院的祖師殿,因禪宗分派,各據其地傳法,因此,祖師殿內供像不一。但其三位祖師通常有一位是本宗的創始人,另一位是對本宗的創立有重大功德的僧人,還有一位就是本寺院的創立者。

有的佛教寺院把藥師殿和觀音殿作為東西配殿。

藥師殿在東側,俗稱「藥王殿」,供奉「藥師三尊」「東方三聖」。主供東方淨璃世界藥師佛,左右脅侍為日光、月光兩菩薩。

「藥師」,意即大醫王或大藥王。一切佛菩薩都是藥師,皆能應眾生病與藥。藥師如來行菩薩道時體察眾生常處於國界不安,身心困苦之境,於是立下十二大願,誓解眾生眼前的病難,讓眾生皆能身心安泰,進而修行成道,究竟成佛。璃」,是一種寶石,瑩澈有光。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中之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璃照破欲界三有之黑暗,故以璃光」為名。

據佛經記載,過去世中,有位梵士,痛感世間濁亂,眾生困苦,於是發誓救助病苦眾生,後來梵士成佛後即成為藥師如來,其二子也修成了菩薩,即手持太陽的象徵光明的日光遍照菩薩和手持月亮象徵清涼的月光遍照菩薩。

藥師如來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上刻有八吉祥圖,而佛手結法界定印、捧著藥師璃塔,正象徵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令一切有情解脫惡王劫賊等橫難、使眾生飽滿所欲而無乏少、除一切眾生病苦,令身心吉祥安樂、遊履菩提正路。也有的塑其像為左手持藥,右手持藥丸,象徵對眾生因病與藥。

因為信奉藥師如來能夠醫治百病,解除各種頑疾苦痛,消災延壽,所以社會各階層對藥師如來的信仰很興盛。

觀音殿通常在西側,也稱為「大悲壇」。 因為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上首菩薩,表現一切佛的慈心、大悲心,是救世最切者。殿內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或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相傳觀世音菩薩往昔在人 間修行時,有一位佛名叫千光王靜住如來,他教給觀音菩薩一個咒語,即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簡稱大悲咒)觀世音菩薩一聞此咒,歡喜無量,便發大願心說:如果 我能利益一切眾生,即生千手千眼。千眼表遍照,千手表遍能。所以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在中國民間影響最大,信仰最廣的一尊菩薩。由於菩薩又稱「大士」,所以觀世音為主供的佛殿,又稱「大士殿」。如果供奉觀音(中)、文殊(左)、普賢(右)三尊菩薩的佛殿,叫「三大士殿」;如專供一尊觀音菩薩的,可稱「圓通殿」,因為觀音有「圓通」的美名。

據《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中說,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種變化身,表明觀音能以不同身份、性別、形象「隨類化度」眾生。所以有甘露觀音、送子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通常寺院供奉有的是聖觀音像,就是一首二臂,結跏趺坐,手中或持蓮華或結定印的尊嚴像,天冠中有阿彌陀佛像。有的是「自在觀音像」,就是一足盤膝,一足下垂,很自在的形象。像旁或有一淨瓶,盛滿甘露,瓶中插了柳枝,象徵觀音以大悲甘露遍灑人間。觀音像兩旁有一童男一童女像,童女為龍女,因為《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說有龍女成佛的故事,而觀音又是住在南海普陀洛伽山,因此有「龍女拜觀音」的傳說。童子即善財童子,因《華嚴經》中說善財童子為求佛法,參謁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中曾謁觀世音菩薩而得到教益。

還有的寺院正殿的兩側,東首建有文殊殿,供奉應化於五台山的文殊菩薩;西首普賢殿,供奉應化於峨嵋山的普賢菩薩。

文殊殿殿內供奉的是代表般若智慧的文殊菩薩。文殊,全稱為文殊師利,也有譯為曼殊師利的,意為「妙德」「妙吉祥」,和觀音、普賢、地藏合稱為四大菩薩。據說他在諸大菩薩中智慧辯才為第一,在菩薩眾會時,處處酬唱應答,圓融無礙,因而又叫「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菩薩的典型法像是頂結五髻,手持寶劍,坐蓮華寶座,騎獅子,這是智慧、辯才銳利、威猛的象徵。頭頂上的髮髻,代表菩薩所證的五種智慧(法界體性智、大 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趺坐於白蓮台,代表清淨無染;其造像左手執般若經卷,表示清淨智慧;右手持金剛寶劍,象徵菩薩的智慧威猛能斷一 切魔,作無畏獅子吼,助佛弘化,並以智慧之劍斬斷一切煩惱無明,摧伏種種邪說、群魔,是大乘佛教中以智慧著稱的菩薩;身騎萬獸之王的雄獅,表勇猛威嚴,能 伏一切煩惱。與普賢菩薩並為釋迦牟尼佛的兩大脅侍,分別表示佛智、佛慧之別德。由於在所有菩薩中,是輔佐世尊弘法的上首,因此也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普賢殿內供奉的是德行圓滿的普賢菩薩,他掌管一切諸佛的理德、行德,也代表普遍而廣大的修行法門。據說他發過十種行願,要為佛教弘法工作,所以他的美名尊號為「大行普賢」「普賢之學得於行,行之謹審靜重莫若象,故好象。」白 象是他願行廣大、功德圓滿的象徵,故普賢騎六牙白象。四川峨嵋山是普賢東來道場,其造像通常:象身白色,六牙,四足分踏三尺蓮座,象背上普賢端坐蓮台,手 執如意。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參訪的第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普賢菩薩。菩賢菩薩為善財童子說十種廣大的行願,善財童子因此而圓滿成佛,所以 稱為大行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裡的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右脅侍,以「行德」著稱。

還有寺院的東西配殿分別為虛空藏殿和地藏殿。

位於東側的虛空藏殿,供奉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在眾多菩薩中專主智慧、功德和財富。因其智慧、功德、財富如虛空一樣廣闊無邊,並能如願滿足世人的需求,使眾生獲得無窮利益,故有此名。若人欲求福求智,當皈依虛空藏菩薩。

位於西側的是大願地藏王殿,殿內供奉的是地藏菩薩,據《地藏十輪經》說,由此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與秘藏」,所以稱地藏。佛經中記載地藏菩薩曾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在其滅度後、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而他亦發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願。殿內菩薩的座騎為獨角獸諦聽,俗稱「九不象」,具有「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等特徵,它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被視為吉祥的象徵。

總的來說,這些配殿於正殿正如脅侍菩薩與佛一樣,是相輔相成的,佛教的成就是靠佛和這許多的菩薩、羅漢、天神、大德……一起來完成的。因此,我們恭敬供奉這些配殿裡的菩薩應當持恭敬供奉佛一樣的虔誠心和敬仰心,如此才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生發深信切願,感應道交。

 
 
《蒙山施食儀》的由來及功用
◎思 齊

《蒙山施食儀》是漢傳佛教寺院每天晚課都必須進行的一項重要內容。施食是佛教以特定的儀軌所進行的給餓鬼道或地獄道眾生施捨飲食,免除痛苦的法事。蒙山施 食最早始於佛陀時代。昔時阿難尊者於林中習定,夜半三更見面然餓鬼滿身火燃,苦巨難堪。面然告訴阿難:三日後你將命終墮入我類,但也有挽救辦法,你若能以 飲食施予六道群靈,並為我們供養三寶,即可增長福德、延長壽命。第二天清晨,阿難尊者便將此事秉白佛陀,於是佛便為其誦陀羅尼咒、說施食法。同時,佛陀教 阿難誦變食 真言,令飲食變少成多,從七化七,乃至無量。還教阿難念誦甘露咒,水變甘露。令恒河沙數群靈接受飲食皆得六根清淨,即脫眾苦、超生善道。由是阿難延壽至百 二十歲。這是佛陀在世時施食的開始。

佛教傳入中國,到梁武帝時,他夜夢高僧,勸他建水陸大齋,普濟六道眾生。梁武帝後來依志公和尚意見,積覽佛經,編成儀軌,以二咒為主,會集顯密文典,建壇超拔,這是中土施食的開始。

唐代金剛智和不空兩位密教僧人,亦以二咒為本,參增顯密諸文,集燄口儀軌,流傳至今,弘揚最廣,這就是今天的燄口施食。

到了宋代,不動法師(或稱甘露法師)住錫四川省蒙山。蒙山,在四川雅州名山縣西五十里,此地有五峰,前一峰最高,叫做上清峰,此峰產甘露,宋朝的不動法師 就在這裡修道,因此把他叫做甘露法師。不動法師集《救拔燄口餓鬼經》及秘密部的一種水施食法,並以二咒為主,集諸密部成文,稱《蒙山施食儀》。法師之所以 要集這個《蒙山施食儀》,是因為他覺得前面既然已經誦過了彌陀經,修了大懺悔,活著的人已經得到利益了,那還應該要利益六道的眾生,普利幽冥,因此他就依 據秘密部中的水施食法,以及《救拔燄口餓鬼經》等,集成了這個《蒙山施食儀》,想要令後學與幽冥眾生普結無生之緣。

現代寺院中所舉行的施放蒙山的方式有兩種,即大蒙山和小蒙山。法師依足儀軌舉行法事,稱為放大蒙山。在施放大蒙山的時候,法壇上供置佛像,備清水、食物,對面設孤魂台供「十方法界六道群靈之位」。恭請有德行的高僧主壇作法,憑藉三寶加持,大眾誦經咒,直示唯心法門,令群靈受持三皈,禮佛拜懺,聞法受食,同得解脫。寺院道場每天晚課時,亦以《蒙山施食儀》為日誦常規,施食普濟幽魂,稱為放小蒙山,蒙山由此便成為漢傳佛教寺院晚課的一項重要內容。

蒙山施食的對象為幽冥界眾生,他們因為過去生所造的罪惡,今生感得形貌醜惡、飲食缺乏,承受種種的苦事,所以就放大蒙山施食超拔他們,而施食的目的在於, 其一,為報恩:因六道眾生從無始劫來常與我們互為六親眷屬,不忍心看到他們在惡道受苦,所以施食來救度他們。其二,為警惕的意思,藉此施食法會令我們想到 三途惡道的苦楚,警惕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不造惡業,以免沉淪。其三,為行菩薩道,蒙山施食就是期以大悲心,藉佛、法、僧的力量,使六道眾生都可以 來這裡聽經、聞法、懺悔,增長善根,共成佛道。

