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42期
2005年7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昔日創刊因緣
追思法會
印順導師追思讚頌法會悼詞 ◎釋覺光
行菩薩道
仁達師父 朝禮五台
行程千里 三步一拜(上)
◎陳世法、妙 融
論  述
漫談世間業報論 ◎慈 悲
專  論
康有為《大同書》中的淨土思想 ◎高振農
娑婆人間
苦由心生 ◎傳 道
探索人生
人,最不知道的是甚麼? ◎覺 真
藏傳佛教
第四世東嘎仁波切列敦.卻吉嘉措簡介 ◎金 剛
佛教道場
一元加入會籍 365天勤修功德
——上海留雲禪寺弘法新創舉
◎祥 雲
隨筆禪話
三類布施 ◎秦孟瀟
世出世法
如何獲得幸福 ◎楊 釗
慈輝功德
慈輝基金會與惠城區政府
攜手募捐助學金1045萬元
◎林子釗
慈輝佛蹤在良井 ◎惠 陽
臨濟哲理
臨濟禪中的「有」與「無」(下) ◎戈國龍
長壽之道
談信仰與健康長壽 ◎郭德才
上報恩師
靜室勤參禮世尊
——致恩師惟賢長老
◎正 純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昔日創刊因緣

港佛教》創刊於一九六○年六月一日,距今已有四十五年之久。創刊的起因,早在五十年代之際,香港佛教漸漸興旺起來,由於國內僧人受戰局影響,紛紛南下,著名高僧卓錫香江弘揚佛法,善信增多,梵剎精舍似雨後春筍,佛緣漸入佳境。 

  佛聯會已故副會長陳靜濤居士有見於形勢發展和需要,他同覺光法師商討倡議出版一份《香港佛教》宣傳刊物,隨即邀約佛聯會同仁松泉法師、元果法師及秦孟 瀟居士共同商議,如何籌備創辦一份有益於香港佛教宣傳的刊物。首先考慮經費等問題。由於某種原因,不便於動用佛聯會公款,於是決定由正覺蓮社、法雨精舍、 福慧精舍三方共同承擔出版一切費用;陳靜濤將刊物定名稱《香港佛教》,社長覺光法師、督印松泉法師、發行元果法師、主編秦孟瀟居士。 

  在創刊初期的「發刊詞」上,莊重確定宗旨及其目的:「本刊雖以《香港佛教》雜誌為名,祇是說明發刊之方所而已,並不含有區域的限制。因為地域雖有南 北,而佛教一味,是沒有南北 之分的。爰本此意,《香港佛教》沒有宗派的成見,也不以新舊做標榜,更不拘體裁形式。但有一個根本為原則,就是以佛陀正法為中心的文字,才是本刊所歡迎 的……」本刊自發出「徵約稿」信函後,大陸、台灣、東南亞各地及歐美各國稿函紛紛寄達,本刊得以如期出版。編者曾一度離港多年,但《香港佛教》未曾間斷, 在讀者群中贏得了良好信譽,稱讚說:「是佛教界公正輿論而權威性的刊物。」弘揚正法,批判外道,是本刊的一貫風格。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本刊發生了一些變化,松泉、元果兩位長老相繼圓寂,影響到本刊出版發行等運作。為了續佛慧命,慧燈不滅!會長覺光大師獲得佛聯會董 事同意《香港佛教》回歸佛聯會來,有助於推動香港佛教文化和福利事業,更有利於加強同世界各地佛教聯繫。所謂:「立足香港、背靠祖國、面向寰球!」《香港 佛教》近廿年來改版創新,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是一份多元化綜合性刊物,深受國內外廣大讀者喜悅和愛戴!自從在佛聯會卓越領導下,本刊越加顯示它的光彩和 魅力。香港是「一國兩制」優越性的土壤,相信《香港佛教》這株花朵散發出芬芳清香,使人心神醒悟,一心向佛,建設人間佛教。 

  最近佛聯會出版創會六十週年紀慶特刊,內容概述會屬各項工作及其進展。本刊當年創刊一段殊勝因緣,當今讀者多不清楚,略述其創刊因緣以增其歷史知識而已。

 
 
印順導師追思讚頌法會悼詞
◎釋覺光

諸山長老、各位大德: 

  六月四日,是一個人天悲泣、永難忘懷的日子。當代佛門耆宿、百歲高齡的印順導師,在熟睡中捨報,離開我們而去,消息傳來,悲痛難已,不禁愴然震悼。今天,我們香港佛教代表團諸同人以及全港佛教四眾弟子,都為印公導師溘然示寂,感到無限的懷念和深切的哀悼。 

  印公長老一生提倡人間佛教,關懷現代社會,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他是菩薩住世,續佛慧命,五宗並繼,禪淨兼弘。尤其著作等身,寫下了七百多萬言的 佛學巨著,深入智海,為我們留下了巨大的佛教文化財富。以發揚佛陀根本教義,指引眾生成佛之道。悲深行苦,為法忘軀,生活儉樸,道風遠播。修持、弘法、道 德、文章,福德慧業,四海咸欽,中外景仰。他的圓寂,是我們中華佛教的沉重損失,他的懿德高風,垂範後世,又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之初,印公導師曾來香港駐錫三年,他與香港也有甚深法緣。他是太虛大師的好學生,好傳人,一九四七年太虛大師在上海遽爾圓寂,眾弟子 公推印順導師主持編纂《太虛大師全書》。此書起先由上海大法輪書局出版,後來又轉移到香港,在香港成立了「太虛大師出版委員會」,由陳靜濤居士任主任委 員、台灣李子寬居士為副主任委員。優曇法師負責財務,演培法師、續明法師負責校印,我本人和松泉法師負責行政和發行。以這一因緣,印順導師到達香港,我與 印順長老也有了更多的親近。一九五二年春,印公導師還當選了當時的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成為我們香港佛教界的領航者和導師。直到一九五三年,印公長老才來 台駐錫。 

  我們緬懷印公導師的一生行誼,更令我們敬佩他的深智遠見,他接續了太虛大師所倡導的適應時代的「真現實」的「人間佛教」,而且發揚光大,思想超前,成 為太虛大師之後又一位領航「人生佛教」的導師。對推動中國佛教的復興,和世界佛教的合作與友誼,印公導師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悼念印順導師的悲痛時刻,我們要化悲痛為信、願、行,繼承印公導師的遺志,護教宏法,為佛教延續命脈,常住三寶,攝化眾生、慈悲喜捨,永不退轉。祈願印公導師上生兜率,不久將來,重回人間,化度有緣。 

  藉此機會,也向今天哀思法會的主持者、主辦者各位大德致以我深深的感謝。 


祭 文

 

  維

 

  佛曆二五四九年(公元二零零五年)歲次乙酉五月初五日,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釋覺光暨本會董事同人,哀誠悲切,謹具香花供果,燈燭淨饈,奉薦於當代耆宿百歲高齡上印下順導師蓮座之前。致祭言曰:

 

  印公導師 佛門龍象 宏宣聖諦 四海景仰

  師承太虛 祖印重光 人生佛教 高樹法幢

  五十年代 行化香江 常作獅吼 法音難忘

  旋渡海峽 人天舟航 重視教育 大悲大願

  培育賢才 引眾登岸 著作等身 法海津梁

  弟子依歸 緇素相望 桃李不言 下自成行

  百歲高壽 瑞應呈祥 法身常住 力挽狂瀾

  名垂青史 弘範十方 祈願再來 廣度有緣

  一瓣心香 伏維

 

  尚饗

 
 
仁達師父 朝禮五台 行程千里 三步一拜(上)
◎陳世法、妙 融

您用滾燙的血汗,融化心靈的冰川;
您用聖潔的佛號,播灑智慧的甘泉。
您用虔誠的頭顱,折服愚人的我慢:
您用衰老的身軀,耕耘眾生的福田。
您用智慧的火把,燒掉業障和邪見:
您用精進的腳步,踏破火海與刀山! 

            ——題記

送 著仁達法師一行遠去的背影,我的身心似乎逐漸分離了——身在紅塵繭殼中,心飛雲外拜佛去。溝通凡與聖、鏈接身與心的紐帶,當是這些蜿蜒三千里的公路、土路 或山路了。仁達老法師三步一叩朝拜五臺山,每叩一個頭,頭上、臉上、身上的汗水都會滲透在路上。綿延三千里、橫穿三省份的朝聖路啊,每一粒砂石都撒滿了老 法師的血汗。詩人說,「踏花歸來馬蹄香」,很是浪漫,但在我看來,則是「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這些普普通通的道路,因為經受過法師的叩拜、 浸潤著聖者的血汗,而變得神聖、莊嚴、高貴起來,令人不敢不敬畏。

  近兩個月來,華北地區的氣溫升高,雨水增多,沙塵彌漫,而且白天和夜晚的溫差很大,中午地面溫度高達五十多度、烈日下、熱路上、風沙中,雨夜裡。老法 師和三位護法要經受著怎樣的苦辛和熬煎。我想像不出來。祇是,每天走在上下班的路上,我的眼前總有法師虔誠叩拜的身影,人物依稀,景色依舊。

一、苦行的頭陀

  朝山千古事,天地一頭陀。朝山,又稱為拜香,是歷代高僧大德歷境煉心、自覺覺他的一種修持方法。如虛雲大師朝拜五台,誠感文殊親救護,成為千古佳話。

  如今,山東博山正覺寺仁達法師效法祖師楷模,以花甲高齡千里朝山,無疑是一種振興佛教的行為,也是一種濟世利人的苦行。可是,一說到苦行,普通人固然 不理解,很多教內人士也不以為然,認為苦行是外道的修行法,佛教主張中道而不提倡苦行。很多人由此產生疑問:在科學技術日益發達、物質生活異常豐富的信息 時代,提倡和實踐頭陀苦行不是很背時嗎?

  仁達老法師認為,真正的佛法是超越時空、永不過時的!之所以正法時代得道者多,像法、末法成道者少,原因在於古人重視修道,今人重視享受:古人捨身求法,今人重身輕法:古人吃苦耐勞,今人好逸惡勞。因此,修習頭陀苦行在今天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頭陀行不是外道,而是正道。佛陀在世時,大迦葉尊者專修苦行,年紀老了仍不捨苦修。佛贊嘆說:「你可以作一切眾生行為的榜樣,正如我在世一般。有人像你一樣修苦行,佛法就可以住世保存;如沒人修苦行,佛法就要滅亡。你真是荷擔如來正法的人啊!」

  仁達法師深有感觸地告誡弟子說:「現代人很重視並提倡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在佛教中稱之為「苦行」,雖然方法和程度不同,但目標基本一致,即所謂艱難困 苦,玉汝於成,現在科學昌明、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修苦行更顯重要:無論出家在家,男女老少,修一段苦行,無疑是人生的寶貴財富,也是成佛的必經之路。此 所謂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在逆境中磨練意志,陶冶情操,消除業障,啟發智慧。從苦行中體會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常寂我淨,此乃大智慧、大福德、大 因緣,非局外人所能知也。」因此,法師特意選在大行普賢王菩薩聖誕的日子,即農曆二月二十一日起香。

  臨行前的十天裡,仁達法師每天都在山東博山正覺寺裡,觀音殿、地藏殿之間三步一叩拜幾圈,進行熱身鍛煉,為長途跋涉做準備。二十一日上午七點半,在正 覺寺觀音殿舉行朝拜五臺山起香儀式中,仁達法師宣佈,山途中持金錢戒(即不受信眾金錢供養)、不進百姓家宅、不進酒店、不住旅館,修頭陀行。後來的事實證 明,老法師言行一致,嚴淨毗尼,所有戒律都一一做到了。

  朝山途中,法師一行的齋飯、午休和宿營多數是在路邊、樹下或野地裡進行的,而且又是晴雨無定、冷暖無常的季節,一路的清苦可想而知。用楊國師兄的話說就是:「疾風、驕陽、曠野樹,西北望五台,茫茫不知處:熱路、砂石、身投地,回首年邁人,濁淚迷雙目!」

  四月廿六日中午,在從陵縣至德州的途中,楊國和李兆豐在路邊找到了一間被遺棄的小破屋,沒有窗框,祇有一個小土炕。兩人把房子打掃乾淨,生火做飯。師 徒四人在房子裡共進午餐,免受了風沙之苦。仁達法師詼諧地說:「叫化子住進了金鑾殿!」飯後師父在小土炕上甜甜地睡了一覺,算是享受了一下。

  四月廿九日,老法師拜進了河北衡水的景縣。道路雖然是黑色的瀝青路面,但似乎不堪過往車輛的重壓,四處殘破龜裂,坑坑窪窪,凸凹不平。有的地方坑有一 尺多深,汽車行駛時都小心翼翼地選坑淺的地方走。承載輜重的「大棚車」,(即人力三輪車)一不小心就會撞爛車輪。路邊有草無樹,烈日暴曬,濁氣逼人。仁達 法師仍然是三步一叩,一絲不苟,從一個坑拜到另一個坑,碰到石頭就在石頭上叩頭,碰到土坑就在土坑邊叩頭,碰到泥窪就在泥窪裡叩頭。

  從三月三十日起香至今,已有兩個多月了。如今天氣炎熱,風沙肆虐,仁達法師一行面臨著更加嚴酷的考驗——中午強烈的太陽、五十多度滾燙的地面、瀝青馬 路暴曬後散發出來的有毒氣體,嚴重威脅著老法師的身體健康。在惡劣的環境中,老法師依然堅持每天叩拜十多個小時,拜程一十餘里,眼瞼被路面的高溫和毒氣灼 燒得腫脹起來……這對一個年輕人來說,也是一種對體力、耐力和毅力的極限挑戰,何況老師父已有六十四歲高齡,顯然是在現身說法,以頭陀苦行來渡化眾生,創 造了生命的奇跡。誠可謂大願大力大無畏,甘灑熱血覺有情!

二、文化的苦旅

  仁達法師三步一叩朝拜佛教聖地五臺山,跟香的居士有三位。師徒一行四人,總體文化水準不低:仁達法師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學本科生,教授級國家高級工 程師,楊國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本科生,李軍是新世紀初的大學生,李兆豐是勝利油田的技師。因此可以說,這次拜山壯舉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苦旅。

  一路禮拜,一路汗水,一路聖號,一路經聲,這是仁達法師對此次拜山的概括和要求。老法師每走一步路,念一聲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每叩一個頭, 念一聲「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寶」。老法師每叩一個頭,頭上的汗水都會印在路上,佛號神咒就會飄灑空中,利益有情。因此說,這支拜五臺山的隊伍,本身 就是一個流動的道場,一個無相的壇場,一路上為六道眾生播灑著清涼的甘露法雨。

  在艱辛勞苦的山途中,「仁達法師不僅自己身體力行、佛號不斷,一步一句「唵嘛昵叭咪吽」,堅持每天持誦《金剛經》和早晚課誦。而且要求三位跟香的居士每天誦一萬至兩萬聲六字大明咒。他們在哪裡宿營,就教導那裡的施主和眾生持誦六字大明咒……

  仁達法師雖然是六十四歲的老人,但是在朝拜聖地五臺山的路上,他的步伐堅定而穩健,他的禮拜從容而莊嚴。法師每叩一百二十個頭為一段路,大約五百五十 米到六百米左右。每拜完一段路,師父要在路邊坐在拜凳上休息五至十分鐘。每次休息時間,都要「出食」,即往路邊螞蟻窩旁灑一些饅頭屑,同時念誦變食真言、 普供養真言、迴向偈,一路度化沿途的生靈。

  老法師曾經發願:從山東博山正覺寺到五臺山,三千里朝山途中所經之處的一切孤魂野鬼、有情無情、幽冥界眾生,悉皆聞法得度,先到博山正覺寺地藏殿中修行,等待超度。

  整個朝山途中,念佛機持誦聖號,每天廿四小時不間斷,上午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下午和夜裡念「南無阿彌陀佛」。朝暮課誦雷打不動。師徒四人手捧《佛教念誦集》圍坐上課的場面,成為滾滾紅塵中一道最耀眼最動人的風景。

  在仁達法師的影響下,深圳的一些同修也身體力行,效仿恩師、感悟拜山。農曆四月初八,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誕日那天,深圳的佛友一行八人,相約三步一叩朝拜弘法寺。他們感慨著:一位六十四歲的老人,每日三步一叩近十二個小時,已經持續了五十五天。

  在歷時四個半小時的朝山過程中,他們品嘗了師父的酸甜苦辣。其中一位這樣寫到:「大約叩拜了兩小時,我的身體就開始不聽話,步伐沉重,起身時眼前發 黑、心中煩躁……我不斷給自己打氣,師父每天都拜十幾個小時,而我這麼年輕,一定要堅持拜到山頂……汽車一輛一輛從我身邊呼嘯而過,揚起的塵土和刺鼻的汽 油味兒比疲憊更難以忍受。我屏住呼吸,咬著牙,一邊持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一邊向山上叩拜,時光長長路長長,似乎看不到盡頭::朝山回來,我又 睏又乏,全身酸痛了兩天。打電話給師父,問師父累嗎?睏嗎?如何對待廢氣和塵土?身體受得了嗎?……」

  仁達法師告訴她說:「我也是血肉之軀,每天要拜十多個小時,祇睡五、六個小時,也累也睏呀!每當休息下來時,我全身的肌肉就會不受控制,神經性地顫 抖,抖動的心慌。一天下來,到了晚上,李軍幫我揉一下胳膊和腿,幫助放鬆一下,但還是很累呀!有一次拜至生產橡膠輪胎的一段路,行人都用手捂住鼻子走,徒 弟們也說氣味太難聞了,受不了!而我卻是跪在地面上磕頭,呼吸到的毒氣比他們更多更濃烈。至於汽車的尾氣、工廠的廢氣、瀝青公路的化學毒氣就更不用說了, 每天都要面對!……但那又怎樣,路還是那麼遠,山還是那麼高,退後不前嗎?這是對自己的考驗,要有毅力、要堅持到底。放心吧!師父有佛菩薩加持一切都會平 安無事。

