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23期
2003年12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出廣長舌相
講經說法
大願大行
——訪中國當代高僧惟賢長老(上)
◎黃 鶴
陞座大典

圓慧法師陞座大典

覺光長老致詞
妙慧法師致詞
圓慧法師致謝詞
大光園住持陞座謝稿
無錫靈山
悉達多太子聖像光照人間
——無錫靈山勝境太子聖像開光
暨祈禱世界和平、護國利民祈福大法會隆重舉行
論  述
弘揚佛教文化之風代代相傳(上) ◎高振農
隨筆禪話
頌《戒殺歌》 ◎秦孟瀟
世出世法
「旱災無情 慈輝有情」、「慈輝井水勝甘泉」、「菩提種子發新芽」、「作育英才」 ◎慧 梅
中興道場
明暘法主和尚中興龍華寺紀實(四) ◎王永平
佛門龍象
千年古剎覓得新主 萬代基業喜有傳人
宗性法師榮膺文殊院第十八代方丈
◎達 明
文化名城
蘇州護經三名僧 ◎郁永龍
護持常住
法門寺兩則感人事例 ◎李全仁
朝禮佛塔
朝拜中天塔
佛法因緣 千里朝拜
◎祥 雲
人物特寫
廣利人天 ◎劉啟智
佛學知識
《方等經典》一詞之由來及其內涵 ◎釋中人
學僧園地
楊局長來院視察 ◎慈 本
一堂特別課 ◎照 虔
淺談因果 ◎界 真
流動、心動、感動 ◎般 舟
上海佛教

上海市佛教協會第九次全市代表會議

一誠法師講話
楊奇慶主任致詞(摘要)
曹斌副主任致詞(摘要)
覺醒法師致詞(摘要)
世界佛教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出廣長舌相
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深圳市弘法寺住持本煥長老、監院妙峰法師恭請當代高僧,德高望 重,修學並重的惟賢長老來寺宣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八十四高齡的惟賢長老,在弘法寺講經三日,深圳佛門弟子聞風而至,弘法寺講經堂座無虛席, 盛況空前。每日前來聆聽佛法,充滿法喜的四眾弟子,不僅來自深圳,更有遠自香港和廣東省各地,更令人欣喜的是,聽經信眾中,更多的是青年知識份子,這說明 四眾弟子對正信佛教的渴求。惟賢長老講經深入淺出,娓娓動聽,信眾反應熱烈,認為此次聽經猶如旱逢甘霖,福慧增長。

   寺廟講經說法,是佛教弘法的根本事業,是我國佛教的傳統。自本煥長老住持弘法寺以來,先後有茗山長老和惟賢長老來寺講經,昔日趙樸老和正果大師生前曾說: 「弘法寺的重任,要多作弘法。」本煥長老表示,弘法寺應多加強這一弘法利生的工作,請多些佛教長老法師來寺講經。這次惟賢長老蒞臨弘法寺宣講《普行品》所 受到的熱情歡迎,正說明這種弘法工作,為正信佛教徒所渴求。

   講經弘法,不僅使聽者從宣講中,瞭解佛教的基本知識,堅定正信心,而且更能使廣大佛門信徒增強福德智慧,分辨真偽,以正驅邪,只有佛門正信弟子對佛法的更多、更深領悟,才能使自身具有防疫力,才能使猖獗一時,荼毒社會的「法輪功」無伎可施,現出原形。

    惟賢長老在弘法寺的講經說法,給正信佛教弟子帶來法喜,就深圳佛教界來說,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同時也為佛教界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一種憂 慮。今天,惟賢長老已屆八十四高齡,佛教界的德高望重有道高僧,幾乎都已過耄耋之年,而年青法師,具有博深知識,修學並重者,為數不多,佛教界出現「斷 層」情況嚴重。這一現象本是由於多種因素造成,但事至今日,對佛教界來說只有急起直追,年青一代法師加強道心建設,才能不至使佛教的弘法工作斷層。在此, 衷心希望有關當局對佛教弘法工作的更多重視,對各地佛學院的建設予更多的支持,使我們能在短時間內,將過去因某些政治因素而喪失了的時間追回。一個寺廟, 一批僧才可以在數年時間內補上,而培養一位能夠勝任弘法傳統的法師,不是三年五載就能辦到,而是非十年八年才行,希望當局和佛教界正視這個「斷層」現象。 香港佛教創建「佛教僧伽學院」的宗旨和目標正是如此。
 
 
大願大行——訪中國當代高僧惟賢長老(上)
◎黃 鶴
月廿六日,適逢金秋,天高雲淡,晴空萬里。德高望重的惟 賢長老蒞臨弘法寺講經,消息傳遍深港兩地,四眾弟子歡喜踊躍,一時雲集該寺,聆聽長老慈悲開示,唯賢長老是一位精神矍鑠、和藹可親的老人,慈悲親切中飽含 著質樸無華的僧人本色,仙風道骨裡獨具一種罕見的人格魅力。一種清淨莊嚴的佛家之美。長老知識淵博,才華橫溢,且學修並重,圓融無礙,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 譽與威望,是當年中國佛教最高學府——漢藏教理院的高材生,是中國當代不可多得的得道高僧之一。為親近大善知識,一睹「漢院」風範,聽聞佛法,共沾法喜, 記者有幸在弘法寺接持室拜見了長老,並就大眾關心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採訪。

   記者:請問長老是第幾次來深圳講經?有何感受?

   長老:我是第一次來深圳講經,來了以後,深有感受。第一個感受是弘法寺清淨莊嚴,環境優美,地勢良好,這是一塊很好的福地。有本煥老和尚在這裡住持,還有 妙峰法師及護法居士在這裡發心,使這個道場保持得莊嚴清淨;第二個感受,我講了兩天經,每天聽眾這麼多,來聽經的信眾當中,青年人是最多的,他們很有慧 根,很善良,在居士群中,這一輩是後繼有人;第三點,講經以後來詢示的、來見面的真是絡繹不斷,說明他們很歡喜,很受益,具足法喜,這是很殊勝的;第四 點,我對深圳(雖然我沒進城)的看法。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地方,既是一個福地,又是一個佛地,富地——既是一個有福氣的地方,又是一個有佛菩薩的地方,還 是一個富裕之地。我們中國佛教的復興,世界佛教的發展,在我看來是要從深圳開始!深圳有這麼多信眾。有這個力量(包括經濟、文化等),不管從哪個方面來 說,深圳是一塊好的淨土,具備了各種力量,很有發展。

   記者:您對深圳佛教狀況持何看法?寄與何種希望?

   長老:深圳佛教狀況,目前我曉得的寺廟只有弘法寺一個(除了沒正式登記開放的),深圳有那麼多信眾,我認為,適於信眾聽聞佛法,滿足信眾需要,除弘法寺以 外,根據重點,再開放一兩個寺廟,而這個模式很重要,應以弘法寺為模式,建築模式以及學修、講經、佛事活動等各方面的模式。佛法住世在佛經中有這麼個說 法:「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能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佛法住世,需要有信的,有修的,同時有宣揚的,深圳具備這個條件。秦老在這方面深有體會,他主 辦《香港佛教》,很有影響,在國內國外,經常有文章,有報道,很好。何況深圳學佛的知識份子多,這是個有利條件,在現有基礎上,道場再開放一兩個,居士能 進一步研究佛法,同時從文字介紹上多宣揚佛法,使佛法發揚光大,所以,希望深圳佛教不但有利於深圳、香港,而且對全國、全世界都能發生影響。

   記者:謝謝長老!作為重慶市佛教協會會長,請您簡單談一下重慶方面的情況好嗎?

    長老:重慶佛教源遠流長,從魏晉南北朝到後漢時期就有了,歷史很悠久,歷史沿革綿延不斷。有大寺廟、有很多僧人、有居士團體、有佛學社,還辦過佛教新聞報 等等,特別是在近代以來,太虛大師在縉雲山主辦漢藏教理院。漢藏教理院的開辦,原來是溝通漢藏文化,聯絡漢藏感情,促進民族團結,意義重大;在另一方面來 講,在培植漢藏學生,在培植學生當中受益很廣泛,有出家眾,有居士眾。它的組織是有預科,有大學本科,有研究科,在組織上很具體,很系統。在「抗戰」期 間,有法尊法師、法航法師、印順法師、正果法師、本光法師、光宗法師等很多大法師,還有很多居士,有名的有陳鍵民、張純一、呂炯、虞愚等,有科學家、哲學 家、知名學者等都在那裡講學,研究佛法。解放以後,由於歷史原因,特別是「文革」期間遭到破壞。但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政策落實,各個寺廟逐步恢復。重 慶現有一百二十八所大中小寺廟,有僧人五、六千人,居士信眾四十多萬,最可喜的是漢藏教理院(漢院)要恢復,從中央政府到市政府政策落實是一致的,在中央 「兩部一局」(中央統戰部、中央公安部、國家宗教事務局)都一致決定要恢復縉雲山。落實政策,恢復原有的漢藏教理院,這個事情現在正在進行當中,根據信眾 要求,政府加強落實步驟,把縉雲山交給僧人管理,把佛學院恢復過來。

   記者:「漢院」在落實中遇到甚麼問題?您個人持何看法?

   長老:落實過程中主要是這個名稱問題,漢藏教理院「漢藏」兩個字中的「藏」字比較敏感,領導中有部分人提倡把名字改了,改成「中國高級佛學院」,研究佛 學,但是這個問題還沒確定下來。我個人的看法,最好能保持原貌,因為它有歷史性,它的意義很深遠,而且它是一種文化教育內容——走進漢藏教理文化,走進漢 藏文化的教理,有很大作用。我認為要是能保持原來名稱會比較好一點。

   記者:您知道的「漢院」學生(健在的)還有多少?

   長老:「漢院」學生老的一代不多了,但是成為漢藏教理院這個系統的相當多,我曉得的有中國佛學院、閩南佛學院、還有上海、南京方面的佛學院,都是這個支 流、這個系統傳下來的,特別是中國佛學院,是法尊法師、正果法師維持下來的,一個當院長,一個當教務主任,這等於是漢藏教理院系統傳承下來的,學僧多,影 響大,至於老一輩健在的已經不多了。

   記者:請您談談漢藏教理院對中國佛教有何影響?中國佛教是否按照這個道路走過來的?

    長老:漢藏教理院對中國佛教影響很大!當時是「抗戰」期間,這是全國唯一的高等佛教學校,全國的法師、學者、知名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等全在這裡講學。 進行文化教育研究,此其一;其二,培養學生,從過去到現在培養的學生,在全國也起到很大作用,假使沒有這些學生,今天我們也就可以說佛教這一過程就成了斷 層了,現在還能繼續下來,關係很重大。

   這個道路既定了,中國佛教還是按照這個走下來的。當年,太虛大師在縉雲山漢藏教理院跟我們講「人生佛教」,講菩薩精神,所謂「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 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個思想在八十年代落實政策以後趙樸老就繼承下來了。趙樸老講「人間佛教」,其實就是受「人生佛教」的啟示,它的中心內容是甚 麼?學佛的主要是在人,完成人格,作個完善的人。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下去,那麼就要愛國、愛教、愛眾生,發揚大乘菩薩精神,救苦救難,這種精神就是根據「人 生佛教」的精神來的,「人間佛教」的指導思想已經在中國佛教協會章程條文中規定下來了,「人間佛教」思想是具有指導性的思想,這個思想一個是繼承優良文化 傳統,第二個是發揚佛教教育,第三個是推進佛教健康發展,第四個是培養人材,第五個要興辦社會福利事業,大力興辦,是實際行動。我認為今後,佛教要發揚, 在新時期要發展,必需要從這個思想出發,要發揮這個精神,要實行這些行為,正法才能久住,才能有利於國家,有利於人民,有利於世界。

   記者:「漢院」對中國佛教影響如此之大,那麼您對中國現代僧材的培養和管理有何看法?

    長老:現代的僧材培養和管理,一個是培養對象應該擴大,不單是僧人,而且信眾居士應增加,現在學校只是僧人,信眾還沒有注意培養問題,信眾多,素質不齊, 這是一個要擴大問題;第二個,「初中高」要連成一片,初級到中級,中級到高級,教育應該連成一片,要有主次;第三個應以「人間佛教」思想為指導,其中要繼 續和發揚佛教優良傳統,特別是修行和道風,這個不能失掉的啊!為甚麼說這個話呢?因為現在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就形成了一般人圖發財,圖名圖權,這個風氣 差不多在佛教寺廟中影響到佛教思想的改變,甚至變質,這是很可怕的!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材,必需要有道心,要有優良傳統,保持寺廟的特點,寺廟絕對不能成為 旅遊地方,不能成為其它地方,寺廟就是寺廟,僧是僧,廟是廟,獨立自主,自給自足,也不能允許其它單位來加以干預!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材,一個是管理人材, 必需要有人來管理,建立寺廟的規章制度,把寺廟管理好;二是培養人材,要有人講經說法,現在講經說法的人不多了,那麼這種人材不是三年五年能夠培養出來 的,起碼是八、九年十多年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來,這種人材不在求多,只求精,所以這兩類人材都是我們辦教育應該注意的。有管理人材,管理寺廟,把寺廟管好; 有弘法人材,弘揚佛法,才能體現佛教的精神,淨化人心,保持社會穩定,促進國家的德智,有很大作用,這是關於培養人材的一個感受,也是一個希望。(續下 期)
 
 
圓慧法師陞座大典
覺光長老致詞
圓慧法師,諸山長老,各位嘉賓:

   今天是大埔大光園新任住持圓慧法師陞座的好日子,本人很高興來此為法師送座。

   大光園與本人可說淵源甚深,原因是大光園的創立人慈祥法師在過去數十年中與本人在香港同為荷擔如來家業,曾並肩負過不少弘法利生的工作。

    本人所認識的慈祥法師、人如其名:心地慈祥,所為慈祥,略為憶述法師的一些生平軼事,便能得到證明。回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慈祥法師愍念戰後民生艱 苦,在當時極困難的環境中,大光園仍為扶貧興學盡了很大的努力,為了籌措當年大光義學中一些貧苦學生的書簿費,慈祥法師不惜親力親為,不避辛勞在大光園中 釀製蜂蜜、種植木瓜、將成品推到市場售賣,微利所得盡數捐出協助無數貧苦家庭及學童。還記得本人當年在粉嶺籌建安老院時,亦得慈祥法師的支特及幫助,可見 法師封護幼安老這些利生事業的重視、並能身體力行。法師慈悲心廣、眼光遠大、其後又於大光園址附近興建大光中學,為大埔青年教育下了不少苦心和功夫,現在 大光中學的學生在品學上都取得理想的成績。慈祥法師在弘法工作中顯得十分積極,任歷屆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對會務發展工作貢獻良多,法師熱心公益事業,超 卓有成,曾獲當時英國香港政府表揚,頒贈M.B.E.榮銜,但法師卻謙稱不是他個人應得的榮譽,而是整個香港佛教團體能造福社群所致。慈祥法師為法忘軀, 多年前積勞成疾,安然往生、由法師親自培訓下的永常法師祖述慈祥法師遺志,紹隆大光園善業,惜於年前亦捨報而去。

   現今大光園新任住持圓慧法師,其乃祖乃師行儀風範,除統理大光圉的事務外,法師亦為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會屬「佛教慈慧幼兒中心」主持人。圓慧法師陞座大 光園住持,實是深慶得人,相信在法師極具智慧才德的帶領下,大光園在饒益眾生的種種善業中、定會有更廣大、更光明的前途。這是本人誠心的祝願。又謹祝在座 各位,佛光普照、如意吉祥!
 
