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566期
2007年7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普天同慶 人天歡喜
回歸紀念
香港宗教界人士隆重集會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祝禱大會
香港回歸十週年吉祥大會鳴鐘大典
鳴鐘大典
新聞發佈會致詞 ◎覺 光
祈 願 文 ◎覺 光
盛世和鐘頌 ◎何志平
吉祥鐘題字
佛教知識
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之佛教發展情況 ◎釋智慧
佛曲創作
樂在緣音
佛曲創作決賽匯演記
◎劉啟智
佛教盛事
天寧寶塔在我們的心中聳起
——記天寧寶塔的奠基人松純方丈建塔始末
◎傳 達
天寧寶塔 史無前例
神州堪首 舉世無雙
——常州天寧寶塔開光盛典前夕訪天寧寺松純長老
◎戴國成
天寧寶塔賦(上) ◎高志其
禪境趣談
故友話別 ◎秦孟瀟
世出世法
自得其樂 ◎楊 釗
慈輝功德
愛與心相連
── 5.8世界紅十字日大型慈善義演募捐晚會
◎ 林子釗
佛教交流
南京毗盧寺訪問日本 ◎喜 聞
緬懷大德
和諧文化的先行者(下)
——紀念趙樸初誕辰一百周年
◎俞朝卿
緬懷高僧
永遠的雍增仁波切 ◎妙 融
臨終關懷
佛教臨終關懷的理論與實踐 ◎理 方
參訪寺院
留雲寺賦並序 ◎沈善增
留雲寺斷想 ◎桂國強
短期出家
心得體會 ◎頓 自
感 恩 ◎頓 教
佛教動態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普天同慶 人天歡喜

今年 的七月一日,是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的大喜日,特區政府以「一國兩制,成功落實」「奮發創新,香港精神」為主題隆重慶祝,全民參與,舉辦了多項全港性大型慶 祝活動,共慶香港回歸十週年。香港佛教界也積極舉辦多項盛大的、隆重的紀念活動。六月三十日,香港佛教聯合會在尖沙咀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了香港歷史上最隆 重的「鳴鐘大典」,共同祈願香港繁榮,社會祥和,國泰民安。

十年前的七月一日 ,中國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的上空飄揚—香港回歸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中國政府從此對香港恢復了行使主權,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 實現了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偉大構想,體現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特別是基本法規定實行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平 等,在特區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佛誕公眾假期」得到了落實,佛教在宗教地位上得到了尊重。在這十年中,香港佛教界不斷致力於教育、安老、醫療、慈善等弘 法利生事業,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促起社會人士的認同,體認佛理,人人向善,淨化人心。

從歷史上看,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任何一個歷史朝代的興旺都是與佛教密不可分的, 佛教盛則朝代興。十六國南北朝的離亂中,佛教為地方安定,民族團結發揮了長足的力量,繼之而來的則更是貞觀開元千秋聖世。

編者一直喜歡唐太宗的「大唐聖教序」這一段,現節錄與大家共享:「是以名無翼而長 飛,道無根而永固。道名流慶,歷遂古而鎮常;赴感應身,經塵劫而不朽。晨鐘夕梵,交二音於鷲峰,慧曰法流,轉雙輪於鹿苑。排空寶蓋,按翔雲而共飛,莊野春 林,與天華而合彩。」

我們感謝古聖先賢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是他們使我們能牢記佛陀教誨廣閱三藏十二部。 我們慶幸今天的來之不易,值此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之際,我們共同發願,期以萬眾一心的感應願力,祈求佛光普照, 國家富強,香港繁榮安定,共創美好的未來。

 
 
香港宗教界人士隆重集會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祝禱大會

香港宗教領袖及各教信眾於二○○七年六月十六日(星期六)上午九時至十二時假灣仔會展金紫荊廣場舉行「六宗教仝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祝禱大會」,各宗教領袖為香港回歸作祝禱儀式及致祝願詞;有四百多名各教信眾及嘉賓出席。舉行祝禱儀式依次為:

1、道 教: 香港道教聯合會主席 湯偉奇先生
2、佛 教: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覺光法師
3、天主教: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陳日君樞機
4、孔 教: 孔教學院院長 湯恩佳博士
5、伊斯蘭教: 中華回教博愛社主席 脫志賢先生
6、基督教: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主席 蘇以葆主教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成立接近三十年,各教一向致力為香港社會提供不同的服務,展現了「和衷共濟,存異求同」的精神。香港六宗教領袖藉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衷心祝願香港各界人士及祖國同胞福隨時至,快樂安康,同時亦祝願祖國及香港社會和諧共融、民生安定繁榮。

 
 
香港回歸十週年吉祥大會鳴鐘大典
香港佛教聯合會於二○○七年六月十八日舉辦新聞發佈會,宣佈六月卅日晚上十時,於 尖沙咀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慶祝香港回歸十週年鳴鐘大典」,有五百位來自中外的嘉賓應邀出席儀式,這次活動是香港佛教歷史上最隆重的鳴鐘大典。

香港佛教界以愛港愛國、愛教愛民的虔誠,邀集海內外高僧大德和本港四眾弟子,共同 發願,祈願,祈願香港繁榮穩定,社會祥和,國泰民安,世界和平,心誠所至,諸佛加持,必能護國佑民,意義極為深遠。

這次鳴鐘大典,有二百多位來自香港、內地、台灣、澳門、泰國、新加坡、韓國、馬來 西亞、印尼、尼泊爾等十個地區和國家的法師來到香港,為香港祈福。其中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泰國執行僧王Somdet Phra Phutthacharn、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席本煥長老、藏傳第九世堪千創古仁波切、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台 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良長老、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健釗長老等,帶領佛教漢傳、南傳及藏傳三大系法師為港人祈福。除了佛教界人士之外,出席大典的有中央首長 和香港政府長官、立法會及區議會議員、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香港各界領導、各大宗教領導、社團首長、學者等等。

七月一日及七月二日有糸列的慶祝活動。七月一日恭請泰國著名學府朱拉隆功大學校長 Dr. Phra Dharmakosajarn在禮頓山社區會堂主講「佛教與生活」佛學講座。

七月二日下午二時至四時,在灣仔會展中心舉辦了「佛教南、漢、藏三大系聯合慶祝香 港回歸十週年祈福大會」,大會由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泰國執行僧王Somdet Phra Phutthacharn、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席本煥長老、藏傳第九世堪千創古仁波切、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台 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良長老、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健釗長老,帶領佛教漢傳、南傳及藏傳三大系法師為市民祈福加持。

 
 
香港回歸十週年吉祥大會鳴鐘大典
新聞發佈會致詞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暨大會主席 覺  光

尊敬的各位嘉賓、新聞界各位朋友︰

首先,我代表香港佛教聯合會全體同人,對各位光臨今天的新聞發佈會,表示至誠的歡 迎和衷心的感謝。

為慶祝香港回歸十週年,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辨的香港回歸十週年鳴鐘大典,於六月三十 日夜,假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隆重舉行。此次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參與活動的協辨團體就有三十多個。鳴鐘大典是香港佛教界自佛牙舍利、佛指舍 利供奉大會後,又一世界性佛教盛事!

香港佛教聯合會,成立於六十二年前。至今巳成為香港最大的佛教團體,會員及四眾弟 子有百萬之眾。每年佛誕節的系列弘法活動,都得到香港各新聞媒體的關注和報導,借此機會,表示萬分謝意!

最後,再一次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鳴鐘大典新聞發佈會,祝福大家吉祥快樂!

 
 
祈 願 文
(二○○七年六月三十日於香港文化中心廣場)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覺  光
尊敬的中央首長、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領導、香港立法會主席、
香港政府諸位長官、諸山長老、各界貴賓、新聞界朋友︰

今晚,我們歡聚一起,共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週年。香港佛教界隆重舉行鳴吉祥鐘大 典,為香港繁榮、祖國富強、世界和平祈福。在此,我謹代表全港百萬佛教徒對諸位的蒞臨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感謝 !預祝今晚的鳴鐘大典圓滿成功,祝福諸位萬事勝意 !在這莊嚴喜慶的時刻,我們共同祝福、一心祈願︰

吉祥鐘聲傳香江,祈願 世間正法久住,利樂人天 !

吉祥鐘聲傳香江,祈願 世界和平發展,環宇安寧 !

吉祥鐘聲傳香江,祈願 華夏團圓統一,炎黃復興 !

吉祥鐘聲傳香江,祈願 香港繁榮安定,和諧共融 !

吉祥鐘聲傳香江,祈願 佛陀慈光遍照,四時無災 !

吉祥鐘聲傳香江,祈願 各界榮辱與共,禮樂風行 !

吉祥鐘聲傳香江,祈願 全民同行善道,涵養人文 !

吉祥鐘聲傳香江,祈願 大眾感恩惜福,和合共生 !

吉祥鐘聲傳香江,祈願 百業興隆昌旺,萬民安康 !

現在我宣佈香港佛教界慶祝佛誕暨香港回歸十週年吉祥大會鳴鐘大典開幕 !

 
 
盛世和鐘頌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先生致讚詞

跋:

余出任民政局長五年,一心勤政,發揚故國傳統,貫通現代世界,締造和諧香港,民心 歸向中華。一任屆滿,今躬奉勝會,乃為贊詞,善頌善禱,克始克終也。

子夜鳴鐘,斷除煩惱,增長智慧,消災解難,護國庇民,乃中國佛教至為隆重之祈福禮 儀。香港回歸十週年,人心安定,欣欣向榮,佛教界發心為香港鑄造吉祥鐘,請得諸山長老大德親臨,傳燈叩鐘,全國廣播,誠盛事也。

頌曰:

洪鐘初鑄,日月新明。

大統永固,四海咸寧。

治國以法,安邦有道。

世運來復,魚躍龍興。

大叩大鳴,小叩小鳴。

如來如去,萬古鐘聲。

愚迷警醒,煩惱輕清。

境隨心轉,福至心靈。

六道眾生,希賢希聖。

正法久住,天下太平。

 
 
「吉祥鐘」作為香港回歸十週年的永久紀念

為紀念香港回歸十週年,特鑄造了一座高約四呎,直俓三呎,重近八百公斤的大鐘,並 取名「吉祥鐘」,寓意祝福香港人吉祥如意。鐘身上除了銘刻覺光長老親自題寫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歸祖國十週年—& mdash;吉祥鐘」外,亦刻寫了由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親筆撰銘並題書寫的鐘銘。

政府民政事務局承諾,大典過後,將安排地方把「吉祥鐘」永久設置,以作港人紀念香 港回歸祖國十週年的歷史紀實。

1. 八音克諧
出自《尚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 和」。意指各種樂器奏出和諧的聲音。「八音」,八大類中國古代樂器,古樂器以製造的材類來分類,如金屬樂器 石類樂器 絲弦樂器 竹類樂器 匏類樂器 (有一種葫蘆叫匏瓜)土類樂器 革類樂器 木類樂器

2. 響繞三光
三光指日光、月光及星光,響繞三光指鐘聲悠揚飄蕩到很遠的地方。

3. 聲聞九有
聲聞:
本來是指聽到佛的聲音而追求領悟的意思。釋迦的出家弟子被叫做聲聞。一般來說,是 指那些學習過去賢人、哲人的教導,進行改變自己的生命的境涯。

九有:
出自《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有包括:1欲界五趣雜居有,2.色界初禪離生喜樂 有,3.二禪定生喜樂有,4.三禪離喜妙樂有,5.四禪捨念清淨有,6.無色界空無邊處有,7.識無邊處有,8.無所有處有,9.非非想處有,此皆是凡夫 流轉之處,有煩惱,有生死,有人我是非,有刀兵災難,故名有。
 
 
佛教知識
一、鐘的起源與功用

佛教的鳴鐘,起源於印度。但中國佛教,又離不開中國的傳統文化。鐘,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傳說,從黃帝之時起, 即已鑄鐘,成為祭祀、宴享之主要樂器。夏、商、周三代,帝王貴族,無論祭祀、慶典或宴樂,都必須鳴鐘,古代稱為「鐘鳴鼎食」。

在湖北隋州出土之春秋時期「編鐘」, 證明了中國古代,鐘是皇家廟堂之上高貴的樂器,「黃鐘大呂」,也成為精神領域崇高、至尊至美、大氣磅礡的象徵。鐘的祭祀功能、禮儀功能、文化藝術功能是雅、頌所必不可少的。

二、佛教與鐘的關係

佛教寺院之大鐘,源自印度, 但也不能不受中國本土傳統文化的影響。鐘在印度古稱犍椎(ghauta)用以報時、集眾,成為重要的法器。《增一阿含經》中有鳴鐘時,「一切惡道諸苦,並 得止息」的記載。這說明,佛教以鳴鐘表法,能幫助惡道眾生,聽聞佛法,解除苦難。所以,叩鐘時,要觀想一切眾生,並念偈:

願此鐘聲超法界,
鐵圍幽暗悉皆聞。
聞塵清淨證圓通,
一切眾生成正覺。

三、佛教敲鐘的意義

佛教自漢代(公元前二年)傳入中國,逐漸發展,從六朝時起,鐘鼓樓成為寺院建築之一,大鐘即懸於鐘樓。亦有吊鐘、殿鐘、報鐘懸於殿外或廊廡、堂前。除了前面所述:報時、集眾、作息等用途外,還有禮拜、祈福、懺摩、消災、救撥等多種意義。

唐代《百丈清規》中指出:曉擊破長夜,警睡眠。暮鳴覺昏衢,疏冥時。可見敲鐘的意義是,振聾發聵,警醒昏沉迷昧,召喚人們精進,去除染污。

偈云:「聞鐘聲,煩惱輕。罪障除,智慧生」。鳴鐘又有消除罪障的意義。《續高僧傳》記載,隋僧智興傳中有一故事:有一亡者托夢其妻,云:「我死後落於地獄,賴蒙禪定寺僧智興,鳴鐘,響震地獄,同受苦者,一時解脫。」有人問智興,為何鳴鐘有此感應?智興回答:「我鳴鐘皆祝願諸賢聖同入道場,然後三下,以後長打,又祝願諸惡道,聞此鐘聲,俱得離苦。以此願行,心志恒常敬奉而修力,故能有此感應也。」

 
 
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之佛教發展情況
◎香港佛教聯合會總務主任釋智慧

二○○七年七月一日,是國家的喜慶日子,更是香港各界人士慶祝香港回歸十週年的特 殊日子。回顧香港回歸十年來,內地對香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承諾悉數兌現。目前香港經濟復蘇、社會穩定、民生改善,香港仍然是國際上 最具競爭優勢的金融大都市、人間購物天堂所有這一切,鼓舞人心,充分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各項政策的英明和特區政府領導有方,更是香港市民堅定不屈、勇往直 前、努力勤奮的結果,來之不易,理應珍惜!

