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45期
2005年10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發揚大乘佛教 建設人間淨土
開幕典禮
世界佛教華僧會
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四十周年會慶
程序表
閉幕程序表
世界佛教華僧會在港召開
貴賓歡迎宴致歡迎詞 ◎覺 光
貴賓歡迎宴 致詞 ◎聖 輝
開幕典禮致詞 ◎覺 光
升騰著希望的華人佛教 ◎葉小文
開幕禮致詞 ◎一 誠
大會感言
稟承佛陀理念 光揚華僧精神 ◎覺 光
謹承師志 光大華僧會 ◎淨 心
凝聚華僧力量 肩負歷史責任 ◎淨 良
專題演講
不忘繼承,不斷創新,顯揚佛教的永恆價值——
「攜手與時並進,共創人間淨土—— 華僧之使命」
◎覺 光
共創人間淨土,維護世界和平——
佛教徒的神聖使命
◎聖 輝
閉幕典禮
閉幕典禮及四十周年會慶晚宴致詞 ◎覺 光
隨筆禪話
佛教社團 ◎秦孟瀟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發揚大乘佛教 建設人間淨土

年九月十四至十六日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承辦的「世界 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第一次會議暨慶祝四十周年會慶」,實屬難能可貴之殊勝因緣。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是匯集各國人士聚居的大都市,社會輿論非常發達, 各國駐港的通訊社非常多,新聞信息很快傳達到世界各地,此次「世界佛教華僧會」在香港舉行佛教國際性會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華僧會名譽會長覺光長老大慈大悲,大會由香港佛教聯合會來承辦,出錢出力,為所有來港參加大會的華僧會員提供了理想的開會場所及膳宿。護持之念,令人敬佩,功德無量。

  覺光長老在致詞中肯定了香港佛教界的貢獻,並指出,華僧會在香港舉行,可歸納三點重要意義:第一,加強香港佛教與國際佛教間的聯繫與友誼;第二,肯定 了香港佛教對社會的貢獻;第三,促進香港的安定繁榮。佛教徒在世界各地人數眾多,這次來港出席會議的華僧代表,都是深具影響力的地區佛教領袖。

  世界佛教華僧會是一個國際性的佛教組織,自一九六五年成立以來已有整整四十周年了。回憶當年華僧會初創與歷史,創會會長白聖長老為了推行佛教國際化, 認為需要組成一個世界華僧的組織,把分佈在全世界的中華民族僧尼團結起來,使漢系大乘佛教發揚光大。他肩荷弘法利生的重任,奔走於東南亞各國,拜訪了各國 的華僧長老,取得了一致的認同,然而開始籌備世界佛教華僧會。要籌辦國際性的佛教活動,需要巨額資金,當年的台灣經濟很落後,經過了一段艱難的歷程,因緣 成熟,於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五日成立了「世界佛教華僧會」。

  白聖長老這一佛教革新思想,我認為受教內外兩方面的影響:第一,佛教在清末民初時期,可以說是到了極為衰微時代,許多僧人文化程度低下,他們忙做經懺 佛事。第二,社會上輕視僧尼,搶奪廟產改為社會學校,出家人無可奈何。就在這時期,佛教界出現一位革新派——太虛大師,他倡議革新思想,進行改革僧伽制 度,興辦佛學院,培育僧材,白聖長老就是這時代表表者。他追隨太虛大師改革佛教,建設人間佛教為依歸,肩負大乘佛法的使命,弘揚大乘佛教的精神,並以聯 誼、團結、弘法為三大主題。自一九九二年淨心長老任會長以來,稟承白聖長老的創會理念,繼續進行華僧會的持續發展,團結全世界華僧的力量,創新弘法活動, 致力於後繼人材的培養,使佛教遍佈於全世界,發菩提心、轉大法輪、普渡群生、締造和平、達到人類大同的世界,實現真正世界和平。此次世界華僧會來港召開佛 教國際性會議,預示著華僧不分國界,不分區域,決心與時代同步。

 
 
世界佛教華僧會
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暨 慶祝四十周年會慶
程序表

日程表

主題:攜手與時並進、共創人間淨土 -- 華僧之使命 (9月5日版)

日期

時間

程序

場地

9月13日

(農曆八月十日)

星期二

 部份人士來港

海逸酒店

9月14日

(農曆八月十一日)

星期三

全日

 報到

入住海逸酒店

19:00

 歡迎晚宴

洲際酒店

9月15日

(農曆八月十二日)

星期四

6:00

 自助早餐

海逸酒店

宴會廳

9:00

 開幕典禮

9:45

 茶點

10:00

 執行委員會會議

11:30

 自助午餐

12:30

 休息

13:30

 執行委員會會議

14:30

 茶點

15:00

 專題演講

 1) 覺光長老

 2) 淨心長老

 3) 聖輝長老

16:30

 清場

18:30

 晚宴 (香港僧伽聯合會宴請)

洲際酒店

9月16日

(農曆八月十三日)

星期五

6:00

 自助早餐

酒店

7:30

 集合

酒店大堂

8:00

 前往香港觀宗寺

9:00

 白聖長老102歲冥誕紀念法會

香港觀宗寺

11:00

 乘車回酒店用餐

12:00

 午餐

海逸酒店宴會廳

13:00

 休息

14:30

 專題座談會

16:30

 大合照

18:30

 閉幕典禮暨四十周年會慶晚宴

九龍香格里拉酒店

宴會廳

9月17日

(農曆八月十四日)

星期六

6:00

 自助早餐

酒店

上午

 賦歸


貴賓歡迎宴 

日期:佛曆2549(2005)年9月14日(星期三)

   歲次乙酉八月十一日

時間:晚上7:00

地點: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

   洲際酒店2字樓宴會廳

時間

程序

18:30

  貴賓到達場地

19:00

  歡迎晚宴

19:05

  醒獅 -何南金中學

19:10

  主家席嘉賓進場

19:15

  恭請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致歡迎詞

19:25

  恭請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致謝詞

19:30

 

 

 

 

 

  宴會開始

  節目表演 - 擊鼓 黃允畋中學

  覺光長老帶領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同寅向貴賓敬茶

  節目表演 - 獻唱佛曲 大雄中學

  節目表演 - 舞蹈 金麗、傅康、沈東福

  宴會完畢


開幕典程序表

日前:佛曆2549年(2005)9月15日(星期四)

時間:上午9時

地點:紅磡海逸酒店宴會廳

08:50

  全體來賓就座

08:55

 

 

 

 

 

 

 

 

 

  恭請主禮嘉賓上台就座:(由年青法師及兩位居士陪同)

  * 恭請大會主席覺光長老

  * 恭請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凈心長老

  * 恭請特別貴賓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先生

  * 恭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太平紳士

  * 恭請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黎桂康先生

  * 恭請特別貴賓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

  * 恭請特別貴賓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長老

  * 恭請世界佛教華僧會副會長淨良長老

  * 恭請大會副主席永惺長老

09:00

  奏國歌

09:02

  向教主釋迦牟尼佛行三問訊禮。

09:03

  唱佛寶歌 

09:05

  恭請主禮嘉賓主持開幕儀式

09:10

  恭請大會主席覺光長老致歡迎詞

09:13

  恭請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致詞

09:16

  恭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致詞

09:19

  恭請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先生致詞

09:22

  恭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太平紳士致詞

09:25

 

 

  恭請覺光長老致送紀念品予:

  * 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先生

  * 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太平紳士

09:30

 

 

 

 

  恭請淨心長老致送紀念品予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

  *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長老

  * 世界佛教華僧會副會長淨良長老

  * 承辦單位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

09:35

  誦佛號

09:45

  開幕典禮圓滿

09:45

  茶點

 
 
世界佛教華僧會
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慶祝四十周年會慶
閉幕序表

晚宴程序

日期:佛曆2549(2005)年9月16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6時30分
地點:尖沙咀香格里拉酒店宴會廳

18:30

  嘉賓就座

18:35

 

 

 

 

 

 

  恭請主禮嘉賓進場

  * 恭請大會主席覺光長老

  * 恭請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凈心長老

  * 恭請特別貴賓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先生

  * 恭請特別貴賓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

  * 恭請特別貴賓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長老

  * 恭請世界佛教華僧會副會長淨良長老

18:43

  佛教傅康幼稚園舞蹈表演

18:50

  佛教榮茵學校舞龍

18:55

  向教主釋迦牟尼佛行三問訊禮

18:56

  唱佛寶歌

19:00

  恭請大會主席覺光長老致詞

19:03

  恭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致詞

19:06

  恭請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先生致詞

19:09

  播放華僧會簡介

19:39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中樂演奏-「吐魯番的葡萄」、「春日」

20:10

  恭請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凈心長老致謝詞

20:13

  淨覺婦女合唱團演唱

20:25

  由承辦單位香港佛教聯合會致送紀念品

20:40

  交旗儀式

20:45

  典禮圓滿

 
 
世界佛教華僧會在港召開
世界各地三百多位僧尼代表雲集香港

際性佛教組織世界佛教華僧會昨日開始一連兩天在香港召開會議。出席會議人士包括來自全世界的華裔僧人領袖和代表,三百多位法師分別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澳洲、美國、中國大陸、中國台灣香港、澳門等十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長老和僧伽精英。

  一連二天的會議包括各地佛教情況報告、演講、座談會、閉幕典禮和慶祝世界佛教華僧創會四十周年等等,大會以「攜手與時並進,共創人間淨土——華僧之使命」為主題,不但論及佛教的未來發展方向,同時深入討論僧人,特別是華裔僧人的社會使命。

  會議的開幕典禮於九月十五日上午九時在紅磡海逸酒店舉行,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中國佛教協會會 長一誠法師等都出席並主禮了開幕典禮。承辦機構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法師認為是次會議在香港召開,可歸納三點重要的意義:首先,加強香港佛教與國際佛教 間的聯繫與友誼。其次,大型國際佛教會議在香港召開,肯定了香港佛教對社會的貢獻。最後,覺光法師認為大會宣傳並促進香港的安定繁榮。佛教徒在世界各地人 數眾多,今次會議召集了三百多位世界華僧領袖出席,其中不乏深具影響力的地區佛教領袖,定能將他們心中香港的美好印像傳達到世界各地信眾的心裡去。

 世界佛教華僧會簡介

  世界佛教華僧會自一九六五年成立至今,已有四十年的歷史。當年本會創會會長白聖長老,為促進世界華僧的團結,使中華大乘佛教,光大於全球,奔走東南亞 各地,發起世界佛教華僧會的組織,得到海內外高僧大德們的熱烈響應,遂於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五日至十一日,在台北召開第一屆大會,出席的國家與地區有十一單 位,出席的代表與觀察員,總共二百三十多人。

