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75期
2008年4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擔起如來家業
陞座慶典
東蓮覺苑舉行新任苑長晉苑陞座典禮
論 說
《華嚴經》流出於世的故事 ◎李景邦
佛陀的智慧:
科學發展觀的理念之源
◎賀漢魂
慈輝愛心
歲晚賑糧油 慈輝行者特別忙 ◎林子釗
佛教教義
關於佛教的社會責任
與社會價值的探討
◎浮 惠
佛教戒律
淺釋「以戒為師」及其時代意義 ◎張春蕾
◎夏和生
修行要點
火中金蓮非等閒
——淺談在家居士修行的要點
◎延 德
禪境趣談
畫像不易 ◎秦孟瀟
世出世法
由現在開始 ◎楊 釗
行腳朝聖
千里行腳禮觀音 殷殷釋子報國恩 ◎覺 如
參訪法師
心淨國土淨 心和眾生和
——訪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師
◎廖自力
追懷詩僧
願脫袈裟執戰旗
—— 追懷漳籍愛國詩僧慧雲法師
◎莊宗沛
素食漫談
素食因果瑣談 ◎常 心
參訪寺院
警世鐘聲響起
開光隨想
◎鄧偉志
◎王繼衛
雲翔寺探奇 ◎趙 杰
短期出家
感恩大地——記三步一拜
體驗修行生活
◎頓 永
◎頓 成
三步一拜禮佛禪寺觀音閣之旅 ◎頓 教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擔起如來家業

近 聽了些關於普陀山的負面傳聞…… 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師因意見之爭打了人 一時網上也傳開了 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對此事非常擔憂 這雖然是他個人的事 但重要的是對整個普陀山的道場已經抹上了陰影。

在我心中普陀山觀音道場是神聖的 編者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曾主編一本《四大名山》畫冊 也因此體會到四大菩薩道場的殊勝。特別是對普陀山的感情更加深厚 這不僅是普陀山的「海天佛國、香火鼎盛、海上仙境」的佛教聖地 更是因為觀音菩薩聞聲救苦、大慈大悲的精神感動了我。近些年來 編者患上了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不離病榻 反反復復 全靠觀音菩薩的救護 心中想著普陀山的南海觀音菩薩 默念觀音聖號 祈求加持 幸能轉危為安 化險為夷 也因此與普陀山結下了深厚的因緣。

而戒忍法師給我的印象則是非常出眾的。他修學並重、德才兼備、謙遜謹慎、性情直率。我個人的看法 他打人之事也是因為性情太直。我們大家都是走在修行的道路上 還未成佛 修行的道路是不會一帆風順的 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魔障 人的個性是要慢慢磨練的。我祇能說他「定力」還不夠 要做到「八風吹不動」不是簡單的事。

我認為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態來看待這件事 如果我們老是看著別人的短處 需知這正是自心得業障。佛說:「身自持戒 見犯戒者而生輕慢 說其過惡 令他聞之生不恭敬 以不恭敬故 墮於惡趣。」就是說如果有人犯了戒 你生起輕慢之心 宣說他的過錯 使別人聽了後對他不恭敬 這其實就是很大的罪過 將有很大的報應。佛陀又說:「若有菩薩觀於犯戒即是不犯 觀非毗尼即是毗尼……是則名為淨諸業障。」所以有句話說:「若是真佛子 不見他人過。」又說:「靜坐常思己過 閑談莫論他非。」如此這般 才是真佛子、真修行。

據我瞭解 戒忍法師十九歲出家 依學參法師學天台教觀 後在南京栖霞山佛學院、北京中國佛學院深造;是茗山法師的法嗣 是臨濟宗與曹洞宗法傳人;他禪學並重 骨子裡有著禪者的風格 又具有領導者的風範 講經說法的辯才。有些僧人談起戒忍法師 說他即親切又威嚴 像領導又像兄長。他唯才是舉、獎懲分明、嚴於紀律、大公無私。又經常教導僧眾「不能破用常住」 要背因果的。他對出家人的要求是「愛之深則責之切」 用禪話來說是「老婆心切」。

為了普陀山觀音道場的莊嚴 求同存異、和諧為重、同舟共濟 共同挑起「弘揚觀音信仰」這個責任。亦祝願戒忍法師帶領全山僧眾以戒為師 重道風建設 擔起如來家業。

 
 
東蓮覺苑舉行
新任苑長晉苑陞座典禮

東蓮覺苑於二○○八年三月十四日舉行

——第八任苑長僧徹法師晉苑陞座典禮

恭 請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為陞座典禮主禮送座

新加坡靈峰般若講堂退居隆根長老送柱杖

大嶼山羌山觀音寺住持融靈長老送鉢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紹根長老送拂塵

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健釗長老送如意

澳洲雪梨觀音寺住持法宗長老送掛珠

大嶼山寶蓮禪寺方丈智慧長老送位

僧徹法師在香港出生,一九九四年於法雨精舍依上松下泉出家,一九九五年畢業於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系,同年赴台灣入讀於圓光佛學院大學部。現任法雨精舍舍監、英國法雨禪寺監院。

經歷七十多個寒暑,東蓮覺苑多年來以慈善事業為基礎、以佛教智慧為旨歸,全方位致力弘法利生;,數十年來不遺餘力推廣佛化教育工作,除廣邀海內外著名高僧大德蒞港講經,更舉辦佛學班、印刊佛教刊物 ,以至興辦中小學,近年更致力在高等學府開設佛學研究中心,讓年輕人能更深入的認識佛學法理。

能夠與時並進,讓佛學配合社會環境所需,廣為傳播,裨益眾生,正是歷任苑長,均能秉承東蓮覺苑的優秀傳統,以弘揚佛法為己任,不辭勞苦的作出貢獻之故。

奇女子創辦的佛教道場
──東蓮覺苑創立緣起

位於跑馬地山光道的東蓮覺苑,以中國式廟宇建構,黃牆紅瓦,是由何東爵士的夫人──何張蓮覺居士於1935年創辦。張蓮覺居士發願興辦教育女眾人才的學校,以培養對佛法的正知正見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自利利他,也是香港最早成立的佛教女子義學。入口山門的石柱各為「寶覺義學校」與「寶覺佛學社」的刻石,這兩個具有紀念意義的石柱,述說了東蓮覺苑前身的歷史。

韋馱殿

從山門進入韋馱殿,門楣上是中國近代知名愛國學者葉恭綽書法刻石「東蓮覺苑」,字體遒勁秀麗,兩旁大柱對聯「東照一光昏衢灼破,蓮開九品彼岸同登」。拾級而上,進入前殿,一尊敞腹開懷大笑的金身彌勒佛喜迎善信來訪 ,彌勒佛龕後面則是佛寺的護法韋馱菩薩,面對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的入口處兩旁牆上,是一對木刻康有為書法楹聯:

有播耨迦觀諸天大圓鏡智歷帝網重重理事無礙

以波羅密度一切眾香國土種福田一一功德甚多

落款:丙寅仲夏康有為篆並書

珍貴的名人書法楹聯與匾額也是東蓮覺苑的特色之一,其中有珍稀的筏可和尚書法,這些墨蹟不但具有文化藝術的價值,也是東蓮覺苑珍貴的歷史足跡。

運用西方建築特有的元素來裝飾傳統中國寺廟的架構,是東蓮覺苑的另一特色,如採用珍貴的意大利進口地磚,和彩繪玻璃窗花設計,無論造型或色彩都搭配得如此和諧又莊嚴。東蓮覺苑整體上給人除了一般寺院的清淨莊嚴外 ,也多了一份高貴典雅的氣質。經歷了七、八十年歲月,這些彩繪玻璃與地磚依舊色澤亮麗如新。

大雄寶殿

東蓮覺苑的大雄寶殿,內有一座藥師琉璃佛塔,木構漆金的寶塔有七層樓閣,層層塔簷均飾以掛鈴,雕鏤精緻,每層供有佛像,每尊像前皆有供燈,使整座藥師琉璃寶塔無比金碧輝煌。 ,

限於地理面積,東蓮覺苑沒有一般寺院的鐘樓與鼓樓,銅鐘與鼓分別安設於大殿的藥師塔左右兩側,大悲銅鐘刻滿大悲咒經文,是民國乙亥年(1933)由何東與張蓮覺居士捐獻,靄亭法師與林楞真居士監造。 ,

繼續向大殿中央禮佛,佛龕供奉著三世佛,中央釋迦牟尼佛、左為東方藥師琉璃光佛、右為西方阿彌陀佛,釋迦牟尼的兩旁為佛弟子阿難與迦葉尊者。整個木雕佛龕就是一個雕刻精緻的小型寺院建築 ,前掛雕刻精緻華麗的供佛燈,飾以書寫「華藏莊嚴」四字的布幔,大殿中懸掛著許多書寫《華嚴經》偈的幢幡,整齊地自殿頂懸垂而下,充滿吉祥和諧的氣息。,

佛龕背面則供奉著金身觀世音菩薩,左側為普賢菩薩,右側為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兩側為善財童子,普賢菩薩手執一萬卷書,騎乘白象,文殊菩薩手執著如意,座騎為青獅。佛龕兩旁的牆上掛有胡漢民與張學良書法木刻對聯 ,中國的書畫與旁邊西洋長形彩色玻璃窗櫺相對應,甚為特殊。

蓮覺紀念樓

二樓主要是祖先堂,中央為世勤堂,世勤堂牆上懸掛的藝術油畫人像,有張蓮覺居士的父母、何東爵士的母親,以及何東爵士的元配麥夫人的母親肖像,使祖先堂充滿了家庭溫馨的氣氛。

祖堂中有幾副楹聯,其中一副為賴際熙所書,賴際熙字煥文,廣東增城人,為清光緒廿九年癸卯進士。另一副由大觀所書對聯,可說是張蓮覺居士行儀風範的最佳寫照:

義學興寶覺仁風不減聖宣尼

法苑結東蓮芳範直追師慧遠

沿著樓上環繞大殿的通道走,大殿的經幢彩幡自屋頂懸垂而下,「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具,我悉供養諸如來」。張蓮覺居士效法普賢菩薩的廣修供養的行儀與願心,也隨著這些經偈一直迴盪在後學的心中。

在知客室,何東爵士與張蓮覺居士「囍」字畫像依舊掛在牆上。此外,還有一張拍於民國三十五年九月八日,虛雲老和尚與何東爵士一面之緣的紀念照片,當時虛雲老和尚99高齡,較何東爵士年長十四歲 ,何東爵士邀請虛雲老和尚至其寓所,特記錄此段因緣,並一同攝影留念。

由一位奇女子創辦的佛教道場,已是夕陽西下正黃昏,薰風拂拂,卻拂不去腦海中張蓮覺居士的風範行儀與東蓮覺苑的一景一物,在在都是歷史的痕跡,箇中的點滴都值得再三品味與回顧。中國歷史上許多的佛寺原本都保存了珍貴的文化藝術遺產 ,但是戰爭革命加上人為的破壞,許多都難見原貌。地處香江一隅的東蓮覺苑,雖也走過動亂的歲月,有幸未遭戰爭摧殘,令人感懷也分外珍惜。

佛語闡釋

陞座:據《臨濟錄上堂條.禪林象器箋垂說門》記載,陞座屬禪林用語,即升高座之意,指登高座說法。據古制,升座與上堂同義,至後世乃有所別。

拂塵:謂拂除塵埃、迷霧,以透見本來面目。乃禪宗北宗神秀一系之修行主張。拂塵,意指對治世俗煩惱,不受客觀外界之影響。

如意:(一)指稱心如意。 

(二)指說法及法會之際,講師所持之器具。此物原為印度古時之爪杖,梵語為,anuruddha(阿那律),是由骨、角、竹、木等所製,柄長三尺,形狀如雲,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癢所用 ,以其能補手不能到之處,而搔抓如意,故稱為如意,又稱癢和子。然在我國及日本,又成為一般之持物,表示吉祥之意。在佛教中,法師於說法及法會時,亦持用之,猶如官吏之笏 ,用以備忘。

柱杖:比丘十八物之一。即比丘行於道路時,應當攜帶之道具。原用於驅趕毒蛇、害蟲等,或乞食之時,振動錫杖,使人遠聞即知。於後世則成為法器之一。

鉢:托鉢──乃印度僧人為資養色身而乞食於人之一種行儀。又作團墮(即取置食物於鉢中之義)、分衛、行乞等。是十二頭陀行之一。其原始意義有二 ,即:(一)自利,為杜絕俗事,方便修道。(二)利他,為福利世人,予眾生種福機會。

送座:座──指佛說法之座。又稱法座。法華經序品《大九.四中》:「即於法座上,加趺坐三昧。」又一般說法時所用之高座,亦稱法座,或須彌座。送座,意味著佛法的延續、傳遞 ,一代接一代,薪火相傳。

送位:住持──原為久住護持佛法之意,後指掌管一寺之主僧。又作住持職,略稱住職。本稱維那、寺主,宋代以後之禪林廣用住持之職名。若住持離開中位(尊師位) ,而轉居他席時,此種情形通常是改就東序之上首位,稱為「住持轉位」。一般前任住持稱前住,現任稱現住,後任稱後住,已故之住持則稱故住。送位,即前住送新法師就現任住持位。

註:一般叢林舉行新任住持和尚送位時,可由退位住持擔任此一儀式,亦可禮請諸山耆德長老送位,除觀禮外兼具為新任住持作證明之意。

乞食:,梵語,pai ap tika, 巴利語 pi ap ta。故乞食屬僧人清淨之正命;若自作種種生計以養其身,則為邪命。行乞之方法與威儀,據《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及《毘尼討要卷六》載,「入城行乞時 ,道側而行,左手持鉢,次第乞食;以維持生命為限,心不貪著,故得食時不喜,不得亦不憂,唯以除舊疾,養氣力為要。

另據《法集經卷一》載,如來乞食有三意,即:

(一)不貪珍味,美惡均等。

(二)為破我慢,於富貴貧賤等家皆無選擇。

(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又佛制以「過午不食」為律,此乃源於面貌極黑之迦留陀夷比丘,曾於日暮雷雨交加之時 ,入城乞食,一孕婦見而驚怖,誤以為鬼,以致胎墮;由此,佛遂立過午不食之制。

此外,《寶雨經卷八》載,菩薩以成就十種法而行乞,稱為乞食十為。即:

(一)為攝授諸有情故,菩薩見一切有情受諸苦惱,雖能成就微少善根,但為時不久,為欲攝益諸有情而行乞食。

(二)為次第故,即入城邑聚落時,住於正念,具足威儀,諸根寂然,依次乞食,不捨貧窮家而入富貴家(唯除惡種類家、諸外道處)。

(三)為不疲厭故,菩薩次第乞食時,不生厭離,亦不疲倦,於諸有情無所憎愛。

(四)為知足故,以其不疲厭,遂能知足。

(五)為分布故,若得食後,好壞食物皆當隨應受取,返己住處,先於如來像,或舍利塔前供養讚歎;復以所得食物分為四分 ,三分施與同梵行者、貧窮之人、惡道有情,所餘一分自食。

(六)為不?嗜故,謂菩薩雖食,而於食事無貪、無染,亦無愛著。

(七)為知量故,受食唯為活命,不使身體羸弱,亦不令其過量;若極虛弱則影響修持,若極重則增長睡眠。

(八)為善品現前故,菩薩如法行食,能令善品增長現前。

(九)為善根圓滿故,以其勤修而無怠惰,故得圓滿菩提資糧。

(十)為離我執故,由彼一切之善,能成熟菩提分法,遠離我執,遂能捨身肉,施與有情。我國自古則稱乞食為托鉢,托鉢時當心念威儀 ,專注於道,若無道心而僅存形式,則與一般乞者無異。

又據《顯揚聖教論》,比丘乞食,有五處不可往,以避嫌疑。

(一)唱令家,歌唱曲令,但取歡娛,能亂禪定。

(二)婬女家,其處行止不潔,聲名不正,色欲因緣為障道根本。

(三)酤酒家,酒是起罪因緣,能生過失。

(四)王宮,乃貴戚之處,嚴禁之所,非可干冒,故不可往。

(五)旃陀羅,即屠者之家,此處殺心盛大,惱害眾生,見者傷慈,壞善根本,故不可往。

〔中阿含經卷四十八牛角娑羅林經、五分律卷二十七、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

 
 
《華嚴經》流出於世的故事
◎李景邦

(一)我們可以採用甚麼方法、思路理解《華嚴經》(以致一般「大乘佛典」) 的「傳出」與「成典」?

(二)甚麼是天台宗的「五時論」?「五時論」如何將《華嚴經》定位?

(三)《華嚴經》流出人間的傳說故事怎麼說?

(四)「龍宮取經」有沒有某種現實背景?

(五)漢傳與藏傳兩大佛教系統有甚麼《華嚴經》的翻譯版本?

(六) 天台宗「五時」論裡所描述佛陀說法的次序,是不是歷史記錄?

(七) 佛陀在「鹿野苑」說法這回事怎麼說?

(八) 究竟有沒有蛛絲馬跡顯示佛陀宣講《阿含經》前,曾經在人間向若干人等講過《華嚴經》?

(九) 為甚麼「初轉法輪」(第一次說法) 是指「鹿野苑」說法,而不是指宣講《華嚴經》?

(十)「《華嚴經》乃首說之經」這個故事又有甚麼深層含義?

(一)我們可以採用甚麼方法、思路理解《華嚴經》 (以致一般「大乘佛典」) 的「傳出」與「成典」?

《華嚴經》(梵文Avatamsaka Sutra) 全經題是《大方廣佛華嚴(飾)經》(梵文Buddhavatamsaka-Mahavaipulya Sutra)。《華嚴經》是佛經,屬於「印度大乘佛教」的典藉,它的「傳出」與「成典」,正如其他大乘佛典一樣,是可以分成兩個角度講;

(a) 從佛教信仰理念的層面講

(b) 從佛教文獻的歷史考證層面講

(二) 甚麼是天台宗的「五時論」, 「五時論」如何將《華嚴經》定位?