香港回歸十年來,香港佛教聯合會在覺光長老的帶領下,在佛教聯合會緇素四眾的共同 努力下,全面展開弘法利生的事業,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一〉成功爭取到政府認同批准「佛誕公眾假期」,這個期假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直 到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祖國才獲批准,並由一九九九年開始實施,我們希望社會大眾通過這個假期能真正體會到佛教所宣傳的慈悲平等的真諦,藉反思而去惡還善, 彼此能和融相處。

〈二〉二○○三年由於受世界經濟牽動,香港人心不安,社會戾氣嚴重,本會徇官紳賢 達多位發起了為香港市民祈福的萬人法會,假香港大球場 恭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經》,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主任高祀仁諸領導均來上 香主禮,體現了佛教界與社會各界人士對香港繁榮安定的高度關切和虔誠祝願。

並於同年在佛聯會的發起和組織下,香港佛教界先後舉行了祈求中東戰爭平息與香港地 方安泰和平法會,及抗禦「沙士」,追思殉職與患者康復祈福法會。

〈三〉二○○五年初,南亞海嘯與地震災難波及面很廣,我們佛聯會緊急呼籲各界善 信,慷慨捐助,本會並籌得五百多萬元捐助予紅十字會,同時各道場亦相繼響應,如寶蓮禪寺捐款四百萬元,以解決災民燃眉之急。除舉行超度法會外,還組團前往 各國災區,把佛法和港人的悲憫精神送到災區大眾的心上。

〈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九九九年,本會為慶祝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首獲公眾假 期,特向國務院申請並獲得批准從北京迎請佛教教主釋迦牟尼靈牙舍利蒞港供各界人士瞻禮;及後於二○○四年佛誕日期間,佛聯會與《大公報》、香港鳳凰衛視中 文台等單位合作,共同發起了迎請「佛指舍利」到港,舉行瞻禮祈福大會。可謂史無前例,千載一時,十天內匯集了香港及世界各地的百萬信眾虔誠禮佛,使大眾覺 得偉大的佛陀,仍在人間,福祐香港。這次活動成為我們香港增強凝聚力,實現社會安定團結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由於篇幅有限,本人祇能列數以上幾大項活動,來反映香港回歸祖國十年來,香港佛教 的發展情況與趨勢,概括地說,也就是「挖掘佛教和諧資源,服務祖國繁榮香港」。

如今的香港經濟穩定,政體清明,這與兩任特首的努力分不開,更與祖國對香港英明的 政策分不開。特別是新特首曾蔭權先生高票連任,充分說明了民心所向。本人也深深的希望藉此慶回歸十週年發表文章之際,建議政府進一步拿出切實可行的政策, 引導佛教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抓住機遇,及時回應時代的需求,利益社會大眾。

本人作為佛聯會總務主任和兩屆全國人大代表,更有義務和職責將「利生為事業,弘法 是家務」的佛教精神實質,無有疲厭,無有鬆懈地貫穿於一生,團結佛教界四眾,為法為佛,共同努力,再為佛教開創新局面,讓佛教為人民為國家服務,更好地促 進香港繁榮美好的明天!

阿彌陀佛!

 
 
樂在緣音
佛曲創作決賽匯演記

◎劉啟智
緣 起

佛樂與弘法自古以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蓮社作為一所弘法道場,嘗以各種方式向四眾引介佛法 信仰。舉辦「樂在緣音」佛曲創作比賽,是為佛教音樂創作人提供一個平台,使能以曲會友,一展音樂創作的才華,並與眾分享學佛的體驗。更期盼憑藉歌曲優美的 旋律,讓廣大聽眾感受佛法的慈悲,進而踏上學佛的正覺大道,獲得圓滿自在的人生。

倡議籌辦是項活動的佛教正覺青少年團成員,雖然沒有太多舉辦音樂活動的經驗,但他們以單純和誠摯的心攫取很多熱心人士無相的布施和支持。我們知恩感戴,無言以謝,謹以馨祝禱,諸事吉祥、早成佛道。

《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說出眾生怎樣稱讚如來,就是「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香海正覺蓮社署理社長明義法師在蓮社主辦「樂在緣音」佛曲創作決賽匯演晚會中就以此作為開場白,扼要地道出這次佛曲創作比賽的意義。

由香海正覺蓮社主辦,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青少年團及明覺特刊協辦,通利琴行、湛山草堂及蓮音學源贊助,名為 「樂在緣音」的佛曲創作比賽是蓮社本年度重型弘法活動項目之一。宣傳海報一出,反應十分熱烈,吸引了不少有心人士參加。初賽前已收到三四十份作品,當然曲 詞和音樂內容表達會有不同,經過對音樂藝術有素養的評審團篩選,結果選出了十首歌曲作決賽

決賽匯演於二零零七年六月三日晚七時卅分開始,假座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舉行。這天晚上,館內座無虛席,坐滿了知音人。節目開場,兩位司儀蔡立小姐及馬文龍居士首先請出明義法師致歡迎詞。接著十首參賽佛曲便由歌者逐一用心演繹,呈現在聽眾觀眾跟前。

衣飾入時,音聲清朗的兩位男女司儀,莊諧兼備簡述了每首歌曲的含義外,更介紹了該曲的作曲、填詞及主唱人。第 一首參賽佛曲《苦非苦》,曲詞內容啟示佛教雖說人生有八苦,但如實覺知,便不為苦。第二首《般若禪》道出禪修的境界。第三首《神山》一唱三歎在山上下俯仰 之間的心偽。第四首《見本來》字句結構齊整,寫出了人怎樣從戒定慧三學中去除貪瞋癡三毒。忘掉名利,不計得失,第五首佛曲《智慧心》闡述了離苦得樂的旨 趣。因果觀念是佛教要義,第六首歌曲《活在當下》唱出了人生真諦。近日一個以爭鬥風暴為題材的電視劇集風靡了百萬港人觀眾,而第七首佛曲《和平.愛》卻大 唱反調,祇有這樣生活才能平度沒有風暴的日子。

聽第八首樂曲《鏡花》的曲詞,不由人不憶起禪宗六祖的名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 埃。」慈悲,關懷,包容是佛陀的心,第九首佛曲《寬恕心胸》漫唱出人們對佛心的希冀。十首參賽佛曲中《檀那》是壓軸的一首,檀那是梵音漢字,歌曲詠歎慈悲 的布施行。十首佛曲的曲詞內容都以揭櫫佛法為主,配合動聽的音樂旋律,誠然達到了主辦機構香海正覺蓮社倡議舉行這活動的初衷,一如在這次晚會場刊中緣起一 頁所說:「舉辦〔樂在緣音〕佛曲創作比賽,是為佛教音樂創作人提供一個平台,使能以曲會友,一展音樂創作才華,並與眾分享學佛的體驗。更期盼憑藉歌曲優美 的旋律,讓廣大聽眾感受佛法的慈悲,進而踏上學佛的正覺大道,獲得圓滿自在的人生。」

十首參賽歌曲先後演唱完畢,評審團退席商議賽果。是晚出席評審的有明義法師、資深音樂家倫永亮先生、盧冠廷先生、蘇孝良先生,和藝術家許月白居士。入圍作品編曲則是周啟生先生。

佛曲創作決賽匯演節目進行到嘉賓表演時間,首先由三個小朋友表演,他們是佛教黃藻森學校的小六同學。他們演唱 的樂曲《與佛同緣》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女孩子林小燕作曲及填詞的,是參加這次比賽的作品之一,可惜未獲入選決賽,但主辦機構認為這首佛曲達到創作水平要求, 讚賞這位天才兒童,所以便邀請作表演嘉賓。林小燕同學以電子琴演奏自己的作品,梁文軒和楊家盛兩位同學演唱。三個孩子站在台上毫不怯場,以自然流暢的童音 唱出了發自內心對佛陀敬信的感情。接著的精彩表演節目是譚寶碩先生與錢國偉先生的洞簫與擊樂演奏。演奏樂曲《天與地》是譚先生的精心傑作。兩位精湛的表演 藝術造詣直把宗喀巴大師所述:雷震,電閃與雲靄;虹彩,濛氣與蒸霧的天地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之後是三位香港歌唱界名人的演出,三位先後被邀請唱出蓮社 特備的佛曲和他們自選的歌曲。第一位演唱的是梁詠琪小姐,她唱出了雷頌德先生作曲,明義法師填詞的《希望》一曲,然後再唱出她自己新作的電影主題曲《女人 本色》。倫永亮先生接著出場,他演唱由黃霑先生作曲及填詞的《做個正覺自在人》。這首歌是黃霑先生專為年前蓮社製作的二十六集佛教電視節目《正覺人生》而 寫的主題曲。倫永亮先生再演唱了一首他自己很喜歡的歌曲《當天那真我》。最後一位表演嘉賓是陳潔靈小姐,她演唱的《梵天吉日》亦是黃霑先生作曲及填詞的, 是黃先生八年前為覺公上人八秩榮壽而作的,原唱者便是陳潔靈小姐本人。隨後陳小姐選唱了《隨想曲》。三位表演嘉賓曲藝高超自不待言,難得的是他們都異口同 聲說出他們樂意參與蓮社這次活動是受到了覺公上人的精神感召,並對佛教的慈悲行願表示極大認同。他們的歌唱表演及出自真情的道白贏得了全場熱烈的長時間的 掌聲。

嘉賓表演節目完畢,由蓮社社長覺公上人、處理社長明義法師及第一副社長果德法師頒發紀念品。其中有一個頗為有 趣的鏡頭,就是當覺公上人頒紀念品給倫永亮先生時,司儀馬文龍居士笑稱是兩位大師同台,引得倫先生靦腆地作出了一個童心笑臉,誠然一位是佛教界大師,一位 是音樂界大師級的人物,難怪台下觀眾亦鼓掌贊同。

輪到這晚匯演最緊張的時刻了,司儀未宣布獲選冠亞季歌曲前,先請出十首入選歌曲的演唱者上台,然後宣布那七首 歌曲獲優異獎並請歌者接受獎項。經評審團嚴謹商議,最終選出了三首冠亞季歌曲。冠軍歌曲《檀那》,作曲及填詞:廖月明,主唱:林小澄,顏金達。亞軍歌曲 《見本來》,作曲:李懿貞,填詞:李錦華,主唱:蔣善婷。季軍歌曲《神山》,作曲及填詞:鄧孟聰,主唱:何柵柵。各獎項頒發完畢,覺公上人及法師們與評審 團、表演嘉賓和歌曲創作得獎者拍大合照後,覺公上人致詞祝願這晚蒞臨的人,不論唱者聽者都如意吉祥。兩位冠軍歌曲獲獎者再高歌一曲《檀那》,雄渾的男女混 聲,響遍綜藝館演奏廳,這場匯演在皆大歡喜中宣告圓滿。

 
 
天寧寶塔在我們的心中聳起
——記天寧寶塔的奠基人松純方丈建塔始末

◎傳 達

座落 在龍城大地上的天寧禪寺,自南唐有塔被戰火毀壞後的一千一百年間再也沒有重建過,那是因為這一千一百年來盛世再也沒有重現過… …日曆翻到盛世再來的二○○○年,天寧寺方丈松純大和尚終於將一千一百年無塔的歷史在他手裡得到了改寫,這一寫他整整用了五年的時間。

松純方丈九歲出家,童貞入道,歷經蒼桑與磨難,一九七九年重返天寧主持修復滿目瘡痍的天寧寺,一九九○年榮任方丈,經過二十年的修復重建,基本恢復舊觀,且又增加許多新的建築。老僧欣逢盛世,決意利用余生為常州人民建造一座曠世之塔——天寧寶塔。

二○○○年是松純方丈最忙的一年,亦是跑政府部門最多的一年,要造世界上最高的一座佛塔,需經政府有關部門的 論證與批准,最關健的是巨額造塔資金的取向以及造塔用地的審批,從第一份造塔申請報告送到宗教主管部門,局長看了,一方面為松純方丈的胸懷與膽識而感動, 另一方面又在勸松純方丈謹慎行事,他的理由是這上億的資金從何而來,萬一有甚麼閃失挨打屁股的不.是你們和尚,而是我們主管部門。松純方丈沒有氣餒,更沒 有退卻,他找到了當時市政府的秘書長,找到了當時的市委書記,幾遭周折,終於有了答案:市委、市政府同意立項。但造塔需要土地,而造塔用的四十六畝土地全 部要從紅梅公園劃購,松純方丈為這四十六畝造塔用地,不知跑了多少部門,用了多少精力,好事多磨,在當時的市委書記的親自過問下,終於得到了圓滿解決。二 ○○六年四月十六日,一個春雨瀟瀟的日子,神州第一塔的天寧寶塔在這塊曾經熟悉、後又陌生的土地上埋下了第一塊基石。

