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91期
2009年8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刊登《悉達寓言》緣起
傳戒法會
觀宗傳心錄 ◎定 樂
放生法會
記香海正覺蓮社舉辦海上遊河放生法會
佛弟子以這次海上遊河放生法會為
「覺光長老嵩壽誌慶── 活動系列」
劃上圓滿句號
◎果 燈
人間佛教
發揚菩薩道精神 以慈善利益社會 ◎釋可祥
「佛寺」讚
香港佛寺瞻禮 ◎王樹遠
「慈悲」含義
淺談慈悲心 ◎繼 平
略談疾病
佛弟子應如何對待疾病 ◎覃 江
盂蘭盆會
盂蘭盆會的由來與儀式 ◎圓 緣
禪境趣談
「佛茶」治病 ◎秦孟瀟
悉達寓言
猴子與虯 ◎秦孟瀟
世出世法
優秀企業 ◎楊 釗
佛教論壇
佛教生態意識的價值取向及其現代意義 ◎釋宏明
佛教文化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與揚州鑒真紀念堂 ◎司徒一凡
佛教勝地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覽勝 ◎王春華
參訪寺院
三過七塔寺 ◎釋正進
緬懷大德
季羨林先生與覺群編譯館 ◎曹曙紅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刊登《悉達寓言》緣起

《香港佛教》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創刊至今,近半個世紀堅持辦刊不間斷,肩負?續佛慧命的艱巨重任。為了使刊物辦得更好;為了適應不同層次讀者的需要,使四眾弟子更獲收益。本刊在今期(591)新增了一個專欄——《悉達寓言》。並請畫家在內文適當處配上形式生動的圖畫,以增 強文章之說服力吸引讀者。圖文並茂,使版面更活躍、內容更充實及通俗化、大眾化,增強其內容的可讀性,以體現出人間佛教的思想。

寓言是用常見的文學形式,在一則短短的故事中,體現出有教育、指導人思想的含義。其特點是通過一個富有啟發性的、生動有趣的、虛構的故事,使人們從中能深刻地得到啟發,明白一個抽象的道理。用寓言故事去形象化的譬喻抽象的道理,非常具有說服力。寓言故事多姿多彩,有 擬人、諷剌、幽默等,雖是虛構的情節,但符合實際生活中的真實性,能教人正確地認識和對待事物,使人增長智慧。在大藏經中,漢譯佛典中有大量的寓言,佛經是佛教經典,是佛祖(悉達多)對眾生的教導。因此,我將此欄目的標題定名為《悉達寓言》。

佛經寓言的產生,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了,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寓言。這些寓言原本是散載在各佛經裡的譬喻。較有系統的有《百喻經》、《雜譬喻 經》、《佛本生故事》、《賢喻經》、《佛說義足經》、《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大智度論》、《雜藏寶經》、《雜阿含經》、《宿願果報經》、《僧伽羅剎 經》、《出 粃經》……。其原意都是用來啟發人的智慧。至於佛經中那些譬喻(寓言)。其影響力更遍及世界。魯迅論:「嘗聞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國藝文往往蒙其影響。即翻為華言之佛經中,亦隨在可見也。」這 句話怎麼講呢?世人都以《伊索寓言》為寓言中之最著名、最古老、它在歐洲文學史上有過非常深廣的影響,一再成為許多藝林人士的創作源泉,但它的血統是不純 粹的,早已有印度、阿拉伯的血液滲入了。雖然伊索之名遠在紀元前570年,但今人所見的《伊索寓言》,大約是完成於四世紀之後,那時印度的佛經早有部份傳 入了。因此,希臘寓言所受印度佛經的影響很深,不但在內容上借用,形式上亦有跡象留存,而伊索那時的式樣早不復見了。由此可見,佛經裡的寓言影響於世界文 學的發展,是如何重要而有價值了。

為了使《香港佛教》讀者有緣讀到佛經寓言,我將十分有價值的譬喻(寓言)搜集、整理了一小部份,把古譯佛經改為今譯。這次我所作的大膽嚐試,為的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寶藏,把它獻給讀者,作為人類的精神糧食和指點迷津的一盞明燈,那我也將會感到非常快樂與光榮。

 
 
觀宗傳心錄
◎定 樂

曆二五五三年閏五月初九,香港回歸日,是一連五天的,香港觀宗寺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戒 法會的第一天。是次法會,是香港觀宗寺為慶祝上覺下光老和尚九十嵩壽而舉辦的,故順理成章,迎請了老和尚擔任這次傳戒法會的得戒和尚。老和尚向以提倡佛教 要走入人群中,並以興辦各種現代福利事業,作為引導眾生皈信我佛,與學習佛陀止惡行善的偉大思想的橋樑,實堪稱為當今的佛門龍象。除了老和尚外,今次法會 還迎請了大嶼山觀音寺的上融下靈老和尚,擔任羯磨阿闍黎;和筆者的皈依及授五戒師,天臺精舍的上暢下懷老和尚,擔任教授阿闍黎。我有幸是在六月中旬得悉此 次法會之舉行的,剛巧我年初已有心願受戒,故也沒費心思索考慮,便去了報名參加。

三師引路

那天早上七時三十分,我來到法會舉行的地點,上水正慧小學。當日天氣有點陰沉,含蓄的太陽,衹隨意在半白的雲隙中乍現,想必戒子的靈知亦復如是。右腳剛踏入校門,便馬上有個殷勤的聲音說著:「阿彌陀佛。受戒的請這邊走。」雙手噴過防疫用的消毒清潔劑,頭上再被探熱感應器掃描一下,然後往位於一樓的登記處報到,便代表著今次受戒的旅程正式展開了。

在登記處報到過後,我便走到休息室去暫候。男眾戒子的休息室,就是登記處附近的一個教室。房內的書桌椅,都是給小學生用的尺寸,龐然大物如我者,見此情境 也不禁好笑。然而,我身心罪孽如恆河之沙,戒場之內,又焉能堪坐在大座上呢?故還是收拾起心情,放下行裝,便在那小椅子上坐了下來。男眾戒子的數量,比我 想像中的少,衹有十一人,大概是因為今次傳戒法會,是一個連續五天的會期,故同修們在工作安排上可能還是會有點困難吧。

早上九時許,眾戒子到了戒壇外分班。因為我個子高,又是男眾,而且是受菩戒的,所以便因緣湊合而 當上了班長。然而,若以學養而論,我對我這個僅屬浪得虛名的新身份,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分班之後,作為班首的我,便帶領著眾同學進入戒壇。我的位置是在 東單第一行第一個,當分班站好,眼觀一眾同學時,才發現原來男女眾戒子合共有七十多人左右。戒壇是用學校內的大禮堂所佈置成的,燈光明澈卻帶有暖意,如此 暉照,直使壇內的一切顯得格外莊嚴。

其時,臺上左右分站著兩位高大和尚,在我們東單前方介紹著自己的,是今次法會的開堂和尚,亦是觀宗寺的方丈上明下義大和尚。他之後介紹在西單前方的,是今 次法會的陪堂和尚,上印下願法師。在他們兩人前面約有十來位出家人一字排開,當中我衹單方面認識上演下慈法師一位,因為她在佛教雜誌上有著作文章,所以我 認識她。當臺上所有人都被介紹過後,我們東單第一組的引讚師父上照下恩法師,便走過來與我們聚話。照恩法師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就如母親一樣,是位慈祥長 者,後來在多方面的交流中,法師皆 躬 身事事照護、無微不至,亦足證了我的這個感覺,是正確無誤的。我班有這樣的一位師父在背後默默支持,實是我們畢生之幸,同時心中亦覺惶恐萬分。

認識過所有師父後,便開始習儀:向上、禮拜、問訊、長跪、起立,等等儀軌,雖然過去都有用到,但從未如此認真地學習其細節處,當每一個動作都要師父們糾正提示,一句句「原來要這樣的」句子便同時在腦海中出現。明義大和尚十分慈悲,即使我們的表現差勁,他仍然給與了我們七十分,實在是一個遠高於我們該有的評價呢!唉,真是慚愧得很!

習儀過後,今次傳戒的三師和尚便到了。三師和尚進入戒壇後,便走到中央的三個蒲團禮拜。我斜眼看看,三位老和尚都年事甚高,尤其是 覺光大師,行動都多少要人攙扶,但他們在蒲團禮拜,還是親自身體力行,動作莊嚴得很,完全沒有被年紀與身體上的困難所阻礙。就衹是那數跪數起,便足見三位 長老,對培育後學所作出的承擔與熱情!所謂「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我事後想,若我們戒子都能活到像三位長老們的年紀,我們還能否保持住如此的氣慨與決心呢?這實有待時間來證明了。

三師和尚陞座後,便分別作了簡短的開示,其內容都共同圍繞著勉勵我們戒子要深入明白佛法義理,及希望我們未來能把佛法傳揚,使眾生之間的關係更趨和諧,世界更見和平。我們今回是來受戒的,為甚麼三師和尚開示的主題,沒有太多涉及到「戒」的呢?不但三師和尚是如此,其實乃至過去未來一切佛菩,都是以深入明白佛法義理以自利,並傳揚佛法以利他,使眾生世界更和諧和平,來作為目標的呢?那「戒」衹是為了達到這目標的手段了?故此,三師和尚要先為我們定好目標,使之方向正確,沒走歪路,這些都是很值得往後去深思的問題。

宏義暢理

送別三師和尚後,我們便上供,然後到了「五觀堂」學 習過堂的儀規。我這個人一向憊賴,雖皈依有年,但從不到寺院作短期參學,故過去衹有一次吃過堂飯的經驗,而且還是頗馬虎的那種,所以當師父們教授儀規時, 我唯有戰戰兢兢地留心聽著,深恐有所遺漏。可惜在稍後過堂時,本來我已盡力將先前聽受到的規則應用出來,殊不知還是給大師父見到毛病,原來我沒把海青的前 擺蓋在前腿之上,露出了一雙腳來。故每點小小的細節,仍是必須謹慎得很的呢!

過堂後,小休約一小時,我們再到「五觀堂」,準備聽課。我們是來受戒的,聽課的內容當然是與「戒」有 關的了。第一課所講的是三皈依,講師是法會的戒期方丈上宏下明大和尚。大和尚大約三十來歲左右,在我看來,算是很年青,但講述佛法時自有他的一股感染力, 叫人不得不依從他的思路直入觀察,對比自己的見地。大概,綜合他的講解,我自己覺得有三個義理是相當重要的:(1)三皈依雖是皈依佛、法、僧,但實際而 言,是皈依覺、正、淨,所謂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也。(2)佛法要說明的意義有三,不是慈悲,就是解脫,或是因果,若離此三者,即不可算是佛法; (3)皈依受戒,皆與發心有關,約可分為上、中、下三等,以義言之,即菩心、自了解脫心、求福求壽心,而且發甚麼樣的心,人便得甚麼樣的戒體。此三個義理,皆與一心相連,是大乘之正宗,亦與上來三師和尚陞座所開示者,貫徹著同樣的慈悲深意!

上完課後,到下午四時許便回到戒壇做晚課。之後在六時就拜懺摩,約在近七時完成,這亦表示第一天的活動已然完結。唯可惜是次戒會期間因在學校舉行,故無法 過夜,因此我們便要每天回家休息,第二天上午再來報到。我是住在將軍澳的,每天來回都得花上五小時,故每晚最多衹能睡五小時,否則就要遲到了。但勝會難 逢,所以每天還是出全力支持著精神的 振 作。

如此地,第二至第四天的活動亦差不多,衹是時間上改為上午聽課,下午習儀與演禮。第二天的講課內容是「五戒」,仍然由 宏明大和尚主講。第三及第四天的講課內容是「菩戒」,則改由教授阿闍黎 暢懷老和尚擔任主講。「戒」於一般人而言,都有一種要求自我克制的意義,是頗嚴肅的一件事。但在法師的演繹下,就是要「看不同的情況,說不同的話」的,是要「活潑潑的,隨時變化」的。故法師在講解每一條戒時,在解釋其意義之餘,還清楚告知了我們怎樣算犯戒,怎樣不算犯戒,而且盡量把討論涉及在慈悲、解脫與證悟等問題上,使我們有更深層的體會。老師強調過,不同於小乘戒之不宜讓不受戒者聽聞,大乘的「菩戒」是應當去宣揚它的好處讓人知道的,否則,若人們不知它的好處,又怎會來學習受持呢?

當我把兩位講師的內容合併,驚見一個奇境,就是 宏明大和尚所說者,似乎是要去說明,戒律是如何導向自我智慧的提昇。而 暢懷老和尚所說者,則是較著重去探討,如何於戒律的約束之中,將智慧發揮而成為方便!我不知道是否理解有誤,但畢竟智慧與方便的義與理,雙顯互補,好像在 某些經典中還是有廣泛談及到的吧!

雷音法雨

今次法會為期要五天,實在是很有意思的。我們不但學到很多與莊嚴有關的事項,譬如正規的穿袍搭衣、跪拜禮、過堂等等;而且重要的是,大會還在正授前首先為 我們安排了懺摩,讓我們懺悔己過,廣消業障;然後再安排了傳幽冥戒,讓我們供養歷代祖宗,積聚福德;最後更安排了放大蒙山,讓我們迴向十方怨親債主,利樂 有情,修證功德。可說是要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皆完成後,才為我們正式授戒,這是一次何等徹底的勝會啊!

燃香乃至正授的最後兩日,天是不時下著大雨的,而且偶爾雷電交加。當一下下雷聲直轟入耳鼓時,彷彿就是在試煉著戒子的決心!正授前一晚,我有幸得到 覺光大師親自為我燃香三枚,在感恩之餘,心中確實也澈明其中的深意。看見赤紅的三點香疤印在手臂上時,就好像三位老師,把歷劫之心願,都傳到了我們的心裡 去一樣,叫我們要堅定承擔著大乘行者的使命,將佛陀慈悲喜捨的教育,傳揚開去,永不退轉,直使眾生得安寧,世界得和平!

佛曆二五五三年閏五月十三,正授的日子終於到了。上午五時我離開我家,雷雨還是下個不停。上午九時許,儀式正式開始。依照四天以來眾師父的悉心指導去做,雖然並非十全十美,但我們自覺大師父之前所授的七十分,當天的表現應勉強可算是受之無愧吧!(苦笑)

上午十一時,正授儀式圓滿完成。奇怪的是,天亦在同一時間放晴了!過堂後,我們再回到戒壇,讓我們在告假前,得以聆聽三師和尚的最後付囑。覺光大師仍然是 以眾生的和諧與佛子的承擔作開示;融靈大師則以深究戒律與持戒之益處為提要;暢懷大師就以信解行證與解行之重要為訓勉。三位大師都慈悲得很,將菩提心的心 法要旨,都用簡單而具體的言詞傾囊相授了!以上,就是我在這五天受戒期的所見所聞也。

最後,謹以一段小插曲作為結尾,並迴向所有戒兄弟,乃至十方眾生,祝願各位,菩提精進,福慧無邊,早登彼岸。

在男眾戒子休息室的黑板上,赫然寫著一條問題:

戒為無上菩提本,

如何守持清淨戒?

我見題興至,便於下寫道:

平等即是守持,分別云何清淨?

無上尤如虛空,菩提執之難獲。

戒體本非自他,唯問初心如何!

善非善?還望 老和尚、眾師父、各同修們、善知識等,慈悲勿吝指正為盼。

 
 
記香海正覺蓮社舉辦海上遊河放生法會
佛弟子以這次海上遊河放生法會為「覺光長老嵩壽誌慶── 活動系列」劃上圓滿句號

◎果 燈

○○九年七月八日,近四百佛教信眾參加了一次由香海正覺蓮社主辦的遊河放生法會。參加者都是「覺光長老嵩壽誌慶──活動系列」中的工作人員和義工,他們藉這次活動慶祝一連串弘法活動圓滿舉行。

藉著覺光長老九十嵩壽的殊勝因緣,佛教界舉辦了一系列的弘法活動,包括邀請夢參長老主講「法華大義」,舉辦「慈善齋宴」「傳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薩戒法會」等等。這次「遊河放生法會」則要為這一系列活動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活動當日,天氣晴朗。三層高的「洋紫荊」號在上午十一時啟航,向目的地鯉魚門海峽前進。鯉魚門是個理想的海產放生水域,因為該處水深達130呎,為整個維多利亞港最深水的地方。這次從漁民手中「搶救」出來的全是深水魚,放進最深水的鯉魚門海峽,存活率是特別高的。

輪船開出才幾分鐘,船上的活動便啟動了,司儀向大家介紹了節目內容,包括「法師開示」「自助素宴」「放生」「幸運抽獎」

果德法師和宏明法師的開示點出了舉辦覺光長老嵩壽誌慶系列活動的目的和意義。擔任一系列活動總籌劃的香海正覺蓮社第一副社長果德法師表示,雖然覺光長老一再吩咐不要慶祝他的生日,但果德法師認為,舉辦活動的意義,不僅為了「慶祝」,而最重的是為了「弘法」。覺光長老服務香港佛教近七十載,他為香港佛教事業貢獻了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建立起具香港特色的佛教慈善服務。在海內外享有崇高的德望,深受各界敬重和愛戴。所以,果德法師認為,佛教界其實是再一次憑藉長老的德望和名望去「弘法」。 藉著他九十嵩壽的因緣,成功邀請得九十五歲高齡的夢參長老來港弘法,為期待已久的香港信眾主講《法華大義》;藉著這份因緣,世界各地大德法師、善知識海會 雲集,在香江進行了一次佛教交流;亦正是這份因緣,讓一批信眾喜結法緣,皈依三寶,領受五戒或在家菩薩戒。所以,果德法師感謝長老在系列活動中,奉獻出寶 貴的時間和精神,再一次為香港佛教作出貢獻。

宏明法師補充表示:覺光長老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香港佛教的,沒有一件事是為了自己的。弟子們都明白長老的想法,所以,慶祝他的生日,就是搞弘法活動,弘揚香港佛教。

其後,覺真法師、道平法師和覺光長老亦先後為參與者開示。他們都談到放生的意義和功德。覺光長老引用《雜寶藏經》中的一個故事來說明放生的功德非常殊勝: 有老和尚見小沙彌弟子壽命將終,便請小沙彌返家探親,七天之後再回寺院。小沙彌返家的路上,看到一處池塘缺口,池水灌入蟻巢,蟻群四處逃生。眼看無數螞蟻 即將淹死,沙彌就用自己的袈裟包上土壤,把池塘缺口堵住,救活了所有的螞蟻。過了七天,沙彌回到寺院。老和尚見小沙彌精神奕奕,覺得驚奇,問他這幾天做過 甚麼事,沙彌以為師父說他犯戒做了壞事,便答甚麼也沒做。師父是羅漢,即用天眼觀察,知他是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那就是救起被淹的螞蟻。後來這位沙彌轉夭 為壽,得以長命終老。

