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刊物出版 > 香港佛教月刊  
 
 
香港佛教月刊
 
 
 
無標題文件
香港佛教月刊613期
2011年6月出版
 
目錄
 
 
編者的話
紀念人天導師 —— 釋迦牟尼佛
慶祝佛誕
致詞 ◎覺 光
致詞 ◎曾德成
致謝詞 ◎永 惺
佛經淺釋
《法華經》中的七種比喻 ◎王應貴
佛教修學
佛教的慈悲思想(上) ◎顯 明
禪學三要 ◎樓宇烈
佛教常識
比丘的含義 ◎常 靜
人生佛教
淺談佛教的世俗化 ◎慎 言
今人論古
初探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匡調元
修行法門
行腳記 ◎遠 塵
禪境趣談
人生不永 ◎秦孟瀟
唐代高僧
越天險恒河遇盜(八)(上) ◎秦孟瀟 / 文
  嚴以敬 / 圖
孝親譜 ◎萬 千/ 文
  程國英/ 圖
世出世法
轉型昇級 ◎楊 釗
高僧開示
一行禪師在蓮池寺亞洲應用佛學院(AIAB)首兩次開示
佛醫文獻
讓智慧的光芒照亮人間
—— 寫在《中國佛教醫藥全書》出版之際(上)
◎李良松
世界佛教動態
 

 
編者的話
紀念人天導師 —— 釋迦牟尼佛

農曆四月初八,是佛教界紀念和慶祝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誕生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佛教寺院都會舉辦浴佛法會,如浴佛、行像、放生及各 種弘法活動。香港自1999年起,覺光長老爭取到「佛誕日」為香港公眾假期後,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參與浴佛活動,聽聞佛法,以致皈依佛教。今年二五五五 (2011)年的「佛誕節」,香港佛教聯合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大會堂舉辦了隆重的「佛誕吉祥大會」,有數萬名信眾前來參加浴佛大典。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誕生於二千多年前印度的迦毗羅衛國,父親為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釋迦牟尼為太子,「釋迦」是種族姓。太子在19歲 時,看到人間生老病死的無常,隨離開了榮華富貴的王宮生活,出家尋求宇宙人生的真理及解脫之道。經五年尋道,六年苦修,30歲時在菩提樹下參禪而覺悟成 「佛」。(「佛」即「佛陀」,是梵語Buddha譯音的略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含義)。《增一阿含經》云:「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 也。」這是說「佛」是來自人間的正覺者。佛陀成道後,講經說法達49年之久,在80歲時涅槃。

農曆四月初八的「佛誕節」又稱「浴佛節」,釋迦牟尼佛是慈悲、智慧的象徵,是眾生的道師,他為眾生開啟了解脫之道,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心靈財富。世人為了紀念佛陀,各地信眾在「佛誕日」讚頌佛陀,沐浴聖像、清淨身心、共沾法喜。

今年的「佛誕節吉祥大會」是在5月9日至5月10日二天舉行,法會內容有:「萬人皈依大典」——恭請諸山長老為皈依導師,證盟授受三皈依, 即皈依佛法僧三寶。「華嚴懺行願法會」——《華嚴經》是釋尊成道後的首部經教,有「經王」之美譽,諷誦《大佛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教導弟子應行持十種 廣大願行。「金剛經誦經法會」——《金剛經》是佛教非常普及的經文之一,是佛在般若法會上的開示,「金剛」是指金剛不壞,比喻般若智慧如金剛般堅銳,能破 除眾生頑固的煩惱,開啟智慧。「懺摩法會」——「懺摩」是印度梵文的音譯,即「懺悔」的意思。通過禮佛、懺悔、消除業障,清淨自身。「傳燈法會」—— 「燈」代表「佛法」,「佛法」就如「明燈」,照亮眾生,破迷啟悟。手捧蓮花燈,相互傳遞,象徵將佛的智慧明燈代代相傳,表示佛法永續,法輪常轉。

在「佛誕日」,藉此殊勝因緣,以香水灌沐佛身,潔淨身心,洗滌煩惱,增長智慧。同時一邊稱念浴佛偈:「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
慶祝佛曆二五五五(2011)年佛誕節吉祥大會
浴佛大典
大會會長 覺光長老 致詞
尊敬的中央駐港聯絡辦事處黎桂康副主任、
民政事務局曾德成局長、諸山大德、
各界貴賓、各位同人:

今天,我們莊嚴地舉行香港佛教界「慶祝佛曆二五五五年佛誕吉祥大會」浴佛典禮,承蒙中聯辦黎桂康副主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先生蒞臨主禮,各位政府長官及各界嘉賓踴躍參與,本人謹代表香港佛教界,對諸位的蒞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福。

佛教是一個提倡「和諧」的宗教。我們都希望在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裡生活,有了人與人彼此之間的「和諧」氣氛,我們的心才會平和、安定, 有了平和安定的心,幸福愉悅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我們相信,其他宗教的信徒、或是沒有宗教信仰的市民,祇要是愛好和諧,追求完美的人,都同樣抱有這種願 望。

所以,我們要致力維護香港的和諧,政府和市民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在香港,我們感恩,每個人都享有表達意願的權利,佛經告訴我們: 「於親、非親,心常平等,言常含笑,言語知量」,這是提醒我們,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要互相尊重,和平地表達自己意見。對於政府,法句經這樣說「一切為天 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眾生,是為大吉祥」,所以,我們的政府,應該以民為本,推行符合市民利益的政策。祇要官民合力,互相尊重,共同努力,香港就不怕面 對任何區域競爭,也能克服任何困難,保持它一貫的「福地」美譽。

佛誕節除紀念佛陀誕生之外,也有「浴佛形像、自滌身心」的涵義,讓我們淨思省悟一己所作諸業,有善奉行,有惡懺改;所以無論佛教徒,或非佛教徒,今天有緣參與,希望大家藉此機會,浴佛淨心。

最後,再一次感謝各位貴賓親臨盛會。祝福各位長官政躬康泰,在座各位福慧無量,萬事勝意。佛誕吉祥﹗

 
 
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
慶祝佛曆二五五五(2011)年佛誕節吉祥大會
浴佛大典
民政事務局局長 曾德成太平紳士 致詞
覺光法師、黎桂康副主任、各位大德、各位嘉賓:

我十分高興可以有緣參與今日這個盛事,與在座各位一同慶祝佛祖釋迦牟尼誕生二千五百五十五年這個大日子。我尤其感激覺光法師剛才的開示、給我們很寶貴的教益。

今日吉祥大會上舉行浴佛大典,可以幫助大家去除心中污垢,放下固執和煩惱,令身心安寧自在。佛法淨化心靈、啓廸智慧、覺世導民,促進社會和諧共融,在當今世界尤為重要。

佛誕節傳遞的另一個重要信息,是藉着浴佛活動導人向善,行善積福、廣結善緣,提升人類的精神境界,對倫理道德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產生積極作用。

香港佛教徒估計超過一百萬人,在社會不同層面持續作出貢獻。香港佛教聯合會多年來一直秉承「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宗旨,致力弘揚佛法的同時,還開辦各項福利事業,如學校、醫院、青少年中心、安老院舍等,為眾生謀福。我相信在廣大信眾同心推動下,佛聯的善業必定蒸蒸日上。

最後,我謹祝大會圓滿成功,並祝在座各位身體健康、六時吉祥。

 
 
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
慶祝佛曆二五五五(2011)年佛誕節吉祥大會
浴佛大典
大會首席副會長 永惺長老 致謝詞
尊敬的會長覺光長老、
尊敬的中聯辦黎桂康副主任、
尊敬的民政事務局曾德成局長、
各位長官、諸山大德、各界貴賓、各位同人:

香港佛教聯合會為慶祝佛曆二五五五年佛誕佳節,今天在這裡舉行盛大的香港佛教界慶祝佛誕浴佛大會。盛會大典,高朋滿座。本人謹代表大會感謝今次開幕 儀式主禮貴賓中聯辦黎桂康副主任、民政事務局曾德成局長撥冗光臨;感謝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卓越領導四眾同人,不辭勞苦;感謝諸山長老及宗教領袖鼎 力支持;感謝各方善信居士,踴躍參與,使今次活動能順利進行。本人向各位表達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今次慶祝佛誕盛會,除發動全港佛教團體及道場舉行 一連兩天之慶祝活動外,還舉行了「佛誕浴佛典禮」、「萬人皈依大典」、「懺摩法會」、「誦經法會」、「行願法會」、「傳燈法會」等大型佛教儀典活動,有助 於弘揚釋尊教化導正,導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增進社會祥和,人心向善。

正法久住,佛光普照,衷心敬祝國泰民安,香港繁榮,人民幸福,世界和平;祝願各位嘉賓身體健康,如意吉祥,福慧增長。

 
 
《法華經》中的七種比喻
◎王應貴

《法華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被佛教界稱為「經中之王」,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經的主要內容是以大量譬喻和豐富的想象來說明大乘佛教的殊 勝。全經以開、示、悟、入為總綱,具體敘述三乘歸於一乘的中心思想,反復論證大乘佛教的真實性與合理性。在本經中,佛陀為了說明事理,採用了很多比喻來加 以說明,從而使抽象的佛理形象化,便於大眾理解。《法華經》中共有七種比喻,簡稱為「法華七喻」,這七喻就像七顆明珠,不但講明了深刻的道理,而且彰顯出 精彩的文學性。

一、火宅喻

在《法華經》第三品《譬喻品》中,佛陀講到長者從火宅中救出眾多孩子的故事。佛陀在經中告訴舍利弗說,諸佛經常以各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 說法,讓所有佛子都能得到解脫。接著,佛陀便以國中有大長者,因為年老體衰,擁有無量財富和田宅,以及僮僕。他的家庭廣大,祇有一個門,家中人數眾多。一 天突然大火從家宅四面燃起,長者見大火起來,很是驚恐,自己能出逃。但顧及那些僮僕。他知道僮僕都貪圖嬉戲,沒有出逃的意思。為了讓僮僕逃到安全地帶,長 者採用下面的技巧令僮僕得出。

經云:「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 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稀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 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皆於四 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踴躍。」

長者就是通過允諾給予僮僕各種娛樂設施的方法,讓所有的僮僕都逃離出火宅,來到安全的地帶。長者喻我佛如來,孩子喻苦難的眾生;火喻世間之苦,宅子喻眾生輪回的三界。

火宅喻告訴我們:三界如火宅,眾生卻貪圖世間虛幻的快樂而不願出離。

二、窮子喻

窮子喻出自第四品《信解品》。講走失在外的窮孩子,面對所乞討的長者的富裕之家卻不知是自己的家。窮子見到長者身上真珠瓔珞充滿,價值千萬,莊嚴其身。他身旁還有很多僮僕手執白拂侍立左右。窮子見到長者如是威德莊嚴,心生恐怖,便快速離去。

長者見到窮子,知道是自己的兒子,便派人追趕,將窮子追回。窮子非常恐怖,擔心被處死,長者令人以冷水灑面,促其醒悟。但窮子仍不醒悟,長者便放其外出乞討。接著,長者巧設方便,使人請窮子來家裡打雜做事,逐漸使其漸悟自己就是長者兒子並最終繼承了家產。

經中的窮子喻二乘之人,長者喻佛陀,佛陀巧設方便,讓窮子從小乘修起,漸入大乘法門,最後將佛子帶入大乘境界。

三、藥草喻

藥草喻出自第五品《藥草喻品》。

經云:「迦葉,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藥草,種類若干,名色各異。密雲彌佈,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其 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 長,花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本品中的眾生喻藥草(小藥草、中等藥草、大藥草)或樹木(小樹、大樹),但是法雨無差別,雨落在地上,藥草和樹木各取所需,都能開花結果。在下面經文中還多次提到草木、雲雨。其中的三草二木喻受如來教化的眾生,下雨之雲喻我佛如來,大雨喻如來所說的一乘大法。

四、化城喻

化城喻出自第七品《化城喻品》,經中以比喻的方式,以眾生經過險難之道為喻,說明小乘貪圖涅槃之境。經中說眾生經過五百由旬的險難之道,路 上沒有人煙,非常恐怖。有一個聰明的導師,為了讓大眾能夠順利走過險道,於是對眾人說,你們不要害怕,更不要後退,前面有座大城,可到裡面休息,如果能夠 進入這座城,就能夠安穩快樂。這時眾多疲勞之人,心生歡喜,感嘆說:「我們馬上就可以遠離惡道,得到安穩快樂。」這些人於是便進入化城,想象著自己將得到 安穩快樂,感到無比喜悅。導師知道眾人已經得到止息,不會疲倦,就去除化城,對眾生說:「你們今來,寶處不遠,前面的化城,是我變化而成,為讓你們休息一 會兒。」

這段比喻主要針對小乘聖者而說。小乘聖者貪圖進入涅槃境界,一旦進入後就不想離開。豈知真正的寶藏還在遙遠的地方,而這座讓休息者暫時歇腳的「化城」祇是幻像,休息完後還要繼續趕路(指達到真正的涅槃)。

五、衣珠喻

衣珠喻出自第八品《五百弟子受記品》。經中說,就好像有人來到親友家中,因喝酒而醉倒。這時親友便以無價寶珠繫在其衣服裡面,送給其人。這 人醉臥在地竟然一點都不知道。他後來遊行到其他國家。為了衣食之需,到處求索,過得很是艱難,若是得到少許財物,便感到十分滿足。後來,親友見到他便說: 「你怎麼為了衣食竟然如此窘迫。我過去為了讓你安樂,以無價寶珠,繫在你的衣服裡面,現在還在,你竟然不知道,還勤苦如此,以求自活,太愚癡了。你現在可 用這個寶珠,換取所需之物,你就會過得如意,不會缺少東西了。」

這段經文講窮困的愚夫被富有的朋友贈送寶珠,而愚夫因醉酒不知,仍到處奔波謀生。愚夫喻聲聞和緣覺,朋友喻我佛如來,愚夫的醉酒好比被種種煩惱困擾。眾生為小乘小果,甚至世俗事務的「衣食忙碌奔波,卻不知心裡早有佛陀贈與的寶珠——一乘佛法。」

六、髻珠喻

髻珠喻出自第十四品《安樂行品》。經中說,比如轉輪聖王,想以威力降伏眾國,而眾小國王並不順從,這時轉輪王便起兵前往討伐。王見到兵士中 有戰功之人,心生歡喜,論功行賞,或給予田宅、或城邑、或衣服、或嚴身之具,或種種金銀珠寶。但是,祇有髮髻中有一明珠,大王起初捨不得送人,怕送人別人 會吃驚。但是,轉輪聖王見到眾兵士立如此大功,於是毫無吝嗇地將髮髻中的明珠賞賜將士。

經文中的輪王比喻如來,髺喻二乘權教,珠喻一乘實理。珠在髺中,就如實理為權所隱。這就是說如來於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授記二乘而得作佛,就像輪王解髺中之珠以與功臣,所以,以此為喻也。

七、醫子喻

醫子喻出自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經中說,比如一個良醫,聰明智慧,善於配製藥方,治療眾生之病。這個良醫有很多子女。一次,他因為有事 到其他國家,他的孩子因為不慎飲用了父親配製的毒藥而中毒。不久,醫生回來,眾子見到心大歡喜,請求父親醫治。父親見到孩子如此苦惱,便按照藥方,以好醫 藥,色相美味,搗篩和合,讓孩子服用。孩子服用之後,病即痊愈。

