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41期
2005年6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浴佛節」千年不衰
佛教論壇
繼往開來,承擔佛教在全球化時代中的社會使命
在「世界佛教論壇」籌備會.
三亞圓桌會議上的發言
◎釋覺光
「世界佛教論壇」是現代佛教發展的需要 ◎紹 根
現代佛教發展的契機 ◎鄭慶雲
佛學講座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覺 光
畢業典禮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首屆畢業典禮致辭 ◎覺 光
僧伽學院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首屆教務工作報告 ◎釋宏明
論  述
佛教初傳時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衝突與調和
——讀《牟子理惑論》
◎黃夕原
臨濟哲理
臨濟禪中的「有」與「無」(上) ◎戈國龍
緬懷高僧
緬懷先哲 乘願再來
——紀念廣範法師示寂週年
◎傳 印
隨筆禪話
勤修法門 ◎秦孟瀟
世出世法
西方科技與東方智慧 ◎楊 釗
慈輝功德
慈輝贈藥治療精神病人 ◎慈 河
熱心公益 福澤百姓 ◎慈 心
行菩薩道
當今潛修苦行僧 三步一拜朝五台
——山東正覺寺仁達師父修行點滴記
◎妙 融
研究宗教
論高級宗教的本質 ◎李宏飛
佛門先賢
《七塔寺人物志》序 ◎秦孟瀟
古剎道場
潮州開元寺一殿兩閣建置 ◎達 亮
慶祝佛誕
全港佛教徒浴佛慶祝佛誕節
近四千信徒選擇佛誕日皈依受戒
寶蓮禪寺開山百週年紀念活動序幕
香港佛教界離島區慶祝佛誕節
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致辭
寶蓮禪寺浴佛慶典暨方丈陞座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浴佛節」千年不衰
從香港特區政府實施「佛誕公眾假期」以來,信仰佛教的人數直線上升!據不完全統計的數字來看,約有百多萬信眾:如果概括傳統的善信(信仰道教的、孔教的、天道的,超越二百萬人以上),這是香港東方宗教的特色。

    一年一度的慶祝「佛誕節」(農曆四月初八日),本港各大寺院、庵堂、精舍……都要進行隆重的「浴佛」儀式(悉達多太子銅像放在水盆內,用香花水灌洗太子 像)。這是佛陀降生時,稱謂:「浴佛」。此一節日在國內有相當悠久的歷史,而且非常隆重莊嚴。但香港善信極大多數不瞭解其歷史淵源,故有必要講述如下:據 《佛說灌洗佛形像經》說:「太子生時,地為大動。諸天各持十二種名香和湯水,雜種名華,以浴太子,因太子將來成佛,開演聖法,濟渡群民。」又在《佛說浴像 功德經》說:「善男子!若欲沐像,應以牛頭栴檀、紫檀、多摩羅香、甘松、芎窮、白檀、龍腦沉香、麝香、丁香,以如是種種妙香,隨所得者以為湯水,置淨器 中,先作方壇,敷妙床座,於上置佛,以諸香水次第浴之。用諸香水周遍訖已,復以淨水於上淋洗。其浴像者,各取少許洗像之水,自置頭上,燒種種香以為供養。 初於佛像下水之時,應誦以偈:「我今灌浴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今離垢,願證如來淨法身。」在這兩部經典中,已說明「浴佛」的方法,以及「浴 佛」的意義,是因沐浴如來智德所聚的聖身,引起我們意念向上,由敬仰佛陀的聖潔,使自己也修習善法,離垢清淨,將來能得到佛陀的智德所聚的莊嚴身相。古代 印度佛徒舉行「浴佛」大典時,都是依據以上兩部經典的作法。至於說到中國「浴佛」節,是甚麼時代開始呢?根據《後漢書陶謙傳》說:「每浴佛,輒多飲食,布 席於路。」由此可知,佛教傳入東漢不久,僧人就舉行浴佛節了。又在《吳志劉繇傳》說:「笮融督陵彭成,大起浮圖祠。每浴佛,多設菜飯,布席於路,經數十 里。人民來視,及就食,且萬人,費以巨億。」則知在三國時代,浴佛節在朝野合作之下,非常熱鬧地舉行慶典儀式。他們花費過億錢財,把食物擺成長龍,連綿數 十里,布施結緣,其盛況可想而知了。千多年來,慶祝佛誕節自古至今未衰。

   我國佛教向來規定在佛誕日舉行「浴佛」儀式,多數在全國各大寺院內由僧人主持「浴佛」慶典。在香港、澳門、台灣,甚至在東南亞各國華裔僧人都保持這一傳統 的「浴佛」慶典。我們藉此聖水灌洗佛陀另一重大意義,是洗滌眾生的煩惱污垢,啟發人類的智慧。佛說:「大地眾生皆具佛性。」祛除了煩惱污垢,顯露了「真如 自性」,「成佛」在此!煩惱污垢未除盡,我們需要聖水不斷地清洗自己;既灌洗佛陀像以紀念,更要洗滌自己的心靈!
 
 
繼往開來,承擔佛教在全球化時代中的社會使命
——在「世界佛教論壇」籌備會.三亞圓桌會議上的發言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釋覺光
諸位政府部門首長
世界各地佛教領袖
諸位教內外大德暨各界貴賓︰

緣際會,我們相聚在風景怡人,海天一色的中 國唯一的熱帶濱海城市——海南三亞,在即將迎來世界上第一座最高的海上觀音聖像開光勝會的前昔,我們滿懷喜悅和帶著神聖的使命感,召開「世界佛教論壇」籌 備圓桌會議,群策群力,為「世界佛教論壇」的早日成立,貢獻智慧,創造良機,預備資糧。這不僅是中國佛教界的好事、喜事,更是世界佛教界的大事、勝事。作 為「世界佛教論壇」發起倡議者之一,本人很榮幸出席今天的會議,有機緣向各位政界、教界、學界大德暨社會各界賢達請教。在此,我謹代表香港佛教代表團、香 港佛教聯合會暨我個人的名義表示衷心的祝賀和虔誠的祝福。

   二○○四年十月,第七次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在北京勝利召開,大會回顧和總結了三國佛教界在過去十年間的友好交流和合作,同時也提出了未來發展的新 構想,其中之一就是中國兩岸三地八位法師提出有關成立「世界佛教論壇」的倡議。「世界佛教論壇」的宗旨是為一切熱愛世界、關愛眾生、護持佛教、慈悲為懷的 有識之士,搭建一個平等、多元、開放的高層次對話平臺,定期舉行會議和活動。本著智慧、中道、慈悲、寬容、和合、平等、圓融的精神,抉擇正信,弘揚正法, 交流分享弘法利生的經驗;探討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宣示佛教的主張,以求得人心安寧,促進社會和睦,維護世界和平,增進人類福祉。大家都知道,中、韓、日 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自一九九三年成立召開以來,始終貫徹「友好.合作.和平」的宗旨,正如同南山海上觀音一體化三尊的造型,不僅含有非常豐富的佛教教義 內涵,更是象徵著「和平.智慧.慈悲」的深層現實意義。確實,從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和古今中外歷代教內外大德的論著裡,我們可以體會到︰佛教在意識形態 上,不是唯物主義,也不是唯心主義,佛教主張唯智主義;佛教對現實世界不悲觀,也不樂觀,佛教提倡的是慈悲觀。我們認為祇有具足慈悲才談得上友好互動,擁 有智慧方能夠合作無間。「智慧」和「慈悲」是佛教兩大標誌性的殊勝教義,「悲智圓融,自他均利」是佛教所積極倡導的脩證指歸,而「和平」不僅為佛教所力倡 實現和維護,同時也是全人類所共同追求的終極目標。所以,我們認為成立「世界佛教論壇」不僅是 「友好.合作.和平」宗旨的一以貫之,而且也是在「黃金紐帶」構想成果的基礎上,在橫向和縱向上的新創見,新發揚和新開拓,具有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和歷史 價值。

   縱觀當今社會,由於互聯網用戶的快速增長和資訊科技的不斷進步,帶來並增加了人類的即時互動,使時間與空間大大壓縮,「零時間」(time-zero) 和「零空間」(space-zero)的出現,將是指日可待。人類社會已名符其實進入了資訊時代和資訊社會,由此也改變了社會和經濟生活的各個層面,其中 最引人關注和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並初露端倪,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得以呈現。 盡管資訊科技在人類生活中愈來愈重要,也確實帶來諸多方面的好處,但它也同時帶來很多問題。有學者認為,在全球化趨勢下,廿一世紀恐怕將是個大為迥異而且 也相當艱困的世紀。 並提出未來我們將面臨三項重要挑戰,一 、由於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全球暖化的趨勢可能帶來嚴重的自然災害。二、由於過度利用,導致天然資源的消耗枯竭,可能帶來的能源及食物危 機。三、東西文明及多元文化的衝突,可能因此埋下大規模戰爭的導火線。 面對如此快捷發達而又隱藏嚴峻後果的世界局勢,足以引起所有關心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廣大有識之士的關注和擔憂。一向以慈悲濟世、利樂眾生為宗旨的佛教,應該 在此關鍵時刻,審時度勢,繼往開來,承擔全球化的宗教責任,肩負起全球化時代中的神聖使命,發揮佛教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正向功能。今天我們以「世界佛教論 壇」為平臺,為契機,個人想從佛教自身建設及對外貢獻層面談兩點看法,拋磚引玉,希望諸位方家不吝指正。

   其一,加強佛教自身的反省和革新,促進不同區域及不同語系佛教的融通互補和交流合作,加強與其他宗教的平等對話和尋求協作,並吸納世界先進文化,充實自身 教義內涵。佛教流傳世界各地,至今已近三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傳播進程中,在不同的時空環境及文化背景下,經歷了眾多的曲折坎坷和磨難激蕩,以求得生根之 地,創造機緣,謀求發展。如今,佛教正煥發出日益蓬勃的發展勢頭,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和無礙的堅韌性,體現佛教不受時空局限的偉大超越性。

    在當前日新月異的時代潮流中,豐富的物質基礎和資訊科技一方面給佛教的多元發展提供了較多的外在資源和擴展空間;另一方面也給佛教帶來了諸多在發展過程中 必須面對的新問題和新課題,可以說機遇和挑戰並存。佛教界自身應積極抓住機遇,主動迎接挑戰,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理性地對待和處理,對自身存在的諸多不足 或局限,客觀地作出適當的反省和革新。譬如在教團的組織和運作上,如何更好地體現宗教的莊嚴性和時代的效率性;如何既能落實契理、契機、契時的圓融精神, 又能保持道風和信仰的純正無染;如何真正做到既能具足出世的精神和脩為,又能不捨世間奉獻自身的力量和智慧;在日益講究民主、法治和開放的社會大氣候下, 如何以理性的態度,積極面對社會大眾及輿論的公正監督;在佛教人材的培養上,除了傳統的叢林化教育及近代模仿社會教育的學院化教育之外,是否有更有效的機 制、更合理的方式和更廣泛的目標。另外在培養的對象上,能否真正做到僧俗兼顧,全面提高教團成員的綜合質素;佛教事業除了弘法、慈善、教育、文化、農禪並 重,國際交流等領域之外,是否還有更廣泛和多元的開展;佛教在隨順世間,方便眾生,適應時代的過程中,如何克服世俗化,甚至是庸俗化和商業化的趨勢,以及 防範教內外道的出現;在民主和自由越來越受世人重視的時代,佛教如何發揮教團的影響力,給現實社會中的政治集團和經濟財團提供良善的決策參考等等。這些都 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探討。

   全球化的可能性,不僅體現在經濟現象的層面上,而且也整體反應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跨國際化。在文化面向上,則存在從單一中心秩序轉變到多元中心的趨勢。封 閉的意義系統不可能繼續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與替代性的開放領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在多元文化的自主性之要求下,世界佛教的各個文化 社群除了必須要有自己經營自己的能力,更要有求同存異的態度,正確對待佛教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開展不同區域佛教文化間的真正對話。我們可以看到「世界 佛教」、「國際宗教」已正在逐漸形成,不同國度及文化傳承的佛教界應本著「佛佛道同,法法平等」的教義倡導和「四海一味、五姓一家」的理念落實,超越國 界、種族、文化、教派、宗承等諸多因素的限制,真正如同一個家庭那樣,以誠相待,多作交流,加強溝通,查漏補缺,促進資源的整合,保障佛教的整體發展,創 造佛教多元繁榮的新局面。佛教界同時還要與當今被全世界所認同的宗教間開展對話和合作,坦誠相見,尊重彼此存在的差異,求同存異,互相學習借鏡,共同分享 經驗,攜手合作,為追求人類社會的永久和平和福祉貢獻各自的智慧和力量。除此以外,佛教更應認識到全球化局勢下多元文明存在的價值所在,從而不僅要批判地 維護自身傳統,而且要對傳統佛教教義進行契理契機的再詮釋,對自身的文化傳統進行再發現,再創造,並且要敢於和樂於吸納世界先進文化,不斷充實並豐富自身 教義內涵,實現與不斷發展的時代相適應及適合更廣泛人群實際的需要。

   總之,我們現在有甚麼樣的思想境界,將來就有甚麼樣的境界佛教,多做冷靜地分析和思考,集思廣益,尋求解決之道,謀求進展之計,對佛教的健康持續發展將會大有裨益。

    其二、佛教要一如繼往為促進社會的安定和和諧,世界的安全和和平作出更大的貢獻。全球化趨勢,對人類而言,真正難以解決的是已經存在或存在多時的諸多社會 問題。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我們要面對人口增長、經濟轉型、生態失衡、資源耗竭、道德滑坡、貧富懸殊、權力分配、民族主義、種族主義、恐怖主義、婦女權益、 邪教和戰爭以及新興科技(如克隆、網絡等)所帶來的等等問題。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我們要面對犯罪、腐敗、毒品、愛滋病、婚姻、家庭、教育、人際關係、工作 關係、自我成長等問題。在現今世紀,如何成功地回應這些社會問題,仍是人類的重大挑戰,這也給所有宗教帶來了新的課題。

   佛教起源於印度,在中國得到多元的發展,並傳播到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中國可以說是佛教的第二故鄉。印度和中國在世界歷史上都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現代德 國哲學家耶斯培(Karl Jaspers)把中國、印度、希臘、近東列為世紀前的世界上的幾個「軸心期文明」。由此可見,佛教不僅吮納了世界兩大文明的澤流,而且在傳播過程中不斷 吸收、融匯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形成了教義和傳承的枝繁葉茂之勢,為其他宗教所不可比擬。而綜觀上述的諸多社會問題,不管是宏觀角度,還是微觀角度,歸根結 底的問題是人的自身問題,因為社會是以一定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而相互聯繫的人類生活共同體。人是社會的主體。當人類自身出了問題之後,社會問題亦隨之產 生。所以,解決社會問題,首先必須解決人類自身問題。「人不是為了宗教而存在,宗教卻是為了人而存在」。佛教無可避免地需要回應這些問題,並提供解決和疏 緩之道,承擔起宗教的社會使命。

   在全球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傳統的價值體系有面臨崩解之虞,多元紛雜的新價值觀隨之出現,面對紛繁多元,花樣百出,日益擁擠的現實世界,人卻變得越來越孤 獨,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社會之間越來越疏離和缺乏理性。現代人很難找到普遍性的價值,難以掌握生命的意義與心靈的平安,尤其缺乏指導人生、提 昇生命境界的核心價值,導致內在道德的淪喪,對外在物欲的無限制追求,引發社會秩序的混亂無序和世界局勢的動蕩不安。由此可見,單憑科技發展和資訊化,並 不能保證人類的進步和幸福,並不能保障社會的和諧和世界的和平。如果說科學技術是一種外界導向的話,那麼佛教則是一種內在的取向。沿承並融匯了古印度和中 國兩大文明傳承的佛教,注重文明的涵養和精神深化,致力於人性的自覺和完善。對人類生活提出價值、標準和指引的原則,具有完備的、實用的、科學的而且是行 之有效的道德倫理體系,傳授為人之正道,解除人生之迷惑,提供現代文明的精神指導和人類對因果法則的理性實踐。在教義龐大的佛教哲學思想體系中,又有著豐 富的生命自覺和智慧啟迪的叡思哲理,對人類道德的提昇,精神的開展,心靈的淨化,情操的陶冶,對建立人類社會的和諧秩序,維護世界的永久和平具有著強有力 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佛教文化歷久彌新的真理啟示,值得我佛教同人不斷地深入挖掘和創新詮釋。

   全球化的現實讓我們察覺到世界變得愈來愈小,世界成為天涯咫尺的地球村將成為事實,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無異即是全球人類所共同面臨的問 題和挑戰,所以十分有必要把世界當作一個群體來看待並解決所面對的問題。人類的未來就寄託在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承擔和緊密合作。當今世界佛教應 著眼於全球化的趨勢,有必要進行資源的整合和互補,發揮各自優勢,不斷提升理解背景情況的能力、學習能力、吸取經驗的能力,以及評估最新情況的能力。本著 注重智慧,講究慈悲,推崇和諧,倡導和平的永久理念,全球佛教同人,尤其是世界各地佛教領袖們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開放性的思維,戰略的決策和務實性的開 拓。繼往開來,迎接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承擔佛教的全球責任,為人類社會的和平、光明、高尚、幸福前景作出更大的貢獻。

   最後,我們衷心地希望「世界佛教論壇」能為全球佛教界所認同並積極參予,虔誠地祝禱「世界佛教論壇」早日成立,功德成就。
 
 
「世界佛教論壇」是現代佛教發展的需要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 香港佛教聯合會名譽顧問

◎ 紹 根
接中國佛教協會來函 邀請出席海南.三亞南山寺為一百零八米高的觀音菩薩聖像,參與開光典禮。並出席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圓桌盛會,共商籌辦「世界佛教論壇」,我為此殊勝法緣,感到十分欣喜。因此,也隨同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出席這難得的盛會。

    我首先回想到已故前中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是他締造了「中日韓三國佛教黃金紐帶」於是中日韓三國佛教每年都有一次交流、互訪、訊 息溝通,加強教界團結、交流,和平等對話,使佛教智慧能夠對人類作出貢獻,對世界面臨各種的問題,我們也可作出應有的回應和瞭解,這是一件功載千秋的大好 事。今由我國佛教協會發起,倡議籌辦「世界佛教論壇」把「中日韓」黃金紐帶,擴大為世界性,全球化的黃金紐帶,這一意義更加重大,和更具有歷史性深刻的內 涵。

   其次,我又想起近代復興佛教的泰斗太虛大師,他生活在上一個世紀時代,同樣面臨社會轉型,內憂外患,在多種打擊和挫折中,振臂而起。他在《建設現代中國佛 教談》一文中驚呼「中國佛教實已到了潰滅或興起的關頭」,因此,他以強烈的時代意識和歷史的責任感,探索、尋求、對治、振興之道,堅定不移地要改革佛教, 復興中國佛教,建立現代的中國佛教。隨著太虛大師對佛教事業的改革構想,和他的人生佛教理念的推行,在一九二八年,他還專程遠赴歐美,遊歷諸國,一方面向 西方介紹中國佛教,另一目的,是要瞭解西方的政治,考察歐美多國的經濟、文化、宗教等狀況,藉此探索佛教的改革與適應現代的進程。儘管太虛大師的努力,在 他生前未有突顯的成效,但他的歷史影響是不可低估。

   我所以有此簡要的歷史回顧和對先賢的緬懷,無非痛感今日中國佛教之現狀,更需要團結,更需要振興,更需要發展。由於時代不斷轉變,當今正處於資訊發達的廿 一世紀,我們若是仍然「故步自封」,必被時代所淘汰,所以我們自修的同時,亦需融入社會,多辦教育事業,多作利益群生的工作,向外互相加強文化交流,這樣 佛教才能「歷萬劫而常新」。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我們中國佛教文化,兩岸三地雖然略有差異,但任何不同形態的文化,祇要與其他文化互相交流合作,便能凝聚 發展的活力。更何況我們同祖同源、同土同根,實為一體。共同面對的,都是中國佛教二千年傳統的延續和適應新世紀、新時代、新環境的創新發展。季羨林說得 好:「不研究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就無法寫出真正的中國文化史、中國哲學史,甚至中國歷史」。又魯訊說:「宋儒道貌岸然,而竊取禪師的語錄」。這都證明 文化相互結合及交流所產之效果。