施食有十種利益:1、作大佈施,行檀波羅蜜。2、超薦有緣,普利幽冥。3、廣結善緣。4、得諸佛菩薩及所超薦鬼神之護佑。5、消世間災厲之氣。6、消自業障。7、增滿福德。8、消災延壽。9、居處安樂。10、道業增進。

施食有很多功德,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載,奉施飲食得十種功德:得命;得色;得力;得安穩無礙辯;得無所畏;無諸懈怠,為眾敬仰;眾人愛樂;具大福報;命終生天;速證涅槃。《施餓鬼甘露經》云:「雖施阿羅漢、辟支佛,現受其報有限有量,但得五百劫人天果報。善施餓鬼一揣之食,是人福德即是菩提,菩提者不可限量,是故福壽不可限量。」《救拔燄口經》云:「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常以此密言及四如來名號加持食,施餓鬼,便能具足無量福德。壽命延長,增益色力,善根具足。」《甘露味經》云:「又復一法,若人遇大重病,及諸鬼病等,當作麵粥三器,咒之七遍,於曠野中,施諸餓鬼。如是二七日,所遇病痛即得除癒。」《施諸餓鬼經》云:「即如是種種與供養十方一切諸佛無異。」

以上對《蒙山施食儀》的由來和功用作了簡單介紹,旨在使廣大信徒對晚課中所念誦有關「蒙山施食」的目的和意義有個全面瞭解,從而更為投入地施放蒙山,達到施放蒙山的真正目的。

 
 
回歸心靈自在的空間
◎釋宏明

生命中充滿變數,

人生無法設計。

不知道哪朵雲下有雨,

也不知道哪條路上有坎。

祇有選擇堅強,不畏風雨,迎來彩虹。

回歸心靈自在的空間,

養心、安神、怡情、悅志。

生活不止五味,

甜酸苦辣鹹淡樣樣俱全。

幸福不會永遠,

痛苦也不可能永遠。

我們應該在幸福的時候體會幸福,懂得惜福。

在痛苦的時候品味痛苦,享受吃苦。

如此,

生活會變得更輕鬆自在。

中國禪宗第三祖僧璨大師說︰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人生本來起落無常,但一切都會過去。

逆境不餒,順境不驕。

在不同的因緣際遇中鍛煉自己,提昇自己。

順逆成敗,起落得失中,

得到人生新的經驗和心智的成長。

不必期望一切都一帆風順,

也不必苛求一鳴驚人,

天底下沒有一勞永逸。

在人生一朝一夕的旅程中,

忌諱一意孤行,切勿一蹶不振。

面對光怪陸離,一笑置之也不失是一個安心之法。

心懷無限的憧憬,

一步一個腳印,

一往無前……

自作聰明的人真得會被聰明所誤。

適時糊塗並不是一件壞事。

鄭板橋難得糊塗的名言家喻戶曉︰

「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

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

人,最糟糕的是︰

該糊塗的時候不糊塗,

不該糊塗的時候卻是一塌糊塗。

我們經常自己嚇自己,

自己煩自己,

自己困自己。

我們應該自己喜悅自己,

自己釋放自己,

自己成就自己。

做自己的主人﹗

掌自己的航向﹗

留意內心的輕浮躁動,心浮則氣躁。

留意內心的過高希求,心高則氣盛。

留意內心的憂鬱煩惱,心煩則意亂。

照顧自己的心,

時時保持心的澹泊和寧靜,

享受身心輕安自在的妙趣。

天地從此更寬。

自因自果,不要指望別人為你承擔和效勞。

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是一輩子的事情。

民以食為天,人以德為本。

道德是一個人立身行事的基礎。

甚么都可以缺,

就是不可以缺德。

清除心田貪婪、瞋恨和無明雜草,

播種喜捨、慈悲和智慧種子,

綻放生命清淨亮麗的花朵,

收穫生命莊嚴豐碩的果實。

具備美德,不論貧寒或富裕,都擁有高尚的本色!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間。

懂得呼吸嗎?

我們都很關注自己的身體,

卻很少留意自己的呼吸。

呼吸是生命基本的脈動,

是生理和心靈力量的源頭。

爭取時間,坐下來觀察自己的呼吸。

一呼一吸數一,從一數到十,如此循環往復。

不必刻意把呼吸導引至腹部或胸腔,

順其自然,輕松綿長,與天地融為一體……

懂得呼吸,不再畏懼生存的壓力。

有呼吸在,就擁有了整個宇宙﹗

我們的周遭有許多聲音︰風聲、雨聲、雷聲、歌聲、

車聲、笑聲、哭聲、嘆息聲、抱怨聲、讚嘆聲……

我們常常忽視了一種聲——心聲。

多點時間靜下心來,

聆聽心聲……

仔細聆聽他人和自己的心聲,

瞭解自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訴求。

感恩是對人生的尊重,是生命的正面能量。

感恩,擺脫貪求、慾求等雜念,

彰顯並發揮生命的潛能,

確保一生的平安。

凡事感恩,會讓您得到快樂和知足。

生命擁有雙倍的幸福。

肉體的存在僅是生命的軀殼。

肯定生命﹗

圓滿生命﹗

在人性層面和精神價值上探索心靈內涵,

創造寧靜、和諧、喜悅的生活。

如此,

生命才算真正活過。

人生不同的階段面臨不同的機遇與挑戰。

危機當前必有轉機,

壓力降臨可化動力。

每一次挑戰都是一次整合。

累積人生經驗,

激發創造力和意志力,

不斷積累人生深厚的功力。

寧靜醒覺的心感知宇宙間一切的美好和安詳。

祈求佛陀護佑我們︰

釋放心靈,

回歸自在。

給生命一份從容,

給自己一片坦然,

活出生命的如來﹗

二○○九年八月廿六日

 

後 記

◎劉啟智

教師本來就是任重道遠的教育工作者,本身除了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外,強健的精神和體力應該是有效完成工作的至要條件,但根據最近調查,近幾年來教師中,竟 有佔全港教師數字百分之十三點二的比數教師患有經常焦慮症,人數之多,病況的嚴重實在令人感到憂慮。就算沒有患上症候的,大多亦經常在精神及肉體上感到無 比的壓力,從本年的香港教師節當日有萬多名教師簽名信件遞交政府總部要求政府關注教師工作壓力問題,便可見一斑。使教師疲於奔命的,源於各項教育政策,如 中學小班教學未見落實推行,縮班殺校,語文基準試、學校自評及外部評估等措施,乃至部份學校高層濫權不公等問題,都使得教師如身纏重擔,承受著巨大的精神 壓力,不得自在。面對事實,就必須盡力解決。香海正覺蓮社教育推展委員會主席宏明法師在本年度蓮社主辦的教育機構(其中包括三間中學、四間小學、一間特殊 學校、兩間幼稚園)的教師專業發展日暨聯誼日,特別製作了一隻光碟,主題是《回歸心靈自在的空間》,在千多位教師前播放。顧名思義,教師釋放壓力,便得自 在,「自在」在世間法的解說就是安詳適意,出世間法(佛法)中的解說就是進退無礙,心離煩惱之繫縛,通達無礙,謂之自在。法師精闢獨到的見解,優美流暢的文句,深深打動了受壓的心靈,是一惱熱的清涼劑,是一重擔的減壓器,現徵得法師慈悲同意, 刋登出來,誠意供養各位「天下善知識,莫過師長」的教師菩薩。

 
 
禪境趣談
◎秦孟瀟

國師「國寶」

唐代著名高僧慧忠禪師,少年入道,初習戒律毗尼,精通三藏內典,遊訪名山古剎,親近耆宿。他後來到廣東曹溪,拜謁六祖慧能大師,獲其印可。數年後,又隱居南陽白崖山黨子谷,潛修四十年,慕名甚眾,聲名鵲起。玄宗皇帝慕其盛譽,迎至長安,敕住龍興寺,有南陽國師之稱。

在代宗年間,有位自號太白山人的異士,求見代宗,言其有「神通」。代宗召慧忠禪師入宮,說道:「這位太白山人自稱有『神通』,敬請國師勘驗真假。」

慧忠問太白山人:「皇帝說你有『神通』,請問你有甚麼特長?」

太白山人答:「國師,鄙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文測字,認山識地,算命占卜是我的本行。」