經文中的醫生比喻如來,眾子比喻三乘人。因為諸子無知,飲用毒藥,心即狂亂,父親設方便,讓他們服用好藥得以治愈。這比喻三乘人,信受權教,不得正道。如來施設各種方便,讓他們服用大乘法藥,迅速除去他們的苦惱,不讓他們有各種禍患,所以,以醫生之子作為比喻。

 
 
佛教的慈悲思想
◎顯 明

佛經講:「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菩薩」,這個名字不容易成。道宣律師和生公禪師有這麼一句話:「菩薩 之名,聞於被謗之曰。」如果修學佛法而仍然有人毀謗你,那你就是菩薩了。連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都有人毀謗。不過,我們佛教的思想是「聞謗不怨,受恩必 報」。所以,我們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慈悲的思想就是悲心增上,悲心增上不是弄神弄鬼,而是根據人文思想,大家團結,打破一切不善的習氣。談到菩薩,談到慈悲,就會聯想到「慈悲喜捨」。我先解釋「慈悲」兩字。

慈能予樂,悲能拔苦

佛經講「慈能予樂,悲能拔苦」。拔苦予樂,就是慈悲。如果分類來講,慈悲的行為是佛陀的思想,喜捨的行為是菩薩的思想。菩薩是捨己為人,喜 歡幫助別人,不顧自己,完全度眾生。所以,弘法者是續佛慧命,度眾生是叫他種福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教講的無緣大慈是一律平等,並不是你跟我有 緣,我就給快樂,跟我無緣就給你痛苦。

國家、社會或家庭之所以發生不安,不出「我見」和「我執」,再具體來講,就是為名、為利、爭權奪利,這樣就達不到無爭的境界。

世事每從讓處好

講到這裡,跟各位講一個故事:清朝雍正皇帝時,有位宰相名叫張廷玉,他是兩朝的宰相,也是漢人唯一入太廟的。他在京城作官,家裡的管家給他 寫封信說:「我們的鄰居蓋房子,侵佔了我們三尺地,怎麼辦?」他回信說:「千里捎書為一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管家把信 拿去給鄰居看,說我們老闆有封信來,問你三尺夠不夠?如果不夠,我們還可以再多讓三尺。鄰人聽了,說你能讓,我就不能讓嗎?我也讓三尺。鄰居不但不侵佔張 家的地,還自動讓三尺。這是安徽桐城很有名的「六尺巷」,巷道六尺正是雙方互相讓出來的。

眾生為菩薩土,結緣在人間

菩薩的根是眾生,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開智慧要用禪定的功夫,靜極光通,清靜到極點,光明就通達了。禪定是寂靜,寂靜必須先守住做 人的人格,嚴持戒律。戒律最基本的是三皈五戒。「漸次止觀」說,初學佛理想不要太高,理想太高就沒有根,譬如讀佛學院,要一年一年、一步一步地往上昇,這 才是正知見。如果好高騖遠,專門研究圓融形而上的道理,一旦體會不到,就會發生偏差。在基礎上扎根,就是在戒律上加強,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 其意,是諸佛教。」定的工夫,跟智慧有連帶關係,沒定就沒智慧,沒智慧就沒定。所以,有智慧才能不住生死,有慈悲才不住涅槃。智慧緣起性空,見住在智慧 上。智慧是佛教的特質,雖有戒定慧之別,但我們強調用智慧。智慧的另外一個名詞就是正知見,正見就是走正的,絕不走歪路。

悲心就是用佛教的精神來同化,來感應,也就是忘我的精神,如果不能忘我,處處有我,就有爭執,因此要讓。所以說,學佛要先受三皈,再受五 戒。五戒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也就是仁、義、禮、智、信。五戒就是五常,尤其殺戒更須嚴持。殺業太重,人心就兇暴。所以,要受八關齋戒, 儘管不能天天吃素,起碼一個月要有幾天。清心寡慾,就能長養慈悲。

以前在台灣,政府會配合中國佛教會的護國息災法會,禁屠三天。雖是禁屠三天,吃肉的人,前一天卻買得特別多,放在冰櫃裡,藏起來慢慢吃。這 種做法,對減少殺業幫助很少。佛經講:「五戒不持,人天路絕。」不守五戒,不講仁義禮智信,來生便沒有希望做人,昇天更不可能。所以,首先要皈依三寶成為 三寶的弟子,之後還要守五戒,這是學佛的次第。

「漸次止觀」說,皈依三寶,不墮三惡道,就是「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皈依三寶後,三惡道就沒有你的份。

常到寺廟去參加法會,聽經聞法,就是一種還債的工作。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債。人都有很多的冤親債主,冤是債,親又何嘗不是債呢?父母、兄 弟、妻子、兒女把你纏得死死的,年紀老了,還要你的老命,要替他操勞。靠自己的力量,這債不好還,到寺廟裡念佛或禮佛,祇要心虔誠,心誠則靈,所作的功 德,福不唐捐,可以消很多業障。

修了功德要廻向,也就是做了功德,再往外放,放在需要功德的地方,需要功德的,就是冤親債主。修行時遇到討債的,便不得自在,不得解脫;我 們常常看不破,放不下,那就是冤親債主在那兒纏著我們,如果我們所作的功德,都廻向給他們,他們就自然而然地獲得超生,昇天的昇天,到極樂世界的到極樂世 界,這樣你就解脫了。

人所求的,不外是現世或來生的快樂,或究竟解脫的快樂。求現世快樂的,一般都會念消災延壽藥師佛;求來生快樂的,就寄望阿彌陀佛;求究竟解 脫的快樂就是成佛、作祖,或作羅漢,出三界。出三界要二果以上到四果羅漢才能達到;二果羅漢僅在欲界斷貪瞋癡,三果羅漢把欲界貪瞋癡都斷了,昇到色界去再 修,到了四果羅漢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羅漢所修的就是戒定慧。事有可為(作持),有不可為(止持)是戒,處變不驚是定。

飲水思源,勤修戒定慧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台灣,人民生活很艱苦。現在大家都有錢,有錢了就要爭,都沒想到過去艱難困苦的日子是怎麼過來的,我們不能忘本,要飲水思 源。希望大家不爭,希望大家忘我,希望大家看透一點,這樣不管是家庭、社會、國家都會很富強。目前雖然正吹著一陣歪風,祇要大家站穩了腳步,應該是前途光 明的,這是修慈悲後的第一個階段扎根。

第二階段,要修禪定,先把生活穩定下來,才能修禪定。三餐不繼,你定甚麼?參甚麼?當然,現在生活是穩定了,但環境好像不怎麼安定,必須完 全安定了,心安理得,才會有定。禪與定是兩個層次,禪可以參,但「定」不可以想。參話頭(話頭就是我們的心)就是參你這一念心。所以,祖師講,「有時且念 十方佛,無事閒觀一片心。」看心識,心意未動之時,事物始生之處,你能看得到嗎?意還沒生,要反省你的心要往那個方向走,是往名利上走?還是往無我上走? 如果把心控制住,就能祥和。事物始生之處——一切事、一切物,剛剛生起來,是怎麼樣子?這是天台宗所講的「四運觀心」。四運觀心就是看你這個心,在還沒有 生以前是甚麼樣子?寧靜到甚麼程度?剛剛要動,心意要動了,你看它的方嚮往那裡走。已經動了,你要把它控制住,不要讓它走偏。事過境遷,已經動完了,你看 它落到甚麼地方?這就是四運觀心、觀照。

每個人都能這樣子觀,就都變成善人,沒有惡人,沒有妄念。淨念打坐,參禪是基本工夫。出三界不容易,要超出欲界,再超出色界,最後到達無色 界,無色界的工夫夠了,才能出三界。欲界充滿七情六欲,在欲界裡修禪定不容易。欲有三種:睡欲、食欲、淫欲(男女相戲),要把這三種欲降到最低點才能修禪 定。

唐伯虎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前除少時後除老,高中以下的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六十歲以後的退休人,也無所事事,老人見面,講講過去過 五關斬六將的事;中間的時間沒多少,再扣掉吃飯及睡覺時間,可利用的時間無幾。佛陀告誡我們,不要讓睡眠空過一生。所以要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參話頭,參 心的動向,把心調定了,家和國安,自己也會快樂。

定就是不生念,心不動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在修學佛法時,不被六塵所動。六塵沒罪,有罪的是六根,所以《楞嚴經》講:生死涅槃都是我們的六根 在活動。如果六根見聞覺知不被外塵所轉,心不動就是涅槃,就是寂靜,容易入空。我們常講「四大皆空」,四大皆空的「空」是定,五蘊非有的「非」也是定,真 正禪定的工夫,空有不可得,講空講有都不對。所以,能夠修禪定,不但是不嚮往欲界,且可達到上二界的境界。上二界的境界,就是禪定的工夫。譬如修初禪天, 一定要離生喜樂;二禪天是定生喜樂;三禪天是離喜妙樂;四禪天捨念清淨。這幾個禪天是我們用功的境界,如果你有初禪天的境界,應該念住——停止妄念,因為 欲界未到地定,經初禪天有一個覺觀的過程,覺是粗分別,觀是細分別。「分別」實在害人不淺,佛經講「不於其中起分別,是故此處最吉祥。」欲界到初禪天的中 間,有覺觀的行為,進入初禪,應該是「念住」,覺觀、分別的妄念也停止了。這個道理就是要我們修學佛法,不可增上慢,不可動不動就說我開悟了,我有神通 了,我了生死了。不要自己騙自己,也不要騙別人,更不要被別人騙。

初禪天還沒出三界,念住不打妄想。二禪天「氣住」,呼吸停止了。過去我在大陸參學,經常看到打坐的人,鼻子不呼吸,嘴也不呼吸,以為他死 了,把他火化,那時燒死了很多人,因為大家不懂氣住可以不用鼻孔、肺來呼吸,單用毛孔呼吸。普賢菩薩周身放光,就是從毛孔放光。到三禪天「脈住」——連脈 搏都不動了。到了這個境界,如果我們不懂教理,說不定還以為是成佛了,豈知還在三界裡面。到四禪天,才捨念清淨。突破四禪天,才出三界,才進入菩薩階位。

慈悲如如萬法融

度眾生不容易,一般講「自未得度,先度人者」是菩薩發心。菩薩有初心的菩薩,也有後心的菩薩;離成佛不遠的是菩薩,我們處處發心也是菩薩, 年紀老的是老菩薩;在三壇大戒上,受菩薩戒的出家眾是菩薩,受菩薩戒的在家居士也是菩薩。這樣就可以達到上二界的境界,所以證羅漢果要透過三界。釋迦牟尼 佛臨滅度時,重新把三界的境界一步一步地走過,這就是所謂「從慮緣真」。但三界有外道天,如果弄不好,給外道天迎走,那就糟糕了。所以,我們必須多研究教 理,多瞭解教相,才能確保走上正路,不會發神經病。神經病就是佛教所說的發魔,一旦發魔,不僅會增上慢,知見會壞,有了邪知見就連將來佛陀出世都救不了 你。

再其次,修無漏。修無漏就是不落空,不落有。我們現在是有漏之身,等於北方人所講的篩子盛水,水都漏掉了。修無漏法門,主要是不執著,念起 就要觀照,把它觀得動不了。漏就是有生滅,無漏就沒有生滅,沒有生滅就沒有生死,沒有生死就得解脫自在。了生死跟沒了生死,開悟跟沒開悟,在形象上是一樣 的,名詞也一樣,但性質不同,比方未開悟要穿衣吃飯,開了悟也要穿衣吃飯,不過跟沒有開悟的穿衣吃飯不同。

出家眾受戒時都得先學穿衣、吃飯,然後再學走路、睡覺,做開悟的準備。一切都有規範,修無漏能夠超出三界牢獄,達到涅槃道,再其次才能修慈悲,這就進入本題了。

修慈悲不是止於自證,絕不是自己了生死就算了。眾生沒度,你不要先跑。「乘願再來」的願是成佛的基礎,沒有願不能往生,沒有願也不能成佛, 不能度眾生。地藏菩薩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阿難尊者講:「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涅槃)」。這樣看來,地藏菩薩還 沒成佛,不過在教下來講,一切唯心造,你要是看見大家都是佛,沒有眾生,你便成佛。天堂、地獄是我們自己唯心所現,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你畫一個牛頭 馬面,自己嚇嚇自己。畫一個天女,自己欣賞,這是你自己畫出來的。這就牽涉到如幻三昧,這個道理我們不多講。

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鉢

修行有自證與利他,自證是羅漢,利他是菩薩。羅漢自己用功,光修智慧,很少修福。我們常常講「福慧雙修」。從前有個辟支佛(比羅漢大一點, 羅漢已斷煩惱,但習氣還在,辟支佛就是緣覺,煩惱斷了,習氣也沒有了)出外托鉢,托了一天也沒托到飯,就當時的制度來講,托不到飯就不吃了。中國的佛教是 在寺廟裡進食,由信徒把柴米油鹽送來。佛教的托鉢是為了讓人種福田,佛陀在世時,迦葉尊者和須菩提兩個人托鉢的對象不一樣。迦葉尊者專找窮人家討飯,他的 理論是窮人這一生窮,若再不讓窮人種點福田,來生更窮。須菩提則專找那些有錢人家托,並不是有錢人家茶飯好,而是因為有錢人今生能種福的機會不多,必須讓 他種點福,求點福。最後走到國王養大象的地方,見大象吃得很好,周身掛了瓔珞,辟支佛說:「老兄啊!你前世修福不修慧,今生得了象身,掛滿瓔珞,有吃又有 喝;我是修慧不修福,雖是羅漢卻討不到飯。」由此可見福慧不可偏廢,出家眾沒財源修福很難,在家居士則容易修福。幫助別人、恭敬三寶、修橋鋪路、孝順父母 等是修福。修慧就是打坐、念經,求開悟,求解脫,對人群利益好像不大,所以要福慧雙修,不僅修福,還要修慧。

誦經久不明,與義作仇家

誦經可以開智慧,但不要在經本上開智慧,看經要看到文字後面,智能是在文字後面。文字是相對的,但智慧不是相對的。如果為了開智慧而誦經, 就要把經誦到能挖出道理來。《六祖壇經》講:「誦經久不明,與義作仇家。」看經看一輩子也不開悟,就是跟經裡的道理做了冤家,因為沒有追求經裡的道理和中 心思想,把它偏過去了。所以我常講:「我們念彌陀經,要站在彌陀經裡面念,我與經不二,我就是經,經就是我,這樣才能有感應」。百丈禪師說:「依文解義, 三世佛冤。」根據經的文字來瞭解道理,是佛的冤家,離開經典說法,就等於魔說。所以我們要瞭解、領會經的中心思想,與心相應了,就容易證得無生的道理。佛 教講「生忍」、「法忍」、「無生忍」。無生忍就是相應,與經義相應就是無生,這時妄念也就不生了;妄念不生,則一切境界不生。無生之法,印可於心,所以般 若的思想要在文字後面求它的不二法門,求它直心立斷的地方。當初維摩居士遇見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這個弟子就問:「老居士從哪裡來啊?」他答:「我從道埸 來。」他問:「你的道場在哪裡呢?」維摩居士答:「直心是道場。」心要直就是道場——修道之場,心不直就不叫道場。心直很難,我們的心不能平衡,貪瞋癡 有,即使貪心不重瞋心也重,瞋心不重貪心也強。

(待續)

 
 