   人類踏進二十一世紀,舒適的物質生活條件,卻帶給人類能源危機,甚至成為世界動亂之根源。佛教徒面對這艱巨的任務,應如何定位?當今佛學大師印順法師說:「現代佛教的發展要靠年青的佛教,智慧的佛教和在家的佛教」。因此,本人認為「世界佛教論壇」應確立如下宗旨:

   1、促進佛教的相互交流
   2、提升學佛的意識形態
   3、利用全球化發展良機
   4、瞭解佛教在社會功能
   5、廣泛用科技弘宣佛法
   6、增定期論壇加強聯繫
   7、適應時代開方便法門

   總而言之,全球一體化,是時代的新趨勢,而全球化仍是離不開地方化與地區化。沒有一個個的地方化、地區化,也就談不上綜合起來、彙聚起來的的全球化。同樣 沒有佛教傳統的延續,也就談不上佛教的發展,沒有佛教的發展,也就談不上佛教的延續。延續正是發展,發展才能體現延續。所以「世界佛教論壇」的倡議和建 立,是我們中國佛教自身發展與延續的需要,是適應時代的需要,是我們兩岸三地佛教發展的需要,我衷心祝願「世界佛教論壇」能散播菩提種子於大地,並能開 花、結果。

   最後祝大會圓滿成功,與會大眾法喜充滿、廣度有情。
 
 
現代佛教發展的契機
◎鄭慶雲
南島三亞市在四月下旬(二十三至二十四日)有兩大佛教界的盛事,其一是兩岸暨港澳佛教圓桌會議的召開,其二是全世界最高的戶外觀音像落成開光。

    兩岸三地八位法師,包括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在二○○四年十月召開的第七次中日韓佛教友好交流會議中,倡議成立「世界佛教論壇」,其創立宗旨是 「為一切熱愛世界、關愛眾生、護持佛教、慈悲為懷的有識之士,搭建一個平等、多元、開放的高層次對話平臺」,並定期舉行會議和活動。而是次兩岸暨港澳佛教 圓桌會議召開的是為今年稍後召開的世界佛教論壇作籌備工作。眾所週知,二十世紀是一個多變的時代,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苦難和經濟發展。物質生活的高速增長和 科學知識的高速發展使傳統文化,包括倫理、宗教等各方面,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而目前迫在眉睫的挑戰關係到全球的未來發展,言其大者,約有三個方面:由 於生態平衡的破壞而導致嚴重自然災害頻繁的出現;天然資源過度開發所誘發新的能源和糧食危機;東西方多元文化衝突導致地緣政治的失衡等。

    事實上,自二次大戰後,人心思定,自由國家把心力傾注於經濟科技的發展,全然忽略傳統文化對社會發展所可作出的貢獻。物質發達使人們的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 改善,他們開始質疑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普羅大眾樂於剔除傳統的「道德屏障」,以享受更大的「自由」,結果造成了今天物質生活極為發達,而精神生活卻乏善 可陳的局面。新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層面遍及個人、社區、國家以至全球等環節。覺光長老作為香港佛教界的領袖,有責任向教界內外人士指出這些問題的嚴重 性,並提出對治方法,這是他老人家和其他長老倡議成立「世界佛教論壇」的主要原因,也是向世人宣示佛教並非消極、封閉及迷信等指控的最佳回應。

   是次圓桌會議,來自兩岸四地的法師有四百餘人,前所未有,可謂盛況空前。覺光長老就我們所面對的挑戰,對佛教徒所應扮演的角色和責任,提出了一些看法。茲簡述如下:

    一、佛教界同人應加強自身的反省,推動改革,並努力促進不同區域及不同語系的佛教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而尋求與其他宗教平等對話。在求同存異、互相尊重的 原則下,與各大宗教共同攜手締造永久的和平環境。教界亦應持開放的態度,適度吸納世界各地傳統優秀文化內涵,以充實本身的教義和內容,使之與時並進,以照 顧人們的現實需要。

   二、教界同人要一如既往為促進社會的安定和諧與世界的和平作出更多具體貢獻。目前的社會問題,究其實,往往肇因於個人問題,當個人問題普遍化變成大眾共同 的問題時,社會的問題便因茲形成。因此,要處理現代的社會問題,大可從解決人類自身的問題出發。祇要給人們一個安身立命的處所,那麼社會的問題便不會惡 化,甚至逐漸消失。所謂個人的問題,一般源於生活壓力,而佛教剛好在這方面,可以給出恰當的處方,教導人們如何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並消除來自生活的壓力。

    全球化不單是新的經濟現象,全球化的過程實際上可以創造一個超越國界、種族、文化等方面的合作環境,使世界的多元文化得以在平等的氛圍下坦誠交流,促進彼 此的瞭解,產生共同的關懷(universal concern),使佛陀慈悲(compassion)本懷得以扎根於凡塵,方不負佛子們自行化他的宏願。

   會後各方僧眾達成了《三亞共識》,略表如下:

   兩岸四地佛教界將

   一、共同弘揚佛教的緣起、智慧及中道等根本理念;實現「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等願望;

   二、共同發揮兩岸四地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的獨特優勢,共同整理典籍,編寫佛學教材、培養僧材,開展多方面的合作;

   三、共同促進兩岸四地佛教界的交流合作,以對話求理解,以共識謀團結,以包容促統一;

   四、共同參與「世界佛教論壇」,為世界佛教搭建一個平等、多元、開放的高層次對話平台;探討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宣示佛教緩解人生社會矛盾的理念。

   五、選定三亞、無錫、西安、舟山四地成為「世界佛教論壇」的共同會址。

   筆者以為,是次三亞圓桌會議的成果,不在於參與人員的多寡,而在於落實了現代佛教的發展方向,正式告別過去被動的角色,以積極而理性的態度,回應社會的訴 求,為更美好的未來世界,作出貢獻。事實上,香港佛教聯合會在過去廿七年,和本港其他五大宗教:孔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和回教,共組六宗教領袖座談 會,每年各宗教領袖們定期會面交流,增進彼此了解、合作。在本年三月,六宗教領袖更聯合訪問廣東省各大宗教,不單首開我國宗教交流的先河,更是全世界所僅 見的跨宗教交流。由是而觀,祇要教界內外同人共同努力,則世界佛教論壇的使命,亦有實現的一天。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覺 光
(一)體解大道

    現代人生活受著很多困擾,都想尋找出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為世人指出了一條大道,所謂「大」者「正」也,不是邪途或歧途。世人跟隨佛陀的步伐,必能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


(二)佛陀生平簡介

    經典有佛陀示現人間的情節,稱為八相成道。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俗姓橋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六百二十四年生於現今尼泊爾藍毘尼園,他父親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淨飯王,母名摩耶夫人。

(1)降兜率:
   乘白象從兜率天降人間
   *兜率天,此云知足天。人間四百年,為天間一晝夜;人間十四萬四千年,為兜率天一年。
    *兜率天有內院、外院,內院諸佛說法處;外院諸菩薩說法處。
   *欲界天六層,色界天十八層,無色界天四層,共計二十八層天。
    *四天王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多聞天王,北方廣目天王。
    *六欲諸天具五衰,三禪尚自有風災。假饒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
   *與兜率天,共三十三天。

(2)入胎:
   從左骀入佛母摩耶夫人胎

(3)住胎:
   佛母懷胎十月

(4)出生:
   摩耶夫人和淨飯王結婚多年才懷孕,按照當時印度的風俗,夫人要回娘家待產,因此國王特派護理人員,送夫人回娘家(天臂城)。
   途經迦毗羅衛國與天臂城,交界地方,有一座藍毗園,佛陀在此降生。
    四月初八日佛陀於藍毗尼園,無憂樹下,從佛母右骀出生,有九龍吐水浴身,自行七步,足下湧出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悉達多太子出生後七天,佛母離世,太子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育成人。

(5)出家:
   悉達多太子曾遊四門:東門見老年之苦;南門見病苦;西門見死苦;北門見一沙門,了解出家修道而得自在。太子二十九歲時為世人尋求離苦之道決心出家。

(6)成道:
   太子苦行六年,感知單以苦行難以得道,便在菩提樹下敷座,求取正覺。其間曾降伏眾魔怨。十二月初八日凌晨,太子目睹明星,覺悟成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等正覺),號釋迦牟尼佛,這佛號的意思是能仁寂滅。

(7)轉法輪:
   佛陀成道後,四十五年到處宣講佛法,稱為轉法輪,即佛法像車輪般運轉流通。佛陀有四眾弟子,佛教亦就此形成。

(8)入涅槃:
   佛陀八十歲時,在拘尸那伽城娑羅雙樹間入涅槃。諸煩惱盡,進入不生不滅的境界。後經荼毗(火化),留舍利在人間。


(三)通行大道的標誌

    人們在大道上通行無阻,必須遵從一些交通標誌。佛陀的大道,同樣有著指導行者的六種標誌,佛教稱為「六度」。我們行六度,便能在正覺大道上度己度人。

   六度是:
   (1)布施:
   布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布施能對治慳貪。
   中國佛教苦行僧故事三則:
    A:禪宗二祖斷臂布施;
    B:佛陀因地行苦行僧;
      一、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二、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C:捨眼布施。

   (2)持戒:
   持戒是止惡防非的行動,從三皈五戒乃至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及比丘的二百五十戒,都是佛陀制定,納弟子們走入正軌的。持戒能對治雜念。

   (3)忍辱:
   這世界名為娑婆世界,意思是堪忍,我們在世處人處事要難忍能忍。忍辱能對治瞋恚。

   (4)精進:
   行善的時候,必須有勇猛心,持久心,以及積極態度,如經中說:「當勤精進,如救頭然。」精進能對治懈怠。

   (5)禪定:
   禪定就是專心安住,心處寂靜,煩惱消除,智慧才得生起。禪定能對治散亂。

   (6)般若:
   般若是出世間法的智慧。前五度的推行,都以般若作主導,否則會成盲修瞎練,沒有作用。般若能對治愚癡。

(四)發無上心

    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體」就是親自實行。「解」就是徹底了知。佛教說「行解相應」,就如古人說「知 行合一」。但在行解之前,能立定志向,發大心願,事情成就,便會事半功倍。世間那有一種心願比要步上學佛大道更為至上呢?因此發無上心就是發向佛道之心, 即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菩提心。經上又說:「如一眾生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亦是學習佛陀「發無上心」的一個大心願。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首屆畢業典禮致辭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院長

◎覺 光
天,我們懷著慶祝香港實施佛誕公眾假期七週年的歡喜,懷 著恭迎本師釋迦如來誕生紀念日到來的法喜,歡聚一堂,隆重舉行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的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首屆畢業典禮。在此,我謹代表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會及 僧伽學院院董會全體同仁對諸位主禮嘉賓的蒞臨,對隨喜參加今天勝會的有緣大眾,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無限的祝福。

   三年來,香港佛教聯合會懷熱情和期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心力,為培養和造就青年僧材。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首屆學僧在諸多方面都有所長進, 有所收穫。借此機會,我們要感謝在成立僧伽學院和在辦學的過程中,中央及香港相關部門及領導們,所給予的大力支持,感謝學院全體教職員同仁,為此付出的辛 勤勞動和無私奉獻,感謝所有為成就這一大事因緣的十方大德給以支持,相信僧伽學院的全體學僧都能從心底裡生起真實的感恩之心,和懇切的感激之情,回味這人 生中的一段殊勝的法緣勝會。

   三年修學歷程,對於每一位學員來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知道大家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而對每一個人來說,學習就是一個逐步發現自己無知 的過程。學海無涯,難學能學;道山彌高,難行能行。所以,套用金剛經的話說︰所謂畢業者,即非畢業,是名畢業。諸位都很年青,所謂後生可畏。佛經中說︰因 地不真,果招紆曲。我們首先要牢記道心和德行,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如古人所言︰才者,德之資;德者,才之帥。佛教需要的是德才兼備,以德為主的僧寶。我 們同時又要明白時光無常,歲月不待人,若不精進修學,則將空耗信施,錯負因果。古德言︰「今世、後世、世間、出世間利,皆因精進,一切世間所有衰惱,皆因 懈怠」。人不能生活在過去,也不能生活在未來,注重當下,正念正行,精進不懈是生命的最確實把握。如果能把握住今天,將勝過兩個明天。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寄望諸位同學不負出家本願,不違初發道心,發菩提願,立堅固志,坐言起行,不昧因果,為法為人,弘化十方。時時觀照︰惜時、惜緣、惜福;自省、自覺、自重。

   最後,祝福蒞會的諸方大德,各界貴賓,身心自在,福慧如意。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首屆教務工作報告
◎釋宏明
港佛教聯合會著眼於佛教人才對佛教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本 著關懷眾生,救度眾生的精神,依照佛教根本精神作育僧青年,使學僧入學後,得到系統的正規教育,深造成才,以利將來住持三寶,弘揚佛法,為社會服務,為眾 生服務。積極籌備,發心創辦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得到了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相關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國家宗教事務局及中國佛教協會的多方成就,投入了大量人 力、財力和物力資源,首屆學僧自二○○二年六月入學至二○○五年五月今已修學期滿。三年來在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會的大力支持下和僧伽學院院董會的正確領導 下,院長覺公上人帶領全院教職員同仁本著有教無類的理念,充滿無限期望的心情,苦心籌劃,不懈努力,學院如期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和預定的教學計劃,基本上達 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今受院董會的委託向大會作教務工作報告,請予指正。

一、推行佛教僧伽教育改革
  落實學年學分制的試行

   學分制是一種以學分為計量單位、以選課制為核心、衡量學生學業完成狀況的教學管理制度。學分制的全面實施,是現代教育的大勢所趨。面臨著現代化、多元化、 全球化的資訊社會的到來,為了適應新世紀社會、科技和文化的發展需要,為了佛教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相互接軌,實現佛教教育的現代化,以期更合理、更有效、更 快速地培養既有傳統佛教的素養,又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佛教合格人材。本院努力探索佛教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在院董會的支持下,推行 以學年制和學分制相結合的學年學分制教學管理制度,希望以此為突破口,全面推進佛教教育教學改革,構建具有時代特徵,反映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特色的新型佛教 教育教學體系,保證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為時代所需的佛教合格人才。按照本院的學分制計劃,學分數是學生取得畢業資格的主要依據。學生每學期所修讀的 課程,均需經過嚴格考核,祇要考試成績在及格及以上就給予該門課程全部學分,成績不及格不能取得學分。本院規定學僧在三年期限內,必須取得119分必修分 和至少24分選修分,才能取得畢業資格。對於未能取得必修學分的學僧,鼓勵以多修選修課程,並以不超過15學分的選修分來彌補必修分的不足。通過這個靈活 機制,給予學僧更多的學習和畢業機會。通過試行,我們覺得學年學分制的實施對於學科設置、師資力量、生源質量、學習潛力、設施條件、管理水平等有相應的要 求,有不容易保證教學計畫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等方面的局限。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學年學分制的實施,有利於激發學僧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和自覺性,容易 發現並培養尖子學僧;有利於因材施教,促進教師教學積極性,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效果。目前,本院總共有16位學僧修滿學分,按照規定取得畢業資格。

    學年學分制的實施,是香港佛教僧伽學院一項重大的佛教教育改革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對推進佛教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對深化佛教教育教學改革,加快學科 專業結構調整、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調整與改革,對佛教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優化弘法人才培養模式,對建立具有開放性、靈活性並相對穩定的佛教教育教學管理 機制和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現代佛教教育教學體系作出了嚐試,也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二、合理設置安排課程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在學年學分制的計劃要求下,「選課制」成為一個重要的特徵。學院在三年課程設置中,必修課佔總課程的60%,選修課佔緦課程的40%。第一學年全部是必修 基礎公共課和專業必修課。後面兩年選修課的比例逐漸增加。課程設置除了佛學專業課程以外,其餘課程涉及語文,包括中文,英文,梵文。另有宗教學,哲學,教 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資訊科技、香港通識教育等學科門類。盡量做到多開課程,開好課程,課程開設做到小型化、多樣化、綜合化,促進課程體系的優 化設置和不同學科的交叉滲透。學僧可以從個人實際出發,學習能力強,學習優秀的學僧可以多選課程。學僧也可以少選課程,但至少要達到最低畢業要求學分數。 「選課制」的實施,可以做到盡量滿足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課程,使學僧在外在畢業要求與內在學習興趣之間找到平衡點,每一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學分結構, 從而真正落實「讓課程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課程」的以人為本的佛教教育理念。培養學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僧的佛學基礎理 論,人文素質、創新能力。進一步體現「現代化、國際化、多樣化、綜合化、資訊化」的現代佛教教育要求。

   學院本著佛教教育繼承性與創新性相結合的原則,以佛學專業素質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教學理念,聘請眾多在專業上有造詣,有豐富佛教教育和社會教育經驗 的佛學專業和社會人文科導師,學院目前任教的十四位教師,其中擁有學士學位的有三位,擁有碩士學位的有三位,擁有博士學位或教授學銜的有七位。師資力量雄 厚,在某些佛學專業課程上,甚至擁有世界一流師資。學院充分利用師資優勢,加強佛學專業和人文基礎相滲透、相結合,落實多學科交叉培養,教師從備課、教 學、批改、輔導、考試等基本教學環節上,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思想和創新教育觀念,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三年來使學僧在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綜合 素質等方面得到了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

三、貫徹落實辦學宗旨
  完善各項教學及管理制度

   僧伽學院辦學有三大目標,其一,建設道風,以提高僧品,培育僧德,堅定信仰為目標。其二,樹立學風,以研究佛學,學修並重,提倡通識為目標。其三,繼承宗 風,以服務精神,弘化利生,行菩薩道為目標。學院以聞思修,戒定慧為院訓。堅持以「道心第一,學問第二」為原則,扭轉「重知識傳授,輕綜合素質培養」, 「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和「重智輕德」的片面性。通過叢林生活,通識教育,能力培養,綜合素質來具體體現,建設有願力,有修持,有智慧,有戒律的四有院 風。

   為貫徹學院的辦學宗旨和目標,落實學僧入學守則的具體實施,以維護正常的教學和生活秩序,加強學風和道風建設,保障全院學僧和合共住,增進修學,培養合格 的當代僧伽人才,制定了《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學僧學籍管理規定》和學僧十大信條。制定了《副院長、教務長、監學工作職責規定》,做到職責明確,分工合理,精 簡高效,協調運轉。

   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建立並完善各教學和管理制度。組織教師編寫教學大綱、教學要求和進程、課程簡介,推薦使用教材等。完善學僧學籍管理,學院檔案管理,學 院大事記,教務,教學日記和成績考核,學分統計制度等。制定定期教務會議制度,實行隔月例會,佈置教學任務,檢查教學進度,及時全面瞭解教學情況,反饋教 學資訊,把握教學動態,改進教學工作。監控教學質量,評價教學效果。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通力合作,不斷提高和完善教務管理工作。

   同時,學院還制定了學前訓導制,每週班會制,一殿兩堂考勤制,學僧期末自我評定制,學僧無記名評價導師制,圖書管理制度等等。不斷推進課堂教學常規要求, 完善評估體系,建立師生互評機制,調動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從而保障了教學工作的制度化,教學過程的正常化,教學品質 的正規化和教學效果的時效化。促進學院辦學水平、辦學效益和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高。

四、注重綜合質素與能力的培養
  開展多元化學習、參訪活動

   學院為培養學僧的綜合能力和質素要求,開展院內外各種學習,交流,參訪等活動。學院舉辦多次週末論壇,就佛教教育,寺院管理,佛教文化,佛法弘揚、現代僧 伽等多項主題,展開研討,講演,鍛鍊了口才,加強了思辯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對佛教的承擔和使命感。學院還舉辦了《香港佛教》學僧園地專欄,元旦萬人 祈福法會徵文比賽,香港通識知識比賽和三屆佛學知識競賽等,加強了學僧寫作興趣,通識修養和鞏固了佛學知識基礎。學院實行月末共修禮懺活動,以此堅固道 念,增進道業和強化宗教情操。