慧忠道:「請問山人,太白山是雄山還是雌山?」太白山人搖頭不知所對。

慧忠指著地問:「請問這是甚麼地?」

山人答:「我算一卦便可知道。」

慧忠又在地上劃了個「一」字,問:「這是甚麼字?」

山人答:「一字。」

國師搖頭說:「錯了!『土』字加『一』字,應該是『王』字,怎麼會是『一』字呢?」

代宗讚嘆道:「朕有玉璽,不足為寶,國師才是朕的國寶。」

裝扮乞丐

以前有位挑水禪師收留了不少僧眾弟子,但能吃苦耐勞的、清心修道的,卻沒有幾人。他感到失望,於是就遣散僧眾,自己也躲了起來。

有一天弟子在一座橋下發現了挑水禪師,看到他正和一群乞丐在一起,談笑甚歡,悠然自得的樣子。這個弟子走到橋下,向師父行禮,並請他開示。

挑水禪師不客氣地道:「你沒有資格接受我的指導。」

弟子問:「怎樣才是有資格呢?」

挑水禪師說:「假使你能跟我一樣,能同這些乞丐住在一起,過上三五天日子,我或許會給你開示的。」

弟子一聽心中想:「三五天日子不算長,能跟乞丐住在一起生活有何難?」於是,他穿上了破爛衣服,裝扮得像個乞丐,也跟隨挑水禪師一起生活。

當天夜晚,乞丐中有一老人病死了,挑水禪師命弟子同一些乞丐抬死屍上山埋葬了。然後再回到橋下,各自找地方睡著了,可是這個弟子怎麼也睡不著。

天亮以後,挑水禪師對弟子說:「今天你不必去乞食了,你可將昨天死去的人剩下的食物吃掉好了。」

可是那弟子捧著那剩菜剩飯卻無法下嚥,呆呆地看著那碗剩飯。哭著說:「弟子無能,實在無法理解師父的旨意所在。」

挑水禪師說道:「你有這樣的分別心,又怎能修道呢?」

相對無言

宋代有位黃龍禪師在禪道上很有成就。他暫居淨戒寺道場,有一日,他接待了來訪的洞山圓禪師,兩人相見之後,並未談話;隨即各自坐在蒲團上焚香相對,默默無語。

一直坐到深夜,洞山圓禪師方才站起身來,向黃龍禪師抱有歉意地說道:「夜已深了,打擾你休息了。」說畢,轉身跨出禪門走了出去。

翌日,黃龍禪師返回自己的禪院,就請首座和尚來,迫不及待地問道:「你過去在廬山住的時候,可認識洞山圓禪師嗎?」

這位首座和尚回答說:「祇是聽說過,卻未見過面。」

黃龍禪師自言自語地說:「真是一位奇人!」

首座和尚聽黃龍禪師讚美洞山圓禪師,不知何故,於是,他叫黃龍禪師的侍者來詢問道:「黃龍禪師會見洞山圓禪師,他二人談了些甚麼話呢?」

侍者回答說:「兩人一見面,各自坐在蒲團上,一直坐到深夜,一句話都未曾說過啊!」

首座和尚聽了之後,不由自主地大聲叫嚷說:「豈不『疑』煞天下人!」

禪宗講究不立語言文字,所謂「明心見性」。一切語言文字都不能完全準確地表明悟境;黃龍與洞山圓相見無語,默然靜坐,眉目傳神,早已心心相契。所謂「疑」則是不明罷了。

脾氣古怪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女施主,她經常到無德禪師寺院去施捨做功德。

她不僅有財富,而且長得很美麗。雖然有不少人仰慕她,卻不敢接近她,因為她的脾氣太古怪了。時間久了,她感到孤寂和苦悶,煩惱越來越多。

一日,女施主又到寺院去請求禪師開示,怎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愛?怎樣才能富有魅力?年老的無德禪師語重心長地說:「這很容易,祇要講些禪話,聽些禪音、做些禪事、用些禪心,就可以啦!」

女施主不解地問:「請問,禪話怎麼講?」

無德禪師說:「就是說歡樂的話,謙虛有益別人的話。」

女施主喜悅地又問道:「那末,禪音又怎麼聽呢?」

無德禪師說:「就是化一切聲音為微妙的聲音,化辱罵的聲音為慈悲的聲音。當你聽到別人的罵聲,而不介意,就能聽到禪音了。」

女施主又問:「禪事又怎麼做呢?」

無德禪師回答說:「就是做佈施的事,誠心誠意幫助別人,這就是禪事啦。」

女施主又問:「禪心怎麼用呢?」

無德禪師說:「就是用你我一如的心,聖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愛人的心!」

女施主聽了很開心,來了個很大的轉變,從此無有一人不尊重她、愛她了。

頭顱落地

有一日,著名的龍牙禪師去拜訪德山禪師,二人談禪論道,突然間,龍牙禪師怒吼叫嚷道:「我手上有一把鋒利的寶劍,想砍下你的頭來!」

德山禪師伸長脖子走到龍牙禪師的面前,說:「你砍吧!」

這位龍牙禪師哈哈大笑地道:「你的頭已經被砍下來了。」

這位德山禪師也哈哈大笑地說:「頭已經落地了。」

多年後,龍牙禪師在洞山良價禪師處,提起這段往事來,洞山禪師道:「當時,德山禪師說了甚麼嗎?」

龍牙禪師說:「他哈哈大笑,說頭已經落地了。」

洞山禪師笑著說:「其實不是德山禪師的頭被你砍了下來,而是你的頭被德山禪師砍了下來。」

龍牙禪師辯解道:「我的頭在這裡,並未被砍下來呀?」

洞山禪師說:「德山禪師砍下你的頭,你親自拿給我看!」這時,龍牙禪師頓然領悟。

當初龍牙說要斬德山的頭,實際上是要斬斷德山的執著。德山心無塵緣,早已放下執著,所以大笑著說頭已被砍下來了。而洞山的一番話,是要龍牙從「自我一出發,斬斷自己的執著,不要去考慮他人,祇有這樣才能進入超越一切的禪境,證悟一如的佛性。」

俗漢和尚

一個「俗漢」剛出家不久,要把自己包裝成「禪學大師」

為了欺騙別人,他僱傭了兩個才思敏捷的和尚替他回答問題,他便裝成「一言不發」的模樣,故弄玄虛「無言禪」

有一天,來了一個雲遊僧,恰巧那兩個和尚外出了。雲遊僧問他:「大師,甚麼是師?」

這個俗漢和尚不知如何回答,東張西望,尋找那兩個和尚。雲遊僧看他如此這般舉動,很滿意。

然後又問:「甚麼是法?」他仍不能回答,祇得看看天,看看地,祈求天地幫助他。

這時,雲遊僧又問:「甚麼是僧?」他又回答不上來,乾脆把眼睛閉上。

最後,雲遊僧又問,「甚麼是福樂?」他說不上來,張開雙手認輸了。

雲遊僧感到非常滿意走了。在路上,雲遊僧碰上那兩個外出的和尚讚揚說:「無 言大師了不起!我問他甚麼是佛,他立刻東張西望,意思是說人類到處在找佛。我又問他甚麼是法,他上下看看,說真理完全平等,沒有高低之分;我又問他甚麼是 僧,他閉上眼睛,甚麼也沒說,意思是他就是僧。最後我問他甚麼是福樂,他攤開雙手,好像在說祇有伸出手來,幫助別人,才能獲得福樂。」

 
 
悉達寓言
◎秦孟瀟╲文   梁 川╲圖

猴子救月

有一天夜晚,幾百隻猴子在樹林里遊嬉,牠們來到長著一棵老樹的地方,樹旁邊有一口古井。牠們便圍繞著古井玩,伸頭看見井底下有一個月亮,大家非常驚駭!猴王說:

「天上的月亮掉落到井里去了,我們不去救它,恐怕它要淹死了;更不幸的是,人間要長久黑暗了。」

牠們就大夥兒商量救月亮的辦法。猴王自以為很聰明,說道:

「我已想到了一個好方法,依照我這樣去做,一定可以把它救上來。」

那群猴子忙問:「甚麼好方法呢?」

猴王說:「我用兩手抓住樹枝,身體懸空了,你們就抓住我的尾巴,這樣一個一個地連接下去,不是就可以把月亮撈上來了嗎?」

大夥兒覺得這個想法好得很,於是牠們就依照這方法去做了。一個接一個的像一串鎖鏈似的吊著,牠們的身體太重了,競把樹枝折斷了,一大串猴子全都掉進井里去了。

猴子跳海

有許多猴子在靠近大海的一個山巖遊嬉。

突然大風掀起了巨浪,激成了許多白色的漩渦和水泡,那些猴子們驚奇地看著,其中的猴王在想:

「這不就是雪山嗎?」

於是,牠對猴子們說道:

「我很久前聽人說過,海里面有巨大的雪山,上面種有結著甜美果子的樹,這,不就是雪山嗎?我先上去看看,若是不好的話,我會對你們說的啊!假使真是好的話,我來不及趕回來說給你們聽,那末,你們不妨跟著一齊來好了。」

牠說完了,縱身往下一跳!其實,牠正跳入海水的漩渦里,被捲下海底溺斃了。

在山上的猴子們,等得非常焦急!大家想:

「那里一定太好了,不然的話,大王為甚麼不回來說呢?」

牠們越想越興奮,大家一致地說:

「我們快一點跳下去,大王一定在那里等我們呢!」

這些猴子們便爭先恐後地跳了下去,結果全都溺死了。

一粒豆子

有一隻猴子,手里拿著一把豆子,東蹦西跳的掉了一粒豆子。他想把它找回來,便把手中的豆子全部放在地上。

可是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那一粒豆子。於是牠想去拿回放在地上那些豆子時,卻已經被赉鴨吃光了。

二隻鴿子

有一對鴿子,摘了許多果子放在巢里。由於天氣很乾燥,那些果子逐漸的縮小了。

雄鴿子一看滿巢的果子已變成一小半了,很生氣地說道:

「那些果子摘來是很辛苦的,為甚麼你單獨吃了那麼多啊?」

雌鴿子回答說:「我沒有吃呀,這是它自己少了的。」

雄鴿子聽了,用粗暴的聲音罵道:

「你胡說!果子自己怎麼會變少的呢?你偷吃了,還說謊話!」

說罷,牠怒不可遏地用嘴把雌鴿子啄死了。

過了幾天,忽然下起了大雨,那乾縮的果子得了雨水的滋潤,又漸漸脹大了起來,同以前一樣多了。

這時,雄鴿看見滿巢的果子,才曉得錯怪了雌鴿,但是,雌鴿已被牠啄死了。

在苦風凄雨中,牠哀慟地啼著:

「回來吧,妳到那里去了啊?」

烏鴉掠食

有一隻烏鴉王,牠的妻子懷孕了。她很想吃些好的飲食,因為每天吃著同樣的東西,有點厭膩了。但是,到哪里去找呢?憂鬱和煩惱,使她的身體漸漸地消瘦了。

有一天,烏鴉王問她道:

「你怎麼這樣憔悴啊?」

「我想吃些好的東西,改換一下口味。」她回答說。

牠又問道:「你到底想吃些甚麼呢?」

「世間上吃得最好的食物,莫過於國王了。」她說:「我就想要吃些他吃的餚膳。」

牠搖著頭說:

「唉!人間國王固然吃得好,但是,皇宮有衛兵森嚴地禁衛著,我怎能飛進去呢?即使到了手的話,恐怕也不能逃得出來呀!」

她更失望了,嘆了口氣說:

「我與胎兒祇有一齊等死了。」

牠聽了,不但不安慰她,反而罵道:

「看樣子你是快要死了,竟異想天開要吃國王吃的東西。」

烏鴉王氣沖沖地離開了;可是,心中卻異常的擔心,滿腹憂愁的神色被一隻烏鴉見到了,問道:

「大王,你為甚麼這樣憂愁啊?」

牠把之前的情形說了一遍。這隻烏鴉聽後,便說:

「大王,讓我去試試吧。」

說完了這話,隨即騰空飛去了。

牠來到皇宮的地方,就在靠近廚房的那棵樹上停了下來。遠遠地見到一個宮女手捧著國王吃的東西,當宮女走近時就直飛下去,用嘴啄那宮女的鼻子。她痛極了,把手上的食物打翻了。牠就降落到地上,啣了一些食物便直飛出去。