禪學三要
◎樓宇烈

有很多人想瞭解佛教,特別是想瞭解禪宗,但對於禪宗大家又常常覺得把握不定,因為對於禪宗的許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說甚麼東西,也不知道禪宗怎樣來 修證,怎樣才能了脫生死,怎樣才能明心見性。其實這些問題都是來自於將禪看成是和我們現實世界不一樣的、很神秘的、彼岸的一種境界。然而,禪並不是彼岸世 界的東西,禪也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境界,禪就在我們中間,禪並不是很神秘的東西,禪就是我們日常的生活、言論、行為、思想。禪宗是非常注重現實的,或者用 禪宗的話來講叫做「當下」。我們的生命要有意義,祇能夠在當下體現出來,因此要活在當下,既然要活在當下;修也要修在當下,悟也要悟在當下。就像戒煙的人 總想,明天不抽吧,明天抽完了,再等明天吧,這樣永遠沒有當下,也就永遠戒不了煙。所以說,禪宗特別強調當下,人要活在當下,生命要體現在當下。當下講究 的就非常實際了,平凡無奇。所以很多人想問我該怎麼學禪啊,那就是你該做甚麼做甚麼。對於有些人想求得一個心目中的某樣的東西,對於他們來講,這種當下的 修煉是修而無修啊,也是悟而無悟的。祇要是能體會到其中的真味,就會知道,原來禪就是那麼簡單,禪就是不需要離開我們的當下,因為離開了當下,實際上就甚 麼也得不到。惠能在《壇經》裡面多處這樣講,「菩提祇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兔子哪來甚麼角啊, 就是說,離開當下是求不到的。近代一位著名的高僧,太虛大師曾講過這樣的話,「仰止唯佛陀」,我敬仰的是佛陀,「完成在人格」,完成就在自己的人品。「人 圓佛即成」,每個人祇要修養的好那就是佛了,「是名真現實」,這才是真正的現實。我們要體悟生命,就要從當下做起。做好本分之事實際上是為理想開闢了道 路。我們很多人都喜歡遐想,但再好的理想不能從本分事做起的話那也是永遠達不到的。

在這裡我告訴大家,學禪就是要從你的本分事做起。有人問學禪有沒有一個次第、一個道路可循?有。這就是三句話,或叫做「禪學三要」,「修禪三次第」。

第一句就是「做本分事」,做好你現在應做的事。剛才我們看到圖片上禪學社的同學去參觀河北趙縣柏林寺,柏林寺是唐代的一位叫做趙州禪師的道 場。做本分事就是趙州和尚在接引學人時講的一句話。他的弟子不明白甚麼叫「做本分事」,他就解釋說:「樹搖鳥散,魚驚水渾」,樹一搖動,鳥就飛散了,水裡 的魚一驚動,水就渾了,這是很普通的事情。學禪也是很普通的事情,你現在在幹甚麼,那你就繼續幹甚麼。有人聽了不解,會問「那你還修甚麼呢,既然你已經這 樣了那你要修甚麼呢?」但這正是佛教所講的「無修之修」,這個其實比你要想通過學一個甚麼方法去修是更難的。因為就一般人來講,他們都是不太安於自己的現 狀的,總是手裡做著一件事,心裡想著另一件事,而且總覺得我手裡做的這件事是委屈了我這個人,而我心裡想的那件事才是真正適合我做的事。所以說要能夠做好 你手下的本分事不是一個很簡單的事,而禪正是要在這個地方考驗你,鍛煉你。我們常常講事情要從腳下開始,你怎樣才能使得自己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脫離你現 在所做的事,這祇能成為一個空想。禪不是一個空想,它是很具體的,就在你的面前。你要是能真正做到這第一步,你也就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了,你也就開始認識 到禪的真諦了。禪不是要讓我們離開現實世界去幻想一個甚麼樣的境界,而是就在現實生活中讓你去體認你的自我。學人們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你有甚麼辦法幫 我解決種種煩惱啊?幫我解脫掉綁在我身上的種種繩索啊?」 很多禪宗祖師們在回答他們的時候,就會反問「誰綁住你了?」沒有人綁住你,是你自己綁住你自己的,我們有句話叫「自尋煩惱」。你自己有了分別心,自己討厭 這個現實生活環境,討厭這麼多的包袱,就想跳出這個現實生活環境去找一個清淨的地方躲起來,可是有這樣一個清淨的地方嗎?沒有!看起來你是跳出這個環境 了,可實際上你是放下這個包袱又去背上另一個包袱,逃出這個牢籠又去鑽進另一個牢籠。所以禪宗是非常強調當下就覺悟到你的本性、本心是沒有煩惱的,祇是你 自己把煩惱加在自己身上,所以禪宗的第一個宗旨就是「自心本來清淨、原無煩惱」,你要離開現實的世界要去尋找一個清淨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煩惱,因為你找 不到。所以我們要從當下的本分事做起,這是第一步。

第二句話是「持平常心」。這句話和前一句話是相通的,但是它對你的要求又提高了一步。因為雖然你做好了本分事,但你是否還能做到對你所做的 事沒有甚麼計較呢?你是否在意別人對你所做的事的讚揚或批評,是否會因為別人說風涼話心裡就不高興,別人說了好話有必要就心裡很舒服呢?做好本分事不等於 就保持了平常心。平常心就是該做甚麼做甚麼,不動心,不起念。禪宗公案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問一位禪師「你平時修煉不修煉啊」,他說當然修煉了,又問: 「你怎麼修煉啊?」他說我是「飢來吃飯,睏來睡覺」。別人就納悶,說你這也叫「修」嗎?他說當然是修了,有多少人是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百般的思慮啊,睡 的時候不好好睡,千般計較啊。本來很普通的一件事,吃飯睡覺,可是有很多人就是要想東想西,吃到好的心裡就高興,吃到差的,心裡就埋怨。對於這些事你能不 能不計較任何的好壞呢,用佛教裡的話講就是能不能做到「八風吹不動」。哪「八風」呢?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利」就是順利,「衰」就是衰落, 「毀」「譏」就是毀謗你、譏諷你,「譽」「稱」就是讚揚你、吹捧你。你做任何事情,在這八種情況下都能不動心,那是需要很高的修養的。有時儘管你嘴上會說 「這些事我都看穿了,根本就不在乎」,可是我想當別人說你幾句風涼話的時候,你可能心裡就不太好受。別人要是吹捧你幾句,你雖然表面上說「哪裡哪裡」,可 是心裡面可能在暗暗自喜。這也是人之常情,要想能克服這一點,必須禪修達到相當的境界才行。我常常講一個故事,宋代的著名文學家蘇東坡,他對禪學有很深的 造詣,他跟佛印禪師關係相當好,平時經常來往,他們一個住在江南,一個住在江北,有一次蘇東坡坐船過江去看望佛印,恰好碰到佛印不在寺廟裡,他就一個人在 寺廟裡轉悠,看到大雄寶殿裡的佛像十分莊嚴,他就寫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他寫完自己覺得很得意,就交給小和尚,說 等你師父回來交給你師父看,然後他就走了。佛印回來看到這首詩,就提起筆來在上面題了兩個字:「放屁!」就讓這個小和尚給蘇東坡送回去。蘇東坡一看很納 悶,心裡很不以為然,心想我寫那麼好的詩,居然給我的評價就是「放屁」兩個字。所以他就馬上坐船去找佛印禪師,要跟他辯辯理。見了佛印禪師,佛印就跟他 說,你不是「八風吹不動」嗎?我這麼一屁怎麼就把你打的過江來了呢?所以你們看,蘇東坡的佛學修養還是相當高的,對佛學的義理理解得也相當透徹,可是碰到 這樣具體的事,他就不能用一個平常心去對待。大乘佛教講「六度」,即從此岸世界渡到彼岸世界的六種修煉方法: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個第 三度講的忍辱,我們常常將它理解成忍受屈辱,比如別人打你、罵你你都能忍住,或者甚至像基督教裡講的那樣,別人打你左臉,你要把右臉也送上去。其實佛教裡 講的「忍辱」不祇是忍受屈辱,你還要能不能忍住人家的吹捧。「八風」裡不僅有毀、譏,還有稱、譽,對於別人的毀、譏,你可能忍住了,對於別人的稱、譽你能 不能也不為所動?而要做到這一點是相當困難的。

第三句話就是「成自在人」。所謂「自在」,就是自由自在。我們沒有任何煩惱的束縛了,那不就是自由自在了嗎?做「自在人」是佛教所追求的最 高境界,佛教裡描寫的佛、菩薩他們所追求的就是一種大自在的境界。《心經》的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 麼怎樣才能成自在人呢?甚麼是大自在境界?禪宗裡也有描寫,就是「終日吃飯未曾嚼著一粒米,整日行走未曾踏著一片地。」這句話在一般的思維方式下是不好理 解的,而佛教通過這個要說的是,你不要被這些外在的相狀所牽動,你雖然整天在吃飯,走路,但不會被米、路這些外境所干擾,而你又始終沒有離開這個外境。修 禪並不是要你躲到甚麼深山老林裡去,甚麼東西都見不著,好像這樣就不會被外境干擾了。其實就算到了深山老林裡,要是你的心不淨的話,你產生的種種妄想念頭 可能比你在這熱鬧的地方更多。禪宗講你心淨了,才能佛土淨,心不淨到哪都躲不掉。所以在這個花花世界裡,如果你能做到對境不起心、不起念、不著相,那你就 自在了。

上面我給大家講了三個步驟,即「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有些人聽了我這三句話,覺得很有意思,就問能不能給 它再對上三句,讓它成為一個對聯呢?我想了想,覺得對上這三句話比較好,今天也奉獻給大家:行慈悲願、啓般若慧、證菩提道。這三句話應該算是大乘佛教的最 根本的精神。

第一句話「行慈悲願」,大乘佛教從哪入手?就是從慈悲入手,慈悲就是與樂拔苦,對眾生要行慈悲,而對自己來講也是一個修證的過程。因為最切實的來講,怎麼才能行慈悲?慈悲就是你的本分事。

第二句話「啓般若慧」,「啓」就是開啓,而「般若」本身就是智慧的意思,那麼為甚麼不直接把它翻譯成智慧呢?因為它跟我們平時講的智慧不是 一個層次上的東西,我們平時講的智慧就是指一個人很聰明,或者這個人對事物能夠分辨得很清楚。我們平時的認識就是從分辨開始的,我們講一個東西是方的,這 是相對於圓的、三角形的來說的。可是正是這種分別的思維方式讓我們產生了一種分別心、執著心。在佛教看來最基本的一個分別就是我跟他人的分別,即「我 執」,一切的煩惱歸根結底來說都是來源於「我執」,將我和他人對立起來。那麼要怎樣才能破除這種分別與執著呢?那就是要用一種般若的智慧。所謂般若的智慧 就是消除這種分別,它是一種平等的智慧,用《金剛經》裡的話講,就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種所謂平等、無分別是在甚麼基點上來講的呢?就是認識到一 切事物是本來清淨的、本來是空的。為甚麼說它們是空的?因為一切現象世界的事物都是因緣而生,都是「緣起」,既然是緣起的,這個事物就沒有一個獨立的自 性,它是各種因緣集合在一起的,因緣會聚,才有這個生命體。所謂生命體都是由「五蘊」聚合而成的,即色、受、想、行、識。所以「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 空。」沒有一個獨立的自性,在佛教裡稱做 「無我」,因緣一旦散了,這個事物也就沒有了。因此這樣一個現象世界的事物是沒有恆常性的,是剎那生滅的,所以佛教裡講「無常」,一切生命體都有生老病死 這樣的過程,一切非生命體也有成住異滅這樣的過程,所以佛教才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般若這種智慧要你看到這一點,用《金剛經》裡的話說就是「一切有 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樣你就不會產生種種顛倒妄想,去執著它。祇有這樣你才會有平常心,不會去計較得失。佛教就是要你用般若的 智慧去消除分別心、執著心,以及由這種執著心產生的貪、瞋、癡這「三毒」。貪就是貪得無厭,瞋就是惱怒,癡就是不明事理。人們的一切煩惱就是來源於這「三 毒」。有人會問佛教講消除「執著心」、破除「我執」,這和有人生目標、有人生追求有沒有矛盾。我想這是兩個問題,一個人怎麼可能沒有追求呢?佛教並不是要 制止你有人生目標,而是說你要找到自己恰當的人生目標。人最難的就是自我認識,把自己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如果你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上,瞎追求 這個追求那個,那很可能就會出問題,可是一旦你把自己放在恰當的位置上,在這個位置上做到最好,那就是真正的把握了自我。這並不是執著。我們不要把兩種執 著混淆了,

做事情要有一種執著心,這是佛教裡講的「精進」,是佛教所提倡的,它不同於我們這裡要破除的「我執」。

第三句話是「證菩提道」。《法華經》裡講,佛是為了一個大因緣來到這個世間的,這個因緣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知 見就是般若的智慧。那麼佛教追求的是甚麼東西呢?就是「證菩提道」。菩提就是覺悟。佛教說,這種般若的智慧就是讓你悟到你自己的本來面貌。禪宗常問,父母 未生你前,甚麼是你的本來面貌?那就是甚麼都沒有啊。佛教最終來講是講人的覺悟的,覺悟人生,認識到自我,而不被現象世界的我牽著鼻子走。如果你回歸到真 正的自我,那你就是自由的,現在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自我的失落。我們所以煩惱,所以覺得沒有自由,是因為你還沒有認識到必然,如果你認識到必然,那麼你就 有了自由了。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把握。比如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法律、規則都是一種必然性的體現,你是不能隨便違背的,違背了就要懲罰你。可是你認識到這種 必然性,按照這種必然性去做的話,那麼你就到哪都是自由的。為甚麼孔子講到了七十歲就可以「從心所欲不逾矩」?因為七十年的人生經歷讓他能夠充分的瞭解和 把握到人生的一些必然規則。當然不一定要到七十歲,這要看各人的悟性。我今年七十多歲了,還是達不到「從心所欲不逾矩」,有些人不要到七十歲就能覺悟。前 些日子我看了一個節目,其中採訪的一個小女孩,我覺得她的悟性就比我高啊。這個節目是採訪大連的一個叫「愛心之家」的社會機構,它是專門收養那些父母都是 囚犯的孤兒的,其中就有一個12歲的小女孩,她父母都在坐牢,她祇能在外面流浪揀破爛,在這個流浪的過程中,受到社會上的種種歧視、侮辱、打罵。但是她說 她在受到別人打罵的時候從來不去還手、還口。主持人就問她為甚麼不還手、還口呢?她回答到,要是我去還口,他還在罵我,這不就吵起來了麼,那就等於我自己 換了個嘴在罵我自己,要是我去還手,他就會變本加厲的還手,那就等於我自己換了一個手在打我自己。我們看到,她小小年紀就能看到這一點,有這樣一分平常 心,是很不簡單的。總的來說我們要有一種覺悟,這樣才能獲得自由自在的我。

我講完這兩個聯了,有人就會問:是不是還有個橫批啊?是有個橫批,就是四個字:「活在當下」。這就是說,佛教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是脫離世 間的生活的,恰恰相反,它是從當下做起的。大乘佛教起來以後,它對原來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即所謂「小乘佛教」最大的批評就是這些部派佛教「欣上厭下」。 所謂「上」就是菩提、涅槃,「下」就是生死,煩惱。小乘佛教把「上」看的很重,拼命的追求,把「上」、「下」看成是對立的。但其實二者並不矛盾。佛教並不 是宣揚命定論,你的命完全是由你自己決定的,你造這樣的業,就受這樣的報,你一念之差,你覺得現在生活在地獄裡一樣,但你也完全可以改變你的心念。因果理 論是兩方面的,它並不是要你消極等待,你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叫做「命由己定」。所以佛教強調的是當下,是靠你的覺悟來解決你自己的生死、煩惱問 題。

 
 