覺光長老、道平法師和覺真法師的開示,可以用《大智度論》的一句話總結: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覺光長老引用這個小故事,告訴大家放生具有殊勝的功德,放生者身心舒暢,自然身體健康,福壽延年。

不過,宏明法師開示時亦說到,慈悲必須是有智慧的。沒有智慧的慈悲,其實起不了甚麼作用。盲目的放生,可能會破壞生態環境,或令生物回歸大自然後不適應環境而死亡。所以,這次購買深水魚在深水港放生,便是經過仔細思考的智慧決定。

法師開示完畢,自助素宴隨之開始。船隻在鯉魚門拋錨,風不算大,海面非常平靜。司儀用麥克風指揮大眾有秩序地到船尾拿取素餚,大家都能穩步行走,相信大家都不覺得身處船上了。各人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食物,望向窗外迷人的景緻,邊欣賞邊品嚐,令人口福、眼福大飽。

這時,一位大善知識來到我們面前,向我們解釋食素的功德,他說,食素也是放生、護生的行為。持素者不食肉食,最直接地保護了動物的生命,令它們免遭宰殺。更深一層地探討,持素者還對整個地球生態環境作了重大的貢獻。

這位大善知識還舉了一些例子: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二○○六年十二月發表的報告指出:全球10億5000萬隻的牛群,是溫室效應氣體的最大元兇, 牛群的屁和排泄物所排出的二氧化碳,佔總全球所有排放量約20%。飼養牛時所需的種植牧草、製造肥料、運輸處理等過程中,釋放的二氧化碳又佔了9%。較汽 車、船舶、甚至飛機等的總排放量還多。大家都知道,二氣化碳等氣體會造成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溫度不斷上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估計,至二一○○年, 全球地面平均氣溫將增加1.4攝氏度,這種氣便變暖將令全球一半人口遭受經濟損失,因為氣候變暖會令海平面升高,而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 里的範圍以內,其中大部份住在海港附近的城市區域。所以,海平面的顯著上升對沿岸低窪地區及海島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害。氣候變暖同時會造成植物和海洋生物 造成重大影響。據稱,如果海水溫度比現在再升高兩度,便會有1/3的物種瀕臨滅種。由此可見,持素的功德真是非同小可。

可惜,大家都沒有請教這位大善知識的名字。

享用完美味佳餚後。法師們便引領大眾念誦放生儀規。然後大家都到第一層甲板親手放生海產。大家都小心翼翼,害怕弄傷了魚兒。

望著魚兒游回大海,大家都會為它們重獲新生而感到高興。

歡樂不知時日過,不知不覺到了下午三點,洋紫荊慢慢駛回北角碼頭。回程中,船上舉行了歡樂大抽獎。獎品都是法師和香海正覺蓮社的護法捐贈的,有食物、飾 物、法物和電子產品等等,非常豐富。雖然,我一件也沒有抽中,但我仍然非常歡喜,因為我得到一些更好的東西。那就是智慧、慈悲和覺光法師精神。

 
 
發揚菩薩道精神 以慈善利益社會
◎釋可祥

教 講緣起,認為世間一切皆是相依相待而存在,並無完全獨立的個體。因此,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的悲心;幫助他人於危難,同樣等於幫助自己。唯有這種無緣大 慈同體大悲之心,才與大乘佛教無我利他、悲憫眾生的菩薩道精神相合。倡揚人間佛教的思想,倡導以人為本的關懷,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業,用慈善之方便法 門利益社會,佛教才大有作為。

一、佛陀本懷,善心源泉

佛陀出家求道之起因,是不忍眾生深受生老病死輪?之苦,而尋找解脫之道。獲證無上正等正覺,徹悟宇宙人生之真理後,佛陀在人間說法49年,講經300餘 會,度化無量眾生。其所說法語被弟子及後人記錄整理、留存世間者(即經典)浩如?海,主旨無非?示眾生斷除欲念,離苦進道,轉迷成悟,得大自在。

在眾多典籍中,佛陀要求弟子,要有視眾生如父母的悲心,積極入世,廣行慈悲善行,關懷眾生現世困苦。如《梵網經》云:「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無量壽經》云:「於諸眾生,視之若己。」《觀無量壽經》云:「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增一阿含經》說:「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後來佛子秉承此傳統,尤其是大乘佛教,一直視慈悲為萬善之基本、眾德之伏藏,積極提倡佈施救度。如龍樹菩薩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又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同上)隋淨影慧遠對「佈施」一詞解釋曰:「言佈施者,以己財事分佈與他,名之為佈;輟己惠人,目之為施。」(《大乘義章》卷十一)將佈施之意闡述得更加清晰,突出了大乘損己利人、無我利他的主旨,體現了佛陀的本懷思想,即以慈悲之心關懷眾生,以佈施之善行利濟群黎。

諸佛菩薩悲憫救護眾生的性德表現,意境深遠,超越時空及地域,具有非比尋常的普世價值。這崇高的思想品質,正是人人本自具足真善美的自性光明,衹是由於眾生迷茫不識,以及心性被五欲薰染而無法開顯。諸佛菩薩教眾生,用心悲切,無非使人人發現此本我自性;當自我達到這樣的境界,佛與眾生是一而不二、同體一如的。若明白了因緣果報、同體共生的關係,就不會對他人的困苦厄難置若罔聞,生命的層次就能得到全面昇華。明白這個道理並加以切實踐行,就是利益眾生的善心慈行之源泉。

二、人間佛教,慈善為本

佛陀降誕、出家、成道、說法、涅槃都是在人間完成,其教法被後人稱為「人間佛教」「人生佛教」,其突出強調以人為本,圍繞關懷人生主題,發展完善成為針對六道眾生,乃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有情的教化法門。佛教認為,在被教化的六道眾生中,人道因其苦樂相半的特殊性,最適合修行、證悟佛法。因此,關懷現世人生疾苦,廣行佈施利眾之舉,成為大乘菩薩修習「六度波羅蜜」的首要工作之一。

佛教提倡的利益眾生的精神,主要體現在佈施波羅蜜中,分為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三方面。其中財佈施主要為物質方面的幫助,包括將自己的錢財、物資乃至身體器官等,施捨給真正需要的人;法佈施主要為知識方面的傳授、教導,就是運用佛法來化導眾生,行「八正道」,趨向覺悟的彼岸;無畏佈施主要為精神方面的救助,就是拯人於危難,排除心理障礙,度其遠離恐懼、顛倒、夢想等。

「人間佛教」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及「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 慈悲救苦精神,注重實踐精神,強調身體力行,不尚空談玄理。如佛陀當年就曾親自替生病的均頭比丘擦拭身體,並為雙目失明的阿那律比丘縫補衣服等,其以身垂 範的教化精神,成為後世佛子效法的典範,對他人及時給予幫助與關愛,成為菩薩行者的為人處事準則。可以說,從原始佛教、大乘佛教發展到現代佛教,一直稟承 著這種助人為樂、利益大眾的優良傳統,如施藥醫病、賑災濟困、修橋鋪路、捐資助學等,這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後,一直深受民眾尊崇、上層人士推重的主要原因之 一。

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日益昌明,財富不斷劇增,物質豐富程度遠超以往任何時代。但由於片面追求物質文明的進步,忽視乃至犧牲精神文明,從而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現代文明病」,如人心的不古,人情的冷漠,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淪喪等,導致貧富懸殊,矛盾激化,同時伴生著頻繁的自然災害,各種奇難疾病的侵擾,世間的無常變化時刻伴隨著我們,讓人沒有安全感。因此,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中,荷擔如來家業,稟持「人間佛教」思想,積極開展慈善利生事業,應當成為佛教四眾的份內之事。

三、聚沙成塔,從我做起

慈善是永無止盡的事業,是成熟社會愛心的體現,是人性光明的閃光點。臺灣的慈濟功德會創始人證嚴法師,將慈善內涵發揮得淋灕盡致,使慈濟功德會成為世界有 影響的慈善組織,為佛教樹立了典範。大陸佛教界在中國佛教協會號召下,曾為印度洋海嘯災區捐款達千萬餘元。去年全體佛教徒與全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發揚「同舟共濟,悲心拔苦」精神,為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災區捐助款物達數億元,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得到政府充分肯定。

七塔禪寺自建寺以來,一直稟承大乘佛教「心念眾生,拔苦與樂」的優良傳統,常行利益眾生的慈善義舉,贏得了各界人士的尊重。尤其自上世紀80年代初對外開放以來,在百廢待興,資金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常住始終懷著「十方來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萬人同結萬人緣」的慈善理念,時刻不忘回報社會,以貴在參與、重在踐行的指導思想,積極參與救災利生事業,將慈善的大愛明燈光光續燄,一直接傳至今,從未間斷。

如多次響應上級佛協號召,發起各種慈善賑災捐款30餘萬元。先後2次向山門前百丈路拓寬工程捐款10萬元。向市佛協遷址工程資助50萬元。向長江流域特大 洪災和三峽庫區移民搬遷工程各捐助10萬元。先後3次通過市慈善總會捐款16萬多元。資助市佛教老年休養院、九龍湖敬老院10萬多元。支援奉化裘村鎮初中 改造食堂15萬元,以及寧海縣越西鄉王干村飲水工程10萬元。資助貴州岑鞏二中40萬元新建了一幢「報恩希望教學樓」,後又捐贈了5.6萬多元的教學用品;向岑鞏縣貧困山區捐助20萬元修建了2所「報恩希望小學」。向貴州三穗縣人畜飲水工程資助20萬元。向重慶開縣貧困山區捐資20萬元建造了2所「報恩希望小學」。向青海省都蘭縣察蘇鎮下灘小學捐款20萬元修建綜合教學樓。捐助四川尼眾佛學院遷址工程10萬元。向印度洋海嘯賑災10萬元;向四明山區遭受嚴重雪災的鄉村捐款10萬元。向「佛教光明行」公益活動捐款10萬元。向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區捐款65萬元。向貴州貧困山區學生獻愛心,為「溫暖午餐,萬人助學」活動捐款12萬多元等。此外,在援助南京棲霞山佛學院辦學、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修路,以及扶貧濟困、養老助殘、救病療傷、綠化造林、保護文物等眾多慈善、福利、公益事業中,七塔禪寺四眾慷慨解囊,盡己所能,將佛陀慈愛的光明遍灑人間。

據不完全統計,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七塔禪寺向社會各種慈善公益事業捐款纍計達700多萬元,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讚賞及政府部門領導的充分肯定。二○○三年九月,七塔禪寺被寧波市慈善總會授予「慈善楷模」光榮稱號;二○○九年一月又被寧波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扶貧辦和市教育局共同評為「大愛無疆」扶貧幫困愛心單位。

七塔禪寺的慈善利生之舉,是做了些佛子應做的本分事而已,沒有必要多加宣說。若全體佛教界四眾弟子乃至社會各界人士均能踐行這種慈善利生精神,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則這種慈善的合力將會為民眾帶來多大的福惠,慈愛的暖流將會遍佈周圍每個角落,為人間社會增添無限的美景與活力。

四、行菩薩道,不離當處

任何宗教都無法脫離所處社會,各行各業亦是如此,個體生命也不例外。《六祖壇經》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學佛修行先從發心行菩薩道開始,證悟就在當下;離開所生活的環境,覺悟也就無從談起,那將是「竹籃打水」枉然一回。

佛陀立教兩千多年來,歷久不衰,足以證明,其服務社會的功能非常顯著,既有樸實真切的言教,又有身體力行的垂範。佛教有著深遠利益社會的歷史,積纍著善巧方便佈施的經驗,但一路走來,與時俱進,都應運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不斷調整利生方式,兼收並蓄地豐富其利生理念。

今天,舉國上下響應中央的號召,提倡以慈善事業為補充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構建和諧社會。身為佛子,當行佛事,我等重任在肩,應努力發揚佛陀的慈悲濟世精神,積極參與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盡己所能,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香港佛寺瞻禮
◎王樹遠
香港天壇大佛

眉如皓月頂螺盤,

萬丈金身一寸丹。

施與人間無畏印,

和風鎮浪護天安。

香港寶蓮禪寺

清心殿上心禪定,

般若堂前俗性收。

醒喚紅塵奔走客,

人天合道在蓮洲。

香港觀宗寺

淩空玉闕寵雲遊,

馭壑金風伴月幽。

終是佛光增日色,

天臺義德古今稠。

香港西方寺

佛法西來東土天,

幾人能解妙中玄?

殷勤不在雕樓意,

鐘磬一歇省大千……

香港竹林禪院

搖韻翠松悅草荑,

盈光鮮竹暢天雞。

緣情此處宜投老,

性海澄明秋水溪。

香港妙法寺

一閣音盈妙法歌,

雙龍柱戲古星河。

去無所著來無執,

究竟此心待劫磨。

香港青山寺

碧木橫雲畫意深,

紅檐蔚雨作何尋?

一真一切期杯渡,

無語青山共此心。

香港萬佛寺

一嶺雲霞韻碧蔥,

半窗風雨寂僧蹤。

忽驚萬佛聲聲囑:

修道忌行妄念功。

 
 
淺談慈悲心
◎繼 平

悲心是佛教徒應當具備的基 本品質。佛教以慈悲為懷,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皆以慈悲為根本。慈悲的含義為: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 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盡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 者)。對於慈悲,諸多經典中都有所論述。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另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北本《大 般涅槃經》卷十五等載,慈悲有三種:

1、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

2、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係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

3、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係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稱為大慈大悲、大慈悲。

佛經中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可見慈悲思想與佛教關係之密切,尤其是大乘佛教的菩薩道,不外是慈悲精神的實踐與完成。經中說:菩薩因眾生而 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激發慈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就無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慈悲心是 菩薩成佛的必要條件。

慈悲是佛道門戶、諸佛心念。南本《涅槃經》卷十四云:「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為根本。」《觀無量壽經》云:「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又,慈悲為萬善之基本、眾德之伏藏。《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衹世生死中,心不厭沒。」

《十住毗婆沙論》卷一中說,自大悲無生之母,生一切諸如來。以是佛道修行之最初,以五停心治諸亂心,立慈悲觀對治瞋恚,修行漸進。或以四無量,或以信等十行等,皆不離此慈悲憐愍之念。復立悲智二門,表佛法之覺德,並以觀音象徵彌陀之慈悲門、普賢象徵釋迦之慈悲門。

《慈悲道場懺法》卷一云:

此慈悲,諸善中王,一切眾生所歸依處,如日照晝,如月照夜,為人眼目,為人導師,為人父母,為人兄弟,同歸道場,為真知識,慈悲之親,重於血肉,世世相隨,雖死不離。

佛法之中有不少話是為佛教徒所常說,而幾乎成為口頭禪的,比如: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等。但「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所指的是甚麼?在這裡我們必須要有一番分別,才能瞭解何以菩薩在通達了一切法空的境界後,還能夠有慈悲心。

我們先要知道,慈悲心究竟是如何生起來的?慈悲心是緣眾生而生起的。如果不知道有眾生,則慈悲心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生起來的。不論是對於我們的親屬或朋友, 甚或是小動物,當見到他們的苦痛時,我們便發起了慈悲心,想要消除他們的痛苦(這是悲),或者是使他們得到快樂(這便是慈),既然緣眾生而生起,那又怎麼 會是無緣大慈?般若與慈悲,如何能合得起來呢?

前面講到,佛法中慈(悲)有三類:

第一類是眾生緣慈,即緣眾生而起慈心。由於在生起慈悲心時,心境上便顯現了一個一個的眾生。平常我們見到眾生,總會把他們當作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獨立自 體。比如,當見到一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內心中會有種種感想,他變老了、變瘦了,或者是變胖了等等。總會把他當做是固定的個體,而衹是瘦弱或肥大。似乎這 個人的本身,是一定的,不會有甚麼變化的。因此,我們對於眾生,總是執著於各自皆有他的實有自體;人人有此觀念,以這樣的認識而生起慈悲心,便是眾生緣 慈。眾生緣慈修得慈定的,可以得生梵天。

第二類是法緣慈。其境界的程度較高,已經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所見到的個體,張三是張三,李四是李四,人還是人,狗也仍然是狗,但他瞭解到我們所見到的一個個眾生,實際上並沒有甚麼永恆不變的東西,可以說他已經體解了無我的真理。但是無我,並沒有抹煞眾生的生死輪;生死還是生死,輪還是輪,眾生還是眾生,不過其中沒有了實我,衹有「法」的因緣起滅而已。佛在《阿含經》裡便說到,人衹不過是六根和合,除眼、耳、鼻、舌、身、意之外,要求「我」是不可得的。佛又分析,人不外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或者是不外乎地、水、火、風、空、識,這六大結合起來便成為人;此外求人,再不可得。所以佛一再宣說,除了「法」之外,根本就沒有如外道所想象的,一個永恆不變的真我。如此一來,則好像衹有幾種元素,衹有法而沒有了眾生,這在佛法,便稱之為我空,沒有真實的我,而衹有諸法因緣和合的假我而已。如此,則見到眾生,儘管他沒有「我」, 但是由於因緣和合而起煩惱、造業、受果報;一下子得昇天上,一下子又生在人間,歡喜不了多久,又有新的苦惱,永遠是在那裡哭笑不已。若由此而生起慈悲心則 為法緣慈,這在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大多數的人所具有的,是眾生緣慈;若談到眾生的苦惱,總想成有個實實在在的眾生在那裡苦惱著。

法緣慈必須是在證悟了聲聞乘的聖果以後而起的慈悲心,但這還不能一切法空與慈悲相應。在證得聖果的,雖決定不執諸法實有,但心目中的「法」,還是呈現實有的形相。如對六根、五蘊,看成實在存在著的;沒有證得的學者,就會在法上執著,而成「法有我無」的 思想。舉個例子來說:平常人見到書,便會把書當做是實實在在的。而法緣慈的人,便會瞭解書是一張張的白紙裝訂起來,然後在白紙之上寫了黑字。同樣是書本, 它卻可以是令人起恭敬心的經典,也可以是一本普通的小說,甚或是一本禁書等等。因此,知道書本不是實有的,但是他卻執著於那一張張的紙與那些黑字,認為它 們是實有的,所以小乘人,多數認為除了「法」之外,假我是不存在的。法緣慈就是這樣,雖然知道眾生無我,但卻有眾生的假相;否則,連眾生相都沒有了,怎麼還會起慈悲心呢?法緣慈就是二乘聖者的慈心,依凡夫境界來說,已經是相當地高深而不能得了。

