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常見問題 > 認識佛教  
 
 
認識佛教
 
認識佛教
  • 常見問題
  • 認識佛教
其他內容:
 
 
密宗常識

無標題文件

思想淵源

密的意義
此宗依三密中的口密〈真言〉立宗, 所以稱為密宗, 又名真言宗。

大日遺教
載籍相傳, 此宗的始經典乃法身佛大日如來所說, 上首弟子金剛薩埵將其教法結集為《大日經》、《金剛頂經》等, 藏於南印度的鐵塔中待人傳弘。 釋迦佛涅槃後七百年時, 有龍猛菩薩開鐵塔, 親禮金剛薩埵, 受「金剛界」〈依金剛頂經》〉、「胎藏界」〈依大日經》〉兩部大法。 龍猛菩薩又傳給他的弟子龍智, 從此以後, 由於流佈的先後和區域不同, 密宗分為兩大流派︰一派於唐代傳來我國, 稱為「唐密」;一派流行於我國西藏自治區一帶, 稱為「藏密」。

唐密概況

唐代傳入
龍智把密法傳給善無畏及金剛智二人。 善無畏於唐開元四年來華,譯出《蘇悉地經》及《大日經》;金剛智於開元八年偕弟子不空同來,翻譯《金剛頂經》。其後傳於日本, 再分為「東密」及「台密」。

再傳日本
日本僧人空海〈世稱弘法大師〉, 入唐留學, 獲不空門下惠果的青睞, 盡傳兩部大法儀軌。 回日本後, 弘揚於高野山東大寺, 故稱為「東密」。 它的教團有嚴密組織, 系統又完備, 故在日本盛行一千多年, 凌駕在各宗之上。
其後, 日本僧人最澄〈世稱傳教大師〉, 來唐學佛, 初期研習天台宗, 後就學於善無畏法脈的曉順大師, 回國後, 弘法於根萊山高雄山寺, 因受天台宗思想影響, 故稱為「台密」。
流行於中國的密宗, 遭唐武宗會昌法難, 變得無人繼承。 惠果以後九十年唐代滅亡, 接着是五代的戰亂, 學者著述, 蕩然無存, 部份儀軌流入民間, 但精華盡失, 只剩為瑜伽燄口、渡亡超荐的法事。

藏密概況

晚期佛教
西藏自治區所流傳的是印度晚期的密教, 它在形式上深受婆羅門教的影響, 在教理上則融合瑜伽〈唯識〉和中觀學派, 故其組識較初期密宗更為完備, 而以中印度摩揭陀國的超岩寺為根據地。

分成五派
公元八世紀, 西藏赤松德真王在位, 大事引入佛教, 除了派遣學僧留學印度外, 又從印度聘請很多碩德高僧, 從事翻譯與弘傳。 其中密教以寂護及蓮花生最負盛名, 他們建立桑耶寺作為西藏密教的根本道場。 不久, 蓮花生回印度, 但其高徒二十五人則仍留西藏, 終於密教普及於全藏。 由於師承不同, 結果演變為五大派︰
一、寧瑪派  寧瑪, 意為古舊。 是蓮花生所傳來未改的密教, 以「大圓滿」法為最高。 由於此派僧人皆紅衣紅冠, 故俗稱「紅教」。
二、噶登派  噶登, 意為教誡。 公元十一世紀, 東印度僧人阿底峽, 博通顯密, 嘗為超岩寺上座, 受聘入西藏。 他努力宣揚顯密貫通, 觀行並重的大乘學, 樹立新風範。 以「上樂」及「密集金剛」法為最高。
三、噶朱派  噶朱, 意為教敕。 創自公元十一世紀的馬爾巴, 他曾三度遊學印度, 就學於超岩寺, 回西藏後, 傳給弟子密勒日巴, 因密勒日巴終生苦行, 常穿白衣, 故俗稱為「白教」。 此派以「大手印」為最高的法門, 並首創「轉生法」作為繼承制度, 轉生者稱「活佛」, 於是西藏各派爭相仿效。
四、薩迦派  薩迦, 意為灰地, 以地名作為宗派名稱。 創自公元十一世紀的西藏王族崑恭初波, 他從釋迦智譯師學顯密經典, 後來薩迦地方建寺講學, 故稱薩迦派。 此派以中觀思想作為密宗教義, 提倡顯、密對合而修, 最高的法門為「道果」。 因用紅、白、藍三色作為徽號, 故俗稱「花教」。 元代時有發思巴得世祖忽必烈的尊崇, 封「大寶法王」, 創造蒙古文字, 並統領各國佛教。
五、格魯派  格魯, 意為善行, 即能謹守戒律之意。 公元十五世紀有宗喀巴目睹僧徒疏於戒律, 有改革的大志。 他一面尊崇阿底峽融合顯、密的學說;又採取各學派所長, 合為一說;而且嚴守戒律, 故成為一種新風氣, 流傳至今, 成為西藏佛學的正宗。 他及門人皆黃衣黃冠, 故俗稱「黃教」。 宗喀巴二大弟子為弘法方便, 亦用轉生的方法, 分別得「達賴」〈大海〉、「班禪」〈大寶師〉之封號, 後來更統一西藏, 成為政教合一。