 
圓慧法師陞座大典
妙慧法師致詞
  今日多謝各位大德長老、各界人士的光臨,董事會同寅深表謝意。一九二九年上慈下祥上人創建大光園,耗盡所有,利化眾生,早期不但對鄰近村民施粥贈衣,更於一九四五年創辦大光義學,收容貧苦兒童,首開本港免費教育先河。

   一九六二年,創建大光中學,為當時中學學位不足的大埔區提供更多學位,方便大埔區升中學童就讀中學的機會。

   一九七八年元旦,前殖民地港督麥理浩爵士為表上慈下祥上人長期熱心服務地區社群,授M.B.E.勳銜,以彰其功。

   一九九九年上慈下祥上人臨終前囑其法徒——永常法師,將其私人遺產,成立大光園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為本地及國內提供助學及興建希望學校,一直以來,本園秉承上人培育英才的精神,致力有教無類,推動佛化教育,為社會培植菩提。

   法徒永常法師繼承道統,秉乃師上人遺志,熱心地區公益及任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更成立佛教大光園慈善基金會,積極從事國內助學及建校工作,惜於二○○二年示寂。

    大光園今得圓慧法師陞座,接任住持一職,董事會同寅等,感恩無盡。圓慧住持法師,跟隨上人四十四年,耳濡目染,深得上人神髓。本圍同寅,將本護持三寶的精 神,維護道場,敬事三寶。不但要支持圓慧法師,更要以此住持法師作為我們的依止師父。我們大光園董事會同寅及常住大眾,必定秉承住持法師的教導,依教奉 行,亦請住持法師慈悲,多多教導。

   多謝各位,阿彌陀佛。
 
 
圓慧法師陞座大典
圓慧法師致謝詞
覺光長老,諸山長老,各位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地方長官,各位善信,各界社會賢達:

   非常多謝覺光長老,今日駕臨大光園主持送座儀典,本人及大光園常住眾等感激萬分。亦多謝各位嘉賓今日撥冗出席這個典禮。

   承大光園董事局一再的邀請,擔任住持一職。其實,創業難,守業更難,雖然一再推辭,都不被董事局及常住大眾接納。我雖然跟隨慈祥上人四十多年,仍自覺未能追及上人萬分之一,本人惟恐力薄難當,深虞難安。

    回想慈祥上人創立大光園,本人深受慈恩,感激無盡,更對上人的才能幹勁,敬佩萬分。今後本人將盡此報身,竭誠盡力,秉承上人的志願,弘法利生。希望各界賢 達,繼續護持大光園,更祈求佛陀慈悲,默加佑護。最後,多謝佛教會,大光中學及其他友好、義工鼎力襄助,完成這次盛事。祝福大家身體健康,法喜充滿,智慧 如海,多謝各位。阿彌陀佛。
 
 
圓慧法師陞座大典
大光園住持陞座謝稿

  佛教大光園於佛曆二五四七年(公元二○○三年)十一月二日新任住持圓慧法師陞座典禮,荷蒙 香港佛教聯合會上覺下光長老親臨送座,又蒙 諸山長老、大德緇素、社會賢達官紳及各界人士親臨致賀,使慶典增光不淺。

厚蒙 惠贈花籃,高誼隆情,復承 香港佛教聯合會諸位大德給予人力、物力協助,來自各方友好鼎力支持,盛典順利圓滿,圓慧暨大光園仝人深懷感戴,惟常住淡泊,款待未週,尚希見諒,專此謹藉寸啟申謝,並祝佛法昌隆、六時吉祥。

佛教大光園住持暨董事局同人敬啟
二○○三年十一月三日

 
 
悉達多太子聖像光照人間
——無錫靈山勝境太子聖像開光暨祈禱世界和平、護國利民祈福大法會隆重舉行
○○三年九月廿六日(農曆九月初一),慧日普照,天清氣朗,無錫靈山彩燈高懸,佛旗飄揚,披上了節日盛裝,處處洋溢著既莊嚴祥和又熱烈喜慶的氣氛——無錫靈山勝境太子佛像開光暨祈禱世界和平、護國利民祈福大法會在這裡隆重舉行。

    主持開光大典的有佛教三大語系的諸山長老。他們分別是: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湖南省協會長、廈門南普陀住持聖輝大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 協會長、蘇州靈岩山寺住持明學大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浙江省佛協會長,普陀山方丈戒忍大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省佛協會長、廣州市光孝寺住 持明生大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雲南大理自治州佛教協會會長杜龍莊長老,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市佛協會長、玉佛寺住持覺醒大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 秘書長、上海市佛協副會長、上海龍華寺住持照誠大和尚,還有青海塔爾寺、古雷寺活佛,南京市棲霞寺住持真慈大和尚、常州天寧寺松純大和尚、重慶市佛協會長 惟賢長老以及東道主無錫祥符寺住持無相大和尚等,他們來自全國十六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

   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老夫人陳邦織女士和中共無錫市委副書記張景賢、無錫市市長毛小平、市統戰部長伍卓明等本省、各市統戰部、宗教局及有關部門領導,也 參加了觀禮;另外還有來自美國佛教會副會長通智法師,加拿大明雍法師及來自新加坡、港、澳、台的居士及本市七個區、兩個縣級市的四眾弟子、來賓四萬餘人參 加了法會。

   上午八時,一千多名僧人身著黃海青、搭紅懺衣和近一萬名穿著海青的居士、信眾組成的儀仗隊,進入了以太子佛為中心(又稱九龍灌浴)的法會廣場,分東西兩序排列,威儀齊整,莊嚴肅穆。

    八時半,祥符寺裡裡外外人頭攢動,鐘鼓齊鳴,由僧值師帶班儀仗隊前導,執提爐、擎長幡、舉寶蓋、執香,四眾弟子隨後恭請諸山長老,從方丈院至大雄寶殿到達 會場,全體僧眾,夾道相迎,掌聲此起彼伏。法會由江蘇省佛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弘法法師主持。主法壇由聖輝、明學、無相、戒忍、明生、杜龍莊、惟賢、通智、惟 正法師主持說法開光,明生法師宣讀祈禱文。當太子佛像合著《三寶歌》的音樂聲中緩緩從蓮花中升起,整個會場法喜充滿,頓時一片沸騰,成了歡樂的海洋。

   整個法會按照漢傳佛教開光的傳統儀式如法如儀,歷時二個多小時。香港鳳凰衛視、省、市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做了現場錄相直播。

   中午在靈山素食館舉行歡迎宴會。無錫市政協副主席、中共無錫市委統戰部部長伍卓明主持宴會,無錫市市長毛小平致歡迎詞,無錫祥符寺無相大和尚致答謝詞。

   在祥符寺,同時設千僧大齋供眾,鄰近省、市僧尼一千餘人前來應供,有不少虔誠者三步一拜,朝禮太子佛像、朝禮大佛,祈求福慧,祝願佛日增輝,法輪常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弘揚佛教文化之風代代相傳(上)
◎高振農
揚佛教文化,是中國佛教的一個優良傳統,也是上海玉佛禪 寺的一個優良傳統。自一九二八年玉佛禪寺在檳榔路(今安遠路)。建立新寺以來,至今已有七十餘年。期間雖歷經興衰,但弘揚佛教文化的風氣卻代代相傳,一直 延續至今。在新的世紀裡,全國佛教界正在大力提倡人間佛教思想,弘揚佛教文化精神,回顧一下玉佛禪寺歷代祖師、高僧弘揚佛教文化的情況,對於中國佛教今後 的發展,對於上海佛教今後的發展,乃至對於玉佛禪寺今後的發展,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建國以前玉佛禪寺 弘揚佛教文化

   自一九二八年在今安遠路新建的玉佛禪寺落成後,當時的住持可成老和尚即十分重視對佛教文化的弘揚。平時,他帶領全體僧眾,舉行禪七,參話頭,講開示,法緣 盛極一時。他還特地禮請天台宗名宿諦閑法師來寺弘法講經,一連數日,前來聽經的緇素多達數百人,深受歡迎。而常州天寧寺的住持冶開老和尚、因與可成老和尚 關係密切,也常到玉佛禪寺說法、講開示,盛況空前。

   可成法師圓寂後,其弟子遠塵法師繼任住持,仍繼承其師遺風,常聘請一些高僧大德來寺講經,弘揚佛教文化。一九三九年,遠塵法師曾禮請華嚴座主應慈老法師到 玉佛禪寺開講四十卷《華嚴經》,聽講者座無虛席。特別是他十分熱心佛教教育事業。為了培養青年一代僧才,借以光大佛門,乃力排眾議,在寺內籌設上海佛學 院。為了把佛學院辦得更好,他親自至鎮江竹林寺,禮聘佛學造詣高深並有辦學經驗的震華法師前來玉佛禪寺擔任佛學院院長之職,同時請他繼任玉佛禪寺住持。

   震華法師到寺後,即著手佛學院的種種籌辦事宜。他親自訂立章程,聘請教師,並開始招生。一九四二年五月廿九日,上海佛學院在玉佛禪寺舉行開學典禮,同時舉行住持交接儀式,由震華法師繼任玉佛禪寺住持。

   上海佛學院的創辦,是上海佛學院的一件大事。因為自一九一四年由月霞法師創辦的華嚴大學自上海遷往杭州海潮寺續辦後,上海一直沒有一所佛學院校。上海佛學院的創辦,填補了上海佛教教育的一個空白,其意義十分重大。

    上海佛學院原定招收學僧四十人,後來實際在校學僧三十人,聘有教師十餘人。震華法師任院長兼教務主任。課程設置有佛學、佛史、國文、史地、算術、日語和梵 唄等。當時曾聘請鎮江超岸寺玉山佛學社的守培老法師為佛學院的特座講師。而真禪法師亦應震華法師之邀,前來上海佛學院擔任訓育主任。上侮佛學院開學以後, 由於師資力量雄厚,學僧學習認真,院長震華法師領導有方,各方而都有聲有色,受到教內外一致好評。

   震華法師原來信心十足,擬將上海佛學院辦成一所高級佛學院,無奈當時正值抗戰時期,上海物價飛漲,寺內佛事清淡,收入減少,佛學院辦學經費發生很大困難。 震華法師雖向各方呼籲,籌集資金,但收效甚微。在這種情況下,佛學院學僧中有些人不堪清苦的生活,先後退學離去者甚多。前後進進出出,佛學院最多時有學僧 三十餘人,最少時,堅持在院學習的僅十餘人。多虧震華法師的不懈努力,才使上海佛學院維持到一九四五年,終因上海時局日益緊張,教師、學僧紛紛離去,加上 經費沒有著落,最後只得停辦。

   抗戰勝利後,震華法師於一九四六年春,邀請福善法師來上海佛學院任教務主任,以加強佛學院的領導和教學力量。於是上海佛學院又重新開學,原來離去的教師和 學僧又重新回到佛學院。是時,又新招收了一些學僧,最多時學僧多達六十餘人。於是佛學院一時呈現出一片興旺的景象。與此同時,玉佛禪寺又設立了圖書館和弘 一大師紀念堂等。圖書館藏有大量佛教圖書和其他典籍。時有王少湖居士捐贈法相典籍二百餘冊,丁福保居士捐贈自己所藏的內外典籍數千冊。這些圖書,上海佛學 院的師生和寺內的僧職人員都可以借閱。弘一大師紀念堂除定期舉行紀念弘一大師的活動外,上海一些文化界和佛教界的名人,常來此集會,研討佛學。

    震華法師在玉佛寺,除了辦理上海佛學院以外,還在寺內創辦《妙法輪》月刊,自任主編。該刊主要內容有佛教經籍研究,兼載佛教新聞和當代佛教名人的書信、言 論等。立意在於普及,不偏於任何一宗,舉凡經論之提要,佛史之探尋,道場之沿革等等,不拘文字體例,一律加以刊載。他本人也經常在該刊發表佛學論文。一九 四四年起,因稿源不足,加上經費匱乏,改為雙月刊。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起停刊。,前後共刊出二卷二十四期。《妙法輪》月刊雖然辦刊時間不長,但對開展佛教文 化的交流,推動上海佛學思想的研究,都起有相當的作用。

   一九四七年,震華法師和福善法師相繼圓寂,上海佛學院一時乏人領導和管理,乃由育枚法師出任教務主任,暫時維持。一九四八年,由葦舫法師擔任佛學院院長,繼續辦理了一段時間。其後,由於時局更為緊張,經費實在困難,終於在一九四九年初停辦。

   上海佛學院前後辦學近七年,雖歷經困難,但還是培養出了一批僧才,其中有一些後來成為海內外佛教界的知名人士。

   一九四六年起,太虛大師駐錫玉佛禪寺。其時,他作為中國佛教會整理委員會常委,即以玉佛禪寺作為整理中國佛教的基地。他先後在玉佛禪寺主持召開了多次有關整理中國佛教的會議。例如:

    一九四六年七月十六日,太虛大師在玉佛禪寺主持召開了中國佛教會整理委員會第三次常務會議。出席者除太虛大師外,有李子寬居士、章嘉大師(大醒法師代), 列席者有王慧達居士和心高法師。會議討論了在鎮江焦山舉辦中國佛教會整理委員會會務人員訓練班章程的修改和制發畢業證書以及召開中國佛教會整理委員會第三 次會議等事項。

   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日,太虛大師在玉佛禪寺主持召開了中國佛教會整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出席者除了大虛大師外,有李子寬居士、章嘉大師(大醒法師代)、虛 雲老和尚(張小廉居士代)、黃涵之居士、圓瑛大師(白聖法師代)等六人,列席者有王慧達居士。會議主要討論了中國佛教會整理期滿後召開全國代表大會以及各 地對中國佛教會章程和各種規則草案所提的修正意見等。

   一九四六年七月廿一日,太虛大師在玉佛禪寺主持召開了中國佛教會整理委員會第四次常務會議。出席者除太虛大師外,有李子寬居士、章嘉大師(大醒法師代)等。會議繼續討論中國佛教會整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未了事宜。

    一九四七年三月五日,太虛大師在玉佛禪寺主持召開了中國佛教會整理委員會第七次常務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了全國佛教整理工作告一段落後,於佛誕日(農曆四月 初八)在南京毗盧寺召開中國佛教會抗戰勝利後第一屆全國佛教徒代表大會等事宜。出席者除太虛大師外,有李子寬居士、章嘉大師(大醒法師代)等。

    太虛大師在玉佛禪寺除了主持召開有關整理中國佛教的各種會議外,還於一九四六年七月在寺內創立了覺群周報社,發行《覺群周報》,自任社長,由福善法師任編 輯部主任,止方法師為發行部主任。這是抗戰勝利後,太虛大師由重慶返回在上海創辦的一個佛學刊物。每逢周一發行,十六開本。主要宣揚太虛大師本人改革、整 理佛教的主張。作為一份密切結合時政進行宣傳、弘揚佛教的刊物,主要內容有一周人世,專談國內外政治新聞;一周佛教,載國內外佛教動態。太虛大師有關改 革、整理佛教的文章,均在該報刊載。

   一九四七年二月,《覺群周報》的編輯部主任福善法師因病圓寂,同年三月十七日太虛大師又圓寂於玉佛禪寺的直指軒,《覺群周報》即於三月起改為《覺群半月刊》,同年八月,又改為《覺群月刊》,到一九四八年一月停刊。

   太虛大師在玉佛禪寺的時間不是很長,前後不到一年,所辦的《覺群周報》也祇發行了五十七期,但對上海佛教界的影響卻很大。

   總起來說,自一九四二年震華法師來上海玉佛禪寺辦理上海佛學院起,到一九四七年三月太虛大師在寺內直指軒圓寂為止,這五年中是建國前上海玉佛禪寺弘揚佛教文化最興旺的時期,其深遠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待續)
 
 
隨筆禪話
◎秦孟瀟
頌《戒殺歌》

   妙蓮老法師是位有道行的高僧,學問淵博,他宣講佛法內容生動,寫詩作文,引人入勝。前不久,有一位台灣李小輝居士寄給我老法師的「法語」,讀來令人感動!