我們先從信仰理念起講,「天台宗」與「華嚴宗」本身是在中國漢地才建立起來的兩個佛教宗派,並非像「禪宗」或其他宗派般,在印度早已確宗立派。「天台宗、 華嚴宗」再加上「禪宗」皆是「漢傳佛教」(中國佛教) 系統內最具中國文化色彩、最具中國哲學味道與思惟方式的宗派。這三宗派的思想,是中印兩國高度智慧古典哲學文化的結晶品。

「天台宗」有「五時」論,乃將佛陀釋迦牟尼一生的言教(他所講的「經」、所說的「法」)依其性質、特色劃分時期,一一排列佛陀四十多年佈教每一段時期的獨特教法,當中第一期就是「華嚴時」,即佛陀說《華嚴經》道理那段時期。

依此講法,佛陀最早開示的就是《華嚴經》;據說佛陀在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最高、最正確、最廣濶、最完整、最徹底、最圓滿的覺悟) 後最初的十四日至三十七日之間,繼續在菩提樹下「入定」。在禪定中佛陀到了「忉利天/帝釋天、夜摩天、兜率天」等不同層次的天界天堂,透過身體「放光」向 菩薩 (如文殊、普賢)、神靈 (神、天神、天人) 如實開示自己「徹底覺悟後所體證的佛地、法界」,以及解說自己「成佛的經驗」(指圓滿成佛後之「果地」或「佛之境界」;「境界」一詞,在此衹作表述上的比 喻,因為「徹底的覺悟」原則上是不會被「界」(邊界) 所限,故不言「界」),他一心把「法界」最真實的面貌、宇宙至高的真理 /至高的境界盡情宣說出來,此即《華嚴經》之內容,包括了他在人間所宣講的部份。

宣說《華嚴經》時,佛陀無疑是以「頓」之方式「說出」這部圓滿之經;所謂「頓」之教法,是指佛陀「頓然而說,利根者即頓然突破、頓然超升、頓然猛進」,同時也指佛陀不採用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教法」逐步逐步誘導,而是直接一步顯示「一乘佛法」。

但是佛陀見到自己所說的證境衹適宜利根者;除了部份神靈、菩薩以及大乘利根者能夠明白外,一般眾生(包括聲聞、阿羅漢)根本無法理解,大多數聽者「如盲、 如聾、如啞」,蓋因程度距離太遠,大多數人有太大局限、有太多障礙,故此無法得著,還覺得佛陀所講的尚未觸及重要的東西。

於是佛陀重新思考、重新編排自己給予眾生的教法,他運用創造力重新施設種種言說、提供種種方便,將自己的宣講變得有階段性:他決定首先引導人間的非利根 者,於是先講較具體、較簡單、較基本、較原始的《阿含經》內容,此即十二年的「阿含時」,是原始佛典 /部派小乘佛典之內容,然後再逐步轉入,講大胸襟、大智慧、大廣 濶、大眼界兼涉及宏觀宇宙法界的大乘經典內容,計有八年的「方等時」(例如講《維摩經》、《楞枷經》、《勝鬘經》之內容)、十二年的「般若時」(講《般若 經》系列,包括《金剛經》、《心經》)、八年的「法華涅槃時」(講《法華經》、《涅槃經》之內容),從此大乘教法愈講愈多、大乘道理也愈講愈豐富,佛陀即 採用如是方法協助眾生逐步開拓生命,逐步擴 濶胸襟、逐步提升智慧。

「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統稱「五時」,此即「天台宗」的「五時」論,在漢傳佛教中受到普遍接納,而且近代漢地僧伽教團中華嚴宗理論不及天台宗理論廣泛流傳,所以現今漢傳佛教普遍採納的,是天台宗的判教理念。

「天台宗」以《法華經》作為自己宗派的宗經,跟華嚴宗以《華嚴經》作宗經的立場不同,那部經才是最高深、最圓融、最圓滿?天台、華嚴兩宗自然意見不會相 同。縱使如此,天台宗的「五時」論始終認為「最初說」的那部經(《華嚴經》)與「最終說」的那部經 (《法華經》、《涅槃經》) 是佛家義理境界最偉大、最深奧的經典,其他佛教宗派雖然未必認同這三部是「圓滿之經」,但對「法華、華嚴」二經的判詞也不會相距太遠。

(三)《華嚴經》流出人間的傳說故事怎麼說?

說回《華嚴經》的故事,話說佛陀這組說法的內容(即《華嚴經》)後來由文殊菩薩與阿難尊者結集起來,文殊菩薩見機緣未具,決定暫將《華嚴經》收藏「龍宮」 內。人間歲月計算的五百年至七百年後,「龍樹菩薩」住世 (「龍樹」是真正的歷史人物),當時「大乘佛教」在印度已出現了百多、二百年,龍樹在南印度讀過某些大乘經,但流傳數量不多,他感覺不足,於是遊遍印度各 國搜羅大乘佛經,但所得的皆殘缺不全。

後來他在北印度雪山 (喜瑪拉雅山) 碰上「大龍菩薩」(或「大龍比丘」),「大龍」將他引入「龍宮」,據稱龍樹獨坐一「水精」地台密室中 (暗示他正在禪定、入定),「大龍菩薩」即能將他引入大海「龍宮」。在「龍宮」裡龍樹研讀了不少深奧的大乘佛典,他將《十萬頌般若經》、《華嚴經》、《法 華經》等大乘佛典取回人間,著手整理後加以弘揚。

另有傳說《十萬頌般若經》是龍樹菩薩從「龍地」取回印度 (「龍地」並非傳說中的「龍宮」,話說是當時中亞洲的「大夏國」),故稱「龍藏」。「龍藏」在人間出現,是佛陀入滅後約五百年,即大乘佛教崛起以及龍樹在 世的時代。另外話說龍樹也在南印度的「南天鐵塔」中取得密教典藉,然後將其傳到人間。

又稱龍樹當時在「龍宮」見到上、中、下三本《華嚴經》,他認為上、中兩本過繁,不宜人間,於是衹將下本(十萬偈本) 取出。無論真相如何,據說西藏譯出並保留了這「十萬偈本」。

(四 )「龍宮取經」有沒有某種現實背景?

正所謂「任何神話、傳說的背後均有某些事實基礎」,印度民間相信「龍/龍神」是靈界「天龍八部」中之一族神靈 (其實印度人傳說中的「龍」比較接近「蛇」這類生物),依人類學家、歷史學家的推論,「龍/龍族」有可能是指某些「拜龍神的部落」或「以龍作為圖騰崇拜的 部落(視龍為自己的祖先)」。 印度人有「龍族(龍神)居於雪山或大海」之說,故此「龍宮」極可能是長居喜瑪拉雅山的人(包括婆羅門教信眾)蓋出來祭祀龍神的廟宇或 場地,內裡藏著某些大乘佛典也並非絕無可能,因為印受諸宗教間盛行辯論,所以任何宗教都有可能收藏其他對手宗教的典藉。

(五)漢傳與藏傳兩大佛教系統有甚麼《華嚴經》的翻譯版本?

姑勿論《華嚴經》如何傳出於世,現今此經有「漢語譯本」及「藏語譯本」。

漢傳佛教譯出的《華嚴經》,計有:

(1)公元四世紀中東晉佛陀跋陀羅法師譯出34品;60卷;3萬60偈(故稱「六十華嚴」)

(2)公元七世紀唐代實義難陀法師譯出39品;80卷;4萬5千偈(故稱「八十華嚴」)

(3)唐般若法師譯出《入法界品》(「四十華嚴」)

藏傳佛教譯出「華嚴」系統諸經45品,據說十萬偈,現存西藏大藏經「甘珠爾」內 (「甘珠爾」指「佛說部」,等同經藏、律藏),不少部份仍未有漢譯版本。

至於原典印度梵文《華嚴經》,暫時被發現剩存的衹有內裡之《入法界品》和《十地品》。

(六)天台宗「五時」論裡所描述佛陀說法的次序,是不是歷史記錄?

天台宗「五時」論裡所描述佛陀說法的次序,其實並非完全合符人類歷史的記錄證據。而且佛陀一生的說法,也非硬性規定自己在一個次序框架之內。原因是佛陀會 彈性按照自己當時的環境和機緣,即時決定當下說法的形式與內容,因此這套「五時論」講法,其實衹是天台宗「判教系統」內的一種方便施設,運用「天台宗」的 視點理路,判別各類佛家義理 (見地) 程度之深淺。

(七)佛陀在「鹿野苑」說法這回事怎麼說?

如果按照「原始佛典」所記 (以及根據歷史學家的確認),佛陀「初轉法輪」(第一次說法) 應該是在恆河畔波羅奈國 [ Baranasi;今天「瓦拉納西」(Varanasi) ] 附近的「鹿野苑」(Mrgadava;今天「薩爾納特」Sarnath)。

「鹿野苑」又稱「仙人住處/仙人墮處」(Rsi-Patana),這名字源自印度民間神話。傳說有五百仙人 [ Rsi;「仙人」是古印度修練瑜伽、苦行而得神通 (異能) 的瑜伽士、苦行僧、雲遊僧 ],他們「入定」後用神通飛過此地,突然碰上美女,結果失去禪定與神通,紛紛從天上墮下,從此這地聚居了很多仙人,因而得「仙人住處/仙人墮處」之名。又 因為經常有野鹿棲宿此地,故稱「鹿野苑」。藏傳佛教寺院建築群所雕刻「兩鹿圍於法輪左右兩邊」的屋頂裝飾,即表達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這事件。

佛陀心目中的說法對象,原本是自己最初求道時期的兩位外道瑜伽導師,分別是「阿羅邏迦蘭」仙人(Arada Kalama;他同時也是一位婆羅門)以及「優陀羅羅摩子」仙人 (Udraka;當時頂尖的瑜伽士),然而佛陀用神通 (異能)悉知兩位導師都已離世,於是他轉向五位「苦行僧」(五比丘) 說法。這「五比丘」原是「淨飯王」(佛陀父親) 的勇士,被授命跟隨悉達多 (成道前的佛陀),陪著他一起苦修,目的是看顧他生活、視察他修行的情況,然後向「淨飯王」匯報。

佛陀在首次說法中 (「初轉法輪」) 講的是「中道、四聖諦、八正道」,隨後講「五蘊、無我」,那是原始佛典《阿含經》之內容,這一點基本上在佛教界整體系統(南傳、漢傳、藏傳) 中得到共識,沒有甚麼爭議或分歧。由於「先說《華嚴經》才說《阿含經》」這套講法歷史證據不足,而「初轉法輪乃講原始佛典」又來得證據確鑿,所以「初轉法 輪講的是《阿含經》」這講法在佛教史上早已陳詞結案。

(八)究竟有沒有蛛絲馬跡顯示佛陀宣講《阿含經》前,曾經在人間向若干人等講過《華嚴經》?

「原始佛典」如《增一阿含經》、《普曜經》、《佛本行集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等等都有描寫佛陀剛成道後享受禪悅與法樂之際,忽然想起應否將自己所體 證、所經驗到那奧妙難懂的「甚深緣起道理」告訴其他人 (「甚深緣起道理」可以理解為華嚴宗所說的「法界緣起」或「華藏世界」),抑或不要再留在人間繼續浪費自己的心力。他反覆思量應否仿效當時印度其他得道的 聖者、仙人那般,遠離世俗,保持沉默,成為「沉默的聖者」[ 或成為一位「辟支佛」(pratyekabuddha)] 算了。

這個「猶豫不決」(「應否住世向眾生說法」) 反映了出現某種目標完成之後 (指「自利、自己解脫/覺悟」這個目標) 的空虛感覺,故此有需要將心念進階到另一層更高、更遠大的目標 (指「利他等啟發他者解脫/覺悟」的度眾活動)。

但更重要的是,「猶豫不決」更似暗示了佛陀的的確確曾經零星的、隨意的向了若干人等講過多少比較深奧的證悟內容 (例如某些類似《華嚴經》之內容),但當他見到這若干人等的反應「如盲如聾如啞」之後,少不免心灰起來、猶豫起來,這個「負面經驗」便演變出後世云云傳 說:佛陀首講的是《華嚴經》, 卻是一場「失敗的實驗」。

以上當然衹是揣測,缺乏歷史證據。這件事在歷史時空實境上可能真正發生過,但也可能衹發生在佛陀的心識或腦海裡;大家不要忘記佛陀成道之後,仍然繼續坐在菩提樹下「入定」了 三十七天。

既然缺乏歷史證據,所以上述情況縱使真正發生過,也不會被當作「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更不會被當作真正的「第一次說法」(「初轉法輪」)。至於佛陀升上 天界向諸神 (天人) 以及各大菩薩講《華嚴經》又是怎麼一回事?孰真孰假?由於那些空間次元 (度) 大大超越了人類凡夫所能認知、所能經驗的範疇,故此從人類歷史記錄而言,此等傳說或「事件」既然無法被觀察、被肯定(或被否定),自然不會被當作真正人間 歷史、也不會被認真的看待。

(九)為甚麼「初轉法輪」(第一次說法) 是指「鹿野苑」說法,而不是指宣講《華嚴經》?

除了是因為「鹿野苑說法」具備人間歷史證據之外,最主要還是這次說法具有「歷史性的重要意義」:

(a)透過跟十分了解當時各類沙門思想的「五比丘」辯論,佛陀首次採用語言說話確立 (並逐步完備) 自己的基礎理論 (中道、緣起、因緣果報、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菩提品等「原始佛理」)。

(b)不單衹是佛陀第一次在人間,以語言說話的方式向世人展開正法,而且是佛陀第一次在人間說法得以成效;五比丘皆先後明白佛陀的教理,並願意接受和奉行。

(c)五比丘隨即組成一個雛型「僧伽團」;此乃第一批「佛教沙門」(佛教出家僧眾)、第一批實踐佛陀教法的修行集團(或教團)、第一批由「悉達多喬達摩大沙門」所帶領的團體,這小小「僧伽團」逐漸成為了日後教化世人的「佛教核心小組」。

(d)換句話從那一刻開始,佛、法、僧「三寶」當下具足。而「佛教」作為一個「修行集團」的建制、作為一個「佛陀式教育」的建制、甚至作為日後一個「宗教」的建制,當下正式成立。

因此從人類歷史意義、或從佛教史意義而言,「鹿野苑說法」的確比他先前在人間略為宣講《華嚴經》這事件的意義重大得多,所以被定性為「初轉法輪」的,必然 會是「鹿野苑說法」,而不會是先前宣講《華嚴經》那時段(倘若這事件先前真正發生過),更何況至少有一個佛教系統(南傳佛教系統)根本不承認《華嚴經》 (或其他大乘佛經)具備「權威性」。

(十)「《華嚴經》乃首說之經」這個故事又有甚麼深層含義?

其實不單衹天台宗相信「《華嚴經》乃首說之經」,其他大乘佛教宗派對這個意念也普遍的受落。正所謂「任何神話、傳說的背後均有某些事實根據、某些事實基礎」,天台宗的「五時」論雖然未必處處是歷史事實, 卻說出了另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佛陀是「由上而下」的建立起自己知見之次第。

有何印證?話說佛陀見到「人間」(《華嚴經》裡借用佛陀時代的「聲聞、比丘、沙門」作為代表) 根本無法理解自己所說的證境 (即《華嚴經》),若此屬實,這事件的確可能導致佛陀一度失 卻信心,甚至一度心灰意泠,躊躇自己是否應該繼續留在世間說法,畢竟自己所體驗到的真理太深奧、太難明,衹怕世人受不了!不如直入涅槃罷!

另方面這個故事也間接反映出,佛陀如果要在當時被視作正統宗教、哲學建制的婆羅門教主導氣候下,建立起反婆羅門教的新思潮、新宗教,以及建立起反對其他沙門思想(「六師外道」)的勢頭,是需要何等大的勇氣、堅持、意志力!

這個故事即顯示佛陀開始時也沒有把握,但最終他的「慈悲心」帶動了他「一念決定」向眾生說法、又帶動了他的心念轉向「利他」之度眾活動、更帶動了他的成就不單衹局限於另一位「辟支佛」/緣覺/獨覺」而已。由於「一念間決定說法」,佛陀便創立了日後的「佛教」。

從這剎那,佛陀重新思考、重新編排自己將要給予眾生的教法;他嘗試施設種種言說與方便,用來配合不同根器、不同性情、不同背景的眾生,自此之後,佛陀的宣講便變得有階段性(次第)。

因此「《華嚴經》乃首說之經」這個故事雖然未算是人間歷史的事實,但它背後的深層含意卻道出了另一真相;它間接顯示了佛陀建立「施設」與「方便」(「次第 法」) 的心路歷程,又說明了「佛境本身無從可說,但為了眾生受益,佛陀權宜的安立由最高至最低 (由上而下) 一步一步的次第法 (階段),然後依照環境作階段性開示、依照弟子根器而作教育,方便弟子(凡夫)由最低至最高(由下而上)一步一步學習與修持,直至解脫、證入空性、成佛為 止」。至於「次第法」所觸及的其他問題,可參閱筆者《有關佛陀施設次第法的種種疑問》一文。

作者介紹

李景邦(投稿筆名),上世紀八十年代畢業於加拿大亞爾百達省立大學社會學與心理學 系。曾在加國大學學生會內推動介紹佛教的活動。九十年代皈依佛教,主張「佛理通識」;建議大家以跨越佛教系統的胸懷,尊重並且有系統認識佛教不同宗派、佛 理不同層面的知見。近年有參與佛理跟不同宗教間的對話交流,以及推動「佛理普及化」兼「佛理跟現代文明理念融通」的活動,希望能夠將佛理推介給年青一代以 及其他不同年齡類別的普羅大眾。

 
 
佛陀的智慧:
科學發展觀的理念之源

◎賀漢魂

幾十年來,科學的發展理念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強調。中共提出並在十七大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科學發展觀,其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內涵即發展是為了人 ,發展要依靠人),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其實協調發展,統籌兼顧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經濟的和諧發展,因此科學發展觀的基本理念就是人本與和諧。古老的佛陀智慧深切關懷的大事是如何通過人類內在智慧與精神力量的開發去實現美好的人生 ,而所謂美好的人生,佛陀認為即和諧的人生,可見佛陀的智慧與科學發展觀的人本,和諧理念充分契合,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念之源。

其一,佛陀的智慧啟示我們經濟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經濟是人的經濟,經濟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然而近代伊始的西方主流經濟發展觀的共同特點卻是突出物性 ,忽略人性。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的書名,就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西方主流經濟學又有了所謂「資源配置」的新提法 ,但其實質不變。毫無疑問,這種經濟發展觀不無安慰、激發人心,使人產生較多快樂的效用,對生產力和文明的發展也起到了其歷史的作用。然而其學在認定趨樂避苦是人的本性的同時 ,卻回避對人生苦難的分析,而僅將趨樂避苦等同於物質財富的追求,而終無補於對老、病、死等大苦的徹底解決,甚至有誘人腐化隨落之消極作用,所以它在面對當今經濟發展中的種種問題時就顯得無能為力 ,甚至可以說其狹隘的思維恰是當今經濟發展危機的主要根源。