華僧會以團結世界佛教華僧,發揚大乘佛教精神,建設人間淨土,普利群眾為宗旨。

本會任務:

一、促進華僧間之合作關係

二、促進國際性之佛教活動

三、促進華僧與國際僧伽間之團結

四、透過僧伽維護世界自由與和平

  佛教東傳已二千餘年,早已與我中華文化相結合,成為我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資糧。隨著同胞遍佈於全球,我中華大乘佛教,亦傳遍於全球,其中世界各地的華僧,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會為促進世界華僧的團結,使中華大乘佛教,光大於全球而成立,歷四十年來,對於凝聚華僧力量,弘揚聖教,利濟眾生,確已起了領導作用,但面對二十一世紀 的來臨,由於資訊科技的極度發達,社會結構與人類價值觀,產生極大變化,未來在弘揚佛教方面,必將面臨更多考驗與挑戰。

本會未來的展望如下:

一、我們將深入研究科學新知,擴大知識領域,將先進科技融會於佛法之中,以為自行化他之用。

二、我們將結合全球華僧力量,創立高級僧尼教育學府,致力於後繼人才之培養,以期紹隆僧種,續佛慧命。

三、我們順應時代潮流,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創新弘法活動,使佛教普遍於全球,擴大弘法利生之宏效,以之莊嚴佛土,利樂眾生。

 
 
貴賓歡迎宴歡迎詞
◎大會主席 覺 光

尊敬的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

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長老

國家宗教局郭偉司長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長官、

各位嘉賓、各位大善知識:

  自去年三月在新加坡舉行第八屆大會後,很高興在此與大家見面,本人謹代表香港佛教界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華僧大德光臨本港,萬里相聚。

  華僧會於一九六五年創會,欣逢今年四十周年誌慶。當年創會會長白聖長老,為促進世界華僧的團結,遂發起世界華僧會的組織,並得到海內外高僧大德們熱烈響應。在過去的四十年,會務一年比一年興盛,一屆比一屆進步,大家都是秉著佛陀度眾生的弘願不斷勤奮工作。

  這次大會在香港召開,是香港佛教界的光榮,勝緣難得。經多個月的籌劃,現已準備就緒,迎接大會的來臨。

  教界盛會,仰賴諸方勝緣,在此再次歡迎和感謝在座諸位,我們共同沐佛恩光,共聚今晚齋宴,共享勝緣。

  恭祝諸位六時吉祥,福慧廣增。

 
 
貴賓歡迎宴致詞
◎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 聖 輝

尊敬的覺光長老,

尊敬的淨心長老,

各位長老大德,各位善知識:

  今天晚上,在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四十周年會慶的前夕,在這美麗的香江之濱,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作為特邀貴賓出席覺光長老舉行 的盛大歡迎宴會,感到由衷的歡喜與榮幸,我謹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向世界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成立四十周年會慶的承辦者——覺光長老,向華僧 會長淨心長老和華僧會執行委員會的各位長老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不遠萬里來自世界五大洲的各位長老、大德們表示親切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四十年前,以白聖長老、覺光長老為代表的高僧大德,發起成立了「世界佛教華僧會」,「以團結世界佛教華僧,發揚大乘佛教精神,建設人間淨土,普利群生 為宗旨」,在世界範圍內加強與廣大華僧的聯繫與合作,在世界各國積極弘揚大乘佛教的思想,為創立人間淨土,維護世界和平事業作出了很多功德,取得了重要成 就。自一九九二年第五屆華僧大會推舉淨心長老就任會長以來,通過制訂章程,明確宗旨任務,各項活動日益頻繁,華僧會年年有進步,年年有發展,成為有影響的 國際佛教組織之一,對此,中國佛教協會全體同人表示歡喜贊嘆。

  我們和在座的各位長老都是老朋友了,在大陸、在台灣、在香港、在世界許多國家,在多種場合,我們都多次見過面,開過會,談過話,每次都感到法喜充滿。 從我們多年的接觸中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與各位長老們的法們兄弟之間,真是「一回相見一回親」,與各位長老的每次相見,都充滿了法喜,充滿了法緣情誼。今 天在這個吉祥的日子,是中國佛教大團結,大團圓的日子,是一時千載的盛舉。今天我們的相會,更加感到無比的親切和無比的喜悅。

  「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僧,有華僧的地方就有佛法,有佛法的地方就更加和平」。今後,中國佛教協會與華僧會秉承「華僧一家親,家 和萬事興」的宗旨,「攜手與時並進,共創人間淨土」,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為加強華僧之間的親密聯繫與合作,為將大乘佛教的精神弘揚到全世界,放出大光 明,做出大功德,作出大貢獻。

  最後,在象徵團結、團圓、花好月圓的中華民族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祈願三世諸佛慈光加被:

  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四十周年會慶圓滿成功!

  祝願佛教事業興旺發達,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

  祝願各位長老法體康泰,六時吉祥!阿彌陀佛!

 
 
開幕典禮致詞
◎大會主席 覺 光

尊敬的

國家宗教局葉小文局長

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太平紳士

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黎桂康先生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

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長老

世界佛教華僧會副會長淨良長老

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永惺法師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長官、各位嘉賓、各位大善知識:

  在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隆重開幕的莊嚴時刻,我謹代表大會向出席今天盛會的主禮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感謝。

  世界華僧會成立於一九六五年,至今已有四十年歷史,當年創會會長白聖長老,為促進世界華僧的團結,使漢系大乘佛教,光大於全球,發起世界佛教華僧會組 織,得到海內外高僧大德們的熱烈響應,於一九六五年召開第一屆大會,自一九九二年召開第五屆大會以來,歷屆如期召開。會務一年比一年興隆,一屆比一屆進 步,大家都是秉著佛陀度眾生的弘願不斷勤奮工作。出席是次大會的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有很多高齡長老們還這麼慈悲的遠途迢迢前來指導,非常難得,對於 大家在法務百忙中,踴躍前來參與會議,我再次表達感謝之意。是次會期是由九月十四日至九月十六日為期三天,時間緊湊,內容豐富,意義重大。

  本會以團結世界佛教華僧,發揚大乘佛教精神,建設人間淨土,普利群生為宗旨。四十年來,對於凝聚華僧力量,弘揚聖教,利濟眾生,確已起了領導作用,但 隨著人類社會在不斷的發展進步,資訊科技的極度發達,社會結構與人類價值觀,產生極大變化,未來在弘揚佛教方面,必將面臨更多考驗與挑戰。

  有鑑於此,我們未來的展望如下:

  一、我們將深入研究科學新知,擴大知識領域,將先進科技融會於佛法之中,以為自行化他之用。

  二、我們將聯合全球華僧力量,創立高級僧尼教育學府,致力於後繼人才之培養,以期紹隆佛種,續佛慧命。

  三、我們順應時代潮流,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創新弘法活動,使佛教普及於全球,擴大弘法利生之功效,莊嚴佛土,利樂眾生。

  是次會議安排緊湊,除召開執行委員會會議外,還將有專題演講和專題座談會等,希望大家踴躍出席,提供寶貴意見。

  這次大會主題定為「攜手與時並進、共創人間淨土——華僧之使命」,冀望在大時代的轉變中,依著教主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廣宣佛法,發揚漢傳佛教教理,發 揮華僧大乘菩薩道的慈悲精神。還有在明天,於香港觀宗寺舉行「白聖長老一○二歲冥誕紀念法會」以讚頌創會者白聖長老之功德,及緬懷其殫精竭慮對佛教奉獻的 恩澤。

  在此我再次代表大會向各地諸山長老,各位法師,各位嘉賓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謝。並祝願世界和平,眾生幸福,祝願大會圓滿成就,祝願與會大眾福德聚集,智慧如海,如意吉祥,謝謝大家。

 
 
升騰著希望的華人佛教
◎國家宗教局局長 葉小文

尊敬的
覺光長老、一誠長老、淨心長老
各位長老法師、各位朋友

陳甘美華女士、黎桂康副主任:

  今天,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諸山長老、大德、法師聚會在美麗的香港,看到許多熟悉、慈祥、可親可敬的面孔,又有緣相識許多新朋友,內心如香江之水,湧動著激動和喜悅。

  這是一誠、聖輝法師和我第一次參加世界華僧會的會議,欣逢華僧會四十華誕,請允許我致以誠摯的祝賀!對創辦華僧會的白聖長老等大德表示敬意!華人愛說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們為華僧會歷經四十年風雨走向不惑之年而高興和讚賞,更為他始終秉承著「團結世界佛教華僧,發揚大乘佛教精神,建設人間淨 土,普利群生」的宗旨而感動和欽佩。

  此情此景,使我不禁想起今年四月在海南三亞舉行的「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圓桌會」。那是一次兩岸同敘法緣、交流親情的「兩岸一家親,家和萬事興」的盛 會。今天大家不僅來自兩岸,還來自四面八方,面更廣,圈更大,緣愈深,情愈濃,是一次華人佛教界的閤家歡、大團圓。每一次相約都有共同的話題,每一次聚首 都為共同的祈盼: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主張以內心的平和與安定,帶動外界的和諧與安寧的佛教,要為中華民族添更多的福祉,為世界和平做更大的貢獻。

  當今世界,儘管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流,但主流之外暗流洶湧,波詭浪急。不同國家、民族、宗教之間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對立和衝突,正在挑戰人類的智 慧與文明。「文明的衝突」成為全球的困惑。解決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全球化的理念。這個理念不是鬥,而是和:不是衝突,而是合作。天下華人,同為華夏兒女, 都是龍的傳人。包括佛教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要向世界傳達的理念,正是「和」。「禮之用,和為貴」,「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萬物各得其和 以生」,這些中國古代先哲的聖訓格言,已凝固為中華民族和世界華人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生命信仰和思維基礎。華人佛教,一脈相承,佛門高僧,實為一家。發 揚「以和為貴」的華人文化精神,推展「以和為尚」的華人佛教理想,是「龍的傳人」的情感所指,更是華人佛教「弘法利生」的責任所系。淨心長老曾說:「身為 僧伽的我們,必然要負起這份重要的責任」。在座的許多大德高僧都以廣大無邊的深弘願力,慈悲濟世的菩薩心腸,踐行著「六和敬」的宗風。眾所眾知,我們的東 道主覺光長老正是以這樣的精神和風骨,做成了一件件大事:每臨佛誕,全香港放假同慶:迎請佛牙、佛指舍利蒞港供奉,更是盛況空前。今天的大會,覺光長老登 高一呼,應者雲集,僅大陸就來了百餘高僧。在香港,首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華僧大聚會。相信天下華僧都能敞開胸懷,共謀盛事,融攝全球智慧,觀量人類和 諧,為這個不安寧的世界吹來一股和風,帶來一團和氣,實現「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僧的地方,就有佛法」的宏願。

  今天的中國,對外奉行以鄰為善、和平共處的睦鄰友好、和平外交政策,對內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積極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這裡正蘊涵著一團和氣,氤氳著一股 和風。此時更需要弘揚「和」的民族精神,凝聚海內外炎黃子孫,共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業。籍此天時地利人和,中國佛教界當機對機,因緣而生,倡議明年在 大陸舉辦「世界佛教論壇」。對中國佛教界的這一宏願,政府部門樂觀其成,鼎力相助。我們也期待著全球華僧,明年大陸再相會、論壇再相見。

  再過三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此時此刻,看到在座許多來自臺灣的高僧大德、舊雨新知,不禁使我們倍加思念海 峽對岸的骨肉同胞。月共一輪,情牽兩岸,割不斷的是血脈相連的認同,道不完的是法乳一脈的淵源,說不盡的是中國早日統一的期盼,磨不滅的是中華民族復興的 希望。

  回到今天,世界佛教華僧會正在香港隆重舉行。「華僧」二字何其了得!「華」者,「大中國」之謂也。「華僧」二字的內涵,可以解讀為「大中國有佛,佛聚大中國」。「華僧」二字的分量,應該展示為「升騰著希望的華人佛教」!