    「人說命第一,我說身第一;身若不健康,命長苦痛多。要想壽命長,健康為第一;實說身健康,素食最第一。誰不想長命?肉食最大敵!誰不想命長?素食是秘 方。牛馬全素食,身高力壯大;為人群服務,不嫌工作苦。若想身體好,素食最為寶;素食營養高,身心皆健康。素食脂肪微,身肉不會肥;身肥不健康,素食精神 爽!肉食易疲勞,衰老苦病多;肉食有病菌,萬苦由此生。虎狼食欲強,牛羊豬遭殃;奈何大人們,怎可學虎狼?!」

   妙蓮老法師信手寫來的「戒殺歌」,是一篇最佳的「勸世文」。自古至今,各地的佛弟子以及和尚、尼姑,長年茹素,不單身體健康,而且壽命延長。虛雲老和尚一 百二十多歲,還能擔柴挑水,爬高山登石級,如履平地,健步如飛。一般人祇知素食健康,而不知素食的同時也是積福積德,能令世界和平。古詩云:「千百世來碗 底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這首詩,闡明了因果法則。有沒有道理?祇能說,信不信由你了。

切勿執著

   《香港佛教》創刊至今已四十多年了,每一期最末一頁是刊載「放生」善信芳名錄,半個世紀以來,這些好心的善人,保護生命,放生最樂,善哉,善哉!

   佛教一直提倡素食、放生能得長壽,所以一般信徒對「放生」大都很積極,有人說「放生」當然好,不如吃素好,吃素才是真正徹底的「放生」。你雖「放生」還沒有吃素,那你一生能「放」多少呢?你「放」的沒有「吃」的多吧?當然總比「不放」的好!

    各地都有「放生」,也有人反對「放生」,因為有時放得不恰當;台灣、香港地少人稠,各處深山水塘都有人住,你向哪裡放?放到哪裡都不免會惱害居民;而且有 的放到海裡去,今天放,明天就被網起來了。當然也不能因為人家要網,我們就「不放生」;修善的修善,迼惡的造惡,各人因果各人得。世間事難得九成九的美, 最好就是吃素,大家不要造殺業,這才保持十成美,身心平安,動靜吉祥。凡是一件好事做得不恰當,也會出現問題。有好多地方凡做法會就舉辦「放生」,那些捉 鳥的人都知道某個地方做法會就「放生」,於是就有了準備去捉了,捉了又放,放了又捉,何時了啊!

   吃素是「放生」最佳的辦法,偏偏有人不願這樣做,何故?筆者認為,兩者都好,切勿執著,猶如執「空」,執「有」一樣,都不恰當,各有各因緣是也。

慎重放生

   由於佛教提倡「放生」,說「放生」能夠消災延壽,故許多信徒對「放生」興致倍增,千百年來,在世界各地非常盛行。有些人對「放生」一味盲目,缺乏知識,反 而造成許多生物的痛苦或死亡!在台灣曾發生過不幸的事件,有位信佛的老居士將自己多年來的積蓄,買了兩百多隻陸龜放生到台縣淡水一帶的海邊。由於陸龜不適 應海水鹽分,隨著浪潮載浮載沉,命在旦夕!幸經附近熱心居民發現搶救,總算救回了五十一隻。有位專家事後指出:五十一隻陸龜中,大部分是斑龜、巴西龜等淡 水龜,根本無法適應海水;這樁「放生」成「放死」的烏龍事件,顯示部份善心人士的相關知識有待加強,據說,關懷生命協會秘書長悟泓法師曾在該次「烏龜放 生」事件發生後,前往現場了解情況,法師指出:獲救的幾十隻烏龜中,斷腳的、瞎眼的、龜殼爛掉的……等等,不一而足,顯示烏龜在放生過程裡未受妥善照顧, 以致染患疾病;如此看來,「放生」的動機是善良的,而效果變成「不善」了。在香港各寺院在「放生」問題上,非常注意,盡一切努力妥善保護弱小生命不致受到 傷害。

學佛心境

   在台灣提起錢召如老居士來,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在軍政界輩分最高、資格最老,就連張學良見了他,還自稱晚輩哩!但他皈依佛門後,與軍政界人物幾 乎絕緣了,隱居潛修,不時寫些弘揚佛理的短文。他在《大悲咒相解重要句疏》中寫道:「三寶者,佛、法、僧。佛是先覺者,佛住世、立法、說法、依法、弘法、 護法。法是佛性,概括世出世法;其法至博至大,至精至微,至公至正,至平至易,為先覺者與後覺者所共同信受,亦即為住世之佛與住世之僧所一致奉行。戒以律 己,定以治事,慧以度人,慈以與樂,悲以拔苦,能以佛法化天下,無為而治。」這位老居士還告誡世人說:「佛法不離世間覺,學佛先從做人起。」做人達「止於 至善」之境,即為「聖者」。

   錢召如老居士教導世人說:「聖者做人之道如何?孔子云:『其恕乎。』如心為恕,心何以如?『願』合人心如己心,『力』盡人事如己事。」「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不以奪取為目的。」無私心、不動心,聖者做人之真如心境,如是如是。成佛也是如是!

罪犯皈依

   本港有些佛教社團的僧人、居士們常發心到監獄裡做「弘化」工作,有不少犯人受到啟迪,認識到自己犯罪的禍根在哪裡,他們終於悔改了,虔心地皈依「三寶」了。

    有個犯人寫了封信談自己《初見恩師的感受》,內容誠懇,感人甚深。他說,在某期《香港佛教》月刊中,得知四川大藏寺方丈祈竹仁寶哲上師來港弘法,很想有緣 聆聽他的教誨,在獄中,確有一部份囚犯是信仰佛教的,從佛法中得益不淺。知道了自己為何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各人犯罪情節雖不同,但都離不了「貪瞋痴」所致 呀……。我在獄中信仰佛教多年,誦經念佛,也吃素齋,但仍雜念叢生,妄想紛飛,被種種煩惱纏住,我想,這是自己業障深重,修持的定力很不夠啊!我渴望早日 見到祈竹仁寶哲上師,果然我得償所願了,他老人家親自來到監獄,並為我開示及授三皈依,這是不是信心的感應呢?我從未見過他,當我坐在探訪室等待時,一眼 看到他時,我眼眶流出了激動的淚水,如見到自己親人一樣的感受,我想叩拜,但周圍環境狹窄,祇有合掌致意,他老人家多麼慈祥親切!恩師的句句教誨,猶如甘 露灌頂,感到無限清涼,煩惱頓除啊!

   這位受刑的犯人,雖然身繫囹圄,但他的心已獲自由了。

無私結緣

   凡是信佛的人,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美好心願——緣。他(她)們認為「幸福的人生」和「和諧的世界」,都建立在「緣」字上,沒有「緣」而有「怨」的話,「人類痛苦,世界災難」!

   在香港、台灣、大陸以及在世界各地,佛教徒之間,常以結緣的情景出現,使人非常感動!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佛經云:「有緣則生,無緣則滅。」佛教徒對「結緣」非常珍惜,幾乎到處都可見到。

   台灣有位專家學者劉銘威先生,他多年來研發出一套適合佛教人士使用的「佛音輸入法」。

   此一輸入法是專為佛教學者在中文環境下使用的「梵文、巴利文、藏文等佛教原典的羅馬轉寫字」而設計。

   研發人劉銘威表示,他很願意免費提供這套輸入法給佛教界使用。

   所謂「免費提供」使用,就是與人「結緣」,也可稱之謂「法布施」!

   在這商業競爭牟利的社會,有多少人願意「免費提供」自己成果呢?

看破紅塵

   多年前,我隨「香港佛教代表團」朝禮山西五台山各大寺院參訪。有一日,我們來到碧山寺,恰巧該寺「傳戒」(僧、尼受戒時期),恭請香港大嶼山寶蓮寺「退居 老和尚」聖一法師為「得戒和尚」。在偶然間,我發現一位「洋尼姑」跟隨寬敬尼師當侍者。這位洋尼姑我已相識多年,多年前她在香港妙法寺受比丘尼戒,隨同她 來的共有四位不同國籍的女尼,其中有英國的、法國的、美國、荷蘭的。她們都剃光了頭,穿上黑色的僧袍、白色布襪、青色僧鞋,跟中國尼姑一模一樣,只是鼻樑 高、藍色眼珠不同罷了。

   我相識的這位「洋尼姑」(E.R)算得上是位傳奇人物了。她未出家前,是美國《時代周刊》的採訪記者,而且專門探訪元首級的大人物(諸如總統、國王、皇后、公主等),到過許多國家,她說:「對非洲國家印象最為深刻!」

    有一天,我與她談話,好奇地問道:「甚麼因緣使你剃髮為尼呢?」她回答說:「我是真正看破了紅塵,所謂桑田滄海,滄海桑田,人生無常啊!我看到不少總統或 國王,在一夜之間不是變了階下囚,就成了槍下亡魂!尤其看到政變發生的戰爭,不知有多少屍體橫遍郊野,血流成河,臭氣薰天……我看到這些慘不忍睹景象,故 走上出家之路了。」

信光比丘

   在中環或銅鑼灣人群中間,你會發現一個瘦高身材、穿著袒胸露肩黃色袈裟的洋和尚,他叫「信光比丘」。有時,他在三聯書店或商務印書館書櫥前捧著書本瀏覽,神態極為溫文爾雅,道貌岸然。

   這位信光比丘是地道的德國人,他不僅能閱看語體文的中國書刊,還能看懂古典漢文,並能說上一口流暢的北京話和粵語,至於說英語、德語更不在話下了。

   我相識他十幾年了,他有一群信徒緊跟他修習佛法,尤其帶領他們參禪打坐,大講「禪法」。有一個時期,他在大埔定慧寺潛修,過著中國僧人的生活,吃素、誦經、禮佛。由於他有道行、有學問,經常到本港監獄、越南難民營「佈道」(講經),深受獄中囚犯和越南難民愛戴、尊敬。

    我雖相識他多年,但沒有機緣深談。有一日,我與他在尖沙咀一間素食相遇,隨即贈送他一本《香港佛教》月刊,在他翻閱中,看到我寫的泰國佛教有關的高僧,用 了「小乘佛教」字眼,他臉色一沉說道:「你不該稱呼他們是『小乘』,應該用『上座部』啊!」我說:「這是傳統的用法,已成為習慣了。」他連聲說道:「不可 以,對方看了會不高興啊!」看來這位日耳曼和尚是有他的道理。
 
 
世出世法
◎慧 梅
旱災無情 慈輝有情

   二○○二年初以來,廣東省與正常年份同期相比,降雨量減少了一半以上,粵東地區旱情尤其嚴重,許多地方人畜飲用水出現嚴重困難。當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 會長楊洪先生獲悉家鄉——惠州市各縣區面臨五十年一遇的乾旱,有六萬多畝田無水插秧,已插下去的有50%受旱的消息,立即選派幾位執行幹事深入到抗旱第一 線,視察和了解災情。

   看!惠東縣的鐵涌鎮是糧食高產區,清明節前後已插完秧,雖然有較好的農田基本建設,但當地的農民因缺乏資金、無法購置抽水機械,使大部份秧苗缺水枯黃,在 奄奄一息;聽!來自梁化鎮的黃竹浪村、新民村、星湖村的農田,因缺錢購抽水機,無法將梁化河的河水抽到田裡滋潤秧苗,村民們欲哭無淚焦急的求援聲;還有白 花鎮拉陂村的水塘堤壩倒塌、李坑村的陂頭多年失修,山塘四處漏水,引至無法儲水,村民們即使有抽水機也無水可抽的困境......。

   看到這一幕幕災情,聽著那一聲聲的求援呼喚,慈輝行者慈悲心驟起,急災民之所急,當機立斷地利用「五一節」的假期,落鄉村、尋水源,帶著資金和抗旱物資, 親自送到受旱災區的農民手裡。計有柴油抽水機七十九台一套、水管五百米、資助農民開溝挖井、建水塘、修復陂頭等,共計捐款超過二十五萬元人民幣。

   雖然,慈輝行者們因頂著烈日下鄉參戰制旱而把皮膚晒得又紅又黑,但望著抽水機吐出清清的流水注入乾枯開裂的田裡,那枯黃的秧苗為之輕輕地點頭,仿佛在向世人訴說「旱災無情,慈輝有情」的情景,慈輝行者莫不感到無比的欣慰。

慈輝井水勝甘泉

   湖北省武漢新洲區和平鄉四個村連續五年乾旱,不僅農作物顆粒無收,甚至連村民們賴以生存的食水也缺少,當地政府部門只好用消防車運水到村內,按人口分發食 水。於二○○○年十一月初,當消息傳到楊洪會長耳中,他急災民之所急,馬上選派四名得力的慈輝行者,趕到災區,進行實地考察選址,制定在當地挖深井,修蓄 水庫的方案,幫助村民解決飲用食水的問題。

   慈輝(佛教)基金會隨即投入了六十多萬元為新洲區和平鄉的金塘、李河、蔡河、袁田四個村共挖了二十八口直徑二.五米、深二十米的井,還修建了庫容四.五萬 立方米的蓄水庫三個,二百立方米蓄水池二個,較徹底地解決了當地村民的飲用食水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大部分農田的灌溉問題,使一千多戶村民長期受益。

   至今,每當村民從井裡提出清涼的水時,仍然念念不忘慈輝的功德,他們感慨地對人說:『飲水思源,慈輝井水勝甘泉』!

菩提種子發新芽

   每年九月份,慈輝(佛教)基金會都會給有關的學校頒發獎教獎學金。分別為:惠州華僑中學每年三萬元;惠陽縣平潭鎮紅光小學每年二萬元;惠東縣梁化鎮周英紀 念小學每年一萬元;三棟鎮小學一萬元;連山縣少數民族學校考上大學分數前十名的學生每人獎一千元,每年共一萬元。各間受資助的學校在「慈輝獎教獎學金」的 激勵下,每年都有很大的進步。

   最好的例子是:「周英紀念小學」,一九九八年度學生升初中的成績在全鎮二十一間小學中排行第十八名,一九九九年有獎教獎學金後,升中成績躍居在第五名,二零零零年和二零零一年度更穩居在前三名內。

    「周英紀念小學」除了重視學生的智育培養外,還認真地貫徹國家「以德治國」的教育方針,積極開闢德育培訓課程,教師們組織學生在課餘時間教誦《心經》和 《因果經》,旨在這些幼小的心靈裡種下一顆菩提種子,讓他們明白宇宙間的因果道理。在二零零一年十月的獎教獎學金頒發大會上,五年級的周偉城同學、四年級 的周曉婷、周小靜同學不僅自己能熟背《心經》和《因果經》,還胸有成竹地向前來發獎的慈輝會員說,她們要把《因果經》的道理說給爸爸、媽媽及爺爺、奶奶聽 呢!

   望著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慈輝行者們已經看到在這「慈輝希望的田野」上,有一顆顆菩提的種子開始發新芽,行者們肩負著「耕耘種真知」的重任,正在精心培育這些新芽嫩葉健康地成長。我們堅信,這一片片的新芽嫩葉定能結出豐碩的佛果!

作育英才

   惠州離香港僅有三個小時的車程,算是最早開放改革的沿海城市之一。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只有三十萬常住人口的市區中竟有八百多名的特困學生每年因交不起 學費而面臨失學。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初,當楊洪會長知道雖然經惠州市部分熱心人士認捐後,還有三百八十二名特困生急需援助的消息時,就當即表示連續三年給三 百八十二名特困生資助每人每年八百元學雜費,三年共資助超過九十萬元人民幣。

   事實上,慈輝(佛教)基金會扶貧助學的善舉早已默默進行多年,如:

   捐資惠州市第五小學四十五萬元修建教學樓和購買教學器材;
   捐資惠城區三棟鎮養志小學三十八萬修建教學樓和購買教學器材;
   捐贈城區汝湖鎮蝦村小學三百一十套學生桌椅;
   捐資惠州市華僑中學五十多萬元助建教學大樓和校門;
   捐資惠東縣梁化鎮齊眉村六十五萬元修建「周英紀念小學」教學樓和維修教師宿舍樓;
   捐資惠東縣安墩鎮十七萬元修建梅宮小學教學樓;
   捐贈惠東縣寶口中學九百套學生桌椅;
   捐贈惠東縣馬山鎮老山、李坑小學各三百套學生桌椅;
   捐資惠陽市蘆嵐鎮二十八萬元維修蘆嵐中心小學教學樓和修建嵐石小學教師宿舍;
   捐資惠陽市平潭鎮三十八萬元助建紅光小學;
   捐資惠陽市良井中學三萬元維修校舍;
   捐資惠陽市良井鎮宏基小學三萬二千元維修教學樓;
   捐資惠陽市矮陂鎮霞塱小學六萬元修建圍牆和校門……

   慈輝行者們,為祖國的教育事業,為貧困失學的孩子們,用愛心鋪設了一條求學的道路,為他們提供了優越的學習環境,各級政府領導和受資助孩子的父母都真情地稱讚慈輝(佛教)基金會能為祖國的未來培養人才出力,是十分崇高的善舉!
 