與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發展觀不同,佛陀一直將生死苦惱問題作為其深切關懷的大事,其智慧乃一種人本之說。這種學說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就是經濟是人生的經濟,經濟發展是為了人,應以人生根本問題之解決為根本任務。甚麼是人生的根本問題呢?佛陀認為即解脫人生的諸苦 ,如《中阿含經》卷六十的《喻箭經》記載佛陀所言:世間萬物,各類眾生,皆悉無常,眾生誰都免不了生、老、病、死、以及由此而生的種種憂悲苦惱,從這些憂苦中解脫,才是擺在人類面前亟需著力解決的迫切問題 ,就像身中毒箭者,趕緊找箭醫拔箭療毒,乃是當務之急。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人生之苦無非是人生價值未能實現,因此經濟發展的根本任務就是研究如何實現人生價值。人生價值內涵極其豐富 ,基本價值則有三,即人的身心健康,人的友受情誼和人的創造活動。上述三種人生基本價值的綜合即人生的終極的價值:人的全面發展。所以也可以說,經濟發展的根本任務就是研究如何使人避免人生苦難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毫無疑問,經濟發展離不開物質財富,所以人本發展理念並不排斥物質財富的創造與享受,但以佛陀的智慧視之應將其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手段,而不是經濟發展的目的 ,否則儘管可能生產出豐富的物質財富,卻沒有真正做到發展是為了人。

佛陀所謂的人生解脫依靠的是個人的徹悟,斷煩,超生死輪迴,以達至無限自由之涅槃境界。在佛教義理中,佛陀祇是先知先覺者,但與眾生在根本上相平等。所以,可以認定佛陀智慧強調的是自我拯救 ,而人此所以能自我拯救則在於「人之特性,具有造作、思想、覺悟之自由活動的能力」(轉引自陳兵著《生與死——佛教輪回說》 ,第113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佛陀的業力說則進一步指出人祇有依靠自己才能解脫,所謂業力不滅,但祇能自作自受。佛陀由此在更深刻的意義上形成了其賞善罰惡的因果報應人生觀。這種人生觀不是那種認為人生的一切皆由偶然而生的無因論 ,也不是神意論與命定論的宿命論。前者導致不負責任的享樂主義,後者容易使人放棄主體的「能動性」

佛陀的這些思想落實到發展理念即發展要依靠人,也祇能依靠人,其實質就是通過人的素質、能力發展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因為人才是經濟發展的規劃者、決策者、參與者和實踐者,檢驗者。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史則更充分說明經濟發展模式確立與實施的過程即為人與自然關係的處理過程 ,其基礎就是人的能力及其發展:在崇拜自然階段,由於生產力極其低下,人類基本上按自然的生態迴圈規律進行經濟活動;當歷史進入十六世紀後,人類依靠科技的力量,大規模征服自然 ,取得了豐碩的物質財富,但是巧取豪奪、竭澤而漁的做法,終於導致了自然大規模的報復。事實教育並警告人們,經濟發展目標應向協調人與自然關係作戰略性的轉移,其基礎就如佛陀智慧所揭示:人類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不斷昇華境界。

其二、佛陀的智慧啟示我們經濟發展必須堅持和諧的理念。佛陀智慧是一種人本之說,同時也是一種和諧之說。佛陀有一重要理念,即宇宙的一切現象,包括人生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緣起」法。這種「緣起」法所闡述的實際就是因、緣、果的關係 ,強調因、緣、果是相依相待而存在,《雜阿含經》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 ,此滅故彼滅」就是對此的最好說明。科學的經濟發展觀必須契合這一宇宙基本規律,堅持和諧的發展理念。

佛陀「緣起」法揭示了人類與其他生物,人類與自然共同構成一個生命共同體 ,彼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經濟發展應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發展。當然和諧和共生論並不是要求人們無所作所為,消極地保持人與自然原始的和諧共存,而是要求人們在經濟發展中 ,尋求人與自然在共同發展中的動態平衡,否則其結果祇能招致惡的果報。佛陀的「緣起」法還揭示了人是人與人和合而成的 ,因此經濟發展應使不同經濟主體之間利益和諧。佛陀一方面宣導人們應該合理合法地追求利益。佛陀講「八正道」中 ,其中之一是「正命」, 指的是合理合法的謀生手段。《雜阿含經》說:「營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牧業牛羊興息 ,邸舍以求利」, 意思是說,祇要合理合法,勤勞努力,無論是農牧收成、經商貿易所得,還是企業經營、投資生息所得,都是正當的。這實際上是從消極意義上要求人們在人際和諧中取財。另一方面又宣導人們要廣種福田。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恩田 ,所謂恩田,就是有恩於我們的事物我們都要懷著感恩的心情去報答;其二是悲田,所謂悲田,就是要從慈悲心出發,盡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因為萬物均由因緣而生,幫人就是為自己培育好的因緣 ,實際上是在幫己;第三是敬田,也就是恭敬一切應該恭敬的人。這些要求實際上是從積極意義上宣導人們要在促進和諧的人際中取利。,

佛陀所謂緣起,終是心的緣起。從《阿含經》到大乘、密乘眾多經典所載的佛陀言教,自始至終散發出濃厚的重心、唯心的氣味。《阿含經》主要是從,「業惑緣起論」的角度 ,強調心是起惑造業的主因。《增阿含經》卷五十強調心是產生、建立一切的根本,具有驅使、主宰眾生的權力,所謂「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既然「心為法本,心尊心使」, 因此「若能伏心,則伏眾法」(《勝天王般若經》卷七)。「伏心」的關鍵則是護心 ,治心,即精心地監護自心,不令煩惱生起,若生起,速令消滅。治心、護心,須以智慧時時、念念觀照自心,做到助長善念,警覺宰製惡念,已生者令滅,未生者護令不生。

佛陀「心為法本」的智慧對確立科學的發展理念尤有啟迪 ,因為經濟發展是在人的精神支配下進行的活動,和諧的經濟發展需要和諧的精神作為指導。從精神和諧與社會和諧的關係看,如果人們在追求各自利益的過程中,心中所據有的祇是自我的利益 ,祇能產生由財富或權勢的崇拜而帶來的同類分化。因此個體經濟主體的情感與理性、欲望與道德之間「中和」, 方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實現從個體的精神和諧通向群體的社會和諧。這就要求個體的經濟主體超越自我的束縛,使人們在精神上互相認同與接納。從精神和諧與自然和諧的關係看,宇宙自然本來和諧,人要保持自己的精神和諧就必須效法宇宙自然的和諧 ,在經濟發展中儘量不做違背自然的事情。反觀現代人類,在求財欲望的支配下,勞心勞力,物質生活雖大提,但心靈卻愈不和諧,由此而產生的人生之苦難、社會之苦難、並未見減。而且與貪欲催生的物質文明相隨的是能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甚至醞釀著使人類毀滅於一旦的劫難。這一切,顯然與西方主流經濟發展觀片面逐物、忽視人的心靈和諧有相當的關聯。由此更可見佛陀「心為法本」的思想之深刻與偉大。

 
 
歲晚賑糧油 慈輝行者特別忙
◎林子釗

除舊迎新 每年歲晚 慈輝人都特別忙 雖分為十多個小組 但還是忙不過來。

除舊迎新,每年歲晚,慈輝人都特別忙,雖分為十多個小組,但還是忙不過來。
就我們這個小組而言,負責對四個地區的五保戶、低保戶進行春節前慰問,及向4100多戶人家派發總值人民幣50萬元(大米233080斤、食油19080斤)的工作。

其中為湖南省郴州市1310戶貧困戶送去(65500斤大米,6550斤食油)價值15萬元糧食。幾部裝滿物資的大卡車掛上橫額「慈輝愛心灑郴城,佛教真 情暖人間」。跟著又到該省常德地區為1000戶貧困家庭送去價值10萬元(50000斤大米、5000斤食油)糧食。因今年當地旱情嚴重,故此這些救急的 糧食對於他們是何等急需已不待言,雖然每戶祇派50斤大米,但至少可在歲晚吃頓團圓飯。

元月十五日,我們到了廣東乳源瑤族自治縣,首先是對該縣的1032戶五保戶、低保戶發放價值10萬元(41280斤大米,3715斤食油)的糧食。期間並 為該縣的必背鎮山坑移民新村剪綵,參加儀式有省民族宗教事務廳、縣政府、縣民宗局、慈輝副總幹事等人。不久前,慈輝佛教基金會為解決五十八戶瑤胞就業難以 至小孩上學難等問題,出資百萬元與當地政府合作,成立屋村,集中選建58套房子,並由政府為每戶劃出耕地。此項民心工程真正地解決了該地瑤胞祖祖輩輩連想 都不敢想的溫飽問題。

最後我們到了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為當地的763戶瑤胞派發(76300斤大米,3815斤食油)價值15萬元油糧。祝願大家都能有一個開心的新年。

林子釗

 
 
關於佛教的社會責任
與社會價值的探討

◎浮 惠

教 從它誕生起就給人一種超然於世的感覺 好像它祇以解決個人生死問題為已任 ,至於社會生產、國家事務等社會職責,都不在佛教的責任範圍之內。特別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佛教更給人一種了生死出世間的印象。學佛,在中國人眼裡往往是燒香、吃素、磕頭念佛 是最徹底的看破紅塵。這是對佛教的一種誤解。

力盡社會責任,提升人生價值,以淨化人間、建設人間淨土為己任,才是佛陀教義的基本精神。佛教的本義 並不像一些中國人所理解的那樣不管現世生活祇談出世間的事。祇管出世,僅僅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特定政治文化環境中形成的衰落期佛教的特性。

一、 佛教從誕生就涵蓋了對社會盡責的內容

從釋尊的言傳身教看,他並非祇管出世間的山林隱士,而是一位極度熱心於濟世導俗的法王。雖出家修道得成大覺,而不忘報答親族國恩,特專門回國探望親屬,為之說法。後來佛父淨飯王病危,佛再度回國為父王說法送終,親自扶棺送葬,盡了人子之責。當琉璃王率兵攻伐佛陀故國迦毗羅衛時,佛陀雖知國人業報難逃,仍於半路勸阻琉璃王退兵。國亡城破後,佛親自率僧眾回國看望被琉璃王殘害的釋迦族婦女,說法撫慰,表現出熾烈的愛國愛民之心。佛陀成道後深入人間化導眾生,四十餘年誨人不倦,直到臨終還在說法。不僅說四諦十二因緣等法教人自淨其心超出生死,而且諄諄教誨青年、婦女、長者等在家人如何營生治事、持家理財、交友尊師、父嚴子孝、夫妻和諧,過好世俗生活,獲得現世安樂、後世安樂。佛陀還多次教導頻婆娑羅、波斯匿等印度名王如法修身治國,推行民主法治,以十善導民,使人民豐衣足食,社會祥和安定。佛陀不僅每天耐心教誨眾多前來求教的人們,而且諳知時事,關心民眾疾苦 主動為民眾排憂解難。如釋迦族與拘利族爭水,佛陀特地遠道趕去調解。毗舍離城瘟疫流行,佛陀不怕被傳染,專門進城去安慰教化病人。佛陀以其身教表明:力盡社會責任,關心民眾生活 乃佛法之正旨。

當年佛陀門下眾阿羅漢,也並非自了漢,而是各自深入民間,廣交朋友,化導民眾。隱匿深山大寺祇圖自了生死不管世事,乃後世一類佛教徒的作為,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風氣,是有違佛旨的,佛經中呵斥此類人為「焦芽敗種」。至於在家人學佛後不管家庭社會,更是違背佛陀所示的在家學佛之道,是聞法學解不夠或對佛法理解片面浮淺所致。

二、 佛教的教義中一直都充滿著為社會盡責的內容

最能體現佛陀本懷的大乘佛道,對佛教徒應盡社會責任更為強調。大乘教導佛弟子應報答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主恩、三寶恩或天下恩、國主恩、師尊恩、父母恩。《心地觀經》云:「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既然荷負四恩,則知恩報恩,報效父母、師長、國家、社會乃至全人類,乃不容推諉的責任。大乘經中之王《華嚴經》教導學佛者應「恒順眾生」「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鞠躬盡瘁為眾生服務 滿足眾生的種種需求 對眾生「種種承事 種種供養 如敬父母 如奉師長及阿羅漢 乃至如來 等有無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服務眾生應「如母愛子」 「如僕事主」 不思回報 切實為眾生療治疾病、周濟貧困、撫慰孤獨鰥寡 種植園林果樹、便利來往行人,為利益眾生而學諸技藝,乃至「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華嚴經.十回向品》)通過這樣利益眾生的不斷修行,廣結善緣,多積福慧 引導無量眾生共趨善道、佛道 一步步實現「淨諸世界」「莊嚴國土」的宏願。菩薩道六度四攝的實質,是在深入眾生、投入社會活動 利樂眾生中淨化自他,福慧雙修 莊嚴國土。大乘道要求菩薩行者以最徹底的報恩心、無緣的大悲心,勇敢地肩負起利樂盡法界眾生、度化盡法界眾生共趨佛道、莊嚴盡法界國土的重任,豈止是承擔地球人間的社會責任。但人間的社會責任,是身在人間的學佛者首先應盡好的最起碼責任。若連一般人必盡的社會責任都盡不到,還奢談甚麼度化盡法界眾生?若連自己現在所住的國家、社會 甚至連佛教自身的教團、寺廟都不能淨化莊嚴 還奢談甚麼莊嚴盡法界一切國土!

三、 我國的前輩高僧、大德居士一直提倡為社會盡責

近代以來,佛教界大德針對中國佛教的積弊所提倡的「人生佛教」「人間佛教」 是對佛陀原旨的復歸。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強調學佛要立足於現實人生,從做人修起,先完善人格,好好做人。大師自己也以「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一偈為座右銘,並號召學佛人「以愛國心為前提」「一致奮起建設光榮的國家」 變濁惡的人間為莊嚴之淨土。趙樸老倡導「人間佛教」主要旨趣是在社會生活中「奉行五戒、十善以淨化自己 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自覺地以實現人間淨土為己任 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一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崇高事業貢獻自己的光和熱。」印順法師對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作了進一步發展,德高望重。人間佛教經近百年的提倡推行,已成為海內外廣大佛教徒和社會人士共同認定、贊許的現代佛教模式。人間佛教並非僅為應時契機的方便,而是佛陀遺教尤大乘本來精神在現代社會的發揚實踐。

四、佛教應承擔社會責任

佛教,作為一種生存於人間的社會意識形態,社會教化、社會文化體系,是社會大機器中的部件。佛教徒,作為人類社會的成員,乃社會大機體中的細胞。佛教、佛 教徒、佛教團體機構作為因緣所生的有為法,其生存依賴於人類社會,依賴於人民大眾所提供的各種物質和文化條件。沒有社會生產和思想文化的發達,人間便不會 有佛教出現、流傳。沒有父母生養、師長教育、親朋幫助、工農商政供給衣食住行、軍人警察提供安全保障等諸緣,任何佛教徒都無法生存,更談不上學佛了道。既 然有賴、有取於社會,則理當回報社會,承當社會成員所應負的各種社會責任。現代社會雖反對宗教干涉政治,不要求宗教承擔治亂興衰的責任,但並非認為宗教無 任何社會責任,更不容許宗教徒逃避一般公民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我國政府要求宗教要與社會相協調、相適應,實際上便是對宗教社會責任的定位,意謂各宗教應 有益於社會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應教導宗教徒盡到社會責任,遵紀守法,參與國家建設。依人間佛教的精神,佛教、佛教徒應盡的社會責任,大略有以下三 個層次的內容:

第一,應盡好普通人應盡的家庭、社會責任。這是每個佛教徒應盡的最起碼責任。在家佛教徒應努力學習、工作,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為社會貢獻物質、精神 財富。在家中孝敬父母,教育子女,和睦家族,關心幫助親朋鄰居、同學同事,待人熱情禮貌,為人坦誠謙和。總之,要在家庭和社會上做一個好人,做一個無何虧 欠而有所奉獻的人,一個俯仰無愧的人。至於出家佛弟子,雖然不一定要直接承擔家庭責任、擔負社會工作,也應好好修行,做好寺廟的優秀管理者、佛教徒的佛學 教師,以報答家庭社會。一個佛弟子如果連社會上一般好人能盡的社會責任都盡不到,其結果不僅是自己生活過不好,受到家人、社會的指責,更會連累佛教,使社 會人士誤解佛教,認為是佛教把人教壞了,這豈不是以身謗法,罪過不淺!現在有些初學佛的人,祇知為自己速了生死、得成就甚或入禪定發神通打算,不顧家庭社 會,上學的不好好讀書,工作的不好好上班,或用師父給的錢到處參訪奔走,或托病請假閉門打坐觀修。這種人待人處世,道德水平往往不及社會上較好的人,多不 通人情世故,不考慮別人的利益。他們雖然學佛修行下功費時不少,而多收效甚微,甚至常出這樣那樣的怪毛病,其根本原因便是沒有先做好人,生活過不好,社會 責任盡不到,居不遑安,潛意識裡難免常有負債感,學佛的出發點便是我執我愛,豈能平心靜氣放下一切而入定發慧?尤其是拿薪水而不上班或上班而不盡責,更是 違犯偷盜戒,這樣活一天便增一份餓鬼業因,戒基未立,何來定慧?須知佛是福慧極大之人,要從做好人修起,連人都做不好,談何成佛!即使是學得立地成佛的密 法,若不先做好人,也未必能修得起、用得上。