要造神州第一塔需要上億資金,資金從何而來,松純方丈通過海內外化緣來募集資金,通過市民、信眾來寺認捐的方 式(玉磚銅瓦刻上名字與塔永存)募集資金,聚沙成塔,集皮成裘。「十方來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募化的善款已達一億元人民 幣。要造神州第一塔,她的定位尤為重要,松純方丈深深明瞭,塔是佛教精神與文化的載體,塔是有型的,並通過她把佛教思想、時代的精神以及城市的風貌真實完 整地體現出來,同時要成為具有民族風情,常州城市精神的標誌建築,用現代優質的材料,現代的科技技術,現代先進的工藝來施工,每一張圖紙、每一個設計、每 一項創意、每一種施工工藝都親自參與,并提出諸多符合佛教要求、符合時代精神特點的建設與意見。給寶塔建設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對寶塔工程能夠在這么短的時 間內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松純方丈運籌帷幄,在造塔質量上精益求精,在資金上精打細算,而在風格上則不惜重金,力求自己的風格與特色、寶塔工程的設計者 和建設者,特別是管理者為松純方丈的敬業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而由衷地敬佩。寶塔建設的五年中,松純方丈和他們打成一片,合作共事, 為寶塔樹起了一塊無型的豐碑,他們把從松純方丈那裡得到的精神財富化作工作中無盡的動力。

今天,當我們遠眺寶塔,遙望那雄偉的英姿;今天當我們身臨塔下,仰視那恢宏的驅體;今天當我們走進塔內體駐那魂魄精神的時刻,你為佛教文化博大精深而贊嘆;為佛陀慈悲安祥而稱頌;為建設者辛勤勞動而欽佩;更為松純方丈的胸懷、氣度、膽識以及為僧為人的品格而由衷地折服。

今天,寶塔屹立在龍城大地,為這座城市平添一道亮麗風景的同時,別忘了曾經為寶塔的聳起奉獻著勞動汗水,聰明才智和捐出上億善款的人們,這座城市以及這座城市更遠的地方的能夠記起和沒有留下名字的人們,是他們托起了這座寶塔,他們的精神將與寶塔永存。

今天,當我們登臨塔頂,鳥瞰常州全貌與萬種風情的同時,別忘了一個普通的僧人,也是常州一位市民,用他畢生的 精力,鑄造這座塔;他的名字沒有刻在寶塔之上,卻永遠地刻在人們的心中,看到了寶塔就會聯想起了他的奮鬥歷程,看到了寶塔就會聯想起這樣一位老人,讓寶塔 在人們的心靈之中永久地聳立,他就是松純方丈。

 
 
天寧寶塔 史無前例
神州堪首 舉世無雙
——常州天寧寶塔開光盛典前夕訪天寧寺 松純長老

◎戴國成

公元二○○七年四月底,天澄日煦,風和雲清,千年古禪寺— —天寧寺彩旗飄揚、紅燈高懸,一座高達153.79米的雄偉莊嚴的巍巍寶塔拔地而起、直插雲霄、聳立在天寧寺內,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 生輝;莊嚴典雅的天寧禪寺嘉賓雲集,海內外高僧大德紛至遝來,處處洋溢著祥和與喜慶的氣氛,人們在期待和迎接天寧寶塔開光大典吉日的到來。本刊國內公關受 邀參加殊勝的開光大典並拜訪了天寧寺大和尚松純長老。

戴國成(以下簡稱戴):尊敬的松純長老、您老人家好!我首先代表《香港佛教》雜誌 總編秦孟瀟大德向您老問好,秦老因遵醫生囑咐近期不能遠足,故不能前來參加「千載一時、一時千載」的天寧寶塔開光盛典,但秦老對您老甚為惦念,對天寧寺懷 有深切的感情。秦老對您老及天寧寺兩序大眾發心建天寧寶塔的功德無比贊嘆!對常州市各級領導和其他各級有關部門對天寧寶塔建設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無比贊嘆! 對十方信眾給予天寧寶塔建設所做的功德無比贊嘆!對天寧寶塔的設計者、建設者和能工巧匠們的功德無比贊嘆!秦老自己雖不能前來常州共襄開光盛舉,但委派國 成前來祝賀和進行採訪報道,以表達他對天寧寶塔開光盛舉的深切關注和一片深情厚誼。

松純長老(以下簡稱長老):謝謝秦老的關心和關注,他老人家身體怎麼樣啦?希望他 要保重啊,我和他有幾十年的交情了,希望他有空一定要來天寧寺舊地重遊,看看寶塔,敘敘友情。

戴:松純老,國成不慧,向長老請益幾個問題,佛塔是用來作甚麼的?塔在佛教中的意 義?

長老:佛塔最早是用來紀念佛祖釋迦牟尼的,塔有五層、七層乃至十三層之分。多藏舍 利和七寶等物。塔即佛、佛即塔,使眾生瞻仰有處。塔為佛世間之精神象徵,塔為佛徹底解脫之精神。

戴:天寧寺自古以來有塔,原來的塔是何時建造,甚麼原因毀於甚麼年代?天寧寺古塔 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甚麼?

長老:天寧寺宋代時建有寶塔,高七層,各「普照王塔」。後毀於戰火,所謂「亂世毀 廟,盛世建塔」,在一個時期它代表了佛教的興盛。

戴:長老您在七十多歲高齡的二○○二年發心建塔的因緣從何而起?

長老:一九七九年宗教政策得到落實,天寧寺的恢復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然而一直以 沒有塔成為遺憾,一日因夢得感,遂成緣起。我雖然已七十多,但為了弘法和佛教事業的發展,遂下決心,募化四方修建天寧寶塔。在造塔過程中得到了政府方方面 面的支持,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幫助,今天大功告成,真可謂「盛世建塔,祈求天寧」。

戴:現已建成的天寧寶塔在工藝上有甚麼特點和現實意義?

長老:建成的天寧寶塔是一座仿唐宋風格的佛塔,鋼結構為體,楠木和銅瓦斗拱為裝 飾,融古今工藝之大成。塔內處處表現佛教文化和佛教文化藝術,使之不愧為盛世之塔,傳世之塔、文化之塔。天寧寶塔的建成使寶塔和天寧寺合為一體,佈局更為 完整,使千年古寺煥發青春,更有利於弘法和佛教事業的發展,寶塔的建成也為常州地區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觀,更為構建和諧社會,弘揚人間佛教作出它應有的貢 獻。

戴國成:謝謝長老在百忙之中給予接待和採訪,觸景生情,讓國成不由憶起我的師傅茗 山長老在八十四歲高齡發心建造焦山萬佛塔,松老您也在七十多歲高齡發心建造天寧寶塔,您們老一代為了續佛慧命、為了佛陀事業的不斷前進、不斷發展而嘔心瀝 血,真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您們這種偉大慈悲的精神是我們後學的楷模。現在天寧寶塔大功告成,天寧寶塔對於世界佛教的發展樹 立了一塊豐碑,天寧寶塔對於佛教文化藝術的發展貢獻了瑰寶,天寧寶塔對於常州增添了人文景色,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松老您真是「三個代表」的實踐者,也 是佛教和建設社會主義相適應的具體表現,也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具體表現。最後,祝您老人家身體健康,法喜充滿!敬祝您無量壽、無量光!

長老:謝謝您的採訪,代我向秦老表示誠摯的問候,希望他再來天寧寺走走。

戴:一定,一定。

 
 
天寧寶塔賦(上)
◎高志其

編者按:

二○○七年暮春,應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寺松純方丈、廓慧法師的邀請,我國著名辭賦家、文化學者高志其先生為已建成的世界第一高佛塔——天寧寶塔撰寫了《天寧寶塔賦》。

二○○七年四月三十日,天寧寶塔開光大典之際,分贈給來自全國與海內外的高僧大德與各界社會人士,《天寧寶塔賦》的博大氣勢與深刻內涵引起了廣泛的讚譽與反響。

《天寧寶塔賦》全文5300字,介紹了古稱毗陵、蘭陵,今謂常州的開邑歷史、氣候、地理、自然風光與人文傳承,並著重描述佛教東來後天寧寺建立的歷史過程,以及今天建立天寧寶塔的因緣,論述了佛塔對於今天建設和諧世界與和諧社會的意義與作用。

賦文指出,塔代表了佛的解脫道精神、普救眾生的精神。怎樣解脫?以清淨心而解脫。怎樣普度眾 生?以大願心而普度眾生。古今中外的一切聖賢,皆發大願心而救度眾生。但以佛的願心最為徹底、根本而究竟,即大菩提心。為甚麼?因為佛有大乘般若空性智 慧。何為大乘般若空性智慧?文中均一一作了闡述。最後則以我今當如何行、如何學佛清淨心、大願心而結束全文。

現發表如下,以為廣大讀者欣賞與閱讀:

天 寧 寶 塔 賦

娑婆世界,百億日月,無數佛國,皆是毗盧遮那化身釋迦,隨類恒度眾生之道場。偉哉!世尊,無始劫來,現菩薩相,勸發萬億人天大眾,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十方世界出世成佛,亦無數次於南瞻部洲震旦國中濟度眾生。

法華會上,無邊無量大菩薩金光煌煜,一一而攜恒河沙數眷屬,從地湧出,稽首頂禮。嗚呼!此皆世尊無量劫來,於此世間度化而成。

為使眾生自覺精進,不生懈怠、厭倦與依賴,如子長成,離母獨立,亦化眾生,世間無常,釋迦示現生滅涅槃。爾後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將佛舍利分送世界,亦至震旦吳越,遂使教化盛行矣。

吳越毗陵,又名蘭陵,今謂常州,北枕長江洪涌,東瀕太湖浩淼,西毗茅山丘陵,南扼天目山麓。斯地也,朗日沃野而四季分明,鐘靈毓秀而物產豐裕,誠為魚米之鄉也。猶史書云「蘇常熟,天下足」,故為八邑名都而三吳要輔,春秋吳王四子季烕封邑於此。

季烕者何?三讓家國,與世無爭;仁心慕義,止兵息戈。孔子仰德,手書墓碑,遂使人文薈萃,澤被後世;民風淳 樸,崇仁歸厚。是古聖賢之地而龍德正中,兼民間六龍說,故謂華夏龍城也。彼時之際,釋迦云:「東方有聖人。」蓋聖賢精神一脈續而百代相承,遂開一郡一國 之風氣,俾使儒風蔚然,名宿迭彰,道德文章為東南冠而全國勝歟。

常州西北萬綏鎮,依山臨江,層巒疊嶂,崗阜連綿,是謂齊梁故里而蘭陵古墟。有梁武舍宅為寺,曰名慧炬,復有江 南四百八十寺,遂開千年象教歟。此所以諸佛眷顧而菩薩垂青,佛恩浩蕩而高僧輩出矣。猶近代高僧圓瑛、虛雲、星雲、敏智等皆於此會聚而復雲遊弘法,蓋為福祉 之地而祥瑞生焉。

唐貞觀年間,法融禪師來常築室,論心性空寂,開南宗頓教之先聲。天復年間,維亢和尚施舍利而卜寺址,遂名廣 福,唐末更名齊雲寺。北宋熙寧曾名萬壽崇寧寺,徽宗元年詔改天寧寺,南宋又改光孝寺並建塔,元代復為天寧寺,遂沿用迄今。天寧寺基廣百畝、巍峨宏峻,佛像 莊嚴,僧眾鼎盛逾千人。一時法會如海,梵唄詠唱,哀亮清暢,而動天下,遂號「東南第一叢林」也。

千百年間,屢經廢興,迭毀兵燹,文革浩劫,傾危欲圯。一九八一年,文治日臻,政策昌明,俾使「棟宇摩霄漢,金碧燦雲霞」景象再現,美盡東南。十方香客,絡繹不絕。

是塔因緣,不可思議。天寧寺住持松純方丈夜夢法融告曰:「釋迦宿世讀書修道之地,即塔所在之處。」遂發宏誓, 募化修建天寧寶塔。且為禮贊盛世,國泰民安;亦秉佛教塔寺合璧,崇拜觀瞻有處,猶彼云:「盛世建塔,祈求天寧。」嗚呼!松純之願也大矣,是天上天下,普皆 安寧;十方世界,普皆和平;亦期眾生,皆成佛道。

遂由秉傑列圖設案、宏規巨構,諸公大家多方會審。佛曆二五四六年,公元二○○二年四月行奠基儀式,櫛風沐雨, 晝夜程工,倍嘗艱辛,歷經五載,直俟二○○六年除夕,供眾奉仰,而競事成。但見一塔巍聳,直指碧霄,猶釋迦之法身,如黃金山巍巍然而屹於三千大千之外,一 真法界之內,俯視十方諸世界。至偉矣!集三教之大成而擷毗陵之靈氣,揚唐宋之古風而集建築之精萃,抒佛門之悲情而立眾生之信仰。

今夫天寧寶塔,八角十三層,維高一百五十三點七九米,皆為奇陽之數,占地百半十畝,建築面積二萬七千平米,超逾古今而冠絕中外,蓋為世界第一佛塔。

佛曆二五五二年,公元二○○七年季春,天澄日煦,風和雲清,兩序海眾,聖儀如軌,典禮隆重,光開於鏡。

大哉!斯塔,八宗宏開而三教兼容,南傳佛教之金剛塔剎,五剎淩空,如鬥牛之射而日光曜耀,黃金燦爛而熠熠生 輝;正側觀之,皆如一佛二菩薩接迎之像。婆羅浮圖台基,叢塔如聚,一塔一佛,一佛一世界,大小三千餘,可謂三千大千世界也。猶藏傳佛教之曼陀羅壇城,時輪 迴環而千佛林立。漢傳佛教之樓閣塔體,唐風宋韻,豪放雅集,大氣泱泱而微妙莊嚴。