 
明暘法主和尚中興龍華寺紀實(四)
◎王永平
四、法寶重聚

   要恢復一座佛教叢林,法寶必不可少。明暘大師十分關心,囑咐我們要恢復藏經樓,要設法迎請一部大藏經,當時的情況極為困難,因為在文革期間,所有寺廟的藏 經都被紅衛兵燒掉了。胡建寧居士特別熱心,到處打聽。明暘大師有位皈依老弟子戴珊梅,她與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廷龍先生很熟悉,她介紹明暘大師與顧廷龍老先生 見面。一九八三年春節之後,兩位都是上海市政協委員,見面後明老要求顧老從上海圖書館撥出一部大藏經,支援龍華古寺。顧老講上圖有兩部龍藏,送一部給龍華 寺。明暘大師欣喜無量,我們大家都萬分高興。談妥之後,由王永平、胡建寧、朱寶康去長樂路富民路口的上圖倉庫內取書。用卡車運回,每函都有鉛皮盒子裝好, 係乾隆藏第一版,十分珍貴。

   胡建寧居士,在外面到處打聽,要為龍華寺買經書,他先後買過:宋磧砂藏一部,南藏一部,續藏一部,頻伽藏一部,普惠藏一部,高麗藏一部,新修大正藏一部。 藏經樓恢復,新做一批藏經大櫥,請胡建寧居士設計,朱行木雕廠製作,櫥門都刻大金龍,精雕細琢,氣派超群,十隻大櫥安放龍藏一部,四隻小櫥存放南藏,磧砂 藏,續藏,新修大正藏等。

   明暘大師囑咐,每年農曆六月上旬,要安排法師們全體參加翻經,並放「衣箱粉」(中藥店有賣),以防生蛀蟲。龍華寺的當家師,每年一到六月,就安排翻經,從不間斷。僧寶愛法寶,是傳統美德。

    回顧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我每月去龍華寺記賬,記得當年龍華寺的情景,殿堂破舊,景象凄涼,僅有一些陳舊字畫文物,但書籍很少,藏經已經不全,三寶衰微, 佛子心酸。在明暘大師入主龍華寺之後,首重三寶恢復,三寶齊全,是為佛教。在明暘大師領導下,在胡建寧居士奔走下,法寶重聚,各種版本的大藏經,已有八 部,實在令人振奮。

   現在明老的接班人,照誠方丈,繼承恩師精神,與時俱進,努力創辦華林圖書館,為辦好華林佛學院而配套,經過他數年的書籍採購,華林圖書館已具相當規模。明公法主老和尚在常寂光中,定會開顏含笑。(末完待續)
 
 
千年古剎覓得新主 萬代基業喜有傳人
宗性法師榮膺文殊院第十八代方丈

◎達 明
秋八月,丹桂飄香,四川佛教又添喜事,於二○○三年九月 十五日農曆八月十九成都文殊院隆重舉行了宗性法師榮膺文殊院第十八代方丈陞座法會,可謂載欣載慶華雨禪心,教內教外一片祥和的喜慶氣氛,成都佛教界隆重舉 行了宗性法師榮膺文殊院方丈陞座慶祝文藝晚會,表達了佛教信眾對這一佛門喜事、盛事的歡喜之情。

   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是佛教史上高僧輩出的名剎,素有上有文殊寶光下有金山高旻的美譽。自一九九九年寬霖方丈圓寂以來文殊院丈席虛懸,兩序一直渴望能早推龍象再傳法眼。

    宗性法師二○○一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研究生部,是青年法師學修優秀的代表,思想深刻,自畢業以來常住文殊院主持空林佛學院的教務工作。在宗教生活上宗性法 師信仰虔誠,注重自身修持,道風嚴謹,而且在參與寺務管理和主持恢復空林佛學院的教育工作中,顯露出了非凡的才華和智慧,準確的把握了佛教時代的脈搏,鮮 明的提出了佛教弘法和佛教教育兩大主題,展現了高度的前瞻思維,深受兩序大眾擁戴和尊敬。經兩序共舉報請中國佛教協會,經宗教事務局批准,正式恭請為文殊 院方丈。法師是弘揚佛法的龍象,是四眾依止的闍黎,榮升文殊院方丈實是龍天推出,眾望所歸。

   省市各級領導對這一重大法會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支持,多次親臨文殊院佈置工作。參加陞座法會的省市各級領導有:省委統戰部長蕭光成、中央統戰部二局李印來 處長、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宗教事務局長王增建、副部長丁城明、省政協文史委主任羅彤、省政協民宗委副主任趙立明、成都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長何紹華、市政協 副主席郭應富、市長助理鄧全忠、市人大民宗僑外委主任任庭生、市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王忠林、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馬新業、市民宗局副局長帥培業等省市領導。

    參加法會的諸山長老有:中國佛協副會長四川省佛協副會長永壽法師、中國佛協諮議委員會副主席重慶市佛協會長慈雲寺方丈惟賢法師、重慶市佛協名譽會長竺霞法 師、陜西省佛協名譽會長興教寺方丈常明法師、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社科院教授楊曾文先生、中國佛協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教授湛如法師、福建省佛協副會長湧泉寺方 丈普法法師、福建省佛協副會長世起法師、上海市佛協副會長真如寺方丈妙靈法師、廣東省佛協副會長靈山山寺方丈心印法師、江蘇省佛協副會長祥符寺方丈無相法 師、貴州省佛協湘山山寺方丈心照法師、廣東雲門寺方丈明向法師、江西省南昌估民寺方丈純一法師、天津市佛協副會長聖慧法師、廣東省佛協副會長法量法師、雲 南省佛協副會長常應法師、雲南昆明華亭寺方丈心明法師、貴州省佛協副會長崇慈法師、海南省佛協副會長胡長河居士、菲律賓普賢寺住持永興法師、江西佛學院副 院長妙安法師、泰國法身寺代表祥代、祥智法師、新加坡黃奧金居士一行、四川省佛協副會長德陽萬佛寺方丈海山法師、省佛協副會長雅安雲峰寺方丈清德法師、省 佛協副會長內江聖水寺方丈智海法師、省佛協副會長市佛協副會長大恩法師、重慶市佛協副會長正剛法師、常慧法師、朗光法師、智豐法師、風輪法師、普正法師、 省佛協副會長四川尼眾佛學院副院長如意法師、省佛協駐會副會長佛協副會長素全法師、省佛協副會長市佛協副會長余昌文居士、省佛協官棟良秘書長、省佛協諮議 委員會主席通孝法師、佛協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淨天法師、佛協諮議委員會副主席尼瑪澤仁居士等省內外諸山大德。

   發來賀電賀信表示祝賀的單位和個人有:國家宗教事務局、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學院、香港正覺蓮社覺光法師、香港菩提學會永惺法師、台灣高雄文殊講堂慧律法 師、台灣法鼓山中華佛學研完所、菲律賓宿霧普賢寺住持永興法師、英國倫敦大學寬廣法師、尼泊爾中華寺、浙江省佛教協會、遼寧省佛教協會、山東省佛教協會、 貴州省佛教協會、陜西省佛教協會、山西省佛教協會、雲南省佛教協會、天津大悲院、河北保定市佛教協會、廣東省佛教協會、山西省佛教協會、九華山佛學院、普 陀山佛協、上海靜安寺、河北省柏林禪寺、哈爾濱市佛協、上海玉佛寺、南京樓霞寺、嶺東佛學院、洛陽白馬寺、山東青島湛山寺、貴陽弘福寺、江西金山寺、五台 山顯通寺、上海龍華寺、西安大慈恩寺、廣州光孝寺、開封大相國寺、韶關南華寺、三亞南山寺、寧波七塔寺、昆明圓通禪寺、遼寧省營口市佛教弘法會、北京通教 寺、西安市大興善寺、湖北省黃石市東方山弘化禪寺、蘇州西園寺、寧波市佛教協會、常州天寧寺、阿壩州佛教協會、中國人民大學廣福法師、廣東省東莞順達實業 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樹棠居士、江蘇省無錫靈山勝境管理處。

   另外省內還有:成都、峨眉山、樂山、雅安、瀘州、遂寧、資陽、西昌、內江、宜賓、德陽、綿陽、廣元、彭州、達州、自貢、廣安、巴中等地諸山寺院及佛協也參加了法會。

   法會歷時一天,在教內外各界近萬人的參與支持下,在喜慶的氣氛裡圓滿結束。

宗性法師小史

   宗性,男,漢族,一九七三年八月三日出生,重慶潼南人。

   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四年,在米心鎮中心小學學習;

   一九八四至一九八七年,在玉溪中學習;

   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年在潼南中學學習。

   一九九○年九月於成都昭覺寺禮原監院上智下益上人披剃;一九九一年於成都昭覺寺依原方丈上清下定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在此期間系統學習並熟練掌握佛教念誦、梵唄、儀規等佛事活動,為做一名合格的出家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二年七月,在重慶佛學院學習,接受佛教知識啟蒙教育;

   一九九二年九月至一九九四年七月,在四川省佛學院學習,期間隨唐仲容先生研習唯識學,從此開始對唯識學產生濃厚興趣;

   一九九四年九月至一九九八年七月,在中國佛學院本科班學習,期間系統地接受中國佛教宗派教育,並熟悉各宗派的基本教史和教義,同時,隨中央民族大學韓鏡清老先生繼續深入研習唯識學,頗有心得;

   一九九八年九月至二○○一年七月,在中國佛學院研究生班學習,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楊曾文教授研習禪宗史,期間接受規範化的國際學術訓練,並對佛教目錄學、版本學進行系統學習。

   在研究生班學習以來,通過系列的訓練和學習,初步掌握了學術研究的技巧和規範,養成了學術研究的能力,先後撰寫了約十五萬字左右的論文發表在各種佛教刊物上,頗受學術界專家學者及佛教界同仁的歡迎。

   一九九九年九月,兼任中國佛學院九九級班主任:

   二○○○年元月,兼任中國佛學院九七級唯識學授課法師;

   二○○一年七月,兼任河北禪學研究所副所長,並出任《中國禪學》編委;

   二○○二年六月,增補為成都文殊院管委會副主任,兼任空林佛學院教務長;

   二○○二年七月增補為成都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

   二○○二年九月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理事;

   二○○二年九月當選為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

   二○○二年十一月增補為成部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二○○三年一月,當選為四川省政協委員;

   二○○三年八月,當選為成都市人大常委。
 
 
蘇州護經三名僧
◎郁永龍
蘇蘇州,山明水秀,自古以來,孕育了無數的英雄壯士、名人墨客,也孕育了一些有名的和尚。他們懷著一顆愛國報國、愛教護經之心,在抗日戰爭和「文革」期間,為保護古籍經書作出了貢獻。

通性和尚抵死護經

   在蘇州西園戒幢寺藏經樓內,珍藏著一部佛教界視作珍貴文物的血經,那是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7)蘇州半壙壽聖寺善繼和尚刺血抄寫的《華嚴經》, 共八十一卷,六十餘萬字。為寫這部血經,他長期食淡齋,其字呈黃色,後半部稍暗,可能因體力不支,稍有鹽分攝入所致。從一三六五年二月六日至一三六六年九 月八日,歷時一年七個月才完成此功德之舉。

   血經後面有題跋七冊,皆為元明以來歷代名家四百餘人的親筆真跡,並鈐有印記私章,既是歷代名家書法之集錦,又是治印之匯集,既可供欣賞,又可兼作鑒定名家書畫文物筆跡、印章之範本,彌足珍貴。

   血經已保存六百三十多年而無損。但也是歷盡劫難,幸有僧人護衛,免遭搶掠散佚之災。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蘇州淪陷。當時壽聖寺(後稱龍壽山房)的當家和尚通性,他日思夜慮,深恐這部血經在他手中被日寇掠奪,決心妥善轉移。他前後左 右觀察,已日見破敗的房屋,怎能密藏珍貴的血經呢,房屋內除了暫存著許多徒葬的棺材,別無他物。通性和尚靈機一動,遂用布帛將血經層層包好,藏匿在壽材之 中釘上蓋板,疊放在眾多徒葬的棺木之中。

   不久,日寇果然來索取此經,先是「禮遇」,誘騙通性。通性一問三不知,日寇大為惱火,將他投入監獄,嚴刑拷打,將龍壽山房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搜出血經,而那些裝著死人的棺材卻無人問津。通性在獄中寧死不說,關押二月餘,日寇見通性和尚遍地鱗傷、氣息奄奄,才將他放出。

   抗戰勝利後,通性將血經取出每逢晴天,輕輕翻動以防蛀防霉,在他精心保護下,血經完好如初。

   當通性和尚舊傷復發,臨終前,他將護經重任,托付給張彩珍。張彩珍於一九五八年將血經連同楠木箱經書等物無償移交給蘇州佛教協會,安放在西園戒幢律寺內。

聞達和尚嚴守秘密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寇在蘆溝橋烯起侵華戰火;八月十三日,入侵上海,形勢緊張,江南告急。消息傳到蘇州太湖中西山島包山塢顯慶寺(今包山寺)住持聞達 和尚耳中,他非常氣憤,堂堂中國,竟被日本鬼子欺負,真是豈有此理。他當眾表示:從現在起,我的頭髮不剃了,等日本鬼子滾出中國後,我再剃。在聞達和尚義 憤填膺之時,有一人正在憂心仲仲,他是省立蘇州圖書館館長蔣吟秋先生,他面對館中珍藏的先賢著述、宋元明清善本書籍及《大藏經》等十萬餘冊古籍,考慮如何 保護好,實為當務之急。蘇州鄰近上海,且南門外有日本租界,租界內日本人對我國的文化遺產,尤其是對省立蘇州圖書館所藏古籍文獻,早已覬覦,有謀奪之心。

    蔣吟秋先生為求安全之計,決定將善本書及重要文卷和大藏經等裝箱移藏至可靠地方。一九三七年八月三日,蔣吟秋先生主動與聞達和尚商量,要把書籍密藏於顯慶 寺內穩妥之處,聞達和尚一口允承。於是自九月初,前後分三批將《大藏經》、《古今圖書集成》善本書共四十八籍,轉輾運至太湖西山顯慶寺內。聞達和尚秘請工 匠在滿月客砌復壁隱蔽障,並將寺內珍藏的一部完整的《明嘉興藏》一並藏於復壁之中。

   八年抗戰期間,聞達和尚等肩負重任,日夜巡邏,警惕外來入寺人員,並精心保管書籍,不敢有任何懈怠。此間,敵偽「清鄉」屢次派密探到東山、西山刺探藏書之 所,多次入山挨戶搜查蘇州圖書館所藏之善本。但聞達和尚及周邊信眾都嚴守秘密,無一人泄漏消息,還有意無意地放出空氣:「藏書已有新四軍轉移到浙江長興山 裡去了……」以迷惑敵人。敵偽才放鬆了追查,藏書終得保全。