烏鴉王得到了那美好的食物,隨即拿給妻子去吃。一天復一天,果然,她的病痊癒了,也平安地生產了。烏鴉王非常感激地對那烏鴉說:

「你救了我的妻子,也救了我的孩子,這種友愛和犧牲的精神,我也要向你學習啊!」

鸚鵡救火

有一隻鸚鵡,住在一棵樹上很久了。

一天,刮大風,樹枝摩擦得很厲害,競然起火了,牠住的那棵樹著火了。牠急忙飛往空中,心中想:

「我得趕快離開這裡!」

牠剛要飛往別的地方去,心里又不安起來:

「這樣做法,不是太無情了嗎?以前我把這棵樹當做自己的家,現在這棵樹遭劫了,我能眼睜睜看著不救嗎?」

牠深深地感到內疚!於是就勇敢地飛到海面上,用嘴吸滿了水,翅膀上也盛了水,經過無數次的往返,終於把火撲滅了。

水里的狗

在一條寬闊的河流兩旁,東岸有一間寺院,西岸也有一間寺院。

有一天,一隻狗在河里游水,忽然聽到兩間寺院鳴磐了,牠知道這是吃飯的時候了,便急忙地往西邊的寺院游去,剛要上岸時,牠想:

「今天說不定是東邊寺院里的東西好吃哩。」

隨即,牠轉身又向東邊游去了。剛要抵達岸邊,牠又想:

「假使西寺的飲食好吃呢?那不是吃虧了嗎?」

牠在水中不知何去何從了。正在猶豫不決的時候,牠氣力已用盡了,用腳亂划了幾下,沉溺在水中。

 
 
世出世法
◎楊 釗

企業「社區化」

成功的企業中,其中一種模式是企業「社區化」。這種精神能為我們帶來歸屬感,它像是一種社會黏合劑,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共同追求更大的利益。

企業「社區化」精神促使人們不 祇關心自己的工作,還會去關心他人,在這裡大家相互信任、彼此忠誠、精誠合作,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參與構建一間成功的企業,這些公司在成長期間充滿活力,大 部份人員都樂於為它付出,就像一個大家庭,他們的工作熱情成為一塊磁石,深深地吸引其他公司的優秀人才和那些將出校門的學子。

在企業「社區」中,相當一部份骨幹,對企業都具有「承擔感」,並先天性具有「肯吃虧」「肯打拼」「肯學習」的精神。

創業時期,有為的公司通常具備這種「社區」精神,然而,隨著公司日趨成熟,要保持這種社區精神就難了,增長速度放緩,公司政治滋生,許多被稱之偉大的企業,以及它們極富傳奇色彩的企業家精神,正隨著社區精神的消失而土崩瓦解。

如何才能在企業中再造成「社區」呢?

一、發揚傳統

在公司原有的「社區傳統」基礎上再造「社區」,要比一切從頭開始容易得多,通常來說,在年資高的員工中,往往比較容易找到「社區傳統」的烙印,他們相當一部份人熟悉企業,而且效忠企業,有著強烈意願保護公司的長期利益及下屬的福利,對於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認識到這種精神對企業穩定的力量。

二、促進信任

若想將企業再造「社區化」,首先要停止那些破壞信任的做法,務必「以人為本」,不要再在公司仍有盈利但未達業績目標時,將大批員工掃出門外,不要對公司的過去(包括企業文化在內)統統嗤之以鼻,鼓勵溝通、實行「求同存異」,鼓勵參與和自發合作,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創建有活力的「企業文化」

要企業持續地獲得動力,其來源必須尋找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祇有具備共同的核心價值,才能維持一大批骨幹,心甘情願地為它多一點的付出,從而獲得多一點的動力。同時,「企業文化」的形成也提供了解決不同意見的方法,因為企業文化規範了遊戲的規則,對於不同的意見應該按照「求同存異」的方法去處理,這樣就能夠維護團結,增添力量,而不是互相消耗。

四、領導層及骨幹的參與和帶動

企業「社區化」的延續有賴領導 層與骨幹的投入,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不斷改善。改善由自己做起,一切錯誤先責己,後責人,對己要嚴,對人要寬。看別人,多看別人的優點,發揮別人的 優點,盡量少計較別人的缺點。而領導層與骨幹的影響力不是形式化的,也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生活化的,自然而然的,從中心向周圍輻射的,他們深知大企業必 須依賴眾人的參與、骨幹的推動。因此,他們盡量提供一個平台,制定一個有推動力的政策,從而發揮眾人的力量。

所以說,「政策與策略」是企業的生命,企業是否健康與長壽,很大程度上依賴這兩個元素。

再造「企業社區化」的步驟:

一、在企業中創建社區,最適宜從一群與他們利益相關最密切的經理群體入手。

有一間科技公司創立「管理學習會議」,為了令管理崗位的新經理適應形勢,有關的領導每隔一、兩週與大家進行一次非正式的午餐會,漸漸地,經理人的思路發生了徹底的轉變,他們說:「我們不再等別人來告訴我們去做甚麼,我們不再抱怨境況多麼糟糕,而是開始思考如何運用經驗來改善現狀。」

這一個管理會議實踐了兩年,與會的這群經理們大多得到提拔。對此,他們認為「會議」功不可沒。

二、創建「靠智」>模式,而不是「靠力」模式。

如今,管理者比以往任何時都忙亂,工作帶來的壓力讓人無暇三思而後行,管理顧問認為,實際上今天的管理者最需要的是放慢腳步,潛心反思:我們的目標是甚麼?我們應如何更有效地達到目標?我們存在的缺點是甚麼?我們應如何盡快地改正自己的缺點?

三、成立「創意」投資基金

對於能令公司增值而不用花費太多錢的「創意」,應敢於嘗試脫離原有行政系統,脫離冗長的審批程序,給予各主管一個「額度」,鼓勵「創意」;凡是有機會用小錢獲得大利益的「創意」都可以申請。

例如,破格提升一個經理,破格大幅度增加某一員工的工資,給某加盟商多一點的優惠。在遇到不同意見時,可以考慮由「創意」基金支付,因為這能帶來「刀仔鋸大樹」的效果,也能不破壞、不影響原有的行政制度。

今天中國的經濟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其開始祇是由小小的「深圳特區」開始,而農村的成就也是來自安徽省小小的「包產到戶」試驗區開始。

前線的經理們最適宜提供這些「增值的創意」,因為他們既瞭解營運中的細枝末節,又能洞悉公司的總體願景。因此,他們最清楚知道運作中的企業有那些需要改善。在這群忠誠奉獻的人手上,一個小小的創新萌芽都會發展成公司的一項重要戰略或重大變更,這常常令「管理研究公司」讚嘆不已。

四、默默耕耘,成為風氣

一旦大家意識到「社區精神」不僅對組織大有益處,而且能惠及自己,這種精神自然會蔚然成風,當然「社區精神」的傳播離不開領導層的參與,沒有這種參與,培育社會意識的努力很少能堅持下去。

檢驗一家企業是否變成社區的最終標準,在於組織中的成員視自己為社區的成員,希望企業能基業長青。同時,企業及員工也能本著「積極、負責、互惠」的原則成為處事和待人的標準。

企業社區是從「英雄式的領導」變成「參與式的管理」的一種轉型,它可以克服許多組織中「孤立的領導狀態」,從而真正達到「分工合作」、共同負責、共同享有應有的權力和利益。

要成為一間健全的企業,務必逐步注意其「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因素。所以,務必在「領導力、社區精神和社區的公民意識」三者之間,取得平衡的培育和發展。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
高等教育與佛教教育的互助發展

◎釋心慧

提 要

愛因斯坦曾說:「智力上的成績,依賴於性格上的偉大。」這 句話精闢地描述了高等教育與佛教教育之間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係。本文在分析這兩種教育特色的基礎之上,主要闡述如下兩個問題。一方面,佛教教育側重於 德、智、體、群、美、甚至知情意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和生長,以建立人的真理生命,為高等教育培養提倡全人教育的理念儲備了有益資源;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從收 生、學科、編制、師資的選用以及在平衡「教學」「研究」「社會服務」三者之間的關係上擁有十分豐富的資源,為推動佛教教育的現代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本文最後從五個方面探討如何才能使佛教教育超越歷史、面向未來、融入社會、走向世界。

關鍵字:

高等教育  佛教教育 

管理體制  教學體制

德智並重

生理學家以為,教育能夠幫助個人適應其生活環境;心理學家認為,教育是改變人類行為的工具;社會學家說,教育是社會組織的一種功能;哲學家則認為,教育是 發展人類潛能的過程;在政治家的心目中,教育是達到政治理想的手段;教育家堅信,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知識的灌輸、專才的培訓;而佛教教育側重於啟迪人生 的智慧,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理,提昇生命的質素……由此觀之,古往今來,人們從不同的層面理解「教育」的內涵和外延。本文在分析高等教育與佛教教育特色的基礎之上,探討兩者之間的互助發展,以期推動身、心、靈全人教育的理念。

一、高等教育的特色

學校教育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而且是上卸下接的,與那些無意義、無目的,祇賴在偶然機會中尋求知識的社會教育絕對不同。因為學校教育,不止是可以提高知識水準,還可以培養個人意志與技能;因此一個國家是否進步與富 強,要視乎其所實施的教育制度,是否進步與健全而定。

目前高等教育定位,是以完成中學預科或是內地高考程度以上,必須繼續進修任何專上學院、或教育學院、或是任何一所大學,不論選讀任何專業課程或學位課程,都屬於高等教育之範疇。

由於現代人類生活日趨繁瑣,社會益見複雜,而文化水平亦逐漸不斷提高。不能單純從日常生活中,獲得必須的知識與技能,設立高等院校是專門從事教育的必要。 教育是前人生活的經驗,加以選擇,取其精華,作為教材。同時組織一個特殊環境——學院形式或大學形式,選擇受過專門訓練人員——老師、講師、教授;指導從 事某種事物的活動,而成為學校教育的開始。在特定的制度下,如高級佛學院、佛學研究中心等教育架構組織,作為培育弘法之專業人材。

二、佛教教育的特色

釋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一位教育家。即是其所證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所說之法──佛學,就是一門很好之教育。