   學院還以請進來和走出去的形式,參加眾多佛學專題講座和參訪、法務活動等。三年來,學院請到了來自北京,上海,臺灣等地區和美國,新加坡、斯里蘭卡、緬甸 等國家的著名佛學專家和教授學者,法師等來院講座。出席了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志蓮淨苑等主辦的各類佛學專題講座共四十八場次。為配合通識教育,學院 組織全院師生到香港、九龍、新界各文化設施,旅遊景點,寺院道場,文物古跡等參觀。利用假期,組織到澳門,廣東等地參訪。三年來,全院師生參加香港佛教聯 合會等佛教團體主辦的各類大、小型法務活動共六十九場次。通過這一系列的參學參訪活動,使學僧大大增加了見聞,開闊了眼界,打開了思路。學院還受相關佛教 學校的邀請,委派學僧前往作佛法講座,方便開示等等,促進課堂內與課堂外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內才和口才相結合,在弘法的能力、經驗和膽識上有了全 面地提高。通過種種院內,院外的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不僅培養學僧如何做學問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能力。使所學與所用得到了有機地結合, 協調地發展,綜合地提高。

   總之,三年來有香港佛教聯合會的財施和無畏施,有諸位學院導師的法佈施,及十方因緣等隨喜諸功德成就下,首屆學僧終於圓滿畢業。古人云︰君子務本,本立而 道生。實踐證明,凡是有心向道,有心向學,腳踏實地,求真務本者,都會在這三年的學習中有所收穫,有所超越,不僅學會以佛法的理念來研究佛學、充實學問, 而且更會學會以佛法的精神來為人接物,待己處眾。香港佛教僧伽學院首屆雖然取得一定的辦學成效,但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會同仁也清楚地認識到僧伽教育任務的 艱巨和過程的艱難,在僧源質素、師資力量、管理水平、辦學設施等方面有待改善或加強。佛教教育有不共世間的地方,同時也有許多與現代教育相融通的地方,祇 有立足於道德和智慧這兩大基礎之上,才能克服「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的弊端,真正培養出為佛教所需,為時代所需的合格僧材,為此,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將會作 出更大的貢獻。
 
 
佛教初傳時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衝突與調和
——讀《牟子理惑論》

◎黃夕原

   《牟子理惑論》是佛教初傳時的一部中國佛教論著,最早見於南北朝時宋明帝(465—471年)敕中書侍郎陸澄(劉宋、南齊時人)所撰的《法論》一書中。因 《理惑論》中講了「漢明帝遣使求法」的傳說,陸澄將此書編在了「緣序集」中。但《法論》早已失傳,僅在《出三藏記集》卷十二中保存了目錄。

   《出三藏記集》的作者是南朝齊樑時僧人僧佑,在他的另一著作《弘明集》裡收入了《理惑論》全文,因此通常說《理惑論》首載於《弘明集》。

    關於《理惑論》的作者問題向來有爭議。主要說法有:《法論》第十四帙「緣序集」注曰:「一雲蒼捂太守牟子博傳」;而據《隋志.經籍志》載,此書為後漢太尉 牟融撰,……等等,不復列舉。牟子何許人?現難以確考。日本學者松本文三郎認為,「佛教史上重要之點,不在其作者是非牟融,而為此書是否成於漢代。」1 不過,在此書寫作年代的問題上,學界也是歷來說法不一。樑啟超、呂澄先生等人斷定其為晉宋間偽書;以其書成於漢末至三國間的則有胡適、周叔迦、湯用彤、任 繼愈、郭朋等諸位先生。另外,在日本和法國學者中也有不同觀點,此處不一一備述。總的來說,持偽書觀點的學者,證據多來自佛教材料,認為《理惑論》涉及的 佛教內容所本之佛經翻譯出版年代較晚;而持非偽作的學者,大多以書中敘述的歷史事件與史書相符為據。有學者認為,除了序傳中所述的史實可與史書相印證、寫 作特點與其時學術氛圍相符,關於撰寫此書原因的記敘,也與當時佛教在中國的背景契合。筆者以為,非偽作說的理由更為充分,現略引幾條論據:第一,牟子屢引 老子,從未一次引用莊子,而漢代黃老並稱,非老莊並稱。第二,牟子區別道家、神仙家甚嚴,推崇道家,竭力排斥神仙之書及神仙之術,是即《漢書.藝文志》道 家與神仙家峻別之意。第三,牟子所說之佛教思想甚為幼稚,未合晉宋間學者之口吻。第四,牟子雲《神書》百七十卷,又雲老氏《道德經》三十七篇。《神書》即 東漢於吉所遇太上老君而傳之《太平經》,此書晉宋時代大半散失,恐早已無百七十卷。老氏《道德經》三十七篇與今八十一章不合,惟《漢書.藝文志》有老子傳 經三十七篇的著錄。……由此看來,《理惑論》成書於漢魏之際應是可信的。任繼愈先生在《中國佛教史》一書中說:「牟子是東漢末三國初(約169—三世紀 中)人,……於三國吳初在交州著《牟子理惑》二卷。」2 《理惑論》全書正文三十七章,正文之前一章,一般稱為「序傳」,正文之後一章稱為「跋」。全書以主客對話問答的形式展開論說。所提問題都是對佛教的疑問和 責難,代表了當時人對佛教的普遍看法。牟子引經據典的答辯,則體現了部分信仰佛教的學者為宣揚佛教而試圖調和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所作的努力。提問與辯駁的 來回往復中,所體現出佛教初傳時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衝突主要是以下幾方面:在哲學思想上的「生死」、「形神」之辯;在倫理道德問題上,有儒家身體髮膚不可毀 傷與佛教沙門剃度的矛盾、儒家繼嗣延續香火與佛家無後的衝突、夷夏之辯等。牟子為佛教的辯護主要引用了儒家和道家經典,對一些佛教術語也盡量運用中國傳統 文化中的概念來解釋,嘗試使佛教在哲學上依附道家,在政治倫理上迎合儒家的倫理道德學說。對於道教,牟子在貶斥的同時,也吸收了一些道教資源。下面將從 《理惑論》的文本出發來對這些問題稍作考察。

   先來看看「生死」、「形神」之辯。涉及這方面內容的,主要是《理惑論》的十二、十三章。第十三章中,問者以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來指斥佛家說生死之事,鬼神之務。牟子的辯護用了儒家《孝經》「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感。」牟子認為,這樣教人 事鬼神、知生死,與佛經所說生死並無二致。雖然牟子用人們所熟知的儒家經典中有關生死之內容與佛教生死問題相類比,以調和二者的矛盾,但是,儒家之言生死 與佛教之言生死的意義是不同的。

   佛教的形神、生死問題是與輪迴、因果報應以及緣起論等問題是陳陳相因、環環相扣的。《理惑論》第十二章說:「魂神固不滅矣,但身自朽爛而。身譬如五穀之根 葉,魂神如五穀之種實;根葉生必當死,種實豈有終亡,……」「有道雖死,神歸福堂;為惡既死,神當其殃。」神滅與否,主要為指向生死輪迴、因果報應等問 題。之所以會有輪迴報應,是因為業力之故。在佛教四聖諦之集諦中,十二因緣與業力輪迴相聯繫。十二因緣回答的是「苦」的產生、人之生命的由來、命運安排等 問題,亦是輪迴之過程。在佛教看來,現象世界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的「有為法」,永遠遷流不變,無常亦無我。這便是佛教「三法印」中的「諸行無常」、「諸法 無我」。由於人的無明,將無常無我的事物執為「常」、執為「我」,就產生了痛苦之源、輪迴之本。若無對無明的根本感悟而不得解脫,無法達到「涅槃寂靜」, 有情物便按十二因緣的因果律於其中生死沉浮,遷轉輪迴,永無絕期。輪迴中,業力也是生死流轉的原因。眾生受果報的原因亦是業力。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佛 教講生死問題,最終是為指導世人超脫煩惱,獲得佛教智慧,從六道輪迴中解脫出來,走向涅槃的彼岸世界。

   儒家之言生死則不同。儒家的宗廟祭祀,主要是緬懷祖先、「慎終追遠。」3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說,儒家行祭禮,不是因為相信鬼神真正存在,而是祭祖的人出於孝敬祖先的感情,其意義是詩的,不是宗教的。這是將理智和情 感相統一,「既按所知道的,又按所希望的,去對待。」4 此外,「死事哀感」之「哀」也是後人對親人的真情流露。真性情在儒家道德倫理的建構中很重要:《論語》中的核心命題「仁」以孝悌為基礎,以血緣為紐帶;而 孝悌雖是講個體之間的關係問題,但其基礎是人內在心裡的感受和體驗。自然的心理情感是道德行為之本源,是倫理道德之基礎。所以才會有對慎終追遠、三年之喪 的重視。另外,從現實功利的角度看,認祖也是對血緣群體的認同、對個體在群體中身份的認同,是農耕社會加強家族凝聚力的方式,也是個體地位確定的方式。所 以,儒家之祭禮,既有道德倫理的意義,又有現實之功用。言鬼神,不是追尋宗教關懷,而是為更好地關注此岸凡塵俗世。

   同一個「生死」,指向了不同的世界。牟子雖關注到了儒佛兩家有共同話題,但其調和仍嫌粗糙。關於佛教中的一些術語,在佛教初傳時,中國學者用了不少傳統文 化的概念來解釋。例如,在第二章中,對「佛為何謂乎」的提問,牟子答曰:「佛者,謚號也。尤名三皇神,五帝聖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緒。佛之言覺 也,……」這段話的關鍵在「謚號」、「三皇」、「五帝」等概念的引入。謚號本是中國古代在帝王、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生前的事跡行為和 品德所評定的稱號,用以表示對死者的褒揚、貶斥或哀矜。此處牟子用的是褒善的方面,說佛與中國的三皇、五帝的稱號一樣。三皇五帝是儒家所追溯的聖人形象、 道德典範,牟子將這一理念與佛溝通,認為佛就是人間最高道德的體現者,即所謂「道德之元祖」。他也講到了佛教的「覺」。在印度佛教中,佛(佛陀)原指釋迦 牟尼,後也泛指一切佛。佛是覺者、智者之義。「覺」有兩個層次:一謂覺察,意為覺察煩惱,不為煩惱所左右,洞明世事,以避惡就善;一謂覺悟,即知道事情的 法理而了了分明。由覺察而覺悟。成佛的方法就是轉識成智,其根本在「覺」。由此,牟子定義的「佛」將儒家道德聖賢與佛教智慧聯繫了起來,這種思維方式,其 實與儒家仁智統一的思路有著一定的相似性。《論語》所說的理想人格就是仁智統一的,「仁」包含了「知」的品格。子曰:「未知,焉得仁?」5 雖然儒佛兩家有關「知」、「識」的內容不同,隨之成就的智慧狀態也不一樣,但牟子還是在理想人格與智慧關係的思路上將儒家與佛教作了溝通──佛既是儒家入 世道德的象征,又是佛教出世智慧的體現。

   佛教教義與儒家道德倫理的衝突,首先在第九章被提了出來。「問曰:《孝經》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今沙門剃頭,何其違聖人之語,不合孝之道 也。」對這一問,牟子舉出了泰伯斷發文身而仍被孔子贊為「其可謂至德矣」等等高義之士的例子,並以孔子「時宜」的概念,說明孝與不孝不應僅從形式上看,更 應看其精神實質。

   儒家講孝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續後,但「沙門棄妻子,捐財貨,或終身不娶,何其違福孝之行也?」6牟子卻認為,「沙門修道德以易遊世之樂,反淑賢以貿妻子之 歡,……」7 他首先將道德、淑賢與遊世之樂、妻子之歡對立了起來,似乎將佛教的苦行僧與儒家甘貧樂道的理想人格相勾連,以辯護時人指斥佛教僧人「無後」之大不孝。但 是,他將儒家的繼嗣僅僅與「妻子之歡」劃上等號,抹殺了儒家之「繼」的一個重要含義,那就是文化傳統的傳承。「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 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8不改變父輩開創的傳統,也是看子女孝順與否的標誌。這一標誌引申到文化領域,則是對文化延續的關注,即對文化傳統的關注。所 以,孝在狹義上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倫理、道德原則,廣義上指尊重文化傳統。牟子此處為沙門的辯護具片面性。

   《理惑論》中反映儒佛衝突的另一問題就是夷夏之辯。第十四章「問曰: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吾子弱冠學堯舜周孔之道,而今舍之,更學夷 狄之術,不已惑乎?」此問,反映的看法在當時應有一定的普遍性。中國古代素以中原文化為正宗,週邊的少數民族都被貶稱為夷狄等。牟子辯駁說,除了能曉「禮 制之華」,還應能明「道德之實。」9言下之意,相較而言,佛教更具道德之實。但他所列舉的有德之人,都是具有儒家傳統道德的人物。並且,他以「佛經所說, 上下周極含血之類,物皆屬佛焉」而消解了夷夏之別。

   不難看出,在佛教教義與儒家傳統倫理道德衝突的問題上,不論其論證方式如何,牟子都將對佛教最高境界的定義,歸結到了儒家的仁孝等品格上,將佛教作了和儒 家的一套綱常名教相適應的調整,用文化人類學的觀點來看,既是站在自覺的文化立場上對外來的佛教文化進行涵化的過程,這反映出佛教在初傳時,就向儒家倫理 觀念作妥協、調和,至以後逐漸形成和儒家倫理相協調的中國佛教倫理觀念。

   牟子為了佛教的辯護還引用了道家資源,體現出佛教與道家思想的相互協調或依附性。例如,在第二章反映得很典型。牟子以道家對「道」的描述來解釋佛道:「道 之言導也,導人致於無為。牽之無前,引之無後,舉之無上,抑之無下,視之無形,聽之無聲,四表為大,綩綖其外,毫厘為細,間關其內,故謂之道。」《老子》 一文,道家對「道」的描述是:「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10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11「道」和「無為」是《老子》一文的核心概念。「道」是萬物之所由,它是宇宙和人世社會等現象世 界存在和統一的根據;它無形無名,卻是世界的本源,其派生萬物的過程自然而然又永恆不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 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12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3 而「無為」既是「道」本根的特點,又是道家理想的社會政治及「玄德」的理想人格的特點。「道常無為而無不為。」14「我無為而民自化……。」15「上德無 為而無以為。」16

   《老子》的「無為」並非一無所為,而是要人們循道之自然、不要偏為。這主要是針對儒家仁義禮智的道德倫理規範提出的。《老子》認為,正是儒家的禮樂制度、 所貴所尚造成了社會的紛爭混亂。「大道廢,有仁義。」17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要徹底去亂歸治,應效法天地自然,也就是將社會秩序重建於自然無為之「道」的基礎上。「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8 雖是講「無為」,卻仍不失關注社會理想的入世品格。牟子在《理惑論》第四章也說道:「道之為物,居家可以事親,宰國可以治民,獨立可以治身……」《理惑 論》中講的「無為」,任繼愈先生認為,「應是初期翻譯佛經對『涅槃』或『解脫』的一種譯法……。」19佛教「涅槃」是指一種從人生之苦之煩惱中解脫出來的 最高境界。佛教尋求人生意義、宇宙實相的理論,是為「解脫」作論證;通過解釋實相來破妄執,最終成佛,達到涅槃境界。佛教認為,人生的意義是苦,所以,人 生理想應是斷絕現實生活之苦,離苦得樂;離苦得樂的過程就是解脫過程。為甚麼人生是苦而需要解脫呢?這就要涉及佛教的緣起論。上文已經提到,佛教認為,世 間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每一剎那都在變化,因此是無常的;事物都不能自我主宰,即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所以「人無我」且「法無我」。人生之苦就在於人 的無明,執著於「無我」之事物,不懂得諸法無常、無我。要解脫無明帶來的煩惱和痛苦,從業力輪迴的流轉中解脫出來,就要進行佛教修行,以破常見、破我執。 涅槃境界便是這種修行實踐的果。從這一角度看,《理惑論》所講的佛教之「無為」是出世傾向的,與道家之「無為」並非同一概念。但是,佛教的解脫也要求脫離 世俗生活規範,從超越規範這一層面而言,佛道精神可有契合點;牟子應該是在這一層面上以道解佛的。

   佛教講苦、集、滅、道四聖諦,「苦」和「集」共同說明認識之緣起,講生死流轉輪迴;「滅」是人生的理想境界,是悟的結果,「道」則是解脫的方法,是還滅的 原因。道諦講八正道,是修行的次第,成佛的途徑。這與道家作為萬物本源、根據的「道」不同。佛教的「道」通向涅槃,也就是通向牟子說的「無為」;道家的 「道」本身就以「無為」為特點,是宇宙及人世社會也應無為的根據。不過,牟子所說的「道」,應該還有「人道」、「道德」等含義:「立事不失道德,猶調弦不 失宮商;天道法四時,人道法五常。」20

   綜上所論,我們可以看到,牟子撰寫《理惑論》,雖旨在宣講佛教的教義,但在其辯論的過程中,又一直在引入儒家和道家資源,努力消解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衝 突,調和相互間的矛盾,使佛教教義與傳統文化觀念相適應。這在整體上反映了佛教初傳時的狀況,也體現了佛教在當時傳播時所呈現出的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

注 釋
1、 松本文三郎《牟子理惑論之述作年代考》
2、《中國佛教史》(202~209頁)
3、《論語.學而第一》9章
4、《中國哲學簡史》129頁
5、《論語.公冶長第五》18章
6、《理惑論》10章
7、同上
8、《論語.學而第一》11章
9、 《理惑論》14章
10、《老子》14章
11、《老子》35章
12、《老子》1章
13、《老子》6章
14、《老子》37章
15、《老子》51章
16、《老子》38章
17、《老子》18章
18、《老子》25章
19、 《中國佛教史》209頁
20、《理惑論》第4章
 
 
臨濟禪中的「有」與「無」(上)
◎戈國龍
教中觀派是徹底的緣生性空論者,不管是心是境,一切法皆 是緣生法,而緣生法的本性就是空,悟到這一點,就是見道;時時記得覺知到這一點,就是修道;不需要任何努力,萬法皆空的實相一直就在顯現,原本就是如此, 就是證道。當有一絲牽掛,有一絲煩惱,有一絲執著,就是違背了一切法原本性空的正見,就是在本自性空的法上有了實執。讓一切法如它所是的樣子去存在,還它 一個如夢如幻的本來面目,沒有人為的增減得失,這就是解脫。把這個原則進一步追問下去,尋找修道成佛的心性基礎和主體依據,就會回到萬法唯心的主觀境界上 來,一切境界的顯現都是心的顯現,沒有心就沒有任何境界為我顯現的可能;而這個顯現萬境的心本自性空,覓心之實性了不可得,如此就不為任何心所現之境界所 迷惑,而得到主體的絕對自由,這個無待無得的自由的心之本性,即是佛性。空性是客觀地說,是遍萬法而為說,故亦稱為法性;而佛性是主觀地說,是將性空的原 則落實到主體之心上來說,從果位上說即稱為法身。明心無所有,見性本自空,此即明心見性之義。就具體的生命而言,其煩惱的顯現無量,其對治的修行法門無 量,而統括其最高最後的理論原則與實踐歸宿,則唯在「明心見性」而已,故以明心見性為宗旨的禪宗為心宗,為佛教之靈魂也。

   禪宗在理論上並沒有迥異於一般佛教基本理論的獨特之處,禪宗的特異之處在於它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超越於一切文字和理論,直接在現量上體現空性的覺 悟。由於禪師說法的目的並不是建構一套獨立的禪學理論體系,而是處處體現其實證般若的作風,因而在禪師的開示中往往並不是在第一序上鋪排出一套佛學基本理 論,而是在第二序上對作為其基本預設的佛學基本理論進行破斥與解構,從而讓學人不僅從凡夫的染汙法中得解脫,也要從聖人的解脫法中得解脫。這是一種直探本 源的最高的洞見,它不是針對一般的初機行人所作的按部就班的傳授,而是站在悟道境界對學人所作的果位上的「棒喝」。在禪師證悟自性的境界裡,一切法原本就 是現成解脫的,沒有要追求解脫的人,也沒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不依賴于萬法的空靈本性,就是佛。祇是我們向外尋求,攀緣那本來就是性空的各種意識物件, 才使我們陷入到虛妄的生死輪迴之中。修行別無所修,祇是去掉我們的污染與粘滯,回歸我們心的本來面目。禪師的這個洞見,在臨濟禪中被概括為「即心是佛,無 心為道」,這是臨濟禪中有無問題的總綱。即心是佛,這是臨濟禪中的「有」,我們的本心本性就是佛,這個本性的境界是真實不虛的存在,有者有此,悟者悟此, 得者得此;無心為道,這是臨濟禪中的「無」,去除我們的虛妄分別心,無住無執,這就是讓本性顯現的功夫,在這個意義上無法可得,無道可修。我們以下要圍繞 著「有法與無法」、「有心與無心」和「有修與無修」等幾個方面,來詳細展開臨濟禪中「有無」問題的闡釋。