比丘的含義
◎常 靜

在佛門中,受過戒的出家人稱之為比丘。比丘是梵語的音譯,具有乞士、怖魔、破惡三種意義。亦作「 比邱 」。比丘的主要含義是「乞士」,以上從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得名,為佛教出家「五眾」之一。

在佛門中,比丘是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條。《大智度論》卷三列舉了比丘的五種意譯:乞士、破煩 惱、出家人、淨持戒、怖魔。其文云:「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為乞士。……復次,比丘名破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復次,出家人名比丘,譬 如胡漢羌虜各有名字。復次,受戒時自言我某甲比丘盡形壽持戒,故名比丘。復次,比名怖,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當出家剃頭著染衣受戒,是時魔怖。何以 故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又,《維摩經略疏》卷一更出除饉之義,謂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

在印度,比丘或沙門的生活型態是:須遵守一定的戒律,護持三衣一鉢,乞食自活,住於阿蘭若處,少欲知足,離諸世俗煩惱,精進修道,以期證得涅槃。《雜阿含經》卷四云:「所謂比丘者,非但以乞食,受持在家法。……於功德過惡俱離,修正行,其心無所畏,是則名比丘。」

佛教傳入中國,比丘一詞便在中國很多文學作品中得以流行。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時有三比丘赴火而死。」 南朝梁沈約《述僧設會論》:「佛率比丘入城乞食,威儀舉止,動目應心。」 元張憲《酬海藏主紙扇歌》:「終焉不得志,屏棄妻子祝髮為比邱。」 明徐渭《九流》詩:「九流渭也落何流?戴髮星星一比丘。」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藕花》:「遂髠緇為比邱,雲遊不知所終。」 胡適 《〈西遊記〉考證》七:「於彼山中,有一比丘名功德雲 。」

在比丘的諸種意義中,乞士是最常見的意譯。隋•吉藏《法華義疏》卷一說:「比丘名為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比丘 是佛的弟子,當然要從佛乞法,但為甚麼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學法,一般不作治生產業,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驕慢之心。《金剛 經》載:「(佛)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釋迦牟尼佛出家時,淨飯王派憍陳如等五名親信隨侍。釋迦成道以後,這五人在 鹿野苑聽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

對於乞士的解釋,鳩摩羅什曾云:「始出妻子家應以乞食自資,清淨活命。終出三界家,必須破煩惱,持戒自守。具有此二義,天魔怖其出境也。」從鳩摩羅什的論述可知,乞士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向善眾求乞食物,以養色身不滅;二是向佛祖求乞佛法,以增修行。

佛陀成道之後,在飯食之時,經常帶領大眾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飯食後,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此時的乞食成為佛教的一種制度。

佛陀之所以要求比丘以乞食自活,是因為乞食有諸多益處,依《十住毗婆沙論•解頭陀品》說,有十利盡形乞食者:一、所用活命自屬不屬他。二、 眾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寶,然後當食。三、若有施我食者當生悲心,我當勤行精進,令住善佈施作已乃食。四、隨順佛教行故。五、易滿易養。六、行破憍慢法。七、 無見頂善根。八、見我乞食餘有修善法者亦當俲我。九、不與男女大小有諸因緣事。十、次第乞食故於眾生中生平等心即種助一切種智。

乞食可以讓眾生種植福田,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平等心,降伏自己的憍慢,收到自利利他的效果。

比丘還有怖魔的含義。釋論云:「魔樂生死,其既出家,復化餘人,俱離三界。乖於魔意,魔用力制,翻被五繫,但愁懼而已,故名怖魔。」比丘在 受戒的時候,作三番羯摩:「人間有某某出家了。」天上的魔宮就震動,魔王就會害怕,因出家就是要出離三界,有人出家,他的魔子魔孫就會少了,所以魔王就會 感到恐怖。比丘修行的目的,就是通過修行跳出魔道橫行的三界,導致魔的眷屬減少,而使魔感到恐怖。在佛教教義中,魔並不是指魔鬼,而是指妨害修行人成就佛 道的邪妄雜念和種種外界干擾,也就是「心魔」。破魔,就是說比丘能夠排除這些干擾。

比丘的第三種含義是破惡。釋論說:「出家人必破身口七惡,所以稱為破惡。」一個人初出家時,要學習戒律,若有戒律,在一切時一切處都不會作 惡。初修禪定時,由定力的原因,能夠防止貪心不起。開始修觀慧之時,發菩提心,因此之力,能降伏煩惱,因此,初發心稱為破惡。通過戒律禪定等修行,破除在 修行中遇到的各種煩惱惡念,故名破惡。

關於比丘的種類,在佛教各種經典中有不同的說法。《十誦律》卷一及《俱舍論》卷十五認為比丘有四種,即一、名字比丘:僅有其名,而行為不如 其實者。二、自言比丘:用白四羯磨受具足戒者,或指剃除鬚髮,披著袈裟,自言我是比丘之賊住比丘。 三、為乞比丘:從他乞食故名,如婆羅門從他乞時,亦言我是比丘,是名為乞比丘。四、破煩惱比丘:能知見、斷諸漏結縛煩惱、拔盡根本的比丘。此外,《四分 律》卷一還舉出名字、相似、自稱、善來、乞求、著割截衣、破結使等七種比丘,在《大寶積經》卷一一四中還列有阿蘭若、乞食、畜糞掃衣、樹下、塚間、露處等 六種苦行比丘。

 
 
淺談佛教的世俗化
◎慎 言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來,是在與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相互融合的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壯大的。佛教在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佛教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風俗的深刻影響。佛教之所以能夠在中國生根發芽,除了保持佛教的本色之外,還與佛教世俗化的過程分 不開的。可以這樣說,中國佛教的發展歷程就是佛教不斷世俗化的過程。

佛教的世俗化,在中國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都知道,佛教傳入中國之初,並不為普通民眾所熟悉與接受,其傳播範圍也僅僅局限於社會上層 人士。初期的佛教僧侶,多是過著一種隱居山林,避世清修的苦行僧生活。在世人的眼中,他們行動神秘,與世隔絕,常常給人一種莫測高深之感。他們的修行目的 也多為自求解脫,而對社會人生鮮有關心。但是這種以自我解脫生死為目的的佛教,並不能在普通大眾中得到盛行。為了讓佛教能夠在廣大民眾中流行,佛教世俗化 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佛教在中國世俗化的過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佛教更為關注現實人生。佛教世俗化的一個重要表現,是佛教在注重來世的同時,更加關注現實人生。佛教信徒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求得明心見 性,或在命終之後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源於這樣的目的,很多佛教信徒都把追求來世的幸福作為自己畢生修行的目標,而很少有對現世的關注。又加之他們受佛 教所宣講的「人生是苦」,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的說教影響,認為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和自己的人生沒有一點可供留戀之處,因而產生了消極厭世的思想。他們把 自己的命運都寄託在來世,以消極忍辱的行為來對待現世的不幸和痛苦。

面對一些信徒對待人生的消極態度,很多高僧都把修行的目光轉向對現實人生的關注。特別是在近代以來,以太虛大師為首的高僧,大力推行人生佛 教,並提出了「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的倡議,鼓勵人們在學佛之前,先要學會做人。當你成為一個善待他人,樂於奉獻的人時,你當下就是一個活佛。如果人 人都能夠關愛他人,正視現實,與人為善,則我們所生活的娑婆世界當下就是人間淨土。太虛大師的弟子印順導師,繼承太虛大師的遺志,堅持奉行人間佛教的理 想,在信徒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先生,一生為實踐人間佛教的理念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還提出了創建人間佛教的具體主張,受到了教 界人士的積極響應。

佛教界在實踐人生佛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來,佛教界秉承佛陀「慈悲為懷,濟世利人」的本懷,多方募化善款,用於救濟貧病之人,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資助貧苦學生完成學業。充分體現了佛教積極入世的情懷。

二、佛教迎合世人心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朝代的更替像走馬燈一樣變換不停,而不同的封建帝王或信仰護持佛教,或反對毀滅佛教。這就導致 佛教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命運,出於對佛教未來發展的考慮,有的大德高僧也不得不迎合封建帝王的心理,以圓融善巧的方式,贏得帝王的歡欣與支持,以使佛教得 到發展壯大。

在封建社會中,皇帝是天子,是上天賦予世俗社會的最高權力者,所以王權是至上而神聖的。面對佛教的漸趨日盛,皇帝幸寺詢問民情,如何面對佛 教的跪拜之禮,似乎成了一個問題,因為,他們既要保持皇帝的權威和尊嚴,又要顯示出自己的信仰。面對這種兩難的問題,古代僧人往往會採取一種折衷圓融的方 法來處理。有僧人就認為,作為世俗的統治者,皇帝的地位是最尊貴的,北朝的法果就說,「皇帝即當今如來,拜皇帝即拜佛也」。 他把帝王看作世間最高的統治者,就是現世之佛,人們應當像禮敬佛陀一樣來禮拜皇帝。有的僧人認為,帝王拜不拜佛,各隨其心,無論拜佛與否,都是可以允許 的。

據歐陽修的《歸田錄》卷一記載:「太宗皇帝,初幸相國寺,至佛前燒香,問當拜與不拜。僧贊寧奏曰:『不拜』。問其何故?曰:『現在佛不拜過去佛』。上微笑而頷之。遂以定制。」此事發生在北宋太宗時代,史書上說從此以後,皇帝不拜佛已經是國朝禮儀的定制。

據《宋會要輯稿•道釋》之十二記載:南宋乾道三年(1167),宋孝宗幸上天竺寺,禮觀音菩薩,問主持若訥禪師:「大士之前合拜不合拜?」訥曰:「不拜則各自稱尊,拜則遞相恭敬。」帝欣然致拜。

宋僧贊寧的回答,是既讓宋太宗不失國朝的傳統禮制,又在王權的威懾下,也不失佛教的顏面。佛教本來就有化現說,尊帝王為佛心天子也很順理。 贊寧尊宋太宗為現在佛,是有意取悅皇帝,進而想為佛教尋求王權下的政治地位。這是中國古代佛教發展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若訥禪師對宋孝宗的回答,既滿足了 宋孝宗禮佛的實際信仰需求——拜則遞相恭敬;又不失皇帝的尊嚴和國朝之禮——不拜則各自稱尊,如同贊寧所言,「現在佛不拜過去佛」。

贊寧與若訥的回答彰顯了佛教的方便圓融思想與般若智慧的大機大用。他們以佛教僧人的機智很巧妙的與皇帝酬對應答,讓皇帝「拜即不拜,不拜即拜」,它既尊重了雙方的立場,也讓雙方都取得了各自所需求的政治理想,從而為宋代佛教的發展贏得了上層統治者的支持。

不僅古代社會中的佛教需要取得政府的支持,以方便佛教自身的發展,在現代社會中,佛教發展更加離不開穩定的政治環境和政府的保護與支持,因 此,佛教更要處理好與政治的關係,在與社會相適應中得到健康發展。在這方面,傳統佛教的一些處世理念需要經過適當的變化,使佛教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服務,讓佛教得到大眾的肯定和認同,從而促進佛教自身的發展。

三、佛教與傳統文化的融合。任何一種宗教要想在不同的民族地區得到傳播,首先要適應當地的風俗和傳統文化,並且從中找到兩者的契合點,這樣 才能被人所接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也不例外。佛教傳入中國之初,佛教界很多高僧大德為了讓佛教能夠在中國普通民眾中廣泛傳播,便將佛教的基本教理教義與中 國傳統文化相融合,使中國民眾能夠在瞭解佛教文化的同時,產生對佛教的信仰。比如,佛教在中國的流傳過程中,有很多高僧就把佛教的「五戒」與中國儒家的 「仁義禮智信」相比較,認為兩者是相通的,能夠用來相互解釋。通過拉近不同文化之間的距離,增進民眾對佛教的認同感,從而使民眾逐漸接受並信奉佛教。

佛教的發展不僅要適應傳統文化,還要與社會形態相適應。這樣才能使佛教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更好的為社會服務。為此,佛教界還在做多方面 的探討。比如,近年來,玉佛寺曾深入探討佛教與社會相適應的問題,並舉辦了「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研討會,就是從佛教與世俗相融合的角度來探討佛 教。

四、佛教傳教方式的世俗化。從中國佛教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佛教在中國得以弘揚,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經典的傳譯與著述,另一種是通俗 化的講經說法。其中,講經說法是最容易被信徒所接受的學習佛法的方式。講經的方式在佛教傳入中國後,也發生了變化。最早的講經方式是講經法師對照佛經原 文,逐字逐句經行釋義,解經的方式也是以經解經。這種講經方式比較抽象枯燥,難以被一般的人所理解。進入唐代之後,一些高僧便採用了通俗的弘法方式,他們 開始將佛教經文的內容編成通俗易懂的故事,再加以偈頌唱頌的方式來解讀經典,深受民眾的歡迎,這就是唐代民眾所喜聞樂見的「俗講」與「變文」。通過這種通 俗的弘法,使社會普通大眾在寓教於樂中,理解了佛教教義,對佛教產生了信仰。

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現代傳媒的傳播方式更為直觀便捷,弘法的形式也多種多樣。現代人可以很方便地通過網絡、光盤學習到佛法知識。在新加坡和港台等國家和地區,佛教界還有自己的電台、電視台,很多佛教高僧都可以通過電台和電視台更加直觀、形象地為信眾宣講佛法。

除了通過網絡和電視台的宣揚佛法外,還有一些佛教界高僧將弘法對象從普通民眾轉移到高牆監獄之中,運用佛法的教義來感化那些服刑之人,使他 們能夠懸崖勒馬,回頭是岸。佛教不僅是一種信仰,還是一種文化,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台灣法鼓山的出家人還組成救災團,來到四川地震災區,對災民進行佛 教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解除對災難的恐懼。

總之,佛教的世俗化,能夠讓佛教更好的走向普通大眾,為佛教贏得更多的信徒。佛教的世俗化也使佛教更容易為世俗人士理解和尊重,從而為佛教 的發展贏得更大的空間。不過,佛教的世俗化在為佛教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若把握不好,也會帶來一些諸如佛教信徒信仰淡化,貪圖享受等負面影響,我們祇有妥 善地把握好佛教世俗化過程中的利與弊,才能使佛教得到健康的發展。

 
 
初探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匡調元

2009年8月15日,我在上海書展上看到一本《中國未解之謎》中有一則「武則天的無字碑之謎」。其中記載:在乾陵北側之馬道上有兩塊高7.5米的 碑,西面為「述聖碑」,碑文由武則天撰文,唐中宗書寫,內容是為唐高宗歌功頌德;東面則是武則天為自己所立的「無字碑」。圖碑由一塊巨大的整石雕成,寬 2.1米,重98.8噸,碑頭雕有8條互相纏繞的螭龍,飾以天雲龍紋,碑座則有駿馬飲水、雄獅、雲紋等圖案,皆綫刻而成。武則天為何要為自己竪一塊無字碑 呢?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千古之謎。

有人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誇耀自己,表示自己的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

有人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太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用無字碑敷衍搪塞。

還有人認為,武則天是一個聰明人,立無字碑立得真聰明,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郭沬若持此說。

在該書無字碑附圖的邊註中寫到:目前主要有「德大說」,「遺言說」等。

無字碑究竟用意何在?人們至今爭論不休。其實,上述分析都是不明佛學精義的教外人士想當然地去猜想武則天的這一「壯舉」,當然是南轅北轍了!教內智士又少說此事。

據史書記載,武則天對佛學的造詣非同一般。被佛學界傳頌至今的「開經偈」是武則天所作:「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由此可說明武則天對經典佛學之虔誠和理解深度。