佛教的教育思想,不單祇是啟示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同時說明人類道德的現象,解釋人與人之間的德行關係,和確立人生所應有的社會責任觀念、道德行為以 及道德理想。故佛教教育,是以智慧之開拓為程序,以覺性之顯現為目的。其道德觀念不僅是消極地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不貪、不瞋、不癡,徹底消除人們 心理與行為上的不良習慣,還積極樹立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純正的思想與行為。

佛教之教育內容,不單祇是宗教的信仰,同時極具邏輯性之科學、思想性之哲學、和倡導人類道德的教育學。這種以智慧為體、以道德為用的教育學,目的在使人類 由道德教育的刺激,引發其內在的智慧,去覺悟宇宙人生的真諦,再從宇宙的原理,推求一連串形而上學的人生價值與道德本義;進而導人生於至真、至善、至美。 既含有社會教育潛移默化之功,復具有道德倫理教育薰陶的作用。當然,也具備學校教育的計劃和組織、理想與抱負。不但適應於任何社會人生,而且適應於任何國 家民族;若能實踐佛教教育,必有助於現代教育之推行,互助發展而相得益彰。

三、高等教育與佛教教育之互動

目前中國佛教教育體制,多方面都未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環境,以及社會發展的形勢。佛教融入社會之中,共同為大眾的利益,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共同承擔社會進步 的責任。所謂社區服務,或者說佛教應如何步入到社會之中,佛教慈悲喜捨之精神,不祇是宗教弘法與福利救濟而已,還要積極地參與社會事務,維持社會正義等等 責任。不祇是停留於過去「傳戒、傳法、義務探訪病人、社會服務」等傳統作法,必須從福利性活動或公益性活動中超越出來,積極地投入社會事業之中,來挽救被迫害、飢餓、窮困的生命。這種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性的佛教實踐問題,牽涉到佛教本身宣教弘法、培育僧材等問題,因此僧伽教育質數之提昇是多方面。

雖然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二十年來,佛教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仍偏於保守,佛教教育未能在高等學府佔一席位。因此與日本、韓國,東南亞佛教國家,仍存在相當 差距,與台灣的佛教僧伽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距離。即使中國近代有派遣部分年青學僧出外留學,如去到日本、斯里蘭卡、英美等國大學深造,但比例實在太少,與 漢語系佛教及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不大相稱的,因此需從改變佛教教育之管理體制自身處著手。

1、佛教教育訂立管理體制方式

佛教教育制度,可參考高等院校之體制方式,高等教育從收生、學科、編制、師資上都有一定準則。現今中國各省各地所辦之佛學院,水平不一,基礎設施建設乃至 等級考評認定等方面,能否與國際其他大學銜接?學生畢業後,是否能達致國際水平?是否能繼續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這些都制約了佛教教育的發展。切實建立起 初、中、高相互銜接的學術水平,是有其必要性。應當制定一套嚴格的評審標準,如國內高考制度、國際英文托福試。除佛學各科專修學科外,必須加強電腦、行政 管理及英文等學術水平,與高等教育之準則相輔。

2、與高等教育學院合作

如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開辦佛學學士、碩士、博士等課程,每年報讀之人數遠超過其他學系;澳門中西創新學院,亦邀請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委派教授為其開 拓課程,在其院校亦增設佛教教育科目。在中國積極尋求各級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許可的範圍內,建立和運作佛教院校教學和管理體制。應積 極推動,和鼓勵護法商人支持國內大學與各地佛學院,以聯合四眾的力量辦好佛教教育,委托有關大學的宗教系培養人才;開設佛學研究學科,創辦若干綜合性的和 專科類的佛教大學課程,聘請大學教授到佛學院授課,開設高等教育學院中之課程,如行政管理、英語應用等。這樣就可更多更快地為佛教培養一批高水平的人才, 增進中國佛教界與學術界和各國佛教的交流。

3、修改教學體制

在廿一世紀之今天,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使佛教更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利益更廣大的人群。尤其是佛學研究,應與學界和國際接軌。高等教育應體現大乘佛教入 世而出世之精神。中國各地佛學院是否要重新編訂教學大網、體制等,作適當調整,面向社會、面向大眾。為了適應時代,將高等教育和佛教各種專門教育相結合, 並在條件成熟時創辦佛教自己的綜合性大學,應與各國佛教界加強交流,多層次地互派留學生。

4、提昇廣學多聞

任何事業有所成就,必基於豐富的知識與技能,何況佛教弘法事業,是那麼廣大無限,豈可缺乏學問的修養?很多人以為知識學問與學佛無關,特別是出家眾,生死 事大,用功修行才是本分,何必將寶貴時光,消耗於經書俗典?殊不知人不學,不知理;既然事理不分,真偽莫辨,將何以勝大任,辦大事?是以基於慈、悲、喜, 捨而願意獻身於佛教事業的菩薩,不但要精通佛經,發掘內在的智慧,還要研究世間一般學問,充實多方面的知識。故「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五明是甚 么?五明是指聲明、醫方明、工巧明、因明與內明。

聲明,指文字學、音韻學、音樂學等,包括世界各國語言與文字等學問。菩薩精通聲明學,除了懂得各國語言文字,作為溝通思想,傳遞真理的橋樑 外,還可以吸取他人的經驗,增加自己的知識,培養自己的學問,可以從事文化教育工作,也可以利用語言文字來傳播佛教真理的消息,使世界各國民族,都有機會 接觸佛法,都獲得佛教真理的啟示。

工巧明,指理論科學、實用科學及一切藝術建設和工業發明,一切寺院藝術設計方面。

醫方明,是醫學、藥劑學、生理、衛生、解剖和營養等學問,對發展福利事業,營辦護理安老院、佛教醫院等很有幫助,如台灣佛教慈濟醫院。

因明,是論理學(西洋邏輯、東洋因明)知識論,以及一切法律辯證法等。菩薩學習這些知識,使自己學識豐富,可以深入社會,接觸各行各業的人士,或展開各種不同行業的工作,以爭取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機會。

內明,則包括宗教學,心理學,以及一切人生哲學。特別是在佛學來說:內明,該是指佛教內部的典籍,不止是專門研究眾生內在生命與心性的學問,亦是佛陀教化五乘眾生的教學原理與方法,也是菩薩們要精通、要弘傳、要實習的教、理、行、果。

一個實踐大乘佛教,入世救世的菩薩,無論是在家或出家,能夠學習五明,以內明為主課,亦以內明為教學原理,入世的基本功能;以聲明為傳播佛教教育為工具, 以其他工巧明、醫方明、與因明為為輔助;令自己以豐富的學問,多方面的知識技能,作為擴展佛教福利事業的基礎。否則,不學無術未有本事 參與佛教入世的工作。

5、佛教教育德智並重

佛教作為東方文化的主流之一,是道德教育的高層代表。佛教極力提倡道德觀念,嚴正因果法則,以及慈悲博愛之精神,捨己益群之悲願,足以起世道之衰微,促進人性的覺悟,挽救人心的墮落。佛教教育有機會傳播於高等教育體制當中,則有助佛教教育之推行。

佛教是和平主義的倡導者,是導源於人性平等的真理,然人性平等的真理之發現,卻賴乎佛陀內在智慧的顯現。知識是外來的,智慧是內發的;外來的知識實不可靠,內在的智慧,才是人類的真實知能。

佛教教育,旨在啟發人內在的智慧,使人藉此唯一的智慧活動,認識客觀的真理;循著真理所指示,向真善美之聖境進軍,期達到德、智、體、群、美、甚至知情意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和生長,以建立人的真理生命。

佛教教育就是要傳授此最上的真理生命,使人認識和平共處的可貴,進而激發其無我大悲,自他共濟的精神;必要時可以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佛教教育所訓練出來的人材,必然是和平正直、公而忘私、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自己之害而使天下受其害,甚至可「殺己之生,為天下以成仁,可捨己之生,為天下以全其義。」所謂:「眾生有病,是故我病。」同時,本乎人性自由平等之要求,盡可能去建立共有、共治、共享、共存、共榮、共同進步的和平政策;去建立自由平等、和平共處的大同世界;使社會制度充分平等,使社會呈現充滿自由,人與人之間充滿慈悲與和諧。

總 結

高等教育與佛教教育的互助發展,基於上述五點,若能各展所長,各補所需。佛教教育必有助於現代教育之推行,兩者互助發展是雙得益彰。目的有二:第一對外而 言:社會人士,今後對佛教能夠有進一步的認識,一改以往對佛教的誤解,或對出家眾的歧視,進而研究佛學,以促進個人的自覺,淨化身心,利己利人。其次,四 眾弟子,提高警覺,反省自己,認識現代的需要,認清自己所負的責任與使命;鼓起求學的勇氣,激發事業的雄心,以從事文化、教育、藝術、慈善等工作。身為佛 子,由慈悲心,責任感所驅使下,一個實踐佛陀教法的大乘菩薩,一定要把佛陀的悲和智,融化於自己的骨髓中,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不但要以為人群謀 幸福為職責(大慈);以替社會除災害為己任(大悲);還要心胸豁達,涵容一切,不分種族,不分國界,平等愛護眾生,視他人之樂為自己的快樂,視他人的成就 為自己的成就;對有益世道人心的善行美事,無不衷誠讚歎隨喜,竭力協助(大喜);同時更要當仁不讓,以天下為己任,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或協助他人的成 功,但不自誇,不居功,不記宿怨,不戀親屬,如是冤親平等,將小我融入於大我中(大捨);能挑起弘法利生的擔子,向 著遙遠而康莊的菩提覺道邁進,並達致和諧世界,眾緣和合之目標。

 
 
育人高僧耀中華 ——《白光長老小傳》序
◎南海戒忍

讀高僧傳,我在有關鳩摩羅什的章節中流連忘返。我想作為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師之一,鳩摩羅什一生的成就和貢獻,最大的亮點,是在他人生最後的八年。他把中國譯經事業,推向了一個高峰。而在這之前,他人生的軌跡和所作的一切努力,皆是為了這個「輝煌的八年」做著鋪墊和準備。縱觀白光長老一生的佛教事業,最能代表他成就的,是在他擔任中國佛學院副教務長期間。