  這位佛友流著眼淚聆聽師父輕描淡寫的講述,心中顫動著:「這就是我引以自豪的恩師!師父確實了不起、很有毅力、很棒!」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如今老法師現身說法,一心正念,在三千里朝聖路上,雖歷盡艱難,猶生歡喜,每每藉境驗心,愈辛苦處愈覺心安,因此悟 到古德所謂「消得一分習氣,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煩惱,便證少分菩提」的真諦。正如一位居士所禮贊的那樣:

 仁慈悲願,德相莊嚴,三寶弟子同禮拜;

 達證菩提,圓照法界,六根清淨始見山。(注:此為嵌字聯「仁達拜山」)

三、流動的道場

  佛教的本義是慈悲和智慧。佛是徹底覺悟宇宙真理的人,這是智慧:自覺之後再去覺他,把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如實告訴眾生,這是慈悲。可見,佛教就是關於愛 心和智慧的教育,與治生產業不相違背:佛法不但與世間法毫無矛盾,反而有助於社會,有利於世人:因為人人都需要愛心,事事都需要智慧。——仁達法師如是 說,亦如是行。

  朝山用的大三輪車是周村王方慧居士特製並供養的,車廂長兩米,車廂內裝行李、炊具。白天是流動的廚房和倉庫,晚上是在裡面鋪上木板,即是仁達法師的床 鋪。我們管它叫「大棚車」。在三千里朝聖路途中,它象一個流動的道場,所到之處,法音宣流,法雲呈瑞,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朝山隊伍所到之處,經常引起當地群眾的好奇、圍觀和詢問。提得最多的問題是:「你們幹甚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為此,鄒平的耿傳俊居士特別 製作了三條「山東博山正覺寺朝拜五臺山」的紅緞子綬帶和「正覺寺簡介」、「朝拜五臺山」彩繪說明,分別固定在大、小三輪車的車棚上,讓人們一看便知。既為 朝山作了宣傳,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方便。

  「請你們師父上我的車,一分錢不要,把你們拉到德州去!」4月21日中午,一輛開往德州的公共汽車突然停在正在叩拜的仁達法師旁邊。司機探出頭來,對 跟香的李兆豐說道。李兆豐微笑著向司機表示感謝,解釋說:「三步一叩朝拜五臺山,是我們師父發的大願。從山東博山正覺寺到山西五臺山,一步不能少走,一個 頭都不能少叩。」汽車司機和售票員聽後,同時豎起了大拇指:「了不起!」

  四月廿三日下午,仁達法師一行拜至陵縣附近的時候,一輛黑色的小轎車從臨邑方向追過來,停在路邊。轎車裡走出一位中年男子和兩個十歲左右的少年。那位 男士給師父頂禮。師父問他有甚麼事情,男士指著其中一個少年說:「他是我兒子,我是勝利油田臨盤探油公司的職工。幾天來我已經四次開車在師父身旁經過,師 父三步一叩的精神和毅力太令人感動了。所以今天我特地帶兒子來拜見師父,讓他從少年時代就要學習師父這種不怕吃苦、持之以恆的精神和毅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朝山的路上,很多本來不信佛的人看到法師行持嚴謹,品行高潔,道德高尚,以六十四歲高齡每日叩拜12個小時,長達二十里路, 深受感動,也許他們平生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面,心靈為之震撼,因此萌發向佛之心,重新認識佛教文化。更多的則是抓住機會教育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們學習出家 人吃苦耐勞、不畏艱險的大無畏精神。(續下期)

 
 
漫談世間業報論
◎慈 悲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活在世上!各各不同。歸根到底是「業力」所致,也 就是業報。所謂「業報」也者,是各自行為(身、口、意)所造成的。這種行為的力量,就是宇宙萬物得以生起的主要因素,所以佛教不主張造物主創造萬物,而主 張業力感召世界。佛教所說的「緣起」,科學定律的「物質在時空中運動」,都離不開這種行為的力量。行為就是佛教所說的「業」,而行為的力量則被稱之為「業 力」。

  在每個眾生的生命中,無論何時何地,任何行為都會產生相應的力量,在適當的時空條件下發揮其作用。這種行為的力量不會因為時空環境的改變而消失,祇會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以各種形態出現,也給人以各種感受和作用,所以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

  佛教的因果理論,並不是「1十1=2的公式化命題,而是說每-事物的出現,一定有其內在的起因和相應的結果。在起因到結果的過程中,還必須要有足夠的 條件,祇有在起因(因)和條件(緣)都具備(會遇)的時候,才會有結果,行為人才能對這種結果產生相應的受用。此是必然之理,故言「因果絲毫不爽」、「因 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其實,身體、語言和意識上的一切行為都稱之為業,即身、口、意三業,它包括惡業、善業和淨業。每-種業(行為)都有自身內在的基礎和重心,以及客觀外 在的條件和機遇,最後形成結果,並且通過固定的模式表現出來,從而構成行為人直接感受的作用,這就是業的因、緣、果、報。

  講到業的因緣果報,佛法中有非常詳細縝密的理論體系,所謂六因、四緣、五果、依報正報等等,由於篇幅所限,這裡就不展開討論了。此就業的性質,分為惡業、善業、淨業來作一簡單介紹,使我們易於掌握自己行為的趨向。

一、業 因

  業因就是指行為的內在動力,亦即招感未來果報的主要原因。具有兩層含義:第一,行為的內在動力,如《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七說:「業因者,即無明、觸。 因無明、觸,眾生求有。求有因緣,即是愛也。愛因緣故,造作身、口、意業。」《般舟贊》亦說:「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這是從十二因緣的角度 來解釋,每一種行為的出現都有內在的動力。第二,行為就是主要原因,如《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說:「業,苦本故,唯是因也。」《成實論.業因品》也說: 「業是受身因緣。」又說:「萬物從業因生。」這是從更為廣闊的時間和空間上看,一切行為都可以成為一切事物內在的主因。

  1、惡因, 惡就是違逆的意思,惡因即是違背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之行為的內在因素。如《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說:「是故惡果從惡因生。」那麼,惡業(違背身心健康的行 為)的內在動力是甚麼呢?主要是迷惑無知(即無明)。由於迷惑無知而在思想上生起了貪、嗔、癡三毒。對於自己喜愛的事物產生占有的貪欲之心,對手自己不喜 歡的事物產生厭惡的嗔恚之心,對於自己無關的事物就產生漠視的愚癡之心,由於這三種心態的存在。並以此三種心為動力,其導致的所有舉動,也就成為最終危害 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行為了。

  進一步說,惡業(違背身心健康的行為)本身又會成為甚麼樣的原因呢?亦即惡業將會感召到甚麼樣的結果?簡單地說就是招感更加破壞身心健康的結果。比如 貪財貪色而受賄嫖娼,由於受賄嫖娼而破壞了身心的健康,變得頹廢自私不務正業和玩世不恭,結果必定是對社會家庭人生的強烈不滿,因此招感極大的痛苦,這還 是今生眼前的花報。其來世的果報則是墮落於餓鬼道中,受盡飢渴鞭打的折磨,更是苦不堪言。所以,由於貪嗔癡三毒為內在主因而產主的惡業,也就成為地獄、餓 鬼、畜生這三惡道的主要原因了。

  除此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惡因,都會感召生命的不安和煩惱,此不贅述。總之,危害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一切行為,對於自己的生命來說,都是惡因。

  2、善因, 善就是隨順的意思,善因也就是隨順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之行為的內在因素。如(菩薩瓔珞業經)卷下說:「是故善果從善因生。」善業(隨順身心健康的行為)的 內在動力,主要是明白因緣法則(即智慧)。由於明白因緣法則,而在思想上生起了施捨、忍耐、安定三種善心,對於自己鐘愛的事物能夠施捨給他人,對於自己厭 煩的事情能夠耐心接受,對於自己無關的事物則能夠安心地對待,因此而導致了所有的行為舉止,都能夠有利於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

  那麼,善業(有益身心健康的行為)將會感召到甚麼樣的結果呢?那就一定會得到富有、尊貴、安心的結果。比如助人為樂而改善了人際關係,由於人際關係的 融洽,而變得更加認真積極,越發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其結果必定是家庭和睦、事業順利,因此招感了人生的歡樂,這也祇是現實的花報而已。其來世的果報則 是轉生富貴的人家;或者充滿喜樂的天上,接受純粹快樂和滿意的生活。所以,施捨、忍耐、安定為內在主因而產生的善業,也就成為人、阿修羅、天等三善道的主 要原因了。

  此外,依此類推,還有許許多多的善業,比如給人一個友善的微笑或者一次誠懇的鼓勵,也都會感得生命的富有、尊貴和喜悅。總之,有益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切行為,從自身的角度來說,都屬於善因。

  3、淨因, 淨就是清淨無雜染(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意思,淨因也就是清淨無染之行為的內在動力。如《維摩詰經》說:「欲淨其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淨業 (能使身心世界清淨完美的行為)的內在動力,就是信仰和理解(即聞慧與思慧)。由於對覺者以及正法的信仰,而進行接觸、聽聞和學習;通過對於真理的思維觀 察,而能夠客觀地理解生命內在的清淨莊嚴;通過信仰和理解,再落實到具體的行為當中,這些行為就包括了許許多多的修行法門,比如念佛、持咒、參禪、止觀等 等。這些都是解脫生死煩惱之污染,獲得生命清淨自在的主要因素。

  那麼,淨業將會感得甚麼樣的結果呢?當然是清淨喜樂的結果。比如以念佛為正因,能夠感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微妙淨土,永離一切生死煩惱;持咒、參禪、止觀都能夠啟悟我人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獲得究竟解脫,展現生命中完美極致的神聖莊嚴!

  當然,淨因的類型是很多的,大小乘三藏經典所說的,各種能夠解脫生死之苦的方法,各種不落在生死煩惱之中的心念,以及在此心念上所起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看成是淨業的內在因素。

  然而,無論是惡因、善因,還是淨因,都不是自己單獨就產生相應果報的,而是一定要具足了外在條件和機遇的時候,才能構成相應的業果和業報。因此我們還必須瞭解業緣。

二、業 緣

  業緣就是指行為的外在條件。亦即感召將來果報的外在必備條件。如《維摩經.方便品》:「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法華經.序品》卷一也說:「生死所 趣,善惡業緣。」《新譯仁王經》卷下說:「諸界趣生,隨業緣生。如影如嚮,一切皆空。」因此可見,行為的外在條件,才是一切事物產生的決定性因素。換言 之,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正因,因為-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但是我們都不具備成佛的條件。所以,修行就是創造成佛的條件。依此類推,殺、盜、淫、妄等 等,就是創造墮落惡道的條件了。

  因和緣是互動的,尤其是對於生死不能自在的癡迷凡夫來說,就祇能隨著行為的善惡而改變著身心環境的好醜,隨著環境的好醜,也改變了內在行為動力的善 惡。但是,對於修行者和聖人,或者睿智的覺者而言,任何外在的環境條件,也都可以成為其升華自己生命的有利助緣。

  從惡緣、善緣、淨緣這三方面來看,業緣包括了:逆緣、惡緣、塵緣、染緣(此四為惡緣)、福緣、善緣(此二為善緣)、法緣、淨緣(此二為淨緣)。我們知 道,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即是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都還沒有成佛的條件,即成佛的因我們已經有了,成佛的緣(條件)還要靠現在去創造。修行就是要創造 各種成佛所必須的條件,創造條件到甚麼樣的程度(是菩薩、羅漢,還是六道輪迴中的眾生),就是以甚麼樣的身份來體現生命的智慧和德相。但是.,我們這些苦 難而癡迷的眾生總是把各種好緣不經意間就變成壞緣,佛菩薩聖人則無論遇到甚麼樣的壞緣卻總能把它們變得更好,這就是迷者墮落、覺者上升的生命景象。

  凡夫總是把「緣」直線或相對應的往下墮落,諸佛菩薩以及覺悟的聖人們,卻能夠將之直線或相對應往上升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識所主,業感緣起。十 法界中一切現象都是各種業因、業緣和合而生。由此看來,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要在身、口意等各種行為(業)中,加強對條件和機遇(緣)的把握、珍惜,乃至改 善、升華。

  緣起觀是佛教的基本理論,大乘佛法裡面包括了:業感緣起(惑、業、苦三道輾轉輪迴而因果相續)、賴耶緣起(業感緣起之所緣而生者)、如來藏緣起(又作 真如緣起,賴耶緣起之所緣而生者)、法界緣起(由上可知如來藏體為真如,若更有所生非真如;而如是一切萬法為由一如來藏變現者,則論其萬法互相融通,可為 一大緣起)。緣起理論縝密細致,而此處所指的就是第一種業感緣起,故稱之為業緣。

三、業 果

  業果就是指行為的必然結果。業就是行為,有了行為之後,就必定會有相對應的結果出現,這就是業果。如《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說:「唯殺、盜、淫三為根 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義林章》卷二也說:「斷見眾生,不信後世善惡業果。」《雜阿毗曇心論》卷一說:「三惡道是不善業果,人天是善業果。」三界六 道之中的一切行為,都離不開惡業和善業,善業和惡業的因緣成熟之後,那就感召了三界之內的各種「果實」了。所謂「有因有緣世間生,有因有緣世間滅。」

  一般說來,業,就是指善行和惡行;果,即由善惡行為所感召的人、天、鬼、畜等六道之必然結果。此外,業與果的關係就是彼此相接相續的,業包括業因與業 緣,果包括業果與業報,簡而言之為因果,因果相似相續,生生不息,無窮無止。相似故不常,相續故不斷,不常不斷正是佛法的中道正觀,也是佛教宇宙生成論的 基本模式。

  至於《新譯仁王經》卷中所說之「三有業果,一切皆空。」則是從更為高遠的角度來看的。三有就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所謂「三界若空花,毫無真 實者。」六道之中,一切有為造作之業都是無常苦空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祇有解脫生死之後,所得到的清淨聖人之果,才是真實不虛,寂滅安樂的。所以,佛 法中的終極目標就是解脫一切業的束縛,所謂「佛是無業行人」,這裡的「無業」是指無善惡相對的有為造作,而感召三界的染污之行為。

  因此,從聖人的角度來看,凡夫的一切行為都離不開善與惡,都是屬於染業,而聖人的一切行為則都是超越了有為法之善惡的,都是屬於清淨的業。那麼,聖人的各種果位,也就都是淨業之果了。

  從前面的三種業因(惡因、善因、淨因)可以看出,修行者和覺悟者,在善因、淨因的基礎上,通過對福緣、善緣、法緣和淨緣的珍惜把握,就能夠得到聖人的果位,這是毫無疑問的。「業果不虛」,其理在此。

  由於一切行為都會形成其自身的必然結果,因此行為人就會對這些結果有了直接的受用,這就是所謂的業報了。

四、業 報

  業報就是指行為所發揮的直接受用。業果是從形成了客觀的事實來說的,而業報則是從形成了主觀的感受而言的。感受有苦受和樂受之別,所以《成實論)卷八 《三受報業品》指出善業得樂報,不善業得苦報。如果從受報的時間早晚來看,-般有三種情況,即是現報、生報、後報。如《成實論》卷八《三報業品》說:「若 此身造業即此身受,是名現報;此世造業,次來世受,是名生報;此世造業,過次世受,是名後報,以過次世故名為後。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無報」,指有情眾生 造作了不善不惡(無記)之業,不引生苦樂之業報,故稱之為無報。從業因到業報,其間必須具備業緣和業果,就在業報方面,還有總報、別報,乃至依報、正報之 分。總之,我人身心世界的存在,必定是由其相對應的行為之內在動力、外在條件及其最終結果而來,所以佛法就以此行為的因、緣、果、報來說明宇宙人生等,各 種現象的相互依存關係。

  當我們徹底認清了這種「業果緣起」依存關係的時候,就會對自己的人生充滿希望和憧憬!因為在尚未感受到果報現前的時候,一切努力(抓往機遇,創造條 件,改善業緣)都顯得極有價值,絲毫都不會落空。哪怕是在臨終最後一口氣的時候,都可以改變將來的結果和受用。

  所以,佛教業報論就是切切實實的「行為負責論」。經云:「勿以善小而不為,滴水雖微漸盈大器;勿以惡小而為之,剎那造罪,殃墮無間。」由是觀之,佛教業報論豈非全面積極、努力向上、充滿奮鬥力之人生觀乎?