又據史載,被後世尊稱為華嚴三祖的賢首大師為武則天講解譯本《華嚴經》時曾以大殿上鎮殿的金獅子為譬喻,因撰義門,較易理解,名為《金獅子 章》,列十門總別之中,武則天豁然開悟,領會了全經的主旨。賢首還按華嚴宗始祖杜順所撰提綱,著《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其中言簡意賅地講述了「一 體」,稱:「顯一體者,謂自性清淨圓明體。然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云自性清淨。性體遍照,垂幽不燭,故曰 圓明。又隨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淨,亦可在聖體而不增,處凡身而不減。雖有隱顯之殊,而無差別之異。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非生因之所生,唯 了因之所了。《起信論》云︰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廣說如彼,故曰自性清淨圓明體也。」武則天經賢首 大師親自啟示,對此應有透徹的體悟,應悟到宇宙人生之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武則天知道不能,亦不 屑以凡夫之妄見去論說人間之功過。故立此無字碑以表其真實的精神境界。

是否能以「自性清淨圓明體」之本義解此千年之謎,尚祈諸賢明教。

 
 
行腳記
◎遠 塵

在閱讀古代高僧傳記之時,我常為法顯、玄奘等高僧那種不畏旅途艱難險阻,九死一生的西行求法精神所感動,也為那些為求得佛法真諦行腳參訪的高僧的事 跡所震撼,更為虛雲老和尚那種為報母深恩,花費三個月時間三步一拜朝禮五台山的虔誠精神所讚嘆。長期以來,我一直有個心願,想通過自己的真正行腳去感受一 下祖師那種捨生忘死的行腳生活。可是,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年過去了,我一直沒有去實踐。

長期的都市生活,使我變得沒有了往昔的激情,行腳體驗的計劃卻一拖再拖。但是,這種想感受一下行腳生活酸甜苦辣的想法卻與日俱增。最終,行 腳的決定戰勝了自己的懶惰,我決定在3月17日至19日三天內,走完從上海玉佛寺到我出家的寺院蘇州寒山寺之間共一百六十里的路程。我之所以選擇在這三天 行腳,是因為3月17這天是農曆三月十五,晚上有皎潔的月光,這樣行腳就比漆黑的夜晚方便多了。

對於能否在三天走完這麼遠的路程,我心中確實沒有底,因為,我生平還從沒有走過這麼遠的路。不過,按照常人的走路速度,一個小時走十里路是 不成問題的。為了能夠順利地完成行腳計劃,我在出發前的一周時間裡,每天晚餐後,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從玉佛寺走到新閘路,然後再返回寺院,走過幾次覺得還 算輕鬆。

為了能夠走最佳路線,我還找來地圖詳細察看行腳需要經過的路線,以便少走彎路。經過臨行前的準備,我對自己走完這麼遠的行程有了信心。

在出發之前,我這樣想:我這次行腳完全是一種自覺自願的行為,我要真實地體驗一下古代高僧那種路途不化緣、不投宿、不求人的行腳生活。不論 路途多麼艱難,我一定要完成這次行腳計劃。為了能夠輕裝行腳,我決定不帶換洗衣服,祇準備了路上吃的麵包、餅乾、榨菜和礦泉水等必需品,還帶上一條卧具作 為路上疲勞歇腳之用。除此之外,不帶任何物品,以免成為行腳途中的負擔。

3月17日吃過早餐後,我便背起簡單的行囊,從玉佛寺出發,經過長壽路、武寧路和曹安公路,走到312國道。走到312國道我就放心了,因為312國道一直通往蘇州,順著這條路一直向前走,我就不會走岔路了。祇要能到蘇州,我對那裡的路線就比較熟悉了。

由於天氣好,路況又熟悉,在上海城內的這段路,走起來覺得比較輕鬆,還時不時能看看沿途的風景。這樣走了三個多小時,才算走出了上海市區。 沿著312國道行走,少了市區的繁華,卻多了很多呼嘯而過的各種車輛。三月的天氣,白天有陽光,感覺溫暖而愜意,時時來一陣風,吹去了行腳的熱氣,感到絲 絲涼風沁人心脾。

快樂的感覺總是短暫的,到下午兩三點鐘的時候,感覺又渴又餓,於是便坐在路邊的一個石頭上歇歇腳,然後吃點麵包和榨菜,吃完之後,又喝了一 瓶礦泉水。走路時還不覺得太累,等到坐下來吃點東西,開始發睏,便不想起來走了。心想,睏了就休息會吧,休息好了會更有精神。於是,就在路邊不遠處靠著一 棵樹睡著了。等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夕陽西下了。於是便背著行李繼續趕路,但此時便感覺雙腿有些酸痛,走起路來也沒有剛出發時的輕便。我想,走這麼遠的路 程,對於一個山民來說,根本算不上甚麼,但對於像我這樣整天缺少運動的人來說,卻感到有些困難。

到天快黑的時候,到了花橋鎮,此時走路沒有了剛出發時的輕便,走路的速度明顯放慢,但還不想停下來休息,因為前面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天黑之後,路兩旁的村舍都次第亮起了燈,來往的車不停地穿梭而過,天雖然黑了,但借助明亮的月光,走路還不受影響。我就這樣伴隨著夜幕,緩慢地前行著。

到了夜晚九點多鐘的時候,感覺兩腿發酸,兩腳板也開始疼了,儘管穿的是運動鞋,但還是無法抵擋腳底的疼痛。再加上連續走了一天,也疲憊不堪。此時,每走一步,兩腿就像鉛一樣重。直到這時,我才知道甚麼叫「舉步維艱」。

因為實在支撐不下去了,我就到路邊不遠的一處草坪上坐了下來,然後鋪上臥具,就算是露宿。我想古代的十二種頭陀行中有「塚間坐」和「樹下坐」的苦行,我這樣在野外坐一晚又算得了甚麼呢?這樣想著,就靠在路旁不遠處的一塊大石頭下睡著了。

也許是太疲勞了,儘管來往的車輛噪音很大,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了下半夜的時候,我被凍醒了,渾身發抖,雙手抱著胳膊,還是難以入眠。想著白天陽光高照,卻沒有想到開春的夜晚還是這樣冷。想再蓋一點衣服來取暖,但身邊卻任何衣物都沒有帶,我開始後悔走時沒多帶件衣服。

雖然依舊坐著,但還是全身瑟瑟發抖,怎麼辦,不能再坐了,不然會越來越冷。沒辦法,祇有繼續向前走,通過這種方式多少能消除一點寒意。

走了一會,感覺暖和多了。因為冷,睡意也走了。於是接著往前走,儘管腿腳還疼,但比沒打盹之前要好多了。下半夜畢竟是睡眠時間,走了一個多 小時,雖然寒意沒有了,卻又感覺頭重腳輕,睡意不斷襲來。不冷了,找個地方再睡一會,精神就會好很多。於是便在路旁一處空地,將臥具展開,曲肱而枕,右側 臥而眠。

等我醒來的時候,朝陽已經出來了。有了太陽,冷的感覺就輕多了。於是,吃一個麵包喝點水,繼續往前趕路。到上午九點多鐘的時候,就到了昆山。按照里程計算,到昆山等於走了一大半路程。既然行程過半,我走完全程的信心更大了。

但事與願違,經過了一天多的行腳,不僅體力上消耗很大,而且腳上也磨出了泡,每走一步,感覺鑽心地疼,走路的速度也明顯的放慢。本來想,穿上運動鞋腳上就不會磨出泡了,可能是因為平時走路少的緣故,一旦走的路程遠一點,腳就磨出泡來了。

雖然腳上有了泡,但還是要繼續趕路。但走不幾步,腳上的泡都破了。這時,每走一步都疼痛難忍。無奈,祇得休息一會再說。在和煦的陽光下,這一躺下便很快進入了夢鄉。

醒來之後,已經是下午,儘管腳底依然疼痛難忍,但還得堅持走完全程。有時真想終止行腳,但我還是清醒的告誡自己,這次行腳沒人逼迫我,我是為磨練自己的意志來的,如果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其他的事就更做不好了。做人就一定要有一種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恆心和毅力。

就這樣,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忍著雙腳的疼痛,緩慢地前進。到傍晚的時候,我已經快走到了蘇州的唯亭鎮。天黑之後,我還像頭天晚上一樣,餓了就吃點麵包和餅乾,睏了就找一個地方休息,冷了就再走上一段路來取暖。儘管走得慢,但我依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

到3月19日上午,我背的東西吃得差不多了。行李也輕多了,寒山寺也近在咫尺。我走路的信心也更大了,中午時分已經走到了蘇州工業園區。再有不遠就要到我此行的終點了。此時的我,雖然滿面塵灰,但心中卻充滿了勝利的喜悅。

就這樣,我順著312國道走到蘇州,穿過蘇州火車站,經過蘇州西園寺,在下午兩點多鐘的時候,終於到達了寒山寺,圓滿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走完這段路,我雖然體驗了從沒有過的艱辛和疲憊,但也得到了從沒有過的收獲和滿足。一百多里的路程,對於那些行走在毒蛇野獸出沒之處的古代 高僧來說,或者在爬雪山、過草地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英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但對像我這樣從沒有走過遠路的都市出家人來說,卻也算得上是一個小小的考驗。 對於任何人來說,人生中能有那麼一兩次吃苦的生活體驗,不僅不是人生的不幸,反而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因為,祇有在你經歷了生活中的艱難和困苦之後,你才會 更珍惜你所有擁有的幸福生活。也祇有當你經過困苦的磨練之後,才能培養出你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有了這種品質,你才會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戰勝 自己,取得事業的成功。

 
 
禪境趣談
◎秦孟瀟

人生不永

有一日,大詩人白居易往深山一座流溝寺參訪。寺內老方丈迎候他光臨,連聲說道:「香山居士久違了。」

白居易趨前施禮,說道:「弟子前來請安!」隨即兩人坐在庭園談詩論禪,興致勃勃。

白居易凝視一株古老松樹良久,方丈和尚說道:「想必你有所感吧?不妨寫首詩嘛!」於是寫下:

煙葉蔥籠蒼麈尾,霜皮駁落紫龍鱗;

欲知松老看塵壁,死卻題詩幾許多。

老方丈手把銀鬚,含笑說道:「好詩,好詩」。

從表面上看是為流溝寺古松所題,以寄託古松無語,歷盡滄桑,世事變幻,人生不永的感慨!

你看,流溝寺裡的那株虯屈的古松,它那蔥籠的針葉,在煙霧的籠罩下,猶如蒼色的麈尾,是那麼生機勃發;它那駁落的老皮,在寒霜的浸潤下,恰似紫色的龍鱗,又是那麼飽經世故。若要知道這株古松的老壽,請看寺壁上代代題詩的文人騷客,又有哪些人現在還活在世呢?

白居易的這首詩,雖然祇題古松,話不及禪,然而卻又喚醒多少世人,迷途知返。從當時到如今,已相隔千多年了;古松依然在,題詩人今又安在?我說斯語之人,百年後,又不知作者去到哪裡?

黃袍袈裟

清代順治皇帝篤信佛教,經常在宮中召請國師玉琳禪師問禪論道,在心境上有超脫的想法,私下隱遁悄悄往五台山削髮為僧;但皇家卻向天下宣稱:「皇帝已英年病薨」,來掩蓋事實的真相。不論真相到底如何,爭來爭去,已沒有多大意義了。

但在寺廟裡早已傳誦一時的《讚僧詩》,有人說,是順治皇帝親自作的,也有人否認它的真實性。如果能夠仔細去推敲,是不難發現它的真面目!在封建時代,誰敢冒充帝王身分呢?這首《讚僧詩》一直公開傳誦,就足以表明真正作者是誰了。且看其中一節詩寫道: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黃袍換得紫袈裟,祇為當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

看了這首詩,誰能否認不是順治皇帝寫的呢?他承認自己前生是「一衲子」,就是說,他是和尚「轉世」的!對出生在「帝王家」感到懊悔、無奈。在詩中說到「一念差」,「差」在哪裡呢?除他本人之外,恐怕非他人知曉了。

據傳一位老僧說,順治禪功深厚,在「定」中能見到自己夙世因果,故說出那些話來。

何時清閒

五台山一位老僧人曾對徒眾說:「順治皇帝禪功深厚。」這是有其歷史背景和淵源的。事實上,清代有多位皇帝如康熙、乾隆……經常住在黛螺頂喇嘛廟裡,而今皆有石碑可考證。

據說,這位隱名的老僧人,就是暗中藏匿的順治皇帝的道伴,他兩人同住一靜室參禪打坐,各自提起「話頭」來尋找自己的本來面目。順治皇帝在參禪時,他常用的「話頭」是: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閤眼矇矓又是誰?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悲歡離合多勞慮,何時清閒誰得知?

在禪門裡歷代禪師,在參禪時,常用這類似的「話頭」。一坐下來,在腦子裡馬上集中思念,盡一切可能的自我控制,設法排除妄想雜念,單獨地在 詢問自己:「我是誰?」「未生我之前,我是誰?」「死了之後,我又是誰?」……一連串在腦海裡不斷反覆地自我詢問;單一地追問自己,不可停歇下來,要高度 地集中思念,一點也不能鬆懈,祇要稍為旁騖,思念就會散亂,收懾不了,成為開悟的「絆腳石」。

順治皇帝在用功參禪時,就是不斷如此詢問自己!在禪功上顯然有成就!既能「放下江山」,更能易於「放下身心」!

說走就走

在禪宗史上,唐代馬祖禪師座下有八百位入室弟子,其中有位俗家弟子名叫龐居士,有「中國維摩居士」之稱,他擅講《維摩經》,在修持方面全家人都達到「自在」境地,傳為千古佳話。

據史載:當龐居士即將圓寂時,女兒靈照對他說:「日蝕了,快出來看!」

於是居士便離開了座位,就在此時,女兒靈照端身坐禪而逝世。居士見了便說:「這小丫頭,竟如此之快!」說後便燃薪將其火化了。

過了七日,當地太守前來探望,龐居士迎他至客廳坐談,連聲說道:

「世間上任何東西,都是虛幻的!求道要殷切,要珍惜時光。」說完,便端坐而歸去。

正準備火葬時,在鄰里的妻子趕回家時,看了家中情形不禁說道:「那傻丫頭和愚老頭,竟沒有同我打聲招呼就這樣去了!」於是,她馬上到菜園地 裡找到兒子說道:「爸爸和靈照已去了!」聽了這句話之後,兒子將鋤頭放下,大叫一聲:「我也去了。」母親見了說:「真是傻兒子!」說著,便將他給火葬了。 這位老婦人料理家務妥當後,跟村人打了聲招呼說:「請幫忙。」也去了。

一家四口竟能把握住生死鑰匙,說走就走,毫無掛礙。奇哉!

砸破醬罈

在禪門中,自百丈禪師訂立了「清規」以後,禪風一大轉變。在此之前,一般說來,喜「禪」的人,多屬「苦行僧」,或者是些「文人雅士」。這些 人把禪提昇到最高層次,唯有他們才懂得禪,才夠資格談禪論道。苦行僧躲入深山巖洞中去參禪,給「禪」包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而文人學士則在自己靜室裡 焚香參禪,給「禪」包上了一層「高貴」的外衣。

因此,在普通民眾看來:「禪」,是神秘的,高貴的,亦因而被拒在「禪門」之外了。但百丈禪師卻扭轉了這一風氣,說「禪」在勞作之中,更在生 活之中;若是離開勞作,離開生活,根本找不到「禪」,它是無處不在的,甚至吃飯、走路、睡覺……都有「禪機」在,隨時、隨地都能「開悟」。

有一日,馬祖禪師派人送了三罈豆瓣醬至大雄山給百丈禪師,百丈禪師看著師傅送來的豆瓣醬,話也不說,拿起拄杖將罈子砸破!站在一旁的弟子默不作聲,心裡卻不懂得百丈禪師為何發作?