  謹祝大會圓滿成功!

 
 
開幕典禮致詞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一 誠

尊敬的大會主席,
尊敬的覺光長老,
尊敬的淨心長老,
各位大德,

各位善知識:

  在象徵花好月圓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節即將到來之際,「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四十周年會慶開幕了,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 作為大會特邀貴賓出席這次盛會,與各位代表歡聚香江,濟濟一堂,以「攜手與時並進、共創人間淨土」為主題,共同商討弘法利生,促進人類和平事業的大計,標 誌著中國佛教的大團結、大團圓,真是因緣殊勝,法喜充滿。借此機會,向「世界佛教華僧會」各位長老表示衷心地感謝,向「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 第一次會議暨四十周年會慶的勝利召開表示熱烈地祝賀!向不遠萬里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表示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四十年前,以白聖長老、覺光長老為代表的長老大德們,共同創立了「世界佛教華僧會」。四十年來,華僧會在世界範圍內積極開展各項弘法利生事業,保持與廣大 華人僧團的密切聯繫與友好合作,為在全世界弘揚中國大乘佛教文化,發揚佛教的優良傳統,創立人間淨土,推進和維護世界和平事業作了許多功德,取得了重大成 就。自一九九二年華僧會第五屆大會推舉淨心長老就任會長以來,制訂了組織章程,明確了宗旨與任務,以「團結世界佛教華僧,發揚大乘佛教精神,建設人間淨 土,普利群生」為宗旨,把「促進華僧間之合作,促進國際性之佛教活動,促進華僧與國際僧伽間之合作,透過僧伽維護世界自由與和平」作為華僧會的基本任務。 近年來,華僧會年年有進步,年年有提高,規模不斷壯大,成為世界上有影響的國際佛教組織之一。

  中國佛教協會與世界華僧法乳一脈、血濃於水,天下華僧是一家。讓我們中國大陸佛教與華僧會緊密團結起來,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華僧 們攜起手來,以佛教的一體同心、平等不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理念,以悲、智、願、行的博大精神為依止,積極開展世界範圍內的弘法利生事業,用佛教慈 悲、智慧、和平的理念「共創人間淨土」,為維護祖國統一、世界和平做出我們積極的貢獻。

  今天是華僧們大團結、大聯合、大團圓的日子,祝願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委會第一次會議暨四十周年會慶圓滿成功!

  祈願三世諸佛慈光加被;佛光普照,法輪常轉;祖國繁榮昌盛,民族團結和諧,世界永久和平,人類美滿幸福!

  祝福佛教事業興旺發達,各位長老大德,法體康泰,六時吉祥!阿彌陀佛!

 
 
稟承佛陀理念 光揚華僧精神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覺 光

界佛教華僧會自一九六五年成立以來,至今已整整四 十周年。創會伊始,我就作為香港的代表參加了華僧會,四十年來,多次參加華僧大會及各類執行會議,可以說不僅是參與者,而且也是華僧會四十年發展的見證人 之一。歲月更替,時光飛逝,轉眼間四十年已過,四十年間,我們身處的時代與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之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蓬勃發展,世界各地之佛教也隨 之發揚流傳,並日益為不同政治及文化背景的社會大眾所重視與關注。恭逢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香港召開之際,喜迎華僧會四十周年慶 的莊嚴時刻,不禁生起很多感慨,在這裡簡單地談三點感想。

  首先,對創會會長白聖老法師的無限追思。本人與白聖老法師的法緣非常殊勝,他是圓瑛長老的法弟子,我是圓瑛長老的戒弟子,所謂法情道誼,自有淵源。白 聖老法師為促進世界各地華僧的團結,使中華大乘佛教發揚光大,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積極籌備世界佛教華僧大會,多方奔走,竭力呼籲,贏得國際間華僧的踴躍響 應。終於在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五日成立,召開了一連六天的第一屆大會,當時出席的華僧來自十一個國家和地區,出席的代表與觀察員有三百四十人,可謂盛況空 前,意義深遠。我們非常敬佩白聖老法師為振興中華佛教,無私奉獻,鞠躬盡瘁的菩薩精神和大力大行的祖師風範。白聖老法師是近代佛教傑出華僧代表之一,值得 我們永遠地紀念。

  其次,世界佛教華僧會四十年來為聯誼國際華僧,促進團結、弘法利生,作出了很大貢獻。世界佛教華僧會是一個國際性的佛教組織,有非常明確的組織章程及 各類細則制度。大會以團結世界佛教華僧,發揚大乘佛教精神,建設人間淨土,普利群生為宗旨,同時對大會的任務也作了明確地規定,即是一、促進華僧間之合作 關係;二、促進國際性之佛教活動;三、促進華僧與國際僧伽間之團結;四、透過僧伽維護世界自由與和平。世界佛教華僧會四十年來都始終貫徹這些宗旨和任務, 開展各類弘法活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一九九二年第五屆大會淨心法師任會長以來,矢志不栘稟承創會會長白聖老法師的構想理念,繼續大力推行華僧會的正常運 作與持續發展,多元化開展佛教各項志業,贏得海內外華僧的讚譽。

  最後,我覺得世界佛教華僧會有待於進一步地發展與提高,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四十年前與現在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時代,現今的時代科技發展無限迅速,可以 說是一日千里,社會結構多元,各種新的現象,新的問題層出不窮,對佛教來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正如這次在香港召開的執行委員會議,所定的主題﹃攜手與時並 進、共創人間淨土——華僧之使命﹄,我們要非常清醒地認識佛教當前的處境,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積極地創新開拓,要走出一條振興佛教的新路子,這值得全球 華僧共同關注和重視。世界佛教華僧會應以此為契機,吸納更多弘化於世界各地的優秀華僧,加入到這個組織中來,集思廣益,共謀發展,開展各種真正具有國際性 的佛教弘法活動,體現全球華僧的大團結與凝聚力,開創中華佛教的強盛局面,並以此帶動世界佛教的整體發展,並為世界的永久和平與人類的福祉作出積極的貢 獻。

  謹以此文,紀念世界佛教華僧會成立四十周年,寄無量頌。

 
 
謹承師志 光大華僧會
◎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 淨 心

陰荏苒,本會創會至今,轉眼間已屆四十年。回顧本會的創立,令我永生難忘的是,創會會長白公上人的國際觀、前瞻性,以及為團結華僧的一片熱誠與所付出的辛勞。在白公上人推行佛教國際化的過程中,覺光長老一直都是熱心配合,成為最好的幫手,使淨心銘感五內。

  一九九三年白公上人組織中國佛教訪問團,於六月十二日從台北出發,訪問泰國、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日本、香港,為期八十天,於九月十三日 返抵國門。隨行的成員有賢頓老和尚、星雲法師、淨心、朱斐、劉梅生居士等五人。這是佛教界第一次出國訪問,對於開拓國際性佛教的視野,具有重大意義。

  白公上人出國訪問回來後,認為需要組成一個華僧的組織,把散布於全球各地的中華民族僧尼凝聚起來,團結力量,才能使漢系大乘佛教發揚光大。於是,以逾 六十高齡之身,獨自一個人提著簡單的行李,奔走於東南亞及美國等地,拜訪當地的華僧長老、法師們,向他們說明組成世界性華僧組織的必要性,獲得各地華僧長 老、法師們的熱烈響應,於是開始籌備世界佛教華僧大會。

  四十年前台灣的經濟猶未發達,影響所及佛教的資源也很缺乏,在經濟匱乏的情形之下,要籌辦大型的國際性活動談何容易。記得白公上人隻身飛往印度,到那 爛陀大學附近的中華佛寺,向福今老和尚請了很多舍利子回來,凡發心大會台幣伍仟元者,就送給他一顆舍利子。這樣的鼓勵佛教界發心,而籌募經費,卻也招來批 評。淨心當時負責財務組,參與經費的籌募工作,其中的辛酸,點滴在心,至今仍印象深刻。當時台北善導寺提供大雄寶殿為開會場所,海外回來的長老、法師們, 都住宿於台北市善導寺與臨濟寺,到了高雄市是住宿於龍泉寺,而且都是睡在臨時鋪設的床,而不是住在大飯店。白公上人克服困難召開大會,長老、法師們的委曲 將就,並且皆大歡喜,這無非都是為了團結全球華僧,使漢系大乘佛教,能夠發揚光大,他們這種為教的熱誠,應銘記不忘。

  經過將近兩年的籌備,因緣成熟,世界佛教華僧大會,於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五日,在台北市善導寺大雄寶殿揭開序幕,為期六天,於十一月十日下午閉幕,並於 十一月十二日正式成立「世界佛教華僧會」。出席參加會議的國家與地區十一單位,與會代表、觀察員總共三百四十人,是一次莊嚴隆重的華僧大會。

  隔了五年之後,第二屆大會於一九七零年四月五日,假香港荃灣鹿野苑舉行一天,出席的華僧,來自九個國家地區,計九十餘人。

  又隔了十一年之後,第三屆會議,利用世界佛教僧伽會第三屆大會,在台北市召開之便,於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八日下午,在台北市圓山大飯店召開。