第三類是無緣慈。小乘人所執著的法,在大乘人看來,依然是屬於因緣和合的。我們的身心活動,依然是由因緣和合而生起變化;那麼不但眾生是由因緣假合,即使 一切法也是由因緣假合,這樣才能夠瞭解到一切如幻如化,並沒有真實的眾生與法。在我法皆空,因緣和合,一切法如幻如化之中,眾生還是要作善生天上,或是作 惡墮到惡道,享樂的享樂,痛苦的痛苦,在生死輪之中永遠不得解脫。菩薩便是在這個境界上生起慈悲 心。如有一個人很早便去就寢了,不久之後,大家聽到他的驚懼喊叫聲,跑去一看,知道他是做了惡夢,但是叫他卻又不容易叫醒。這時,我們就很容易地想到,他 夢中所見的,明明就是虛幻而非實有的東西,但是他的痛苦卻又是如此真切,如此深刻。菩薩眼中所見到的眾生,沉溺在苦海中便是如此的情況。

因此,菩薩並非見到了真實的眾生,或真實的法而起慈悲心的。他是通達了一切法空之後而起慈悲心的,這便叫做「無緣慈」。在一切法空的深悟中,不礙緣有,還是見到眾生的苦痛,衹是不將它執以為實有罷了。到這時,般若與慈悲二者便可說是合而為一,這才是真正的大乘慈悲,所以又叫它為「同體大悲」。一切法都是平等的,而就在這平等中,沒有了法與眾生的自性,而法與眾生宛然現前。即空而起慈,這便叫無緣慈。所以講到佛菩薩的慈悲,這其中一定有般若,否則便不成其為真正的慈悲。講到般若,也必須包含了慈悲,否則這種智慧也就不是佛菩薩的智慧了。

 
 
佛弟子應如何對待疾病
◎覃 江

老病死是我們所有眾生都必須經受的痛苦,是無法逃避的生命毒刺。佛陀曾為波斯匿王講人生有五不可得避,即老、病、死、滅、盡。但是佛教並不主張人們以消極的心態對待疾病等不可逃避之事,相反卻是讓人積極地面對,正確地處理,勇敢地超越。

人們生病的因緣是極其複雜的,有的是業病,有的是鬼病,有的是器質性的病(「四大病」)。有的病是由於身體的過勞引起的,有的是由心理的問題引起的,有的是由於飲食不節引起的,有的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現代還有很多病,則是由病毒、化學品、輻射等原因造成的。《佛醫經》中說人得病有十種原因:「一者,久坐不飯;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五者,婬佚;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

針對眾生的病苦,佛陀與諸大菩薩曾傳授過許多治療各種疾病的醫經,如《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佛說療痔病經》,《佛說咒齒 經》,《佛說咒小兒經》等等。佛教施設了許多治病的方法,比如修習禪觀,修藥師法,修各種治病密法,稱念佛號,懺悔業障,誦經放生等。佛教信眾通過信願行 的努力,感應道交而得以病愈的事跡,在歷代的筆記、感應記一類的文字中所載多有。這些都說明了修學佛法能夠起到治病的作用。

但是,我們並不能因為佛法具有治病的作用而僅僅以此來評判佛法。因為佛法對疾病的治療主要依靠的,一是諸佛菩薩的加持,二是個人的菩提心、信心、悲心和願 心等;三是個人如實按照佛法的要求,配合保健醫療方法對身心各方面進行治療調整。一方面,這些條件的具備極為難得,要看我們是否能夠真正清淨身心,調整自 我。個人真正地深信因果,如法懺悔,深刻理解念佛消業的道理,具備堅固信心,這些都是佛法發揮治療作用的必要條件。不同的人由於條件的差異,念佛持咒的效 果也可能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僅從治療的效果來衡量佛法,更多的是應該看看自己做得如何。修行人如果真正對佛法生起清淨的信願行,一定會得到諸佛菩薩的護 祐,獲得不可思議的安樂寧靜。另一方面,因果業報是極難思議的一件事。我們一般人很難從疾病的事相上去判斷其背後的因果關係。比如一個人如果念佛,最後還 是得癌症而死。或許就會有一些人說佛法是騙人的,是沒有用的。但是佛法到底有沒有用,事實上要看病人是否真正具備上述條件,與佛菩薩不可思議的願力是否真 正發生感應。這既要靠佛菩薩的他力,也要靠病人的自力。又或者,病人所造的惡業特別深重,本應下墮地獄等惡道,卻因為迴心向善,修持佛法的關係,重業轉 輕,僅以生病抵償,也未可知。這樣的話,患病本身反而是一種修行有成的表現了。又或者,一個人實在壽數已盡,不可挽回,如能正念相繼,安詳捨報,未嘗不是 一件善事。親友也不能強求佛法使其免於此不可得避的事情。

再者,我們要積極正確地對待佛法與醫療診治的關係。對二者都不要一味依賴,或完全排斥。我們不能因為佛法具有治病的功能,而棄絕醫學診療。相反亦不能因為對一些病的治療,修學佛法的療效沒有醫療手段來得方便快捷而動搖對佛法的信心。

星雲大師認為我們在處理疾病時要做到以下十條,體現了當代佛教應對人類疾病問題的智慧:

1生活、飲食儘量要保持正常。

2室內要安靜,空氣要清爽。

3不可病急亂投醫,信任並配合合格醫生的診治,按時服藥。

4依據病況作適當的復健運動。

5依病況適時補充水份、休息及盥洗。

6心中不亂起疑心、瞋心,不心慌、憂慮。

7心常稱念佛號,遠離恐怖,令心安定,獲得佛力加持。

8要有與病為友的心情,逐漸放下對身體的執著。

9若為業障病,則思惟其為無始來無明惡作所致,心生懺悔、慚愧,增加內心淨化,減輕病情。

10如果已經病危,當思有生必有死,發願隨佛往生極樂淨土,發菩提心,乘願再來。

我們都知道佛法最根本的目的是解脫生死輪迴之苦,親證不生不滅的生命實相,達到常樂我淨的涅槃寂靜。所以我們不能僅以信眾是否生病,佛教是否能治病等一般 狹隘的世俗標準來衡量佛法的真偽高下。如果我們以是否會生病,是否長壽為衡量標準,那麼佛陀本人都還要忍受頭痛、背痛之厄,世壽僅有八十,豈不是還不如那 些晚年身體健康,比佛陀還長壽的老人。如果認為衹有長壽無病無痛才是道的話,那麼能活幾百上千年的烏龜豈不是比佛陀更近於道。我們還信甚麼佛,信烏龜好 了。所以用生病與否,治病的療效怎樣來衡佛法,是不正確的。我們也不能因為看到一些偉大的導師,也與一般人一樣得這病那病,而動搖自己對佛法僧三寶的信 心。而應該感念諸佛菩薩的深廣慈悲,不入涅槃,不住無為,生生世世輪迴六道,為救度眾生而捨身忘己。我們應該從內心深處生起與佛菩薩相同的慈悲心、菩提 心,發願我們也要生生世世為度無量無數眾生不捨慈悲,廣學方便,解除眾苦,不生疲厭。這既是大乘菩薩六度的精神,也是我們成佛的前提,沒有這樣的悲心大 願,我們是不可能成就的。

如果我們生病了,如果我們在病的痛苦中深刻地體察到有限生命的苦空無常,從而深入地信解四聖諦,病豈不是福?如果你的親人得了絕症,絕大多數有切膚之痛的 人,都會產生寧願是我生病,要死我來代替他死的念頭。這個念頭,我們把它擴大到法界眾生,這豈不是最好的慈悲觀?如果在病痛中,我們能因為生病的關係,拋 開一切平時看不開,想不通,甩不掉的東西,真正回到生命本身,找到自己真正的生命,這病又生得何其值得?如果這病是我們過去世所造的業所引起,那麼我們現 在以此病痛來償還宿業,欠債還錢,難道不是天經地義?我們又煩惱甚麼?如果我們過去世的怨親債主,因為我們的病痛其瞋恨得以止息,我們通過懺悔業障,念佛 迴向於他,這難道不是對他們最好的超度?

佛法對待疾病的態度最根本的一點是要我們深察其無常性空,觀疾病本無自性,本無病相可得而安之若素。

《維摩詰經》記載了維摩詰大士為文殊菩薩講生病菩薩應如何調伏患病心理,如何觀病本空的教法。他的分析非常地深刻透徹:「有 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 是故於我,不應生著。﹂……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何謂無所得?謂離 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 方便。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 行。」

如果病的自性是無常、是空,那麼我們又何必在本來是空的東西上,加上揮之不去的抱怨與執著。病就讓他病吧,我們知道我們的真實生命是從來不病的。病衹是我 們的煩惱執著而已。病已經很痛苦了,我們又何必再拿對病痛的抱怨不平來折磨自己和親人。衹要生命不是一世斷滅,衹要我們深信佛法的不可思議,衹要我們深信 諸佛菩薩的悲心願力不可思議,這小小的病又算得了甚麼?大不了一死嘛,死了以後我再來,我還要信佛,我還要修行,我還要度眾生,我還要維護正法。這不也很 好嗎?

所以,元末明初的妙葉法師在其所著《寶王三昧念佛直指》中立十不求行,第一條即是「念身不求無病」,要求人「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修行人以病苦為下手處,用無所得的般若正智觀察生命實相,以無得無捨的寬坦胸懷,不為病累,不以健縛,達到「病不能病」的境界。

佛教正是教人通過這樣的中道正觀,對生命實相的真正體證,方能從根本上超越疾病帶來的痛苦,解除疾病對人的束縛,從而徹底戰勝疾病和死亡。

 
 
盂蘭盆會的由來與儀式
◎圓 緣

蘭盆會又稱「盂蘭盆節」「盂蘭盆齋」「盂蘭盆供」,是漢語系佛教地區,根據《佛說盂蘭盆經》而舉行的一種超度歷代祖先的佛事。

據《盂蘭盆經》記載,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剛修煉得到六通(三乘之聖者得神妙不測無礙自在之六種智慧,稱六神通,簡稱六通)時,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用道 眼進行觀察,不看則已,一看卻令目犍連大吃一驚,傷心不已。他看到自己的母親墮落在餓鬼道中受煎苦,瘦成一副皮包骨的形象。因此,目犍連馬上用盛飯,藉神通的力量,送給他母親吃。他母親接到飯,趕緊用左手遮,右手抓飯,誰知飯還沒有送到嘴裡,就在手中化成火炭,根本不能入口。目犍連看到母親遭受如此之苦,而自己雖然具有一定神通,又不能救她,不禁大哭起來,趕緊跑去向佛祖求援,請求佛陀想法救拔自己的母親。佛祖說:「你母親罪業深重,憑你一個人的道力根本無法救助,要使你的母親脫離苦海,必須依靠十方眾僧的道力。」目犍連詢問佛祖,怎樣才能會集十方眾僧,來救拔他的母親,佛祖告訴他:「七月十五日是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你應該在那天,敬設盛大的盂蘭盆供,用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仗十方眾僧的威神道力救你母親脫離苦海。」目犍連謝畢佛祖,按佛祖所言在七月十五日,用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後來,依靠十方眾僧的威神道力果然救其母親脫離苦海,不再生在餓鬼道。於是目犍連又問佛祖,其他佛弟子以後是否也可以通過盂蘭盆供救度各人的父母親呢?佛祖說:「從今以後,凡佛弟子行慈孝者,都可以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時,佛歡喜日,籌措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為現生父母增福延壽,為過去父母離苦得樂,這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辦法。」佛教徒舉行的盂蘭盆會就是根據這一記載而來。

關於盂蘭盆會的含義,《佛說盂蘭盆經》的經題解釋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盂蘭是梵語,意思就是倒懸;盆是漢語,指盛供品以為眾僧之食的器皿。唐代慧淨《盂蘭盆經讚述》中就說:「名餐香俎在於盆內,奉佛施僧以救倒懸之苦,故名盆也。」唐代宗密的《疏》也云:「盂蘭是西域之語,此云倒懸,盆乃東夏之音,乃為救器。若隨方俗,應曰救倒懸器。」一種說法認為盂蘭盆三字都是倒懸之意。南朝宋時著名僧人慧琳《一切經音義》就如此認為,該書卷三十四云:「盂蘭盆,此言訛也。正言烏藍婆,此譯云:倒懸。」宋愚榮《盂蘭盆經疏孝衡鈔》云:「經題者,梵語佛陀烏捨烏藍婆門佐羅素纜,華言:覺者說救倒懸器經。」盂蘭盆會者,即今大宋翻經者言,此皆梵語訛略也。具正應云「烏藍婆」,孝順義、供義、恩義、倒懸義。盆亦訛略,舊云:盆佐那。新云:門佐羅,亦云:門佐曩,華言救器。以義回文,名救倒懸器。實際上,人間大多認為第一種解釋是一種誤解,衹有第二種解釋才與原意完全符合,因而是正確的。

《佛說盂蘭盆經》是西晉時期翻譯到中國的,由於盂蘭盆會實質上是一個「孝親會」, 因此它一傳到中國就立刻受到提倡孝道的中國人的喜愛。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梁武帝蕭衍首次依據《盂蘭盆經》的儀式,創設盂蘭盆會,大開齋筵,廣修盂蘭盆供, 供養十方眾僧。《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記載,大同四年(538),梁武帝在同泰寺設盂蘭盆齋。義淨譯《釋氏六帖》卷四十五說:「《弘明》云:梁武帝每於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養,以車日送,繼目連等。」由於梁武帝的大力提倡,民間各階層人士無不效法遵行,以報祖德。到唐代時,每年皇家送盆到各官寺,獻供各種雜物,並有音樂儀仗及送盆官人隨行,《法苑珠林》卷六十二《祭祠篇》記載此事說:「國家大寺,如長安西明、慈恩等等,……每年送盆獻供種種雜物及與盆音樂人等,並有送盆官人,來者非一。」

不僅如此,唐代的盂蘭盆供極為奢麗,往往飾以金翠。當時長安城中諸寺七月十五日做花蜡、花瓶、假花、果樹等,各競奇妙。常例皆於佛殿前鋪設供養,傾城巡寺 隨喜,十分壯觀。民間施主也到各寺獻供獻盆及種種雜物。宋元時代,盂蘭盆會逐漸失去本意,不是以盆供僧,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據孟元老《東京夢華 錄》卷八《中元節》條所載,北宋時,盂蘭盆供印賣《尊勝》、《目連經》。又以竹竿斫成三腳,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掛搭衣服、冥錢在上, 焚之。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搬目連經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觀者倍增。著名詩人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七也說:「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饌享先。織竹作盆盎狀。貯紙錢,承以一竹,……謂之盂蘭盆。」這樣,寺僧就日募施主錢米,為之薦亡。後世更有放河燈、焚法船之舉(用紙糊船形,船上糊有鬼卒等),不斷演變成了一種具有廣泛而深刻影響的民間習俗。

盂蘭盆會一般都是在陰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進行,時間一般為一天。其主要儀式可分為三個方面:淨壇繞經、上盂蘭盆供、眾僧受食。在這些儀式舉行之前,還有 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首先在舉行盂蘭盆會前數日要建立三壇:佛壇、普施壇、孤魂壇。將大殿打掃干淨,準備各種供器。在壇上擺五行桌子,每行一張方桌,四張條 桌。第一行方桌上供一錫盂飯,左右四張條桌並列十餘盤果品;第二行中間供盂蘭盆一座,以經彰名,表法殊勝,盂蘭盆內疊放著甘美的熟蔬菜二十四色,兩邊的條桌上仍擺放果品;第三行中間方桌上供一大碗淨水,碗內浸上幾鮮 花,兩邊的條桌仍然擺放果品;第四行中間方桌供一大瓶荷花,左右兩邊的條桌上依然擺放果品;第五行中間方桌供設香案,左右兩邊的條桌上擱放自恣僧的物品。 在桌子的四邊用木柵欄圍住,防止食葷、酒人混入,南北兩旁開小門,供參加盂蘭盆會的僧侶和施主出入,在小門旁各派二人把守,猶今日之門衛,禁止閑人進入。 在壇的四周貼上許多寫有「此係清靜供壇,恭迎三寶天神降臨之所,各宜誠敬,凡飲酒吃葷者莫入。」在山門上貼「盂蘭盆勝會」的匾額。

早粥後,知客鳴大鐘三下,禪堂用三板止靜,這時所有參加勝會的僧人和施主搭衣持具進入壇內。二行者拿著引道旗,二悅眾鳴引磬,首領執事八人執小旗,到方丈 處分成兩班,對面立定,鳴引磬四下,住持出來,不拜,二個引道旗的在小旗前,引磬在和尚前,一侍者執手爐,一侍者捧香碟,隨住持後引道旗入壇,在壇的兩角 站定,住持到香案前拈香,維那舉讚,眾人唱和。這樣盂蘭盆會就正式開始了。

首先是淨壇繞經,即繞誦盂蘭盆經。先淨壇,唱讚曰:「目連教,世尊宣揚,和羅飯利存亡,脫苦往天堂,妙樂無疆,孝行永流芳。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讚畢,住持接手爐,問訊,侍者舉:「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後,維那持淨水杯,念淨壇偈:「菩薩柳頭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穢盡蠲除,加持壇場悉清淨。教有密言謹當持誦。」這 時四悅眾在旁邊的四桌旁,合掌高聲同誦,引道旗到大殿臺下,對面而立,小旗前行,和尚隨後,侍者捧著香碟隨行,班首隨後,大眾各執事按著次序而行,從大壇 的右邊繞上殿,從佛的右邊繞而下,持咒灑淨一匝,不止步,即誦《佛說盂蘭盆經》。誦此三遍,繞壇誦經即停止,這時前來集會的僧眾依照課誦的位置排好,住持 到香案前,從侍者手中接手爐,大眾跪下合掌,住持合掌,念祝詞:「我等同孝志,修行淨土因,懺除三障罪,報答二親恩,存者獲福壽,亡者得超昇,同生安養國,度盡眾冤親。」祝詞完畢,僧眾一齊起立,都合掌,維那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十二拜;「南無文殊師利菩薩」三拜;「南無彌勒菩薩」三拜;「南無十方諸佛」三拜;「南無十方菩薩」三拜;「南無蘭盆教大目犍連尊者」三拜。跪拜完畢後,各自退回本處,收衣抽解飲茶用點。

飯茶用點完畢,稍過一會,衹聽得三下鳴鐘之聲,僧眾都入壇禮佛三拜,住持拈香,維那舉「獻供讚」,眾僧齊唱道:「蘭盆會,普度門開,恭迎三寶降臨來,一一坐華臺。唯願慈哀,受我妙香齋。南無齋供養菩薩摩訶薩。」如此開始了上盂蘭盆供的儀式。