 
 
康有為《大同書》中的淨土思想
◎高振農

國 淨土宗自成立以來,就在佛教信仰者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為我國在宋明以後,當年一些盛行的佛教宗派如天臺宗、華嚴宗等,都相繼趨向衰落,而原來佛學思 想比較豐富的法相宗,則幾乎為人們所遺忘,祇有淨土宗仍然十分流行,可以說是與禪宗並分天下。而在近代上海,淨土信仰一支獨秀,幾乎成了一統天下。當時, 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興佛教團體是屬於淨土宗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佛教信徒是信仰淨土的。特別應該指出的是,近代中國,不但有大批中下層的佛教信徒都篤 信淨土,而且還有一大批來自知識階層的佛教信徒,都虔誠地信仰淨土宗,從而使得淨土宗風傳遍了全國各地。

  尤其值得我們深思的是,近代還有一些知名的思想家,在他們的理論著作和思想體系中,也充滿了佛教淨土思想.他們吸取了淨土思想中的精華部分,作為建立自己理論體系的思想資料。

  我國近代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資產階級改良派政治家和思想家,戊戌維新運動的發起者和領導者康有為,就是吸取淨土思想以充實自己理論體系的一個典型的代表人物。

  早在一八八八年,康有為尚未考取舉人時,就向光緒皇帝上書呼籲變法。一八九五年到北京應試,又聯絡來自各省的一千三百多名舉人,領頭發起有名的「公車 上書」,請求光緒皇帝「拒和」、「遷都」、「練兵」、「變法」。這次上書,震驚中外,知識分子階層「索稿傳抄,天下墨爭磨」,從而拉開了中國資產階級維新 派登上政治舞臺的序幕。因此康有為曾經是一個熱忱的愛國主義者。祇是到了後來,資產階級的革命運動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他的思想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上,跟不上 時代前進的步伐,終於成為歷史的障礙,墮落為反對資產階級革命的保皇派。

  康有為曾一度廣覽佛書,對佛學思想有一定的研究。他的專著《大同書》,是他為進行變法活動提供理論依據的重要著作之一,是他前期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著作。他認為,「大同」社會是人類至善盡美的境界,是他經世的最高理想。

  康有為的《大同書》,是以佛學思想中的「四諦」說為理論根據而演釋的,但全書最後的落腳點,卻是《阿彌陀經》中所描述的「極樂」世界。在《大同書》 中,他首先揭示了人類所遭受的種種苦痛,然後找出造成這些苦痛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這些都來之於佛教的「四諦」說。但他又著重指出,在去掉了種種苦痛之 後,最後就可以到達「極樂」的「大同」世界,這就和《阿彌陀經》中所描述的景象和其弘揚的根本目的完全一樣。因為《阿彌陀經》宣稱,佛教信徒祇要依照《阿 彌陀經》中所說的去修行,將來必定能夠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而康有為在《大同書》中,也講到祇要依照他所指出的方法去做,就可以破除「九界」之 苦,進入「極樂」的「大同」社會。

  佛教所說的「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一套說明苦難和解決苦難方法的學說。其中「苦諦」講人生一切都是「苦」,有「四苦」(生、老、病、死)和「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等等,認為這些都是人生必受的苦痛。

  康有為在《大同書》的「入世界觀眾苦」部分,講人類有六類四十種苦。即所謂人生之苦、天災之苦、人道之苦、人治之苦、人情之苦、人所尊羨之苦等等。這 些人類所受之苦,與佛教四諦說中所說的「四苦」、「八苦」相比較,僅僅是具體名目有所不同,實質上是一致的。因為康有為生活在近代,由於社會的發展和科學 的進步,人類所受之苦也必然會隨之而有所增加。所以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所列舉的六類四十種苦,比起佛教「四諦」說中所說的「四苦」、「八苦」來,自然要 更加系統、更加全面了。

  佛教「四諦」說中的「集諦」,主要是講世間人生造成苦痛的各種原因和根據。佛教認為產生苦的原因是「業」與「惑」,它來源於人本能的欲望,即色、聲、香、味、觸五欲。

  康有為在《大同書》的「入世界觀眾苦」這一部分的最後,也指出了所以產生諸苦的原因和根源。他說:「一覽生哀,總諸苦之根源,皆因九界而已。」所謂「九界」,即國界、級界、種界、形界、家界、業界、亂界、類界、苦界。

  佛教把一切痛苦產生的原因歸之於人類本能的欲望,而康有為則認為人類之苦,不僅是因為人類本身有「業」與「惑」的欲望,而且是由於人類社會有國家、等 級、人種、性別、家庭、職業和社會制度等等不同的界限。這種對諸苦根源的種種描述,基本上仍然是按照佛教「四諦」說中「集諦」的說法來推演的,不過比佛教 所說更加深刻、更為全面而已。

  佛教「四諦」說中的「滅諦」,主要講「苦」的斷滅,即斷滅一切諸苦得以產生的種種原因,達到佛教最高理想的無苦境界——「涅槃」。而「四諦」說中的「道諦」,則是指明現實佛教最高理想所應遵循的途徑和方法。

  康有為在《大同書》中,也以拯救人類脫離苦海為目標,提出要消滅人類之苦的根源,就是要破除「九界」,即「去國界合大地」、「去級界平民族」、「去種 界同人類」、「去形界保獨立」、「去家界為天民」、「去產界公生業」、「去亂界治太平」、「去類界愛眾生」、「去苦界至極樂」。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康有 為破除「九界」的途徑和方法,就是要達到「極樂」的「大同」社會。而他對於這種「極樂」世界即「大同」世界所作的論述,在用語上以及所描繪的景象上,簡直 與《阿彌陀經》中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一模一樣。

  《阿彌陀經》中對西方極樂世界是這樣描述的:在極樂世界中,無量功德莊嚴,國中聲聞、菩薩無數。有七寶嚴飾的樹林、樓閣、講堂、精舍、宮殿,有七寶 池、八功德水,諸色微妙的蓮華,妙聲自然的眾鳥,百味飲食隨意而至,自然演出萬種伎樂,皆是法音。其國人等智慧高明,顏貌端嚴。一切眾生,但受諸樂,無有 眾苦。在極樂世界中的阿彌陀佛以及一切眾生,他們的壽命都是長得無量無邊。

  在康有為的《大同書》裡,對於「極樂」世界即「大同」世界則是作了這樣的描述:在這個世界裡,人們都享受著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人皆居於公 所,不須建室:通路皆是大軌,足行大車:飛船、飛屋,聽人之租用;水有自行之舟,陸有自行之車;共飲食,列座萬千,日日皆如無遮大會;飲食日精,漸取精 華,而棄糟粕;衣食無別,不異貴賤,不殊男女;日器精奇,機輪飛動,不可思議。同時由於醫藥衛生的發展,人人長壽,可有一二百歲而漸至千數百歲。

  從上面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康有為的《大同書》,歸根到底是要建立一個「極樂」世界即「大同」世界。而這個理想的藍圖,即來之淨土宗的基本經典《阿彌 陀經》。從這一意義上講,戊戌維新運動的發起者和領導者康有為,也是一個淨土思想的信仰者,在他的理論思想體系裡,充滿了佛教淨土思想,這是完全可以肯定 的。於此可見,淨土思想在近代思想家中的影響之大。

  同樣,我們還可以看到,當年康有為依據淨土宗基本經典《阿彌陀經》所著的《大同書》,對他所追求的「大同」世界所作的種種描述,在當時看來,似乎是一 種不可能有或不可能實現的一種空想。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到了今天的二十一世紀,康有為在《大同書》裡所提出的設想,絕大多數已經得到了實 現。如飛船、飛屋,自行之舟、自行之車,飲食日精,日器精奇,機輪飛動等等,在現代社會,均已不足為奇。而人人長壽,人們可以活到一二百歲,似乎也已指日 可待。

  由此,我們也聯想到,淨土宗的基本經典《阿彌陀經》對極樂世界所作的種種描述,在今天也有它一定的現實意義。也就是說,佛教淨土宗所描繪的奇妙無比的極樂世界思想,也能與當今社會相協調,有其積意義的一面。

 
 
苦由心生
◎傳 道

某 是在山溝裡長大的,童年很苦,五歲就沒了爹娘,如一隻雛烏在哥嫂贍下生成,七至八歲時就開始幫哥嫂幹農活。每到大忙時節,那時是論工分年代。雖然是個小孩 子,幹起活來也能抵上大半個勞力工分。幫隊裡拉秧繩,踩水車,割麥子。有時暑假分到-個軟活讓他能高興一陣子。他給隊裡放鴨子,住在鴨棚裡,睡在鴨棚裡, 吃在鴨棚裡、環境又臭又有蚊子咬,但比在隊裡挑化肥,挑稻秧,要輕鬆得多。一有空就將藏在草帽內的書拿出來讀,有時記不上,就用手在灰塵上劃。暑假期間隨 著鴨子一天天豐滿,工作起來越來越輕鬆。每天鴨子在農村山溝渠道裡小溪流淌,他的心也隨著家鄉的小溪流向遠方,有時鴨子在一片水塘裡休息,梳理著鴨毛,他 也和鴨子一樣,,把化學雨布往墳頭一鋪,頭枕在墳碑上,草帽往臉上一蓋,歪頭就睡,一點煩惱也沒有。

  由於他的勤奮,後來他考上了大學。離開了苦難的童年。乃至在喧鬧的城市裡謀生,童年時代追求嚮往的東西,現在都一一的實現,而且比過去嚮往更加美好, 可是往日那種情趣現在已不復存在了,偶爾腦際裡浮現童年時候一些彩霞,一剎那間又是被現實中的煩惱擾醒。有時還弄得他徹夜頭痛唯眠,特別是在他聽到某同 學,某同事被提拔時心裡就會有一種恐慌,一連好幾天吃甚麼都不香,情緒很低沉,久而久之現在弄得自己渾身是病,甚麼心臟早搏:高血壓,高血脂各種病都出現 了。

  那次他到寺院來,本想借清靜之地,散散心,尋找一種精神解脫,見我他很友善,於是兩人就聊了起來。他叫我給他算算命。說:「為甚麼自己勤勤懇懇工作, 機會總是和自己沒緣,次次和自己擦肩而過,是不是我命中沒有官做啊?」我說我不會算命,看相,祇會誦經念佛,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於是就把「哭婆」求佛的故 事說給他聽。

  在古時京都南禪寺門前,曾有一位綽號「哭婆」的老婆婆。她雨天時哭,晴天時她也哭,邊許願邊哭個不停。南禪寺的和尚就問她:「老婆婆,你為甚麼哭 呢?」老婆婆邊哭邊說:「老修行你有所不知,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鞋的,小女兒嫁給賣傘的,天氣好的日子,我就擔心小女兒的傘賣不出去,下雨天,我 就擔心大女兒的鞋賣不出去。想到這些,就傷心落淚。」和尚聽後哈哈大笑,對老婆婆說:「你不要哭了。下雨,天晴,我們都應該感謝佛。我們事事都應該朝好的 一面想。天晴時,你應該想大女兒的鞋店生意好,天陰時,你應該想小女兒的傘店生意好。

  黃某聽到我這個故事後,臉上馬上就露出了笑容,深深的皺紋也漸漸舒展了,眼睛裡也透出了亮光,仿佛沉迷的人被我推了一下就醒了過來,立刻向我做了個揖,離開了寺院。

  幾個月後,我又在寺院碰到了他,在老遠就笑咪咪地向我說:「我休了一次公假,回到了十五年來都不曾回去也不願回去的家鄉。家鄉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是個兔 子不拉屎的地方。夏天時上面是太陽曬,下面是熱氣蒸,冬天西北風在山穀中回轉,就喜歡往我床上鑽,冷得我兩頭彎成一團。結婚十多年我從不在老婆,孩子面前 提起家鄉,是不想讓別人了解我的過去,怕這快傷疤被揭開,讓別人看不起。這次我帶著一種淡泊的心回到家鄉,想重溫一下童年時感覺。當我車輪一踏進故鄉土地 時,往昔那種淒涼情景不見了。往日那一座座禿土山現在變成了青山翠穀。一個個石墩在山溪中變成了奇岩怪石。往日看到的野山花,迎風招展變成了美麗的花卉, 連小烏的呢喃也像在唱歌。過去聽到樵夫砍柴的吆喝聲,從大山裡傳來,讓人毛骨悚然,現在聽來就好像是一首古老的民謠,在山谷裡迴蕩,讓你回味無窮。原來世 界一切境隨人心轉,相隨心變。往日的苦,原來都是由心而生……

  聽到這裡、我知道他已經真悟了,於是我就送了一張《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給他,他虔誠地接受了。

 
 
人,最不知道的是甚麼?
◎覺 真

研 究人、研究人的本性、研究人的異化、研究人的存在而聞名於世的海德格爾(MartinHeidegger1889-1976)在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痛苦 體驗之後,他對於人可以出賣別人,人與人之間為甚麼會那樣凶殘、謀害與不公,總想找出其原因。他終於從希伯來民族的《創世紀》中找到了最原始的源頭: 

  亞當與夏娃犯罪。上帝詢問:「亞當!你在哪裡?」

  「上帝!我不好意思見你。」亞當躲在叢林裡答非所問。

  「奇怪了,是否你偷吃了禁果,而不好意思見人?」上帝追問。

  「是你造給我的那個女人叫我吃的!」上帝靜默了一會兒。

  「夏娃!你為甚麼叫你丈夫吃那禁果?」

  「是那條蛇叫我吃的!」夏娃同樣推諉著。 

  這是在《聖經》中也有記載的一個著名故事。從這個故事,我們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四點:1、人能知錯,知愧,但是,人會推(諉)。2、人會掩蓋自己。3、 人容易上當,太過相信別人。4、人對自己不負責任。一定要查責任,責任都在別人那裡。把這四點,集中到一點,就是人不知道自己有責任。所以海德格爾終於找 到了人類從最初就具有不負責任的原始性格。 

  據說哲學界一致公認的是:海德格爾的最大貢獻在於他用最有說服力的分析,把人性赤裸的存在,揭示出來,從而告訴我們祇有用解放人性中的責任感,才能打 通人際之間的友愛關係,以人與人之間的整體性——亦即人類的整體性,來完成人的真正存在,以人類的整體意識來完成人生在世的生存目的。 

  我這裡祇不過借用海德格爾的「發現」作為一個引子,來印證我們佛教徒的理想和誓願。我們一早上殿,先誦偈: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這是我們皈依三寶,身入佛門時所發四宏誓願、增上誓願的形象化說法。都是說的眾生有苦,菩薩有悲,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佛菩薩的責任自覺。佛經 中常講,如母憶子,如母憐子,母子天性,子苦母救,這就是母親的責任自覺。馬克思說:無產階級要首先解放全人類,祇有解放了全人類,無產階級才能最終解放 自己,這就是馬克思的責任自覺,無產階級的責任自覺。海德格爾呼喚人類要從不負責任轉到盡責任,祇有人人盡責任,人人都有責任自覺,那麼,人的存在才能真 正實現。可見海德格爾的呼喚同二千六百年前佛陀的呼喚是完全一致的。 

  年來從報紙上,常讀到十幾歲的孩子,離家出走的報導,香港有大陸也有,電視台還有專題節目,經常討論。佛教講因緣。離家有離家的因,出走有出走的緣。 一個孩子,正在讀書、求學、成長的年齡,忽然拋書棄家、走了,不知流落何處?怪孩子嗎?孩子有氣。怪父母嗎?父母有淚。怪老師和學校嗎?老師和學校有冤。 怪社會嗎?你找不到責任人。誰都沒有責任,恰恰是誰都有責任,誰都不能沒有責任。歸根到底,當然是孩子自己本人有不可忽視的責任。 

  ——問題卻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責任。 

  小皇帝(小公主)們,享受的是依賴的愛,是別人無條件給予的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父母愛他,爺爺奶奶姥姥愛他,學校、老師當然也愛他。他所享受的 關心、體貼、照顧,全是應該的。他享受了這種愛,卻不知道自己有珍惜這種愛、維護這種愛的責任。如果有一點點關心不夠,體貼不到,照顧不周,或者稍不遂 意,那就很可能一場「暴風雨」來臨,以最極端的方式,學著電影電視裡的情節,車站、碼頭、孤山野廟,漂泊去也。哪管你父母多少眼淚,家庭多少心血,老師多 少自我譴責,學校、班級多少不安和影響,對社會又造成多少傷害!他沒有一點個人責任。——假如他知道自己有責任,也就不會離家出走了。 

  離家出走的孩子,畢竟是少數。人類的惡行還多,偷盜、爆竊、搶劫、仇殺、色誘、強暴、謀害、欺詐,……尤其街頭公然施暴,眼見弱者被虐,遭禍,周圍觀 者如堵,無人制止,無人相救,群體失語,歷史失憶,社會不公,正義何存?人,為甚麼失去了責任自覺?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有責任? 

  家庭倫常悲劇,時有所聞。父母的責任,丈夫的責任,妻子的責任,兄弟姊妹的責任——是否都已盡到自己的責任?還是不知道自己有責任? 

  人類向大自然濫施開採,恣意掠奪,江河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失衡,大地震怒。南亞海嘯,死亡廿五萬,受災人口二百餘萬,報由業感,共作共受。人,有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責任呢?有些國家,為了旅遊收入,知情不報,難辭其咎——是不是也不知道自己有責任? 

  在某校,期末考試。學生都已坐好了,等著。一位監考老師遲到五分鐘,腋下還特意夾來兩本與考試無關的書。學生應考,他找一空位坐下,翻開帶來的書。學生考試兩小時,他在那裡看了兩個小時的書。學生反而以吃驚的眼光看看他。他不知道自己的責任? 