第二,佛教應盡到一個社會教化體系應負的責任。佛教,顧名思義是以佛的覺智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這是佛教的天職。佛教的報答四恩、悲 智不二、自淨其心、恒順眾生、無住相布施、利樂有情、莊嚴國土等教義,五戒十善等戒律,與現代社會尤社會主義的「四有」、「五愛」等道德規範基本相通,又 與人們了生死的終極關懷連結一體,在今天仍具道德勸化的巨大功能,能指導人們合理生活,自覺控制行為,塑造完美人格,提高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大乘「不為 自己求安樂,但欲救護諸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精神和六度四攝的修行體系,足以培育出福智雙全、人格高尚,赤膽忠心為國為民,具犧牲奉獻精神、 堅忍不拔之毅力,以利樂天下蒼生為己任的人杰地靈,作民族之脊骨、國家之梁柱、民眾之領袖楷模,對華夏振興、世界和平、人類向上能起重大作用。促進精神文 明,平衡社會心理,培養英雄賢聖,乃佛教對國家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一責任,要由每個佛教徒來承擔,首先從教化自己做起,依佛法修持,盡職盡責,生活得 好,奉獻得多,表現出高尚的精神,完美的人格,超群的智慧,利人助人的赤腸熱心,自然會成為周圍人眾的榜樣,佛法的光輝會從自己身上向外輻射,如日普照, 吸引、帶動人們向善學佛。按佛經中的要求,一個在家佛弟子除自己精勤修行外,還應時常主動地以四攝法攝引、教化周圍的眾生,「隨所住處為眾說法」(《大寶 積經.郁伽長者會》),隨眾生的過失和接受能力導以正道,若不如此,是為失職,「而是菩薩則為諸佛之所呵責」。 以「一禪二誦三勸化」為正業的出家僧尼,更是職業的道德勸化師,其教化眾生的擔子更重。無論出家在家,凡為佛弟子,都必須隨處勸化眾生,乃至「與一切眾生 為依、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為照、為導」(《華嚴經.淨行品》),通過道德勸化,淨化人間,淳化世風,改造社會,這是佛陀教旨賦予佛弟子的偉大 使命,是人間佛教的重要內容。太虛大師說得明白:人間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來改良社會,使人類進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

第三,作為人類最高智慧成果的佛教,還應負起指引人類文明航向,使全人類向上、全世界嚴淨的重任。在人類文化體系中,祇有佛法以全宇宙十法界為座標俯瞰人 生,對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處境及人的自性潛能、終極歸趨有清澈的認識,對人間的缺陷和人類文明的弊病有深刻的揭露批判,並以承擔人類終極關懷、度盡眾生、 盡莊嚴一切國土為己任。如此智慧胸懷,理當擔荷引導和改造人類社會的超級重任,而不應祇作滿足少數厭世階層心靈需要的清潔劑,社會文化櫥窗裡的裝飾品。當 今社會,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泛濫成災,價值失范,道德淪喪,貪污腐化、人欲橫流成為公害,不少人在紙醉金迷中荒蕪了精神田園,迷失了人生航向, 需要佛法的智慧指點迷津,給人們提供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予社會建設以深刻啟迪。科技、經濟的飛速發展,將使人類的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在二十一世紀會發生 巨大變革,信息化、全球化時代的人類,將面臨一系列新問題、新困惑,具超前智慧、高度文明自覺的佛法,理應在全人類文化重建中發揮重大作用,以聖者、長者 的睿智,提示人類從超越自身與自己創造的文化的角度高瞻遠矚,自覺主宰文明走向,促進科技與人文的深層統合和科學的飛躍,及東西方文明的深層融合,實現人 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高度和諧,重視自性潛能的開發,進行生命的自我變革,建設宇宙化、自覺化、合理化的新型文明。佛教、佛教徒應自覺肩負這一光 榮的文化使命,面向全球,面向未來,開闊視野,以開放的心態、清醒的時代意識,緊扣人類文化重建的根本問題、切要問題,以種種方便努力弘揚佛法,使世人廣 泛了知佛法的智慧。這是佛教對人類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總之,佛教的社會責任,與佛教徒個人了生死的大事一體不二,並非水火難容。各種社會責任,對學佛了生死而言,卻非不得已的負擔與障礙,而是必不可缺的責任。

 
 
淺釋「以戒為師」及其時代意義
◎張春蕾 ◎夏和生

一、「以戒為師」的緣起

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是悟道十二年後才首次制定戒律,此前他一直致力於以宣講教義化導信眾趨入定慧法門,因為佛陀以智慧法眼看到眾生皆具佛性,故而生起無上信心。但佛陀也看到五欲六塵對眾生的誘惑 ,所以意識到制戒的必要性,如同治水,開河疏導的同時也應築堤壩以約束之。儘管佛教法門無量,門派眾多,但都不能離開戒律,即便是最為方便的淨土法門,離開了戒學也不能成就。

《遺教經》云:「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 ,若我住世,無異此也。」翻譯成現在的話就是:比丘們,在我滅度以後,應當尊重並愛護戒律。如像黑暗中遇著光明,貧窮人獲得財寶。應當知道 ,戒就是你們的大導師,就如同我住世教導一樣。由此可見,佛陀住世,以佛為師;佛陀涅槃,以戒為師,這是佛陀最後的囑咐,諄諄的教誡。

佛陀在臨入滅時,不強調其他而單單強調戒律,可見戒律對學佛修行的四眾子弟來說是多麼重要。《涅槃經》云:「欲見佛性 ,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若毀淨戒,是魔眷屬,非我弟子!」

佛滅度後,優婆離尊者,於七葉窟中結集律藏,傳至一百年後,至優婆崛多尊者,有五弟子,分為五部,其中曇無德部,作《四分律》,即我國南山律之所宗也。1

我國自三國時代,魏齊王嘉平二年,西天竺僧人曇摩迦羅律師來洛陽制授戒法。至南朝時,宋文帝元嘉十一年,梵僧求拿缽摩律師,於南林寺建立戒法,始為僧尼授戒。唐朝麟德二年 ,我國道宣律師於終南山淨業寺,開壇傳戒,大宏《四分律》,為我國南山宗始祖。明代末年,南京古林寺慧雲馨公大和尚中興南山律宗《四分律》。清初三昧光祖,在寶華山隆昌寺繼續弘傳《四分律》 ,見月體祖憫念當時傳戒無有規模,乃作《傳戒正範》、《三壇規則》,巨細律儀,有條不紊,由此海內外各地傳戒,奉為範本,持續至今。

二、「以戒為師」的內涵

戒是一切善行的根本,如果用一個字來回答甚麼是佛教的話,這個字當然就是「戒」字。戒 ,是梵語屍羅的義譯,意為戒除煩惱,促進身心清淨。戒是佛教徒行持的信條,在修持中占重要的地位。《大智度論》卷十三說:「大惡漏中 ,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導護;死暗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戒為大船。」

戒律的精神,一方面是防非止惡而遠離身口意三業的過患;另一方面是修善利他而積聚功德。戒律的內容,有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薩戒的不同層次。由此可見,戒律具有止惡生善兩重意義 ,所以戒法分為止持(禁止作為)、作持(提倡作為)二門。止持門是指對於身口意等的過非,制止而不作,就是守持戒法;如不當作而作了,就違反了戒法,此為「止持作犯」。作持門是指對於社會人群乃至一切有情有益之事 ,能積極去作,就是守持了戒法:如果當作而不作,也就違反了戒法,此為「作持止犯」

與止作二持的精神相對應的戒律就是五戒十善,四攝六度,它也是「以戒為師」的主要內涵。「殺盜淫妄酒」是所有戒律中的根本戒律 ,十善是從五戒中產生出來的。出家比丘,以前四戒為根本戒,應清靜受持,不得毀犯。譬如植物,根本破壞,一切枝葉花果皆不得生。犯此重罪,如人斷頭,不可復活;於僧團中不得共住 ,永棄於佛門之外。相反能持五戒,則不失為一個清靜比丘,而且因戒能生定,因定發慧,斷諸惡法,行諸善法,逐步走向解脫。在世消災免難,身心安樂,健康長壽,家人愛敬,善名流布。四攝是佛家引度眾生的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方便 ,六度就是濟度、轉化眾生出離苦海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行門。

我們今天強調「以戒為師」, 不僅是基於佛教的傳統,也是基於時代的要求。因此對於「以戒為師」的主要內涵 ,希望能有結合時代的闡釋。

趙樸初居士曾在《中國佛教協會三十年》的報告中談到人間佛教時曾經指出:「我們提倡人間佛教的思想 ,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淨化自己,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提倡人間佛教,不論是「淨化自己」, 還是「利益人群」, 都必須以戒為基礎,以戒為師。道理非常簡單,如果沒有戒律的約束,佛弟子的行為就沒有準繩;沒有戒律的規範,僧團就不可能依律攝僧,和合共住;沒有依戒修持的佛弟子,就沒有如法如律的僧團 ,佛教的生命就不存在了。

三、「以戒為師」的時代意義

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不斷貫徹落實,佛教事業日益興盛,但在絢麗寶幢的另一面,隱憂也在悄然滋生。在對外開放、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佛教界一部分人由於信仰淡化、戒律鬆弛 ,在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的衝擊下,不能自持,假公營私,追名逐利。今日此處開光典禮,明日彼處落成喜慶,豪華素宴何異於燈紅酒綠!奢侈享樂乃至腐化墮落 ,極少數人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見《茗山日記》)。面對此令人憂心的現實,如果我們不能正視之並重新舉起「以戒為師」的旗幟 ,其結果正如已故趙樸初居士所指出的那樣:「這種腐敗邪惡的風氣嚴重侵蝕著我們佛教的機體 ,極大地損害了我們佛教的形象和聲譽,如果任其蔓延,勢必葬送我們的佛教事業。」良機潛伏著危機,發展面臨著挑戰,在這種形勢下,重提「以戒為師」的時代意義是非常必要的 ,具有十分深遠的戰略意義。因為「以戒為師」的實質就是加強佛教自身建設 ,佛教自身建設的好壞決定中國佛教的興衰存亡,而佛教自身建設的著力點就是「以戒為師」。祇有大力加強建立在具足正信、勤修三學根基上的自身建設 ,佛教才能保持健康的肌體和活力,正法久住,續佛慧命;才能有利於人格的完善,僧格的養成,才能有利於僧團和合共住;才能有利於強化佛教的道德教化功能。

1、有利於正法久住,續佛慧命

因為戒為正法久住之根本,戒為佛法慧命之所依。我們知道:佛法的總綱是戒、定、慧,而戒為基礎。修學的次第是:持戒,修定,發慧。攝心為戒,戒能生定。持戒人少欲知足,三業清淨 ,不為外境所動,所迷,易獲定力。因定便能發慧,「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妄念少一分 ,般若生一分。無上智慧,必由定發。所以,學佛必須從學戒下手,從持戒做起。戒是「三學」的基礎。正如《華嚴經》中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戒律在一日 ,便是佛在世一日。

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說,戒是出家人的根本,戒律是僧眾法身慧命的根本所在,是一件攻不破的防彈衣,也是脫離苦海走向彼岸的舟航。修行是一人與萬人作戰,而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七上八下的心靈 ,是心靈裡的三毒五欲。所以說「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將相雖然具有學問才能 ,雖能征服世界;但不能克服心中的魔王,他們在財色面前往往不堪一擊。

由此可知,如果沒有戒律防護,佛弟子的行為就沒有準則,法身慧命就失掉保障;如果沒有持戒修行的佛弟子,如法如律的僧團也就不復存在,佛教也就名存實亡。護戒如護眼珠,佛法能否久駐世間關鍵就看比丘如何持戒。所以 ,為了續佛慧命,作為佛弟子就必須樹立「以戒為師」的思想 ,確確實實做到世尊臨終叮嚀囑咐:我滅度後以戒為師。

眾所周知,中國佛教史上曾遭「三武一宗」之難,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佛教僧團戒律鬆弛。也就是說佛教的興衰是與戒律的興廢息息相關的。古語云:「天作孽 ,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物必自腐而後蟲生」因此守好戒關係到佛教的興衰成敗 ,關係到佛法的前途和命運。對此,我們萬萬不可等閒視之,應牢記歷史遺訓,前車之鑒。

2、有利於人格的完善,僧格的養成

受戒是出家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真正的僧才應該是人格、國格、僧格、學識、修行能作為楷模的人。如何修成理想的僧格,除嚴格遵守「戒」, 做好一個人外,別無他法。因為一個僧人祇有持好戒、守好戒,你才能成為一個純粹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僧人,戒為三無漏學之首,因戒生定,由定發慧。《遺教經》上說:「因依此戒 ,得生諸禪定,及滅苦發慧。」相反,一個嚴重違犯戒規、道風敗壞、屢教不改者就是一個失德、失格、失信的僧人。

近代高僧太虛大師偈語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現實。」學佛先學做人。佛不是天生的 ,也不是神。人格道德圓滿無缺,便是佛。如何做好一個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最基本的。時常把自己看得輕一點,低一點,除掉貢高我慢之心也是做好一個人的基本方便法門,而看輕自己 ,嚴於律己正是戒律精神之所在。

嚴格守戒能成就一代高僧,弘一法師就是這個觀點的最好注解。對律宗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弘一法師不但深入研究,而且實踐躬行。他有一件僧衣,青灰相間,襤褸不堪,是他初出家時穿的。在這件僧衣上 ,補了二百四十二個補丁,都是他自己補的。一雙僧鞋,也穿了十五年。他的學生劉質平在他五十壽辰時,細數他蚊帳的破洞,有的用布補,有的用紙糊,已經十分破舊,要給他換一頂新的。他堅持不許 ,說是還很好,還可以用,不必換。難怪有人用「自知心是佛,常以戒為師」來稱讚弘一法師 ,他確實是當之無愧的。

五戒十善要求僧人不著香花鬘,不香涂身,不坐高廣大床。其目的就要求出家人把這些東西看破放下,而不能像貪婪的人,在衣食住行上面起惑造業。我們祇有學習古代修行人「著糞掃衣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的修行精神,才能放得下,才能談了生脫死。

3、有利於僧團和合共住

一個國家如果法斷律亡,則必人民失怙,社會失范,國破家亡,勢所難免。佛教如無戒律之維繫,亦必佛法失墜,僧團失和,薪盡火滅,陷於萬劫不復。戒律之在佛教,亦如法律之在國家。戒律是僧團的生命 ,依律攝僧,僧團之所以成為僧團,那是因為有戒律;僧團之得以延續,那也是因為有戒律。因此,以戒為師,傳好戒,受好戒,特別是要學好戒、持好戒,過去是中國佛教的頭等大事 ,今天也是當務之急。

沒有戒律的規範,僧團就不可能依律攝僧,和合共住。戒律是僧團的法律,是僧團活動的準則。它使僧團保持六和敬,保持純正。戒律要求僧團相互敬重、相互讚歎、相互鼓勵;要求「心包太虛 ,量周沙界」;要求在利益方面應依佛之平等心對待僧眾,不應有貪、偏、私心,所有這些都非常有利於僧團和合。有了純正的僧團,正法就能長久住世。

歷史已經證明,僧團祇有持好戒,以戒為師,才能使僧尼在良好的環境中精進熏修,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沿著佛陀開示的正道健康前進,最終獲得大解脫;僧團祇有持好戒,以戒為師 ,才能促進僧團的和合,使寺廟按照清規戒律進行管理,保證其良好秩序和正常運轉;僧團祇有持好戒,以戒為師,僧團方能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團結廣大信眾,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獲得社會的理解和贊同。

四、有利於強化佛教的道德教化功能

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而宗教在這一方面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康得曾經指出,宗教是建立在人類道德之上的 ,道德成了宗教存在的內在根據,宗教的本質就是道德,道德構成了宗教的基本框架。從宗教歷史的長河中去看,宗教史本身就是一部人類社會道德史,它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就是以一種道德家的身份現身於世的。從某種意義上說 ,一種宗教之所以能夠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往往是由於人們對於德性生活的渴望。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那樣:一種宗教之所以能夠立足於世,也恰恰是因為這個社會秩序紊亂,迫切需要一種順應民心所向的力量進行精神上的規範 ,佛教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在過去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佛教的道德觀念、實踐方法深深地影響了我國人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社會起到了輔助教化、淳化民風、和諧人際、安頓人心的良好作用。

佛教的道德從何而來,從戒律中來,從嚴守戒律的高僧的言行中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既可概括全部戒律 ,又是一切做人道德的準則。所以說,戒就是一個僧人的道德。當代高僧、香港寶蓮寺住持聖一法師在《梵網經菩薩戒略注》中說:「戒就是道德。不問你有大才華、學問;戒體一破 ,無道德,就無人恭敬。」他引據小乘經典中記載,某國一個大臣,平時很受國王尊重。他想瞭解國王尊重他甚麼?去盜竊國庫錢財,被捕並判死刑。這時他對國王說 ,現在我知道:人們尊敬我的,不是才華學問,而是道德。現在才知道,道德可貴!請允許我出家。後國王允其請求。這故事說明,政治人物受人尊敬的不是他的才華、學問,而是道德 ,更何況是出家修行的人呢。試看古今的高僧大德,哪個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們高尚的人格道德從哪里來?從持戒修行中來。

當今社會人們受各種思想觀念影響的管道明顯增多,程度明顯加深,人們思想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社會上急功近利、道德沉淪的現象大量存在。而此時引導佛教界高舉「以戒為師」的旗幟 ,充分挖掘、整理佛教教義教規中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道德思想,這樣可以發揮其道德教化的功能,引導社會樹立正氣,讓佛教道德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大顯身手。

正如國家宗教事務局葉小文局長所指出的那樣:「以戒為師」是佛教長久住世和健康發展的根本 ,是佛教人才輩出、僧眾團結共事的依託和保障,更是佛教為社會和諧發揮積極作用的基礎和前提。

注1:律有《僧祗律》、《十誦律》、《善見律》、《五分律》、《四分律》。

 
 
火中金蓮非等閒
——淺談在家居士修行的要點

◎延 德

許多人看來,出家人身居梵剎,六和同處,大眾熏修,修行不難;而在家居士則因為身處紅塵,染緣易就,道業難成。此說乍看似乎有些道理,但是我們縱覽古今 ,在家居士修行獲得成就的可謂數不勝數。例如佛陀時代的維摩詰,勝鬘夫人,以及我國唐朝時的龐蘊,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等等。限於篇幅,就不多舉了。

居家修行,客觀上是有許多障道因緣,但也有其殊勝之處:一是在家居士一般都需要自謀生計自食其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不依賴別人的佈施,修一分得一分。二是在家居士遍佈社會各個階層 ,可以用自己的正見正行帶動周圍的人來研修佛法。三是在家居士時刻都要接受五欲六塵的考驗,如能站穩腳跟,自然「佛法時時現前 ,煩惱塵塵解脫」了。所以如果把出家人在寺院修行比作清水芙蓉的話,那麼居士在家修行則猶如火中金蓮了。