  再隔五年之後,第四屆會議,利用世界佛教僧伽會,在曼谷召開第四屆大會之便,於一九八六年一月五日下午,在泰國曼谷佛光學苑(現在的東山學苑)召開。

  本會自從一九六五年成立,到一九八六年,經過長達二十一年的時間,前後祇開了四次會議,期間也沒有推行任何活動。此乃會員分布於各國,出國不易,交通不便,集會不易之所致。因為沒有推動甚麼活動,佛教界有很多人都忘記有一個「世界佛教華僧會」的組織。

  家師白公上人於一九八九年圓寂,生前將本會存款台幣數十萬元,交淨心保管。因為家師已圓寂,沒有人發起再召開會議之事,淨心所保管的這些款項,未知該 如何處理。淨心為此事請教台灣的長老、法師們,有人主張舉辦一次活動,把該款支用即可!這意思是讓本會自然消失。為了慎重起見,淨心乃專程赴香港,就本會 的存廢問題,請教覺光長老。承長老答示:「世界佛教華僧會是你師父辛苦組織起來的,不得輕易廢去,你師父圓寂了,你應該發心負責復會,以報答師恩!」得到 覺光長老的開示,並慈允惠予指導,因此開始籌備第五屆大會。因緣成熟,乃於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假台北市十普寺召開第五屆大會,有十二個國家 地區之華僧長老、法師,一百三十多人出席參加。三月二十七日上午,在台北市臨濟護國禪寺隆重舉行開幕典禮,出席的佛教四眾,以及政府長官、貴賓等一千多 人。

  開會之前,淨心到中國佛教會尋找本會的資料,結果祇找到一份主席團的名單,在缺乏原始資料之下,一切都要重新做起。因此在舉行四次全體會議中,除了通 過有關僧團規範的「不非時食」與「不捉持金錢寶物」增訂條文等五項重要議案之外,也通過八章十八條的組織章程,與執行委員人事案。淨心被推為會長之職,並 推舉本靜大法師為執行長,負責推行會務。本會成立二十七年後,終於組織制度化,而能夠正常推行會務。

  淨心接任會長十三年來,分別在台灣、美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處,輪流每四年召開一次會員大會,每一年召開一次執行委員會議。這十三年 來,除了如期召開會議,也曾舉辦傳授在家戒法會、僧伽講習班、教師夏令營、兒童夏令營,以及為泰北光復中學興建白公上人紀念講堂、菩提教學大樓、教師會 館、大智學舍、大慈學舍等國際教育協助,並為泰北義胞搭蓋房屋等貧困救濟,亞齊大地震引起海嘯的天災急難救濟與供佛齋僧大會、社會關懷等活動。十三年來不 但能夠如期召開會議,也能推行各種有意義的活動,而且都有豐碩的成果。這都是本會名譽會長悟明長老、覺光長老慈悲指導,諸位副會長、全體執行委員、會員們 的團結配合,與執行長本靜大法師盡責執行會務的成果,這是使我衷心感激的。

  承覺光長老慈悲,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承辦本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與成立四十周年慶典,提供了理想的開會場所,並招待出席開會者的膳宿,出錢出力,真是功德無量!淨心藉此機會代表本會,向覺光長老與香港佛教聯合會諸位大德們,表示十二萬分的謝意!

  隨著科技的急速發展,社會型態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價值觀的改變,人倫道德的淪亡,人情的疏離等現象,對於推行弘法利生工作,產生很大的挑戰。在這時代的轉捩點,我們華僧應該努力的是:

  一、要深入研究科學新知,擴大智識領域,將科學融會於佛法之中,以為自行化他之用。

  二、要結合全球華僧力量,創立高級僧尼教育學府,致力於後繼人才的培養,以期紹隆僧種,續佛慧命。

  三、要順應時代潮流,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創新弘法活動,使佛教普遍於全球,擴大弘法利生之宏效,以之莊嚴佛土,利樂眾生。願大家共勉之!

 
 
凝聚華僧力量 肩負歷史責任
◎世界佛教華僧會副會長 淨 良

一、成立因緣

  今年二○○五乃世界佛教華僧會成立四十周年,會長淨心長老為紀念當年成立華僧會的 不易及其特具的殊勝意義,於今年九月十五日起,假香港舉行華僧會成立四十周年紀念大會,同時並為創會會長白聖長老舉行一百零二歲誕辰感恩法會。凡參加是次 紀念大會的華僧會員,其食宿概由香港佛教聯合會負責款待,此乃華僧會名譽會長覺光長老德澤,其愛護華僧會的一片垂慈之心,令人欽敬!屆時大會定必雲集各國 華僧領袖於一堂,共商繼往開來的弘法大業,其盛況榮景當可預期,本人忝為華僧一員,不禁由衷地仰讚與感恩!

  四十年前能夠在台灣創立舉世皆知的世界佛教華僧大會,自非生活在現代物資豐富環境 中的教徒們所能想像。因為那時物資貧乏,環境惡劣,當時為了生活,人人自顧不暇,哪有餘力去參與護持佛教界的大活動?大家祇能在各自的願力下,克服困難, 努力深植根基,一時無法兼顧到佛教界的開展。然而由於政府鼓勵、全民勤奮,一九六五年,正值國父孫中山先生百齡誕辰,為推崇中山先生的豐功偉業,特規劃朝 野舉辦各種紀念活動,以為追懷感恩,因此,社會各界熱烈推展一系列慶祝活動,站在佛教界的立場,自亦不能置身度外。當年台灣佛教界最高的領導單位是「中國 佛教會」,惟有它出面號召,才能凝聚力量,借理事長道源長老對於教會事務或教界活動之事,不善應對。當時我與樂觀、東初等長老經常聚會,對於教界之事也頗 為關心,在幾次閒論中,都認為佛教界亦應舉辦活動響應,因為茲事體大,非要有德高望重的教界長老出面主其事不為功。時白公長老適禁足於北投山區,為此我曾 前往探詢,因白公也頗為關注此事,在教界多方人士上山懇邀之下,白公終於首肯下山籌措慶祝活動,也獲得黨政有關單位的鼎力奧援。

  當華僧大會召開之時,與會的各國華僧領袖及代表計有越南、日本、新加坡、馬來西 亞、菲律賓、泰國、緬甸、印度、香港、美國等共一百廿九人,觀察員二百十一人,越南佛教統一教會釋心珠上座、日本佛教會倉持秀烽管長等,則以特別來賓的身 份參加。當時大家滿懷堅定的信心,對擔負佛教慧命存亡絕續的歷史責任,都寄以厚望。大會並選出白聖、道源、瑞今、甘珠、優曇、普淨、證蓮、本道、道安、超 塵、廣義、南亭、清度、賢頓、樂觀、祖印、悟謙、印順、格賴達吉等為第一屆華僧大會主席團的主席。此一歷史性的世界佛教華僧大會,是在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 誕辰之日(十一月十二日)假台北中山堂宣告成立,因此,不但受到台灣當局重視讚許,各國媒體更是大篇幅報導,自此台北就成為領導世界華僧的重鎮。

二、懷德感恩

  當時籌備處設在台北善導寺觀照堂,白公為主任委員,悟一法師為總幹事,下設數組分 別負責籌備工作,政府方面也調派人員協助,現任的會長淨心長老與我都曾參與效勞。在此期間,白公特走訪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甚至 遠赴美國、印度等國家地區,邀請華僧領袖率團回國共襄盛舉。由於白公的德望,獲得熱烈的響應,國內外的華僧代表共有千餘人參加,盛況空前,這是全球佛教徒 的盛事。籌辦單位認為因緣殊勝,機遇難值,幾經研議,決定趁此勝會成立世界佛教華僧會,作長久的聯繫與運作,以此促進世界華僧的團結,並提高台灣佛教在世 界拓展弘法空間。

  由於環境的不安定,加上經濟的尚未振興,成立後的華僧會雖設有常設機構,但也祇能 斷斷續續的開過幾次會,對於凝聚世界華僧的力量仍然不盡人意。直至白公圓寂三周年之時,今之會長淨心長老為承續白公老人的慧命,經過將近一年的籌備,效法 白公當年的精神,奔走海內外,禮請各方長老,終於一九九二年如期在台北召開第五屆華僧大會,經過多次協調,達成共識,廢除主席團制,改會長與委員制,推舉 悟明、覺光、瑞今、印順、優曇等長老為名譽會長,淨心長老為會長。此次大會,是以「佛教的未來」為主題,我曾以《論第五屆華僧大會之意義》為題發表淺見, 並刊載在我發行的《台北佛教雜誌》月刊上。

  白公對近世的佛教界貢獻卓著,若非白老心胸廣闊,相信世界佛教華僧會與世界佛教僧 伽會,很難在台灣成立和復會,因為散居世界各國的華僧或佛教領袖,個個都是龍象,都是各主一方的大德長老,何況台灣當時處境十分險惡,而且來台灣的許多長 老法師都是分別渡海寄身,因為人地生疏、環境複雜,大家尚且自顧不暇,哪有餘力為教展開活動?但白公長老能伸能屈,可以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因為有這樣堅毅 不拔之志,所以能統領群倫,統理無礙,故能在最艱難的環境下,相繼召開兩個受國際矚目的、世界性的佛教僧團大會,迄今白公的功業及精神留給後人無上的禮讚 與感恩!

三、華僧精神

  淨心長老為期順利召開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八月十日特邀集我們先開 籌備會議,除會長與本人外,還有心茂、悟潔、悟禪、淨耀、明空、法光、傳證、傅濟、覺華、明偉、修懿、勇定、蓮懺等法師。戒律的研討、華僧的團結與素質的 提昇等三案,為此次會議的中心議題,這些維繫華僧慧命的重要課題,在多屆會議中,各國華僧領袖都曾不斷地提出研討過,時至今日,這些課題,益感其重要性與 迫切性。尤以時代已進入廿一世紀,各國之間的往返頻繁,華僧的空間拉近,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物資豐富、科技發達、資訊網絡便捷的情形下,部份華僧們為發 揚大乘佛教入世精神益加忙碌,部份華僧因環境的差異而言行隨俗,難免使華僧的形象與團結,呈現各行其道的現象。因此,在不同民情風俗的國度中,對上列的中 心議題要如何達到共識,是華僧領袖們關切和研討的重心,因為這是延續僧伽命脈以及傳佈大乘佛法的根本支柱,身為大乘佛教的華僧們,如不能弘揚佛法、嚴守戒 法,恐難擔當時代的導師,並盡淨化人心、安定社會之責,則大乘佛法的利世功果亦不能彰顯。因此,肩負大乘佛法使命的華僧長老們,於每次會議上再三提議,甚 至大聲疾呼,雖不無警陽作用,但效果終因日久事弛,故每逢世界性的佛教各種會議,都得舊話重提,但願這次華僧執委會議在香港舉行時,能獲得各國華僧會員們 的響應與實踐,則不負會長淨心長老一片護教之心!