壯哉!斯塔,楠木樑柱,金頂玉身。八角簷鈴,懸諸周邊,風過鈴響,清音回蕩。觀之猶如見佛,聞之恰似聽法。與比鄰無錫靈山大佛,同顯如來無量光明。

乾隆六下江南三至天寧,御筆「龍城象教」匾額赫然中懸,上為樸公題書:「天寧寶塔」。浮圖台基,四大金剛威鎮 四方,八吉銅象目注八維。廣場宏闊,錫青銅爐,巨廣碩大;大肚彌勒,笑顏逐開。九龍岩柱,東西聳立,蔚為壯觀,龍柱映塔,見勢成形,環柱瑤池,水湍霧裊而 曲盡其妙矣。蓋寓龍城象教、山高水長而其源不可溯也。

廣場西南,佛足玉經山,曠古長河玉,通體碧綠,如澄似湛,秉日月之精華而承天地之靈氣,上印佛陀兩足尊,何為兩足尊?福慧圓滿俱皆無漏歟。

昔佛菩薩及行者,為不傷生靈,皆赤足而行,無漏福慧亦於細微處見精神。誠樸公題曰:兩足尊跡,相好莊嚴。

西側觀音祈願林,但見三十三應身觀音栩栩如生。林樹之間,無數紅絲帶飄然臨風,大願大應,小願小應。菩薩為悲憫眾生故,一一皆遂眾生願,然須正心誠意,不可妄想多欲。

復觀丹犀層層,千塊佛經碑林,錯落有致,卓具匠心。白玉雕琢千座白塔,猶如群山起伏。束身繞塔,百數十米、高近三米仿明五百阿羅漢青石浮雕淩然欲動,兀自氣勢磅礡,遂轉側徘徊而歎未曾有。

拾階而上,徐入一層大佛殿,頓感金光燦爛,宛如一真法界,毗盧遮那容色微妙、含笑而迎,文殊、普賢、觀音,環 列東、西、北面,普皆巍峨莊嚴,慈悲寂靜。此時此刻,心不旁鶩,意不外馳,無聲法音,彌於全身,恍若虛空而無塵慮,亦如華藏境界,無際時空,無量諸佛,重 重疊疊,相為映現,而含藏無盡。嗚呼!此諸佛之本源而毗盧之性海歟。

驀抬首,四周穹頂,觀音應身景泰藍壁像,湛然微笑,俯聽世間祈願、庇佑護持善眾。

最勝處,四壁各長九米、寬六米鍛銅浮雕,詮釋佛祖「八相成道」聖跡:降兜率、入胎、誕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涅槃。其事其理,或深或淺,起伏跌宕,光彩各異而千載如見。驟低頭,噫!遍處禦金磚,不是皇城而勝似皇城。

二層如願殿,供奉東方藥師琉璃佛、文昌菩薩、送子觀音、財神等佛像,俾使眾生消災延壽而學業兢成,子孫綿衍而稼穡豐裕,誠為二轉妙果也。

旋下塔基層吉祥大廳,大願地藏王菩薩淨寂垂目。彼菩薩恒誓無盡,以度眾生,遂於釋迦既滅,彌勒未生之際,代佛以司地獄救贖,及主世間福報吉祥。千年檀香雕以稀世珍寶《龍華三會》,由燃燈、釋迦、彌勒分別於過去、現在、未來為眾生說,指示功程而受記成佛。

更堪歎地宮群落,八明八暗,明則五彩紛呈,七寶會集。佛舍利、僧舍利、天降舍利、大藏經卷、高僧墨寶、諸佛法像、各宗法器與飾物,包羅萬象,皆為佛門至寶。暗為密宮,塵封於何?恰似雪域伏藏,且待後人千年開啟。

逐層而上,諸閣亦然,明暗相間而陳設珍藏,亦設各類專題會展:玄奘西行、鑒真東渡、諸佛願誓,佛本生經,一一故事說不能盡。餘如電影演示、歷史概述,禪宗法脈、藏教奧義,宛然佛教博物館也。

十二層古佛殿,供奉天寧寺收藏、八方居士所贈各式金佛、石佛、木佛、泥塑佛等名貴古佛。蓋示千年以降,歷朝歷代皆以道弘而民安。(待續)

 
 
故友話別
◎秦孟瀟
故友話別

達到禪的境界,固然來自不少禪師的修習。由於他們的方法和啟示,形成一股力量吸引著世俗人同樣步入禪境。著名大詩人劉禹錫寫有一首詩,道出了他的體驗。他說:

窮巷唯秋草,高僧獨坐門。
相歡如舊識,問法到無言。
水為風生浪,珠非塵可昏。
悟來皆是道,此別不銷魂。

這首詩是說,有一位君素禪師居住在秋草沒脛的小巷,有時獨坐門前,冷寂而有深趣,旁人又怎能知曉呢?

有一日,詩人前去拜訪這位禪師,彼此談論很是投機,相歡猶如故友一樣。可是當詩人一問到禪的話題時,老僧便默言無語,想來「禪」莫非言不可說了。

這時,詩人忽又看到風過水面,生起陣陣浪花。不禁使人悟到禪心如水,怎能被風擾動的旨趣。由此坐禪習定,當以 心如止水,一浪不起為第一義諦,否則為外物所擾,修習不成了。由此,詩人不禁聯想到那清明澄澈,五色輝耀,夜能照物,不被塵蒙的摩明寶珠,這才是真正清淨 佛心的體現。

想到這裡,詩人眼下便立時大悟起來,原來禪就是道。以往,同故友話別時,總有一番依依不捨之情,而今同禪師一別,淡淡的愉悅,沒有半點銷魂的感覺!

真俗二智

凡是對佛法感興趣的人,冀望能進入「悟境」。寒山禪師有首詩寫道:「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默知(指禪定)神自明,觀空(指慧觀)境逾寂。」

這是一首描寫佛法「定」「慧」二法超妙意趣的禪詩。詩中以「碧澗水清」、「寒山月白」來比喻禪定、智慧,實在也是出於一種「方便」而已,否則就無言可說了。

初習禪道的人,一定要搞清楚,甚麼是「定」,用禪門話來說,就是「禪定」,這是一種收攝亂意,讓心專注一境的 精神狀態,並由此而悟徹人生真意,涵養出一種理性的抉擇智慧。甚麼是「慧」呢?這是由修習禪定產生出來的智慧,佛典稱它為「般若」(梵語)。《佛性論》 說:「般若有二:一無分別真智,二有分別俗智」。這是說,俗智是有分別的,由俗智入眼觀察世界,真假、有無、貧富、貴賤、賢愚等,界限分明;而真智是無分 別的,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無所謂真也無所謂假,無所謂貴也無所謂賤:::所以真智是否定俗智,一般人是難以接受這種說法的。為了破除這種有分別的俗智, 必須收攝散亂心念,無所知見,才能入定入慧,入於佛境,否則「月華不白」,「泉水不清」,「神識不明」。

燕子說法

在禪宗裡分有五個宗派,其中最後成立的便是法眼宗。創始人是法眼文益禪師。雖然它的壽命不長,但影響卻非常深遠。它是屬於慧能大弟子青原的法統。其間有石頭、德山、雪峰、玄沙和羅漢桂琛等大禪師。羅漢的弟子就是法眼。

法眼宗不像其他各宗的禪師,祇要體驗到自性,就可以直證「真如」(成佛)。他除了不忽略內在的「真人」外,更要睜眼去看整個宇宙,以證入無極的境界。在他的眼中,宇宙萬物都是絕對,都是自性。

本宗的前導玄沙禪師曾有一則軼事,可以證明這-種看法。有一天,他正準備去法堂陞座講經說法,等他步上講壇時,聽見廳堂外的燕子在吱吱喳喳地叫著,於是便說:「牠們是多麼深刻的了解實相,而善於講說法要啊!」接著就走下了講壇。

這種主張萬物能說法,並不是新奇的見解。慧能的弟子慧忠國師對此早有很好的發揮。

某次,有個和尚問他說:「古人曾說﹃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不信的人認為是邪說,相信的人認為是不可思議,不知師傅的意見如何?」

慧忠回答說:「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那麼翠竹既然離不了法界,豈不就是法身嗎?」黃花般若亦然。

一塊石頭

法眼禪師是浙江餘杭人,俗姓魯。幼時出家為僧,跟隨寧波餘杭寺的希覺禪師學法。他求知慾很高,不僅努力研讀佛經,又勤於鑽研諸子百家。

由於求悟心切,他南到福州去尋求禪師指點,可是總得不到悟解。某日當他經過地藏寺的時候,正好碰到大雪阻途,便停下來休息。

正在烤火取暖時,該寺方丈羅漢桂琛便問他:「你去哪裡?」

法眼回答:「祇是行腳罷了。」

羅漢又問:「甚麼是行腳?」

法眼回答:「不知!」

羅漢便富有深意的說:「不知最親切。」

雪停了後,法眼便向羅漢告辭。羅漢送他到山門口,隨即又問道:「你曾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現在請告訴我,樹下的那塊右頭是在心內,還是在心外呢?」

法眼回答:「在心內」

羅漢便說:「你這位行腳之人,為甚麼要把這樣一塊大石頭放在心中呢?」

羅漢這話把法眼說得窘極了。便放下行李,決心留下來,向羅漢討教疑難。每天他提出新見解時,羅漢都說:「佛法不是這樣的!」經過多次啟發,終於悟到「一切都是現成的」。

不用肉眼

這位法眼禪師非常博學,但他卻反對僧徒祇知死讀書。因為「道」就在我們的眼前,祇要直觀便可以證得。思辯和推理都會蒙蔽我們的心眼。他曾引證一位老禪師長慶的一句名偈:「萬象之中獨露身」。接著問長慶的弟子子方是否了解?子方祇是舉起了拂塵。

法眼便說:「你用這種方法怎麼了解?」

子方反問:「那麼你的看法呢?」

法眼也反問說:「請問甚麼是萬象?」

子方回答:「古人不去挑撥萬象。一

法眼很快地回答:「因為已經在萬象之中獨露了身,還談甚麼撥與不撥呢?」

至此,子方才豁然了悟。一旦具有這種真正的悟解,你看萬物,不再是用肉眼,而是透過了真如之眼。這叫做法眼,或道眼。

某次,他向僧徒們說:「眼溝不通,是因為被沙塞住了;可是道眼不通究竟是被甚麼塞住呢?」

僧徒們都無話以對。他便自答說:「祇是被眼所阻礙罷了。」

這並不是說我們的肉眼沒有用。祇要它們不塞住了道眼,卻是非常有用的。在法眼的道眼中,祇要我們把萬物當一種方便或媒介來看,它們也自有其地位和作用的。

以手指月

驟然看上去,禪師之間的「對話」,似乎是「扯皮」,所問非所答,弄得他人一頭霧水,不知雙方說些甚麼!祇有達到高層次「悟覺」的人,句句皆真,處處落實。常見到的事例,「以手指月」,往往有人看「指」而不見「月」。

有一次,一個和尚問法眼禪師說:「我不問你那個指,而是要問真正的月?」

這時另一個和尚問:「我不問月,而是問那個指是甚麼?」

他回答道:「月!」

對方抗議:「我問指,你為甚麼答月呢?」

他回答:「就是因為你問指啊!」

換句話說,月像宇宙中的萬物,而其所指的乃是最高的玄妙。正如道家莊子也曾說過:「天地一指也。」

法眼在金陵清涼寺任方丈時,他和南唐王李璟甚善,一天,當他們談完「禪道」時,便往後花園看花,法眼做了一首詩說:

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
髮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艷冶隨朝露,馨香逐晚風。
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此詩的意思說,一個穿著毳袍的僧人面對色界花叢,得到的那種感受,同世俗人很不同;比如說,一般人祇知頭髮從 今天開始發白,花是去年的更紅;又祇知在朝露的滋潤下,花兒開得分外艷冶,晚風陣陣,飄來無盡的馨香,可卻就是不知世間萬物一切皆空之理,從而產生種種難 以割捨的貪戀。然而出家人的看法就不同了。他們看到花紅,聞到馨香,就已預知好景不長,最終歸於消散,這樣就不會生起貪戀之心;白髮雖然知道今日出現,可 是根子卻早就種了下來,不必為此而黯然神傷,世事無常。

這首詩看起來頗有哀思之感,實際上他是針對李璟而言,使其領悟人生無常,莫待年華老去「始知空」。

懵然不知

從禪師寫的詩中,多少能窺探其境界到達甚麼程度。下面是法眼禪師另外一首詩,這是為他自己寫的: 

幽鳥語如篁,柳搖金線長。
雲歸山谷靜,風送杏花香。
永日蕭然坐,澄心萬慮忘。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事實上,法眼是一位神秘論者,不過他的神秘不是在於自然和宇宙的不可知…而是在於其生生不已。他對《華嚴經》造詣頗深,尤其精於「六相」的原理和解釋。在他眼中把現象界與實體界看為迴異的。

他和弟子永明道潛的一段對話中可以看出。一日,他問道潛曾看甚麼經?道潛告訴他曾看《華嚴經》。於是他便說:「總、別、同、異、成、壞等六相,在《華嚴經》中是屬於哪個部門?」

道潛回答:「是在該經的十地品中,一切法都具有六相。」

法眼又問:「空是否還有六相呢?」

這話問得道潛懵然不知所對。接著法眼又說:「如果你問我這個問題,我會告訴你。」

道潛便照他的話問:「空是否也具有六相呢?」

法眼立刻回答說:「是空!」

聽了這話,道潛恍然大悟。

 
 