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決疑品》中有云「若欲修行,在家亦得。」這句話給了居士們修行成道的自信心。那麼 ,居士在家如何修行?我認為首先要有正信,《華嚴經》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要進入佛法的海洋必須以「信」作為第一步 ,祇有對佛法起正當正確的信仰,然後再去認識和理解,才有能力去行持和實踐。《壇經.決疑品》中有云:「吾與大眾做無相頌 ,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易?」頌曰:「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參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 ,成道非由施錢。菩提祇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祇在目前。」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此修行 ,見取自性,直成佛道。」六祖的這個「無相頌」平白樸實 ,一針見血,語重心長。我在這裡圍繞這個「無相頌」, 從六個方面來談談在家修行的要領,希望對廣大在家居士們修行有所啟發。

一、心平行直:平者平等,直者真誠,不虛偽,即筆直的道路,不拐彎。很多人的心就像腸子一樣彎來彎去,邪見稠林,想的太多。一個人學佛有沒有得到佛法的利益 ,要看他是否有平等心,直心。所以經中說「直心是道場」。我們如何達到心平行直呢?方法祇有一個 ,那就是持戒,在家居士主要持五戒,戒能夠調伏我們的身口意三業,佛法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礎上。持戒不僅是消極的止惡,同時也是積極的行善。五戒即是佛教徒必須遵守的道德標準 ,也是建立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如果多一個人學佛,多一個人守持五戒,世界就多一份安寧,多一份和諧,多一份美好。因為如果每個人都能不殺生,我們就不必擔心受到他人的傷害 ,如果每個人都能不偷盜,我們就可以夜不閉戶,如果每個人都不邪淫,就少了許多家庭紛爭,如果每個人都不妄語,我們就不擔心上當受騙,如果每個人都不飲酒,都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很多悲劇就可以避免,如果我們學佛的人時時刻刻以戒律作為我們行為的準繩,久而久之達到在在處處,一舉手一投足甚至起心動念都與戒相應,不持而持,自然就「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參禪」了。

二、知恩報恩:佛教所說的恩主要有四種: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三寶恩。之所以報父母恩 ,因為父母養育之恩山高水深,碎身難報。國家則保護了我們的一切,例如生命、財產等等。眾生恩,佛教講「眾緣所生」, 個體的生命與其他生命有無盡的緣,一切人都是我的親人,都有恩德予我,所以應報答。三寶恩則是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使我們離苦得樂,也是恩同再造。學佛的人要時刻念報父母、國家、眾生、三寶之深恩 ,把對國家、父母、眾生、三寶的義務落實到生活中,從而奉獻人生,回報社會。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使修行與生活互相融攝。六祖開示我們「恩則孝養父母 ,義則上下相憐」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父母有孝道,對眷屬盡仁義,對社會盡義務,這就是佛教說的行菩薩道,若能時刻利益別人,高尚品質就會不斷積累成就。修行就是為了更好地更自覺地更有效地盡責任和義務。

三、忍辱謙讓:古語云:「忍得一時氣 ,能免百日憂」無論何時何地,忍辱謙讓是一個人必備的基礎精神和素質,因為如果沒有忍讓,這個社會將儘是紛爭甚至是流血,沒有了忍辱 ,嗔恨就會使我們的內心失去平衡,當嗔恨心付諸行動時,理智、道德甚至法律都被拋諸腦後,正所謂「一念嗔心起 ,八萬障門開」。關於修行忍辱,佛法中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修空觀。觀一切法當體即空,無實體可得。別人對我們的不好的行為也是空的 ,了不可得。二是修慈悲觀。對於冒犯自己的人,要深起大悲心,悲憫他的愚癡,同情他的無知,不同他計較,自然心無掛礙,常與道相應。

四、改過自新:經云:「佛法中有兩種健人 ,一者不做諸惡,二者做已能改。」古人亦云:「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知過改過是一種大智慧,因為人的自我完善以及智慧的開發往往是通過知過改過來實現的。因此,六祖言:「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佛法中,懺悔是改往修來的具體方法。懺悔可以分為事懺和理懺兩大類。事懺就是舉行種種懺悔儀式,如梁皇懺、大悲懺、三昧水懺等。通過禮拜諸佛 ,供養三寶來懺悔業障罪根,清淨身心。理懺則是通過觀諸法性空,無實自體可得,了悟罪性也是空的道理,從而達到淨心止惡,即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五、常行饒益:學佛,就是要像佛菩薩那樣濟世度人 ,但要自行化他,首先必須完善自己的人格,也就是說要從斷除自身的煩惱做起。學佛是一項生命改造工程,我們祇有在人格得到進一步完善的情況下,才有了饒益他人的基礎。因為饒益他人 ,不僅要說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實際行動去感召他人,讓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修行人的慈悲和智慧。學佛之人如果能在衣食住行中自行化他,自他兩利,巧把塵勞作佛事,善知方便度眾生 ,就能積福積慧而成就道業了。

六、道由心悟:六祖大師所言「菩提祇向心覓 ,何勞向外求玄」也者。菩提譯為「覺悟」「道」, 即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則應在內心中治心,息心,淨心,覺心來達到目的。所謂發菩提心,正信正行,達到諸法實相而念念不迷,使認識和行為與諸法性相相符合。如果祇知道佈施財物 ,而不知觀空遣相,則去道甚遠矣!

以上我已從六個方面把居士在家修行的要點加以闡述了,但由於我薰染日淺,本文錯誤掛漏之處尚請明眼人予以指教。

 
 
畫像不易
◎秦孟瀟

畫像不易

有一位中年婦人,去鄉下路過一棵樹下,聽見樹上老鷹窩裡有孩子的哭喊聲,動了惻隱之心。於是架上梯子,把孩子抱回家撫養。大概家中生活貧困,孩子到了七歲時,到寺院裡做了小沙彌。老師傅志儉和尚 ,替他取法名寶志。

寶志秉性很奇特,有時穿上大錦袍子,卻光著腳到處亂走;但他很用功,修禪定有了悟境。很多人信服他,連皇帝也要向他請教。

有一天,梁武帝對寶志禪師說:「我的煩惱和迷惑很多,怎樣才能消除呢?」

寶志禪師祇說:「十二。」

梁武帝不解,說:「意思何解?」

他說:「寫字的時候,時間就過去了。」

梁武帝不知所以,最終也沒有把意思弄明白。

過了不久,梁武帝讓當時著名的畫家張僧繇為寶志畫像,張僧繇善畫人像;可是,當他看到寶志禪師時,卻把握不住分寸,一時無法下筆。

寶志禪師見了,就用手指在臉上畫著。畫一下,就顯出一副面孔,結果畫了有十二副面孔出來,有慈悲的,有威嚴的,真是奇妙無比。張僧繇見了,更不知如何下手,索性拜辭離去了。

寶志禪師的形像並不難畫出來,但要做到神形兼備,盡透底蘊,恐怕就不那麼容易了。

鍥而不捨

一般說來,佛門向以慈悲為懷。可是有些禪師作風表現相反,為何?

如葉縣有位省和尚素以嚴厲冷淡聞名,凡是在他寺院掛單的僧人,見了他都非常敬畏,遠避了事。浮山遠禪師和天衣懷禪師做學僧時,曾特地去親近他。

有一年冬天,外面下著大雪,省和尚對前來參學的僧人動輒呵罵,甚至逐出山門,還把水潑在他們身上。不能忍受的學僧紛紛離去,祇有浮山和天衣二人卻鋪如坐具,端端正正坐了下來。

省和尚看見就呵斥道:「要是你們再不走,我就打你們!」

浮山走上前說道:「我二人走了數千里,特來跟和尚學禪的,哪能因為被潑一勺水就走,即使打殺也不會走。」

省和尚祇好允許他們住了下來,平時寺院裡生活很清苦,甚至吃不飽。有一日,浮山取米煮粥吃,省和尚看到了,就罰他付清米錢,打了三十拄杖,還逐出山門外。

浮山身無分文,祇得在街上化緣乞食。他想到寺院去聽講經,也被省和尚一口回絕了。他不灰心,仍然托缽到處募化,有一天,省和尚又在街上碰到他,說:「你回到寺院去吧。」

由此可見,求道的人,要有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的毅力,經得起種種考驗,不為境所轉,才能一心向道。

畫個圓圈

有位求道心切的道欽禪師,他親近另一位高僧玄素禪師,二年後得悟大道。他想到其他地方去弘道,臨行前,玄素禪師對他說:「乘流而行 ,逢徑即止。」

於是,他乘船順流而下,到了杭州的附近;見遠處有一座山,問到村中人說是徑山,他就在那裡結茅棲住下來,成了他自己的修行的道場。

道欽禪師在徑山大弘禪道,聞風而來的求學問道的僧人相當多。

有一次,從浙江慕名而來的學僧,有不少疑念未能消除,問他道:「大師,甚麼是道?」

道欽禪師簡單地回答說:「山上有鯉魚,海底有蓬塵。」

還有一次,馬祖禪師給道欽寄來一封信,拆開一看,祇畫了一個圓圈;道欽禪師就在上面加了一點,又封上讓人寄了回去。這是很獨特的,馬祖在信中晝了個圓圈,意思是說你如何理解呢?而道欽肯定有所領會 ,不便說甚麼,也加上一點!甚麼意思?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又有一次,崔相國問道欽:「我想出家可以嗎?」

道欽亳不客氣地說:「出家是大丈夫行的事,不是將相所能及。」

在禪者眼裡,名譽、地位、財富如同敝屣垃圾,都是身外之物,能拋棄這一切,才是大丈夫!一般人怎能做到。

來去自由

澄遠禪師曾在雲門禪師處參學。他很聰慧伶俐,雲門禪師喜歡他,就選他為自己的侍者。

有一天,澄遠走過雲門禪師的禪房時,忽然聽到一聲:「遠侍者!」

他急忙走進禪房,雲門問道:「是甚麼?」

澄遠感到很納悶,思前想後,還猜不出老師用意何在。以後,每當澄遠聽到禪師呼叫「遠侍者」時 ,他剛應諾,雲門總問一句:「是甚麼?」

過了十八年,澄遠終於有所省悟。一日,澄遠想辭別雲門禪師,往各大叢林古剎去參學。

雲門對他說:「你祇要能回答我一個問題,就可以走。」

澄遠說:「那就請老師提問題吧!」

雲門禪師問:「經云『光含萬象』,這句話怎麼理解?」

澄遠正想議論,雲門制止說:「我看還是住些日子吧。」

又住了三年,他終於得悟大道!後返到四川,在香林寺住下,弘化一方,一住就是四十年之久,已有八十多歲了。

某天,他向知府辭行說:「老僧行腳去!」

知府座旁的通判吃驚地說:「這老和尚瘋了,八十歲行腳,還能到哪裡去呢?」

知府深明其意:「大善知識來去自由。」

澄遠在禪房對眾人說:「老僧四十年方才打成一片。」說完 ,就坐化了。

自鳴不凡

有些禪師未能達到徹悟境界,其性格往往怪異而固執。如德山宣鑒禪師最為突出。他擅講《金剛經》,因俗家姓周,故人稱「周金剛」

他對禪宗那種不立文,直見本心的法門,更不放在眼裡。他常說:「不知有多少出家人,花了多少年工夫 ,去學佛的威儀和戒行,但都未能成佛。南方這些小丑,居然敢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一定要搗毀他們的窟穴,殺盡他們的子孫,以報答佛恩。」

於是,他挑著《青龍疏鈔》,從四川奔向澧陽。半路上,遇到一位衣著襤褸、面貌醜陋的老太婆賣點心,饑腸轆轆的德山放下擔子,向老太婆買點心。祇見老太婆指著地上那擔《青龍疏鈔》說:「這些是甚麼書?」

德山不耐煩地回答說:「《金剛經》。」老太婆不慌不忙地向著禪師說:「我有一個問題 ,如果你答得出來,我請你用點心,不要錢好啦,否則,請你到別的地方去買。《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你點的是哪個心?」

德山越聽越驚,驕傲之色立即收斂,也不顧轆轆的饑腸,挑起擔子直向山中走去,而且一氣之下將《青龍疏鈔》付諸一炬!

內在的光

德山禪師被在路上賣點心老太婆難倒了,內心著實不好受,餓著肚子上山直奔龍潭寺,暫時住下習禪。

一天深夜,德山隨侍在崇信禪師的左右。

崇信對他說:「夜已深了,還不回去嗎?」

德山說:「外面太黑了,伸手不見五指。」

崇信說:「你等著,我給你拿一盞燈來。」

崇信說完話後,轉身提來一盞燈,雖然是一盞小燈,可在漆黑的夜裡,卻顯得光亮四射,青石小路在燈光下照得清清楚楚。德山剛要伸手去接,崇信突然「呼」的一聲 ,將燈吹熄,院子裡頓時陷入黑暗一片。

此時,德山頓然徹悟,忙向崇信禪師頂禮。

崇信問道:「你看見了甚麼?」

德山恭敬地說道:「謝謝大師指點,弟子再也不會懷疑天下老和尚的舌頭了!」

第二天早晨,崇信陞堂說法:「你們當中有一個人,他的牙齒像利劍,嘴巴像血盆,打他一棒 ,連頭也不回一下,將來他會跑到孤峰上去建立我的宗門。」一德山禪師開悟後,曾說一偈:

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

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海。

德山不負眾望,後來創立「雲門宗」, 禪風大盛!所謂伸手不見五指,祇有當外在光熄滅,內在的光才散發出來。

耍弄嘴皮

在禪史上,說到慧忠禪師是七帝之師,德高望重。

有一位相當出名的丹霞禪師從遠地來參訪他。這時慧忠禪師正在禪房中小憩,他的弟子耽源守在門外。丹霞就問耽源道:「國師在嗎?」

不料這個自作聰明的耽源,為了表現自己一番,說起話來帶上禪味的口氣:「在是在的,就是不易會客啦!」

丹霞禪師聞言心頭一愕!隨口又問道:「誰也看不到他嗎?」

耽源故弄玄虛說道:「就算你有佛眼,也看不到他!」

這時,周圍氣氛似很凝重,默然無語。片刻之後,丹霞禪師臉露微笑說道:「真是龍生龍,鳳生鳳啊!」說畢 ,就轉身回去了。

慧忠國師醒來後,耽源走進禪門內,一副驕傲神態把丹霞禪師造訪的經過說了一遍。慧忠國師並未欣賞他,反而拿起棍棒來,猛力地將他打了二十棒,喝令他滾出去!

不久,丹霞禪師聽到別的僧人說到此事,他深為敬仰地說:「慧忠禪師真不愧為國師啊!」

耽源祇懂得「禪道」一點皮毛,就敢在老禪師面前賣弄 ,結果反被別人恥笑!慧忠國師逐他出山門外,反而受到別人尊敬和讚賞,學禪貴在誠實,耍弄嘴皮,不屑一顧。

 
 
由現在開始
◎楊 釗
由現在開始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新的一年裡應做甚麼?能做甚麼?對於現代的企業人來說是應該好好地思考一下的。

現在最受人認可的一種工作態度是「做好呢份工!」, 特首曾蔭權先生為我們作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一個人祇要腳踏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緊守崗位,幾十年如一日地認真工作,一定會有成績和成就的。

要做好一年工作,首重目標,目標不宜多,多則分心,分心則力弱,力弱則難達,即使達到,質量也往往有問題。

有了目標,如何達到?就要研究方法,列出步驟,立於文字,以便達成共識,上下一心,全員參與。

有了文字,有了理論,貴在實行,老老實實地,腳踏實地的去行動。行動的切入點,在於由自己開始,由現在開始,「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由今天開始,由當下開始。所以,歷史上最上乘的內功心法,其中一招稱之為:「活在當下」

「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現代管理學重要的一項環節,在於Action「行動」, 在企業中稱之為「執行力」。所以,務必在實踐中狠下功夫。

功夫之要在於「主動」「主動」地去找事做 ,而不是等事做。每時每刻如果有空,就要反問自己有甚麼事還沒有完成?有甚麼工作可以提前準備?祇有不斷地依期完成手上工作,甚至是提前完成未來的工作,就會產生滿足感,產生成就感 ,就會對工作產生興趣和樂趣。如果不能輕鬆地把工作完成,也要學會「咬緊牙根」, 堅持下去,把工作完成;因為一次放棄,下次也會放棄,從此自己對自己就會失去信心,就會無法站起來。因此,不管自己願意和不願意,都要學習把手上的工作做好。所以說「主動」猶如「火車的蒸汽」, 也是「電池中的電」;沒有了蒸汽,火車不能動;沒有了電的電池 ,就是無用的廢物。

人立足於社會,務必學習「承擔」, 若然不敢「承擔」, 家將不能成家,企業將無法站立,社會則無法維持穩定。

學習「承擔」, 先要培養「勇氣」, 所以說要「勇於承擔」「勇於承擔 ,敢於打拼」是成功的入門,能打開大門才有機會獲取深處「名、利、社會地位之寶藏」, 否則祇能幻想、空想與夢想。

「勇氣」「承擔」要由「心」開始 ,由「心」開始培養,祇要有「心」, 才能有「念」;由「念」的積累 ,才能形成「意識」;反覆的「意識」, 才能形成「觀念」;有了「觀念」, 才能指示「行動」

「心」之形成,可以來自天生,可以通過學習,可以被迫。「自動自覺者」是有天份的人 ,稱為「生而知之」;受周圍環境和人的影響,從而有「心」學習 ,稱為「學而知之」;在逆境中迫出來的,稱為「困而知之」

「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人,容易成為「先知先覺」「補鑊救火」之人 ,稱之為「後知後覺」;懶惰和知錯不改的人,稱之為「不知不覺」。要人在後面踢一腳才會去做的人 ,肯定是失敗的一群。

但願我輩在新的一年裡,「勇於承擔」「主動專注」「勤於練習」, 一年下來,一定會有成績的。

 
 
千里行腳禮觀音 殷殷釋子報國恩
◎覺 如

河大地作道場 ,百城烟水萬里禪;悲智行願感人天,佛國禮敬大悲王。十二月廿六日,由香港普門寺住持道平法師率領的香港佛教文化協會「雲水禪風佛國萬里行——二○○七普陀山行腳」朝聖團的十八位法師經過七十天艱苦行腳 ,步行五千餘華里,登上海天佛國普陀山,與十八位法師同期抵山的還有來自香港十八個行政區的九十位護法居士代表。