其實,這一行為含有「禪機」在焉。它的用意就是告訴馬祖禪師,「禪」已在日常生活中,我自己能夠去悟,不缺甚麼了。深一層去體會,人人在生活中,都能夠去「悟」,人人都不缺少甚麼,因而形成了「農禪」的特色。

沒有死活

在禪師《語錄》中,有句話:「在那石頭上,能聽到獅子吼聲。」不懂得禪門歷史的人,是無法理解這句話的。

唐代有位著名高僧名叫石頭希遷禪師,日本信徒稱他是「石頭和尚」。他圓寂後肉身不壞,據說仍保存在日本供奉。這位禪師原是青原行思的弟子,受到器重。

石頭禪師有一次去參訪南嶽禪師,說:「昨日我剛抵達時,看見一個瘋癲的年輕禪僧坐在石頭上。」這番話,是在說他自己罷了。

南嶽禪師一時未曾會過意來,立即吩咐使者到山門外,看那個年輕禪僧到底是誰。並說:「你問問他究竟故弄甚麼玄虛?你還可問他:石頭上的東西 移植後,還能活嗎?」這話的含意是說:「你既自以為石頭,何必動來動去呢?」石頭禪師聽到吩咐使者的話,便說道:「諸佛如來的世界,沒有可搬動的東西;諸 佛如來的世界,也沒有死活這回事!」

侍者把話告知南嶽禪師,禪師隨後又派侍者去問石頭禪師:「如何才算是真正的解脫?」

石頭禪師反問:「誰綁住你了?」

南嶽禪師聽後不覺一怔!默思:「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玄奘大師小傳
◎秦孟瀟╲文
嚴以敬╲圖
(接上期)

八 越天險恒河遇盜﹙上)

當時印度全境並未統一,分成許多小國家,又按照各國的地理位置,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印度的稱呼。

玄奘越過大雪山,先到犍陀羅國(Gandhara),那裡有很多聖跡,他到處去朝拜。

此國東臨信度河(Sindhu,即今印度河Indus),首都叫白絡沙布羅 (Pursapura,即今白沙瓦(Peshawar)。這個國家有很多聖賢高僧,例如古代著名的作論大師那羅延天(Nara Yana)、無著菩薩(Asangha)、世親菩薩(Vasubandhu)、法救(Dharmatrata)、如意(MonOratha)、脅尊者 (Venerable Parsva)等,就都是出生在這個國家的高僧大德。

在健陀王城東北,築有一座安置佛鉢的寶台。由於種種變遷的原因,如今佛鉢被珍藏在波利斯(鄖波斯Persia)。在城外東南八、九里處有高 一百多尺的菩提樹。在樹旁,有迦膩色迦王(Kaniska)佛塔(這位國王是貴霜王朝最英明的國王,白沙瓦東南一公里處有「大王塚」,這就是迦膩色迦王 塔,又名「雀離浮圖」)。塔高四百尺,基座周長一里半,座高一百五十尺,上面立有金銅相輪二十五層,裡面收藏有釋迦佛的舍利一斛。從迦膩色迦伽藍往東走一 百餘里,渡過大河而到達布色羯羅伐底城(Puskalavati),城東有阿育王所建的佛塔;在城北四、五里處伽藍中有高達二百多尺的佛塔,據說這也是阿 育王所建。這些聖跡非常多。玄奘一一參拜,他把高昌王所佈施的金銀、綾絹、袈裟……等等,都施捨給他所參拜過的大佛塔和大伽藍,供養諸位僧眾。

玄奘又從這裡去烏鐸迦漢荼城(位於印度河與喀布爾河會合點的東北,據推定就是距Attock地方二六公里上Ohind),往城北越過山川走 六百餘里而進入烏仗那國(Uddivana,在今斯瓦特河流域。據說,從南北朝到唐代,有許多中國巡禮僧雲遊該國)。此處在蘇婆薩堵河(Scvstu)的 兩岸,古時有伽藍一千四百多所,而今都已經成為荒墟了。

這裡是當時僧侶律儀和宗派盛行的地方。

烏仗那國王多住在蒙及利城(Man-galipura 即今 Mangalaor,現在該城南還有遺跡,並挖掘出佛教寺院遺址(Butkara),這是一座人口眾多物產豐富的城市。從蒙及利城往東北二百五十里進入大 山,就到達了阿波邏羅龍泉(Apalala)。這裡是蘇婆薩堵河的上游,從這裡往西南流。龍泉西南的三十多里處,在河北岸的大石上有佛的腳印,據說這個腳 印能隨人的福願而伸縮,相傳這是世尊降伏阿波邏羅龍時,來到這裡留下這些腳印以後才回去的。

沿河流再往下游走三十多里,有一塊釋迦世尊的洗衣石。從蒙及利城往南走四百多里,就到了醯羅山(Hila)。這是以前世尊聽到半偈為報答藥叉之恩而投身處(聞半偈本生)。

在蒙及利城西五十里處,渡過大河就有盧醯伽迦塔(Rohitaka),塔高十多丈,相傳是阿育王所建。這是以前世尊成為慈力王(慈力王本生 Maitribara)時,用刀割身體給藥叉吃的地方。在城東北三十多里處,有遏部多石塔(Adbhuea,唐代叫奇特),塔高三十尺,是以前世尊在這裡 為人說法的地方,相傳是佛涅槃後而自然生出的塔。在城的東北,據說也有人住,因此玄奘就越過山谷,逆徒多河(Sita)。道路非常崎嶇險峻,要利用繩索才 能攀登,一直爬到高聳的吊橋,前進了一千餘里,才到了達麗羅河(Darada即今Darel地方),這裡是烏仗那國的故都。

從烏鐸迦漢荼城南渡印度河,河寬三、四里,水流澄清而急湍。從此再往東南走七百多里,就是僧訶補羅國(Simhapura位於今天印度旁遮 普Jhda河北岸)。接著又從怛叉始羅國(Taksasila)的北疆渡過印度河,往東南走二百多里就到了大石門,這裡是以前摩訶薩埵王子(摩訶羅陀王之 第三子,餓虎捨身本生),捨身餵飢餓虎七子的地方,由於當時此地染有王子的鮮血,所以到今天這裡仍然長著鮮紅色的草木。

從這裡往東南經山路走五百多里,就到了烏剌叉國(Urasa即今Indus河與Jhelum河上游之間的Hazara地方)。接著又登上東 方的險峻山路,走過鐵橋前行一千餘里,就到了迦濕彌羅國(Kasmir地方)。其都城西方臨大河,有伽藍一百多所,僧侶五千多人。另外又有佛塔四座,每座 都很高大壯麗,是阿育王所建,裡面分別收藏有世尊的舍利一斗多。

玄奘大師剛到迦濕彌羅國時,首先就去大石門參拜,此門是該國的西門。國王特派舅父率領車馬迎接。玄奘進入石門之後,就參拜各伽藍,當晚下榻在護瑟迦羅寺(Huskara)。

如此經過幾天,玄奘進入王城,而到達僅有十多里路的達摩舍離(Dharmasala,唐代叫福舍,奉國王指示而成立,是招待商旅和救濟窮人的地方)。國王率領群臣和首都僧侶,去達摩舍離迎接玄奘大師。

歡迎玄奘的行列有一千多人,旗幟和車篷遮滿道路,香煙繚繞,鮮花繽紛。國王來到達摩舍離之後,用極度虔誠的口吻讚美玄奘,親手為玄奘獻花供養,然後請玄奘騎上特備的大象,國王則陪伴玄奘身後前進,被迎入城南的閣耶因陀羅寺(Jayendra此寺是國王舅父所建)。

第二天國王在王宮設宴款待玄奘大師,並且邀請該國的大德僧稱法師(Sangha Kirti)等幾十位高僧作陪。宴請完了,國王請求玄奘登壇講經,國王聽了不勝歡悅。

該國的僧稱法師,已有七十多高齡了,精持戒律,博通諸經。由於玄奘是當時國王貴賓,所以僧稱也就特別跟玄奘長談。他在那裡住了兩年,因而梵文造詣很高。最後僧稱請求玄奘講解諸論。

玄奘大師上午講《俱舍論》,下午講《順正理論》,晚上講《因明論》和《聲明論》。當玄奘講經時,寺內僧人濟濟一堂,座無虛席。玄奘講經解得非常詳盡,對每句經文都有極深入的闡說,聽眾都能心領神會。

那時,在眾僧之中,計有大乘比丘毗戍僧訶(Visudhasimha,唐代叫淨師子)、辰那餘荼(Jinabandhu,唐代叫最勝親)、 薩婆多部(Sarvastivadin)、蘇伽蜜多羅(Sugatamtra,唐代叫如來友)、婆蘇蜜多羅(Vasumitra,唐代叫世友)、摩訶僧祇 (Mahasamghika)、蘇利耶提婆(Suryadeva,唐代叫日天)等。這個國家自古崇信佛學,而且僧侶們道心堅定,才智超群。他們看到玄奘大 師受到國王、高僧的讚揚,因而就一起對玄奘提出很多難題質問,玄奘都能一一為他們詳細分析,解說得精微而透徹,使他們對玄奘的佛學歎服不已。

(待續)

 
 
孝親譜
◎萬 千/ 文
程國英/ 圖

熱血融堅冰

從秋至冬,王祥為父親侍奉湯藥,十分盡孝。春天將至,父病有了好轉,就是有些虛弱,醫生說最好弄點魚湯滋補。可正值嚴冬,冰凍把河塘封得嚴 嚴實實,怎麼才能把魚弄上來呢?王祥搬起大石頭一次次猛砸,可冰上卻祇現出一些白印,他又舉起鐵鎬猛挖,挖了幾百下,沒一點力氣了,依然無濟於事。

王祥又累又餓,雙腿一軟,一屁股坐在了冰上。坐著,坐著,褲子似被沾濕了。站起一看,屁股坐處竟出現了水。他一激靈,便光著身子直挺挺地臥在冰上,而後用脫下的衣褲蓋著身子。

幸而天上還有太陽,雖然慘白,受光的一面總還有一絲絲熱氣。於是,他一會兒仰睡,一會兒俯臥,久而久之,身子覆壓之處,居然出現了一個人 形。謝天謝地,王祥有了一線希望。可是太陽下山了,順著河道又颳起了冷風。王祥渾身冰浸,顫慄不止,牙齒上下磕動,但仍堅持著,堅持著,把身子緊緊壓在冰 上。

小弟王覽放學回家,路過河邊,遠見一人臥在冰上,覺得奇怪。走近一看,被驚呆了。「哥哥,你這是幹甚麼?」王祥說了為給父親捕魚他幾次破冰 不成,才用這個辦法。王覽見哥哥嘴唇發烏,渾身瑟縮,二話不說便去拖他。哥哥不起來他就又哭又鬧:「就許你盡孝,不許我盡孝?」哥哥還是不起來,他把書包 一扔,脫下衣服,便和哥哥並臥一起。王祥急了,翻身起來要去拖弟弟,弟弟便乘機移到了他臥的那一塊冰上,打也打不起來,而且還說:「哥哥,你身上一定沒有 一點熱氣了,怎麼還能化冰呢?我們不如輪流著臥冰,你快把棉衣穿上吧!」

王祥無奈,祇有依了王覽。就這樣,兩兄弟輪流臥冰——自然哥哥臥的時間長一些——他們的身子向冰裡越陷越深,快上燈的時候,王祥突然覺得冰裡的水熱起來,不但不覺得身上發冷,簡直像在熱水裡泡著一樣。過一會兒,又聽到咔嚓咔嚓的裂冰聲。他正要爬起來,卻一下沒入了冰水裡。

王覽急得在冰上大喊大叫:「救命啦!救命啦!」

王祥祇覺得冰水刺骨,鑽心。他在黑暗中游著,摸索著,身子漸漸僵了,腦子漸漸模糊了,可要捕捉魚兒的意識十分執著。不知過了多久,他眼前忽 地一片光明,河水晶瑩透亮,一條條鯉魚在藍漾漾的水裡悠閒自在地游來游去。漸漸地兩條大鯉魚游進他的懷裡,而且像托著他的身子,把他帶到了冰窟窿口。王覽 站在冰上,見哥哥的腦袋冒了出來,急忙把他拖了上去,同時見兩條活鮮鮮的大鯉魚從他的腹下跳了出來,青青的魚鱗中,射出一道道紅光,在暗夜裡閃閃發亮……

王祥、王覽兄弟的孝名,傳遍徐州府,後來都做了官,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民間廣為傳誦著關於他的民謠:「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後來王祥官至太尉,王氏家族遂成了江南一帶著名的望族。

淚濕陳情表

燭光閃爍不定,燭淚已流滿了燈盤,案前的素箋上依然未落下一字。內室裡不時傳來祖母微細的鼾聲……

他時而悲泣,時而驚懼。蒼冥呵,你何以不能給我李密一點自由,一點安寧啊!司馬氏呵,你何苦對我李密追逼得如此嚴切?

李密曾做過三國時蜀漢王朝的侍從。晉滅蜀時,他被俘,後又放還犍為。他原想從此歸隱林泉,終身侍奉祖母,可當政者一次又一次要他報效新朝, 近來晉武帝又特詔他做太子的侍從官,同時掌管皇家的圖書,地方官天天登門催逼他立即上京,如果仍固辭不就,一定會觸怒皇上。一想到嵇康和一大批賢達因為不 願與新朝合作而被殘殺的情景,他就不寒而慄。話說回來,司馬氏頻頻下詔,確也向他表示了誠意,且他自己又正值壯年,本當有所作為;然而,祖母已九十六歲, 而且病臥床榻已久,他走了誰來照看她老人家?他自幼失父失母,是祖母一手把他撫養成人的,他不能自顧前途遠離祖母啊!

仰望黑沉沉的天空,李密在院子裡長久徘徊;星月已完全躲進了烏雲,他又走進祖母的臥室,在祖母床前垂淚……他最終下定決心:上《表》!向武 帝痛陳實請,下獄也好,殺頭也罷,由他懲處去吧……天快亮了,李密回到案前,奮筆疾書——於是流傳千古、感人至深的李密《陳情表》就這樣誕生了。

《陳情表》中的一些名句,如;「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 無以終餘年。」「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而「報養」祖母「之日短也。」等等,國人耳熟能詳;而真正感動晉武帝司馬氏的,主要還是作者那至深至誠至孝的淳情 啊!