自得其樂
◎楊 釗

最近打開報紙,常常看到老師工作壓力大,不能應付。若老師都無法應付日常的壓力,他們所教導出來的學生,將來亦會有很多無法應付工作中、生活中的壓力。

應付壓力方法之一是學習自處,自處方法包括培養興趣,興趣可以很多:唱歌、跳舞、運動、看電影……。稱之為「自得其樂」。

自得其樂的一個方法是「讀書」,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走往家中書架,其中一本精品是《悅心集》,是古代帝王自得其樂的一本書籍,其中一些詩句值得錄下以求共賞:

「朕生平澹泊為懷,恬靜自好,樂天知命,隨境養和。」

「自總理萬機以來,宵旰不遑,求如襄時之怡情悅目,不可復得,然寧靜之宰,不因物動、恬靜之致,豈為境移。爰取所錄,輯為一書,名之曰:《悅心集》。」

意思是:「我平生淡泊為懷,自己喜歡安靜,樂天知命,隨遇而安。」

「自從管理國家大事以來,晚晚都沒有空閒,希望像以前那樣的歡樂和悅目,已經不能了。然而,喜歡寧靜的性格,沒有因為周圍的事物而改變。安靜的旨趣,也沒有因環境而轉移。因此把看過的書籍中好的文章、詩句,編輯為一本書,名為《悅心集》。」

《清閒》

「世間何處覓清閒,祇在朝堂城市間;
即此是非名利客,何殊野衲閉禪關。」

此詩是提醒世人,祇要自己有清閒的觀念,即使是忙,也是可以安排得好的,這與離開城市,在偏僻山中閉關的禪師是沒有區別的。

《偶成》

「長空萬里碧天秋,絕點純清亦不收;
但得如如妙中妙,塵塵剎剎任悠悠。」

《何處是仙鄉》

「何處是仙鄉,仙鄉不離房;
眼前無冗長,心下有清涼;
靜處乾坤大,閒中日月長;
若能安得分,都勝別思量。」

《詠春》

「日日看山不厭山,白雲吞吐翠微間;
靜明光里無窮樂,祇是教人下語難。」

《垂訓詩》

「行藏虛實自家知,禍福因由更問誰;
善惡到頭終有報,祇爭來早與來遲;
閒中檢點平生事,靜坐思量日所為;
常把一心行正道,自然天地不相虧。」

《答人》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祇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可以見到,快樂是靠自己尋找的,它不昂貴,就在腳下,在你的周圍。作為以前的帝皇,比較難找到知己的朋友,他們找尋可以談心的朋友方法之一,就是找尋自己心中的朋友。另外,到書中尋找,找尋古代的朋友,找尋古代的知音,從而得到快樂。

一次,與朋友閒聊,他尋找快樂的方法有五種,稱之為「快樂五法」:「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

知足是快樂的源泉,人生痛苦和煩惱來自貪、嗔、癡。人生有涯,而慾望無涯,若能知足,是去除煩惱乃至痛苦第一葯方。

助人可以得到快樂,因為每個人內心天生具有良知,具有愛心、慈悲心,若能幫助別人,可以喚起心中的愛心和慈悲心,又或者產生滿足感,內心就會感到喜悅和快樂。所以,助人為樂是去除煩惱的第二葯方。

快樂是靠自己尋找的,培養興趣,尋找令自己快樂的正常活動是快樂的第三葯方。

培養不揀飲擇食的習慣,即使日中二餐不好食,但總比世上許多人沒得食,連二餐都要憂慮的人好得多。從而改變揀飲擇食的念頭,因此,凡是能吃的東西都提醒自己為好食,故曰:「可口可樂。」為快樂第四葯方。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居其八九,要在其中得到快樂,應學會苦中作樂,其方法是「環境不能改變,但心態可以 改變」。「逆來順受,貪來施轉,嗔來愛轉,癡來智轉」。苦口中多為良葯,故曰:「苦口良藥。」憂患能令人奮發圖強,壓力可轉成動力,不合理事情可以磨練自 己適應環境的能力。因此,人生何處不快樂?人生何處不風光?稱之為百事可樂,此為快樂第五葯方。

 
 
愛與心相連
── 5.8世界紅十字日大型慈善義演募捐晚會

◎ 林子釗

由河 北省紅十字會、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和河北佛教協會聯合主辦的「5.8世界紅十字日大型慈善義演晚會」,在石家莊裕彤國際體育中心舉行。是次晚會共籌得善款 2500萬元,其中慈輝佛教基金會捐出958萬元(包括楊洪會長個人捐贈500萬元),所募善款將全部用於救助河北農村特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臟病或白血病患 兒。

河北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劉永瑞,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吳顯國,河北省副省長、省紅十字會會長孫士彬,香港慈輝佛教基金會會長楊洪,國際著名愛滋病防治專家何大一博士,香港前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李麗娟,淨慧長老、明海法師等參加了晚會。

香港知名藝人曾志偉、溫碧霞、莫少聰、童愛玲、曾寶儀,內地知名藝人楊洪基、孫麗英、付笛生、任靜等親臨現場助陣,晚會氣氛熱烈,場面感人。

據了解,河北省內每年新生兒童70多萬,其中患先天性心臟病者佔0.7%,即每年有5000多嬰兒帶著有缺憾 的心臟降臨到這個世上,其中80%的幼兒通過手術治療可完全康復,但目前有三份之一的患兒因家庭貧困得不到及時的救治而導致死亡。這次以「愛與心相連」為 主題、由香港和內地民間組織聯合發起的募捐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在河北引起很大反響,數以萬計的民眾慷慨解囊獻出愛心,為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南京毗盧寺訪問日本
◎喜 聞

應日本名古屋圓光寺住持大東仁邀請,以南京毗盧寺方丈傳義為團長的佛教代表團一行六人,對日本進行為期十一天的友好訪問。

五月十八日上午,代表團從南京祿口機場出發,圓光寺住持大東仁、妙心寺派靈雲院住持則竹秀南,日本友好人士長 岡進、葉山裕子、日本眾議院議員近滕昭一等人在日本關西機場迎接,在靈雲院參觀了天皇曾經參修的地方,叩響了三百多年的古鐘,品嘗了日本的茶道,當天晚上 則竹秀南在靈雲院舉行宴請,他首先很誠懇的認罪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人民帶去的那場災難,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則竹秀南長老知識淵博,後又和傳義大和尚交 談初祖達摩在南京的足跡,並且講的很清楚,盼望今生有緣到南京尋根達摩的禪跡。傳義大和尚講等待您的到訪,並祈願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五月九日在則竹秀南長老的陪同下前往捺良唐招提寺頂禮鑒真大師,唐招提寺執事西山明彥長老為代表團講述戒台的 歷史,他描繪當年鑒真大師就在這座戒台傳戒,並講佛教在日本國的派別的分居十分清楚,信仰鑒真大師是沒有派別所屬之分,全國佛教是一致,可見鑒真大師的偉 大和威德。戒台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的佛教發生了巨大的改革,日本佛教為了尊重敬仰鑒真大師的業績,戒台沒有任何人上去過。現在他們還準備從中國迎請高僧登 上戒台繼續傳戒。他們初定今年下半年請揚州大明寺方丈能修先來登上戒台,能修的法系從鑒真大師算起為第八十五代傳人。因為我們身居江蘇也佔了鑒真大師的鄉 親福份,西山明彥長老把我們請進鑒真大師生前的小園,這座小園為紀念鑒真大師所保留他生前的原樣流傳至今,這座小園和鑒真大師的脫沙像每年祇開放三天,供 人敬仰。小園內保留鑒真大師生前種植揚州的梅子、松樹、芍藥、銀杏、海棠等花草,就像到了揚州,可見鑒真大師對家鄉的懷念和對祖國的熱愛。我們一直到鑒真 大師像前,因為大師像在櫃子裡密封,我們和所有參加的日本友人同跪像前(櫃前),燃香頂禮,敬誦大悲咒三遍。我們又在寺內的另一個地方頂禮鑒真大師的墓 碑,墓前放著中國佛教協會敬贈的大銅香爐,莊嚴無比,十分親近。在墓旁有一塊象牙齒的紀念碑,是日本佛教屆為紀念趙樸初居士而敬立,據說郭沫若老先生對鑒 真大師的崇拜和日本的交往,使日本友人非常信任郭老,郭老去世後都很擔心中日關係,趙樸初居士承接郭老的意願,為中日交往搭建了一條黃金紐帶,使中日友好 關係更加牢固。趙樸初居士在陪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先生參觀鑒真大師墓時,恰巧樸老的一個牙齒掉了,樸老沒有吭聲把牙齒埋在墓旁一棵梅花樹下面,多少年 後日本友人知道了這個緣故,樸老往生後,日本友人特意立碑紀念樸老。說來也巧,碑像牙齒,碑座像牙床,這碑也成為奇跡。參觀結束後西山明彥長老拿出一把扇 子讓傳義大和尚在正反兩面分別寫書作畫。五月二十日參觀名古屋圓光寺,圓光寺的面積屬中興規模,有八百多年歷史,大東仁請傳義大和尚舉行了簡單的佛學講 座,中日雙方僧人分別誦《阿彌陀經》一部,大東仁講中日僧人在圓光寺分別誦經尚屬首次。隨後幾天代表團參觀了中宮寺、藥師寺、天龍寺、法隆寺、清水寺、東 大寺、東本願寺、西本願寺、東別院、日泰寺、建中寺、淺草寺、日本國會眾議院等地,五月二十八日上午代表團從東京乘機返回南京。這次訪問增加了中日民間友 好的情意。

 
 
和諧文化的先行者(下)
——紀念趙樸初誕辰一百周年

◎俞朝卿
(接上期)

三、別具特色的詩人和韻文作家

作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文化人,樸老可說是別具特色的詩人和全能的韻文作家。想當年,一曲《某公三哭》,一下傳遍全球華人世界。筆者雖非專業學中文者,但業餘也喜讀點文史類論著。作為一般讀者的門外之談,也有如下三點初淺認識。

一為全能或多面的韻文作家。

樸老善於和喜歡吟詩填詞是人所共知的。但他尤為擅長作曲詞,喜韻文,首創漢俳,14作押韻長短句等,通俗生 動,琅琅上口;依不同內容和要求,喜笑怒剌,皆成韻腳。連同詩、詞、曲、俳(漢)均作。稱為全能韻文作家不為過。故其一生著作彙編,生前自名《趙樸初韻文 集》,書共十卷分上下兩冊,於二○○三年四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精裝出版。為學者研究趙樸老思想(含佛學思想)提供了相對齊全的第一手依據。如果說,樸老 與當代寫小說、劇本等一般作家顯有不同處,正是多面、全能的韻文作家;再有不同處是他與古今專業詩人,不僅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有異,而且是業餘的詩詞韻文 作家,又是自有風格的毛筆書法家(詳後文)。後二者或許更加強了他在國內外文化界的影響和魅力。更有不同者,是他深諳佛經、佛學。因此,他的《韻文集》中 有相當部分詩、詞、韻文是屬於佛教、佛學方面的。就是說,詩意之外,尚富禪意。這是讀者賞讀時,似宜特別注意的。以上所云樸老與一般作家、詩人之「顯有」 「再有」「更有」之不同處,或可概言為「三不同」吧。

二為作品眾多,內容博富。

在《韻文集》出版之前些時,樸老曾先後有《滴水》、《片石》二文集出版,而《韻文集》既包括了此二集中主要著 作,並進一步「廣收寬選」,「力求收錄、保留盡可能多的篇章,……雖非全集,亦可視作對作者一生文學成就的接近全景的攝取和 展示,庶幾再現其七十餘年文學生涯之漫長軌跡」。15據概算,全書五十萬字,近二千篇韻文。人們熟知,唐代李、杜、白三大詩人中作品最多者為白氏,近三千 篇。而樸老作為「業餘」作家,生活節奏與一千四百多年前,當然無可比擬,忙裡偷閒,居然也能吟出近二千篇,該是何等難能可貴,何等勤奮精思!就在重病臥床 之際,竟有如下吟詠:

穿衣吃飯賴扶持,閉目溫書度日光。
不斷好花來問訊,春風先到病翁床。

而題目(記)寫的卻是「心臟病發,醫囑臥床六周,目不能觀書,手不能寫字,飲食便溺皆賴人扶助,幼時所讀書不期然來心上」。於此,可見作者何等樂觀、超然!時在一九九六年三月,而同年一月即入醫院,已有《大病幾殆,口占》16:

一息尚存日,何敢迨微躬?
眾生恩不盡,世世報無窮。

這是作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和佛教觀的一種自白。

至於詩作韻文內容之博富,更是古今少見。舉凡黨、政、軍、民、學、教(宗)、社各界,應有盡有,從涉及人物對 象言,則今古中外,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公共汽車售票員等普通老百姓;至於海內外學者、專家、名流賢達,英雄模範與不肖、反動者流等等等等,無不畢具。總 之,樸老生前自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九九年底七十餘年所經歷、交往、際會之人和事,《韻文集》中均有所反映和記載。其社會內容則經濟、政治、文化(含宗教)、 社會、自然(景物)各方面都有。博富中猶有重點。重點即為有關佛教、佛學方面的人、事、物。而這正是樸老之本職、本色和重要本質所在。正如《韻文集》編者 所說,「通覽從其畢生所作選編入此集的近兩千首作品,既連接為記錄作者本人漫長的世途和心路歷程的生活畫卷,也連接為展現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起七十年中政治 風雲的歷史長卷」。17至於《韻文集》中的關係佛教、佛學之重點部分,「對佛學哲理的闡發、對宗教政策的表達,以及對日本、韓國、印度、東南各國的佛教文 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記述,則是研究當代佛教發展史、交流史的一份珍貴史料」。18