廿七日上午,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旻法師、普濟寺副當家悟根法師、明禪法師、佛教協會辦公室主任會閑法師以及接待辦的全體成員等到普濟寺山門外迎接 ,並於普濟寺大圓通殿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在歡迎儀式上,大眾誦經禮佛後,戒忍大和尚盛贊道平法師一行的大願大行,並風趣地問居士們:「我到山門迎接道平法師時 ,為甚麼認不出法師了?居士們說不知道,有的說道平法師蒼老了,成熟了。大和尚說:道平法師學觀世音菩薩三十二化身,隱去了莊嚴的菩薩相,而現羅漢身,修頭陀行,所以,一時認不出來了。今天十八位羅漢千里行腳來到普陀山 ,諸佛歡喜,人天贊嘆!這是一次慈悲之行、智慧之行、感恩之行、報恩之行,是一次大佈施行、大持戒行、大忍辱行、大精進行、大無畏行、大勇猛行、大禪悅行、大法喜行。我們國家需要這種精神 ,我們社會需要這種精神,我們佛教四眾弟子更需要這種精神。」大和尚勉勵居士們:「人身難得 ,中國難生,佛法難聞,佛道難修,兩岸四地的四眾弟子,要用道平大菩薩等法師們的行腳精神,來精進修行,報國家恩,報三寶恩,圓成菩薩道。」

道平法師說:「海天佛國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應化道場,是香港人民最向往的地方。我們『雲水禪風佛國萬里行——普陀山行腳』是香港佛教界慶祝回歸十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香港回歸十年來 ,靠著中央政府和祖國人民強大的後盾戰勝了『非典』和金融風暴等困難,過著平安幸福的生活。朝聖團的十八位法師和九十位居士是代表香港十八區的六百萬人民,來朝拜南海觀音 ,用行腳的方式慶回歸,頌和諧,表達香港人民對祖國人民的敬意,對中央政府的感恩,為香港人民和祖國人民祝願祈福。」道平法師又說:「我來參加妙老圓寂法會 ,到楊枝庵頤養堂看望我的恩師了開長老,恩師說:『你放心,戒忍大和尚是一位大慈悲王,他對全山老少僧眾照顧得很好。在廈門兩岸四地佛教界聯合舉行的抗『非典』息災法會上 ,戒忍大和尚親手將一位中暑的老婆婆扶起來,並為她擦清?油,誦咒加持,老居士蘇醒後的第一句話就是『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後來,全場沒有一人中暑。戒忍大和尚和妙老一樣 ,特別關心香港四眾弟子,關心香港的繁榮穩定。因此,年近九十歲的覺光長老要我們代表香港佛教四眾弟子頂禮大慈悲王——戒忍大和尚。」

戒忍大和尚就地回拜,並扶起道平法師說:「實在慚愧,觀世音菩薩是芸芸眾生的大慈悲父 ,是香港人民的大悲怙主,香港居士是普陀山的大護法,我是給廣大檀信看家的,還請你們經常來傳經送寶,共同護持觀音道場。」

中午大和尚在普濟寺設齋宴請,席間大和尚給來山的居士們作了精彩的開示。下午,朝山團一行參拜了慧濟寺和法雨寺,慧濟寺當家師道慈法師和法雨寺當家師信光法師,都親自迎接並給予了熱情的接待。道平法師還在佛頂山祭掃了剃度師了開長老的靈塔。

廿八日下午,戒忍大和尚為朝聖團一行在南海觀音主持了灑淨祈福法會。道平法師將從香港十八區帶來的十八份土供在佛前,請戒忍大和尚一一加持,經大眾傳供後,留一半在普陀山 ,另一半帶回去分與各區,以此寄托香港人民對觀世音菩薩的敬仰之心,祈禱觀世音菩薩慈光攝照香港人民平安幸福。法會結束後,大和尚和道平法師又作了隨緣開示。

大和尚接過道平法師呈請加持的柱杖說:「這是出家人行腳、師父教育勸誡或者上堂說法時所用的正法杖。道平法師拿著這根柱杖 ,就是受持釋迦牟尼佛的法,行觀世音菩薩的道,我可以稱他道平活佛。所以,他們不怕苦、不怕累,行腳幾千里,走路來到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我從內心裡十分敬佩,十分感動。世間祇有行菩薩道的人最苦、最累、最煩、最忙 ,最具有福德智慧。所以,道平法師最苦、最累,他要以菩薩的大慈悲、大智慧、大無畏、大威德來感動我們,感召我們,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行濟物利人、尋聲救苦的菩薩道。他是要我們大家發揚『雲水禪風佛國萬里行』的精神 ,一起來修觀世音菩薩的大悲行,用實際行動來報國家恩、報三寶恩、報眾生恩、報父母恩。所謂『雲水』,就是生生不息,不離一切功德相,不住一切功德相;所謂『禪風』,就是無拘無束 ,瀟灑自在;所謂『佛國萬里行』,就是通往成佛的道路任重而道遠。所以,我們不但要發一期的大願,還要發一生的大願,成就了菩薩道,更要發盡未來際的無上大願,一起來為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社會和諧、祖國統一 ,為世界和平多作貢獻,要在這個大道上修行佛道,成就自己。我真心真意的希望大家要保持這種行腳精神,要緊緊跟牢道平法師,要學習他、護持他,誰跟得最緊,誰成佛最快。你們都是大護法 ,大善知識,送大家兩句話:『大護法不說僧過;善知識能調物情。』與大家共勉,請大家指正。希望大家明年再來。」

道平法師說:「戒忍大和尚是我們海內外四眾同仁尊敬的大慈悲王,我們今天能在這裡得到戒忍大和尚的加持、授記 ,可以說是一生中難得的機緣。在香港佛教界籌備慶祝回歸十周年系列活動時,我們的會長覺公上人說,他在香港七十多年,沒有回歸以前,香港佛教界一直默默地為眾生祈福,為社會奉獻 ,得不到港英政府的重視。回歸以後,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為我們佛教設立了公眾假日,這說明我們為祖國、為社會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承認和重視,給了我們香港佛教乃至兩岸四地佛教界很高的榮譽和地位。還有世界佛教論壇在普陀山拉開了帷幕 ,向世界發出了『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宣言,使兩岸四地佛教界大團結,大聯合,大大提高了中華佛教在世界佛教界的地位和影響,這裡面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觀世音菩薩的威力加持 ,也有大慈悲王——戒忍大和尚的一份大功德。我們臨行前,他老人家含著熱淚為我們授杖,要我們大家頂禮觀世音菩薩,頂禮戒忍大和尚。」

戒忍大和尚一再謝辭,大家還是依教奉行,跟著道平法師就地頂禮,並在山門前夾道恭送戒忍大和尚,然後步行回住處。

道平法師是覺光長老派下天臺宗第四十七代法嗣,與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旻法師為法兄弟;被剃於普陀山慧濟寺原監院了開長老座下,與慧濟寺現任監院道慈法師為師兄弟,道平法師與普陀山法緣深厚。

朝聖團在普陀山行腳參禮期間,由佛協接待辦全體法師全程陪同,迎送照顧。廿九日,道平法師率眾繼續以步行的方式朝禮完了普陀山全山寺院,帶著無量法喜圓滿返程。

 
 
心淨國土淨 心和眾生和
——訪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師

◎廖自力

○○六年四月十六日 ,普陀山成功地主辦了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提出了「和諧社會,從心開始」的口號 ,這一口號,不啻是末法時期震聾發聵之驚雷,更是無明和蒙昧之際點燃一道明炬。但是,建設和諧社會,為甚麼要從心開始呢?如何從心開始呢?它的標準又是怎樣呢?帶著這些疑問 ,我們走訪了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以下簡稱戒大)。

戒大說,我們這個社會,這個娑婆世界,它祇是一個外相,它的真正本體是心。心淨國土則淨,心和國土則和。這個淨與和的過程,或者說修心的過程,就是心之用。這與党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有異曲同工之妙。

體: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為甚麼說建設和諧社會,要從心開始呢?

戒大說:從表面上來看,好像有一個外在的世界,還有一個內在的世界,或者說是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但實際上,祇有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心。這個心啊,真是不可思議啊。不管內在的、外在的、也不管是欲界的、色界的 ,還是無色界的,它們統統都是這個心,這個一真法界的顯現。

你說我們這個世界是形形色色的,你說我們這個社會是紛紛亂亂的,你說我們現在的世道人心是鬼鬼怪怪的,對不對呢?其實,世界形形色色,是自心形形色色;社會紛紛亂亂,是自心紛紛亂亂;世道人心鬼鬼怪怪 ,是自心鬼鬼怪怪。三界不離自心啊。你要想改變世界,改造社會,整治世道人心,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心開始。因為心是體,是根本。你不能從相上去下功夫。你從相上去下功夫,佛教講就是著相啦 ,就是本末倒置了。

譬如說,我們佛教講戒定慧,戒是體,定是戒之用;定是體,慧是定之用。所以智慧是由定而生,不是由戒而生。從寧波到普陀山來,中間要經過一個定慧寺。有人就懷疑,怎麼祇有定慧?是不是不要戒了?不是的。因為戒是定的體 ,講了定慧,也就是講了戒。現在有些出家人,他祇求個定慧,他不修戒,這很愚昧啊,是不明事體啊,是捨本逐末啊。去年,國宗局葉小文局長,發表了一篇文章,叫《以戒為師,加強道風建設》 ,講得好啊。以前茗山大師在世的時候,他就專門講戒。現在我們的一些法師,他們很有才學,會講很多經,有的會講《華嚴經》,有的會講《楞嚴經》,有的會講唯識,有的會講《彌陀經》 ,有的會講中觀,但是會講律的就很少。這個問題啊,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要以戒為師。你不會講戒,起碼也要會守戒。戒都不要了,就會失去佛教的根本了。

我現在很擔憂,我們的佛教將來會怎麼樣。嚴守戒律、精進修持的人不多了。但我也看到希望,也有一批有學有修的年輕僧人,他們在講經說法,精進修持。在他們身上,我又看到中國佛教的希望。

和諧社會,從心開始。中興佛教,從戒開始。對眾生來說,從心開始,就是要淨化自己的心靈;對僧人來說,從戒開始,就是要嚴守戒律,護持戒體。這都是從「本」入手 ,不離根本。

你怎樣淨化自己的心靈呢?釋迦牟尼佛講了呀,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懷有一顆美好的心、善良的心,你講的話都心存善念,都講好話,你做事情都是做好事善事 ,這個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世界了。同樣呢,你出家人,你要善守戒律,違反戒律的事絕不去做,所說的話都是梵音、海潮音,要是不小心違戒,立即懺悔,這樣戒體就形成了,這個娑婆世界就轉化成淨土了。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甚麼意思呢?在這個娑婆世界,這個末法時代,這個五濁惡世,真正的教體就是要清淨。戒律就是要我們清淨。怎麼清淨呢?清淨我們的音和聞,也就是清淨我們所說的和所聽的。我們不要說壞話說醜話說髒話 ,尤其不要說佛教的壞話醜話髒話,因為佛教三寶是眾生的皈依處,是眾生了生脫死的根本,你說佛教三寶的壞話,實際就是斷眾生的慧命,罪莫大焉啊。你是戒子,你決定不能說佛教三寶一句壞話 ,決定不要去搬弄是非,說好話出梵音,這個是清淨所說。第二個呢,你也不要聽壞話、聽醜話、聽髒話,別人說了壞話、醜話、髒話,你也不要聽、不要傳。聽到了立即轉化,你要能把聽到的壞話醜話髒話 ,轉化成為梵音海潮音,即聽即轉,這樣你就能心轉華法,而不為華法所轉。你們要知道哇,這就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戒體啊。出家僧不說眾過,真佛子慈悲喜捨——我對出家人說這兩句話。大護法不說僧過 ,善知識能轉物情——我對在家人說這兩句話。這不是我說的,這是弘一大師說的。要知道,這就是清淨所聞。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清淨自心的功夫,就是要在音聞上,在所說所聽上下功夫。現在你們馬上檢討 ,馬上反省,說過多少佛教三寶的壞話,聽了多少佛教三寶的壞話沒有轉化,生吞活剝地聽了,又活龍活現地傳說,你是逞一時口快,你不知道聽聞與傳說之中,有意無意已造下了多大的罪業 ,你不知道這個道理,說了聽了也不要緊,趕快懺悔,懺悔是清除業障最好的辦法。以後不說壞話醜話髒話了,說好話,出梵音海潮音,轉壞為好,轉醜為美,化腐朽為神奇,當下自淨其意 ,自淨其心,這個就是真正的戒體。

相: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戒大說,前面我們說過了,我們所在的這個娑婆世界,都是我們的心——一真法界的顯現。心是體,世界就是相。我們的心是本來清淨的,但相,娑婆世界,社會形象,卻是紛紛亂亂、參差不齊的 ,在有的人看來,甚至可能是陰暗的、黑暗的、醜惡的。為甚麼呢?因為心在顯現的過程中,加上了我們眾生業力的印記。就譬如太陽,它的相是光明,有的人能認識到太陽是光明的 ,這個人有福,他識得真相。但有些人卻認為太陽是酷毒的,甚至還有黑太陽、綠太陽,你看,這些人福淺,他不能識得真相,硬在顯現中加上自身業力的印記,所以世界(相)在他眼裡就變形了 ,變態了,扭曲了。

如果執著於相上的分別,各位善知識,你們需要知道,這就是眾生的業障所在。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怎麼個識法呢?就是你要識相啊,識得事相的本體啊,要識得事相的真面目啊。

所以我們世間,經常講要明白真相。真要明白真相,不容易啊。即使真相擺在面前,他也不相信,他要相信妄相,為甚麼呢?因為他被業力遷轉,心為垢障所敝。

善知識啊,要明白真相,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善知識啊,你們不要被假相迷惑了,要明白真相,不要在妄相上執著,不要隨業力遷轉,不要被垢障蒙蔽 ,要明白一切外相內相,形形色色,都是虛妄不實的,都是法界的顯現。而法界,一真法界,也就是我們的心,它不生不滅,不去不來,它本來就是清淨的。你能破除那些虛妄的相,你能識得這個清淨的體 ,你就見到如來了。你若是一定要執著虛妄的相,那也就祇能隨業遷轉,流轉於六道輪回之中了。

有人會說,有些事明明擺在那裡,你怎麼說是虛妄不實呢?我給你講個故事,以前西藏有個大仁波切叫華智仁波切。他的成就很大。有一次,他給弟子開示,講吸烟的害處,他一邊吸 烟一邊講。有個弟子看見師父抽烟,他也抽烟。仁波切就問他:「你怎麼抽烟啊?」弟子說:「我見你能抽烟,我想我也可抽。」仁波切說:「你是怎麼抽 烟呢?」弟子一邊示範一邊說:「這樣,從口裡吸進去 ,從鼻孔裡吐出來。」仁波切說:「錯了,要像我這樣 ,從口裡吸進去,從十個指頭吐出來。」仁波切吸了一大口,果然烟從十個指頭冒出來。仁波切說:「如果你能做到這樣 ,你就可以抽烟了。」弟子見狀,趕緊跪拜懺悔,不敢再抽烟了。所以講呢,菩薩知道凡夫的境界,而凡夫是很難知道菩薩的境界。如果你知道菩薩的境界了 ,你就跟菩薩相應了,也就是菩薩了。

自淨其意,就是破諸妄相。譬如說,有些人喜歡搬弄是非,飛長流短。因為他執著於事相麼!你說他錯了,他說他講的是真的。以妄為真,以虛為實,這很可怕啊!說人是非,挑撥口舌 ,是自心垢障,說佛門是非,更是業障深重。如果不立即懺悔,無量劫都流轉惡道,不得解脫。所以你們不要執著於事相,不要從事相上分別,要明白事理,識得事體,去假存真,去妄明心 ,這樣才能盡除自身的業障,直趣如來大道。

筆者個人也認為,雖然一切事相都是法界一心的顯現,但凡夫是隨業顯現,而菩薩則是隨緣示現。而修行人,最重要的就是不隨境轉、不隨業遷,無有分別,無作取捨,自淨其意,離諸垢障 ,破諸妄相,覺了自心。

用:慈悲喜捨 ,無我為人

戒大說,我們的心就像太陽一樣,這是本體,光明是相;能溫暖萬物,使萬物生長,這是它的作用。對出家人說,戒是體,定是相,慧是用。戒定慧,不能偏廢。

甚麼是慧呢?你聰明、狡黠,懂謀略,會耍些小花招,這是慧嗎?是慧,但它是世間的小智慧,是世智辯聰,不是我們佛教講的慧。佛教講的慧是無我的大智慧,是空性的大智慧。善知識啊 ,無我為人,就是佛慧。

如何做到無我為人呢?就是慈悲喜舍,六度萬行。你看我們普陀山,觀音道場。觀音菩薩的願行就是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要如何修慧呢,對在家人來說,就是多一點慈心,多一點悲心,多一點歡喜心,多一點平等心。對出家人來說,你得修無量的慈心,無量的悲心,無量的歡喜心,無量的平等心。你不要忙忙碌碌 ,去修名聞利養。

戒大說,作為出家人,就應該嚴守戒律,努力做到無我為人。無我就無私,無私就無畏,無畏才能有大智大行。有人說,你的供養很多,都幹甚麼去了?我可以明白地告訴大家,我是一個和尚。我的錢從十方來 ,到十方去。

在金華,我辦了一個佛教養老院。我出家的時候,我是金華地區最小的一個和尚。我的父老鄉親們,他們給了我很多的關愛,現在他們老了,不能勞動了,沒有經濟能力,需要一個依靠。還有一批人 ,他們有條件,但不想住在家裡,想住在寺廟裡,學佛念佛,但我們的寺院一般都沒有條件收留他們。他們都是我的父老鄉親,我沒有其它方法感恩他們,祇能給他們提供這樣一個皈依處 ,使他們在晚年有個依靠,還能聽聞佛法,念佛解脫。

說到這裡,戒大感嘆地說,那些老人啊,他們臨死的時候,是非常的痛苦。呼吸沒有了,但神識還在。還有覺知,你哪怕是輕輕地碰他一下,他的感覺都好像被節節肢解一樣。臨死的人啊 ,他的痛苦比活的人要大千倍萬倍。所以我還有一個願望,要在舟山這個地方,辦一個彌陀院,提供臨終關懷。我們出家人,受十方供養,要有感恩的心,要回饋十方。

戒大還說,講了這麼多,萬變不離心。心、心、心,大能納虛空,窄也不容針。所以我們要建設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要打造一個和諧團結的僧團,都是要從心開始。從心開始,就是要有理有節 ,有序不亂,和諧健康,要依規矩辦事。依本來的心,做本份的事。對教內來講,就得以戒為師,依教奉行。這是學佛成就的根本,也是佛教中興的根本,是一切根本的根本。

 
 