   抗戰勝利後,聞達和尚和蔣吟秋先生於一九四六年四月有十一日至廿八日僱巨舶分批將所藏圖書經典運回蘇州。於五月一日啟封開箱,一一核對,計有一千五百五十 八種一萬九千八百七十四冊又四十七頁全部無失,完璧歸趙。聞達和尚等五人,護經護書有功,受到江蘇省政府、省教育廳的嘉獎,一時傳為佳話。聞達和尚八年所 留的過腰長髮,也於日本投降之日才欣然剃下。

   蔣吟秋先生於一九五七年追憶舊事時,曾作絕句云:「洞庭煙波完壁回,琳琅珍秘卷重開;承前啟後千秋業,同賞芳菲詠鐵梅。」

   一九九○年蘇州市政府特批,在公園路圖書館建古籍館,藏書保管初具現代化。二○○一年新建在人民路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的新圖書館,專門建造了一幢古籍 樓,開設了古籍閱覽室,內部儲存二萬五千冊善本、廿五萬冊線裝書。整個樓宇回廊曲檻,空透式長廊,環境十分幽靜。當人們閱讀著這些古籍善本,回憶起為保護 古籍而嘔心瀝血的文化名人、寺院老僧,真是感慨萬分。

明開和尚鬥智鬥勇

   一九六六年,中國「文革」初期,「破四舊」風暴襲擊蘇城,八月廿五日,千餘紅眼病衛兵上靈岩山,推倒砸爛所有殿堂佛像,焚毀名人書畫、善本經書,破壞珍貴 文物。接著,上方山楞伽寺被打掉了、寒山寺、藥草庵一個一個打掉了。西園戒幢律寺方丈明開老和尚在這危急情況下,指揮若定,一方面把文物室的各種文物及善 本經書立即收藏起來,其中最珍貴的三十六件,秘密移交給市文管會保管;一方面把主要殿堂和藏經樓全部封了起來。他親率僧眾,日夜巡邏,嚴禁外人入內。

    為了護經護寺,明開老和尚鬥智鬥勇。當時蘇州城內紅衛兵兩派之間鬧矛盾,一派是「紅衛兵總部」,於一九六六年十月五日派出六十多人,衝擊市佛教協會,他們 口出狂言:「再吃素念佛穿和尚衣服,就是反革命份子,槍斃!」並把文件、檔案、帳冊、銀行存折、存單、現金、金銀財物,就連明開和尚的手錶、掛表悉數拿 去。十月六日,又勒令西園寺將所有財物、法器、文物、經書等,送到紅衛兵總部銷毀。明開和尚以西園寺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許多善本經書具有文物價值為由, 據理力爭,提出先封存,以後按國家規定處理,拖延時日。之後,另一派「紅衛兵司令部」派人找到明開老和尚,要他寫揭發「紅衛兵總部」打砸搶的事實經過。明 開和尚趁此機會要求該「司令部」出一張不得衝擊西園寺的保護通告。果然,這張通告一貼出,當天就起了保護作用,擋住了北京、天津來的四名紅衛兵。這四人 說,這通告是地方性的,管不到他們,他們不受這個約束。明開和尚回答他們:「北京、天津的紅衛兵不也是地方性的嗎?蘇州紅衛兵管不到他們,你們又怎能管到 蘇州呢?」他們辯不過明開,惱羞成怒,一頓猛打,把明開打昏過去。但他們到底心虛,不敢撕《通告》,也不敢動手毀經書文物,後來在蘇州紅衛兵嚴詞警告下悻 悻而去。

   明開老和以身護經護寺,被打成雙耳失聰,而經書文物、殿堂佛像則完好地保存下來,成為蘇州保存完整的寺院,法師功德無量。

   明開老和尚生前是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和諮議委員會副主席、江蘇省和蘇州市佛教協會會長。於一九九四年七月八日於西園寺圓寂、享年八十六、僧臘六十八。原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茗山長老生前所作《明開法師頌》中說:「……文革期間,護經護佛,五百羅漢,未遭損失,佛教史中,可書一筆……。」

   可以告慰的是,如今西園寺的大量經書、文物,均十分穩妥地安然存放。
 
 
法門寺兩則感人事例
◎李全仁
一、良卿法師焚身護寺

   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因擁有佛指舍利和大量稀世珍寶而聞名於世。

   一九八一年八月廿四日,高達四十七米,沐浴了四百年風雨的法門寺塔,因遭雷電所擊自上而下劈開,一半倒塌,一半矗立。一九八七年春,因重修此塔而清基時,發現了法門寺寶塔地宮,出土了佛祖釋迦牟尼舍利及大量稀世珍貴。這些珍寶中的任何一件都價值連城,因此轟動了世界。

   知情人說,這些稀世珍寶能夠保存下來而未在「文革」中被破壞,是良卿法師用生命換來的。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一九六六年九月的一天,一群無知的紅衛兵衝進寺院,狂熱地呼喊著打倒「封、資、修」的口號,將許多佛像、法器砸碎燒毀。德高望重的法門 寺住持良卿法師憂心如焚,目睹祖先千百年來的積存和自己的心血即將毀於一旦,再也無法容忍和繼續超脫下去。當造反派們決心挖地三尺,要挖出一切「封建殘 餘」和「變天賬」時,良卿法師自知無力阻止,便無言地穿上嶄新的袈裟,步入大廳正中,將全身澆了煤油,然後雙手合十,自焚圓寂。

   就在紅衛兵挖到離地宮只有六十厘米時,被法師的壯舉震懾了,有人放下了工具,更多的人默默離去。據說開挖地宮時,離地宮六十厘米處發現的花生皮、瓜子皮之類便是當年紅衛兵丟下的。

   良卿法師——這位新中國成立後法門寺第一任主持法師,為保護佛教文化和國寶的獻身精神,令人可嘆可敬。

二、寺僧儉樸世人典範

   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是舉世聞名的佛門聖地,因旅遊事業的發展,該寺每天收入萬元左右,他們是怎樣管理這筆財富的呢,看了報紙介紹我非常感動,同時引起一些感想。

    法門寺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三項:布施、功德箱、門票。布施是香客的大額捐贈,場面比較莊重:知客僧(接待賓客的和尚)必須當著捐贈者的面開出二聯單,寫出日 期、錢數、經手人以及捐贈者姓名、年齡、職業、住址等,然後由知客僧連同單據向出納繳款。然而最嚴肅最神秘最能體現法門寺管理特點的,要算功德箱的管理 了。

   功德箱是香客、遊客自由捐贈聚錢的地方,既無捐贈人姓名也無捐贈錢數,只能定期開箱點錢入賬,所以管理更須嚴格。他們的做法是:由兩名知客僧看管功德箱, 功德箱的鑰匙由出納保管,但出納無權開箱,開箱的手續是由會計從出納處領出鑰匙,在保管員和兩位知客僧面前將鎖打開。開鎖後即退居一旁,監督保管和兩名知 客僧收錢、裝袋,鎖好功德箱後,再監督三人將錢袋送至監院(靜一法師,已圓寂)房間,這時開始點款,點款時至少須十人在場,由出納牽頭共同清點、整理、捆 烕,最後開出二聯單入賬,賬上須載明某年某月某日開啟功德箱,收款多少等等,在這些手續完成之前,任何人不得離開房間。

   法門寺的收入主要用於寺院建設和必要的日常開支,僧人的個人收入很低,他們的生活非常儉樸。

   法門寺財務管理的特點在於嚴格的監督機制,它無情地鏟除了孳生腐敗的土壤。所以在腐敗現象無孔不入地滲透到各個角落的時候,它仍是一片不受塵世污染的淨土。從這個意義上看,法門寺不僅是佛教徒崇拜的聖地,也是人們佩服的反腐倡廉的典範。
 
 
朝拜中天塔
◎祥 雲
一、佛法因緣 千里朝拜

   初冬,家鄉的紅苹果擺滿了街頭。那天接到中人法師來信,言及江蘇啟東市法音寺的「中天塔」,供養著佛之法身舍利及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法師希望我前去朝拜,以心得供養佛。

   我走過大江南北,可啟東市在印象裡卻名不見經傳。打開地圖一查,呵,還挺氣派呢!在長江東去的入海處,仿佛一條巨龍張開大口,吐出一顆玉珠——崇明島,啟東就在龍唇上,與滬市隔海相望。

    在地圖上看是挺明白,可乘車扺達啟東時天已大黑了,法音寺在哪個方向我也說不清。車上的乘客江蘇話講得像炒爆豆,讓我這北方人聽了摸不著頭腦。好在佛幫 忙,汽車司機知道我來朝拜中天塔,特意為我找了一個本地人力車當向導。我在車上探頭張望,見到遠處高高聳立的寶塔,塔頂一閃一閃地亮著紅燈「到了,到了, 那就是中天塔!」

   法音寺到了。當晚宿在寺裡。伴著大雄寶殿的經聲佛號,夜深了。窗外傳來中天塔清脆的風鈴,宛若盡虛空遍法界皆是釋迦牟尼佛之法音宣流:「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二、心香妙供 禮敬佛塔

   晨曦中,大日如來將第一抹陽光賜給了中天塔,一切都亮了起來。抬頭仰望,藍天下,神聖莊嚴的九層八角寶塔高高地聳立,人一下子變矮了似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云:「見佛塔時,當願眾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敬心觀塔,當願眾生,諸天及人,所共瞻仰。頂禮於塔,當願眾生,一切天人,無能 見頂。右繞於塔,當願眾生,所行無逆,成一切智。繞塔三匝,當願眾生,勤求佛道,心無懈歇。」我依教奉行,念著佛號,繞塔三匝。

   沿著花崗岩石階而上,抬頭見到寶塔正門上方懸著趙樸老的墨寶《中天塔》,在朝陽朗照下閃著金光。《妙法蓮華經》云:「若以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一位老和尚引我們進塔。禮佛的心香頓時彌漫,一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寶香芬馥……

三、佛偈開示 法味無窮

   中天塔籌建於一九八七年,一九九七年底峻工,歷經十年。第一層供奉著漢白玉釋迦牟尼佛像。天上天下。唯佛獨尊。六度萬行導群生。誓願歸佛乘。信守奉行。世 界放光明。佛祖釋迦牟尼垂蹟於公元前565年,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為救眾生出離苦海,捨棄王位出家修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為眾說法四十九年,留 下法寶浩如湮海。大法東來時,正值後漢明帝永平年間。有史料記載:漢明帝遣中郎將蔡愔等十八人往使西域尋訪。愔等於中天月氏國。遇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梵 經及佛圖像。同還雒邑。帝甚悅。命館於鴻臚寺。摩騰以沙門服。謁見帝。帝問摩騰曰。佛出世後。何以化不及此。騰曰。天竺迦毗羅衛國者。三千大千世界之中。 三世諸佛。皆於此出。天人龍鬼。有願力者。皆生於彼。受化悟道。餘處佛雖不往。然光相及處。或五百年。或千年後。皆有聖人傳佛聲教。而往化之。帝大悅。雍 門外。立白馬寺以居之。摩騰始譯四十二章經。此佛法東來始。

   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佛說阿彌陀經》告訴我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 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大恩大 德,為芸芸眾生指引出离生死苦海的光明大道!只要發無上菩提心,求生極樂世界,一心繫念阿彌陀佛,蒙佛的慈悲願力,就能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國,了脫生死, 一生成佛!第二層供奉著「禮誦法華經,憶佛說法圖」。以漢文、巴利文和梵文三種文字書寫的《法身舍利偈》,馬勝比丘開示眾生云:「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 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佛法是釋迦牟尼佛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亦是佛的法身舍利。釋迦牟尼佛滅度前告誡他的弟子:「朋友們,這祇是我的色身,祇要你們繼續修行,我的法身 將與你們同在。皈依法吧,以自己為洲嶼。佛就在那裡。」佛的法身常在,永遠是活著的。哪裡有慈悲和智慧,佛就在哪裡。當今社會,紅塵滾滾。人們在五欲六塵 中苦苦掙扎,原因就是沒有接受佛陀教育,不明白生命的真相,不明白宇宙的真相,以至利欲熏心,迷失了本覺。

   佛在《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甚麼虛妄?「諸法從緣生」。我們所見到或沒有見到的種種事物都是因緣和合、剎那相續之幻相。為甚麼是幻相? 因為它是無常的,「諸法從緣滅」,條件變了它亦隨之改變,其自性本空。可是眾生常常執妄為真,挖空心思想得到本來不可得的東西。有人會問:「那些做大官掙 大錢、開大買賣發大財的不都是眼睜睜的事實嘛,怎麼說不可得呢?」豈不知這其中的道理也是「諸法從緣生」,法布施得智慧,財布施得財富,無畏布施得健康長 壽,前世修了布施,今生就有如此殊勝的果報。想想看,一樣的買賣為甚麼有的掙錢有的不掙錢?一樣的腦袋為甚麼有的聰明有的愚痴?因緣不同果報也就不同啊!

    第三層供奉迦葉佛。偈曰:一切眾生悉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身,幻化之中無罪福。《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 減。」此中義趣與上偈同然。但我們千萬不能領會錯啊,要知道「諸法從緣生」,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第四層供奉著拘那含牟尼佛。偈曰: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了知罪性空,坦然不怖於生死。

   佛是大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一念覺一念佛,念念覺念念佛。並不是佛祇在廟裡、佛在天上,佛就在我們心中。眾生皆有佛性,祇是能否覺悟。覺悟了,明白了,不再執著「諸法從緣生」之幻相,明白「緣起性空」,本來無所謂生死,自然「不怖於生死」。

   第五層供奉拘留孫佛。偈文:「見身無實是佛子,了知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楞嚴經》云:「因緣和合。虛枉有生。因緣別離。虛枉名滅。殊不知生滅本真空性。性真空中。求於生滅。了無所得。」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五蘊和合而成。其自 性本空。不能如人所願長生不老。」身體的細胞生生滅滅新陳代謝,人的思想也是剎那不停地變化無常!正如《金剛經》所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 來心不可得。」自身並沒有能「做得了主的自我」。真正的「我」是真如本性。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皆一如來藏。

   此真如本性無相無不相。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如如不動,不變隨緣。正如六祖慧能大師所言:「何其自性,本來具足。」眾生心地皆有無量的智慧德能,只因被妄想執著障礙住了。若能覺悟,去妄歸真,凡夫即成佛道。

   第六層供奉毗舍浮佛。偈曰: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一切法從心想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佛說大乘金剛經論》云:「一切善惡皆由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樂。自心造惡。令身受苦。心是身主。身是心用。所以 者何。佛由心成。道由心學。德由心積。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禍由心為。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獄。心能作佛。心能作眾生。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心慈是 天人,心惡是羅剎。心是一切罪福種子。若有人悟自心。把得定、作得主。不造諸惡。常修諸善。依佛行持。立佛行願。佛說是人。不久成佛。」人的妄念正是由於 迷惑了本心,執著幻象而為真,由此生出許多非分之妄想,造作無量業障。《金剛經》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事如夢 幻,當體皆空,了不可得。能看破放下,勤修佛道,隨緣度生,當即就解脫自在。

   佛的話是活著的法,只有依教奉行、親自實踐,才會感受那充滿智慧和光明的美妙。

   第七層供奉屍棄佛。偈文曰:起諸善惡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心經》曰:「舍利子。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心意。無色聲香昧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此經文可印證開頭偈,相互融會,體悟法味。佛法義趣,意在言外,只要我們依佛教修行,觀照自心,令身口意三業清淨,自然就增 長智慧。

   第八層供奉毗婆屍佛。偈曰: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象。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佛經云:「此五蘊身,以識為本,因於識故,而生意根。以意根故,而生於色。而此色法,生滅不住。如是觀者,善知無常。如此觀身,不取身相,則能離我及以我所。若能觀色,離我我所,即知色生,便是苦生。若知色滅,便是苦滅,人能作如足觀者,是名為解脫。」

四、彌陀本願 十念必生

   第九層供奉著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正乘著百寶蓮華垂手接引。周圍是大理石石刻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釋迦牟尼佛讚嘆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 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 大悲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為度眾生發四十八大願,國無惡道願。不墮惡趣願。身悉金色願。三十二相願。形無差別願。宿命通願。天眼通願。天耳通願。他心通願。神足通願。遍供 諸佛願。定成正覺願。光明無量願。觸光安樂願。壽命無量願。聲聞無數願。諸佛稱嘆願。十念必生願。聞名發心願。臨終接引願。悔過得生願。國無女人願。厭女 轉男願。蓮華化生願。天人禮敬願。聞名得福願。修殊勝行願。國無不善願。住正定聚願。樂如漏盡願。不貪計身願。那羅延身願。光明慧辯願。善談法要願,一生 補處願。教化隨意願。衣食自至願。應念受供願。莊嚴無盡願。無量色樹願。樹現佛剎願。徹照十方願。寶香普熏願。普等三昧願。定中供佛願。獲陀羅尼願。聞名 得忍願。現證不退願。十方諸佛同讚阿彌陀佛慈悲大願希有殊勝。尤其十念必生願,使眾生堅定無比的信念——佛無虛言,只要真信切願,依教奉行,積累資糧,一 心念佛,求生淨土,臨終即可蒙佛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當生成就!