  華僧大會在四十年前成立時,足以慈悲為本、平等為先,追求本性的覺悟和發揚人性的 光輝,為華僧會揭開弘揚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並以聯誼、團結、弘法為三大主題(但在大會宣言中,也提到教制、僧制,以及文化、教育等問題,同時也關心到大 陸佛教的振興問題),而歷屆華僧會的主題也延續著這個首揭的中心議題開展,此乃華僧會一以貫之的精神所在,因此值得所有的華僧永續研議與發揚光大。因為所 有的華僧都俱有大乘菩薩人世普度眾生的無畏願力,祇要秉持這種願力,站在各自的崗位,全力以赴,發揚利他益世的菩薩道行業,這就是華僧會弘揚大乘佛法的真 實精神,也是世界佛教華僧會延續存在與發揚光大的價值!

四、預祝圓滿

  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即將假香港隆重召開,隨後舉行成立四十周年大 會,並為創會會長白聖長老舉行一百零二歲誕辰紀念法會。想起第一屆華僧會主席團的十九位主席,今僅存超塵長老外,餘皆作古為聖,回憶往事,恍如昨日。這許 多可敬的長老都是華僧世界的典範,也是後之華僧們的人天師表。當時如非這許多德高望重的長老親臨大會指導與支持,哪有今天華僧會的存在?其對草創時期的台 灣佛教界的貢獻,可謂功不可沒!

  今日各國華僧在會長淨心長老的睿智領導之下,齊聚一堂,在繼往開來之際,我們除了應實踐與光大歷屆華僧會所揭示的中心議題,對華僧尊長的領導與奉獻,也應致上無限追懷與無盡感恩之心!

  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因此,在這次大會之中,有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 輝大和尚、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現任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等三大德分別作三場專題演講,相信能給與會會員一個開展世界華僧弘法利生的方針,並建立華 僧在各國開展大乘佛教的入世精神,以期彼此呼應、彼此協助,達到大乘佛教的普濟人世,為世界佛教三大系(南、北、藏)的主導,期使世界和平、人民安樂。在 此謹以拙文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不忘繼承,不斷創新,顯揚佛教的永恆價值——
「攜手與時並進,共創人間淨土—— 華僧之使命」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覺 光

風送爽,秋色連波。在天高雲淡的美好季節裡,我們迎來了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第一次執行會議的召開,來自世界各地的華僧代表歡喜雲集,共聚香港,同參勝會,集思弘法良策,廣議興教大計,充分體現了全球華人僧伽的殊勝法緣,無量法喜,以及和合互敬,團結協作的精神。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攜手與時並進,共創人間淨土——華僧之使命」。我們都知道,佛 教雖起源於古印度,但卻宏興於中土,流布於全球。千百年來,「江山代有才人出」,傑出的華僧應現不窮,用生命和智慧譜寫了中華佛教的壯麗篇章。至今,全球 華僧分燈寰宇,弘化十方,為正法久住,佛教昌明而精進不懈。華人僧伽是世界佛教發展長河中的領航者,華人佛教法源流長,是世界佛教的主流。以住持佛教為終 身職志的華人僧伽,不僅要具備「宏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的菩提弘願,而且要具有「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偉大發心,同時更應當要有未雨綢繆 的憂患意識和敢於承擔的勇氣。所以,「僧伽的使命」是不同時代的所有僧團成員所共同關注的話題,也是永恆的主題,這已經不局限於華僧,及現時代了。

  今天,就「攜手與時並進,共創人間淨土——華僧之使命」這個主題,我想以「不忘繼 承,不斷創新,顯揚佛法的永恆價值」為題,從華僧的身份,人間佛教思想的認識和實踐,以及佛教弘化的現代轉型三個層面,談談個人的看法。一孔之見,願作引 玉之磚,希望諸位華僧大德,教內同仁不吝賜教。

  首先,從華僧的身份談華僧使命。

  僧人,剃髮出家,從佛學道,具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性德的佛弟子。僧人 的六和團體即是僧伽,僧伽在世間應受供養、恭敬,是無上福田。一般通稱的佛教四眾弟子中,所謂出家二眾住持佛法,在家二眾護持佛法,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 但,我們要明白的是,僧伽之所以能住持佛法,是建基於僧伽在修學佛法上的權威性和指導性,而並不在於僧伽出家的身份與地位。很難想像一個信仰不純,學解不 正,戒行不守,定慧不修的出家人來住持佛法,佛教將會出現甚麼樣的局面和產生怎樣的後果。

  佛法與世間不共的地方,即是佛教特具的修證精神,以及由此所開發的獨特智慧和給予 人類的生命啟迪,這是佛教信仰的超越性和神聖性的具體呈現。僧伽本身的修為將不僅動搖自身住持佛法的權威性,也直接影響佛教的整體形象,乃至佛教發展的路 向。有佛教學者認為,佛教的根基是出離心和內證精神,如果偏離這些,「僅僅滿足於在社會層圈和文化層圈中較為淺層和表層的效應,其負面影響,就是造成「泡 沫佛教」現象,在表面繁忙熱鬧的大場面下,恰恰是修證法門的缺位!」這應該引起我等僧伽足夠的重視。

  太虛大師曾經對僧伽提出過要求︰住持佛教僧伽,要經過一個嚴格的長期訓練,養成高 尚、優美的德學,以佛法為修學實習的中心;旁參以現代的思想學說,準備作宏揚佛法的僧伽,真正代表佛教的精神去救世救人。由此可見,僧伽不僅是修道者,而 且是正法的承繼者和信仰的指導者。在內證實修的前提下,再激發入世的願心,並培養應化的能力。僧伽的內證外弘是僧伽的首要使命,是正法住世的保障,尤其是 內證精神的落實,可以說是使命中的使命。

  佛教是一種文化,是中華傳統文明的重要組成部份。中華傳統文明呈現古代聖哲的各種 生命體驗和人生理念,它貫穿著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融通精神、行健不息、生生不已的好勤樂生主義,厚德載物的文化包容意識,不走極端的中庸精神,以及德業 雙修觀念、變化日新觀念、社會改革意識、以和諧為最高理念的思想智慧等人文傳統,對於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諸問題能夠提供有益的借鑒和深邃的 啟示。我們既為華僧,即是華人的一份子,應當不會數典忘祖,不應該忘記祖先文化。所以,除了有弘揚佛教文化的實際行動之外,應有光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願行, 將佛教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合理詮釋,發揚光大,這是當代華僧在中華文化傳承上的重要使命。

  其次,從人間佛教思想的認識和實踐談華僧使命。

  在近現代佛教史上,太虛大師和印順導師在人間佛教理論上建樹頗豐,貢獻甚巨。人間佛教把佛教回歸到以人為本的理性原則上來,煥發了佛教的生命力,成為近現代佛教發展的一股強大的思想潮流,並逐漸成為一種世界性的趨勢。

  太虛大師認為,人間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來改善社會,使人類進步,把世界改善的 佛教。」相對以往傳統佛教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佛教,太虛大師對「新」又作了進一步的闡述︰「需要佛教中心的新,即是以佛教為中心而適應現代思想文化所成 的新的佛教。這佛教中心的新,是建立在依佛法真理而契適時代機宜的原則上。」印順導師畢生致力於人間佛教理念的創新與推廣,他深入佛法經藏原典的研究,得 出的結論是︰真正的佛教,是人間的,惟有人間的佛教,才能表現出佛法的真義。人間佛教是整個佛法中重心。主張不違反佛法的本質,從適應現實中,振興純正的 佛法。同時對人間佛教作了更為具體的理論闡述,強調可變的是佛法之「教」,不變的是佛法之「理」。人間佛教思想的具體落實就是要開展各種濟人利世的事業, 以此改良人群風格,促進人類道德,救濟人間災難,消弭人世禍害,最終實現人間淨土。

  我們認為佛教不論如何求新,求變,但離不開契理與契機。契機是注重信眾或社會大眾 的世俗心理取向。重要的是契理,要與佛陀的本懷,佛教的根本宗旨相符。從佛教發展歷史來看,佛法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中固然有新的演繹和詮釋,尤其是大乘佛法 代代開展並不斷深化,呈現出教義的多面性與辯證開放性。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斷章取義,曲解佛意。西方有句諺語︰要以事實看現實,不要用希望看現實。事實 上,隨著目前佛教文化及社會地位越來越被大眾接受和認可的時候,佛教也出現了世俗化,乃至庸俗化的某些現象及趨向。佛教的人間化是適合現代社會而開展的, 目的是化世導俗,利益人群,並不是世俗化,也並非無原則地隨順世間。如果,任何所為都貼以人間佛教的標簽,佛教將出現大浪裹挾,泥沙俱下的局面,並導致一 連串的副作用,不僅化不了世俗,可能被世俗所化,甚至有被腐蝕吞沒的危險。世俗化、庸俗化,是佛教的一大致命傷,這是一條走入歧途的,沒有遠景可以期待的 不歸之路。

  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是傳統佛教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人間佛教不僅是實踐的問題,同時 也是一個理論問題,是一個全方位的過程,祇有正確的思想認識,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人間淨土才有實現的可能,這是一個因果的相互關聯。在貫徹人間佛教思 想,構建人間淨土的過程中,華僧的使命是不斷深化提煉人間佛教思想,認清佛法不共世間的特性,樹立人間化不等於世俗化的正確觀念,正本清源、辟邪顯正,防 止佛教在人間化過程中出現的異化現象,确保佛教的宗教品格和修證精神。

  最後,從佛教弘化的現代轉型談華僧使命。

  當前,我們所處的是一個資訊時代、訊息社會,經濟全球化隨著高速發展的科學技術而 到來,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聯繫在一起,因此產生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並在國際社會得到廣泛的共識。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新世紀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問 題,對佛教來說亦復如是。佛教弘化的現代轉型,是實現佛教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從信仰的角度,我們的使命是重建佛教信仰秩序,促進佛教的現代導向。隨著世界經濟 的全球化,現代人的心靈困境也隨之全球化,佛教弘化應隨時代所需,改變佛教的自我封閉性,融入到民眾的社會人心生活中去,參予社會人心秩序的重建,用佛法 教義回應現代社會出現的種種現象和問題,為佛教信仰者或佛教文化的愛好者,構建安身立命的意義世界和價值空間,建立人類共同領域或公共價值的普世性知識。 佛教的信仰本身是一種智慧型的信仰,突出倫理性和自律性。現代處境下,我們要發掘和利用佛教豐富的倫理思想資源,促進佛教信仰教育的大眾化、知識化和日常 化,體現佛教信仰建設的神聖性、文化性和社會性。