願脫袈裟執戰旗
——追懷漳籍愛國詩僧慧雲法師

◎莊宗沛

部塵封半個多世紀的詩集又面世了 ,蒙垢的明珠又熠熠生輝。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一位詩僧,他是漳州人又曾住於漳州南山寺,一九三六年農曆三月十八以「龍溪沙門慧雲」為名編集一冊《煙水庵詩稿》。弘一法師親筆題寫書名 ,我國學者、詩人、教育家、吳宓為其點評並稱之「少年天才之詩」, 文藝界譽其為「蘇曼殊第二」。詩集出版後在中國文壇上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三十年代 ,慧詩顯名於國中。

慧雲法師遊歷廣故寫景特長。南山寺、南普陀、芝山仰止亭、岱仙岩、瑞竹岩、萬松關、泉州開元寺,福州鼓山都入詩了,外地以台灣為主,也有許多描述江浙一帶寺院勝景。一首《南山寺消暑》讀之令人親切:

自別家鄉又幾年,南山消暑有深緣。

供僧齋飯添新芋,饗客冰糖泡白蓮。

龍眼累累盈院後,木蘭片片落窗前。

人間幽處吾知隱,一局圍棋抵午眠。

又一首是一九三○年冬的《瑞竹岩題壁》,吳宓批註「飄逸幽秀」

杖藜結伴此登臨,絕巘喜聞山鳥音。

杖木不知秋色老,江帆初上晚潮侵。

筧泉滴瀝蒼苔濕,石徑模糊紅葉深。

卻笑楚熙太多事,重生枯竹本無心。

慧雲法師落髮以後,走過許多地方,自謂「多屬行腳紀遊的詩稿」。他說:「我的詩衹是為自己作的 ,我衹是在靈感緊張的時候,拿起筆來,寫出我的喜樂悲憤的心境,給自己閑吟詠嘆而已」。慧雲法師談做詩的輕鬆感正如他的寫景詩給人的輕鬆感一樣。其詩句如潺潺流水 ,那麼清澈又那麼幽靜,讓人流連忘返,個中蘊含深奧禪機,也衹能是叫讀者見仁見智,樂山樂水罷了。作為家鄉人,讀其詩深知詩人對漳州一山一水,一僧一寺,充滿濃厚感情,在《登芝山仰止亭》中 ,詩人鄉情佛心盡顯其中:

千年城郭護南州,仰止山亭今尚留。

足下名藍遭劫火,眼中華屋幻蜃樓。

萬家煙樹連天遠,一曲清溪入海流。

古殿荒涼泥佛在,西風斜日不勝愁。

一九三四年冬天,慧雲法師應台灣道友邀請赴台弘法。當時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四十年,日人統治台灣的第一策略就是禁止漢語的傳播,但是同意吟風弄月的古詩存在,於是台灣同胞懷國情緒就寄托於古詩吟誦之中 ,所以慧雲抵台備受歡迎,到處大開詩會迎請詩僧。殊不知日本政府也關注彗雲,竟認定淨心無染的慧雲法師為間諜,將其逮捕投獄,可憐這位潔白無暇的詩僧身陷囹圄一年光陰。慧雲法師置身敵牢 ,毫不懼怕,他反而說坐牢「所得代價是百餘首詩和一個很大的亡國教訓」。經友人多方營救 ,一九三五年底出獄,這時憑記憶追寫僅得五十二首。這含淚帶血的《台灣獄中雜詩》五十二首,表現詩人大義凜然的氣節,是非分明的銳眼,憂國思鄉的情懷。

慧雲法師為日人所拘即表現置生死於度外,他首先想起古代高僧曇無讖、憨山和法顯等大師均為弘法而履遭危難之事,他寫道:

曇無讖死在邊陲,僧史分明有確訶。

但使因緣莫相負,縱教湯濩亦奚辭。

憨山南謫寧為恥,法顯東歸幾許危。

自古高賢遭難慣,天寒始見傲霜枝。

一句「天寒始見傲霜枝」足見詩僧悲憤慷慨。獄中獲知華北告急 ,情急於詩行

願引獅喉嗚大漢,肯教牛耳讓東夷。

星星小火須知滅,莫待燎原撲已遲。

他呼吁當局快快御敵,無奈如泥丸入海。當時的國情令詩僧沉痛憤激,呼出僧人鮮有的聲音:

胡馬頻聞壓舊畿,而今草檄已嫌遲,

背人哀怨非豪傑,赴死從容要健兒。

自悔空流憂國淚,何心更作斷腸詩,

山僧若使能歸去,願脫袈裟執戰旗。

這正是法師所說的「由於壓迫的反應而生出沉鬱頓挫的歌詠。」

「願脫袈裟執戰旗」的鏗鏘詩句,使得《煙水庵詩稿》刊印以後。「慧雲法師」不見了。一九三六年十月一日上海《社會日報》一篇評論寫道「法師身世不詳」之迷。衹知其曾讀於閩南佛學院 ,梵典中西文學,造詣俱極深,論詩尤具卓見。歷史車輪進入二十一世紀,終於揭開「身世不詳」之迷。

慧雲法師即林子青居士,漳州顏厝小浦南村人,一九二五年剃度為僧,法號廣甫,後改慧雲。三十年代末憤於當局的無能和日寇的進犯,參加僧侶救國團,從上海、南京到武漢轉香港 ,宣傳救國思想,組織慈善救助。後來,脫下袈裟的林子青先生又返回上海靜安寺佛學院任教。一九四二年弘一法師圓寂,林子青即著手弘一大師的研究,編著大量有關弘一大師的文集、年譜。他與趙樸初過從甚密 ,共同為愛國愛教的事業做了大量工作,實現「願脫袈裟執戰旗」的心願。

解放後,林子青一直是趙樸初的親密幫手,他在中國佛教協會國際部工作,他擔任中國佛協常務理事及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一九八一年春天,林子青陪同趙樸初到漳州視察,為落實宗教政策四方奔走 ,這是他難得的一次走在故鄉土地上。林子青先生學貫中西,著作等身,為中國佛教事業以及對外宗教交流鞠躬盡瘁,二○○二年九月三十日逝世,終年九十二歲。他是漳州這塊沃土培植的愛國詩僧和宗教活動家 ,家鄉的人們永遠懷念他。

漳州市薌城區佛教協會副會長,莊宗沛

(,轉載自二○○二年七月二十日《閩南日報》)

慧雲法師(林子青) 部份詩稿

遊 焦 山

江上名藍萬木圍,買舟相訪趁斜暉,

輕帆風滿初收槳,拍岸潮生欲濺衣

近水庵居秋更好,盪空鐘響晚來微

山門逝水滔滔盡,日夜東流竟不歸

重遊焦山

一別焦山又歲餘,前遊草草興難舒

枕江有閤長聞水,避地何緣此著書

啟靜鐘聲旋碧落,納涼人語出丹除

門前燈火時明滅,知是漁舟夜捕魚

遊 西 湖

昔年空作西湖夢,今日親來夢始醒

急雨初晴春水綠,斜陽欲下晚峰青

風吹曲院香偏遠,舟過平潭氣尚蒸

北望蘇堤長十里,垂楊一路到西泠

三潭印月

六橋蕩盡出三潭,風自輕微水自藍

倒影樓台灣遙隔岸,迷人花木繞孤庵

一堤青柳千條動,十畝紅蓮萬朵含

打槳歸來天色晚,消涼瓜味有餘甘

行五雲山最高處

五雲絕頂天風急,煙柳六橋淡欲無,

行到峰頭試回首,亂山如雨下西湖

登韜光庵

韜光佳處隱樓台,泉石寒凝渾不開

小坐幽篁天欲暮,好風吹過夕陽來

 
 
素食因果瑣談
◎常 心

甚麼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醫療手段越來越強,人們勞作的強度越來越輕,但人的壽命卻越來越短?佛教認為,這源于人的孽障太重,原因之一便是殺生太多。

釋迦牟尼佛在臨近圓寂時,對弟子親口宣說的密法記錄在《時輪金剛無垢光釋》中:「密乘瑜伽士理應了知 ,世尊並未開許肉食,因血肉需賴殺害眾生而得。若無人食肉,則無人會損害眾生以供肉食;無有肉食者,何來無辜被害者?無有食肉者,殺生之屠夫又何以應世?只因食肉者眾,故殺生者方有糊口之可能。」佛陀慧見 ,將食肉與殺生的因果關係說得明明白白。是啊,沒有食肉者,何來屠夫?屠夫與食肉者對待生命,不過一個用刀,一個用口罷了。

中世紀的佛教傳燈大師阿底峽尊者,在論及修行與飲食的關係時曾說:「需淨除內在之五毒垢染 ,以及外在之不淨污穢,亦需淨除懈怠、平庸等垢染;平日尚需淨除食肉飲酒、啖嘗葱蒜之垢穢。」用現代語言解釋尊者的話,就是修行成佛要從食素做起。

如果說,不食肉在古代是佛教的一條戒律,那麼現在就演變成一種科學行為。諾貝爾獎得主亞力士‧卡理羅博士的研究證明:若要檢驗人體內各器官是否衰老,只須檢查細胞供給營養與排泄廢物的功能就可了然。器官的健康程度 ,全賴細胞的功能而定,我們如果能把細胞的廢物排去,又將其所需的營養補充無缺,人的壽命就可延長。反之,如果細胞裏的液體經常被廢物充斥,我們的壽命當然就縮短了。我們知道 ,牲畜在活著的時候,自然會將體內的廢物排泄出來,但一經宰割,廢物就積存在體內,所以在不知不覺中,人食其肉,等于把畜類的廢物吸收進自己體內。尿酸就是最明顯的肉類廢物 ,每磅牛排含有14克尿酸,而細胞整天浸在廢物裏,新陳代謝的功能自然會退化衰弱,人當然就會有疲勞感及各種未老先衰的病症。食肉者天天面對的最大危險,就是畜類常患有人類一般的傳染疾病 ,吃病肉的風險不言而明。

孫中山先生是醫學科班出生,他也是素食的提倡者。他曾經說過「夫素食為延年益壽之妙術 ,已為今日科學家、衛生家、生理學家、醫學家所共認矣。而中國人之素食,尤為適宜,唯豆腐一物,當與肉類同視。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無肉類之害。」

在世俗的社會中,我們聽到太多關于食肉的好處,這大多是食肉者的自白。而素食主義者也有自己的智慧。俄國的文學巨匠托爾斯泰說:「吃肉簡直是不合乎道德的 ,因為它牽涉到違反道德的行動——殺戮。」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說:「吃素使頭腦清晰 ,思考敏銳,能帶來更大的進步。」身為猶太人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這樣說道:「我認為素食所產生的性情上的改變和淨化對人類有相當好的利益 ,所以素食對人類是很吉祥的。」

中國古代賢人善于用詩歌表達自己的素食觀。唐代大詩人杜甫這樣哀嘆:「干戈兵革鬥未止 ,鳳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為縱此樂,暴珍天物聖所哀。」同時代的大詩人白居易如是咏道:「誰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唐代的著名詩人杜牧也發出慈悲哀嘆:「已落雙雕血尚新 ,鳴鞭走馬又翻新。勸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更是將慈悲心發揮到極至:「 鈎廉歸乳雁,穴出疑蠅。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古往今來,沒有慈悲心的人,沒有博愛的精神,是不會青史留名的。道理很簡單,你不關愛眾生,眾生憑甚麼要懷念你?愛人與被人愛 ,這就是因果關係。

健康之道
早春飲食要則

陽春三月已至,萬物萌生,人體也與春之陽氣相應,機體代謝旺盛。然而乍暖還寒時節,也是細菌和病毒的活躍期,容易侵犯人體而得病。專家提醒,這一季節宜選用新鮮蔬菜和野菜 ,對春季養生大有裨益。

法則一:補充能量以耐寒

早春時節,氣溫仍較寒冷,人體為了禦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基礎。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除穀類外,還應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物質 ,由于寒冷的刺激可使體內的蛋白質分解加速,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間還需要補充優質蛋白質食品。上述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強人體耐寒的功能。

法則二:多吃蔬果助抗菌

春天是由寒轉暖的季節,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復發,活力加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小白菜、 油菜、柿子椒、西紅柿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蔔、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 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 ,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也應食用,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這類食物有芝麻、青色捲心菜、菜花等。

法則三:少食酸澀養脾氣

中醫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這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之時 ,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此外 ,春季是蔬菜的淡季,但野菜、山菜其生長期早于一般蔬菜,而且富含維生素,可采摘食用,以補充一般蔬菜不足。

法則四:對症食療防舊病

中醫認為,「百草回芽、百病發作」, 就是說春天容易舊病復發。春天的氣候變化,容易使人血壓增高,出現頭痛、頭暈、失眠等症狀。飲食防治的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至500克,經常食用含鉀多的檸檬、梨、綠豆等 ,對防治高血壓也有益。

 
 
警世鐘聲響起
開光隨想

◎鄧偉志 ◎王繼衛

警世鐘聲響起 ◎鄧偉志

幾位作家朋友邀我去南翔留雲寺一游。我愕然:「南翔哪有留雲寺?一九五八年大學三年級時 ,我在南翔軋花廠勞動過。一九六○年在上海社科院學習時,在「全民養豬」的熱浪中 ,又多次到南翔打過豬草。怎麼就沒聽說過留雲寺?」這位朋友馬上回敬我一句:「這就是你這無神論者與有神論者之間的隔膜了 ,看來你必須來補上這一課。留雲寺已有1500年歷史了。」

——在一個百花爭妍的日子,我們乘著春風,來到了留雲寺。一跨進山門,就看見高聳的鐘樓,高臺形制,雄偉典雅,不同一般,富有個性。仔細端詳後,又覺得有點似曾相識。今天的留雲寺是毀後重建的 ,怎麼可能似曾相識呢?經高僧介紹後,始知這是仿照敦煌壁畫中的鐘樓建造的。原來是在壁畫上見過,仿唐之佳作!

鐘是佛寺的號令。高僧說:清晨的鐘聲先急後緩,警醒大眾長夜已過。平時,鐘聲響起,如聞驚雷,催人自覺而覺他。因此,寺裡的鐘,又稱「警世鐘」, 簡稱「警鐘」。警鐘能使人覺而不迷,淨而不染,正而不邪。

聽了高僧的介紹,我情不自禁地伏在大鐘上,研讀大鐘銘文。銘文上寫道:聽了鐘聲能使人邪念盡去,妄想盡除,身心調適,並且能頓忘俗味。是呀!面對今天社會上那些傷風敗俗的事情 ,多麼需要常敲警鐘,明榮知耻、揚榮抑耻啊!

不知是陪同我們的高僧看出了我等的心思,還是到了該敲警鐘的時候,他動員我們敲一下。果然,鐘聲朗朗分明,聲聲入耳,裊裊遠播,和雅園潤,冰清玉潔。高僧問我們聽出甚麼沒有?我說:「聽出了清脆。」高僧又問:「還有呢?」我頓時語塞。他說:「留雲寺的鐘聲是『上海之最』 ,響的時間最長。」他一提醒,我們也仿佛感到了鐘聲之久遠。於是,大家議論起久遠的緣由。有的說:「這與鐘樓的高度有關。」有的說:「這與大鐘的材料有關。」高僧頻頻點頭。

離開留雲寺時,鐘聲還留在耳邊迴響。留雲也留聲。人的信仰儘管不同,也有高下之分,但是所有的信仰都能轉化為一種力量。宗教是一種社會資源。和諧社會就是要把多種多樣的社會資源組織起來 ,形成合力。有神論與無神論也有相通之處,那就是都需要警鐘長鳴。聽不到警鐘的和尚成不了大和尚,聽不到警鐘的官員成不了好官員。

開光隨想 ◎王繼衛

人們總把貧困、災難、病痛、憂愁、煩惱……諸如此類的生活,比喻生活在水深火熱的黑暗中,度日如年,求解放,盼光明。

光者,明也,亮也。光能破暗,光可指明。光,給人智慧,給人溫暖,給人勇氣,給人力量。光,就是生命,人類離不開光,其他萬類萬物也離不開光。

在自然界,太陽光最無私、最平等。她祇有施捨,沒有索取,有了陽光就有了生命;有了光,一切幽暗一掃而淨。

在佛教中,佛像開光儀式極為隆重。上至地方首長、佛界高僧,下至檀越善信、百姓眾等,聞者無不欣喜前往。可見,人們對光的喜愛、追求是何等之迫切和熱烈。

大圓鏡中顯聖像,靈光遍照於十方,光光互映塵剎土,大地莊嚴呈瑞相。」 寺院裡新請的佛像,一般都要舉行「開光典禮」。有人說,佛像經過高僧群聚開了光以後,才靈驗,餘不以為然,這豈不落入迷信之說也!佛像若要靠別人給開了光 才放光明,豈不笑煞人也!佛光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並非開了光以後才有光。寺廟舉行開光儀式,實是告布大眾本寺建設進展情況,開光典禮以後可接受眾信之膜 拜。至於開光典禮時出現的種種瑞相,並非高僧的本領、神通,乃是佛陀教化眾生之示現也!吾過去未曾見過甚麼瑞相,於是我想,大概我罪業深重沒有福報吧,又 想,人人都說看到了,我也一定要看到。嗨,二○○四年的十一月十九日,我去雲翔寺參加全寺落成典禮暨全堂佛像開光法會,一心想佛光,舉目仰望,主法師念些 甚麼一句也沒聽進去,祇是想佛光,竟然給我看到了,與眾信一起歡呼:佛光!佛光!原來一切唯心造,佛光乃是心靈之光!她指引你走進佛門,深入經藏,脫離苦 海。免遭六道輪迴地獄之苦。佛光,是智慧光、清淨光、平等光、解脫光……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佛像開光,讓你破迷開悟,開啟你的智慧,照破你的昏蒙,從此棄惡從善。在佛光指引下,出離娑婆火宅,登上彌陀慈航,駛向極樂彼岸,人們需要陽光,更需要佛光!