   需要說明的是,禪是一味的,並沒有一個與一般的禪宗別具宗旨的「臨濟禪」,由臨濟禪師開創的臨濟宗,與禪宗其他宗派一樣,都是以證悟空性、實證般若的「明 心見性」為其宗旨,其宗派之分祇是從其教導的獨特禪風和宗脈傳承上來方便區分的。因而,本文所引用的禪典,包括了臨濟禪師及其從上祖師的語錄,由此也可見 臨濟禪風的形成是與其從上祖師一脈相承的;而本文所討論的問題,也不僅是屬於臨濟禪的,而是以臨濟及其從上祖師為例而討論禪的普遍性問題。

一、有法與無法

   達摩祖師西來,傳佛心印,把佛法最根本、最精要的地方用超越文字語言的方式一代代地傳承下來。每一個學禪的人,要領悟禪的真理,就是要明瞭「祖師西來 意」,就是要得到祖師西來所傳的法要。但甚麼是祖師西來意呢?到底有沒有秘密的法門從祖師那裡一代代地傳授下來呢?《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記載了一段臨 濟禪師與學人的問答: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云:「若有意,自救不了。」云:「既無意,云何二祖得法?」師云:「得者是不得。」云:「既若不得,云何是不得底意?」師云: 「為你向一切處馳求心不能歇,所以祖師言:咄哉丈夫,將頭覓頭!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別求,知身心與祖佛不別,當下無事,方名得法。」

    在這裡,臨濟直截地指示祖師西來無意可得,若有意則祖師自己都還在系縛之中。這個「無意」之「無」,就是般若無住之「無」,是掃蕩一切的意念執著,在這個 意義上祖師並沒有任何的意念造作,祖師所傳的正是無住無執的本來面目,所以說西來無意。但是學人不明白,因為當我們問甚麼是祖師西來意的時候,這個「意」 是廣義的「意」,不僅是從作用上功夫上來說的,也包含著從存在論上平實地談祖師西來的用意和他所傳的心要,在這個意義上,「無意之意」也正是「西來意」。 於是學人進一步問如果真的甚麼意都沒有,我們為甚麼說二祖從達摩祖師那裡得法了呢?但其實祖師所傳是無法之法,二祖所得是無得之得,並不是祖師那裡有個甚 麼法被二祖所得,祇是二祖自己領悟了自己原本就有的無住無執的心性,「不得一法,名為傳心。若了此心,即是無心無法。」,因而「得者是不得」。顯然,問話 的人一直執著於自己的問題,卻沒有能領會臨濟的深意,最後臨濟不得不把話說明白了,讓學人不要執著于向外追求問題的答案,那樣的答案祇會停留在知性的表 面,與明心見性毫無關係,祇有當下回機,返觀自己的心性,當體會到自己身心與祖師無別,進入內在覺醒的意識狀態,與祖師心心相應,這就是得法。

    從以上問答我們可以看出,禪師一般是不會純從理論上去解答你的問題的,他不會給你一個標準答案。並不是你的問題不可能給出一個理論上的答案,你可以去問佛 學家,他可以給出很好的答案;但這不是一個禪師的作風,禪師祇是當下點化你,直指你的心性的實相,讓你當下覺醒。如果你的心與禪師的心相應了,你就能體會 到與禪師無別的意識覺醒的狀態,這就是頓悟。要做到這一點,弟子必須已經準備好,禪師的教化並不適合一般的初機學人,雖然禪師給你直接顯示的正是你已經具 足的佛性,但人執著於自己的妄想,無法接受這至上的祝福。當我們瞭解到禪師的這種作風,就能理解禪師那有時看起來不近人情、不合佛理的偏激之詞,當禪師說 「無法可得」時,祇是表達甚深的般若空義,破除對一切法的執著,而不是否定一切佛法的價值。「法本不有,莫作無見。法本不無,莫作有見。有之與無,儘是情 見。」禪師說「有」時,祇是破你的「無」,不是增一法;禪師說「無」時,祇是破你的「有」,不是減一法。

   禪祇是要了取本心,在了悟的境界裡,是無相可尋,無法可得的,如百丈禪師云:

   法性空中,誰是授記人?誰是成佛人?誰是得法人?他分明向你道:菩提者,不可以身得,身無相故。不可以心得,心無相故。不可以性得,性即便是本源自性天真 佛故。不可以佛更得佛,不可以無相更得無相,不可以空更得空,不可以道更得道。本無所得,無得亦不可得。所以道:「無一法可得。」祇教你了取本心。當下了 時,不得了相。無了無不了相亦不可得。如此之法,得者即得,得者不自覺知,不得者亦不自覺知。

   從一切法皆是性空的意義上說,沒有得法的人,也沒有所得的法,在證悟實相的境界裡,一切都是一味的,沒有能所二相的分別。覺悟就是本心自己覺悟自己,但並 沒有「我有所得」的念頭,沒有執著於這個覺悟的本身,如果一有所得相,就已經離開了覺悟的境界了,在此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得者不自覺知」。但于此須有所簡 別,得者就是了取本心,明見佛性,此「了取」,此「明見」本身就是一種意識的覺醒,意識自己知道自己,自己覺知自己,並不是無意識的、昏睡的狀態,故我們 也可以說「得者是自覺知的」,但並不執著於這個「覺知」。

   既然一切法都不可得,覺悟的境界超越語言文字,那為歷代禪師所傳的法並無密語,禪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就看你悟不悟,「密在汝邊」。如百丈禪師語錄載:

    問:「從上祖宗,皆有密語遞相傳授。如何?」師云:「無有密語。如來無有秘密藏。祇如今鑒覺,語言分明,覓形相了不可得,是密語。從須陀洹向上,直至十 地,但有語句,盡屬法之塵垢;但有語句,盡屬煩惱邊收;但有語句,盡屬不了義教;但有語句,盡不許也。了義教俱非也,更討甚麼密語。」

    任何語言的表達都是部分的、有限的,它祇能從一個特定的角度、特定的層面來描述問題,當你從相反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來看,你總能找到它的對立面。語言文字 都是指月之指,作為一個悟道的工具它是有用的,但要透過語言的工具去領悟那個真實的存在。沒有表述是完美的,當你執著於語言的表述,說明你法執未破,煩惱 未盡。祇要停留在語言的形式裡,就屬於不了義教,真正的明心見性的境界,超越於一切語言文字,又那裡會有甚麼密語呢!

   禪直指無言的真實,所以要破除對一切有無諸法的執取,「但無一切有無等法,有無等見。一一個個,透過三句外」,「離一切有無等法,亦不住於離,亦無不住知 解」。然而,即使是禪師,也必須透過語言來指示那個超越語言的頓悟境界,不執文字的禪宗仍留下浩繁的語錄文獻。在相對的意義上,一切言教都是教化眾生的方 便,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這一點禪師也並不否認。禪師們認為這些言教法如同治病的藥,都是針對眾生的執著之病而施設的,但這些治病的藥本身也不能執著,一執 著則藥反變成病:

   本來不認自知自覺是自已佛,向外馳求覓佛。假善知識說出自知自覺作藥,治個向外馳求病。既不向外馳求,病瘥須除藥。若執住自知自覺,是禪那病。

   但是一切言教,祇如治病,為病不同,藥亦不同。所以有時說有佛,有時說無佛。實語治病,病若得瘥,個個是實語。治病若不瘥,個個是虛妄語。實語是虛妄,語生見故。虛妄是實語,斷眾生顛倒故。

    一切言教都是為治眾生之病的藥,眾生的執著病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其相應的對治之藥也就不同,因而有時說「有」,有時說「無」,佛無定法可說。衡量說法之藥 是實語還是虛妄語的標準,就在於這種藥是否對症,能否治病。其實實語和虛妄語本身的關係也是辯證的,實語可以變成虛妄語,因為你可能會對實語眾生執著之 見;虛妄語也可能變成實語,因為它可能成為斷眾生顛倒見的方便。作為治病之藥的一切言教之法,皆是因病與藥的對治法,本身並無獨立的自性可得,正如臨濟所 說:「道流,無佛可得。乃至三乘五性圓頓教蹟,皆是一期藥病相治,並無實法。」

   如前所說,禪師說法往往直取根本義,是針對大根器的人所說的果位法門。如果把禪師的說法絕對化片面化,就可能產生不良的效果。因為對於還沒有深入佛法的行 人,身上正有著無窮的煩惱與執著之病,正需要佛法之良藥以救之,如果祇一味地強調「無法可得」,將使初機的修行人無所適從。如百丈所說的「彼自無瘡,勿傷 之也。佛瘡菩薩等瘡,但說有無等法,儘是傷也。」對「無瘡」的人,佛菩薩之教法也會變成有害的「瘡」,這是站在本心本性的高度,破除對一切有無諸法的執 著,因為這純淨無為的本來面目中,是本來清淨的,不要再用佛法去染汙了它。可是,對一般的眾生而言,根本不具備「彼自無瘡」的前提,而恰恰是「瘡痕累 累」,對這樣的人而言,佛法就不是「瘡」,而是治「瘡」的良藥!禪是徹底的智慧,但是這種徹底的智慧也可能成為某些人的誤區,成為口頭禪者放縱自己的藉 口,這是我們應該警覺的!(續下期)
 
 
緬懷先哲 乘願再來
——紀念廣範法師示寂週年

◎傳 印
範法師自從千禧之年往美國雪峰精舍靜養,已經三年餘沒有 回菲律賓。我在二○○四年春天,專程前去洛杉磯探望他,法師雖因脊椎骨退化而頸背微彎,動作稍慢,但精神矍鑠,聲音洪亮不減當年,健談豪情依然如故、對闊 別多年遠道而來探訪他的我,顯得有些激動,招待熱切,親自陪我逛當地幾家著名的古玩店。回精舍後又興致勃勃地為我介紹他近年收藏的字、畫、瓷器、古玩等精 品,並詳細點評他對這些藏品的看法,我於文物古玩是門外漢,但見法師欣賞之情十分投入,評論頭頭是道,可見文物之鑒賞不祇是個「玩」字,而是含蘊著深博的 歷史、地理、人文各方各面的知識與學養。

   由於馬尼拉寺務纏身,我在美國不敢久留。法師雖殷勤挽留我多住幾天,精舍主人淨華法師亦盛意拳拳要帶我到處觀光,我均堅辭婉謝,在美國逗留五天即返回菲律賓。

    臨別之時,法師與我相約,在十月底將回馬尼拉為瑞公上人祝百歲大壽。並將在九月先赴大陸南安雪峰寺,為建華嚴殿平整土地。怎料在我返菲後的十八天,遽然接 到美國來訊:法師因腦出血昏迷入院,在深切治療室急救。經二星期餘的極力搶救治療無效,終於四月二十三日捨報往生。噩耗傳來,四眾震驚,寺中兩序,海內外 師友善信,無不深表哀悼,惋歎痛失法將。

香江初次拜見

   記得孩童時,大約一九六三年,在港島渣華街同鄉呂良式先生店中,初次拜見法師。那時我還未出家,也不懂規矩向法師合掌致敬。法師給我的印象是身材清瘦,帶副黑色膠框眼鏡,衣著齊整文雅,那時,法師大約有三十多歲。

    一九六八年,我剛出家,在臺北圓山臨濟寺白聖長老主辦的佛學院就讀,法師訪台客居慧日講堂,特地來佛學院看我,初出家,見了上輩尊長,照規矩應該頂禮,但 是法師有力地緊抓握住我的手,堅持不讓我下拜、後來在馬尼拉信願寺共住,才知道法師是不喜歡晚輩或信徒向他跪拜,是一位謙遜不泥古的僧人。

    七十年代初,我居住香港,法師與香港的大德法宗、超塵、悟一、融靈、松泉、元果諸法師相熟,時有互通音訊,記得有一次,法師與菩提學會永惺法師一起參觀設 在尖沙咀的佛教文化館,拜訪一聞法師,祇見他們欣賞藝術品,談論文物頗為投緣,當時年輕的我,還不知何為文物,祇是跟隨著看熱鬧而已。

信願廿年共住

   七十年代末,家師廣純法師在計順市開創普濟禪寺,我奉命辭去香港佛教書院執鞭職務,來菲協助事務,從此常住信願寺,親近瑞公老人。二十多年來,與法師同在 老人座下分擔寺事法務,法師健談豪爽,知識領域廣闊,無論政局、經貿、時事、歷史傳奇,民間掌故,皆能滔滔而談,發表其獨特見解。對於建築設計,佛像塑造 藝術,法師亦極具眼光,有一定的藝術審美功力。信願寺後期的內部裝修,納卯市龍華寺的造型設計,皆出自其手筆。

   對於佛教發展的理念,最推崇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在六十年代,法師提倡以歌曲、舞蹈、戲劇各種文藝方式宣揚佛教,寓教化於演藝之中。創辦精進音樂團,培訓 知識青年,作全菲環島表演,一時佳評如潮:在四十多年前保守的華僑社會裡,若非意志堅定,具大魄力,確實難以突破,開菲國演藝布教之歷史先河。

   法師辦事堅毅,有魄力,不怕艱難;早期能仁中學新置地皮與諸厝主、租戶搬遷問題之糾纏,法師謹慎斡旋,多方面協商,以堅定無畏之精神,最終解決問題。

   瑞公上人駐錫信願寺近一甲子,晚年時期一般寺事皆委法師策劃綜理,法師一向任勞任怨,一旦承諾,絕不言退,凡有委任,皆不負上人所托,使命完成又不居功。

    為報佛恩師恩,一九八四年欣逢瑞公八十華誕,法師倡議宏傳戒法,並啟建水陸法會為上人祝壽,禮請星,馬、台、港、美各地尊宿師友,共襄盛舉。與會大德有新 加坡宏船、演培、廣洽、常凱、隆根,妙燈、悟峰,廣淨……等法師:馬來西亞廣餘……等法師:香港覺光、法宗、永惺,融靈、超塵、達道、智慧、元果、紹根、 智梵……等法師;臺灣悟一,淨良、成一、寬裕、蓮航、真光……等法師;美國浩霖、雲霞……等法師:菲律賓唯慈、自立、正宗……等法師;大德尼眾有能度、瑞 妙、淨華、常素、寬嚴、賢祥、普英、淨聰、空雲……等法師。皆是當代的教界碩德,法門龍象,一時、海內外僧尼大德百餘眾,雲集馬尼拉主持勝會,莊嚴隆重, 盛況空前。

   一九九四年,能仁中學新建校舍竣工,法師乃以校舍落成及修啟水陸大齋為瑞公祝九十嵩壽。延請上海玉佛寺真禪法師、龍華寺明暘法師等率眾領團前來主持。臺灣 佛教界碩德了中、悟一、真華、淨良等法師亦遠道前來祝賀。前後二次壽慶的籌措策劃,皆法師一肩承擔,足見法師尊師重法的精神及其辦事能力。

   法師交遊廣闊,對國際佛教交流活動十分重視,每逢召開會議,多數抽出時間,組團赴會。我亦多次跟隨法師出席。記憶中較深刻的是一九八六年,赴在尼泊爾召開的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並順道朝拜佛陀誕生聖地及印度佛教諸大聖跡。

   一九八八年,與法師陪侍瑞公前往美國洛山磯,為雪峰精舍舉行落成典禮。並參觀紐約,華盛頓、三潘市、奧蘭多諸大城市,遍遊大峽谷、迪士尼、荷里活,幽勝美地、尼加拉瀑布、夏威夷等旅遊名勝。

   尚有多次在東南亞召開的佛教會議,我多有跟隨法師參加。具體年期已記不清楚,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每逢出入境,過海關,法師是我的長輩,理應行先,但是,法師總是堅持所有團員先過關,自己殿後,這種先人後己的風範,在傳統僧人前輩中,頗不多見。

心繫祖庭復興

   福建南安楊梅山,是唐朝高僧義存禪師的故鄉。義存禪師童真人道,德行崇高,在福建閩侯開山雪峰寺,道風鼎盛,唐朝僖宗皇帝賜號「真覺大師」。因歸故鄉為父 母守墳而築茅舍於楊梅山麓,歷代僧人開拓,遂由茅舍發展成頗具規模的寺院,稱小雪峰,以別於閩侯的入雪峰寺,宋代大儒朱熹曾書:「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 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聯句贈與雪峰。楊梅山雪峰寺,地靈人傑,代出名德,閩南一帶的叢林,如廈門南普陀,漳州南山寺、泉州開元、承天諸名剎, 皆與小雪峰淵源深厚。近代高僧弘一,太虛、芝峰諸大師曾於寺中留有詩文墨寶。

   中國自八十年代末期開放以來,經濟繁榮進步,民生改善迅速。佛教也隨著社會進展而逐漸復興,少年在南安雪峰出家的法師,身居海外,心繫故國,對祖庭南安雪 峰寺,念念不忘復修。在一九九四年,於上海鑄造釋迦、文殊、普賢三尊銅像,擬建華嚴殿於雪峰,但因緣未能成熟,延擱至今。於平日交淡中,法師常耿耿於懷, 在美國探望他的時候,乃屢次提及,不料個餘月之後,法師遽然西歸,每思及此,令人嗟歎不已!

典型永留人間

   法師辦事堅毅任勞,育才不計得失,施恩不介於懷,言談率性豪爽,事師尊順敬重,是位極有風格的前輩。茲值法師歸西週年之際,謹述所知所感,對法師寄以無限的追思!
 