  從文化的角度,我們的使命是復興人文精神,促進佛法的普及貫通。經濟一體化,資訊網絡化,文化多元化是這個時代的顯著特點,物質文明已遠遠超出人文精神的發展,使得人類文明出現內在失調,這就是現代科技與人文精神之間的衝突。佛教要承擔起拯救人文精神衰落局面的歷史使命。

  東方是精神的,西方是物質的,這是關於東西方文明一種傳統的結論。而進入現代科技 時代的人類文明,必然是東西方文明的融合。就佛教內部來說,加強不同區域和不同語系佛教間的交流合作,做到資源共用,協調發展。就外部來說,要加強佛教界 與文化學術界的聯誼協作,調合僧團與社會的互動關係,架起佛教與社會的文化橋樑,共同弘揚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的精粹,吸納西方文明的精華,加強跨文化,跨宗 教的研究和平等對話。佛教要與全球文化同一脈動,闡釋傳統文化,省察西方文化,關注時代文化,融匯一切先進文化,共同構建人類社會新文明,重振人文精神。

  從宗教的社會功能角度,我們的使命是落實多極關懷,促進佛學的經世致用。信仰者通 過佛法的修學,達到離苦得樂,了生脫死,進入涅槃境界,或者得生佛國淨土,這是佛教作為宗教的終極關懷。佛教的人間化運動,強調的是人本精神,注重的是人 間服務,人間佛教的內在驅動力就是要修正傳統宗教的現實逃避性格與彼岸性格,發揮佛教的社會功能,由終極關懷向多極關懷延伸。

  太虛大師曾經指出,佛教的根本出路就是要進行佛學的革命,即實現佛教的入世轉向。 佛教要具有多元開放的文化襟懷,自我充實,重新透視佛學真諦,顯揚佛法所具有的永恆意義與價值,善用佛教的內外資源。現代社會豐富的物質基礎和資訊科技給 佛教的多元發展提供了較多的外在資源和擴展空間,抱著「十方來,十方去;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大力開展佛教在教育、文化、慈善、醫療、安老護養、 社區服務等方面的多元志業,從而在社會上建立起公益團體,服務單位,福利機構的良好形象,取得社會大眾的一致認同。

  總之,我們堅持在傳統上批判性的繼承,在創新上適應性的發展兩個原則,通過佛教制度化的建設和僧伽人材梯次的跟進,不斷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發展,促進佛教弘化的現代轉型。

  《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說︰「以信心為燭,以慈悲為油,以念為器,以光為功德。」 全球華僧應牢記使命,不忘繼承中華佛教的優良傳統,不斷創新開拓,互相砥礪切磋,發揮所長,如因陀羅網,珠光相攝,如無盡燈,互映互照。努力開創華人佛教 的新局面,推動世界佛教的可持續發展,顯揚佛教的永恆價值,為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人類幸福作出新的貢獻,這是我們當代華僧的歷史重任。

 
 
共創人間淨土,維護世界和平——佛教徒的神聖使命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 聖 輝

尊敬的大會主席,
尊敬的淨心長老,
尊敬的覺光長老,

各位大德,各位善知識:

  今天是個非常吉祥的日子,在象徵著炎黃子孫團圓的中華民族傳統佳節——中秋節即將 到來之際,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有幸作為大會特邀貴賓,參加「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慶祝四十周年會慶」,實在是法喜無量。借此機會, 我們向「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四十周年會慶表示熱烈地祝賀!向不遠萬里來自世界五大洲的各位長老們,表示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八月十五日,中國佛教 協會邀請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界三大語系的四眾弟子,以北京靈光寺為主會場,以全國各大寺院為分會場,共同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 爭勝利六十周年祈禱世界和平大法會」,表達了全中國億萬佛教徒不忘歷史、面向未來、珍愛和平、反對戰爭的悲誓弘願。今天,又適逢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行 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慶祝世界華僧會成立四十周年慶典,世界各國華僧代表雲集香江,歡聚一堂,以「攜手與時並進、共創人間淨土」為主題,共商團結合作,促進 人類和平事業的大計,真是因緣殊勝,得未曾有。

  以下,請允許我以「共創人間淨土,維護世界和平——佛教徒的神聖使命」為主題做一發言,請各位長老不吝賜教。

  

  西元前六世紀,釋尊以無與倫比的深邃智慧,創立了偉大的佛教,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 偉大事件。佛陀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言教,猶如一把光焰無際的慧炬,成為啟迪人生智慧、破除我執法執、消除貪著功利,維護人類和諧的精神財 富,為人生指明了前進的道路,好比為疾病者帶來醫藥,為黑暗者帶來光明。

  二千多年前,佛法西來,與中國的固有文化相融合,為中華民族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 化,造就了中華民族慈悲平等、和諧寬容的民族品格,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塊瑰寶。可以說,佛教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習俗、民族心理的影響之大,是無與 倫比的,甚至可以說,如果中國人離開了佛教,連日常語言都說不周全了。佛教所提倡的「慈悲和平,創造人間淨土」的思想精神,亦是凝聚中華民族思想文化中的 重要內容。

  我們的先輩法顯大師、鑒真大師等許多高僧大德,遵循佛陀弘法利生的教誨,遠涉重 洋,歷盡艱辛,把大乘佛教傳播到朝鮮、日本、越南等世界各國,創造了無數的人間淨土。到了近代,無數像法顯、鑒真式的大德高僧,歷盡艱險、百折不撓,到異 國他鄉去弘法利生,克服了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戰勝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把大乘佛教弘揚到世界各地。特別是近二十年來,各位長老大德懷著極大的弘法熱 情,在世界五大洲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弘法利生,一座座佛教寺院和道場,就是一塊塊人間淨土,是一個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和平基地。在世界各地弘法的華 僧,就是當代的法顯、當代的鑒真,受到祖國各民族佛教徒的景仰與尊敬。

  

  身在異邦,心繫華廈、熱愛祖國,熱愛和平,是分佈在世界各國、各地區華人僧團的主 旋律。在抗日救亡運動中,世界各地的華人僧眾以「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的慈悲精神,團結一致,共赴國難,為祖國的抗戰勝利付出了諸多犧牲,做出了重大 貢獻:近二十多年來,華人僧團關心和支援祖國的經濟建設,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和繁榮富強做出了重大貢獻;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香港、澳門、臺灣和世界各 地的華人僧團,為祖國佛教事業的恢復、發展,給予大量物力和財力的支援;近幾年來,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的友好合作日益開展,世界華人僧團鼎力支援,共襄盛 舉,充分體現了分佈在世界五大洲辛勤弘法的廣大華僧,與祖國的佛教法乳一脈、血濃於水的法緣、血緣關係,世界所有華人、華僧都是炎黃子孫,我們是一家人, 一家親。所以在世界各地弘法的華僧不但為所在國的社會祥和、人民幸福做出了貢獻,更是發揚光大佛教事業、熱愛祖國、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四十年前,以白聖長老、覺光長老為代表的高僧大德,為了團結華人僧團,奔走世界各 地,發起成立了「世界佛教華僧會」,華僧會「以團結世界佛教華僧,發揚大乘佛教精神,建設人間淨土,普利群生為宗旨」,在世界範圍內加強與廣大華僧的聯繫 與合作,在弘揚佛教文化,創立人間淨土,維護世界和平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功德,取得了重要成就。自一九九二年第五屆華僧大會推舉淨心長老就任會長以來,通 過制訂章程,明確宗旨任務,每年召開一次執委會,各項活動日益頻繁,規模不斷壯大,成為世界上有影響的國際佛教組織之一。對此,中國佛教協會全體同人表示 歡喜讚歎。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也是人類社會矢志不移的奮鬥目標。自從抗戰勝利 六十年來,從世界總體局勢看,全世界包括全體佛教界在內的和平力量,是一支維護和平、制約戰爭的主導力量。可以說,在全世界華人僧團、各國佛教界和各種和 平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世界和平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近二十年來,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和物質財富的極大豐 富,深刻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資訊網絡化、操作電腦化已經成為世界潮流。但是,現代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並沒有自動 帶來人類精神品格的自我完善,也沒有更好地促使人類純正道德的同步增長。相反,經濟的競爭與資源的短缺,反而助長了人類貪欲心理的膨脹,企圖用武力爭奪世 界資源、破壞世界和平的行為仍然存在,從而使得局部戰爭、種族歧視、恐怖主義、道德失範、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嚴重危害世界和平與安寧的現象不斷發生。上 述現象產生的根源,在於「貪、瞋、癡」三毒對人類心靈的污染所致。因此,祇有用佛法的力量熄滅人們心中的「貪、瞋、癡」三毒,才能從根本上剷除上述嚴重危 害世界和平與安寧的現象。維摩經云「欲淨其土,先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可以說,「淨化人心」是熄滅人類戰爭根源、解決世界一切難題的關鍵。從這 個意義上說,共創人間淨土,維護世界和平,是全體佛教信徒的神聖使命。

  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世界佛教華僧會」提出用佛教的慈悲理念,「攜手與時並進,共同創造人間淨土」的主題,這也是包括中國佛教協會在內的每一位法門兄弟義不容辭的神聖義務。

  為了維護世界和平,去年十月,在北京召開的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上,海峽兩 岸暨港澳佛教八位長老發出了在適當時機在中國大陸設立「世界佛教論壇」的倡議,旨在為一切熱愛世界、關愛眾生、護持佛教、慈悲為懷的有識有為之士,搭建一 個平等、多元、開放的高層次對話平臺。這個倡議,得到了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各位大德,以及韓國、日本、東南亞眾多佛教人士的歡喜讚歎,與「世界佛教華僧 會」的宗旨是一致的。今年四月,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在海南召開圓桌會議,在盛會中,光臨會議的淨心長老、覺光長老還專門就如何開好「世界佛教論壇」的大事 因緣,發表了誠懇而又重要的意見和建議。會議就適時在中國大陸舉辦「世界佛教論壇」的有關事宜達成了共識,取得圓滿成功。中國佛教協會願與「世界佛教華僧 會」,的法門兄弟們攜手合作,遵循佛陀「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的教誨,以弘法利生為己任,共同辦好「世界佛教論壇」,讓佛陀和平的理念傳遍全世界。

  華僧一家親,家和萬事興。「世界佛教華僧會」的成員遍佈世界各地,形成了「有太陽 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僧,有華僧的地方就有佛法,有佛法的地方就會更加和平」的弘法格局,為今後向世界大力弘揚佛法奠定了堅實基礎。共創人 間淨土,維護世界和平,是佛教徒的神聖使命。讓我們中國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與世界五大洲的華僧們聯合起來,以佛教的一體同心、平等不二,無緣大慈、同體大 悲的理念和悲、智、願、行的博大精神為依止,繼承和發揚佛教優良傳統,順應時代潮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提供的物質文明和便捷手段,「攜手與時並進,共創人 間淨土」,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用佛法的理念創立人間淨土,為引導世界走向永久和平放出大光明,做出大功德。

  最後,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再次祈願三世諸佛慈光加被:我們的祖國和平統一、兩岸四地繁榮昌盛,佛教事業興旺發達,世界人民和平幸福,!