晉武帝非但未加罪於李密,還賜婢僕二人侍奉他的祖母,下令郡縣長期供應李密的衣食,使李密的祖母得能頤養天年。

 
 
世出世法
◎楊 釗

轉型昇級

近年來,企業的熱門話題是「轉型」,不轉型就沒前途,沒出路。這個問題在香港的企業界提出及討論有十年。而現在則在內地正式提出,成為「十二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也就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

其一,就是要「轉型」;其二是「昇級」,要旨就是「轉型昇級」。

為甚麼要「轉型昇級」呢?其背景是過去的日子裡,內地政府全面地、大力地發展經濟,其衡量標準是國民生產總值,也就是GDP,全世界傳媒關 心的焦點也是哪一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即是GDP有多大,其每年增長的速度有多少。結果中國從短短三年中,其經濟的總量已經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上第 二大的經濟體,其增長的速度在過去五年中,平均增長百分之十一點二。由於其發展從數量去衡量,不僅是大,而且是快。因此,出現了副作用,對能源和資源需求 大,自己不足以應付,必須進口,造成國際的能源和資源的價格急促上昇,其次是有一些行業效益低並且破壞了環境,所以「十二五」的主攻方向就是要由過去數量 的增長改變成質量和效益的增長。以前,社會上傳媒及社交場合講的是世界的百大企業和行業中的十大企業。現在,注意點則在競爭力,在優先購買度,也就是競爭 的強度。所以,以前企業界認為要做大,越大越好,但一次金融海嘯出問題的都是超大企業,稱之「大到不能倒」,與政府綑綁在一起,令政府被迫救市,形成了超 大金融機構請客,政府付鈔,政府付鈔就是印多一點銀紙,實際上是市民付賬。所以現在的理論是「不在大,祇在強」。當然能做大做強是最好的目標,但如果兩者 祇能取其一,則取強,不取大,也就是我們提到的「市場份額與利潤」兩大目標,最好是既有市場份額,又有合理利潤,如果不能同時得兩大目標,在不同的時期有 不同的側重點。在企業界,首先要衝上一定的規模,在衝上一定的規模後,就要注意效益、注意利潤,中國市場在數量上已經超越日本,在世界上排行第二,未來的 日子在於效益、在於利潤。沒有效益的行業、沒有利潤的企業將被淘汰,污染性的行業、破壞環境的企業,將受限制。因此,「環保和低碳」是未來一個主要的標 準。

既然目標是「轉型和昇級」,標準是效益和利潤,低利潤、沒前途的行業,要關、要停、要併、要轉,主要的行業為製造業,過去幾年社會上出現了 「產能過剩」。因此,影響了效益和利潤,未來的前途在於服務業,其中之一是「服裝零售」和「房地產業」,因為這兩個行業有很大的需求,所以服務業在內地是 被鼓勵發展的行業,而服裝零售和大眾化需求的房地產,是有前途的行業,在內地「十二五」規劃中,服務業的比重,要增加四個百分點,而城鎮化率也要從百分之 四十七增加到百分之五十一,也是增加四個百分點。

在這種形勢下,未來企業的發展,其方法有賴:

一、增加投入、增加研究與試驗經費,也就是相對地增加設計及相關的經費投入,強化自主創新、自主品牌。

二、注意推廣,強化品牌效應。

三、加強人才培訓,認真落實造就有規模的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四、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平台,形成互利共贏的格局。

五、學習開放與改革、引進人才、增加人才隊伍。中國的成功,主要在於能開放市場,讓大家參與,為了讓大家參與,一定要改革原來的制度。因此,企業要發展、要成功,其中一條是開放與改革,否則路子祇會越走越窄,競爭力也會越來越弱,甚至失敗。

六、務必樹立「企業靠大家,企業為大家」的經營策略,祇有堅持打造為大家的「企業社區」,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全員參與」是企業家追求的目標,如何達到全員參與呢?務必建立雙贏的目標和宗旨,並且令對方先贏,祇有這樣才能建造一個有生命力的「企業社區」。

 
 
一行禪師在蓮池寺亞洲應用佛學院(AIAB)首兩次開示

禪師的夢想

成立應用佛學院,一直是一行禪師的夢想。

四十多年來,一行禪師經常到世界各地弘法,發現各地開辦了不少出色的佛學課程,可是這些課程都著重於理論和研究,沒有提供實際的空間和環境 讓學員學習如何將佛學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禪師認為,學佛不應祇流於理論,最重要的是能將佛法應用、實踐於生活上,藉以轉化個人、家庭和社會的痛苦,幸福地 活在當下。因此,一直以來禪師都渴望成立應用佛學院,讓大眾有機會實踐佛學。

二○○八年,禪師終於夢想成真,在德國成立第一所應用佛學院歐洲應用佛學院(European Institute Applied Buddhism,簡稱EIAB)。二○一一年,亞洲應用佛學院(Asian Institute Applied Buddhism,簡稱AIAB)也在香港誕生了。

一行禪師及梅村國際代表團訪港

今年四月十日,香港梅村修習中心由尖沙沮遷往大嶼山蓮池寺。蓮池寺成為亞洲應用佛學院(AIAB)的院址。

四月二十五日,一行禪師及梅村國際代表團一行二十多人在台灣弘法後,來到香港蓮池寺。禪師是次來港,並沒有任何大型公開活動,期間祇舉辦了兩次正念禪修日(Day of Mindfulness),讓幾百位朋友共享法喜。

正念禪修日(DoM)(五月一日)

五月一日,大約二百位朋友獲香港梅村(亞洲應用佛學院(AIAB))之邀,來到蓮池寺參加由一行禪師及梅村國際代表團帶領的正念禪修日。當天,除了禪修活動(行禪、佛法開示、正念進食、深度放鬆和佛法分享)外,還舉行了一個簡單而隆重的借用蓮池寺移交典禮。

• 禪師開示——真正的僧團(True Sangha)

禪師提到,四眾僧團,即出家眾和在家眾彼此需要互相支持,一起努力建立真正的僧團(True Sangha)。真正的僧團能產生正念能量,建立手足之情;它是和平、和諧的,能為我們帶來滋養和治療。要建立真正的僧團不能祇是說說或是寫寫電郵便能成 事,而是要僧團的成員努力修行正念生活,懂得怎樣為自己、為他人帶來幸福快樂。禪師說真正的僧團非常稀有和珍貴,我們必須努力修行才能建立這樣的僧團。禪 師還說,建立真正的僧團是拯救世界的唯一方法!

• 移交典禮

禪師開示後,梅村國際代表團近三十位僧眾用英文為大家唱誦心經。懾心的唱誦後,儀式正式開始,楊釗博士伉儷及蓮池寺各董事逐一將淨水倒在一 行禪師手中,象徵蓮池寺正式成為梅村亞洲應用佛學院(AIAB)的院址。倒淨水倒在禪師的手中,是效法佛陀時代,摩竭陀國的頻毗娑羅王將竹林供養佛陀作竹 林精舍時,將淨水倒進佛陀手中。儀式後,一行禪師送贈墨寶給揚釗博士和蓮池寺董事,以表謝意。儀式簡單、莊嚴,法喜充滿。

• 大自然中正念進食

一行禪師和出家在家眾近二百人在樹下席地而坐,享用午膳。陽光明媚,清風送爽,鳥鳴花香。手捧著食物,滿懷感恩,一切都是宇宙、天空、大地和愛的禮物。感受身邊友好同在,全心全意地咀嚼食物。一頓飯,已能令大家放下煩憂,滋養身心。

正念禪修日(DoM)(5月8日)

• 行禪

五月八日早上九時,參加禪修日的朋友圍成一圈,由真空法師帶領大家唱梅村的修習歌曲《Breathing In Breathing Out 》,並解釋歌詞的含義。隨著歌曲和動作,大家的心漸漸安定下來。然後一行禪師慢慢地走過來,悠閑地坐在寺院前的梯級上講解行禪要義。眾人圍著禪師而坐。講 解後,禪師輕輕地站起來,拖著身旁的小孩,帶領著三百多人,慢步步出蓮池寺。來到寶蓮寺外的草地上,禪師和大眾坐下來。這邊廂我們三百多人安坐草地上靜心 細賞;那邊廂,草地對開的市集,幾百人在揚聲器的廣播下熱鬧地參與慶祝母親節的活動,相映成趣。

• 禪師給小孩子的開示

佛法開示的首十五分鐘,是特別為孩子們而說的。因為當天是母親節,禪師以母親、母愛為題開始是次的開示,講述悉達多太子的故事。悉達多出生 七天後,母親摩訶摩耶夫人便往生。而我們當中許多人比悉達多太子幸運,我們要能覺察到,母親依然健在,是非常幸福,是值得慶祝的事。走到母親身邊,深深地 吸氣,看著她的眼睛,對她說:「媽媽,有妳在我身邊,真幸福。」如果母親已經不在,我們可以用另一種形式修習。雖然看不到母親,但她依然存在於我們每個細 胞之內。坐下來,深深地吸氣並說:「母親啊,我知道你在我每個細胞內。妳美麗、青春、和善,我也要跟你一樣。因此,我學佛修習,經常保持年青、快樂和喜 悅。那麼,在我之內的母親,也會經常保持年青、快樂和喜悅。」

• 禪師給成人的開示

禪師說我們隨時都可以接觸到父母和祖先。有時禪師在坐禪時,會感覺到和父母親的聯繫。禪師認為,他的修行並非是個人的成就,而與祖先的共同 成果。禪師感到自由,是因為脫離了欲望的煩擾,能夠平安地活在當下。禪師會對父親說:「父親,我們成功了,因為我們不受欲望束縛,我們自由了。」

有一次,大約三年前,禪師帶領千多人行禪,他在心中邀請父母和祖師跟他一起行禪,心中生起了無限的喜悅,也感受到父母和祖師的喜悅。

禪師說祖先的特質和遺傳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內。我們和祖先相互依存,他們在我們之內,我們在他們之內。祖先傳遞給我們的東西,有正 面的,也有負面的,它們以種子的形式潛藏於我們的藏識之中。我們要正念地生活,學習灌溉正面的種子,讓我們的才華、快樂和美好特質彰顯出來;同時,要避免 灌溉負面的種子,別讓它彰顯出來。這樣,我們的痛苦就有機會得以轉化。 事實上,痛苦與快樂兩者皆是有機物,它們相互依存,就如花朵與泥土一樣。沒有泥土,長不出花朵;沒有痛苦,不會有快樂。

• 浴佛節

佛法開示後,是慶祝佛壇的儀式。禪師親自主持禮佛誦經,然後和僧侶及大眾一起念誦佛號,以行禪的方式走到寺前的草地上進行浴佛儀式。禪師浴 佛後,特別邀請小孩子浴佛,然後是僧侶及大眾。禪師處處關懷小孩子,令孩子們歡欣喜悅。梅村的修習,是讓孩子、年青人和成人,都能受到法雨的滋潤,一起感 受學佛禪修的喜悅。

 
 
讓智慧的光芒照亮人間
—— 寫在《中國佛教醫藥全書》出版之際(上)
◎李良松

佛醫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探索生命智慧的大學問。祇有認識到生命的無常,才能感悟到佛醫的真諦;祇有擁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參透人 生的奧妙。由於因緣的巧合,我有幸與釋永信大和尚聯袂主編了《中國佛教醫藥全書》1,旨在將大藏經中的醫學史料和醫學思想、歷代僧醫和居士的醫學成就作一 系統的總結和梳理,在趙樸初、釋傳印兩任會長的關懷下,使這部集大成的佛醫文獻著作得以順利出版。當前,鑒於人們對佛教醫藥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歷史沿 革還知之甚少,故我在總結以往的學術觀點同時,將佛教醫藥的源流和發展歷史作一概述,冀望諸同仁能夠更加深入地瞭解佛教醫藥的博大精深和領悟佛陀普救眾生 的偉大情懷。

一、甚麼是佛教醫藥

甚麼是佛教醫藥?這是我20多年來回答最多的一個問題。簡單地說,佛醫就是佛門人士創造和傳承的醫藥學。佛醫學以四大、三學等佛學理論為指 導,以悟證論治、調理心神、注重飲食為特徵,以啓迪無上智慧、改善思想境界、追求永恆真理為目標,最終達到人體內外環境全面協調的醫藥學體系。佛醫是一門 獨具特色的醫藥學體系,是中華民族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是廣義中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佛,指覺悟真理之聖人。亦即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佛教,為釋迦牟尼所創立,主張慈悲平 等、普度眾生的一門宗教。佛教之宗旨在示導人類轉迷開悟,用超越階級、種族之情懷,以實現度脫苦海、淨化社會之理想。佛教醫藥,是以古印度「醫方明」為基 礎,以佛學理論為指導,吸收和借鑒中國傳統醫藥學的理論和臨床特點,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傳統醫藥學體系。由於佛教醫藥學的理、法、方、藥等理論框架和臨床 診療體系是在中國形成的,因此,我們所說的佛教醫藥,實際上就是指中國佛教醫藥。

佛教醫藥的流派,根據人員與知識結構來劃分有經藏醫學、寺院醫學和居士醫學;根據中國佛教宗派來劃分,有禪宗流派、淨土宗流派等;根據寺院專長與特色劃分,有少林寺流派、竹林寺流派等。

在基礎理論方面,佛教的「四諦」、「五蘊」、「十二因緣」、「四大」、「三學(戒、定、慧)」等均對佛教醫藥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並被吸收和引入佛教醫學理論體系之中。

佛醫認為,病有三因,即外因、內因和業因。在佛教的世界中,萬物皆由地、風、水、火的四種要素構成。所謂的「四大」即指地大、水大、火大、 風大。此四種元素之體遍存於一切物質,故稱為大。因此,「四大不調,百病叢生」。在病因學方面,佛醫學認為病有三因:外因——地、風、水、火「四大」不 調,內因——貪、瞋、癡「三毒」為患,業因——前世今生孽債宿根之果報。《維摩詰所說經•問疾品》、《佛說佛醫經》等詳論了疾病的內外之因,並指出調節外 因、斷除內因的方法,即外因可以醫藥愈之,內因可以禪定制之。至若業因則是無法逃避,祇能靠個人的業力來決定預後轉歸。佛教十分強調因果報應和輪迴學說, 宣傳人有三業,業有三性,人有三世。前世造業,今世或來世受果,今世造業,來世受報。業因指造成善惡果報的原因,包括行為、身心、意念等方面;果報指對於 善惡業因的苦樂報應,包括時運、財運和疾病等方面。佛教因果業報理論指出,種下惡因必結惡果,就是已經成佛也不例外。《興起行經》載述了佛陀自己由於先世 之緣,先後經受了頭痛、骨節煩疼、背痛和木槍刺腳之苦。

在臨床方面,佛醫強調悟證論治和循因論治,誦經、修禪、用藥、持咒、消業是佛教醫藥的五大特色。

佛醫的主要治病方法在於把握好「一綱八因」。在分清寒熱的基礎上,針對地、水、火、風、貪、瞋、癡、業八個方面的致病主因,佛醫往往以通治 方的形式來治療各科疾病,每每會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在佛醫的通治方中,天王補心丹是最具特色的佛門方藥之一。據傳,「天王補心丹」為唐代僧人道宣所傳。 道宣(596-667),俗姓錢,江蘇鎮江人,是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創始人,一生專究戒律,制定佛教受戒儀式,從而使律學成為專門學問,開創了佛教律宗派。 因道宣居終南山,故又名「南山派」、「南山律宗」。道宣弟子數千人,其中著名的有大悲、懷素等。道宣一生愛好醫藥,故與孫思邈為友,且交往甚密。道宣晚 年,居終南山白泉寺,尤其是課誦倍加勞心。為此,道宣過度勞心,成為心勞。「天王」念其課誦勞心,故在道宣夢中授予此方,專於補心,名為「天王補心丹」。 後來,道宣將此方公諸於世,凡勞心之人,盡可服用。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石室中發現,唐人寫本佛經的末尾,有「毗沙門天王奉宣和尚補心丸 方」的記載,與傳說頗相吻合,方中所用藥物也基本相同,故可認定「天王補心丹」一方為道宣所傳。