 
隨筆禪話
◎秦孟瀟
勤修法門

   當前國內外不少佛弟子,非常熱門勤修念佛法門,受印光大師《文鈔》教導影響所致。即使不信佛的人,在生活中自然而然也會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為甚麼 要念佛?單就字形上來說,「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 Buddha,按中國意譯來說,就是「覺悟」的意思,俗話說「明白」的體會。念佛是人人本份的事,也是人人本性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 悟與歸命。一個人如能發心念佛,則「一念念佛,一念覺悟,念念念佛,念念覺悟」。「一念念佛,一念明白,念念念佛,念念明白」!人誰不願覺悟?誰不願明 白?但是人們口裡祇管說想覺悟,想明白,而心裡卻存著一些糊塗想。佛經說「無明」(即煩惱),由於心有糊塗想,身體就去做糊塗事。甚麼是糊塗想?就是 「意」三業(貪瞋痴),甚麼是糊塗事?就是「身」三業(殺、盜、淫),「口」四業(兩舌、惡口、妄語、綺語),由於身、口、意三業不淨,許多、許多壞事由 此而生,故念佛為「淨業法門」。

廣結法緣

   佛教講究因果循環道理,是非常有益於人類社會的。人活在世上,常常會碰到善緣和惡緣兩大類,遇「善緣」則「喜」,遇「惡緣」則「懼」!有位劉居士深受淨宗 高僧大德的啟迪,他看破人間事都是無常的,為了廣結法緣。他想在郊區買個地方做佛堂,給志同道合的友人共修,在不同的時間做「唸佛堂」或「禪堂一。在佛門 來說,這是非常好的,有益於身心修持法門,並得到不少善信支持,更得力於經濟上的幫助,這些人統稱謂:「善緣」。可是有人眼看別人在他附近修建佛堂,頓起 惡念,想方設法干涉和破壞,甚至出面叫嚷,不許做這樣,不許做那樣,於是有人從中調解,講條件,也有人提議說,「報警!」決不向惡勢力低頭。明明是件好事 情,卻碰上種種莫名其妙的障礙,這稱之謂「惡緣」。對於「惡緣」的存在,是需要去「化解」它、疏導它!不能用以惡制惡的手段去對付它,加深惡性循環,於事 無補。佛家說,惡緣障礙是一種「無明」心覆蔽的表現,也就是說對方極不明智的,對這樣的「蠢人」,必須用「智慧」了。

更高境界

   有人說,不信「因果」、「輪迴」之說,是因為看不見、摸不到的緣故。這話在表面上似乎能成立,若深一層去思考,世間上有許多東西看不見、摸不到的,比方 說,「物質」是甚麼?人們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到的桌子、椅子,這些有形狀的東西,祇是「物體」而已,或者說「物資」,但決不是「物質」,誰也說不清楚。 猶如「原子」或「原子核」等物,又有誰能看得見、摸得到呢?誰也不能。特別是精神世界的東西,它屬於一種更高層的無形的境界,純屬心靈上的一種非常特別的 感受,如高尚的「情操」、「德行」……之類的東西,也不是看得到、摸得到的,但它確實存在的,誰也不能否認它。說到這些精神世界的東西,是相當奇妙,也是 非常細微的,而且是非常實在的,一點也不虛假的東西。說到「因果,報應」之事,也是很微妙的切身感受。如佛經說:「欲知過去世,今者受者是,欲知未來世, 今者作者是。」在人生社會上有各種「幸」與「不幸」的遭遇,這都是「過去世」所作所為的果報。你欲知未來世怎樣呢?就得看你「今世」如何造業了。

惡念自毀

   信仰佛教的人,他(她)們從教理中獲得啟示,知道因果循環的道理。不少經常布施的人,雖然不期求獲得甚麼回報,然而卻大都毫不例外的覺得,每次行善之後, 心情總是顯得比較愉快:這種精神上的輕鬆愉快,事實上便可說是一種極好的回報。一個人如果能夠經常保持這種愉快的心情,身體自然容易變得更健康,病痛與苦 惱的機會,也就相對的大力減少。反之,一個為非作歹,有愧良心的人,由於經常感到緊張恐懼,焦慮不安,結果自然也就容易導致各種疾病和意外的產生。「一個 喜歡行善的人,由於經常心存善念,因此在外貌上,也大都顯得慈眉善目,和靄可親,與其交談,猶如春風沐浴,感到無比溫馨。」佛家教導:戒「貪、嗔、痴」, 稱之謂「三毒」。佛經云:「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一旦起了嗔恨心,甚麼壞事都敢做。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反之,快樂的情緒,卻能產生有益人體的化學 物質,藉以剌激細胞,生長精力。佛說:「慈悲為懷,憐愍眾生。」

斷除煩惱

   佛教的因果律,不僅可以解釋一切物質的變化,而且還可以適用於心的變化,及心物合一的變化現象,可以稱為「萬有因果律」,因為一切的現象均為「因緣果報」 所造成。所謂因是「主因」,緣是「助因」(如水分、土質、肥料等),由因緣和合而生的東西便是「果」(如種子發芽長大,開花結果)。因此,諸法因緣生,諸 法因緣滅、宇宙人生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才能產生,因緣離散便要消滅或變化。佛經云:「假如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意思說,一旦 種了因,時間再長也不會自行消滅。此「因」不論久暫,遇緣即生「果」。此外,自作「因」便自受「果」,一切禍福皆由自作,並非天神或上帝賞罰,亦不是「自 作他受」或「他作自受」。因此,因果報應是「自作自受」!雖父子至親也不能替代,一個法治的國家,誰犯罪,誰承當法律制裁,這也是一種「果報」!因果律也 是如此,絲毫不爽。也有少數信徒明知因果報應之說,但他(她)不能實踐,其原因是個人業障太深所致,無明蒙蔽了智慧,這叫做凡夫,凡者,煩惱是也。沒有大 智慧的人,欲斬斷無始以來煩惱障,很難!信佛的人,要勤修,斷煩惱!

習氣難除

   皈依佛門的人,最重要的是遵守戒律,在家俗弟子,一般來說,要守持「五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酗酒)。不能做到以上守則,算不上是個虔誠佛弟 子。成為一個佛弟子,就應當遵守佛家戒律,信受奉行,才能免於劫難。否則,皈依佛門仍然我行我素,忘掉戒律,還是難逃劫數。一位老法師語重心長地說:「在 我的皈依佛弟子中,我早已發現有一位不能遵守佛門戒律。對他的許多舊的罪惡毫無懺悔,仍然不改,此人枉自投入佛門,我認為此人難逃劫難的。」果然此人不久 因犯罪而被捕。佛門弟子必須遵守戒律,戒掉貪嗔痴,懺悔過去,自然不會犯新的罪行了,又何至遭到劫難呢?因果昭彰,不爽分毫的。從這人的事例來看,不是貴 在法師的預知性,而是繼續犯罪不知悔改,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貴在要有自覺性也!也有些人明知故犯,這是為甚麼呢?人類活在世上,不是數十年過 一生就算了,從佛家的觀點來說,在六道輪迴中不知流轉了多少世世代代,所謂「劫數」,在本性上就佔有許許多多習氣,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性格,有善性,也有惡 性,要清除本身的惡性,很難!信佛的人懂得這層道理,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畏因畏果

   佛家常說一句話:「一念瞋恨起,八萬障門開!」
   「人」與「佛」之間最根本的差別,就是前者「迷」,後者「覺」而已;人之所以「迷」,因有「無明」在支配自己,佛之所以「覺」,因有「智慧」了知一切;佛經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如果懂得以上這些佛理的人,可以說獲有少許「智慧」了。

   所謂「菩薩畏因」,是指一些有智慧的人,對自己做任何事情之前,部非常明白因果的道理,料到後果的嚴重堪慮,決不輕易去做,這叫做「畏因」!不造惡因,怎 有惡果呢?但是有些人受「無明」(盲目的慾望)驅使,不擇手段,幹盡壞事,在受到嚴厲制裁時,就感到恐怖極了,這叫做「畏果」!

   關押在監獄裡的許多罪行嚴重的犯人,差不多是「畏果」不「畏因」的人,當他們做任何壞事之前,根本不考慮做了以後的苦果如何,如果在做壞事之前考慮到必受 惡果嚴懲的話,或許會不敢輕舉妄動了,但他們利慾薰心,不明因果相報的道理,一意孤行,犯下了種種罪行。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終於逃不脫法律上及 心理上的制裁啊!有些人受得了有形的法律制裁(除死刑囚之外),但有些人受不了無形的良心懲罰,悔恨交加,直至臨死前,也得不到安心!為何?他們申辯說連 自己也不明白為何墮入罪惡深淵,悲哉!

堅忍不拔

   凡是懂得一些佛學的人,都知道「忍辱的重大作用,尤其對「修行人」是最大的考驗;沒有「忍辱功夫」的人,所謂「成佛」祇是一句空話而已:沒有「忍辱心」, 無充分說明「我執」未破啊!佛家認為:「忍」,是一種堅毅不拔的精神,是屬於「智力」的心法。忍辱之行絕不是「強顏耐辱」的「偷生」;而是「有力大人」的 境界;佛經以「身力」、「口力」、「意力」,「神通力」、「道力」,「慧力」六事來說明行「忍辱」得一切智的道理,《雜阿含經》也以「其心如金剛,堅住不 傾動」來形容忍辱的力量,故忍辱是行菩薩道的一種精神上的武裝,是所謂「著忍辱鎧,捉智慧劍,執禪定楯,遮諸煩惱箭」的不可缺少的武裝之一。

   倘是把忍辱看成在艱難環境下低頭,或者惡人面前屈服、這是無恥的「苟生」,是強顏的「偷生」,和「有力大人」的忍辱毫無共同之處。佛家所說的忍辱行,有著更深層的意義。

    菩薩以忍辱行於深入眾生中鍛煉自己的智力,終能達到最高的修養,淨化了自己的身心,使之堅強如金剛,柔和如春水,它的力用現前時能降伏大力的魔鬼,也能愛 護最弱小的鴿子。大智度論稱「眾苦艱難不應怖畏」,正道出忍辱的崇高精神,故稱為忍辱波羅蜜多,意義在此。對世俗人來說,懂得忍辱並能運用,必能完成大事 業。
 
 
西方科技與東方智慧
◎楊 釗
類發展,要面對兩個大問題:物質問題和精神問題。

   人要生存,首先要解決物質問題,衣、食、住、行,也就是溫飽問題,跟著是小康,然後是富裕。

   除了物質以外,人們還需要家庭的溫暖、朋友的友誼,身體健康,生活快樂,還有壽命問題。

   對於解決物質問題,近代西方科技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出路。從科技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到人類對大規模生產物質的速度,已有良好的成果。人類對物質的需求,可以說靠科技是可以解決的,這也是科技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但是科技的發展,另一方面也為人類社會帶來了損害,由工業革命開始,造成大量失業,以至現在的環境污染,以及現代化城市生活帶給人們的壓力,都是不可以輕 視的。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的最近一項調查報告,香港人每五人之中便有一個患有心理疾病。這大概可以說明一點:高速度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對人類帶 來一種負面的影響。

   同時,科技並沒有解決好人類的社會問題,且看看,現代科技發達的美國,社會問題堆積如山,青少年無心向學,老年人等待死亡,政府入不敷支……大家都等待和 依賴政府把問題解決,但是,政府不是救世主,問題一路拖下去,日子越久,問題越嚴重。因此,人們會問,既然科技解決了這麼多問題,但是新的問題為甚麼又會 這麼多呢?人類社會應該何去何從呢?

   看看歷史,環顧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現在仍然是世界大國之一,而中華民族經歷了幾千年歷史的洗禮,依然旺盛存在。而中國的很多家庭,雖然經歷風 雪,但對生存的意志,絕未動搖,他們的生命力是如此的堅強,困難、劫難往往成為進步的巨大動力。這一切是那麼的簡單,又是那麼的奧妙!其中的學問,值得人 們探討。這裡的文化、宗教、藝術、哲學……,人們稱之為東方的智慧。

   再看看歷史,可以發現二種規則:其一,稱之為「森林規則」,即弱肉強食,你死我活的規則,也就是鬥爭規則;另一種則是「自然規則」,最明顯是動物與植物的互相依賴、和平相處的規則,動物吸入植物的氧氣,食植物果實,而呼出二氧化碳,排出糞便,給植物吸收。

   森林規則出現了「恐龍的年代」,結果由於缺乏食物而自絕,可見是一種惡性的循環。

   「自然規則」是一種良性的循環。在遠古時代,我們的先祖已經流傳的民謠: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
   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簡括而言,西方科技對解決物質問題有很大的貢獻,而東方智慧對精神問題則有明確的指引。

   因此,人類的精神出路可以依賴東方的智慧。它提供人們如何認識人生,為生命的真諦提供線索和答案。人們祇要對生存、愛情、友情、家庭、幸福、快樂、信仰有了認識,人生便會有所依歸;生命有所依歸,人生便容易定向:有了定向,人們便較容易掌握自己的命運,成為命運的主人。

   歷史將要展示,人類有兩大寶庫:西方科技和東方智慧。

   西方的科技可以解決人類的物質問題,而東方的智慧可以解決人類的精神問題。
 
 
慈輝贈藥治療精神病人
◎慈 河
○○四年五月十四日,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幹事再次來到惠 州市惠城區政府首先開展全面救治精神病人的落腳點─三棟鎮演達醫院門診部,展開家庭護理式的救治行動,贈藥救治該鎮九十二名精神病人。至此,慈輝兩年來在 惠州地區贈藥總值已達十五萬餘元,共有九百二十七名精神病患者受惠。

   二○○三年,香港慈輝為了支持惠城區全面救治精神病患者的試點工作,向惠城區政府贈藥一年,總值六萬元,每月分期供藥五千元,在城區的橋東、江北和小金口 鎮對二百四十八名中、輕度精神病人開展家庭護理式救治。所謂家庭護理式治療,就是中、輕度病人不住醫院治療,由政府組織指定醫院的專科醫生每月定期在各個 固定點巡診給患者服藥醫治,照顧其需要。這種醫治方式,對政府、對家庭都大大減輕了經費上的壓力。由於試點期得到慈輝每月贈藥資助,保證了治療工作的正常 進行。一年後,接受治療的二百四十八名中、輕度精神病患者的病情都有了顯著改善,全區三百五十五名患者(包括由政府資助住院的重症患者)都解除了家人監 護,生活能自理,並能參加輕度生產勞動。上述做法在全國殘疾人工作會議上被作為經驗加以肯定,並向全國推廣。

   鑒於試點成功,惠城區政府決定從今年五月份起,在管轄的十個區鎮中全面鋪開,對九百二十七名中、輕度精神病患者全部進行家庭監護式救治,藥費全免,診症費 用由政府承擔,社會酌情資助。對少數重症患者仍須住院救治,治療費用由政府支付。家庭監護性治療,一年供藥需要五十萬元,政府盡最大能力壓緊銀根,一年也 祇能撥出卅至卅五萬元供購藥,尚有十五至廿萬元的缺口。四月末惠城區政府發函懇請慈輝再度給予資助。電傳飛越重洋,居住美國紐約的楊洪會長閱悉,代表慈輝 決定支持政府,資助家鄉救治精神病人,造福患者家庭,再次贈藥一年,並提高贈藥數量,從去年每月贈藥五千元提高至八千元,全年共九萬六千元。
 
 
熱心公益 福澤百姓
◎慈 心
次談起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惠陽區永湖鎮的百姓總是讚歎不已,因為慈輝經常在當地雪中送炭,福澤最需要關顧的弱勢社群。

    自從一九九九年起,慈輝基金會就開始到永湖鎮扶貧濟困,為永湖鎮的五保戶、困難戶送油、大米和慰問金。五年來,共慰問永湖鎮五保戶、困難戶1153人次, 送油4725斤、大米47250斤、棉被178套,贈送慰問金73000元。使五保戶、困難戶一次又一次的燃眉之急得到解決。近年來,慈輝基金會的善舉已 成為當地的熱門話題,楊洪先生也成為五保戶、困難戶常掛嘴邊的熱心人。

   二○○四年初,慈輝基金會得知永湖鎮大坑水庫主灌渠由於年久失修,嚴重影響當地群眾農業生產後,即時派人現場考察,並一次性資助十二萬元,把這條全長 1473米的灌渠重新修建,修建成「三面光」的標準渠道。為搞好主灌渠水利工程,該鎮幾位水利工作負責人,在慈輝精神的感召下,於工程進行期間,主動放棄 雙休時間,每天堅持加班加點,積極投入工作,致使該項工程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便可完成,並於五月十日投入使用。此項工程令面積8500多畝農田從此可正常 耕作,直接受益農民多達7600餘人。

   六月九日,專程從美國歸來的楊洪先生,在百忙之中率領基金會幹事十多人再次到永湖視察水利,頂著炎炎烈日前往大坑水庫主灌渠現場瞭解情況。楊洪先生向陪同 視察的永湖鎮委、鎮政府負責人說,要提高農民的收入,最要緊的是要搞好農田水利設施,並表示慈輝基金會將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該地的公益事業。
 
 
當今潛修苦行僧 三步一拜朝五台
——山東正覺寺仁達師父修行點滴記

◎妙 融
○○五年農曆二月十五日,我們一行四人經過五個小時的行 程,從遙遠的深圳特區來到了山東博山正覺寺。這是我第四次參訪這座歷史悠久、百廢待興的魯中著名道場。再過幾天,六十四歲的上仁下達法師就要開始漫長而艱 難的朝聖之旅,三步一叩首,起伏三千里,從山東正覺寺一直叩拜到山西五臺山。作為弟子的我們特來為師父送行並隨喜師父拜山的功德。站在蓮花山下這片廣闊而 靈秀的土地上,我百感交集,不由得回想起自己一年來跟隨師父建設寺院、學習佛法、廣結善緣的修學經歷,心中充滿了對佛菩薩、對師父深深的感恩和敬仰。

    記得是二○○四年正月的一天,某師兄告訴我,一位法師日中一食、刺血寫經,問我見不見?我感到驚訝,懷著好奇之心拜見了這位法師。交談中得知他是山東博山 正覺寺的監院仁達法師,我將自己的學佛情況向法師彙報後,法師嚴厲地批評我說,不要把佛法當作學問,佛法是可修可證、能修能證、實修實證的大智慧呀!—— 好威嚴的師父!儘管我被批評得灰頭灰臉,卻感到親切溫馨,一種慚愧和恭敬之心油然升起。從此我便同仁達法師和正覺寺結下了不解之緣。

   師徒本是前生緣,人身難得莫錯過,於是我決定前往正覺寺拜訪師父。二○○四年農曆二月初七晚上八時,當的士開到一個用木板釘成的大門前時,司機說到了。我 提著行李站在大門前,心中一片茫然:這是寺院嗎?這時仁達師父和當地的一些居士迎了出來,熱情地把我接到客堂——一間用石棉瓦做成的簡陋工棚。二月的山東 春寒料峭,師父連忙對我說:「快坐土暖氣前暖和暖和。」吃過一碗熱騰騰的菠菜麵條,知客師帶我來到山腳下的寮房樓,並且告訴我,寮房樓剛建好不久,總共三 層,每間房住四個人,可容納二、三百人居住。進入乾淨整潔的房間,我放下行李,喘了口氣,有一種遊子回家的感覺。我將在這裡度過短暫而難忘的十天,希望將 所有的煩惱、失落和痛苦清除得乾乾淨淨,以嶄新的面貌重返社會。

   正覺寺座落於山東淄博市博山區安上村蓮花山下,被整個山坳擁抱著,猶如含苞待放的蓮花,亦如眾星捧月的蓮台。山上樹木茂盛,彩雲繚繞。清晨起來,望見山頂飄逸著一圈白色的山嵐,像一條潔白的哈達環繞著正覺寺,宛若人間仙境,令人流連忘返。

    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太清閒。我是抱著參學、休閒、散心的目的來正覺寺的,但當我在廣闊的寺院內悠閒漫步時,當我欣賞寺院及周圍優美的風光時,忽然 發現有些不諧調。因為這裡的師父和居士們除了早晚課、吃飯外都分外忙碌,我的悠閒和無所事事便成為一種不和諧音符。後來我吃驚地瞭解到,寺院建設需要大量 的資金,初建正覺寺時啟動資金不足十萬元,至今已經投入了六百多萬元,這些錢的確來之不易,大部分是仁達法師從自身靜脈中抽血請書法家恭抄《地藏菩薩本願 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大明咒」等血經,同全國各地的善士結緣,為寺院建設而籌 集的血汗錢呀!因此,大夥為了節約資金,規模不大的工程他們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幹,不花錢請施工隊了。

   當時地藏殿主體已經建成,正在 搭建腳手架、鋪設踏板為地藏殿的彩繪做準備。有推小車的、有舉著木棍向上送木板的,有在梯子上接送鋼管的,而仁達法師更是整天站在十幾米高的腳手架上,拿 著工具搭建更高處的腳手架。仁達法師畢竟是六十三歲的老人了,若不出家,則是養尊處優的退休高幹,哪能下得這些苦力。我眼前一陣發熱,急忙向站在高處的師 父喊:「師父,我上去用砂紙打磨牆壁,您快下來休息一會吧!」「沒關係,我不累。」法師一邊說,一邊繼續幹著。 我順著嘎吱作響的梯子,顫顫微微地爬到了法師身邊。在高高的腳手架上,我死死地抓著鋼管,一動不敢動,祇覺手腳發軟,頭暈目眩。法師見狀,慈悲地對我說: 「太危險了,你還是下去做別的吧。」我給自己打氣說:「我能行!」不身體力行確實不知道別人的辛苦,一上午下來,累得我腰酸背疼。想一想仁達法師六十三歲 的高齡,三年如一日,一邊到全國各地化緣,一邊還從事著高強度的體力活,到底是一種甚麼精神和力量在支撐著他呢?