三為看似「業餘」,情、性所寄。

樸老生前作為身居要職的社會活動家和著名宗教領袖,推動建立和負責主持中國佛教協會近五十年。因此,其吟詩、 作詞、度曲,似乎祇能視作「業餘」喜好。但何能做到如此博富深廣呢?這是值得後輩吾人深加研習和體悟的。初看起來,似可以「情性所寄,精進不懈;審時度 勢,佛教何往」?這十六字來概括之。

先說情性所寄,精進不懈。

樸老既任政協和社團要職,又兼多種社會公職。日常事務之繁忙不言而喻。而《韻文集》之公開出版,幾可認作某種 意義和某種程度上樸老自撰之「年譜」。以人生經歷七十餘年擁有近二千首韻文作品來計算,不僅年年有作,而且平均月月有數篇,以至某月有多首佳作。特別是在 新中國建立後和「文革」災難之後歷史新時期,更是思潮湧動,詩作更為「高產」。忙而不輟,時時為心,一生追求,以致大病臥床還在思吟「一息尚存日,何敢怠 微躬」云云。何能如此?何能致此?根深才能葉茂。樸老古文化底蘊深厚,除書香門弟之家學淵源外,青年時期還受業於東吳大學文科。後因病輟學,即師從滬上圓 瑛大師深究佛學。如此,儒、佛、道圓融貫通,而獨好詩詞韻文,也完全是情理中事。他在十年內(1986—1995)先後三次修書與文集編者, 有云「頗思(重點為筆者所加)搜集八九年來詩、詞、曲、漢俳及對聯編成一集,加上銘、頌之類的文字」。可見,精思勤寫後,再謀結集刊印出版,確是心性所 在,情志所寄。誠如編集者所說「樸初先生一生與韻文創作結不解緣,深深投入、融入其中,是其心性、情懷之所寄」。20如果說,儒家有身通「六藝」之說,則 樸老之能詩、詞、曲、漢俳、頌、銘以及對聯、書法,竟達八種中國傳統文藝形式。這在中國文學史和文化史上,亦屬難能少見。

再說審時度勢,佛教何往?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條件下,包括佛教在內的中國宗教向何處去,這是一個歷史大課題。對身為政協及其 所屬民族、宗教委員會負責人,又是全國佛教協會會長的樸老來說,對這一大課題,自然是優先和經常探究的首要問題。除了通過中國佛協提出有關佛教的方針、原 則、任務、目標外,就其有佛教信仰的個人來說,自然也有承傳佛教的義務和責任。而且,這也是他做好佛協等工作的一個條件。由於他特殊的社會身份,在他生 前,似乎也不宜如一般居士、信徒那樣,就佛教經典和義理,研究寫作專著,或象出家僧人那樣,到寺院集眾講經說法。這一切,似乎對樸老來說都不太合適。人所 共知的是一九九三年,在《中國佛教協會四十年》(佛協第六屆全國代表會議上的報告)的報告中,除適時提出「提倡人間佛教」(按:後改提「建設人間佛教」) 這一長期方針、任務外,在強調傳統所說的宗教「五性」的同時,樸老又特地提出了「我國佛教典型地……還具有文化性」。21其 後不久《佛教文化》雜誌相應定期出版至今。由此,也許不難理解,以詩、詞、曲、(漢)俳等韻文形式,來進行佛教方面的內外交流活動,以至弘傳佛教經典、義 理等,對樸老而言,或許是最合適和最佳形式。一則是樸老之至愛,二則簡約省時(相對而言,對大忙人最可充分利用零星時段),三則中外人士喜聞樂見 ——中國獨有的有世界聲譽的多種文藝形式。而這正是樸老諳熟有素的。不知讀者以為如何?!

四、自成一體的書法大家

文字和語言,本是各個民族、國家特有的一種文化標誌和載體。中國書法(漢字毛筆書法,下同)更是一特種藝術形 式。在中國傳統文化史上,它常與舊體詩詞結合在一起,稱為「詩、書相通」,又常與中國畫結合在一起,成為「書畫相長」者。中國傳統文化名人,往往是詩文相 長的大家或書畫一體的名家 。古代如蘇東坡,其書法稱「蘇體」,還有蘇州的「明四家」等等,均是詩、書,或書畫雙優者。當代趙樸老亦是詩、書兼長而特優者。其書法以其特殊社會地位和 身份而發揮著獨特顯著的多種社會作用。其同道好友蘇淵雷教授,居士曾稱樸老為「詞仙書聖」22,新華社所發《生平》中稱其為「書法大師」,確非過譽之詞。 有行家評說樸老書法為宗源二王(羲之父子),師承初唐書風;行書又攝趙(孟頫)董神韻,更添禪意。是否確切,有待書法界定評。此外,更要說的是樸老書法之 多重社會作用。

首先,它是作為佛教文化一種載體的作用。有人估計,除領袖人物外,當代書法題簽最多者一為郭沫若,一為趙樸 老。看來,確是這樣。或許樸老比郭老更多些哩。國內,不論名山大川、深山老林、邊陲內地、天涯海角,凡佛教寺庵所在,幾乎都有樸老的秀健墨寶、蒼勁筆跡。 以佛教傳入中國已二千多年,早已融入中華傳統文化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因而,對佛教文化優秀傳統的攝取、融通,早已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一方 面,成了相當一些人日常精神生活的內在需求。如果說,中華民族精神可以概括為「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剛健有為,貴和尚中」四句話中,則樸老一生的立身處世 及身後影響,何嘗不可說正是典型地體現了這一民族精神。因而,每當華人遠走、外遷,不僅帶去生產、生活方面的物質文化,同時亦常常帶去包括佛教文化在內的 精神文化。不僅歷史上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等著名人物如此,古往今來的一般普通人,亦莫不如此。樸老生前對國內佛教場所的大量題簽,一方面,顯示了在一個 特定歷史條件下宗教(佛)信仰的正當性和合法性。幾乎每一幅題簽,都伴隨著求索者或短或長的一則或一束故事。另一方面,公示了樸老的「書跡」,又在不經意 間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有關場所和有關人士的文化品位。因為這裡多少不等地傳遞了佛教的歷史資訊和相關的人文信息。例如浙江天臺山國清寺,趙樸老於一九六四年 四月陪同日本佛教代表團來參拜時,雖祇簡題《隋代古剎》並「趙樸初書」八個字。這是在應兩位繪《天臺山國清寺總圖》作者之請而題書的,後來該寺住持由此請 人放大刻寫在寺門對面一大照壁上。一般人見此四個大字,也會頓生歷史凝重感,至於歷史學家和佛教學研者,見此四個大字而生發的信息量,那就難以計說啦!雖 說由案頭所寫一般大小的楷體字樣放大後未免相當程度的氣韻失真,格調變異,但字體之傳承宗源,還是可見端倪的。筆者手頭巧有樸老手書原稿之影本,視之,其 「鐵劃銀鉤」「剛柔相兼」之態勢,是否即如樸老答書家友人書所云「力扛九鼎饒姿態」25那就有待書法行家來細品了。

第二,是廣結友誼之媒介作用。樸老之雋美書法,早就聞名於社會各界。因此,每當群賢畢至、少壯咸集的場合,向 他索、約墨寶者,可說紛至遝來,而樸老似為廣結善緣,其書寫題簽,則既廣泛而又有重點。說廣泛,在國內則軍政、文教、經社各界均有,尤以佛界為最多(重 點)。如一九九五年八月八日,共青團中央造林站於是易縣得一巨石,製為墨硯,上雕百龍、二鳳凰與長城,名之曰「長城龍鳳硯」索題。樸老即應題《長城騰舞如 龍鳳,巨石磋磨若友師》。23某茶館索字,他老人家亦欣然而題《來朋不亦樂,苦茗異常佳》。24至於佛教方面,或寺院冠名,或大殿匾額,或方丈升座賀詞、 賀詩,或抱柱楹聯,或書刊題名、經典重印等等,到處可見樸老俊秀的字跡。

第三,超越時空局限之物證作用。樸老之書法真跡,不僅為國人所珍,更為日、朝、韓、印度、新加坡、緬甸、柬埔 寨、泰國等諸東亞、南亞國家、人士所貴。凡著名佛寺一般均有樸老題辭,甚至在美國也有「美東寺」等,居然也有樸老書跡。雖然,樸老有生之年所呈書法,畢竟 為時空和精力所限還是有限的,但已寫出的真跡,既為中外人士所珍貴,則將作為文物物證而超越時空永存於世間。此處舉一實例,為彰顯趙樸老對世界佛教事業的 貢獻,日本佛教界曾於一九八二年給趙樸老頒發「庭野和平獎」和「傳道功勞獎」;一九八七年八月應日本天臺宗二五三代座主、九十三歲高齡的山田惠諦長老邀 請,參加日本比睿山開山一千二百週年慶典並世界宗教會議。會議有世界十八國宗教界的代表和長老參加,會議期間還特為「三山」(日本比睿山,中國天臺山、五 臺山)友好舉行法會,並為趙樸初漢俳刻碑揭幕舉行典禮,以此促進中日世代友好,永志趙樸老的業績和詩文墨蹟。26

第四,導俗趨雅之教化作用。時下人們之物質生活條件寬裕,甚至優裕了。因而餘暇的時間亦相對多了。人們在必須 的旅遊、娛樂、體育、活動之外 ,有意識地欣賞中國書法,以至提筆習練書法亦該是陶冶情趣的一樁益事、美事,而習練書法,更有鍛煉身心的保健作用。樸老之書法作品多見於國內外旅遊景點、 寺觀廟堂等公眾場合。因此,它可以無聲地昭示人們,可賞可學。客觀上會有導俗趨雅的社會作用。

引文注釋
14、《韻文集》上冊P286漢俳五首並原注1
15、《韻文集》上冊《編輯出版說明》P3
16、《韻文集》下冊,同見P68
17 18 19 20、《韻文集》上冊《編輯出版說明》P1—3
21同《中國佛教協會四十年》,趙樸初1993、6(內部列印稿)
----《中國佛教協會第六屆全國代表會議上的報告》
22蘇淵雷《趙樸初老居士》詩,轉引自《中華英才》1991、1期P11
23《趙樸初韻文集》下冊P820
24《趙樸初韻文集》下冊P823
25《答謝沈尹默先生惠贈法書》、《趙樸初韻文集》書上冊P148
26《趙樸初韻文集》下冊P437
 
 
永遠的雍增仁波切
◎妙 融

雍增 仁波切,法名為拉茂雍增·洛桑克珠嘉措,是最稀有難得的大成就者,是格魯派傳承的持有者,出於對他的親近、恭敬與愛戴,弟子們親切地尊稱他 為老佛爺。轉眼仁波切已經圓寂三週年了,他老人家於二○○四年七月三日晨八時二十分於青海省海南州貴南縣塔秀寺圓寂,享年九十六歲。每每回顧仁波切一生的 點點滴滴,總是思念、恭敬、感恩不已,也激勵後學追隨者仁波切的功德,勇猛精進,以報答上師三寶之恩。

雍增仁波切一九○八年誕生於青海湖北岸東科村(原屬達如玉部落,今海北州海晏縣境內 ),幼名為嘉本樣。其父名冬·桑傑加 ,母親名為卓熱。

六歲入佛海學寺學習藏文。

八歲由德千寺的第七世夏茸尕布根登丹增諾爾布(1873—1927)活佛認定為其經師(雍增)的 轉世,並坐床繼任拉茂雍增佛位。由冬·堪布授予比丘戒,具足戒,賜法名為洛桑克珠嘉措。先後在佛海寺、拉茂德欽寺,依止叔父堪布 ·華旦嘉措、尊者熱則仁波切、甘丹拉然巴·洛桑根登、佐格·次成仁欽等名僧大德 ,學習藏傳佛教儀軌及續部經論 ,研習因明、文法等科目。

十七歲入佛教名剎拉卜楞寺,拜桑科·坦開倉、貢唐.洛哲倉、拉科.久美成列嘉措等諸多善知識為師,勤學五部大論和四部密續,成為藏區有名望的佛學大成就者。

三十一歲赴拉茂德欽寺,任八世夏茸尕布活佛的經師。在仁波切的培育下,八世夏茸尕布成為青海教界佛學造詣深、品行修養高的新一代傑出代表,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青海省人大副主任、省佛教協會會長等職。

雍增仁波切也是拉卜楞寺更登嘉措.羅桑嘉措大格西、德千寺賽赤仁波切、白佛寺夏絨嘎布仁波切等尊貴活佛的上師,是眾生的真實依怙。雍增仁波切弟子廣布藏漢兩地,聲譽卓著,實謂桃李滿天下。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各地大小寺院相繼批准開放,仁波切心系佛法,不顧年邁,不辭辛勞,應邀請前往甘青絕大多 數縣區,親臨包括塔爾寺、拉卜楞寺在內的上百座寺院,為活佛、僧人剃度授戒,建立僧團;指導恢復教務,完善佛律三事儀軌,規範修習制度;向廣大僧俗群眾講 經灌頂,弘法利民,莊嚴國土。為滿足信眾夙願,他先後主持舉行二十三次時輪灌頂大法會,以佛學甚深妙義灌頂、隨許、經教、秘決及儀軌,沐浴善男信女,令佛 教之光輝倍增,在雪域高原重新樹立了藏傳佛教再度興盛的旗幟。

仁波切非常關心民族教育之發展和各族群眾之安樂,慈悲利眾,扶養窮苦,資助學生,救災賑災,為社會公益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深得各級政府和各界人士讚揚和好評,獲得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個人」榮譽稱號。