五、究竟歸宿 西方極樂國

   末法時期,最契機的修行,就是十方諸佛共讚的淨土念佛法門。《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當年王舍城太 子,隨順惡友之教,他的母親韋提希夫人傷心至極,祈請釋迦牟尼佛:「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間也。」佛告韋提希夫人: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此去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 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應當一心繫念。」韋提希夫人依佛所教,果然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不但韋提希夫人,平常人念佛亦能往生。去年春天,。我去看望同學的老爹。老人與我母親同庚,八十七了,看著我和同學自小長大,見了面非常親切。老人問我老 母親身體如何,我告訴他:「俺媽整天在家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以前的血壓高、肝炎、腎炎全好了,身體越來越結實了。大爺,您也念佛吧。」我順手將帶 來的佛書遞過去:「西方有個非常美好的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慧的阿彌陀佛,只要一心念佛,臨終阿彌陀佛就來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就無量壽,再也不到這個世 間來受苦了。」他聽了笑道:「是啊,人老了總是要走的,能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再好不過。我晚上睡不著就坐起來念叨念叨。」藕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 之有無。」誰信誰有福,誰信誰得度!當年秋天,同學的老爹念著佛很安詳地走了,臨終有很好的瑞相,肢體柔軟,面色紅潤,老少四輩二三十口為他送行無不惊 嘆!

   阿彌陀佛大願大力:「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復為大施主。普濟諸窮苦。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 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得益諸群品。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願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剎。消除 三垢冥。明濟眾厄難。悉捨三途苦。滅諸煩惱暗。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閉塞諸惡遁。通達善趣門。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如佛無礙智。所行慈愍行。常作 天人師。得為三界雄。說法獅子吼。廣度諸有情。圓滿昔所願。一切皆成佛。」《觀無量壽經》云:「以清淨心至誠心,稱念一聲阿彌陀佛,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 罪。」立志求生西方淨土者,當以此學!

六、佛光普照 塔燈長明

   離開法音寺的頭天,我趁早醒來。天上的啟明星眨著眼不肯離去,似與中天塔頂一閃一閃的長明燈在說著甚麼。法音寺裡,大雄寶殿繚繞著經聲佛號,喚起一輪紅日,如佛光普照,照遍東方,照亮娑婆。

    中天塔高五十五米,在第九層最高處俯瞰,啟東市盡收眼底,啣長江吞東海,好一派本地風光!藍天如洗,紅日杲杲。虛空無為,寶塔聳立。此情此景,有詩為之作 畫;誰建浮圖禮大千,靈光遙與白雲蓮。遠處,海天交割,虛無縹緲,彷彿正流逝著千古的歲月。微風徐來,寶塔四周鈴鐸輕搖,宛若極樂世界之法音宣流。眺望遠 方,觸目皆是如來之無盡藏。一時間,諸多的遐想都消散在這美妙的詩情畫意中了……

   啟東是縣級市,市府所在地叫「匯龍鎮」,是由於它座落於長江終歸大海處嗎?我不得而知。十年的時間,遠近居士捐獻淨資數百萬元,建成拔地而起的中天塔,這 「聚沙成塔」的艱辛和功德只有佛菩薩清楚了。《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 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更能於塔 廟前。發迴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又說:「未來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毛髮沙塵許。所受福利。 不可為喻」。由此可知,修佛塔修佛像,印經書送法寶,皆種無上大福田!

   佛說:「信佛者,是為大善。」有緣遇到佛法,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是多生多劫修的大福報,更能學菩薩行,弘揚護持佛法,積功累德,普利眾生,必得天龍擁護,諸聖贊嘆!

   這正是;大江日夜東流遠,寶塔朝夕法音近。晨鐘暮鼓三千界,經聲佛號含虛空。法界眾生皆得度,同生西方極樂國!
 
 
廣利人天
◎劉啟智
看到一幀老師父與第一位中國太空人楊利偉先生在港的合 照,不期然使我產生了一些感想。首先使我想到的是佛教教理與現今航天科技發展會有矛盾衝突嗎?佛教教義其中有關「天道」的描述,是眾生行十善(十種善行: 身不殺、盜、淫;口不妄言、綺語、重舌、惡口;意不貪、瞋、癡。)所感到的快樂境界,為了形象化,經典上說出了有關「天」的重數及名稱,如果用現今地球的 航天科技去探求,當然不能得知方所,然而佛教生「天」的觀念和行持方法,卻與航天科技的發展,同是為人類提升精神與物質生活素質作宗旨的,因此兩者實在並 行不悖,殊途而同歸。兩方面的發展,套用一句佛教語言:同是「廣利人天」。

   這次中國航天團成功了載人航天的科技發展,的確能提升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楊利偉先生一行的訪港活動也確實提高了港人的民族意識,也激勵了香港青少年堅毅 奮發的精神。在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安排香港各界代表歡迎楊利偉先生一行航天團的晚宴上,身為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的覺光法師,代表了香港佛教界人士出席 歡迎會,實在不是一般順世的應酬,甚至不應被誤解為湊熱鬧,我認為是實具意義的。老法師親切地與楊利偉先生握著手,充份表現出他老人家發自內心的喜悅和讚 歎,是他以出世的情懷,而顯出入世的愛國家,愛佛教,愛香港,重人才的行動表現,身體力行了「人間佛教」的精神。與楊先生在幾天來訪港活動期間表現出來的 親切笑容,親民的舉動,真誠和具智慧的言談吐屬,贏得港人一致讚賞,被稱為極具「人性的接觸」這稱譽,可說是相得益彰。一位是有道高僧,一位是航天英雄, 合照成一幀鼓舞人心積極向上的照片,真是難得一見。據傳媒資料報導楊利偉先生是遼寧人,恰巧老師父也是祖籍遼寧,在我們世俗人眼中,兩位可會有同聲相應的 感覺,而實際上兩位在行動及說話上都沒有狹隘的鄉誼觀念,他們有著同一的心願和行動是「興國利民」而已。

   我是一個佛教徒,雖然知道求生天道並不是究竟解脫,成佛才是,但我卻相信佛教的「生天」與科技的「航天」都有著佛教所說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同一理念 與行動。看到我尊敬的老師父及我心儀的楊利偉先生兩人的儀範風采,我誠心在佛前祝禱,願兩位的成就,如佛日麗天,同顯光華。
 
 
《方等經典》一詞之由來及其內涵
◎釋中人
告阿難及韋提希「……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由此可知,方等經典一詞來自《佛說觀無量壽經》,是佛言佛語之一。

   印光法師在《淨土五經重刊序》中亦曰:「追至方等會上特為專說淨土三經。」因而「方等經典」一詞,當見於佛刊雜誌及四眾弟子中交流心得體會時用的術語,然而知其內涵者卻為數不多,是的方等云何?應當學!

   《佛學辭典》中說:對於「方等經典」這一術語,天台宗有三種解釋:

   一、從理論方面解釋:謂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之平等也。因此義故,一切大乘經之通名。《閱藏知津》二曰,方等亦名方廣,始從華嚴,終大涅槃,一切菩薩法藏,皆稱方等經典。

   二、約事相方面解釋:謂方者廣之義,等者均之義,佛於第三時,諸經廣說:藏通別圓四教,均益利鈍之機,故名方等。這一點僅限於天台一家之釋。

   三、以事理方面解釋:謂方者方法也,有門、空門、雙亦門、雙非門、四門之方法也。等者平等之理體。依四門之法,各契平等之理,謂之方等。總之:方者能契之行(事),等者所契之理(性)。事理圓融,性相一體,是謂佛法之精髓也。

   方等時者,謂佛成道以後十二年,於八年之間,說維摩詰經,金光明經等,台家判為「方等時期」。

   總之,「方等經典」者,大乘經之總稱。我等讀誦方等經典,是現身體解大道、住持道場、統理大眾的根本,更是將來,往生極樂之不可缺少的資糧和正因。
 
 
楊局長來院視察
◎慈 本
○○三年十月九日,國家宗教局副局長楊同祥先生、外事司 郭偉司長、中央駐港聯絡辦趙處長等一行,在區潔名先生、淨因法師等陪同下,蒞臨我院。在參觀了學院的一些基礎設施後,來到會議室,舉行了一個小型座談會。 聽了學院的法師、學生代表對學習、生活情況的介紹,楊局長一行,表示了有關部門對我們的問候和關懷,並做簡短的講話。同學們對於來自首都的問候,感受到有 關部門對我們的關心與重視,同時也感受到對我們十八位學僧所寄予的期望。

   總結楊局長所說,就是「以德為先」這四個字。中國佛教的三大特色:就是「僧裝、素食、獨身」。這是舉世公認的一種美德。中國佛教能發揚這種優良的傳統,一 定會在當今這個多元社會更好地發揮作用!出家人之所以能得到世人的尊重,其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出家的學問有多高,而在於出家人那種濟世利人的崇高品質!佛 學院的學僧,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加強自身修行、品德修養,也就是道風建設!

   我們學習佛法,就是學習如何完善「德行」。佛陀本身,就是一位萬德周圓的大聖人。成佛,就是圓滿福(德)、慧(智德)。修行的目的,就是通過各種方式,使自己的德行達到無漏境界。修道的人,無論做甚麼,都應該是與德相應。沒有相應,就是沒有入「道」,甚至成為修道的障礙。

    中華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得以生存、發展的基石。這當中,有無數耀眼的光環,也有取之不盡的寶藏。今天,展現佛陀人間佛教本懷,前提就是要「以德為先」。 社會,講公德;個人,講私德。二者集中於新一代僧伽身上,就是通過道風建設來表現的。佛教對於人類心靈的探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 明,無情的吞噬著人類精神的領地。人類的道德防線,在物質誘惑的衝擊下,已經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此時,正是佛教這支心靈生力軍,大展身手的好時機。出家 人的道風,正是這生力軍的一面大旗!人們能否感受到佛陀慈悲的本懷,完全取決於僧伽對於佛法的實踐;僧伽對佛法的實踐,只能通過自身的道德修養(道風)來 表現。可以說,樹立高尚的品德形象,才是弘傳佛法的根本途徑!

   在今天,由於種種歷史的原因,很多人對於佛教還存在著很多的誤會。想要消除人們對於佛教的種種誤解,並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的。那麼,要如何實現呢?唯一的途徑,就是加強佛教自身的道風建設,重新樹立佛教的形象。

   楊局長、郭司長一行的到來,給我們送來了東風,讓我們重新調整在佛學院讀書的目的,是品德完善。學習,是培養品德的過程。肯吃苦,肯用功,就是一次自我提升;完善人格、僧格乃至國格;就是以德為先!
 
 
一堂特別課
◎照 虔
釗博士係香港旭日集團總裁,是位成功的企業家、知名的慈善家、佛教的大護法。

   九月十五日我們僧伽學院師生應楊釗先生之邀,同往南雄為本煥老和尚慶祝九十七歲大壽。往返途中楊釗先生主持了一場生動的研討會,其內容令我至今感慨有餘:佛教需要甚麼樣的人才?佛教發展有出路嗎?

   我想楊釗先生之所以能駕馭百餘間企業並取得成功之處,與他把佛法圓融的應用於生活分不開吧。我們不妨站在企業管理的角度去分析這道題即是:企業需要甚麼樣的人才,怎樣開發企業的市場?

   修養是做人起碼的準則,人才的培養與任用重在「德」字,也就是重道心和個人的修養。德才兼備堪稱僧中寶,但只做個有道德之僧還是不夠的,處於當今的社會尤要僧人以入世的精神做出世的事情。圓滿的做好一樁事情不可缺乏三力:

一、做事要有願力

   身為佛子當做佛事,出家僧眾弘法便是家務。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間佛教的開展、弘法的方式層出不窮。講經、說法、建寺、安僧……乃至把佛教教育帶到大學的講 堂,這些都需要僧人來做,這些也都是僧人的職責。當社會要我們盡義務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有願心,敢於承擔。當擔子擺在眼前的時候,我們要有魄力說,我要 擔。

二、做事要有能力

   做事單憑一股熱情不夠,還需多方面的才能。企業重學歷,但學歷不等於能力,在商戰中能力所帶來的企業效益遠超出一紙文憑帶來的利潤。佛門中作事情,也得靠 能力。能力的培養需要廣博的學識,紮實的功底,應變的能力。能力的養成離不開聞、思、修,能力運用須用戒、定、慧。運用智慧發揮才能,事情才能做的圓滿, 莊嚴。擁有廣博的才能,做事情才能遊刃有餘,當擔子擔在肩上的時候,我們才能說,我能擔。

三、做事情要有毅力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正菩提」這是地藏菩薩的偉大誓願,地藏菩薩為我們樹立了鍥而不捨的榜樣。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貴在有恆。最無益只怕一曝十寒。行菩薩道最要緊的是做好吃苦的準備。 於是,我能說,擔到底。

    企業要發展就不要斷開發市場。我們成佛也要不斷修福慧的資糧。眾生是成就我們成佛的助緣。佛教未來具有廣闊的市場,只要有人的生存,就會有煩惱的存在,眾 生的煩惱就是佛教的市場。我們不難看出當今社會,物質日益發達而人們的精神卻越來越空虛:升學壓力、工作壓力、家庭關系緊張、人際關係的不和協,人們心理 承受力越來越低,暴力、搶劫、兇殺、自殺等等案件時常發生,社會動盪不安。人們的心靈需要淨化,眾生需要佛教,人們需要佛教以活潑的方式淨化社會。佛學與 其他學科領域如佛學與心理學、犯罪心理學等都急待開發。佛教弘法人才培養也要不拘於佛學學術,諸如佛教電台、演講、心理熱線、老年關愛、佛教醫院……都急 待僧眾去統領,難道說佛教的市場還不寬廣嗎?僧眾的擔子還輕嗎?