  佛學,就是生命管理學。學佛,就是讓我們管好自己的生命。管好生命,就是要盡責任。盡甚麼責任?盡生命角色的責任。所以,管好生命,也可以說首先是管 好自己的生命角色。我以老師為例吧。一個學校的教師,他大概有五種生命角色。1、知識的傳播者,(責任是傳播知識),2、團體的組織者(責任是組織好全班 的教學),3、紀律的維護者(責任是管理秩序,維護集體紀律),4、家長代理人(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裡,老師的責任就要代家長照顧他們,關心他們,教育好 他們),5、模範公民(言傳身教,責任就是為學生做出表率)。可見,盡責任本是盡自己的生命角色的責任。 

  如前所述,一個正在讀書的孩子,我想也有三個生命角色:1、對父母而言,他是兒女。兒女的責任就是關心父母,孝敬父母,有維護家庭,體諒父母的責任。 2、對學校而言,他是學生。學生的責任,就是尊敬老師,嚴守校規,專心致志,好好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完成學業。3、對一個班級而言,他是這個團體的成 員。他就有維護本團體榮譽的責任,不能給本團體造成危害。如果他知道了自己這三個生命角色的責任,他還能逃學、離家、出走嗎?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的教主釋迦世尊,是十分孝敬父母的,當他獲知父親淨飯王逝世時,他趕到父王靈前,手執爐香,默哀前行,為靈柩引路送葬,盡了為子的責任。儘管他已出家,成為一名方外比丘,可是他對生身父母的孝心,已為我們樹立了典範和榜樣。 

  話又說回來,我們身為佛徒,當行佛事。我們的生命角色是甚麼呢?顧名思義:法師,是傳播佛法的老師。和尚,是人天師表。比丘,是具足四義——淨乞食、 破煩惱、淨持戒、能怖魔的乞士、義士。僧,是「和合眾」,是有僧律僧儀的團體,是推廣佛法,住持佛教,弘傳三寶的集體。那麼,我們的責任是甚麼呢?當然, 一位出家人,一位修持者,他的生命角色還遠不止此,如前所引,四弘誓願,增上誓願,也都是我們的責任。每讀佛教史,常讓我記起:世尊八十年一期壽命,最後 在拘尸那城外,雙林樹下,右骀而臥,示現入大涅槃。他的弟子阿難尊者,依依難離,哭得無比傷心。有一位阿那律尊者提醒阿難說:「別哭啦,佛陀滅度後,佛教 今後的大事該怎麼去辦?趕緊去問問佛。」阿難問甚麼大事?阿那律提示他四件大事。阿難這才跪在佛前,請佛開示。第一,佛在世時,大家以佛為師。佛滅度後, 以何為師?。佛答:依波羅提木叉無上戒法為師。第二,佛在世時,大家依佛而住,佛滅度後,依何而住?佛答:依四念處住。(四念處: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 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念者,能觀的智慧;處者,所觀的境界。)第三,佛滅度後,結集經律論三藏時,在諸經之首,先寫下哪幾句話?佛答:當述信、 聞、時、主、處、眾六種因緣。第四,對僧團中一些惡性比丘,佛住世時,佛會調服他們。佛滅度後,當以何法對治他們?佛答:用默擯之法對待惡性比丘,即在僧 團中把他們孤立起來,他們自知無趣,或心生慚愧,自然轉變,或者自動離開了。上述阿難所問四事,史稱佛陀的四大遺囑。其實,這不正是佛陀臨終垂訓我們的四 大責任麼?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二六時中,我們是否知道自己的責任、想過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呢?如果沒有自己的責任自覺,豈不有辱僧格,有負法乳佛恩,能無羞愧?

 
 
第四世東嘎仁波切列敦.卻吉嘉措簡介
◎金 剛

波切七歲時由桑桑根敦嘉措仁波切認定為三世東嘎仁波切的轉世,但當時未作公開。直到一九八二年黨的宗教政策落實後,尊貴的敦珠法王,喜剛.瑪珠仁波切,堪欽貢曲洛珠等仁波切又先後予以正式確認。 

  仁波切自十四歲起在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倫多大乘佛學院等處先后依止了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喜剛.瑪珠仁波切,堪欽秋央恰達、堪欽晉美旺波等眾多大善知識,廣泛修學了顯密一切明處。 

  仁波切二十歲時正武被迎請到東方勝者東嘎顯密成就院(東嘎寺)舉行坐床儀式,從此擔任東嘎寺寺主。二十五歲至二十八歲在北京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系統 地學習了寧瑪、噶舉、薩迦、格魯的教理,并接受了各大教派的許多共與不共之灌頂和傳承,成為無偏教法的傳承持有者。 

  仁波切二十九歲時,為了更好的弘法利生,改變東嘎寺年久失修、瀕臨坍塌的狀況,四處奔走,籌集海內外善信的資金,重修了大經堂,顯密佛學院、閉關靜修院。為了將佛法弘揚光大,仁波切還整理、完善了各種修法儀軌和許多即將失傳的殊勝法門。 

  從一九九四年開始,仁波切在祖國各地及海外為廣大信眾普灑正法甘露,因應眾生根性以種種善巧方便隨機說法,將深奧的佛法融人生活,使之生機盎然,妙趣橫生,令與其結緣的信眾對佛法生起更堅固的信心,走向菩提善道。

東方勝者東嘎顯密成就院(東嘎寺)簡介

  東方勝者東嘎顯密成就院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白玉傳承的著名寺院之一,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金馬草原上,由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第一世東嘎仁波切創 建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期間曾有許多高僧大德在此以聞、思、修和講、辯、著,主持顯密圓融的佛陀教法,培養了許多宣 說三藏的堪布和修行人圓滿的虹身成就者。

  在十年浩劫中,許多佛教聖地寺院都遭到了嚴重的損壞,東嘎寺也曾毀於一旦。八十年代黨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後,東嘎寺重新修葺恢復了原貌,但大小經堂等 建築仍十分簡陋。九十年代初,第四世東嘎仁波切利用籌措的資金,對寺院進行了重新規劃和修建使東嘎寺舊貌換新顏。

  目前寺院有顯密佛學院、閉關靜修院、蓮花光明宮殿等一百多座僧舍,三百餘常住僧眾系統修學顯宗五部大論,密宗四大密續以及光明大圓滿等法門。

  (以上東嘎仁波切簡介及東嘎寺簡介由四川省色達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四川省色達縣佛教協會 主編)

藥師琉璃光如來曾發弘大悲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建造藥師如來見解脫塔緣起

  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二佛陀鄔金蓮花生大士曾預言:在五濁惡世末法時代,眾生因身、語、意的顛倒錯亂而造種種惡業大肆殺戮,破壞生態自然環境,招致四大 不調,引發各種疾病災難和天災人禍。此時若能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建造佛塔,對平息這些災難,將起到不可思議的效用。

  法王索南洛吾(1884-1923)和至尊第三世東嘎仁波切(1899-l959年)所開取的伏藏中授記:在雪域東方象征右旋海螺的東嘎山上,興建一 座佛塔,對於平息當今世間的疾病、瘟疫和天災人禍將起到不可估量的震懾作用。依此殊勝緣起,二○○二年夏天,由於一個特殊的因緣,第四世東嘎仁波切萌生了 修建一座「藥師如來見解脫塔」的意念。當時許多人心生疑惑:藥師佛塔是屬於較罕見的佛塔,雖說諸佛的功德平等無二,但從緣起的角度,藥師佛塔與其它佛塔究 竟有何差別?仁波切為何選擇建造藥師佛塔呢?二○○三年初,一場席卷全球、引起人類恐慌的「非典」疫情,似乎冥冥中給了人們答案。大家熟悉的「消災延壽藥 師佛」法門,對末法時代眾生所面臨的種種災難、疾疫,更有不可思議的平息作用!

  東方勝者東嘎顯密成就院法臺——尊貴的第四世東嘎仁波切,以無緣大悲之心發願聚無量眾生結殊勝佛緣,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金馬草原的東嘎山上建造一座 「藥師如來見解脫塔」。這裡是鄔金蓮花生大士、大譯師毗盧遮那以及諸多持明傳承上師親臨加持過的聖地。兩條河流東西交匯繞山而過,層巒疊障的群山如同千辦 蓮花座,花蕊的正中央恰好就是象徵右旋海螺的東嘎山,藍天與山脈融匯成神奇的千幅吉祥輪,呈現出祥和的瑞兆。在此殊勝的地理位置上建造藥師如來見解脫塔蘊 含著不可言喻的深遠意義。

  佛塔是三世諸佛智慧密意之所依。無上導師釋迦牟尼佛在許多經典中宣說了建造佛塔的各種殊勝和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

  佛說:若有人發心建造如來智塔,所成辦之功德遠勝於世間善男信女用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之七種珍寶,供養諸聲聞聖僧之功德。《妙法蓮華經》云:諸佛滅度 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因此,在佛教聖地及寺院都建有大小不同的許多佛塔。最常見的有「如來八 相成道塔」。即:

  蓮聚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佛誕生時下地走了七步,每走一步生出一朵蓮花而建造。

  菩提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獲得大徹大悟,即身成佛而建造。

  吉祥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宣講「四諦」要義而建造。

  神變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佛示現大神通調伏外道而建造。

  天降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報母恩升忉利天安居三個月說法,踏祥雲返人間建造。

  和合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平息佛教僧團內部爭論而建造。

  尊勝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佛戰勝諸魔、佛法昌盛而建造。

  涅槃塔——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向眾牛示現萬物無常入於涅槃而建造。其它還有時輪塔、度母塔等許多佛塔。

  目前正在興建的「藥師如來見解脫塔」實乃世間稀有罕見,它是依據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時所發的弘大悲願,因應末法眾生的特質,斷除眾生的各種疾病災難,平息天災人禍,為世界和平、國泰民安,祈願十方大德長久住世、恒轉法輪而建造。

  這座宏偉壯觀的藥師如來見解脫塔,象徵著遍知一切如來的智慧密意。塔高約三十八米,總面積達一萬零八百多平方米。塔內將供奉以藥師佛為主的上萬尊佛 像、經典及真言密咒舍利等無數的三寶之身、語、意加持聖物。清淨的僧團還將恒常於塔殿內為眾生祈福誦經。建造藥師如來見解脫塔,不僅能使參與造塔的每一位 善信業障清淨,福慧增長,而且將流傳千秋萬代,令無量無邊轉繞、禮拜和瞻仰此塔的眾生與諸佛結緣,走向解脫之道!

  值此千載難逢諸佛菩薩慈悲化現之機,敬邀十方大德、居士及有緣善信參與造塔,共創善舉,并將建塔之訊息廣為流傳,令更多眾生籍此殊勝機緣纍積福德資 糧,廣種福田。諸位善信若以廣大菩提心攝持,加以無上迴向,不但可為自身纍積無量福德,為現世父母雙親增福延壽,福澤子孫,亦可將功德回向已故親眷、超度 亡靈,隨緣樂助捐贈金額不論多少,均能得到如佛經中所說參與造塔之利益。

  《俱舍論》說:萬人共造諸善因,每人均得萬人果。所以,我們共同建造這座世間桸有之佛塔,每人都將得到無量的功德,滴入海,如海廣大。

  願以殊勝功德海,回向法界諸眾生,

  世世安穩充法喜,無始業盡心清淨,

  疾苦災難悉清除,慧開福增永不退,

  以此法緣微妙因,今世同證無上道。

  善妙吉祥!

 
 
一元加入會籍 365天勤修功德——上海留雲禪寺弘法新創舉
◎祥 雲

海 留雲禪寺恢復創建以來,在上海內外佛教界享有盛名,寺宇宏偉無比,保持了唐代殿堂的風格。一般人認為,慧禪法師年紀不大,經驗不多,怎能創建出如此宏大規 模的古貌莊嚴的寺院來呢?被視為「天才」,嘆為觀止。曾有一位西藏密宗喇嘛大師,稱讚他是「祖師活佛轉世」!至於顯教善信雖不信「轉世活佛」之說,但他們 驚愕地說:「這位法師有來頭啊!」

  筆者與慧禪法師有過多年交往,知道慧禪法師與留雲禪寺籌建的基本情況,當時有關人士祇主張將一所舊址小學校拆掉,在這塊土地上建一座寺廟而已。由於資 金不多,根本沒有想到會建築如此規模雄偉的寺院來。總之,慧禪法師頭腦非常靈光,富有理想,加上有魄力!有位領導頗賞識他的才華,在眾緣和合下,慧禪法師 發揮了主觀積極能動性。在不太久的時間裡,一座莊嚴的寺院巍然屹立在南翔小鎮上吸引著周圍的群眾,可以說它是小鎮上的特殊標誌,散發著耀目的光輝。

  如此雄偉莊嚴的寺院,它僅是剛恢復的,新建的,歷史較短的,雖然佛事多,香火不絕,依然感到不夠充實,一座寺院要得旺盛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多方努力不可,豈是輕而易得?

  這位睿智的慧禪法師終於覺悟了應對的需求是甚麼?

  「人人怕花錢,如果花一元錢,就算不得一回事了。」

  基於這一心理,祇要花一元錢能做功德,無疑是非常吸引人的。我們知道國內各大寺院,凡欲進香禮佛的善信,都要買門票(十元、廿元不等),當前留雲寺貼 出「公告」:「凡參加本寺繳一元入會的,365天勤修功德!不但免收門票,還可以參與本寺諸項佛事活動」(如章程所列的各項佛事),每天花一元錢,一年祇 花365元錢,不顯眼,不心痛,誰都花得起。現在信佛的人越來越多,懂得花錢是小事,做功德是大事!留雲禪寺環境特別幽靜,對修行人來說非常適宜,尤其對 初機信佛的人,寺院環境對心理影響很大!無論是禮佛、閱經、念佛、拜懺、參禪、觀想……都需要肅靜的環境,這些方方面面,留雲禪寺常住上都能提供的。

  慧禪法師更理解信眾深一層的理念。凡是信佛較久的人,他(她)們怕丟掉「慧命」,怕退「道心」,怕斷「善根」……如何自保呢?唯一的辦法,朝朝暮暮不 忘修行,時時刻刻不離三寶,經常到寺院參拜以念念不捨佛像。慧禪法師指出這一新途徑,花一元錢到寺院勤修行,365天日日如是,既維繫了「慧命」永恒, 「道心」又不退轉,「善根」得以綿延長存,這是每一佛弟子所渴望的。唯有做到這些,才能脫離六道輪迴之苦。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花一元錢能做多大功德?有人說,祇不過是不買門票而已。至多參加幾次誦經,拜懺一類佛事活動罷了。如是想法,可以說錯了。在佛門裡花錢多,功德就大了 嗎?如是想法,也錯了。當年梁武帝信佛造廟,剃度僧人,施捨金銀……問達摩祖師有功德否?達摩說「無」!為甚麼?有相功德也是有漏的,對修行人來說是不足 取的。

  在《佛傳》上有段經文記載。某日,佛陀在精舍宣說妙法,諸大弟子在座聆聞教誨。此時,有一國王率領眷屬及諸大臣乘車馬攜帶了糧食、布匹、財物等等供養 佛陀。在遠處有一貧窮女子,目睹此一情景,心生慚愧!責怪自己福薄命苦,不能供養佛陀。於是她在人群中乞討,祇討到了兩枚小錢,她去買油,親往佛陀住處, 將油倒進油燈裡,禮佛而去。這晚點燈,諸大弟子靜靜修行,時至睡眠,舍利弗值班;天微亮,舍利弗取扇熄燈,獨有一燈屢煽不熄,驚疑不已!此時,佛陀宣說這 位窮女子乞錢買油之事,敘述這位貧窮女子為未來大光明如來。

  這般故事對世人有極大的啟示,古代國王及大臣所供養的豐厚財物,還不及一位貧窮女子乞討來的兩枚小錢買油的功德。為甚麼?細想想不難知道其中奧秘所在——「至誠」兩字。

  慧禪法師要善信出一元錢做會員,365天勤修行,不就是從《佛傳》上得來的啟示麼?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隨筆禪話
◎秦孟瀟

三類布施

  一個人如果能夠痛改前非,衷心懺悔,遷善改過,努力修持,則以往的業障不管如何的深重,都有消除冤孽,甚至修成證果的一天,而達成這一目標的方法,除 了消極方面,不再為惡以免增加業障之外,應該努力修慧和修福。所謂修慧,乃是學習各種寶貴的智慧,例如佛法和人生的各種真理和經驗;所謂修福,乃是力行布 施,以慈悲的態度來解除別人和一切眾生的痛苦,而布施的種類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而其中功德最大的乃是「法施」。因為唯有勸人為善,使 人明瞭為人處世的道理,及人生究竟的目的和真諦,才能使人人具有智慧,不再痴愚不悟,而且能夠進一步發心向善,成為一個至善臻美的好人。「財施」和「無畏 施」固然也極為可貴,若是深入地想一想,這一些被解救或接濟的人,將來一旦恢復健康或痛苦消除之後,如果忘恩負義,或為非作歹,則對社會人群不僅沒有益 處,反而還會形成了禍害!因此助人心靈的「法施」其功德最大,一個人懂得了真理之後,其影響更加深遠。

  我們佛弟子著眼於「法布施」為主,許多人不明佛理,諸如「因果報應」、「生死輪迴」、「念佛法門」、「了脫生死」……祇有佛法能道破世間一切迷相,世間上一切學問都說不清楚困惑人生的迷相。

千差萬別

  佛教講因果循環報應之說,是直接的,不牽累第三者,絲毫不爽。在《泥洹經》中講道:「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佛陀在《雜阿含經》 第一○四一經中明確指出:「施者行施,施者受報」的道理。善惡因果,各自負責。有位高僧郗超在他著作《奉法要》中指出:「為善者自獲福果;為惡者自受其 殃。」再次論證佛教的「業報」「輪迴」理論與以家族、血緣為基礎的善惡、報應、倫理觀念有著本質的區別。在古代封建王朝有「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等說法,這 是人為的,極不合理的獨裁行為!到了今日,才恢復了「一人犯罪一人當」,善惡報應是合乎律法的。當然集體犯罪,必然集體受報。佛家說,這是「共業」。個人 造罪,個人果報,這是「別業」。懂得「共業」與「別業」的關係,對宇宙人生千差萬別之事,一目了然,不感到迷惘了。

心佛平等

  佛教跟世界上所有宗教不一樣,其他宗教有「神」主宰一切,「人」與「神」不能平等的。「神」是「主人」,而「人」是「奴僕」,是「創造」和「被創造」 的一種關係。這是西方宗教的基本觀點。佛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是平等觀,「佛」與「人」是平等的,眾生祇要認識本性(本心),就是解脫,就成 為佛。依此思路,一切眾生(人)皆有覺悟的可能性,祇要識得本心,都可以成佛。並不是說一切眾生當體即是佛,在未覺悟之前,佛與眾生還是有區別的。這一區 別就在於「迷」與「悟」。迷則為凡夫,悟則為聖賢。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典,內容極其豐富,歸納起來六字真言:「斷煩惱,得智慧」。所謂「斷煩惱,得智慧」, 是由「人」達到「佛」的境地。許多佛經都是通向「成佛」途徑的指南。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名佛教。」一切眾生祇要能夠從為善去惡做 起,像佛祖釋迦牟尼那樣勤苦修道,利樂人群,則必能打開自心的智慧寶藏,自心與佛心契合無間。如此,則體現了法界諸實相,即身便成了與佛無二真覺者。

斷除淫念

  所謂「修行人斷淫念」這句話,不是單指「出家人」僧尼,凡是皈依三寶的佛弟子,其中包括「優婆塞」(男)、「優婆夷」(女)「近事男」、「近事女」 (受五戒的俗家人)。凡是信佛的人,依教奉行,遵守佛制,統稱「修行人」。所謂「斷除淫念」,為的是「根絕煩惱」罷了。在佛家看來,男女之間的愛情,或非 男女之間的愛情,皆稱之謂「染污愛」,不清淨的、不純潔的,這種「染污愛」是佔有慾極強的,極端自私的,它是貪、瞋、痴三毒最集中的表現,許多、許多煩惱 由此而起。這種「染污愛」是眾生最為強烈的根性,佛家稱之謂「欲界」,是以「淫欲」為根本,也是人類及一切生物的綿延生存的根本。沒有它的存在,就沒有人 類空間。因為有了人類生存,故有人間「生」、「老」、「病」、「死」、「榮」、「華」、「富」、「貴」、「苦」、「憂」、「哀」、「痛」……等等現象,這 一切的一切皆來自本身「業識」所創造,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斷的「造業」,不斷的「受報」,形成了無盡期的輪迴果報,包括了「生」與「死」的流 轉,這都繫於「淫念」的根子!