 
 
雲翔寺探奇
◎趙 杰

春三月,柳絲如烟。我陪著名雕塑家唐銳鶴先生游雲翔寺。同游的有北京雕塑家沈君和攝影家何君。何君告訴我,唐先生精於佛像雕塑,新加坡的巨佛便出自唐先生之手 ,頗受追捧。他們是學者型藝術家。我逗趣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學者樂佛。」一句話說得大家哈哈大笑。

雲翔寺派員熱情導游。進得山門,呈現在眼前的美麗恢弘的大唐建築,古樸、雄健,高低錯落,十分和諧,讓人想起遠久的大唐盛世。據說,這種晚唐風格的建築,結構簡潔、大度 ,綫條舒緩、流暢,在國內可謂鳳毛麟角,在江南一枝獨秀。難怪古人有詩贊曰:「千載南翔古道場 ,層樓杰閣冠諸方」

「你看,這色彩怎麼樣?」唐先生自問自答,「色彩標新立异 ,一改諸多寺廟以黃色為主的特點,以棕紅色為主,適當點綴白色,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經他一點撥,我豁然大悟,真慶幸今天多了一次陶冶的機遇。

藝術家們最感興趣的還是塑像,佛像、菩薩像、金剛像,看得特別仔細。果然名不虛傳,他們發現了雲翔寺塑像的「三奇」

寺裡少游人。我們得以虔敬地和如來、菩薩、金剛交流一番。佛主莊尊慈祥,菩薩慈善內含嚴峻,金剛威嚴隱忍寬宥。這裡有難得的靜穆,靜穆使心靈澄澈安謐。供奉於大雄寶殿的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三尊佛像均為與寺院整體風格相協調的仿唐造像 ,個個神態和藹。其中釋迦牟尼佛像坐高6.6米,居於殿中。分居左右兩側的藥師佛佛像和阿彌陀佛,佛像坐高均為6.4米。三尊佛像全部由香樟木打造而成,莊嚴典雅,氣勢恢弘。唐先生說 ,「佛像高大軒昂,眼神細膩逼真最為難得,是采用三維立體效果藝術點睛的緣故。」是啊 ,佛像似乎始終注視著我們,無論你站在那個角度,都在他的視野之內;不同的是,當你站在遠處凝望佛像,佛眼微閉;當你慢慢走近,佛眼也漸漸張開,眼神中充滿慈祥和關切。恭敬地站在佛像前 ,無言互望,交流著情感,讓人感受到溫暖和莊嚴寧逸。澄澈安謐中讓人自省:我於心有愧嗎?與情有背嗎?佛像軒昂,眼神細膩逼真可謂雲翔寺一奇。

雲翔寺第二奇,是寺院主要佛菩薩都各有其所,而且布局造型新异。極大多數寺院都不為大勢至菩薩獨立設殿頂禮膜拜,通常將這位大智大慧化身的菩薩躋在阿彌陀佛側,無聲無息地侍立。雲翔寺特地為這位頗受媒體冷落的老人家構架殿堂 ,在全國寺院中罕見。大勢至菩薩獨立設殿,致使寺院主要佛菩薩都有了自己溫馨的家。進入周慧珺題寫門匾的觀音殿,觀音殿供奉的四面千手千眼大悲觀世音菩薩像,金身高2米,分東西南北安坐在0.8米高的千葉寶蓮花臺上。東西南北觀世音實為一觀世音 ,萬相如一,期願朝禮者能在禮拜時了悟「一切有相皆是虛妄」, 從而放下貪婪心、攀緣心、分別心歸於平等安詳的理性之中。這種對佛和菩薩造像藝術的大膽改革創新,在上海佛教還是第一家。三位專家還發現,雲翔寺獨出心裁將四大天王落戶於觀音殿 ,他們手中的法器也不同於一般寺廟中的寶劍、琵琶、傘、畫貂狐,而是長叉、短劍等常見法器,匠心獨運。

來到大雄寶殿,祇見兩廂分列著純銅的十八羅漢塑像。唐先生似乎輕輕地搖了搖頭,欲言又止。我是門外漢,向他請教。他說:「這些羅漢像比較小 ,與大殿的雄偉比例有點失調。而且,大殿及殿內的佛像都是典型唐代風格,這些羅漢像明顯是清代的風格,總覺得不甚和諧協調。」,導游介紹了民間收藏家王相東捐贈這些羅漢的故事。唐先生聽罷 ,又仔細端詳著一尊尊羅漢像,不由嘖嘖贊嘆:「這些羅漢個個形態逼真,表情細膩,那衣服紋飾尤其清晰、精緻 ,也為殿堂增輝添彩。」這也可以說是雲翔寺一奇吧。

我心中的雲翔寺是神奇聖潔的。我才疏學淺,無力探幽燭微。若要解讀雲翔寺這本奇書,賞析白鶴南飛的浪漫傳說,贊美嵯峨儼然的盛唐梵宇,頌揚鐘靈毓秀的晨鼓暮鐘,吟唱寺內寺外的蓊鬱花木 ,那還得仰仗古往今來到此一游的名家大師們的神筆妙思。那一首首才氣橫溢的詩篇,那一篇篇精彩絕倫的碑記,那一幅幅飄逸脫俗的書畫,便是對神奇的雲翔寺超凡魅力的最佳詮釋。

 
 
感恩大地 ——記三步一拜
體驗修行生活

◎頓 永 ◎頓 成

感恩大地 ——記三步一拜 ◎頓 永

見過藏傳佛教徒朝聖的嗑長頭,那種虔誠令所有的聞者見者肅然起敬,我們無法真實洞悉他們內心的世界,但他們親吻大地的感動早已深深烙在我的心裡 ,揮之不去,也從未想過揮去。

所以當日照法師要我們短期出家的學員三步一拜觀音山的觀音閣,我的心理充滿了憧憬,盼望著那一刻的早早來到。

夜很安靜,小草在睡夢中沐浴著露水的滋養。頂著點點的星星,我們跟在日照法師的身後開始了三步一拜。

在自己的身心和大地如此近距離的接觸時,前所未有的感恩如噴泉涌出,大地,它默默地承受每一個人的重負,不分別貧窮富貴不計較官臣布衣,當雙膝雙手和額頭疼痛時,當漸漸體力不濟時 ,是大地給予我平實和安穩,是大地承載了我的疲憊…我突然悟到發大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那尊菩薩為甚麼稱地藏菩薩了,菩薩不僅承載著眾生的苦難 ,還永不停息對眾生的教誨和提薦,感恩啊,這三步一拜而得的?發,感恩,應該貫穿我們整個修行和生活。

以前我一直感恩讓我過清苦日子的家人,沒有他們我則在蜜罐裡不思進取,我也感恩傷害過我的人,沒有他們我不會對別人的愛心存以感激,但唯獨沒有想要感恩大地,感恩大地博大無私的胸襟滋養著萬物生長 ,感恩大地的發。

感恩日照法師組織我們全體短期出家的學員三步一拜,讓我懂得了更多的感恩。

體驗修行生活 ◎頓 成

首先感恩日照法師的慈悲,感恩禮佛禪寺給了我們這麼殊勝的一次體驗修行生活的機會!十月三日下午,我們第三期短期出家學員從不同地方而來,聚集於禮佛禪寺,很不容易,大家都是有緣,我們要在體驗修行生活中清苦中學習菩薩大慈大悲的智慧,才能不虛此行。

七天的生活安排了很多內容,可以說豐富而緊張,從早晨四點半開始,早、晚課誦,誦地藏經,拜懺,過堂,傾聽法師的開示,還有放生法會,學習唱誦經文,焰口 法會,傳燈祈福。一天下來很多人都會感覺到辛苦,但是幾天堅持下來,經文沒有了剛開始時難讀難懂,齋堂的一粒一顆飯菜也不會輕易浪費,對寺院生活的規矩佛 學理論,法會的意義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佛發四宏誓願,一、眾生無邊誓願度;二、煩惱無邊誓願斷;三、法門無盡誓願學;四、無上佛道誓願成。就是要教導我們用智慧去打破愚痴迷妄,除掉心中的虛妄 思想。三歸依,即歸依佛、法、僧。就是要不生邪迷,少欲知見,能離財色,能無人我之見,無貢衷曲我慢,貪受執著等煩惱。除掉我們的不善心,嫉妒心,自私 心,輕人心,慢他心,高傲心以及一切時候所產生的種種不良之心,常見自己的過失,不去談論他人的好惡。

在這短短的修行生活中,我收穫良多,開始學會了要感恩他人,反省自己。日照法師教導我們說「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在長期的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中 做到如理如法,嚴格要求自己。在以後的生活中我會牢記法師的慈悲開導,努力學習,完善自己,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多付出、多奉獻自己,做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 用的人。

 
 
三步一拜禮佛禪寺觀音閣之旅
◎頓 教

黎明前夕,夜空中的一彎新月若隱若現,四周若明若暗一片寂靜,隨著寺院鐘鼓響起,我們第三期短期出家的學員和寺院的常住師父已在地藏殿前集合了,日照法師非常慈悲的就本次的拜山作了開示和勉勵 ,要我們用身體去擁抱大地,感受大地的氣息,要大家不怕辛苦堅定意志,三步一拜到達山頂的觀音閣。

日照法師身先士卒第一個開始跪拜,我也跟著諸位師兄出發了,雖然是水泥地面,但卻有許多的凹凸不平,還布滿了小小的碎石和沙子,儘管我小心翼翼,但手上膝上額頭上一接觸到地面的沙子 ,還是非常的疼痛。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參拜,在之前我也暗下決心一定要不怕艱苦拜到山頂,但實際情況比我預計得要糟糕,大約十分多鐘的時間,還未到山腳的石階前,我已是滿頭大汗,汗珠模糊了我的雙眼 ,膝蓋的疼痛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而與我同時起步的師兄們已經遠遠將我甩在了後面,「不,我決不能做逃兵,我要堅持」我內心在絕望地掙扎並堅持,到了半山,似乎祇落下我一個人 ,天還沒亮,四周了無聲息的安靜,使我粗重的呼吸聲更加的清晰,體力嚴重透支,腿也不聽使喚了,祇怪自己平時太過舒適和放逸,這時候祇有一個信念在支撐我,要行菩薩道必須難行能行。

當我終於拜到觀音閣的時候,天已放明,祇見眾師兄已圍坐在日照法師的周圍,學習日照法師傳授的光明神咒的手印和咒語,而我則是半虛脫狀態一動也不能動了,雖然我比不了眾師兄的速度 ,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我終於戰勝了自已虛弱的體能,稍息片刻,在晨風的吹拂下,身心感到從未有過的清涼和自在。

通過這次路程不長的拜山,我更加體會到日照法師三步一拜四大名山的艱辛,幾千里的路程,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風餐露宿,日曬雨淋,此中的艱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真誠地祈願諸佛菩薩和龍天護法,一路加被日照法師一行,願他們一路披荊斬棘逢凶化吉,早日圓滿功德,創一代龍天偉業,度無量苦難眾生。

 
 
佛教動態

大埔定慧寺
啟建「精進佛七禪七暨 盂 蘭 思親法會」一○八永日

恭請本寺方丈釋上初下慧大和尚主持洒淨儀式,由本寺監院釋上智下定法師與眾法師領眾

法會日期 : 四月廿六日至八月十四日
(農曆戊子年三月廿二日至七月十四日)
法會時間 : 上午九時至十二時
下午一時半至下午四時三十分
晚上七時至凌晨
(午膳敬備山蔬結緣)
法會程序: 09:00 – 10:45 念佛、靜坐
11:00 – 11:30 午供、薦食
11:30 – 13:30 午齋、休息
13:30 – 14:45 念佛、靜坐
15:00 – 16:30 薦食、藥石、念佛、迴向
19:00 – 20:00 跑香
20:00 – 00:00 坐香
法會地點 : 新界大埔馬窩村五十三號 (新峰花園三期旁)

法會期間內設功德主位、消災延生位及往生位,並設供齋香油花菓功德,祈願各界善信隨喜參與 ,發心贊助慈悲喜捨,功德無量。

並於結壇日下午五時三十分施放三大士瑜伽燄口。藉此功德迴向世界和平,國泰民安,社會安寧。各氏門中歷代宗親、父母師長、六親眷屬、海陸空溺難傷亡者一切四生六道十方法界眾生,求生淨土。

阿彌陀佛!

查詢電話:852-26521571/26562515 傳 真:852-2650 0865

網 址:www.tingwai.org 電 郵:info@tingwai.org

法會所有功德淨資,除法會開支外,餘下淨資將撥出寺院重修用途。

 

寶蓮禪寺戊子年禪七法會
解七致詞

智慧大和尚

尊敬的上德下林老和尚、純聞大和尚、紹雲長老、演龍大和尚、諸位法師:

本常住舉辦的禪七法會於今天圓滿解七了,老和尚及各位大和尚、各位禪師們辛苦了,是次法會在各位的領導下,每天參加法會人數達五百多人,七天共3500人次,莊嚴殊勝,在此本人代表常住向老和尚和各位大和尚、禪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佛門中有一句話:「上有文殊寶光,下有金山高旻」, 可以講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特別是高旻寺在近代極具影響力,高旻寺素以道風清正、門庭嚴峻而聞名於天下,過去來果禪師摒棄餘法、標抗古風,以至於當時宗風 氣象盡在高旻。如今的高旻寺在德林老和尚的住持下,可以講在很大程度上保証了道風之純正,而使它成為四眾弟子心中參學的聖地。

這次老和尚能慈悲應允本人的不情之請,不顧高齡,前來主七,實在是寶蓮禪寺的福報,也是本港四眾弟子的福報,通過這七天的生活,讓大家可以體會到甚麼是正 規的禪修,甚麼是隨機開示。時間過得雖快,今天老和尚要返回高旻寺了,但老和尚慈悲弘化,競競業業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記得來果禪師說過:「禪宗一 法,救世慈航」。在此本人衷心的祈願,老和尚法體康泰,帶領後學們共同維護正法。

最後,再一次感謝老和尚,再一次感謝純聞大和尚、紹雲長老、演龍大和尚和各位禪師,恭請大家明年再來寶蓮禪寺主持禪七法會,謝謝。

高旻寺上德下林老和尚起七法語

祖師禪,西來意,漫漫路行人,腳下須仔細。

生死苦,莫奈何,大事未明了,浮生如夢,日月如梭,到頭來,無本可據,遺憾多多。今此非常感恩香江島上,寶蓮常住,俯鑒群機,慈悲無限,為眾隆重舉行禪七 法會。高著眼!此是選佛道場,群賢畢集,海眾雲臻,大闡祖道宗風,演教外別傳之旨,專提向上,法輪轉最上上乘,伏願,龍天呵護,福地降吉祥之瑞,正法昌 明,歷萬億萬年而永祚。雖然如是,今夕吉日吉時,群情激越,渴仰欲滴,慚愧老僧奉邀,為之主七起七一句又作麼生!

人人有個娘生面,娘未生時面似何。

珍惜此番好時節,定要討個好消息。

以香板點地云:起!

主七和尚解七法語

三千里路雲和月 水陸空行一線牽

禪七有盡時無盡 心儀互致報平安

此行初試調羹手 意在吾門有續弦

大道不離心地外 以人為本總相宜

雖然如是 際今禪七法會功德完滿 諸佛生歡喜 龍天降吉祥

海眾安和 福慧雙增 山僧為之解七 一句又作麼生

大嶼山頂上 四望無邊際

昂平古道邊 相逢有故人

以直指點地云 解

 

蓮池寺舉行新春祈福供天及拜藥師懺法會

二○○八年二月廿三日(夏曆戊子年正月十七日),蓮池寺舉行了由蓮池寺及準提閣佛學會聯合主辦的戊子年新春祈福供天及拜藥師懺法會。

本次新春祈福供天及拜藥師懺法會由照品法師主持,出席善信有準提閣佛學會會友、慈輝佛教會惠州會友及福林精舍居士等九十餘人次。

一眾善信由照品法師的帶領下,於清晨四時卅分在蓮池寺無量壽殿開始了齋天大供,善信穿著海青,祈求佛菩薩加庇,大眾消災延壽,豐衣足食,快樂幸福,世界和平。

上午九時正,拜藥師懺法會由照品法師主持下開始。由諸位法師領眾誦藥師經。下午三時卅分,法會在照品法師的開示下圓滿。

佛前供燈,善信誠心祈求社會繁榮昌盛、大眾福壽康寧。

拜藥師懺,藉此迴向大眾增福延壽,智慧增長,身體健康。

 

復建寶安寺緣起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寶安寺位於東北黑龍江依安縣的一個偏僻小鎮,該鎮人口密佈,經濟落後,人均年收入三仟元左右,屬貧困的農業小鎮。

寶安寺史建於明代,文革期間被毀,一九九七年上覺下航老法師,率領眾弟子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重新恢復該道場。覺航老和尚不顧歲已高,以出世眼光,入世胸 懷呵護世間眾生,本著越是在文化方向多端的時代,越展現出不變穩啟,萬變的巨大智慧。順應時代民生的需求,承擔起弘法利生的大業,勤修戒定慧三學的精髓, 並把佛法普遍融入當下,以在現實生活中運用佛法,解除現代人在生活當中存在的各種煩惱和心理障礙,通過學習佛法使人們在生活中更踏實,更真誠,社會更祥 和,從而覺悟人生,以慈悲利益眾生的宗旨,讓眾生建立起正信佛教,弘揚釋家大法,廣利眾生。

現寶安寺正處於修建當中,二○○六年初步建立了「三聖殿」、「地藏殿」僧房居士房等,但「大雄寶殿」、「天王殿」、「鐘鼓二樓」、「山門」到今為止尚未動 工,由於修建寺廟耗資很大,非一人一寺的力量可為,需借助海內外各界的功德人士鼎力資助,願諸位能發廣大菩提心,以清淨的願力成就此善德之事,您的善舉, 定能使這個殊勝的法緣,讓佛法長久住世,讓佛陀的法露甘霖遍灑世間,願覺航老法師的愛心燈火,照亮這一方眾生心靈深處法界的殿堂。

大雄寶殿總造價一百八十萬,大雄寶殿共二層,共有三十二個圓柱,每根圓柱約一萬五千元,大樑總共四十八條,每條一萬元,天王殿總造價約八十八萬,鐘鼓二樓 總造價七十八萬,山門總造價約廿一萬,工程均以仿古建築,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釋迦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及千手觀音全部採用銅像,其中千手觀音高二.八 米,大號寶鼎爐高三.二米,總造價在四百九十萬左右。

以上功德有待您的發心,並將此訊廣為傳達,讓更多人士藉此機緣積功累德。凡捐款一百元以上者刻碑留念;凡捐款一萬元以上者刻碑留念,並且永遠立消災牌位。

黑龍江省依安縣寶安寺

住持:釋覺航、釋昌明法師

聯繫電話:0452-7917617

開戶行:黑龍江省依安縣郵政局

開戶名:昌明(釋昌明法師)

帳號:602643001200921568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