   客車奔馳的途中,我的思緒久久難以平伏,楊釗博士弘揚大乘菩薩精神,援助寺院建設、興辦佛學研究中心、培養僧青年……,他正用聰穎的才智給我們上了一堂意義深遠的課。
 
 
淺談因果
◎界 真
些日子, 蒙覺公上人慈悲、楊釗居士成就,我們非常有幸得親近上本下煥老和尚,聆聽法益並參加長老九七壽誕。到南雄大雄寺的旅途很長,楊釗居士特別安排了專車,在來 回的路上,流動的車廂裡,和大家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佛法交流。經過大家發言,楊釗居士總結為三點:一、身在其位謀其職,做好各人的本份工作。二、知識與 道德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三、信因信果,利己利人。

   三點看是常談、淺顯,但真正去做,別說三點, 「相信因果」 能做好,已是難能可貴了。整個佛法所講不超出「因果」二字,有情世界、器世間皆在因果之內,福慧雙圓的佛陀也不例外。

   佛教的因果不同於一般的因果,它有兩個特點:

   一、報通三世。即一世作善作惡,或在當生即受報,或在來生受報,或在三生、四生、百千萬生乃至無量無邊劫後受報,視因緣而定。譬如種子,若陽光、水份、營 養諸條件充分,則很快會發芽、成長,若條件差些則需要一段時間甚至不會發芽。作惡得福是宿世栽培深厚的緣故,若不作惡福報更大。作善遭殃是宿世罪業深厚的 緣故,若不作善災殃更大。

   二、轉變由心。人能造惡,亦能修善,善惡在一念之間,因果在一念之間…… 對往昔所造, 直下承當,作償債想,生悔罪心;革心換面,改惡修善;持咒修懺、誦經念佛,自行化他。《金剛經》中說:若有人受持此經,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 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些都是轉變由心的意義。

   把握因果二原則,深信因果真實不虛,對我們人生有很大幫助:

   一、知足常樂,素位而行。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付出從不會因時空之變遷而徒勞。相信因果,對自己擁有多少就有了正常的心態,減少 許多不正確的欲求與煩惱;對自身有了正確定位,對他人之際遇也就有了「各有因緣」的看法,從而安心做好本份,在富不喜,在貧不憂,乃至患難之中做好患難時 應該做的事情。

   二、中道而積極的人生。因果律不會錯位,把握因果,便不會做無益的事,如放縱的享樂,不計任何後果;無益的苦行,根本追求不到任何有意義的目標。我們就會找出正確規律,然後投入積極的將之做好。

    三、主宰自己的命運。命運由業力所感,業力是帶有強烈個人動機的行為,而「動機」這個因,當下就可把握。業因成果,中間要有緣的促進,營造善緣,減少惡 緣,就能促進善果的成熟。惡因雖不失,解脫之後便是菩薩度生的資糧!未來生命的好壞,完全看現在行為的善惡,所以吾人現在一切行為活動,對於未來的新生 命,有著很大的關係,應積極的努力向善,以求獲得美滿的新生命!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恐遭惡果,因此斷惡因、修善因,由是罪障消除,功德日增;凡夫無知,常造惡因,欲免惡果,如當日避影,徒勞奔馳也。楊釗居士說:「我們把因果告訴別人,信與不信是他的事,最重要是我們自己要信。」是啊,深信因果,享受因果,讓我們從自身做起。
 
 
流動、心動、感動
◎般 舟
門巨匠,一代高僧,現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席本煥老 法師今年九十七高齡。二○○三年十月十六日,社會各界名流、政府官員、教內外善信雲集廣東南雄大雄禪寺參加本公祝壽法會,應香港旭日集團總裁楊釗博士之 邀,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的全體師生有幸參加了這次祝壽法會,在去粵返港來回十四個小時的旅途中,楊釗博士借助流動的車廂與我們學院師生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 對話,我稱此為「流動的對話」。流動的時空、流動的車廂、流動的話題,開始了我們的南雄之行。

   在流動的時空裡,楊釗博士關心僧伽教育,談到不久的將來,將在大嶼山蓮池寺開辦另一間僧伽學習場所,學員即將到來,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這也是香 港佛教史上的又一喜事。他說:「今天(十五日)去南雄與明天回香港,在往返路途中,希望同學們打開思路,讓心動起來,共同來探討如何辦好香港佛教僧伽教育 的問題以及現實中佛教僧伽教育所存在的問題等。」楊釗博士的開場白啟開了同學們的心扉,大家情緒熱烈心動了起來,談得很多,很遠,圍繞佛教的僧伽命脈與僧 伽人才的培養等現實話題暢所欲言。

   的確,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這個工程艱巨大深遠,佛教住世的目的就是利益社會、服務人群、關懷眾生。現在佛教要走向人間,「人間佛教」的理念是大家的共 識,在佛教對社會弘化與利樂有情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社會弘化、道德教育、慈善救濟、心理輔導等很多方面都需要人才,佛教自身的承傳與發展也是因為缺少 人才。社會是發展的,發展的本身就是解決社會進程中所存在的矛盾與問題,而人才是發展的主力,沒有人才,談何發展呢?

   楊釗博士對僧伽教育有一套深思熟慮的想法,他說:「現在市場經濟時代,甚麼都講發展、超前,佛教也要超前。第一搞好自身建設,第二加強人才培養,而人才培 養是當務之急,現實之急。現在佛教界都有一個共同的呼聲「人間佛教」,培養「人間佛教」的人才,表現在四個方面:一、與時俱進(能適應主流社會的需要), 二、知識與道德的結合,三、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四、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楊博士的一席話,不僅表現出他對佛教無限關心與期望,他更是用第三隻慧眼來看 佛教的未來,他處處用雙手默默的支持著香港和內地的佛教的事業。

   楊釗博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同時也是一位佛學功底深厚的佛學家,他是現代第一位運用佛學思想來經營、管理企業的「帥才」,特別是對佛教事業的護持與佛教 人才的培養,他不餘遺力,不惜金錢。大陸首家佛學研究中心在南京大學掛牌成立——「南京大學旭日佛學研究中心」,這是以他發起並贊助與南京大學共同協辦、 以培養出家僧才為目的的教育研究機構。而今年七月在廈門大學成立的「廈門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儀式上,旭日集團捐資一百萬元贊助該研究中心。非典無 情、災疫無影、牽動人心,楊釗博士又發起並出資二千多萬元,在全國、全港各大道場舉行法雨普施的息災祈福法會。非典消失,社會太平,人心得安。辦教育、施 救度、運悲心,縱觀楊釗博士的一連串義舉,正是一個菩薩行世利益有情的行跡,使我讚歎與無限感動!
 
 
上海市佛教協會第九次全市代表會議
中國佛教協會一誠法師講話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

今天,上海市佛教協會隆重舉行第九次全市代表大會,我代表中國佛教協會並以我個人名義向大會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加會議的領導、全體代表和上海佛教界四眾同仁致以誠摯的問候!

在過去的幾年裡,上海市佛教協會在協助政府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擁護佛教界的合法權益、恢復寺院,開辦宗教院校,培育僧才,興辦慈善事業,開展對外交流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受到了上海佛教界的贊譽。

前不久,我會剛剛在北京隆重召開慶祝中國佛教協會成立五十週年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紀念大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希望上海市佛教協會與會代表借此次會議 的機緣,認真學習領會中央領導的講話精神,貫徹我會五十週年紀念大會和第七次全國代表會議精神,高舉愛國愛教、團結進步的旗幟,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把佛教 前途命運緊密地同國家和人民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把佛教事業融入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中,做到佛教利益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相統一,始終 與國家和人民同甘苦、共命運。珍惜佛教界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和局面,努力提高四眾弟子的整體素質,加強協會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內部管理,特別在寺院要 加強信仰建設、道風建設,要做到僧就是僧,廟就是廟,僧人必須嚴持戒律,做到學修並重,僧格健全。佛教的道風建設如何,是決定中國佛教興衰存亡的根本大 事。中國佛教的道風,是中國佛教的特質和優勢,是中國佛教區別于其他宗教、其他教派的獨特品質,也是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不能掉以輕 心、麻木不仁。所有的出家二眾,都要堅定信仰、以戒為師、勤修三學、嚴肅道風。漢傳佛教僧人要堅持獨身、素食、僧裝的傳統。只有將佛教的自身建設抓好了, 道風建設抓扎實了,才能更好地發揮佛教團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促進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開創上海佛教事業新局面而勇猛精進!

本次會議,是上海佛教界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換屆會議,我相信,在上海黨政主管部門的重視和領導下,在與會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必將開成一次團結、進步和發展的會議;必將對上海的佛教事業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我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最後祝各位領導、各位代表身體健康,六時吉祥!

謝謝各位!

(二○○三年十一月八日)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
楊奇慶主任致詞(摘要)
各位代表、各位朋友:

   上海市佛教協會自第八屆代表會議以來,在協助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維護佛教界的合法權益,加強佛教自身建設,發揚佛教優良傳統,弘揚佛教優 秀文化,開展海外聯誼和對外友好交往,積極引導廣大佛教徒參與社會公益事業,自覺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對此,應當予以 認真總結和充分肯定。

   從這次代表會議所面臨的任務看,本屆會議必將對上海佛教界今後的發展和自我完善,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自從趙樸初居士在無錫教制會議上提出要推動佛教界自 覺開展以信仰建設為核心,以道風建設為根本,以教制建設為基礎,以人才建設為關鍵,以組織建設為保證的自身建設以來,佛教界廣大四眾弟子積極響應,努力實 踐特別是在二○○一年十二月召開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江澤民同志代表黨中央,要求宗教界認真開展團體的自身建設以來,以自身建設促進佛教事業的進步,已 經成為全體四眾弟子的共識。上海佛教界在近年來,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勿庸諱言,上海佛教界在自身建設方面尚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各寺院的發展也 不平衡。因此,這次會議將繼續以貫徹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為前提,以落實中國佛教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會議所確定的任務,結合上海佛教界的實際,努力落實以 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為重點的自身建設。我們相信,本屆會議必將推動上海佛教界的自身建設取得新的成果;必將對上海佛教事業的發展帶來十分良好的 契機,我們要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努力開拓上海佛教的新局面。在此,我謹代表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和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向上海佛教界的朋友們提三點希 望:

   一、要認清形勢,明確方向,積極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我國的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國家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團結、人民生活水平 大幅度提高。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是社會主義中國各項事業勝利發展的根本指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國家富 強、民族繁榮的根本保證。巳經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包括廣大信教群眾的共同信念。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現這一目標,不僅是全國人 民的共同意願,也需要通過全國各族人民,包括廣大信教群眾艱苦卓絕的努力。

   二、必須冷靜判斷上海佛教的現實,增強信心。上海佛教的現狀如何,這次在籌備會議期間,我們聽了不少反映,各位都能夠冷靜、客觀而全面地評價上海佛教的現 狀,並對上海佛教的未來走向獻計獻策,這說明大家對上海佛教的「共業」是十分關心的,這是做好上海佛教各項工作的基本保證。可以說,正確把握上海佛教的現 狀,實事求是了解上海佛教的現實情況,是做好下屆佛協各項工作的基礎。

   近年來,一批在歷史上具有影響的寺院得到了恢復,並適時根據宗教活動場所合理布局的需要,新建了一批道場,較好地滿足了四眾弟子禮佛敬香、修行學法的需 求;上海佛教界自覺與社會的進步相適應,努力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為社會的穩定和各族人民的共同繁榮作出了不凡的貢獻,贏得了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對佛教界人 士慈悲濟世精神和義舉的高度贊揚;上海佛教界積極提高自養能力,發展寺院經濟,從而帶動了上海佛教各項事業的不斷進步;這一切,就是上海佛教界的現狀,也 是上海佛教的主流。

   三、必須切實把握上海佛教的機遇,迎接挑戰。近兩年來,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世界財富論壇會議、「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在上海的召開,北京「申奧」和上 海「申博」的成功,上海與國際社會的聯繫正在加強,上海的改革開放的力度正在加大,上海的社會進步和城市發展的速度正在加快。這是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到 的。這一切,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上海城市功能和城市觀念的轉化,影響著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對包括佛教在內的宗教界提出了新的課題,帶來了新的前所 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嚴峻挑戰。機遇與挑戰並存,是我們九屆佛協所面對的現實」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是九屆佛協所必須嚴肅認真地加以研究和解決的重大問 題。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
曹斌副主任致詞(摘要)
各位代表、各位來賓:

   上海市佛教協會第九屆代表會議在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即將勝利閉幕。這次代表會議是上海佛教界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全體代表會議。會議體現了團結祥和、民主協商、與時俱進的精神。

    佛教的命運是和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上海佛教在過去的五年中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廣大佛教信徒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 設,為上海經濟的振興和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已經成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我們相信,上 海佛教在新的歷史時期,必將為上海的發展、為祖國的統一和繁榮昌盛,作出新的貢獻。

   我們希望,九屆佛協能把人才培養作為一件大事,緊密結合上海佛教人才培養的現狀;解放思想、大膽探索,逐步建立符合佛教歷史傳統、適應上海都市化寺院建設 需要、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的佛教人才培養機制。上海佛學院要承擔上海佛教人才培養的主體和基地作用。市佛教協會和各寺院都有責任和義務為上海佛學院提供組 織、師資、資金等各方面的保障。

   我們希望,市佛教協會在佛教事業的實踐中,不僅要建立必要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機制,還要特別注意發揮年輕教職人員的作用,給他們創造條件,給他們提供施展才 華的平台,大膽起用、鍛煉、造就年輕的教職人才。區佛協和各寺院在實際工作中要緊密結合本地和本寺院的實際,建立健全人才培養、使用機制,促進人才流動與 交流,為上海佛教的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活力。

   加強對外友好交往,濟世利人,努力為社會主義社會服務慈悲濟世,是佛教思想的重要部分;廣做福利事業,是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佛教信徒要以社會人生為本 位,以利他為途徑,積極地關懷社會、關懷人生、關懷大眾,積極承擔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希望,市佛教協會和各寺院道場,繼續關心社會慈善福利事業,發揚 佛教的慈悲精札濟世利人,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報國家恩、報眾生恩,努力為社會主義社會服務。要在明暘法師、真禪法師等老一輩愛國愛教人士對外友好交往 的基礎上,積極拓展佛敷對外交流的渠道,發展港澳台「兩岸三地」佛教界之間的友好關係,為祖國統一和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貢獻。

   各位代表、各位佛教界的朋友們:我們的國家正處在十分關鍵的歷史發展時刻,面臨著繁重艱巨的任務和光輝燦爛的前景。歷史機遇是一副光榮的重擔,嚴峻挑戰是 一種強大的動力。我們衷心希望,通過本屆會議以後,全市佛教信徒繼續發揚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團結一致,同心同 德,精進不懈,開拓進取,堅定不移地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必由之路,為上海的穩定、發展和振興,為培育和塑造上海城市精神,把上海建成現代化國際大都 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上海市佛協會會長
覺醒法師致詞(摘要)
各位代表:

   上海市佛教協會第九次代表會議召開了。這是上海佛教四眾弟子的一件大喜事,是上海佛教繼往開來的一次重要會議,也必將成為上海佛教事業二十一世紀發展的一 個里程碑,在這裡,請允許我以大會主席團的名義,向蒞會指導工作的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事務委員會主任楊奇慶、中國佛教協會的 代表、以及上海市各區縣政府宗教主管部門的領導、各兄弟宗教的朋友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出席會議的四眾弟子的代表示致以親切的問候;向與會的各有 關部門及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真誠的歡迎和謝意。

   這次會議的指導思想和中心議題,是繼續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增進四眾弟子的團結,維護穩定,堅持愛國愛教、團結進步、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積極引導上海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研究如何繼承明暘法師、真禪法師等老一輩高僧大德的遺志,與時俱進,在進一步加強佛教界自身建設、加大人才培養的 力度、提高四眾弟子整個素質的基礎上,廣泛開展弘法利生工作;並結合時代的步伐,規劃二十一世紀上海佛教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會議期間,我們將聽取楊奇慶 主任及有關領導的講話;聽取和審議照誠法師所作的《上海市佛教協會第八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修改上海市佛教協會章程;選舉新一屆領導機構和成員;並就上海 佛教事業發展的實際,作出相應的決議。總之,這是一次關係上海佛教二十一世紀發展方向的會議,是一次與俱進、團結向上的會議,是一次繼往開來的會議。

上海市佛教協會第九屆領導成員名單
會 長   :覺 醒
副會長   :王永平  慧 明  照 誠  蔭 遠  妙 靈  定 慧
       胡建寧  周富根  光 慧  王春雲  陳妙麗
秘書長   :照 誠(兼)
常務副秘書長:周富根(兼)
副秘書長  :胡志文  世 良  悟 端  永 覺  丁 明  性 康
 