一九八○至一九九五年,北京法源寺,成就了中國當代佛教教育第一高僧。他就是我們的傳主,也是我最敬愛的老師||白光長老。

鳩摩羅什作為傑出的三藏法師,學佛和學習語言的過程,可謂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登高。他的父親鳩摩羅炎是天竺國(印度)人,這使從小就對語言有著相當領悟的 羅什,是個得天獨厚的機緣。梵語梵文,對他的長久薰習,使他耳熟能詳。後來,他由小乘到大乘,由龜茲國到罽賓國,特別是在到長安前羈留困居涼州十七年,於 軍營中,與魯夫莽漢們生活在一起,自覺地融入漢語(漢字)文化圈之中,致使他熟練地掌握了漢語,為他後來翻譯大乘經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白光長老在童年 和少年期間,對儒道思想的研習,終南山茅蓬禪修,特別是在十九年的住牛棚期間對人生苦難的再認識,更感佛法的珍貴和佛教人才培養的不可替代性。

法靠人弘不孤起,沒有當年白光長老等老一輩法師在北京法源寺對僧才的培養,就沒有今天中國佛教的興盛局面。在中國佛學院任教,正是白光老法師大「開甘露門」之時。他把自己畢生所悟所得,悉數無私地傳授給了他的學生。我本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白光長老是我的老師。是中國佛教界的老前輩。他是一位愛國愛教、德高望重、全方位受人尊重和愛戴的老法師。他為文革後的中國佛教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他是我們的導師,有大智慧,他對任何類型的學僧,都能夠看清楚個性和特點,從不吹毛求疵,為了佛法得到永世流傳而因材施教,給我們以包容、愛護和指導。為 了充分發揮我們自身的能力,盡可能地創造機會鍛練我們,把各方面的個性和特點顯露出來。現在回想起來,這實在是一種不多見的偉大的人才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方 法。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做甚麼事都極其認,都做到極致,特別是在佛教教育方面,用一句話來形容: 憚精竭力,鞠躬盡瘁!為中國佛教培養了一大批法門龍象和管理、交流、研究、弘法人才。現在全國大部份寺院的當家住持都是他的學生。聖輝法師、學誠法師、界 詮法師、明生法師、心澂法師、允觀法師、靜波法師等。還有弘法方面的濟群法師、湛如法師、廣如法師們,也都是他的學生。他是桃李滿天下,也是菩提種天下。 我此時,想起一個比喻,說是一個道德和學問皆好的人,就像一株鮮花盛開或果實纍纍的桃樹。它雖然不言不語地站立在荒野上,可賞花和採果實的人卻始終絡繹不 絕……可謂「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啊。

白光長老不僅佛學造詣甚深,禪修爐火純青,且處世圓融。是佛學泰斗,禪門大師,佛教界的權威性人物。他無論在品行、道德、學問上,還是在個人修持上,都是 我們後輩佛子學習的楷模和榜樣。他非常慈悲,待人和善,有求必應。在修行上不倒單。我認為,他老人家是再來人,菩薩的化身。白老對佛教教育事業十分關心。 一九九四年是妙老請他來普陀山,請他住佛學院,幫助普陀山佛協辦好佛學院。請他當普陀山佛學院副院長。普陀山佛學院自從白老來了以後,搞得很有聲色,各方 面工作走在地方佛學院的前列。我記得最深刻的一次是,二○○四年,我們普陀山佛學院辦的一次由當屆學僧參加的演講會。當時,他身體欠安,可他堅持帶病到會 場站腳助威。學僧們演講一天,他在台下聽了一整天。他這種關心學僧成長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動,值得我好好學習。

從我認識白老,我就十分敬重他。他身上似乎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攝受力,祇要你接近他,你就會被他緊緊地吸住。這個磁場好大啊,不可思議!我認地 想過,是甚麼東西在引領著我們不斷從他身上吸取營養:是他人格的力量。他為人非常低調,非常謙和,敬重他人。他把別人看作是佛菩薩,尊敬、恭敬、禮敬,而 卻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就像路邊普通的一顆小草。在中國佛學院上學期間,我的同學歲數小,難免調皮,偶爾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正處於成長期嘛,僧格還沒 有完全養成。白老面對這些渴望求取知識,又常會犯錯誤的孩子,不是採取開除和討伐的態度,而是像父母對待淘氣的孩子一樣,以慈悲心、寬容心來批評教育,講 道理,認分析犯過的原因,和發展下去的後果。這就是我們的白老!所以,我們有甚麼心裡話總是要跑 到他那說一說;如果不說,好像不對似的。我現在雖然在普陀山當方丈,當我去看他的時候,他總是十分客氣地讓座。告別時,他總是起身送你到門口,他不是祇對 我這樣,而是對所有來看望他的人都這樣。禮讓別人,尊重別人,是他對生活的態度。我們現在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他一生為中國佛教做出了如此重大的貢獻,可 他現在仍然把自己當作一位普普通通的出家人,仍然十分關心佛教。告誡我們:佛教要和合要團結,出家人要和合要團結;佛教徒一定要和合要團結起來;和合就能 生長一切,團結就是力量;和合就是無上的圓滿,團結就是最大的功德;和合就是最好的弘法,團結就是最大的護法!

還有更深刻的一件事。二○○六年,鑒於中國佛教教育學院正在舟山朱家尖建設中,考慮到師資和財力等方面的問題,我打算停辦普陀山佛學院。是時,白老語重心 長地對我說,我們的佛學院最好辦下去。法靠人弘啊,中國佛教教育學院要辦,普陀山佛學院也要辦得更好!我聽從他的教誨,繼續在全國招生。現在看來,這個決 定是正確的。我感恩,感謝他的提醒!在他身邊,我學到了許多東西。他經常囑咐我要好好地修行,深信因果,努力做好佛教的事情,好好地培養人才。他無時無刻 地在記掛著我。希望我們按照佛陀的教導去做一切事情!白光長老近些年雖然身在普陀山,但他心包太虛,心裡始終裝著中國佛教,關心著中國佛教的發展方向;他 雖身置於普陀山佛學院,忙碌在開示、念佛和寫字當中,可他始終心繫全國的佛教教育事業,始終心裡裝著中國佛學院,愛護並支持著它,為全國佛教教育工作所取 得的成績而歡喜,同時,寄予更大的厚望。我是他的學生。從一九八六年開始,我在他的教育培養和扶持下走到了今天,算起來二十多年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 心,正如《白光長老小傳》的作者,在傳記中寫的那樣:「白光長老在中 國佛教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已經大到無法估量的程度。這種影響力,表現在潤物細無聲般地對新一代法師潛移默化的作用。它又是由無數個細節堆積成的。這種由人 格和僧格迸發出的力量,是高尚的、純粹的,沒有一點瑕疵。白老是平凡的,同時又是具有大智慧大雄力的法師……他巨大的影響力,來自於他的不同尋常的為人處 事和度眾生的願力。白光長老的一生,雖然生活在日常的常態中,但日常生活的瑣碎,並不能淹沒作為佛子身上散發出的慈悲和智慧的光芒,反而由於他在戒行上堅 守,由平凡顯現出不平凡,由善良流露出無私,由高尚彰顯出無畏,而熠熠生輝。」因而,他慈悲的精神,高尚的人品,虛懷若谷的心胸,無聲勝有聲,始終潛移默化地在影響著我。

因此,我過去是他的學生,現在是他的學生。未來,我還是他的學生。

普陀山佛教協會為了慶祝普陀山復興三十週年,歌頌老一輩出家僧眾創業時期的豐功偉績,決定在《普陀山佛教》連載由正進法師採寫的白光長老事跡文章的基礎上,正式出版《白光長老小傳》。繼往開來,激勵後人。是為序。

 
 
日本禪僧入住弘法寺禪堂體驗中國式
禪修生活紀實

◎張 琍

○○九年八月廿五日,日本禪僧一行六人來到弘法寺,體驗中國佛教禪宗僧人的修行生活,為期十天。

這次禪修體驗是應「日中臨黃友好交流協會」的要求,派送了六名日本青年僧人,經中國佛教協會批准來到深圳弘法寺。

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為中日友好關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中國禪宗的臨濟宗是日本禪宗最早誕生的宗派。宋代時期,日本僧人明庵榮西 曾兩次到中國受傳臨濟心印,成為日本禪宗的創始人。此次來到弘法寺體驗禪修生活的六名日本僧人,其中就有四名是日本臨濟宗的傳人,另外兩名是禪宗曹洞宗的 傳人。

二十五日下午,六名日本禪僧到弘法寺方丈室拜見本煥老和尚和印順大和尚。印順大和尚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並開示:「弘 法寺的建設歷史祇有二十五年的時間,但是它的開山方丈本煥老和尚卻有一○三歲。他是虛雲老和尚的大弟子,禪宗臨濟宗總持,你們能有因緣來到這樣一位老和尚 創辦的道場裡體驗禪修生活,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你們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很久,也走得很好,我相信,在我們老和尚的帶領下,你們在修行的路上一定會有一個 質的飛躍。如果有因緣在這裡開悟的話那就更好了,祇要走,總會有到家的時候。有一個明眼的人,對這個路徑很熟的人帶著我們走,我們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 煩。從這點來說,你們的福報和因緣真是不可思議。希望好的因緣能夠永遠的結下去 ……」

隨後,六位日本禪僧在印順大和尚的帶領下,拜見了本煥老和尚。六位僧人極其恭敬地頂禮老和尚,老和尚也對他們作了語重心長的開示:「我 今天很高興,高興甚麼呢?我們日本佛教徒今天來到這裡,我本人非常高興!本來我們釋迦摩尼佛他要管三千大千世界,甚麼叫三千大千世界呢?一千個世界稱為一 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才稱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才稱為一個大千世界。我們釋迦摩尼佛要管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一個地方,所以,我們可以講是 一家人!

從地理上來講,我們中國人跟日本人是一條線,很近的,我本人也去過日本,去日本參觀過很多個寺廟。今天日本佛教徒來到中國,來中國互相交流,這個很好,很 有發展意義,為甚麼有發展意義呢?我們的中國佛教有中國佛教的長處,日本佛教呢也有日本佛教的長處,我希望這種互相的交流,多點來往,互相多點交流,把佛 教搞得更好。」

本煥老和尚最後告訴大家:「我出家八十一年,總共創建了十三個廟,就是為了弘揚佛法,利益眾生,成就眾生,救度一切眾生,這是出家人應當做的、根本的大事,但是希望各位法師,超過我本煥,因為你們還很年輕……」

晚上,印順大和尚在弘法寺齋菜館舉行了歡迎宴會,熱情接待了日本禪僧一行。

八月二十六日凌晨四時半,弘法寺跟平常一樣響起了打板聲,六位日本禪僧跟隨弘法寺僧眾一起走進了大雄寶殿,正式開始了第一天的禪修生活。

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作息時間,剛來的六位日本年青僧人,會以怎樣的心情度過這一天呢?又將產生甚麼樣的感悟呢?