這樣開始後,經過反復念誦,說明盆供的目的,表白心跡,並伴隨著各種禮佛跪拜姿式,最後念「以此蘭盆供善根,報答父母劬勞恩,存者福樂壽無疆,亡者離苦得超昇。四生九有諸含識,八難三途苦眾生,各各悔過洗瑕疵,盡蒙慈濟出沉淪。」至此,「上盂蘭盆供」儀式即告結束。

最後是「眾僧受食」儀式。上供完畢後,悅眾將自恣僧物(佛教叫做檀越所施之物。如手巾、麻線鞋襪等類)安置在一處。這天齋堂外,鋪設許多桌碗凳箸,以便客師受食,上供的普果菜,不論是來客還是本寺僧人,一律平等分配。齋堂的準備工作做好後,就開午梆,鳴大鐘三下,住持搭衣持,先到齋堂坐下,大眾搭衣持進齋堂坐齊,執事人先將果品分好,用完後,住持說:大眾師先用供果。供果食用完畢後,才鳴雲板。執事人將蘭盆蔬菜及供飯,勻入大眾菜內。行堂將飯菜盛好後,大眾舉,先念至「當願眾生」,之後馬上改念「過去父母,七世超昇,現在二親,永無病惱,自他饒益,存歿霑恩,永離惡道,究竟常樂」。 念完後,住持要求大家行禪定,然後受食。默坐一會後,住持宣佈說:大眾受食。大眾吃完後,維那站起來,將自恣物,如手巾、襪底、線帶之類,放在一和尚的位 置前,頂禮一拜,然後再同悅眾將自恣物分作兩盤,東西各行,從上至下分給大眾。分完後,維那與悅眾即歸位。結齋完畢後,僧值說:「大眾所食供果及自恣物,各自藏,或置袖內。」大眾全部起立捧,各自照歸本處。整個盂蘭盆會儀式全部結束。

這裡依據的是收載在清釋儀潤《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卷八的《蘭盆儀軌摘要》,其目的是想將奉聖賢與濟餓鬼統一起來。所謂日獻蘭盆,恭敬三寶;夜施斛食,普濟餓鬼,就是釋儀潤的兩全之道,在這套儀軌之後,還附有《蘭盆會約》二十一條,其中有「斯會不拘道俗,皆可入會,念佛聽經,但不許年少尼女入寺,恐壞名聞故」「此會佛教,唯供三寶,放內壇。不似水陸,兼列下堂」「凡供事但取誠敬,不必偽飾富盛,亦不得惜錢物,苟簡太甚。隨人貧富,誠心而行,可也」等等。但是,對這套儀軌,各寺院遵行者不多,在民間仍多以薦亡度鬼為盂蘭盆會的主要行事。

正因如此,在民間的盂蘭盆會儀式就要簡單多了。其程序一般是先立三壇,到七月十五日那天一清早,由六人組成的行法僧人,在以嗩吶為主的吹奏聲中,開始粉墨登場。最前面的是「導師」,即儀式主持人,手持鈴(鐸),壇上放有如意尺(戒尺);後面五位分別手持大鼓、木魚、引磬、鐺子、鉿子、小手鼓等。首行開始「嚴淨」,即先淨壇後開壇。對佛壇誦真言如《大悲咒》、《十小咒》等,外加《心經》,再念寫在紅紙上的疏文,求佛菩薩下界來指導。普施壇上供品最多,一般以讀《心經》和該經後的《三真言》淨壇。孤魂上設有蓮位牌,多少不限,淨壇後行「引魂」儀式,讀寫在黃紙上的疏文,引鬼魂入壇。讀疏文後,誦《心經》、《往生咒》、《三真言》。最後,由主辦此會的功德主在開會的佈告通知「榜」上用硃筆點一下,開壇即告結束。接著「拜懺」,大多依照《慈悲水懺》中所載儀禮行事。此書分三卷,一般上午讀上卷,下午讀中下兩卷,分三次進行。在這中間還穿插著中午的上供與齋僧。晚上開始「普施」,其活動主要以放一臺燄口為事。最後放河燈,燒法船,燒紙糊的「靈房」, 整個活動就在一片火光中結束。放河燈的目的是普度水中鬼魂,河燈的形狀一般為蓮花瓣形,裡面放置紙燈籠,在裡面點上小蜡燭,放入緩緩流動的河水或湖水之 中,一時間河中猶似繁星點點,搖曳閃爍,十分生動有趣,給整個法事留下了不盡的思念和遐想。燒法船是為了讓鬼魂依此昇入佛國;燒靈房則是趁地獄門開、孤魂 遊蕩之際,把亡人在另一世界生活的住房及僕人、日用品寄送過去。

 
 
「佛茶」治病
◎秦孟瀟

「佛茶」治病

浙江普陀山有「佛國」之稱,它出產的茶葉亦稱「佛茶」。山上寺廟林立,一岩一水,一草一木,都與「佛」緊緊聯繫:山上所產青翠香潔的茶葉,用來供佛敬客,所以有飲了「佛茶」可以常年不病之說。

「佛茶」能治病,見之於《浙江通誌》引《定海縣誌.茶》云:「定海之茶,多山谷野崖……普陀山茶,可癒肺痛血痢,然亦不甚多得。肺痛的症狀為胸痛、咳嗽、寒戰、發熱、口乾、咽燥、咯出多量腥臭黃色濃痰等。」該病類似「肺膿瘍」

普陀山茶樹,多為寺院種植,常採於「谷雨節」前後。以往每年衹採春茶,不採夏秋茶,因而芽壯葉肥,採摘標準為一芽二三葉。

佛茶的製作,原為炒青製法,鮮葉經殺青、揉捻、炒二青、炒三青、烘乾五個過程。而在炒三青時,使茶青初呈卷曲,略變圓形即可。因此佛茶形狀似圓非圓,似眉非眉,近似蝌蚪之狀,在諸名茶中獨樹風格,所以「佛茶」又稱「鳳尾茶」

當代詩人浙江省詩詞學會會長戴盟有《普陀佛茶》詩:

仙既可以散花,佛亦可以名茶。

一盞清茗在手,難忘普陀珞伽。(珞伽,指普陀山附近一小海島,觀音像)

不少禪師朝禮普陀山,都隨身帶著「佛茶」到處結緣。

袒胸露肚

在一般人眼睛里,常常會把禪師們的言行、思想看得怪怪的,中國禪師、韓國禪師、日本禪師給予人的印象莫不如此:這就是禪師們的「超越」境界,不同凡響。

日本一休和尚是日本著名的禪師,他曾住在比睿山下的寺院。有一天,這座寺院僧人曬藏經,相傳如果風從經上吹過,再吹到人身上,能夠消災除病,增長智慧,因此遠近信眾聞風趕來,冀望得到這種風的沐浴。

寺內僧人忙碌著搬運藏經去曬,一休和尚不單不幫忙去搬運經本,反而躺在地上袒胸露肚曬太陽,口里大聲說道:「我也曬藏經!」

不少信徒看到他這副形態甚感驚訝,人越來越多,把他圍攏了起來,可是他仍泰然自若地拍著肚皮說:「曬藏經了,曬藏經了!」

事情傳到方丈室,僧人們認為一休的舉動不太雅觀,有損藏經的尊嚴,寺院不能袖手不管。

老方丈智海和尚對一休說:「不得胡鬧,快回僧寮去。」

一休反駁道:「寺院里曬的藏經是死的,還會生蟲;而我曬的藏經是活的,會說法、會做事、會吃飯,明白的人應該懂得哪一種更珍貴。」

人人具足佛性,何須外求?一休的行為正表明這點。

將軍府邸

世間上不少「勢利眼」,看人常以衣著分貴賤,所謂「先敬華服後敬人」,越是穿著名牌服裝,似乎越有地位。

一休禪師在日本很受朝野人士尊敬。有一天,有位將軍非常仰慕他的品學,就邀請他到自己的府邸吃齋。

一休平時穿件破爛的僧服,當他來到將軍府時,守衛攔住門不讓他進去。一休轉身就走,回到寺院里改換一件僧袍還披上一件袈裟,又來到將軍府邸。守衛一見,急忙畢恭畢敬地請他進去。

走進大客廳,桌子上擺了豐盛的菜餚。將軍謙卑地說道:「請大師用齋。」

一休也不客氣,夾了一箸菜放到衣袖中去了。

將軍看到這情形,不知何意,衹得再說一遍:「請大師用齋。」

一休又夾了一箸菜放到衣袖中去。這時,將軍忍不住笑了起來,說:「大師家中一定有高堂,要不就是寺里的僧人還未吃上飯,請大師放心,我一定再煮菜去供養他們。現在就請大師先用吧!」

一休說:「你今天並不是請我來吃飯,而是請我的衣服來吃飯的。」

一休見將軍越聽越糊塗。便解釋說:「剛才我穿了件破爛衣服到您府上,守衛不讓我進,直到換了件新的,才進得來。既然您是請這新衣服來的,我就給它夾些菜吧。」

將軍才明白原來如此,愧甚!

善行化怨

有位老禪師說了一個禪話故事。

他說:有個名叫善介的武士來到江戶流浪。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成為江戶一位將軍的內侍,不久他與主人的寵妾勾搭成奸,被主人發現。主人一怒之下,拔刀向善介砍來。善介為自衛,與主人廝殺起來,幾個回合,主人成了善介的刀下鬼。善介為躲官府的懲罰,攜帶情人潛逃遠方去了。

後來,善介與情人淪為盜賊。他的情人心若蠍毒,善介逐漸冷落她。經過一段歲月,他終於醒悟過來,離開了這個女人。為了贖清過去的罪惡,決定在有生之年,為別人做些善事。

某日,善介來到一條山路,交通險阻,不知有多少人掉下懸岩喪命。於是,他決心開闢一條隧道,他白天外出乞討,晚上就挖掘隧道。

三十年之後,隧道已經完成二千二百八十英尺長,二十英尺高,三十英尺寬。事隔三十年之久,將軍的兒子已長大成人,而且是劍道高手,為報父仇,到處尋訪善介的蹤跡。 ,

善介一心向善,置生死於度外。當他見到將軍之子時說道:「我罪有應得,請待我完成這任務後,你可以殺我!」

將軍之子同意,守在隧道口,因無事可做,也幫他挖泥。數月之後,隧道完成了。將軍之子感動於他的善行,悄悄走開了。

活著不歡

般若禪院樹木參天,百花盛開。有一日,無德禪師在院子里鋤草,迎面走過來三位俗家弟子,向他施禮。說道:「常聽人說,佛法能解決人們的煩惱,但我們信佛多年以來,依然感到煩惱多多,並不歡樂,為甚麼會這樣呢?」

無德禪師放下鋤頭,安詳地看著他們說:「想歡樂並不難,不過首先要弄明白,人活著為了甚麼?」

三位俗家弟子聽了這番話,相互望望,不知如何回答。

過了一陣,甲說:「人活著,希望長生,死亡太可怕啦!」

乙說:「人活著要工作、要儲蓄、要養妻室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丙說:「人活著要有聲譽、財富、地位才有意義嘛!」

無德禪師笑著說:「怪不得你們得不到歡樂,你們衹顧自己追求長生、錢財、名譽、地位。沒有信念、理想和責任;由於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失望、苦惱。」

這三位俗家弟子回答說:「這些理想、信念、責任說起來倒也很容易,但總不能當飯吃吧!」

無德禪師說:「人活著不是光為著吃飯呀!人,之所以高於其他動物,在於有靈性,故謂「萬物之靈」!有了這個靈性,為自己也為他人解決痛苦和創造幸福——這就是信念、理想、責任的具體表現。」

誦經百遍

一個剛出家不久的和尚,法名文通,他每天誦《金剛經》一百遍,覺得這樣方可證明虔誠恭敬之心,早證佛果。這位文通法師來到碧雲寺參加法會,他依然堅持每日誦經百遍的功課,再忙,也不改變自己修持的規定。

大愚禪師聽說了這件事,就叫使者把文通找來,問道:「聽說你每日誦讀《金剛經》一百遍,是這樣嗎?」

文通恭敬地回答說:「是的!」

大愚禪師又問:「你讀了這麼多遍,可懂得其含義嗎?」

文通回答說:「不懂得。」

大愚禪師沉著臉嚴肅地說:「從今天起,你每天就誦讀一遍好了,要仔細弄通每句的含義是甚麼。如果你有朝一日有所領悟的話,那才是飲海水一滴,便知百川之味呢!」

文通恭敬地退下,根據大愚禪師所指示的方法去做。有一天,當他誦到:「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處,驀然有省,急忙跑到大愚禪師那里,把自己的知見說與他聽。

沒有料到大愚禪師伸出手來,指著牀前的小狗說:「狗在聽著呢。」

文通頓時啞口無言,大愚禪師便把他打了出去。

為甚麼會這樣呢?「禪道」最高境界是「無言」,文通要「說與人聽」,豈不是多餘。

「園頭」僧人

洛浦禪師有不少跟隨的弟子,在深山修習禪定,生活非常清苦。

有一弟子名叫彙祥,他過不慣這個苦日子,向禪師辭行他去。

洛浦禪師說:「此處四面都是山,你要往何處去呢?」

彙祥禪師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洛浦禪師見他答不上來,說道:「回去參究參究,如果在十天內能夠回答的話,就讓你走!」

這個彙祥禪師日夜苦想,也找不到話的究竟。一日,他經過菜園時,遇到善靜禪師低頭彎腰在栽種菜苗。他是全寺管菜供應的低職僧人,別人叫他「園頭」

善靜看到彙祥愁眉不展,就問道:「聽說你已向方丈辭行他往,怎麼還留在這里?」

彙祥就把洛浦禪師的話重複了一遍。沒料到這個被人「輕視」的園頭聽了,卻說:「我可以教你回答,但你別對禪師說是我告訴你的!」

彙祥似信非信地說:「請你說出來聽聽好嗎?」

善靜脫口說道:「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彙祥熟記下,便到方丈室唸了這一詩偈。洛浦聽了問道:「這是誰教你說的?」

彙祥說:「是我自己想出來的。」

「胡說!」洛浦大喝一聲:「我才不信哩。」

彙祥無法掩飾,衹好說了真話。

洛浦說:「不愧是大師啊!」

。。。。。。。。。。。。。。。。。。。。。。

都是白做

唐代有位大善人楊庭光,篤信佛教,住在都城長安時,經常佈施,持戒,把這一切看為是「修行成道」的必由之途。

有一次,他到司空山參訪本淨禪師,對他說:「我全心全意求道,但甚麼是『道』,我至今仍然不清楚。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人生轉瞬即逝!請長老慈悲指點迷津。」

本淨禪師說:「你既是由長安來的,長安是帝王之都,寺廟林立,高僧大德眾多,為何不親近大善知識,反而來到這里請教我,是何緣故?」

楊庭光直率回答說:「佛家說,一切講緣份嘛!」

本淨禪師這才說:「不知你是『求佛』還是要『問道』?『求佛』的話,即『心』是『佛』;問『道』的話,『無心』是『道』。」

楊庭光想了一陣,不解何意。說:「請禪師詳加指導。」

本淨禪師說:「即『心』是『佛』,就是『佛』由『心』得,再悟『無心』,便連『佛』也不存了,這種『無心』就是『大道』。」

楊庭光說:「照禪師的話來理解,無穢的般若本心即存,不需要經過修行去獲得。我過去在長安時,一些高僧告訴我要持戒、苦行、忍辱、佈施,難道這些都白做了嗎?」

本淨禪師直截了當地回答說:「都是白做啦!」

 
 
悉達寓言
◎秦孟瀟╲文    梁 川╲圖

猴子與虯

在大海裡有一條虯 1,牠的妻子懷孕了,很想吃猴子的心。在海裡,怎麼會有猴子呢?由於不容易得到的緣故,又不想吃別的東西,她的身體漸漸瘦弱了。

牠見妻子這樣的瘦弱,沒有一點血色,便問道:

「你不吃東西,究竟想吃甚麼呢?怎不聽見你對我說呢?」

她衹有愁悶,一句話也不說。

牠又迫切地問道:

「你不說,我怎麼會知道呢?」

她回答說︰

「你能做得到的話,我早已說了;因為你做不到,我又何必說呢?」

「不管能否做得到,你不妨說給我聽聽,或許能做得到也未可知的啊。」牠喜悅地說。

「我想吃猴子的心,你能做得到嗎?」她說。

牠聽了,搖搖頭說:

「這,太為難了。我們住在海裡,牠們卻是住在山林裡。你想,怎麼能做得到呢?」

「唉!你不想辦法去找的話,肚裡的胎兒不久要生了,我的命也快完了。」她沮喪地說。

虯聽了這些話,心裡非常難受!遂用安慰的口脗對妻子說:

「好吧,讓我去找找看,你不要過份悲愁啊!」

牠游到岸上來了。

岸上有一棵大樹,上面有一隻猴子正在摘果子吃。

牠到了樹下,和善地說道:

「好朋友,你在樹上做甚麼呀?」

「我在找果子吃呀。」猴子說。

虯笑著說:

「好朋友,我今天見到你,真是高興極了!你喜歡同我做親密的朋友嗎?」

「當然,我很喜歡和你交朋友。」猴子拍著掌說。

虯假裝開心地提議:

「好朋友,你看樹上的果子並不多啊!可是,對面岸上的樹,結成的果子大極了,又甜又香,真是你夢想不到的啊。」

「真的嗎?」猴子天真地問道。

「我怎麼會騙你呢?」虯沉著瞼說。

猴子嘆口氣說道:

「唉,海是那樣的闊,又那樣的深,我怎能過得去呢?」

虯爽朗地說:

「衹要你想去,我可以揹你的啊!」

猴子並不知道牠不懷好意,歡天喜地的下來了,跨上了牠的背,就隨著牠下海了。

虯背著猴子,心裡想:

「總算把牠騙來了,休想再走!」

牠忽然往海底沉下去,弄得那猴子驚惶失措地問道:

「好朋友,你為甚麼沉下去呀?」

虯呵呵地笑著說:

「傻瓜,跟你老實說吧!我妻子懷孕了,想吃你的心呀,所以我才哄騙你下來。」

這時,猴子才明白虯的壞心思。暗自叫道:「不好,上當了!」但牠集中精神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就假意地向虯說:

「好朋友,你為甚麼不早些對我說呢?心對我是無關緊要的,我剛才正把它晾在樹頂,沒有帶在身上,叫我怎麼辦呢?最好我們回去一趟,把它帶回來就好了。」

虯信以為真,又從海裡冒了出來。

猴子見到了陸地,用力一跳,迅速地爬上大樹,牢牢地坐在椏枝上,不敢妄動了。

虯見猴子還不下來,就催著說:

「好朋友,你已拿到了心,就得趕快下來!我揹你到那岸上找果子啊。」

「我的心是找到了。」猴子回答說,「不過,我不想跟你去了。」

1 虯:相傳古時有種龍,雄者有角,雌者無角;龍有雙角者稱為虯。

。。。。。。。。。。。。。。。。。。。。。。

獅子、老虎與野干

有一隻獅子,同一隻老虎做起好朋友來了。

奇怪得很,牠倆常在一起,彼此閉目相舐,相處得很好。這真是罕有的事情。

有一隻野干 1,看牠倆的性情很是溫和,便走過去說:

「我也想和你們做朋友,可以嗎?」

「好啊,我們又多一個同伴了。」牠倆齊聲說。

牠們經常在一起,吃些捉來的獸肉。

有一天,野干想道:

「假使牠們找不到肉吃時,不是要吃我嗎?」

牠想了很久,得意地對自己說:

「最好使牠們分離,甚至互相殘殺!」

牠走到獅子的面前說:

「好朋友,老虎在說你的壞話呢,牠說吃的東西,都是牠搏取得來的呀!」

「你怎麼會知道?誰說的?」獅子說。

牠回答說:

「老虎跟我說的呀,你若是不相信的話,明天牠舐你毛的時候,就可看出牠那副惡相來了。」

隨後,野干又走到老虎的面前說:

「好朋友,獅子不滿意你啦,牠說吃的東西,完全是牠捉來的呢!」

老虎驚訝地問道:

「真是牠說的嗎?」

「當然囉,難道我在說假話?」牠回答說。

老虎聽了,有點膽寒,但又有點懷疑。牠見了獅子,就問:

「你厭惡我了嗎?」

「沒有那回事,誰對你說的啊?」獅子問。

「野干跟我說的啊!」老虎回答說。

獅子聽了,反問道:

「牠也說你在講我的壞話啊……」

「絕沒有這回事,你想想看,我會說嗎?」老虎搶著說。

獅子忿怒地說:

「這個壞傢伙,在挑撥離間!」

牠倆一同去找野干,見牠正在樹林中徘徊,便跑過去把牠撕裂了。

1 野干:梵語稱悉伽羅,似狐而較小,色青黃,夜鳴如狼,巢於絕岩高木上。

。。。。。。。。。。。。。。。。。。。。。。

二頭鳥

有一隻鳥,身上長了兩個頭;一個頭名叫迦樓荼,另一個頭名叫憂波迦樓荼。

一天,牠在一棵樹上憩息。憂波迦樓荼睡覺了,迦樓荼卻醒著;在迦樓荼不遠的地方,有一棵果子樹,吹來一朵花,掉落在牠的頭邊。牠想:

「我把它吃下去吧,到了肚子裡,不是大家都飽了嗎?又何必一定要叫醒牠呢?」

一會兒,憂波迦樓荼醒了,覺得肚子裡很飽,嘴裡還有一種芬芳的氣味,便問道:

「你吃了甚麼東西下去啦?」

「我看你睡著了,所以沒有叫醒你。我吃的是一朵花,吃下去,不是大家都飽了嗎?」迦樓荼回答說。

可是,憂波迦樓荼恨恨地咒詛道︰

「哼,你吃了好東西,不叫醒我,那不是自私嗎?以後,我找到了東西,也不會叫醒你的!」

有一次,這二頭鳥飛往一個地方去。憂波迦樓荼見到一種毒草,心想:

「我吃了它,讓牠去死吧!」

牠飛倦了,就在一棵樹上停了下來。

憂波迦樓荼對迦樓荼說:

「你先睡吧。」

不多時,迦樓荼睡著了,牠就把那毒草吃了下去。

迦樓荼醒轉來,覺得肚子裡非常難受,口腔裡也有極難聞的氣息,忙問:

「你吃了甚麼東西下去啦?」

「我吃下了毒草啊!」憂波迦樓荼回答說。

迦樓荼急得瞪起眼睛來,大聲道:

「你怎麼不叫醒我呢?」

憂波迦樓荼負氣地說:

「以前你吃東西,為甚麼不叫醒我呢?」

這時,迦樓荼才明白過來,原來牠是為了報復啊!牠慘然地說:

「你多麼愚蠢啊!我真夢想不到!同是自己的身體,何必那樣狠心地殘害它呢?」

。。。。。。。。。。。。。。。。。。。。。。

獅子與啄木鳥

有一隻凶猛的獅子,在曠野山谷裡尋找野獸吃。

某天,牠同一隻巨象搏鬥,結果象死了。牠就吃肉飲血,快活極了。

正吃得高興的時候,象的脾骨哽咽在喉嚨裡,牠用盡力氣也「咳」不出來。牠心裡想:

「再弄不出來,我快要悶死了。」

牠見樹上有一隻啄木鳥,便哀求道:

「親愛的小朋友,請你拔出我喉嚨裡的骨頭,以後我得到了食物,會分給你吃的啊。」

啄木鳥聽了,心想:

「那多麼好啊!我替牠拔出來,不是一個大恩人了嗎?」

於是,啄木鳥即刻飛進牠的口裡,用力地把那根骨頭啄著拔出來了。

過了幾天,獅子又在搏殺群獸了,自己單獨地在享受;啄木鳥見了,就問道: 「朋友,你怎麼不分些給我吃呢?」

獅子瞪著眼說:

「哼,你可知道,我是殺人不眨眼的萬獸之王,你真不自量,既入了我的口,還想飛得出去,已算是你的幸運呢!」

 
 
優秀企業
◎楊 釗

港特首曾蔭權先生說:「全球化競爭下,不可能再以二流人才、利用資訊不流通去做中間人,那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也就是說,在香港二流角色的企業生存是很困難的,務必做到一流的企業,否則必然經營困難。因為香港是「三高地區」:工資高、租金高、成本高。如果經營低利潤的行業,風暴一來,便很難經得起風浪,很容易沉船,衹有一流的企業,在遇到風暴時能夠安然度過。

優秀的企業是指擁有優秀的品牌、優秀的市場、優秀的企業文化、優秀的環境和制度、優秀的員工,即「五個優秀」

「優秀的品牌」是指企業經營的品牌在市場中最有競爭力。在顧客的優先購買度排在前三名,顧客的滿意度綜合因素也是排在前三名。

「優秀的市場」是指經營的產品所處的市場尚未飽和,尚有發展空間,還可以提供合理的利潤。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擁有一流的「核心價值」,擁有企業中大多數人認可的遊戲規則,能夠提供動力令企業達至可持續發展。

旭日集團的核心價值是「顧客第一、員工第二、投資者第三」, 這一個核心價值與目前被喻為卓越企業的核心價值相同。哪個企業能首先進入這個範圍,哪個企業就有機會成為卓越的企業。所以,我們時刻提醒自己,能否為顧客 提供超值的產品?能否為顧客提供超值的服務?在員工方面,我們能否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謀生場所?能否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場所?能否為員工提供一個 良好的發揮才能場所?

衹要我們能夠做到令顧客滿意、令員工滿意,我們一定能為企業帶來合理的利潤,投資者一定滿意。

「優秀的環境和制度」是指企業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在軟體方面,企業的薪金制度能夠吸引員工願意較長期地為公司服務,企業中的培訓和學習環境令員工感到能夠學到知識和本領,昇遷制度也能夠令員工感受到有機會發揮才能。

「優秀的員工」是指員工具備良好的「觀念」,其基本點是知道「拿了工資就要辦事,並且要把它辦好」,一切偷懶、「蛇王」、馬虎了事、推卸責任都不是「優秀員工」所為,所以,要爭取進入「優秀員工」行列,必須克服以上缺點。

其二,就是培養「主動」的工作態度,每天回來必須習慣找事做,而不是等事做,最好能有筆記本記下要辦的事;具備每天、每星期、每月的計劃並能依計劃落實;同時,每天、每星期、每月都必須形成檢討的習慣,培養沒有完成工作就不下班,沒有完成工作,星期六、星期天就不放假的習慣。千萬不要成為「被人踢一腳才去做事」的人。如果回到公司衹是消磨時間或拿起電話閒聊的一族,肯定是不懂得珍惜光陰的一族、不懂得學習的一族,其結果肯定不是優秀的一族。

要培養「主動」尋找工作的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挖掘對工作的興趣,或者自我製造壓力,「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今天努力工作是辛苦,明天要找工作更加辛苦」

其三,就是「目標管理」「承諾式管理」,因為公司龐大,衹靠一、二個人,根本不可能把公司管理好,務必「分工與合作」,建立團隊精神。「優秀的員工」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好份內的工作;在推銷產品時,令客人滿意,每月、每年達至公司與員工共識的目標。

一間優秀的公司,有賴長遠的承擔,對自己、對家庭、對企業、對員工;十年如一日、廿年如一日、卅年如一日踏實地處事與待人,「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每天老老實實地做一個好人」:肩負起對自己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企業的責任。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另外,就是埋頭苦幹,默默耕耘地進行三大建設,也就是「金錢」的建設,「人才」的建設和「企業文化」的建設。旭日集團過去三十五年,見證了「一個承擔」「三大建設」。終於,我們建成一所企業家園,令我們在較好的環境工作、較好的環境學習、較好的環境發揮才能。

 
 
佛教生態意識的價值取向及其現代意義
◎釋宏明

一、引言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科技進步一日千里,經濟發展快速突破,財富積纍不斷增加。人類在享受科技的便利和豐富物質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代價,面臨嚴峻考驗, 這就是當今世界的重大環境問題,諸如︰大氣和水資源污染,濫伐森林、植被減少,土壤侵蝕、荒漠化擴展,固體廢棄物泛濫,物種滅絕加劇,糧食、能源和礦產等 各種資源短缺,酸雨頻繁,地球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以及電磁波輻射污染等。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環境破壞多樣化和綜合化的現象也是日益突出,從而形成了環 境問題的全球化。「一想到環境污染對子孫後代的影響,就有毛骨悚然的恐懼感。」1 如何解決這一既具歷史性,也是災難性的問題成為全球政治家、環境學家、科學家、哲學家們以及所有熱愛地球的環保人士的高度關注和不可回避的課題。佛教是一 個充滿生命智慧和人文關懷的宗教,在其廣博深遠的思想體系中就含有系統清晰的環境倫理觀和生態意識,千百年來給我們提供多元的參考和啟示。今試從佛教生態 意識的理論基礎,價值取向和現代意義三個部分,探討佛教生態意識的獨特內涵和實際效用。

二、緣起無我是佛教生態意識的理論基礎

佛教核心思想的基礎是緣起,佛教根本精神的發端在無我。緣起思想貫穿著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整個發展脈絡,是佛教不共其他宗教和哲學的獨特思想。緣起,即是依緣而起。《雜阿含經》卷十中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2在因與果之間,緣的生滅變化將直接影響到因果。「以因果關係為主軸,緣是對此主軸的輔助說明。簡言之,可說緣起變為因果。」3因為各種條件相互作用而產生各種現象,而現象與現象之間又是相互依存,這種原理就是緣起。衹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所以是變化的,因為變化故所以是無常的,「一切事物皆無常,所以對物質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該執著,意指任何東西都不應認為是『我的』或『屬於我的』。 ……如果衹有永恆的才能稱為『自我』,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自我』,一切都變成『無我』(anatta,並非自己)。」4一切緣起的都是無常無我,沒有永恆、獨立的個體存在,這就是佛教所講的空性。「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5緣起則性空,性空故無我。這是對「生命中之不變的靈魂」「萬法的實體」的否定。佛法中之無我有兩種︰(一)人無我,指人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色心因緣假合而成,並沒有常恆自在的主體(我)存在;(二)法無我,指一切外在的存在都是因緣合散生滅,不斷變遷,並沒有一個常恆的主宰萬物者。《大智度論》卷二十二記載︰「一切法無我,諸法內無主、無作者、無知、無見、無生者、無造業者,一切法皆屬因緣,屬因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我相不可得故。」6「緣起」是佛教思想的根本中心,「無我」是佛教的獨特精神,兩者本身已含有倫理的成分。緣起無我不僅架構了佛教思想體系,同時也蘊涵著佛教生態意識的價值取向。

三、佛教生態意識的價值取向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寶貴財富,它的價值體現在生存價值、生產價值、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等方面。而生態意識即指在人與自然的互動過程中,處理人類活動與周遭自然環境間相互關係時的基本立和 觀點。在全球範圍內,因人類共業而引致的生態失衡、環境惡化的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低下、短視的生態意識成為導致生態問題的重要根源。越來越多關注人類、關 心地球的有識之士從不同的層面探討保護生態資源的思想理論,尋求解決環境惡化的各種方案,分享生態保護的實踐經驗。從緣起無我的根本立出發,佛教生態意識的價值取向主要體現在平等性、整體性和神聖性,並以此構建了獨具特色的佛教生態倫理觀。

(一)、「眾生平等」的平等性。佛教「眾生」的概念並非僅僅指有生命的有情存在物,同時也包括宇宙中一切如同草、木、瓦、石等等的無情存在物。佛教「平等」的 含義也並非是表像層面的平等,而是在緣起生滅的客觀規律中所具有共同的空性本質。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空性並非是虛無主義。恰恰相反,空性是生發萬事萬物的 最真實的平等特性,所謂真空才能生妙有。同時,眾生平等不僅僅局限在空性上的平等,此外,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也是平等無差別的。故 《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佛教的生態理念主要表現在:第一,承認萬物皆有佛性,都具有內在價值,這就是『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第二,尊重生命,強調眾生平等,反對任意傷害生命,因而提倡素食,認為『諸罪之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尤要。』」7 所以,佛教生態意識的首要價值取向就是平等性。這種價值取向對人類中心倫理所強調的人是自然的主人;人類是一切價值的來源,大自然對人類衹是工具性價值; 人類具有優越性,故超越自然萬物;人類與其他生物無倫理關係等主張進行徹底地反駁,不致墮於將人與自然萬物分離、對立的困境,視自然僅具工具性和實用性價 值的膚淺,乃至最終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的局面。佛教無我平等性的生態意識取向,反對人類中心論,實際上就是破除人我執著,為現代生態學提供了諸多的啟 示。挪威著名哲學家和生態學家阿倫.奈斯(Arne Naess)的深層生態學以「自我實現」「生物中心主義的平等」為兩個最高規範, 8也體現了佛教眾生平等生態意識的倫理智慧。

(二)、「依正不二」的整體性。依正指依報和正報。「正由業力,感報此身,故名正報;既有能依正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國土亦名報也。」9「所謂正報,是指有情眾生的自體;所謂依報,是指眾生所依止的國土世界。」10宋代大儒程頤曾說過:「人與天地一物也。」,朱熹也曾說:「蓋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實際上也是說明依正不二的道理,體現人與天地萬物的平等與和諧關係。正如著名環境倫理學家、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教授羅爾斯頓所指出的︰「過去,人類是唯一得到道德待遇的物種,他衹依照自己的利益行動,並以自身的利益對待其他食物,一種新的倫理學增加了對生命的尊重。……地球自然有內在的價值……地球不是人類的財產而是一個有機共同體,是生命的單元。地球不屬於我們,相反,我們屬於地球。」11

依正不二思想透顯出佛教生態意識的整體性價值取向,把每個似乎獨立的生命個體同其所依存的客觀環境看作是一個不可截然分離的有機整體,這是佛教處理生命主體與外在環境相互關係的一種智慧,也是促進人與自然達至和諧共融境界的有效方法和根本原則。「『依正不二』原理即立足於這種自然觀,明確主張人和自然不是相互對立的關係,而是相互依存的。《經藏略義》中『風依天空,水依風,大地依水,人依地』對生命與環境相互依存的關係作了最好的詮釋。如果把主體與環境的關係分開對立起來考察,就不可能掌握雙方的真諦。」12根據經典記載,佛陀誕生於無憂樹旁,苦修於雪山之麓,靜坐於尼連河畔,成道於菩提樹下,涅槃於婆羅樹間,帶領一千二百五十個常隨弟子赤足行化在恆河兩岸,隨緣安居於林間樹下,並且以戒律約束,促使弟子們秉持慈悲正念,保護山林環境,如《梵網經》云︰「若佛子﹗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燒,犯輕垢罪。」13 佛陀在大自然環境中成就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功德偉業,以身示範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道理,在環保層面給後人留下了依正不二的整體性生態意識及其價值取向的 寶貴思想資源。在當代生態學中,整體論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理論。生態學家萊文斯(R.Levins)和萊沃丁(R.C.Lewontin)認為,整體是「一種由它與它自己的部分相互作用、並與它所隸屬的更大的整體相互作用而規定的結構」。14依報的客觀環境與正報的人類自身都是整個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依正二報是不能分割獨存的整體性結構。

(三)、「無情有性」的神聖性。在依正不二的思想前提下,唐代天臺宗六祖湛然大師提出了「無情有性」學說,即是指一切具有生命,或者沒有生命,有感情,或者沒有感情的物體都具有佛性。「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子信無情無佛性者,豈非萬法無真如耶?故萬法之稱,寧隔於纖塵?真如之體,何專於彼我。」15如果認為無情之物沒有佛性,那不是說佛性沒有普遍性嗎?所以,佛性的遍及萬物,是不分有情和無情的。「我及眾生皆有此性,故名佛性。其性遍造、遍變、遍攝。世人不瞭大教之體,唯云無情不云有性,是故須云無情有性。」16佛性作為一種普遍性,存在於一切特殊的存在物之中。17由此可見,自然界中山川草木、一切森羅萬象因都具有佛性,故所以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除天臺宗之外,三論宗吉藏大師亦有類似表述:「唯識論云。唯識無境 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想。心外無別法。此明理內一切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眾生有佛性則草木有佛性。以此義故。不但眾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若 悟諸法平等。不見依正二相故。理實無有成不成相。無不成故。假言成佛。以此義故。若眾生成佛時。一切草木亦得成佛。」 18一枝花、一莖葉、一滴水、一片石都是佛陀法身的示現,都是佛性顯現,將來也都能成佛。無情有性的觀點是在眾生平等和依正不二基礎上所產生,揭示一種普 遍性的平等和平等的普遍性。破除人類中心主義以人為尊、以人為主、淩駕萬物之上的人類沙文主義思想,強調一切眾生不僅具有平等性,同時因具有佛性而更顯神 聖,從另一層面揭示了佛教生態意識的價值取向。

四、佛教生態意識的現代意義

在某種意義上說,佛教的觀念及其生態意識的價值取向,直接影響了生態倫理學的觀念。「事實上,環境倫理學的學者如施韋策、利奧波德、羅爾斯頓等人都承認環境倫理學與佛教之間的淵源關係。」19今試從三個方面略述佛教生態意識的現代意義。