阿賴耶識

  在講八識中,尤其要注意第七末那識,它的主要功能乃在產生「我執」的作用,妄執有我,「我」的一切最為重要,其餘都可以忽略,因此極易由此產生貪、 瞋、痴及殺、盜、淫等等的意念,使人煩惱,而生無邊的苦海。因此又稱為「染污識」。至於第八「阿賴耶識」,又稱為「藏識」,雖然它並不直接造「善」或造 「惡」,然而卻能夠將前面六識及七識,對於處境所有的感受,不管好、壞、恩、怨、仇、恨……亦及一切善惡的業因,都一一加以收藏起來,而且不管時間經過一 分一秒,甚至百年、千年、萬年,在空間上相隔千里、萬里,甚至他方國土,這些所收藏的種種業因,永不雜亂,永不失壞!正如攝影機或錄影機,能將外界及內界 所產生的一切感受,原原本本攝錄保存下來一樣,而且將來機緣一旦成熟,就會產生重現果報的現象。正如稻子的發苗成長,乃至開花結果這類因果的歷程,都可以 潛伏在每一個所結成的稻子中一樣,這些稻子不管播種何處,或經過幾年,一旦獲得水、土、陽光、肥料等必備的條件,它便會自動的重新發芽、茁壯、開花、結 果!

業力牽引

  普天之下的自殺者,往往出於一念之差」,根本不懂得生命之可貴,亦不懂得有形之肉體雖可毀滅掉,但無形之「靈體」永不可滅。這同「物質不滅」定律一 樣,一切物體的東西都可毀滅掉,從此一元素轉化另一元素,但物質始終不會消失掉的。而人的肉體雖然死掉了,其「靈魂」是不滅的,它依然受本身的「業力」所 支配。佛家不講「靈魂」一語,而稱其謂「業力」,這個業力隨自身的造作而感「異熟果」!所謂有因感果,「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果」。有因必有 果,在生命流中形成生生死死循環不絕的現象。宗教家稱之謂「六道輪迴」。這個觀念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不論接受與否,它始終存在的,猶如「地心吸力」一 樣,它始終是永恆不變的定律。如果有緣深入探討研究一番,就明白其真理了。一個人真正懂生命的真諦所在,知道它永遠被「業力」所牽引,而且是在變化中的生 命體,就不會輕易毀滅它了。

生命無常

  人的「壽命」到底能活多久?這個問題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在探索,哲學家、宗教家、科學家、病理學家……都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渴 望能夠早日圓滿解決。科學家能把人送往月球上去,但他們無法解決「死亡」的脅迫!最偉大的科學家,也難逃出「死亡」這一關!

  當年,釋迦牟尼對諸大弟子說法時,曾提出類似的問題來:「人底壽命能活多久?」在座的弟子們興致勃勃,各自發表不同的見解:有的說,如果在深山修道, 心不外求,人的壽命可以活到二百歲;有的說,有定力的僧人,不吃、不動,不睡,可以活到五百歲;有的說,祇要有美衣,美食,美居,心情愉快,可以延長壽命 百歲不為多;有的說,生活多坎坷,衣食沒有著落,一定短命;有的說,不愛惜身體,性慾不節制,傷害元氣,必然早死……看來,各人所說的話,都有一定的道 理,誰也不能說服誰,找不到共同接受的「定論」。

  佛陀說:「生命本無常,祇在呼吸間。」誰也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定在一個年限內,明明看為是短命的人,結果活得長命:有的人看上去是長壽相,偏偏碰到橫禍倒臥街頭!所以說,「生命本無常,祇在呼吸間!」告誡人們要時時愛惜生命。

異途同歸

  世俗人所理解的「四大皆空」,與佛家所說的「四大皆空」有些不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妨看為「異途同歸」可也!因為兩者的落腳點在「空」字上,可謂「不謀而合」,其實質和旨趣是互異的。

  佛家所說的「四大皆空」,是指:「地」、「水」、「火」、「風」而言的,這四種是「宇宙」、「人生」形成的基本要素;沒有它,就沒有萬事萬物的存在, 比如說「人」,它是由「地」,「水」、「火」、「風」組合成的,所謂「地」,是指人的骨骼、皮髮等等;「水」是指人體內的血液,汗水等等;「火」是指人的 體溫、熱度等等,「風」是指人體的呼吸、空隙之間等等,人是如此,動、植物也是如此,甚至宇宙間的「星球」等等,無不由「四大」所組成的;人有「生」、 「老」、「病」、「死」,宇宙萬物有「成」、「住」、「壞」,「空」;這一切的一切,不是永恆存在的,昔日的帝王將相,今日安在?不是隨著時間消逝而成了 無影無蹤嗎?大至宇宙星球經過若干億光年,不是也消失掉了嗎?

  佛家把這一切,凡是「四大」組合的東西,都看為是幻有的現象,不是永恆存在不變的,所以叫做「四大皆空」。人,活著是由「四大」組合成的,死了,則「四大」將分拆離散;主宰人的「活」命在於有「心識」,它自始至終是存在的,變化的。

 
 
如何獲得幸福
◎楊 釗

一期,再次摘錄經營管理大師拿破崙.希爾著作中介紹成功人士的一些與眾不同的作風和觀點:

  追求人生幸福

  亞伯拉罕.林肯曾經說過:「我一直認為:如果一個人決心想獲得某種幸福,那麼他就會得到幸福。」因此可以這樣認為,追求幸福或不幸福可以由你選擇。

  人與人之間本來差異很小,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採取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幸福或不幸福。

  想獲得幸福的人會積極採取攻勢,這樣,幸福就會被吸引到他的身邊。那些態度消極的人不會吸引幸福,祇能排斥幸福。

  「我想獲得幸福……」

  有一句話意味深長:「我想獲得幸福,但是我祇有使你幸福,我才會得到幸福。」

  尋找自己的幸福,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使別人幸福。幸福是一種難以捉摸的,瞬間萬變的東西。如果你去追求它、你將發現它會逃避你。但是如果你努力把幸福送給別人,它就會來到你的身邊。

  作家克美.瓊斯是美國一位大學教授的妻子,她談到他們在結婚初期所經歷的一種幸福:

  「在婚後的頭兩年中,我們住在一個小城市裡,我們的鄰居是一對年老的夫婦,妻子幾乎瞎了,並且坐在輪椅上。丈夫本人身體也不很好,他整天待在房子裡,照料妻子。」

  「在聖誕節的前幾天,我和丈夫情不自禁地決定裝飾一棵聖誕樹送給兩位老人。我們買了一棵小樹,將它裝飾好,帶上一些小禮物,在聖誕前夜把它送過去了。」

  「老婦人感激地注視著聖誕樹上耀眼的小燈,傷心地哭了。她丈夫一再說:「我們已經有許多年沒有欣賞聖誕樹了。」以後每當我們拜訪他們,他們都要提到那棵聖誕樹。這是我們為他們做的一件小事。但是,我們從這件小事中得到了幸福。」

  由於他們的友好,他們得到了一種幸福,這種幸福是一種十分深厚而溫暖的感情,這種幸福將一直留在他們的記憶裡。

  你可能是幸福的、滿足的,也可能是不幸福的。因為你有權選擇其中的任何一種。決定的因素是你受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心態的影響。這個因素是你所能控制的。

一、不利條件並非就是通向幸福的障礙。

  如果有一個人有充足理由去抱怨他的不幸的話,這個人就是海倫.凱勒。海倫出生時便是聾、啞、盲者,她被剝奪了和她周圍的人進行交流的權力,祇有她的觸覺能幫助她把手伸向別人,體驗愛別人和被別人所愛的幸福。

  但是,由於一位虔誠而光輝的教師向海倫伸出了友愛的手,這位既聾,又啞,又盲的小女孩終於成了一個歡樂、幸福和成績卓越的婦人。海倫曾經寫道:

  任何人出於他的善良的心,說一句有益的話,發出一次愉快的笑,或者為別人鏟平粗糙不平的路;這樣的人就會感到他的歡欣是他自己其親密的一部分,以致使他終身追求這種歡欣。

  海倫.凱勒正是和別人分享了優良而稱心的東西,進而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快慰。

  你分享給別人的東西愈多,你獲得的東西就越多。

  你把幸福的東西分給別人,你的幸福就更多。

  但是,如果你把苦難和不幸分攤給別人,你得到的就祇是苦難和不幸。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是有煩惱,不論發生了甚麼事,他們都認為那些事不是稱心如意的。這恰恰是因為他們總是把煩惱分攤給別人。

  現在世界上有許多孤獨的人渴望愛情和友誼,但是他們似乎絕對得不到它們。有些人用消極的心態排斥他們所尋找的東西。另一些人蜷曲在他們狹小的天地裡, 絕不敢衝出去。他們祇得幻想甚麼良好的東西來到他們的身邊。即使他們得到了這些東西,他們也絕不會把它們分給別人以共用。他們不懂得:如果你不把你所擁有 的良好而稱心的一部分東西給別人,那些東西就會減少下去。

  然而,另一些孤獨的人卻有勇氣去做一件事,以克服他們的孤獨。他們將良好而稱心的東西分給別人,同時,找到了克服孤獨的答案。

二、邁克爾的故事。

  有這樣一個小孩,他實在是一個極為孤獨不幸的小孩兒。他誕生時,背柱拱起,呈怪異的駝峰狀,而且他的左腿是變曲的。醫生望著這個男孩兒,對他的父親自信地說:「他會完全好的。」

  這個孩子的家庭很苦。在他不滿一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去世了。他長大了些時,別的孩子都避開他,因為他身體畸形,而且他無法正常地參加孩子們的活動。這個孩子名叫邁克爾,一個孤獨不幸的兒童。

  但是上天並沒有忽視這個兒童。為了補償他身體的畸形,他被賜予了非凡的敏銳和聰慧。邁克爾當時能作拉丁語動詞變化;七歲時學習了希臘語,並懂得了一些希伯來語;八歲時就精通了代數和幾何。

  在大學裡,邁克爾的每門功課都勝人一籌。事實上,他畢業時十分榮耀。他用儲蓄的錢租用了一套禮服、準備參加畢業典禮的盛會。但在消極的影響下,人們常常考慮不周,這所大學的當局在布告欄貼了一個通告,免除邁克爾參加畢業典禮。

  這件事促使邁克爾努力使人們注意到他的心理能力,從而尊敬他,而去努力培養和人們的友誼,促進人類的善良。為了實踐他的理想,他來到美國。

  在美國邁克爾找到了工作。他工作非常努力,成績顯著。他一生獲得了二百多種電氣發明的專利權,著有許多關於電氣理論和工程的書籍和論文。他懂得做好了 工作便會得到滿意,也懂得作出了貢獻,使得這個世界成為值得生活的更好的世界,也會得到滿意。他積累財富,買了一所房子,並使他所認識的一對青年夫婦和他 同享這所房子。這樣,邁克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記住下列這些語句,於你大有裨益。

  1、人與人之間原來是有微小的差異,但這種微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了大的差異,微小的差異就是所採取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幸福或者不幸福。

  2、為自己尋找幸福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就是竭盡全力使別人幸福。

  3、如果你能同別人分享幸福,你就會幸福。

  4、如果你把苦難和不幸分攤給別人,更多的苦難和不幸就會來到你的身邊。

 
 

慈輝基金會與惠城區政府攜手募捐助學金1045萬元
◎林子釗

人獻出一點愛,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青少年是未來的希望,提供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雖然在惠州市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熱心人士關心支持下,惠城區全區早已開展了「一幫一」及 紅領巾「手拉手」、「春蕾計劃」等一系例的助學活動,並成立了惠城區特困生助學金工作委員會,然而在惠州市惠城區近十六萬名中小學生中,因經濟困難而面臨 輟學的學生據悉仍有八千餘人。特困生讀書難仍然是當前社會亟須解決的問題,基於此,繼二○○一年慈輝佛教基金會與惠城區政府聯合舉行籌募三百五十萬善款 後,慈輝決定再次與惠城區政府聯合舉行籌募活動。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晚,由《惠州日報社》和《惠州電視台》協辦、惠城區教育局承辦,並由江西贛州藝術 劇院、廣東連山民族中學、惠州登品素食府、西安外事學院、當地各間小學等單位表演精彩節目,以「讓世界充滿愛」為主題的募捐特困生助學金專場文藝晚會,於 惠城區江北民樂園舉行。惠州市副市長徐志達先生、市政協副主席李靖國先生、惠城區區長李韶春先生以及區四套班子的成員、教育界領導、民營企業家、外資代 表、家長代表、慈輝佛教會員、學生等共五千多名市民出席了文藝晚會。

  是次募捐活動響應空前熱烈,募捐箱前的善長仁翁排起長龍,出現了市各級領導、各界人士,上至七、八十歲的老者,下至六、七歲的孩童都踴躍捐款的感人場 面。本次捐贈善款特出者計有:樂捐五百萬元由副會長何如春女士、林艷卿女士及執行幹事黃菁華女士代表的慈輝佛教基金會;樂捐五十萬元的旭日集團副董事長兼 總經理楊勳先生;樂捐五十萬元的萬強貿易公司;樂捐三十多萬元的旭日集團員工;以及個人、民營企業家、外資企業代表等。是次合共捐款高達一千零四十五萬元 人民幣。惠城區政府即時給捐助單位和個人頒發了「獎牌」和「榮譽證書」。

 
 
慈輝佛蹤在良井
◎惠 陽

《西 方佛祖列傳》記載,世尊釋迦牟尼在轉世歷劫修行時,來到西方一處出海口,適逢海上巨浪滔天,來往船隻在巨浪中傾覆破碎,船上眾生在苦海中掙扎求存……佛祖 情急之下,雙足一頓,地上即現一股清泉,佛指沾泉彈拂處,海面風平浪靜,眾生得救。自此眾生向善,濟困扶危之舉在三界盛行。

  以楊洪先生為會長的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秉承了佛教導人向善、解民苦厄之教義,樹立了「廣值德平、勿犯道禁、慈心專一、忍辱精進」的慈輝宗旨,長期以來,施醫贈藥,濟困扶危,在祖國大地留下了慈輝佛跡,閃耀著慈輝之光。

  惠陽良井鎮雖是惠州市的一個小鎮,但也沒有被慈輝所遺忘,多年來,慈輝共為良井鎮捐贈了四百零八萬多元公益基金,使良井的農田水利、交通、醫療、教育 等關乎社會民生,惠及子孫後代的公益事業得以完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良井鎮三萬七千多民眾莫不爭相傳誦慈輝的慈心善舉。

(一)情繫民生修水利

  良井鎮地處半丘陵地帶,山地與水田相間,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耕作條件較差。在正常年份中,該鎮的農業僅能收成十之七八,如遇天災,成片良田因缺水變 荒、農民望田興嘆,辛勤付出可能付諸東流,顆粒無收。對此,農民曾以「天上無雨,地上無米」來加以形容。慈輝會長楊洪先生和楊玉懷女士得悉情況後,於二 ○○○年開始親自過問,率領人員到實地考察並撥款解決問題。至今共捐贈了八十七萬餘元水利建設款,幫助建好了廿九個水利工程,使農民原本六元/畝的農田灌 溉費用,降低至現在的二元/畝,極大地節約了生產成本,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原本一萬七千七百餘畝的「無水田」變成「無憂田」,解決了近萬農民的溫飽問題。 為此,當地人由衷寫下了「慈輝讚歌」這首詩,以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

  烈日當空照,旱魔來煎熬;

  田野乾龜烈,農人難種苗。

  慈輝善心舉,有水育禾稻;

  豐收喜在望,恩情忘不了!