   每天來正覺寺找仁達法師尋求幫助的居士很多,有的希望法師給解除心中的煩惱,有的希望法師給講解深奧的經文,有的希望法師持咒加持大悲水為家人治病……仁 達法師樂善不倦,百問不煩,極其耐心地給予解答,並勸誡他們以戒為師,淨土為歸,多做善事,孝悌仁愛,老實念佛,自利利人。

   太多的感動,卻並未完全打開我紅塵中的心結。我向仁達法師傾訴了我的煩惱,法師現身說法,告訴我:「我讀書及工作時,一直以諸葛亮的《誡外甥書》當作自己 的座右銘:『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 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則不免於下流矣』。文革中,我大學畢業剛工作一年,就受到不公正待遇,被遣送回鄉挑大糞、打小 工,但我一直用這段話勉勵自己;文革結束落實政策以後,我從一個普通的小廠技術員做到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始終懷著一顆感恩心和平常心。人生苦短,世間如 夢,不要為個人的恩怨浪費了寶貴的生命,要胸懷成佛大志、普度六道眾生呀!」

   出於對仁達法師的恭敬和好奇,我瞭解了法師出家前後的一些情況。法師一九四二年生於河北省平泉縣,早年畢業於天津輕工業學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級食 品專家,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有多項科研成果問世,入編《世界名人錄》和《世界華人精英大典》。法師出身於佛化家庭,世代學佛,家學淵源,傳承 不衰。其祖母臨終預知時至,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法師自幼與佛結緣,親近三寶,宿植德本,慧根深厚。成年後皈依佛門,精心研讀《華嚴經》、《法華經》、 《大般涅槃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等大乘經典,早晚薰修,持之以恆,念佛參禪,解行並重。法師與大願地藏王菩薩宿緣尤深,禮拜不輟,感應頗多,屢蒙救 拔,化險為夷。為報菩薩救度之恩,法師深發弘誓大願:一者出家修道,荷擔如來家業;二者恭印《地藏菩薩本願經》和《佛教念誦集》各萬部;三者千里叩拜佛教 聖地五臺山……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一九九七年,法師禮北京法源寺上能下行老和尚為師,剃度出家;二○○○年受具足戒於湖北黃梅四祖寺。受具戒後,法師精研南山律宗三大部,習修戒律,誓願做一名嚴守戒律的合格和尚。

    山東博山正覺寺始建於東晉,歷代高僧大德如梁武帝國師寶誌公和尚、禪宗三祖僧璨、四祖道信等曾在此出家或住錫修行,是在佛教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祖師道場。 歷史原因,這座千年名剎毀於一旦。法師在博山弘法期間,面對祖庭衰廢之狀深感痛心。在當地信眾長跪祈請下,法師立誓修復祖師道場,重振祖庭雄風。地方政府 同意無償歸還土地一百二十六畝,恢復建設正覺寺(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證號為「宗場證字(01)號」)。法師親手擬定了「嚴守戒律,秉持正法,普渡眾生,振興 佛教」的建寺綱領,計劃建設放生池、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藏經樓、觀音殿、地藏殿、鐘樓、鼓樓、禪堂、講堂、念佛堂、齋堂、寮房樓、安養院、 回廊等,總建築面積近一萬四千平方米,預計投資三千萬元人民幣。

   我想,建造寺院牽涉到方方面面,困難重重,如果選擇一個寺院住下來清修或許更容易成就,法師為甚麼選擇建造寺院這樣的修行道路呢?一日和法師聊起此事,法 師笑曰:「我傻大膽呀!」繼而感歎道:「山東是中國佛教最不興盛的地區之一,目前全省一百三十多個縣(市),人口逾八千萬,佛寺卻不到二十,僧人不足一 百,每議及此,教內人士無不傷感落淚!修建寺院可以深植德本,廣種福田,續佛慧命,利益眾生。既然我當時接受居士的請求在這裡建寺院,不管多苦多難也一定 要走下去,把寺院建得如法如律,盡善盡美。」

   談起寺院的發展目標和藍圖,法師說:「正覺寺山門的對聯已經寫明了:上聯是:三乘普舉,無內無外,抬眼普瞻華嚴聖境;下聯是:十宗同繼,無你無我,攜手同 邁靈山妙門。」法師的理想是:在佛教的五明學說指導下建設寺院,用現代科技成果管理寺院,依佛制戒定慧三學培養造就僧才,將正覺寺建設成嚴守戒律、弘揚正 法的十方叢林道場。

   為達此目的,法師以花甲之年,行難行之事,不畏艱辛,不避逆緣,忍辱負重,挫而彌堅。籌建伊始,資金匱乏,人單力薄,障礙重重。法師四處奔波,披肝瀝膽, 效法普賢行願,不惜以身命佈施,從自身靜脈中抽血,請書法名家恭抄《地藏菩薩本願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阿彌陀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等 三十餘部血經,以及《六字大明咒》、《南無阿彌陀佛》數千張,廣結善緣,籌款建寺。數年間,法師不顧高齡,累計抽血逾一千毫升,以生命祈求諸佛菩薩慈力加 被,報答諸方大德佈施功德,誠可謂「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悲心似海,感天動地,大願大行,不可思議。

    仁達法師尊師重道,普行恭敬,對恩師敬若神明。每每看到法師跪在地上向其恩師請安或請示問題時,虔誠之態令人感動不已,更令我慚愧有加。仁達法師的皈依、 剃度恩師上能下行大和尚是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北京法源寺監院,並兼任國內五座寺院的住持、方丈或首座,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和尚。老人對正覺寺建設非常重 視,親自為觀音殿及觀世音菩薩開光、地藏殿及地藏王菩薩開光以及大雄寶殿的開工選定日期,並親自為開光慶典法會主法,逾萬名信眾參加,法緣非常殊勝,十方 信眾法喜充滿。

   精誠所至,頑石為開。在法師和十方居士們用真心和鮮血構造的土地上,瑞相迭出,喜事頻傳。全國各地前來朝拜、居住、修行的居士們經常看到天空出現朵朵蓮 花,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在天上放光,佛光普照等瑞相;有的居士在正覺寺當義工或參加法會時,產生種種奇跡:比如被宣佈死刑的癌症逐漸痊癒、雞蛋大的腫瘤 消失了、三十年的頭痛不藥而愈了、修行的障礙減小了、智慧和福報增加了……三寶弟子,道心堅固;十方善信,法喜充滿。大眾一致堅信,仰賴諸佛菩薩的慈悲加 持和諸方大德的慷慨施助,博山正覺寺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成為正法住世的十方叢林道場。

   美好的日子總是很短暫,十天轉眼就過去了。當我含著眼淚、戀戀不捨地向法師告辭時,仁達法師告訴我:「眾生皆有佛性,你能行,相信自己的能力,諸佛菩薩和你是一體的,祇要是對國家和人民有利的事情,大膽去做吧!」並以「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話勉勵我。

    從正覺寺回來之後,不知不覺間,我的人生態度、觀念和性格發生了巨大轉變,整個人像脫胎換骨似的,變得智慧、勇敢、自信、樂觀,不怕吃苦,樂於付出,而且 法喜充滿……為了報佛恩、報師恩,二○○四年,我又兩次參訪正覺寺,為大雄寶殿開工、地藏殿及地藏王菩薩開光法會做義工。

   目前,正覺寺的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寺院規劃目標相距甚遠,人員的缺乏以及資金的嚴重短缺使正覺寺的建設步履艱難。為祈求佛菩薩加持和兌現出家 前所發千里叩拜五臺山的大願,師父於農曆二月二十一日普賢菩薩聖誕日正式啟程,踏上朝聖之路,履行頭陀誓言。師父一行發大菩提心,以此殊勝功德,迴向佛果 菩提,普願法界眾生,同沾法益,同成正覺,同生淨土,同成佛道!祈願世界和平、國運昌隆、盛世久住、民安永享、和諧安寧!祝願正覺寺早日順利建成,發揚光 大佛教、利益無邊眾生、造就合格僧才!

   佛友們!建寺不祇是正覺寺的事情,也是所有關心佛教事業發展的能人志士的責任和使命。如何讓更多的人參與這項神聖而偉大的工程,共同為此千秋大業貢獻力量,使博山正覺寺早日順利建成,需要每一個關心佛教的佛子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站在這塊溫暖的土地上,看著慈悲、智慧、無畏的恩師,我充滿了感恩、恭敬和敬佩之心,弟子衷心祝願您「正覺寺——五臺山」三步一叩拜香朝聖之行平安、順利、圓滿!祈願山東博山正覺寺早日順利建成,發揚光大佛教、利益無邊眾生造就合格僧才!祈願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論高級宗教的本質
◎李宏飛
  「宗教就是無條件信仰,宗教就是愚民,宗教就是不用理智參與地相信一個或多個神」等等,可能是今天多數人對宗教的既定看法。然而這些衹是下等宗教的教條,衹是人們看到的表面現象而已。

    現代人觀察了古代人,看到他們頂禮膜拜一種事物,如太陽、月亮、圖騰等,或者崇拜一位或多位臆想出來的神靈,就認為看穿了宗教的本質,以為那不過是古代人 (包括現代人)對自然界無法把握、對未來無法預知、對面臨的困難無法解決而產生出無助感,因而製造出這樣的精神安慰活動而已。

   這樣想也有其正確的一面,因為多數宗教的確就是因應人類這種無助與恐懼而出現的,所以有些宗教的確夠得上「精神鴉片」的稱謂,然而這些的確衹能稱之為「下等宗教」,它們遲早會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淘汰殆盡。

    但是有一些宗教並不完全就是如此的單純,它們的教理以及「修行活動」等裡面,包含了較大分量的另外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原理,需要從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著手 來加以討論,而不能以宗教——正方自己宣稱的「唯信能入」,或者如反方——質疑宗教者所說的「宗教就是迷信」的先入為主之見來加以探討,否則都是自說自 話,兩不相干,永遠得不到事情的真相。

   人類認識世界,首先是用五感——眼耳鼻舌身來感知世界,然後將獲得的印象通過神經傳導的方式交給腦神經去處理。由於這些傳導信號有類似性,比如樹木都有接 近的特徵,異於花草等;又有重複性,比如太陽總是從東方昇起等。時間一長,人們就將類似的信號歸為一類,將重複的信號概括成所謂「規律」,如此一來,這些 抽象出來的信號之上的信號,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意識」,也就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和生活的邏輯思維。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我們衹是生活在一個信號的世界,這也就是西方哲人之所以一再地說我們感知到的衹是「世界的表象」而已,我們的意識已經完全成為了信號、 概念、邏輯的跑馬場(雖然這些信號與客觀世界有某些對應性)。當我們排除既定的信號反應模式、排除概念與邏輯限定我們的感知範圍時,我們會有怎樣的體驗? 難道我們除了邏輯思維就再也沒有任何其他認知世界的方式?當今人類為生存與鬥爭而累,疲憊於整天的「愛拼就會贏」,已經很少有時間來靜心息慮的思考這個問 題。然而他們卻以不容置疑的語氣來論斷說:宗教衹是愚民而已……

   不知道人們是否認真考慮過這樣一些時候?當你偶爾於一個陽光普照的懶洋洋的週日下午,獨自坐在自家書齋臨窗的位置,手執一卷油墨香尚未散盡的新書,不時啜 一口清茶,你的眼光在窗外的花樹上流連,你陶醉在這種無法言說的溫潤氣氛之中。忽然有那麼幾秒的時間,你忘掉了自己,忘掉了一切,然而你絕不是發怔,你是 清醒的,你與那種溫潤的氣氛融為了一體……

   又在一個天高雲淡的秋天,你與二三好友一起攀登泰山。你歷盡艱難,疲憊不堪的登上頂峰,喘息初定後你向雲海深處、天際盡頭極目眺望,你的視線越過千山萬 壑,消失在遠天那無盡的空間之中。忽然,一種宏大、崇高、無邊無際的神聖感攫住了你,你整個的心靈已經完全忘記了你自己和世上的一切,你在那個時刻完全的 融化掉了……

   這樣的時刻還有很多,或在賞花聆樂時,或在舞蹈技擊中。它是一種瞥見,一種對終極心靈的模擬體驗,一種雖非本原卻類似本原的心靈狀態。然而其中的道理是甚 麼?原來人類的意識是割裂的,一個個詞語、概念、邏輯因果關係將我們的心靈生硬地對立起來,我你、中外、花樹、蟲魚……所以老子說「故有無相生,難易相 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種種對立於是乎生起。佛教說「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在追尋這種破除對立狀態之後的那個絕對心靈。禪宗大 師們的棒喝、機鋒、公案、轉語,無不是為了求得學人能夠在瞬間忘失對種種相對概念的執著,回歸那絕對的整體的心靈而已。

   佛教的「佛境」是可求的,是實實在在的,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符合今人所謂的「科學精神」的。時人認為佛教的成佛就是成為一個腦後有圈、身高丈六、腳踏蓮花、聲震宇宙的變化萬千的「神」,實在是一個極大的誤解。說穿了,佛教就是追求整體心態而已矣。

    一種方法需要在大眾中推行,就要有一套使大眾甘心情願來實踐的配套辦法,哪怕那本來就是對大眾有利的事情,所以佛教的種種儀式就應運而生了。我們知道,對 一種學說、道理、方法、主義的認識和學習,總是呈現金字塔形狀的。馬克思主義流播世界,真正瞭解其精義的衹是其中的極少一部分而已(是非對錯姑且不論); 一個組織,真正具有主人翁精神而自動自發去促進發展的,也衹是極少數人而已。同理,如果要中國千千萬萬因為奔波生活而缺乏必要教育的大眾理解甚麼是「絕對 整體心態」,甚麼是「無著無相」,甚麼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恐怕不比精衛填海容易多少。

   所以,佛教的種種儀式就出現了。既然大眾是希求直接的、簡單的、功利性的,那麼為甚麼不用這些人們的心態來使他們達到更高的階段呢?一所房子著火了,如果 你聲嘶力竭的喊說「起火了」,徜徉於其中的人們不見得就能聽信。相反,如果你說:「我給各位買來了你們喜歡的禮物」,恐怕人們就會爭先恐後的跑出來了。手 段的些微瑕疵,不能掩蓋達成目的之後的極大的進益,佛教的種種世俗化儀式,正是在於逐漸的使人們向那個整體的心態靠攏而已。高智之人看不起普遍的民眾思 想,那是古今如此,非常自然。但是天生眾庶,萬有不齊,不能因為普通民眾的簡單,就剝奪其追求精神上昇的權利,所以對凡俗的儀式化功利化的宗教行為,要有 一個寬容的心態。更何況這些儀式並不僅僅祇是起到心理安慰的功用而已,它的背後又確實含有能逐漸達成終極的內在道理。

   當人們能夠回歸那本原的絕對整體心靈時,彼此之間就再也沒有了區別。所以佛曰:眾生一體;道曰「物我一如;儒曰:民吾同胞。三教聖人皆領悟到了宇宙的真理。
 
 
《七塔寺人物志》序
◎秦孟瀟

江 寧波七塔報恩禪寺,為中國著名禪宗道場,自唐代大中年間由心鏡禪師開山以來,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四十七年歷史。心鏡禪師法名藏奐,曾參學浙江五泄山靈默禪 師,得其法印。靈默又稱虛默,是江西洪州馬祖道一大師的弟子。因此,心鏡及其弟子所傳承的是馬祖的洪州宗禪法,由此確定了七塔禪寺早期的禪法特點。心鏡禪 師與臨濟宗的開山祖師義玄為同時代人,駐錫甬城期間,廣開法席,十方衲子雲集座下,在當時影響甚大。心鏡禪師佛法造詣深厚,曾用定力懾退亂兵,保全寺院, 蒙朝廷褒獎,將他住持的東津禪院(即七塔禪寺前身)下詔改為「棲心寺」;禪師圓寂後,朝廷又特別下詔,敕賜謚號為「心鏡」,舍利塔名為「壽相」。由此足見 心鏡禪師在當時的威望所在,以及七塔禪寺在當時的地位和影響力。七塔禪寺能在甬城屹立一千一百四十餘年而不頹敗,與開山之祖心鏡禪師這位禪門高僧的威德與 開創之功是分不開的。又據《天童寺志》記載,心鏡禪師在住持七塔之前,曾擔任天童禪寺方丈,有徙神龍、鎮毒蟒之神異事跡傳世,「在天童當為開法之祖師」。 如今天童太白峰頂隱龍潭、少白嶺鎮蟒塔勝跡尚在,猶向世人宣說著一代高僧的往古軼事。

   七塔禪寺自創建以後,中間經過幾次比較大的劫難,寺院多次被毀,雖經多次重建恢復,但寺院歷史資料卻因此喪失殆盡,自心鏡禪師之後史實,大多零散缺失。中 間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建國初期,朝廷為抗禦倭寇侵擾,實行堅壁清野政策,將東南一帶海島居民遷入內地,同時將普陀山寶陀寺觀音菩薩聖像遷移到寧波七塔寺內 供奉,將寺名改為「補陀寺」,以代替普陀山,滿足信徒朝拜觀音菩薩的願望,七塔寺由此成為國內有名的觀音菩薩道場,人稱「小普陀」。至今寺院仍然以供奉觀 音聖像為主,就是這一習俗的延續流傳所致,使七塔禪寺在禪宗寺院叢林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觀音信仰的文化成分。

   明末清初,在寺院門前設立七座佛塔,以表徵過去七佛,如禪宗法系傳承所示,為禪宗之起源標誌,因此得名「七塔禪寺」。寺院最輝煌的時期,應該是在清末慈運 皈依上人住持以後。慈運上人是臨濟正宗第三十九代傳人,住寺期間,廣傳禪法,奠定了七塔禪寺所傳承的臨濟禪法脈基礎。慈運上人共有四十八位得法弟子遍佈全 國各地,如譽滿佛教界的圓瑛法師、道階法師、溥常法師等法門龍象,均出自其門下,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七塔寺法派」。七塔禪寺由此得以中興,中國禪宗亦 因此一度出現了中興氣象。如今,在中國佛教界,有許多七塔寺法派弟子,尤其在港臺地區,以及韓國、東南亞等地一些國家,有不少「七塔寺法派」叢林寺院,以 弘傳慈運上人所傳下的臨濟禪法為己任,在佛門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如今的七塔禪寺,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月西老和尚住持後,經過與其弟子可祥法師兩代人的努力,名藍煥彩,寺院面貌大有改觀,重現往日的恢宏氣象。尤其是現任 住持可祥法師,年輕有為,思想觀念頗為現代新穎,極具開創精神,寺院建設很得各界好評,被評為浙江全省佛教寺院中實行規範化管理的典型。尤其是最近幾年的 文化建設,碩果累累,在教界頗多贊譽。

   余與可祥法師頗為有緣,忘年之交,相知甚深。法師為人懇切真誠,光明磊落,不藏芥蒂。余生病住院期間,法師常來電來函問候,並專程前來探望,很為關切。二 ○○○年七塔寺舉行開放二十週年暨觀音聖像開光法會,二○○三年又舉行可祥法師陞座法會,余均應邀赴會,並致詞祝賀。特別是二○○○年與可祥法師等合作, 編輯《七塔禪寺五百羅漢圖》,法師為編委會主任,負責策劃等全面工作,余任主編,負責文字編撰、修訂等具體工作,經過雙方二年多時間的合作努力,終於完工 告成,於二○○二年十月由香港佛教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與陝西旅遊出版社同時出版,面向國內外發行。此書的面世,在佛教界引起了廣泛關注,獲得了許多好評贊譽,甚感欣慰。通過這次合作,余亦深深體會到可祥法師過人的魄力膽識、幹練的辦事能力,以及加強寺院文化建設的遠見眼光,為七塔禪寺有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 住持方丈而感到高興,相信七塔禪寺會因此更加繁盛興旺,寺院的文化建設也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事實果如預料,如今,由可祥法師主編,黃夏年先生、聖凱法 師、賈汝臻居士等編撰的《七塔寺人物志》即將出版。這是一部以七塔禪寺歷代住持及有關人物為主的評傳合集,在佛教界史無前例,作品價值不可估量。《人物 志》撰稿主筆黃夏年先生是當代著名佛教學者,文筆功底甚深,文章頻頻見諸佛學刊物,聞名佛教界,余早知其名。聖凱法師為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很有才 學;賈汝臻居士常住七塔寺,具體負責寺院文化建設方面的事務,曾參與《七塔禪寺五百羅漢圖》文字編撰、校訂等項工作。可祥法師能聘請黃夏年先生任該書主 筆,又有聖凱法師與賈汝臻居士相助,很見匠心慧眼,相信該書質量定達上乘。余隨喜贊嘆的同時,期盼該書及早出版面世,為「七塔報恩叢書」再添奇葩。

乙酉年二月十九觀音聖誕
於九龍嘉湖山莊浮雲齋

 
 