(一)、「平等性」價值取向的意義是尊重一切生命,愛惜一切生命。在眾生平等無有差別的前提下,應該以慈悲心去對待周遭萬物,愛惜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的生存權。 「悉能忍受一切諸惡,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無有動搖。譬如大地能持一切,是則能淨忍波羅密。」20 為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能忍受一切,這就是普度眾生、利樂有情的宗教風範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信仰情操。佛陀在《無量壽經》中說︰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這是一種在體認緣起基礎上的自他不二的心靈境界和精神超越。由此,我們對一切眾生的慈悲、尊重和關愛,由人而及萬物,無私無求。羅爾斯頓有一段話論及佛教 的禪、生命和環境資源可以互為增上的關係,帶給我們不少的啟示︰「禪 宗佛教有一種值得羡慕的對生命的尊重。東方的這種思想沒有事實和價值之間或者人和自然之間的界限。在西方,自然界被剝奪了它固有的價值,它衹有作為工具的 價值,這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而增加的價值。自然界衹是人類開發的一種資源。但是禪學不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它不鼓勵剝削資源。佛教使人類的要求和欲望得 以純潔和控制,使人類適應他的資源和環境。禪宗佛教懂得,我們要給予所有事物的完整性,而不是剝奪個體在宇宙中的特殊意義,它懂得如何把生命的科學和生命 的神聖統一起來。」21

(二)、「整體性」價值取向的 意義是加強人與自然的協調。人類的生命活動,要靠與極其微妙的自然界保有一種和諧關係才能維持。因此,即使自然界稍有變化,也有危及人類生存的可能。22 我們應該避免在人與自然整體關係上的二元對立思考,而是要用整體的理念與眼光重新認真考量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對於生命而言,由生命以及與生命發生著各種關聯的事物所形成的那個確定的空間,我們就把它稱之系統或是共同體。正如生態學告訴我們的那樣,生命總是存在於共同體(community)之中」23在生命的共同體中,人與自然之間應協調並存,共同隨順緣起法則,「衹有當人們在一個土壤、水、植物和動物都同為一員的共同體中,承擔起一個公民角色的時候,保護主義才會成可能;在這個共同體中,每個成員都相互依賴,每個成員都有資格佔據陽光下的一個位置。」24人與自然的協調告訴我們一個簡單而又意義深遠的道理,即是當人類保護了環境,環境也必將保護人類。

(三)、「神聖性」價值取向的意義是重視萬物的內在價值。無情有性思想與生態學中的大地倫理學有較多的相通之處,兩者都主張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價值和存在的權利。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宇宙全體,還有其中的萬物都有尊嚴性,它是這種意義上的存在。就是說,自然界的無生物和無機物也都有尊嚴性。大地、空氣、水、岩石、泉、河流、海,這一切都有尊嚴性。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嚴性,就等於侵犯了我們本身的尊嚴性。」25對自然萬物的價值認同,不僅是對其尊嚴的認同,且時還要對其生命保持一種敬畏的態度,衹有如此,才能長久地保持對天地萬物內在價值的認可與重視。「善是保持生命、促進生命,使可發展的生命實現其最高的價值,惡則是毀滅生命、傷害生命、壓制生命的發展。這是必然的、普遍的、絕對的倫理原則。」26其中的道理與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七佛通誡偈所開示的義理完全契合。

五、結語

《聯合國環境方案》裡有一句話——「我們不衹是繼承了父輩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兒孫的地球。」27 佛教緣起思想告訴我們︰人類生存的宇宙是一定時空下的因緣和合而成的一個大聚合體,也是一個大生命共同體。佛教的慈悲理念和簡單節約的生活態度,對建立資 源節約型社會發展機制,減少環境污染,促進生態環保,保障人類健康,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的和諧共融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 處,給我們帶來及時的警示和無窮的啟迪。28眾生平等、依正不二和無情有性的思想固然有宗教性的深層內涵,但其所蘊含的平等性、整體性和神聖性的生態意識 的價值取向,以及尊重生命、協調發展和體驗價值的生態意識的現代意義對當代全球環境倫理學的構建提供了積極的理論資源。佛教的生態意識,使得我們跳出人類 中心的窠臼,向生命中心乃至生態中心的環境倫理的方向更有信心地邁進,從而將人類的道德關懷從人類自身擴展到多種生物甚至是整個自然界。環保理念的落實到 位,還須從家庭環保、社區環保等做起,而佛教「心淨國土淨」的思想則啟示我們生態意識最終要歸向於每個人的心靈環保。在當下這一刻,我們應該不斷地自我告誡︰人類不應該完全停留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框架下,更需要加強貫徹落實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和建設自然的環保理念。衹有如此,人類才有希望。

注釋:

1﹝日﹞池田大作、﹝德﹞狄爾鮑拉夫(Josef Derbolov)著,宋有成等譯︰《走向21世紀的人與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頁303。

2《大正藏》第2冊,頁67上。

3﹝日﹞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一年),頁76。

4﹝日﹞中村元著,香光書香編譯組譯︰《從比較觀點看佛教》(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民國九十二年),頁103-104。

5《大正藏》第30冊,頁33中。

6《大正藏》第25冊,頁222中。

7李培超︰《自然的倫理尊嚴》(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頁234。

8詳見朱貽庭主編︰《倫理學小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頁171。

9見《三藏法數》依正不二條。

10方立天︰《佛教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頁166。

11郭德海︰《環境意識的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環境教育》,1998年第1期,頁43。

12[英]湯因比,[日]池田大作,苟春生等譯︰《展望21世紀》(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4),頁30。

13《大藏經》第24冊,頁1006上。

14轉引自羅·麥金托什著,徐嵩齡譯︰《生態學概念和理論的發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頁155。

15《大藏經》第46冊,頁782下。

16同上註,頁784下。

17張德昭︰《深度的人文關懷︰環境倫理學的內在價值範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頁207。

18《大乘玄論》卷三,《大正藏》第45冊,頁40下。

19同註16。

20《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八,《大正藏》第10冊,頁97上、中。

21邱仁宗主編︰《國外自然科學哲學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頁252。

22同註1,頁284。

23鄭慧子︰《向自然的倫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頁106-107。

24﹝美﹞A.利奧波德著,侯文蕙譯︰《沙鄉年》(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頁216。

25同註11,頁429。

26阿爾貝特·史懷澤著,陳澤環譯:《敬畏生命》(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頁9。

27見蘇智良主編︰《當代人類社會問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頁43。

28詳見拙文《佛教與構建和諧社會》,收錄於《和諧世界,從心開始》(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頁223至229。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與揚州鑒真紀念堂
◎司徒一凡

於日本古都奈良的唐招提 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總寺院。寺內有金堂、講堂、戒壇、鼓樓、禮堂、開山堂(又名御影堂)等一組具有中國盛唐風格的建築物。它是由我國唐代高僧鑒真和尚 (公元六八八年至七六三年)第六次東渡日本後,於天平寶字三年(公元七五九年)開始親自主持建造的,大約於七七零年竣工,是現存天平時代最大最美的建築, 被確定為日本國寶。寺院大門上匾額「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謙女皇仿王羲之、王獻之的字體所書。

金堂是寺院的主殿,建於一米高的石臺基上,坐北朝南,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單簷廡殿頂,由鑒真弟子如寶建造完成。金堂內供奉著金色的主佛盧舍那佛像,高三 米七,為奈良時代特有的脫乾漆造,其兩側高五米多的千手觀音立像和高兩米的藥師如來立像,都是木心乾漆造。三尊大佛像前還有梵天、帝釋天兩尊小像和四尊天 王的木雕像,堂內還有平安初期大日如來的木雕佛像。其中金堂、盧舍那佛像、千手觀音像、藥師如來像都是日本的國寶。

金堂後面是面寬九間、單檐歇山頂的講堂,也是日本的國寶。它原是建於八世紀初的平城宮中的朝堂,在建寺時由皇家施捨,後遷入寺內,為平城宮留下的惟一建築 物。講堂內有一尊涂漆加色的彌勒如來像,佛像兩側有兩個外形似轎的小亭,是當年鑒真師徒講經之地。講堂庭院裡的藏經室,收藏有一千二百多年前鑒真從中國帶 去的經卷。

寺後部建於一六八八年的開山堂內,供奉高二尺七寸的鑒真乾漆夾造坐像,面向西方,雙手拱合,結跏趺坐,團目含笑,兩唇緊斂,是由弟子思托「模大和尚之影」塑造的,表現鑒真於七六三年圓寂時的姿態,也被定為日本國寶,每年衹開放三天供人瞻仰。日本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為御影堂繪製的六十八幅屏障壁畫陳列其中,包括《雲影》、《濤聲》、《黃山曉雲》、《揚州薰風》、《桂林月宵》、《瑞光》等。

堂前有鑒真墓,植有來自中國的松樹、桂花、牡丹、芍藥、「孫文」蓮、「唐招提寺」蓮、「唐招提寺」青蓮、「舞妃蓮」「日中友誼蓮」以及來自鑒真和尚家鄉江蘇揚州的瓊花等名花異卉。

在經堂和講堂之間,東邊是鼓樓,西邊為鐘樓。鼓樓是樓閣式建築,上下兩層都有平臺環繞。鼓樓往東是禮堂。寺內還有地藏堂、三曉庵、本願殿等建築。一九九八年,包括唐招提寺在內的「古都奈良文化財產」被聯合國列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一九六三年鑒真和尚圓寂一千二百週年時,中日兩國有關部門商定,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並在揚州的大明寺內建造鑒真紀念堂,由我國建築大師梁思成親自主持 設計。因當時國內留存的唐代建築實例太少,故梁先生專程赴日本參觀唐招提寺和其他古建築,並結合我國唐代廟宇建造風格,精心設計了這座紀念堂。它於一九七 三年動工興建,第二年竣工。紀念堂的正殿仿照日本唐招提寺金堂的樣式,衹是將面闊由七間改為五間。正殿中央也有鑒真和尚坐像,是揚州雕塑家劉豫按照日本唐 招提寺的原像塑造的。

日本郵政曾於一九七七年一月二十日發行第二次國寶系列郵票第二集,其中就有一枚是「唐招提寺金堂」。廿五年後,它又出現在日本於二零零二年七月廿三日發行的世界遺產系列第八集郵票上。作為中日友好的象徵,金堂也出現在我國一九八四年九月廿四日發行的《中日青年友好聯歡》之「一衣帶水,友好鄰邦」郵票上,其中還有代表中國的西安大雁塔,與唐招提寺同屬唐代建築。而揚州鑒真紀念堂建築、唐招提寺內的鑒真像、鑒真東渡日本的寶船等景物,則可以在我國於一九八年四月十三日發行的《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郵票中逐一目它們的風采。這些精美的郵票成為人們了解相關歷史、文化、建築、藝術等課題的另類媒介,值得仔細觀察、慢慢品賞。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覽勝
◎王春華

中國大地上,有一串璀璨奪目的項鏈——「金色世界」五台山、「銀色世界」峨嵋山、璃世界」普陀山、「蓮花世界」九華山。它們是佛教四大道場。

佛教四大菩薩中文殊表「大智」,普賢表「大行」,觀世音表「大悲」,地藏表「大願」。四大菩薩雖分工不同,但都以救眾生脫離苦海到達彼岸為宗旨。四大菩薩各有自己顯靈說法之地,即各有自己的「道場」。文殊菩薩的道場在山西省五台山;普賢菩薩的道場在四川省峨嵋山;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浙江省普陀山;地藏菩薩的道場在安徽省九華山。這四大菩薩的四大道場被稱為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誌》稱:「佛經稱地藏、普賢、文殊、觀音諸佛道場,曰地、火、水、風,為四大結聚。九華,地也;峨嵋,火也;五台,風也;普陀,水也。」

事實上除了四大道場外,中國大地還有眾多以佛教聞名的山,以致有「天下名山僧佔多」之說。不過確切地說,應是:「天下名山僧建多」。 僧人選擇名山修習,便從此成為此山的建設者、護林員,而且將文化引進山林,形成人文景觀,從而擴大、昇華了這座名山,純自然之山變成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雙美之名山。當中國化的禪宗創立之後,這一趨勢和作用尤其變得明顯。這些名山往往又是儒、釋、道三教並存共處之山。三教同山為三教融合、加速佛教中國化過 程創造了一種宜人的氛圍、一個特定的良好環境、一條便捷的通途。中國佛教名山,是佛教在中國廣泛傳播的見證,顯示出佛教中國化的歷程,為佛教文化與中國傳 統文化互滲交融的結晶。

凡稱得上佛教名山者,山川之秀與「三寶」之 靈,二者不可或缺。在一座座殿堂閣塔中,或金相莊嚴,或舍利呈祥,或碑碣傳幽,或經籍遺香,或鐘磬唱古,或壁畫流丹,滿目盡是希世文物,處處珍藏國之重 寶。四大名山融觀光遊覽、佛教建築參觀、休閑度假為一體,豐富的旅遊資源、厚重的佛教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中國獨一無二的朝聖目的地,極富個性的世界級 旅遊景區,正是四大名山的魅力所在。

金色世界——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五臺縣境內,方園約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而起,巍然聳立,峰頂平坦如臺而得名,又因山上氣候多寒,別稱「清涼山」。最高點北臺葉門峰海拔3058米,被稱為「華北屋脊」。主峰五座,東臺望海峰可看雲海日出,南臺錦峰是花的海洋,西臺掛月峰可賞明月嬌色,北臺葉門峰可覽群山層疊,中臺翠岩峰可見巨石如星,更有天造奇觀「熱融湖」「冰脹丘」「石海石川」「龍翻石」「寫字崖」「佛母洞」等。

五台山位居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自東漢明帝以來,即成為佛教聖地,經歷代修建,塔幢林立,佛剎棋佈,五峰內外佛寺最多時達360所,僧尼達萬人之眾,堪稱為我國最大的寺廟建築群。五台山尤以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羅寺和菩薩頂為五台山五大禪院,香火旺盛。羅寺有「開花現佛」奇觀,善男信女以能目此景為終身大幸。塔院寺內有高75米的白色喇嘛塔,是臺懷鎮的標誌,而「紅樓晚鐘」「斜陽塔影」為五台山風光之絕唱。

五台山融會了印度佛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民間宗教、儒教、道教和三晉文化的精髓,形成了顯密並行、諸宗競秀、青廟和黃廟、子孫廟和十方廟共存的模式,是「中國佛教的縮影」,並被譽為「中國古建築藝術的寶庫」「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展覽館」「中國佛教音樂奇葩」「國際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節日:農曆四月初四,文殊菩薩聖誕日,五台山舉辦奉旨道場、放燄口、五爺廟會。每年七月廿五日至八月廿五日,舉行「五台山國際旅遊月」等活動。

銀色世界——峨嵋山

峨嵋山位於四川西南部,距成都市130公里,雄據於四川盆地的西南,拔地而起高差2600餘米,以雄秀壯麗的自然風光和充滿神秘傳說的佛教、道教文化聞名於世,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享有「峨嵋天下秀」「天下名山」「動植物王國、」「地質博物館」之美譽,主峰金頂海拔3077米,有雲海、日出、佛光、聖燈「四大奇觀」。1996年被納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峨嵋山古木參天,流泉飛瀑,風景獨秀,隨著季節的變化和山勢的不同,陰、晴、風、雨、雲、霧、霜、雪渲染,形成了著名的「峨嵋十景」。金頂為峨嵋山游程的最高峰,極目四望,成都平原盡收眼底,千山萬嶺,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大雪山、貢嘎山歷歷在目。

峨嵋山為普賢菩薩的道場。相傳佛教於公元一世紀即傳入峨嵋山。近2000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嵋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嵋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聖地。

節日:峨嵋山特色節慶活動常年舉辦。峨嵋山普賢文化節每年九月—十月舉行;峨嵋山朝山會每年三月—四月舉行;峨嵋山傳戒法會影響深遠;峨嵋山「萬盞明燈供普賢」農曆每月初一、十五的晚上都將在萬年寺舉行。

璃世界——普陀山

「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普陀山雄峙於杭州灣以東的蓮花洋中,與世界著名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海。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普陀山既以海天壯闊取勝,又以山林深邃見長。登山覽勝,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島浮在海面上,點點白帆行駛其間,景色極為動人。前人對普陀山作了這樣高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

普陀山是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場,其宗教活動可溯於秦。自唐建立觀音道場以來,經歷代興革,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篷,4000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普陀山主要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多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龜聽法石、海天佛國石等二十餘處。在山海相接之處有許多石洞勝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金沙綿、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繞著大批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

節日:中國普陀山觀音香會節。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聖誕日、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海內外佛教徒紛紛從四面八方雲集普陀山敬香朝拜和參加法會。還有中國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中國「普陀山之春」旅遊節。

蓮花世界——九華山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長江南岸的池州市境內,方圓約百公里,號稱九十九峰、十八景,山水風景最著者,舊誌載有九華十景:天臺曉日、化城晚鐘、東崖晏坐、天柱仙 蹤、桃岩瀑佈、蓮峰雲海、平崗積雪、舒潭印月、九子泉聲、五溪山色。有讚曰:大江以南,山之峭拔而秀麗者,莫如九華……九十九峰,神清境絕,真天下之奇觀 也。

九華山為地藏菩薩道場,佛教興起遲於洛陽白馬寺六百多年,九華山佛教歷經興衰,大體有五個時期:唐中期初創;唐後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所發展;明清達到鼎 盛。鼎盛時期,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之所以成名,除了它得天獨厚的優美環境外,應歸功於詩仙李白和高僧金喬覺。李白遠眺九峰如天賜九蓮,觸景生情,寫 詩讚「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於是「九華名遂聞於天下」。朝鮮半島新羅國高僧金喬覺,渡海來九華修行,稱地藏菩薩轉世,「遠近焚香者,日以千計」。九華山歷代高僧輩出,從唐至今自然形成了十多尊肉身菩薩,現可供觀瞻的有五尊。在氣候常年濕潤的自然條件下,肉身不腐為九華名山增添了一分莊嚴神秘的色彩。

節日:

1.地藏法會日(農曆七月三十日),這一天是地藏菩薩金喬覺的誕辰日,又是圓寂日,及成道日,各寺廟都舉行隆重的佛事活動,熱鬧異常。

2.廟會:起源於唐代。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法會這一天,各地香客居士和山民雲集九華,舉行大型佛事活動、民間民俗表演和各項商貿活動,從而形成了傳統的廟會活動。

 
 