  今年六月九日,楊洪會長率慈輝行者察看良井水利設施建設情況,一個更大的為民解困計劃又在楊洪會長的心中形成。他說:「慈輝力爭在今後三年內,捐助良井完善好所有農田水利設施,徹底消滅良井境內的望天田。」此一計劃一旦完成,農民再不用為乾旱而發愁。

(二)心繫蒼生解困苦

  良井鎮經濟基礎較差,至今生活在貧困線下的老、弱、病、殘、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為數不少,他們的貧困生活同樣也牽動了慈輝的慈善之心。二○○○年至 今,連續三年的春節前夕,楊玉懷女士都代表慈輝慰問良井的貧困鄉親們,共贈送了六十多萬元的錢、糧、物,使五百零六戶共六百八十多名生計困難的鄉親都過上 一個愉快的春節。慈輝那種「雪中送炭、扶貧濟困、天下一家」的慈悲長植民心。

  良井衛生院是良井鎮數萬名鄉親解病去痛、醫療保健的重要場所,但由於鎮經濟困難,醫療環境、設備條件一直以來都相對落後,故嚴重地影響了醫院救死扶傷 工作的正常開展。為此,慈輝慷慨解囊,三年來共為衛生院捐贈了五十四萬多元,逐步完善了衛生院大樓尾期工程及外圍道路設施,添置救護專用車等,有效解決了 民眾看病難的問題,提高了群眾醫療保健水平。

(三)慈輝普照澤後人

  關心教育事業,讓幼有所教、教有所成是慈輝弘揚佛教精神的重要內容。多年來,慈輝給良井共捐了一百二十萬元教育基金,幫助完成了報恩樓、樓角小學、明 德小學、崇正小學、秀峰小學、廣育小學、敦化小學等十多所中小學校的校舍修繕及建設工程,穩步提高了良井的教學水平。二○○三年,良井中學、百年老校宏基 小學、矮崗小學和橋背小學相繼被惠陽區評為一級學校。如今,該鎮的莘莘學子均能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學習成長。正如樓角小學陳慶海校長所說,「太感謝慈輝 了!沒有慈輝的關心和支持,我們學校的師生決不可能有這樣好的環境啊!」

  為更好地扶助良井發展教育事業,今年六月九日,楊洪會長在實地考察後,決定從今年開始,每年撥出三萬元用於良井中學設立「慈輝獎教獎學基金」。另外, 每年還捐資近兩萬元資助松元村和黃洞村的特困學生。良井的學子們無不表示:一定要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報答慈輝之恩!

  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不遺餘力在全國各地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實踐天下一家、友愛互助、奉獻社會的精神,喚醒了世人的悲慈心和對美德的祟尚,使人們明白:「每一顆愛心都是一塊拼圖,它能將世界匯集成一幅純潔、美麗的圖畫!」

 
 
臨濟禪中的「有」與「無」(下)
◎戈國龍

(接上期)

二、有心與無心

  我們的心總是向外攀緣各種意識的物件,心隨著意識物件所轉,起種種執著,起種種分別。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的心不能自己作主,而是為各種物件所迷,眾生種 種煩惱。我們不記得自己,我們沒有一個恒久的意識中心,意識從來沒有返照自身,不能從一切意識的物件中脫身而出,這就是意識在迷中。但其實那個能見能聞而 又無形無相的主人一直是超越於這些意識的物件的,它本來就空性的,我們祇需要覺知它、記得它,這就是我們的佛性、本性,一切的視聽言動都是我們本性的作 用,祇要我們不粘滯於所視所聽所言所動的物件物,那個能視能聽能言能動的本來就在解脫之中,本來就是佛。臨濟禪師常常直指這個能聽法者就是本性,就是佛:

  如山僧指示人處,祇要你不受人惑,要用便用,更莫遲疑。如今學者不得,病在甚處?病在不自信處。你若自信不及,即便茫茫地為一切境轉,被他萬境回換, 不得自由。你若能歇得念念馳求心,便與祖佛不別。你欲得識祖佛麼?祇你面前聽法底是。學人信不及,便向外馳求,設求得者,皆是文字勝相,終不得他活祖意。

  心法無形,通貫十方。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本是精明,分為六和合。一心既無,隨處解脫。

  即今識取聽法底人。無形無相、無根無本、無住處,活潑潑地。

  你祇今聽法者,不是你四大,能用你四大。若能如是見得,便乃去住自由。

  一般講臨濟禪法的人,往往都喜歡談他的三玄三要、四料簡、四照用等等,以為這些才是臨濟禪法的極致,由此引出一大堆禪理的研討。其實這些都不過是臨濟 禪師接引學人的方便施設,真正能體現臨濟禪的宗風的,還是他這些解粘去縛、直指人心的透徹的開示,這也是從馬祖、百丈、黃檗到臨濟代代相承的根本宗旨。如 百丈云:「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黃檗云:「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 性,同一心體。所以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心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接引的方便隨時隨地皆可變換,精 妙的佛理也早有教下各宗派詳盡的推演,禪師的本色乃是頓悟「佛法無多子」,直下見性成佛。

  這個能視能聽的無相的本性就是佛,所以說「即心是佛」;而本性要在不隨境轉、無一切分別心時才能顯現出來,所以說「無心為道」。本性的顯現是真實不虛 的,所以是「有」;而顯現此本性的功夫是無住無執,無一切分別心,所以是「無」。有要有得徹底,魔如佛如,一切法皆是佛法,無一法可捨;無要無得乾淨,實 相無相,無一法可得,連「即心是佛」也不可執。

  「即心是佛」首唱自馬祖,同時他也講「非心非佛」,如有人問馬祖:「和尚為甚麼說即心即佛?」師曰:「為止小兒啼。」曰:「啼止時如何?」師曰:「非 心非佛。」即心是佛與非心非佛兩句結合起來,就是完整的禪法。即心是佛,直指本心即佛,是在存有層上的肯定之「有」;非心非佛,在頓悟本心的境界裡無一法 可得,是作用層上的否定之「無」。前者是佛性有,後者是般若空,這就將大乘佛學的佛性與般若兩大主題完美地結合起來了。

  「非心非佛」到黃檗那裡更明確地表述為「無心為道」:

  達磨來此土,梁魏二國祇有可大師一人,密信自心,言下便會。即心是佛,身心俱無,是名大道。大道本來平等,所以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異,即性即心。心不異性,名之為祖。

  「即心是佛,身心俱無」,這裡的「心」顯然有不同層面的意義。與本來的真性相應的心,心不異性、即性即心的「心」是「本心」,也就是成佛作祖、即心即 佛的「心」;各種造作心、攀緣心、執著心、分別心,為意識物件所迷所轉的心,就是「身心俱無」裡的「心」,這兩者不在同一個層次。前者是超越層的本心,後 者是經驗層的意念心。黃檗特別強調「無心」,如黃檗語錄載:

  上堂云:「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也。道人是無事人,實無許多般心。無事亦無,散去!」問:「如何是世諦?」師云:「說葛藤作甚麼?本來清淨,何假言說問答!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汝每日行住坐臥、一切言語,但莫著有為法。出言瞬目,盡同無漏。」

  如今但學無心,頓息諸緣,莫生妄想分別。無人無我、無貪瞋、無憎愛、無勝負,但除卻如許多種妄想,性自本來清淨,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這裡所說的「無心」,都是在功夫義上講無一切後天的經驗分別的心,是以般若無執的精神破除一切執著,也就是「但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 曾踏著一片地。與麼時,無人無我等相,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正因為黃檗經常講「無心」,於是學人不免起疑心:既然要「無心」,那麼 「即心是佛」的「心」又是哪個「心」呢?

  問:「從上來皆云即心是佛,未審即那個心是佛?」師云:「你有幾個心?」云:「為複即凡心是佛,即聖是佛?」師云:「何處有凡聖心耶?」云:「即今三 乘中說有凡聖,和尚何得言無?」師云:「三乘中分明向你道凡聖心是妄,你今不解,返執為有,將空作實,豈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卻凡情聖境,心外更無別 佛。祖師西來,直指一切人全體是佛。汝今不識,執凡執聖,向外馳騁,還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墮異趣。無始已來,不異今日,無有異法。故 名成等正覺。」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師云:「覓甚麼道理!才有道理,便即心異。」云:「前言無始已來不異今日,此理如何?」師云:「祇為覓故, 汝自異他。汝若不覓,何處有異!」云:「既是不異,何更用說即?」師云:「汝若不認凡聖,阿誰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你更擬向何 處覓去?」

  這段話再次表現了禪師回答學人的直指當人心性本來面目的作略,他不與你老老實實地談佛學道理,而是直下斬斷你的虛妄分別心,讓你返觀自心而頓悟本性。 說有凡有聖,是平實地說,外在地說,而禪師則讓你直觀心性的本源,在那個無形無相、本來無一物的本性之中,何處可覓凡聖心呢?聖凡皆是假名,而法性空中無 凡聖可得,執著有凡聖心是「將空作實」,「還自迷心」。除卻一切凡情聖境,此心的本來的狀態就是佛,它無始以來一直如是。說即心是佛,祇是對不了自心的人 的一種方便指示,即不即祇是約學人的迷悟而言,並不是說有一個「心」又有一個「佛」二者「相即」,就本性而言是無所謂即不即的。因為你向外求理,執凡執 聖,所以自己與本性限隔開來,這時才向你說即心是佛,除你向外執取之病;當你一念回機,頓悟自已的本來面目,就心即俱忘,一法不存心中了。

  實際上,即心是佛與無心為道是不可分的統一體,無心為道的功夫要落實為即心是佛的頓悟,即心是佛的覺悟離不開無心為道的功夫。「一切法本空。心即不 無,不無即妙有。有亦不有,不有即有,即真空妙有。」與空性相應的心,本就是無方圓、無大小、無長短等相的,但這個無相的本心卻又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是 「真空妙有」,心本身就是「有」與「無」的統一:「本來清淨,皎皎地,無方圓、無大小、無長短等相。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 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一切不如心真實。法身從古至今與佛祖一般,何處欠少一毫毛!」這個「無」一切相、「無」一切對待的「心」,正是與佛 祖無別的法身,是真實的「有」。

三、有修與無修

  以戒定慧,息貪瞋癡,轉識成智,轉迷為悟,這是佛法的根本要義。佛法的基本理論可歸結為「苦、集、滅、道」這「四聖諦」,它包括眾生輪迴生死的苦及其 致苦之因,超越生死輪迴的解脫境界及達至解脫境界的修行道路與方法,四聖諦完整地概括了學佛修道因位之現狀、道位之方法及果位之境界,是整個佛法的基礎理 論。禪宗當然也是佛法的一部分,它不可能與佛法的基本精神相違背,如果違背了佛法的基本精神,禪宗就不是佛法了。然而,禪師的說法又的確與常見的佛學理論 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比如臨濟就說過:

  你諸方言道有修有證,莫錯!設有修得者,皆是生死業。你言六度萬行齊修,我見皆是造業。求佛求法,即是造地獄業。求菩薩,亦是造業。看經看教,亦是造業。佛與祖師,是無事人。

  這是從最高的覺悟境界中破除對佛法、對修行本身的執著,因為在本來的無為之中,你不需要對於法本身有所增減,存在的一切都已經如如地存在了,全法界的 任何一法都在它自己的位置上自行解脫,你不需要任何取捨分別。當你有所求、有所修,則你還處在對待法的系縛之中,就離開了那個本來的法性的家園。你在追求 一種目標、一種理想,這就造成了「本有面目」與「應有面目」的對立,你沒有接受本來的自己,而是去試圖製造一新的自己,你否定了當下,而把目光投向了未 來。可是如此一來,你越是努力地尋找,你就離開那個本來面目越遠!

  但是,說求佛求法、看經看教皆是造業,這種話頭必須站在禪宗特有的言說方式去加以準確的理解。禪是佛教全部教導的最高的精華的直接體現,是對於教理 化、思辯化佛教的革命,它讓人實現開悟,而不是讓人理解教理。所以在中國佛學最繁榮最燦爛的時代,禪開花了。歷來真正的禪師們,從來沒有用理論的方式,用 系統的語言講解禪,他們的開示都是一種「棒喝」,一種隨機的「點化」,這就是所謂的「語錄」、「公案」,這就是禪文化的獨特的風景。正由於禪師的語言都是 一個臨機的設計,它祇是當下破除學人的偏執,讓人立地見性開悟,它是一種治病的藥,而不是一種正面的理論主張,所以這種話祇能在適當的情境中去加以把握, 而不能上升為一種禪宗的思想建構。有許多研究禪學的人,恰恰是把這些話頭加以絕對化,認為是禪宗的一貫思想,從而有人以為禪宗是反對修行、反對打坐的,這 種看法沒有能體會禪師的真正用心,對禪而言,穿衣吃飯都是修行,打坐又何嘗不是修行!禪不執著於打坐,但也談不上反對打坐。對於禪師的這種似非而是的話 語,我們今天必須對此加以分疏。

  如前所述,禪師站在覺悟的最高境界說無求、無修、無得,這是般若無住破執精神的最後落實。但這種說法祇是在一特定的情境下的果位境界的說法,而不是對 佛學基本理論的背叛!對於大多數的一般的學佛修行人,他們本身充滿了貪瞋癡諸煩惱,這時正需要多學佛法,以佛法戒定慧三學為良藥,來對治自己的執著病、煩 惱病,雖然從本質上說,求佛求法也還是屬於造業,但是這個佛法修行所造的「業」卻是與凡夫的貪瞋癡所造的「業」有著相反的方向的,它能夠抵消凡夫的煩惱 業。在本性之中是根本無修的,問題是一般的凡夫已經遠離了本性,要回歸本性就需要一番修行的功夫,祇有對那些已經覺悟本性的人來說,才可以說無修。所以, 禪師的說法祇是針對特定的根機的人所作的最高的點化,而不能視為一個普遍的命題。

  事實上,禪宗並不是反對修行,而恰恰是主張一種最徹底、最本質的修行功夫,就是「無修之修」!臨濟說:「佛法無用功處,祇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 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人云:‘向外作功夫。總是癡頑漢。’你且隨處作主,立處皆真,境來回換不得。縱有從來習氣,五無間業,自為解脫大 海。」表面上沒有一點修行相,祇是著衣吃飯,平常無事,但要做到「隨處作主,立處皆真,境來回換不得」,這就是時時處處皆在覺醒之中,都不隨外境而轉,恒 久地記得自己的本性,這是何等的功夫!臨濟本人也曾談到自己「曾向毗尼中留心,亦曾於經論尋討,後方知是濟世藥,表顯之說,遂乃一時拋卻,即訪道參禪。後 遇大善知識,方乃道眼分明,始識得天下老和尚,知其邪正。不是娘生下便會,還是體究練磨,一朝自省。」臨濟在參禪以前已經對經論下過功夫,然後通過參禪實 證超越了先前的理論性探索,而參禪也不是天生就會的,實際上經歷了「體究練磨,一朝自省」的艱苦過程。

  「無修之修」就是一種從本體上作功夫的功夫,「祖師直指一切眾生本心本體,本來是佛,不假修成、不屬漸次、不是明暗」,是一種從果位起修的方法,以頓 悟的心體為修行的起點,然後破除一切修行相功夫相,祇作保任本心的功夫。一般的人則是從功夫覓本體,從因位起修,創造頓悟心體的條件與機緣。「無修之修」 既不同於一般的有所造作的修行方式,也不同于不修行的凡夫,馬祖語錄載:

  問:「如何是修道?」師云:「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即同聲聞。若言不修,即同凡夫。」云:「作何見解,即得達道?」云:「自性本來具足,但 於善惡事上不滯,喚作修道人。取善舍惡,觀空入定,即屬造作。更若向外馳求,轉疏轉遠。但盡三界心量。一念妄想,即是三界生死根本。但無一念,即除生死根 本,即得法王無上珍寶。」

  馬祖指出,凡通過有為造作而得來的修行成果,都不是究竟的,能夠被創造的境界,也就可以失去,「修成還壞」。禪宗的修行是頓悟本來具足的自性,於一切 善惡事上不滯,不起一念妄想,這就是無修之修,並不是積極地有所作為地去修個甚麼法門,而是消極地放下一切妄想,回歸自性本來面目。對禪師而言,祇有這個 本性自覺自悟的法才是根本,「無佛無眾生、無古無今。得者便得,不歷時節。無修無證,無得無失。一切時中更無別法,設有一法過此者,我說如夢如化,山僧所 說皆是。道流,即今目前孤明歷歷地聽者,此人處處不滯,通貫十萬,三界自在。入一切境,差別不能回換。」

  在禪師的眼裡,講學道,講修行,祇是接引初機學人的一種方便言說,對大根器人則一念頓悟,在本性空的境界裡,無人無法,覓自己尚不可得,還談甚麼學道修道呢?黃檗語錄載:

  問:「如何是道,如何修行?」師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問:「諸方宗師相承,參禪學道,如何?」師云:「接引鈍根人語,未可依憑。」云:「此既 是接引鈍根人語,未審接上根人複說何法?」師云:「若是上根人,何處更就他覓?他自已尚不可得,何況更別有法當情!」

  我此禪宗,從上相承巳來,不曾教人求知求解,祇云學道早是接引之詞。然道亦不可學。情存學者卻成迷道。道無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內外中間。實無方所。

  求知求解,看經學禪,這都是道位上的行人追求真理的過程,禪師並不是絕對地反對你去做這些準備性的工作。但對於禪師而言,他的使命並不是傳經傳教,而 是以他的本份事接人,以他的赤祼祼的本來面目與你相見,讓你一切妄想當下粉碎,消融在本來的空無之中,於是你頓時識心見性,而「成佛作祖去」:

  王常侍一日訪師,同師於僧堂前看。乃問:「這一堂僧還看經麼?」師云:「不看經。」侍云:「還學禪麼?」師云:「不學禪。」侍云:「經又不看,禪又不學,畢竟作個甚麼?」師云:「總教伊成佛作祖去。」

  這就是禪的高峻的門風,沒有準備好的人是無法消受得起的,若沒有直下成佛作祖的決心與自信,若沒有經歷過一番理論與實踐探索的艱難過程,若沒有念念無 住、明見自性的大智慧,誰能承當得起禪師的當頭棒喝呢?禪宗的無修無證實際上是蘊含了最徹底、最本質的修證功夫的,如果沒有真正地道眼分明,而執著於本清 淨、本解脫,又將落入偏執之中,百丈禪師提醒我們:

  若執本清淨、本解脫,自是佛、自是禪道解者,即屬自然外道。若執因緣修成證得者,即屬因緣外道。執有,即屬常見外道。執無,即屬斷見外道。執亦有亦 無,即屬邊見外道。執非有非無,即屬空見外道,亦云愚癡外道。祇如今但莫作佛見涅槃等見,都無一切有無等見,亦無無見,名正見。

  禪師的一切話語,都是應機而設的方便點化,所以說「不立文字」,如果以禪師的話去立宗旨,建構一套確定不移的理論體系,這就會使人落入外道見解之中。禪不立一切見,連「無見」也不立,禪屬於現量的境界、般若的實證。

  禪不是一種思想,而是一種悟道的體驗。禪師的目的並不是向學人傳達一種對禪的理解,而是「以心傳心」,讓學人直接覺醒到與禪師無別的本性。因而,禪的 本質是超越於言說的,我們不能執著於文字相。禪師所說的一切法,最後都可以歸結為「有」與「無」兩者,本文通過對臨濟禪中的「有無」問題的闡釋,說明禪師 的種種善巧說法,皆是直指自性的方便,我們必須領悟到超越文字的真實,才能理解各種看似矛盾的表達方式,其實有著內在的深層的統一。這對於我們進一步瞭解 禪的真諦,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談信仰與健康長壽
◎郭德才

類 與其他動物的主要區別就是會使用工具和敏捷的思維。人類的生存除需物質食糧外,還需要依託和精神。而宗教信仰就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人類思維能 力發展到一定水平以後產生的社會現象。不論是哪個時代,哪個民族都存在宗教和信仰。信仰在我們的社會中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並深深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 健康。

  一個人能否長壽健康,是由遺傳、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決定。但在今天,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沉重的生活壓力不免要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上的許多 疾病,奧地利著名精神學家,維也納治療法第三學派的代表人物維克多.弗蘭克指出:「二十世紀人的生活存在一種普遍的現象,既存在的空虛。」而宗教其主要的 功能就是可以給人以最大的精神慰藉。近年來國際衛生組織健康下了新定義:「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安靜狀態。」

  我們知道,任何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佛教講:「素懷悲憫之心,常存救度之態。」道教講:「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天主教、伊斯蘭教講:「謙 虛謹慎、慷慨助人、和睦相處。」基督教要求大家都有一顆「仁愛博大之心。」而這些從倫理道德等方面的說教,對社會和團結安定,對個人的修養及身心健康都有 著積極的意義。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大衛.勞森醫生研究發現:「常在教堂的人比一般人心血管死亡率低50%,肝硬化患病率低74%,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低89%。另外在 接受心臟手術或器官移植手術後不僅不易引發並發症,而且康復期短。在全美一百六十二個醫院裡,已有六分之一開設了有關信仰與健康的課程。科學家們認為:長 壽與健康的關鍵固在生理,但更在心理。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院的湯姆斯.格拉斯教授和他的同事們,對康涅狄格區二千八百多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進行了十三 年的研究發現:凡是有信仰、興趣廣泛的老人大多長壽。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運動雖可延長人的壽命,但僅靠體育活動來健身未免就顯得太狹隘了。

  孔子曰:「仁者壽。」何謂「仁」?孔子又曰:「仁者、愛人也。」就是說,我們要以仁愛之心待人,並積德行善,這樣就會贏得大家對你的好感和信任。因為 我們的慈心,不祇是惠及於人,它還可回報於己。美國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對近三千人進行了十四年的調查研究其結論是:善惡影響著一個人的壽命。一個樂於 助人,處處行善並能與他人融和的人壽命長。而一個心懷惡意,損人利己,脾氣暴躁的人要比正常人患病死亡率高1.5倍。

  行善積德可助人長壽這已被科學家和醫學家所承認證明,而不論是哪一個宗教,其最基本的觀點都是勸人行善。如「扶危濟貧,興善止惡,匡世利人,努力為 善」就是道教的一貫宗旨。南京腦科醫學院心理科陳建國醫師說:「人的心理活動與人體的生理功能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繫,良好的情緒狀態可以使生理功能處於最 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功能,引發各種疾病。」《太平經》云:「善有命長,惡自命短。」《太平經》又曰:「善者自興,惡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於 身。」俗話說的好:心底無私天地寬:所以,我們祇要保持樂觀坦蕩,豁達從容的良好心態,就可使自身體內分泌出更多有益的激素、磓類並增強了免疫系統的功 能。莊子在《天道》中曰:「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孔子云:「大德必得其壽。」

  哈費大學在前幾年做過一次對比考察:讓學生觀看一部美國婦女終生救助窮人和殘疾者的電影,大家都被這位婦女的事跡感動。隨後馬上對這些學生進行唾液分 析,發現唾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比看電影之前增加了許多。據《現代科技譯叢》雜誌二○○三年第五期介紹:美國馬諸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二千零十六各階 層人士進行調查分析顯示,幫助他人有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美國著名心血管專家威廉斯博士曾對二百二十五名醫科大學的學生進行了為期廿五年跟蹤觀察,發現其中心胸狹窄、名利嚴重、敵視情緒較強的人,死亡率高達 14%。而心胸開闊、助人為樂、性格隨和的人,死亡率僅為2.5%,因缺德而患心臟病者竟是善人的五倍。北宋的邵雍曾說:「始知行義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壽 人。」古人云:「有德則樂,樂則能久。」《太上老君經戒》云:「人善為生,為惡而死。」

  佛家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道家說:「道者善道,為人常安,心中無愧,以度眾人。」巴西醫學家馬丁斯經過十年研究發現:屢屢貪污受賄的人最易患 癌症、腦溢血、心臟病、神經過敏等疾病而損年折壽。而大公無私的人,患此類疾病就要少的多。老子曰:「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 之。」

  一般有信仰的人都很隨和,與人為善。他們很少生氣動怒、出口傷人。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曾作過這樣一個試驗:把一支玻璃管插入冰水容器中,收集人們不同 情緒狀態下的「氣水」。發現當人心平氣和時呼出的水是澄明潔淨的,悲痛時水中含有白色沉澱物,而當生氣時就會有大量紫色的沉澱物。愛爾馬將生氣時的水注入 到大白鼠身上,十二分鐘後白鼠死亡。另外他還說:「如果我們生氣十分鐘,耗費的精力就相當於參加了一次三千米的急速賽跑。」

  當我們生氣時的心理、生理反應是十分劇烈的,分泌物比任何情緒下都複雜,也更具有毒性。古人云:「怒則氣上,損其身。」《黃帝內經》曰:「暴喜傷陽, 暴怒傷陰。」「喜怒不節則傷臟。」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一切頑固沉重的憂郁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大開方便之門。」如哺乳期的母親生氣後給孩子餵 奶,孩子吃後就會中毒。輕者生瘡,重則生病。《魏書》中就有某人暴怒後「肝臟傷裂,有餘日而卒。」的記載。美國研究人員實驗證明:人在緊張和憤怒時能引起 血流量和血管的變化。他們對廿六名冠心病患者測試發現,患者在心理緊張時有病變的動脈進一步狹窄,縮小了9%-24%,血流量減少了27%。俗話說的好: 往往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中經》曰:「靜者壽,躁者夭。」《養性延命錄》說:「喜怒無常,過之為害。」

  我們知道,佛道二教均為素食者楷模。據瞭解,素食者的壽命高於非素食者。這些人除了平時注意修心養性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素食。據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臨床病理科對四十名和尚及尼姑研究發現:非素食者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要比素食者高5%,而視網膜動脈硬化症,非素食者要比素食者高24%。

  美國科學家柯林博士也做過這樣的試驗,如每天給小白兔半磅動物脂肪喂養,兩個月後小白兔血管開始硬化。瑞典科學家林內曾說:「人類的結構不論從內在外表來看,若與動物相比都充分顯示出蔬菜與水果是他們的自然食物。」

  素食者血管中很少有膽固醇積聚,血液粘度也小,有利於血液通暢。另外人類的大小腸與食肉動物相比要長的多,而肉食是不好消化的,故在腸中存留易形成毒 素病變。西晉醫學養生家葛洪曾說:「若要長生,腸中常清。」道家經典《太平經》曰:「真神好潔,糞穢氣昏。」在大自然中,多數食肉類動物,如虎、豹、狼的 性格都比較兇猛。而食植物類很多動物,如羊、兔的性格就比較溫順。原蘇聯科學家阿.亞丹尼列夫斯基曾做過鳥類試驗:他用不同食物喂養鴿子三個月後發現,食 豌豆的鴿子體態完美,性格溫順。而食生肉的鴿子變的兇猛、易怒、情緒不安。《墜形訓》曰:「食肉者勇而悍。」所以說食物是可以影響人類情緒和性格,反過來 性格又影響了我們的健康和壽命。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講過:「我認為素食者所產生性情上的改變和淨化,對人類有相當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對人類很吉祥。」毛澤 東也說過:「多散步,常吃素,是長壽要秘。」

  佛道兩家還很注重禪定、打坐。《坐忘論》曰:「靜定日久,病消命復。」美國科學家曾作過大量對比試驗,發現冥思靜坐可以對視力、血壓、認識能力、 DHEAS的激素水平都有提高和好處。DHEAS激素是由腎上腺產生,隨年齡增長而降低,通過靜坐,這種激素可以大大提高。而這一結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 查理教授和馬里蘭大學哈里博士經三年研究所確認。

  綜上所述,有些宗教信仰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人類的健康和社會的安定都是有一定好處的。宗教中的很多積極因素,我們是否應該在社會上發揚光大呢?

 
 
靜室勤參禮世尊——致恩師惟賢長老
◎正 純

尊敬的師父:

  今天是我的生日,但恩師之情卻讓我久久不能入睡。轉眼又是四個多月沒有見您了,您一切安好?每每在做早晚功課時,我都會看著師父的照片,腦海中就開始 浮現出陪伴在您身邊的點點滴滴……慈祥的師父,一直想告訴您,我周圍很多朋友都覺得皈依三寶後,再有緣能夠成為您的弟子,是非常難得和殊勝的,而我更是深 深的感恩,感激得人身,感激聞佛法,感激在世間與眾生的一切因緣(無論是順境還是坎坷挫折,我都會以隨緣消舊業的心態去坦然面對),更感激在秦老的引見下 可以皈依師父這樣的大善知識。我願生生世世做您的弟子,生生世世親近佛法,走覺有情的菩提大道,這樣才不枉此生,不枉師父對我的殷殷教誨!

  師父,還記得您給我題的字嗎:

  東北相逢有宿因 聞經歡喜種善根

  佛光燦爛靈珠現 靜室勤參禮世尊

  本來一直不解,為何祇要提到師父,我就法喜充滿、親切異常,為何我在想念您時,師父也肯定在念叨我;尤其是當我見到您,像個迷途的孩童回到親人身邊般 激動,流淚時,您也會心酸不已;原來——我和師父是有著宿世的因緣啊!怪不得師父知道我的直率純真裡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念;知道我的活潑爛漫裡也有著濃濃的 悲心,還知道我的涉世不深定力淺、根基薄,所以才會讓我「靜室勤參禮世尊」。那麼,師父是否還知道,弟子無時不在牽掛著您的一切!在您參加完本老的陞座回 重慶後。我就開始想著怎樣才能說服您來深圳過冬,因為您的眾多弟子(尤其是上海的正觀等師兄)在知道您居住的環境實在惡劣後,都和我們一樣放心不下!後來 聽龐老師說,您答應如果有空一定會依正純的安排來深圳,大家都不知有多高興,因為我們又可以親近您,聽您開示了。可是由於太多的事情等著您處理,接著發生 了海嘯等災難,眾多法會又要您親自去主持,深圳之行始終未成。雖然很遺憾,但轉念我就不再執著了,哪裡需要就去哪裡,這才是師父提倡的人間佛教,其實師父 在哪都是弘法,都是在恆順眾生啊!

  師父您知道嗎?年前我有兩個遠親陸續過世,(加上我又時常會在午夜夢回見到最疼愛我的外公,他已去世十九年)讓我深感人生無常無奈的同時,更憂心他們 將去向何處,因此我想在慈雲寺做往生普佛,超度無始劫以來的所有冤親債主及外公,懇請師父為他們主法,那將是我和我的家人最大的福報!

  最後,正純(以及深圳所有的師兄)遙祝師父法體安康!長久住世!並祝正法永存!

您生生世世的弟子 正純頂禮

二○○五年三月六日 凌晨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佛教聯合會 敬念

印順導師代表團紀行

  本年六月四日上午,駐錫在台百歲高壽的印公導師捨報示寂。當時身在苗栗的會長覺光長老得悉此事後,馬上致電回港指示要組織敬念追思團,赴台致哀,參加印順導師圓寂追思讚頌法會。

  六月十日,敬念 印順導師代表團一行十人,包括會長覺光長老、總務主任智慧法師、顧問淨雄法師、常務董事衍空法師、果德法師、演慈法師、董事梁衛珍居 士、印順導師基金會執行董事周娟娟居士及秘書處兩位同事,於早上九時許,懷著悲痛的心情,齊集香港國際機場,準備乘機往台灣新竹。

  下午一時,代表團順利抵達桃園機場,印順導師的福嚴精舍派員接機,隨即奔赴新竹福嚴精舍,瞻仰印公遺容,並參加簡單而隆重的封棺儀式。儀式由仁俊老和尚等主持,出席的居士約有數百之眾。

  六月十一日清晨六時,印順導師的法體由福嚴精舍轉移至香山慈濟聯絡處舉行法會。代表團於上午八時許抵達會場,經大會安排,代表團分別進入法會大堂。追 思讚頌法會在九時正式開始,追思讚頌法會先進行法眷祭拜,由主法三師真華長老、仁俊長老、印海長老主持。之後由世界各地諸山長老致悼詞,有台灣的淨心長 老、會長覺光長老、台灣的淨良長老、中國佛協的一誠長老。而印公的得意門生仁俊長老則代表學子致悼詞,厚宗法師代表福嚴及眾弟子致悼詞,慈忍法師代表慧日 講堂致悼詞。是次法會除香山慈濟聯絡處,全球十九區共一百二十三點同步舉行追思讚頌法會。不同步舉行法會的慈濟聯絡點,共有五個國家二十八個點。總計有二 十四國一百五十一個分支點共同為導師追思讚頌。

  公祭於十時卅分開始,代表團同人隨即向印順導師法體致哀,作最後告別。是日傍晚,代表團乘機安返香港。


首個宗教團體參予「企業植林計劃」

香港佛教合會組織學生郊外植林

  為響應漁農自然護理署之「企業植林計劃」,推動香港環保工作,亦為了慶祝創會六十周年,香港佛教聯合會在六月四日,於大欖郊野公園舉行植林活動,有五百多名學生及老師出席。

  這項活動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環保意識,活動早在四月中已在數十間佛教學校廣泛提廣。同學們可出錢又出力,以每捐助廿元,就可以贊助種植一棵樹苗作號召,協助推動環保工作,美化香港。

  植林計劃將種植10,000棵樹苗,首600棵已於二十八日種植,餘下的將由綠色團體地球之友協助種植。

  由佛教團體舉辦的植林計劃,儀式上也帶有濃厚的佛教氣氛,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道平法師在植樹前首先舉行一次「灑淨儀式」,祈求佛力加被,風調雨順,無 災無害,樹苗常得法雨滋潤,茁壯成長,成為綠蔭。然後,同學們才開始植樹,雖然當日天氣未如理想,下著微微細雨,但並沒有影響他們的熱誠,各校老師悉心地 在旁指導學生種植樹苗,介紹樹苗品種及其特性,藉此增進師生感情,體現師生合作的精神。


菩提法訊社於蓮池寺協辦噶舉傳承

  二○○五年三月二十日菩提法訊社於蓮池寺協辦噶舉傳承——第七世堪布仁干仁波切與其出席弟子等眾四十多人舉行藏傳火供(息、增、懷,誅)四法用途,供養十方諸佛菩薩及下施六道眾生。師兄雅範,令法界一切歡喜,安樂吉祥。

  第七世堪布仁千仁波切出生於青海囊謙,十四歲於蘇曼寺佛學院追隨大學士清明拉滇仁波切學習,不僅真正完全精通一切顯密法,並進而成為佛學院的教授。自 二○○二年起至今,第七世堪布仁干仁波切於印度上密院被委為尊貴的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嘉華噶瑪巴教授中觀四百論因明等甚深佛法課程。

  四月三日日菩提法訊社於蓮池寺協辦噶舉傳承——第七世索南桑波巴金仁波切與其出席弟子等眾二十多人舉行藏傳火供(息、增、懷、誅)四法用途,供養十方諸佛菩薩及下施六道眾生。師兄雅範,令法界一切歡喜,安樂吉祥。

  巴金仁波切一九六八年出生於青海朗囊謙長西村,為泰錫度仁波切認証為索南桑波巴金仁波切之轉世,年幼的巴金仁波切跟從老尊者桑傑旦增仁波切回公雅寺, 廣泛得到尊者許多殊勝傳承甚深法要之灌頂、口傳,並由第十二世泰錫度仁波切授予菩薩暨出家等三種戒律。而當巴金仁波切陸續由當代阿地仁波切等諸多出類拔萃 成就者,領受左謙南噶、寧瑪、噶瑪、特沙和嘉華甘珠爾等殊勝圓滿法要後,即作生、圓次第之修持;同時巴金仁波切亦從蔣貢康楚仁波切領受大手印直指口訣,更 擴展了他對覺行究竟圓滿之自然領悟。


佛教律儀淨苑

盂蘭普利法會

  佛教以百味供養三寶,仗三寶威力超度十方法界一切孤魂。同時各姓門中歷代祖先,七世父母、宿世冤親債主等蒙超昇;現在者福增無量。

  本苑定於八月十八至二十日,即古曆七月十四、十五(晚上七時大蒙山施食)及十六,一連三天法會

  時 間: 上午9:30至下午5:00

  附 荐: 1、各姓門中歷代內外祖先

       2、多生父母師長六親眷屬

       3、無始以來冤親債主

       4、應生未生腹中靈嬰(某門某氏腹中靈嬰)

       5、十方法界水陸空災難枉死者

       6、一切無祀孤魂等眾

       7、其他

  現已接受登記附荐,功德金隨喜

  歡迎參加,屆時蒞臨禮佛上香,同沾法益!