  祝福各位長老法體康泰,六時吉祥!

  阿彌陀佛!

 
 
閉幕典禮及四十周年會慶晚宴致詞
◎榮譽會長 覺 光

尊敬的
國家宗教局葉小文局長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
世界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聖輝大和尚
各位諸山長老、各位長官、
各位嘉賓、各位大善知識:

  世界佛教華僧會第八屆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經過兩天工作會議,今日圓滿,大會邀請到國家宗教局葉小文局長、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總署署長陳甘美華出席開幕典禮,使大會倍增隆重,多謝來自世界各地的華僧大德出席這次會議,對於大家在法務百忙中,踴躍前來參加會議深表謝意。

  此次大會除了第八屆的第一次執行委員會議外,更特別安排了一個「攜手與時並進,共 創人間淨土——華僧之使命」為主題之專題演講及座談會,透過此次安排讓華僧們能夠很坦然的對自己的使命及未來之方向作出研討。我懇切的祈求,在三寶加被之 下,華僧們能夠對自己所應負的責任更加的清楚,並可以攜手邁向菩提大道。共同努力,為佛教也為華僧再創高峰!

  這次大會能夠圓滿順利舉行,有賴予國家宗教事務局葉小文局長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常務副會長聖輝長老等長老法師們的指導及鼓勵,及與會者的支持與合作,我也要感謝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給予香港這個學習的機會。

  最後藉此晚宴勝緣,本人謹祝座上各位,身心康泰,如意吉祥。

 
 
隨筆禪話
◎秦孟瀟

佛教社團

  今年是香海正覺蓮社六十周年鑽禧紀念,香海正覺蓮社是覺光大師創建的,它在本港列 為佛教界最具悠久歷史的社團了,早在一九四五年成立,距今整整半個世紀;看來,它祇是一個很平常的佛教社團組織,設在跑馬地愉園大廈三樓,一座清淨的佛 堂,供奉西方三聖法相,紅漆雕花金色長方形供桌,香爐、燭台、鮮花、水果,紅魚、銅罄……。佛鑫可擺放著數十隻拜佛的蒲團,澄黃色的布套,四周牆壁、石柱 上掛著幾幅佛像鏡框,一進佛堂給人的印象是:「佛門聖地、清淨莊嚴。」

  正覺蓮社不是宏偉的寺院,面積約有二千多呎。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類似香海正覺蓮社的佛堂面貌,比比皆是,關鍵在於誰任住持;若是一個平凡的出家人來任住持,則顯得平凡而無作為:若是由一位道行的高僧來任住持,則顯得極其不平凡,大轉法輪,前往求法的信徒絡繹不絕,可凝聚巨大的慈善力量。

  覺光大師是一位不平凡的出家人,他幼年出家,得益於近代高僧圓瑛大師的教誨,而後 又追隨於天台宗大德寶靜大師多年,可謂「因緣殊勝」。繼承衣缽,弘演「天台」教義,進而發揚淨土「唸佛」法門,契機教化,開創一代新風尚。香海正覺蓮社信 眾之多,實有賴於覺光大師的引導,為本港最具權威性的佛教社團,其影響非同小可也。

解脫之道

  人活在世上,一定要追求人生的最終真理。不然,人活著究竟為了甚麼?人,不能糊裏 糊塗而生,也不能糊裏糊塗而死。搞不清楚這個人生始末問題,是不甘心的!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許多哲學家窮一生之精力,都在尋求人生的真理所在。不 少宗教家及其追隨者,都是如此。有些人把人生看得很重,所謂「輕如鴻毛,重如泰山!」這祇是留名於後世而已,並未解決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歸宿何處? 一切宗教的產生和作用均在此,就是要給人最後歸宿的地方。否則,所謂「死不瞑目,心有不甘」!我研討了中外古今的宗教哲理,給予我最大的啟示,還是佛陀教 理。人生最大的煩惱,是欲尋求「解脫」之道。這個「解脫」之道是甚麼呢?佛陀引用了一個最生動的譬喻,他說,好比一個人中了毒箭,命在旦夕,聰明人是當機 立斷,即刻拔出毒箭來,塗上良藥,挽救生命為緊要。但愚蠢人並非如此,而是追查施放毒箭是何人?是甚麼仇人?是何種毒藥?慢條斯理地在查詢根源,要弄個水 落石出,待你尚未弄清楚之際,一命嗚呼了。追求真理貴在「當機立斷」。

生死觀念

  世間上不少人既不清楚「生」,又不明白「死」!可謂糊裏糊塗「生」,糊裏糊塗 「死」。……西方宗教學家抱著一部《聖經)說:「人和萬物都是上帝創造的!」人,死了以後到哪裹去呢?牧師和神甫都同一口吻回答說:「好人回到天國去,壞 人下煉獄!在世界末日那一天到來,這些人,都將會受到上帝的審判。」這是西方人傅統的信仰,千年不變。在東方人信仰中,也是大同小異地說法,所謂「善人死 後升天堂,壞人墮入地獄!」在印度人或中國人當中是根深柢固的觀念,幾乎整個亞洲人普遍地存在這一深信不疑的想法,牢不可破。近幾十年來,有些人受到物質 觀念的影響而有了更移,否定人死後還存在甚麼!所謂「死了,死了,一了百了。」這個觀念非常有害的,可以說,這是導致自殺的總根子。因為「死了」,「就完 了」,沒有「後顧之憂」了,還有甚麼「可戀」、「可怕」呢?這個想法絕對錯誤。

破除我執

  很多人不懂「無相功德」的意義何在!多數追求「有相功德」的滿足感。確切地說,不論是「無相」或是「有相」,凡是能做「善事」的,都稱得是功德,若是加上「功德無量」一詞,是表示做出的善事太多,太多了。

  一般人喜做「有相功德」大富豪動輒慷慨捐出善款百萬元、千萬元,甚至過億元之巨!名聞遐邇,造福群黎,功不唐捐,名重千古!做善事的「有相功德」是不可否定的,它有著不可低估的價值,是吸引人為「善事」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可是,佛家說:「無相功德」具有另一種特殊意義,引入更上一層樓的境界。因為「有相」,就易於產生「執著」,有了「執著」就有了「分別心」,而「分別心」是煩惱的根源。有了分別心作祟,幾乎處處事事無不計較得失,名利之心油然而生。

  所謂「無相功德」也者,首先打破「自我執著」觀念,沒有你我分別心,主觀客觀溶化 在一起,這是佛家所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是名副其實的「大公無私」,「大同世界」。之所以不能達到這一崇高的理想境界,就是不 能破除「我執」世界觀所致。在苦難深重的社會裡,壞人壞事太多了;有人能做到「有相功德」善舉,不失為「良策」也。

略說禪密

  當前佛教有三大宗派最為流行:禪、淨、密。在國際上尤其年輕人,對禪宗、密宗最為 崇尚,認為貴在「自力」,不依仗「他力」。禪宗講「參話頭」,尋找自己的本來面目:「我是誰?」「誰是我?」「生之前,我是誰?」「死之後,誰是 我?」……一系列自我探索,參透了,所謂「豁然大悟」,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就是「成佛」(釋迦)「作祖」(慧能大師)了。在禪宗歷史上,出了不少卓 越的高僧大德,即使成不了「佛」,也作不了「祖」。至低限度增添了自己的智慧,故此宗派引人。說到密宗,似乎帶有一種神秘色彩,它來自西藏地區,西藏地域 就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在過去,那是很難到達的地方,語言、文字跟漢族完全不一樣,即使寺院裡供奉的佛像、神像也不相同,喇嘛同和尚更是迥異相反,這就是 所謂「密教」、「顯教」之差異,「密教」重視傳承、真言、密咒,以求「即身成佛」。在佛教圈內流行一句話:「窮修禪、富修密。」修禪的人,身無傍物,四壁 皆空:而修密的人,佛堂內供奉千燈,法器繁多,兩者相比之下,似乎「窮」、「富」懸殊矣。

說禪妙理

  有一位大學生對佛學很有興趣,他參加了「靜坐班」,自始至終很用功夫!半年來,風雨無阻,從未間斷,就是面臨考期,功課繁重,他都把一切重擔「放下」!