在佛醫的致病八因之中,各因各有相應的主證,各有相應的治療方法和常用方藥。「地因」的主證有力退、痰阻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體力減 退,疲倦乏力。自我感覺力氣衰弱、睏乏思睡,體質整體下降等各種虛證。「水因」的主證有寒性、水濕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現為:畏寒肢冷,咳嗽痰稀、腰酸疼痛 或四肢腫脹、手足發涼等各種寒證。「火因」的主證有火性、實熱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頭痛、失眠、眼脹、咽喉疼痛,甚至發熱、牙齦腫痛、口乾舌燥等熱證。 「風因」的主證有氣滯、血瘀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胸悶、氣緊、腹脹、惡心、嘔吐,頭部或腰部刺痛以及婦女月經不調等氣血瘀滯方面的症狀。「貪因」的主證 有自我感覺手足躁動不安,信心減退,對自己做過的事缺乏自信(如把門鎖好之後,還會回頭思量是否真的鎖好沒有)。「瞋因」的主證有自我感覺心氣不順,頭脹 胸悶,容易生氣動怒(有時會莫名其妙與親人生氣)。「癡因」的主證有自我感覺語言行動有所遲鈍,失眠多夢,容易忘記(感覺這一段時間記憶力減退,心裡仿佛 蒙上一層迷霧)。「業」的主證有自我感覺有邪氣纏身,夜裡驚恐,惡夢時作(有所經常會夢見已經去世的親人或熟人,而且情境十分恐怖)。

對於上述之疾患,地者補之,水者溫之,火者清之,風者散之,貪者戒之,瞋者定之,癡者慧之,業者善之。

二、為甚麼要研究佛教醫藥

中國的佛教醫藥在近二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一是萌發階段—— 漢晉時期。此時佛教的流傳尚不普遍,佛經的漢譯還處在初始階段,佛教醫藥萌而待發。

二是奠基階段——南北朝時期。此時,佛教醫藥在短短的二百多年迅速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寺院最多時達三萬多所,湧現出一批佛醫兼通的高僧大德,為佛教醫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是形成階段——隋唐五代時期。此時佛教醫藥日趨成熟,並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臨床診療方法。

四是發展階段——宋元明清時期。此時,佛教醫藥在隋唐五代的基礎上,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

五是考驗階段——近現代時期。由於西方醫學的傳入、近百年的連綿戰亂、現代科學突飛猛進的發展和「文革」破「四舊」的影響,中國佛教醫學受 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曾一度陷入低潮和困惑,甚至被曲解為封建迷信而遭受批判。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佛教醫藥也獲得了新生。但如何正視佛教 醫學,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佛教醫學有自己的理論體系、思想內涵、診療方法和臨床經驗,同時還有自己獨特的方藥和養生哲學。從廣義上來講,佛教醫學已成為中華醫藥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狹義來說,佛醫學並非中醫藥學所能囊括和涵蓋。雖然佛教醫學和中醫藥學在1000多年的相互滲透、影響與揉合過程中,有許多診療方法 和臨床方藥已難以截然分開,但由於理論體系和指導思想上差異,在施醫診治、處方用藥等方面還是有所不同的。

為甚麼要研究佛醫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七個方面來理解:

1.研究醫藥文獻離不開佛醫。在5000多部佛教經籍中,有453部專論或涉論醫藥,有4000多部佛經涉及醫理與養生;在8000多部中 醫藥文獻中,有588種(641部)書名與佛學有關;歷代的僧醫撰寫的醫著有79部;歷代的居士醫著有330部;歷代各種醫著共涉及佛教名詞術語有203 條。

2.研究傳統方藥離不開佛醫。在歷代的近10萬首中醫方劑中,方名直接跟佛教有關者共2183首,間接與佛教有關者1600多首;歷代由寺 院或僧人傳出的醫方共615首;由歷代居士創立的方劑有809首;在歷代中醫方劑中,共涉及457條佛教的名詞術語。在5000種中藥裡,有317種中藥 與佛教直接或間接有關。

3.研究臨床各科離不開佛醫。在歷代中醫藥文獻中,最早的中醫骨科著作為僧人所著、最早的眼科專論為佛教寺院所傳、最早以香藥治療疾病為僧 人所創、最早治療腳氣的專著為僧人所寫。可以說,中醫臨床各科都留下了佛醫長長的身影。同時,僧人還是中外醫藥交流的重要使者,寺院是疾病收容與戰傷救護 的重要場所。(待續)

 
 
世界佛教動態

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
慶祝佛曆二五五五(2011)年佛誕節吉祥大會

香港佛教界佛誕慶祝活動圓滿舉行

為慶祝農曆四月初八佛誕節(浴佛節),香港佛教聯合會於5月9及10日一連兩天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盛大慶典,五月十日「浴佛大典」,數萬名善信趁假期參加浴佛儀式,藉著沐浴太子佛像,潔淨身心。

浴佛大典於下午三時舉行,由大會主席覺光長、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黎桂康及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主持鳴吉祥鐘儀式。

覺光長老在致詞時表示,佛教是一個提倡「和諧」的宗教,而每個人都希望在「和諧」的環境裡生活,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和諧氣氛,感覺平和安定, 自然幸福愉悅。他相信不同宗教的信徒,或是沒有宗教信仰的市民,祇要是愛好和諧的,都抱有同樣的願望。他呼籲市民共同維護香港的和諧,政府和市民之間要互 相理解、信任。

覺光長老又指佛經有云:「於親、非親,心常平等,言常含笑,言語知量」,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要互相尊重,和平地表達自己意見。政府應以民 為本,推行符合市民利益的政策,正如《法句經》所云:「一切為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眾生,是為大吉祥」。官民合力,香港就不怕面對任何區域競爭,也能 克服任何困難,保持一貫「福地」的美譽。

兩天的慶祝活動,除有各場誦經、皈依及傳燈儀典,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三樓前庭亦設公眾浴佛亭,市民以香花淨水浴佛。在佛教的傳統中,浴佛寓意去塵離垢,清淨煩惱,市民可籍佛誕節浴佛此機會淨滌心靈,使身心重得祥和。


千佛山方丈
   上白下雲老禪師捨報圓寂

千佛山開山方丈 上白下雲老禪師因年事已高,引發心臟不適,五月十八日酉時在緇素七眾弟子虔心誦念大智文殊師利菩薩聖號中,捨報於千佛山菩提寺法堂。享法壽九十七齡;僧臘九十載,戒臘七十七夏。

目前法體安奉於台灣台南市關廟區菩提寺法堂,開放信眾瞻仰時間為:五月二十至二十二日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另擇於五月二十八日星期六上午八時,假千佛山菩提寺護摩壇舉行法眷報恩讚頌會。

白雲老禪師,為一難能可貴的禪、密、教大成就者。老禪師生於民國四年文殊菩薩誕辰日。七歲披剃於上虛下因老和尚座下,為天岳第九代弟子,臨 濟嫡傳第四十代兒孫。湖南大學中文系畢業,於漢陽歸元寺受具足戒後,以「夢頭陀」行腳參訪遍跡大陸南北漢藏二地,後於泰北山區巧遇印度苦行僧──讖提那庫 瑪──傾囊傳授古梵密法,賜梵名曼殊伽陀摩帝薩怛波耶。

三十七年以因緣入軍旅,輾轉來台任軍中通訊教官,因積勞成疾退役,恢復僧伽本來面目,於甲仙刀耕火種,效行百丈禪風。後接獲恩師上虛下因老 和尚來自緬甸的信諭:「即使時空有盡,汝身永駐法海,天岳山門不寧,當可莊嚴蓬萊。」故而於民國五十六年開創千佛山法派;立意將本山千佛山菩提寺建為一處 叢林道場,不事緣化。目前千佛山在全台灣及海外有寺院二十餘所,並且有慈善、文教、社會團體、廣播事業等單位。

老禪師九十七高齡,弘法超過七十年,接引無數有緣人信佛、學佛,一生為教、為法、為眾生奉獻。這些年來除了到處講經說法,並且常在大學及社 會團體演講,還遠渡海外各地弘法。深獲國際宗教、文教界的推崇,並獲得日本IOND大學(IOND University, Japan)及美國夏威夷IOND大學(IOND University, Hawaii),特別授與「宗教哲學名譽博士」。

白雲老禪師為當代難得通達禪、密、教之大成就者;於教:一生深入經藏,闡經立論不輟,著作等身,出版書籍逾百冊。老禪師的電視弘法,其法音 禪語,留有多部影音光碟流佈海內外,其中的《大般若經要解》甫出版,即榮獲新聞局獎勵優良文化教育有聲出版品。於密:為成就四大法之金剛上師,普利人天。 於禪:智慧心法融合現實生活,深入淺出,利益眾生無數。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白雲老禪師一生弘願是,生生世世入娑婆,精勤行於菩薩道。能值遇白雲老禪師這位大修行者,實乃學佛七眾弟子的福氣,如今老禪師的色身雖已遠離我們,但法身常在,法輪恆轉,就讓我們祈願白雲老禪師早日乘願再來!


海林禪寺修建緣起

海林禪寺位於遼寧省撫順縣后安鎮,遼寧省長白山龍脈的龍頭,前有臥佛山,後依領袖峰,渾河源頭的社河從山上玉帶而過,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北天佛國,龍興祖地,榮載之法音道場,承繹於佛力加被,孕蘊殊勝因緣。今者上明下殊大比丘尼,師承遼寧省營口市楞嚴寺上圓下山長老,又依江 蘇省揚州市高旻寺上德下林老和尚修行,發願恆順眾生,效法先賢,弘揚我佛,為和諧社會造福一方。2006年逢盛緣而至,在遼寧省佛協會長上照下元大和尚引 薦下,以「落實國家宗教政策,弘揚民族佛教文化」為宗旨,經國家宗教局正式發文(撫宗發2007【8】號)批復批准海林禪寺為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

在三年的建設中,地處深山老林的海林禪寺,佔山地面積200畝,僅靠幾位出家師父和居士,開山、打井、修路,力量甚為薄弱。但大家在住持明 殊法師的帶領下,念持《大方廣佛華嚴經》,唱誦千年傳頌佛教梵唄的明珠——四十二《華嚴字母》,以音聲佈施,一音演教,是如來妙音,猶如來說法,聲震十 方,驚伏邪外,眾皆聞解,生出不可思議的字智法門,威德無比。以致開山出金沙,打井湧甘泉,修路顯護法,殊勝無比。

為使梵宇重輝,梵音清唄,住持明殊法師率海林禪寺眾弟子伏祈海內外諸高僧大德、四眾弟子、社會各界,共發菩提心,同償菩薩願,慷慨解囊,隨心捐助,共襄盛舉,廣種福田。

有偈曰:建寺功德感天地,修佛一尊脫苦身。供養三寶大福貴,放下自在清淨雲。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一切功德,普皆廻向!

聯繫方式
海林禪寺住持:釋明殊法師
電話:座機 0413-4042799
手機 13898326336
13130366363
E-mail:kier_xt@yahoo.com.cn
地址:遼寧省撫順縣后安鎮
郵編:113113
開戶行:中國銀行
遼寧省撫順東洲支行
賬戶名:海林禪寺念佛堂
賬號:00531644808091001

佛 訊:

海林禪寺定於:

●2011年6月4日(農曆五月初三)恭誦《華嚴經》大法會,為期21天;

●2011年7月8日(農歷六月初八)舉行開光大法會,邀請上圓下山長老、遼寧省佛教協會會長上照下元大和尚、撫順市佛教協會會長上思下濟 大法師等諸山長老、住持法師將海林禪寺近年建造的念佛堂、齋堂、釋迦牟尼佛(臥佛)等殿堂佛像開光,海林禪寺住持明殊法師率全寺僧眾恭請諸位大德、護法居 士屆時參加,同佔法雨,同沐佛光,同生吉祥,同成佛道。


聞法、修持人間淨心道場 禮佛禪寺「紫竹林安養院」

博羅縣觀音山禮佛禪寺重建十年,在諸山長老、十方信眾及政府部門護持下,道場長足發展。住持日照法師於2007年三步一拜朝禮四大名山受法 立下宏願:為方便接引眾生,讓眾生得聞佛法,要在禮佛禪寺啟建華南地區大型人間聞法、修持道場弘揚佛法、淨化人心。2009年底法師朝山結行,即著手籌備 道場擴建,禪寺由一隅之地發展成今日佔地千畝。大雄寶殿、天王殿將於明年開光;禮佛禪寺「紫竹林安養院」聞法修行勝境計劃於2013年年中啟用。

禮佛禪寺「紫竹林安養院」,是由香港著名仿唐建築設計大師俞宗翹先生精心設計、著名堪輿大師蔡公伯勵大德親臨定位。「紫竹林安養院」位於文 物古跡遍佈之觀音閣下,屬高低有序之建築群體,總建築面積為4萬2千平方米。內設康樂中心、中西餐廳、齋堂、公共唸佛堂及中醫慈善診所,有大小獨立禪修房 1,300間,建築面積由2百平方呎至5百平方呎。

「紫竹林安養院」結緣

禮佛禪寺啟建十年初具規模,是十方信眾發心成就。為表感恩,日後樂助禪寺善信,可根據不同的功德獲贈——佛事、延生祿位、祖先永久牌位、骨灰靈位及入住「紫竹林」獨立禪修房。

細則為:

捐献30萬元以下 : 禮佛禪寺將為功德主提供梁皇寶懺一堂、供天一堂、108堂焰口法事、每年寺院啟建眾姓水陸法會,將提供兩個內壇大牌位及「紫竹林」等值帶裝修獨立禪房一套(使用權30年);

捐献30至40萬元 : 禮佛禪寺將為功德主提供獨姓水陸法會一堂(包括上堂大齋一堂、供天一堂、三大士焰口一堂、延生普佛、往生普佛各一堂)、永久牌位一位及「紫竹林」等值帶裝修獨立禪房一套 (使用權30年);

捐献40萬元以上 : 禮佛禪寺將為功德主提供獨姓水陸法會一堂(包括上堂大齋一堂、供天一堂、三大士焰口一堂、延生普佛、往生普佛各一堂)、祖先牌位、祖先靈位各一位及「紫竹林」等值帶裝修獨立禪房一套(使用權30年)。

結緣辦法:分一次過捐献及季度捐献兩種。於2011年10月1日前完成一次過捐献手續者,除可優先選訂「紫竹林」禪修房單位外,還可免費參加2011年11月在印度佛祖成道地——菩提伽耶金剛座下舉行之「第二屆國際十方法界聖凡水陸大齋勝會」(一位)。

供奉大雄寶殿萬佛

佛經云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三千諸佛名號,建塔造寺,立佛形象,歡喜信受,禮拜供養,是人所生之處風調雨順,衣食豐足,無諸疾苦,來生常遇三寶,六根俱足,聰明利根、福相莊嚴。」

禮佛禪寺大雄寶殿,將於明(2012)年舉行開光大典。寶殿周邊供奉萬尊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三寶弟子、善男信女可隨緣供奉。

大雄寶殿萬佛,是以A級漢白玉雕塑而成,每尊高26公分,日後與大雄寶殿中央供奉之三世大佛構成佛佛相耀之華藏莊嚴境界。

供奉三寶塑像:

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 2.38 萬元/三尊
釋迦牟尼佛:9,800 元
藥師佛: 9,800 元
阿彌陀佛 : 9,800 元

百人供羅漢 福不唐捐

2012年禮佛禪寺大雄寶殿開光,天王殿至大雄寶殿間廣場,供奉五百羅漢。由高級玉石雕刻之羅漢,每尊高1.3米,栩栩如生。每尊供奉為8萬元。

為廣結善緣,禮佛禪寺增加「百人供羅漢」項,提供數尊羅漢由百人同喜供奉。善男信女捐献8百元即可認受。日後編印精美之五百羅漢法冊,供奉者均榜上題名。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