地址:九龍彌敦道242號立信大廈四字樓E,F座

電話: 2367 3091


上海留雲寺護法功德委員會緣啟

  昔者,佛陀住世,弘化世間,濟渡無量。佛陀涅槃後,有「佛、法、僧」三寶續佛慧命,代佛弘道,普渡眾生。今者,本寺道場煥然,三寶具備,秉承佛陀「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之聖訓,旦夕謀求寺廟發展大計,時刻探索濟世之良方。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然佛化世間,法門八萬四千,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代佛弘化,萬千法門,無須一一驗用,取其一虔心奉用,即可起到 殊途同歸之效。故本寺擬成立護法功德委員會,謹以此形式,倡導儉樸之理念,召十方信士,集純樸愛心,禮敬三寶,成就佛道,普渡有情,並服務社會,回報社 會。本寺護法功德委員會理念純正,宗旨明確,唯以揚節儉之風氣,棄奢侈之陋習示教於十方。

  本寺護法功德委員會何以憑此淺顯之理示教於眾信?祇因普觀古今,遍覽中外,洞得貪念多由奢而不濟起,貪而不得又致嗔、癡。佛家最忌貪、嗔、癡三漏念, 因其於修習佛法者極為不利。然勤儉之美德乃根治奢侈之良方,況於日常生活中注意養成,則易於持守。故本寺揀此方便法門導眾向善,籍此悟道。

  況且勤儉節約乃中華民族傳統之美德,先賢有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想眾信若每日恪守此念,養成良好習慣,並將節省之物力化作功德與愛心,用於禮敬三寶,慈濟困苦,則可圓滿人格,繼而得證菩提。

  本寺斯舉想必產生共鳴者多之,擁護者多之,欲親身踐行者亦多之,故誠邀有此良念者早日加入本寺護法功德委員會,並以此為榮,同時將此樸素之理念推而廣之,使其惠及親朋,澤及後輩。

  本寺護法功德委員會理念固然簡單,但需入會者持之以恆,恐非易事。為使入會者不退此念,故要求會員著眼於日常生活細節,以每人每天節約一元錢為目標, 並將這一元錢以會費(365元/年)形式納入護法功德委員會帳戶,用於護持本寺的各項活動,以及愛心支出。同時,為鼓勵廣大入會者堅持不懈地養成這一自利 利他的良好習慣,本寺相應地給予會員一些便利,助其圓滿人格,悟得大道。

  其實,每天節約一元錢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形式,通過這種形式促使我們養成一種儉樸的生活習慣。當然,習慣的養成絕非一蹴而就,要的是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敢於挑戰自我的勇氣。

  相信眾信當中,具此毅力和勇氣者多之,祇是缺少一個實踐的平台,那麼本寺護法功德委員會將是您最好的去處。誠希見聞此緣啟後,產生共鳴者皆能成為本寺護法功德委員會的一員,本寺願為您人格的圓滿,佛格的完成助一臂之力。

上海留雲寺二○○五年四月一日

上海留雲禪寺護法功德委員會


上海留雲禪寺護法功德委員會 章 程

一、名 稱

  上海留雲禪寺護法功德委員會

二、性 質

  上海留雲禪寺護法功德委員會是在上海留雲禪寺領導下的信徒護法團體。

三、宗 旨

  團結信眾、宣揚教義、福利社會、淨化人心

四、理 念

  凝聚信眾力量、並肩承擔使命、提倡勤儉節約、加強福慧雙修

五、會 員

  (一)、會員種類 - 個人會員

  (二)、會員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愛國愛教,遵守國家的政策與法規;

   2、正信的佛教徒;

   3、關心本寺發展;

   4、熱心慈善、公益事業;

   5、自願加入;

   6、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三)、入會程序

   1、填寫會員登記表;

   2、繳納會費(365元年);

   3、登入會員信息庫;

   4、頒發會員信息卡;

  (四)、會員權利

   1、會員入會期間憑會員資訊卡入寺免門票(包括春節祈福法會等大型活動的門票,每卡一人);

   2、會員憑會員信息卡免費登記全年法會(觀音法會、清明法會、華嚴法會、觀音慈悲法會、盂蘭法會、地藏法會、水陸法會、冬至法會,其中清明法會、盂蘭法會、冬至法會牌位默認為「普利十方」,其餘法會默認為會員的延生位);

   3、會員憑會員證請供萬佛堂聖像在本寺指定區域內可優先選位;

   4、會員可優先參加本寺舉辦的大型活動;

   5、會員可免費辦理本寺慈氏圖書館的閱覽證,並免費借閱圖書。(每位會員限辦一張)

  (五)、會員義務

   1、為本寺的發展出謀獻策;

   2、按時繳納會費;

   3、護持本寺的各項活動;

   4、為本寺的各項事業進行正面宣傳;

   5、遵守本會章程;

  (六)、會員退會、除名

   1、會員主動退會應及時通知本會,並交回會員信息卡;

   2、會員入會期滿,本寺提前通知續會,如在通知發出後一個月內未辦理續會手續的,視為主動退會,應交回會員信息卡;

   3、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行為,即予除名,並收回會員信息卡;

六、運作方式

  提倡會員每人每天節約1元錢,將這1元錢作為功德金和愛心基金通過加入本會以會費形式匯集起來,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

  凡符合入會條件者,初次入會祇需一次性付滿一年的會費,外加工本費50元即可領取會員資訊卡,成為本會會員。

  會員的會費可每年繳一次,亦可數年並繳。

七、組織機構

  (一)、主任委員會

  設導師一名,主任委員一名,副主任委員若干名。副主任委員實行每年選聘制,連續當選可連任。

  (二)、秘書處

  設秘書長一名,秘書二名,財務總監一名。秘書處下設四部:法務部、慈濟部、文教部、募籌部。募籌部下設法華組、華嚴組、金剛組、愣嚴組、菩提組、智慧組、般若組、無相組、曹洞組、臨濟組、天臺組、唯識組。

八、會費用途

  為便於監管,本寺護法功德會設獨立帳戶,請專業的財務公司進行管理。會費主要用於償還寺廟貸款及債務、護持寺廟各類活動、扶助弱勢群體、救助災困、希望工程、環保事業等。根據具體情況,每年適當調整比例。每年年底向會員公佈會費收支情況。

九、說 明

  本章程解釋權歸上海留雲禪寺所有。

上海留雲禪寺

二○○五年四月一日


禮佛禪寺舉行冥陽兩利水陸普度法會

  廣東博羅禮佛禪寺,稟承佛陀慈悲救世之旨,阿難施食救度餓鬼之功,南朝梁武帝為追思亡妃,皆仗水陸之能,凡被佛法超度的祖先、怨鬼孤魂,都可以除罪消 災,故我寺謹訂於:農曆二○○五年七月初一至初七(新曆:八月五日至十一日)舉行冥陽兩利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法會。

法會內設:

水陸大齋主正首(主爐)  10萬元         副首(副爐)5萬元

福祿主  一萬元     送爐主位3個     大牌位6個

吉祥主  六千元     送爐主位2個     大牌位4個 

如意主  三千元     送爐主位1個     大牌位2個

羅漢大齋1000元      吉祥大齋2000元  如  如意大齋3000元    上堂大齋5000元

內   壇:

大牌位200元(三個名)

小牌位100元(二個名)

外  壇:

大牌位50元(三個名)

小牌位20元(二個名)

大陸聯繫電話:

日照法師︰13928399373

頓善法師:13928399379

客堂:0752-6226496

馮居士︰13928399371

傳真:0752-6201882

香港聯繫電話:

馮居士:00852-62287519

王居士:00852-24138122

廣東博羅禮佛禪寺

二○○五年五月十三日


南亞海嘯賑災

善長芳名錄

捐款人

捐款金額

 

Abby  鹿野苑眾弟子

US$100.00

陳 綺雯 陳蓉 陳德賢 陳燕芳 彭太 彭漢光 曾天生 曾添祥 曾毅斌 無名氏 善信 馮旭華小姐 馮素雯 馮淑蘭 黃希琳 黃國輝、謝秀儀 黃莉君、黃莉 嘉、黃英慧、黃英傑 黃惠芳合家 黃靖淩 黃燕雯 楊炳垣、梁小妹 楊維新 溫麗儀 葉乃岩 葉秀 葉佩合家 詹嬋鳳 廖麗菊 甄玉貞 聞翠薇 趙太 祖祖師 趙群齊 劉玉英 劉秀娟 劉桂娣 廣中 歐陽顯森 潘毓群 蔣錦兆 蔡桂芳 鄭金鳳 鄧樹根 鄧鏡明 鄧寶堅 黎光華 盧文揚 盧淑儀 蕭麗芬  賴志輝 龍蘊儀 禤雅迪 薛鳳真 謝志城 鍾桂蘭 龐海平 羅尹棋 羅金燕 羅淨有 羅章義 譚啟華 譚惠霞 譚翠霞 譚德聰 譚慕蓮 關唐利合家 關慧 文 蘇珮盈

$ 200.00

王金偉

$ 168.00

CHAN Suk-yee, Christine

$ 160.00

Ms. WAN Choi-wai 吳耀南 李明華 陳迦倩 陳艷梅 黃家偉 雷偉強 歐遠雲 鄭志光、鄭輝、林 霍玉娟

$ 150.00

庄麗娥 鍾月明

$ 140.00

無名氏

$ 125.00

CHOW Yuet-mui 郭芷晴 陳彥揚、陳海初、陳浩揚 陳迪琪

$ 120.00

毛粉蘭 劉健

$ 110.00

尹冬生

$ 108.00

李廣生

$ 101.40

CHAN Yuk-ying Felix Wong Jennifer Wong KOO Wai-yee KUNG Jen-sung LAM Siu-wah Mr. CHEUNG Po-ling Mr. Henry TONG Ms. CHU Yuen-luk WONG Siu-lai WONG Wai-lan YUEN Yuen-yee 孔德誥 方玉珍 方宅 方蓮珍 王孔鳳 王少芳 王少芬 王佩賢 王明珍 王美燕 王健新 王傑美 王嘉希 王銘賢 王廣南 王靜儀  王麗娟 丘婷 司徒玉 司徒如玉 史炎良 甘仲好 伍可馨 伍桂帶 伍國誠 伍景新 伍隨意 任平幼 朴順熙 朱文卿 朱坱基 朱雪芳 佛弟子 佛弟子  何乃昭 何少玲 何玉玲 何志壽 何明節 何家宏 何榮熾 何漢起 何翠紅 何銘曉 余文彪 余志明 余煥婷 吳子晴 吳少嫻 吳月仙 吳秀蘭 吳芷慧  吳紅梅 吳家洛 吳家晴 吳國平 吳惠薇 吳豪 吳嬌 吳慧菁 吳錦芬 吳艷玲 呂定龍 岑少權 岑翠眉 岑潔貞 岑禮容 李少瑩 李巧殷 李志軒 李 志釗 李佩良 李佩佩 李卓倫 李卓聲 李卓謙 李金 李秋雁 李家順 李浩然 李惠琴 李愷程 李嘉浩 李嘉琪 李福章 李慶義 李慧嫻居士 李曉高  李曉婷 李麗明 李麗婷 李耀輝 杜木根 杜偉鴻 杜舜貞 沙秀珍 沙居士 沈張婉 肖煌珍 阮珮珊 卓木只 周小鳳 周佩華 周美英 周偉昌 周國俊  周彩銀 周紹 周結芬 周廣發 周麗容 周麗群 林小燕 林永昌 林永輝 林光明 林如龍 林志英 林杏嫦 林秀月 林明憲 林容愛 林婉雯 林愛玉 林 聖堯 林嘉豪 林鳳娥 林舉輝 林藹思 邱春菱 邱偉鼎 邱雪霞 邱惠娟 金樂敏 邰雯蔚 姚佩珊 姚浚銘 施怡然 施莉莉 施翠玲 洪玲娜 洪珍卿 洪 英良 凌嘉煒 凌錦添 唐池 唐翠蓮 孫滿根 徐香燕 耿翠如 袁慧淇 袁澤德 袁麗霞 郝嘉貞 高玉芝 高容妹 區會甜 區蕙茵 巢定國 張土福 張永 健 張玉君 捐款人 捐款金額

張有光 張李安 張佩潔 張星有 張偉強 張訥行 張雅妍 張嘉琪 張廣連 張毅平 張毅桐 張學良 張龍華 張繪碧、張琳兒 梁月嫦 梁多 梁安道合家  梁妙玲 梁志成 梁美玲 梁浩德 梁培炎 梁凱彤 梁惠貞 梁惠娟 梁賀文 梁嘉信 梁澤光 梁寶韻 梁耀坤 梁 斌 莫鳳霞 莊珠英 許美卿 許鳳娟 郭美德 郭梅珠 郭萍儀 郭愛華 郭錦有 陳月媚 陳水林 陳玉容 陳旭錦 陳有明 陳沛怡 陳秀鳳 陳佩賢 陳居 士 陳冠瑧 陳威合家 陳昭儀 陳美芳 陳美玲 陳美娟 陳美嬌 陳飛開 陳娟 陳庭平 陳海欣 陳健聰 陳旋君 陳梓霞 陳淑貞 陳淑賢 陳許寶珠 陳 富強 陳植開 陳琴 陳詠瑤 陳楚玲 陳鈺釵 陳榕燦 陳肇恆 陳寬寬 陳慧敏 陳潮雅 陳錫恩 陳錦強 陳寶怡 陳寶燕 陳耀羨 麥培榮 麥麗娟 傅熹 梵 勞有宜合家 勞忠詠、勞耀德合家 彭潔萍 彭穎敏 曾小環 曾秀英 曾國基 曾啟祥 曾雪貞 曾欽汶 游聲建 湯佩玲 無名氏、郭素勤 馮士雲 馮少 芳 馮偉文 馮彩霞 馮惠儀 馮鸞 黃月華 黃月嬌 黃玉屏 黃玉珍 黃玉嬋 黃宅 黃妙嫦 黃忘偉 黃松根 黃芷盈小妹妹 黃金英 黃俊傑 黃奕賓 黃 振森 黃凱玲 黃詠雯 黃雲開 黃源喜 黃群 黃嘉霖 黃嘉駿 黃榮聣 黃碧霞 黃懷萱 黃寶儀 楊秀卿 楊秀卿 楊超凡 葉秀儀 葉振釗 葉嘉穎 鄒淑 玲 廖均培 廖美珍 廖德華 廖麗萍 趙佩珊 趙亮瑜 趙惠嫻 劉元發 劉竹萍 劉明珠 劉美端 劉卿 劉海 劉國棟 劉淑霞 劉淨娣 劉愛蓮 劉照 劉 輝芳 劉錦昌 劉靜儀 劉麗 樊錦全 歐冠玲 歐曼虹 歐陽潔英 歐慶全 歐潔明 潘頌行 潘潔冰 潘耀輝 練少娥 練慧賢 蔡少芬 蔡文光 蔡宇程  蔡宛庭小姐 蔡芷晴 蔡建民合家 蔡映凱 蔡晶日 蔡詠怡 蔡穎茵 蔡麗影 蔡耀霆先生 鄭心傳 鄭文強 鄭玉媚 鄭素琦 鄭凱雯 鄭銀勝 鄭麗麗 鄭 英 鄧少賢 鄧敏英 鄧滿 鄧潔靈 鄧樹輝 鄧麗芳 鄧襯卿合家 黎子健 黎全有 黎向英 黎向榮 黎美貞 黎淑芳 黎淑賢 黎煥霞 黎嘉鈴 黎銘怡 黎 穎欣 盧國睿 盧啟忠 蕭偉基 蕭逢遠 蕭開德 賴佩妍 閻錦倫 駱銀治 龍淑馨 繆翌華居士 薜玉清 薛浩天 謝亦強 謝芷薇 謝惠芳 謝愛蘭 謝樹輝  鍾朗曦 鍾淑華 鍾碧金 鄺偉業合家 龐熙就合家 羅玉蓮 羅自創 羅秀梅 羅惠貞 羅惠蓮 羅翠蓮 羅劍華 譚女蓮 譚佩芳 譚榮 關敏儀 嚴彩弟  蘇月華 蘇宅 蘇德輝 蘇鍚江 釋學騰 龔子欣

$ 100.00

鄭建慧合家

$ 70.00

無名氏及學生共四位

$ 62.00

譚毅培

$ 60.00

SO Cheuk-chiu TAM Fung-chu 王永良 任耀林 朱俊豪 朱楚婷 朱豐順 吳志堅合家 李華 李濠浚 李麗清 林苡澄 區俊穎 陳錦珍 曾穎芝 黃莉嘉 鄒志峰 蔡永達 鄧溢滔 謝開明

$ 50.00

施眾樂、潘李歡玉、楊正之、李均活夫婦 黃浚貽

$ 40.00

Butdeeteeramate 李金蘭 李美慧 李啟綸 李嘉敏 李瀚儒 洪嘉勵 張家保 張靜雯 陳偉晉 陳梓琦 陳煒昊

$ 20.00

無名氏

$ 12.00

朱曉瑜

$ 10.00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