三過七塔寺
◎釋正進

知寧波七塔寺,還是從《虛雲老和尚年譜》上得知一二,敬錄如下:

壬辰師一百一十三歲

……十月東南人士在上海發起祝願世界和平法會。眾議請師主法。派方子藩等來京迎迓。於公曆十二月十一日附車抵上海北站。執旗獻花者百餘人。齊聲念佛。…… 此次法會收入淨資。六億七千六百餘萬。支出三億餘萬。師所收之果金等等。盡撥交法會中。絲毫不取。結存款項三億餘萬。咸請師意支配。師與諸大師及各居士商 定。擬盡數撥送名山供養。計分給四大名山。八大名剎……

《年譜》中的四大名山,學佛之人無人不知。而全中國的八大名剎,卻知之甚少。能知道其正確答案的,更是少之又少。《年譜》中標明:揚州高旻。蘇州靈岩。福州鼓山。福州地藏。寧波七塔。寧波天童。寧波育王。寧波觀宗。

這《年譜》上言說的事,時為公元一九五三年。由此推算,寧波七塔寺成為中國的八大名剎,應在明清之時。由於這讀《年譜》的因緣,我內心生起了要朝拜七塔寺 的念頭。佛教是講緣起法的,人一旦有了願心,就一定能實現。時隔不久我就在普陀山普濟禪寺見到了七塔寺的住持可祥法師,這一見不打緊,我的慾望更加強烈 了。

我和《香港佛教》的主編秦孟瀟老居士有著一段師生關係,雖由文字結緣,當時還未曾謀面,可感情基礎濃厚。我抓住一次通話的機會,說出我的願心能否代表《香港佛教》採訪可祥大和尚。老人家欣然同意了,並答應馬上跟可祥法師聯繫。夢想即將要實現。

一過七塔寺

佛教是講傳承的。人能弘道,沒有傳承,中國佛教很難想象能走到今天,或者說傳承斷了,釋迦教法也就不會存在。而可祥法師正在七塔寺千年法脈傳承的一個重要 的支點上,他是中國當代寧波七塔寺的一個代表。據載:七塔寺歷史悠久,始建於唐大中十二年(858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歷史。當時,縣城裡有位叫任 景的官人捨宅為禪院,名「東津禪院」,並迎請天童寺住持心鏡禪師主持寺務。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賜名為「崇壽寺」。 明朝初年,倭寇時常在海上作亂,沿海居民難以安生。朱元璋派名將信國公湯和,把舟山群島一帶的居民遷徙到寧波江東,並將國昌寶陀寺遷徙併入崇壽寺,迎來觀音像,供奉在大雄寶殿,改名為「補陀寺」,因供奉觀音菩薩,又被稱作「南海普陀」「小普陀」。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在寺前建立了七座佛塔。故俗稱「七塔寺」,沿習至今。

藉出差的機會,在一個初春的下午,我與可祥大和尚又一次見了面。所言甚歡,第二天晚上就寫了三千多字。記得開場白是這樣的:人的聯想有時是不可思議的。當我把有關可祥法師的採訪資料以及七塔報恩寺歷史文稿等堆置於案頭,於茶香四溢中,我的腦海裡忽然涌現出「無數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耀天心」趙樸老讚弘一大師的詩句。是偶然,還是必然?這同我從寧波東錢湖剛剛游覽歸來,也許有那麼一點關係。一輪明月從浩瀚的水面上昇起,是那麼的潤澤而大氣,於朗照、寧靜中充滿了希望。在我的心裡,弘一大師和可祥法師,有許多相似之處,所謂「相由心生」,在我的形象思維裡,兩個人的法相均佔一個「秀」字, 清秀,俊秀,朗朗明澈,映照大千。而兩位佛子的胸懷,又都是那麼寬廣博大,充滿了承擔如來家業的勇氣。所不同的是,一位中年投入佛門,堅持自己的佛教理 念,孜孜不倦於苦修行,終生不作執事,潛心律宗,成為一代祖師;一位少年出家,禪淨雙修,接受新事物快,思想觀念新,挑起祖師重擔,善於駕馭全局,成為當 代中國最年輕有為的方丈之一。表面上看,兩位佛子走的路線有點差異,但殊途同歸,他們赤心嚮佛的心路歷程是一致的。

後來,這篇小文得到秦老的認可,發表在《香港佛教》上。臺灣《慧炬》佛刊也予全文連載。我依據可祥大和尚的出家經歷,以其為原型寫了一篇小說,發表在《上 海文學》二○○八年六月號上。小說題為《五塔寺》。我為了行文方便把七個石塔,減去了兩個,不知主人會不會怪罪?小說的開頭是這樣的:

天幕上的星稀了,淡了。有了一抹魚肚白。

天的開口處,紅脂漸染,隨之「呼啦」一聲,瀉下來滿地的紅光,把山門前的五座石塔剎那間映得流光溢彩。猶如孕婦分娩一般。就在這時,五座石塔間又生出了一座石塔,它蠕動著伸展腰身,忽然又長出雙臂來,十指上各綻放出一蓮花……

此時此景,把個正開山門的老和尚嚇得跌坐在門檻上,待揉眼細瞧,石塔搖搖晃晃走過來……

石塔向他雙手合十。

哦,原來是一個穿灰色僧袍的小和尚。

小師父你來幹啥?

掛單。

多長時間?

一輩子。

天這麼冷,沒把你凍死?

不冷。

不冷?

這,有座火爐金塔。

小和尚一指心口窩,語聲切切。說著便向大雄寶殿走去,拜佛,拜菩薩。

二過七塔寺

前年,我與佛協教務辦覺如法師到寧波辦事,中午要落單吃飯。我想到了七塔寺,不知這兩年它變得怎麼樣了。我發短信給可祥法師,他回說他在南京大學上課,不能陪我們。他已安排當家師定昌法師陪我們吃齋。我回短信感謝他。

見到定昌法師,他陪我們禮佛,在寺院各處轉了轉。眼見為實,有些感動,心想變化還真不小呀。

新建成的山門牌樓和石製圍欄墻體,成為甬城一道新的亮麗風景。欄墻和牌樓同質同色,均為白色花崗岩石製,二者協調統一為一個整體建築群。它們結構精巧典雅,氣勢巍峨莊嚴,與寺院其它建築相互映襯烘托,顯得十分和諧。

定昌法師見我對新建成的山門牌樓和石製圍欄墻體感興趣,便對我說,這全是大和尚的主意和功德。大和尚說,老寺院改造要適應時代的要求。變封閉遮擋式院墻為 透視露光式石製圍欄墻體,目的是讓寺院的草坪和綠樹,同墻外街面的綠化連成一片。而更主要的,這種做法能讓街上過路的行人,清清楚楚地觀看到寺院內僧人和 信眾都在做些甚麼。神秘感的消失,必然增加寺院和人民大眾的親和力,有利於吸引更多人入寺參訪禮佛,與佛結緣。況且這種院墻的建築風格,在我國明代已經出 現過。現代大都市的公園和遊樂園院墻採用的透光式建築風格,是借鑒我們佛教的建築樣式,這個發明獨創權是我們佛門的。

在參拜的過程中,我留心地看到七塔寺在走廊、過道處懸掛、張貼佛門祖師法語、名人名言及飽含哲理的詩歌、警句等。走廊上各處還安裝了廣播音箱,隨時播放佛 教樂曲,使信眾入寺後,眼之所見,耳之所聞,處處皆能感受到佛法的馨香。從這些點點滴滴中,已透露出從細節、於小處著眼的妙處。我領略到了可祥法師他走人 間佛教、人生佛教之路的良苦用心。

我知道可祥大和尚「人生佛教」思想,是月西大和尚從廈門南普陀佛學院太虛大師處承傳下來的法寶,可祥法師承擔七塔寺管理重擔後,高舉「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思想旗幟,十多年來不斷將其發揚光大,並結合當今社會實際,創造性地注入了新的內涵。大乘佛教的理念是普度眾生,這個眾生,首先應該定位在人世間,把度化人作為己任,「不忘世上苦人多」。為此,他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在樹立弘揚佛法在人間,以度化眾生,莊嚴人生,成就人間淨土思想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贏得了中外大德和居士及香客的讚譽。

在弘揚佛法方面,他不墨守成規,以善巧方便度化人,他利用現代科學成果,創辦七塔佛學文化網絡,在各種法會期間見縫插針,他本人和寺管會執事向大眾講開 示,把佛理深入淺出地講給參與法會的人聽。凡遇有佛教界著名高僧、大德居士、文化名人等來寺參訪,可祥法師總是不失時機地請他們為四眾說法開示。

三過七塔寺

今年四月,我第三次來到浙東名剎七塔寺。我如是說,覺得與《虛雲老和尚年譜》上記載不相符合。我是入鄉隨俗呀。《年譜》上明明白白指出「寧波七塔」是中國「八大名剎」之一,可我們自家打出的廣告語,卻不知為甚麼有意把它往小裡頭說。真是奇了,怪事!

這次掛單四夜五天,是我最長的一次。又是秦老送給我的增上緣。

《香港佛教》秦孟瀟大德及張芸老師拜觀世音菩薩,從海天佛國普陀山回港,過境寧波。可祥大和尚知道了這個信息,留二老多住幾天,他們無法推卻,卻成全了我小和尚。而面上的事呢,我受本山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的指派,作為全程陪同人員,當然不能一走了之。

這大德和大和尚相見相語,自然不同凡響,令小僧受益終生。

秦老說:可祥法師,你這些年進步快。大和尚,與你名符其實。

可祥說:哪裡、哪裡,沒您老人家支持,我想快也快不了。

秦老說:你不要謙虛,我心裡有數。你對都市佛教的定位,在管理方面下了功夫,特別是在道風方面。還有,就拿這弘揚人間佛教來說,七塔,是走在其它寺院的前頭的。

可祥說:不敢當,不敢當……

我深知,可祥法師在七塔寺深化「人間佛教」的過程中,且已在寺院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所體現。在秦老他們去休息時,我借機又一次採訪可祥大和尚。他對我說,十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做回報社會的事業,把利益眾生作為自己的份內事來對待。七塔寺又名「報恩寺」, 所以,我們要進一步發揚報恩精神,報父母恩、報國家恩、報眾生恩、報三寶恩,在依政府所想、社會所需、自己所能的原則下,寺院僧眾勤儉節約,多方擠出資金 回報社會、廣行利益眾生的慈善福利事業。據不完全統計,在可祥法師主持寺院的十多年裡,七塔禪寺用於捐資助學、扶貧濟困,以及支持殘疾人事業等社會慈善福 利方面的善款金額纍計已經達到1120多萬元。二○○三年、二○○五年、二○○七年,七塔禪寺被寧波市慈善總會、浙江省慈善總會先後授予「寧波市慈善楷模」的光榮稱號,成為全社會學習和效法的樣板。

說心裡話,這些年來我懷著一顆好奇、探知的心,有意親近可祥法師,就是要挖出他靈魂深處的東西。一是十多年七塔寺聲名鵲起,做了許多不同於一般寺院的弘法 利生的大事情,樁樁件件,讓教內教外有識之士佩服;二是可祥法師的容貌和聲音,吸引著我。他是怎樣的一個出家人,會呈現如此的僧相,會發出如此柔和悅耳的 語聲?百思不得其解。我是搞佛教文學創作的人,探究的心理要比一般人強烈些。後來,彼此接觸多了,又有機會到七塔報恩寺禮佛參訪,罩在可祥法師身上神秘的 面紗,漸漸地被撩開。他會熟練地使用電腦,會駕車,懂佛教建築藝術,寫得一手好毛筆字,而且閱讀圖書還相當廣泛,就連學術性蠻強的《書屋》,也成了他喜讀 的刊物之一。他是南京棲霞山佛學院畢業的高材生,近幾年又不斷走出寺院,前往各高等學府求學深造。我想,他將來的事業會做得更大。

文章寫到此,意猶未盡,內心裡彷彿仍有千言萬語要向人們敘說一樣。語言的表達總是有限的,盡了心力是一回事,能不能構建描繪出當代一位僧人真實的如如不動的心靈世界,又是另一回事。

我在小說《五塔寺》虛構了一個情節,「行挑夫事」。看起來這是佛門一件平常的事,其實是大有深意的。挑夫者,乃「傳承」也,荷擔如來家業啊!

請原諒我再次引用小說裡的兩段文字,作為此文的結尾。

他(小通祥)找月西大和尚掛長單,月西說:「去挑擔吧。」「我去坐禪,不行嗎?」他討價還價。「不可以,如果你想久住?在這件事上,月西寧作惡人。」

「那就挑吧!」

和尚為道而來。所謂「把性命交給龍天,把骨頭交給常住」,與寺院共存亡。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何況挑擔也累不死人。他拿著副空擔向山門外走去。

通祥法師暫留單五塔寺,行挑夫事,住廣單雲水寮。

他又從頭開始,日復一日,像他第二次回山時一樣當挑夫。早殿、晚殿,晚上到禪堂去坐禪,他都樂得其事……

 
 
季羨林先生與覺群編譯館
◎曹曙紅

○○九年的盛夏,天氣似乎格外的熱,即便如此,老天仍然很殘酷地讓我們在流汗之余還在心中淚如雨下。七月十三日,這個讓世界凝固的日子,季羨林、任繼愈兩位國學大師先後辭世,世界痛失大師、華夏哀悼巨匠。深切緬懷中,我不禁想起唯一一次拜謁季羨林先生的情景。

那是二○○二年的夏天,也是這麼炎熱,我與上海玉佛寺寺務處副主任慧覺法師冒著酷暑來到北京。此行的任務有二:一是與宗教文化出版社商談出版《覺群叢書》事宜;二是拜望九秩高齡的季老,聽聽他老人家關於佛學編譯方面的指點並邀請其擔任「覺群編譯館﹂名譽館長。

這裡有必要交代一下,覺群編譯館於二○○二年初開始籌備,正式創辦是在二○○二年十一月,是「為進一步提高弘法工作的水平,積極吸收和借鑒國外佛學研究的先進成果、彌補國內佛學研究過程中缺乏原典著作的缺陷而創辦的、隸屬於上海玉佛寺覺群佛教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的編譯機構,覺醒大和尚任館長。在《覺群佛學譯叢總序》中,覺醒大和尚清楚地道出了覺群編譯館暨其衍生產品《覺群佛學譯叢》的創設緣起,序言寫道:

佛教,作為古老的宗教之一,海外研究也日見蓬勃,從東瀛至南亞,從德意志、法蘭西至英吉利,於研究南傳佛教聖典及歷史文化方面卓有成效。……因此之故,時 有台灣藍吉富氏主編出版《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一百冊,介紹國際佛教學術界之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等,內容廣泛,對於國內學界拓展學術視野,提昇佛 學研究水準,甚有裨益,可喜可賀!惜其著作多屬近代,且以日文為主,時過境遷,歐美近代以後之佛學研究日新月異,相關成果不斷涌現,將此類新知卓見譯為漢 語,嘉惠學林,已成迫切之勢。

藉此因緣, 敝寺故有覺群編譯館之設立,集思廣益,斟酌權衡,適時推出系列《覺群佛學譯叢》, 實欲借古人譯梵為漢之經驗,取信、達、雅之准則,推陳出新,俾在家出家,兩俱得益。佛法雖重在行持實證,佛經所說理趣,亦無不為求證生死大事之門徑,若依 文解義,理事分途,則徒成慧業,殊失佛法之宗旨。然此乃針對僧伽悟道而言,非指俗世傳教之事,況時際濁世,佛法傳揚端賴因緣,適應時會,則日以廣信,僧伽 寄質塵寰,豈可遺世而獨立者乎!

倘能以此譯叢為契機,重視我國古代傳譯之漢文聖典,探悉諸宗玄義,同時攝取世界各地區佛法之優長,融貫現代國際佛學界之研究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深信國內會有更好的研究成績出現,佛教亦將進一步充實與光大。

萬事開頭難。創辦編譯館離不開專家的支持和參與。放眼中國佛教界及社會學術界,在翻譯方面最有成就的莫過於首位榮獲「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的季羨林老先生了。

拜望季老之行,緣於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先生的牽線搭橋。錢教授是季老的關門弟子,因為與復旦大學之間的合作關係,我們有幸認識了錢教授。錢教授閱歷 豐富、知識廣博,在佛學研究及經典翻譯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曾一度撥冗參與覺群編譯館的籌備工作,給人的印象是謙虛和藹、熱心助人、認真敬業。當我們談起 編譯館能否請某一名家擔任名譽館長以擴大影響時,錢文忠先生脫口而出:「可以請季羨林先生!﹂我們當時聽了都覺得不太可能,季老是當代著名的國學大師,德高望重、深居簡出,豈能隨意親近?況且,季老是個大學問家,對於一個普通寺院興辦佛學翻譯事業是否有信心?錢教授的一番回答逐漸打消了我們的疑慮,他說:「首 先,作為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文學家,季先生在學術上造詣精深,是世界著名的梵文、巴利文、佛學等領域的權威專家。請他擔任名譽館長是最合適的人選,對於提 昇編譯館的聲譽以及推動佛學編譯工作的開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其次,季老熱愛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學術是他的第一生命,支持佛教學術 的研究和翻譯工作,是季老的一貫行為,何況佛教寺院做編譯工作是個創舉,老人家一向平易近人而且熱心扶持年輕人的成長,我想,請他擔任名譽館長應該不是太 大的問題,這個事情我可以與老人家先行溝通。﹂

時間不長,錢先生給我們打來電話,說季老原則上已經答應,為表誠意,可以登門邀請。為了慎重起見,在去北京前,我們事先擬好了一份邀請信及編譯館情況說 明,准備著萬一先生無暇接見,我們可以先留下材料以便先生熟悉詳情。適逢錢教授出國講學不能同行,所以我和慧覺法師在宗教文化出版社王志宏小姐的陪同下, 驅車來到了北京大學。在季老家門前,我們按響了門鈴,一位六十歲上下的女士為我們開門,由於事前聽過錢教授的介紹,知道這位女士就是季老的秘書李玉潔,李 女士慈祥地將我們引進客廳,安排我們坐下並為我們沏茶。從李女士口中得知,季老前兩天剛從醫院出來,身體還在恢復當中,這讓我們為此行的冒昧打擾而惴惴不 安起來。在李女士去請季先生的間隙,我掃視客廳,不到二十平米的客廳裡,除沙發、茶幾外,幾乎全部被書架所占據,客廳的一面墻壁上,從地到頂,整齊擺放的 一套《四部叢刊》突顯出主人的博學,窗前的一幅歐陽中石畫的《季荷》圖,彰顯了主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 高潔品格。大約過了三分鐘左右,季老在李女士的攙扶下來到客廳,老人家見到我們熱情地伸出手與我們握手,並招呼大家落座。我們心想,老人家德高望重且身體 不太好,理應老人先坐,不曾想,季老很謙讓,非得讓法師先坐,說法師是僧寶,理應得到尊重。弄得慧覺法師很不好意思,拉著季老一起坐下。我們首先轉達了玉 佛寺方丈覺醒大和尚對季老的親切問候和良好祝願,季老對覺醒大和尚的問候深表感謝。由於先前錢教授已將有關情況向季老做了彙報,所以不待開口,季老已明白 我們此行的用意。老人家充分肯定了玉佛寺創辦編譯館的舉措,認為是佛教界參與學術研究的良好開端,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好事。當我們提出延請季老擔任編譯館名 譽館長時,老人家爽快地答應了,並愉快地接過聘書。如此順利,讓我們頓感老人家對佛教學術研究的關心和支持程度是何等懇切摯誠,我們也真切地感受到老人家 虛懷若谷、平易近人的長者風範。或許正因為老人家的慈悲,我們心中的顧慮蕩然無存,我們試探性地提出能否請季老為覺群編譯館題寫館名,老人家非常爽快地答 應且欲起身書寫。考慮到老人家的身體狀況,我們連忙說:「不急不急!您老有空時再寫!﹂老人家笑著說:「好,好,過兩天請文忠給你們捎去。﹂

不忍長時間打擾季老,在預定目標達成後,我們起身向老人家道別。臨行前,李玉潔老師還為我們三位照相留影,可惜相機故障,回來後未能衝洗出來,殊為遺憾! 季老說送送我們並隨即起身朝門口走,在我們的一再請求下,他才停下腳步。至今猶記季老抱拳目送我們的神情,那是學者謙卑的神情,那是長者關愛的神情,那是 一代宗師希望的神情……

正是季老那令人難忘的鼓舞,鞭策著我們的編譯館邁步向前、積極進取,走出腳踏實地的每一步。如今,覺群編譯館已悄然度過七個春秋,迄今為止,在大陸佛教界,仍是首開先河、獨此一家。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回首七年的歷程,在感激專家學者們的辛勤耕耘的同時,我們更要深深感激的是季老賦予我們的良好開端。七年來,編譯館的各項館務順利開展、日益嫻熟。作為編譯館的成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覺群佛學譯叢》已有十餘本陸續面世,在佛教學術界反響熱烈、褒揚有加。

巨星雖隕落,精神永不朽。季老仙逝,留給我們的不僅有無盡的哀思,更有不朽的精神,那是一種為學術事業獻身的精神,是一種鼓勵青年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精神,是一種謙和慈祥、虛懷若谷的長者風範,是一種永垂不朽的信念。

我們深深地緬懷您,敬愛的季羨林先生!