潮州開元寺一殿兩閣建置
◎達 亮
一殿兩閣,一殿為大悲殿,兩閣為觀音閣和地藏閣。下面對一殿兩閣的建置略作解之。

大悲殿

   大悲殿在開元寺東側,重簷歇山,經牆碧瓦,面闊30米,進深25米,(連脊)高12.85米,總面積3800平方米。殿內供奉由旅泰僑胞蔡卓明居士敬獻的 八十四尊漢白玉觀世音菩薩大悲化身聖像,正中一尊7.38米高的檀香木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和3.38米高的慈航觀世音菩薩像,供海內外善信瞻 仰禮拜,永植善根。匾額「大悲殿」為香港國際潮學大師饒宗頤教授所書。殿外周牆十幅青石浮雕、通雕和圓雕,其內容是《觀經》裡二百三十四個佛經故事,殿周 尚有十八根蟋龍大青石柱,大悲殿的蟋龍大青石柱及殿外周牆上的青石浮雕、通雕和圓雕能否與千年古剎開元寺主體建築是否合拍,有待智者仁者,見智見仁。

    大悲殿內正中供奉漢白玉像,即大悲咒圖像。如今漢地殿堂觀世音菩薩像多為《楞嚴經》裡三十二應身像,或《普門品》裡三十三化身像,開元寺大悲殿內供奉八十 四化身像的確是開元寺之最。正在籌建的大悲殿是國內第一座供奉八十四尊漢白玉觀世音菩薩大悲化身像的殿閣,是國內佛教漢白玉觀世音化身像最多的殿閣,也是 全國開元寺當中祇有潮州開元寺有配殿大悲殿,和學院嶺東佛學院,據筆者所知,全國絕無第二寺,可謂舉世無雙,唯潮州僅有。

觀音閣

   大雄寶殿東西兩廡對向是觀音閣和地藏閣,懸掛「屢沐楊技」的是觀音閣,明代稱長潤閣,在大殿西側,原方丈廳之後,閣門為西廊中間。觀音閣重簷翹角,高 9.60米,深14.20米,寬13.15米,三間,東向,與地藏閣相望;建築面積比地藏閣略小,建築形式與地藏閣相近。殿內供奉的是觀世菩薩金身坐像, 像旁有一瓶,瓶中插滿柳枝,象徵觀音菩薩以大悲甘露遍灑人間,正如經中所說,「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殿內左右供奉十八化身觀音像。觀音閣梁 拱木雕裝飾等皆為楠木,其架疊之技巧,藝術之古雅,亦粵中所罕見。據考古家證實,此閣為明代所建。

   西廊廡觀音閣,懸「屢沐楊技」匾額,為乾隆四十八年(西元一七八三年)林炳星敬題,一九八一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黃子厚重書。龕匾 「無意識界」為乾隆甲戌小春立,襄平王朝輔敬書,一九八一年秦鄂生重書。殿內楹聯一:「覺路許躋攀看貝葉翻幢蓮花拂座;智燈同照耀願東垂雨注南海波平」, 咸豐戊午年(西元一八五八年)桂月吉立,光緒癸巳年(西元一八九三年)春月重修,覺智社等同敬,一九八一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理詹礪群 重書。楹聯二:「大慈大悲到處尋聲救苦;若隱若現隨時念彼消愆」,嘉慶二年(西元一七九七年)孟秋之吉,開元寺住持默樹和尚敬書,一九八一年廣東省書法協 會會員、潮州人劉重山重書。縱觀觀音閣的匾額、龕匾、楹聯,便可略知觀音菩薩一二。

地藏閣

   地藏閣,明代稱輪藏閣,因供置「輪藏」而得名。輪藏為梁朝傅大士所創,以八面的大層龕置放諸經典。輪藏閣到清乾隆年間才開始改地藏閣。

    懸掛「莫不尊親」匾額的地藏閣,位於大殿東側,是開元寺的配殿,重簷翹角屬於歇山式建築,閣門為東廊中間,高9.75米,深18.20米,寬13.15 米,向西,與觀音閣相對。地藏閣後花圃深8.20米,寬14米。殿中供奉著趺坐、右手提錫杖、左手拿如意寶珠的地藏菩薩,高2.60米,地藏菩薩兩旁的立 像,左侍執金鞭的王靈官,右侍持錫杖的道明尊者。殿中兩旁供奉著十殿冥王。

   歷代對左右位置,區別尊卑的習慣,雖時有不同,但多以左為尊者,而右為卑。今以寺內其他殿閣及一般畫像位置為准,如大殿釋迦牟尼佛肋侍迦葉尊者在左,阿難 尊者在右;觀音菩薩座前善才在左,龍女在右為例,則道明尊者系僧寶,應在左;靈官是護法神,應在右,故知所塑二像位置錯誤矣。

   地藏殿內有四根大石柱,八瓣形,是明代重修開元寺的舊物。石柱深埋地下3米,地面高6.40米,直徑為0.56米,重萬斤以上。柱有宋代或宋代以前刻字, 柱狀與大殿周牆石柱及天王殿、觀音閣之石柱造型相同,都很古樸,是潮州市最大的石柱,也是開元寺最大的石柱。試想來一下,在古代工具落後、交通運輸極不便 的情況下,能從深山密林中採石,鑿成石柱,再經陸路或水路運到寺內,豎立殿中,則需要多少高超的智慧和精密的枝巧。

   東廊廡地藏閣,懸「莫不尊親」匾額,是康熙五十六年(西元一七九一年)八月張自謙敬立,一九八一年初冬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文史館館長胡根天先生重 書。匾句「莫不尊親」四字出自《孟子·萬章章句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意思是說眾生之於菩薩,莫不如孝子之尊敬其父母也。地藏菩薩過去嘗為孝女, 因度其母脫離地獄之故,而發願度盡地獄眾生,然後成佛。故此匾詞亦以讚歎地藏菩薩因重之孝道功德也。龕匾「慈光普照」為乾隆七年(公一七四二年)關仙機 題,一八八一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李曲齊重書。楹聯一:「振錫持珠入幽冥盡度群迷出苦海;深心大願承佛力弘宣慈旨發雷音」,開元 寺退居方丈智誠和尚撰,江右林春山敬書。楹聯二:「眾生度盡方證菩薩天堂路明珠照澈六道三途聞妙法;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幽冥界金錫振開四生十類沐慈恩」,一 九八一年壽昌後人慈慧集句並書。綜觀地藏閣的匾額、龕匾、楹聯,便可略知地藏菩薩一二。

   地藏閣、觀音閣重建時,屋面全部翻修。觀音閣因屋面偏低,故對屋面結構提高1.5尺,以規範全閣的建築比例。地藏閣屋頂面的裝飾以運物為設計主體,以龍戲 珠裝飾屋脊,龍珠的圖案由雲紋、龍珠、水紋構成圖形,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觀音閣屋面以花卉為主體設計,比擬事業繁榮昌盛,又喻富貴吉祥。整座觀音閣 屋頂面的嵌瓷花卉藝術是全寺最精彩、最細緻、最生動、最具藝術魅力的裝飾。觀音閣以「正午牡丹」為主圖案,整幅嵌瓷圖案的主題為三陽開泰(三陽為當年是羊 年六月羊月,潤六月也是羊月)、萬象回春;地藏閣以「雙龍戲珠」、「團龍戲珠」為主圖案。一殿兩閣的藝術裝飾,風格古樸敦厚,造型秀美,色彩俏麗,淋漓盡 致地渲發了佛教文化的內涵以及地方傳統技藝,是因為一殿兩閣綜合了古人智慧與現代智慧相結合的集體智慧的結晶。
 
 
全港佛教徒浴佛慶祝佛誕節
近四千信徒選擇佛誕日皈依受戒
曆二五四九年四月初八佛誕節,全港各區都有佛教徒舉行活動慶祝佛誕。本會在灣仔會展舉行一連三天的大型活動,讓市民免費自由參加,單是第一天的三場活動,便派出了近三萬張入場券。

    佛誕日早上十時,「佛曆二五四九年佛誕節開幕、浴佛典禮」在會展隆重舉行,為一連三天的佛誕大型活動拉開序幕。一大清早,已有近萬名市民到來準備進場浴 佛。浴佛典禮由本會會長釋覺光和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主禮。其他到場的人士還包括各宗教領袖、政界和商界代表。署理行政長官曾蔭權上午亦出席參加了浴佛,在 公眾浴佛亭與市民一起浴佛,盡顯其親民形象。

   會長覺光法師在開幕典禮中表示,舉行浴佛慶典實乃「浴佛形像,自滌身心」,含有淨思、省悟自己往昔所作,有善奉行、有惡懺改、自求多福,饒益大眾之深意; 他希望無論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能明瞭慶祝佛誕及浴佛之真正意義。佛誕日,是廣大市民祈求內心寧靜,為家人親友眷屬祈福的喜慶日子。

   佛誕節又稱為浴佛節,起源於悉達多太子(釋迦牟尼佛未出家前的名字)於藍毗尼園無憂樹下降生時,九龍吐水洗浴聖身而來。因此,後世佛教徒紀念佛陀誕生的儀 式,都在蓮花座上安置著一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釋迦太子金像,表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含有以人為本的意義。信眾灌以香水表示慶祝和供養,就叫做「浴 佛」。這一天是佛教徒慶祝佛教教主降生的歡喜節日。

   香港自九九年實施佛誕公眾假期以來,今年是第七個佛誕公眾假期,香港市民越來越重視慶祝佛誕節,去年佛教聖物佛指舍利被迎來香港供奉時,吸引近百萬市民進 場參拜。而今年三天的佛誕慶祝活動,本佛聯會準備的近十萬門券亦已派完。除特定慶祝活動需要門票外,前往浴佛亭浴佛是無須門票的。事實上,浴佛已成為全港 市民慶祝佛誕的一種活動,無論是否佛教徒都喜歡參與。

   在佛誕節這次慶典中有近四千名市民皈依了佛教,有的更受五戒和在家菩薩戒。受戒的佛教徒,將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檢束身心,視一切眾生如自己的親眷,自利利他。據不完全統計,香港目前有八十多萬佛教信眾,而兼敬佛市民相信佔全香港人口的半數以上。

    記者所見,會展五樓大會堂及前廳,近六萬五千多平方呎的地方,已被佈置成儼如莊嚴的佛教殿堂,一幅高四十五呎,闊三十四呎的巨型大佛掛像,高掛在前廳透明 玻璃幕牆上,後面是廣闊而美麗的維多利亞海景,巍巍大佛仿如從天而降,又像在海中升起,莊嚴非凡,肅穆莊嚴。浴佛亭就設在大佛下面,二十尊古銅色太子佛放 在玻璃蓮花座上,配以鮮花、幼沙和細石。裊裊輕煙由盆底曼曼昇起,令人有如置身於人間仙境之中。

   今年慶祝佛誕,除了「三皈、五戒、菩薩戒法會」、「上供、午齋」、還進行「仁王護國般若經」誦經,「懺摩」、「普佛」和「傳燈法會」等慶祝活動。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畢業典禮

   在今年的多場慶祝活動中,最為意義深刻的可算是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畢業典禮和會長覺光長老之陞大座說法。

   香港佛教僧伽學院於二○○二年成立,宗旨是本著世尊關懷眾生,救度眾生的精神,依照佛教根本教義作育僧青年,使學僧得到系統的正規教育,深造成才。以利將來住持三寶,弘揚佛法,為社會服務,為眾生服務。

    學院成立初時,面對著不少的困難,但在院長覺光長老的帶領,各院董、全體師生的通力合作,在各人眾志成城下問題亦一一迎刃而解。學院邀請到本港著名的學者 任教,當中包括李潤生教授、法光法師、陳雁姿博士、樊國基博士等等。經過三年來各位老師的悉心教導,各學僧終於在五月十五日下午,站在禮台上舉行畢業典 禮,覺光長老在訓詞中,希望大家時時觀照、惜時、惜緣、惜福、自省、自覺及自重。典禮更邀請到聖輝大和尚致訓詞。在典禮中,院長覺光長老逐一為學僧頒發畢 業證書,場面莊嚴而隆重。最後,全體院董、老師及學僧拍照留念,相信這一刻,將會在學僧心目中銘記永久。

   今年慶祝佛誕的節目莊嚴而殊勝。在五月十五日晚上,會長覺光長老在場館內舉行了「陞大座說法」。在舉行日期前,當覺光長老「陞大座說法」之消息正式公佈 後,佛聯會秘書處已接到各佛教道場和社會大眾之踴躍報名。舉行當日,全場五千個座位均座無虛席,市民都非常珍惜這個難逢的機會。

   台下四眾弟子,穿起袍衣聚精會神地聆聽著覺光長老的開示,細味著當中每一句的含意,相信這一晚,各人在精神上、心靈上,都可以滿載而歸吧
 
 
寶蓮禪寺開山百週年紀念活動序幕
香港佛教界離島區慶祝佛誕節
初慧長老致歡迎詞

各位嘉賓,各位法師:

   歡迎大家出席本寺一年一度的浴佛聖典。今年的浴佛慶典活動,意義十分重大:第一,寶蓮禪寺開山一百週年,有很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第二,寶蓮禪寺新任方丈 智慧大和尚陞座慶典,又是很大的喜慶,海峽兩岸和世界各地來了許多高僧大德,諸山長老,齊集大嶼山,法喜充滿。第三,我們今天出席的各界人士,有政府官 員,太平紳士,社會賢達,各界名流,還有佛教四眾同人,都蒙撥冗光臨,更增慶典隆重莊嚴,本人謹代表寶蓮寺兩序大眾致以衷心的感謝。

   浴佛節是我們佛教中一個最重要的節日,所以香港已通過立法,規定為全民的公眾假期。釋迦世尊誕生世間,給人間漫漫長夜帶來了光明,為眾生一切苦厄開啟了解 脫之道,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所以佛陀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是慈悲、智慧、福德的象徵,我們紀念他的生日,用香湯灌浴太子佛像,恭敬供養,祈福 增慧,也是提醒自己,以佛陀的教誨,佛法經論,作為甘露法水,洗浴自身,盪除塵垢,使自己外離身垢,內離心染,身心清淨,淨化心靈,獲得生命的提升,人具 福德,國泰民安,社會詳和安定。諸位浴佛,獲得法喜,再參加供佛供僧,功德無量。祝願諸位晝夜吉祥,萬事勝意。多謝諸位。



智慧大和尚致謝詞

各位嘉賓,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剛剛舉行了寶蓮禪寺新任方丈陞座慶典,我們大家又歡聚一堂慶祝佛聖誕,寶蓮禪寺開山一百週年紀念大典終於扭開了序幕。在寶蓮禪寺三喜臨門的吉祥日子裡,首 先請允許我代表寶蓮禪寺兩序大眾,對百忙中出席今天慶典的諸山長老、特區政府各位首長、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位嘉賓、各位護法居士表示誠摯的感謝與 崇高的敬意。

   寶蓮禪寺自一九零六年開山以來,由初時的一間大茅蓬發展成今天集弘法、教育、宗教修持和旅遊於一體的佛教聖地,尤其是全球最大的青銅佛像天壇大佛的興建, 使昂平成為南天佛國、嶼山勝境。飲水思源,寶蓮寺能有今天的成就,全賴以上筏下可祖師、上聖下一長老上初下慧老和尚等前輩高僧的不懈努力,更賴在座的各位 鼎力護持。承蒙在座的各位諸上善人的厚愛,智慧今天剛剛接任本寺第七代方丈,倍覺任重而道遠。智慧自念德不足以服人,能不足以領眾,受此重托,誠惶誠恐, 倍感珍惜。我感恩寶蓮堂上上聖下一長老和上初下慧退居和尚的慈悲與提攜,使我力擔重任,再續燈傳。為了不辜負兩代退居和尚和大眾的托付與信賴,不辜負各位 大德、各位嘉賓對我的勉勵和鞭策,我將勉力接過主持法務、頜眾薰修的重擔,全力推動寶蓮禪寺的各項建設和弘法利生事業。

   今天,我們又相聚於浴佛盛典,紀念給人類帶來智慧、光明、和諧和慈悲的佛陀的誕生,因緣極為殊勝,藉此機會,我祈求世界和平,化戾氣為祥和,社會安寧,地方繁榮,社區和藹,民殷物阜,男增百福,女納千祥,敬祝各位嘉賓:

   身心康泰,六時吉祥,
   法喜充滿,福慧無量。
 
 
寶蓮禪寺浴佛慶典
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致辭
釋初慧法師、釋智慧法師、
各位善信、各位嘉賓:

承蒙寶蓮禪寺邀請,出席今天的浴佛慶典,並擔任主禮嘉賓,實在感到非常高興。

   欣逢寶蓮禪寺開山百年之慶,又藉方丈初慧大和尚榮休,監院智慧法師晉院陞座,寶蓮卓故,法運新開,謹向兩位衷心祝賀,佛光普照,三寶護持,承先啟後,弘法 利眾,功德無量。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源遠流長,對中國文化產生極深遠的影響。由於佛教在香港有不少信眾,香港特區政府成立後,特別把農曆四月初八的 佛誕定為公眾假期,充分體現宗教平等和信仰自由的精神。

   佛教在香港有悠久的歷史。本港佛教團體對香港社會作出了不少貢獻,除了弘揚佛法外,還本著,「慈悲為懷,關切眾生」的理念,致力各項善業,廣建慈善福利院 舍,發展醫療和教育服務,造福社會,惠及市民大眾。多年來,寶蓮禪寺一直致力推動公益事業。除了在大陸貧困地區資助興建希望小學外,亦積極幫助有需要的 人。去年南亞海嘯後,貴寺眾法師和僧侶發揮「我佛慈悲」的精神,籌得數百萬元的善款,救濟災民。這些善舉充分發揮了佛陀愛護眾生的精神。「浴佛節」是紀念 佛陀的誕生,其真正的意義是洗滌我們內在的塵垢,提醒自己要外離身垢,內離心染,經常保持一顆清淨心,藉以啟發內心的慈悲與智慧。佛陀教人要積極面對人生 種種的變異。處順境不要自滿,處逆境不可氣餒。佛教教義廣博,對人類文明建設、淨化心靈、啟迪智慧,發揮積極作用。如果大家能夠領悟箇中真義,放下包袱, 不再執著塵世的名利與得失,定能為自己開創新的天地,找到真正的樂土。

   近年,世界各地戰事頻仍,無數的家園受到破壞,生靈塗炭。人們心中充滿怨恨,結成罪孽。為了消除業障,使眾生離苦得樂,但願各界能放下歧見,化干戔為玉帛,和平共處,令這個世界變得祥和美好。我希望人人都能夠發揚尊重生命,彼此關懷的精神,合力建設人間樂土。

   今年適逢是佛陀降生二五四九週年紀念,我能夠與各位信眾一起慶祝,感到十分高興。希望各位信眾懂得感恩積福,多行善事,為未來種下無量福慧功德。我亦希望香港佛教界,繼續與社會大眾,為建設和諧共融的香港,作出貢獻。

   最後,我謹祝今日的慶典圓滿成功,並衷心祝願各位福壽康寧,安樂自在。

   多謝各位。
 
 
寶蓮禪寺浴佛慶典暨方丈陞座
光注照,禪宗燈續:寶蓮卓杖,法運新開。經退居法主初慧 和尚印可,並由兩序大眾推舉,智慧法師榮任寶蓮禪寺方丈,三寶護持,法喜充滿。寶蓮禪寺謹訂於五月十日(農曆四月初三)上午九時在寶蓮禪寺寶蓮大會堂舉行 離島區浴佛慶典暨方丈陞座,誠邀諸山長老,護法檀那,隨喜參加,共結善緣。

   智慧方丈原職寶蓮禪寺監院,連任第九、第十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為國事建言獻策。作為宗教界人士,智慧方丈愛國愛港,真心真意為內地和香港宗教建立良好關 係而盡心盡責,廣種善緣。智慧方丈在促進宗教文明、社會和諧方面作出極大貢獻,他三十歲出家,三十多年來以出家之身,做入世之務。先是在一九七六年參與投 資興建大嶼山第一間中學--佛教筏可紀念中學,繼而於一九七九年率領香港、澳門第一個港澳佛教界代表團訪問北京,令中斷三十年之久的三地宗教界交流重開, 及至一九八二年開始籌建天壇大佛,歷時十載克服重重困難,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完工,天壇大佛成為香港極具代表性的標誌,智慧方丈又大力響應祖國「希望工 程」捐資建校,不辭勞苦奔波內地偏遠山區考察,迄今寶蓮禪寺在內地捐資興學已突破二百間。