 
世界佛教動態

砌Lego實驗品獲會考資歷

一般中學的科學堂實驗,可能只是令一盞小小燈泡發亮,大家可能從沒想過老師要你利用Lego砌成活動機械臂,也沒想過可以利用微型電腦製成盆栽泥土濕度探 測器,最近職業訓練局便為全港中四和中五學生,在科學課程內加插上述兩項內容。學生「砌完Lego」修畢課程,更可當作一科會考理科成績,將來報考職訓局 課程時獲得承認。

「有些學生單憑文字已可學習,有些學生就要動手做,親眼看才學得好。」職訓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青衣分校工程學系系主任梁能國基於這個理念,便與佛教茂峰法 師紀念中學合辦高中職業導向課程,開設「工業控制科技」和「創意科技」課程,著重學生「落手落腳」進行有趣實用的習作,從中學習科和技識,並且公開給全港 中四和中五生於周六修讀。

職訓課程「簡化版」

課程其實可說是專教院工程學系部分內容的「簡化版」和「簡易版」。「工業控制科技」導師兼專教院青衣分校工程學系講師羅家驊說,課程分為五部分,以不同習作為主題:「首先要學砌電路板,接著學砌可以格鬥或避開障礙的機械車,又會學用微型電腦設計盆栽濕度探測器等。」

羅家驊續道:「課程七成以上都是『玩』的。」當然他指的「玩」,並非毫無目的,學生「玩完」便要學習工業控制科技的理論,並從「製成品」中學習。他舉例: 「為甚麼你砌那架車不會動?為甚麼探測器不準確?為甚麼架車避不到障礙物?」這更可讓他們明白沉悶的科學理論其實十分實用。

Lego機械臂教電學

另一工程系導師劉學強則負責「創意科技」課程,教授機械人智能和智能系統。內容看似深奧,導師卻選用大家熟悉的玩具Lego作為不同實驗的組作,例如用 Lego砌成可以活動的小型機械臂。「其實工業用的機械臂原理也一樣,只不過更複雜,而且材料變了鋼鐵……學生能做到這些習作,學習興趣和成功感都會增 加。」他續道:「一般中學的電學實驗,只會教怎使小燈泡發亮,其實使機械臂活動也可教電學,為甚麼不選更加有趣的教法呢?」

專教院當會考及格

除了「玩」,課程另一項吸引學生的特點,便是不著重筆試。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校長陳燕輝表示,成績七成是來自學生的製成品評分,三成才是筆試。雖然兩個課程並非會考科目,但學生取得及格,將來報考專教院高級文憑課程時,其成績便可當作一科會考及格。

劉學強解釋:「其實創意科技已包涵中四、中五電學、力學、光學等課程內容,報考工程學系已很足夠。」

校監林漢強太平紳士更強調如學生能將「創意科技」和「工業控制科技」加以運用而發明「小玩意」或其他發明品,他則會協助將有關發明品作專利註冊,並設法將 其作商業推廣,所以參加這項課程,學生們有機會隨時成為新貴,一夜成名,變為香港Bill Gates(比爾蓋茨)或擁有「椰菜娃娃」或「扭計骰」等般的「熱賣潮」,創造就業機會,使香港再繼續成為一個創業的工業基地。

「工業控制科技」及「創意科技」課程

修讀時間:共180小時(中四:120小時/中五:60時)(全期約需一年半)
上課時間:逢星期六9:00am-1:00pm
上課地點:天水圍天柏路18號
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
費  用:$500
查  詢:2436 8660 / 2436 8657 / 2445 7171
網  址:www.bmf.edu.hk

轉載自《星島日報》.採訪:林嘉慧


佛教金麗幼稚園 榮邀參與大型公益活動

佛教金麗幼稚園被廉政公署邀請參與「學校德育夥伴計劃」,透過自編普通話話劇『愛說謊的獅子』,教育兒童「誠實」的品德。此項活動得到廉政公署教育組的極度表揚,並將此片段發放在網上供同業瀏覽,及刊登於廉政公署第三期的「智多多教學小百科」中。

又該校一向關懷社區公益,鼓勵兒童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促進全方位的發展。本年度、(2003年)曾多次榮邀參與大型公益活動:

(A)2003年8月7日被TVB誠邀歡迎皇馬足球隊蒞港,參與公益金在會展主辦之「公益金皇馬慈善晚宴」演出舞蹈。

(B)2003年9月10日被公益金榮邀在恒生銀行總行「公益金便服日大匯集」中演出。

(C)2003年11月1日榮幸被邀參與香港各界人士在香港大球場「祝賀航天英雄凱旋回歸文藝會」表演。學生及家長皆認為此是一項難逢之機緣,被邀演出感到驕傲及榮幸。

以上各項演出,均獲到優良評鑑,此皆賴會長及各位首長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多方指導與教職同人等努力下,獲得為佛教爭光之成果。


香港佛教聯合會 貴州希望工程考察團

二○○三年十月廿八日至十一月四日香港佛教聯合會希望工程考察團,由董事廣琳法師、沈張婉居士帶領下一行七人到達貴州省劍河縣,為今年援建之「南哨香港佛 教聯合會希望小學」、「敏洞香港佛教聯合會希望小學」、「馮郭瑞珍紀念希望小學」及「觀麼弘慈醫院」揭幕,同時視察歷年在劍河縣所援建之學校。

行程概況:

今次考察團八天都是逗留在劍河縣,第一天飛抵貴陽已是晚上九時,加上三個半小時的車程,到達劍河縣已是午夜時分;而最後一天是早上出發回程,因此考察團要 在六天內走訪十五間學校及二間醫院,當地政府又安排參觀了三間待援建學校,每到一處都需兩至三小時的車程,行程非常緊密。

據說貴州是天無三日晴,但今次考察團很幸運,除第二天下過雨外,其餘時間都是天色晴朗,山路不會濕滑,行程大致順利。其中只有馮郭瑞珍紀念希望小學所在之 九旁村,因未通公路,需步行一個半小時上山,而且走的都是陡斜的山路或狹窄的田壟,所有女團員都需坐轎來回。但回程時才得悉那些轎夫只是挑夫而不是專業轎 夫,各人都非常擔心,因山路一邊就是萬丈深淵,若有任何閃失,後果真不堪設想。

喜見成果:

在貴州省劍河縣全縣十一個鄉鎮中,每處都有佛聯會的援建項目,包括三間希望中學及十二間希望小學,總共能容納近四千名學生就讀。其中李雪霞希望中學學生之學習成績最為優異,在二○○二年全州初中畢業考試分數名次是第二名。

團長廣琳法師已是第五次到貴州考察,這些年來喜見當地發展之進步,兒童入學率不斷上升,山區民眾衛生常識亦有所提高。今次所見大部份學校校舍保養不錯,廁所亦較以前清潔,有些更加設水喉供學生洗手。

鳴 謝:

是次考察團帶備了大量物資送贈當地學童,包括:衣服、毛巾、鋼筆、鉛筆、毛筆、作業簿、橡皮擦、香皂牙膏、牙刷、藥膏、糖果,新校學生更加有書包及字典。 藉此鳴謝贊助物資功德芳名:佛聯會董事何德心居士、鄭常智居士、余潔冰居士、東蓮覺苑妙慧法師、千華蓮社弟子郭德心居士及馮孝忠居士。另外,每名學生都獲 派人民幣五元的零用錢,全數由千華蓮社眾弟子暨加拿大正覺寺眾弟子贊助。


香港佛教唐密持明密咒院開光典禮

十月二十六日,香港佛教唐密持明密咒院在其位於灣仔的道場舉行了開光典禮,出席典禮的嘉賓包括有西安青龍寺主持寬旭法師、妙宗寺主持寬濟法師、金剛乘學會 黎日光上師、大圓滿中心黃偉恆大師兄、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先生、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始創人楊洪會長、大功德主旭日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勳居士以及旭 日集團管理局成員楊浩先生、鮑仕基先生、馮亮先生、張慧儀小姐等逾一百五十多人。楊勳居士在典禮圓滿午宴上作了致辭,他表示持明密咒院的成立是為了讓大眾 有一個修法和互相學習的地方,讓每個人有機會接觸佛教,啟發當下覺性,藉由自我身心啟發,接受佛法薰陶,成就智慧的人生。

佛教唐密是依據大日經及金剛頂經而立,自從不空三藏於公元七二三年譯出金剛頂經,善無畏、一行禪師共同於公元七二四年譯出大日經後,密宗佛法才開始有系統地於中國出現。由於流行於唐朝,故稱之為唐密。

持明密咒院院長陳精文大阿闍黎,法號真如金剛,自少修習三乘佛法,顯密雙修,曾跟隨多位金剛上師、大阿闍黎修習四部密續,並得瑜伽密金、胎兩部,兩部不二 以及次第灌頂(別尊灌頂)等四部大法。數年前傳燈大阿闍黎發起大菩提心,於灣仔租下樓房,開設中醫醫廬。醫廬之佈置,有超過一半空間設置了佛壇供佛。一方 面濟世為懷,另方面可為追隨弟子提供固定之集眾修法場地。傳燈大阿闍黎醫術精湛,除對病患者對症下藥外,亦根據各人因緣,施予提點,引導其斷惡修善,此舉 不但有助於病者康復,還提升了求醫者的人格。傳燈大阿闍黎更將行醫所得的藥費用作支持佛堂的經費。

幸藉良緣,楊勳居士得以發大菩提心,施捨清淨資,作大布施,匡成傳燈大阿闍黎之弘法事業。購入廣傳密法之場地(灣仔道93號聯泰大廈7樓),成立香港佛教 唐密持明密咒院。傳燈大阿闍黎和楊勳居士經常以身作則在本院與信眾勤修習法,以振興中華瑜珈唐密密教法門,使唐密密法得以弘揚,長明祖燈,廣利人天。


紹根法師為廣西八所基礎教育學校行揭幕禮

紹根法師近年來不辭辛苦,代表寶蓮禪寺助學團,僕僕風塵,穿梭祖國西部,貴州、陝西、山西、廣西等地,深入山區,為求學兒童改善學習環境。十月十七日第五 次赴廣西,為八所學校行揭幕禮。同行者有智鴻法師、王玉蓉、王維蓉、陳碧琪、顏尊輝、伍金寧等。寶蓮禪寺助學團所到之處,均受到當地領導及鄉民熱烈歡迎。

寶蓮禪寺在廣西認捐的希望學校已逾四十所,為各省地區之冠。此次助學團為八所學校開幕之外,在短短九天的緊密行程中,又在凌雲縣、都安縣、靖西縣和鐘山縣,考察了幾所急需重建的中小學校。

廣西是少數民族自治區,為十多個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境內石頭山多而平地少,山區常受缺水之苦,平地卻飽受澇災。由於開山不易,道路不通,有些地區仍處於原 始狀態。考察團的第一站是山巒起伏的凌雲縣。凌雲縣鄰近貴州省,目前仍有很多少數民族仍住在山上,為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當地政府蓋起磚房,建了蓄水池。 雖然政府為他們安排通了電源和化糞池的磚房,不過部分居民仍堅持住在簡陋的茅房中。而住在磚房的農民雖然有灌溉和食用之水,不過考察團卻發現蓄水池的水質 很差,而居民並沒把水煮沸便直接飲用,衛生情況令人憂慮。

前往靖西縣的途上,考察團發現耕作之事都由女性負責。據悉,住在深山的少數民族都是由女的耕作,男的則整天喝酒玩樂;所住的茅屋往往只有一塊床板和幾個破 碗。過去當地政府會派人送上食物、生活用品,結果卻是吃力不討好。曾有男的看見救濟隊伍送來麵條而反問道:「送麵來幹嗎?該帶酒來!」原來山區寒涼,山上 的少數民族慣以喝酒暖身,以致酗酒問題嚴重。也有救濟隊送上種羊,母羊繁殖下去便可改善山區的生活,豈料他們收到種羊便立刻烹食,後更埋怨:「羊太老,咬 不動,下次帶嫩的來!」這種純粹接濟的扶貧方法成效不大,所以近年當地政府致力於修路、建房、通電等基建,使山區的少數民族得與外界接觸,漸漸改變他們的 文化。

靖西縣與越南、雲南接壤,少數民族佔全縣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越戰時,很多農民被徵召而犧牲,至今仍未恢復過來。由於經濟落後,加上毒品問題,治安頗差;此次考察團便遇上摩托車搶劫之事。要改善治安,除了全力打擊罪案,也只有從教育著手,提高人民素質,使他們有更多出路。

離旅遊勝地桂林不遠的鐘山縣,有很多小石山,耕地很貧脊。由於毗鄰粵西和湖南,逾十萬人到廣東去打工,很多家庭都只剩婦孺和老人。鐘山縣的少數民族只佔百 分之二十,所以得不到相關的津貼;以往縣政府入息來源主要靠煙廠,但由於國家政策的改變,只容許南寧和柳州繼續營辦煙廠,鐘山縣的煙廠被迫關閉,大量民工 失業,縣政府年入由一點九億元銳減至七千多萬元,月薪千多元的縣委書記實際祇能領五百多元。教育經費緊絀,造成學額不足,每五個初中生祇有一人能升讀高 中。而以整個廣西為例,每萬人就只有六十六個高中學額,排名全國第二十五位。而高中學費由數百元至幾千元不等,農村孩子要上高中,往往只好向親友借錢,籌 不到的祇有輟學。

目前國家雖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不過由於競爭激烈,高等院校專業化,初中畢業只能從事低技術行業,又或繼續務農。要使窮人脫貧,要改變農村面貌,要提高國民 素質,改善衛生情況,祇有從教育著手。為此,考察團已答允回港呼籲,希望得到熱心人士的支持,資助當地興建高中,為一部分青年人提高文化素質。


毗盧寺對外開放五週年暨萬佛樓主體落成慶典法會上的講話
◎毗盧寺住持 傳義

尊敬的聖輝大和尚、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大德高僧、各位法師、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承蒙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幫助,諸位大德高僧的佛光普照及各位法師、居士、先生、女士的護持,今天我們在這裡共聚一堂,隆重舉行毗盧寺對外開放五週年及萬佛樓主體工程落成慶典,請允許我代表毗盧寺全體僧眾對大家的法駕光臨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謝意。

彈指間,毗盧寺已對外開放五週年了,眾人關心的重建萬佛樓主體工程大功告成。五年來,在各界人士的關心和幫助下,我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垃圾遍地的江 無廠到今天能燒香拜佛的清淨道場,先後接待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港、澳、合等國家和地區的佛教代來團,體現了邊建邊開放的風格和精 神;五年來,我寺為了方便信眾燒香禮佛,堅持免收門票,在社會上得到一致好評,香火日益興旺。我寺全體僧眾除了忙於寺院建設外,更注重道風建設,反復學習 中國佛教協會制定的五項建設制度,堅持修持,純正信仰,在信教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近三年來,連續每月舉行一次佛七法會,更難得的是我們全體僧眾,在批 判「法輪功」、扺制梵蒂岡「封聖」、召開十六大、愛國主義教育及抗擊非典沽動中,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受到上級的好評和群眾的讚揚。

我寺萬佛樓始建於清末,毀於「文革」,二○○一年十月十八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隆重舉行了復建萬佛樓奠基儀式,經過一年多的苦幹,萬佛樓主體已告成,萬 佛樓總名萬佛樓,一樓法堂,左側文殊殿,右側普賢殿;二樓藏經樓;三樓觀音樓;四樓萬佛樓。在漢傳佛寺中,綜合單體結構和規模為國內之最,總面積五千一百 六十六平方米,高近三十米,相當於建一個中等寺院的規模。

毗盧寺五年來所取得的成績,與各級領導的關心及各界人士的護法是分不開的,將永遠載入毗盧寺的史冊,在這裡我對大家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請各位放心,我們全體僧眾將奮發圖強,學修並進,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而貢獻力量。

最後祝願各位領導、諸位大德高僧、各位法師、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先生們、女士們身心健康、合家幸福、六時吉祥!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