 
 
世界佛教動態

普明苑在蓮池寺舉辦金剛薩埵閉關共修活動

二○○九年五月廿八日至五月三十一日(夏曆己丑年五月初五日至初八日),普明苑在蓮池寺舉辦了金剛薩埵閉關共修活動。

本次閉關共修活動由佐欽秋林(葛嘎)仁波切主持,參加的善信有約240人次。

五月廿八日下午三時正,一眾善信在佐欽秋林(葛嘎)仁波切帶領下,在蓮池寺開始了閉關共修活動:上師開示及口傳法本、金剛薩埵修法、上師授八關齋戒及煙供。

五月三十一日下午三時正,金剛薩埵閉關共修活動在蓮師薈供下圓滿。

是次活動讓信眾體驗甚麼是金剛薩埵閉關共修。在紛擾的世界裡,我們需要放下煩惱及憂慮,令自己增福延壽、消除病苦、身心快樂、衣食俱足。

 

蓮池寺舉行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二○○九年六月廿八日(夏曆己丑年閏五月初六日),蓮池寺舉行了慈悲三昧水懺法會。

本次法會由照品法師暨眾法師主持,出席法會有準提閣佛學會會友及福林精舍居士及其他善信等約160人。

一眾善信由照品法師帶領下,於早上九時卅分在蓮池寺無量壽殿開懺,善信穿著海青,跟隨法師們唱誦慈悲三昧水懺經文。接著上供及拜懺。

下午三時卅分,法會在熊熊的化寶燄火下圓滿。

拜慈悲三昧水懺,藉此迴向大眾消災延壽,身體健康,闔家平安。




中國首屆佛教外語培訓班結業

◎遠 塵

二○○九年六月廿七日上午,中國首屆佛教外語培訓班結業典禮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隆重舉行。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學誠法師,上 海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曹海紅副主任,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覺醒法師,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月松,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總監淨因法師等領導參加了畢業 典禮。

首屆外語培訓班是由中國佛教協會和中國佛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上海市佛教協會、上海外國語大學、香港大學承辦,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佛教外語交流與研究人才。

在結業典禮上,承辦單位代表覺醒法師、李月松和淨因法師分別講話。覺醒法師在講話中對佛教外語培訓班學員經過八個月艱苦學習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月松向與會領導和嘉賓介紹了佛教外語培訓班的辦學和學員的學習情況。

淨因法師是香港大學的代表,擔任了外語培訓班的教學工作。學誠法師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對承辦單位表示衷心感謝,對學員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並指出佛教經典能夠傳入中國,都是依靠精通梵文、漢語的國內外翻譯家辛勤翻譯的結果。

國務院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在結業典禮上,對學員八個月來所取得的優異成績表示熱烈祝賀,對為培養學員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師和領導表示衷心感謝。並對學員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最後學員代表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回顧了外語學習經歷,感恩學校老師和各級領導對學員的學習和生活的關心。並表示,一定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外語水平和佛學水平,為中國佛教更好地融入世界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慶祝江西寧都縣蓮花山千手觀音殿佛像開光暨
重建大雄寶殿奠基法會及梵樂佛曲音樂晚會
(感恩祈福佛教萬人演唱會)


地點: 江西翠微廣場 戶外匯演 
日期:二○○九年七月十二日 晚上7:30

江西蓮花山 千手觀音殿開光盛典及佛曲演唱  七月十三至十六日 上午

主禮: 上証下通大和尚

中國佛教協會理事 江西省佛協副會長 江西省贛州市佛協會長 江西省贛州市人大常委

寧都縣永寧古寺 / 江西蓮花山青蓮古剎 / 贛州寶華寺住持

大會隆重禮請 上一下誠長老為是次千手殿開光盛典,賀稿寫「福」字贈予嘉賓作留念

大會誠邀香港/國內演出嘉賓:(排名不分先後)

歌影視紅星 / 林浩 (著名香港佛曲創作歌星 / 唱片音樂會總監 / 鋼琴演奏家 ) ;余穎 (著名香港佛曲創作歌星 / 唱片音樂會策劃 ) ;華D (客家歌王 / 中國張學友 ) ; 釋迦頓靈 (法師演唱/ 古琴演奏) ; 張嵐 (國內歌手) ; 釋迦清一 (小和尚演唱——特別客串開光後演出 ) ;李漢唐 ( 全胡發明家演奏家 ) ;及其他國內演出單位

江西蓮花山之歌
(千年古剎千手觀音殿開光盛典 2009) 主題曲

千年古剎  因緣具足  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

喜逢盛世  蓮花芬芳  千年古剎  重現輝煌

諸佛讚嘆  人天稱揚  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

在寧都縣蓮花山  青蓮古剎  真美美麗    (真莊嚴 )

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  人間淨土

極樂就在我們眼前  在我們心中第一  千手觀音殿

*蓮花山 蓮花山  蓮花朵朵開    人人遊到極樂國  現在做得到  蓮花山

蓮花山  蓮花山  寧都縣蓮花山   永遠都記得  永遠都記得

千手觀音  三十二應周塵剎  千處祈求千處應  圓滿景象

梵唄佛音飄揚五大洲  永遠都記得  蓮花山  蓮花山

梵唄佛音飄揚五大洲  Om Ma Ni Pad Me Hom...

藉此殊勝因緣,以佛音與眾結善緣,共霑法雨,感恩三寶護持,吉祥圓滿

另歡迎各善信隨喜贊助千手殿開光盛典及佛曲音樂會;千年古剎寺廟蓮花山佛像鋪金隨喜;蓮花山一磚一瓦隨喜(人民幣10元)、萬佛閣供養每尊佛菩薩像永久刻名(人民幣400元)、毘盧遮那佛每尊(人民幣200元)。

現正積極籌備開光紀念唱片與十方結善緣,限量發行,歡迎查詢及助印,功德無量*(凡贊助唱片 $100以上,將於唱片內印上贊助者芳名)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請聯絡 email : hohowins@yahoo.com.hk tel : 852-63483716 善鳴居士聯絡留言,暫時有關是次演出的最新消息將於以下瀏覽:www.xanga.com/lamhoyuwing

http://hk.myblog.yahoo.com/lamhoyuwing http://hk.myblog.yahoo.com/lamho-yuwimg


科才.慈智木上師再次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聯合國人類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貢獻獎」

二○○七年十月廿三日,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授予格西科才.慈智木名譽哲學博士學位,古里洛夫校長親自為格西科才.慈智木頒發了名譽哲學博士學位証書。由他編纂的大型藏學百科全書《雪域十明精粹大全》被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典藏。

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俄羅斯遠東地區主席,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校長古麗洛夫教授的邀請,科才.慈智木.滿自喜日佈扎上師於二○○九年五月九日至十三日對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進行了為期五天的訪問。

五月十一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俄羅斯遠東地區代表處在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舉行了頒獎儀式,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第一副校長包利斯教授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俄羅斯 遠東地區主席、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校長古麗洛夫教授的委托,親自為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哲學博士科才.慈智木.滿自喜日佈扎上師頒發了「聯合國人類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貢獻獎」,獎勵上師利用十五年時間編修雪域十明,把雪域文化的各個學科系統地加以整理和分析,使雪域文化更好地廣泛傳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設立專項基金,作為《雪域十明精粹大全》編譯英文、俄文等各種語言版本,傳播世界,發揚光大。

五月十二日,上師在俄羅斯遠東大學孔子學院禮堂發表了「香巴拉獨特佛文化」的演講,來自遠東國立大學的副校長、各院系的教授、博士導師、孔子學院院長及學校的哲學系、政治系、宗教系的師生參加了報告會。上師的演講受到了與會人員的熱烈歡迎。

下午,應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政府的邀請,市外事副市長亞歷山大先生在市政廳親切接見了上師,並介紹了該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雙方進行了 親切友好的交流,並希望上師在城市建設、文化交流、旅遊開發等方面多提寶貴意見。滿自喜日佈扎上師對外事副市長亞歷山大先生在百忙之中接見表示感謝,並就 訪問遠東地區的感受,就城市建設、旅遊及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獲得了市長先生的讚許。副市長邀請上師在十月再次訪問該市,出席該市十月的重大活 動。參加接見的還有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外事處處長斯拉瓦先生,遠東國立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古麗洛娃女士,遠東國立大學外事處處長阿利科寶先生等。

科才.慈智木.滿自喜日佈扎上師在遠東國立大學各位副校長的陪同下,參觀了學校圖書館,與學生進行了交流,並向圖書館捐贈了《雪域十明精粹大全》。


上海玉佛寺舉辦首屆覺群慈善周

「熱心慈善,奉獻愛心」為主 題的首屆覺群慈善周,於2009年5月8日在上海名剎玉佛寺拉開帷幕。本屆慈善周由玉佛寺聯合市慈善基金會、市精神文明委員會辦公室、市少數民族聯合會共 同主辦。上海玉佛禪寺方丈覺醒大和尚和有關方面的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六百餘人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上,舉行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玉佛寺慈善事業回顧展、覺群慈 愛志願者大隊成立以及玉佛寺環保工作站揭牌等項活動。

弘揚文化、熱心慈善,是玉佛寺賴以立寺的兩大主題。進入新世紀以來,玉佛寺積極參與社會慈善公益活動,為上海乃至全國的慈善事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真禪專項幫困基金」「覺群慈善基金」等基金項目讓不少社會弱勢人群蒙受惠澤,從中受益。一年一度的「藍天下的至愛——覺群之光慈善義演」,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情支持與肯定。「祝福上海」「溫暖除夕夜」社會各界迎新慈善晚會也在每年元旦和除夕隆重舉行,一定程度上給社會弱勢群體帶來了心靈上的溫暖和慰藉。

隨著社會形勢的不斷發展,玉佛寺的慈善事業逐步向縱深輻射,內容涉及賑災濟貧、贍老扶幼、幫困助殘、希望工程等諸多領域。無論是98年洪水災害、03年非 典肆虐、05年印度洋海嘯、06年禽流感蔓延、07年沿淮水災、08年初冰雪災害、08年中後期的金融危機,還是震驚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都能及時 地看到玉佛人慈善救助的身影。特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除舉辦一系列募捐、祈福活動外,玉佛寺還於5月31日聯合上海佛教界,舉行「用愛托起明天的希望」大型賑災義演,為四川地震災區募集善款530餘萬元,專項用於發展都江堰地區的文教事業。

為了將玉佛寺的慈善活動引向深入,同時也是為了更規範地對慈善公益事業進行有效管理,2008年5月,玉佛寺發起成立「覺群慈愛功德會」,以「慈悲佈施、關愛眾生、奉獻社會、培植福德」為立會宗旨,團結廣大佛教信眾及愛好慈善公益事業的各界人士,共同為社會慈善公益事業多作貢獻。功德會成立一年來,吸引了不少信眾和社會愛心人士入會,並相繼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慈善公益活動,得到了社會大眾的認可和肯定。

為了隆重紀念「覺群慈愛功德會」創辦成立一週年,認真回顧和總結玉佛寺歷年來慈善事業的經驗和啟示,更好地實踐「日行一善,奉獻社會」的覺群慈愛理念,玉佛寺決定自今年起,每年春天舉辦「覺群慈善周」, 進一步探索新時期慈善工作的新方法、新形式,從而以更加富有針對性的慈善舉措,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多種服務。本屆慈善周,安排了慈善回顧展、義診義賣、募 捐義演、薦亡法會、環保講座、環保工作站揭牌、為覺群慈愛志願者大隊授旗、資助少數民族大學生、慰問護士及特殊病兒、愛心會員頒獎、慈愛放生等活動。

另據介紹為銘記2008汶川地震帶給國人的傷痛,上海佛教界還於5月10日下午匯聚玉佛寺舉辦「愛心鑄就希望」大型慈善義演,為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募集善款。

關愛社會、關注人生、同浴藍天、共享至愛,是玉佛寺僧俗大眾的共同心聲。2010年5月,被譽為經濟、文化、科技領域「奧運盛會」的第41屆世界博覽會即將在上海召開。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覺醒大和尚號召全市廣大佛教徒:積極行動起來,從熱心慈善、關注環保做起,樹立「人人迎世博,當好東道主」的主人翁姿態,全身心投入到「迎世博,講文明,樹新風」的活動之中,以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上海世博會的圓滿召開。


上海太平報恩寺隆重舉行重建奠基儀式

2009年5月29日上午,在楊浦區蘭州路373號,隆重舉行了千年古剎上海太平報恩寺重建奠基儀式。市、區有關部門和上海市佛教協會的領導,以及近千名社會各界來賓和信眾出席了重建奠基儀式。

太平報恩寺原名太平教寺,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當時僧及操舟雲游,夜泊范家浜,聽到蘆葦叢中有鐘鼓聲,疑近有佛寺,前往察訪,未見 寺宇,掘地得一鐵佛,於是建寺。寺院初建,地域廣闊,在今蘭州路、齊齊哈爾路、丹陽路、龍江路之間。古寺歷代多有興廢,現僅存大殿空架一座。

在各界人士的共同關心呼吁和市區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9月修復工作正式啟動,成立了修復委員會,由靜安寺方丈慧明法師擔任修復委員會主任。修復委員會組織了寺院設計論證、規劃佈局、場所登記等工作,修復重建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太平報恩寺重建主體建築以釋迦牟尼佛成道地菩提伽耶大佛塔為藍本,並與漢地佛塔建築藝術相結合,形成頂層為金剛寶座塔,底層為大雄寶殿具有現代特徵的佛 塔,並輔有山門、鐘鼓樓、觀音殿、藥師殿、羅漢堂、弘法堂、禪堂、念佛堂等建築。太平報恩寺建成之後,將發揚佛教文化傳統,培養佛教人才,成立藏經研究 院,加強佛教藏經研究,使太平報恩寺成為佛教法寶大藏經的研究基地和一座莊嚴巍峨獨具特色的佛教叢林道場。



上海市嘉定區佛教協會舉行2009年度
培訓班暨迎世博專題講座

2009年6月2日,上海市嘉定區佛教協會在雲翔寺慈氏圖書館舉行了2009年度培訓班暨迎世博專題講座。中共嘉定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區臺辦、區民宗辦主 任宋惠明,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院校處副處長邱海軍,嘉定區民宗辦副主任徐葵,嘉定區佛教協會會長慧禪法師,出席了這次活動。講座由嘉定區佛教協會 副會長曙紅法師主持,嘉定區各寺院的部分法師及大專班學員參加了這次活動。

慧禪法師在學習動員報告中說,辦培訓班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素質、培養人才,以便更好地弘法利生、服務社會。在世博會到來之際,我們舉辦這次講座,是為了更好地瞭解世博、迎接世博、奉獻世博。

中共嘉定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朱鴻召博士做了題為「世博主題與城市文化個性」的報告。著重介紹了上海世博會的情況。

最後,宋惠明主任做了總結,他要求各佛教活動場所及廣大法師和信徒在迎世博倒計時過程中,要多瞭解世博,積極宣傳世博,努力參與世博,從自我做起,從本職做起,從身邊做起。

此外,在本次培訓班上,宋惠明主任和邱海軍副處長為榮獲2008年度華東師範大學夜大「優秀學員」的覺曦法師和仁智法師頒了獎。



上海雲翔寺首屆「百僧禮懺感恩圓孝大法會」圓滿

2009年6月27日,為期七天的上海雲翔寺首屆「百僧禮懺感恩圓孝大法會」圓滿。本次法會共禮請108位法師參加,在大雄寶殿設「禮懺堂」,禮拜《三千洪名寶懺》,迴向自身歷劫冤親債主;在文殊寶殿設「感恩堂」,諷誦《妙法蓮華經》、《藥師經》,感恩家人、朋友、社會;在普賢寶殿設「圓孝堂」,諷誦《地藏經》、《無量壽經》、阿彌陀佛聖號,緬懷已故長輩、親人。本次法會平均每天有兩千多名信眾參加,法會期間還舉辦了佛供、放生、供天、放燄口(七大士)、普佛等活動。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