活佛轉世制度恢復後,仁波切作為甘青地區首屈一指的佛學導師,先後主持了賽赤、土觀、敏珠爾、夏茸尕布、參巴 等許多轉世靈童的尋訪、認定、受戒及修持培養,使歷史悠久的藏傳佛教後繼有人。尊者才學出眾,修成正果,以博大、寬廣的心境包容世間萬物,常念人間疾苦, 祈禱世界和平安寧、人民安居樂業。他曾為《青海民慈》創刊題辭道:「欲求眾生安樂大慈心,夙願困苦消盡大悲心,二為世界和平根基故,今有民慈救助殊勝 欣」!為了宏法利民、民族團結、世界和平,活佛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其無上品格和卓越事蹟在全省各界群眾中傳為佳話。

一九三五年,在今海南州貴南縣創建塔秀寺。為多、衛、康區教化眾生宏轉法輪,普降正法甘露,引導無數有緣弟子步入解脫聖道,由此成為僧俗公認的甘青地區佛教界泰斗。

塔秀寺,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責南縣治西南十五公里處的佳哇達穆瑪山谷,青山環繞,幽靜莊嚴,全稱「塔秀 寺清淨持戒洲」。十七世紀,西藏高僧曲江嘉措來青宏法,在此建一帳房寺院,塔秀吉哇。此高僧之轉世形成塔秀活佛系統。後有第六十任甘丹赤巴.丹貝尼瑪、達 賴喇嘛·格桑嘉措及其經師阿旺確丹等高僧大德蒞寺加被。自一九三五年至二○○四年,雍增仁波切一直廣結善緣、廣募資金,為修建塔秀寺勞心勞 力,因貴南地區非常貧困,直至仁波切圓寂時,塔秀寺大經堂的危樓重修工程還沒完全竣工。

在塔秀寺,雍增仁波切依次創立清靜佛律三事儀軌、神變祈願大法會、勝樂、大威德本尊修供、祥穗安神開光等佛事 活動。鑒於雍增活佛精通佛學,潛心修練,德高望重,塔秀寺僧侶逐年增多,成為甘青地區主要的講經傳法道場,前來接受灌頂、聆聽教誨的僧俗信徒絡繹不絕。塔 秀寺設有多種修學班及講經院,由雍增仁波切、善知識強巴赤列、文殊上師洛桑嘉措等高僧親自執教,傳授顯密精義。至今塔秀寺已經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佛門接班 人,有的通達內明深義,有的修心證得果位,有的擅長正統法事儀軌。目前,塔秀寺沿著尊者雍增仁波切開創的聖道,清淨持戒、培養僧才、宏揚佛法、莊嚴國土、 利樂有情。

為證實世間無常,教導常執者信佛行善,二○○四年,跨世紀宏法利生、九十七高齡的尊者以示寂滅,證顯一切空性 光明法身果。諸門徒弟子,嚴格按照尊者生前遺囑,如法舉行法體安放,供養儀式。其遺骨,自然奇顯佛像、字母等舍利子,長受眾人頂禮。藏傳佛教界讚譽尊者: 精通顯密,通達律儀,德行高妙,乃是行聲聞聖賢之持戒大師,修習密法證得無上果位者,吾等所化弟子敬信膜拜之皈依處。

仁波切一生致力於建寺、修證和講經說法,培養教育人材,度眾無數。仁波切每年還堅持閉關專修和灌頂傳法,他就像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一樣,無論是誰,有求必應。

永遠的雍增仁波切,我們想念您,祈願您早日轉世,救度苦海中的芸芸眾生。

 
 
佛教臨終關懷的理論與實踐
◎理 方

生與死,歷來都是困惑人類生存的最主要問題。佛教,作為人類文明進程中所產生的最傑出的思想產物,對人類「生」與「死」這兩方面的問題有較為入理的解析;特別是對臨終前關懷的問題,有較為妥當的解決辦法。本文僅以佛教淨土宗的觀點,就臨終關懷的問題略加闡述,以饗讀者。

佛教認為人是由色、受、想、行、識五蘊假合而成的產物。「色」是屬於人的身體內物質的部分,包含骨骼、肌肉、 毛髮、血液、五臟六腑等有形體的部分;受、想、行、識,是屬於精神的部分,是人的感受、意志、行為動力及意識分別思維等無形的部分。當一期生命在完成由前 一世的業力賦予它新陳代謝的使命後所呈現死亡的狀態時,佛教認為所死亡的祇是肉體的有形有相的「色」的部分,而精神部分的核心之「識」,則會離開所依託的 肉體而另外尋覓一種新的生存載體而在六道中繼續存在,並承受著今生所有行為所產生的力量。根據佛教的教理,當人在死亡的時候,通常是受「業力」或者「心 力」的牽引而尋找來生的地方。所謂業力,就是我們平時的行為的力量,也就是說生活在世間的每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他的任何行為都會產生相應的力量,在適 當的時空條件下發揮其作用。這種行為的力量不會因為時空環境的改變而消失,祇會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以不同的形態出現,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和作用。行為的這 種力量是由人的眼、耳、鼻、舌等五官配合八識所造作後積存在人的心識之中,當死亡降臨的那一刻,那還沒衰竭的業便將自動彙集起來,並轉入另一個相應的發展 階段。而所謂的心力,則是指定心所產生的力量。當一個人在平時如果訓練有素,能專注於禪定或者專心於念佛,這種專注的心所產生的力量就會在他臨終時令他沿 著他專注的思路前進,專注於禪定的則靠這種力量引導他投生於初禪、二禪乃至四禪天,專注於念佛的則靠他平時的這種心力與願力投生到佛的世界。基於這種原 理,佛教淨土宗特別提倡這種專注於念佛的力量,而且主張專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效果最好。認為祇要平時專心於憶佛念佛,那麼臨終時就肯定會蒙阿彌陀佛 接引而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在淨土宗看來,除了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五濁的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清淨莊嚴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根據淨土宗所 依據的《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及《觀無量壽佛經》等經典記載,西方極樂世界是由阿彌陀佛以大願力為攝化十方世界的苦惱眾生而創造的,那裡完全是一 塊純潔的淨土,那裡沒有人世間的三災八難以及生死輪回的種種煩惱與不安。極樂世界黃金為地,寬廣平正,清淨莊嚴,超越十方一切的世界。那裡的山,那裡的 水,完全是美妙無比,那裡的一切物質都是七寶合成,令人喜悅。那裡的眾生容貌微妙,完美至極。那裡的生活安詳自在,隨心所欲,所受用物,一切豐足。最重要 的是生在極樂世界的人是在阿彌陀佛的親自指導下修學佛法,盡其一生肯定能圓成佛道。根據經典的描述,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具足無量智慧德相,他為我們提供了 極為簡單的能通向極樂世界的方法,那就是以他的名號功德來救度眾生,祇要有人稱念他的名號就能得到他強有力的加持而令所念的人得到安祥自在,並在他臨終時 接引他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如《佛說阿彌陀經》中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如果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他生命歷程中的大問題就得到徹底的解決,從此不再往來於六道之中。這確實是佛教淨 土宗的獨特之處,也是覺悟後的釋迦牟尼佛為臨終者指出的一條金光大道,祇要肯做,就會得益。在《高僧傳》、《淨土聖賢錄》及《近代往生見聞錄》中,的確有 許多臨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實例。

依照這樣的理論,佛教淨土宗對臨終者的關懷首先是開導他們放下身心所有的執著,而後再教他們發願念佛求生西方 極樂世界。具體的方法則是首先向臨終者開導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及阿彌陀佛的特殊力量,讓他明白所投靠的處所,而後就要慢慢開導他放下對此生此世的所有 牽掛,讓他了知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實在是苦難重重,生老病死,樣樣都苦,一切的一切都不能使他止息人世間的痛苦,也不能使他長生不死,而西方極樂世界卻 是快樂無比,如果能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就會有種種的神通道力,到那時乘願再來幫助他的那些眷屬人等也不成問題。之後還要開導他縱使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造了許多的惡業,若在臨死時,祇要能一心念佛,也會蒙佛接引,也是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而一旦生到了那裡,就必定能親見阿彌陀佛, 那其他的生命問題就全都會迎刃而解了。

因此,淨土行人對於臨終病人,常常是勸他念佛,或者在臨終者的身邊與他一起念佛,幫助他提起正念,這種臨終的 關懷,淨土宗稱之為「助念」。 助念的功用,在淨土宗看來就像是給臨終者系給一條安全帶,祇要相互配合,再仗佛力,就肯定會達成目的。如印光大師在他的文抄中說:「臨終助念,譬如怯夫上 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牽後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極」。助念時,首先要令病人心悅身安,並請病人同時配合念佛。如果病人口不能念,也要讓他聽得清 楚,如果病人有時昏沈,如睡眠相似,那助念的人,就要用引磬,靠近病人的耳邊,輕輕敲擊,令他清醒,同時念佛的聲音也要提高一些,令病人念念不會昏迷。當 病人到將要斷氣的時候,助念的人就要向佛前或跪念,或拜念,同時,每個人的心裡,觀想阿彌陀佛,放大光明,接引亡人,亡人此時就可以在佛光中央,往生西方 極樂世界。此時,全體助念的人,要高聲念佛,念到亡人氣斷之後,這樣就對亡者就有決定的好處,也可以說是送臨終者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使他從此獲得永恆 的安樂。如印光大師在《臨終三大要》中說:

「若當臨命終時,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志誠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發慈悲,親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業 力凡夫,何能以少時念佛,便可出離生死,往生西方?當知佛大慈悲,即十惡五逆之極重罪人,臨終地獄之相已現,若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止一聲,亦 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種人念此幾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業力重,念佛數少,而生疑乎?須知吾人本具真性,與佛無二,但以惑業深重,不得受用。今既歸命 於佛,如子就父,乃是還我本有家鄉,豈是分外之事?」 。

當臨終者死亡之後,按照佛教淨土宗的說法,在八小時之內,仍然要繼續為他念佛,以保證能使死亡者的心識不亂, 順利往生極樂世界。此時死亡者雖然呼吸停止,心臟不跳,但心識尚未離開身體。此時他的身體仍然會有微細的知覺,一曲一伸,都會對他的心識有所影響。所以此 時仍要繼續為他念佛,令他保持正念,不可移動、哭泣、沐浴、更衣等行為,如印光大師在《臨終三大要》中說:

「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髮千鈞,要緊之極。祇可以佛號開導彼之神識,斷斷不可洗澡換衣,或移寢處。任彼如何坐臥,祇可順彼之勢,不可 稍有移動,亦不可對之生悲戚相,或至哭泣。以此時身不自主,一動則手足身體,均受拗折扭裂之痛,痛則瞋心生,而佛念息,隨瞋心去,多墮毒類,可怖之至!若 見悲痛哭泣,則情愛心生,佛念便息矣!」

至此,病人雖已死亡,但在佛教的淨土宗看來,仍然需要特殊的關懷,還延續到死後四十九天。淨土宗主張病人逝世 後,親屬家眷等人,最好在四十九天之內,應吃素、念佛、守五戒,這樣才能使生者、亡人都能真正獲得利益。因此在亡人命終之後,家屬要在七七日之內,為死者 廣造功德,如佈施、放生、救災、濟貧等。還應印送經書、供養三寶、禮拜懺悔、誦經念佛,求佛力加被。如果亡者已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則因此功德可以使他增高 蓮品,如果尚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則可以使他中陰身得度,使他能投生善道,獲得安樂。

 
 
留雲寺賦並序
◎沈善增

我在 二○○二年參加了上海玉佛寺召開的「都市寺院與人間佛教」的研討會,從此以後,對都市寺院的建設,佛教與現代社會的關係的問題更多一份留意。去年九月,隨 上海作家代表團訪問臺灣,在台中市參觀了中台禪寺,見那裡的寺廟建築揉和了許多西方現代建築的元素,造得像博物館似的,感到很新鮮。聽說對這樣的寺廟樣 式,臺灣也有爭論。但我個人覺得,從欲鹇牽引、方便說法的角度看,這樣的建築樣式對青年人可能很有吸引力,能使之生歡喜心,未嘗不可。這種樣式的寺廟,也 顯示了佛教與時俱進、生氣蓬勃的姿態,也可以算是一種變通的愛語攝與同事攝吧。我內心很希望在大陸看到這樣的面貌新穎的寺院,讓青年人就是為了參觀旅遊, 也樂意來。

有幸在今年陽春三月參觀了上海市郊南翔鎮的留雲寺。這座新修的古寺,既鮮明地展現了唐代的寺院建築風格,又有 很大的創新,在繼承與創新的關係處理上,我認為比台中禪寺做得更好。古代與現代,圓融地結合;滄桑與新鮮,完美地統一。佛教的文化與藝術,從來是中華民族 的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日上海出現這樣的美輪美奐的寺廟,是否標誌著中國的建築藝術進入了新的層樓?