晚上十時,一天的禪修生活結束,方丈印順大和尚靜靜地坐在丈室,等候六位日本禪僧,前來交談第一天的禪修體驗。

深圳弘法寺從二○○四年本煥老和尚親自引領眾僧恢復禪堂以來,一直嚴格遵循禪門儀軌,堅持每年打十二個禪七,以正宗風。印順法師當家後,更是傳承恩師教誨,提出「以戒為師」,嚴格遵循禪宗規矩。作為禪宗寺院,「禪修」是禪門中萬變不離其宗的核心,因此,「禪堂」就是禪宗寺院的清修之地。中國僧人的修行方式比起日本寺院的禪修方式要嚴格得多,所以,此次日本禪僧在中國禪宗寺院第一天的禪修體驗深感疲憊。

有趣的是,日本僧人對弘法寺齋堂的可口飯菜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不明白,一樣的蔬菜,是怎樣的製作方式,出現了如此可口的味道,並提出要去廚房參觀的請求。

印順大和尚當即安排第二天下午讓他們到齋堂後廚參觀,並為大家開示:我希望大家在這裡要心情安樂,心情安樂才能用功辦事。禪宗的修行生活,都是為了降服我 們的心,是對我們自身信心、願力的一種強化訓練,現在我們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祈請十方諸佛菩薩來加持我們,來增加我們願心的力量。明天,弘 法寺會有一個拜山的活動,有很多深圳的居士信眾和弘法寺僧人跟你們一起拜山,從下面一直拜到弘法寺法堂。中日佛教界一起拜山的活動在深圳是第一次,這次活 動主要是深圳佛教界來為世界祈福,為台灣受災的災民祈福,也為中日兩國人民祈福。我相信這個時刻一定會被歷史銘記!你們的名字也將會和這次事情一起進入歷 史!

八月二十七日清晨,青山綠水掩映的深圳仙湖大道上,弘法寺僧眾、日本禪僧、弘法寺居士、義工、護法,數百人匯聚在這裡,組成長長的拜山隊伍,準備從仙湖的天上人間拜到弘法寺法堂。

七時半,拜山正式開始。法師們走三步,跪下、五體投地、起身……沿著長長的山路叩拜。

中國佛教界歷來有拜山的傳統,為懺悔業障、清凈內心,高僧大德們都曾有過拜山的經歷,弘法寺的開山祖師本煥老和尚更是現代佛門典範。此次拜山便是傳承本煥長老的修行方式,深圳佛教界的法師和居士信眾以拜山的形式為世界人民祈福,也為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祈福。

浩浩蕩蕩的拜山隊伍行進在仙湖的青山綠水之間。其中有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有十幾歲的小孩。八月的深圳烈日炎炎,很多法師汗如雨下,衣服早已被汗水濕透,但大家的神情仍是不驕不躁,沿著仙湖的山路整齊地向前參拜。

在此次拜山隊伍中有幾個比較特殊的身影,那就是從日本遠道而來的青年禪僧。此次拜山也是他們體驗中國僧眾修行生活中的一項,日本佛教界並沒有拜山這種傳 統,生平第一次的拜山體驗,雖然感到很辛苦,但如此規模的場景,如此虔誠的信眾,使遠道而來的六位僧人除了感動之外便是震驚。如此刻骨銘心的拜山體驗,將 成為永遠的記憶烙在六位日本僧人的心中。

二個小時之後,拜山的隊伍陸續抵達弘法寺法堂,弘法寺開山祖師、一○三歲的佛門泰鬥本煥長老早已在法堂前等候大家,老和尚看到大家如此發心,自然十分歡喜,並欣然開示:「大家拜山為世界人民祈福,是菩薩行為,是行菩薩道。這種菩薩思想就是成佛的根本!」

老和尚的話語激勵著在場的每一位法師和信眾,大家紛紛雙手合十頂禮這位百歲老人。

八月二十七日下午,在弘法寺知客師常志法師的帶領下,六位日本禪僧來到弘法寺齋堂後廚進行參觀。中華美食譽滿全球,中國寺院的飲食更是獨具特色。弘法寺的 齋堂可同時容納上千人用餐。這裡如此可口的素食製作,引起了日本僧人的極大興趣。他們始終無法想像這裡是如何做到同時容納數千人一起用餐的,同樣的蔬菜, 怎麼能做出如此可口的味道。他們很仔細地瞭解每一個環節並一一做了記錄及拍照留念,甚至對廚師所使用的調料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並進行品嘗。後來,廚師送了他 們一大包炒菜用的香料,他們非常歡喜。最後,大家在齋堂門口合影留念。

晚上十點,印順大和尚依然靜靜的坐在方丈室,等候六位僧人的講述各自最新的感受。

前所未有的拜山體驗,使六位日本僧人產生了不同一般的深刻感受。雖然很辛苦地堅持到了最後,拜完了全程,身體上有著難以名狀的疲憊,但內心深處卻有著深深 的感動,為深圳弘法寺的僧眾和信徒,更為自己!這種無形的力量激發了在場的每一位日本僧人。他們帶著滿臉的疑惑問印順大和尚:「你們是怎麼樣使這些信眾如此虔誠的呢?」

「你自己虔誠了,他們自然就虔誠了。」印順大和尚微笑著,「今 天,居士們都很贊嘆你們,不僅法相莊嚴,行為舉止都使大家生起了恭敬心和歡喜心。這十天過去以後,你們在中國佛教歷史上也會留下重要的一筆,那麼多居士都 會去傳播你們今天的表現,你們今天祇拜了幾個小時,昨天你們見到的本煥老和尚三步一拜,拜了幾百里的路程拜到五台山,他老人家常說,不苦修行,磨煉自己, 難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發菩提心,又怎能發願度人。老人家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今天大家都很了不起,帶著這麼多信眾去拜山,我們在大殿是拜佛,在山路上也是拜佛,我們在不同的地方,做著同樣的事情都是如此的不同。今天到了廚房,菜都是那個菜,用不同的方式做出來有了不一樣的味道,為甚麼同樣的事情用不一樣的方法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呢?

今天拜山、去廚房、又回到禪堂,重新坐下來時,我們的心裡發生了甚麼樣的變化?你還是你,他還是他,我們還是來到了這裡。那麼,我們問一下自己:你還是你,他還是他嗎?好了今天就到這裡。」

大和尚的話語充滿禪意,不知這六位福德因緣如此具足的日本僧人能否明白?

因緣妙不可言,跨越千山萬水,六位日本禪僧與印順大和尚結緣於深圳弘法寺,儘管有著國與國的距離,有語言上的差異,但因佛法而結緣的心沒有距離。隨著談心的一天天深入,離禪修體驗結束的時間也一天天近了。

印順大和尚告訴大家,人可以創造一切也可以毀滅一切,成佛做主是我們自己,下地獄也是我們自己,極樂世界是我們創造的,地獄也是我們創造的,選擇甚麼樣的道路都在我們自己。六位禪僧遠在日本,而我們在深圳,緣份使大家在這裡相聚。這個「緣」不是現在就有的,而是我們過去多生多劫纍生纍世積聚下來的。希望這個緣可以永遠的繼續下去。

正如日本僧人在弘法寺體會到的親切感一樣,雖然國與國之間存在著文化與地域的差異,但佛法普度眾生是沒有區別的,此次日本僧人在深圳弘法寺的禪修體驗活動,已經開了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希望深圳弘法寺以本煥老和尚的弘法理念為精神、在印順大和尚創新的寺院管理模式下,在中國佛教協會等政府領導的正確帶領下,將中國佛教文化對外交流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 先師圓行法師往生二十週年紀念

◎岑願展

師圓行法師於一九八九年農曆九月十八日往生,距今已有二十年,先師離我等雖已有一段時間,但他生前的言行舉止,身教言教,在我等師兄弟間仍歷久常新,如同昨日。

先師俗姓葉,廣東順德人,生於公元一九一一年。師幼失怙恃,十三歲出家,後赴閩南佛學院就讀,及後往各地參學,曾親近諾那上師、白尊者等大德。日據時代,先師駐錫澳門,後到香港,在荃灣蓮花山閉關。六十年代後,先後在港島水坑口、北角居住,和光接物,慈悲度生。

我認識先師於六十年代末,時在北角道埸,其後常赴該道埸,親炙先師教誨,並常見其他師兄弟,尤其是女眾,時因家庭問題及日常生活問題,向先師求教,先師總 是循循善誘,多方開導。因此很多時候,無論弟子懷著多大憂慮、困惑之心而來,總是帶著安慰、歡喜之心離去。在佛學方面,他深入淺出,將深奧之佛學知識,以 淺白之語言,開示我們。先師威嚴而又睿智風趣,記得有一次,他帶一眾弟子往南華寺朝禮六祖,回程時在車上看見前面有兩間工廠,分別有兩支煙囪,一左一右郤 又差不多高低;先師故意問道︰「到底前面那兩支煙囪,哪一支較高呢?」 弟子們不知就裡,有些說左邊高,有些說右邊高,及後才領略這一最簡單和平凡不過的問題中所包含的禪機和幽默。先師臨往生前二、三年,因病長期入住醫院,有 一位女弟子,以小販為生,經濟並不算寬裕。她因久未見先師,往醫院探視。當時先師因病,身體消瘦了不小,當她見到先師時,眼圈不禁紅了,不料先師卻很慈 悲,很親切地問她︰「近來好嗎?生意怎樣?」事後該位女弟子哽咽地對我們說︰「師父病成這樣子,還記掛著我﹗還記掛著我的生意﹗」事實上在先師病三年間,我常陪伴左右,從不聽他因疾病而呻吟一聲,反之,對眾生、對弟子卻抱著極大的關愛。而先師對弟子們最大的恩惠,是為他們啟發了人生的目標,教導了他們安身立命之道。很多師兄弟都受益不淺,而我個人則感受尤深﹗