  有一天,他對幾位同道中人說道:「我習禪的目的,不是為了成佛作祖!」別人問道:「那末你習禪,是為了甚麼?」

他很直率地說道:「為了求智慧啊!」另外有一位年輕女士問道:「求智慧,不如從書本上去找!又何必來「靜坐」呢?不看書,怎麼會有智慧呢?」

  這位大學生蠻有自信地說道:「看書,祇能增多知識,但它不是智慧;而知識是有限度 的,也有深淺的;唯獨智慧則不然,它給予人一種「悟性」,有了悟性是通曉一切真實義意,是跨時空的,永恆的!而知識局限性太多了。」大學生這番話使別人聽 得如墮入五里霧中,不知所云,甚至認為他走火入魔了,他的觀點並沒有錯!完全符合禪的旨意!不過習禪求智慧,從方向上來說,是走對了路。但禪的境界也是不 斷提高的,所謂有初禪、二禪、三禪等等,不同的禪定有著不同的禪境,開悟的禪師在禪定中間,也有差別,其智慧也是如此啊!」

清規戒律

  佛家很重視「戒律」實踐,是對僧,尼及優婆夷、優婆塞是否合格的唯一尺度,凡不遵守戒律者,皆喪失「佛弟子」的資格。

  佛教的戒律是由簡到繁,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國佛教戒律開始是從印度僧人那裡學來 的,原來開始時印度僧人祇剃髮、行乞,披黃衣等。漢代僧人學習印度僧人也是剃髮,持缽化緣等。公元三世紀中葉,從印度傳來的戒律譯成漢文,因而中國當時已 有受比丘(男性)戒的和尚,約在四世紀時中國已有受此丘尼(女性)戒的尼姑。東晉道安時根據我國風土人情制定了自己一套「佛門清規」,規定中國僧尼不姓釋 姓,改為釋姓。公元六世紀時,梁武帝下令不許僧尼吃葷。到了唐代,禪宗僧人懷海禪師制定了《禪門規式》,被稱為《百丈清規》,對禪宗寺院的僧職,制度,儀 式、清規……作出了整套的規約,一直沿用至今。

  不僅中國佛教如此,其他國家佛教徒也要遵守嚴格的戒律,如緬甸佛教規定:禁止穿絲綢的僧衣,禁止穿拖鞋,騎馬或乘車,禁止接觸金錢和觀看文娛演出:此外還規定外出時不得帶傘,化緣來的食物要自己吃……等等。

古德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嚴格的戒律是必要的。

肉身舍利

  佛門僧人逝世有「道」者,會出現「舍利」、「虹化」以及「肉身不壞」等瑞相,與世 俗人迥然不同,不可思議。按常規,人死後不到一個月身體必定腐爛發臭,然而,一些高僧死後,在沒有任何特殊防腐措施的情況下,其肉身竟會上千年保存完好而 不腐爛,這令科學家們大惑不解。從古到今都有佛門高僧去世後肉身不壞的記載,最著名的是廣東省曲江南華寺慧能大師、乳源雲門山文偃祖師,以及抗日戰爭期間 被日本間諜渡邊四郎劫去日本的唐代無際禪師肉身像,這些保存完好無損的肉身經現代專家檢測後確認不虛。專家指出,木乃伊的保存是人工藥製的軀殼,保存上千 年並不太奇。但暴露於空氣中的肉身千年不朽,實為世界奇跡!在現代,我國又出現了數位肉身不朽的和尚,著名的慈航法師他由新加坡去到台灣的(與作者本人有 多年通信聯繫),他於一九五四年五月六日去世,去世前曾留下遺囑:遺體盤坐缸內,安放在後山,三年後再開缸。五年之後,弟子們才遵囑開缸,看見法師肉身並 沒毀壞,皮膚呈棕色,五官分明完整,兩腿盤坐,稀奇的是,還生長出少許髮鬚呢!

 
 
世界佛教動態

生命在握

宣講者:淨達法師

日  期: 2005年10月11日(星期二)

時  間: 下午3時至5時

主辦機構: 慈航淨院

查詢電話: 羅居士- 25715245 / 61090623

     吳居士- 92687796

舉行地點: 葵青劇院- 新界葵涌興寧路12號

         (演藝廳) 葵芳地鐵站C出口,新都會廣場側

      查詢電話:2408 0128 


上海交大玉佛寺高級管理人員

MBA核心課程研修班舉行開班典禮

  酷暑初消,秋風輕拂時節,玉佛寺高級管理人員MBA核心課程研修班開班典禮,於二○○五年九月一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 市佛教協會會長、上海玉佛禪寺方丈覺醒大和尚,上海交通大學校長謝繩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院長王方華教授,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 曹海紅先生,普陀區委常委、區政協副主席、區委統戰部部長夏斯德先生,普陀區副區長陸永新先生,上海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兼常務副秘書長周富根居士等領導出席 了開班典禮。覺醒大和尚、王方華教授、謝繩武教授、夏斯德部長、曹海紅副主任等領導先後致詞,對研修班的開辦表示熱烈祝賀並提出殷切期望。謝強武校長還向 覺醒大和尚、夏斯德部長、陸永新副區長頒發了研修班顧問聘書。

  為了提高寺院整體管理水準,玉佛寺自二○○四年十月開始,委託具有一級管理資質的上海明華物業公司承擔寺院的物業管理工作,一年來,寺院的物業管理工 作逐步走上了規範化的軌道。物業公司的引進,為玉佛寺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為寺院的規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為了進一步提高寺院管理中高級管理 層的管理意識和水準,積極推動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將佛教寺院充分融入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形勢中,玉佛寺決定借助高校的力量,為自己培養出 一批高層次的管理人才,以促進寺院的整體管理水準躍上一個新的臺階。鑒於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學院具有強大的師資力量、良好的外培聲譽、寬廣的合作管道、豐富 的辦學經驗,同時對佛教管理人才的培養具有濃厚的興趣,於是經過友好協商,雙方很快達成協定,由安泰管理學院安排精幹的教師力量,利用六個月的時間,對玉 佛寺十八名學員作管理學方面的系統培訓,以期達到MBA學員的相應水準。這次參加培訓的十八位學員都是玉佛寺承擔主要管理任務的精兵強將,除已經在各高校 進修的學員外,玉佛寺上至寺務處,下至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幾乎都參加了培訓。

  工夫不負有心人。相信有各級領導部門的支持和關心,有交大安泰學院的重視和幫助,加上各位學員的認真學習,玉佛寺高級管理人員MBA核心課程研修班一定能達到預期目的,取得圓滿成功。


香港佛教聯合會

關於南亞海嘯救災捐款通告

  南亞海嘯,成為世紀性災難,也牽動香港各界人士的心。在我會緊急呼籲和組織下,承蒙 香港佛教界四眾弟子、諸上善人等共發慈心,立即行動,慨解義囊, 本會除已組團赴印尼、斯里蘭卡等災區慰問賑災外,最後一筆捐款共計USD259,500.97美元,已悉數送交斯里蘭卡政府「國家災難救援基金」。所有行 政事務性開支,全由本會支付。至此,南亞海嘯賑災工作已告結束。謹向本會四眾同人、諸大善士、各界友好,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香港佛教聯合會

佛曆2549(2005)年9月23日


安徽安慶靈山寺大雄寶殿、靈山講堂緣起

  千年文化古城安慶的靈山寺,臨長江面大湖,巍立於大龍山山麓,環境十分清幽淨潔,而且交通又十分便捷,民航機場、火車站、長江港口,都為不遠,安樅公路從山門前寬坦而過。

  古靈山寺,歷史悠久,且具規模,山口有亭,山腰有殿,山頂有塔,被譽為大龍山巨龍之龍頭。後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文革」大劫,片瓦無存,九十年代初, 政通人和,國泰民安,寺院周邊廣大信眾熱望修復靈山寺,得到政府的批准。在釋法印滿宏法師的率領下,拓建土地數拾畝,一磚一瓦建起了天王殿、五觀堂、念佛 堂、圖書館等建築。為弘揚佛法開辟出一方聖地。雖然我們淨修於內陸的窮鄉僻壤,四眾弟子仍發願籌建大雄寶殿、靈山講堂,定於二○○五年農曆臘月初八(陽曆 二○○六年元月七日)。隆重舉行奠基典禮,恭請十方大德慈悲護持齊來共成盛舉,添磚加瓦,功德無量。

  常住是專修專弘淨土宗道場,衷心歡迎十方真修眾佛子、苦惱憎、居士來寺常住,共修、共荷擔如來家業。

  地址:中國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楊橋靈山寺

  電話:(0556)5811034 (傳真)5811534

  手機:(0)13966937749

  郵編:246001

  入帳銀行:安徽省安慶市商行錢牌樓支行

  帳戶名稱:安徽省安慶市靈山寺

  帳號:908201091148558

  負責人:靈山寺住持釋法印滿宏


般若味重重 ◎妙 峰

  自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隨著各種經典的不斷翻譯,佛教的思想理論與實踐方法,也逐漸完善。於是各種思想體系被人們分別推崇和繼承,因此,不同的宗派也隨 之而成立。參禪、念佛、誦經、修止觀的實踐方法,也就隨著不同宗派的應用而流傳至今。縱觀中國佛教二千年的發展,宗派的不斷傳承,為佛教的延續,產生了重 大的作用。在眾多的宗派中,能夠學修並重,理論與實踐兼顧的,莫過於天臺與華嚴二宗,而天臺尤勝於華嚴,這已是無爭之事實。若委悉其中原因,自是說法不 一。就筆者竊意而言,則與天臺宗倡導讀誦經典有著重要的關係。這不是說天臺以外的宗派不重視讀誦經典,而是天臺宗「八年方等,十年法華」的學風促成了其經 久不衰,衰而不亡的歷史現狀。

  也就是說天臺宗教誡學人,用八年的時間讀誦各種大乘經典,用十年的時間專讀一部《法華經》。這八年、十年的讀誦,並不同現代人們的每天念誦一卷或一 品,而是不分日夜的全天候讀誦。在這精進的讀誦之中,將自己的身心思惟與所讀的經文融為一體,古人所謂隨文入義,隨義入觀,就是這個意思;佛陀在經文中 說:「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隨法行」,也同樣是這個意思。天臺宗這種以讀誦經典而助成止觀禪修的方法,可說獨步教界。隨著對經典的不斷讀誦,法味重重, 智慧日開,止觀漸熟,定慧隨成。當今學人對此可不深思哉?

  近年來,有的道場舉辦禪七、佛七、法華七、華嚴七等的精進學修,雖然是短暫的精進,這也無疑是一種好現象。不過七日的精進並不限定在年底的表現,可以 運用在任何時候,每一個月、每兩個月、或最少每個季度一次。這樣,才能形成一種學修的好風氣,學風、道風不待言而自成。

  筆者以為,各大乘經典都應得到重視,不祇是《華嚴》、《法華》,而《涅槃》、《般若》、《楞嚴》等諸大乘經都可以由舉辦七日精進讀誦的方式推廣佛教徒 的普遍讀誦和受持。今年七月,筆者應澳州華藏寺藏慧法師的邀請,帶領悉尼的部分佛友進行《大般若經》第二會的七日精進讀誦,並於每晚一次關於般若理論與實 踐的專題講座,七日內兩次集體研討,以及起七前的前行引導,和結七後的總結等,使整個參加法會的人有一種「般若味重重」的體驗。我非常贊嘆這種舉措,並樂 為推而廣之,普及佛教界。

  惠州博羅禮佛禪寺日照法師及其護法信眾得知後,首表相應,並定於新曆:二○○五年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五日(農曆九月二十八星期日至十月初四星期六)在 惠州博羅禮佛禪寺舉辦首期「般若七」法會,耑此殊勝功德迴向冥陽兩利。法會期間設有蓮生祿位、往生蓮位,敬請各界人士隨喜登記,並於每晚開設一堂有關般若 法門的專題講座,以期達「般若味重重」的效果。祈願三寶加持!龍天護佑!正法久住!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