興奮難抑,吟成賦章——

  留雲寺賦

繁華古鎮,

幽靜禪庭。

雲翔白鶴留雲住,

佛講金經即佛來。

鎮由寺名,法藏和合四方眾;

寺興鎮旺,香火冉升百賈集。

千年伽藍,焚毀幾番於亂世;

百畝精舍,莊嚴三載在盛時。

唐風重現,鳴鐘響鼓頌梵唄;

廟宇通明,斗拱懸山聆海音。

大悲宏願,千手四方觀自在;

廣利有情,三乘六度行普賢。

日施一元,福田噴湧八功德水;

長供萬佛,淨土催開九品蓮花。

攝有方便,佈施利行愛語同事;

性無變遷,過去現在未來永恆。

心離紛繁,名利無關思禪悅;

車馳高速,華都片刻到叢林。

禪鏤石上,坐下正好參悟;

道延足前,步進不異隨緣。

一切放掉,輕快原來非難得;

無住佈施,歡愉可以自經常。

鬧中取靜,境靜無如心靜;

去了想來,能來還是常來。

南翔白鶴紫霄外,

仰見留雲簷瓦間。

怡和養性,

安享太平。

 
 
留雲寺斷想
◎桂國強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歷史淵源;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化積淀。

當歷史的時針指向劃時代的廿一世紀之際,上海這座東方大都市早已是高樓林立、電腦遍佈了。面對滾滾而來的「現代衝擊波」,都市是否會悄然動搖傳統的文化根基?都市人是否會逐漸淡漠固有的生活習俗?

也許,正是基於這樣的思慮,經有關人士倡議,在設計大師的精心創作下,經過近三年半時間的重建,二○○四年十 一月,全部採用唐式結構、座落於上海嘉定南翔古鎮的留雲寺正式落成。據說,這座寺廟是因為當地信眾的宗教生活需求而由上海市佛教協會作出決定、由政府有關 部門的支持動工重建的。然而,當它真的以嶄新的面目出現在眾人面前時,它的意義其實已經遠遠超出宗教的範疇了。

是的,留雲寺不僅是一座寺廟,亦是一個積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旅遊處所,更是一個見證國家和城市歷史變遷、社會 興衰的特殊空間。在這裡,人們可以深切感悟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慢慢品味唐式建築的雄渾壯麗,更可以佇立遐思國家、民族的昨天和今天 ……通過對一個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地方名勝歷史、文化的展示,進一步折射、映現出中華民族悠遠的歷史和恢弘的文化。

留雲寺原名白鶴南翔寺,始建於南梁天監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名揚海內外的 南翔古鎮,正是因該寺而得名。據傳,梁天監四年,由於南翔寺的建立,周邊地區人氣漸旺,由香節而廟會,又有廟會而成為商市… …於是,南翔鎮便在日隆的人氣之中悄然形成了。這種「以廟興市」、「以寺興市」的有趣現象,對於研究老上海地區的城鎮經濟、民俗文化,無疑 具有十分珍貴的價值。

事實上,今日世界,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都將本國的歷史名勝、文化古跡視作瑰寶,嚴加保護起來,這已為我近年來 出國時的耳聞目睹所證實:無論是日本的名城京都,還是法國的首都巴黎;無論是千年古城開羅,還是僅有百多年歷史的悉尼……均 用立法的形式,將當地的名勝古跡護存下來。

歷史需要承襲,文化應當弘揚——外國如此,中國亦然。從這個意義上說,留雲寺的重 建,當是弘揚、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舉措和神來之筆,較之於外國的有些做法,似乎更勝一籌:它不僅集中展現了佛教文化的精髓和奧妙,更以泱泱大唐的建築 風貌,喻示了國運昌隆、社會和諧的時代背景。

這些年,許多人都在呼籲「搶救歷史遺產」、「弘揚中華文化」,但要真正使「呼籲」成為「現實」,並非一件易事。留雲寺的重建,當是「理論聯繫實際」的楷模,值得人們稱道。

 
 
心得體會
◎頓 自

本次利用五一假期時間,有緣來到禮佛禪寺短期出家七天,在這七天之中,共有如下幾點體驗心得:

1、 佛家修身,身體得到很好的恢復。

平時在城裡生活習慣很不好,晚睡晚起,酒肉不斷,再加上城裡的空氣污染嚴重,平時工作壓力大,造成身體成亞健 康狀態,沒食欲,乏力,精神不集中等,經過這幾天在寺廟有規律的生活早起早睡,遠離酒肉,呼吸清新空氣,感覺自身狀態恢復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精神倍增,食 欲,睡眠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佛門清淨之地是修心養性的好地方,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健康的保障。

2、 佛門養性,心靈上得到淨化。

由於平時工作壓力大,社會上的人際關係複雜,難免時間長了養成易燥,易怒的不良習慣,經過在寺廟幾天的靜養, 心靈上得到很大的平靜,讓浮躁的心態平穩下來,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是對未來工作、生活做好了更充分的準備,並且在佛門淨地也接觸到更多善良、單純、友 好的人,所謂近墨者黑,近赤者紅,人文環境也是改變心態的重要因素之一。

3、 佛門開悟。思想上得到覺悟。

佛家文化,源之流長,對於世界觀和人生觀的認識,與傳統的學習,有著很大的不同。在佛家文化中,對功名利祿的看法,對感情、親情的觀點。讓我有了新的認 識,雖然在某些方面還不能完全認可佛教思想的觀點,比如在親情方面,有些出家人為了解脫一切,不顧父母幾十年的養育之恩,放棄親情出家為僧,豈不是背信棄 義,不孝不忠,茫然,這僅僅是我個人淺顯的認識,同時也是受儒家文化思想長期的薰陶,認為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可能佛家的思想對事物的看法更廣更遠, 有些問題不祇是今生,還有來生。總之,在個人思想方面,對更多事物的看法有了更長遠深入的認識,凡事都有正反兩面的存在,其實,這和易經中的陰陽理論有些 相似之處。

4、 佛門因果學說,行為上得到扶正。

所謂春天種冬瓜,秋天不會結出西瓜,正是因果的觀點,與人所相處之道,就在與互敬互愛,有其因必有其果,種下恩愛的種子,得到同樣的也是恩愛,種下仇惡的種子,得到的就是仇惡,佛家所講因果輪迴,不祇是一事一物,也包括生生世世。

5、 佛門簡樸,學會普愛眾生。

所謂普愛眾生,凡是活生生的動物稱為有情眾生,靜的,無生命的稱為無情眾生。不管是有情眾生,還是無情眾生, 皆受愛護,出家人平時用齋,不浪費一粒米,一口飯,講究萬物皆有所用,要物盡所用,對自己也是積福報,我們平時在社會上雖然自身感覺勤儉節約,但是與出家 人相比,還有很多地方學習和提高,不管有情、無情眾生,要普愛眾生,眾生才能回報與你,像很多有錢人就浪費破壞,他們的富貴就不會長久。

以上即是七日來的心得體會,最後衷心祝願禮佛禪寺:

功德無量,吉祥圓滿。

 
 
感 恩
◎頓 教

沒有報紙,沒有電視,遠離熱鬧繁囂的都市生活,來到廣東博羅禮佛禪寺做短期出家體驗活動。

禮佛禪寺位於博羅城北八里外,這裡山青水秀,綠樹環抱,空氣清新,環境清靜,寺院建有地藏殿、觀音閣,供奉著地藏菩薩、觀音菩薩像等,道場莊嚴肅靜,真謂人傑地靈,確定是出家修行,參悟真理的好地方。

想當初我來之目的,本是拋開世間名利色的誘惑,放下萬緣萬念,求數日之清淨快樂,雖是短短的七天出家生活,我參加寺院組織的一些活動:有文化論壇講座,聽取國內高級學者有關佛學知識講解;有高僧大德的開示法會,以及參與傳燈、火供等。由此,確實讓我感觸甚多,收穫良多。

一、用感恩的心、平常的心、慈悲的心去迎接每天的人和事,面對每一天的生活,師傅日照法師給我們開示道:感恩,就是感謝,就如我們感謝電力,它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平常心,就是要我們放開胸懷,不要患得患失和斤斤計較,眾生皆苦,我們要關愛他們,發菩提心,幫助有需要的人。

二、親近善知識,結識學佛同友。我們日照法師和法圓法師等都是慈心極厚的人,師傅不但經常給我們作開示,講人 生大道理,勸順我們要好好學佛修行,活在當下,而且還不厭其煩的解答我們一些學佛的疑惑,雖然幾天的時間,觀其言,察其行,我感到師傅是一個一心無私,為 弘揚人間佛教,而甘於奉獻自已一切的高僧大德,是真正的,有道行的善知識,能成為他的徒弟,是我等莫大的善緣,此外,短期出家班之學友,雖是來自各個地 方,各個工作領域,但大家都有一顆學佛、向佛之心,空余之餘,彼此之間亦交流一些學佛心得和體驗,使我增長不少的知識和感悟,結下不少的善緣。

三、格守沙彌十戒,為自己培植不少善因,消去了許多學佛的業障,正如師傅所求,學佛要修清淨心,修行要從修正 我們的作為規範做起,祇有嚴格的行為規範,才能修持到內心的寧靜,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要和寺院僧人一樣的約束自己,這一點對我本人是一極大的考驗,因 為在此之前,我個性比較趨向散漫自由,不拘禮節,所幸,在寺廟眾師的嚴格要求和同修的提點下,使我有極大的進步。

七天就這樣過去了,還俗返回滾滾紅塵,真是難捨之至!非常感謝禮佛禪寺,感謝日照法師、法圓法師、頓建法師,感謝寺院所有的僧眾和義工,弟子會遵師教誨,誠心學佛,利益眾生,弘揚佛法,同時也會為寺院的建設盡一點微薄之力,阿彌陀佛!

 
 
世界佛教動態

紹根法師應廣西希望辦主任之邀探訪山區校舍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紹根法師率領的扶貧助學團,於六月十六至二十日,前往廣西天等、寧明及扶綏三縣,為年前捐建的三所希望小學進行驗收,並考察五所待援建的小學。團員包括捐款人林紫珊、郭楝強、伍懷枝及陳巧施等一行五人。

寧明與扶綏縣均屬於崇左巿轄下,由於鄰近南寧及越南,加上中央大力撥款興建公路及鐵路,近年積極進行招商引 資。其中包括推廣種植甘蔗,由廠商提供種植技術及肥料,政府訂立巿場最低價格,以保障農民利益,而且引進循環產業的概念,先以甘蔗製糖,然後生產酒精,甘 蔗的渣滓最後還用於生產紙張,減低廠商的排污成本,成功令農民生活得到改善。近年農村的人均年收入約為人民幣一千四百,城鎮人均年收入約人民幣一千六百五 十,縣城治安良好,而且衛生情況較佳。

另一方面,為解決農民沒錢看病的問題,縣政府特別承保農民的醫藥費,農民每年祇須繳付人民幣十元,政府便會負 責其70%的醫藥費(人民幣二萬為上限)。考察團到訪寧明縣當天,縣政府便舉行了一個慈善綜藝晚會,為一位農村四歲小孩籌募人民幣二十萬的手術費用,得到 當地巿民的熱烈支持,紛紛表演及捐款,當晚便籌得人民幣七萬多,顯示當地人民政府致力對貧病村民排憂解困。

隨著工業的發展,許多農民湧入城巿打工,並在城巿邊沿居住,導致城鎮學校不足;另一方面,近年政府實行兩基攻 堅(全面完成基礎教育及基本掃除青中年文盲),尤其在農村小學教育方面,更免學費、雜費,並提供生活補助。而由於生育政策及人口分散,許多小規模的教學點 祇有二三十個學生,由一位老師任教所有級別及科目。為提高教學質素,縣政府將之合併為中心小學,以使老師可專科專教,學校都設有電腦室、圖書室等。由於資 源有限,現時校舍不足的情況普遍,更遑論宿舍、飯堂、浴室等配套設施,雖然危房校舍都被拆除,但許多教師仍住在危房中,學生則須長途跋涉步行上學。

此次考察團所探訪的校舍,包括一所荒廢多年現被村民借住的中學,雖然校舍相當殘舊,圍牆及舊教師宿舍已成危 房,扶綏縣政府仍計劃將之修繕改作小學校舍,然而還須再興建一幢教學樓,才能容納附近七百多名民工子女入讀,有感實際需要,及縣政府對教育的熱誠,隨行善 長林紫珊即時答允捐助,而紹根法師亦答允為另外兩所小學募捐助建經費,以使學校能盡快投入使用。

此次考察團所到的天等縣,是廣西最後兩個完成兩基驗收的縣之一,也就是說過去農村小學兒童失學輟學的情況已降 至零。隨著基礎教育逐步完善,近年廣西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簡稱:廣西青基會)的工作重點,轉向協助窮學生上大學。去年廣西青基會發起 「愛心圓夢行動」,瞬即引起中國青少年基金發展會的響應,將行動推展至全國各地,成功籌得1.5億元人民幣,資助了近四萬貧困高中生上大學。原來近年的大 學新生中,有20%有經濟困難,當中大多來自農村,有的連前往大學報到的路費也籌不到,被逼放棄學業。而今年廣西青基會的目標工作,就是資助所有考上大學 的窮學生上學。

最近,廣西青基會更拍攝電影「希望」,講述來自山區的窮學生如何在親友的協助下籌得大學學費,為此,貧困的農 村老師寧願放棄醫治眼疾的機會,讓窮學生得上大學。窮學生完成學業後,放棄高薪厚職,回到山區當老師,並幫助家鄉發展,改善當地經濟及教學水準,題材寫實 而感人肺腑。除了揭示農村學生無錢上大學的悲哀,亦帶出了以往農村老師的困境(環境差、工資低、難以組織家庭),以致無人願意到農村當老師,教學質量低的 惡性循環。

而隨著父母到城巿打工,留下極需家庭溫暖及道德規模的兒童在農村生活,形成「留守兒童」的問題。目前許多農村 學校都以此為重點工作,儘量採用寄宿制,以老師充任「父母」角色,老師的素質及水準更為重要。為此,近年青基會除了招募各地義工到農村教學外,更與企業合 作,由私營企業資助大學畢業生到農村教學,一年後,獲資助的畢業生將被安排到企業工作。

目前廣西青基會正積極聯絡各地的電影、電視發行商,洽談「希望」的版權,目標是籌得一千萬元以資助區內所有窮學生上大學。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