我從小時候就很喜歡在晚上觀看星空,每當我看著星空時,我就會想像這星空會有多大?這肉眼所見的宇宙以外的世界是怎樣的?這世界外的世界是怎樣的?這宇宙 的大是大到哪裡?但無論我怎樣想像,都不能想像到宇宙的極限,因為無論你怎樣想像宇宙多大,總有一個比它大的空間在那裡,每當我想到這裡時,心裡就有一種 恐慌,因為如果我不能知道宇宙的大小,就不能知道我們居住的地球在這宇宙中的定位,如果不能知道地球在這宇宙的定位,就不能知道我們人類在這宇宙的定位。 那我們人類的存在,我們的生命算是甚呢? 我們的生命意義,難道是在宇宙的某一個封閉隔絕的角落,無聲無息地渡過了一生?當時我的心中充滿了焦慮、苦悶,又有一種無根、失落的感覺。這一種無根的感 覺,就像是《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被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搧了一下,飄飄蕩蕩,左沉不能落地,右墜不得存身。後來有一次,我在道源老法師著作的《佛堂講話》中, 有普賢菩薩十大願文,其中一句︰「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老法師解釋道︰「每一世界都充滿了無數的微塵,每一粒微塵都有無數的佛剎,每一佛剎都有佛菩薩眾海會。而佛剎中的每一粒微塵亦有無數的佛剎,每一佛剎亦有佛菩薩眾會道埸,如是塵中有剎,剎中有塵。塵塵剎剎,無盡無盡。」 當時我心中起了一個疑惑︰如經中所講,那我們每天舉足下步,觸著踏著無數微塵,豈不是踏在無數佛菩薩的頭頂上?於是我就帶著此疑惑求教先師,還未等我問完,先師就說︰「當你見到有大小時,就不是了﹗」當 時我聽了,豁然大悟,不但明白了這段經文的意思,而一直困擾著我的宇宙大小之問題,亦一併解決。此時就像是吃了定風丸的孫悟空,身心安頓下來,無論芭蕉扇 怎樣搧,也搧不動了。而最令我驚異的是,先師回答我問題時迅速入定的神態。在我想像中,入定總是要在靜室中結跏趺坐,經過調身、調心、調息等一連串動作, 才慢慢安定。但原來在成就者中,他們想要入定就入了。當日我向先師求教時,還未等我開口,他已從我的神態中捕捉到我有問題要問,本來他是隨便靠坐在一張椅 子上,他馬上端坐起來,全身進入一種「空」的,「定」的狀態。具體而言,他身體的重心,生命的重心降到他身體小腹一帶,那裡就像是一個充滿了氣,彈力十足的皮球,無論有甚挑戰(難題),力量有多大(難度),祇要一踫觸到皮球,馬上就有一個反彈力(適切的答案),從這個皮球應聲而出。這一種當下、逕捷、敏銳、不假思索,就像是《六祖壇經》中機緣品所說︰「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

永嘉禪師《証道歌》云︰「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師恩難報,法乳難酬,值此恩師往生二十週年紀念之際,恭祝他老人家蓮增上品,隨願度生﹗

 
 
世界佛教動態

旭日集團舉行
己丑年秋季
海上放生法會

江海蓮

八月三十一日,集團聯同蓮池寺/準提閣佛學會等機構,舉行己丑年秋季海上放生法會,法會在大嶼山欣澳灣海域舉行,由暢懷長老主持,引領信眾誦唸《地藏經》及「放生儀軌」。集團領導楊釗伉儷,楊勳、楊浩伉儷,張慧儀、李逢樂以及部分公司/部門負責人、同事、楊氏家族代表、慈輝同修和各方信眾二百五十多人參加了放生法會。

本季放生租用四艘船,大船為法會壇場,其餘三艘為放生漁船。為令放生的海魚免遭守候在放生海面捕魚者包圍捕殺,法會臨時改變一向幾艘船泊在一起放生海魚的習慣做法,三艘放生漁船分頭駛向不同方向,遠離捕魚者的包圍圈,還其一個措手不及。參加法會的人士唸誦「南無阿彌陀佛」,將每尾海魚放歸大海,盡顯我佛慈悲救世、普渡眾生的博大情懷。

在回程途中暢懷長老為我們開示贈言,令人醍醐灌頂。祝信眾:「業障消除,身心健康,合家平安,事業發達!」

東海佛國 藥師道場

伏龍禪寺藥師琉璃寶殿奠基法會暨募捐緣起

古德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東海佛國、藥師道場」伏龍禪寺,上追祖德興教之遺風,下思眾生沉淪之難苦,在釋傳道法師的住持下,於二○○六年始在伏龍山重興藥師道場,廣行慈悲喜捨之道路,作如來使,續佛慧命,大行方便度生之善舉,各種弘法護生之活動如法展開。

欣逢盛世,國運昌隆,社會祥和,為滿足信眾宗教信仰之需要,解決本寺原址復建土地之問題,在各級領導、十方大德關心支持下,特別是慈溪市和龍山鎮兩級政府重視和認真籌措下,圓滿完成土地置換工作。今年將是本寺各項工作承前後、任務繁重的一年。目前,在伏龍寺總體規划指導原則下,正著手藥師琉璃寶殿和齋堂等建築圖紙設計,擬定於藥師佛聖誕前夕(公曆十一月十五日,農曆九月廿九星期日)隆重舉行主殿「琉璃寶殿」奠基法會。屆時,本寺將以「和諧社會、凈化人心、普度眾生」為悲願,以「莊嚴國土、愛國愛教、弘揚佛法」為己任,敬請各級領導、大德法師、社會賢達、護法居士發心光臨,同沾法喜。

琉璃寶殿佔地面積736平方米,仿南宋古建築結構,面闊七開間,重檐歇山頂,殿內供奉東方琉璃世界消災延壽藥師佛、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二菩薩及千尊藥師如 來,總造價約一千多萬元。同時本寺財神殿和食堂、齋堂、圖書館同期興建,財神殿、齋堂等建設約需資金三百餘萬元,它們的建設將進一步豐富伏龍山佛教文化的 內涵。

本寺復建工程伊始,常住獨木難支,唯有仰祈諸方善信大德,護法檀越,同發悲願,共襄勝舉。俾令琉璃寶殿,早日圓成,經劫常住,護國佑民。經云:人天路上,修福為先,功德林中,佈施第一。

建寺功德,隨緣樂助,入簿流芳;百元以上者,匾刻碑,昭垂後世;功德主及其家人必獲菩薩保佑,龍天護持,六時吉祥,諸事圓滿!

慈溪寺伏龍禪寺
住持傳道率眾和南敬白
二○○九年八月一日

聯繫地點:浙江省慈溪市龍山鎮

伏龍山伏龍寺

聯繫電話:0574-58580951 58580952

聯 繫 人: 傳道法師13505749337

隆聲法師13957889115

興華法師13736118909

開 戶 行 :寧波慈溪農村合作銀行龍山支行

帳 號: 9501 0101 3020 71631

寺院網址: http://www.fulongsi.com

郵 箱: E-mail:cxfulong@163.com

琉璃寶殿樂捐辦法:

1、千尊藥師佛像,供養功德金2800元/尊;

2、樂捐一百元以上功德主,刻碑留名;

3、樂捐一千元到一萬元功德主,刻碑留名,贈水晶藥師佛;

4、樂捐一萬元至十萬元功德主,刻碑留名,頒發功德證,立永久消災延壽牌位,贈水晶藥師佛;

5、樂捐十萬元至五十萬元功德主,單獨立碑,禮請為本寺中興護法,立永久消災延壽牌位,贈水晶藥師佛;

6、樂捐五十萬至二百萬元功德主,單獨立碑,禮請為本寺中興護法,載入寺志,藥師大佛前立永久消災延壽牌位,供奉藥師佛;

7、樂助二百萬以上者,單獨立龍頭碑,禮請為本寺中興護法,載入寺志,藥師大佛前立永久消災延壽牌位,供奉藥師佛十尊。

浙江普陀山舉行《心中觀世音》音像製品首發儀式

張明華

由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中視華陽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中共浙江省委、舟山市委、國家宗教局、普陀山管委會聯合 主辦的電影《心中觀世音》產品首發媒體見面會暨加持儀式,於二○○九年八月七日上午在浙江普陀山著名景點南海觀音廣場隆重舉行。這次活動是弘揚「現時代觀音文化」的一次盛會。

中央電視台社教中心教育專題部主任魏淑青,國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長王哲一,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吳天行,舟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江建國,舟山市副市長韓 平,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普陀山全山寺院方丈戒忍大和尚,舟山市政席副主席、普陀山管委會黨委書記蔣寶華,普陀山管委會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薛劍波,以 及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總裁助理、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總經理馬潤生,著名學者錢文忠等各界代表數千人參加了媒體見面會和加持儀式。

《心中觀世音》是一部解讀中國傳統文化,宣揚和諧理念的影片。影片主要講述了普陀山的由來和「和諧濟世、扶危濟困」的觀音文化的演變與傳承,詮釋了千百年來人們為完善道德品質所追求的目標;既解讀佛教知識,同時又不失引經據典、談古論今的雅趣。片中的佛教淵源、佛教與中國儒家文化如何交融、碰撞、互相吸引的歷史嬗變,還著重強調了佛教對現代人的生活如何產生著影響。影片由「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國家一級導演張鑫先生執導,片中解說由著名演員濮存昕擔綱,值得期待。

據悉,影片在審片階段就獲得了影視主管單位、宗教協會等各方面的高度讚揚和一致好評,相信對廣大觀眾來說也將是一次難得的心靈體驗。

此次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版發行的珍藏版音像製品中,除完整的影片DVD外,還附贈了紀錄片《普陀山》、舞蹈《千手觀音》等精彩內容和收錄了十首原創佛 教歌曲的《普陀梵音》CD。在珍藏版產品中,還加贈了《心經》、《大悲咒》、《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等經文的原文,並分別邀請高僧撰寫淺釋。特別值得一提的 是,產品內附贈的加持護身卡和特為此次首發式印制發行的精美郵票均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是中央電視台全資投資的大型國有傳媒企業,曾成功發行《百家講壇》、《復興之路》等諸多膾炙人口的音像製品。此次是其繼二○○八年成功獨家首發《北京2008奧運系列》音像制品後的又一次重大音像製品首發活動。

儀式結束後,現場首發的珍藏版音像制品得到了前來普陀山拜謁的遊客和信眾們的一致青睞,購買者絡繹不絕。該產品已於同日在全國各大新華書店上架。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