晚近概況

再度流行
民國以後, 密宗在中國漸見蓬勃。 日本僧人權田雷斧把東密金、胎兩部大法反哺中國,並曾蒞臨香港;西康、西藏的大德如班禪、貢噶、諾那等人紛紛來中國弘化。 而國人方面, 王弘願、程宅安、釋持松等曾親到日本學習唐密;太虛大師派遣大勇、法尊等留學西藏, 學習黃教密宗, 他們俱得阿闍黎位, 回漢土從事弘傳, 翻譯或著作。

唐密思想

金、胎兩部
初期的密宗是依賴《大日經》和《金剛頂經》而成立, 從《大日經》所展開的境界叫做「胎藏界」, 象徵大日如來的理性。 眾生本來具有如來的一切功德, 但卻隱覆在煩惱中, 有如子體含藏在母胎中;要經過修道才可以顯露出來。 由《金剛頂經所展開的境界稱為「金剛界」, 象徵大日如來的智慧。 此智慧雖然淪沒於生死之中, 但並不朽壞, 還能夠摧破一切煩惱, 有如金剛的堅銳。 這兩界合稱為「金、胎兩部」, 它們在結構上雖然有異, 但只在迷悟的分野,根本都存在於生的身心之中, 只是不自覺吧了!

即身成佛
這兩部的主尊都是大日如來, 是一切如來功德的總體;是宇宙的根源。 由他而生出其他的佛、菩薩、金剛等。 六大是他的體;四曼是他的相;三密是他的用。 眾生本來就是六大所成, 有四曼之相, 經過自己三業的修行, 與大日如來的三密合一, 便能即身成佛。

即事而真
所謂六大為體者︰此宗立六大緣起說。 六大就是地、水、火、風、空、識。 前五種是物, 後一項是心, 彼此都不相障礙。 一切聖人、凡夫、器界都是六大所成。 六大所成之物無不是法身的標幟, 是如來智慧的表現。 這種以現象界的事物不異於本體的觀念, 稱為「即事而真」。
所謂四曼為相者︰六大所造成的世界可概括為四個範疇, 稱為四曼陀羅。 曼陀羅譯為壇城, 是圓滿具足的意思。
一、大曼陀羅︰指萬物的色相, 包括眾生的身體乃至佛菩薩的色身。
二、三昧耶曼陀羅︰指萬物的外形, 包括佛菩薩所持的法器, 所結的手印等。
三、法曼陀羅︰指萬物的名稱, 包括一切聲音、語言、文字、真言、經典等。
四、羯磨曼陀羅︰指物的作用, 一切眾生的行為, 佛、菩薩的度生事業等。
所謂以三密為用者︰大日如來的身、語、意三業非凡夫所能了知, 所以稱為三密。 六大的體相就是大日如來的身密;一切音聲盡是大日如來的語密;一切心念, 都是大日如來的意密。 這三密包含萬法的業用。

三密加持
行者修法時, 手結契印即是身密;口誦真言是語密;心入本尊三摩地是意密。 以自己的三業和佛的三密「入我我入」, 融為一體, 而得到佛的三密加持, 速能證得佛果。

藏密思想

無上瑜伽
以上所說的是唐密的通義。 至於藏密, 則其教理不離中觀、瑜伽兩宗的學說, 只有修行的方式和他們不同。 又因為藏密所保存的印度超岩寺晚出的經軌, 多為唐密之所無, 西藏密宗大師一般是將密法由淺至深分為四級的︰一、作密, 二、修密, 三、瑜伽密, 四、無上瑜伽密。 特尚「無上瑜珈」的獨特修法, 貶唐密所修的為下三部密而不加重視。

節錄自 香港佛教聯合會 佛學課本

 
 
 
  返回
 
 
 
 
  Copyright © 2024 香港佛教聯合會 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版權所有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