   智慧方丈常說:「我們奉行佛陀教誨:佛法在人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似求兔角。修行並非要遠離世間,而是要面對人生。如果可以令佛法融入社會,建立人間佛教,這才是真正的修行。」智慧方丈每年組織、參與佛教舉行的法會,長期祈求香港繁榮穩定,國家富強。

   智慧方丈陞座儀式於五月十日上午九時於寶蓮禪寺舉行,特別恭請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上聖下輝長老、中國佛教會理事長上淨下良長老、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上淨下心長老、世界佛教僧伽會會長上了下中長老,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上覺下光長老、香港大嶼山寶蓮禪寺上聖下一長老、香港大嶼山寶蓮禪寺上初下慧長老等主持儀式。

    佛曆二五四九年離島區浴佛慶典隨後舉行,協辦機構有離島民政事務處,贊助機構有香港旅遊發展局及離島區議會,恭請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高祀仁主任、國家宗教 事務局葉小文局長、國家宗教事務局楊同祥副局長、律政司司長梁愛詩GBM太平紳士,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GBS太平紳士、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GBS太平紳 士、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上下光長老、全國人大常委賀-誠先生、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協調部王永樂部長,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新界工作部楊英強部長、民政事務總 署署長陳甘美華太平紳士、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袁武GBS太平紳士,離島民政事務專員馮浩然太平紳士、香港旅遊發展局市場推廣總經理陳立業先生、大嶼山警區指 揮官盧淑貞署理高級警司,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黎時煖太平紳士,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林漢強太平紳士、旭日集團董事長楊釗太平紳士等蒞臨主禮。

   當日的浴佛慶典並邀得嵩山少林武僧團、中國首位女變臉師一尹虹女士、中國防城港市雜技團、歌影視紅星等表演助慶。

   寶蓮禪寺由五月八日(四月初一)至五月十五日(初八)舉行二○○五年度浴佛祈福週,每天公眾浴佛時間由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每日均有歌影視星、變臉、雜耍,少林功夫表演娛賓。
 
 
世界佛教動態

海上放生及蒙山施食法會

主法法師 :
董 事  寬 運法師
出席董事 :
董 事  圓 慧法師
司 庫  何德心居士
副司庫  崔常祥居士
常務董事 沈張婉居士
董 事  梁衛珍居士
董 事  余潔冰居士
董 事  何珍宜居士


台灣星雲法師
光臨常州天寧寺

二○○五年四月二十九日下午三時,台灣佛光山星雲法師率領的赴大陸佛教參訪團一行光臨常州天寧禪寺,受到了天 寧禪寺方丈松純大和尚及四眾弟子的夾道歡迎,江蘇省宗教局局長翁振進、常州市委書記范燕青等領導親切會見了星雲法師及參訪團的全體成員,松純大和尚陪同星 雲法師在大雄寶殿禮佛,同時星雲法師為數百名前來迎接的佛教四眾弟子作了精彩的開示,然後登上神州第一塔「天寧寶塔」鳥瞰常州全貌,並撞鐘三響。最後,海 峽兩岸的法師共同合影留念,依依話別。


當代佛教著名學者吳信如新著

大圓滿精萃
本書由淺入深、詳盡地介紹了藏傳密教寧瑪派(紅教)的主要法門——ぉ大圓滿法,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一)《依黑物上金字顯出大圓滿最勝心中心、引導略要趨入光明道》由貢噶活佛講授,是修學大圓滿心中心的根本法本。
(二)《天竺北支密教瑪迎派文字資料〉〉,瑪迎派屬於大圓滿法系,由藏密傳人鄧述枯講授。
(三)由諾那活佛所傳《大圓滿無上秘密圖座心要絕密》簡稱《圖座》,屬於大圓滿日訣部。「圖座」藏語意思是塔中之王。
(四)〈〈秘密禪定功法述要〉〉,詳細介紹了大圓滿的前行功法——ぉ東密與藏密禪定的基本功法及大圓滿見,由吳信如上師講授。
(五)本書最後一篇為吳信如所著《真言講座〉〉,不但深入講解了密教的基本教理,而且還透徹地講解了大圓滿見的基礎ぉ華嚴重重無盡、圓融無礙的法界觀。
全書312頁,大32開,定價:20.00元。郵購價:23.00元。

佛說當機
——吳信如佛學文選
本書選編了吳信如先生近十餘年來的佛學散文、論文及 演講稿(記錄稿)近30篇,並配有作者十餘張照片。內容頗豐,涉及甚廣,皆是針對現實人生、現實問題,因材施教,當機而說。從內容上看,有講經釋論的,有 弘揚文化的,有接引初機的,有深入法門的,有懇談個人修養的,有縱論佛門大事的……,從文體上看,有正論佛理的,有隨筆漫談的,有學術交流的,有應機點化 的,有講座實錄的,有訪談答問的,有吟詩作賦的,有為人寫序的……,從中讀者不難發現,本書不但是作者甚深智慧修養的生動體現,也是作者多年來嘔心瀝血, 為弘法利生所做大量工作,並取得輝煌成就的真實寫照。
全書320頁,大32開。定價:21.00元。郵購價:24.00元。
聯繫人:吳年生 聯繫電話:(010)68706120 13641102253
通信地址(匯款):北京市海淀區萬壽寺甲4號2—3—3 郵編:100081

般若與業力
佛法之根本在 般若(大智慧),但長期以來竟無一本系統研究般若學的著作,直到有了《般若與業力》一書,填補了這項空白。本書圓融佛教大小乘,圓融顯教密教,圓融世法出 世法,作者從圓滿具足、千經萬緯的佛法大海中,旁徵博引,抉出佛法大小乘的根本要義,即是般若與業力這兩條總線。這兩條總線貫穿小乘、大乘、密乘教義,貫 穿整個佛教撥展歷史。所以本書不但是一部般若學專著,還是一部真正的「佛教大綱」,一部最好的、最切修行實用的「佛法概論’’;不但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還 是一部入佛指南之書,一部學佛必讀之書。全書384頁,大32開,定價;2L80(另加郵費2元)

藥師經法研究
對佛經一般人們較為熟知的是關於西方淨土的《阿彌陀經》,而對關於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經》知 之甚少。西方主亡,東方主生,生死本來平等,不可偏廢。《藥師經》就是一部教人從根本上提高人體生命力和智慧的佛教經典,無論從佛教倍仰還是從人生活來 說,都具有重要意義,特別適合現代社會人的根機。
作者以其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詳細生動,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七佛藥師經的講述了藥師法門關於飲食、呼吸、睡眠人生三大生活要素的基本理論和修持方法。全書共四輯,一二輯和編本416頁2L80元(另加郵費3元),三四輯和編本256頁16.50元(郵費2元)
藥師佛法像:系吳信如設計唐密藥師畫像。供奉用。對開,每幅15元(郵費:2元)

地藏經法研究
地藏菩 薩是佛教四大菩薩(文殊、觀音、普賢、地藏)之一,以誓願深重著稱。在地藏經裡,釋迦牟尼佛告訴大眾,地藏菩薩與我們這個世界有大因緣。佛在圓寂前講教化 這個世界的重任付托給地藏菩薩。本書圓融大小乘、圓融顯密教、圓融世法出世法。闡幽發微,多明學人所應注,發前人所未發,詳細講解了地藏經法,並對許多根 本問題作了圓滿開示。如,佛教不承認有第一因,宇宙與人溝通的力量在哪裡,願望與欲望的區別與聯繫,佛教所講的孝道,菩提心與氣脈明點的關係等等。全書 288頁21.80元(另加郵費3元)。

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之研究
法門寺地宮一九八七年發現了唐代七帝迎奉的佛指骨舍利,吳立民先生在詳細考察地宮 後,悉心地把整個地宮內之每一細致的布局,配合各種曼茶羅的內涵佛法奧義,按照經典和唐密流傳的法義,一一演繹出來。對於有興趣研究佛教,進一步了解唐 密、東密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著作。本書由(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印刷,裝幀精美,圖文並茂,16開本500餘頁,全部聯繫用銅版紙印 刷,實為難得的收藏精品,每冊400元人民幣(原價500港元)。(另加郵費20元)
聯繫人:吳年生 聯繫電話:(010)68706120 13641102253
通信地址(匯款);北京市海淀區萬壽寺甲4號2—3—3 郵編;100081

佛教各宗大義
——佛教的基本教罩匿與修持
本 書根據吳信如先生佛學講座整理,系統精要地講述了佛教各宗派的基本教理與行持,及各宗派之間的內在聯繫。結合各宗派的修行特點介紹了佛教的業力論、唯識 論、戒律論、禪定論、認識論等重要佛教學說,使讀者既了解了佛教各宗的獨特宗風,又圓融地把握了佛教的整體概貌。全書400頁,大32開,2004年8月 出版。定價:22.80(另加郵費3元)

淨土奧義(上下)
上冊,淨土五經述要淨土典籍,浩如湮海,歷來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和《阿彌陀經》 標為淨土宗「正依」三經。《鼓音聲王陀羅尼經》常付於三經流傳,但此經屬於密教。持誦者少。《無量印法門經》在淨土諸聖典中,既不為人所常誦,亦不常見於 淨土群書。然其所含蘊要義,有其獨到之處,經中講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下冊,淨土演壇本書會通了淨土三經要義,描述了西方極樂世界勝妙的風土人情,介紹了歷代淨土祖師種種淨土法門,解答了對淨土的常有的疑問。極有助於淨土之修持。
本書上下兩冊,大32開,544頁,定價28.80元。(另加郵費5元)

楞伽經講記(上下)
《楞伽 經》是禪宗達摩祖師傳法印心的根本經典,在佛教中有著重要地位。本書圓融漢藏、圓融漸法頓法、圓融顯密教,以佛教三大思想體系(中觀、唯識、如來藏)之一 的如來藏思想為核心,旁徵博引,集古今之大成地講解了楞伽義理。全書上下兩冊,大32開840頁,每套定價:43.80元(另加郵費6元)禪定述要
本書詳盡地講授了佛家如來禪、祖師禪、秘密禪,這三大禪定法系的基本理論和修持方法。如來禪重點講了息法(呼吸)的要領、氣功息道與禪定的關係、初禪前各 階段應注意的問題,以及佛家業力學說等重要內容。祖師禪著重講了禪宗「離四句絕百非」的認識論、禪宗歷史上南頓北漸之爭,包括頓悟後要不要漸修、開悟的客 觀標準是甚麼等理論和修行土的重要問題,揭示了禪的實質、真髓。秘密禪主要講解了密總修身、口、意三密,特別是藏密禪定修三密、修氣脈明點的理論和方法特 點。本書不但是講述禪定理論的精品讀物。更是對修學者具有難得指導意義的禪定法本。全書共280頁,大32開,定價:18.00元(另加郵費:3元)

密乘一品一論講略
——密教的住心與發
密 乘一品一論,系指密教兩部根本經論:一品是《大日經住心品》,一論是《金剛頂宗發菩提心論》這一品一論是闡明密教教理的源泉,是密藏教相之精要。密教曾被 一些人認為迷信,主要就在於教理不明。所以闡明教理,弘揚正法,實在是當務之急。本書對這兩部經論做了精辟講解。無論學習東密還是藏密,如何住心,如何發 心,本書都是入門必讀的寶書,堪稱「入密指南」。全書共240頁,大32開,定價:15.80元(另加郵費2元)


南亞海嘯賑災善長芳名錄
 
<
捐款人 捐款金額
西方寺 $12,100
謝改女 $650
眾善心人 $640
吳家輝、吳恩德 林錦華 梁琴施 梁德崇合家 普康居士 $600
馮新惠 $540
CHAN Ching-yee CHAN Fai-hung CHAN Hing-yun, Roger CHAN Kwok-ching CHAN Mei-ling, NG Hong CHAN Wai-yee, Carrie CHEUNG Ho-kei CHEUNG Long-ping, Johnny CHIU Sin-ting CHOY Yuk Juwinn LAI Oi-ling LAU Sai-biu, Alan LEUNG Wai-kong LEUNG Wing-wai LI Hang-yee, Winnie Mr. CHEUNG King-tuen Mr. LAU Kwok-kan Ms. SUNG Nancy CHUNG NG Man-yee-Helen NG Sai-chung、CHENG Man-lin NG Yu-ying POON Kin-wai RUMNI SUM Yuk-lin TSE Po-sang Win Link Chong Kong Shipping Ltd. YAU Chun-lei YAU Chun-mui, Jannie YIU Lai-ming 大來 大國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仇玉芬 太子洗衣專門店 方麗英 王平孫 王家欣 王惕烽、沈玉華 石玉華 石鳳華 伍世文 伍偉年 伍 鑫祈 朱秀萍 何明玉合家 何國先、黃婉珍 何帶玉 何煜 余仁勇合家 余旭承 余潔冰居士 余觀儀 利成地產 吳文霖 吳世華 吳美齡 吳國基 吳雲 一、李玉嬋 吳慧玲 吳慧珍 吳潔文 妙義法師 岑美賢 李小松 李珍 李健生 李康琪 李敏華 李梅昭 李惠儀 李善祺 李超雄 李暖業 李達賢 李碧 芬 李燕薇 阮惠嫦 阮惠嬋合家 佳滿發展有限公司 周冰玲 周淨琛 周慧賢 東蓮覺苑眾弟子 果慧法師 林玉鳳 林宅 林志達居士 林建生 林素娟合家  林淑芳 林瑩 林燕萍 林聣榮 邱燕兒 金桂芳 金滿閤餐廳 侯志雄 施仲謀 柯笑心 徐雨齡 袁麗珍 高謙文 區紹洋 屠佰群 崔妙玲 張星有合家  張婉瑩 張淑芳 張淑芬 張凱晴 張達德 張碧珍 張瀚文 張麗禎 張寶基 梁少泉 梁均 梁秀霞 梁佩珍 梁治強 梁英 梁釗熾 梁淑明 梁淑玲 梁淑 嫻 梁嘉怡 梁榮顯 梁翠珊 梁翠碧 梁潔萍 梁澤民 梁寶勝 眾居士 莊黃御淑 許敏芝 許智閎 許福深 許慧 郭民亮 郭德心 陳三女 陳子華 陳宇 明 陳志強 陳秀梅 陳佩琪 陳卓然 陳東剛 陳知晴 陳信華 陳俊安 陳美珊 陳偉南 陳啟明合家 陳淑美  陳淑霞 陳皓民 陳寬全 陳賢財 陳嚴冰玲 陳艷紅 麥銀霞 單洋聣 彭美英 曾錦榮 曾麗眉 曾艷芬 游少梅 游光泰 游啟明 湯凱富、湯淇惠、陳擴 好、湯耀全 善心人 善心人 覃月花 項慕斯 馮七妹 馮偉明 馮偉樑 馮凱旋 馮福昌 黃文強 黃月玲 黃印觀 黃卓駿 黃信華 黃建忠居士 黃淑儀  黃超 黃廣林 黃慕蓮 黃毅英 黃熠輝、曾彩蓮 黃樹寶 黃錦蘇 黃蘇 黃體雄 傳慧法師 楊香蓮 楊錦珍 楊麗娟 溫果和居士 萬里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葉子菁 葉明祥合家 葉健青 葉惠珍 葉鄭淑儀 董根 賈卓銘 廖志 熊慧行 趙妙嬋 劉力衡、湯詠貽夫婦 劉延茹 劉啟明 劉頌灝 劉漢強 歐陽威 歐 陽娣 潘偉泉合家 潘雅貞 潘漢毓 蔣麗芳 蔡潔薇 鄭太 鄭永棟 鄭宅 鄭錦添 鄧彩玲 鄧潤合家 鄧麗容 鄧靄靈 黎一枝 盧志偉 盧沛如 盧柱 盧 榮初、方玉英 盧燕貞 戴超蓮 謝又文 謝子謙 謝金興合家 謝偉康 謝智雄 鍾繼源 簡慧明 鄺振宇 羅淑芬 羅莉逸 羅渭德 羅麗儀 譚國強 譚婉卿  關倩文 蘇國榮 蘇蓮潔 釋子 釋妙慶法師 續正法師 $500
黎添福 $450
王作臣合家 弘化念佛會 弘化蓮社 正覺寺、正覺精舍 昌啟豪有限公司 東林如光定西基金會有限公司 東林念佛堂有限公司 東林淨舍 長春般若寺 卿卿基金會有限公司 龍泉禪寺(吉林) $427
POON Shuk-hing, Wendy 何綺珍 利瑞華、黃倚律 林少珠、鍾文國 林惜文、孫少傑、孫湃鋒、孫拃楠 徐水蓮 梁玉清 梁嘉芹 梁嘉殷 梁麗嬋 陳敬文 智開法師 黃志平 黃志超、袁嘉波 黃漢驎 黃曉輝、黃曉彤、黃樂寧、何瑞環 劉家威 鄧炳鈞 $400
光如法師 光道法師 $360
賴俊斌 $330
何丹青合家 $301
Alex Su CHIU Chi-kay HO Wing-keung LUK Kwok-ming Ms. LEE Hui-wen Ooi Lye-ghee SIM Yiu-bun WONG Miu-fung 王志偉、張金麗、王蕊鳴 弘定法師 石惠珍 百美廣告有限公司 何常慧 何潔貞 余志輝 吳子芬 吳炳森、吳炳珠 妙圓法師 李百濠  李吳定貞、李鑄楷、李樂桓 李怡慧居士 李夏燕 李家騏 李榮芝 李潔儀 汪清造合家、吳伯龍合家,吳建亞合家 林英淦 林詩雅 林熾賢、劉惠寬、林耀國  施明權合家 胡來興 衍淳法師 唐甜 徐麗珍 袁錦慶、鄺明合家 區燕冰 張玉妹 張好梅 張遠明 張蘊妍 梁二妹 梁玉梅 梁先生 梁秀姿 莫兆珠居 士 郭風真居士 陳一帆 陳文濤 陳炳炎 陳國嫦 陳樹金英  陳麗爵 麥銀鈴 曾穗蘋 善心人 馮生  馮妙儀 馮妙儀 馮國強 黃明煜 黃偉倫 葉國 雄 廖國堯 蒙偉思 蒙智深 趙家強 劉換娣 劉傳傑 劉煥卿 潘沛權 潘紹嫦 鄧彩芝 鄧淑芬 鄧淑華 黎淑英 謝朗汶 羅奕漢 譚垂南、許垂女庄、劉 紫潔 覺慧法師 $300
Eddy CHOW $280
Pazinda 梁惠全 $250
蘇敏儀 $240
佛教正行老人中心─會員 $230
林蕙蓮 陳庭朗 $210
Cathy CHOW Cerinna YEUNG CHAN Chi-sing CHAN Hon-ping CHAN Kin-sun, Webster CHAN Sing-chuen CHAN Yuk-ying Chandani Geeta Rohat Cindy CHANG HO Lai-yee Ka Ka LI Siu-ha Lily TAN LO Ka-kuen, LO Ka-leung Miss Angel LEUNG Ms. LI Chui-ping NG Choi-ieng NGO Hao-chu Sharma Anju WONG Ip-cheung WONG Tik-kwan YIP Chi-wai, Patrick 方灼華 王金蘭 石美珍 石惠珍 伍彩蓮 伍凱琪 伍智勇 有心人 朱孟賢 朱耀明 江志祥 江亮濱 江濱濤 何世烽 何宅 何珍宜居士  何國先、黃婉珍 何緯賢 吳玉冰 吳如奉 吳美玲 呂翠銀、何輝明 李建中 李偉斌 李敏玲 李瑞 李翠婷 李燕 杜舜嬌 周有好 周煥好 周煥好  周頌文 周賢富合家 周麗萍 林惠英 林麗華 芳居士 金少英 姚錦貞 洪宅 洪振興、洪敬恒、容樺玉 凌惠 容可君、葉榮安 馬燕芳 高耀輝 張玉 潔 張秀萍 張祖淮 張麗英 張蘭華 梁少芝 梁宇暉 梁棠 莫莉勤合家 莊舜文居士 許少真 許國富 許靜嫻 連衍頌 郭詠群 郭寶森 陳月嫦 陳佩容  陳宗渭 陳海華 陳國和 陳惠珍 陳愛珠 陳瑞安、關美琴 陳福康 $200

尚有善長名單將在本刊接著數期相繼刊登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